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字 .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义 (2)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2)

1、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2)

2、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 (3)

3、小型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 (3)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障碍 (4)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障碍 (4)

(1)农村信用环境差 (4)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4)

(3)政府监管不到位,监管难度大 (5)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障碍 (5)

(1)资金来源有限 (5)

(2)金融产品单一 (5)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5)

(4)盈利能力相对较差 (6)

(5)多种风险问题突出 (6)

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相应策略 (6)

1、解决外部障碍的相应对策 (6)

(1)完善信用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6)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7)

(3)加强政府监管 (8)

2、解决内部障碍的相应对策 (8)

(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8)

(2)注重金融服务创新 (8)

(3)引进与培养金融人才 (9)

(4)制定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提升盈利水平 (9)

(5)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10)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经济系公理(1)班学生:师少楠

指导老师:刘放

摘要:自2006年国家鼓励设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进行增量改革以来,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后续资金不足、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的困扰,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政策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发展规划难以落实。随着我国农村新政策的推广不断加深,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有的甚至已经找到了适合的生存土壤,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并逐步实现了规模的扩大。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仍然存在着资金规模有限、缺乏技术支撑、风险隐患突出、监管力度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本文将在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扶持对策和方向。

关键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

Abstract:Since 2006, the State encoura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typ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ncremental reform,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obtain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ut met follow-up insufficient funds, low social recognition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ac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olicy is expected to realize the goal, development planning difficult to implement. With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new rural policy unceasing deepening,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a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some even have found a suitable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soil, to alleviate the inadequate supply of rural finance, and gradually realize scale expansion. But in some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still limited capital scal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risk, supervision and lack of prominent,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supporting strategy and direction.

Keywords: the new type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blem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指出:农村金融在我国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各种金融服务,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即民间金融。然而,本文描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同于以上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根据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新设立的各类金融机构有三个,一是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二是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也可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三是鼓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新型金融机构。

第一类是村镇银行,它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第二类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它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自愿入股组成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业务。它实行社员民主管理,谋求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独立的法人,对社员股金、积累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第三类是贷款公司,它是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规金融体系大部分分布在城市地带,农村的金融布局还存在很大的空白。于是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0日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揭开了帷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在南方一些省市发展相对较快,在北方地区仍旧以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农村信贷机构。

1、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自2007年3月1日,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金

城镇正式挂牌开业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和成长起来,机构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已组建村镇银行数量为799家。这与2012年5月银监会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有很大的关系,它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并明确在村镇银行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后,主发起行可以与其他股东按照有关原则调整各自的持股比例,使得民间资本涌入村镇银行,成为其组建的主要力量。据统计,民营资本直接和间接持股村镇银行的比例高达74%。截至2013年10月,已实现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村镇银行全覆盖,全国1880个县市覆盖面超过50%,中西部地区组建620家,占比62%,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和服务充分性明显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村镇银行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金融之间的供求关系,对供求关系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但总体来讲,我国村镇银行的资产状况较为良好,业务品种趋向多元化。例如,初期建立的村镇银行业务范围狭窄,覆盖范围少,但随着村镇银行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村镇银行开始创新业务品种。由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研发“兴业宝”、“现贷通”、“农家乐”、“车得利”等16项信贷产品,解决农户贷款问题;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针对农户推出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养殖专项贷款以及农户安居按揭贷款;澳洲联邦村镇银行推出了针对农户的无抵押贷款,针对农村企业的订单贷、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以解决农户抵押难问题。

2、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银监会在2007年的时候开始推行的,放宽农村贷款标准的试点工作。该工作首先在青海、四川、甘肃、内蒙、湖北等六个省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但是到2013年6月末,全国共有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金融许可证,由此可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情况远远不如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目前,我国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它的融资渠道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社员、社会捐赠和其他商业银行借贷。相对于村镇银行而言,发展滞后和缓慢。这导致农户信贷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

3、小型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不断推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资本逐渐充裕,小额贷款公司在县级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浙江省为例,在2010年5月以前,浙江省就有117家符合国家规定的小额贷款公司正式营业,总注册资本达到187亿元,但是在河北等北方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较少,

活跃程度也远远不如浙江等地区。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268亿元。从2008年底的不到500家,到2013年底的7839家,短短5年小贷公司增长达14.6倍之多。小额贷款公司多以三农政策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主要服务范围,并推出了多款与当地三农政策相匹配的贷款产品,并在抵押政策上进一步放宽条件。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障碍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障碍

(1)农村信用环境差

信用环境是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的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农村整体信用环境欠佳,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对不讲诚信的贷户缺乏有效的惩戒、制裁措施,由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环境建设滞后。其中,农村信用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信用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现象,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农户提供的信息不够真实,违背了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初衷。二是农户信用档案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缺少农民其他收入信息,例如外出务工收入、经商收入等,导致对农户的评分不够准确。三是农村征信系统推广缓慢,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尚未有效发挥在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尚未完全覆盖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仅县联社信贷管理部门能进入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且不具备查询功能。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全面覆盖农村各金融机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很难了解、掌握企业及个人的资信状况,从而给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风险和债权维护带来了困难。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创新,相比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其生存发展更加艰难,这就势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现阶段,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府支持力度很有限。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村镇银行在所得税、营业税征收标准方面参照的是商业银行标准,无法享受到与农村信用社同样的税收优惠。同时,税收优惠的财政补贴资金覆盖深度和广度不够,财政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所发放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但没有明确规定对村镇银行发放贷款进行贴息。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尽管从事的是金融服务,但性质上是不属于金融机构,必须按工商企业标准征税,这就说小贷公司要承担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没有享受税收优惠。如果难以持续

