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尺校验操作规程

卡尺校验操作规程
卡尺校验操作规程

卡尺校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藉由对量规仪器的校验、保养与维护,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促使本公司之量规仪器能有效的使用,并更好的管理。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内校量规仪器。

3.0权责:

3.1品保单位:

3.1.1校验规范的制定、增订与修正。

3.1.2依校验计划执行校验工作。

3.1.3随时巡检,发现量规仪器未经校验管制或校验过期,及时处理。

3.1.4量规仪器发生异常时,督促相关部门追查检验的质量,必要时反应给客户。

3.1.5标准件的评估与请购,标准件的保养。

3.2使用单位:

3.2.1量规仪器之日常保养及维护。

3.2.2量规仪器异常状况的反映。

3.2.3指派仪器负责人,协助仪校室管理本部门仪器。

3.3PTE单位:产线量规仪器异常的处理及量规仪器内部保养的执行。

4.0定义:

4.1校验:定期将量规仪器与标准仪器作一比较,如误差不在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范围时,将其加以调整,使其恢复到规定的范围。

4.2内校:量规仪器之校验由仪校室执行。

4.3标准件:追溯至“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之量规仪器,并作为厂内量规仪器之校验依据。

4.4追溯:籍由一步一步的往上与较精确的标准比较、校验以建立量测仪器、标准物质或测量的有效校验观念,通常最终会参考于国际或国家基准。

4.5合格: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完全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4.6不合格: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不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4.7限定使用: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仅有小部份不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且所量测之项目不占重点,输出讯号或量测值仅供参考,不影响质量制定,不做数据管制者。

5.0卡尺(Caliper)校验方法:

5.1校验项目:

5.1.1长度或厚度示值误差

5.2标准仪器:块规

5.3校验步骤:

5.3.1长度或厚度示值误差

5.3.1.1确认块规的校验有效期是否过期,过期则不能做标准件使用。

5.3.1.2选取要校验长度值或厚度值所对应的块规,300mm长度以内卡尺选取以下点校验:10mm,20mm,51.2mm,81.5mm,101.2mm,121.8mm,191.8mm,201.5mm,291.8mm。5.3.1.3将卡尺打开电源并作归零动作,然后将块规紧贴于卡尺的下爪之间,待放置好后记录卡尺的实际测量值。

5.3.1.4卡尺测量长度或厚度的绝对误差计算公式为:卡尺测量块规的实际值-块规的标准规格。

校验完成后参考『检测设备允收水平』判断校验结果,合格则出校验报告,不合格则按『检测设备作业管理办法』处理,最后确认校验状态&贴附相应的标签。

6.0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7.0参考文件

7.1《检测设备作业管理办法》

7.2《量规仪器允收标准》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8.0记录表格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仪器设备校验记录.

doc

游标卡尺校准及操作规范

1. 目的 为了确保通用卡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寿命和精密度,防止损坏,特制订此作业说明。 2. 适用范围 适应于公司卡尺(数显卡尺、带表卡尺)管理与校准。 3. 术语和定义 通用卡尺:是用来测量外尺寸和内尺寸、盲孔、阶梯形孔及凹槽等相关尺寸的量具。 4. 职责与权限 量校员:负责按量仪校准计划按时实施校准。 仪器使用人员:按文件规定使用保养。 5. 输入信息 无 6.输出信息 各登记表及内校记录 7. 工作说明 使用要点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无目视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他缺陷;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显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 卡尺在使用前,使用者应先检查卡尺外表有没有明显的变形、缺角、碰伤、生锈、螺丝松动、以及校准合格证的有效期是否失效等异常现象(如有应立即交到仪校员校准排除异常方可使用),其次检查刻度清晰,指 针能正确归零将其归零,不能归零时应作适当调整后方可进行测量。测量前应先把量爪和被测工件表 面的灰尘、油污等擦干净,以免碰伤游标卡尺量爪面和影响测量精度,同时检查各部位的相互作用。 如尺框和微动装置移动是否灵活,如是数显卡尺,应确认数显卡尺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当数显数字不完 整应立即更换电池),以及紧固螺钉是否能起作用等。 使用时,要掌握好测量面与工作表面接触时的压力,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在测量面与工件快要接触时,有

