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文教学模式课例

详细说明文教学模式课例
详细说明文教学模式课例

说明文教学模式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二感知内容,理清顺序

三通读细读,赏析方法

四精读美读,品味语言

五巩固延伸,训练提升

六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天津市普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三通读细读,赏析方法

1.结合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分析文章

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2.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要求。重点探讨以下说明方法:1.作比较

2.举例子

3.摹状貌

4.分类别

5.打比方

说明文教学策略方法

基于课标的教学——说明文教学策略 一、《长城》点评: 1、目标制定要有可操作性,能看到学生将如何学。 2、教学思路清晰,说明文的特点突出。 3、训练重点明确,有一定的方法、策略。 关注: 1、问题设置要有思考性,关注整体思维的训练。 2、避免教师的碎问、碎讲。 3、教材解读要细致。 4、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各册说明文梳理 说明性逐渐增强,各学段教学中突出不同的侧重点: 三年级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了解各种说明方法。 三上《赵州桥》 三下《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 四年级目标:能找出说明方法,初步体会表达效果。 四上《长城》《秦兵马俑》 四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五六年级目标:利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自行概说内容、找到说明方法、分析表达效果 五上《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六上《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 六下《各具特色的居民》 三、说明文教学策略 第一,着眼于“学法实践,训练能力”来设计说明文。 第二,着眼于“文意把握,选点突破”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把握文章的方法:组合各段的关键句。如总说句、中心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着眼于“分析结构,训练思维”来设计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第四,着眼于“读写结合、趣味活动”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说明文的学习方法与阅读方法主要有: 1、从总、分、总的角度去观察文章或者文段的结构; 2、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角度去分析文章的顺序; 3、从中心句、支撑句的角度分析文段的结构; 4、用提取中心句的方法浓缩全文信息; 5、用表格或者是图形来分析文章或者是文段的层次内容; 6、用判断与辨识的方法分析文中说明方法并阐释其作用与效果; 7、用简洁概括的方法知晓文章内容和辨识事物的特点; 8、对文章的某种表达技巧、某种表达特点进行品味,或欣赏文中的语言; 9、利用文章中说明的原理去阐释所见到的生活现象。 四、多些教学创意 教学创意的“创新”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的意思等,根据这种解

群文阅读之说明文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之说明文》教学设计 王晓燕 选文:《聚焦“PM2.5”》、《用“动商”诠释校园足球》、《沙漠勇士食蝗鼠》、《生气的成本有多高》、《如果地球上的火山同时喷发》 教学目标: 1、通过群文阅读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熟悉说明方法及好处,能够准确地品析说明文的语言。 2、培养科学严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运用说明文阅读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明文概念 2、说明文分类 3、说明方法及好处 4、说明文语言赏析 今天我们再来读几篇说明文,深入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以及说明方法的好处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二、根据导学内容自学选文: 选文:《聚焦“PM2.5”》、《用“动商”诠释校园足球》、《沙漠勇士食蝗鼠》、《生气的成本有多高》、《如果地球上的火山同时喷发》 3、班级展示。 三、总结方法:

