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

发表时间:2013-02-22T16:15:35.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段道昌1 曾武菊2 [导读] 多发性溃疡指胃或十二指肠有多个溃疡,疼痛程度较重、无节律性,疼痛部位不典型。

段道昌1 曾武菊2

(1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中心卫生院 551400)

(2贵州省清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1400)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病变,诱发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对普通型和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进行综述,以提高其认识。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277-01 消化性溃疡约98%以上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比十二指肠溃疡多见。本文将对各种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

1. 普通类型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以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为特点。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以出血、穿孔为首发症状。临床症状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交替出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常多次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后缓解,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以春秋季节多发,可由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服药不当等因素诱发,胃溃疡的周期性特点比十二指肠溃疡更明显;节律性疼痛的发生和缓解与进食有一定的关系,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前或夜间出现,持续至进餐时或服药后消失;胃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0.5—1小时,持续1—2小时,至下次进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部位在腹上区剑突下偏右,疼痛可向背部放射,而胃溃疡疼痛部位往往在腹上区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不一,性质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可为隐痛、钝痛、烧妁感、腹胀感等,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少数为剧痛,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十二指肠溃疡可有空腹痛、夜间疼,疼痛常在进食后减轻和缓解;而胃溃疡的疼痛进食后不缓解,甚至加重。

消化性溃疡的其他症状包括:反酸、嗳气、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泻以及情绪波动等症状,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有关。近几年随着生活层次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典型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明显减少。消化性溃疡的体征较少,发作期可有腹上区疼痛,压痛点比较局限和固定,可伴或不伴有局部肌紧张,程度较轻。缓解期多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2.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2.1 应激性溃疡指由烧伤、严重外伤、手术和败血症等应激因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常为多发性,溃疡大小、深浅不一,临床表现多变,多数症状不典型,常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如应激因素不能及时排除,则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2.2 无症状性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6%,多见于老年人,此型溃疡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或在出血、穿孔时被诊断。

2.3 幽门管溃疡指溃疡位于胃窦远端、十二指肠球部前端幽门管处,起临床特点是进餐后出现腹痛,疼痛剧烈,无节律性,多数患者因进餐后疼痛而畏食,抗酸治疗可缓解症状,但不彻底,易发生幽门痉挛,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节律可较典型。

2.4 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乳头近侧,约占消化性溃疡的5%,具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但疼痛较重而持久,向背部放射,夜间疼痛明显,易伴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药物疗效较差。

2.5 高位胃溃疡指喷门、胃底、喷门下区的良性溃疡,多数患者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2.6 穿透性溃疡指溃疡较深,穿透浆膜层与周围脏器粘连,不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易发生于胃或十二指肠后壁,可累及邻近器官,包括肝、胆、胰、脾和横结肠等,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如穿透至肝脏可引起局部炎症,甚至肝膈下脓肿;如穿透至胆囊,可引起胃胆囊瘘或十二指肠胆囊瘘。如穿透至胰腺,可引起胰腺炎症反应,甚至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腹痛加剧,腹部压痛明显,可伴肌紧张。

2.7多发性溃疡指胃或十二指肠有多个溃疡,疼痛程度较重、无节律性,疼痛部位不典型。

2.8 巨大溃疡指直径大于2.0cm以上的良性溃疡,巨大胃溃疡患者的疼痛并不比一般胃溃疡重,呕吐和体重减轻较明显,可有致命性大出血,腹部可触及包块,死亡率较高,巨大的十二指肠溃疡常穿透浆膜层,累及邻近脏器而引起并发症。

2.9 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10%,病程长,疼痛的性质、程度与单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没有区别,但疼痛的节律性多消失,出血和幽门梗阻的发生率较高。

2.10 继发于内分泌瘤的溃疡主要是胃泌素瘤,患者大量分泌胃酸,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溃疡,可有复合性和多发性溃疡发生,症状顽固,病程长,常伴有腹泻,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药物疗效较差,其他内分泌瘤较少见。

总之,消化性溃疡单凭临床表现和体征难以与消化不良、肝、胆、胰腺等疾病相鉴别,故不能成为诊断依据,但对临床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12):1740.