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那么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

(3)政府监管不到位,监管难度大

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运行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但是相关部门却不能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新型金融机构均设立在农村地区,经营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监管起来难度大,费用高。同时,我国银行监管的渗透深度不够,难以对村一级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加大了监管难度,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全面发展以及平稳进步。而从目前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分支机构情况来看,县域机构是最为薄弱的,监管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一类独特的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面对新生事物政府监管部门缺乏可借鉴经验,容易将监管一般金融机构的制度直接应用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是不合适的。而且相关法律政策、行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并不配套而行,也增加了监管的成本和难度。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障碍

(1)资金来源有限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筹集资金难度大,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村镇银行,既使具有吸收存款的功能,但由于其成立时间短,居民对其缺少了解,社会认同度较低,信誉度积累不够,营业网点少以及农民存款还是偏好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因素制约了其存款业务的发展,限制其存款总量的增长,这对于村镇银行的影响尤为显著。同时,从小额贷款公司看来,由于其不具有吸收存款的职能,这种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及较少的注册资本,导致资金匮乏,后续资金不足,无法满足较为旺盛的贷款市场需求,这就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金融产品单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尚短,由于面向广大县域,受到区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服务单一。绝大多数的村镇银行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理财产品、办理银行卡等业务均未涉及,类似承诺兑付、贴现、代收代付、咨询服务等中间业务也开展得相对缓慢,与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都使得村镇银行难以为客户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金融服务,缺乏竞争优势。资金互助社只有存款和贷款两项业务,其他业务还未开展。总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较为简单,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实际需求。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经营规模小,环境条件比较差和薪酬底的因素,大部分农村金

融机构很难聘请到业务技能和素质高的金融人才,同时,农村金融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并且培训技能落后,进而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制约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顺利发展。

(4)盈利能力相对较差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商业银行大举撤并农村金融网点记忆犹新,同时也对后期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动辄偏离“三农”的主业去搞房地产等行为心存很大不满,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银行的逐利性和“三农”业务的难盈利性。所以,农村金融是个很大的市场,但也是一个很难做的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不例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具有贷款额度小、贷款时间短、使用急、可抵押物少等特点,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两年的资产利润率为0.6%左右,而四大国有银行的为1.2%左右,由此看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盈利水平不高是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多种风险问题突出

首先,大部分农村由于受经济的脆弱性,信用客户的多样性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普遍缺乏信用意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严重的信用风险。其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尚处于发展初期,一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素质等多种条件落后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中客户的复杂性,借款人及相关人士为满足自身利益,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进行暗箱操作。这两个方面导致的操作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再者,地方政府大规模地参与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不同地方政府的操作模式不同,没有统一明确的流程可循,这也使得机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政府和控股银行政策导向的制约,抑制了其他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造成潜在的风险隐患。最后,农业作为高风险低收益行业面临着价格、供给、自然环境等一系列经营风险,而且服务对象是一家一户的农户,造成了资金占用的分散性,这就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按时足额收回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

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相应策略

1、解决外部障碍的相应对策

(1)完善信用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在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而金融支持需要有良好的信用环境。同时,农村信用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

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现实农村的信用环境和信用体系出现的问题,政府以及相关金融组织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措施:一是通过加强诚信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牧户的信用意识。政府可以联合社团组织、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开展适合农村特点、形式多样的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地区信用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此提升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识,增强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和信用评级,改善全社会的信用大环境。具体要求是推动涉农金融机构依托现有客户管理系统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建立起规范化的电子信用档案,逐步完善统一的农户信用档案。推动开发农户信用评价模型,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将农户信用评价结果与农户贷款审核、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信贷业务及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农户+征信+信贷”的业务模式。三是加快信用立法,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保驾护航。信用立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基础,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信用活动提供完整、公开和相对稳定的标准,指导和保障社会信用活动与行为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对农村信用体系立法,达到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从而强化违约责任追究,提高失信成本,为乡镇企业和个人等行为主体提供伸张正义、惩罚失信者的法律保障。四是提高乡镇企业和农户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接入乡镇企业和农户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工作,尽快实现乡镇企业和农户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信贷信息的全采集与查询服务的全覆盖。指导和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征信数据质量,全面、完整、及时地将涉农经济主体的信贷业务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五是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推动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动员和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积极支持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济实体和各类社会资金参与组建担保公司,为“三农”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引入信用评级、信用调查与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借鉴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农村经济主体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与防范信用风险,培育并规范征信业务,促进征信市场发展。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由于农村融资存在着“高成本、高风险”的特殊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新生的支农组织没有财政税收的支持是发展不起来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向的是农户和农村企业,自筹资金有限,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是必不可少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应当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或者是突出优势积极地去寻求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加大财

