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et10 地基增强系统使用说明,

VNet10 地基增强系统使用说明,
VNet10 地基增强系统使用说明,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1.1构建地基增强系统 地基增强系统是基于BD/GPS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通过在一定区域布设若干个GNSS连续运行参考基站(CORS),对区域GNSS定位误差进行整体建模,通过无线数据通讯网络向用户播发定位增强信息,提高用户的定位精度,且定位精度分布均匀、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地基增强系统辅助空间卫星,可以显著或成倍提高定位和授时精度,可使终端的定位精度提高到米级以内。 地基增强系统由参考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基准站与监控分析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参考站网络,数据传输系统与定位导航数据播放系统共同完成通信传输。 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是动态的、连续的空间数据参考框架,可快速、高精度的获取空间数据和地理特征,它也是区域规划、管理、决策的基础。 1.1.1建设原则 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将坚持“技术先进、高效可靠、经济实用和易于扩展”的基本原则。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系统建设中,应先行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全盘考虑系统建设目标。根据总体规划指导和要求,进行项目的分期建设的设计和实施,避免不合理的建设投入。 2)先进性 系统拟采用的BDS/GPS技术融合了网络RTK技术和PPP技术的各自优势,充分借鉴了网络RTK和PPP技术的工作模式,因而其技术本身可具备以下优势:

(1)北斗为主,兼容GPS、GLONASS系统。具有BDS独立组网进行高精度定位增强的能力,同时提供CGR三系统、CG双系统、CR双系统、GR双系统等4种组合定位增强模式,实现 GEO/IGSO(高轨)卫星与MEO(GPS/GLONASS中圆轨道)卫星联合解算技术。 (2)区域网络RTK与广域PPP技术融合统一,区域CORS网内和网外用户采用同一套数据处理软件,相同的数据处理模式,实现区域增强与广域增强服务自动无缝切换,具有近海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能力。 (3)坐标同时兼容CGCS2000和WGS 84坐标系统。 (4)现有的GPS B 级点可以结合IGS 站点,实现CJK-CORS监测系统中的基准点的坐标联测的起算点。 3)可靠性 (1)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个BDS/GPS定位技术的可靠性。从系统设备部署、基准站布网分布、系统软件自适应性及可靠性、合理高效的备份机制等方面,保证系统全天候、稳定正常运行; (2)系统设计以北斗信号为主,兼容GPS、GLONASS信号,对于GPS定位技术而言存在更多的冗余性,有利于提高定位的精度与可靠性。对于北斗三星GPS CORS系统监测,其在扩展时间可用性的同时,能有效地缩短初始化时间。 (3)全方位的完好性监测方法和预警技术。对导航星座、CORS基站、大气扰动、网络环境、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面向系统决策层、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用户各自不同的需求,建立相应的系统完好性参数化模型,实时发布完好性差分数据、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提升系统服务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3)资源集约利用 (1)利用一带一路周边现有的基站站可利用的设施,在其基础上扩展CORS 监测系统,尽量避免重复投资。 (2)在确保系统性能指标和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采用合理、节省的方法设计系统,尽可能节约工程建设总费用。 4.易用可扩展 (1)系统设计要保证系统建成后易用性,包括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用户应用的易用性,用户端实现简单培训后即可操作作业,管理端进行短期培训实习后

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目录 目录 (1) 前言 .............................................................................................................................. - 3 -第一部分:前期准备.................................................................................................. - 4 - 1、注册及登录 (4) 2、修改会员资料 (5) 3、设置子账户 (6) 4、内部发文 (8) 5、留言反馈 (9) 6、设置学校信息 (10) 第二部分:人事安排................................................................................................ - 12 - 1、教师管理 (12) 2、职工管理 (13) 第三部分:课程安排................................................................................................ - 15 - 1、课程设置 (15) 2、套餐设置 (17) 3、课程计划管理 (20) 4、查看课程 (22) 第四部分:招生咨询................................................................................................ - 22 - 1、学生管理 (22) 2、咨询管理 (25) 2.1、课程咨询管理 ............................................................................................ - 25 - 2.2、套餐咨询管理 ............................................................................................ - 28 - 3、试听管理 (30) 3.1、课程试听管理 ............................................................................................ - 30 -