准确、周密(严谨) 四、练笔 抓住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的一个学具。五、阅读资料: 《沙漠勇士食蝗鼠》 ①神色慌张、行踪诡秘,在隐蔽的洞口处做探头探脑状的鼠类向来被视作胆怯之物,然而,英勇善战绝不退缩地把蜈蚣、蝎子等占据体长优势的凶猛“老毒物”视作腹中美餐的食蝗鼠,无疑颠覆了人们这一普遍而常规的认识。②食蝗鼠生活在北美洲索诺兰沙漠中。成年食蝗鼠体重40~60克,腹部覆盖着白色的短毛,其余部分为灰色或浅棕色,耳朵为圆形,四肢短小,爪子呈超萌的粉红色,乍一看与仓鼠有几分相似,让你很难想象出其作战时全身爆发出的惊人实力。 ③食蝗鼠常常昼伏夜出,以避开白天响尾蛇的可怕跟踪以及空中六七只集群作战的哈里斯鹰的空中打击。夜间的索诺兰沙漠才是食蝗鼠出来活动并表演捕杀绝技的舞台。 ④与许多杂食性鼠类动物不同,食蝗鼠偏爱肉食,而且只捕活物,拒吃腐尸。食蝗鼠肌肉强健有力,适合发动猛攻,长爪子适合按住猎物,而尖利的牙齿能够把猎物快速撕裂。 ⑤剧毒大蜈蚣长着一个假头,以迷惑对方,但头上翘起的螯刺就是两个注射毒液的大毒针。面对这让人不寒而栗的“双头怪”,食蝗鼠毫不犹豫地看准时机冲杀过去,几番利索的腾跃和闪电式攻击之后,就可以制服大蜈蚣。整个过程食蝗鼠不时遭到螯刺袭击而尖叫连连,打斗场面惊心动魄。 ⑥食蝗鼠大战黑蝎子时的场面同样异常精彩。黑蝎子号称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毒蝎之一,人类若是被其蛰咬,将会有生命之忧。但是,食蝗鼠自有应对之策,只见它一个漂亮的腾挪跳到黑蝎子尾部毒刺的正后方,这里是黑蝎子的进攻盲区,然后对黑蝎子的尾部一阵猛烈地撕咬,很快就能将它的利器撕碎。失去“法宝”的黑蝎子瞬间陷入了被动的局面,食蝗鼠则愈战越勇,以迅雷之势准确打击黑蝎子的头部,并将其头部咬下,然后就可以把猎物拖回洞穴喂养小鼠了。当然,在战斗时被黑蝎子的毒刺击中也是常有之事,但对蝎毒具有免疫力的食蝗鼠并不会因此而放慢进攻的节奏,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⑦值得一提的是,食蝗鼠的叫声也并非一般鼠类发出的吱吱声,而是如狼嚎般远传扩散型的声音。食蝗鼠常在地上立直着身子,对着月亮仰头而叫,颇有几分强者风范。 ⑧“狭路相逢勇者胜”,靠着无畏的战斗精神,小小的食蝗鼠在漆黑之夜大秀擒拿神技,并主演了一部又一部惊险类的动作短片,遂跻身于索诺兰沙漠明星勇士之列。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

说明文复习课教案

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 作为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实用性文体——说明文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只要熟悉掌握了方法技巧,我们阅读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说明文阅读题。首先,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型的知识竞答,以便检查大家对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用举手,在你听到问题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声音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看谁回答的正确,声音宏亮,准备好了么? 请听题:(课件) 1、根据说明对象及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 2、根据说明语言的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 3、常见的说明顺序: 4、请你说出常见的说明方法: 5、说明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 大屏幕显示答案:1、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3、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 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引用 5、准确科学,生动形象 过渡: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还要知道他们是如何体现在中考试题上的,通过对近年来中考 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说明文的命题角度大致上划分为六个方面: 师读: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判断说明顺序 3、理清文章结构 4、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综合素质的考查。(学生读)

(二)、回顾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过渡:本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四、五方面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在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之后,围绕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要想把说明对象特征说清楚,需要借助一定的说明方法, 而每个方法在文章中所承担的作用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第一个问题,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点击课件) 让我们回忆说明方法及其常见作用:(点击课件) 大屏幕显示:举例子:具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分类别:条理清晰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加趣味性 列数字:准确,令人信服 作比较:突出强调特点 作引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下定义:科学准确的揭示本质特征 画图表:直观形象具体 (三)辨别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过度:系统掌握了各种说明方法之后,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何了。 (大屏幕显示某一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学生思考、抢答) 大屏幕显示: 指出下列文字表述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 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2、“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