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校验方法与规程

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 编号:SG-C02-01本方法是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及维勃稠度仪用的坍落度筒的校验。 一、概述 坍落度筒是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的专用设备,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二、技术要求 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底面和顶面应互相平行并与锥体的轴线垂直。 2.坍落度筒筒外三分之二高度处应焊两个手把,下端应焊脚踏板。 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直径 200±2mm 顶部直径 100±2mm 高度 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4.捣棒直径(16±0.2)mm,长(600±5.0)mm的钢棒,表面光滑平直,端部应磨圆。 三、校验项目及校验条件 5.校验项目 (1)外观检查 (2)筒各部位尺寸检查 6.校验用仪器 (1)游线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钢直尺量程500mm,分度值1mm (3)直角尺 四、校验方法 7.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内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 8.用钢直尺测量两个把手是否在筒外三分之二高度处。底面和顶面是否平行并与锥体轴线垂直,测量捣棒长度。 9.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及捣棒直径,准确至0.1mm;测量筒底及顶部的直径和高度尺寸,各部位应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mm。 10.用直角尺量测底面、顶面是否与筒轴线垂直。 五、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结果的,应填写校验证书。全部项目合格,在结论栏内填写“合格”;任一项目不合格时,校验结论为“不合格”,并给出不合格项目的数值。 六、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一年。 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铁路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 附录1 坍落筒校验记录 送验单位仪器编号校验号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电子数显卡尺操作规程

电子数显卡尺操作规程 (ISO9001-2015) 1.0目的: 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仪器和产品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提高产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2.0范围: 2.1该操作规范适用于公司电子数显卡尺的使用。 2.2该仪器适用于公司产品使用各零部件的内径、外径、长度、宽度、深度、厚度等的测试。 3.0职责与权限: 3.1使用部门:使用人员负责日常仪器的点检;使用人员严格按此规范正确操作。 3.2质量中心:负责仪器的校验计划安排和实施校验. 4.0电子数显卡尺 电子数显卡尺是利用容栅测量系统原理对两测量爪相对移动分隔的距离进行测量并通过LCD显示出测量值的一种长度测量工具。 4.1基本结构简图:见附件。 4.2性能特点及按键说明: a) 具有测量内径、外径、深度、台阶四种测量功能(见上图),能进行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 b) 测量范围在100mm以上的电子数显卡尺带有微动滚轮,可滚轮微调,便于单手操作;

c) 根据使用性能和规格分三按键、四按键和六按键电子数显卡尺; d) 带有电源开关,任意位置清零,任意位置进行公英制转换,带有数据输出端口。 主要技术指标和按键功能说明: e) 卡尺移动分辨率为:0.01mm/0.0005in,显示值变动性(精度):0.01mm;最在移动速度:1.5m/s,电源:一粒SR44W(1.5-1.6V)扣式氧化银电池;工作条件:温度-40至+40摄氏度,相对湿度≤80%; f) ON/OFF:电源开关; g) ZERO:归零; h) inch/mm:英制与公制转换,每按一次两者之间转换。(见下图) 4.3使用说明: a) 使用前,松开表上方紧固螺丝,并将尺表平稳移开,用布将各测量面和导向面擦拭干净; b) 使用前,要检查各按键是否灵活、有效、在任意位置数显是否稳定、清晰; c) 测量前卡尺两外测量面必须要保持相接触,按一下ON/OFF键(即打开电源开关),随后按ZERO键,将LCD显示数字归零,同时根据测量单位要求转换inch/mm键。 4.4读数方法: a) 使用电子数显卡尺读数相当间单,但要切记的是:a).卡尺起始位,LCD显示必须为“0.00”;b).要明确使用何种单位来测量读数,是用公制还是用英制?(例如:用公制来测量,LCD屏幕上用显示“mm”字样,如屏幕显示的是英制“in”字样,则可以在测量前或测量后按一下“inch/mm”键来转换)千万不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 23 ±2 ℃ 2. 湿度: 50 ±20 %RH 6 校验 6.1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6.1.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1.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 6.1.3 校验标准 6.1.4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 钢直尺 6.2.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

通用卡尺校验规程

通用卡尺校验规程 1.0目的 规范通用卡尺校验的操作,确保通用卡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2mm,0.05mm; 测量范围:0~500mm,各种规格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的首次校准、使用中校准和后续校准,其它类型卡尺也可参照执行。 3.0校验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相对湿度:≤80%RH。 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大理石平台上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表-1的规定。 表-1平衡温度时间 5.0校验方法 5.1技术要求 5.1.1零值误差