政对金融的支持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推动更多金融资源为“三农”服务;财政部应积极落实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定向费用补贴的政策,增强金融机构的资金可持续性;在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政府应当注重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的积极配合,通过多项政策的组合形成合力,进一步调动和激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政府监管

实施监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客户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监管还能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由此避免资金过多地流入中小企业和非涉农类金融服务。要加强政府监管就要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第一是需要采用传统业务监管与新型监管理念并重的方式。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制度上必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的确立不是由银行所在区域决定的,而要以更加严密的方式来降低风险系数。另外,监管模式还应该渗透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将传统的存贷款进行单独监管,严格控制内部人员在工作期间与外部人员的关联交易。同时,也要加强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建立健全内部监管制度,把握机构成立的初衷,真正服务于“三农”。第二是要以利率的调控来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也只有开放利率才能保证新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有效覆盖资金成本和潜在风险,保证金融企业的持续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开放我国农业金融领域的市场利率,让农村以及村镇银行的利率水平真实的反应资金供求情况及平均风险水平。监管部门也应该强化利率的控制作用,规范农村融资活动,坚决杜绝高息揽存和高利贷行为的出现,以利率调控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

2、解决内部障碍的相应对策

(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来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第一是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规范地投入,改善资本结构,壮大资金实力;第二是适当增设营业网点,吸收储蓄存款,扩大资金来源;第三是努力探索业务创新,研发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从而扩大存款的吸收,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2)注重金融服务创新

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要注重金融创新服务对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金融创新服务能够通过提供大量具有特定内涵与特性的金融工具、金融方式等增强金融服务,进

而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加快金融创新服务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机构适应金融环境及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把握服务“三农”的宗旨,提高机构的运营能力,注重开展针对农民的金融服务,建立起在农村地区的信誉。比如,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农户”的信贷方式,通过向龙头企业提供贷款,带动解决广大农户资金需求问题;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创新服务,从政策允许、市场分析和客户调查入手,着力寻求服务“三农”的最佳结合点;创新信贷产品,开设专项贷款,大力支持大棚蔬菜、畜牧业生产等农业产业化优质项目开发,实现与农户、农业项目的对接,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3)引进与培养金融人才

要做到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知名度,增加金融机构的核心实力,这都需要大量引入与培养金融人才,这也是促进新型金融机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鉴于此,第一是金融机构要大力引进人才。像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村镇银行需要认清自身存在着规模小、业务简单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选用当地优秀的金融工作人员以及中高层管理人才,逐渐搭建起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成灵活性强、工作效率高、管理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另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应该通过与当地就业指导部门合作,保证当地高素质人才的引入,充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团队。第二是金融机构也要提供培育员工提高素质的机会。大型商业银行可利用其有效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业务人员、成熟的风险控制机制等优势,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输送或培育优秀的员工,帮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可推荐其优秀员工向大型商业银行介绍农村金融业务,实现双方人才的互相交流。这不仅降低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走弯路的概率及其探索成本,也通过人才交流和培养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机会和资源,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员工能力。

(4)制定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提升盈利水平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存贷利差的空间缩小,金融机构对利率定价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建立健全贷款定价管理体系,开展专业化分工,进行利率定价、风险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细化,其管理会计制度按照产品、客户和业务经营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开展,贷款定价作为其基础数据的来源,找出利润新的增长点。同时,制定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利率定价水平。转变成本核算思路和方式,由现行的综合成本核算模式转向单一产品成本核算模式,即要根据某产品的投入成本、风险高低、收益预期来定价,体现收入与产出相平衡、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以效益为中心,各方面协调的金融产品

定价原则,产品定价必须保持在盈利平衡点之上,这样只有清楚自己的风险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守住底线,而不至于用非正常的价格盲目竞争,才能逐步提升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

(5)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的工作重要环节。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是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提高风险控制就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农村金融体系生存发展的风险防范体系。在解决发放贷款时信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可以考虑通过平时信用系数好的用户来提供信用信息,从而增加了信用保证。比如,浙江村镇银行建立起的“村镇银行—贷款服务中心(信贷员)—金融服务站(村)—农民贷款小组”的四级市场网络就是信用系数较高的风险防范体系。在仅有的几家农业金融互助合作社中,形成了社员自发组成的贷款小组,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贷款风险连带责任,还可以更加容易控制信贷风险。第二方面是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充分计提损失准备金,以全面覆盖风险。

结语

目前,国家大力在乡村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诸多问题,但在农村市场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在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今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国应该坚实发展符合农村实情的金融组织,大力发展现代农村金融,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实力需要政府部门等多方努力才能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需要注重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在农村市场做大做强,来营造良好有序的金融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志敏.中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2012.

[2]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会网站,2006.

[4] 龙寒英,胡亦非,李下蹊,张雯惠,熊略.浅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3,(5).

[5] 王易.互助县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海东地区,2012,(09).

[6] 李晓美.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金融时报,2010,(09).

[7] 陶红超.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中华合作时报,2012,(07).

[8] 吴飙.关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代经济信息,2013,(17).

[9] 秦社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与破茧对策.中国连锁,2013,(11).

[10] 李延春,杨海芬,赵邦宏.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湖北农业科学,2013,(12).