[2]内科查房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0):409.

[3]基层医生急救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14):349.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消化性溃疡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消化性溃疡 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近年来,随着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阻断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的开发,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已经逐年降低了。 和胃溃疡相比,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更多,约为胃溃疡的3倍。近年来,城市中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数有所增加。与食用谷物等含糖物质相比,食用肉类时的胃酸分泌会增加。当胃酸过多的状态长期持续,积存在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的入口处)时,就容易损害黏膜导致十二指肠溃疡。 容易产生溃疡的部位胃主要可分为胃体部(上2/3)和幽门部(下1/3)两个部分,胃溃疡大多发生在幽门窦胃角部附近。随着年龄增长,易发生溃疡的部位将逐渐移向胃体部上部的食管附近。十二指肠溃疡多半发生在靠近胃的十二指肠球部。 【临床表现】 (一)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考试,大网站收集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二)消化性溃疡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 (三)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1.无症状型溃疡指无明显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因其他疾病作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时

消化性溃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 发表时间:2013-02-22T16:15:35.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段道昌1 曾武菊2 [导读] 多发性溃疡指胃或十二指肠有多个溃疡,疼痛程度较重、无节律性,疼痛部位不典型。 段道昌1 曾武菊2 (1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中心卫生院 551400) (2贵州省清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1400)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病变,诱发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对普通型和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进行综述,以提高其认识。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277-01 消化性溃疡约98%以上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比十二指肠溃疡多见。本文将对各种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 1. 普通类型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以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为特点。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以出血、穿孔为首发症状。临床症状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交替出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常多次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后缓解,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复发,以春秋季节多发,可由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服药不当等因素诱发,胃溃疡的周期性特点比十二指肠溃疡更明显;节律性疼痛的发生和缓解与进食有一定的关系,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前或夜间出现,持续至进餐时或服药后消失;胃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0.5—1小时,持续1—2小时,至下次进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部位在腹上区剑突下偏右,疼痛可向背部放射,而胃溃疡疼痛部位往往在腹上区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不一,性质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可为隐痛、钝痛、烧妁感、腹胀感等,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少数为剧痛,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十二指肠溃疡可有空腹痛、夜间疼,疼痛常在进食后减轻和缓解;而胃溃疡的疼痛进食后不缓解,甚至加重。 消化性溃疡的其他症状包括:反酸、嗳气、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泻以及情绪波动等症状,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有关。近几年随着生活层次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典型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明显减少。消化性溃疡的体征较少,发作期可有腹上区疼痛,压痛点比较局限和固定,可伴或不伴有局部肌紧张,程度较轻。缓解期多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2.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2.1 应激性溃疡指由烧伤、严重外伤、手术和败血症等应激因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常为多发性,溃疡大小、深浅不一,临床表现多变,多数症状不典型,常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如应激因素不能及时排除,则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2.2 无症状性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6%,多见于老年人,此型溃疡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或在出血、穿孔时被诊断。 2.3 幽门管溃疡指溃疡位于胃窦远端、十二指肠球部前端幽门管处,起临床特点是进餐后出现腹痛,疼痛剧烈,无节律性,多数患者因进餐后疼痛而畏食,抗酸治疗可缓解症状,但不彻底,易发生幽门痉挛,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节律可较典型。 2.4 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乳头近侧,约占消化性溃疡的5%,具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但疼痛较重而持久,向背部放射,夜间疼痛明显,易伴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药物疗效较差。 2.5 高位胃溃疡指喷门、胃底、喷门下区的良性溃疡,多数患者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2.6 穿透性溃疡指溃疡较深,穿透浆膜层与周围脏器粘连,不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易发生于胃或十二指肠后壁,可累及邻近器官,包括肝、胆、胰、脾和横结肠等,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如穿透至肝脏可引起局部炎症,甚至肝膈下脓肿;如穿透至胆囊,可引起胃胆囊瘘或十二指肠胆囊瘘。如穿透至胰腺,可引起胰腺炎症反应,甚至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腹痛加剧,腹部压痛明显,可伴肌紧张。 2.7多发性溃疡指胃或十二指肠有多个溃疡,疼痛程度较重、无节律性,疼痛部位不典型。 2.8 巨大溃疡指直径大于2.0cm以上的良性溃疡,巨大胃溃疡患者的疼痛并不比一般胃溃疡重,呕吐和体重减轻较明显,可有致命性大出血,腹部可触及包块,死亡率较高,巨大的十二指肠溃疡常穿透浆膜层,累及邻近脏器而引起并发症。 2.9 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10%,病程长,疼痛的性质、程度与单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没有区别,但疼痛的节律性多消失,出血和幽门梗阻的发生率较高。 2.10 继发于内分泌瘤的溃疡主要是胃泌素瘤,患者大量分泌胃酸,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溃疡,可有复合性和多发性溃疡发生,症状顽固,病程长,常伴有腹泻,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药物疗效较差,其他内分泌瘤较少见。 总之,消化性溃疡单凭临床表现和体征难以与消化不良、肝、胆、胰腺等疾病相鉴别,故不能成为诊断依据,但对临床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12):1740. [2]内科查房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0):409. [3]基层医生急救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14):349.

