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让"-字的成语

1▲避让贤路 △bìràngxiánlù △典故: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2▲寸步不让 △cùnbùbùràng △典故: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出处:清·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3▲寸土不让 △cùntǔbùràng △典故: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例子:寸土必守,~,坚决守住阵地。(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回忆淮海战役》)
4▲当仁不让 △dāngrénbùràng △典故: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例子: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5▲各不相让 △gèbùxiāngràng △典故:让:歉让。互不谦让、让步。

△例子:于是两方明争暗斗,~,一天利(历)害一天。(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三章)
6▲拱手让人 △gǒngshǒuràngrén △典故: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例子: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殊不甘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一回)
7▲廉泉让水 △liánquánràngshuǐ △典故: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出处:《南史·胡谐之传》:“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8▲谦让未遑 △qiānràngwèihuáng △典故: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出处:《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遑)也。”
9▲让枣推梨 △ràngzǎotuīlí △典故: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出处:《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10▲泰山不让土壤 △tàishānbùr

àngtǔrǎng △典故: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出处:《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1▲推贤让能 △tuīxiánràngnéng △典故: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出处:《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例子:在朝之士相让于上,草庐之人咸皆化之,~之风从此生矣。(《晋书·刘寔传》)
12▲退让贤路 △tuìràngxiánlù △典故: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13▲温良恭俭让 △wēnliánggōngjiǎnràng △典故: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出处:《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