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1.明确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及特点; 2.掌握基本的指标筛选和数据预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的评价指标客观赋权法;4.掌握对各评价指标值进行综合的基本方法,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判断。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

一、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综合评价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建立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对现象发展的多个方面分别给予定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把各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对被研究对象做出整体性的评判,以此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须遵循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包括两方面内容: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评价结果越重要的指标应赋予较大的权数,反之,赋予较小的权数,同时要求各指标的权数之和应等于100%。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有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四)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模型。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数的基础上,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把各指标的评价值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评价值据此可对各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空间上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和排序

二、统计综合评价的特点;

1、综合性和整体;

2、可比性;

3、不稳定性。

第二节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一)指标筛选的定性方法——专家意见法

(二)指标筛选的定量方法

1、次要指标的删除。可以通过衡量各项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取值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大,则给予保留;反之,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小,可以考虑从评价指标体系中给予删除。

2、重复指标的筛选

154

155

(1)删除重复指标。设有m 个备选指标,可以通过分别计算各个指标与其余1-m 指标的复相关系数来衡量一个指标被其它指标替代的程度。

(2)选取代表性指标。同类指标中典型指标的选取可以根据某个指标与其它同类指标的单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平均数大小来确定。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与其它指标的关系越密切,可以作为同类指标中的典型指标。

二、数据预处理方法

(一)评价指标的类型一致化

评价指标一般有三种类型,即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指标。在对各指标值进行综合时,必须确保各指标的类型相同,才能给最终的综合结果一个评判的标准,即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如评价指标j

x 为逆指标,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值分别为ij x ,n i 2,1=,则可以令)0(,1'

>=ij ij

ij

x x x 或ij ij n i ij

x x x -=<<1'

m ax 或ij

ij n

i ij x x x +=

<<1'

m ax 1(ij x 可以是负值)。

(二)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评价指标之间的计量单位和数量级一般来说是不同的。在综合汇总前要去掉指标量纲的影响,即确定指标评价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指标实际值转化为可比的无量纲的指标评价值,这个过程就称作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通常是将逆指标和适度指标转化为正指标,然后再进行无量纲处理,最后进行综合汇总。常用的指标无量纲化的方法有:

1、相对化处理法。这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对比的基准,然后计算指标实际值与基准值之比,所得结果通常用百分

数表示,以此作为指标的评价值。基本公式为**

j

ij ij x x x =

,式中,*j x 为对比基准值。此外,也可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

在指标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即以指标值总和作为对比的基准计算指标的评价值,主要公式有:

∑=

=n

i ij

ij

ij x x x 1

*

()0>ij x 或∑=

=n

i ij

ij

ij x x x 1

2

*

)2,1(m j = 。只要是正指标,则*

ij x 的数值大者为优。 2、功效系数处理法。一般用ij d 表示第i 个评价对象第j 个指标的功效系数,并以}{m ax ij i

j x M =作为j 个指标

的满意值,}{m in ij i

j x m =作为j 个指标的不允许值,对正指标而言,则j

j j ij ij m M m x d --=

。10≤≤ij d ,ij x 离最佳值j

M 越近,ij d 越接近于1,反之,越接近于零。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计算公式为:6040+?--=

j

j j ij ij m M m x d ,当ij x 为不允

许值时,ij d 等于60;当ij x 取满意值时,ij d 等于100。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指标值都处在允许状态至满意状态之间,相应的指标评价值就介于60至100之间。

3、标准化处理法。当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呈正态分布时,可利用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之转化为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的无量纲指标评价值。

在对各指标评价值进行综合时,不同的无量纲方法就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一般来说,各种无量纲方法均有其较适用的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通常用指标综合法或用TOPSIS 法进行综合时,多采用相对化方法进行数据无量

156 纲化;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时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计算指标的评价值;而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时,多用标准化方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第三节 评价结果的综合

一、几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

由于不同的评价指标相对于某种评价目的而言其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对各指标评价值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后再进行综合。用j w 表示第j 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称之为第j 项指标的权重系数,满足10<

11

=∑=m

j j w 。

(一)主观赋权法

1、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也称德尔菲(Delphi )法,其特点在于集中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在一般的统计处理中,用算术平均数表示每轮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用变异系数来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当某一轮征询中变异系数小于给定的标准时,就可以用各位专家对第j 个指标赋权的平均数j w 作为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j w 的估计值。

2、层次分析法(简称AHP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数是一种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赋权方法。将m 个评价指标关于评价目的的重要程度按一定的比例标度进行两两比较,所得的结果用ij a 表示,则ij a 的赋值即表示第i 个指标与第j 个指标重要程度之比(j i w w /)的估计值。将指标重要程度两两比较的结果用矩阵表示,就形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可以用前面介绍的专家意见法通过反复咨询来得到。对判断矩阵A 中各行元素求几何平均值,得m ij m

j i a a /11)(∏== ,再对)2,1(m i a i =归一化处理,即可得指标i 的权重系数,即∑=

=m

i i

i

i a a w 1

,显然有10<

11

=∑=n

i i w 。

(二)客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对各评价指标的实际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来判别指标的效用价值从而确定指标权数的方法。

