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外国史学史复习

(完整word版)外国史学史复习
(完整word版)外国史学史复习

外国史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肖泽宇

一、名词解释

1. 希罗多德

公元前5世纪诞生于小亚富豪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成年后因随其叔父参与推翻僭主政治的运动失败而被放逐。曾周游列国,写出其著作《历史》。是西方最早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也被成为“历史之父”。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叙述吕底亚、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后半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后人用希腊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将全书分为九卷命名。写作目的是将丰功伟绩和战争原因记录下来使之不被遗忘。该书首创首创叙述史体裁的写作体例,视野开阔,史料丰富,所使用的文献资料包括文学作品、神谕和档案、铭文等,实事求是,不抱偏见,崇尚民主,歌颂正义,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叙述生动,引人入胜。他开始了对历史时间因果关系的探究,首次将视野扩大到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强调历史的垂询功能,提出历史批判思想,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求真实。但是书中的天命观念明显,过多引用神谕、梦兆等,并且存在一些具体史实的错误。

2. 修昔底德

公元前5世纪出生于雅典富有的显贵家庭,少年时代受过良好教育。曾当选是将军之一,主持色雷斯一带战事,后因被指控贻误军机、通敌之嫌,被流放。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专门讨论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著作。他认为这场战争的起因是雅典势力的过度增长,引起了斯巴达等其他各帮的嫉妒和恐惧。其《战史》以资料可靠、结构严谨、思想深刻闻名。强调历史的实用性,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的历史学家。他全面发展了人本史观,重人事轻鬼神,相信必然性,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和洞察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真正动因,提出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原因是真正原因、其写作方法独特,演说词首开先河,叙事生动,文字优美,文情并茂,具有良好的史德,作为参加战争的将军,并没有自诩专功,对自己的错误不辩述,虽然是雅典人,但叙事过程中比较客观,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精神。总之,其是以为理性、冷静、严肃、认真的历史家,留给后人思考,其超越希罗多德是因为时代环境和人生经历不同。同时,其《战史》对西方史学有重大影响,后继史家续写其书,并且成为希腊化时期罗马史家采用的范本,其民主政治理念也影响后世。

3. 色诺芬

公元前4、5世纪的希腊史家,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史家”。他是一位多产作家,著作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主要著作有《长征记》和《希腊史》。《希腊史》是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续写,但是带有明显偏袒斯巴达的倾向。而《长征记》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军事理论的名著。他亲自参加了波斯小居鲁士征召的希腊雇佣军,并且被推举为领袖,在小居鲁士被杀后,成功带领希腊雇佣军返回希腊。因此,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叙事生动、引人入胜。该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提供自希罗多德之后,深入波斯内地,对波斯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波斯王权内部矛盾、波斯帝国的腐朽做了深入了解和介绍。同时对战略战术也有参考价值。该书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希腊雇佣军胜利证明波斯帝国的腐朽,为后来亚历山大战胜波斯提供了鼓舞作用。同时该书对希腊民族的特性也有明显的反应。其次,在古希腊历史学家中,色诺芬更多地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其写作富有文才,人物描写生动逼真。

4.波里比阿

是希腊化时代的重要史家,出生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庭,曾被任命为大使和行政长官。

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期间,被推举为希腊联军方面的骑兵指挥官,领兵抵御罗马的侵略,后因战败,称为送往罗马的千名“人质”之一。当时罗马正盛行“希腊热”,军事上和政治上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波里比阿因其人品和才学的出色,得到小西庇阿的宠信,得以随他驰骋疆场,各处游历。其著作《通史》以罗马的武力扩张和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中心。始自第二次布匿战争,止于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和罗马建立东地中海霸权。其《通史》有一套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在西方史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典范。该书的的显著特点是视野开阔,是希罗多德后又一以一个民族所知道的世界为描述范围的历史家,波里比阿所知道的世界是罗马人所知道的世界,把战争放到大的世界背景研究,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他与修昔底德一样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认为历史是以史为鉴的哲学,重视历史的垂训功能,其历史研究范围注重历史文献、历史地理和政治史。但因缺少文才,其著作流传不广,被誉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5.普鲁塔克

罗马帝国初期的希腊史家。其著作《希腊罗马名人传》用一个希腊名人配以一个罗马名人,称之为“合传”。深刻地反映了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交流该书首开与融合的时代印记。材料丰富,取材广泛,内容多为奇闻轶事,文学色彩浓厚,戏剧性强,行文流畅,妙笔生花,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该书放映了他的英雄史观,希望通过名人事迹反映他的道德伦理,以达到垂训后世的作用。思想,从而让人民学习,寓道德教育于人物的臧否褒贬之中。扩大人们研究希腊罗马历史的视野,传记体例前所未有,成为后是模仿的典范。《名人传》与《道德集》相辅相成,前者是道德的实践,后者是对道德伦理的阐述。《名人传》具有深远影响,激发阿里安等史家的写作,在东方学校成为教科书。文艺复兴时期,其夸大的个人历史作用被传到意大利等世界各地。并且鼓舞了之后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

6.李维

古罗马史学家。公元前59年生于意大利北部。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一书,共142卷。记述了自传说中的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至公元前9世纪的史事。该书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早期以及罗马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7.凯撒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早期与庞培、克拉苏结成前三头同盟。之后征服高卢。在克拉苏战死、凯撒击败庞培并建立独裁统治后,被布鲁图斯等人刺杀身亡。《高卢战记》正是他编撰的征伐高卢的战记,记载了他在公元前58-公元前50年任高卢总督期间征服高卢地区、越过莱茵河击败日耳曼诸部落、渡海远征不列颠的经过。除最后两卷是其好友奥卢斯·伊尔久斯补充完成,全书基本是其亲自所作。

