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总论考试题必过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题必过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题必过

二、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

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2)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3)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加速时间是指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4)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Ⅰ档在良好的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示。(答案:Ⅰ档)

(5)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6)交通量的调查是在固定地点、固定时段内的车辆数量调查。(7)不设信号管制的交叉口大致可分为暂时停车方式和环形方式。(8)分析高速公路与匝道连接处通行能力的关键交通量为汇合交通量、分离交通量和主线交通量。(9)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主要有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10)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称为平面交叉。(11)道路交通事故的要素包括人、车、路和后果

(12)我国将道路服务水平分

为。(答案:四级)(13)交通的到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随机性。

(14)交通量调查全年观测时,每年观测365d,每天观测24h。

(15)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

(16)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答案:月变化)(17)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为。(答案:Q=VK)(18)交通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称为。(答案:临界速度)

(19)从车辆运营的观点出发,车速可分为地点车速和。(答案:区间车速)

(20)考察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的波动性可采用。(答案:离散型分布)

(21)道路能够疏导和处理交通流的能力称为。(答案:道路通行能力)

(22)延误率在数值上等于排队等候行驶车辆数与之比。(答案:总流量)(23)交通中长期的规划一般

为。(答案:10年~20

年)

(24)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

要有、

和。(答案: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工程设计)

(25)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

是、

和。(答案:人车路)

(26)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

力、视野和。(答案:

色感)

(27)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

列车和。(答案:载货

汽车)

(28)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体现在

量、质和。(答案:形)

(29)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

征车速常用中位车速、85%位车速

和。(答案:15%位车

速)

(30)汽车动力性能包

括、

和。(答案:最高车速

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大爬坡能

力)

(31)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因素主

要有制动开始时的速度、轮胎与路

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

(答案:道路纵坡度)

(32)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

参数分别是交通量、行车速度

和。(答案:车流密度)

(33)排队系统的组成有输入过

程、排队规则和。(答

案:服务方式)

(34)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

了、马车时代、汽车时

代、高速公路时代以及智能运输时

代等。(答案:步行时代)

(35)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

有:系统性、综合性、、

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答案:

交叉性或复合性)

(36)我国城市道路中,主要将车

辆类型分为小客车、普通汽车、

等三类。(答案:铰接车)

(37)公路按技术等级一般可分

为、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等五级,

另外有等外公路。(答案:高速公

路)

(38)公路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

路、省公路、县公路、乡公

路、。(答案:专用公

路)

(39)城市道路分类主要

为、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答案:快速路)

(40)典型的公路网布局主要有三

角形、并列性、树叉形

和。(答案:放射形)

(4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兼有自然

科学与双重属性的综合

性学科。(答案:社会科学)

(42)交通管理从性质上分,包括

和两大类。(答案:交

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

(43)交通系统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类。(答案:节点交

通管理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

通管理)

(44)在交通流的统计分布时,离

散型分布一般可考虑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

续型分布一般可考虑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案: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指数

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

三、名词解释

1.交通工程学P1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2.(汽车)最高车速P24

【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3.路网密度P29

【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总面积。】4.交通量P31

【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5.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P31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6.AADT P31

【AADT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一年内每天日交通量的平均值。】

7.MADT P31

【MADT是月平均日交通量,为一个月内每天日交通量的平均值。】

8.WADT P31

【WADT是周平均日交通量,为一周内每天日交通量的平均值。】

9.高峰小时系数P35

【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10.交通量的构成P36

【交通量的构成是指交通量中各种交通工具所占数量和比重。】

11.设计小时交通量

【交通量具有随时间变化和出现高峰小时的特点,为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适当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12.地点车速P38