[11] 马丽华,宋雅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河北大学,2010.

[12] 南昌中心支行.金融支持服务“三农”:不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1,(11).

[13] 高兰根,王鹏.内蒙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华北金融,2011.

[14] 农民银行家49人论坛.中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前景.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2013,(10).

[15] 闫韶明.利率市场化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高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金融经

济,2013,(12).

关于金融创新的思考

关于金融创新的思考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有关金融创新的定义,大多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的观点衍生而来。他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 按照如上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具体而言,创新包括五种情形:(1)新产品的出现;(2)新工艺的应用(3)新资源的开发;(4)新市场的开拓;(5)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确立亦称组织创新。 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成因 在金融创新理论中,对金融创新活动原因的分析和解释,构成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者分析金融创新主要原因的角度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可以称之为“内因说”。“内因说”认为导致金融创新活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降低自身风险,满足市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对“生产技术”(包括新产品和新方法)和“生产组织”(制度)作出的改进。Greenbaum和Haywood(1973)就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活动才能满足市场的新需求,进而才能参与分享社会财富增长带来的好处,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Niehans(1983)则认为在市场竞争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金融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有赖于企业成本的不断降低,而科技进步为金融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便利,利用新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Molyneux和Shamroukh(1996)提出了理性效率假说(Rational Efficiency Hypothesis)和群体压力假说(Bandwagon Hypothesis),从企业盈利预期和市场竞争两个方面揭示了金融创新发展的原因。 第二类可以称之为“外因说”。“外因说”主要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金融制度调整和“生产技术”调整的影响,解释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外因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金融创新是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或者说是金融组织依据外生变量的变化对经营管理内生变量的调整。Allen和Gale(1991)认为,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率、汇率和利率变动频繁,刺激了金融组织致力于有关稳定投资回报率方面的产品创新。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的积极吸收。Hannon和McDowell等人(1984)就认为,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采用是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股指期货投资策略》中国金融出版社作者:徐凌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工具 (一)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创新直接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占据了金融创新的主要部分,而金融市场作为金融工具交易的载体,与金融工具的创新是相伴相生的。金融工具及金融市场的创新,从两个层次上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一是原生工具的创新,为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如普通股、优先股、零息债券、可转换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商业票据等等,就是最初的金融创新的产物。在我国,随着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入,资产的证券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适应收益性、流动性不同需求的原生工具将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不断涌现。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作为金融工具创新的最高层次,直接丰富了衍生工具的品种。如金融期货及其选择权、互换等,国际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已达1200余种。(二)金融制度创新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制度基础。在金融市场及金融工具创新的背后,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实际上当我们讨论金融创新时,很难离开制度创新。制度是带有全局性的,制度创新是最根本的,从监管制度、金融机构产权制度、金融管理制度,其对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是基础性的。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价格、供求关系、竞争、成本、收益这些机制都开始发挥作用,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其点多面广的优势,在服务“三农”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面对快节奏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无论是内在管理还是服务手段,都相对滞后于其它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开展“一站式”、“零距离”服务更无与伦比。服务观念难转,创新意识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一线基层行社背负沉重压力。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无论监管部门,还是行业管理部门——省联社及其办事处,都在围绕加强和改进基层行社文明规范服务方面着力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方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大县级统一法人改造力度,加快成立农村合作银行步伐,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目标和实现科学管理,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流程;另一方面,加快电子化、信息化建设,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基层行、社结算“瓶颈”障碍,逐步实现了全省、全国范围通存通兑,极大提高了与同行业竞争能力,服务上得到社会认知。 从2008年开始,安徽省联社以合规建设为抓手,在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深入开展了“标准基层行、社”创建工作,推动基层行社在组织管理、文明服务、会计基础、信贷基础和

安全保卫方面有了规范可依。通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省农村合作金融形象得到树立,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无不折射出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效应,发挥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广大员工适应社会、参与竞争、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面临现状与不足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经50多年风雨历程,历史积淀和传统 观念影响疾固深深,其劣根性造就了服务意识上与其他金融机构服务上的差距。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基层行社服务面临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服务意识淡薄。受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和“重业务,轻服务”思想影响,在一些基层行、社服务观念转变一定程度滞后于业务发展观念上的转变,导致一些基层网点对服务认识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在这些因素作用下,也导致一些员工只图索取,不求奉献,养成等客上门的“官商衙门”作风严重。对客 户的需求漠不关心,岗位服务优劣不闻不问,主动性和最基本服务意识缺乏。 2、服务态度冷漠。一些基层行、社临柜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尽职服务,经常串位脱岗,相互聊天,看与业务无关报刊杂志,甚至在营业间用餐或吃零食等,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视而不见,动作迟缓,接待顾客不主动热情,对开展“三声、四问”和使用文明服务“十字”用语不适应,从而在临柜服务用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农村金融机械还在存着一些不足,本文主要就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经济 农村金融机构是为了解决农业从业人员在农业生产环节或其他与农相关的过程中发生资金困难问题而设立的。目前情况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贷款手续、利率决定、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确有其优势,更能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不便捷等等。 一、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少,服务“三农”效果不明显 银监会曾明确表示要按“先努力解决服务空白问题、后解决竞争不充分问题”的原则和步骤来进行试点。由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考虑选址在村镇等与县城相比金融服务更加空白的地点,使网点与农户的距离较近,方便农户的咨询、人力成本的浪费等。然而事实上,我们所调查的结果显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村镇上的数量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大多数的村镇银行设立在县城以上的地点而且县城里的村镇银行数量也屈指可数,似乎他们不是向“村镇”发展而是向“城镇”发展的。目前村镇银行不仅规模较小、辐射范围有限,市场还主要集中在县城内,对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所所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偏离了政策初衷。

