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范仲淹的故事》

16《范仲淹的故事》
16《范仲淹的故事》

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今江苏人。少孤贫而能刻苦自学。他一生为官清廉,治军严明,关心民生疾苦,以生活俭朴、品质高尚著称于世。他的诗、词、文都较出色,有著名五言诗《江上渔者》。他的作品含丰富的政治内容,如《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名句。

2课时)

?预习检测

1.请你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淹( ) 粥( )

寝( ) 肴( )

廷( ) 岳( )

凌( ) 佳( )

岂( ) 泱( )

2.补充下面词语。

( )不( )意 ( )茶( )饭

( )寝( )食 ( )门( )出

划( )割( ) ( )( )谢绝

千( )难( ) ( )衣而(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废寝忘食:

泱泱:

毫不介意:

和衣而眠:

千载难逢:

[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范仲淹,北宋著名。《范仲淹的故事》是一篇写的文章,作者抓住范仲淹的

等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了范仲淹

的精神。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抓住课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1.朗读第一自然段,品读名句,感悟范仲淹的远大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⑴这一句话出自的

⑵读一读这句话,结合课前收集的范仲淹生平事迹的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第一自然段,感悟范仲淹的远大抱负。]

2.读句子,回答问题。

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⑴这是作者对范仲淹的宏伟志向的具体描述。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

[找出文中描写范仲淹抱负和志向

的语句;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学生汇报交流。]

3.为了实现自己忧乐天下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是怎样做的呢?

⑴默读课文2自然段,学习“只身苦学”的故事。

①“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用冷水洗脸”的目的是

。“用稀粥充饥”一方面说明

;另一方面说明

。从范仲淹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

②“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废寝忘食”的意思是

。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到了

[学生直接在书上画出句子并批注,然后课件出示句子,交流,指导朗读,背诵,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范仲淹是怎样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的。]

⑵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划粥割齑”。

①找出描写范仲淹生活艰苦的句子,说说假如你每天都只让吃凝冻的米粥和咸菜,你会怎样。

②读句子,感悟范仲淹刻苦学习精神。

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凌晨鸡鸣即起”和“直到夜半”说明;说明

;“和衣而眠”说明

。从

这些行为描写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范仲淹

[学生在句子后批注,然后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回答,再通过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式指导朗读、背诵。]

⑶自由读课文4自然段,学习“谢绝佳肴”,思考:

①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②范仲淹为什么宁食粗茶淡饭,不吃美味佳肴?

③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

⑷快速浏览课文第五自然段,学习“闭门不出”。

①皇帝来了,人们与范仲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②你从中感受到范仲淹什么优秀品质?

③读句子,回答问题。

“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等描写中,我知道范仲淹对于见皇帝的态度,在非常情况下仍然。

[引导学生对比其他师生和范仲淹对见皇帝的不同表现,体会范仲淹的自信、刻苦。指导朗读。]

4.后人曾用范仲淹为前贤题写的词句来赞颂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请问:

⑴“先生之风”是指什么?

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什么意思?

⑶这一段话表达了后人对范仲淹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引导学生理解前贤题词的意思,指导朗读,再一次感悟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人后己、先忧后乐的精神。]

?总结提升

1.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使我们了解到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品质。让我们再一次聚集于本文的重点语句,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想一想除了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范仲淹的刻苦读书之外,在写作方法上你发现了什么。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最后再一次朗读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总结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敬佩和赞扬之情,培养刻苦读书的品质,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达标检测

一、形近字组词。

泱()淹()

秧()掩()

粥()凌()

弱()陵()

寝()岂()

侵()乞()

二、分别用下列词语各说一句话。

毫不介意——

千载难逢——

废寝忘食——

三、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学而不思则罔,。

3.发愤忘食,,

4.己所不欲,。

四、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在句中的读音及含义有什么不同。

1.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

读音:()

含义:。

2.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

读音:()

含义:。

3.好友见他不肯接受银两,第二天便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好意难却,只.得接受了。

读音:()

含义:。

四、阅读范仲淹的《苏幕遮》,完成练习。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上节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下节“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达情感的特点是什么?