1、熵值法

(1)分别计算n 个被评价对象在第j 项指标下取值的比重∑==n

i ij ij xij x p 1/

(2)计算第j 项指标的熵值。ij n

i ij j p p k e ln 1

∑-==(取n k ln /1=,为常数) ,当所有被价对象在j 项指标上的取

值ij x (n i ,2,1=)完全相等,没有差异时,各评价对象在j 项指标下取值的比重相等,即n p ij /1=,此时,第j 项指标的熵值取到最大值,即1ln ==n k e j ;当被评价对象在指标j 下的取值差异越大,即ij p (n i ,2,1=)的差别越大,则相应的熵值越小。

(3)计算指标j x 的差异性系数。对于第j 项指标,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值ij x 的差异越大,熵值j e 就越小,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定义差异性系数j j e g -=1。

157

(4)确定指标权重。对各评价指标的差异性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m

j j

j j g g w 1 。

2、变异系数法。

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一般步骤如下: 首先,分别计算第j 个指标的变异系数j

j j σx V =

;其次,对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各指标的权

重系数∑=

=m

j j

j j V V w 1。

二、评价结果的综合

评价结果的综合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把评价对象多个指标的评价值合成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以便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判。概括地说,就是要构造综合评价模型)(i x w,f y i =,根据i y 值的大小,可以对被评价对象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也可在评价对象间进行排序或分类。几种常规的综合方法有:

(一)算术加权综合法,即ij m

j j i x w y ∑==1。

(二)几何加权综合法,即∏=∏===∑m

j w

ij w m

j w

ij i j j j x x y 1

1

显然,如果指标评价值ij x 都正指标化了,则综合评价值i y 越大越好,可以通过各评价对象i y 值的大小进行评判。

(三)TOPSIS 综合评价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被评价对象看成是由反映它整体状况的多个指标值在高维空间中决定的一个点,综合评价问题就转化成对各评价对象在高维空间中所对映点的评价或排序,这就需要事先确定一个参考点,以此为标准对各评价对象所对映点的优劣做出评价。通常,参考点有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之分,距离正理想点越近越好,距离负理想点越远越好,可以通过衡量评价对象的对映点与正理想点的相对接近度来对被评价对象的综合状况作出评判。具体步骤如下:

(1)对指标无量纲化得∑=

=n

i ij

ij

ij x x x 1

2*

; (2)对各指标评价值加权得*

ij j ij x w u =;

(3)确定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2121----++++==m m u u u u u u u u ,{}

{}

ij n

i j ij n

i j u u u u ≤≤-≤≤+==11min ,max ;

(4)计算样本点与正理想点的相对接度-

+-+=

i i i i D D D y ,其中:∑-=

=++

m

j j ij i u u D 1

2)(,∑-==--

m

j j ij i u u D 1

2

)(。 (5)比较i y 值的大小,i y 值越大说明第i 处评价对象的综合表现越好。

Ⅲ.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统计综合评价的定义和特点

(一)识记:统计综合评价的含义。

(二)领会:统计综合评价的特点。

(三)应用:统计综合评价的步骤。

二、评价指标类型一致化和无量纲化的方法。

(一)识记:

评价指标的种类、功效系数法、标准化法的无量纲公式。

(二)领会:

不同的指标类型一致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适用场合。

(三)应用: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性质应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识记:

利用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变异系数法进行客观赋权。

(二)领会:

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优劣及适用场合。

(三)应用: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性质应用正确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四、评价指标值的综合方法。

(一)识记:算术加权综合法、几何加权综合法的基本模型

(二)领会:算术加权综合法、几何加权综合法的适用场合及优劣;TOPSIS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三)应用

能结合数据预处理方法、指标赋权方法应用合适的综合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Ⅳ.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BCDE

2.ABDE

3.ABC

4.ABD

二、计算题

r:

1.解:分别计算每个指标与其它3个指标相关系数的平均值

j

158

159

63

.03

62

.056.072.03

66

.0362

.055.081.0365

.0356

.055.085.0379

.0372

.081.085.034321=++=

∑=

=++=

∑==++=

∑==++=

∑=≠≠≠≠j

i ij j

i ij j

i ij

j

i ij r r r r r r r r

1r 最大,表明该指标与其它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同类指标中的典型指标。

2.解:可以证明上述的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根据AHP 法确定权重步骤如下:

先求矩阵A 中各行元素的几何平均数,得

55.03121131=??

