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之扶贫对象要精准

扶贫对象要精准

【篇一:扶贫对象精准锁定承诺书】

扶贫对象精准锁定承诺书

截止2016年月日,我村已完成“回头看”及审计整改对象清理工作,现将截止目前“六个对象”锁定到户情况报告如下(具体花名册附后):

1、2014年已脱贫对象户、人。

2、2015年已脱贫对象户、人。

3、留存未脱贫对象户、人。

4、2016年预脱贫对象户、人。

5、“五个一批”锁定到户对象分别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户、人;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户、人;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户、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户、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户、人,其中需通过低保、五

保政策兜底对象户、人,需通过医疗救助扶持对象户、人。

6、通过“回头看”剔除不符合条件对象户、人;通过“回头看”纳入符合条件对象户、人。通过审计整改剔除不符合条件对象户、

人;审计比对不符合条件但未作剔除处理的对象户、人(其家庭

确实贫困、群众认可的对象和在2013年以后因脱贫达到有关条件的

对象);审计整改后纳入符合条件对象户、人。

对以上锁定对象本村作出如下承诺:

1、2014年、2015年已脱贫对象和留存未脱贫对象之中没有群众不

认可的“硬伤”对象,之外没有一户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贫困对象。

2、2014年、2015年已脱贫对象和留存未脱贫对象进入建档立卡范

围时通过严格的“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程序

确定,并有相关工作记录(附后);

3、2014年、2015年已脱贫对象符合相关脱贫标准,其中2015年

已脱贫对象已严格按照《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

精准脱贫标准、程序及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恩施州办发〔2015〕28号)要求开展脱贫验收。

4、2016年预脱贫对象属于有望通过精准帮扶在2016年底达到脱

贫验收标准、本年度集中攻坚的对象。

5、五个一批对象符合相关政策界定标准。

6、“回头看”和审计整改进出对象完整、准确、真实。

7、“回头看”和审计整改后本村建档立卡对象总规模(2014年已脱

贫对象+2015年已脱贫对象+留存未脱贫对象)未发生较大变化,符

合“进出基本相宜”的要求。

承诺单位(盖章):

承诺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承诺时间:2016年月日

【篇二:精准扶贫工作中识别贫困对象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

楚雄州双柏县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确定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探究

摘要: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贫困对

象的准确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终达成减贫目标

的关键所在。因此能否准确的识别贫困对象,就直接关系到今后我国

扶贫工作的绩效。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精准举措,是

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的重要

指示。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四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没有得到

帮扶。

关键词:精准扶贫、双柏县、贫困对象

前言精准确定贫困对象,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

程序,真正把贫困居民识别出来,就要充分发扬民主公平的原则,

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真正的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双

柏县是国家贫困县,贫困程度比较严重,存在较多的贫困人口,在

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识别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找

出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确定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加强双柏县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的精准确定刻不容缓。

一、双柏县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确定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家也不断的在加大扶贫力度,扶贫方式也是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楚雄州双柏县在精准扶贫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2015年云南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全省实行精准扶

贫政策,就目前的情况看,楚雄州双柏县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在贫困对象确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双柏县必须总结

2015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确定存在的问题,提高为后的精

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一)双柏县简介

双柏县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以大庒镇属于山村,交通不畅,通讯

落后,信息闭塞。由于经济落后,双柏县一直被纳入国家贫困重点县。距离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然而双柏县摆脱贫困

帽子却是很遥远。双柏县应该紧跟全国的步伐,必须加快实现精准

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对贫困对象给予真正的帮助。(二)双柏县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的方式

1、贫困状况调查,收集贫困信息

双柏县围绕“十三五”扶贫重点专项规划,进村、进户实地考察,根

据人们的实际生活现状,通过有效手段、合规程序,把谁是贫困户

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以各乡镇为基本单位,由县扶贫办工作人员

带队,各乡政府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协调,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