五、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试题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说明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简称16PF) 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 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 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 一、十六种人格因素的含义 因素A ——乐群性: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B ——聪慧性: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因素C ——稳定性: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E ——恃强性: 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积极。因素F ——兴奋性: 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而安。因素G ——有恒性: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因素H ——敢为性: 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 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因素I ——敏感性:低分特征: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事。因素L——怀疑性: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已见。因素M——幻想性: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特征:幻想的,狂放不羁。因素N ——世故性:低分特征:坦白,直率,天真。高分特征:精明能干,世故。因素O ——忧虑性: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自扰。因素Q1——实验性:低分特征: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特征: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因素Q2——独立性: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因素Q3——自律性: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特征:知已知彼,自律谨严。因素Q4——紧张性:低分特征:心平气和,闲散宁静。高分特征: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二元个性因素含义 适应与焦虑型X 1 :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本测验有许多关于个人兴趣与态度的题目,每个人对这些题目会有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无对错之分。请凭直觉反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不要迟疑不决,尽量不选中性答案。请先写下您的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业( )、文化程度()。请您回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可写1或2或3)写在题目后()内。 1、我很明了本测验的说明。() ①是的;②不一定;③不是的。 2、我对本测验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诚实地回答。() ①是的;②不一定;③不是的。 3、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愿意:() ①到一个繁华的城市旅行;②介于①③之间;③游览清净的山区。 4、我有能力应付各种困难。() ①是的;②不一定;③不是的。 5、即便是关在铁笼里的猛兽,也会使我见了惴惴不安。() ①是的;②不一定;③不是的。

6、我总是不敢大胆批评别人的言行。() ①是的;②有时如此;③不是的。 7、我的思想似乎:() ①比较先进;②一般;③比较保守。 8、我不擅长说笑话、讲趣事。() ①是的;②介于①③之间;③不是的。 9、当我见到亲友或邻居争吵时,我总是:() ①任其自己解决;②介于①③之间;③予以劝解。 10、在群众集会中,我:() ①谈吐自如;②介于①③之间;③保持沉默。 11、我愿做一个:() ①建筑工程师;②不确定;③社会科学教授。 12、阅读时,我喜欢选读:() ①自然科学书籍;②不确定;③政治理论书籍。 13、我认为很多人都有些心理不正常,只是他们不愿意承 认。()

14、我希望我的爱人擅长交际,无须具有文艺才能。() ①是的;②不一定;③不是的。 15、对于性情急躁爱发脾气的人,我仍能以礼相待。() ①是的;②介于①③之间;③不是的。 16、受人侍奉时我常常局促不安。() ①是的;②介于①③之间;③不是的。 17、在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我总是需要比别人有更多 的休息时间才能保持工作效率。() ①是的;②介于①③之间;③不是的。 18、半夜醒来,我常常因为种种惴惴不安而不能入睡。() ①常常如此;②有时如此;③极少如此。 19、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时,我常常急得涕泪交流。() ①从不如此;②有时如此;③常常如此。 20、我认为只要双方同意可以离婚,不要受传统观念的束 缚。()

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16PF-人格测试

导语 卡特尔16PF测试是测量人们16种基本的性格特质,这些特质是影响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新卡特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运用一系列严密的科学手段研制出了这个测验。他把对人类行为的1800种描述成为人格的表面特质,并将这种描述通过因素分析统计合成16种因素,称这16种特性因素为根源特质。并认为只有根源特质才是人类潜在的、稳定的人格特征,是人格测验应把握的实质。这16种个性因素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组合,就构成了个人独特的人格。它适用于教育辅导、企业管理和临床诊疗等,以针对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对学业进行预测;对职业适应度预测;对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整合水平测量。 本问卷共测量十六种人格因素,但是每种因素分数高低的意义及重要性,有赖于其它各因素分数的高低,或全体因素的组合方式。例如因素C低者情绪不稳定性在个人整个人格中所产生的作用可能受因素A,孤独或乐群;因素E,谦逊或好强;因素F,严肃或轻松;因素Q2,矛盾或自律;及因素Q4,宁静或紧张的影响。成长的过程,学习的机会,个人的动机、目的的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会随时随地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因素与型,所以你需要客观、动态的看待人才测评。 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16PF-人格测试 (1)目的 人格是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人格对于管理者来说上很重要的,它渗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管理者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某些人格类型和管理活动有着特定的关系,它们对团体的贡献不同,所适宜的管理环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诊断,可为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测验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2)功能 从乐群性、敏锐性、稳定性、影响性、活泼性、规范性、交际性、情感性、怀疑性、想象性、隐秘性、自虑性、变革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维度,又称维量)对人进行描绘,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2、测验的特点 本测验全称是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Catell)教授编制的。卡特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了这一测验。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为了测量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征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代表着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 该测验是自陈量表,优点是高度结构化,实施简便,计分、解释都比较客观、容易。 3、适用对象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读,整体感知。 2、再读,理解词意。 3、品读,学会赏析。 二、重点、难点 学会品读赏析诗词,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导学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 页脚内容1

