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温州中学2006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制

A. 其主要内容是封土授民B. 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C.受封者须向周王交土地税D.秦、楚是周初分封的两个大国

2、唐初赋税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则改行两税法。两税法

A.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B.赋役合一,用银交纳

C.与国家授田配合施行D.以人丁为征税标准

3、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有①开始设置进士科②首创武举和殿试③以高官主持科举考试④实行糊名法以防止舞弊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叛乱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5、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和唐朝赋税制度“庸”的规定近似的是

A.青苗法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

6、秦朝统一货币,其中有一种叫“半两钱”,这“半两”二字的字体应是

A.甲骨文B.隶书C.小篆D.楷书

7、比较图A和图B,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皇帝皇帝

太丞御门尚中

尉相史下书书

大省省省

工刑兵礼户吏

部部部部部部

图A 图 B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利下放到了兵部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察举是一种自上而下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九品中正制

C.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D.明朝对科举制进行重大改革,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9、对君主专制制度,韩非子和黄宗羲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出现这种状况的决定性原因是他们两人

A.阶级属性不同B.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学问深浅不同D.所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10、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A.以西域都护的设置为其正式开通的标志B.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

C.产生于中亚地区的佛教经此传入中国D.中国的铸铁术、井渠法经此西传

11、下列有关澶渊之盟的评述,不正确

...的是

A.是辽迫使宋接受的B.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C.基本维持了双方和平局面D.有利于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

12、雍正年间,清政府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指

A.招募流民到边疆屯垦B.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

C.改革编户制度,放松人身控制D.离散原有部落,按地域来划分

13、西汉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

A.用儒学统治天下,其他学科都要禁止B.皇帝要按照天意办事

C.各级学校用儒学经典作为教育内容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14、春秋战国时期兴修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其中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的是

A.郑国渠B.芍陂C.刊沟D.都江堰

15、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对作者观点理解最恰当的应是

A.全盘否定隋朝运河的功用B.叹惋之余盛赞隋朝运河的功用

C.对隋朝运河之开毁誉参半D.全盘肯定隋开运河的历史功绩

16、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青铜器的使用B.铁器的使用

C.牛耕的运用D.马钧改革翻车

17、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唐朝“开元盛世”之时

C.唐朝“安史之乱”后D.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

18、下列哪项对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

A.清代对玉米和甘薯的推广种植B.开元通宝成为唐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

C.隋唐日中为市古风犹存D.隋唐时期邸店和柜坊的出现

19、佛教传入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表述错误

..的是

A.东汉明帝派使臣至西域求佛法并在洛阳修白马寺

B.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带动了寺院经济的发展

C.陶弘景吸收道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佛教的神仙体系

D.唐玄宗采取了下列限制佛教措施:栽汰僧尼,禁建新佛寺

20、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国名僧有①鉴真②僧一行③玄奘

④义净⑤崔致远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

21、对郑和下西洋的评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受明成祖派遣,船队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红海沿岸

B.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比欧洲人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C.出航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他国联系,并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D.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带来巨大的财力负担。

2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A.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3世纪末C.公元前2世纪初D.公元前2世纪末23.战国时期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主张,打击了

A.新兴地主B.奴隶主贵族C.商人D.农民

24.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D.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