8.塔西陀

古罗马史学家,曾出任执政官和亚细亚行省总督。传世著作有《演说家对话录》、《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约在109年完成《历史》和《编年史》,从帝国早期奥古斯都去世和提比略继位写到皇帝图密善。对帝国早期历史的反映,尤其是对前几位皇帝的劣行的揭露和贬斥。对罗马当时的对外关系,尤其是与东方帕提亚的关系;对基督教的初期活动及其遭到的镇压也有涉及。力求尊重历史,秉笔直书,惩善扬恶,但难免流露出共和主义倾向和个人的情绪。对贵族共和制度表示了深深的怀念,为探讨从共和走向帝制的原因提供了历史的依据。对当时的各种哲学流派,如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等均有反映。

为罗马帝国早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9.阿庇安

古罗马历史学家,出身于亚历山大贵族家庭,曾在罗马帝国任职。毕生之作是用希腊文撰写的《罗马史》,共24卷。上始于罗马王政时代,下止于2世纪初图拉真皇帝时期,包括罗马将近900年的历史。由于他所使用的史料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散失,他的作品就成了现存的仅

有的第一手材料而显得特别重要。

10.阿利安

希腊史学家,曾在罗马军队服役,后来曾任卡帕多西亚总督。主要的作品为《亚历山大远征记》,亚历山大远征记是描写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作战的过程,材料取自追随他东征的将军的回忆录,具有第一手资料的参考价值。最后的《印度志》是希腊人关于印度的最详细的记载。

除了上述的重要的著作之外,还有一些文字资料可供我们研究之用。如古代流传下来的不同时期的诗作、碑铭,还有悲剧、喜剧,甚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政治学著作,以及一些希腊游记(Pausonias)、地理学(Strbo)著作、回忆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11.吉本

爱德华·吉本是英国十八世纪近代杰出的史学家,出身于伦敦近郊一个富裕的家庭,曾作为议员进入政界,后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罗马帝国衰亡史》着重叙述罗马帝国后期的情况,同时还介绍了中世纪欧洲一些重要国家和重大事件,如查理曼帝国(800-843),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十字军东征(1096-1291)、意大利城市的兴起等,也涉及到波斯、匈奴、日耳曼、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土耳其等民族的历史。实际上,吉本所提供给世人的是一幅以地中海为中心,以罗马帝国兴衰为主线的世界性历史画卷。而且本书创造性的对基督教早期历史做了描写,指出基督教会的破坏作用是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之一。

12.伏尔泰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他对于史学的贡献是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伏尔泰认为理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他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只有四个时代是理性彰显和值得赞美的时代:希腊时代艺术和科学的第一次繁荣;凯撒和奥古斯都的罗马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学问、科学和美术重新发展;路易十四时代,“人类理性已臻成熟”。而其他时代世界是愚蠢蒙昧的。否定了上帝在人类历史领域中的主宰地位。在他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中,批判教会的虚伪。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在历史进程中占主导地位。

13.兰克

兰克是德意志史学家,著有《拉丁民族和条顿民族的历史》等书,在柏林大学任教。兰克认为,史学家应该具有客观主义精神,如实直书。并认为史料高于一切,将历史学变成史料学。社会历史的发展没有规律,把历史归结为帝王将相的活动。宣传神秘宗教史观,摒弃理性主义。创立历史研究的专题研讨班Seminar的教学方式。兰克弟子遍布西方各国,他们大都谨承师训,标榜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形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兰克学派。

14.斯宾格勒

德国著名的历史家和历史哲学家。在一战期间完成其著作《西方的没落》并发表。此书主要观点在于:宣扬历史文化论,认为人类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兴衰史;文化阶段论,人类的存在分为原始文化和高级文化,只有高级文化产生后才有历史。世界上各种文化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前期文化、文化早期、文化晚期、文明时期;多元文化论,世界有过八个高级文化: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古典希腊罗马、伊斯兰、墨西哥、西方文化。现在七个已经灭亡,只剩下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也在走向瓦解;创造了文化形态史观,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西方文化预言论,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

15.汤因比

英国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后长期担任伦敦大学教授。代表作是《历史的研究》。本书主要观点在于:历史的研究就是文明的研究,而西方文明是唯一一个有活力的文明;多种

文明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21种已灭绝的文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五种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欧俄罗斯东正教文明;北非、中东的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朝鲜、日本的远东文明;文明阶段论:文明发展四个阶段:混乱时期,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间歇期;建立大一统的教会时期;蛮族大迁徙时期。文明有三个层面:政治、经济和文化;用挑战和应战的理论来解释文明发生、成长和崩解的原因,认为文明生长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挑战和应战的不断循环、挑战和应战的不断循环、社会内部自决能力的增强、少数杰出人物的退隐与复出。

16.麦克尼尔

美国史学家,文化形态史观的持有者,同时也是全球史观的奠基人,代表作为《西方的兴起》、《世界史》。他认为所有人类社会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联结的;各个文明之间的交往互动是促进文明演化、历史变革的主要动力。文明的生长和灭亡也符合“物竞天择观“。所有竞争力强大的文明都与其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息息相观。世界史就是文明进化史。