信息发布系统使用手册

同飞信息发布系统V1.2 使 用 手 册 杭州世纪同飞科技有限公司 2008-10

同飞信息发布系统使用手册 一、产品概述 同飞数字信息发布系统(TF-Information Digital Signage,TF-IDS)采取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的方式将视音频信号、图片和滚动字幕等多媒体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输到显示终端,以高清数字信号播出,能够有效覆盖楼宇大堂、会议室、办公室、会客区、电梯间、通道等人流密集场所。对于新闻、公告、天气预报、服务资讯等即时信息可以做到立即发布,在第一时间将最新鲜的资讯传递给受众,并根据不同区域和受众群体,做到分级分区管理,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 1.1 系统组成 TF-IDS是由媒体发布服务器、系统管理机、媒体发布终端、网络、显示终端四部分组成统组成。图1即是TF-IDS拓扑结构图。 图1 TF-IDS拓扑结构图 1.2 产品特性 1.2.1 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采用C-S网络结构,所有的多媒体内容都可通过主控端分发并储存在媒体显示端硬盘上,并且从硬盘上运行,以便达到最稳定及最高质素的显示质量和效果。 1.2.2 易用性 TF-IDS为“非技术”性使用者而设计,采用人性化操作界面,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能自行把信息和资讯传达给客户,操作员只需用鼠标和键盘操作即可完成全部节目编排工作。 1.2.3 灵活性和兼容性

TF-IDS除了支持视频和图像的传输和显示播放外,还支持其它类型内容。如果客户需要实时的数据传送,就需要特殊的技术和系统接入进来,例如:视频直播、点播等。 1.2.4 可持续发展和扩展性 TF-IDS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它通过持续性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很容易地升级和更新版本。 1.3 技术参数: 1.3.1 工作环境 电源:220VAC±10%50HZ±1HZ 功率:<200w 工作温度:二级-5℃~+40℃ 湿度:40%~80% 1.3.2 整机 重量:约55Kg 尺寸:1750mm(H)*650mm(W)*95mm(D) 噪声:<68dB 二、安装指南 2.1 硬件安装: 1)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请立即向承运方提出异议。拆除包装后,根据安装箱清 单检查是否齐全。 2)请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若有疑问请立即联系经销商。 3)设备重约55Kg,请放置于足够承载力的水平面上。 4)如需自行组装,请按照说明连接好信号及电源线。 5)请将设备放置于远离强电磁场、避免阳光直射、温差变化不大、远离水源及灰尘较少的 环境中使用。 6)两侧应与墙壁距离至少5cm,后侧应与墙壁距离至少10cm。 7)必须独立使用250V/6A、中国制式、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座,电源必须具有接地 线。 8)为保证安全使用,必须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9)请在安装工位附近放置明显注意事项警示牌,使用户注意以下事项: ①切勿剧烈震动、摇晃或用力敲打。 ②切勿洒入液体物质或掉入导电物体,如大头针、图钉、导线等。

keybest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使用说明

Keybest多媒体信息发布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北京科佰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Keybes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系统简介 (3) 1.2系统的组成结构 (3) 第二章系统界面 (4) 2.1登录 (4) 2.1.1系统主界面 (4) 2.2系统管理 (5) 2.2.1菜单管理 (5) 2.2.2系统基础数据 (5) 2.2.3角色管理 (6) 2.2.4用户管理 (6) 2.2.5用户权限管理 (6) 2.2.6设备权限设置 (7) 2.2.7系统信息设置 (7) 2.2.8终端设备配置 (8) 2.3终端播放机管理 (9) 2.3.1终端设备远程管理 (9) 2.3.2终端播放画面截屏 (9) 2.3.3终端播放机状态查询 (10) 2.4节目播放管理 (10) 2.4.1节目发布管理 (10) 2.4.2节目审批管理 (11) 2.4.3节目播放列表查询 (12) 2.4.4默认页播放设置 (12) 2.4.5节目模板制作 (13) 2.4.6模板节目配置 (15) 2.4.7节目素材库管理 (16) 2.5系统日志管理 (17) 2.5.1审核日志 (17) 2.5.2节目播放日志 (17) 2.5.3用户登录日志 (18) 第三章、操作注意事项 (18)

第一章概述 1.1系统简介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基于B/S架构设计的网络智能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发布基于TCP/IP网络平台,实现分布式实时远程管理,数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支持基于策略多种智能信息发布模式,支持在线和终端下载播放模式,支持播放视频图片宣传类信息,通告致词等文字公告类信息和天气预报时钟实时类信息,基于WEB页面自定义节目模板制作,屏幕区域自由分割,视频图片文字及字幕自由组合随意修改,所见即所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将要发布的信息,在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指定的设备),按照事先设计的表现形式,准确、高效的进行播放的系统。 1.2系统的组成结构 如图所示,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包括了以下部分, 1、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软件,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基于B/S架构进行设计开发的,其优点 就是方便管理,无需有管理端安装任何软件,使用WEB页面登录即可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可以进行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功能,屏幕显示区域可任意分割,自由调整及修改,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2、终端播放机,采用X86架构的工业级的终端播放机,功能十分强大,运行稳定,广泛应用 于铁路航空等重要领域,保持长年稳定运行,具有上电自启和远程开关机控制,及看门狗功能。功耗超低,无风扇静音 3、中心管理服务器,实现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管理,数据节目管理和素材管理功能,对各显 示终端进行全天候24控制 4、终端显示屏,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及播放机支各种视频接口的显示屏,技VGA VDI及音 频输出,同时可以模屏及竖屏安装。

