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韩愈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韩愈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韩愈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偏离实际,师生关系僵化,方法单一致使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逐步降低,难以满足学生自我道德提升发展的需求。回顾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都散发熠熠光辉,唐代的韩愈就是其中的典型。韩愈传承了儒家道统,主张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以复兴儒道为己任,入仕以来,非常关注教育事业发展。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渗透在《原性》、《原道》、《进学解》和《师说》等篇章里,古为今用,即对学校的道德教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的解读

人性问题是哲学和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中国古代教育家大都从人性论角度出发,肯定了道德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发展的作用。韩愈继承了西汉董仲舒和王充的人性理论,从唯心主义天命论出发,阐明了其人性论观点,并提出了性三品说,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1. 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明确的定义了他心目中的仁义道德。由此可知,道德教育就是让人民知晓仁义道德,达到求善修身的目的。但是从韩愈的思想中透露,儒家虽然是以仁义为本的道德观,却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同层次的道德追求,从而道德教育的目标也应分为两个层次:一为培养具有基本道德情操各致其能以相生的平民百姓;二则是成就既善己而必以兼济天下的圣贤人才。

各致其能以相生出自《圬者王承福传》,意寓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尽他所能,为生存和社会发展而努力。这与孟子的劳心、劳力说还有社会分工论有这异曲同工,却又有所发展。韩愈具体化和明确化了儒家的仁义之道,以此提出立身行己的基本道德准则,不仅谴责了道、佛两家不致其能以事生养的理论,也提出了君、臣、民皆应各致其能、劳而后食的观点。各致其能以相生可以说是韩愈对当时士、农、工、贾等平凡世人提倡的道德目标。

为使道德教育的更高要求,达到完美的道德人格,韩愈在《争臣论》中提出了自古圣人贤士&&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的圣贤目标。出众的贤人志士,不仅是为了完善自身修养,更是为了济世助人。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韩愈便以三人为例,说明了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可见,既善己而必以兼济天下是韩愈所认为的道德理想人才,也是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目标。

2. 道德教育中教与学的师生关系。韩愈对于教与学的师生关系的观点集大成于《师说》一文中。《师说》也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高度概括了道德教育过程中为师职责和择师标准以及教与学的态度等内容。

首先,韩愈明确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教师的任务包含了三个方面:传授儒家仁义经典,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六艺经传和解答学生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传道是目的,授业和解惑是传道的过程和手段,三者主次有序,职责分明。

其次,韩愈认为择师是以道的标准的。他主张不论出生、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是他一项大胆而有独到的择师原则。他解释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也就是说,谁闻道先,谁闻道多,谁便是师。求善者最好能够虚心求道,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三,韩愈相信师生之间是相对的,即可以相互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仁义道德面前的平等关系,这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封建师道尊严的一种否定观点。《师说》中提及圣人无常师并列举了孔子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的典故,进一步阐明了人们应该兼容并

包、博采众家之长,才能深刻理解仁义之道,借以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之风,提倡了乐于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的新风气。

3. 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韩愈一直在政治上主张儒家以道德治天下,德治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治问题,因此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此过程中,他认为道德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关键,不论是《马说》还是《进学解》中都体现了韩愈爱惜高尚的人才,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应用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

首先,明确慎其所道的道德教育原则。第一步必须先要确立正确的方向以及价值标准。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标杆,韩愈强调,儒、道、佛三家并存的情况下,唯有孔孟之道才是正道。其次要待己以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有信心和坚定的信念,不能随波逐流丧失主见。所谓‘待己以信’者,己果能之,人曰不能,勿信也&&信乎己而已矣。再者更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学无止尽,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道德品质的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因为一些世俗功利而降低道德教育的品质。