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说明文阅读训练是八年级上学期的重点教学内容,与记叙文相比客观性强,知识点清晰,考点明确。其中,常见的说明方法的判定是学好说明文的基础,学会判定说明方法有助于分析其作用,是深入理解说明内容的有力保障。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说明文,注意力大多放在阅读文章内容上,对于陌生领域的名词难以理解,又容易受到阅读记叙文的思维习惯影响,不能快速地审题确定答题角度,所以阅读的用时过长。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还不明白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造成阅读困难。 教学目标 1、记忆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2、学会判定说明方法,归纳答题模式和答题技巧; 3、运用相关知识点解答问题,规范答题语言; 教学重点 学会判定说明方法,归纳答题模式和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 归纳、记忆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规范答题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综艺 四书五经 五行五音 二、知识回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0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举___子(2)_____数字(3)打比方(4) ___比较 (5)分_____ (6)____状貌(7)列图表(8)下定义(9)作_____ (10)引用(引____) 2、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主学习(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判定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一、定义: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二、特点:1、.内容上:知识性、科学性、说明性 2.、结构上:条理性 3.、语言上:准确、简明 三、分类: 1.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实体事物性说明文和抽象事理性说明文。 2.按表现手法的不同,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等) 四、说明文要素: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五、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六、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等。 七、说明文的语言:首先是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要么平实简洁,要么活泼生动。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九、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1、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2、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说明文复习教案

孟津县直中学教案 编号:时间:2011年12月5日 年级段八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左瑞平课题课时 1 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说明文基本知识; 2、掌握说明文阅读中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3、提高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教学过程一、明确说明文复习要点。 二、根据复习要点逐项带领学生复习。 (一)抓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 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就是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 征。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说明对 象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学生回答本单元课文的说明对象。 (二)理清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检测:1、举例后让学生说出本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 2、“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 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生 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 手段,治理土壤污染。”说出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 (三)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1、先复习常用说明方法 2、出示句子让学生判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出作用。 (四)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 一般表现在一些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率、估计等的副词上. 2、出示句子让学生做练习 典型试题一: 加点词语可否删除?为什么? 典型试题二: 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典型试题三: 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五)明确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 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增删、点评

说明文教学文本

说明文复习教学文本 复习目标:1、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2、理解文章结构,把我说明顺序 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一) 说明文知识知多少——学生说(见PPT) (二) 几重山水几重天——学生练(见PPT) 第一重(见PPT) 第二重:说明方法(见PPT) 举例: 1、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一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2、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3、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第三重:说明顺序(见PPT) 第四重:说明结构,说明语言(见PPT) (三) 白云深处有人家——老师说(见PPT) (四) 手可摘星辰——学生整体训练(中考链接) 【一】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破坏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犹如一根擎天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又如同①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②“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体,都会被抛在半空,飞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旋。几分钟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亡,1980人受伤。1956年9月24日上海出现的一个强龙卷风,把11万公斤重的储油桶轻轻地举起,抛到15米高的空中,而后落在120米远的地方。 1、本段文字说明的对象的特征是: 2、文中○1、○2处加点的两个“象鼻”的意思是:○1、○2 3、文中详细介绍了龙卷风的,略写了龙卷风的 4、画横线的文字,综合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是为了 【二】爱恨情仇 (1)并不是只有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2)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 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驱赶对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间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能使结出的葡萄香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进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美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莲线草与萝卜混种,半个月内就长出大萝卜。 (3)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毋忘草、丁香花、紫罗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会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槿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这些作物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番茄,荞麦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4)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为,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在栽种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居,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 思考与训练: 1. 植物的“爱和恨“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 3.大豆为什么喜欢与蓖麻相处?为什么说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原文回答) (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一、阅读《凶手WiFi》一文,回答第1—4题。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如何有效地进行说明文课堂教学