车辆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车辆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1.进入系统:双击启动程序后,在用户登陆菜单中输入用户代码(默认为88,用户密码默认为88按回车.如下图所示即可进入车辆管理系统. 2.数据读入: 1)数据读入:按下“数据读入”中的“数据采集”如图 随后将出现IC卡数据采集对话框,如图

将司机卡插入读卡器,等待读卡完成后会出现该司机卡的明细表,如图 按返回成读卡,待出现请取卡的提示框后取出司机卡。 3.数据查询:用来查询各种数据。 1)数据查询:分为车次明细查询和车辆/人员营收查询 车次明细查询:用来查询驾驶员的明细帐目。点击“车次明细查

询”在弹出的“车次明细数据查询”菜单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个别查询,只需将需查询的内容输入相应表格(资格证号,工号,车队编码等)点击浏览即可。 如图所示的意思就是查询准营证号为1234567890123456789的驾驶员的的明细账目 什么也不输入就是查询所有的数据。改变查询条件之前必须先点击清除。 2)驾驶员评价信息查询,点击数据查询> 驾驶员评价信息查询如图,可以选定车号,营运证号,车队编码,上下车日期等,点击浏览开始查询,或者点击评价汇总转出exel表格。

5.车队信息:用来输入车队的一些相关信息 1)车辆输入:用来输入,删除和修改本车队的车辆信息。 输入车辆信息 进入车辆信息维护,单击“添加”,按要求填写车辆信息(车号、车 队编码为必须输入的项目,其它项目可视车队需要填写,如下图)

输入完成后按“保存”并可继续输入。全部输入完成后按“退出”键退出。要修改车辆信息则单击“编辑”,然后点击左边列表中需要修改的车辆,选中要修改的一格,输入更新内容后,点击保存即可。 要删除车辆信息则先选中要删除的车辆,然后点击删除,会跳出一个 确认对话框,如图然后点击是即可删除该车辆信息。

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使用手册

培训管理平台 用户操作手册 版本号< 1.0 > 发布时间< 2011年3月> 编写人<施健> 修订人< >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预期的读者和用户数 (4) 1.3本文档阅读方法 (5) 2本系统业务流程介绍 (5) 2.1总体业务流程 (5) 2.2各个主要的分支业务流程 (6) 2.3各个角色在各分支业务流程中的‘职责’交叉表 (6) 3系统使用说明 (7) 3.1培训培训申报和审核流程 (7) 3.1.1第一步:『培训机构』申报培训项目(班期) (8) 3.1.2第二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培训项目 (11) 3.1.3第三步:学员自主选择培训班报名(见3.2.1) (12) 3.2学员自主报名、校方审核流程 (12) 3.2.1第一步:『学校』本校教师信息管理 (13) 3.2.2第二步:『学员』查看培训班期、自主选报 (15) 3.2.3第三步:『学校』报名审核 (16) 3.3一轮报名、办班调整和二轮补报流程 (17)