25.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22万人,真宗时91.2万人,这说明

A.边患日趋严重B.立国政策改变

C.军人地位上升D.藩镇拥兵自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0分。

26.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我国古代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分)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A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 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篇是七月。 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 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通慈; 大 4 2、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叫鸣; 灭亡9 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修理; 足趾18 4、国老 ..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国内退休的老臣; 38 5、晋师三日馆.、谷.,及葵酉而还。住下来休息; 吃楚国的粮食; 41 6、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羞辱; 步入正轨49 7、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抄小路; 借着68 8、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快; 把.做成肉干 9、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编排; 起点,头绪; 104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受苦于原因是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 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 4、《史记》三家注。 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1、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 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多为西周和春秋时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春秋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其代表有西周的大盂鼎上的铭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3、先秦史籍对后市的影响:第一、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第二、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史书编写体 例;第三、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如孔子《春秋》);第四、“直笔与曲笔”的写作思想,为后世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 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5、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 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如起居注、实录体等。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6、孔子编《春秋》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并运用“寓褒贬、别善恶、以定名”的春秋笔法。 7、《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编年通史。其记事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于后周世宗显德 六年,共1362年。全书采用编年体形式,用翔实的史料完善了编年叙事法,还通过史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对礼乐、文学、地理也有较详记录,对经济文化等典制基本未涉及。其目的是从政治上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教训,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一部教科书。后世多有仿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宋陕州夏县人,谥号“文正”。司马光自幼好学, 二十岁考中进士,他曾立志要编一部编年体史书,总结历代统治经验,于是博览众史书,删削冗长,举辑机要,到宋英宗时,司马光写成战国秦历史共八卷,宋英宗看后十分赞赏,并命他继续写下去。 后来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司马光反对,受到排挤,遂退居洛阳潜心编史,前后共用19年,《资治通鉴》全书告成。司马光集前世史学之大成,无愧“文正”这一称号。 9、纪传体:即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已记录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始于西汉司马迁 著《史记》。其优点是有大量人物,言事结合,结构完整,典章制度记录全面。缺点是以人物为中心,记事不完整,不便了解人物在事件中起的作用。纪传体被后世历代政府定为正史的主体,二十四史包含了丰富的史料,由于官方编写,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纪传体的创立,对后世记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 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任太 史令多年,他幼年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师,二十岁开始壮游全国,此间探访历史遗迹,考察风土民情收集了史料。元封三年,司马迁升任太史令,他秉承父亲遗愿,开始准备撰写《史记》。天汉三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后他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撰写《史记》,前后有15年以上时间才写定成书。《史记》成书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司马迁注定名留青史。 1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纪传体例,并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 世家,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它为断代史,记载了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填空

七上知识点梳理 第1课 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人、人、人。 2.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约年。 3. 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人和动物根本区别是。 4. 北京人距今年代约年。1929 年,中国的青年学者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北京人采用不同的__ __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__ ________时代。6.北京人一天主要从事和活动,北京人结成____ ____生活在一起。 7.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_____ ___,还会长时间___________。北京人用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 _____。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 8. ______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9.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年,他们的模样和基本相同。 10.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和技术。他们已经懂得 (火的使用),懂得意识,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第2课 1.10000年左右,远古居民使用石器,称为时代。 2.我国出现最早的农作物有、、。 3.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农业刀耕火种发展到等翻土工具的使用。 4. 、的出现以及、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5.河姆渡居民距今年代____ ____年,发现于(省份)(河流)。 6.河姆渡居民居住房屋结构主要是,农业工具以 最为典型,主要种植______ _______, 7半坡居民距今年代____ ____年,发现于(省份)(河流)。 8.半坡居民居住房屋结构主要是,主要农作物是,半坡人生活主要使用陶器,最具特色的陶器是____ ________。 9.大汶口居民会制作____ ___和_ ____(陶器)居民有了私有财产,说明社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 第3课 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_____ _________流域活动一些较大部落。 2.炎帝与黄帝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是___ ____ 。 __ 之战,炎黄部落最终打败东方的_ ___。3.__ __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 ________。后人尊崇 和为中华民族的__ __________,华人也以_____ _______自称。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一、甲骨文 前言简述部分:定义: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称为契文(刀刻 文字)。内容主要是商代后期王室占卜的记录,故又称卜辞。最初在河南安阳的殷都废墟中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甲骨文已经脱离图画文字形态,文字构型以象形为基础,辅以形声 和假借字,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证明了汉字产生在此之前,并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溯到商代。 填空重点: 1、甲骨总数在十五万片以上。 2、单个文字大约在五千左右,已被认知的尚不足两千字。 3、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4、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 5、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科院出版社)为总结性著作。 课外补充: 1 、1899 (光绪25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2、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 3、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郭沫若(鼎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砚堂)。 4、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金文 前言概述部分: 定义: “金文”现代涵义有二,一是指商周(或含秦汉)时期刻铸在铜器上的整篇铭文文献,此义约始于清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一是指甲骨文之后的一种字体或书体,此义约始于 容庚的《金文编》。 填空重点: 1、金文内容多反映战争、社会动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4、金文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为古文字学研究和先秦史中周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诗经 前言概述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删订。原本称《诗》经博士后,始称 ,汉武帝立五《诗经》,为儒家经典之一。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 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 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北京人遗址的地位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③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四五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后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 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 2、炎帝发明:①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制盐;③制作乐器,学会天文历法知识。