因为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很多语文老师往往仅就内容做点分析,或者先把 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 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这就致使我们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不能把说明文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说明文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借以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效率呢?通过此次对《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课程的培训学习,我觉得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努力: 1、趣味导入,激发兴趣。说明文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小说那样有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有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2、紧扣文本,探寻规律。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然而文章千变万化,没有一种规律可以套住每一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文本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文本特点,点示一些方法,探寻一点规律。就让学生在找——读——品的过程中,感受了说明文中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妙处,用删除比较法,让学生领悟到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3、抓住对象,学习方法。说明方法是说明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如何进行说明文教学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让学生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但是如何分析其作用呢?我们往往没有作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们教学的错漏点,应该加以改正。我以为要弄清说明方法所起的作用,首先要弄清说明方法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有时候一个地方综合使用几种说明方法时,还要考虑为什么要综合使用几种说明方法?还能不能用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了。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说明文基本知识; 2、掌握说明文阅读中关于说明文中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3、提高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辨析说明方法和分析其作用。 2、学会品析说明文语言。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五)、教学步骤: 一、导课: 这节课主要就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和答题技巧给同学们做一次指导。 二、出示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说明文基本知识; 2、掌握说明文阅读中关于说明文中说明方法及语言特点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3、提高说明文阅读和应试能力。 三、中考针对考点的要求: 1、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2、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四、自主复习: 请同学们默读《面对面》第165页到167页的内容并动笔标注重要信息。 交流与反馈: (一)填空: 1、说明对象:所谓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道理。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文结构和说明顺序:结构有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及作用: (1)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寻找比较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2)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3)列图表:能够直观地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较和记忆、理解。 (4)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5)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____特征 (6)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条理清晰)。 (7)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8)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9)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王君专栏】说明文教学突围

【王君专栏】说明文教学突围 说明文教学突围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王君引子说明文是语文教师“又爱又恨”的一种文体。爱,是因为大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文体对学生的重要意义。能够读懂说明文写好说明文,是学生未来行走江湖的必备技艺。读不懂散文,写不好散文,对人生影响不大。但如果读不懂写不好说明文,在未来的职场上,会是很尴尬的事儿。恨,则是因为这种文体难教。在公开课研究课的课堂上,说明文基本算是“弃儿”,大家都是能躲就躲,避之唯恐不及的。 我曾在一篇随笔中说过:没有对说明文教学进行过深入研究的老师,他的教学体验可能是不完整的。进一步说,如果你没有对说明文的教学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对说明文的 文本解读、课堂设计、课堂实践中享受到和教学小说诗歌散文一样的高峰体验,你对语文的理解可能不会特别透彻。 所以,研究说明文教学,开拓说明文教学的新境界,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那么,在一线,说明文教学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我先以80后优秀教师湖南卢望军老师的《苏州园林》课堂实录为例说明其困境。 一、说明文教学的困境

这些年来,行走教学田野,结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80后教师。卢望军老师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她的大部分课,才华横溢,充溢着妙想奇思,很优秀。前段时间,望军在博客上挂出了她在广东任教《苏州园林》的课堂实录。自己感觉良好,各方溢美之词也很多。我认真学习了,觉得她读教材还没有读进去,课比较一般。比起她其他的课,不算好课。我觉得,对极有潜力的年轻人,不要一味唱赞歌才好,所以就斗胆直言,提出了反对意见,和望军商榷,也和更多的老师商榷。 我的评课题目是《查一查自己课堂中的“干货”有多少?”望军老师的《苏州园林》,基本步骤大概是这几个: 1、学字词。 2、看园林视频,说感受。 3、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布局谋篇。 (1)在书上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2)串联中心句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3)归纳这篇说明文“总分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说明顺序。(4)引用原文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散淡地结尾。 4、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介绍“三步到位法”。老师做出示范。(2)给出分析说明方法的模式。让学生练习。(3)小结《苏州园林》是说明文的标本。

说明文公开课教案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二. 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探究说明文阅读的规律,总结阅读说明文的技巧; 2、把握说明文的句子关系,掌握析总分的图示方法; 3、能够运用析总分法解决说明文阅读的相关问题; 4、提高说明文阅读的解题应考能力; 5、培养探究文章奥秘的欲望与能力,培养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型设想: 1、复习课型,总结前一学段说明文学习成果并提高之; 2、教学资源以综合运用教材资源为主,以换新角度,异向思维,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3、“引—导—练”一条龙,“探究—领悟—练习”一条龙; 4、本课重点解决析总分法及其应用。 5、本课难点为图示法; 6、本课为小型课,30分钟,注意把握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结近期说明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说明文阅读规律的欲望; 引出怎样分析说明文、怎样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等一系列问题。 从句子开始——

