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2019年版)

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2019年版)
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2019年版)

附件3

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

(2019年版)

一、概述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呈X 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临床上主要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两型。临床表现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常在儿童期起病,反复关节出血导致患儿逐渐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而残疾。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 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000。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

因此,对血友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以及积极、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确诊血友病的患儿,通过合理的、正确的预防治疗,可以避免出血以及出血造成的骨关节病及残疾等并发症,能够保护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适用范围

经临床症状、家族遗传病史、实验室检测等检查确诊的儿童血友病。不包括获得性血友病。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血友病患儿可以发生任何部位的出血,但多数出血集中在关节、肌肉;其他部位也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如瘀斑、鼻衄、口腔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出血,如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重型患儿出血表现明显,且常在没有明显外伤诱因时自发性出血、而轻型患儿仅表现为外伤或手术后的出血倾向。

由于凝血因子Ⅷ和Ⅸ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友病患儿的出血常呈现血液缓慢渗出表现,其出血损伤程度与出血量相关,而出血量又与出血持续时间相关,因此,早期判断和及时止血处理非常重要。

如发现患儿有异常的瘀斑增多、粘膜出血、手术或外伤后的过度出血、延迟出血、不寻常的血肿、无确定病因的关节肿痛等,即要考虑出血性疾病的可能,尤其是血友病。可疑患者需追问家族史,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诊。

(二)实验室检查

1.筛选试验:疑为出血性疾病的患儿需做以下筛选试验。包括:血常规和血涂片(血小板计数和形态),首先排除血小板异常导致的出血;凝血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和/或纤

维蛋白原检测]。单纯APTT延长的患儿需进一步检测凝血因子FⅧ、FⅨ、FXI、FXII活性和vWF:Ag及狼疮抗凝物。

血友病患儿仅有APPT延长,但部分轻型血友病患儿APTT 可在正常范围,如若高度怀疑为血友病,也需进行确诊试验。

2.确诊试验

(1)血友病确诊需进一步检测FⅧ、FⅨ活性及vWF:Ag 抗原,需排除血管性血友病(vWD)和获得性血友病。

(2)分类与分型

分类:凝血因子FⅧ缺乏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FIX缺乏为血友病B。

分型:根据FⅧ或FⅨ的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A和血友病B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型(见附表1)。因子活性<1%为重型;活性1%~5%为中型;活性>5%~40%为轻型。理论上,轻、中、重型血友病患者分布大致各占1/3,而我国统计中以重型患儿居多,考虑其原因与部分轻型患儿未得到诊断有关。

3.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检测到相应FⅧ基因(血友病A)或FⅨ基因(血友病B)突变有助于确诊血友病,同时也有助于进行致病基因携带者的诊断。

(三)鉴别诊断

1.获得性血友病:非血友病患儿因为产生抗FⅧ或FⅨ自身特异性抗体,中和了相应凝血因子的活性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类似血友病,但极少有关节出血表现。此类

患儿往往为年长儿,男女均可发病,既往没有出血病史及家族史,常存在某些诱发因素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大手术等,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实验室检查凝血结果与血友病相似:APTT延长、FⅧ:C或FⅨ:C减低,但其延长的APTT不能被1:1正常血浆所纠正,通过凝血因子抑制物定量方法可以检测抑制物滴度。

2.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vWD 是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率0.5%~1.5%),但有出血表现者仅占1%。遗传模式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出血模式与血友病不同,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确诊及分型需检测von Willebrand因子(vWF)抗原及活性(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 R:Co)、胶原结合实验、FⅧ结合实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vWF蛋白电泳等。基因诊断也是诊断手段之一。

3.生理性凝血因子缺乏:生后0~6月龄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FⅨ会有一定程度减低,一般为正常水平的20%~30%,但随月龄在6月龄后逐渐升至正常,需注意鉴别。

4.继发性凝血因子缺乏:常见的导致凝血因子水平下降原因为肝功能异常、维生素K缺乏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但发生如上情况时会发生多种凝血因子缺乏,需鉴别。

(四)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

血友病患儿由于在控制和预防出血时会使用到凝血因

子,无论预防还是按需治疗,只要应用凝血因子替代治疗都有产生凝血因子相关抑制物的可能性,重型血友病A将有25~30%出现,出现时间往往是应用凝血因子的前20~50个暴露日(Exposure day,ED),因此儿童血友病也是发生抑制物的最常见人群。抑制物的出现导致凝血因子治疗失效,因此需要及时准确诊断,并采用相应的治疗。

1.检测时机:血友病患儿应该在开始接受凝血因子治疗后1~20ED,每5ED检测1次;21~50ED,每10ED检测1次;此后每年至少检测2次,直至150ED。若出现治疗效果不如既往,首先应该考虑患者产生抑制物的可能,应进行凝血因子抑制物测定。此外,患儿接受手术前必须检测抑制物或进行APTT 纠正试验。

2.抑制物筛查实验:采用APTT纠正试验,即正常血浆和患者血浆按1:1混合,即刻及37℃孵育2h后分别测定APTT值,并与正常人和患者本身的APTT进行比较,若不能纠正应考虑可能存在抑制物。