=a ,10.1321232=??=a ,65.112

3

333=??=a 再对i a 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i X 的权重系数,即 17.03.355.01

1

1==

∑=

=m

i i

a a w , 33.03.31.11

22==∑==m i i a a w ,5.03.365

.11

23==∑==m i i

a a w 则321,,X X X 三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7,0.33,0.5。

3.解:第一步,采用相对化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以高收入国家1997年的平均值*j x 为对比基准,则指标评价值**

j

ij ij

x x x =

,其中“农业占GDP 比重”为逆指标,则采用公式ij

j ij

x x x **

=

第二步,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别计算第j 个指标的变异系数j

j j σx V =

,再对各指标的变异系数

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m

j j

j j V V w 1。

160 第三步,求各指标的综合评价值。

先用算术加权综合法对各指标评价值进行加权算术平均求综合评价值,即ij m

j j i x w y ∑==1

。计算可得,美国的现

代化综合评价值为116.24%,略高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香港的现代化综合评价值高达546.7%,远远高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香港的农业占GDP 比重非常小,该项指标的评价值非常高,使得各指标评价值间得以线性补偿,难以准确反映香港现代化水平的均衡发展状况。因此考虑用几何加权综合法。

用几何加权综合法求综合评价值,即∏=∏===∑m

j w

ij w m

j w

ij i j j j x x y 1

1

,式中,11

=∑=m

j j w 。计算可得,美国的现代化综

合评价值为115.03%,香港的现代化综合评价值为168.31%。几何加权综合法较之算术加权综合法更合理地反映了各项现代化指标的均衡发展状况,比较可得,香港的现代化综合水平高于美国,并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冀教版七下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综合小结

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 知识技能目标 复习本章所学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性目标 通过运用本章知识,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随机现象背后表现出的规律性. 教学过程 一、知识框图 二、本章概述 1.总体与样本 当我们所要考察的对象多得数不胜数的时候,当我们的考察会给考察对象带来损坏的时候,当我们的考察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的时候,本章介绍的抽样调查方法就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数据对我们了解所考察的对象非常重要,但过多的数据有时反而让我们无法把握,这时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制作形象的统计图表,对这组数据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二是计算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这几个数据概括这组数据.当然,不是所有问题中这三个指标都有实际的意义,如果某个指标没有意义,自然不必计算. 有了好的工具还要用得恰当,如选取的样本要有一定的代表性,选取一组数据的代表时要注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适用范围. 3.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 不确定事件在实验中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不确定事件成功率的图象有“先波澜起伏,后风平浪静”的特点,我们就用平稳时的成功率来表示该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的机会.这样,玩游戏时,如果游戏规则令甲方赢的机会大于乙方,那么这个游戏就是偏向甲方的,是不公平的. 三、实践应用 例1某餐厅共有7名员工,所有员工的工资情况如下表所示: (1)餐厅所有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元? (2)餐厅所有员工的工资的中位数是多少元? (3)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

第十二章选修2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综合能力测试(Ⅱ)

第十二章选修2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综合能力测试(n)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C 解析: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人数比为??22 2!,按分层抽样的要求,抽取的样 又知样本容量为70 ,故三个年级分别应抽取27人、22人、21人. 3. 已知样本: 10 8 6 10 13 8 10 12 11 7 8 9 11 9 12 9 10 11 12 12 那么频率为0.25的范围是 A.5.5 ?7.5 C. 9.5 ?11.5 答案:D 解析:统计结果为:5.5?7.5,2个数据;7.5?9.5,6个数据;9.5?11.5,7个数据;11.5? 13.5,5个数据.因此频率为0.25的范围是D. 4. 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一共有m(m》3)个小矩形,第3个小矩形的面积等于其 余m- 1个小矩形面积和的£且样本容量为100,则第3组的频数是() 4 A.0.2 C.20 答案: B.25 D.以上都不正确C 解析:第3组的频率是£样本容量为100,故第3组的频数是100 X4= 20.选C. 5 5 1.(2019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某学校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师80人, 职员20人.现从中随机抽取10人组成一个考察团外出学习考察,则这10人中恰有8名教师 的概率为 A. C. 2 8 A80A20 A100 8 2 C80C20 0 B. D. 8 2 A80A20 A100 2 8 C80C20 解析:依题意得从100名教职工中随机抽取10人的选法种数是人中恰有8名教师的选法种数是C8o c2c种,因此所求的概率等于c:0 0种,其中所选的 选C. 10 2?新华中学高一年级有540人,高二年级有440人,高三年级有方法,抽取容量为70的样本,则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应分别抽取420人,用分层抽样的 () A. 28 人,24 人,18 人C.26 人,24 人,20 人答案:B B. 27 人,22 人,21 人D.25 人,24 人,21 人 本中三个年级人数比应保持不变, B.7.5 ?9.5 D.11.5 ?13.5 C:00,