二、析总分 1、探究练习一:《中国石拱桥》首段。(最简单的) (以教师为主,使学生明白:说明文句子关系:总分与并列; 句子关系的层级性; 句子关系的图示。板书) 2、探究练习二:《大自然的语言》第8段。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注意:2、3句的关系; 结合说明方法分析;板书 渗透析总分运用于解阅读题。) 3、探究练习三:《大自然的语言》第9段。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板书) 三、总结解题规律 1、析总分的应用:(板书) 1)、说明方法的分析; 2)、说明要点的概括; 3)、说明角度与方面; 4)、段意与对象特征。 2、规律总结:(板书) 总分与并列,层级要分清; 总是分的总,分是总的分。 析分须知总,析总须知分; 中心在于总,方法在于分。

说明文阅读教案

说明文阅读教案 教学目的: 1.明确说明文文体知识。 2.了解说明文阅读的考查要点和命题特点,通过尝试命题加深了解。3.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思路,初步掌握说明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巩固提高说明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说明文阅读的考查要点和命题特点,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思路,初步掌握说明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说明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强调说明文阅读在中考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 (一)归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提问,归纳整理,大屏幕投影) 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 3、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用图表等。 4、说明性语言的特点:有平实,有生动,要求准确。 (二)说明文阅读考试要求:(投影,简析) 根据广东课改实验区考试要求,关于说明文阅读的考试要求有: 1、整体感知文章,能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2、能抓住文章的有用信息,准确概括要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具体考试目标是:阅读一般说明文,能捕捉重要信息,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说明的中心, 理解说明的顺序;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说明性语言平实、简明、准确的特点;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说明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说明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 本案例设计旗帜鲜明地挑战传统说明文教学,试图引导学生从说明文学习中进行人文思考、科学思考、理趣思考,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盲点,在易教易学或不教也懂的思想指导下,其不受师生重视的现状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一般而论,说明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五个误区:一是重记叙轻说明的误区;二是重阅读轻写作或不写作的误区;三是重说明方法之类的肢解式机械传授,不重内在原理系统理解的误区;四是重表象分析,轻内在理趣发掘的误区;五是重课内阅读,轻课外积累的误区。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一方面是产品说明、广告说明、科普说明无处不 在无孔不入,一方面是这些说明粗制滥造文理不通;一方面是现实的需求,一方面是表达的苍白,两者的矛盾应在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寻找最终解决的办法。 语文新课程理念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语文与生活 的结合。细化到说明文教学,这种结合既要表现在学生对说明文的审美取向上,又要表现在具有较强的实际写作能力上,

从而达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 第四册多数课文为说明文,因此引导学生明确说明文与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端正态度,学会欣赏说明文并运用说明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理应成为重点。 人教社2001年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有五篇课文,写事物的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写事理的有《日本平家蟹》、《万紫千红的花》。本单元阅读课教学时,我运用发现法指导学生思考,遵循一个这样的思路:首先解决为什么要写说明文的问题――为了向读者科学地解说事 物或事理,使人形成清楚而明晰的印象;然后解决怎样使人形成清楚而明晰的印象的问题――①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②选用合适的顺序,③使用恰当的方法,④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这样的思考就不是站在阅读的基点上去肢解课文,而是对写作者运用智慧的一种探讨,实际上是一种思考上的读写结合。一单元课文学完后,我启发学生发现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理趣。而不是先把附录中《说明文的阅读》拿来讲授,这个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消除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轻视倦怠情绪。 以上是本案例的思想基础,故展开较多。 本案例的重点在于写。想达到以下几个目的:①认识写说明文是生活的需要;②体会一下看似容易的说明文容不容

说明文专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 .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2 .领会事理说明文是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及本质进行说明的。 3 .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 4 .能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5 .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不同特点。 重难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考形势分析) 同学们,我们学过,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一系列文章,这些课文都属于什么体裁的?(生答说明文)根据历年中考出题情况来看,说明文阅读一直都在现代文阅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说明文阅读的专项复习。(出示幻灯片1)。二回顾基本知识点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二是抽象事理,说明的目的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四)、说明顺序 弄清说明方法的种类和作用还不够,事物的特征或本质还需要通过合理的顺序逐层表现出来的,所以,弄清文章说明的顺序,有助于对被说明事物(事理)的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l )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 (2 )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 (3 )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等进行说 随堂练习一:读下列一段文字,想一想这段文字的说明是采取哪种说明顺序的。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说明文写作训练