消化性溃疡教(学)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师资培训教学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 授课章节:消化系统疾病师资培训方向:内科 使用教材:《内科学》(8版),葛均波主编,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人卫社出版,2013年编写时间:2017-7 学时:2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方法及药物治疗熟悉内容 2.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了解内容 3.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 4.消化性溃疡发病情况 5.消化性溃疡鉴别诊断 6.消化性溃疡辅助检查 教 学重 点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3、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教 学难 点1、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 2、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鉴别; 教 学方 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取精讲法、互动式讲解、对比讲解、问题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病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补充新进展,及时总结归纳,密切前后联系,开展课堂教学互动。强调重点内容,结束前进行小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

教 学内容与组 织安排1、消化性溃疡的概述:定义,发病率,流行病学(5分钟) 2、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原理(10分钟) 3、病理:好发部位和溃疡的病理特点(5分钟) 4、临床表现:介绍本病的临床特点(15分钟) ①症状:疼痛部位、性质、规律性;其它胃肠道疾病症状;阐述清楚本病临床表现的典型规律性 ②体征 ③特征性溃疡,球后溃疡、幽门管溃疡 5、辅助检查:胃液分析、便隐血试验,X线及胃镜检查(5分钟) 6、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及主要鉴别疾病(15分钟) 7、消化性溃疡的治疗(15分钟) ①一般治疗 ②药物治疗:适用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制酸剂主要用于胃溃疡的药物;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其它方法 8、并发病的诊断及治疗(15分钟) 9、预后:复发率,病死率,死亡原因、预防(5分钟) 小结(10分钟) 依托病例患者男性21岁,以“上腹痛伴黑便”入院。入院前5天因饮食不规律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呈剑突下持续性钝痛,餐后明显,伴呃逆、腹胀,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无夜间痛及放射痛,无腹泻,每日解成形黑便1次,量约20ml,自服“鸡内金片(剂量不详)”,效果欠佳,逐来我院门诊。门诊大便OB(+),血Hb139g/L,以“消化道出血”入院。无手术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合作,皮肤及粘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无压痛、反跃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门诊胃镜:胃溃疡。 诊断:胃溃疡伴出血,HP(+)。 治疗方案:抗HP治疗。 出院医嘱:1.注意饮食;2.继续规律服药HP治疗。3.停药1月后门诊复查C14呼气试验。4.3月后复查胃镜。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

消化性溃疡 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致病,是黏膜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间失平衡的结果。 1防御因子 胃十二指肠黏膜自腔内向外几层构成了防御机制: ①胃黏液屏障; ②碳酸氢盐分泌; ③细胞再生,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 ④黏膜血流; ⑤前列腺素E和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具有细胞保护、促黏膜血流、增加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上皮再生。 2攻击因子 包括: ①胃酸与胃蛋白酶:遗传、饮食、精神因素、胃排空延缓、以及慢病(如肝硬化、肺心病、尿毒症、充血性心衰等)均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肿瘤,刺激胃酸大量释放; ②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③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E合成,其他如糖皮质激素、某些抗肿瘤药、口服铁剂或氯化钾等可直接损害黏膜屏障,氯吡格雷延缓溃疡的愈合;