3.抑制物的滴度(以FⅧ为例):确诊抑制物必须测定抑制物滴度。将病人血浆56℃孵育30分钟,离心取上清,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等量混合,37℃孵育2h,测定残余FⅧ活性。能使正常血浆FⅧ:C减少50%时,则定义为F Ⅷ抑制物的含量为1个Bethesda单位(BU),此时患者血浆稀释度的倒数即为抑制物滴度,以“BU/ml血浆”表示。滴度≥0.6BU/ml为抑制物阳性。抑制物滴度>5BU/ml为高滴度

抑制物;抑制物滴度≤5BU/ml为低滴度抑制物。

四、治疗

(一)急性出血时的治疗(按需治疗)

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仍然是目前血友病最有效的急性出血的止血措施。原则是早期、足量、足疗程。替代治疗剂量和疗程应考虑出血部位和出血严重程度。

1.血友病A的替代治疗:首选基因重组FⅧ制剂或者病毒灭活的血源性FⅧ制剂,无条件者可选用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但有输血传播病毒感染风险,儿童血友病应尽量避免使用。输注1IU/kg体重的FⅧ制剂,可使体内FⅧ:C提高2%,FⅧ在体内的半衰期为8~12h,因此,要使体内F Ⅷ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8~12h输注1次。

2.血友病B的替代治疗:首选基因重组FⅨ制剂或者病毒灭活的血源性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无条件者可选用新鲜冰冻血浆等。输注1IU/kg体重的FⅨ制剂,可使体内F Ⅸ:C提高1%,FⅨ在体内的半衰期为18~24h,因此,要使体内FⅨ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24h输注1次。严重出血或手术时,可每12h输注1次。欲达到因子水平和疗程,国内多使用下列治疗水平(见附表2)。

注:凝血因子计算方法:

(1)FⅧ首次需要量=(需要达到的FⅧ浓度?病人基础FⅧ浓度)×体重(kg)×0.5;首剂用药后,依情可每8~12小时输注首剂的一半剂量至完全止血。

(2)FⅨ首次需要量=(需要达到的FⅨ浓度?病人基础FⅨ浓度)×体重(kg);首剂用药后,依情可每12~24小时输注首剂的一半剂量至完全止血。

(3)个体的回收率和半衰期差异较大,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检测患者的相应回收率和半衰期,并指导治疗。

(二)辅助治疗

1.PRICE原则:制动(Prohibition)、休息(Rest)、冷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PRICE 原则是肌肉和关节出血时在输注凝血因子以提高因子水平

基础上的很重要处理措施。及时使用夹板、模具、拐杖或轮椅制动可使出血的肌肉和关节处于休息体位,使用冰块或冷物湿敷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建议冰敷每4~6h使用1次,每次5~10min左右(每次不超过5~10min,见WFH有关资料),直至肿胀和疼痛减轻。

2.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轻型血友病A

患者出血时可选DDAVP,重型患儿无效。适用于>2岁的患儿,应用时需要限水,并提前进行预试验。推荐的剂量为0.3~0.4μg/kg,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至少30min),每12h1次,可用1~3d。使用后凝血因子浓度升高>30%或较前上升>3倍为有效。预试验有效患儿也可使用专供血友病患者使用的DDAVP鼻喷剂来控制轻微出血。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抗纤溶药物有氨

甲环酸、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等。此类药物对口腔、舌、扁桃体、咽喉部出血及拔牙引起的出血有效,但对关节腔、深部肌肉和内脏出血疗效较差,泌尿系统出血时严禁使用。避免与凝血酶原复合物合用。使用剂量:6-氨基己酸50~100 mg/(kg·次),每8~12h1次;氨甲环酸10mg/(kg·次),静脉注射或25mg/(kg·次),口服;氨甲苯酸2~6mg/kg,每8h1次。也可漱口使用,尤其在拔牙和口腔出血时,5%的氨甲环酸溶液10ml含漱2min,每日4次,连用7d。

4.止痛药:根据病情,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弱或强阿片类药物,或应用COX-2类解热镇痛药。禁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三)预防治疗。

预防治疗是指在血友病患者出血发生前有规律地替代

治疗,保证血浆中凝血因子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减少出血、降低致残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对儿童患者应设定年关节出血次数(Annual Joint Bleeding Rate,AJBR)小于3次的目标,以尽量避免关节损伤的发生以及由于关节出血造成不可逆性关节残疾,所以预防治疗是儿童血友病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世界血友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预防治疗确定为重型血友病患儿预防出血和关节损伤、从而达到保留正常肌肉骨骼功能之最终治疗目标的标准治疗方法。

