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第一课时)

荷花(第一课时)
荷花(第一课时)

荷花(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与课文形成共鸣。

3、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及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荷花)

2、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荷花。(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说说你对荷花的印象。

2、(配乐)师范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指出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归纳作者的观察顺序: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

3、小组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未见其形,先闻其香;荷花清香诱人使作者迫不及待的来到荷花池看荷花)

②看图,想象荷花诱人的清香,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作者循着荷花的清香,来到了荷花池旁,他看到了什么?

①默读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画。思考:请你用“我看到了······又看到了······还看到了·····”把荷花池的景色说出来。

②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③师总结:碧绿的荷叶、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这些都表现了荷花的(色彩美板书)

“挨挨挤挤”、“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出荷花非常(茂盛板书)

④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⑤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有两个字用的特别好,你看出来了吗?(冒、露)

“冒”写出荷花的活力的样子。“露”本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⑥齐读“冒”、“露”两句。注意重音。

2、第三自然段

①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吗?他们都有哪些姿势?(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派代表全班交流)

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种姿势,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③重点句: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指点:(板书活)一个“活”字,写出了多少种姿势呀!它是活的,它随时在活动,它随时在跳舞。作者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感叹道:“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个“画家”指的是谁呢?(大自然板书)我要说,这个作家也真了不起,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活的画。你来找找,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荷花池的“活”?(挨挨挤挤、冒、露、饱涨、马上要破裂······)

你来想象一下,荷花的“活”还能表现在哪儿?(放录像启发)④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大自然的画儿吧!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配乐)

3、第四、五自然段

①站在这么美的画儿前,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是作者看荷花的感受。(板书化为荷花)

②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化成了这荷花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你想想一下,当微风吹来的时候,你会怎样?当风过了之后你又会怎样?蜻蜓会告诉你清早飞行的那些快乐?小鱼会告诉你它的什么好梦?还有那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

③让我们扎上想象的翅膀,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咱们看看谁读的最好!自己练习一分钟。

④作者被荷花的美陶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会过神来,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四、体会课文,抒发情感

1、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齐读课文,把你对荷花的感情融进去(配乐)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1]

《荷花》教学设计 ——王闵家小学程玉彦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学情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观 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

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荷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吸引力。而我所教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农村,对荷花在本课的教学中这一新事物了解胜少,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势,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副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点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美 1、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白衣上,坐在绿船上。”是哪种花吗? 2、出示课题

师:是啊,正因为荷花有这样的品质,从古至今,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3、介绍作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为我们带来的——荷花(板书课题)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美一点,瞧,这就是—— 3、展示荷花图 (媒体课件出示活生生的荷花图) 师:你们看的都入迷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眼前的荷花吗?(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艳相看两不厌) 4、引导过渡 师:同学们,我觉得你们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那叶老先生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随着他的步伐到荷花池边去看看吧。 二、人文对话探寻美 (一)初读,感受美 师:同学们,尽情的读课文吧,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画出来,再多读几遍。找出本课的生字词。提出要求。 1、出示生字词,学生自读生字。再找小老师带读生字。