【地点车速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13.行驶车速P38

【行驶车速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14.行程车速P39

【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15.时间平均车速P40

【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

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

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

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

16.车流密度P41

【车流密度是指某一瞬间

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

目,车流密度的大小反映了一

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

17.交通量换算P52

【在实测交通量时,一般

分车型计测车辆数,这是由于

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

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不

同,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

将其换算成某种单一车型的数

量,通称之为交通量换算。】

18.延误P65

【延误指车辆在行驶中,

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

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

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

间。】

19.束流P67

【束流是组织过街行人从

指定的人行横道通过道路,从

而保证行人安全、减少行人对

道路交通的干扰范围。】

20.分离P67

【分离是将过街行人交通

与汽车交通立体分离,即修筑

行人过街天桥或行人过街地下

通道的方法。】

21.排队论P75

【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

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

列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

求”与“服务”关系的一种数

学理论。】

22.非自由行驶状态P79

【在道路上行驶的一队高

密度汽车,车间距离不大,车

队中任一辆车的车速都受前车

速度的制约,驾驶人只能按前

车所提供的信息采用相应的车

速。这种状态称为非自由行驶

状态。】

23.车流流动理论P82

【当车流因道路或交通状

况的改变而引起密度的改变

时,在车流中产生车流波的传

播,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

度,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

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描述车流

的拥挤-消散过程。】

24.车流波动P82

【车流中两种不同密度部

分的分界面经过一辆辆车向车

队后部传播的现象,称为车流

的波动。】

25.道路通行能力P88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

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

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

大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数。】

26.服务水平P90

【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

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

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

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27.V/C P91

【V/C是在理想条件下,

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

力之比,基本通行能力是四级

服务水平上半部的最大交通

量。】

28.基本路段P93

【基本路段是指道路不受

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

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

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29.基本通行能力P94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

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

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在单

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

量。】

30.实际通行能力P95

【实际通行能力是指已知

道路设施在实际的道路交通与

控制条件下,该路的某车道或

断面上的特定时间段内(常为

15min)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

数。】

31.规划通行能力P101

【规划通行能力是指道路

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

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

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

的服务交通量。】

32.交织P102

【交织是指行驶方向大致

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两股或多

股车流,沿着一定长度的路段,

不借助于交通控制与指挥设

备,自主进行合流而后又实现

分流的运行方式。】

33.匝道P105

【匝道是联系于不同高程

上两交叉线路、供两线路车辆

实现方向转换的连接道路。】

34.平面交叉P113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

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交

叉。】

35.平面交叉P113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

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交

叉。】

24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有哪

些方面?P222-228

【道路交通事故在时间、

地域、交通方式与车种等各种

领域内的分布是随机的,但对

一定路段、路口与一定时间仍

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主要包括:

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交通事

故在城乡与各类道路上的分

布;交通事故在不同线形路段

上的分布;交通事故在不同交

通方式与车种间的分布;交通

事故在各类人员中的分布;交

通事故在不同年龄人员中的分

布;交通事故在不同性别人员

中的分布

1广义交通、狭义交通异同是什么?广义的交通包括:人、物的运输与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视听信息的传递。狭义的交通多指人和物在管理空间上的移动,而将语言信息的传递划归邮电通信。

2交通在经济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什么?P2

交通在经济方面的作用主要有: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放,提升土地价格与城市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同时也可促成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P7-8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4简述驾驶人的反应操作过程。驾驶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从外界环境接受信息,产生感觉;然后通过大脑一系列的综合反应产生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最后,驾驶人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从而指挥操作。整个过程可抽象为“环境-驾驶人-汽车”这样一个驾驶控制系统。5汽车驾驶控制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包括哪些?P18

汽车驾驶控制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是驾驶人的生理、心里素质和反应特性。

6路网密度的基本概念P29

路网密度是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

7设计小时交通量是如何确定的?P37

交通量具有随时间变化和出现高峰小时的特点,为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适当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研究表明: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是最合适的。

8交通量换算的定义?在实测交通量时,一般分车型计测车辆数,这是由于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不同,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将其换算成某种单一车型的数量,通称之为交通量换算。

9延误的定义及其分类主要有哪些?延误指车辆在行驶中,

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

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

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

间。

由于形成的原因和着眼点的不

同,可有以下几种延误:基本

延误(固定延误);运行延误;

行车时间延误和停车延误。

10构成一对汽车跟驰行驶制

约性的要求和条件主要有哪

些?P80

【紧随要求、车速条件和间距

条件】

11车流波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当车流因道路或交通状况的

改变而引起密度的改变时,在

车流中产生车流波的传播,通

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以

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

间的关系,并描述车流的拥挤

-消散过程。】

12车流波动P82

【车流中两种不同密度部分的

分界面经过一辆辆车向车队后

部传播的现象,称为车流的波

动。】

13道路通行能力的类别有哪

些?P89(1)较长路段畅通无

阻的连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

力,一般称为路段通行能力;