1.分级

根据预防治疗开始的时机分为初级、次级和三级预防治

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血友病论坛?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编写人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秋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学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鸿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孙 竞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华宝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吴竞生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陈丽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张心声 山东省血液中心 钟小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赵永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血友病(hemop hilia)是一组性联隐性遗传的出血病。其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 陷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陷症)两型,分别由凝血因子Ⅷ(FⅧ)和凝血因子Ⅸ(FⅨ)基因突 变所致。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000;所有 血友病男性患者中,血友病A约占80%~85%,血友病B约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 其罕见。 临床上,血友病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为特征。该病 患者的身心健康终生受到疾病的摧残和折磨,求学、就业,家庭、婚姻、经济来源和社会活动因病 而受到困扰和挫折。血友病患者属社会弱势群体,应受到家庭、社区、学校和单位等全社会的关 爱和扶持。作为医护人员,要“尽心、尽力、尽责任”地为患者及其家属排忧解难,应熟练掌握血友 病的基础知识和规范化诊治手段,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本《共识》包括血友病的规范化诊断、替代治疗、围手术期处理、抑制物的诊治、辅助治疗、预 防治疗、康复/物理治疗、护理和教育及凝血因子制品简介等内容。着重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适 当参考国外资料,在诺和诺德血友病基金会的大力资助下,由国内部分血友病专家分工撰写、集 体修订和反复定凿,最后达成共识,仅供国内同行参考使用。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不足,文中 难免有缺点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逐渐修改、充实 和完善。着重声明,本《共识》不负法律责任。 编写者  2008年9月

麻醉科临床诊疗指南

麻醉科临床诊疗指南 麻醉前病情估计和术前准备 第一节麻醉前病情分级 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 Ⅰ级:正常健康。 Ⅱ级:有轻度系统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面临生命威胁。 V级: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急症手术在每级前加注“急”或(E)。 I.Ⅱ级病人的一般性麻醉耐受力良好,Ⅲ级病人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应做好充分麻醉前准备和并发症防治,IV级病人的危险性极大,应做好积极抢救,围麻醉期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术前必须向手术医师和家属详细交代清楚。 第二节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 一、高血压病 1. 高血压病病人的麻醉风险取决于是否继发重要脏器的损害及损害程度,包括脑、心脏、冠脉供血和肾功能等改变。 2. 高血压病病人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合并糖尿病和肥胖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更大。 3. 术前经内科治疗,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改善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 4. 急症手术前亦应调控好血压及全身状态后,方可施行麻醉。 二、心脏病 1. 心功能1~2级病人对麻醉耐受性较好,心功能3~4级者对麻醉耐受性差,术前应改善心功能,控制慢性心衰。控制心率和快速房颤,心室率应控制在 100次/min以下。室性早搏应小于5次/min,除外多源性室性早搏或R on T,应掌握有效控制室性早搏的药物。

2. 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应经心内科会诊治疗。 3. 对缺血性心脏病,应从病史中明确是否存在心绞痛,既往有无心肌梗死史,目前心脏功能代偿情况,心肌梗死后6个月以上才能进行选择性手术麻醉。 4. 特殊传导阻滞并有心动过缓,晕厥史,对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病人,术前应安置临时起搏器,已安装起搏器的病人术前须经心内科确定起搏器功能正常;术中使用电灼器有一定危险性。 5. 按Goldman心血管功能危险指数,可作为非心脏手术的危险性评估(见表1)0 表1心脏危险性指数(Cardiac risk index,CRI)评估 评估项@ 指数 1病史 (1)年龄>70岁 5 (2)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10 2体检 (1)有主动脉瓣狭窄 3 (2)有舒张期奔马律、第三心音或颈靜脉充血 11 3 ECG (1)有非窦性心律失常 7 (2)室性早溥>5次/hnin 7 4 HQ气分析与生化检查 (1 )PaO2<60mmHg(8.OkPa) 或PaCO2>50mmHg(6.6kPa) 3 (2)血钾<3.Ommoi/L或 HCQ3- <20mmoi/L (3)BUN>17.85mmoi/L 或 Cr->265. 2mmol/L (4)ALT异常,有慢性肝病 5手术种类 (1)腹腔内、胸腔内手术 3 (2)急症手术 4 CRI指数点越多,其心脏危险性越大 三、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一、定义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前者表现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表现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二、流行病学 血友病的发病率无明显种族和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血友病A占血友病患者80%~85%,血友病B占15%~20%。 由于医疗条件等各方面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至1989年在全国24个省市的37个地区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 三、临床表现与分型 1.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表现相同,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3.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在损伤或手术后才发生出血;重型患者自幼即有出血,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中间型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4.分型:根据FⅧ或FⅨ的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表1)。 表1 血友病A/B临床分型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出血时间等正常,血块回缩试验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 2.重型血友病患者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轻型血友病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正常。 3.确诊试验:确诊血友病依赖于FⅧ活性(FⅧ∶C)、FⅨ∶C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测定。血友病A患者FⅧ∶C减低或缺乏,VWF∶Ag正常,FⅧ∶C/VWF∶Ag比值明显降低。血友病B患者FⅨ∶C 减低或缺乏。 4.抑制物检测:若出现治疗效果不如既往,应该考虑患者可能产生了抑制物,应进行凝血因子抑制物滴度测定。有条件的患者应该在开始接受凝血因子治疗后的前50个暴露日定期检测抑制物。此外,患者接受手术前必须检测抑制物。 (1)抑制物筛选: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要点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要点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F)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F)缺乏,分别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所致。近两年来,各种长效凝血因子产品和非因子类产品相继问世,部分产品已经在我国上市。因此,有必要对于过去的共识/指南进行更新。 一、治疗原则 血友病患者应该在血友病中心接受综合关怀团队的诊疗与随访。急性出血时应及早到附近的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者在家庭进行自我注射。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远期残疾,并显著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住院。家庭治疗必须由血友病中心的专业人员密切监管,且只有在患者及其家属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培训后才能开始进行。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肌肉注射和外伤。原则上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以及所有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若有出血应及时给予足量的替代治疗,进行手术或者其他创伤性操作时,应进行充分的替代治疗。二、替代治疗的药物选择和给药方法 血友病A的替代治疗首选基因重组F制剂或病毒灭活的血源性F制剂,无上述条件时可选用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等。每输注1IU/kg体重的F可使体内F活性(FC)提高2%。F在体内的半衰期约8~12h,要使体内F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8~12h输注1次。 血友病B的替代治疗首选基因重组F制剂或病毒灭活的血源性凝血酶原复合