其次,道德教育要注重教学反思。《进学解》中有云:行成于思,毁于随,德行会因重复反思而进步,也会因循随俗而败坏。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思考,多加钻研不同的教学思路,避免学习者受到庸俗偏颇的价值观念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此外,韩愈还提倡独创的道德教育观念。师其意不师其辞不要尽信书本,形成固定思维。道德教育不仅要学思结合,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大胆创新。韩愈和孔子一样推崇因材施教,韩愈以匠氏之工、医师之良为例指出道德教育应该因材施教,结合学生自身禀赋特点,采取不拘一格的培养方式,既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又能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摘要】《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以《大同书》为代表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人建构出一种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为寻求现代转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并尝试着将中国文化价值世界化。而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谐思想、素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同思想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教育思想价值观 一、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政治价值观念。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三)中国人自立自强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留些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四)个人经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出国门的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等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社会。他也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自由、平等、博爱,但不久,他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进而诞生了中国人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二、大同思想 (一)平等观 平等观是康有为思想中闪光点之一。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且女子最有功于人类,男女应该平等。然而,我国的传统却是“重男轻女”。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见解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呢?杜威把它概括为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指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他把教育本质生物化了。 2、“教育即生活” 为什么说教育即是生活呢?杜威作了这样的解释: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说:教育即是生活”。他宣称,他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与斯宾塞关于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教育即生活”并没有真正反映教育的本质,但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它

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杜威在“教育即生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中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因此,学习,受教育过程实际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使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经验经过改造与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是有合理因素的;但他把儿童获取主观经验的过程看作是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则是错误的。教育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接受间接经验。二、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见解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的教育信条》中都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他说,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过程外无教育目的,根据这种观点,杜威批判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理论。他认为,如果“遵守”外加的教育目的,青年人的个性就会被忽视,从而会违反儿童本身内在的需要,违反了本能。因此,他认为,教育除了它自身的过程之外,不应有什么外加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教育过程就是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杜威认为有两种教育目的的存在是可能的。一种是教师或家长提出来的。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 (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体系以宗法等级的社会结构为基础 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始终建立在经济社会结构上。在周朝的时候,以周公为主的奴隶主贵族根据当时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社会结构和等级分封制,就建立了“有孝有德”的伦理思想。“孝”成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孝”本身的等级观念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周人为了使自己的政权取得合法化,永远牢固,还提出了“修德配命”与“敬德保民”的思想。[1]到了汉代,小农经济取代了周朝时的国土王有制,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家族宗法制代替了氏族宗法制。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化了的儒家思想维护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始终占着统治地位,这不是天命,也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封建社会始终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靠土地生活,同一个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2]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的一大部分是这种社会制度的理性论证,反映了它的伦理价值。 伦理道德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它是从现实中提取出来,反过来又去约束现实,让现存的一切合理起来。儒家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实际存在着的宗法、等级关系,具有更多的现实可行性,因而被历史所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墨家思想尽管有很多美妙的东西,但由于其脱离现实,而被历史所淘汰。 (二)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变革始终以传统为基础 伦理思想尽管为社会的上层所制定,为维护一定集团的利益服务,但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存在价值,在实践中积淀为人们稳定的价值信仰,成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规范。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又存在于民族的群体意识中,它不会随着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而彻底消亡。因此,当时代发生巨变时,一些有形的制度可能会完全变革,但伦理思想不能彻底抛弃。如果抛弃了这种已经内化于民族生命之中的伦理思想,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新的伦理思想体系就很难产生。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既适应当时的经济社会结构,又从前辈身上吸收有益的东西,尊重中华民族已经形成的伦理道德传统。 二、把握当今经济社会结构,创造适应新时代的道德观 (一)当今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特点 中国现在的经济社会结构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经济形式上几种经济形态并存,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工业经济,也有知识经济的成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方面有了更多的追求。二是社会正逐渐打破封闭,人口流动开始加剧,旧有的家族观念也在解体。三是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个人选择的自由性在加大,人们对自由和民主有了更多的向往。 (二)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在道德建设方面要强调多元化,我们不仅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价值观,还要吸收西方的一些有益的价值观,更要向年轻一代传播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在介绍古代道德教育传统方面,我们不仅要介绍占主导地位的儒家的主流道德教育思想,还应介绍先秦诸子及后来儒家及其它学派的道德伦理思想。比如对义利观的介绍,不仅让人们知道儒家主流派别所提倡的“重义轻利”思想,还应该让人们知道墨子的“既贵义,又尚利”的义利统一观,以及明末清初以来近代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义利思想。通过这种介绍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性,消除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误解,增强其对民众的亲和力。 在加强多元性的同时,应不断培养国民尤其是中小学生道德的判断力,让他们通过各种道德伦理思想 屈彩霞丰向日 (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宗法等级的社会结构为基础,二 是重视继承传统。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把握时代社会特点,不断汲取传统中有益的营养,以传统 的智慧解决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道德教育古代成功启示 道德教育研究 99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 《长 [1]。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

