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05年3月

第21卷 第2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 ar.,2005

Vol.21 No.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

“复译”、“转译”之争

陈 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 100101)

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滥译”甚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

D eba te on Retran sl a t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not

fro m the O r i g i n a l Text i n20th Cen tury’s L iterary Tran sl a ti on i n Ch i n a

CHEN Yan

Abstract:A 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 om the devel 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 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 licated and syste 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 on. 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differed fr om random transla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of f 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 on;retranslati on;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与转译之争是针对文学翻译的不同方式类型而展开的论争。由同一原本的不同译本出现的时间先后的不同,形成了首译与复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由译本所据原本的不同,形成了直接翻译和转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因已有的译本不能满足读者的期望和需要,复译是翻译家常有的选择;因翻译家所掌握的语种等因素的限制,转译也常常是译介外国文学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在中国翻译史上,复译和转译是相当普遍的译本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受到读者欢迎和肯定的译作,也有不少过多背离原文的转译本和重复平庸、乃至滥竽充数的复译本,对于复译和转译的是非功过,翻译界有着见智见仁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争鸣。

一、复译之争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复译普遍存在,数量较多。尤其是1930年以降,复译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多半。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周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复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复译的出现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翻译方法不断更替的一种表现。晚清时期,翻译家普遍采用豪杰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多有增删、改动。五四以后,主张尊重原文的翻译家,使用逐字译和直译的方法重新翻译就成为必然。其次,复译的出现也是现代汉语不断发展、演变和完善的体现。由于现代汉语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文白夹杂、五四时期的中外杂糅阶段,直到3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定型,所以30年代以前的译本普遍显得译文老化,不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也就需要复译。这就是30年代前后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形成第一个复译高峰的原因之一。这股潮流对翻译文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如抄译、乱译等不良现象,引起人们对复译的反感、认识上的分歧及学术上的论争。

邹韬奋指出,复译不太经济,应该翻译那些有价值的未曾译过的书。(邹韬奋,1920)茅盾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

我们以为如果真要为读者的“经济”打算,则不但批评劣译是必要的手段,而且主张复译是必要的救济。如果劣译出世,一方加以批评,而一方又能以尚有第二译本行将问世的消息告知读者,这倒真正能够免得读者“浪费”了时间精神和金钱的。(茅

001

盾,1937)

鲁迅对翻译界存在的那种独占选题,在报上登广告,声称“已在开译,请万勿重译为幸”的现象做了尖锐的讽刺,他坚决提倡复译,认为复译除了可以击退乱译,随着语言使用的变迁,有复译本也是必然的。(《鲁迅全集》(6),1998:275)

看来,不赞成复译,是为了将有限的出版资源用于更需要的翻译选题上,而赞成复译者,是为了使翻译活动在不同的复译本的竞赛中,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翻译质量。双方的看法角度不同,各有道理。但复译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并不由邹韬奋所说的“经济之道”所左右。1949至1979年间,我国翻译出版的外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复译的作品占80%以上①。

50年代初,茅盾和周作人再次强调复译的价值,周作人甚至认为“重译书之多少与文化发达是成正比例的”(茅盾,1984;周作人,1950)。他们同时也批评了复译中的“抢译”、“乱译”、“滥译”等现象(周作人,1951)。

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名著复译的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欧洲古典名著如《堂吉诃德》、《红与黑》、《简爱》、《呼啸山庄》、《包法利夫人》等至少有三个以上的译本,有的(如《红与黑》)甚至高达十三四种。东方古典名著《一千零一夜》包括各种节译本、改写本和全译本在内的复译本甚至超过了几百种。复译的层出不穷成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大批胡译本、乱译本和滥译本,甚至有不少抄袭作品。造成这种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有人似乎认为翻译是沽名钓誉的捷径,利用管理机制不完善钻空子;根据我国在1990年代初已加入的世界版权公约及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作者去世50周年以上的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时不存在版权问题,不需要购买版权;于是,出版社就把目光盯在这些没有版权问题的名著的复译上。为追求短期商业效益,出版社常常约请一些二三流甚至是末流的译者译名著。即使聘请的是翻译名家,也常因出版社催稿急迫和翻译不认真等,不免粗制滥造。而且,过多的复译,浪费了有限的出版资源,遮蔽了优秀译本,令一般读者无所适从,复译中的这些不良现象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翻译界的忧虑和批评。针对复译展开的论争和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复译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问题。翻译文学中的“理想的范本”或“定本”是否存在,是复译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否存在的关键问题。在翻译文学中是否存在后人难以超越的“范本”或“定本”?如果有这样的“范本”或“定本”,那么后来者的复译就是徒劳无益、大可不必的。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范本”或“定本”,那么复译就是必要的。

方平认为不存在“理想的范本”。正因如此,“才能促使艺术的生命永葆青春”(方平,1995)。许钧也说“翻译不可能有定本”。他根据外国的接受美学和阐释学的原理,指出:“文学作品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符号系统。译者首先是读者、阐释者,其首要的任务是理解、发掘原作的潜在意义,尽可能接近原作的精神。但由于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修养和人生经历,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会各有不同,如果一部作品不可能被一个读者理解阐释殆尽,这个人的理解不可能是唯一正确理解。”(许钧,1996)

罗新璋则认为,“翻译完全可能有定本!这不是理论上的推断,而是实践作出的回答”;“凡译作与原著相当或相称,甚至堪与媲美者,应该说已接近于定本”。他列举了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鄂君歌》、佛经翻译文学、吕叔湘译《伊坦?弗洛美》等,之后指出:

现今来争说定本,不是为争谁是谁非,而是对前人劳动的尊重与肯定。……忙了一两千年,竟连一个定本也搞不出来,不亦太饭桶乎?(罗新璋, 1996)