第十二章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十二章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一、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的目的 趋势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它是指通过观察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在运用一定的方法比较各期有关项目金额的基础上,确定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及发展趋势,并对各项目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预测分析是财务分析估价企业未来职能的延伸。它是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资料,结合企业现在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考虑企业的发展趋势,由专门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或定量分析,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判断、预计和估算的行为,其核心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 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目的在于: 1.发现企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 2.为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3.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 4.为评估企业价值奠定基础。 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内容 无论是发现企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趋势分析,还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计和测算的预测分析,都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全面分析。具体来说,包括利润表的趋势与预测分析、资产负债表的趋势与预测分析、现金流量表的趋势与预测分析等三方面的内容。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揭示了企业收益的来源。利润表趋势与预测分析实质上是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项目进行的趋势与预测分析。 2.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趋势与预测分析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的增减变动及未来某一时点的发展状况进行的分析。 3.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趋势与预测分析是整个趋势与预测分析的核心和终点。 三、趋势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趋势分析时,可以直接将所分析的报表或项目连续几年的数据放在一起,编制一张趋势分析表,以观察表内各项目的变动趋势,判断其发展规律。同时,为准确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未来的发展情况,可以进一步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变动的趋势百分比。此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定比分析和环比分析。这两种方法也是进行趋势分析的主要方法。 1.所谓定比,是指选定某一会计期间作为基期,然后将其余各期与基期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得到的趋势百分比。这些比值往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示在一张分析表中。定比分析就是通过观察表内的这些定比指标,确定所分析项目的变动趋势及发展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2.所谓环比,是指将各项目的本期数与上期数相比较而得到的趋势百分比。这些比值同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示在一张分析表中。环比分析就是通过对环比指标的分析,确定和评价表内各项目变动情况及其趋势的分析方法。 四、利润表趋势分析 对利润表进行趋势分析就是对企业连续几个会计年度或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损益的增减变动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并了解企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为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状况奠定基础。 五、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趋势分析就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进

第11章统计指数习题

第七章统计指数 (一) 填空题 1、是表明全部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是表明部分现象变动的相对数。 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3、同度量因素在计算综合指数中起两个作用,即和。 4、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只有用这个特定权数加权才能等于综合指数,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只有用这个特定权数加权才能等于综合指数。 5、统计指数按所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和;按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和。 6、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总量指数相应的绝对增减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相应的绝对增减量的。 7、综合指数公式只适用有的情况,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既可以根据确定,也可以根据确定。 8、个体指数是说明事物动态的比较指标,总指数是说明事物综合动态的比较指标。 9、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数之间只能构成关系,则称其为指数体系。分析指数体系中各构成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程度的方法,称作。应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社会经济现象的诸因素具有关系。 10、某种商品的价格比上年上涨5%,销售额下降8%,则该商品销售量指数是。 (二) 单项选择题 1、类指数的性质类似于总指数,只是() A、编制方法不同 B、计算方法不同 C、范围不同 D、同度量因素不同 2、综合指数包括()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派氏价格综合指数公式是() A、∑ ∑ 1 1 1 q p q p B、 ∑ ∑ 1 q p q p C、 ∑ ∑ 1 1 q p q p D、 ∑ ∑ 1 1 q p q p 4、因素分析的根据是() A、总指数或类指数 B、两因素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指数体系 5、如果用同一资料,在特定权数条件下,利用平均数指数或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它们的计算形式不同() A、两者的经济内容和计算结果都不相同 B、经济内容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C、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的计算结果也相同 D、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计算结果不同 6、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几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A、综合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可变构成指数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讲课稿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1.明确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及特点; 2.掌握基本的指标筛选和数据预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的评价指标客观赋权法;4.掌握对各评价指标值进行综合的基本方法,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判断。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 一、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综合评价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建立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对现象发展的多个方面分别给予定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把各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对被研究对象做出整体性的评判,以此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须遵循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包括两方面内容: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评价结果越重要的指标应赋予较大的权数,反之,赋予较小的权数,同时要求各指标的权数之和应等于100%。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有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四)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模型。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数的基础上,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把各指标的评价值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评价值据此可对各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空间上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和排序 二、统计综合评价的特点; 1、综合性和整体; 2、可比性; 3、不稳定性。 第二节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一)指标筛选的定性方法——专家意见法 (二)指标筛选的定量方法 1、次要指标的删除。可以通过衡量各项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取值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大,则给予保留;反之,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小,可以考虑从评价指标体系中给予删除。 2、重复指标的筛选 154

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综合评价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1.明确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及特点; 2.掌握基本的指标筛选和数据预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的评价指标客观赋权法;4.掌握对各评价指标值进行综合的基本方法,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判断。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 一、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综合评价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建立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对现象发展的多个方面分别给予定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把各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对被研究对象做出整体性的评判,以此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须遵循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包括两方面内容: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评价结果越重要的指标应赋予较大的权数,反之,赋予较小的权数,同时要求各指标的权数之和应等于100%。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有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四)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模型。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数的154