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 “天 造化施为。受天之所命不是简单的受造于造物主,更直接意味着人生在世具有的使命感和庄严的存在意义。因此人生来就背负了责任,生存总是伴随着将天之所命在世内展开和现实化的迫切要求。通过这一阐述,论证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人的区别都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因而学与不学意义重大,正是居于此,康有为才不遗余力大力开展为学、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求完善自己,更求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教和学的思想 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一书中对“教”与“学”的发生追本溯源,通过这种几乎是社会进化论的还原,对教与学的传统想象作了修改。他说:“教学不知所自始也?人类之生,其性善辨,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辨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斯。民生颛颛顽愚,不辨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惟其善于辨思,人道之始,其必有别矣。 待的:“夫学患不深详,教患不明浅;学患选之不精,教患推之不广,义皆相反。以学为教,安能行哉?”[6]“周官尚有岁月读法,谏救劝德犹是敷教之余法,不与学校相杂”[7]“选举止于士,敷教下逮于民”[8]。康有为所说的教不再是以孔子所说的“成人”(像藏武仲一样博学多识,像公绰一样清心无欲,像卞庄子一样孔武有力,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为目标,而是指一般的社会成员应该能够接受到的最基本素质教育,前者对于新时代来说,过于想

《道德经》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8717258.html, 《道德经》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作者:杭烨严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极大地丰富,但是道德的滑坡却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象。然而,现实的困境更加剧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道德教育在当今很难得到深入人心的效果。面对不容乐观的现状,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大学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169-01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带来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繁荣的背后仍存在不少人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感到迷惘,甚至会走入重大的道德困境,继而产生重大的道德失范,这对我国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重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一方面需要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回看中国先哲们的道德教育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为我国当今教育思想提供的许多可借鉴之处,探究《道德经》的教育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二、《道德经》的道德教育思想探究 老子并没有像孔子一样,成为教育事业的实践者。但老子著书立人,他以自己的睿智与丰满的人生经验为后人留下了饱含道德教育思想的《道德经》,细细探究,将会发现许多对当今道德教育有借鉴意义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脚踏实地,切莫空谈 老子是十分推崇踏实苦干的,他最忌讳的就是夸夸其谈,在老子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这一点。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老子看到孔子一副年少气盛、春风得意的样子,就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批评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予子之身”。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主张内敛平实的为人之道。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写“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言辞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的人未必广博,广博的人未必有真知。老子所欣赏的就是一种脚踏实地,切莫空谈的躬行实践法,这在我国现今大学的道德教育极力所倡导的。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育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 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