看来,有无定本的争论,实际上是对“定本”内涵的理解不同。方平和许钧认为没有“定本”,更多的是着眼于翻译文学自身的特性;罗新璋认为完全可能有定本,则着眼于翻译文学的史实。前者是从理论上讲的,是绝对意义上的,后者是从史实上讲的,是相对的意义上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某种译本有可能具有“范本”或“定本”的性质,难以超越,未必今后就不可超越,超时空的定本并不存在。

其次,文学翻译界对复译的学术价值的认识也逐渐在深化。复译有利于普及翻译文学、提高翻译质量,这些观点早已为学界普遍接受。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复译对于学术研究的价值。比如以复译本为基础的翻译比较研究,既可以探讨不同译品的表层结构和形态,又可以对译品所表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一个国家(民族)同一或不同时代的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作出美学上的价值判断,从而发现译品的审美本质和规律,总结翻译方法,推动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姜治文、文军将其称为“比较翻译学”,即“建立在比较翻译之上,系统地揭示与重译、复译的理论及实践相关的翻译规律的学

101

①笔者统计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编的《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目录》(中华书局,1980年)一书。

科”(姜治文、文军,1996)。80年代以来,比较翻译研究论文的数量急剧增多。不少学者都把不同译本的比较纳入自己的视野,像周仪、罗平的《翻译与批评》(1999)一书列出专章来谈论“译文比较与欣赏”。学界对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质量也在逐渐提高,起初以“挑错”为主,后来发展到研究不同译本的创作动机、方法、接受状况以及风格、得失等,从随感式、印象式写法走向有理论深度的系统全面的批评。总之,比较翻译批评推动了复译水平的提高,也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式。郑诗鼎还进一步提出对复译进行“构建性研究”。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交叉型的综合研究、多元性和同一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构建性译文。其中,交叉型的综合研究,指广泛应用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文学、美学(包括接受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以及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复译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查和研究;多元性和同一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在采用不同理论、多种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努力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识。(郑诗鼎,1999)一些论者还就复译的正、负价值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克服复译负面性的办法。

许钧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了复译:已有的译本不完整;已有的译本为转译本;已有的译本语言陈旧,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已有的译本失误较多,理解有待加深,表现有待提高;已有的译本是合译本,风格上不太统一。他也指出从事复译的翻译家存在的各种“无奈”:出版社催稿太急,难以精雕细刻,译者怕背上“剽窃”的恶名,不敢借鉴已有译本的长处,已有的译本水平已很高,难以超越等等。(许钧,1994)王宁建议译界和出版界:“与其把大量钱财和纸张花在不必要的名著重译上,还不如花在购买当代名著的版权上。”(王宁,1996)关于如何对待复译中的消极的、负面的东西,罗国林认为对复译现象不能硬性禁止,而应运用翻译批评这一有效武器,对那些滥竽充数的伪劣复译,通过翻译批评让它们曝光。(罗国林,1995)

二、关于转译

“转译”是指以非原语的译本为依据所做的翻译,所以有人也称为“间接翻译”。20世纪20~30年代也有人称转译为“复译”或“重译”,是不科学的,这样很容易与上述的真正的“复译”相混淆。

转译这种形式的翻译,古今中外都出现过。在各国(民族)文化交流尚不充分、现代化发展的早期,转译现象更为普遍,如我国最早的汉译佛经,大多不是直接由梵文翻译,而是译自各种西域语言(胡语)。

晚清时期,中国留学日本的学生最多,所以懂日语的也最多,那时许多西洋文学作品,大都是由吴 、陈景韩、包天笑、徐念慈等翻译家从日文译本转译的。郑振铎是这样描述当时的转译状况的:“如此的辗转翻译的方法,无论那一国都是极少看见的,但在我们中国的现在文学界里却是非常盛行。”(郑振铎,1984:89)20~30年代,翻译界注重翻译欧洲小国,如东欧、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但那时很少有人通晓相关语言,于是大都从英文等译本译出。如当时影响很大的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就是胡适从英文版本译出的。30~40年代,我国译界普遍通过转译,翻译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以及被压迫民族被奴役民族与国家的进步文学作品。除日本以外的东方各国文学翻译,许多也是转译的。如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孟加拉文原作、印度小说家普烈姆昌德的印地语原作大都根据英文、俄文转译。在20世纪著名翻译家中,以转译的方式从事文学翻译的不少。其中鲁迅从日文转译的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等等,更多的译本是从英文转译的,如20~30年代潘家洵翻译的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集、茅盾翻译的挪威作家比昂逊的剧本、50年代孙用和景行翻译的波兰的《蜜茨凯维支诗选》、60年代韩侍桁翻译的《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80年代方平和王科一翻译的意大利卜伽丘的《十日谈》、韩少功翻译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都是从英文译本转译的,而且都有较大的影响。90年代我国翻译出版的以色列现代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不是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而是根据英文译本转译的。由于转译现象非常普遍,关于转译问题的是是非非,也引起了文学翻译界的关注。从20年代初开始,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就转译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转译与直接翻译的关系、转译的局限性及特点等,展开了长时间的争鸣和讨论。

首先,关于转译的局限性。学界没有分歧,大都承认转译中或多或少存在对原文的不忠实。郑振铎认为转译方法的盛行,表明了文学界的寂寞:“从事于文学翻译的只要那一部分的通英语的人,其余通各国文字的人于文学都非常的冷淡,……我们实不胜有凄凉、孤独之感!而介绍西洋文学已有数十年之历史,如今犹有‘重译’(指转译,引者注)问题之需讨论,中国人之迟钝麻木,更应该如何的浩叹呢?”他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重译的办法,是如何的不完全而且危险呀!我们译各国文学书,实非直接从原文译出不可。”郑振铎的这些话虽然不免夸张,也不确切,却点出了转译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翻译中外语门类的不齐全,而转译实出