调查,统计各个家庭的经济情况,收集贫困信息。

2、根据贫困信息分配各乡镇、村委会的扶贫人数

双柏县人民政府根据收集的贫困信息,根据双柏县总人口155251

人的情况,锁定两个贫困乡,22个贫困行政村和有贫困人口的7个

非贫困行政村,467个贫困自然村。确定全县精准扶贫的对象为

5412户20194人。根据乡镇为单位,分配各个乡镇的精准扶贫人数,其中大庄镇为6234人、安龙堡乡为2874人、妥甸镇为3223人、

鄂嘉镇为3172人、法脿镇为2730人、爱尼山乡为1409人、大麦

地镇为371人、独田乡181人。

3、村民根据自身条件自由申请

村委会在当地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让农民知道精准扶贫的内容,了

解精准扶贫的申请程序与申请条件。村民根据自家的家庭经济情况,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的申请书,需要写明自家的年收入与年支出,家

庭贫困的主要原因等信息。

4、各级政府评议,建档立卡

(1)村委会评议。通过入户调查、召开村民小组评审会,对申请家

庭的基本情况进行核实;采取适当形式,在村务公开栏对申请的家

庭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征求群众意见;提出具体意见后,从中选出

最贫困、最需要帮扶的村民,其中选出的人数与分配到的名额一致,将材料转交乡政府。

(2)乡政府评议。乡政府核实上报的申请材料,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及信函索证等,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进行核查,对不满足申请条件的村民进行更换。乡政府领导在申请材料上

签属意见后上报县扶贫办。不符合条件的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3)县政府评议。县扶贫办核实上报的申请材料,根据《双柏县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入户审核,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签字后。

对不符合申请条件家庭,委托乡政府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进行

更换,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进行建档立卡,确定为精准扶贫工

作的贫困对象。

二、双柏县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确定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对象确定不准确的现象

一方面双柏县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在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时不到位,只

是通过简单的下发文件到村委会,村长处,导致符合精准扶贫条件

的村民不了解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很多家

庭存在严重经济困难却不知道如何去申请、何时申请而错失应该享

受到的帮扶。

另一方面双柏县有些村委会干部。乡政府工作人员没有认真贯彻精

准扶贫的方针,责任心不强,工作意识淡薄,传统人情关系思想根

深蒂固,没有按照精准扶贫标准认真核定家庭经济情况,而是帮助

亲朋好友上报,导致存在“人情对象、关系对象”的精准扶贫贫困对象,在双柏县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二)工作人员操作欠规范、欠透明现象

双柏县政府工作人员在审核精准扶贫对象时责任意识不强,态度不

端正,过于追求简单化,造成扶贫对象确定操作欠规范、欠透明。

主要表现在:一、不通过民主评议的程序,而是由个别村委会、政

府干部直接决定精准扶贫对象;二、有些精准扶贫对象确定后未公

示或公示时间不够就上报,导致好多村民对精准扶贫对象存在歧义;

三、有些村干部在贫困对象确定过程中怕得罪人,将村里有一定势

力的人直接上报,违反精准扶贫政策和申报条件规定,将不符合条

件的人员上报;四、政府为平衡精准扶贫指标,搞“轮流”、“拆户”报;五、有

些村干部不参照扶贫条件规定,直接将邻村的数据当做标准,根据

这些数据确定本村的贫困对象。

(三)选举贫困对象时村民不参与现象

双柏县居住环境恶劣,各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加之很多青少年都外

出务工,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小孩,根本不关心精准扶贫这一政策,

认为扶贫不可能扶到自己头上来。从而出现工作人员在贫困状况调查,收集贫困信息的时候,出现村民回避逃避现象,询问的时候发

现不正面回答现象。召开村民小组评审会的时候好多村民直接不参与,根本不关心精准扶贫对象是谁。

(四)各家的家庭经济情况难以精准衡量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贫困状况调查,收集贫困信息的时候根本不能准确的衡