17.斯塔夫里阿诺斯

美国历史学家,全球史观的持有者。其代表作是《全球通史》、《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作者在本书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抛弃了传统的上古—中古—近代“三分法”,并认为“三分法”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他采取了以1500年为界的划分。这种划分更好的表现了不同文明在全球史观下的形态。

二.思考题

1.历史与历史学

历史是客观事物发展演化的历程,是不依赖于我们今天主观意识的以往的客观存在。站在人类的角度,“事物”有两大系统,一是自然,二是社会,一般所言的历史,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在这个客观历程中,包涵着人类能动的主体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

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界定了“历史”的概念之后,其定义就迎刃而解。历史学是系统叙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会状况的条理化、系统性认识。

由此可见两者虽有联系但并非完全一样,不可混淆。

2.希伯来史学

希伯来史学的代表是以《圣经》为代表的基督教经典。其虽然有一定的宗教和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一定的史实。比如出埃及记对于埃及和希伯来人的描写,《律法书》等对于当时法律和社会文化的反映,以色列国王大卫的描写等,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东地区的早期历史,成为史学家不能忽视的参考。

3.希腊史学的起源

古希腊史学发生的文化背景,从外部来说是东方文化的影响,位居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成了东方文化传播到西方的枢纽。而希腊史学发生的文化背景,从外部来说,应当是古希腊哲学。这两种因素都对希腊史学的发生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古希腊史学最早应追溯到神话与史诗。但它不属于真正的历史作品。因为其中文学虚构的成分过于浓厚。不过其中所反映的历史线索却是历史家所必须关注的。代表作为《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分为两部分,《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述希腊人征服特洛伊城之经过,《奥德赛》描述的则是以足智多谋著称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胜利后历经艰难返乡的故事,介绍了迈锡尼文明颇具史料价值。赫西阿德是稍后于荷马的希腊又一位著名史诗作家,他留下两部著作:《神谱》与《田功农时》。前者是对诸神起源及其世系的追溯,纯属神话,但对希腊人的宗教观念有很大影响。《田功农时》也反映了当时中部希腊农村阶级分化,贫富对立,

弱肉强食的状况。这是研究古风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阶级关系的最可靠资料。继史诗之后在古希腊出现的具有史学性质的作品是散文史话。第一个堪称为历史家的史话家是赫卡泰欧斯,他著有《谱系》和《大地环游记》。他的作品对希罗多德影响较大。之后的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标志着希腊史学逐渐成熟。

4.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

《荷马史诗》虽然是用诗歌体裁写的文学作品,但颇具史料价值。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神话传说,广泛地反映出当时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书中既保留了迈锡尼文明,有记录了荷马生活的年代的一些如冶铁和铸造之类的技术。其包含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资料,在范围和内容上甚至很多古希腊历史著作也没法超越。

5.希腊史学传统及其影响

(1)求真精神的探索

古希腊史学立意求真,竭诚探索,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深刻表现的影响了后世史学的发展,成为所有历史研究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为西方近现代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人文主义观念

希罗多德的《历史》反映出希波战争是古希腊人认识到拯救希腊的是人而非神。而修昔底德更着意评价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称人是第一重要的。这种人文主义观点深刻影响了罗马史学及后世史学,包括古罗马的李维、塔西佗,以及后来的柯林伍德等。虽然这种人文主义观念在中世纪神学史观下有所压制,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观念再次复兴,并有着更大的发展。

(3)宽宏的历史眼光

希罗多德的希腊史以希腊人已知的世界为描述对象,视野开阔,深刻影响了波利比阿的写作,波利比阿试图寻求世界史的有机联系以及历史变动的整体性,被学术界视为撰述世界性历史的创始者。这种观念对西方古典史学家李维等以及现在“世界史”、“全球史”的发展都有深刻影响。

(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希罗多德强调对历史社会功能的重视。而修昔底德历来被认为“客观主义者”,他的写史,也是为了强调历史的实用性。这都影响了后世史学的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希望从历史发展中寻求规律,以推动现实世界的发展,这都是源于古希腊的史学传统。

(5)重视史著的表述与史家的修养

希罗多德被西方称为“历史之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不仅首创叙述体历史体裁,而且还具有卓越的编史才能,正是他把历史的真实性与编纂的艺术性成功的结合起来,教会了西方人应当如何去编纂历史。而修昔底德则代表另一种撰史风格,其特点是文笔冷峻,文字表述简介凝练。这两种风格都对后世的西方史学产生重要影响。

6.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史学思想的比较

(1)希罗多德虽然对史料采取了一定的鉴别和判断,但他“有闻必录”的选材原则还是使他的著作难免有拖泥带水,游离主题之嫌。而修昔底德的《战史》则紧紧围绕战争这一主线,与此无关或较少关系者则尽量排除不用。此外,即使是与战争有关的材料,他也是要经过一番筛选后才加以使用。他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比希罗多德“有闻必录”大大前进了一步。

(2)希罗多德相信命运,神意、偶然性,热衷于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历史,而修昔底德是重人事轻鬼神(并非完全否定),相信必然性,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和洞察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真正动因。

总之,如果说希罗多德是个富有情感、兴趣广泛的历史家,那么修昔底德则是一个理性冷静、严肃认真的历史家。前者留给后人更多的是史料,后者则更多的是思考。

7.罗马史学的特点

整体上看,延续希腊史学的传统,但有所创新。具体表现:

(1)注重纵向历史的发展,从古至今的通史大量出现。

老加图(前234-149年):《罗马历史源流》

李维(前59-公元17):《罗马史》

阿庇安(95-165年)《罗马史》

狄奥·卡西乌斯《罗马史》

阿米阿努斯·马尔凯努斯《历史》

(2)延续当代人写当代史的传统,亲身经历者撰写战争史、政治史。

凯撒(前100-43):《高卢战记》、《内战记》

塔西佗(约55-120年):《编年史》、《历史》

萨鲁斯特(前84-34年):《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

(3)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物传记体例趋于成熟。

普鲁塔克:《名人传》

苏维托尼乌斯(公元69/75-130年之后):《罗马十二帝王传》

阿利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虽然是叙事性质的著作,但也属于对亚历山大的回忆之作。因其主要取材于跟随亚历山大远征的部将托勒密和军官阿瑞斯特布拉斯的个人回忆录。第八章关于印度人文地理的内容应该取材于《印度志》。

(4)宣扬爱国主义,罗马至上,堪称政治史学。

(5)史学著作数量大为增多。

8.斯宾格勒、汤因比、雷海宗历史哲学观的比较

汤因比和斯宾格勒的共同点:

(1)两个人都回答了西方文明的前途的问题。不同的是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明将走向衰亡而汤因比对此持积极态度。

(2)两个人都反对把民族国家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反对欧洲中心论,而是把文明作为研究单位。

(3)两个人都强调文化的同时代性和文明的可比性,不同的文明和文化都有相同的价值,不同时期的文明可以进行共时比较。

(4)两人都将文化文明划分为几个阶段。

汤因比和斯宾格勒的不同点:

(1)两人虽然都不以民族国家为研究单位,但是汤因比用文明的概念取代斯宾格勒文化的概念。此概念更加清晰,提出的文明的数量也比斯宾格勒的更多,更把文明划分为成熟文明和不成熟文明。

(2)汤因比在文明起源的问题上采用“挑战与应战”的理论来解释,比斯宾格勒在文化起源上的模糊观点要清晰。斯宾格勒认为文明的发生、发展、衰落、灭亡是划一的,按固定不变的时间表进行;汤因比认为文明的起源是挑战与应战的结果。

(3)在文明是否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问题上两人也有分歧。斯宾格勒采取完全的循环论,断定历史不存在进步进化的可能性;而汤因比认为旧文明衰落后会作为母体文明分裂出新文明,因为历史是螺旋上升发展的。

雷海宗结合文化形态史观来看中国历史,由此得出了中国文明两周论。他认为中国自上古到淝水之战为第一周,是纯粹的汉文化;从淝水之战到抗日战争是中国文化的第二周,是汉胡民族融合的中华文化。而抗日战争的意义是给中国带来第三周文明,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

力。这种观点既对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有所继承,但又认为中华文明不会走向衰亡而是走向复兴,是对前面二人理论的突破。这尤其对抗日战争时期激励国民士气起了很大作用。

9.世界史、全球史和全球史观

随着时代不同,对世界的认知不同,世界史的概念实际上是变化的,全球史和全球史观是近些年来随着史学家视野的扩大而产生的产物。

世界史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1)世界史萌芽时期,以希罗多德的《历史》和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两个人以本民族为出发点,站在各自文化圈的中心来观察周边世界的历史。而后出现的史学家扩大了这一范围,延展到地中海甚至印度和中亚。虽然他们仅仅分别描述了地中海世界和东亚地区的历史,但是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世界史”。

(2)近代意义上“世界史”的形成。以黑格尔和兰克为代表的“欧洲中心论”的出现为标志。这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视野扩大到世界产生的。欧洲人以自己为标准看待其他文明的人,因此而产生了优越感和文化中心论,因而他们所说的“世界史”

是以西欧为中心的历史。

(3)世界史研究的哲学转向。以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史观出现为标志。他们不以民族国家为研究单位,而以文明为研究单位,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视野,推动了全球史概念的发展。

(4)最后一个阶段才是全球史和全球史观的出现,以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为标志。他们强调的不是民族国家的历史也不是文明的历史,而是整个人类古往今来的世界史,他们的视角是全球性的而非以某一点为参照物或者中心。他们以某种历史观点或理论体系为架构,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新的分析和归纳,注重文明间的接触和联系。

10.外国史学史与世界史研究学习的关系(此题没有标准答案,类似于感想之类)

(完整word版)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4分x5题=20,简答5分x4题=20,计算与说明5分x6题=30,论述15分x2题=30 一.名词解释 短缺点 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极 线性发展阶段论 刘易斯拐点 新型工业化 金融深化 货币化率 黄金律稳态 二元经济 循环积累因果机制 刘易斯拐点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 二.简答题 不发达经济体的共性 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观点。 世界反贫困战略有哪几种。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倒U理论假说及其成因 大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简述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体内容。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主要理论学说及其机制 简述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内容框架 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 简述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育的现状和推进金融市场深化的主要步骤 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宏观发展的推动作用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的评价指标 托达罗模型的经济思想与主要内容 计算和说明 1.存在某一经济,其产出总量为Y,且服从储蓄等于投资的凯恩斯宏观均衡。假定技术不变、储蓄率s、资本/产出比率θ、折旧率δ、人口增长率n。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推导该经济的增长率g与上述经济参数的关系。