155 基础上,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把各指标的评价值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评价值据此可对各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空间上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和排序 二、统计综合评价的特点; 1、综合性和整体; 2、可比性; 3、不稳定性。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一)指标筛选的定性方法——专家意见法 (二)指标筛选的定量方法 1、次要指标的删除。可以通过衡量各项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取值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大,则给予保留;反之,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小,可以考虑从评价指标体系中给予删除。 2、重复指标的筛选 (1)删除重复指标。设有m 个备选指标,可以通过分别计算各个指标与其余1-m 指标的复相关系数来衡量一个指标被其它指标替代的程度。 (2)选取代表性指标。同类指标中典型指标的选取可以根据某个指标与其它同类指标的单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平均数大小来确定。数值越大,表明该指标与其它指标的关系越密切,可以作为同类指标中的典型指标。 二、数据预处理方法 (一)评价指标的类型一致化 评价指标一般有三种类型,即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指标。在对各指标值进行综合时,必须确保各指标的类型相同,才能给最终的综合结果一个评判的标准,即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如评价指标j x 为逆指标,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值分别为ij x ,n i 2,1=,则可

第十一章统计指数自测题

第十一章 统计指数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 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A 商品价格指数 B 单位成本指数 C 劳动生产率指数 D 职工人数指数 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A 产量指数 B 销售额指数 C 职工人数指数 D 劳动生产率指数 4.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 5.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 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 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 ) A 单位产品成本 B 总成本 C 产量 D 质量指标 7. ∑∑-1 01 1q p q p 表明( ) A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B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C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D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8. ∑∑-0 1 0q p q p 表明( ) A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B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C 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D 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9.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 A 12.5% B 20%

10.指数按其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可分为() A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B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11.在计算加权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A 不同时期的 B 同一时期的 C 基期的 D 报告期的 12.指出下列指数中的拉氏数量指数公式() A B C D 表中所缺数值为() A 105和125 B 95和85 C 105和80 D 95和80 14.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5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135%,这说明() A 产量增长了35% B 价格增长了35% C 由于价格变动使产值增长了35% D 由于产量变动使价格增长了35% 15.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零售量增长了10%,零售价格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零售额()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16.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产量增长了15%,单位产品成本增长了10%,则总生产费用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 A 4.8% B 26.5% C 1.5% D 4.5% 17.某商店1992年与1991年相比,商品销售额上涨了16%,销售量增长了18%,则销售价格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 A 1.7% B -1.7% C 3.7% D -3.7% 18.某公司所属两个分厂,今年相比,由于两个分厂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而使公司的总平均成本下降了5%,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使公司总平均成本提高了10%。该公司总平均成本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 A -13.6% B 15.0%

第十二章 概率与统计

第十二章 概率与统计 1、[文]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与几个组的频数如下:[10,20],2;[20,30], 3;[30,40],4;[40,50],5;[50,60],4;[60,70],2. 则样本在区间[10,50]上的频率为 . 1.[文] 0.7 2. (文)某校高中生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取容量为45人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 15,5,25 B. 15,15,15 C. 10,5,30 D. 15,10,20 2. (文)D 【思路分析】: 每20人中抽取1人 【命题分析】:考察抽样方法。 3、(理)同时抛掷5枚均匀的硬币80次,设5枚硬币正好出现2枚正面向上,3枚反面向上的次数为ξ,则ξ的数学期望是 A .20 B .25 C .30 D .40 3、(理)B【思路分析】: 抛掷-次,正好出现2枚正面向上,3枚反面向上的概率为1652 525=C , 2516 5 80=?=ξE 【命题分析】:考察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求法及数学期望的求法。 4.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40,30[;3),30,20[;2),20,10[ 3),70,60[;3),60,50[;5),50,40[;4,则样本在区间)50,10[内的频率是( ) A .0.05 B .0.25 C .0.50 D .0.70 4.D 【思路分析】:7.020 5 432=+++= P ,故选D. 【命题分析】:考查频率的计算方法. 5、(理)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120 1 )(-= =ξk k P (*N k ∈ , )162≤≤k ,则=ξE _______ . 5、(理) 3 34 1201360= +?+?= ξ3221(120 1 E …)1615?+ 3 346068060120)(23172162322===+?++=C C C C . 6.对甲乙两学生的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取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 甲:70 80 60 70 90 乙:80 60 70 84 76 那么,两人中各门功课发展较平稳的是 . 【思路分析】:7474S 104S 70.4x x ====甲乙甲乙,,,,故S S >甲乙. 【命题分析】:考察抽样分析、期望(平均数)的应用 7、(12分) [理]甲、乙两人玩轮流抛掷一对骰子的游戏,由甲先掷,乙后掷,然后甲再掷,…. 规定先得到两颗骰子点数之和等于7的一方获胜,一旦决出胜负游戏便结束. (Ⅰ)若限定每人最多掷两次,求游戏结束时抛掷次数ξ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Ⅱ)若不限定两人抛掷的次数,求甲获胜的概率. 7[理]、【思路分析】 (Ⅰ) 抛掷一次出现的点数共有6×6 = 36种不同结果,其中“点数之和为7”包含了 (1 , 6) , (2 , 5) , (3 , 4) , (4 , 3) , (5 , 2) , (6 , 1)共6个结果,