3.3.1第一步:『学员』自主报名(一轮,不设上限) (18) 3.3.2第二步:『培训机构』对饱和报名的班期进行筛选 (19) 3.3.3第三步:『教育行政部门』对报名很少的班期做‘取消办班’ (19) 3.3.4第四步:『学员』进行二轮补报 (20) (21) 3.4培训执行、录成绩、看评价 (22) 3.4.1学员报到登记 (22) 3.4.2第二步:『培训机构』录成绩 (22) 3.4.3第三步:『培训机构』组织学员评价 (23) 3.4.4第四步:『培训机构』查看评价 (24) 3.5其他单体功能及常用使用技巧介绍 (25) 3.5.1学员(教师)如何查看个人报名的最新审核情况? (25) 3.5.2学员(教师)如何查看个人所有培训记录? (25) 3.5.3学员(教师)如何对所参加的培训班查看进行评价? (26) 3.5.4教师发生离职、调动等情况,学校该如何处理? (26) 3.5.5本系统对上网不便的偏远地区的‘变通’使用方法: (26) 4关于教师基本信息库的一些说明 (26) 4.1信息的来源 (26) 4.2数据完善要求 (27) 4.3统一身份认证及展望 (27) 4.4从开发者角度看使用本系统建议 (27)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操作手册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V5.0操作手册 第一章:系统简介 第一节、系统介绍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利用显示屏将企业宣传、实时通知全方位展现出来的一种高清多媒体显示技术。系统是将音视频、电视画面、图片、动画、文本、文档、网页、流媒体、数据库数据等组合成一段段精彩的节目,并通过网络将制作好的节目实时的推送到分布在各地的媒体显示终端,从而将精彩的画面、实时的信息资讯在各种指定场所全方位的完美展现在所需的群众眼前。 第二节、系统组成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由:服务器控制端、网络平台、终端网络播放器、显示设备四部分组成。 1.服务器控制端: 节目制作、节目管理、节目发布、终端管理、系统管理等 2.网络平台: 终端访问服务器的网络的通道,系统支持多个网络平台,主要支持:局域网、广 域网、DDN专网、无线WI-FI、3G、ADSL等网络 3.网络多媒体播放器: 播放服务器端发送的,视频、图片、文字、网页,office文档,PDF文档、FLASH、 天气等多种素材 4.显示设备: 包括液晶显示器/电视(LCD)、等离子电视(PDP)、微显示电视(DLP)、全彩LED 大屏幕、CRT电视、投影仪、多屏幕拼接电视墙等

第三节:系统运行环境 1、服务器硬件运行环境 ?CPU :Intel 双核2.0 GHz或以上 ?内存:2GB内存或以上 ?硬盘:320GB硬盘空间大小或以上 2、服务器软件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XP/2003/ Win7/(推荐windows server 2008,win7) ?IE浏览器:IE 8/9(推荐IE8) 第二章:系统安装 第一节、终端安装调试 一、嵌入式终端 播放终端设置由供应商出厂默认安装,用户根据网络环境可设置本机ip和服务器ip即可,其他不同设置。 1.设置以太网静态ip地址 终端默认为自动获取IP,插上USB键盘,等待设备完全启动后,按键盘数字”2”键,进行终端网络设置。 (1)按键盘→键选择“以太网”,按键盘回车键进入 (2)按键盘↓键选择高级配置,进入IP设置 (3)因为默认为动态分配、设置静态ip时,需要取消动态分配。取消动态分配后,完整填 写下面IP地址,网关,字码掩码即可(如需播放互联网信息则需要设置相应网络DNS)。 回车键进行操作,全部操作完成,按ESC键退回播放画面或重启播放终端。 2.设置连接服务器ip地址 终端通过服务器IP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按数字“1”键设置连接服务器IP,填写服务器电脑的IP,设置完成后保存即可。 二、X86播放终端 1.设置以太网静态ip地址 打开网卡属性 -----设置以太网静态ip

地基增强系统发展及应用_王雷

第39卷 第4期2014年8月 全球定位系统GNSS World of China V ol.39,No.4Aug ust,2014doi:10.13442/j.g nss.1008-9268.2014.04.007地基增强系统发展及应用 王 雷,倪少杰,王飞雪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摘 要:从GNSS定位原理出发,总结了GNSS定位误差的来源,并以GPS为例介绍了WAAS、LAAS、JPALS、CORS、伪卫星、L OCATA等几种增强系统及独立定位系统,指出了各个系统的优缺点和仍需解决的问题以及系统的应用领域,为北斗的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基增强系统;联合精密进近系统;伪卫星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268(2014)04-0026- 050 引 言 人类对于定位精度的追求永无止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定位、授时、导航功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应用,船舶、汽车定位导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方便。但单独的GNSS定位精度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由于GNSS信号 自卫星发射,地面的起伏导致某些地区存在盲区,室内定位无法满足需求;GNSS的定位精度也不能满足飞机的精密进近、变形监测等需要更高精度应用的需求;商业领域的基于位置服务(LBS)和新提出的"智能高速路"系统对定位精度要求更高。所以,建立能够提供更高定位精度的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 1 G NSS关键原理、误差源及解决方法GNSS利用用户接收机接收位置精确已知的 四颗卫星的导航信号,构成四个方程,对其进行解算得出位置三维坐标及接收机钟差四个未知数,实现定位及授时的功能。 影响GNSS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与GNSS卫星有关的因素,包括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和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与传播途径有关的因素,包括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多径效应;与接收机有关的因素,包括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接收机软件和硬件造成的误差;其它因素包括 Sag nac效应和相对论效应等[1] 。同时卫星的可见数也严重影响系统的定位功能。 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都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差分法是通过位置精确已知的参考站接收GNSS信号,进而结算出上述具有强空间相关性的误差量提供给用户接收机作为差分改正数,用户据此对定位结果进行改正,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具体的应用中包括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三种: 1 )位置差分利用基准站得出位置坐标差分改正数,用户对解算的用户站坐标进行改正。2)伪距误差利用基准站得到伪距差分改正数,用户利用此信息修正测量的伪距。3 )载波相位差分方法分为两类。一种是把载波相位修正量发送给用户站,以改正其载波相位,之后求解坐标。另外一种把参考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台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 2 地基增强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地基增强系统是指参考站位于地面的对于GN SS进行功能增强的运行系统,主要可分为两类。差分型的均基于差分原理使得接收机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系统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伪卫星和Locata则发送具有与GNSS信号相同功能的信号,与GNSS不同的是系统工作在地面,可以减弱和消除GNSS中存在的许多误差。主要以GPS的 收稿日期:2014-04- 24联系人:王雷E-mail:wlelectronics@1 63.com