物(PCC),无上述条件时可选用新鲜冰冻血浆等。每输注1IU/kg体重的F 可使体内F活性(FC)提高1%,F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 18~24h,要使体内 F保持在一定水平需每天输注1次。 三、替代治疗的实施 (一)按需治疗和围手术期替代治疗 按需治疗是指有明显出血时给予的替代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止血。及时充分的按需治疗不仅可以及时止血止痛,更可阻止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的发展。围手术期替代治疗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的替代治疗,目的在于保证血友病患者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手术后的顺利康复。具体替代治疗方案见表1和表2。 (二)预防治疗 预防治疗是指为了防止出血而定期给予的规律性替代治疗,是以维持正常关节和肌肉功能为目标的治疗,通常分为以下三种: (1)初级预防治疗: (2)次级预防治疗: (3)三级预防治疗: 我们建议在发生第一次关节出血或者严重肌肉出血或颅内出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出血即应开始预防治疗关于预防治疗,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案。最低剂量为英国1976年在血友病A中使用12IU/kg,每周1次。 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目前仍普遍采用的是以下低剂量方案:血友病A:F制剂10IU/kg体重每周2~3次;血友病 B:F制剂 20IU/kg 体重每周1 次。非因子类产品的上市彻底改变了血友病 A 替代治疗模式。

血友病A临床路径

血友病A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血友病A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患者几乎均为男性(女性患者为纯合子,极罕见),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2.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及内脏出血,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为其特点,但也可自发性出血。反复出血可见关节畸形和假肿瘤。 3.实验室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及吸附血浆纠正。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出血时间,血块收缩:建议根据条件选择性做)

(2)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减少,FⅧ:C>5–40%为轻型,1–5%为中型,≤1%为重型。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血友病治疗指南(英国血友病中心医师组织,Haemophilia,2008)、《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局部止血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制动、局部压迫包扎和放置冰袋、局部用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等。口腔出血可含服氨加环酸。避免肌肉注射、外伤和手术,如必须手术,需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及所有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2.替代疗法: (1)因子Ⅷ制剂:首选血浆源性因子Ⅷ制剂。因子Ⅷ半衰期8–12小时,常需每日输注2次(首次输注后2-4小时需重复,后8-12小时重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人工合成,病毒等病原污染的可能性更低,有条件者可选用。 (2)冷沉淀物: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因子Ⅷ较新鲜血浆高5–10倍,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者。 (3)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含所有的凝血因子等血浆蛋白,仅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和冷沉淀者。

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2019年版)

附件3 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 (2019年版) 一、概述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呈X 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临床上主要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两型。临床表现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常在儿童期起病,反复关节出血导致患儿逐渐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而残疾。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 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000。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 因此,对血友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以及积极、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确诊血友病的患儿,通过合理的、正确的预防治疗,可以避免出血以及出血造成的骨关节病及残疾等并发症,能够保护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适用范围

经临床症状、家族遗传病史、实验室检测等检查确诊的儿童血友病。不包括获得性血友病。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血友病患儿可以发生任何部位的出血,但多数出血集中在关节、肌肉;其他部位也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如瘀斑、鼻衄、口腔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出血,如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重型患儿出血表现明显,且常在没有明显外伤诱因时自发性出血、而轻型患儿仅表现为外伤或手术后的出血倾向。 由于凝血因子Ⅷ和Ⅸ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友病患儿的出血常呈现血液缓慢渗出表现,其出血损伤程度与出血量相关,而出血量又与出血持续时间相关,因此,早期判断和及时止血处理非常重要。 如发现患儿有异常的瘀斑增多、粘膜出血、手术或外伤后的过度出血、延迟出血、不寻常的血肿、无确定病因的关节肿痛等,即要考虑出血性疾病的可能,尤其是血友病。可疑患者需追问家族史,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诊。 (二)实验室检查 1.筛选试验:疑为出血性疾病的患儿需做以下筛选试验。包括:血常规和血涂片(血小板计数和形态),首先排除血小板异常导致的出血;凝血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和/或纤