(2)在有横向干扰条件下,时

通时断、不连续车流的通行能

力;(3)在合流、分流或交叉

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4)

交织运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

14服务水平的概念P90

【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从

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

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

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服务等级

高的道路车速快,延误少,驾

驶人开车的自由度大,舒适与

安全性好,相应的服务交通量

小;反之,允许的服务交通量

大,则服务水平低。】

15基本路段的概念P93

【基本路段是指道路不受匝道

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

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

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16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主要有哪些?P96

【道路条件的修正系数和交通

条件修正系数。】

17评价交织区运行质量的因

素有哪些?P104

【评价交织区运行质量的因素

有密度、流速和服务流率,但

重要因素为行车密度和V/C

比。】

18道路交通设施和服务能力

调查的目的和需收集的主要基

础数据有哪些?P132-134

【交通设施和服务能力调查的

目的是为了弄清区域内交通系

统目前的供应状况,即系统目

前的容量和服务水平。就道路

交通而言,需收集的主要基础

数据有:道路网总体状况统计

数据;路段状况统计;交叉口

设施状况统计;公交线网设施

状况统计;交通管制设施状

况。】

19交通预测通常分哪几个阶

段进行?P138

【交通预测通常分四个阶段进

行: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

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20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

指标包括哪些?P148

【要衡量交通规划方案的充分

性、适应性、协调性和可行性,

必须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

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才能

达到。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

济指标大致包括:相对规模指

标、等级结构指标、布局形态

指标和投资费用指标等方面。】

21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

容和类别P168

【交通管理在学科方面,具有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属

性。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五

个方面:技术管理、行政管理、

法规管理、交通安全教育与培

训考核和交通监控。交通管理

从性质上分:包括交通需求管

理和交通系统管理两大类。】

22我国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

有哪些?P170-171

【交通需求管理是对交通源的

管理,是一种政策性管理。基

于我国现有的国情和实际交通

情况,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类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优先发展

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出

行策略和经济杠杆策略。】

23交通主标志的类别及其各

自的含义是什么?P179-180

【交通主标志就其含义不同分

为6种:(1)警告标志,是

警告驾驶人、行人注意道路前

方危险地点的标志;(2)禁令

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

人交通某种行为的标志;(3)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

前进方向或停止、禁鸣以及转

向的标志;(4)指路标志,是

传递道路前进方向、地点、距

离信息的标志;(5)旅游标志,

是指在通往旅游景点的岔路上

设置的吸引和指示人们从高速

公路或其他道路前往邻近的旅

游区或风景名胜之地的标志;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是在

道路施工、养护、落石、塌方

而导致交通阻断路段设置的阻

挡车辆及行人前进或指示改变

道路的标志。】

交通工程总论1章2章3章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交通工程学定义的多样性与功能作用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 答: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学科的建立及其发展的关系如何?试简析之。 答: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交通管理,诸如给驾驶人发执照,设立交通标志,安装手动信号机,进行路面划线等,以减少交叉路口的阻塞。 交通工程学的中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数量激增,美、英、前联邦德国、法、日等国的每公里公路平均汽车密度逐渐趋于饱和。 3、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今后如何发展? 答:社会科学方面: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效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方面: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制理论、系统工程;工程设计方面;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运输工程、环境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4、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有何建议? 答:交通工程学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