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配置源程序 附加数据库SQL Server 2000 (1)将TM\05\Database文件夹中的扩展名为db_library_Data.MDF和db_library_Log.LDF的两个文件拷贝到SQL Server安装路径下的Data文件夹中。 (2)打开SQL Server 2000中的“企业管理器”,然后展开本地服务器,在“数据库”数据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菜单项。 (3)将弹出“附加数据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按钮,选择所要附加数据库的db_library_Data.MDF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数据库的附加操作。 发布与运行 (1)将光盘\TM\05\libraryManager文件夹拷贝到MyEclipse的工作空间中。 (2)启动MyEclipse。 (3)选择“文件”/“导入”菜单项,展开“常规”节点,选择“现有项目到工作空间中”子节点,如图1.1所示。 图1.1 “导入”窗口 (4)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浏览】按钮,选择程序所在目录,然后勾选“将项目复制到工作空间中”复选框,如图1.2所示。

图1.2 “导入”窗口 (5)单击【完成】按钮。 (6)在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依次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新建一个“lib”文件夹,然后,将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驱动文件“msbase.jar、mssqlserver.jar、msutil.jar”拷到该文件夹中。在该文件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构建路径”/“添加至构建路径”命令。 (7)在导入工程的src文件中,找到可执行的主类,在该类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运行方式”/“Java应用程序”项,如图1.3所示,完成程序配置

在线企业培训系统需求说明书

在线企业培训系统需求说明书 目录 1 引言 (2) 1.1 编写目的 (2) 1.2 背景 (2) 1.3 参考资料 (2) 2 任务概述 (2) 2.1 目标 (2) 2.2 用户特点 (3) 2.3 假定和约束 (3) 3 总体设计 (3) 3.1 设计规则 (3) 3.1.1 需求规定 (3) 3.1.2 人工处理过程 (4) 3.1.3 尚未解决的问题 (4) 3.2 运行状态 (4) 3.2.1 运行模块组合 (4) 3.2.2 运行时间 (4) 3.3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 3.3.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 3.3.2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5) 3.4 异常处理 (5) 3.4.1 出错信息 (5) 3.4.2 补救措施 (5) 3.4.3 系统维护设计 (6) 4 运行环境规定 (6) 4.1 运行环境 (6) 4.2 硬件环境 (7) 4.2.1 客户端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环境 (7) 4.2.2 服务器端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环境 (7) 4.2.3 数据库服务器端计算机软硬件配置环境 (7) 4.3 接口设计 (8) 4.3.1 外部接口硬件接口 (8) 4.3.2 软件接口 (8) 4.3.3 内部接口 (8)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也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培训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于用户而言,知识更新速度慢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讲师而言,学员情况较难把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推出了一套在线培训系统,此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讲师、课程资源,使学员能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在线培训,使领导能够实时对学员学习信息进行监管,为公司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1.2 背景 1.软件名称:在线企业培训系统 2.开发者:程序员A、程序员B、程序员C 3.项目简介:本系统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管理系统 1).前台管理(全面、分类展示所有课程信息、个人信息、论坛信息、测试成绩 等信息、提供新课程和培训公告,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对用户输入的数据,系统进行严格的数据检验和数据采集,尽可能排除人为错误、界面设计美观友好,操作简便) 2).后台管理(用户管理、管理课程、管理测试试卷、查看用户学习情况) 1.3 参考资料 [1]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2008版)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越来越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产生的人力物力耗资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针对此问题推出了一套在线培训系统,使大家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培训,也使得讲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去讲重复的课程,由系统管理员发布需要培训的

图方案管理系统使用说明方案

精心整理 一、系统要求: 首先,向软件开发者获取管理员或者宾客的用户名和密码,用初始密码登陆, 登录界面 按确定或者enter键即可登陆 如果用户名和密码均对应,则显示主界面 如果用户名错误,则弹出