通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深度通用卡尺的主标尺基准面和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由表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其重合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5.1.2示值变动性 带表卡尺部超过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5.1.3示值误差 应符合表-3的规定,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5.2校准方法 5.2.1零值误差; 5.2.1.1移动通用卡尺的尺框,使通用卡尺的量爪两外侧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用目力观察“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必要时用工具显微镜校准。 5.2.1.2对于深度通用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大理石平台接触。

5.2.2示值变动性 5.2.2.1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是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重复测量10次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2.3示值误差 5.2.3.1川3级或5等量块校准 5.2.3.2受校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卡尺,其受教点为30mm;60mm;90mm;如测量范围为(0~300mm)的卡尺,其受校点为101.30mm;102.60mm;291.90mm;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如测量范围为(0~500mm)的卡尺,其受校点为80mm;161.30mm;240mm;321.60mm;400mm;491.90mm.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校点位。 5.2.3.3校准时每一受校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校准,量块工作面的长边和卡尺测量面长边应垂直如;图-1 5.2.3.4对于深度通用卡尺,校准时按受校尺寸依次将两组同一尺寸的量块平行放置在一级平板上,使深度尺的基准面长边和量块工作面的长边方向垂直接触,在移动尺身,使其深度尺测量面和一级平板面接触。校准时量块分别置于深度尺基准面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进行校准;如图-2

(精选文档)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每年1次。 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3

1.目的 建立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规范通用卡尺的校准方法,減少人为误差,提高量測准确度.本校准程序可供本实验室相关人員,对于通用卡尺类之校准方法及步骤,作参考遵循依据.另可供本实验室新进人員教育训练,及提升技术能力.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游标卡尺、帶表卡尺、数显卡尺: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基本要求,如客戶有特殊要求,可作适当增刪. 3.环境设备条件和校准項目 3.1环境条件 3.1.1环境溫度:20±2℃. 3.1.2相对湿度:40%-60%R.H. 3.1.3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场和机械振动. 3.2校准项目 3.2.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3.2.2測量面的平面度; 3.2.3圆弧內量爪的基本尺寸; 3.2.4圆弧內量爪的平行度; 3.2.5刀口內量爪的基本尺寸; 3.2.6刀口內量爪的平行度; 3.2.7零值误差;

3.2.8示值变动性: 3.2.9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 3.2.10深度示值误差; 3.2.11示值误差; 3.3校准用设备 3.4校准方法 直接量測法:用待校准卡尺直接量測标准量块. 4.校准程序 4.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检查 4.1.1目力观察卡尺表面有无锈蚀、碰伤、毛刺等明显划痕,标尺标记是否清 晰,表蒙是否清洁,以及有无其它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4.1.2尺框沿尺身移动是否手感平稳,有无阻滯和松动现象;数字显示是否清 晰、完整;各按鈕及螺钉功能是否稳定、工作可靠。 4.2校准前准备 4.2.1 用99.5%的酒精(配合无尘紙)清洁待校件工作測量面.

4.2.2 将待校件和使用标准件放于平台上恒溫(在以上标准溫度下)2个小时以上. 4.2.3 校准点分布表: 4.3 測量面的平面度 4.3.1 用刀口直尺在外量爪測量面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的位置上进行光隙法 測量,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況确定. 4.3.2 用刀口直尺在深度測量面(帶深度測量杆)的长边,短边和对角线的位置 上进行光隙法測量,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确定. 4.4 圆弧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4.4.1 闭合待校卡尺外量爪,用外径千分尺在內量爪距外端2mm处开始測量內 量爪平于尺身的內量爪尺寸(全內量爪范围). 4.4.2 內量爪尺寸偏差以測量值与基本尺寸之差來确定. 4.4.3 內量爪平行度以其全长范围的量測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工來确定. 4.5 刀口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4.5.1 将尺寸为10mm的量块平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以量 块能在量爪面间滑动面不脱落为准.用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 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外径千分尺读值记Xi(mm为单位). 4.5.2 刀口內量爪尺寸偏差 △R = Ximax – 10 4.5.3 刀口內量爪平行度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中。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 《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 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1次。 7相关记录 《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 3、本厂其他量具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通用卡尺校准规范