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工程发展的特点,外因内因如何? 答: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高效益、高效率;(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3)城市内外部交通的延续和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在城市外围的出入口附近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将主要货运交通设施集中布置;以车站为节点,将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相衔接,方便客运转乘; 6、对如何认识及实现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近期主要任务,你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答: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有许多问题进一步研究,必须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基本理论的同时,从我国的交通工程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工程理论和方法,建议重点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1、交通流基础理论研究; 2、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3、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4、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5、交通综合治理理论、方法与措施研究; 6、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 1、路网两大体系的各自功能与相互联系如何理解,试细分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及总结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 专业:道桥99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被称为“五E”科学,“五E”指__工程_______、____执法_______、__教育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能源__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的诞生,一般认为以___交通工程师协会____________的成立为标志。 3.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模型的四个阶段是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 交通分配。 4.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服务交通量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双向双车道公路,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十二月份月变系数为,星期三的日变系数为,设计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修成双向_______。 a.二车道 b. 四车道 c.六车道 d.八车道 2.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间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者相同 b.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c.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3.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产生量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 外,若干现状还未有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______。 a.重力模型模型c.平均增长率模型模型 4.道路基本通行能力(N 基),可能通行能力(N可),和实用通行能力(N实)的关系为: 基>N可>N实基>N实>N可可>N基>N实可>N实>N基 5.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可用_______来描述。 a.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负指数分布 三、简答题 1.简述O-D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与步骤。 2.何谓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哪些调查方法 3.什么是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二者有何区别各有哪些调查方法 4.简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内容。 5.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四、计算题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2.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 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 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 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 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某信号交叉口,其色灯周期为60秒,每周期内可通过3辆左转车辆,若左转弯车流量为200辆/小时,问是否会出现延误若有延误,这种延误占周期中的百分比是 多少(假定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4.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号 学 名 姓 级 班 2 1 1 、 1 1 1 信 交 级 班 用 适 卷 试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审核得分 .阅卷人 得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 得分阅卷人 1、试述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的所有车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2 分) ?????????密????????封???????????????? 1、 PHF: 计算公式为: 1n v i; v t 又称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n i 1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v t:时间平均车速; v i:第 i 辆车的地点车速;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3 分)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2分) 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计算公式为: 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1 v s 1n1 n i 1v i; v s: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 分) 3、绝对相位差: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此路口的相位差,称为绝对相位差。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 4、服务水平: 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 分)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 2 分) 度或服务质量。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 分)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学年第一学期第 2 页共 4 页 (2 交通分配预测将各小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路网上。 . 分)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必备套题及答案

一、单选 1、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主要有三种方式(A)A混合制,损失制,等待制 B 先到先服务、后到先服务 C输入过程、服务方式 D优先服务、随机服务 2、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 B )来描述。 A 二项分布 B 负指数分布 C 泊松分布 D 负二项分布 3、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 D ) A.颜色、形状、图案 B.相位、周期、绿信比 C.流量、速度、密度 D.颜色、形状、图符 4、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称为(C)A.地点车速 B. 行驶车速 C.行程车速D.临界车速 5、对同一道路交通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B,可能通行能力CP与设计通行能力CD之间 的关系(C) A.CP>CB>CD B.CP>CD>CB C.CB>CP>CD D.CB>CD>CP 6、各种感觉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B)。 A.听觉 B. 视觉 C.触觉 D.嗅觉 7、代表小区间所发生的出行,连接个小区形心的直线叫(C)。 A.境界线 B. 核查线 C.期望线 D.形心线 8、设M/M/N系统的利用系数为λ/N,则说法准确的为(D) A.λ/N可以小于0 B.λ/N>1,则系统稳定 C.λ/N<1,则系统不稳定D.λ/N>1,则系统不稳定 9、根据跟车理论,关于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正确的说法是(A)。A.前车车速制约后车 车速 B.后车车速制约前车车速 C.前车改变运行状态,后车立即同步改变运行状态 D.后车改变运行状态,前车立即同步改变运行状态 10、在排队论中,M/D/N记号的含义是( C )A.定长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 服务台B.泊松输入,爱尔朗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C.泊松输入,定长服务,N个服 务台D.爱尔朗分布输入,定长服务,N个服务台 11、在交通管理上用作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D)A.15%位车速 B.50%位车速C.第30位小时车速 D.85%位车速 12、用“停车线法”计算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时,本向直行车道通行能力需要折减的情况是(B)A.当本向左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许值时 B.当对向左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 许值时C.当本向右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许值时 D.当对向右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许值时

交通工程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年年 D. 1981年 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3.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 4.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5.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 6.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 7.AADT指() 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C.年平均日交通量 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8.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 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 9.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0.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 A.40% B.60%C.50% D.% 11.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第30位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 A.不需扩建B.至少修建4车道 C.至少修建3车道D.至少修建5车道 12.下列通行能力中,何者不受道路及交通条件影响( ) A.基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实用通行能力D.设计通行能力 13.服务水平用服务等级来表示。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其中“稳定车流”指道路服务水平为()。