《说明文写作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复习有关说明文的写作常识。 2、能力目标:尝试写简单的说明文。 3、情感目标:养成细致观察世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细致全面地收集有效信息资源。 2、教学难点:有序整合已知信息,结构成文。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 2、教学方法:讲授结合练习法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知识回顾 学生锁定微课中感兴趣的知识点,介绍说明文的知识。 1、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用来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 2、说明文有哪些类型。 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 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即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

4、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说明的顺序就是安排材料的顺序。说明文常见的主要顺序有: (1)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2)逻辑顺序: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 (3)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程序:先→后…… 5、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引资料等。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能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说明方法

说明文专题复习 说明方法的判断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方法考题简单题型及变化类型。 (2)能准确判断四种说明方法,并回答其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说明方法,能规范答题。 教学难点: 了解说明方法题64523 教学过程:01一.直击中考,明确中考要求 1、把握说明对象,概括文章说明内容,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 2、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 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二.说明方法的判断 1、明确四种常用说明方法的概念, 明确:把握语言标志 (提示性词语) 举例子:例如、比如、如、有的、据说…… 作比较:与……相比、与此相反、相对于、较…… 列数字:数词(大写也可),确数、约数皆可。 列图表:图、表 2、例题判断、交 三.说明方法的作用 常见题型分析 (1)阅读《小土豆的华丽转身》完成第1题 归纳答题思路:用了***的说明方法,**(术语)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 作比较——强调突出 列图表——直观清晰、一目了然 明确:简单单一题型:表达规范,术语准确 教师小结 (2)完成《小土豆的华丽转身》第2题

明确:有点复杂题型:分清主次 学生操练:《漫说青铜器》 教师小结 (3)完成《小土豆的华丽转身》第3题 明确:隐性题型:找准考查点 学生操练语段(二)(三) 教师小结0 (4)实战演练 完成《民间剪纸》第17(2) 四.教师总结 掌握好说明方法,才能更容易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你就一定会成为说明文阅读的高手。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实践中见分晓吧! 五.回家作业: (1)完成《民间剪纸》剩余习题 (2)找出文中其他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尝试自己再拟1~2题。

说明文教学方法

说明文教学方法(摘记) (一) 说明文的教学重点应是:(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让学生获取文章所说明的科学知识。(2)理清说明顺序。(3)学习和掌握说明方法。(4)品读说明文的语言。 (二)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作者在说明事物时往往通过因果、连锁、比较、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揭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成因、结构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范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事物特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呢? (一)扣“词眼”法。 所谓“词眼”,指“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的关键词句。教《蝙蝠和雷达》,揭示课题后便设疑:蝙蝠和雷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为什么中间加一“和”字?这就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课题与课文联系起来去探究。蝙蝠和雷达有相似的功能,雷达的发明是由于受到蝙蝠的启示。因此,讲读时紧扣“启示”一词,展开教学思路,既要求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本身的涵义,又引导学生认识“启示”在发明雷达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语言训练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课文重点部分是“试验”和“研究”。前者是揭开“秘密”的基础,后者是揭开“秘密”的关键。理解这两层意思,第一步,明实验。让学生默读介绍蝙蝠的段落,比较三次试验的异同点,并找出重点句进行概括,帮助学生认识事物间因果关系。第二步,知原理。抓住“不是……而是……”句提出深层次问题;蝙蝠在夜间是怎样用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学生读读、议议,并进行点拨,板演示图,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夜行时,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进蝙蝠耳中,于是蝙蝠便作出反应,绕开障碍物而继续飞行。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将这一原理密切联系实验思考: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中,铃铛会不断地响?这“联系前后”的一问,使学生明白了封住蝙蝠的嘴巴,超声波无法发出,因而蝙蝠无法用超声波探路,只能乱飞乱撞;而塞住耳朵,则又使蝙蝠无法接受遇上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因此出现了同样的结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蝙蝠夜行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