1381年英国农民起义

1381 年英国农民起义探析 1381 年英国的农民起义,是封建时代西欧规模最大、程度最激烈的农民反封建的武装斗争。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偏重于对英国经济社会史的研究,但对该事件的原因、状态与影响还缺乏系统而明晰的认识。笔者仅就 所掌握的资料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并对有关评价农民起义的学术取向浅 陈管见。 一 1381 年的英国农民起义究竟是如何酿成的,起义者的社会愿景究竟何在?弄清这些问题,无疑是理解这次农民起义的关键之所在。在分析这一 问题时,一般都把英国封建王权征收高额人头税看作是这次农民起义的根源。实际上,正如一位史家所言,“需要探讨的是远比人头税复杂和根基深厚的原因”,因为“为现存的制度所产生的不满的确一直十分强烈而导致了一次广泛而又分散的起义”。[1]58 这一现存的制度,当然是中世纪的那种 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征的封建制度。 自诺曼征服后,随着封建化的日益加深和自由农民农奴化的普遍确立,封建的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以及诸多的封建役务,一直是羁勒广大农奴的 枷锁。自14 世纪开始,随着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奢侈生活与 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封建领主开始让农奴缴纳货币地租,有的进而要农奴 缴纳一笔钱来赎买人身自由,由此而开启了“农奴解放”的端绪。这个过程当然是艰难的。为了获得自由,农奴常常要将多年积聚的钱拿出。又因为 他在理论上不拥有财产,因此他不得不找第三者当担保人来与领主交涉, 由此而受到商人和高利贷者的无情勒索。此外,教会封建主领地中的农奴 一般难以获得自由,因为主教、修道院长等没有权利出卖或放弃教会的包 括土地与农奴在内的任何财产。[2]1 因此,在当时的英国,农奴制在相当 的程度上仍然延续,农奴人数仍占据人口的一半。他们被固定在领主土地 上劳动,深受沉重的敲剥,他们甚至不能赶跑来吃庄稼的兔子和鸟,因为 这些都是主人的财产,被发现后要被处以罚金。农奴结婚也要领主批准, 不得与其他领主庄园的人完姻,因为这将带来对其妻子及其子女之领主权 的纷争。“农奴的生活水准最低,几乎就与动物差不多。”[2]13 正因为其人身属于领主,当一个男性农奴去世时,主人就拿走他的最好的牲畜和衣物,如果其没有儿子,还要拿走他的最好的劳动工具。而在女性农奴去世时, 如果其没有未婚之女儿,则要拿走她的最好的衣物和床。[1]60 此外,教会征收的什一税也加重了农奴的负担。教会封建主集领主权和神权于一身, 对农民进行双重压迫。 1348 年的黑死病(鼠疫),更使得农民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这次瘟疫使英国的人口几乎减少一半。在肯特、埃塞克斯、赫特福德和苏福克这 四个郡,由于劳动力缺乏,一些封建领主力图将已经获得自由的农民重新 套上农奴制的锁链,出现了“第二次农奴化(Second serfdom)”的现象。一些自由农民被强迫在领主的庄园领受一小块地,为领主终身低薪劳动。而 一些农奴要离开庄园,必须与领主达成协议,在农忙时回来为领主劳动。[3]25 因此,这些郡成为大起义首先爆发和斗争激烈的地区。有资料表明,在起义中最活跃的村,在肯特有118 个,埃塞克斯有105 个,苏福克有72 个,赫特福德有35 个。[3]11 诸多底层农民生存状态的恶化,也与庄园法庭的衰落有关。长期以来,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一、中国历史上的分合大势及其特点 中国历史经历了三次从大分裂走向大统一的发展历程:一是从春秋战国走向秦汉大统一;二是从魏晋南北朝走向隋唐大统一;三是从五代十国走向元、明、清(前期)持续三代的大统一。这种历史的发展进程除表现出鲜明而旺盛的统一趋势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尽管发生过多次割据、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如秦、西汉、新、东汉四代共441年,其中统一年代为273年,隋、唐两代共327年,统一年代为215年,元、明和清前期三代共570年,而统一达465年,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与此相应,大分裂时期所经历的时间则越来越短,如春秋战国历经549年(前770~前221),汉末魏晋南北朝经历了405年(184~589),唐末五代十国仅经历了86年(874~960)。 (二)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从夏、商时的集中在中原地区到西周时扩展至长江以南。而秦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汉通西域。唐朝其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陁界。到明、清其疆域东极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葱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三)统一的程度越来越坚实 中国早期王朝夏、商、周的统一主要表现在形式上,而非王朝的直接统治上。如实行分封制。秦统一后,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又修驰道、凿灵渠、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通过各方面的制度把全国各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历代又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上多有发展和创造,如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王国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隋唐开凿运河;元代创立行省制度等。同时,为保证政令畅通和国家的巩固统一,逐渐形成了健全的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二、分裂的代价与统一的意义 (一)分裂的代价 其一,分裂就意味着天下大乱、兵连祸接、百姓涂炭,都往往会造成百姓的流离失所,甚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 其二,分裂割据也往往会对思想学术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摧残,如隋代牛弘就曾把秦、新莽末、东汉末、晋末和南朝梁陈图书典籍所遭受的五次毁灭性破坏称为书之五厄。 (二)统一的意义 统一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 其一,统一局面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重要保障。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均出现在统一时期。 其二,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有利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交融,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其三,统一时期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边疆开发活动。比如万里长城的修筑、大运河的开凿以及秦朝时江南、岭南的开发和元明清三代西南、西北、东南诸地的开发,这都是统一的好处。 其四,统一国家利于文化建设的繁荣。如大型图书的编纂,唐修八史,宋有四大类书,明有大全系列、《永乐大典》,清有《四库全书》,等等。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文化建设和繁荣局面多集中在统一王朝。 总之,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贡献颇大,正如前辈史家白寿彝所言: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这是极为难得的。文明恰似江河,如果渊源深远,那末只有在前进的流程中得到足够的川流的汇注,才有可能越来越宽阔、丰富,形成