(完整版)《交通工程学》填空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填空题库及答案(每10道一组,10组共100小题,) 81.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2.观测交通流流量为0时,此时可能对应的交通密度为______或___________。 83.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h和600辆/h,那么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为______。 84.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可从____、____、____来考察。 85.排队系统的状态是指________;当___时系统是稳定的。 86.在等时线图中,相邻等时线相隔较近则说明交通____。 87.根据误差理论,测定值与真值两者之间存在误差。它包括__误差和__误差;___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88.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89.道路线形是指道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几何形状。 90.驾驶员的___________和反映特性是驾驶员的主要心理特性。 答案: 81.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方式 82.0、阻塞密度 83.0.6 84.视力、视野、色感 85.排队系统的顾客数、λ﹤μ86. 拥挤 87.系统、偶然、系统。88.人、车、路、环境。 89.平、纵、横90.反应特性

91.设计车速是指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___________、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92.动视力是指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它随___________的增大而降低。 93.城市近期交通规划,规划年限一般在___________内。 94.城市交通战略规划的年限一般为___________年。 95.驾驶员的反映特性是指其对___________敏感程度。 96.交通流的三大基本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交通三大基本调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阻塞密度是指车流密集到___________时的密度。 99.OD调查即___________至出行终点的调查。 100.月变系数定义为___________除以___________。 答案: 91.最大安全车速92.车速 93.五年94.20-30年 95.环境刺激96.交通量、车速、密度 97.交通量、车速、OD 98.无法移动(车速=0) 99.出行起点100.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

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答案)

4. LWR模型通常形式是dk dq 0 ~dt dx 1. 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 视为一个整体,用自然的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 2. 路段的瓶颈处的交通状流态常用累计交通量(纵轴)一时间(横轴)曲线图来表示,流入与流 出曲线所包络的面积表示所有车辆延误时间,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水平线段表示 某个车辆的延误,连接流入与流出曲线竖直线段表示某个时点的排队车辆数。 3. 在重力模型中,两区之间的出行数与两区 之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_反__比。 5. 由跟车理论知,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三个特性是_制约性、滞后性和传递性 6. 交通密度与速度关系模型通常有Green shields模型、Gren berg模型、Un derwood模型等, 其中 Green shields 模型的形式是V — V f(1-K/K 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出行的三要素是指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交通方式(使用交通资源)______________ 。 8. 道路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其功能可以归纳为________ 交通—功能、—城市空间划分________ 功能和土地利用诱导功能。 9. 公共汽车从B点出发到E,行走距离3.4km,共花费了11.61分钟时间。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和三个停靠

站,经过两个交叉口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51分钟、3.21分钟,经过三个 停靠站的停车时间分别是0.47分钟、0.66分钟、0.41分钟。由此可以得出,停车时间是 5.26s,行使时间691.34s,行驶速度是 4.92m/s,行程速度是 4.88m/s。 10. 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选择题(10分,每空1分;在_______ 填写相应的字母) 1. 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p,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A。 A. p n(1 一P ) B. p n—(1—p ) C. p n+ (1— p ) D. p n/(1—p ) 3. 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平均系数法的公式为旦。 A. 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B.未来分布=现状分布X平均增长系数 C.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十平均增长系数 D.未来分布=现状分布-平均增长系数 4.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C 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5. 交通量分配模型通是 D 软件的核心技术。 A.微观仿真 B.中观仿真 C.宏观仿真 D.交通规划 6. SCOOT系统是 D。 A. 方案选择方式的控制系统 B. 采用分层式计算机控制结构的控制系统 C. 只有唯一方案的控制系统 D. 方案形成方式的控制系统 7. 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 C。

交通工程总论重点(2013.12)-推荐下载

交通工程总论重点 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快捷舒适的一门科学技术。 2.交通工程学科的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设计等方面 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型、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3.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①驾驶人的交通特性:驾驶人的职责和要求;驾驶人的反映操作过程;生理心理特性; ②乘客交通特性: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乘车反应;社会影响 ③行人交通特性:行人交通流特性; 4.典型公路网布局: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 5.路网密度: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上该区域总面积 6.交通量概念: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据 7.特性分析三个方面:①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②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交通量的构 成特性 8.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 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9.第30位小时最高小时交通量就是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 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的K值十分稳定,分布在12%--18%之间 10.6个行车速度的概念。 ①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②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③运行车速: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员在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 ④行程车速: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之比 ⑤临界车速: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是的车速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 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 号 学 名 姓 级 班 1 2 信 交 级 班 用 适 卷 试