《荷花》课堂实录

《荷花》课堂实录 导读: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荷花》,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荷花 师:想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我到荷花池边去欣赏一下吧。 (播放视频荷花),学生边看边小声议论。 师: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生:千姿百态 生:美丽 生:百看不厌 生:完美无缺 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课文中描写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感受到了荷花是那么的美丽。 生:我觉得荷花真漂亮。 生:我好像闻到了荷花的清香。 师:是呀,荷花真美呀,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呢? 生齐:第2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第2段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师:谁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出示句子,再指名读。 师: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 生:一个个挨着、挤着。 师:你能表演出来吗? 生:……不能。 师:怎样才能演出来呢?谁愿意帮他。 不少同学跑到讲台前,大家挨在一起。 师:哦,这就是挨挨挤挤。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 生齐:多! 师: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贴池塘图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呀? 生:这是池塘。 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把这些荷叶贴在池塘里,注意要表现出挨挨挤挤的。 学生贴图,刚才没有表演的学生优先。 师:贴得真漂亮。我们再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这一句。 师:读了这句话,除了知道了荷叶多,还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荷叶很绿,是碧绿的。 生:它的形状是圆的,很大。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指名读,齐读。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师:你喜欢这样的荷花,我听出来了,特别是你轻轻地读出的“小莲蓬”,读得多好呀。 课件出示荷花的三种不同形态。 师:你们看,荷花有着不同的姿态,他喜欢的是其中的哪一种呢? 生指出。 师:这是全开的荷花,还有谁也喜欢这样的,请你也读一读。 指名几个学生读。 师:这是怎样的荷花呢?有谁喜欢这样的,请你读一读。 生读。 师:这是半开的荷花,也很美呢。再来看看这一种。女同学齐读。 师:全班同学齐读这三句话。试着把它背下来。 拿出三种形态的荷花剪纸,指名同学边背边贴在图上。 看图一起背诵这三句话。 师:老师喜欢什么句子,你们想知道吗?我也读一读,好不好? 生齐:好! 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师读句子。

《荷花》公开课教案

《荷花》公开课教案

《荷花》教学设计 倪中华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请大家齐读课题。 2、想去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老师到荷花池边去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 3、你们看得都陶醉了吧?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引导:从颜色、形状,还有荷叶等方面说。) 评: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生活处处是学习啊! 二、课文赏析 1、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读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板书:美) 2、是呀,荷花真美呀,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呢?(第2段) 3、请同学们拿出笔,轻读第2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谁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 A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你“挨挨挤挤”这个词读得真好!挨是一个多音字,还读作…… “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 ②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师:人少够吗?那请你们小组来表演下。) ③哦,这就是挨挨挤挤。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还有哪个词也能看出荷叶很多?让我们一起感受荷叶的多吧。(指定1-2大排齐读) ④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荷叶比作什么?“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又让你知道了什么?生:荷叶很绿,很圆,很大(板书:叶) ⑤是啊,荷叶也很美呢!谁能读出荷叶的美? (指名读、再指定3-4大排齐读) 归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咦,叶圣陶爷爷看到的是荷花是红色的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 B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他有一个字读得特别好?(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年级《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学习六个生字挨、莲、蓬、裂、姿、势,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 3、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4、初步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段意。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 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3、揭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反馈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

(2)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 三、学习第2、3段 1、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反复地读第2段。 2、请你读读最喜欢的一句话。 一个学生读后,再问,有没有读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齐读。读后说说这一句子好在哪里? 这一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板书) 说后再有感情地读这一句。(自由读,想象读,品读) 3、各句教学时的要点 第一句: 说明荷花多 第二句: 荷叶多、美 抓挨挨挤挤和比喻句 第三句: 从读中抓住冒 给冒换一词 你认为怎样的钻、怎么样的长才是冒? 将你刚才说的词加进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先指名读)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第四~六句: 学生在读句子时,教师指导莲蓬的形。

看图,教师指图中的部分荷花,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注意要有感情。随机理解花骨朵、饱胀、破裂等词。 你觉得荷花怎么样?(美)什么美?(姿态美、颜色美)如果只有一种姿态,美不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种种姿态。(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 品读4-6句,体会荷花的姿态美。(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学生自由读。) 4、齐读第2段 如果我们来到公园,来到荷花池边,面对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下面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第3段。朗诵时适当延长、停顿,让学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鸣。) 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第3段。(读中悟美) 四、说段意练习 1、教给说段意的方法,作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 2、学生自读第2段,说说段意。 3、讨论。 五、课堂作业 作业本1、2、4(1) 板书: 荷花 有的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荷花》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荷花》同步练习(I) 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荷花》同步练习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共22题; 共111分) 1. 拼一拼,写工整。 huān shēng xiào yǔ mǎn huái xìn xīn yì rú jìwǎ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挑战比赛激烈3. 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长________大长长________的音乐________ 快乐________ 看着________喝不着________ 4. 填空。《荷花》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等。 5. 按课文《荷花》内容填空。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儿的?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 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 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 6. 按拼音写汉字lǎ ba________玲lóng________ 小花gǒu________zāo ________糕楼tī ________kěn________