血友病A

血友病A临床路径 一、血友病A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血友病A(ICD-10:D66.x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患者几乎均为男性(女性患者为纯合子,极罕见),有或无家族史,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2.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及内脏出血,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为其特点,但也可自发性出血。反复出血可见关节畸形和假肿瘤。 3.实验室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及吸附血浆纠正。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正常。(出血时间,血块收缩:建议根据条件选择性做)

(2)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减少,FⅧ:C>5–40%为轻型,1–5%为中型,≤1%为重型。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血友病》(杨仁池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血友病治疗指南(英国血友病中心医师组织,Haemophilia,2008)、《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局部止血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制动、局部压迫包扎和放置冰袋、局部用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胶海绵贴敷等。口腔出血可含服氨加环酸。避免肌肉注射、外伤和手术,如必须手术,需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禁服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及所有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2.替代疗法: (1)因子Ⅷ制剂:首选血浆源性因子Ⅷ制剂。因子Ⅷ半衰期8–12小时,常需每日输注2次(首次输注后2-4小时需重复,后8-12小时重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人工合成,病毒等病原污染的可能性更低,有条件者可选用。 (2)冷沉淀物: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因子Ⅷ较新鲜血浆高5–10倍,用于无条件使用因子Ⅷ制剂者。

血友病治疗

综合治疗的内容 血友病的综合治疗是血友病的最佳治疗,不仅包括血友病 的替代治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家庭治疗)、药物治疗,还包括出血的预防、止血后的功能恢复锻炼、如何解决所遇到的诸如学习和就业等的一些特殊的社会问题。 4.1替代治疗仍然是目前血友病最有效的止血措施。4.1.1血友病A的替代治疗 (1)血浆冷沉淀:冷沉淀是从献血者全血分离的FFP制 备的,未经病毒灭活及FV!含量不稳定已被发达国家弃用,但仍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部分患者使用,适用于无浓缩物条件的轻、中型血友病A患者。 (2)新鲜冰冻血浆:适合无浓缩条件时轻、中型血友病A 的治疗。重型血友病A患者、大出血患者或手术患者不能单纯应用新鲜冰冻治疗出血。 (3)中纯度凝血因子FW浓缩制剂:适用于中型或重型血 友病A患者。该制品的优点是经过病毒灭活,纯度高,便于存放。 (4)高纯度凝血因子FVl浓缩制剂:适用于重型血友病A。 该制剂的优点是改进溶解性,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同种凝集素,对患者很少有免疫作用,输血后病毒感染率大大降低。 (5)重组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该制品不受病毒污染,避 免了血液制品相关疾病(如HIV感染、输血后肝炎等)的发生,

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国外研究显示,采用rFⅧ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预防严重血友病A患儿关节损伤,降低其关节和其他部位出血发生一o。 4.1.2血友病B的替代治疗 (1)血浆:一般不适用于血友病B,仅用于无浓缩物时。 (2)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PCC):是目前国内血友病B 万方数据·90· 替代治疗的主要制品,但PCC治疗血友病并不十分理想,因其含有多种其他凝血闪子,有增加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 (3)高纯度FⅨ制剂:国外目前广泛使用。许多研究证实, 高纯度FⅨ制刺疗效高,无病毒、血栓危险,无抑制物的血友病B患者,应首选纯化的FIX制品。 4.2药物辅助治疗 4.2.1 l-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 VP) 是治疗轻型 血友病A出血的首选药物,町避免替代治疗所致相关疾病的 发生(如肝炎、HIV或抑制物产生),但对血友病B无效。常见的副作用可引起水潴留、低钠血症‘10,11]。 4.2.2抗纤溶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抗纤溶药物有氨基乙酸和 氨甲环酸等。此类药物对口腔、舌、扁桃体、咽喉部的出血及拔牙引起的出血有效,但对关节腔、深部肌肉和内脏出血疗效较差,血尿,肾功能不全出现时禁用。 4.2.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减少出血,加速血肿吸收,减轻关