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1、试述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的所有车辆 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2分) - 1 n 计算公式为:Vt =—2 V ; n i —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3、绝对相位差: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4、服务水平: 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 度或服务质量。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5、延误: vt :时间平均车速;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3 分)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 比。 (2 分) 计算公式为: - 1 -Z - n i V i . 7 vs :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分)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 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分) 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2分) 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分) (交通分卷预测将各小学年第不同交通方期的交通量分页 到具体的路网 上。 分)

(完整版)交通工程学试题样卷及答案-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教案考试试题样卷及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O”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10%) 交通工程即是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工程。() 当城市交通出现阻塞时首先应扩建交通设施。() 交通流流量、速度、密度基本关系模型中的速度为地点速度。() 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通畅的。() ⑤城市里主干道密度越大,则城市道路交通越趋通畅。() 2)何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是如何确定的?(10%) 3)何谓交通期望线?交通需求预测的“四步骤”模型是何含义?每个步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 4)城市道路可分为哪几个等级(不少于4类)?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应该的密度顺序如何?(10%) 5)试解释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之概念,并说明饱和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10%) 6)何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的理由是什么?(5%) 7)高速道路常采取车速限制措施,试给出常用的最高和最低限制车速的确定方法。(5%) 二、计算与论述题,共3题(40%)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6K,如果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试求此条件下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15%) 2)在某一路段上车流以驶入率Q(辆/小时)均匀地驶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进口道,在不排队等待情况下,仍以同样流率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而排过队的那部分车辆将以饱和流量S (辆/小时,S>Q)}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设信号周期为C秒,其中红灯时间为R秒,黄灯时间为Y秒。试求绿灯信号结束时无车排队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求:(15%) (1)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排队车辆数及其出现的时刻; (2)每辆车的平均排队时间。 3) 试述交通分配的Wordrop均衡原理,并给出其数学描述。(10%) 试卷答案 一、选择与问答题,共7题(60%) 1)判断错错错错错 2)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基本成果,基于现状的交通特征、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条件,以及公交优先、改善交通的新理念,面向未来(近、中、远期),分析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交通系统的结构,交通设施结构和交通设施规模,编制交通系统和交通设施投资与建设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完全版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1=x E x D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 11<-=P x E x D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 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 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 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 ,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 科学 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 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 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道路交通 B. 自然科学 C. 政治经济 D. 社会 正确答案:A 2、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交通现象 B. 密度 C. 交通量 D. 排队 正确答案:A 3、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 A. 航空时代 B. 大航海时代 C. 智能运输时代 D. 黄金时代 正确答案:C 4、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A. 工程设计 B. 医疗卫生 C. 农业科学 D. 海洋渔业 正确答案:A 5、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A. 交叉性或复合性 B. 整体性 C. 复杂性 D. 两面性 正确答案:A 6、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不包括()。 A. 系统性 B. 综合性 C. 交叉性 D. 经济性 正确答案:D 7、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和()。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路 D. 环境 正确答案:C 8、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 A. 瞳孔 B. 乘客 C. 色感 D. 知觉 正确答案:C 9、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和()。 A. 动视力 B. 近视 C. 远视 D. 普通视力 正确答案:A 10、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A. 快速公交 B. 载货汽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正确答案:B 11、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和()。 A. 最大爬坡能力 B. 发动机 C. 散热器 D. 车身密封性 正确答案:A 12、确定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 A. 上坡路段 B. 水平路段 C. 下坡路段 D. 转弯路段 正确答案:B 13、汽车加速时间是指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

《交通工程学》选择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选择题xx答案 ( 共100小题) 一、选择题 1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2.以下哪种概率分布不属于连续型分布()。 A.负指数分布 B.二项分布 C.威布尔分布 D.爱尔朗分布 2.小型环形交叉口其中心岛的直径尺寸应该是()。 A.小于25m B.小于50m C.大于25m D.在25-50m之间 3.()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常用作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管理等的依据。 A.MADT B.AADT C.WADT D.30HV 4.在公路养护中推行的“公路标准化、美化”作业工程,用汉语拼音缩写为()。 A.LBM B.LUBM C.GZM D.GBM 5.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那么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为()。 A.0.4 B.0.6 C.0.5 D.0.67 6.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 A.地点车速 B.行程车速 C.行驶车速 D.设计车速 7.衡量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是()。