④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脑病变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使得屏障功能和修复能力受损;⑤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其中胆盐、磷脂酶A和胰酶等破坏胃黏膜屏障; ⑥吸烟,胃黏膜血流量下降; ⑦酒精,直接破坏黏膜屏障。其中胃酸、Hp和NSAIDs是最主要的病因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即“无酸不溃疡”。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约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均由Hp感染所致。Hp破坏胃黏膜屏障(“屋顶”),致使H+反向弥散(“漏雨”),即“屋漏学说”。根除Hp,修复“屋顶”,可以显著降低PU的复发率。 ③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修复能力下降,以药物性溃疡和应激性溃疡为代表。这些因素叠加增加发病风险,如Hp阳性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增加PU或胃黏膜损伤的风险,建议先根除Hp。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上腹痛并有如下特点: ①慢性病程: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 ②复发性:反复发作,常有季节性,常在秋冬及冬春之交发病。 ③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饥饿痛(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持续至下餐进餐后缓解)、夜间痛或清晨痛;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痛(餐后约1h 出现,持续1~2h后缓解) 2、不典型表现

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内科消化性溃疡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系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 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管、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襻,以及梅克尔(Meckel)憩室。由于溃疡的病损超过黏膜肌层,故不同于糜烂。消化性溃疡的得名在于其发生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幽门螺杆菌、胃酸及非街体抗炎药等)大于防御因素(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及前列腺素等)所致。 【临床表现】 1.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 (1) 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 在上腹部偏左。 (2) 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半夜痛,进食可以缓解。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 患病的周期性和疼痛的节律性:每年春秋季节变化 时发病。 (4) 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 2. 其他症状:可以伴有反酸、烧心、暧气等消化不良症 状。

3. 体征 (1) 上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胃溃疡偏左上 腹。 (2) 其他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4. 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老年性溃疡及胃泌素瘤。特殊类型的溃疡不具备典型溃疡的疼痛特点,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胃泌素瘤患者多有顽固性症状和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手术后近期多复发,有的伴有水泻或脂肪泻。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往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要注意特殊类型溃疡症状往往不典型。还有极少数患者无症状,甚至以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穿孔、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2. 体征:消化性溃疡除在相应部位有压痛之外,无其他对诊断有意义的体征。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胃型及胃蠕动波揭示有幽门梗阻;如患者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则提示溃疡穿孔。 3. 胃镜检查:胃镜可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最直接的检查,而且还可以取活体组织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诊断 应包括溃疡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溃疡的分期:活动期(A1 A2)、愈合期(H1 H2)、瘢痕期CS1 S2)。对胃溃疡应常规取活体

胃溃疡的临床表现

胃溃疡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基本相似,明确诊断主要靠胃镜检查。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胃溃疡症状常不典型可表现为上腹痛及上腹不适等。绝大部分人可出现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有的也无任何症状,直至出现并发症。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主要有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纳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可能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频繁呕吐宿食,提示幽门梗阻。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胃溃疡上腹疼痛的特点: 1、慢性过程:除少数较早就医的患者外,多数患者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2、周期性:大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并且发作期与缓解期随季节变换、精神紧张、情绪 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因素的变化互相交替出现。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逐渐愈合、形成瘢痕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发作期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发作频率及发作与缓解期维持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溃疡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及巩固疗效的措施而异。 3、节律性:溃疡疼痛机制主要与过多的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有关,故不同部位的溃疡病疼痛具有不同的规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再次 进餐后疼痛重复出现,如此反复循环。当胃溃疡位于幽门管处或者与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并存时,疼痛节律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但是,有些特殊类型的溃疡病的疼痛节律性不是很明显,如老年人的溃疡及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等。值得注意的是当疼痛的节律性突然发生变化时,应考虑病情有所发展,或可能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4、疼痛的部位: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即通常所说的心窝窝)正中或偏左,疼痛范围 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但是疼痛的部位,并不一定就是溃疡所在的部位。当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可扩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等身体其他部位。5、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故溃疡病疼痛的程度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其性质也视患者的感觉而定,通常被描述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嗳气、压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3] [收起]