甲型血友病的研究与诊断

甲型血友病的研究与诊断 摘要:A型血友病又称甲型血友病,是一种由于血液中凝血因子Ⅷ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疾病,是血友病众多类型之一。本文将甲型血友病的基因突变情况,常规诊断方法以及最新诊断进展进行了专门的阐述和介绍,并对将来治愈此种病症的展望做了一些科学的探讨。 关键词:甲型血友病;发病机制;诊断方法;诊断进展;治疗 血友病是一种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 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血友病类型包括甲型血友病(A)、乙型血友病(B)、丙型血友病(因子XI缺乏症)及VWF因子缺乏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四种类型。而甲型血友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疾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达1/5000—10000[1]。患者常出现自发性或处伤性出血不止,重者致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根治方法[2]。因此研究此种血友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对该病的治疗及降低其发病率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1、甲型血友病的基因突变情况 1.1 发病机制 甲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所致,其基因定位于Xq28,基因跨度超过186kb,由26个外显子(占9kb)及25个内含子(占177kb)组成,编码2351个氨基酸[3]。已发现约300多种基因突变,基因型与表型密切相关。点突变,小的基因缺失引起轻度FⅧ缺乏。终止密码子,大的基因缺失,插入,移位,无义突变往往引起严重的FⅧ缺乏和临床表型[4]。研究表明,凝血因子Ⅷ基因第1号内含子倒位、第22号内含子倒位是导致重型血友病A的常见原因,已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对该倒位的关注,这是近些年来研究血友病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进展[5]。 1.2临床症状 甲型血友病以出血倾向为其主要表现,其特点是延迟、持久的、缓慢的渗血,急性大出血甚为少见。出血诱因常为轻度外伤,小手术(包括拨牙等)及注射等。手术后延迟性出血甚至可危及生命。以皮肤、黏膜和肌肉出血为最常见,关节腔出血次之,内脏出血少见,但发生后较为严重。 2、诊断方法 2.1 直接基因诊断 直接基因诊断就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FⅧ致病基因的缺陷。包括直接测序(DS)、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长距离PCR(LD—PCR)。 2.2 间接基因诊断 约70%一80%血友病A的FⅧ基因突变呈高度异质性,完全靠直接基因诊断查找其基因突变,工作量大。间接诊断利用致病基因内外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作为特异分子遗传标志物,通过家系成员间的连锁关系确定血友病基因的

关于印发新增血友病等四种门诊特殊慢性病诊断标准和诊断汇编

附件1 自治区区级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新增血友病等四种门诊特殊慢性病诊断标准 一、血友病 【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出血表现:出血是血友病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以自发性、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或创伤、手术后严重出血多见。出血部位常见于负重的大关节(如膝、肘、踝、腕、髂、肩等)和肌肉/软组织(腰方肌、上肢肌、下肢肌等)、内脏(如腹腔内、腹膜后、泌尿、消化、呼吸道等)、皮肤、黏膜(如皮肤淤血、鼻出血、口腔出血、牙龈出血等)。致命性出血有颅内出血、神经系统出血、咽颈部出血和无准备的创伤、手术出血等。 (二)检查: 1.筛查试验:首选检查为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2-38s),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0-14s)。APTT延长而PT 正常,则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但APTT延长不能鉴别血友病A和B,患者其他检测如血小板(PLT,100-300×109)计数、凝血酶时间(TT,9-14s)、出血时间(BT)、纤维蛋白原(Fg,2~4g/L)含量等均正常。 2.确诊试验:测定血浆FⅧ:C(60-150%),辅以FⅧ抗原(FⅧ:Ag)可确诊血友病A;测定血浆FⅨ:C(60-150%),辅以FⅨ抗原(FⅨ:Ag)可确诊血友病B。若患者的FⅧ:C/FⅨ:C

或FⅧ:Ag/ FⅨ:Ag同时减低,提示FⅧ/FⅨ蛋白合成和分泌减少;若其FⅧ:C/FⅨ:C减低而FⅧ:Ag/ FⅨ:Ag正常,则提示F Ⅷ/FⅨ相应的分子功能异常。 3.鉴别试验:血友病A须与血管性血友病和获得性血友病相鉴别。 【建档资料】 1.病史资料(含门诊病历及住院病历); 2.血常规、铁蛋白(必要时)、凝血功能检验单; 3.FⅧ:C因子、FⅨ:C因子检测; 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测定。 二、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症状:缓慢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尤以情景记忆障碍(特别是近事遗忘)为主;伴不同程度精神行为症状(妄想、幻觉、情感障碍、攻击行为、活动异常、饮食障碍、生物节律改变等);逐渐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以上方法用谵妄式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来解释的症状。 2.体征: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等。 3.病史一年以上以及使用该病药物的记录。 (二)检查: 1.头颅CT或核磁提示脑萎缩; 2.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简明心理状况测验(MMSE)检查:总分30分,识别痴呆的划界为文盲组≤17,小学组≤20,中学或

贫血诊治指南

贫血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对因治疗。 发病原因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 red cell anemia,PRCA):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PRCA即 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后天性PRCA 包括原发、继发两类。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一、定义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1]。 二、流行病学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 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至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 2.73/100 000人口[1]。 三、临床表现与分型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表现相同,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根据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2](表1)。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在损伤或手术后才发生;重型患者自幼可有自发性出

血(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中间型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表1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凝血酶时间(TT)正常、出血时间正常;血块回缩试验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 2.重型血友病患者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轻型血友病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正常。 3.确诊试验:确诊血友病有赖于FⅧ活性(FⅧ∶C)、FⅨ活性(FⅨ∶C)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测定。血友病A患者FⅧ∶C减低或缺乏,VWF∶Ag正常,FⅧ∶C/VWF∶Ag明显降低。血友病B 患者FⅨ∶C减低或缺乏。 4.抑制物检测:若患者治疗效果不如既往,应检测凝血因子抑制物。对于儿童患者,建议在首次接受凝血因子产品后的前20个暴露日每5个暴露日检测1次,在21~50个暴露日内每10个暴露日检测1次,此后每年至少检测2次,直至150个暴露日[3]。此外,患者接受手术前必须检测抑制物。