第十二章 概率与统计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1.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方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值、方差. 3.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4.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5.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及主要性质. 6.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和简单应用. 7.实习作业以抽样方法为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略指南 在复习中,要注意理解变量的多样性,深化函数的思想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充分注意一些概念的实际意义,理解概率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所学概率知识的实际应用. 1.把握基本题型 应用本章知识要解决的题型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应用随机变量的概念,特别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以及期望与方差的基础知识,讨论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取相应值的概率及期望、方差的求解计算;另一类主要是如何抽取样本及如何用样本去估计总体.作为本章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教材以实习作业作为一节给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强化双基训练 主要是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迅捷准确的运算能力,严谨的判断推理能力. 3.强化方法选择 特别在教学中要掌握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还要进行题后反思,使学生在大脑记忆中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 4.培养应用意识 要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形式结构、数字特征、图形图表的位置特点等方面进行联想和试验,找到知识的“结点”.再有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进行训练,以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综合评价法最终需要计算一个____________来评价现象的优劣。 2.在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前,需要对每一个单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权数一般用相对数表示,同一级别的评价指标权数之和一般为____________。 4.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弥补统计指标体系方法的不足,便于被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改进的排队计分法或功效系数法,不同的评价对象的某一单项得分之间的差距相对较_____。 6.加权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标值是_________的。 7.最优值距离法实质上是计算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相应的最优值的____________的平均数。 8.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时,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又叫单项________。 9.指数综合法由于使用了统一标准作为评判尺度,使综合评价总指数在不同空间具有__________。 10.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中,若某一单项评价指标的不满意值低于实际值和满意值大于实际值,则单项功效系数取值在____________分之间。 二、单项选择题 1.要对现象作出综合评价,最终需要计算( ) A 单项功效分 B 总功效分 C 综合评价指标值 D 综合评价总指数 2.进行综合评价,先要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 A 选择的评指标越完整越好 B 选择的评价指标越系统越好 C 选择评价指标越能搜集到真实数据越好 D 选择评价指标要从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 3.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单项评价指标时( ) A 都只能是正向指标 B 都只能是逆向指标 C 只要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正向、逆向指标均可 D 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均不可 4.单项评价指标权数赋予时( ) A 必须是主观赋权 B 必须是客观赋权 C 一般同一级别的评价指标的权数之和应为1或100% D 纯粹是人为的 5.同一评价指标体系,但权数不同,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其结论( ) A 一定相近 B 一定相反 C 可能相反 D 没有可比性 6.采用排队计分法时,某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是( ) A 1( ,)1001001i k f k n x -=- ?- B 1 (,)1001001i n f k k x -=-?- C (,)1001001i n k f k n x -=- ?- D 1 (,)100100i n f k n k x -=-?- 7.最优值距离法中的距离是“相对距离”,即( )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元860055000636000 01 0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元10063600635001 01 1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售额总指数: %06.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元547526********* 01 1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29.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元267528800314751 01 1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元280026000288000 01 0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统计综合评价》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综合评价法最终需要计算一个____________来评价现象的优劣。 2.在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前,需要对每一个单项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权数一般用相对数表示,同一级别的评价指标权数之和一般为____________。 4.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弥补统计指标体系方法的不足,便于被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改进的排队计分法或功效系数法,不同的评价对象的某一单项得分之间的差距相对较_____。 6.加权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标值是_________的。 7.最优值距离法实质上是计算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相应的最优值的____________的平均数。 8.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时,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又叫单项________。 9.指数综合法由于使用了统一标准作为评判尺度,使综合评价总指数在不同空间具有__________。 10.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中,若某一单项评价指标的不满意值低于实际值和满意值大于实际值,则单项功效系数取值在____________分之间。 二、单项选择题 1.要对现象作出综合评价,最终需要计算( ) A 单项功效分 B 总功效分 C 综合评价指标值 D 综合评价总指数 2.进行综合评价,先要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 A 选择的评指标越完整越好 B 选择的评价指标越系统越好 C 选择评价指标越能搜集到真实数据越好 D 选择评价指标要从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 3.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单项评价指标时( ) A 都只能是正向指标 B 都只能是逆向指标 C 只要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正向、逆向指标均可 D 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均不可 4.单项评价指标权数赋予时( ) A 必须是主观赋权 B 必须是客观赋权 C 一般同一级别的评价指标的权数之和应为1或100% D 纯粹是人为的 5.同一评价指标体系,但权数不同,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其结论( ) A 一定相近 B 一定相反 C 可能相反 D 没有可比性 6.采用排队计分法时,某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是( ) A 1( ,)1001001i k f k n x -=- ?- B 1 (,)1001001i n f k k x -=-?- C (,)1001001i n k f k n x -=- ?- D 1 (,)100100i n f k n k x -=-?- 7.最优值距离法中的距离是“相对距离”,即( )