定脑jīn ________ 7. 判断是不是比喻句。 ①你长得真像你父亲。________ ②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像玉盘上的珍珠,晶莹夺目。________ 8. 读课文《荷花》填空: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中描写荷叶数量多的词是________,描写荷叶颜色的词是________,描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___。 9. 读课文《荷花》,填一填。 粉红的________________的荷花一阵________ 雪白的________________的花瓣一池________ 碧绿的________________的荷叶一幅________ 10. 读古诗《夜书所见》,文中的“知”是什么意思?11. 读句子,选择理解正确的序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A . “我”穿着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 . 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12. 根据拼音写词语。 qīnɡ tínɡ ________把又圆又大的hé yè________ 当做舞台,不停地yǎn zòu ________美丽的歌。 13. 形近字组词吵________ 钞________ 神

荷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荷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东小学唐新和 一、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运用PHOTOSHOP、FLSH、POWERPOI

NT等软件工具制作成幻灯片: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等。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七、教学时间: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读古诗,引入情境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大家想读吗? 在音乐声中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 师:在你的心目中,荷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你喜欢吗?如果可以,想不想再欣赏欣赏? (二)自主欣赏荷花图片、视频以及有关荷花的生物知识。 师: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欣赏到的荷花的美。 师:同学们的词语很丰富,句子也很美。说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数叶圣陶爷爷了,他看着荷花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风中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三)欣赏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四)抓2,3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荷花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优秀教学设计篇二: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优秀教学设计 《荷花》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材解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看似一大幅活的画。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多媒体出示)“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亭亭玉立花仙子,喜欢生活水中央,爱穿白色粉红衣,常常坐在绿船上。”(荷花)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好吗?(板书课题) 【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 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你的发现和感受! 让学生大胆回答。

《荷花》公开课教案

《荷花》教学设计 倪中华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请大家齐读课题。 2、想去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老师到荷花池边去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 3、你们看得都陶醉了吧?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引导:从颜色、形状,还有荷叶等方面说。) 评: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生活处处是学习啊! 二、课文赏析 1、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读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板书:美) 2、是呀,荷花真美呀,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呢?(第2段) 3、请同学们拿出笔,轻读第2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谁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 A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你“挨挨挤挤”这个词读得真好!挨是一个多音字,还读作…… “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 ②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师:人少够吗?那请你们小组来表演下。) ③哦,这就是挨挨挤挤。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还有哪个词也能看出荷叶很多?让我们一起感受荷叶的多吧。(指定1-2大排齐读) ④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荷叶比作什么?“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又让你知道了什么?生:荷叶很绿,很圆,很大(板书:叶) ⑤是啊,荷叶也很美呢!谁能读出荷叶的美? (指名读、再指定3-4大排齐读) 归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咦,叶圣陶爷爷看到的是荷花是红色的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 B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他有一个字读得特别好?(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上林县西燕镇寨鹿小学覃仲荣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 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体验: 1、弓I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I )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 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 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荷花》同步练习B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荷花》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39分) 1. (9分)看拼音,写词语 cūzhuànɡchóu mìbān jiāchónɡ jìnɡzhān yǎ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ián línɡfán yǎn hòu dài pénɡ pénɡ bóbózhī kū yè lu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分)看拼音,写词语。 gài niàn fēi xiáng bīn fēn shùn jiān xiǎo jì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2分)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朝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6分)按课文《荷花》填空。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看起来饱胀得________。 5. (2分)判断是不是比喻句。 ①你长得真像你父亲。________