中国历史文选上5

十三、《晋书》 重点:选文的翻译,重点词汇的掌握。 难点:胼文的特点以及胼文的翻译。 解题: 《晋书》是记载晋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唐朝以前的正史,虽然大多由史官撰成,但绝大多数成于一人之子,作者的史学观点贯穿到全书。从唐朝官府修撰《晋书》、五代史起,绝大部分正史几乎都是由封建王朝设立史馆,任命宰相检修,遴选许多史官担任篡修官,集体分工编篡而成。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撰写了《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王羲之的传论,所以题名“御撰”。 唐代贞观20年(646),唐太宗下达了《修晋书诏》,“令修国史所更撰《晋书》”。诏书对《史记》、《汉书》以下以至“五代史”历代正史,但是对唐朝以前的晋史都不满意。两晋南朝时期出现了26种晋史,到了唐朝初年还存有18种。这些书,只有一、二种兼具两晋历史,大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晋史。《修晋书诏》批评它们“烦而寡要”、“劳而少功”,或者“滋味同于画饼”、“略记帝王”,所以下令重新修撰《晋史》。 重新修撰《晋史》以房玄龄、褚遂良为监修,参与撰述的有许敬宗、令狐德棻、敬播、李淳风、李延寿等21人。其中令狐德棻为首,他和敬播在制订《晋书》的体例上起了重要作用。《晋书》的重修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参酌其它众多的晋史以及晋人的文集予以补充,重新修撰。《晋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叙例、目录各1卷。叙、目已经佚失,今存130卷。 《晋书》的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迄于元熙二年(420),包含西晋4帝、东晋ll帝一共156年的历史,并追叙了晋朝先世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在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活动,还包括了与东晋同时并存的北方十六国的历史。《晋书》对于这样的纷繁的历史格局,能从容的表述出来,显示了当时史学家的组织力量和创造才能。 《晋书》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写出了两晋历史的全貌,弥补了以前史学著作的不足。内容也很充实。因此,《晋书》问世以后,其它的晋史都亡佚了。《晋书》的另一成就就是还突出地表现了他对民族关系以及其它割据政权的历史的撰写。

陈涉世家问答题

陈涉世家 一、问答总结: 1.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2.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准备是?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3.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举行起义的?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是在陈胜,吴广等九百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逼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等人敢于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为了救国救民而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出陈胜的“鸿鹄之志”。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人物欣赏 (1)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⑵“苟富贵,无相忘”,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陈胜极想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其有朴素的阶级友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道出陈胜怀有远大的志向。这样课文开篇就让读者了解陈胜虽然出身低践,但却有反抗精神,胸怀大志,不同常人。 (3)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⑷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⑸陈涉是怎样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6)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①抓住时机②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③激怒众人 二、内容主旨: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的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三、段落结构 本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四、写作手法: 1.选材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者选材有详有略。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赵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画,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的写来,才能突出的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史家对人物的态度。 2.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 全文共写了三次话: 第一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 第二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 第三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