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五、课前小练笔:请同学们填空。 碧云天,黄花地,()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王实甫) 明确: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六、请同学们说出刚才所填曲子的前两句引用的原文及该词的词牌名。 明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七、开卷有益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读本词,说说本词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现? 明确:1、主题为思乡以及思念亲人。 2、下片较多,如乡魂、旅思、相思等。 八、品读上片,回答: 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云----碧 叶----黄特点:鲜艳浓烈烟雾迷蒙 波----绿 页脚内容2

16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16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

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 说明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简称 16PF 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 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 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 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 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 一、十六种人格因素的含义 因素 A ——乐群性: 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 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 B ——聪慧性: 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 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 因素 C ——稳定性: 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 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 E ——恃强性: 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 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因素 F ——兴奋性: 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 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因素 G ——有恒性: 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 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因素 H ——敢为性: 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 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因素 I ——敏感性: 低分特征: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事。 因素 L ——怀疑性: 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已见。 因素 M ——幻想性: 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特征:幻想的,狂放不羁。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报告[1]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的使用实验报告 1、引言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应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本测试使用国际通用的16PF人格心理测验,同时结合中国常模标准和临床实践作出判断。该测试的主要功能是测试人的16项基本正性人格特征,并通过科学方法进一步了解其各项心理学指标。这一测验共187道题目,能在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并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本测验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 测试中的十六种人格因素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者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做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该量表可分为4个向度:(1)、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2)、能力特质、气质特质与动力特质;(3)、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4)、体质特质和环境塑造特质。 卡特尔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这16个因素或分量表的名称和符号分别是: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是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除上述16项特征因子外,16PF还可以做出相应的人格类型分析,包括:适应与焦虑型分析、内向与外向型分析、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分析、怯懦与果断型分析、心理健康因素分析、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分析、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分析、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分析等次元人格因素。 16PF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现有5个版本:A、B本为全版本,各有187个项目;C、D本为缩减本,各有106个项目;E本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有128个项目。我国现在通用的是美籍华人刘永和博士在卡特尔的赞助下,与伊利诺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员梅瑞迪斯博士合作,于1970年发表的中文修订本,其常模是有两千多名港台地区的中国学生得到的。 16PF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标准化;(3)、多功能;(4)、广泛性;(5)、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八、二》? £ 学案: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课文想想课文中讲了范仲淹的几件小故事,用课文中的 词语概括小标题。 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意思。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的。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 向,刻苦读书。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听写“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重点难点: 1.重点:弓I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 品质。 2.难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雨乐”的思想境 界并树立这样的志向和抱负。

教具准备: 摘录重点语句幻灯片。 教学过程: 共学单 1、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一读。 2、读词语,选择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 朝千载难逢、粗茶淡饭、争先恐后 3、课文中讲了范仲淹的几件小故事,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小标 题。 延学单 1、读了课文范仲淹给你的大致印象用词语概括一下。 理解句子: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教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志 向和抱负。再读四个小故事,通过范仲淹的言行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师过渡:范伸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为此刻苦读书。(板书:刻苦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刻苦读书的。 二、品读语句,体会内容 1.引导学生小组合怍探究。

16《范仲淹的故事》

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今江苏人。少孤贫而能刻苦自学。他一生为官清廉,治军严明,关心民生疾苦,以生活俭朴、品质高尚著称于世。他的诗、词、文都较出色,有著名五言诗《江上渔者》。他的作品含丰富的政治内容,如《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名句。 2课时) ?预习检测 1.请你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淹( ) 粥( ) 寝( ) 肴( ) 廷( ) 岳( ) 凌( ) 佳( ) 岂( ) 泱( ) 2.补充下面词语。 ( )不( )意 ( )茶( )饭 ( )寝( )食 ( )门( )出 划( )割( ) ( )( )谢绝 千( )难( ) ( )衣而(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废寝忘食: 泱泱: 毫不介意: 和衣而眠: 千载难逢: [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范仲淹,北宋著名。《范仲淹的故事》是一篇写的文章,作者抓住范仲淹的 等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了范仲淹 的精神。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抓住课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1.朗读第一自然段,品读名句,感悟范仲淹的远大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⑴这一句话出自的 。 ⑵读一读这句话,结合课前收集的范仲淹生平事迹的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第一自然段,感悟范仲淹的远大抱负。] 2.读句子,回答问题。 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⑴这是作者对范仲淹的宏伟志向的具体描述。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 [找出文中描写范仲淹抱负和志向 的语句;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学生汇报交流。] 3.为了实现自己忧乐天下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是怎样做的呢? ⑴默读课文2自然段,学习“只身苦学”的故事。 ①“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用冷水洗脸”的目的是 。“用稀粥充饥”一方面说明 ;另一方面说明 。从范仲淹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 。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简介: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 B. Cattell)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 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 本测验共有187道题目,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只是表明你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请你尽量表达个人的意见,不要有顾虑。 应当记住的是:1.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2.不可漏掉任何测题;3.尽量不选择B 答案;4.本测验不计时间,但应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整个测验。5.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量表名称: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 题目1: 我很明了本测验的说明: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题目2: 我对本测验每个问题都会按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 是的 不一定 不同意 题目3: 有度假机会时,我宁愿: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 4