如果密码错误,则弹出 主界面如下: 为了系统使用的安全,请先选择菜单栏的系统管理进行密码的修改 修改密码之后,进行所需功能的使用。 1.图书管理 图书管理里面有两个子菜单:图书信息管理,图书类别管理。 图书类别管理:添加图书类别,修改图书类别,删除图书类别 如果对类别名称和类别编号进行修改,先按下修改按钮,使得表格处于可修改状态,修改完后更新表格,系统自动更新数据库,如需要对图书信息进行删除,则选中该记录按下删除,弹出消息框“确定删除”,按下是,则删除,否,则保持原样, 按下取消,则不对图书信息进行修改。 如果不是管理员登陆,则修改功能不可用

查询图书信息:对图书进行查询,可以多种方式查询,选择窗体上的类别,进行查询,查询的结果显示在窗体的表格上,如果发现自己想要的书,按下借书,即可进行借书。 如果不是管理员登陆,则修改功能不可用 2.读者管理 读者管理有两个子菜单:读者信息管理和读者类别管理 读者类别管理:添加读者类别,修改读者类别,删除读者类别 读者信息管理:添加读者信息,修改读书信息,删除读者信息,查询读者信息 删除,否,则保持原样, 按下取消,则不对读者信息修改 查询读者信息:对读者信息进行,可以多种方式查询,选择窗体上的类别,进行查询,查询的结果显示在窗体的表格上,按取消键,不进行查询 3.借阅管理

借阅管理有两个子菜单:借书管理和还书管理 借书管理:添加借书信息,查询借书信息 还书管理:添加还书信息 添加借书信息,先对书籍信息进行查询,然后选择所需的书本按下借书借出此书,则借书信息自动添加到数据库中 查询借书信息,选择查询方式对已经借出的书籍进行查询。按下取消,不进行查询。 添加还书信息 4. 5.

易助ERP系统操作培训教程详细版.doc

易助ERP系统-界面操作培训教程 为了减少培训时间,通过文档说明方式帮助大家尽快了解和熟悉系统,特做此文档,希望能帮助大学更好的学习系统操作。 大。 教程目录:(可按cart键点击目录即可进入相应教程) 一、进入系统说明 二、共用模块说明 三、销管模块说明 四、采购模块说明 五、库存模块说明 注:本文件所列出的信息在实际操作系统时,在当前的操作界面按F1键即可自动显示出来。 教程内容: 一、进入系统说明 1、系统联机 1.1操作目的:系统联机就如服务器和客户短的一座桥梁,用来联接服务器和客户端。 1.2操作路径:当系统安装好后,系统会自动在桌面上生成此图标,双击此 图标即可进入连机界面。 1.3操作界面/界面说明: 1.3.1双击安装系统时自动在桌面上生成的“易助工作站连线向导”, 或打开在电脑桌面右下角选择“易助-工作站联机向导” 或在易助ERP安装目录下找到StartUpWizard.exe双击(如C:\Program Files\ TPA\ StartUpWizard.exe), 即可得出联机界面

以上位置一般默认即可,直接按"下一步" 按上述提示进行服务器信息的设定,设好点击"联机测试",如果出 现 测表示设定正确,然后再点击"下一步",否则需检查相关设定直至测试成功为止; 然后设置易助客户端更新位置,一定要改为 "\\服务器名\TPA "(TPA 为服务器共享出来的共用目录),这样当服务端有文件更新时,客户端可自动更新. 注:填写服务名称或IP地址(如:192.168.0.1) 注:指SQL的sa 密码,如果安装SQL 时没有设定sa 密码则清空即可.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说明书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 统说明书 1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V5.0操作手册 第一章:系统简介 第一节、系统介绍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利用显示屏将企业宣传、实时通知全方位展现出来的一种高清多媒体显示技术。系统是将音视频、电视画面、图片、动画、文本、文档、网页、流媒体、数据库数据等组合成一段段精彩的节目,并经过网络将制作好的节目实时的推送到分布在各地的媒体显示终端,从而将精彩的画面、实时的信息资讯在各种指定场所全方位的完美展现在所需的群众眼前。 第二节、系统组成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由:服务器控制端、网络平台、终端网络播放器、显示设备四部分组成。 1.服务器控制端: 节目制作、节目管理、节目发布、终端管理、系统管理等 2.网络平台: 终端访问服务器的网络的通道, 系统支持多个网络平台,主要支持:局 域网、广域网、DDN专网、无线WI-FI、3G、ADSL等网络 3.网络多媒体播放器: 2