(二)资金规模有限,降低了信贷供给的总量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农村经济水平过低,致使农村资金需求量十分巨大,虽然农村金融取得了一定发展, 但由于农民金融需求日趋旺盛, 且趋向多样化,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且国家可用于农业的资金量是有限的且要保证贷款资金的风险限度,每年各个地区农村信用社可贷资金数额与农民真正的需求量相比都相差一定距离。而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也十分明显,自身规模小,实力有限,村镇银行常常面临吸储难而发放贷款需求大的矛盾。农民收入较低,可存款数额有限,再加上很多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了解,对其存在排斥心里,认为他的信誉度不高,担心资金安全性问题,导致村镇银行的存款的吸收能力无法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较。 (三)服务对象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 从调查情况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户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的村庄。由于靠近县城,工商业发达,农户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者,经济条件都属于上等,靠近县城的优越位置为他们提供了参与市场的机会,打工、运输、农业贸易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贷款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已经“市民化”的农村人口。而且除了资金互助社是设在乡村中的新型金融机构外,目前占新型金融机构绝大部分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都是建立在乡镇以上的地方,主要是县城,这就使“低端农村客户”远离了这些新型金融机构,而“高端客户”成了新型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1

————————————————————————————————作者:————————————————————————————————日期: 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调查内容:机构类型现状主要业务趋势存在问题 为了培育一批运行良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状况银监会计划2011年设立192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份全国已有13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1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2家。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一)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作了相关规定:企业入股,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上一年度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境内自然人入股,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良好信用记录,企业和自然人的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村镇银行应该是未来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自开展以来

已有118家试点分布全国各地,是新型金融机构中比重最大的。它有着商业银行的性质,在经营过程中较农村信用社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担子较轻;较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存款,后续资金有保证。但是,由于刚刚涉足农村市场村镇银行运行起来会感到经验不足,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村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数量将逐渐增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二)贷款公司 贷款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它是由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来自一个机构的批发性融资开展相关业务。按照央行的规定它只能办理贷款业务以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我国已有7家设立,如下图: 中国人民银行小额贷款首批试点列表 公司名称公司所在 地 成立日 期 注册资金 (万元) 晋原泰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600 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700 全力小额贷款公 司四川广元 2006.04. 10 2000 江口华地贷款公 司贵州江口 2006.08. 15 3000 信昌小额贷款公 司陕西户县 2006.09. 18 2200 4

银行员工演讲稿创新

银行员工演讲稿创新 让创新之船载着我们乘风破浪,以共同的信念高举创新大旗,让我行的发展灵魂--创新,带领我行在创新改革中顺利转型发展。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带来银行员工创新演讲稿,希望你喜欢。银行员工创新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支行的##,(客套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文化是银行营销的灵魂》。 顾名思义,创新性文化是对现代商业银行的一种开拓进取的文化,作为经营虚拟信用的金融机构,开拓创新不仅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更是银行营销的灵魂。农业银行作为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商

业银行,创新文化必定是我行营销的灵魂。营销是银行推介产品的重要渠道,银行营销人员必须秉承与时俱进、创意进取的原则,无论是银行自身的产品,还是各类代理业务,创新营销都是产品销售的基石,我们必须要在告知义务、保密义务的前提下,要与时俱进,勇搏潮流,要在内心播种一片创新营销的绚丽花圃。 那么,为什么创新文化是银行营销的灵魂呢?首先,创新是一种意识,它时时刻刻体现在我们的营销活动中,而创新文化便是意识的灵魂。创新文化是营销改革、实现资本最大化的需要。不讲创新,就否定了现代客户的消费需求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营销就失去了灵魂,成了坐吃山空的行为。健全健康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必须以创新经营管理为基础,必须以创新文化为灵魂。如果在营销活动中没有坚持创新性要求而导致产品脱离市场、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流失率不断上升,将给银行实际资产和声誉等无形资产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和难以挽回的

负面影响。 其次,创新又是一种制度,它时时刻刻伴随在我们的营销管理中,而创新文化便是制度的灵魂。创新文化建设是加强银行营销管理的需要,随着市场的更新换代,促使我们必须对各类产品及服务进行创新性管理,以达到有效提升我行创新性精神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如果创新性管理存在问题,那么整个营销体系就不能说是健全的,而营销体系体系的健全与否,关系到一家银行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创新文化建设,是银行业营销管理的需要,否则银行营销管理就像失去了灵魂的傀儡,毫无方向。那么现代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营销创新呢?商业银行进行银行产品营销创新重在对传统营销做法进行梳理、与借鉴的外资银行先进营销做法有机整合,创出更多、更好的营销方略,商业银行进行银行产品营销创新应重视把好以下几点。 一,重在认真、积极。在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客户金融需求信息后,以极大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 一、安全性非信贷资产 安全性非信贷资产依照账面价值法直接认定为正 常类。 二、风险性非信贷资产 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一)专项央行票据 根据风险分类法,确定“专项央行票据”风险类别为: 1、在兑付期内的专项央行票据直接认定为正常类。 2、在延长兑付期内的专项央行票据直接认定为关注类 (二)同业债权 “同业债权”包括:拆放同业(含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和调出调剂资金)、存放同业款项(含存放联社款项)和买入返售资产等。其均采用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 GAGGAGAGGAFFFFAFAF