201

于迫不得已。(郑振铎,1984:90)梁实秋则把转译比喻为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味道多少有所变化。不赞成转译。(梁实秋,1984)他批评鲁迅的译文之所以让人“硬着头皮”去读而不知所云,主要是因为鲁译浦列汉诺夫所著《艺术论》是从日文转译过来。日文又译自俄文,而俄文又是从英文而来的,“经过了这三道转贩,变了形自是容易有的事”(梁实秋, 1932)。

穆木天不主张转译,他说:能“‘一劳永逸’时,最好是想‘一劳永逸’的办法。无深解的买办式的翻译是不得许可的。”(穆木天,1934)

穆木天的文章发表后,译界就转译问题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论战。在穆文发表的第五天,鲁迅写就了《论重译》一文,认为穆木天的说法与他自己提倡广泛介绍外国文学的主张相矛盾。鲁迅分析了直接译和转译的利弊。认为“重译”(即转译)确实比直接译容易。首先,原文中令译者自愧不及和不敢动笔的好处,先由原译者消去了若干部分,重译时“便减少了译者对原文的好处的踌躇”;其次是原文中的难解之处,忠实的译者往往会有注释,而原书上倒未必有,这无疑也为译者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因此,也有直接译错误,间接译却不然的时候”。(《鲁迅全集》(5),1998:504)鲁迅在另一篇文章中,同样以务实的态度,再次强调翻译首先要看本身的质量,而不是直接或间接,以及译者的动机是否“趋时”等。(《鲁迅全集》(5),1998:507-508)茅盾与鲁迅一样,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唱高调。(茅盾,1934)郑振铎虽指出转译的种种不足,但他还是从实际出发,提出转译的“慎重与精审”原则,谈到态度和原则方法问题,主张转译者选择诸多译本里最可信的译本来重译(也就是本文所论述的转译,笔者注);如译本有两种以上时,应该将其搜罗齐全,逐一加以对照;译完后,应该请精通原本文字的人员,将转译本与原本校对一下。(郑振铎,1984: 90)

1946年,季羡林指出,“重译”(也指转译,引者注)是造成一些译本令人看不懂的原因。他说:“十几年前,像当时流行的蒲列汗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卡尔斯基的书之类,犹如天书,“普通凡人看了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译者虽然再三声明,希望读者硬着头皮看下去,据说里面还有好东西,但我宁愿空看一次宝山,再也没有勇气进去了。而且我还怀疑译者自己也不明白,除非他是一个超人。这些天书为什么这样难明白呢?原因很简单,这些书,无论译者写明白不写明白,反正都是从日文译出来的,而日本译者对俄文原文也似乎没有看懂。”不难看出,季羡林在这里指的“天书”就是鲁迅在30年代的一些译文。这里的结论显然并不确切,因为鲁迅的译文难懂原因主要不在于它是转译的。但季羡林举此例的目的“只是反对一切的重译(指转译———引者注)本”(季羡林,1996)。

此前茅盾称穆木天“持论太高”,但季羡林的持论似乎更高。因为由于客观需要,转译者不会“走开”,也不能“走开”。甚至有时候,反对转译的人也染指转译,如梁实秋考虑到当时国内缺少精通拉丁语译者,也通过英语转译了《阿拉伯与哀绿绮思的情书》等拉丁文著作。郑振铎也根据英文本翻译了泰戈尔的诗集,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转译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所以更多的论者既看到了转译的局限和不足,也意识到了转译的必要。50年代初,周作人对“转译”发表了与郑振铎、鲁迅、茅盾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从原则上说,直接译无疑是最理想的,但在事实上不免有些困难。他的意见是“除了专门绩学之士以外,直接间接混合翻译比较是好办法,直接译固然是理想,弄得不好也会不及间接翻译的”(周作人,1951)。

到了80年代,茅盾再次叙及他的“转译”观:“直接从原文翻译好还是转译好,原则上应直接翻译,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有些小民族的作品,他们的文字懂得的人少,那就只能依靠转译”。茅盾对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有过精深的研究,写过洋洋数万言的评论。茅盾认为也有转译比直接翻译好的例子,如“《战争与和平》有过几个译本,直接从俄文翻译的也有过,但都不理想,还是董秋斯从英文转译的本子好些。董采用的是毛德的本子,毛德是托尔斯泰的至友,毛德译文,经托尔斯泰本人审定,认为是好的”(茅盾,1980)。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当时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有关。当时的俄罗斯报刊检查极为严格,有些作品的俄文原本反而不全面,而英译本或法译本就显得重要起来。其它作品如托尔斯泰的《复活》、库普林的《亚玛》等,俄文原本都被横加削砍,而转译本更可见真面目。所以,翻译也应择善而译,不能一概而论。闻家驷翻译的《红与黑》于1990年问世。闻先生知道《红与黑》在我国已经有四五种译本,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考虑,他认为根据皮埃尔?儒乐达校正的手稿本翻译,有其独特的价值,因为这个版本较其它版本更忠实于原著。可见,只要转译能够推动翻译质量的提高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价值。另外,如果译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并能选择有价值的前译本,参考不同的版本,同样能够转译出优秀的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批评中,对转译本进行仔细甄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于复译、转译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所以从