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

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症状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约10-15%)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少数特殊类型溃疡其临床表现又各有特点。 以下分别论述各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一)上腹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疼痛产生的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变可提高局部内脏感受器的敏感性,使痛阈降低;②局部肌张力增高或痉挛;③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溃疡疼痛的特点是: ①慢性经过,除少数发病后就医较早的患者外,多数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②周期性:除少数(约10-15%)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不再复发,大多数反复发作,病程中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互相交替。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逐渐愈合、形成瘢痕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发作期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发作频率及发作与缓解期维持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溃疡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及巩固疗效的措施而异。发作可能与下列诱因有关:季节(秋未或冬天发作最多,其次是春季)、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少数也可无明显诱因。③节律性:溃疡疼痛与胃酸刺激有关,临床上疼痛与饮食之间具有典型规律的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至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规律。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完全缓解。腹痛一般在午餐或晚餐前及晚间睡前或半夜出现,空腹痛夜间痛。胃溃疡位于幽门管处或同时并存十二指肠溃疡时,其疼痛节律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当疼痛节律性发生变化时,应考虑病情发展加剧,或出现并发症。④疼痛的部位: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内脏疼痛定位模糊,不能以疼痛部位确定溃疡部位。若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因穿透部出位不同可分别放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⑤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溃疡疼痛的程度不一,其性质视患者的痛阈和个体差异而定。可描述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嗳气、压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 (二)其它: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驰,流涎(泛清水)是迷走神经兴奋增高的表现,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具有较高活动程度。频繁呕吐宿食,提示幽门梗阻。便秘较多见与结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本病活动期可有上腹部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一、消化性溃疡的概述 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近年来,随着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阻断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的开发,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已经逐年降低了。 和胃溃疡相比,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更多,约为胃溃疡的3倍。近年来,城市中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数有所增加。与食用谷物等含糖物质相比,食用肉类时的胃酸分泌会增加。当胃酸过多的状态长期持续,积存在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的入口处)时,就容易损害黏膜导致十二指肠溃疡。 容易产生溃疡的部位胃主要可分为胃体部(上2/3)和幽门部(下1/3)两个部分,胃溃疡大多发生在幽门窦胃角部附近。随着年龄增长,易发生溃疡的部位将逐渐移向胃体部上部的食管附近。十二指肠溃疡多半发生在靠近胃的十二指肠球部。