播放服务器端发送的,视频、图片、文字、网页,office文档,PDF文 档、FLASH、天气等多种素材 4.显示设备: 包括液晶显示器/电视(LCD)、等离子电视(PDP)、微显示电视 (DLP)、全彩LED大屏幕、CRT电视、投影仪、多屏幕拼接电视 墙等 第三节:系统运行环境 1、服务器硬件运行环境 ?CPU :Intel 双核2.0 GHz或以上 ?内存:2GB内存或以上 ?硬盘:320GB硬盘空间大小或以上 2、服务器软件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XP/ / Win7/(推荐windows server ,win7) ?IE浏览器:IE 8/9(推荐IE8) 3

图书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中小学图书管理系统使用帮助

系统简介 本图书管理系统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中小学图书管理软件,本系统在继承了以往系统版本优点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在功能上包含图书管理的常用功能(如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还、数据备份、数据的导入导出和统计分析等等功能)。 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多年使用电脑管理图书馆业务的经验,注意到工作人员在使用电脑时容易发生的人为错误,因而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和排错功能,而且本系统自带了一些常用的资料库(如中图分类库,出版社库等,系统会自动根据图书的标准ISBN码检索出当前图书的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地点等,从而实现图书的自动录入的功能),使得用户在录入图书资料时更轻松;系统也自带了通用数据导入功能,可以非常简单地把用户以前的已有资料或者通过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资料导入到本系统中,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测试和完善,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主要功能简介 一、适用范围:本软件广泛适用于各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图书馆使用,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二、功能介绍:为了推动企业、单位、学校等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开发了本套软件。此软件界面友好,容易使用而且功能强大。囊括了图书馆管理的所有功能。 该系统主要有几个大的模块:图书信息录入、图书借阅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其中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图书信息录入:图书信息的录入采用联网查询方式,通过条码枪扫描图书的ISBN码,系统会自动搜索图书信息,然后把图书信息录入到系统。通过实验,录入1本书的时间大概是20—40秒,这比原来的繁琐的手工录入效率提高90%,极大的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广大中小学图书管理信息化突破了录入的瓶颈。 图书借阅管理:根据读者提供的借书证号或借书卡号进行图书的借阅、图书归还操作。 读者信息管理:对读者进行注册登记、注销读者、查阅借阅记录等操作。 图书信息查询:包括导入导出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的书名、分类、出版社、价 格范围、出版日期来查询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形成上级报表等。 三、模块介绍: 1.系统设置:管理员设置,系统参数设置,初始化系统。 2.图书管理:导出图书或期刊模板,导入图书或期刊信息,导入图书marc码, 图书或期刊信息录入,注销图书期刊,图书类型设置,出版社设置,书架设置。 3.借阅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期刊借阅,期刊归还,图书挂失。 4.读者管理:添加读者信息,注销读者信息,批量办证,读者类型设置,读者 部门设置。 5.系统查询:图书信息查询,图书借阅查询,图书归还查询,期刊资料查询,

管理系统培训手册

易飞服饰/鞋业/精品分销 管理系统培训手册 总公司全体管理子系统培训手册课程大纲: 1.前言 2.总公司全体管理之系统架构 3.基本信息创建及信息字段说明 4.测验及问卷 壹、前言....................................................... 一、教育训练课程之目的............................... 二、系统功能及效益 ................................... 三、系统目的.......................................... 四、系统实施的上线准备工作........................... 贰、总公司全体管理之系统架构................................... 一、系统主流程:...................................... 二、系统功能图........................................ 三、总公司全体管理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联.............. 叁.系统中各项作业及信息字段说明............................... 一、系统总览.......................................... 二、库存状况明细作业................................. 三、库存状况明细(尺寸横排)作业 ......................

四、进销存统计表作业................................. 五、各门市加盟进销存汇总表作业 ...................... 六、各门市加盟销货汇总表作业......................... 七、全年销售分析作业................................. 八、全年销售分析(有图表)作业......................... 九、货号毛利贡献汇总表作业........................... 肆、测验及问题................................................. 壹、前言 一、教育训练课程之目的 1.了解系统之效益及功能 2.了解信息搜集及整理重点 3.熟悉系统之操作方式 二、系统功能及效益 (一)系统功能 1.创建各项基础信息 2.简化各系统的信息输入 (二)系统效益 1.提高使用者信息输入的效率 2.降低信息输入错误 3.易于信息查询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项目计划号:20180786-T-801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 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2019年12月30日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国家标准委2019年12月6日的《关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等5项国家标准制修订的通知》下达的计划,项目计划编号为20180786-T-801。本标准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提出;由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4)归口;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1.2 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标准编制任务下达后,2019年1月,成立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兵器标准化所)、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控集团)、千寻位置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等组成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技术要求》编制组。该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具有“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标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资格评定要求》BD440016-2017的支撑背景。该标准是在研制过程中,基准站入网技术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基础,标准制定过程的技术研讨反过来又深化和完善了基准站入网技术内容,形成了标准与基准站入网技术互动支持、相互推动提升的过程,因此,该标准具有充实可靠的技术背景。本次国家标准的编制组的主体成员与重大专项标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资格评定要求》BD440016-2017的标准编制组成员基本是一致,都是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工程的技术骨干。编制组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明确了标准编制依据和原则等,并讨论了标准内容编写框架和主要技术内容。 编制组成立后,开展了标准相关技术内容的调研工作,广泛查询的标准制定对象相关标准,以及标准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入网基准站的技术要求、入网基准站运维能力要求、入网基准站安全保密要求、入网管理流程、入网申请及评定步骤、入网检查及测试要求等方面。