301

20世纪初一直到90年代对复译与转译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在90年代,复译与转译中大量存在一些胡译、乱译和滥译现象,学界对复译与转译的态度也趋向严厉,否定和批评的意见增多。但无论如何,在整个20世纪,复译和转译无疑促进了文学翻译质量的提高,满足了读者对文学名著的需求。而复译和转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仅需要译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批评工作要审慎到位,而且要依赖译者与国家政策和出版、发行等渠道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邹韬奋1致李石岑[N].时事新报(通讯栏),1920-06

-041

[2]茅盾1《简爱》的两个译本[J].译文,1937,2(5)1

[3]鲁迅1非有复译不可[A]1鲁迅全集(5),(6)[M].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

[4]茅盾1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

[A].《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1

[5]周作人1重译书[N].亦报,1950-04-021

[6]周作人1重译书与重出书[J].翻译通报,1951,31)1

[7]方平1不存在“理想的范本”———文学翻译工作者的思

考[J].上海文化,1995,(5)1

[8]许钧1翻译不可能有定本[J].博览群书,1996,(4)1

[9]罗新璋1翻译完全可能有定本[N].中华读书报,1996-

10-091

[10]姜治文,文军1建立比较翻译学的几点构想[J].外国

语,1996,(1)1

[11]周仪,罗平1翻译与批评[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2]郑诗鼎1论复译研究[J].中国翻译,1999,(2)1

[13]许钧1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J].中国翻

译,1994,(3)1

[14]王宁1名著“重译”与新著新译[N].中华读书报,1996

-08-121

[15]罗国林1名著重译刍议[J].中国翻译,1995,(2)1

[16]郑振铎1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A].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1

[17]梁实秋1翻译[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1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1

[18]梁实秋1论翻译的一封信[J].新月,1932,4(5)1

[19]穆木天1论重译及其它[N].申报?自由谈,1934-06

-301

[20]茅盾1翻译的直接和间接[J].文学,1934,3(2)1

[21]周作人1翻译四题[J].翻译通报,1951,2(6)1

[22]季羡林1谈翻译[A]1季羡林文集(第8卷)[C].南

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

收稿日期:2004-04-28

作者简介:陈言,女,江苏宿迁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中日比较文学、文学翻译理论研究。

责任编校:路小明

401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2014年06月16日第A9版:文化教育 作者:沈望舒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104 1 翻译,在常规认识中,它只是社会中很小一部分人的一种能力、职业、贡献;但史实表明,它始终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桥梁,是特定文化留存、发展、弘扬的要素,是一领域文明摆脱落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诱因。 翻译,曾经发挥延续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笔者在古埃及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市,从当地人讲述已知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伟大图书馆的业绩中,了解到不仅埃及文明有过长时间的中断和遗失,而且当代西方文明引以自豪的古希腊文明也曾早早被湮灭。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所藏相关希腊的经典与译作,那些被翻译成拉丁文字的公元前9世纪荷马的诗稿,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以及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者阿基米得、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等种种名著,让欧洲、让西方找回了自己的历史之根。不知名大师们的往返翻译,不仅有文明传播功效,而且形成对一种文明的救赎,这就是史称毁于公元3世纪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曾经拥有的译著,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贡献。 从印度佛教圣地瓦那拉斯到经济中心城市孟买的8天访寻,遗憾地了解到:佛教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比重跌至2.7%以下;历史灭佛带来的无人信、无人懂状况,衍生出“社会灭佛”恶果——大量千余年前的石制精美佛像被毁,许多今日人工难以雕制的大小佛头散落民间,廉价地摆在旧货市场地上;对佛教经典的诠释者更是踪迹难觅。由此令人不禁回想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代表的“佛学东渐”,它所导致佛教的别样光大——汉传佛教“禅宗文化”的辉煌,中国历史上首次“翻译高峰”:汉至宋中间800余年,来自印度的高僧与中国本土的大德精诚合作,大规模地进行佛经翻译,完成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系统化“经典转移”。它不但重塑了中国文明肌理,还赋予佛教于中国与世界的新生。这是一种由玄奘、鸠摩罗什等翻译家创造和续写的哲学文明。 翻译,让世界命运共同体内部互鉴互促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新内涵;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其进一步提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重大外交场合频繁倡导“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适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根本要求,既是各国历史上共存关系的事实,又揭示各民族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生存环境的深刻哲理,倡导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利益观、安全观。 中国历史鼎盛时期,屡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敬互鉴式的吉光。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阶段,京师之地都有内外商贾云集、各国文化交往密切的记载。西亚、阿拉伯、印度、欧美的文化及其载体,在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利马窦、汤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发表日期:2010年3月26日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09年4月作者:宋学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 按照译者的国籍来判定译本的国籍,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但承认翻译文学的国籍的双重性,虽摆脱了二元对立,却没有摆脱二元论。翻译文学具有的世界文学意义是它可以自成体系的理论依据;翻译文学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也为其自成体系提供了恰当支持。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者并立,符合当今学术研究的多元态势。 [关键词] 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 一 翻译文学能够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离不开谢天振对翻译文学地位的大力张扬。早在1989年,谢天振就发表了《为“弃儿”找归宿——翻译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一文,指出“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创造性叛逆,决定了翻译文学不可能等同于外国文学”,并提出“恢复翻译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主张。[1]不久,他又发表了《翻译文学史:挑战与前景》和《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两文,再次指