《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1.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秦朝末年,赋税严重,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田租、口赋等“二十倍于古”,兵役、徭役更使得农民感到负担承重。尤其是秦二世胡亥继位以来“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且刑罚严酷。秦二世元年,朝廷征发闾左(闾左即是秦朝时的贫困农民)屯戍渔阳(秦渔阳县,现至北京密云县一带),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的时候,被大雨阻拦,无法按照规定到达渔阳,按照秦朝的律法,逾期要被斩杀。于是陈胜、吴广利用“鱼腹丹书”,打出了“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宣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动了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为后来刘邦、项羽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2.东汉:黄巾农民起义 东汉末年,外戚(何进)当政,宦官(十常侍)专权,边疆战事不断,土地兼并严重且赋税严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利用太平道的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组织群众率领起义,由于起义者头戴黄色头巾,故称为“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虽然在9个月内被镇压,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央军权的下放,减缓了东汉的覆灭。同时也使得地方将领官员私自培养兵力,为后期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拉开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序幕。 3.隋末:瓦岗军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废朝政,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农民起义。翟让、李密以“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为口号,赈济贫民,与隋军作战。后期,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战斗力日渐衰弱,终于瓦解。瓦岗军起义推进了隋朝的覆灭,消灭了大部的隋军主力,沉重打击了士族大地主,为后期李渊取得长安打下了基础,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在外,建州努尔哈赤兵力强壮,之后皇太极即汗位,威胁明朝;在内,阶级矛盾尖锐,且旱灾蝗灾不断。在陕西又出现了大旱灾,天灾人祸不止,李自成打着“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动了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的口号提出了平均地权等思想进而广受农民欢迎。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不久后攻破北京,但由于明将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镇压农民起义,遂以失败告终。明末农民起义推动了旧的剥削制度的转变,影响了旧的土地剥削关系。 5.清末: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使得国内的阶级矛盾开始激化。农民纷纷揭竿而起,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率先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专制的农民起义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打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体现出了绝对平均的思想。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三卷)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4分)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 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7.(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温州中学2006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制 A. 其主要内容是封土授民B. 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C.受封者须向周王交土地税D.秦、楚是周初分封的两个大国 2、唐初赋税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则改行两税法。两税法 A.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B.赋役合一,用银交纳 C.与国家授田配合施行D.以人丁为征税标准 3、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有①开始设置进士科②首创武举和殿试③以高官主持科举考试④实行糊名法以防止舞弊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叛乱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5、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和唐朝赋税制度“庸”的规定近似的是 A.青苗法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 6、秦朝统一货币,其中有一种叫“半两钱”,这“半两”二字的字体应是 A.甲骨文B.隶书C.小篆D.楷书 7、比较图A和图B,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皇帝皇帝 太丞御门尚中 尉相史下书书 大省省省 夫 工刑兵礼户吏 部部部部部部 图A 图 B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利下放到了兵部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察举是一种自上而下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九品中正制 C.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D.明朝对科举制进行重大改革,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9、对君主专制制度,韩非子和黄宗羲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出现这种状况的决定性原因是他们两人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总是趋向于统一,而且统一一次,壮大一次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统一壮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国历史上,虽然也发生过很多次分裂和战乱,但是,分裂和战乱之后,最终却是会实现统一的。不但会实现统一,而且会实现壮大。 (蚩尤之乱) 最早是炎帝、黄帝。黄帝和炎帝发生战乱,实现了统一和壮大。接着和蚩尤发生战乱,又实现了统一壮大。往后走,夏朝和周边发生战乱接着又统一。商朝和夏朝发生战乱,再统一,同时壮大。然后周朝联合周边各部落和商朝发生战乱,又统一壮大。春秋战国战乱多年,最后秦汉统一,而且又获得了南方百越,北方匈奴,河西走廊,地盘越来越大。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战乱,但是隋唐又实现了统一,还扩大到越南。五代之后,两宋小统一,但元朝的时候,不但实现了南北大统一,而且又统一了吐蕃,面积变得非常大。明朝南北再次分裂,但是清朝又实现了南北大统一。经过民国的分裂,到我们现在的大统一国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统一壮大的规律中呢?