菲恩(科技)江门有限公司 卡尺校准规范 文件编编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目的 对内部的卡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或分辨力为:0.01mm,0.02mm,0.05mm;测量范围:0~500mm,各种规格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的首次校准、使用中校准和后续校准,其它类型卡尺也可参照执行。 4、校准标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5、环境条件 5.1 校准室内温度(20±5)℃,恒温时间不少于2h. 5.2 校准室内湿度不超过80%RH 5.3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同时置于平大理石平台上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 表-1的规定。 表-1 平衡温度时间 6、技术要求 6.1零值误差 通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深度通用卡尺的主标尺基准面和测量面在同一平面)时,由表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其重合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带表卡尺部超过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6.3示值误差 应符合表-3的规定,带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在20mm点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个分度值。

表-3 通用卡尺的示值误差 5、校准方法 5.1零值误差; 5.1.1 移动通用卡尺的尺框,使通用卡尺的量爪两外侧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的情况下, 用目力观察“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必要时用工具显微镜校准。 5.1.2 对于深度通用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大理石平台接触。 5.2示值变动性 5.2.1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是电子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测量面接触,重复测量10次读 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3示值误差 5.3.1川3级或5等量块校准 5.3.2受校点的分布:对于测量范围在300mm 内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如测量范围为(0~ 150mm )的卡尺,其受教点为30mm;60mm;90mm;如测量范围为(0~3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101.30mm ;102.60mm ;291.90mm ;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 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如测量范围为(0~500mm )的卡尺,其受校点为 80mm ;161.30mm ;240mm ;321.60mm ;400mm ;491.90mm.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受校点位。 5.3.3校准时每一受校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校准,量块工作面的长边和卡尺测量面长 边应垂直如;图-1 图-1 5.3.4对于深度通用卡尺,校准时按受校尺寸依次将两组同一尺寸的量块平行放置在一级平板上, 使深度尺的基准面长边和量块工作面的长边方向垂直接触,在移动尺身,使其深度尺测量面和一级平板面接触。校准时量块分别置于深度尺基准面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进行校准;如图-2 里端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23±2℃ 2. 湿度:50±20%RH 6 校验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38块2级)。 校验标准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 5) 将 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钢直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 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单 位。

通用卡尺自校规程

通用卡尺自校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和0.02 mm通用卡尺,测量范围上限至500mm通用卡尺的后续检定。 2 参考文献 本标准参考文献:JJG 30—2012《通用卡尺》 3 计量器具控制 3.1 校准条件 3.1.1 检定室内温度(20±5)℃,湿度不超过80%RH。 3.1.2 被校卡尺和量块等校准设备应同时置于木桌上恒温2小时后校准。 4 校准方法 4.1 外观 4.1.1 目力观察。卡尺表面镀层应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影响测量的锈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以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外观缺陷只要 不影响使用准确度) 4.1.2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4.2 各部分相互作用 拉动尺框手感应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 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可靠。紧固螺钉作用可靠。 4.3 各部分相对位置 目力观察。圆标尺的指针尖端应盖住短标记长度的30%~80%。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 表面之间的间隙应不超过0.7mm(指分度值为0.01和0.02mm的)。 4.4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表 1 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校准。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偏差为±0.01mm。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在内量爪距外端2mm处开始检定,以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确定。不能超出0.01mm。 4.5 刀口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先将1块尺寸为10mm的3级或6等量块的长边夹持于两外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量块能滑动而不脱落。用测力为(6~7)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沿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刀口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 小尺寸之差确定。 表1 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mm

卡尺校验操作规程

卡尺校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藉由对量规仪器的校验、保养与维护,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促使本公司之量规仪器能有效的使用,并更好的管理。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内校量规仪器。 3.0权责: 3.1品保单位: 3.1.1校验规范的制定、增订与修正。 3.1.2依校验计划执行校验工作。 3.1.3随时巡检,发现量规仪器未经校验管制或校验过期,及时处理。 3.1.4量规仪器发生异常时,督促相关部门追查检验的质量,必要时反应给客户。 3.1.5标准件的评估与请购,标准件的保养。 3.2使用单位: 3.2.1量规仪器之日常保养及维护。 3.2.2量规仪器异常状况的反映。 3.2.3指派仪器负责人,协助仪校室管理本部门仪器。 3.3PTE单位:产线量规仪器异常的处理及量规仪器内部保养的执行。 4.0定义: 4.1校验:定期将量规仪器与标准仪器作一比较,如误差不在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范围时,将其加以调整,使其恢复到规定的范围。