最新产科临床诊疗指南合集

目录 第一章产前保健 第一节优生咨询 第二节孕期保健 第三节高危妊娠 第二章正常分娩 第三章正常产褥 第四章妊娠期并发症 第一节妊娠高血压疾病 第二节产前出血 第三节早产和过程妊娠 第四节羊水过多和羊水过少 第五节胎膜早破 第六节宫内感染 第七节死胎 第八节胎儿异常 第九节多胎妊娠 第十节母儿血型不合 第五章妊娠合并症 第一节妊娠合并心脏病 第二节妊娠合并肝病 第三节妊娠合并肾脏疾病 第四节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 第五节妊娠合并糖尿病 第六节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 第七节妊娠合并垂体催乳素瘤 第八节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九节妊娠合并贫血 第十节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十一节围生期感染性疾病 第十二节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第十三节妊娠合并生殖器官肿瘤 第十四节妊娠合并生殖器畸形第六章异常分娩 第一节产力异常 第二节产道异常 第三节胎位异常

第四节肩先露 第五节肩难产 第六章产时并发症 第一节产科休克 第二节羊水栓塞 第三节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第四节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 第五节脐带脱垂 第六节产后出血 第七节新生儿窒息与复苏 第八节新生儿产伤 第七章产褥期疾病 第一节产褥感染 第二节晚期产后出血 第三节产后抑郁 第九章产科B超 第十章妊娠期用药

第一章产前保健 第一节优生咨询 优生咨询是指具有遗传、产前诊断等相关知识的医生,对咨询者所提出的优生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相关的处理建议和指导。优生咨询一般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1.遗传性疾病对子代的影响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夫妇一方患病,子代患病的机会是1/2。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妇双方为携带者,子代患病的机会是1/4, (3)X连锁显性遗传病:夫为患者,妻正常,其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夫正常,妻为患者,其子女均有1/2患病。 (4) X连锁隐性遗传病:妻为携带者,夫正常,儿子患病的机会为1/2;夫为患者,儿子通常不发病;妻为患者,夫正常,儿子均发病,女儿均为携带者。 2.婚前咨询根据婚前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史询间、家系调查、家谱分析,对下一代发生遗传缺陷的风险进行计算和分析,对结婚和生育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以减少、避免有遗传缺陷的子代出生。对影响结婚、生育的先天畸形或遗传性疾病,提出以下4种医学建议: (1)暂缓结婚:例如可以矫正的生殖道畸形。 (2)可以结婚,但禁止生育: 1)男女一方患有严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子女发病机会大,疾病无有效治疗方法,且不能做产前诊断,例如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等。 2)男女双方均患有严重的相同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子女的患病机会极大,例如白化病、遗传性聋哑等。 3)男女一方患有严重的多基因遗传病,且届于高发家系,例如精神分裂症等。 (3)限制生育:对于性连锁遗传病,子代患病的机会与性别有关。应根据这一特点进行产前诊断,限制某一性别胎儿的出生,例如血友病等。 (4)不能结婚: 1)直系血缘亲属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缘亲属。 2)男女双方均患有相同的遗传性疾病,或男女双方家系中患有相同的遗传性疾病。 3)严重智力低下者,常患有各种畸形,生活不能自理,无法承担家庭和子女的抚养义务,且子女智力低下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之前应用各种诊断手段,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例如是否有器官畸形、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生化代谢异常等。根据诊断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医学建议。 1.产前诊断的对象 (1) 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超过35岁以后,染色体异常特别是21三体综合征(唐

血友病诊疗指南

血友病诊疗指南 概述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 (hemophilia A,HA)和血友病B(hemophilia B,H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病因和流行病学 编码FⅧ和FⅨ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女性常是携带者(46;XX),而男性是患者(46;XY),女性患者极为罕见(通常是由2个FⅧ或者FⅨ基因同时发生缺陷,或者是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所致)。在FⅧ和FⅨ基因中点突变、缺失、插入和重排/倒位均可见,点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缺陷,约在90%的患者中存在。HA中45%的重型患者为重现性的基因倒位突变;而HB患者中无重现性突变。 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 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 000人口。 临床表现 HA和HB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表现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内部脏器出血等。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根据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成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表36-1)。 表36-1 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 临床分型因子活性水平 出血症状 (IU/dl)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一、定义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质或量的异常所致,后者系F Ⅸ质或量的异常所致。 二、血友病的流行病学 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 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血友病A占血友病患者80%~85%,血友病B占15%~20%。而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 三、临床表现 1.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表现相同,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假肿瘤等,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 2.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3.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在损伤或手术后才发生出血;重型患者则自幼即有出血,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出血;中间型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出血时间等正常;血块回缩试验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