教师必读—浅谈《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江苏教师考试:教师必读—浅谈《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江苏教师考试群: 248628080 江苏省教师招聘(https://www.360docs.net/doc/2e18717258.html,/)考试笔试内容一般包括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公共知识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时政及其它综合知识。幼儿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专业只考公共知识部分。专业知识,即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面试采取说课、讲课的方式进行。有的地区只说课,不用讲课;有的地区以讲课为主。具体考试内容参照各地的人事考试网。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会及时发布中公教育最新研发成果,历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及真题,及相关复习备考资料,配套练习题等供考生巩固学习,助力广大考生在2014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学记》乃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当时学生的必修课。它作为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其全文虽不过1229个字,但却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学记》全文言简意赅,详细阐述了诸多教育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等。中公教育讲师侯婷婷从《学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教学原则、以及师生关系思想等几方面进行剖析。作为中国古代系统地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献,《学记》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回首这一经典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感悟古人教育思想的真谛,而且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有重大的启迪。 (一)《学记》中强调的教育的地位与重要性 1.教育的地位 《学记》的开篇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战略地位。“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就告诉我们,统治者懂得发布政令、善于谋划国家大事,只能获得小的声誉,不能耸动民众;招贤纳良,体恤反对者,可以耸动民众了,但还不能教化百姓。统治者如果想把统治思想贯彻下去,并且充分地体现出来,必须首先做好教育事业。这实际上表明了作者的一种价值观,即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教育的重要性 《学记》还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第 1 页 共 1 页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材料一 ①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就当前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社会风习各方面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主张、建议、措施和方法,其中要点是要求开放政权,用立宪制度代替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和缓的改良方法,从上面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这些要求和建议是直接承继、综合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整个改良主义变法思潮而来的,是它的最后的政纲政策式的提出和概括。③作为行为纲领,这一方面的思想直接服务于当时的变法运动,对康有为本人和改良派具有最直接的实践意义。康有为在其他方面的思想理论活动和宣传组织活动,大都是服务于这一实践目的和现实政纲的。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④康有为努力改革的中心目标是以西方为主要模式以求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学术思想的改变。他要达成目标的方法是⑤按照近代西方的样板,以缓进的步调,使古老的中国传统进入共同的近代世界的价值系统——他认为近代西方的样板适合同一时期发展中的所有国家。⑥中国的专制必须结束;但考虑到政治发展的阶段,它必须先经过君主立宪的中间阶段,然后才能达到完全的民主。它的落后农业经济必须改为工业经济;私有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化,才是其原动力。⑦在近代生活方式到来之前,必须先有社会与思想上的准备;但本土文化中的有效因子不能一概扫除。 ——摘编自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 ①阐述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②指出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思想来源;③点明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实践意义;④指出了康有为变法改革的中心目标;⑤点明了康有为为达成变法改革目标而采取的方法;⑥反映出康有为认为中国必须变革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⑦说明康有为维新思想中继承传统与革新面貌并存。两则材料论述了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凸显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目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刘永弘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振兴道德是人在迈进21世纪的一项重大使命,在发展20世纪光荣道德传统的同时,又要积极回应道德所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特别要重视和大力推进道德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理应主支借鉴吸收中外已有道德教育理论的精髓,不断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西文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仍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认知发展;阶段论;实践观;启示 20世纪是人类道德迅速发展的一个世纪。社会的大变革推动了道德生气勃勃的发展。革命意志、爱国情操、崇尚科学、敬业精神等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质,都是20世纪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变革的20世纪里,道德又经受着来自强权政治、各种严峻社会问题、现代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秩序等方面的严重挑战,以致使人们发出了“道德沦丧”的惊叹。因此振兴道德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一项重大使命。在继承发展20世纪光荣的道德传统的同时,回应道德所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特别要重视和大力推进道德教育。在普遍提高人类道德素质的过程中,着重以高尚的道德风貌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一代。我国学校教育一贯坚持将德育置于首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学校其他学科教学中,也注意渗透德育内容,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注意育人。然而,毋庸讳言,我们整个这校道德教育的现状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令人堪忧。因此教育家、广大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主体,一致主张在强化科学精神的同时,要强化教育的人文精神,把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塑青少年的人格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批语各种轻视道德教育、忽视人格价值的倾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必须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应充分理解、吸收中外前人道德理论研究的成果,努力寻找适合现阶段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模式。在当前西方教育的理论中,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可能是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理论,深刻理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内涵,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建设一定有所助益。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The Co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 Mode)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这一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80年代初起,科尔佰格对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修订,并加强了其研究成果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由于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被西方学者誉为“现代德育认知发展理论之父”。其理论有三个来源: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道德社会学。其中道德哲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本质、原理等问题,道德心理学注意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推理的过程等问题,道德社会学研究道德的社会影响以及教育对道德发展的功能等问题。科尔伯格受到杜威、皮亚杰的影响很深。除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外,科尔伯格还花了约16年时间,考察比较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还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了16年的跟踪道德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资料,从理论上对已有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科尔伯格的努力之下,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在改革传统德育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可