出“翻译文学在国别(民族)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事实予以叙述,这是值得肯定的”。[2](p227)同时指出:“在20世纪这个人们公认的翻译的世纪行将结束的时机,也许该是到了我们对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从理论上给予承认的时候了。”[3]尽管在谢天振之前也有几篇关于翻译文学的文章发表①,但或许由于发表这些文章的刊物与翻译的关系不大,或许由于所谈内容的侧重问题或其他客观原因,这些文章在译界影响不大。毫无疑问,正是谢天振的几篇文章,才渐渐引发了译界和比较文学界乃至文学界对翻译文学研究和探讨的热情。 当然,谢天振旗帜鲜明的观点也遭到了其他学者的质疑。1995年的《书城杂志》曾为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认为“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和认为“翻译文学属于外国文学”,提供了探讨的平台,两种观点进行了两个回合的交锋。 ②由此,翻译文学的归属成为翻译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而总的看来,主张“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或国别文学)的组成部分”的声音处于强势。几乎同时,有论者也明确提出“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组成部分”[4]。进入21世纪,谢天振继续其一以贯之的主张,在《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之《序》中,再次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把翻译文学等同于外国文学”的“模糊认识”,认为“外国文学实际上只是存在于翻译文学之中的一个虚幻的概念,而翻译文学

英语汉译英翻译

Unit 1 1.餐饮行业与电影行业的共同之处在于其小型企业的失败率很高。 The restaurant industry has one 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film industry: the high failure rate among its small business. 2.他的伟大在于他具有非凡的能力,集科学家和实业家的品质于一身。 His greatness lies in his outstanding ability to connect the qualities of a scientist with those of an industrialist. 3.像工作单位取代居住地一样,我们的种族身份已被职业身份所取代。这一现象在流动作业的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We have replaced ethnic identity with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way we replaced neighborhoods with workplace, which is quite obvious among the mobile professions. 4.显然,任何一家大公司的老板都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需要找一些方法把他们的理念传达给他人。 Plainly, in any large enterprise the boss cannot be directly involved in everything, and some means have to be found to transfer his belief to others. 5.没有任何人愿意再过那种自己无法控制、要别人认可、任人摆布的日子了。No one was willing to experience the feeling of being out of control and dependent on someone else’s approval, at someone else’s mercy. 6.人们渴望一种成就感,渴望有能力凭自己的手、自己的脑、自己的意志办成事情。 The human being longs for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being able to do things, with his hand, with his mind and with his will. 7.政府希望通过大量出售资产来弥补损失。 The government hopes that the sale of a chunk of its assets will help make up for its lose. 8.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身份更多地由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是他们所生活的社区来界定。

论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论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人类的思维活动。不同的文化对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语言中的视角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挣脱原语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原语所传达的信息,所体现的风格一并能被读者完全体会。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及视角差异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视角转换。 2.文献回顾 在研究翻译的视角转换这个领域已有不少学者涉及,研究成果也颇丰富。如刘保华在“英汉翻译技巧:视角转换”中介绍了主要的视角转换法;邵卫平在他的“英汉视角对比及翻译中的视角转换”也对如何进行视角转换进行了相关阐述;张小珊在“中英文翻译视角转换浅议”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一论题进行了探讨,在这暂不一一列举。本文准备从英汉翻译视角转换的重要性和视角转换的方法入手,就这个论题谈谈我的观点。 3.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英、汉语在产生的背景、经历的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许多文化的观察视角也就有了很大区别。请看如下一例: What we lose in hake we shall have in herring.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此例中原句用了hake(鳕鱼)和herring(鲱鱼)两种鱼来表示,因为历史上西方人以航海捕鱼闻名,各种鱼类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必需的,从中就可以看出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但如果直译成“我们从鳕鱼中失去的将会从鲱鱼中得到”,中国读者就不明其意了。如果换成中国人熟悉的“东隅”“桑榆”两个词,就能达到意义上的对等,中国读者便能很清楚地了解这句话所传达的意思。 3.1翻译中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考虑如何将原语传递到译语中,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转换是必不可少的。刘宓庆先生说:“转换是翻译中用得最广泛的变通手段。在一般情况下,转换是获得灵活对应的不可少的应变对策,而失去形式则常常是转换带来的必然结果。”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按照自身文化思维习惯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因而在翻译中因为被传统思维方式所束缚,对原语逐词翻译而无法找到合适的译文。比如,许多人将英语习语“a heart as hard as flint”理解为“心如坚石”来表示意志坚定,而实际上此习语是“铁石心肠”的意思,形容冷酷无情,两者含义相差甚远。有不少人会把“望子成龙”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龙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凶残、暴力。正确的译文是“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somebody”。 由上可见若囿于原语的视角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难以找到地道的表达方式。相反,若将视角适当转换,问题便迎刃而解。由此可见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3.2英汉翻译中视角转换的方法 3.2.1词序的调整 英语表达式中一些修饰成分和词语有其一定的顺序,且不同于汉语表达式中的顺序。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成分顺序的调整,以符合译入语的语序习惯。如: (1).an outstanding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 (一位美国现代优秀作家) (2).Mary’s pretty new black leather bag (玛丽漂亮的黑色新皮包)