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 一、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及影响因素。 1.胃酸一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在溃疡形成中占主要地位。 2.神经精神因素。持续、过度的精神紧张、劳累、情绪激动等神经精神因素常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素。 3.幽门螺旋杆菌系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削弱粘膜的保护因素。 三、其它因素 1.遗传因素有关。 2.饮食、药物、吸烟的影响食物和饮料对胃粘膜及其屏障可以有物理性(过热、粗糙等)或化学性(如过酸、辛辣、酒精等)损害作用。多种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利血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吸烟的人群中,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其溃疡愈合过程延缓,复发率显著增高,以上与吸烟量及时间呈正相关性。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流行病学】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西方国家资料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我国临床统计资料提示,消化性溃疡患病率在近十多年来亦开始呈下降趋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最为常见,、DU多见于青壮年,而GU多见于中老年,后者发病高峰比前者约迟10年。男性患病比女性较多。临床上DU 比GU为多见,两者之比约为2~3:1,但有地区差异,在胃癌高发区GU所占的比例有增加。 【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经常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酸和在酸性环境下被激活、能水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此外,还经常受摄人的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但却能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维持黏膜的完整性,这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目前认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这一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足以抵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一般而言,只有当某些因素损害了这一机制才可能发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近年的研究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少见的特殊情况,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现将这些病因及其导致溃疡发生的机制分述如下: (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确认幽门螺杆菌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证据: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普通人群,在DU的检出率约为90%、GU约为70%~80%(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往往能找到。NSAID服用史等其他原因);②大量临床研究肯定,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用常规抑酸治疗后愈合的溃疡年复发率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降至5%以下,这就表明去除病因后消化性溃疡可获治愈。至于何以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仅有少部分人(约15%)发生消化性溃疡,一般认为,这是幽门螺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不同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一种假说试图将幽门螺杆菌、宿主和环境3个因素在DU发病中的作用统一起来。该假说认为,胆酸对幽门螺杆菌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正常情况下幽门螺杆菌无法在十二指肠生存,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增加是DU发病的重要环节,因为酸可使结合胆酸沉淀,从而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在十二指肠球部生长。幽门螺杆菌只能在胃上皮组织定植,因此在十二指肠球部存活的幽门螺杆菌只有当十二指肠球部发生胃上皮化生才能定植下来,而据认为十二指肠球部的胃上皮化生是十二指肠对酸负荷的一种代偿反应。十二指肠球部酸负荷增加的原因,一方面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窦炎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窦D、G细胞,削弱了胃酸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从而导致餐后胃酸分泌增加;另一方面,吸烟、应激和遗传等因素均与胃酸分泌增加有关(详后述)。定植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幽门螺杆菌引起十二指肠炎症,炎症削弱了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在胃酸/胃蛋自酶的侵蚀下最终导致DU发生。十二指肠炎症同时导致十二指肠黏膜分泌碳酸氢盐减少,间接增加十二指肠的酸负荷,进一步促进DU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对幽门螺杆菌引起GU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

消化性溃疡习题

1 消化性溃疡的命名是由于 A 溃疡位于消化道 B溃疡局限于胃和十二指肠 C溃疡影响消化于吸收功能 D溃疡的形成由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消化作用引起 E 溃疡由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 2 一患者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在送往医院途中,患者体位应为 A 平卧位 B 左侧卧位 C 俯卧位 D 右侧卧位 E 半卧位 3 胃溃疡发病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胃酸分泌增高 B 胃黏膜屏障减弱 C 遗传因素 D 免疫因素 E 饮食不节 4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 幽门管 B 胃底 C 胃小弯 D 胃大弯 E 胃体 5 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 十二指肠乳头处 B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C 十二指肠水平部 D 十二指肠升部 E 十二指肠降部 6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的好发部位在 A 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B 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C 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D 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E 胃体 7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所谓损伤因素主要是指 A 粗糙食物的损害作用 B 胃酸、胃蛋白酶原的消化作用 C 反流的胆汁、胰酶的侵袭作用 D 神经、精神因素的长期作用 E HP感染 8 促使溃疡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中,属于胃肠黏膜保护因素的是 A 幽门螺杆菌感染

B 胃酸和胃蛋白酶 C 前列腺素 D 阿司匹林 E 胰酶 9 壁细胞总数增加与下述何种疾病有关 A 胃溃疡 B 十二指肠球溃疡 C 胃癌 D 慢性萎缩性胃炎 E 反流性食管炎 10 消化性溃疡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为 A 嗳气、反酸 B 上腹痛 C 缺铁性贫血 D 营养不良 E 出血 11 消化性溃疡疼痛的周期性发作多在 A 初秋至次年早春 B 早春至初夏 C 夏秋之交 D 秋冬之交 E 冬季 1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规律是 A 疼痛-进食-疼痛 B 疼痛-进食-缓解 C 进食-疼痛持续不缓解 D 进食-疼痛-缓解 E 无规律 13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急性穿孔 B 幽门梗阻 C 上消化道出血 D 癌变 E 穿孔 14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不正确的是 A 幽门梗阻 B 穿孔 C 上消化道出血 D 癌变 E 肝性脑病 15 消化性溃疡发病人有家族聚集现象是由于 A 全家饮食高热量 B 全家都饮酒 C 全家都吸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