第十二章 学前教育统计分析研究

第十二章学前教育统计分析研究 第一节学前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概述 一、概念 统计就是数数或总括起来加以计算的意思。 学前教育统计分析研究就是依据统计原理对观察、调查、测验和实验等研究方法所收集到的学前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它已成为衡量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 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三个主要部分。 (一)描述统计 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分类和简化由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貌以表明研究对象的性质。 (二)推论统计 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部的(样本)数据资料信息,推论全局(总体)的情形。 (三)实验设计 在实验以前都要对研究的步骤、被试的取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对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等等作出严格的设计。实验设计的目的在于使研究者能科学地、经济地以及更有效地进行实验。 上述三方面内容,是密切联系的。描述统计是推论统计的基础,推论统计是带有预测性质的统计分析方法;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二者都是在良好的实验设计下获得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实验设计的优劣是决定统计分析成功与否的关键。三、统计分析的作用 (一)统计分析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二)统计分析有助于研究者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三)统计分析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家长以及幼儿保健医生了解儿童身心 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教育现场实验,促进 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统计分析的局限 第二节学前教育描述统计研究 主要的统计量有: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和相关量数。一、集中量数 是反映一组观测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是一组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量数的表达。 常用的集中量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集中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经常会用到集中量的统计指标。 (一)算术平均数 是平均数的一种。一般直呼其为平均数或均数。平均数一般用字母M表示,如果平均数是由X变量计算的,就记为 ̄。 1、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和特性 是指所有观测数据的总和除以总个数N所得的商。用符号M或X表示。其数学公式可写作:X=∑X /N=X1+X2+……+Xn/N(式中:X——均数;X ——变量(数据);∑——表是数据相加求和的符号,读作sigma(西哥马);N——观测数据的个数(或次数),一般总体次数用N表示,样本次数用n表示。 平均数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离差之和等于零。(所谓离差是指变量与均数 之差,一般用小写x表示,即x=(X—X)。)2)变量加减一个常数C,其所得均数等于变量的 均数加减该常数C。 3)变量乘除一个常数,其所得均数等于变量的均 数乘除该常数C。 4)两列变量之和的均数等于两列变量的均数之 和。 5)当观测次数N趋近无限大时,均数趋近真值 ∪,即N→∞。 2、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X=∑X/N=X1+X2+……+Xn/N 3、算术平均数的优缺点 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懂符合代数方法的进一步演算较少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二)中位数 1、概念 又称中点数,中数;用符号Md或Mdn来表示,它是指位于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 2、中位数的求法 (1)单列数据 是指一组数据中没有相同的数据,这时取处于序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为中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

医院统计指标综合评价参考模板

我院关于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简章(草稿) 医院是一个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单一统计指标只反映某一局部的数量特征,而不能全面概括整体的综合状况。为了获得对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保证对医院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客观性。 进行统计工作的综合评价,就是利用对医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量,构造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价值,最后进行比较和排序的统计分析的过程。通过综合评价,可对医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数量特征有一综合认识,还可对不同部门科室、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排序。用统计指标评价医院的工作虽是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但它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质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思想。 在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由于各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完全等价,需要对每个指标确定一个权重系数。权重系数的确定是否合理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层每一项指标的权重,是保证该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关键。 一、模型构建 本体系拟计划选用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和业务收入等五大统计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模型。其中人员构架暂定权重系数为0.05,医疗工作量和医疗工作效率两大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2,业务收入暂定权重系数为0.25,医疗质量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3,最终权重数值归由医院决策者确定。以下为各大统计指标的详细内容。 (一)医疗工作量指标 医疗工作量的计量单位主要为病种数、住院人次数、门诊人次数。通过分析病床、住院、门诊和医疗技术科室等方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反映医院人力、物力和技术效果是否得到正常发挥。工作量越大,表示完成的任务越多;治疗的疑难病种越多,表示发挥技术的效能越高。 1、住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包括入院人数、出院人数、各科出院人次数构成比、出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入院人数说明医院是否正常地完成收容任务。正常收容人数=实有床位数×正常床位使用率×正常床位周转次数。如

[高考数学]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12-5

课时作业(六十七) 一、选择题 1.(2011·沧州七校联考)若ξ~B (n ,p )且Eξ=6,Dξ=3,则P (ξ=1)的值为( ) A .3·2- 2 B .3·2 -10 C .2-4 D .2- 8 答案 B 解析 Eξ=np =6,Dξ=np (1-p )=3?p =12,n =12,P (ξ=1)=C 121(1 2)12=3·2-10. 2.设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表所示,且Eξ=1.6,则a ×b =( ) A.0.2 C .0.15 D .0.4 答案 C 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得0.1+a +b +0.1=1,∴a +b =0.8 ① 又由Eξ=0×0.1+1×a +2×b +3×0.1=1.6,得a +2b =1.3 ② 由①②解得a =0.3,b =0.5, ∴a ×b =0.3×0.5=0.15. 3.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ξ,η,满足ξ+η=8,且ξ~B (10,0.6),则Eη,Dη分别是( ) A .6、2.4 B .2、2.4 C .2、5.6 D .6、5.6 答案 B 解析 由均值、方差的性质,ξ+η=8,得η=8-ξ, Eη=8-Eξ=8-10×0.6=2, Dη=D (8-ξ)=(-1)2Dξ=10×0.6×0.4=2.4. 4.设投掷1颗骰子的点数为ξ,则( ) A .Eξ=3.5,Dξ=3.52 B .Eξ=3.5,Dξ=3512 C .Eξ=3.5,Dξ=3.5 D .Eξ=3.5,Dξ=35 16 答案 B 5.一射手对靶射击,直到第一次命中为止每次命中的概率为0.6,现有4颗子弹,命中