新核心大学英语B版读写教程3第一单元课文翻译剖析

Unit 1 Main Reading ----拥有自己头脑的机器 如果任其自由发展, 有些机器可以学得更聪明, 在一些最需要脑力的任务方面甚至会超越人类。 人类能否建造出可以演变得更好并可以超出人们想象而发明解决方案的机器吗?利用计算蛮力方法,计算机现在可以进行通行的国际象棋游戏。 1997年, IBM 的一款名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击败了卡斯帕罗夫。世界冠军认为这次经历如同与顶尖的人类挑战者对抗一样艰难。阿蓝图灵,战时英国谜团破译密码工作背后的数学天才,于 20世纪 50年代设立了人工智能的标准,而深蓝的行为至少达到了其中的一个。 然而, 深蓝的成功并没有给人工智能界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是因为这台机器的创举仅仅在于运算速度快于其他任何以前的计算机。巨大的处理能力可以使它预测到向前推进的棋步多达 30个,而且它聪明的编程可以计算出数百万的可能的棋步中哪一步会加强它的位置。但就本身而言, 深蓝所能做的, 而且出色完成的仅仅是数学。它不能为象棋游戏制定自己的战略。 但是如果深蓝被赋予一种演变的能力,使用反复试验的经历学会完善自身,会怎么样呢?一种名为“演化硬件”的新技术正试图这么做。和深蓝一样, 演化硬件也是 通过尝试几十亿个不同的可能, 寻求解决方案。区别在于,和深蓝不同, 演化硬件不停地调整和完善它的搜索算法, 而这也正是找到解决方案所需的逻辑步骤。它每次都选择最好的, 并加以尝试。而且,它所作的一切不是根据编好的指令,而都是自动 完成的, 。 传统观念长期认为一个机器的能力是受限于创造者的想象力。但是在过去的 几年里, 演化硬件的前驱已经成功地建造了一些可以自行调整并且表现更佳的设备。有些情况下, 后来出现的机器甚至超出了创造者的能力。例如, 在电路设计领域, 对几十年来人类束手无策的一些问题,演化硬件却找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翻译新中国_中国文学_英译中国文学考察_1951_1966_

翻译新中国:《中国文学》英译中国文学考察(1951-1966) 倪秀华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1951年创刊的《中国文学》是中国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份向英语世界译介中国文学的综合性刊物,但至今学界关注不足。通过分析《中国文学》的创办动机、翻译选材、翻译策略及其与同时期文学思潮和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互动,探讨《中国文学》与冷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新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这一刊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挥的重要作用。关键词:?《中国文学》;翻译选材;翻译策略;文学思潮 Abstract: Chinese Literature launched in 1951 is the only journal in China aiming at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English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urpose, the choices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is magazin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literary poetics and foreign policies during 1951 to 1966,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gazine and the nation-building project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agazine at the time. Key words: Chinese Literature ;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material; translation strategy; literary poetic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13)04-0035-06 一、引言 中国的汉籍外译自古有之。据马祖毅和任容珍(1997:698-704)考察,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国人从事的对外翻译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此后的中国文学外译活动一直延续并发展至今,尤其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有计划地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然而,对于近代以来中国主动把自身文学“送出”(季羡林,2004:1)的种种努力,目前翻译研究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尤其是建国17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翻译几乎是研究的盲点。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研究的缺失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的否定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在 西方启蒙话语的影响下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有文学价值,同时期出现的中国文学外译随之也一并被否定,而被视为无研究价值;其次,翻译研究,尤其是描写翻译研究大多关注于目标语社会主动发起和/或生成的翻译现象或活动,而对源语社会出现的翻译现象或活动则关注不足;再次,史料等材料的匮乏也进一步阻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 建国17年的中国文学外译活动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生的民族国家主动对外翻译介绍本国文学作品,以响应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诉求和召唤,意图在国际社会中实现自我合法形象的塑造。 收稿日期:?2013-03-10作者简介:?倪秀华,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中国翻译史 2013年9月Sep.?2013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Journal?of?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 第20卷第5期Vol.?20?No.?5

汉译英翻译方法

汉译英三步骤: 1.理解原文 包括原文逐字逐句的理解、对原文整体思想、观点和态度的理解,也包括对原文句子之 间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2.英语表达 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一对一的死译,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相应 的英语结构、词汇和表达习惯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 3.核对检查 认真阅读自己的译文,要用挑错的眼光来检查译文是否正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是否有 漏译、错译,译文语法如时态、语态、单复数形式和拼写上是否有错误。 汉译英翻译技巧: 1.选择恰当的英语词汇 有些英语词汇不仅有字面意思,还有内含意思。 e.g.“国家”:country, nation, state, land 分别内涵:疆土、人民、政府、感情 有些英语词汇本身含有贬义或一些委婉的意思,运用时要特别注意。 e.g.“宣传”publicize, propaganda (带贬义) 汉译英选词原则: (1)选适合上下文的词汇 e.g.“观众”:audience,viewer, spectator 分别表示:听音乐会或看戏的观众、电视观众、看体育表演的观众 “条件”不同情况下应用不同的英语词表达: 工作条件:working condition 有利的条件:favorable situation 录取条件:admission requirement 付款条件:terms of payment 词汇选择首先要忠于原文的意思。 e.g.近年来由于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有些人建议让没有工作的未婚妇女来替换那些 家务繁重的女工。 “就业问题”:employment problem, unemployment problem(找不到工作就业已 成问题,即失业问题) “没有工作的妇女”: women without jobs, women hunting for jobs(没有工作又 需要找工作的妇女,不需找工作的并不包括在内) (2)要注意词的广义、狭义、具体的意思和抽象意思的不同 e.g. ①他讲的笑话逗得我们都笑了。 ②他讲的话使我们大家都笑了。 ①His joke made us laugh. ②What he said make us laugh. We all smile at what he said. (3)选词时不要望文生义,不要死译,要考虑与汉语对应的英语词汇真正的意思。 e.g.①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与其他使用英语的国家在文化习俗和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差异,这直接造成交流,尤其是翻译式交流中的很多障碍。下面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日常用语和习语等方面就英汉语言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1.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将语言意思表达出来,就需要理解和认识该语句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所谓译事之难,难就难在处理一些涉及文化意蕴、民族习俗、语言惯用法等的语言差异。例如:汉语中的炕、旗袍、中山装、麻将、二胡等在英语中都属词汇空缺。而英语中的tank、jacket、bus、nicotine等在汉语中都没有准确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坦克、夹克衫、巴士、尼古丁。 2.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富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成分。词之所以能表名表义,是因为它由词位(外部形式)和义位(内容、意义)两个部分组成。义位又由数个义素组成,其中概念义素构成事物或现象的概念,非