(赵光义剧照) 第一,中原国家对周边的打击与怀柔。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主要是中原国家对周边民族的统一。虽然元朝和清朝,看起来像是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统一。但实际上,当元朝和清朝统一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中原国家了。元朝统一的时候,占据中原的国家其实是金国。当蒙古统一金国,迁都大都,建立元朝后,元朝也就成了中原国家。元朝对南宋的统一,也算是中原国家对中国的统一。清朝情况差不多,也是满清迁都到北京,才最终有了统一的基础。若是满清还一直定都在关外,不算中原国家,也是很难统一的。中原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军事上对周边国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比如秦汉对匈奴,隋唐对突厥等。不过,中原国家虽然在军事上占优势,但并不是一味地打击。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不打,而是采用怀柔的方式。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B8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

?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 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 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中国历代都城地理形势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几十个朝代和政权的兴替,随之产生了丰富的都城 文化。都城是政治的中心、经济的枢纽、军事的城堡,因此,在地理上必须很讲究。 选择城址,一定要考虑自然条件,诸如山川地利、水土物产、气候风景、都要精心分析。这样,就产生了者城风水的理论和实践。 ?古汉语中,“国”字往往者城的代名词。《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择天下 之中而立国。” ?一般情况,都城简称为都。《释名》说:“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 ?都城又称京师。《公羊传》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师者,众也。” ?夏朝、商朝的都城称邑。如夏邑、商邑。周朝至京朝,都城多被称为京师。 ?建筑城邑、住宅是很严肃而重大的事情。从考古看,殷商的卜辞中有许多关于建筑 的记载,如“王乍邑?帝若?”(王要建邑?上帝同意吗?)“王有石才鹿北东,乍邑于之?”(王有石在鹿地的东北,作邑于此。)这些卜辞是问修城邑有没有祸祟? 方向合不合适?殷商的城建颇具规模,从郑州和安阳发掘的遗址看,基址的朝向接近磁针的正方向,即正南北向或正东西向。基址底部呈水平状。这些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测定方向的水平的技术。 ?秦咸阳(陕西咸阳东)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雄阳(河南洛阳东) ?西晋洛阳(河南洛阳东) ?东晋建康(江苏南京) ?隋大兴城(陕西西安)东都洛阳(河南洛阳) ?东都(河南洛阳)京师(陕西西安) ?唐长安(陕西西安)东都洛阳(河南洛阳) ?北都太原(山西太原西南) ?中都河中府(山酉永济西南)北宋汴梁(河南开封) ? ?南宋临安(浙江杭州) ?元大都(北京市)上都(内蒙古多伦西北) ?明南京应天府〔江苏南京)北京开封府(河南开封) ?京顺天府(北京)中都凤阳府(安徽凤阳) ?南京应天府(江苏南京) ?清京师顺天府(北京市)留都盛京(辽宁沈阳) ?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要; 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故多位于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优势,如南京有“龙盘虎踞”之势,北京有“背山带海”的形胜等。我国古代都城建设都有周密的整体规划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正朝夕”,“水地以县”,天子之国应“方九里”,“旁三门”,“有沟树之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九经九纬”,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