1、“拆放同业” (1)正常类是指拆借人(或交易对手,下同)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拆借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拆借人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能正常足额偿还所负债务。 ②拆借未到期。 ③本笔拆借能按期支付利息。 ④如有担保,担保应合法、有效、足值。 (2)关注类是指尽管拆借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拆借本息,但存在影响债务偿还的不利因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宏观经济、行业、市场、拆借人内部经营管理或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对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尚未出现明显问题。 ②拆借人改制(如合并、分立等)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债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③拆借人还款意愿差,不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积极合作。 GAGGAGAGGAFFFFAFAF

④拆借人完全依*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但担保合法、有效、足值,完全有能力通过追偿担保足额收回债务。 ⑤担保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债务归还。 ⑥拆借款项逾期不超过90天(含)。 ⑦欠息不超过90天(含)。 (3)次级类是指拆借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拆借人支付出现困难,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 ②拆借人正常营业收入和所提供的担保都无法保 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足额收回债权。 ③因拆借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需要对该笔拆借合同的还款条款作出较大调整。 ④拆借款项逾期90天以上至180天(含)。 ⑤欠息90天以上至180天(含)。 (4) GAGGAGAGGAFFFFAFA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情况,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 贷款公司 金融风险 杨连波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一、引言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金融二元化问题日益突出,金融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特别是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商业利益驱动下的金融机构大部分弃乡进城,大量收缩撤并县及县以下地区的机构网点,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种类单一,网点覆盖率低,服务功能不全,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支农能力有限,其他各类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缓慢,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2006年年末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降低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意见》明确规定,农村金融市场面向社会各类资本开放,外资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同时还大大调低了新设机构注册资本限额,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仅为100万元,在行政村设立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万元。此外,《意见》在投资人资格、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资格、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调整。 准入门槛的大大降低,无疑有利于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兴办更多的微小型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但这同时也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资本金较少、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等先天缺陷,从而面临诸多金融风险,而且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情况 《意见》规定,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三类:一是村镇银行,包括设在县及县级市的村镇银行,以及设在乡镇的村镇银行;二是资金互助社等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主要设在村和乡镇一级;三是专营贷款业务的子公司 (贷款公司),由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发起设立。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是一项新尝试。为稳妥起见,银监会选择了四川、青 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个省 (区)进行首批试点。截至2007年9月末,6省(区)共核准2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 业,其中,村镇银行11家,贷款公司4家,资金互助社8家。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筹集各类资本1.27亿元,其中银行资本6480万元,占比约51%;产业资本1954万元,占比约 15%;个人资本4293万元,占比约34%。 试点实践表明,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打破了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单一、垄断经营的旧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充分性,找到了农村金融市场低效运行的症结,促进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交易价格的合理化和金融服务的高效化;二是有助于将城市资金引入农村,促进农村资金回流,缓解了目前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三是提高了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弥补了试点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和不足,有效解决了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1.准入门槛较低,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较 弱。一是较低的准入门槛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体老板都在想各种办法加入开银行的队伍,甚至连一些长期从事民间借贷业务和发放高利贷的人也在积极寻找机会,试图披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件合法的外衣。过度的投机活动和大量资质较差的金融机构涌入,将会使新建机构良莠不齐,给新兴农村金融市场带来风险隐患。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信贷资产的风险系数较大,同时还要应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农户违约风险。虽然面对较高的经营风险,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注册资本限额却明显低于商业银行的标准,其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狭窄,组织结构简单,从业人员一般只有几人或十几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 2.内部控制监督不足,容易引发内部人控制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有限,为降低经营成本,多数新建机构没有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监督部门。组织机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可能导致管理者或者大股东一人说 □?30?财会月刊(综合)2008.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 关事宜的通知银监发[2010]27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自2009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总体工作安排实施以来,各部门密切配合,各银监局大力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与发展工作顺利推进。截至2009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30家,其中开业172家,筹建58家。已开业机构共引入各类资本70亿元,吸收存款269亿元,发放贷款181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但同时也存在组建进度缓慢、机构类型不尽合理、大中型银行主发起人偏少等突出问题。为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期完成三年总体工作安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执行力,确保完成三年规划。三年规划是各地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确定的,各地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如期完成。银监局要高度重视,把按规划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银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把手”负总责,强化银监局内部配合,加强银监局之间协作,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监管环境。要严格执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不得抬高或变相抬高准入门槛。凡是出台的与银监会规定不一致的政策办法、规定、细则或条款,要立即予以废止。要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破除本位主义,支持本省主发起人走出去,欢迎外省主发起人走进来。银监会将不定期通报、考核各地规划完成情况。 二、因地制宜,允许三年规划适度调整。在确保三年规划机构数量不减、要求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实事求是,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原则,对于年度时间安排与调整、同一县(市)内变更规划地点、增加国定贫困县、粮棉大县、种养殖大县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空白乡镇规划地点等事项,银监局可自主决定并报银监会备案。 三、坚持基本条件不变,合理把握挂钩政策。实施“东西挂钩、城乡挂钩、发达与欠发达挂钩”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主发起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地要以完成全国规划、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为大局,认真执行挂钩政策,不得以完成省内计划为由放宽、降低或突破准入挂钩政策的原则和要求,省内挂钩也要严格执行银监会有关要求。