概念义素构成词汇的背景,亦称背景义素。例如:英语的“yellow”和汉语的“黄”同指一种颜色,它们的概念义素完全相同,但背景义素中的民族文化义素却大不一样,在汉语中,黄色在历史上是皇帝的颜色,象征帝王和权力,在当代,黄山、黄河、黄土地、黄皮肤中的“黄”则是中国的国色,寄托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而在英语中,黄色的一个象征意义是“背叛”。因此,男士给女士送花或其他礼物时忌讳黄色。我国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从中国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划分了三种不同的意义环境和三种词义对应情况:(1)外语文化涵义大于汉语文化涵义的词汇。例如,英语中“modern”这个词,当指历史时代时,区别于“ancient”(古代)“mediaeval”(中古)。它本是包含了中世纪的反叛人文主义精神,非禁欲主义,执著于此生此世幸福的追求,不考虑来生报应;尊重科学,不受缚于中世纪教条等等。这些文化内涵在汉语的“近代”和“现代”中都无法找到对应。 (2)汉语文化涵义大于外语文化涵义。例如:人们常常将英语的“metaphysics”等同于汉语的“形而上学”。然而英语文化环境中“metaphysics”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自然世界之外的东西的学问,是对于万物起源的猜想,也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这个概念是中性的。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它用来特指同辩证法相对应的思想方法,由于历年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形而上学”带上了一层贬义,意味着脱离实际的玄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05年3月 第21卷 第2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 ar.,2005 Vol.21 No.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 “复译”、“转译”之争 陈 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 100101) 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滥译”甚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 D eba te on Retran sl a t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not fro m the O r i g i n a l Text i n20th Cen tury’s L iterary Tran sl a ti on i n Ch i n a CHEN Yan Abstract:A 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 om the devel 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 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 licated and syste 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 on. 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differed fr om random transla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of f 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 on;retranslati on;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与转译之争是针对文学翻译的不同方式类型而展开的论争。由同一原本的不同译本出现的时间先后的不同,形成了首译与复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由译本所据原本的不同,形成了直接翻译和转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因已有的译本不能满足读者的期望和需要,复译是翻译家常有的选择;因翻译家所掌握的语种等因素的限制,转译也常常是译介外国文学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在中国翻译史上,复译和转译是相当普遍的译本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受到读者欢迎和肯定的译作,也有不少过多背离原文的转译本和重复平庸、乃至滥竽充数的复译本,对于复译和转译的是非功过,翻译界有着见智见仁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争鸣。 一、复译之争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复译普遍存在,数量较多。尤其是1930年以降,复译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多半。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周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复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复译的出现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翻译方法不断更替的一种表现。晚清时期,翻译家普遍采用豪杰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多有增删、改动。五四以后,主张尊重原文的翻译家,使用逐字译和直译的方法重新翻译就成为必然。其次,复译的出现也是现代汉语不断发展、演变和完善的体现。由于现代汉语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文白夹杂、五四时期的中外杂糅阶段,直到3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定型,所以30年代以前的译本普遍显得译文老化,不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也就需要复译。这就是30年代前后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形成第一个复译高峰的原因之一。这股潮流对翻译文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如抄译、乱译等不良现象,引起人们对复译的反感、认识上的分歧及学术上的论争。 邹韬奋指出,复译不太经济,应该翻译那些有价值的未曾译过的书。(邹韬奋,1920)茅盾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 我们以为如果真要为读者的“经济”打算,则不但批评劣译是必要的手段,而且主张复译是必要的救济。如果劣译出世,一方加以批评,而一方又能以尚有第二译本行将问世的消息告知读者,这倒真正能够免得读者“浪费”了时间精神和金钱的。(茅 001

新核心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翻译答案—Unit

新核心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翻译答案—U n i t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U n i t1F r e s h m a n C o n v o c a t i o 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Many “intellectual ghosts” showed a total disregard for(表现出完全超越的态度) the accepted boundaries between different field of knowledge. 2)Da Vinci made painstakingly precise observations of everything and put to use everything he learned(把一切学以致用). 3)Many MIT faculty members are crazy about multidisciplinary thinking (酷爱跨学科思考) . For example, professors from the climate science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s collaborate creatively with the subject of economics (创新地与经济学合作) to find solutions for the demand for new energy sources. 4)The second facet of da Vinci’s character that fits with MIT (与MIT一致) is his respect for and curiosity of nature (他对大自然的敬重与好奇) ,both as a scientist and an engineer. 5)Students at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will encounter a great many extraordinary teachers, perhaps the most stimulating minds and inspiring models (最激情飞扬的大师和启迪智慧的楷模) they will ever know. 6)There is a good chance that the students will never live and work in a community with as rich as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 (大批不同文化与背景者) as they will at MIT.