答:Y dY g =,Y S s =,I S = dY dK Y K ==θ,k nk I dk δ--= 解得,n s g --=δθ 2)假定该经济体进入人口老龄化期间,人口增长率为-0.1%,折旧率为0.5%,为保证增长率维持在3-5%的平稳区间,则储蓄率s 与资本/产出比率θ的比值应保持在什么水平。 答:3.4-5.4% 2. 考虑一个二元经济(如下图),OL 表示总人口,A MP 和I MP 分别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边际生产率。其中,现代产业的制度工资是LN ,传统产业的制度工资是OC 。根据二元结构转化的有关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 现代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 答:在制度保障下,执行工资LN ,就业规模为HL 。 2) 传统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 答:FH 处人口被迫在传统产业中就业,工资率降到很低,就业人口为OG 。 3) 此时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如果存在,请予标明;如不存在,请说明原因。 答:增加人口数,传统产业边际收益为0,存在剩余劳动力GH 。 4) 理论上现代部门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为多少。 答:KNP S 论述题【大部分都是上网查新闻凑出来的,不要见怪】 1. 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我国经济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作用机制。 答:(1)当前:①工业化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过程。②工业化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③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与现代化。④工业化的实质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2.希罗多德贡献(史学思想) 3.俢昔底德史学思想: 4.比较希罗多德和俢昔底德治史观: 5.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相似之处:6.波里比阿史学成就: 7.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8.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9.浪漫主义史学思想 10.理性主义史学(18世纪):特点:11.客观主义史学: 12.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13.历史哲学: 14.百科全书派史学贡献: 15.罗马史学的共性: 16.评述塔西佗的史学成就: 17.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8.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19.康德是怎样论述历史发展的,试以康德《世界公民视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译文为例加以说明。如何评价: 20.浅析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1.20世纪妇女史的研究重点有哪些?22.为何称希罗多德是“史学之父”?23.普罗科匹厄斯有什么作品传世? 24.李维对史学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何处?25.7.P55塔西陀为何被称为是“暴露史学大师”? 26.. 查士丁尼有什么代表作? 27.扼要介绍康尼娜及其作品。 28.为什么说“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29.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30.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 31.西方现当代史学的共同趋势与特征:32.谈谈你对“历史是时代火车头”的理解。33.当今西方社会为何将历史学称为是“受人追捧的园艺学(公共史学)”? 34.评特纳。 35.P110评马基雅维里对欧洲近代史学的贡献。 36.为什么说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问世,成为历史学著述演变的分水岭? 37..请你介绍一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2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C社会分工的出现D私有制的产生【】 5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换算的比例是 A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协商决定的 B商品生产者在长期交换实践中自发确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这两种劳动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8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A工人出卖劳动所得到的货币额 B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 C工人购买到生活资料和服务的货币额 D工人生产出的商品价值实现的货币额【】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2年剩余价值率是 A年剩余价值与固定资本之比

最新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 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 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 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 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 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 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 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 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 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外国文学史》课后简答题 自己吐血整理

1.作为欧洲最早出现的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早期西方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着原始的“人”的观点,它经由古罗马文化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民族对人的重视,与该民族的自然观宇宙观有密切联系。古希腊人有强烈的个体意识,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蕴藏着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意识。古希腊文学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本精神。无论神话史诗还是喜剧,都满腔热情地讴歌生活,赞美人生,讴歌人类的勇敢聪明和智慧,占在宇宙的高度审视人和大自然的搏斗,礼赞人性的悲壮和崇高,体现出他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乐观精神。这一精神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的主要来源 希腊人以为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无助地站立着的,且因为他时时地战胜阻碍,庄严的承受命运最严刻的判定,于是人道的崇拜便成了希腊生活与希腊宗教的主要特点。他们成就了简朴的直截的美:直白的真实的美。 2.希腊神话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点 1)原始、野蛮、未开化。希腊民族在原始公社和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一套丰富而完整的神话。由于希腊神话起源很早,所以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往往会带一种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气息。

2)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原始欲望的象征表述。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和欲望就是人的意志和欲望,神和英雄们的所作所为、恣肆放纵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体现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希腊神话里真正具有宗教意义的神是命运,而那些热热闹闹的、欢愉活泼的、喧闹不已的诸神却没有一点宗教的意味。在希腊神话里表现了一个不出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命运。它决定一切,包括神的命运也同样是由它决定的。因此,在希腊神话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命运。3)人神同形同性论,处在核心地位是“人神同形同性论”,不仅使希腊神话较早的摆脱了兽型妖灵阶段,而且是深化体现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注重现实的精神。希腊神话中的神不是有王或城邦统治者所垄断的,也不是高高在上,只供人们敬畏的神癨,而是属于整个希腊世界所有公民并生活与民众之中的神,神性与人性是相通的。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神和人都有男女的形态,但有时人完美的体现,神的形象体现着人的智慧和美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但也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 4)构建了一个多神系统。希腊人民以丰富、新奇的想象创造出了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山众神,一般认为有十二主神。 5)赞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希腊人民通过创造神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展现自己民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6)深刻的哲理意味。西绪弗斯滚石头,对一种看不见的终极目标的追求。 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人民在努力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希腊神话故事