《荷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荷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本文是关于《荷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运用photoshop,flsh,powerpoint等软件工具制作成幻灯片: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等.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七,教学时间: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读古诗,引入情境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大家想读吗 在音乐声中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 师:在你的心目中,荷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你喜欢吗如果可以,想不想再欣赏欣赏 (二)自主欣赏荷花图片,视频以及有关荷花的生物知识. 师: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欣赏到的荷花的美. 师:同学们的词语很丰富,句子也很美.说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数叶圣陶爷爷了,他看着荷花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风中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三)欣赏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四)抓2,3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引导学生读描写荷花美的句子. 抓住"挨挨挤挤","碧绿",体会荷叶的长势美和形态美.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2,抓住"有的……有的……有的……"学习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师:课文中一共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 (生自由读书) (打出荷花幻灯图片)同学们,这里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让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课堂实录【最新】

荷花 师:多美妙的歌声!相信你们的读书声也一定很好听,让我们 在今天的课堂上尽情的畅读!课前同学们积累了描写荷花的古诗吗?谁来背一背? 生1:背白居易的《池上》。 生2: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生3:背《江南》(汉乐府) 师:还有我们学过的一首诗----- 生:《小池》 师:一起来背背。(学生齐背)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 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不仅是因为荷花的美丽与清香,还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你们想看看 这样的荷花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 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 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 很多的发现和感受,来,勇敢的站起来说出你的发现和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非常的美丽。 生:我发现了荷花的生长过程,荷花先是一个花骨朵,然后长 出两三片花瓣,最后全展开了。(边说边用手做动作) 生:我看到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生:我看到了荷叶上有水珠,就像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非常 美丽! 生:我看到了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绽 开的荷花里面有嫩黄色的小莲蓬 生:(齐说)小莲蓬 师:(对刚才那位同学)你再把这个词读一读。(生读了两遍)生:我发现了有的荷花饱胀得要破裂似的。(听课老师露出惊讶、赞叹的表情)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有这么多美好的发现,著名作 家叶圣陶爷爷曾经观察过荷花,并且把他的发现和感受写成了一篇 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板书:《荷花》

第12课《荷花》教学设计

第12课《荷花》教学设计 黄河路第一小学曹慧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2、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成一池荷花。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欣赏荷花图片,谈谈感受。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3、教师导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而且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他一起到文中去细细欣赏吧。看看他是如何描写荷花的? 4、板书课题:荷花,齐读课题。 二、认真品读,领悟课文 1、品读第2自然段。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荷叶美和荷花美的句子和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告诉他们你的感受。 2、小组分享 (1)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认为最能表现荷叶美的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那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好?

你能把荷叶之间挨挨挤挤的感觉读出来吗? (板书:荷叶多) (2)还有哪个词语你认为用得好?。 (板书:色彩美) 指导,碧绿重读。 生:“大圆盘”用得也很好,写出了荷叶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3)在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显得更漂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呢?能不能用其他字来替换一下?再读一读。 (4)想象一下,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 (5)它们都有哪些姿态呢? 谁想完整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荷花的各种姿态呢? 看一看,作者描写荷花时用了一个什么句式? (6)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这说明荷花不仅很美,而且姿态各异。 (板书:姿态各异) 2、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①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②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③这里的“画家”指的是谁? 多么美丽的一幅荷花图呀,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再把2、3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3、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同学们,这么多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象画面。(教师配乐朗读)(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荷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溧水区晶桥中心小学张传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小节。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段,也是难点。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课前你们找到了哪些有关荷花的资料呢?课前同学们积累了描写荷花的古诗吗?谁来背一背?(小池) 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不仅是因为荷花的美丽与清香,还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你们想看看这样的荷花吗? 4、出示荷花图片。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妍、绿油油的荷叶) 5、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有这么多美好的发现,今天我们就走进荷花的世界,一起学习第12课《荷花》。齐读课题两遍。 这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的作品(简介作者叶圣陶),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他眼中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听教师范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荷花的? 二、探究新知 1、师导:这么美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打开课本,咱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美丽的荷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把字词读准了,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在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做出标记,适当写写自己的感受。 2.先来考考谁记生字最快,出示生词,指读,正音,齐读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3、掌握了生字词。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默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想想这三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味道、形态、姿势) 4、检查课文朗读。(分节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荷花》教学实录3