汉译英在线翻译句子

[标签:标题] 篇一:2015汉译英句子翻译(包括参考译文) 2015年汉译英综合练习 1. 她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成年累月地工作着。 This is how she carries on her work, rain or shine, all the year round. 2. 西湖如明镜,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奇丽。 The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emerald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 3. 但我就是这个脾气,虽然几经努力,却未能改变过来。 But it’s the way I am, and try as I might, I haven’t been able to change it. 4. 一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我们就随时随地地受到关怀和照顾。 From the moment we stepped in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re and kindness surrounded us on every side. 5. 袭人道:“一百年还记得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边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I’ll remember it if I live to be a hundred!”said Aroma. “I am not like you, letting what I say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 forgetting what’s said at night by the next morning.” 6. 要制造飞机,就必须仔细考虑空气阻力问题。 Air resistance must be given careful consideration when the aircraft is to be made. 7. 为什么总把这些麻烦事推给我呢? Why should all the unpleasant jobs be pushed onto me? 8. 只有在我过于劳累,在我长时间无间断地工作,在我感到内心空虚,需要补充精神营养 的时候,我才感到寂寞。 I am lonely when I am overtired, when I have worked too long without a break, when for the time being I feel empty and need filling up. 9. 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The successful explosion of the first atomic bomb in China caused great repercussions all over the world. 10. 我们应该实行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We should build an information-based national economy and apply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11. 你说的倒轻巧,你也给我捧个奖杯回来。 You talk as if it were very simple. Why not try yourself and see if you can bring back a trophy, too? 12. 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China should show the world through actions that she is opposed to hegemonism and power politics and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13. 中国明朝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一生周游考察了16个省,足迹几乎遍布全国。 Xu Xiake, a great traveler in China’s Ming Dynasty, visited 16 provinces in his lifetime, leaving his footprints in nearly every corner of the country. 14. 阿Q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说:“这毛虫”! Ah Q flung his jacket on the ground, spat, and swore, “Hairy worm!”

论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课程:中西翻译简史 班级:翻译3班 姓名:张换英 学号:1312081001

摘要:本文从民族语角度分析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一直发展到今天,翻译功不可没。中国文化史上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等影响深远。换言之,翻译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激活因素。 Brief introduction: This subject talks about the influence translation does to Chinese culture from linguistic parts.Chinese culture succeed thousands of years in which translation plays a important part.Three highlights of translation influence a lot Chinese culture,language, ideology; in other words, translation actives the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翻译;中国文化;影响 Key words:translation;Chinese culture;influence 一、佛学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许多从未有过,完全新的东西---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法。佛经典籍的翻译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语体;丰富了中国的文学等几个方面。 当代也有学者研究指出佛经翻译的五种构词方式:汉词佛意、意译词汇、梵汉合璧词、利用新造汉字组成的词、成语与熟语。当代学者也统计过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其中90%以上源于佛教。以“缘起”为例,佛教中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次灭则必灭”,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但在现代汉语中,“缘起”已经成为描述事情起因的日常用语。 还有一些佛教创词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与汉语中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复

新核心大学英语2课后翻译答案

1. reveal the shape of that strange basin 来揭示那个奇怪盆地的形状 2. vibrant space exploration program 生动鲜活的太空探索项目 3. a violent restless nature 狂暴的、躁动的自然 4. cited the benefits of cloning at the conference 在大会上提到了克隆技术的好处 5. what counted most was their motherland’s advance and prosperity 最重要的是祖国的发展和繁荣 6. had ceased fire in order to watch the World Cup soccer matches 为了看世界杯一停火 7. The essence of his argument 他论点的核心 8. signing off 即将播完gained a deeper perception about earth’s fragility 对地球的脆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9. read a retired astronaut’s autobiography in awe 满心敬畏的读了一位前宇航员的自传 fired my curiosity about space 点燃了我对太空的好奇心made me a space enthusiast 使我成为太空发烧友 10. were feasible 是可行的unpredictable dangers 无法预测的危险 none of them was willing to be left out 他们中没有一个愿意被排除在外orbit the Earth 环绕地球 enjoy the landscape on the moon 在月球上欣赏风景 P48 1. various household appliances 各种家用电器 2. as it produces no pollutants 因为它不会产生污染物 3. Consumption of wood for fuel 消耗木材用作燃料 4. withstand the recent rise in oil 抵制最近的油价上涨 5. are operating reliably and efficiently 正在可靠、高效地运行 6. a fixed capacitor is usually installed 通常安装固定电容器 7. The causes of the war lie in 战争的起因在于 8. a modest decrease in house prices 房价略有下降 9. cut down (on) their energy usage 减少能源的消耗10. pose a serious threat 造成严重的威胁 P73 1. prone to all kinds of infections 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感染 2. Overwhelming evidence indicates 众多证据表明 3. make them vulnerable 让他们易受伤害的 4. was shown to be defective 被证明有缺陷 5. at a disadvantage in longevity 在寿命尚处于劣势 6. the downfall of the ancient Roman Empire 古罗马帝国的覆灭 7. Common anxiety dreams that plague both genders 通常困扰两性的焦虑梦境 8. in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根据当地情况9. ideals and struggle are an intimate couple 理想与奋斗是亲密伴侣 10. recall them more readily when they awaken 当她们清醒的时候更容易回忆起来 P99-100 1. undergo medical treatment 接受医学治疗 2. akin to the mainstream Microsoft Office suite 与主流的微软办公软件相识 3. undermine computer security and stability 破会计算机的安全与稳定性 4. make the best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5. The new version of the software这个软件的新版本 6. took apart his webcam 把他的网络摄像头拆开 7. factors in the Gross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把人均国民总收入计算在内 8. disclosing classified information 揭露机密信息9. in languages that are foreign to them用他们不熟悉的语言 10. more likely to neglect information security 更有可能忽视信息安全 P127 1. the necessary calculations take so long that they are impractical 所需的计算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以至于这变得不切实际 2. whether an alteration of diet in individuals has any effect on 个体饮食的习惯是否影响到 3. China’s heavy-duty trucking industry has seen rapid development 中国重型卡车工业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4. ranging in age from seven to thirteen 年龄从7岁到13岁 5. While the superconducting cable can carry very high currents 虽然超导电缆能够传导强大电流 6. It is hardly credible 几乎使人难以相信 7. shields the earth from the sun’s ultraviolet rays 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 8. a railway system or railway line is electrified 一个铁路系统或者一条电气化铁路线 9. will become more reliant on it 将会更加依赖技术10. to compress video into digital flow 将视频压缩成数字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