量贫困对象的收入,只能看看他家的房子,存款来决定他家的贫困

程度。导致无法精准的收集到各家的家庭经济情况,只能听取村民

的描述来判断他家的经济情况。村民在申请精准扶贫对象的时候,

他家的经济情况只能由他自己所写为准,无法去真实的去计算他家

的经济情况,只好与其他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交流,来大概的猜

测申请人的经济情况与贫困程度,从而存在较多的贫困对象并不是

最困难,最需要去帮扶的。

三、精准扶贫对象确定不精准的原因

(一)确定贫困对象机制不够完善

1、贫困对象确定标准界定指标单一

双柏县2015年精准扶贫的对象的要求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800元

以下,只看收入不看支出,是现在双柏县确定贫困对象的一个方式,但这不能科学衡量贫困户的贫困程度。有些家庭在重大疾病、子女

上学或其他重大支出指标的影响下,家庭的可支配资源急剧减少,

家庭经济急剧缩水,人均实际生活可支出严重下降,家庭经济情况

急剧下降,需要得到精准扶贫帮助。很大部分精准扶贫边缘户存在

实际需求,急需通过帮扶来度过难关,却因为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

精准扶贫标准而被拒绝纳入。

2、精准扶贫界定标准模糊化

居民实物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种植、养殖等具体项目品种不同,

产值、投入及价格也不一样,这些收入的测算核定缺乏一种较为合

理的衡量标准,且农产品的价格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波动较大。

3、核查手段落后,难以把握真实信息

各乡镇、村在精准扶贫实际操作中多数采用“评议为主、测算为辅”

的办法进行计算,主要成谁上支持的人最多,谁就是最困难。这样

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和局限性,容易出现人情对象、关系对象、

拆户对象等问题。

4、监督不到位,不定期公示

精准扶贫是一个民生工程,是在帮助贫困人口,从中存在利益之争,政府在确定贫困对象的时候应该做到定期公示,而在双柏县好多贫

困村连村委公开栏都没有,无法做到对贫困对象信息的公示。目前,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对象确定的主要人员是村委会工作者,但是双

柏县存在监督主体缺位,对农村党员干部廉政监督的外部主体主要

是镇纪委,但对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及其非共产党员的

村委干部,镇纪委监督没有法规、政策依据,同时双柏县扶贫办由

于近几年扶贫工作重,单位人员少,监督环节跟不上。

(二)扶贫工作执行主体素质偏低

1、扶贫工作者不负责任

当前一些精准扶贫工作者觉得扶贫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做得好,自己得不到实际的利益,坦白说就是拿不到扶贫资金,做的不

好则受到上级的批评,种种原因导致他们对扶贫工作积极性不高,

从而不重视扶贫工作。由县乡安排的精准扶贫工作者思想觉悟不高,存在浑水摸鱼现象,不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来,

心里存在着扶贫对象识别出来的时候家庭经济情况越好越好,到时

候脱贫的时间短,就可以体现出自己帮扶的作用效果好,自己工作

能力也就体现出来。

2、扶贫工作者能力低下

当前,一些精准扶贫工作者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扶贫要求,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存在偏差,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者

存在着思想觉悟不高,业务工作能力不强等缺点。

(三)农民文化程度与素质偏低

1、农民文化程度低

由于农村教育的缺陷与乏力,现在农民中存在许多文盲,导致农民

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觉悟低,政策界限把握不准等因素。面

对利益之争时,互不相让,有的农民还直接虚报

【篇三: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

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

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

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2015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

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

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

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

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成为

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含义: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

实施: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

要求,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

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

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

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

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

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

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

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

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

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

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

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

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

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

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

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

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

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

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

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

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

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

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

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

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

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

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

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

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

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

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

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

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

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

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

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

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

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

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

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

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

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

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

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

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

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

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

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

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

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

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

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

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

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

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

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

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

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

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

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

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

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

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

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

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

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

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

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

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

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

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最新解读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

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

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

“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国务院扶贫办

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采访时候表示,中国

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使6亿

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

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都能够脱贫致富,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刘永富说,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 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

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

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自6月18日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

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

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

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

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总书记2012

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

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

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

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

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今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

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按照政府规定,年人均纯收入收入2800元以下的属于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有14个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这些地区

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较差。

刘永富认为,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

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中国的贫困人

口全部脱贫,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也有典型意义。

刘永富表示,中国扶贫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的经验

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

口比较多,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党的领导,通过全社会的动员,在全世界能够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