《荷花》教学实录3 一、听写生词,复习导入。 1、老师与同学一起听写(在家里已复习好的同学给大家读词)。课下请会默写的同学督促写错字的同学修改(个别字重点强调)。 2、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课文,说出不懂的地方。 二、学习文章,品评语言。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于海洋:“莲蓬”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后齐读。结合课文插图解释“莲蓬”意思--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里面有莲子。 王政勋:“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朗读后做动作理解。 李泽齐:就是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你理解的不错。仅仅在空中跳起优美的舞蹈吗? 李晓然:在地面上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也可以。那么这两个同学的意思合起应该怎么说? 李西:就是跳起优美的舞蹈。 师: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做做这个动作理解一下这个词。谁还有不懂的地方?(巡视后没有再举手的了。)你感到哪些地方写得优美? 金起明:开始朗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

花......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通过这一段描写,我觉得作者被眼前美丽的荷花迷住了,他也想变成一朵荷花,加入到里面。” 师:你说得真好!可从你的语气中,你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没有?(没有。)你再试读一遍好不好?(练读,较有感情。)通过他刚才的阅读,你们被这美丽的荷花迷住了没有?(没有。)。嗯,请同学们闭上眼,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画面。生:老师读完后,睁开眼学着老师的语气练习朗读课文。师:谁能告诉我,假如你是一只蜻蜓,清早看到这么美丽的荷花,会告诉它什么?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从这么美丽的荷花脚下游过时,会对荷花说些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想象的真丰富!我想你肯定是被这一池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作者为什么会被荷花陶醉?除了你们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好外,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 呼文妍:“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马上要破裂似的。”通过这一段,我看出作者写荷花的样子非常详细,就好像我们也看到了一样。 毕凯鹏:这段话里作者把荷叶想象成了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你们说得都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感情练读一下这一段。一会儿咱们要合上课本画一画这一段中荷叶、荷花的样子。

《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篇一: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荷花 篇二:《荷花》第一课时公开课 《荷花》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评: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 2.荷花又称莲花或者芙蓉,它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和大作家叶圣陶一起走进这片荷花池,一起品味这一池的荷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带拼音) 指名读,讲解莲蓬:出示莲蓬图,读好轻声 花骨朵儿:这个词是儿化音,谁能读准它。 露出:它还可以读露(水)。 挨挨挤挤:生做动作,一个挨着一个,形容数量很多。翩翩起舞:跳舞很轻快,很美。读美。

3.去拼音,分行读词语,齐读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板书:闻到花香 观察形状 欣赏姿势 想象成荷 回到现实 5.过渡: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品位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四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赶紧”“跑” 3、齐读第一段,读出作者迫不及待想看荷花的心情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篇三: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呈现多幅荷花照片)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自读课文。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荷花备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1.赶海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 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2.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 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大海啊故乡》的音乐磁带。 3.搜集有关大海的资料。 4.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知道什么是赶海吗?海水退潮的时候,人们到海边去捉小鱼、捡贝壳等等,这些活动就叫“赶海”。 有赶过海的吗?说说你觉得赶海怎么样。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赶海》。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生字的识、写。 投影出示前置性学习单,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读音。 支暑舅抓逃夹须捏俘虏 暑假舅舅夹住长须捏住俘虏大虾 哎哟喧闹恢复余晖趣事 痒痒的努努嘴儿赶海 (2)指名读。 注意:要区分清楚这两个词语的读法,韵母分别是“ao”“ou”。读一读。课文中是“哎哟”。 “努努嘴儿”、“痒痒的”,两个三声的字相连时,第一个要变成二声。三个三声的字相连时,前两个字都变二声。记住这样的规律。 齐读所有词语。 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能把书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书,提出要求:你认为他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就鼓掌给予肯定。 1、读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片段。(多读几遍,力求读好) 2、师生共同感悟朗读精彩句段。(重点感悟赶海的“趣”) 过渡:把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就算读好书了吗?对,这只是最起码的要求,要想读好书还应该读出自己对句子、段落的理解,读出感情,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师生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暑舅” 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

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