A.声压 B.响度 C.声压级 D.响度级 8.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时,当停车车位数大于500个时,应设置的出口数为()。 A.2个 B.1-2个 C.3个 D.3-4个 9.用以反映交通事故发展变化过程和趋势的统计方法,称为()。A.静态法 B.动态法 C.相对值法 D.平均值法 10.在道路结构物景观设计工作中,使边坡造型和现有景观及绿化相适应的造型设计属于()设计。 A.平面造型 B.立面造型 C.横断面造型 D.整体造型 答案: 1.B 2.A 3.B 4.D 5.B 6.B 7.C 8.D 9.B 10.C 11.设车流的“速度-密度”关系为,则该车流的最大流量为()。 A.1210辆/h B.968辆/h C.1320辆/h D.1000辆/h 12.美国道路服务水平分为()级,我国道路服务水平一般分为()级,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13.在标准的M/M/1排队系统中,队长n、排队长q与非零平均排队长度qw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n>q>qw B.qw>n>q C.qw>q>n D.q>n>qw 14.下列形状中,用作警告标志图形的是()。 A.圆形 B.四边形 C.八角形 D.顶角朝上的三角形 15.关于交通量在路段上的方向分布系数取值范围,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0-1 B.0-0.5 C.0.5-1 D.1-2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题必过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题必 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道路交通 B. 自然科学 C. 政治经济 D. 社会 答案:A 2、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交通现象 B. 密度 C. 交通量 D. 排队 答案:A 3、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 A. 航空时代 B. 大航海时代 C. 智能运输时代 D. 黄金时代 答案:C 4、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A. 工程设计 B. 医疗卫生 C. 农业科学 D. 海洋渔业 答案:A 5、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A. 交叉性或复合性 B. 整体性 C. 复杂性 D. 两面性 答案:A 6、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不包括()。 A. 系统性 B. 综合性 C. 交叉性 D. 经济性 答案:D 7、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和()。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路 D. 环境 答案:C 8、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 A. 瞳孔 B. 乘客 C. 色感 D. 知觉 答案:C 9、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和()。 A. 动视力 B. 近视 C. 远视 D. 普通视力 答案:A 10、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A. 快速公交 B. 载货汽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答案:B

交通工程学题库15版(名词解释)

1、路网密度: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该区域面积之比。 2、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交通量呈显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通常是指单向的,应上下行分别统计。 3、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之比(以%表示)。 4、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 5、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时段内通过道路(或某条车道)指定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等效转换后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 6、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一年中在指定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按意思表达即可) 7、DDHV:设计小时交通量。在道路规划设计时选择的小时交通量(按意思表达即可) 8、停车视距:当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道路上有障碍不能绕过,而能安全地停止在障碍物前所需的距离。9、会车视距:指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制动而不发生碰撞所需的最小距离。 10、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为了超越前车需要借用对向车道而不至于与对向行驶的车辆相碰所需的最小距离。(按意思表达即可) 11、自由流速度(畅行速度):一辆车在无其它车辆干扰下通过某一区断的最高速度。 12、临界速度:当流量增大到接近或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速度。 13、阻塞密度:当密度持续增加使流量趋近于零时的密度或停车排队的密度。 14、临界密度:当流量增大到接近或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密度。 15、饱和流率:在现行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指定的进口道或车道组在一个绿灯小时时间内,车辆能够最大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 16、起动损失时间:当信号灯变为绿灯,车辆由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时,前几辆车的车头时距总是大于饱和车头时距,从而使这几辆车通过停车线的时间大于正常车辆所需的时间,大于部分时间称为起动损失时间。或实际绿灯开始与有效绿灯开始(第一辆车通过停车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起动损失时间。(按意思表达即可) 17、清尾损失时间:从一个方向最后一辆车进入交叉口的时刻与另一个方向变为绿灯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按意思表达即可) 18、延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道路环境、交通管理以及其它车辆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失的时间;或:是实际旅行时间与驾驶员期望的旅行时间之差,由于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等因素引起的运行时间损失,以s或者min计。(按意思表达即可) 19、M/M/1系统的服务强度:指M/M/1系统的平均到达率λ与平均服务率ρ的比值。它是判别系统是否稳定的主要指标之一。 20、临界间隙:交叉口的主车流中允许次要车流中某一等待车辆穿越主车流的最小间隙。 21、跟随间隙:交叉口次要车流中车辆之间的车头时距。 22、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时段和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人和车辆通过车道或道路上的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23、基本通行能力: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 24、可能通行能力:已知公路的一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大辆数。 25、设计通行能力:设计中的公路的一部分在预测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