为确保完成三年规划,避免因东热西冷出现东快西慢、东多西少的情况,对经济发达、投资人积极性高的地区,要严格坚持准入挂钩标准不变;对经济欠发达、主发起人投资意愿不强的地区在坚持准入挂钩政策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中西部省定贫困县可按照国定贫困县挂钩标准执行,辽宁、河北和海南三省视同中西部省份,新疆区所有县(市)按国定贫困县对待,以有效解决当地农村地区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竞争不充分的问题。 四、加大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参与力度。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以来,大中型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截至2009年末,大中型商业银行共发起设立2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1家政策性银行发起设立6家,4家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9家,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11家。为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商业银行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的积极性,银监会将不定期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情况进行通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创新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及创新 摘要: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本文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模型,集合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各类风险因素,来设计有关风险因素与风险后果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一、金融创新风险 1、金融创新风险概述 金融创新风险是金融创新过程中,创新供给主体的创新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或者是创新收益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二是金融创新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金融创新风险不同于产业创新风险。首先,产业创新风险主要存在于新成果的市场认可度及潜在收益的获得程度上,而金融业不仅具有产业创新的风险,还具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特殊的行业风险,金融创新在追逐利润时也制造出了新的风险。其次,金融创新无法申请专利,具有广泛的可模仿性和可推广性。只有通过被模仿和推广的活动,创新才能真正被社会所接受,否则将会由于市场规模不经济、接受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量过小、创新成本过高,从而发生市场缺损、作用缺损以及价值缺损,使得创新者很难获得全部潜在的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后,金融业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金融创新风险要比产业创新风险具有更广的影响面和更大的影响力。 2、金融创新风险的构成 (1)设计风险。设计风险是由于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的可能性。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是指市场价格变动导致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价格,主要是指基础资产的价格。不同的衍生产品所涉及的市场风险是不同的。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履约风险,是衍生交易中的一方不按合同条款履约而导致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持有者在找不到适当的对手时,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衍生工具出售所造成的风险。 腹有诗书气自华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字 .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义 (2)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2) 1、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2) 2、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 (3) 3、小型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 (3)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障碍 (4)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障碍 (4) (1)农村信用环境差 (4)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4) (3)政府监管不到位,监管难度大 (5)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障碍 (5) (1)资金来源有限 (5) (2)金融产品单一 (5)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5) (4)盈利能力相对较差 (6) (5)多种风险问题突出 (6) 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相应策略 (6) 1、解决外部障碍的相应对策 (6) (1)完善信用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6)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7) (3)加强政府监管 (8) 2、解决内部障碍的相应对策 (8) (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8) (2)注重金融服务创新 (8) (3)引进与培养金融人才 (9) (4)制定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提升盈利水平 (9) (5)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10)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经济系公理(1)班学生:师少楠 指导老师:刘放 摘要:自2006年国家鼓励设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进行增量改革以来,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后续资金不足、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的困扰,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政策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发展规划难以落实。随着我国农村新政策的推广不断加深,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有的甚至已经找到了适合的生存土壤,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并逐步实现了规模的扩大。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仍然存在着资金规模有限、缺乏技术支撑、风险隐患突出、监管力度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本文将在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扶持对策和方向。 关键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 Abstract:Since 2006, the State encoura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typ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ncremental reform,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obtain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ut met follow-up insufficient funds, low social recognition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ac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olicy is expected to realize the goal, development planning difficult to implement. With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new rural policy unceasing deepening,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a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some even have found a suitable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soil, to alleviate the inadequate supply of rural finance, and gradually realize scale expansion. But in some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still limited capital scal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risk, supervision and lack of prominent,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supporting strategy and direction. Keywords: the new type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blem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_1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 研报告正式版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

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行、

互联网背景下的银行业务创新 课后测试

互联网背景下的银行业务创新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 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浙江网商银行是一家为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其贷款金融不超过( ) √ A 200 万元 B 300 万元 C 500 万元 D 600 万元 正确答案: C 2. 在国内,率先推出银银合作平台的银行是( ) √ A 工商银行 B 兴业银行 C 招商银行 D 建设银行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 3.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包括( ) √ A 去中心化 B 去中介化 C 去精英化 D 去边界化 正确答案: A B C D 4.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包括( ) √