(完整word版)浅谈对经济学的初步认识

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自古以来,人类就为经济问题所困扰,进入九十年代后,贫富差距过大,通货膨胀,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等都是社会各个阶层所关心的热门话题。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如何赚钱的学问,上大学后,我接触了《经济学概论》这门课,经过一个学期学习《经济学概论》,我改变了自己原先对于经济学的看法,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一名刚接触经济学专业的新生,在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经济学的概念及分类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在“稀缺”问题下作出选择的科学。主要研究的是在稀缺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同一的客观规律。与许多人认为的不同,经济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货币,还是一种行为。它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人们在这个社会中的行为。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人把它归为文科,与此同时,因其以数量分析的方法客观的研究经济问题有人认为它是理科。对我而言,它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既又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史。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通过学习,我知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主要说明价格如何进行资源的配置。而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步入大学,认识了其他学院的同学,别人问我是哪个院的,我答经济学院时,他们就说听起来很高端,然而我个人认为它是一门不仅“高端”而且也“接地气”的学科。它“高端”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学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说它“接地气”接地气是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所有人利益。我认为生活处处有经济学,因为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中人的行为。经济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支付宝发起了集五福活动,只要集满五福,就能在除夕夜共享2亿红包。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所以才会有集福卡活动引爆朋友圈;“敬业福”太少,供不应求,使集五福活动更加火爆;同时人们面临取舍,所以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竞争才会如此激烈;考虑边际量,这是为什么各大互联网商疯狂砸红包的原因。 三、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认为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更重要的是培养经济学思维。凯恩斯曾说“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经济学不同于会计学。运用会计学分析,利润仅仅是账目本上的会计利润,而运用经济学分析,利润不只是那利润数字,还要考虑整个经济利润。而且经济学不仅考虑显性成本还考虑隐性成本,它认为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会计学往往只看到表层的东西而经济学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因而在个人抉择中经济学理论更全面。比如我们读书,要交学费,上学期间要向我们的父母要生活费。经济学的计算方式,他们计算的我们读书的成本不仅仅只是学费加生活费,还会包括我们的误工费,父母因为我们的误工费等;而会计学只考虑学费加生活费的那个数字。同样读书收益方面也是如此。经济学家在计算我们的收益时,不仅仅计算我们的工资和收入,还会计算到我们因为接受了教育,人力资本方面的收益,而会计

西方历史源头课堂笔记

西方历史的源头课堂笔记 姓名:蒋小慧班级:2012级英语4班学号:201203010409 第一课东方的遗产 古代近东地区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人类最早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新月形地带),即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代世界的粮仓。 一、苏美尔文明 最早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左右建立苏美尔城邦,第一个文明,城市文明,处两河流域,悲观主义心态。 苏美尔人贡献: a. 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为学习写字,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了培养书吏的学校; b. 车轮; c. 60进位制。 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国王,第六代国王,国力强盛,统一巴比伦尼亚地区,其传世功劳即编制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莫拉比法典》,世界历史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刑法,民法等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 二、腓尼基文明和希伯来文明 1.腓尼基文明 腓尼基,当时著名良港和工商业中心,海上民族 贡献:a.商业精神,垄断地中海贸易,进行殖民活动。 b.拼音字母,受到埃及象形文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影响,结合自己实际经验创造出22个辅音字母,是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的源头。 2.希伯来文明 使用闪米特语 十诫前四条一神崇拜,对上帝耶和华的信仰;后六条社会行为规范,目的是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十诫意义:希伯来人在宗教上的一次改革运动,奠定了犹太教的基础,强调了对耶和华的绝对信仰,规定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其为契约,在很大程度影响了西方热的思维方式。 犹太教它的出现时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成为四节两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源头之一 犹太教四个基本特征:一神论;反对偶像崇拜;“上帝的选民”的思想;救世主信仰“弥赛亚”。 三、埃及文明 西方历史源头之一,处尼罗河流域,埃及人歌颂尼罗河,与悲观主义心态相反。 埃及政治发展特点: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埃及文学: 1.建筑方面,金字塔,古代埃及文明象征,有三大金字塔,即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拉金字塔。 2.象形文字,书写材料为埃及纸草,即埃及特产植物,纸莎草。 3.木乃伊的制作 第二课希腊文明的兴起 一、爱琴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自由平等观念,民主制度和科学精神都可在古希腊找到痕迹。 早期文明叫爱琴海文明,是航海民族。 《荷马史诗》记载了希腊的神话传说,在19世纪被证实爱琴文明的存在,爱琴海文明遗址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和大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版)