后的剩余子弹数目ξ的期望为( ) A .2.44 B .3.376 C .2.376 D .2.4 答案 C 6.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下: 其中a ,b ,c 成等差数列,若Eξ=1 3,则Dξ的值是( ) A.13 B.23 C.59 D.79 答案 C 解析 ∵a ,b ,c 成等差数列,∴2b =a +c ,又a +b +c =1,且Eξ=-1×a +1×c =c -a =13.联立三式得a =16,b =13,c =12,∴Dξ=(-1-13)2×16+(0-13)2×13+(1-13)2×12=59 . 二、填空题 7.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P (ξ=m )=1 3,P (ξ=n )=a .若Eξ=2,则Dξ的最小值等于 ________. 答案 0 解析 依题意有a =1-13=23,所以Eξ=13m +23n =2,即m +2n =6,又Dξ=1 3(m -2)2 +2 3 (n -2)2=2n 2-8n +8=2(n -2)2,所以当n =2时,Dξ取最小值为0. 8.设一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p ,进行100次独立重复试验,当p =________时,成功次数的标准差的值最大,其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1 2 ,25 解析 Dξ=100P (1-P ) ≤100·(P +1-P 2)2 =25 当且仅当P =1-P .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元860055000636000 01 0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元10063600635001 01 1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售额总指数: %06.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元547526********* 01 1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29.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元267528800314751 01 1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元280026000288000 01 0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 %5.924804441 011== ∑∑q p q p %765003800001==∑∑q p q p 销售量指数 %965004800 01 0== ∑∑q p q p %8.116380 4440111==∑∑q p q p 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 解: %125260325601001006050.110010.110025.10 0000 1 0001==++?+?+?===∑∑∑∑p q p q q q p q p q k q ()∑∑=-=-万元652603250 01 0q p q p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 加65万元。 5.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价格总指数 %78.8776 .300264 85 .014495.0349.08614434861 1 11 11 011==+ +++= = = ∑∑∑∑q p k q p q p q p k p p 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下降12.22%,绝对额减少36.76万元。

统计学-第七章--综合评价培训课件

二、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的基本步骤为:①选择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②选择综合评价方法,即根据被评价现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定所用的无量纲化方法和合成方法; ③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和研究目的的要求确定评价标准值,即确定指标的有关阈值和参数;④确定合成时所使用的反映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不同的权数;⑤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即无量纲化;⑥将各指标评价值合成为综合评价值,并依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和其它分析研究。 综合统计评价的具体方法不同,步骤和内容也略有不同。上述六个步骤中,前四步是准备工作,后两步是实际操作。下面介绍其主要步骤及其内容。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中,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能否准确反映全面情况的前提。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在对评价现象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量测定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有: 1.目的性。选择指标,构造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注意从评价目的出发。例如,要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就应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层次进行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选取经济效益指标;要研究企业活力状况,就应在正确理解企业活力含义的基础上,确定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总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能够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含义及特征,符合特定的研究目的。 2.全面性。企业经营综合统计评价是一种全面性的评价,因而选取的指标应具有代表性,指标体系的扫描范围要力求全面,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其被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全而性并不是包括所有的指标,而应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选择既能反映全面状况,又能体现被研究对象本质特征的概括性强的指标,使指标体系形成一个极大无关组,尽量减少指标间的相关影响。 3.可行性。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指标数据是否容易取得,数据质量是否真实可靠。例如,对企业及产品的竞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一般可以用竞争对手的相应资料作为对比标准,由于存在着竞争,这些资料的取得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选择评价指标,要考虑到信息来源是否畅通,能否通过变通处理获取资料。 (二)评价时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在确定了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才可以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与评价的问题有关,也与人们掌握的资料有关。这里处理数据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数据进行可比化处理,即使不同量纲条件下原本不可比的数据成为可比的数据;二是对数据进行合成化处理,即将经过可比化处理的若干个指标按一定的运算规则合成为一体,用来对企业经营系统或其中的某个子系统进行整体评价。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与一定的合成方法相结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具体评价方法。 关于评价的具体方法见后面的内容。 1、数据的可比化处理基础——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的量纲可能是不同的。一方面表现在计量单位的不同;另一方面表现在使用相同计量单位时,指标值数量级的差异。数据的可比化处理的意义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