《史通·二体》译文 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书籍曾经有《五典》、《三坟》,可距离现在太久远了,没办法闹得一清二楚。从唐尧、虞舜以下直到周朝,这些记载组成了《古文尚书》。但是当时的世道仍旧很淳朴,文字奉从简略,要索求完备的史书体裁,原本上就不存在。此后左丘明给《春秋》作解释,司马子长编写《史记》,史书体裁到这时才完备了。后来接续的作品,相互遵照着写出来,即便有改动扩大,也仅仅变换一下各自的书名篇目,范围本来就有限,谁能超出这个范围呢?大致上说,荀悦、张璠属于左丘明的一派;班固、华峤,属于司马子长的同类。只是这编年、纪传两大史书流派,各自看重夸耀本流派,一定要辨明他们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够说出个究竟来。 像《春秋》这样的史书,缀联日期和月份形成编排次序,标列季节和年份来互相接续,中原国家与边疆各部族,在同一年同一时期,没有不完整地记载那些事件,显现在读者的眼前。道理全都包括在一桩记载中,语句没有重复出现的现象。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贤能的士人,贞烈的女子,才华出众的人,品德美好的人,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有关系,必定予以高度注意观察而完整地加以记载,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关系不大,只有坚持正直的原则的才详细地加以述说。例如绛县的老翁、杞梁的妻子,有的是晋国的国卿才获得记述,有的是因为答对齐国的国君才被记载的。他们中存在着贤惠像柳下惠,仁德像颜回那样的人,最终也没能够彰显他们的姓名、显扬他们的言行。所以论起编年体史书细小内容的处理,就连最细微的事情都不遗漏;说起编年体史书重要内容的处理,就连十分重大的事情都给抛弃掉。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像《史记》这样的史书,本纪用来包举朝廷大事,列传用来曲折详细地记载小事,表用来按表格形式标列年代和爵位,志用来总括本纪、列传和表所遗漏的内容。至于天文地理、国家法典、朝廷规章,明显的和隐微的,必定都完备地包括进来;重要的和次要的都不遗漏: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同是一桩事件,分散在好几篇里,断断续续,彼此分离,前后多次重复出现。在《高祖本纪》里就说事件叙述在《项羽本纪》中,在《项羽本纪》里就说是事件详载在《高祖本纪》中。又编排同类的人物,不讲求年月的先后,时代在后的人却选出来位于前面,时代在前的人却压下去归入后面,于是致使西汉贾谊与楚国屈原在同一行列,春秋鲁国的曹沫与战国燕国的荆轲编在一起,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考察这二种史书体裁的长处与短处,相互存在着得失,而晋朝干宝编著史书,竟大力称赞左丘明,却深深贬抑司马子长。他的主要意思是说:左传能用三十卷的简短篇幅,包括二百四十年的史事,没有遗漏。探究他这种说法,称得上是有力的论断吗?查验春秋时期发生的史事列入左氏所记载的,大致上获得三分之一罢了。左丘明自己也清楚他那书的缺漏,所以又编撰《国语》来增广它,可是除《国语》记载的以外,还有很多缺漏,怎么能说《左传》包罗无遗了呢?假设左丘明世世代代担任史官,都仿照《左传》写编年史,至于前汉的隐士严君平、郑子真,后汉的名士郭林宗、黄叔度,晁错、董仲舒回答帝王询问的书策,刘向、谷永的献纳奏章,这些人物全都是品德在各类人中占第一,名声传布天下,识见能洞察细微和明显的地方,言论上能把军国方面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他们有的因为自身隐遁,地位低下,不参与朝政;有的因为文章冗长,事迹很多,难以进行次序编排,全都省略而不记载的话,这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果必定是真实情况而有舍不得的地方,不加以删除的话,那么记载西汉一代历史的包括志和列传在内的一百卷汉书的内容,全部列入十二帝纪中,将恐怕成为既琐碎又很杂乱、力尽疲乏毫无力量的东西了。因而班固知道结果会像这样,就设立帝纪、列传来区分,使它们历历可观,主次有区别。荀悦厌烦班固的编排不切实际,又依照左氏的编年体另成一书,对《汉书》进行剪裁压缩,才为数三十,历代却称赞他这部新著,认为超过了《汉书》。既然如此,那么班固、荀悦为代表的纪传、编年两种史书体裁,比试生命力争占上风,想废弃其中的一种流派,压根也就很困难了。后来写史书的人,超不出这两种写史书的途径,所以晋朝的国史有王隐、虞预先后写成纪传体《晋书》,却又用干宝的编年体《晋纪》来相配;《宋书》有徐爰、沈约先后写成的纪传体《宋书》,却又分化出裴子野的编年体《宋略》,它们各自是有本身的优点,在世上一起流传。看来干令升(宝)的说法就太偏激了,它只是墨守编年体一家而已。 《通志·总序》译文 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水的威胁;各国开辟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去掉阻隔的苦恼。由此来看,会通的意义大极了!自从文字发明以来,著书立说的人虽然很多,只有孔老夫子因为是天生的圣人,所以才总括《诗经》、《尚书》、《礼》、《乐》而融会在一人手中,然后能够整齐厘定天下的各种记载,贯穿二帝三王,而连接成一个系统,然后能够彻底弄清古今的变化。因而他所创立的理论大放光辉,无论百代以上还是百代以下都不能企及。孔老夫子死后,诸子百家兴盛起来了,各自仿效《论语》用空洞的言词撰写著作。至于历代的史实,却无所记述和编排。直到汉武帝建元、元封之后,司马谈和司马迁才出来写史了。 司马迁父子世代掌管典籍,擅长著述创作,所以,能够往上继承领会孔子的意图,会通《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的言论,贯通黄帝、尧、舜,一直到秦、汉时代,写成一书,分为五种体裁:本纪用来记载年代,世家用来代代相传,表格用来订正历法,书志用来排比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