浅谈陶行知与杜威理论的异同

浅谈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理论的异同 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2010级4班 专业:小学教育 姓名:廖茂 学号:20101241051 浅谈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理论的异同 摘要:众所周知,陶行知曾求学于杜威,受后者思想的影响甚深,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而陶行知提出得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但这些绝非杜威思想的简单翻版,而有其符合国情民性的一面。这是他们两者在认识教育本质上的差异。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着独自对教育的思想。两位在教育这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至今影响着教育事业。 关键词:教育本质教育思想影响 引言 在赞叹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方面推行杜威理论的时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陶行知与杜威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走到一起来的。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友谊,且教育理论方面亦存在联系与区别。 约翰?杜威,美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是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旗帜型人物。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如此不可思议的两个人却在教育这块领域上,有了交叉,彼此对教育的认识,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二者在教育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l914年,如果陶行知不到美国的lllinois大学学习政治学,他与杜威可能永远也不会相识。陶行知获得学土学位以后,他就转到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在杜威、孟禄、克伯屈门下学习研究生课程,直至1917年回国。而后,陶行知和杜威都有着联系,在杜威、孟禄和克伯屈这些良师益友的帮助下,他认识到美国是一个先进的民主国家,对帮助中国发展自身的民主体制是有所帮助的。基于种种认识,陶行知也从中获得了许多独到的看法,因此提出了一些似同非同于杜威的观点。 陶行知是第一个发展杜威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中国学者,也是第一个把杜威的理论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人。因此,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运用是一个分析、批判和革新的过程。他的最显著的成就就是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转换和实践,即教育是社会改革的工具,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及进步主义的,儿童中心的,实验主义的教育学。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 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生活。他说:“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意思是指,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现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表现。他认为通过学校进行的正式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教育形式,如果学校教育能够使儿童“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有利于将复杂社会的全部资源和成就传递下去,以克服正式教育与社会隔离带来的弊端。“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即教育原本是为了生活,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

(完整word版)《学记》中蕴含的经典教育思想

《学记》中蕴含的经典教育思想 《学记》是先秦儒家典籍《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全文只有1200多字,言简意赅,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凝练。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学记》论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与目的:《学记》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学记》将教育与政治、社会高度结合起来,把教育当成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也是历代封建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