2.重型血友病患者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轻型血友病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为正常高限。 3.简易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仅限基层单位使用)可用于初步鉴别血友病的类型,血友病A能被吸附血浆纠正,不能被正常血清纠正;血友病B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不能被吸附血浆纠正。 4.确诊试验:要确诊血友病则有赖于FⅧ∶C、FⅨ∶C以及vWF∶Ag 的测定。血友病A患者FⅧ∶C减低或极低,vWF∶Ag正常,FⅧ∶C/vWF∶Ag比值明显降低。血友病B患者FⅨ∶C减低或缺乏。 5.抑制物检测:若发生患者治疗效果不如既往,应该考虑患者可能产生了抑制物,应进行凝血因子抑制物滴度测定。抑制物的滴度(以FⅧ为例):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等量混合,孵育2 h,测定残余FⅧ活性。能使正常血浆FⅧ活性减少50%时,则定义为FⅧ抑制物的含量为1个Bethesda单位(BU),此时患者血浆稀释度的倒数即为抑制物滴度,以BU /ml血浆表示。2001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规定以5 BU为界:若抑制物滴度>5 BU,则为高滴度抑制物;若抑制物滴度≤5 BU,则为低滴度抑制物。基层单位可以进行凝血因子抑制物筛选,即APTT纠正试验(正常血浆和患者血浆按1∶1混合后再测定APTT,不能纠正至正常应考虑为可能存在抑制物)。 6.分型:根据FⅧ或FⅨ的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为3型(表1)。

儿科指南目录(中文)

1.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2.小儿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3.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 4.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 5.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16年) 6.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7.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 8.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9.2015国际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共识解读 10.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制定) 11.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2.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13.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14.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 15.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16.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 17.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2016年 18.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2016年 19.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

20.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上海)专家共识 2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 22.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年北京修订) 23.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指南(2011-标准版) 24.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 2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 26.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27.儿童血友病诊疗建议 28.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 29.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建议 30.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 31.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医脉通LOGO 32.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策略及特殊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建议 33.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 34.2014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 35.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 36.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37.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16年修订版) 38.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年版)

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2019年版)

附件 3 儿童血友病诊疗规范 (2019 年版) 一、概述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呈 X 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临床上主要分为血友病 A(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和血友病 B(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两型。临床表现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常在儿童期起病,反复关节出血导致患儿逐渐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而残疾。男性人群中,血友病 A 的发病率约为 1/5 000,血友病 B 的发病率约为 1/25 000。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 占80~85 ,血友病B 占15~20 。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1989 年期间在全国 24 个省的37 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 2.73/10 万人口。 因此,对血友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以及积极、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确诊血友病的患儿,通过合理的、正确的预防治疗,可以避免出血以及出血造成的骨关节病及残疾等并发症,能够保护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适用范围

经临床症状、家族遗传病史、实验室检测等检查确诊的儿童血友病。不包括获得性血友病。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血友病患儿可以发生任何部位的出血,但多数出血集中在关节、肌肉;其他部位也可有皮肤、黏膜出血,如瘀斑、鼻衄、口腔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出血,如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重型患儿出血表现明显,且常在没有明显外伤诱因时自发性出血、而轻型患儿仅表现为外伤或手术后的出血倾向。 由于凝血因子Ⅷ和Ⅸ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友病患儿的出血常呈现血液缓慢渗出表现,其出血损伤程度与出血量相关,而出血量又与出血持续时间相关,因此,早期判断和及时止血处理非常重要。 如发现患儿有异常的瘀斑增多、粘膜出血、手术或外伤后的过度出血、延迟出血、不寻常的血肿、无确定病因的关节肿痛等,即要考虑出血性疾病的可能,尤其是血友病。可疑患者需追问家族史,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诊。 (二)实验室检查 1.筛选试验:疑为出血性疾病的患儿需做以下筛选试验。包括:血常规和血涂片(血小板计数和形态),首先排除血小板异常导致的出血;凝血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和/或纤

血友病题库1-1-8

血友病题库1-1-8

问题: [单选,A1型题]血友病A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A.FⅦ B.FⅧ C.FⅨ D.FⅪ E.vWF 血友病的发病机制。血友病A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FⅧ;血管性血友病患者为vWF缺乏或结构功能异常。

问题: [单选,A1型题]最常见的血友病类型是()。 A.血友病A B.血友病B C.遗传性FⅪ缺乏症 D.血管性血友病 E.血友病B和遗传性FⅪ缺乏症 血友病发病率。血友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和遗传性FⅪ缺乏症,其中以血友病A最为常见,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

问题: [单选,A1型题]以下均属于血友病确诊试验的是()。 A.凝血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Ⅷ:C测定 B.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测定 C.凝血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D.凝血因子Ⅷ:C、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测定 E.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Ⅷ:C、凝血因子Ⅺ测定 血友病的诊断。血友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筛选试验中,凝血时间正常或延长,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而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应考虑血友病可能。确诊试验包括凝血因子Ⅷ:C、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抗原及活性测定。 (意甲射手榜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4503463.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可用于鉴别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A.凝血时间 B.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C.凝血酶原时间 D.凝血因子Ⅷ:C E.vWF抗原测定 血友病的鉴别诊断。血管性血友病患者vWF抗原测定多降低,而血友病患者vWF抗原正常。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和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Ⅷ:C活性均可减低,不能用于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