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中世纪欧洲文学;(两希文学,希腊人和希伯来人) 六大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17 世纪古典文学思潮;18 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潮;19 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 世纪中后期20 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二战后的后现代主义。 1.古希腊文学发展概况:古希腊文学可追溯到公元前12 世纪,一直发展到公元前2 世纪,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a.公元前12 世纪—前8 世纪: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文学主要是人民群众口头集体创作,主要成就是神 话和荷马史诗;b.公元前8 世纪—前 6 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体现集体意识的史诗衰落,作家的个人创作兴起,适合于抒发个人感情的抒情诗繁荣,民间还流传许多散文故事;《伊索寓言》 c.公元前 6 世纪末—公元前4 世纪初:“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以戏剧成就最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此外散文和文艺理论也很繁荣,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公元前 4 世纪末—前 2 世纪: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文学是“新喜剧”和“田园诗”。田园诗:又称牧歌,是一种描写牧人生活或农村生活的短小抒情诗,主要诗人是亚利山大城的忒奥克里托斯。 2.古希腊文学的地位古希腊文学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它孕育了后世欧洲文明地位发展的各种因素:a.在思想 上,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执着现世,积极进取的人本意识,成为欧洲文学的文化内核之一; b.在艺术上,它具有创造性,后世欧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可追溯到希腊; c.在体裁上,欧洲文学中的主要体裁如:史诗,抒情诗,寓言,悲剧,喜剧等均始于希腊;d.在理论上,它形成了完整的文艺理论,为后来欧洲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希腊神话(三类)第一类:情欲与理智的冲突《金苹果的故事》《伊阿宋夺取金苹果》;第二类:关于人与 命运的冲突《斯芬克斯之谜》《普罗米修斯》;第三类:关于女性命运与地位《美狄亚》。希腊神话的各种神: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火与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雷电神(众神之主):宙斯;空气女神:赫拉;海洋之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农神:得墨忒尔酒神:狄俄尼索斯盗取天火到凡间的是:普罗米修斯 4.荷马史诗: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这两部史诗 是在公元前9 至前8 世纪之间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短歌编成,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它是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5.《伊利亚特》主人公性格特点:阿基琉斯a.具有忘我、残忍的战斗精神;(为朋友复仇)b.有天真、温厚、善 良的情感;c.对个人荣誉和尊严极度敏感;以上三点构成了阿基琉斯性格的三角形,其核心是:个人本位;阿基琉斯的典型意义:a.体现了希腊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b.阿基琉斯的脚后跟:个人和民族的致命伤 6.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俄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新喜剧:米南德《恨世者》; 7.古罗马文学代表人物:维吉尔(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贺拉斯;奥维德。 8.中世纪文学概念:中世纪是指公元476 年—1640 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时期:初期(5-11 世纪);中期(12-15 世纪);后期(16-17 世纪中叶);就文学史而言,中世纪文学只包括初期和中期的一段时期的文学;几种类型: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史诗和谣曲);城市市民文学。《贝奥武甫》是欧洲流传迄今最完整的一部史诗。 9.但丁《神曲》:但丁《神曲》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低于和炼狱;说明人应在理性的指导下认 识罪恶和错误;贝亚特丽齐象征信仰,她引导但丁进入天堂;说明人只有靠信仰才能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10.中世纪文学主要特点 1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概况: 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桂冠诗人” “西方诗坛的诗圣” “西方爱情诗的始祖” 意 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代表作:《歌集》;创造了“彼特拉克体” (十四行诗);薄伽丘:《十日谈》(欧洲现实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巨人传》(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 法国文学:拉伯雷:蒙田: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随笔集》《蒙田随笔》; 英国文学:培根:《随笔》“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杰弗利·乔叟: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英国文学和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英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第一部典范; 大学才子派:指莎士比亚之前的一群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较高的古典文化素养,他们的创作敏锐而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为英国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a.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b.自觉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c. 文学形式丰富多样;d.采用民族语言,打破教会制定的必须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 1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艺术特点:堂吉诃德是一个带有骑士狂热的人文主义者,其审美性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 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

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 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2、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3、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然秩序思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的观点。“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4、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5、斯密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6、看不见的手:自由竞争,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萨伊的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所谓“三分法” 。7、萨伊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8、萨伊定律: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者同时也是买者。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他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萨伊的销售理论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它称为“萨伊定律”。 9、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 10、年预付:即每年要预付的投资,如种子、原料、工资等1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12、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 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 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 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2. 财富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3. 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4.揭示了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5. 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 问题:对外贸易;开采银矿 6. 阐述了对货币的一些独到的见 解,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 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的关 系。 2、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 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财富,财 富就是货币,认为财富的直接源 泉在流通领域。国内贸易不能增 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 能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商品生 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 必要手段,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 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3、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的主要 内容 1.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2.讨 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的关系;3.配第的价值论远不是 科学的,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乃至 错误。 4、《经济表》的贡献与缺陷是 什么? 《经济表》的创见 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 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对本 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 析研究。 《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 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 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 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 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 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 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 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 的,受生产制约。 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 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 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 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 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缺点和错误 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 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 一形态。 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 预付”,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 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 析剩余价值的来源。 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 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 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 工业两个部门。 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在工业 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 “原预付”,没有剩余价值的生 产。 5、李嘉图地租学说的主要内 容?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方面的贡献 在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阐述 了地租的性质、产生、变动规律。 (1)地租的性质。李嘉图认为, 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油和不 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 那一部分土地产品。(2)关于绝 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 存在。(3)关于级差地租。李嘉 图充分地探讨了级差地租问题, 为级差地租理论提供了科学的 基础。(4)地租发展的趋势。地 租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6、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内在 矛盾? 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 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 劳动和资本交换规律之间的矛 盾;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 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 间的矛盾。 7、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危 机论的必然性的? 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 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产生经济危机。 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 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 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 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 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4.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 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 象。 5.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 义内在矛盾的结果。 8、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 西斯蒙第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每个人 对自己提供的产品耗费的劳动 和时间进行估计,他也要把别人 给自己的物品耗费的劳动或时 间和自己的商品进行比较,每个 人都认为用这种方式取得自己 需要的东西比自己亲自生产更 方便时,交换才能实现。同时西 斯蒙第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 关系,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 学派的传统,更明确地提出要从 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 9、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 容。 (1)两个重要“公理”:食物为 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 是必然的。(2)两个假定:人口 增加在没有妨碍时,以几何级数 率增加;生活资料在同样情况 下,只以算术级数增加。(3)三 个命题: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 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 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 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非常显 著的抑制的阻止;这些抑制,和 那些遏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 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 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 的节制、罪恶和贫困。(4)马尔 萨斯认为抑制人口的方式有两 种:一种是积极的抑制,一种是 预防的抑制。 10、如何理解马歇尔的均衡价 格? 马歇尔认为,均衡价格就是供给 价格同需求价格一致时的价格, 这种均衡是由供求双方相互冲 击和制约形成的,即马歇尔的均 衡价格是由需求价格和供给价 格的均衡决定的,边际效用决定 需求价格,生产成本决定供给价 格。 11、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 观点? 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观点: (1)农业观。他认为,耕种者 的繁荣是一切其他部门繁荣的 基础。要使国家富足,首先要保 证土地能生产出热敏生活所需 要的丰富的物品。任何国家必须 是农产品增加了,才能使衣着、 家具、装饰品等手工业发展起 来。相反,农业衰落,各行各业 也就会衰落。(2)价值观。他力 图从经常变动的市场价格背后 寻找“真正的价值”,实际就是交 换价值。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 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 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的价 值”,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 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布 阿吉尔贝尔在配第之后,虽然不 是有意识地,但是事实上把商品 的交换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从 而提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3) 货币理论。布阿吉尔贝尔否认货 币是财富,甚至主张保存商品交 换的同时废除货币。这个观点说 明他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社会性质缺乏认识,也不知道商 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货币 是客观规律。这个观点也是由于 他把以供给社会消费的目的为 商品生产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 混同了。 12、斯密的价值理论? 斯密在回答商品的真实价格 或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构成,即什 么是交换价格的真实尺度时,提 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规定:生产 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决定商品的 价值和商品所能支配、所能购买 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先看第一种价值的规定,斯密认 为,人们要取得物品,必须经历 一定的“辛苦”和“麻烦”就是 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生产 产品的代价是劳动,斯密不仅确 定了决定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而 且注意到劳动的“困难程度”和 “精巧程度”即复杂程度对价值 决定的影响。斯密不懂得劳动为 什么要采取价值量的形式,在他 看来,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是生 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而是 一切生产劳动的具性。 13、斯密的分配理论? 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 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亚当斯 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制工资 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 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 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 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 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 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 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 进人口增加。资本利润之高低就 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 之增减,资本增加因可促使工资 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 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 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 使利润率降低。地租系指对土地 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 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 市场远近有关。 14、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 危机论的必然性的? 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 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产生经济危机。 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 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 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 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 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4.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 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 象。 5.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