后台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后台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后台管理: http://xxx.xxx.xxx.xxx:89/reports/mgr3/indexdex.jsp (默认的帐号:admin,密码:123456(请修改)) BS端网页查车: http://xxx.xxx.xxx.xxx :89/webvhc 手机wap查车: http://xxx.xxx.xxx.xxx :8000/ 或是http://xxx.xxx.xxx.xxx (注意:xxx. xxx. xxx. xxx是服务器所在的IP或是域名)管理系统权限结构如下图所示: 1. 系统管理员可分配一级管理员,并指定一级管理员的权限。(一级管理员可管理分组、用户、车辆的数 量等。) 2. 一级管理员可在允许的权限下对由自己创建的分组、用户、车辆进行管理,并可创建二级管理员,分 配给其权限,由其二级管理员自主管理。 3. 二级管理员由其上级管理员(比如一级管理员)创建,可在允许的权限下对由自己创建的分组、用户、车

辆进行自主经营管理。 4. 用户(普通监控员)由上级管理员(比如二级管理员)创建,它最终通过在地图客户端登录来监控车辆,但不能对组、用户或车辆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管理。 备注:本系统遵循谁创建谁管理的原则。一级管理员只能对自己创建的分组、用户或者车辆进行管理、监控,而不能对其下属的二级管理员创建的组、用户和车辆进行管理、监控,由二级管理员自主经营管理。一个新的管理员登录后台的操作步骤为:创建分组——> 增加车辆——>增加用户 分组,车辆,用户三者关系:车辆和用户是通过分组绑定在一起的,用户要监控哪些车,那这些车必须和这个用户同属一个分组。 备注:增加车辆时,如果选多个分组,那么这辆车就可被多个分组的监控员监控。 增加用户时,如果选多个分组,那么这个用户就可以监控多个分组的车。 具体操作分解: 1.1创建分组: 组名称:不能重复,如果重复在增加的时候系统会提示。 用户数量:这个组的车辆最多可以设置几名监控员来监控。 车辆数量:这个组最多可以添加多少辆车。 1.2 修改/删除分组 车辆管理—〉分组管理—〉所有分组 查找到组后,可进行修改或删除。 备注:“删除”时,删除该分组,同时会删除与该分组相关的监控员、车辆的绑定关系,但车辆和监控员信息不会删除。 2.1增加车辆: 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 增加车辆:

管理系统培训手册

易飞月服饰理系鞋业培精品册销总公司全体管理子系统培训手册课 程大纲: 1.前言 2.总公司全体管理之系统架构 3.基本信息创建及信息字段说明 4.测验及问卷 壹、刖言.............................. 一、教育训练课程之目的................... 二、系统功能及效益................... 三、系统目的 ...................... 四、系统实施的上线准备工作................. 贰、总公司全体管理之系统架构.................... 一、系统主流程: ..................... 二、系统功能图 ..................... 三、总公司全体管理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联.......... 叁.系统中各项作业及信息字段说明.................... 一、系统总览 ..................... 二、库存状况明细作业 ................

三、库存状况明细(尺寸横排)作业............

四、进销存统计表作业................... 五、各门市加盟进销存汇总表作业............. 六、各门市加盟销货汇总表作业................ 七、全年销售分析作业................... 八、全年销售分析(有图表)作业............. 九、货号毛利贡献汇总表作业................ 肆、测验及问题............................ 壹、前言 一、教育训练课程之目的 1.了解系统之效益及功能 2?了解信息搜集及整理重点 3.熟悉系统之操作方式 二、系统功能及效益 (一)系统功能 1.创建各项基础信息 2.简化各系统的信息输入 (二)系统效益 1.提高使用者信息输入的效率 2.降低信息输入错误 3.易于信息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