16.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2.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1.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2.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1)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①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②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③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④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 )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①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②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④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教学反思:

语文五年级下册 16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1.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2.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3.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评

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题 1.我很明了本测验的说明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我对本测验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诚实地回答 A.是的 B.不一定 C.不同意 3.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愿意 A.到一个繁华的城市去旅行 B.介于A、C之间 C.游览清静的山区 4.我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各种困难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即使是关在铁笼内的猛兽,我见了也会感到惴惴不安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6.我总是不敢大胆批评别人的言行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7.我的思想似乎 A.比较先进 B.一般 C.比较保守

8.我不擅长说笑话、讲有趣的事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9.当我见到亲友或邻居争吵时,我总是 A.任其自己解决 B.介于A、C之间 C.予以劝解 10.在社交场合中,我 A.谈吐自如 B.介于A、C之间 C.保持沉默 11.我愿做一名 A.建筑工程师 B.不确定 C.社会科学研究者 12.阅读时,我喜欢选读 A.自然科学书籍 B.不确定 C.政治理论书籍 13.我认为很多人都有些心理不正常,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4.我希望我的结婚对象擅长交际,无须具有文艺才能: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5.对于性情急躁、爱发脾气、不讲道理的人,我仍能以礼相待: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6.受人侍奉时我常常感到局促不安: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7.在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我比平常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才能恢复工作效率: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8.半夜醒来,我常常为各种忧虑而不安,难以入睡: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9.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时,我常常会急得掉眼泪: A.从不如此 B.有时如此 C.常常如此 20.我认为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离婚,不应当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21.我对人或物的兴趣很容易改变: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答案及解析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答案及解析 一、计分方法: 1.原始分:本项测验共包括对16种性格因素的测评,以下是各项性格因素所包括的测试题: A:3 、26、27、51、52、76、101、126、151、176; B:28、53、54、77、78、102、103、127、128、152、153、177、178、180; C:4、5、29、30、55、79、80、104、105、129、130、154、179; E:6、7、31、32、56、57、81、106、131、155、156、180、181; F:8、33、58、82、83、107、108、132、133、157、158、182、183; G:9、34、59、84、109、134、159、160、184、185; H:10、35、36、60、61、85、86、110、111、135、136、161、186; I:11、12、37、62、87、112、137、138、162、163; L:13、38、63、64、88、89、113、114、139、164; M:14、15、39、40、65、90、91、115、116、140、141、165、166; N:16、17、41、42、66、67、92、117、142、167; O:18、19、43、44、68、69、93、94、118、119、143、144、168; Q1:20、21、45、46、70、95、120、145、169、170; Q2:22、47、71、72、96、97、121、122、146、171; Q3:23、24、48、73、98、123、147、148、172、173; Q4:25、49、50、74、75、99、100、124、125、149、150、174、175。 2.将每项因素所包括的测试题得分加起来,就是该项性格因素的原始得分; 3.具体每题的计分方法如下: (1)下列题凡是选以下对应的选项加1分,否则得0分: 28. B 53. B 54. B 77. C 78. B 102. C 103. B 127. C 128. B 152. B 153. C 177. A 178. A (2) 下列每题凡是选B均加1分,选一下对应的选项加2分,否则得0分: 3.A 4.A 5.C 6.C 7. A 8.C 9.C 10.A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A 18.A 19.C 20.A 21.A 22.C 23.C 24.C 25.A 26.C 27.C 29.C 30.A 31.C 32.C 33.A 34.C 35.C 36.A 37.A 38.A 39 .A 40.A 41.C 42.A 43.A 44.C 45.C 46.A 47.A 48.A 49.A 50.A 51.C 52.A 55.A 56.A 57.C 58.A 59.A 60.C 61.C 62.C 63.C 64.C 65.A 66.C 67.C 68.C 69.A 70.A 71.A 72.A 73.A 74.A 75.C 76.C 77.C 78.C 79.C 80.C 81.C 82.C 83.C 84.C 85.C 86.C 87.C 88.A 89.C 90.C 91.A 92.C 93.C 94.C 95.C 96.C 97.C 98.A 99.A 100.A 101.A 102.A 103.A 104.A 105.A 106.C 107.A 108.A 109.A 110.A 111.A 112.A 113.A 114.A 115.A 116.A 117.A 118.A 119.A 120.C 121.C 122.C 123.C 124.A 125.C 126.A 129.A 130.A 131.A 132.A 133.A 134.A 135.C 136.A 137.C 139.C 140.A 141.C 142.A 143.A 144.C 145.A 146.A 147.A 148.A 149.A 150.A 151.C 154.C 155.A 156.A 157.C 158.C 159.C 160.A 161.C 162.C 163.A 164.A 165.C 166.C 167.A 168.A 169.A 170.C 171.A 172.C 173.A 174.A 175.C 176.A 179.A 180.A 181.A 182.A 183.A 184.A 185.A 186.A (3) 第1.2.187.题不计分。 二、标准分换算:

范仲淹的故事的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1.孩子们,这期我们国学才背诵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范仲淹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不仅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 课:《范仲淹的故事》。进一步去感悟范仲淹的故事。(板书:范仲淹的故事) 二、速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谢绝佳肴4.闭门不出 三、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让我们通过范仲淹感人至深言行,借助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去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请看大屏幕: 2.教师出示学习提示:快速默读课文2——7 自然段,想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画出文中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品味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4.汇报交流: (一)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的哪些言行使你深受感动? 交流第一个故事:只身苦学 1.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1)引导:这句话是对范仲淹的什么描写?(行为),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范仲淹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钻研学问的精神深受感动) (2)谁能将这种感动读出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引导理解“废寝忘食” :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文中指范仲淹刻苦读书,非常专心努力。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精神。) 交流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 1.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 的由来。 (1)句子对比训练: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 他的生活艰苦,每天煮一锅米粥。 (不要这个“只”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有“只”说明生活艰苦的程度更深。) (2)引导学生感悟范仲淹的生活的艰苦程度。 2.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引导学生从“从凌晨” 到“夜半” ,从“和衣而眠” ,“五年未解衣就寝” 等重点词句中感悟范仲淹的读书刻苦、用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 交流第三个故事:谢绝佳肴 1.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1)这段话是对范仲淹的语言的描写。 (2)引导学生借助范仲淹的语言来体会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的高尚品德。 交流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 1.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 2.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引导理解:这个故事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其他师生和范仲淹对见皇帝的不同表现,体会范仲淹的自信、刻苦。 师生与范仲淹的闭门不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他读书刻苦的优秀品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自信。他坚持、踏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丝毫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二)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 1.指名学生汇报: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目的 人格是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人格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管理者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些样式的人格类型和管理活动有着特定的关系,它们对团体的贡献不同,所适宜的管理环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诊断,可为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测验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功能 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特点 本测验是卡特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的。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为了测量这些根源特质,他首先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代表着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 适用对象 本测验是评估16岁以上个体人格特征的最普遍使用的工具,广泛适用于各类人员,对对象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 构成 16PF测验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卡氏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以及因素分析统计法,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确定十六种人格特质,并据此编制了测验量表。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极小。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测验由187道题组成。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共16个分量表。16种因素的测题采取按序轮流排列,以便于计分,并保持受试者做答时的兴趣。每一测题有三个备选答案。 请记住: 1.每一个测试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2.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有遗漏 3.尽量不要选择中性答案 4.本测验不记时间,但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 5.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作出一种倾向性选择。 6.把答案写在序号的下面空格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难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雨乐”的思想境界并树立这样的志向和抱负。 教具准备 1.摘录重点语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2.搜集范仲淹的文学作品以及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和句子。 词语:杰出、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朝廷、千载难逢、毫不介意、粗茶淡饭、争先恐后 句子: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刚听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志向和抱负,那下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出示下列句子)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3.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范仲淹写的,说的是自云中的山巍峨,江水浩浩荡荡,而先生的风度仪态,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而后人则是用这句话来赞颂范仲淹。 4.教师指名反馈:范先生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的风度仪态指的是什么呢?(“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再读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教师导人:范伸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为此刻苦读书。(板书:刻苦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刻苦读书的。 二、品读语句,体会品质 1.教师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围绕范仲淹的刻苦读书写了四件事情。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四件事情? 2.引导学生小组合怍探究。 ⑴画出文中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读一读。 ⑵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了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后的感受。 ⑶有感情地朗读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 3.集体反馈。 教学建议:⑴找句子。⑵交流感受。⑶指导感情朗读。 ⑴只身苦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