西方史学史期末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 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公元前5世纪的伟大的古希腊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他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所著《历史》一书,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各卷以古希腊9位缪斯女神命名,故又被称作《缪斯书》;又因其以讲诉希波战争为主线,故后人也将它称作《希波战争史》。全书共9卷,分上下部分。1~5卷第27 章为前半部分,叙述希波战争前地中海各国的历史,从态度上看,带有爱奥尼亚纪事家作品的缺点,既有闻必录,因而存在假录。第5卷第29章起为后半部分,是信史实录,主要叙述波斯人和希腊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在此书中,希罗多德所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种形式:口头传说、直接印象、文字记录,其中口头传说用量最多,作者本人没有民族歧视,并且取材丰富。该书也是一部世界文化史著作,书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视野广阔,具有”通史“的规模;具有较强的客观主义态度和求实批判精神;歌颂民主自由;重视道德垂训作用。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以编年体纪事,是修昔底德用三十余年撰写而成,共八卷,其书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之手,其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叙述这场战争给希腊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战争前后的成败兴衰的变化过程,来垂训后世。不仅力求真实地记载历史,而且力图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历史、并把这种概括之后的历史事实传达给后人。该书的史学特色有:理智的科学的态度;歌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

1、现实主义的概念、代表作家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实在20世纪继续发展,是主潮现代主义文学之外的另一大潮流,囊括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现实主义继承19世纪的人道主义文学传统,另一方面融会、吸收了20世纪新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艺术手法,将现实主义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主要代表: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毛姆《人生的枷锁》、戈尔丁《蝇王》、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菲茨格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高尔基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概念 由苏联文艺界广泛讨论,高尔基首先提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肯定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它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描写现实,强调作品的社会主义倾向,同时将革命的浪漫主义作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 3、高尔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具体手法 《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被看成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小说塑造了巴威尔这个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形象。巴威尔把法庭当做是宣传革命真理的讲坛,向全世界宣告了布尔什维克的战斗纲领和社会主义真理。它的出现,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的题材: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主题,充满了革命的激情、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的光辉。新的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形象。新的创作方法:第一次运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高尔基的小说,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而且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浩瀚的气势和恢弘的画面描绘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巨幅画卷。 4.冰山原则 文体风格:简约、含蓄、清新;常用手法: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作品结构: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1932年发表描写西班牙斗牛士专著《午后之死》,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它被引用到各种小说理论中,对现代叙事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5、硬汉原则(结合文本) 在选择人物时特别喜欢斗牛士、拳击手、猎人、渔夫、士兵,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所畏惧地面对痛苦和死亡,在严酷的悲剧命运中不失勇气和尊严,表现出优雅的风度。 早期:多是斗牛士或拳击手,他们孤独、倔强、争强好胜,为了人格尊严和职业荣誉不惜孤注一掷,以死相搏,夺取胜利,《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尔为代表。 中期:以《丧钟为谁而鸣》的乔丹为代表,他已经是一个为正义、民主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的信念。 晚期: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集中体现一种压倒命运的永恒的、超时空的力量存在,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