交通工程学习题库1

《交通工程学》试题库 一.问答题 1.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 2. 疲劳驾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 3. 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 4. 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 5. 交通量和流率是如何定义的二者有何区别 6. 描述信号交叉口的参数——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是如何定义的 7.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是怎样定义的二者有何区别相互关系如何 8. 交通量调查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哪些情况 9. 叙述车辆跟驰模型。 10. 叙述交通波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叙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与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12. 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划分依据是什么 13. 叙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 14. 平面交叉口是否采用信号灯控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5. 在交叉口信号配时中,为什么要设置黄灯和全红时间一个两相位的交叉口,其信号 周期长度的计算包括几个黄灯(或全红)时间 16. 什么是交通规划其目的是什么 17. 交通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18. 简述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法的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 19. 在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中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0. 衡量交通事故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21. 常用的事故多发地点评定方法有哪些 22. 叙述城市公共交通的含义和结构 23. 如何计算公共交通客运能力 24. 叙述轻轨交通的优点。 25. 叙述道路交通环境的含义。 26. 叙述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及控制办法。 27. 什么是智能运输系统 28. 什么是运行延误 29. 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0. 什么是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流理论常用方法有哪些 二.计算题 1. 一交叉口,设置了专供左转的信号相,经过研究指出:来车符合二项分布,每一周期内平均到达20辆车,有25%的车辆左转且无右转,求: (1) 到达三辆车中有一辆左转的概率; (2) 某周期不使用左转信号相的概率。 2. 车流在一条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为V=80公里/小时,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小时,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小时(单向)。在过渡段的车速降至22公里/小时,这样持续了小时,然后车流量减到1956辆/小时(单向)。试估计桥前的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3. 有一公路与铁路的交叉口,火车通过时,栅栏关闭时间h t r 1.0 。已知公路上车辆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 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 (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 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 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 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交通工程总论试题

《交通工程总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交通工程学科是同济大学首先创立的。 2.交通工程学科属于自然科学。 3.交通流量论没有独立原创的计算分析理论。 4.人的视力和视野都是固定的。 5.我国相关技术规范标准都是以相同尺寸小汽车为标准车做研究对象的。 6.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专用路权。 7.由于概率论是适合车辆比较少的情况的,因此,已经不适合现代城市交通计算分析的要求了。 8.在城市进行交通量调查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9.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驾驶汽车越慢越好。 10.要追求交通量大,就不能够追求汽车行驶的高速度。这个道理类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一样,是永远不可以解决的。 11.车头时距可以用来描述车辆到达的规律。 12.位移负指数分布适合用来计算分析车流的速度。 13.要想解决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建设主干道。 14.交通管理的目标就是努力使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各级道路均通畅。 15.在山区道路路肩上设置护栏,目的是为了避免汽车出意外时冲下山崖。 16.有的人天上就是不适宜驾驶汽车的。 17.交通系统管理主要是指交叉口信号灯的控制与管理。 18.“冰茶法案”是指美国因一宗边喝冰茶边开车而造成事故后的相关立法。 19.城市规划应该包含城市交通规划。 20.汽车行驶时的基本延误是指与交通量有关的延误。 二.不项选择题(漏选扣分,错选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驾驶员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主要包括动机,注意力,素养和()A.情绪 B.智力 C.成熟性 D.生理反应 2.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有() A.平均增长率法 B.福雷特法 C.回归分析法 D.重力模型法 3.以下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个城市的核心商务区里,停车位的配置应该越多越好。 B.交通标志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文字。 C.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指各相交道路人口引导通行能力之和。 D.泊松分布适用于车流密度较大的情况。 4.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A.交通流要素调查 B.交通需求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