A 创新金融战略 B 优化资源配置 C 拓宽银行业务渠道 D 融合共生 正确答案: A B C 5. 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方面的相同之处有( ) √ A 以原有的电子渠道为起点,从零售和消费金融切入,向对公和产业互联网金融渗透 B 从支付和理财业务切入,向信贷和电商等多元服务渗透 C 从单一的个体分析和线下业务线上化,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 D 由重资产的物理网点经营模式,向轻资产的智能化网点+线上平台转变 正确答案: A B C D 6. 华瑞银行,号称“四无”,指的是( ) √ A 无网点 B 无客户 C 无贷款 D 无存款 正确答案: A B C D 7. 互联网银行 2.0 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 完全基于移动手机端提供服务 B 金融科技企业+合作银行模式 C 支票拍照即可存款 D 合作超市收银台可以存取现金

正确答案: A B C D 8. 互联网银行 2.0 带给我们的思考有( ) √ A 手机 APP 用户量进行考核 B 客服人员配置 C 更加重视客户体验 D 大量引进新的技术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9. 当前,互联网金融去中介,主要指的是信息中介。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0. 互联网银行 1.0,一般是指直营银行或直销银行。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银监合[2004]61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部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部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及《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中清产核资 工作指引》的通知 银监合[2004]61号 各银监局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处: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精神,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0号)等相关规定,为规范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工作,银监会合作部制定了《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及《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中清产核资工作指引》,供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筹备工作小组开展组建工作和银行监管机构审核申请材料时参考。 对组建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你们统一归纳整理,及时与银监会合作部反馈沟通。 请将此文转发辖内银监分局及组建单位。 2004年11月5日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0号)精神,现对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如下。 一、组建工作及申报程序 (一)申请筹建的各项工作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县级市、市辖区)农村信用社联社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条件的,经银监局同意后即可着手筹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加强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筹备工作小组。 3.履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法律程序。召开县联社及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按照规定程序审议通过农村信用社合并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决议,以及通过必要的授权决议。已经统一法人的地方,只需要县联社召开社员代表大会,不需要再通过与合并内容相关的决议。 4.开展清产核资及净资产分配工作。县联社或筹备工作小组(受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委托)聘请有审计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清产核资和整体资产评估。筹备工作小组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复查。筹备工作小组、县联社、中介机构三方按整体资产评估结果确认净资产。在此基础上,筹备工作小组提出净资产分配方案。5.验收整改。经银监会授权,银监局组织对组建阶段各项工作,重点是法律程序、清产核资、净资产分配工作进行验收,向筹备工作小组出具《验收意见书》。筹备工作小组针对验收发现的问题予以整改,出具整改报告,银监局复查。银监局根据对组建工作检查验收和复查结果,出具《组建工作验收报告》,对组建工作法律程序有效性、清产核资结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SWOT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1003252.html,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SWOT分析 作者:李朵赵特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5期 摘要:“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需要更大的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要素的依赖程度日趋增强,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使得农民与乡镇企业难以得到与城市居民和企业相同的金融服务,农业发展也因此陷入尴尬境地。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SWOT分析;三农问题 一、引言 2004—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次聚焦“三农”。由此可见“三农”问题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问题,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其服务农业、农民、农民,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繁荣。SWOT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对对象的内部能力,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环境,即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措施的一种分析范式。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的 SWOT 分析 为了全面分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影响,本文将运用SWOT 分析方法,即通过对S ( Strengths,优势)、W ( 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四个方面的分析,综合考虑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内部因素分析 1.优势分析(S)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极大丰富。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各家农信社先后改制为农商行,各地也相应的成立了村镇银行农商行分支机构,我国正在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极大丰富,为支农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管理链条短,自身机制灵活。农村金融机构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具有管理链条短,核算单位小,决策机制灵活的特点,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而积极的调整经营策略,明确支持重点,极大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020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0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总人口5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2.4万人,耕地面积782.2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年来,xx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农发行、城乡信用社及其分支机构、邮政储蓄银行等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立足xx市情,按照“信贷支农、支付助农、信用惠农”的思路,积极贯彻落实中省“三农”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不断实现金融服务科学化、创新化、规范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突出窗口指导,提高“三农”信贷政策执行力。人行xx中心支行、xx银监分局,积极贯彻落实中省有关“三农”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全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xx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___》、《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指导意见》、《加大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___》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并结合xx“三农”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支持措施。同时,人行xx中心支行作为管理机构,积极探索信贷政策窗口指导的有效途径,以35个信贷政策监测基点为平台,将涉农信贷投放纳入信贷政策导向评估考核体系,对金融机构“奖优罚劣”,引导辖区内涉农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XX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306.7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

49.18%,当年新增14.68亿元,占各项新增贷款比重18.47%,有效地落实了中省各项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 (二)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xx各级金融机构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为突破口,持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机制。人行xx市中心支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队人马、一套措施、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推进会。通过应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农业生产补贴、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既减少了国家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又扩大了农民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还防范了补贴资金被挤占、截留等风险,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逐步成为全市农民获取金融基础服务的有效补充。 二是强宣传。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在庙会、集会上通过发放年画、宣传折页、宣传纪念品、有奖问答、现场解答、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使农民群众对银行卡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中支与金融机构携手,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面对面”宣传,提高参与度。316名团员青年组成央行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进村入户,宣讲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