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 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教育教学原则:《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第一,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要成的。第二,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第三,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第四,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现代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康有为摒弃传统的身心体认的学问方式,而提倡经验知识的掌握;强调逆乎常纬以突破传统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提倡开拓心胸以包容他者。“勉强为学,逆乎常为”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康有为儒学现代化为学 康有为关于为学的思想主要反映在《长兴学记》、《教学通义》、《大同书》等书中。《长兴学记》是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堂讲学时候的学规。康有为通过对为学的观念的重塑,试图将学者的旨趣从身心修养和实证考据转移到对对象世界的经验认识之中。《长兴学记》的主要思想包括:以生之谓性的自然主义态度解释作为学习的主观条件的人性;强调“勉强为学”,将“逆乎常纬以为学”作为学习的基本态度;将学问的归宿放置在抽象的仁善之上,而不是儒家语境的成圣;强调通天人之故以开拓学者的格局。如果说三世进化论是康有为对静止的世界观的修正,孔子改制思想是对传统的历史观的修正,那么康有为的这些教育思想则是对传统知识论的修改。其弟子梁启超称康有为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1]。 为学必要性的阐释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从做中学”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在给现代美国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五四”以后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影响,为人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思想营养,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也是西方道德教育的鼻祖。他创立了一套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道德教育观念。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产婆术”等道德教育方法。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美德可教是道德教育的前提。苏格拉底对于“美德是否可教”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上。苏格拉底宣称,“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是可教的,反之亦然,美德若是可教的,那么它是知识”。也就是说美德是知识是其可教的前提与基础。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知识并不是我们定义的那样,是对事物认知以及对其内部存在规律了解,而是人们通过理性的判断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种“普适”的概念认知。而且他认为有用的知识主要是指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有关知识,善的知识,是一种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但是美德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一方面,美德的教授并没有专门的“美德教师”来帮助受教育者,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并不像某种具体的学科或者技能,能够通过经验的积累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道德教育目的是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行。在苏格拉底看来,善是道德的最高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而美德的获取要通过人们对自身的理性认识,也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就是“认识你自己”。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挖掘受教者本身就具有,但是被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品行,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发掘来实践德性、确立坚定的道德价值观而达到“善”的境界。 通过“产婆术”来实现道德教育。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已由神赋予在人的心中,“教”其实就是唤醒人们前世美德的记忆的过程。苏格拉底说:“我是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从不直接向受教育者传输所谓的概念或者规范,而是通过“产婆术”,也就是问答法来启发受教育者,使其通过独立的思考获得美德的知识。“产婆术”主要包含四个过程:(1)讥讽: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对自己的回答产生疑问;2)助产: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论证启发诱导对方思考,引出自身具有的知识;(3)归纳:找出事物的本质特性;(4)定义:概括出一般定义。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意义主要有: 关注美德的知识性,为受教育者创造学习的环境。苏格拉底告诉人们“美德即知识”就是在启发我们,美德是一种知识,是知识便是可教的。就像知识的传授需要学习的环境,美德的传授也要有一定的环境。但是美德这种知识又具有特殊性,我们需要区别它与其他知识技能教授方法,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仅仅通过教授有关美德的知识和规范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通过道德教育,我们不仅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董琳 1044407056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当时美国的教育流行的是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杜威在教学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萌生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倡导者。他一生著作颇丰,1916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此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等。 他的教育思想迎合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深刻的影响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至于更多国家教育思想的变革,综合看来他的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的本质上,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在教学论上,他提倡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注重教材与学者的关系、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从“做”中学;最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德教育的理论。 杜威一生中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围绕道德价值标准、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学校道德教育方法四个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首先,杜威提出道德教育的用意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他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要同他以前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相联系,既要从社会生活、学习实践中培养道德,又要使所培养出的道德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适应社会生活。杜威认为,从广义上说道德就是教育。他的德育论是以实用主义道德论为基础的,否认客观的永恒道德,把实效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上述看来,他主张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应社会道德的需要。 在他论道德教育的著作《道德教育原理》的序言中他说道“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人们就会将社会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道德标准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的抑或没有受到的教育联系起来。无乱学校存在于何处,它们一直被指望去加强、补充有时甚至代替儿童在家庭或教堂里所获得的道德教育。”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寄语: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可以分三个层面去观察,通过事实去辨别他的好坏、忠奸、能庸、功过等等诸多方面:一个层面是他的事业是否对时代进步有利;二是他的学说是否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仍然是不易之论;三是个人的品行是否是人中君子、道德楷模。康有为“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建议“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且提出了具体六个方面的变法措施。不断提出改革思路,得到光绪的高度重视,组织推动了戊戌变法。从这一点上来看,康有为还是值得肯定的。今天分享的是康有为的思想主张,读史使人明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济思想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指出“中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康有为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重征厚敛之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想。 宪政思想 1.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到戊戌变法以前,中国的封建制度存留长达4000余年,不可谓没有法,也不可谓没有“依法治国”,但是法自君出,权尊于法,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拘束臣民而不拘束君主,引礼入法,以家族为本位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 教育的启示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