4.2内校:量规仪器之校验由仪校室执行。 4.3标准件:追溯至“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之量规仪器,并作为厂内量规仪器之校验依据。 4.4追溯:籍由一步一步的往上与较精确的标准比较、校验以建立量测仪器、标准物质或测量的有效校验观念,通常最终会参考于国际或国家基准。 4.5合格: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完全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4.6不合格: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不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4.7限定使用: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仅有小部份不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且所量测之项目不占重点,输出讯号或量测值仅供参考,不影响质量制定,不做数据管制者。 5.0卡尺(Caliper)校验方法: 5.1校验项目: 5.1.1长度或厚度示值误差 5.2标准仪器:块规 5.3校验步骤: 5.3.1长度或厚度示值误差 5.3.1.1确认块规的校验有效期是否过期,过期则不能做标准件使用。 5.3.1.2选取要校验长度值或厚度值所对应的块规,300mm长度以内卡尺选取以下点校验:10mm,20mm,51.2mm,81.5mm,101.2mm,121.8mm,191.8mm,201.5mm,291.8mm。5.3.1.3将卡尺打开电源并作归零动作,然后将块规紧贴于卡尺的下爪之间,待放置好后记录卡尺的实际测量值。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要点

内部校准规程(电子秤、电子天平) 1.0 目的 用于规范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方法,以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标准200g砝码。 4.0 校准步骤 4.1 电子称的校准 4.1.1 清洁被校电子秤进行归零调平。 4.1.2 分别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五个位置(四个角和中心点)置放200g的砝码进行称量,将五个重量读数取平均值,砝码必须使用由计量检定检验机构校准合格的砝码。 4.1.3 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100%/G 式中G——砝码示值 g——电子称的平均读数。 4.1.4 误差:△(%)在±5‰以内,判校准合格,如果出现误差,无论误差数值的大小,现场的校准人员都必须通知实验室的计量管理员,计量管理员首先应查询是否有备用的电子称。如果没有备用的电子称然后在看误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再投入使用。 4.2 电子天平的校准 4.2.1 零位稳定后按CAL键,显示器显示:CAL –C200-(闪烁等待放置200g校准砝码) 4.2.2 校准砝码放上后,显示:﹍(等待校准) 4.2.3 待稳定后,显示:200.00,校准完成。 4.3 如发现电子称有问题及时上报实验室,由实验室人员处理。 5.0 校准频率: 6.0参考文件

电子称的使用说明书 内部校准规程(容量仪器) 1.0 目的 1.1 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方法。 1.2 初步掌握移液管的校准和容量瓶与移液管间相对校准的操作。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电子称、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4.0 校准步骤 4.1 称量被校量具的量入或量出的纯水质量,在根据不同温度下纯水在空气中的密度计算出量具的实际体积。 4.2 规格及要求 4.2.1 移液管 4.2.2 容量瓶 4.2.1 滴定管 5.0 校准频率 6.0 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196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 1. 目的 确保卡尺校验的规范性及合理性。 2. 范围 (0~150)mm、(0~200)mm、(0~20)cm、(0~30)cm 3. 权责 实验室为仪器校验的执行单位。 4. 参考文献 JJG 30-2012 《通用卡尺》 5. 校验条件 5.1 环境条件 5.1.1 温度:(15~25)℃ 湿度:(30%~85%)RH 5.1.2 负载条件: 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下表的 5.2 校验标准件 块规(10-291.8mm) 6. 校验方法 6.1 外观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6.2 各部分相互作用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6.3 各部分相对位置 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6.4 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量测面接触;对于数显深度卡尺,将基准面与平板劫持,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触,重复测量5次并读

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或最小读数的差距确定。 6.5 漂移 目力观察。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在1h内每隔15min观察一次,记录实测值,取最大漂移的绝对值作为测量结果。 6.6 示值误差 测量点的分布: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0~150)m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 41.20mm,81.50mm,121.50mm;(0~200)m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 41.20mm,81.50mm,121.50mm,181.5mm;(0~30)c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 10.00mm,41.20mm,81.50mm,121.50mm,181.5mm; 对每一测量点均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个位置分别测量。 7. 注:“ 8. 判定标准 8.1 示值变动性 带表卡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8.2 漂移 漂移在1h内不大于一个分辨力。 8.3 示值误差

卡尺的使用方法和标准

卡尺使用方法和标准 功能介绍:分为带表卡尺和油标卡尺.数显卡尺,用于测量产品的直径,长度和宽度及部份高度的测量. 精度描述:主尺每1小格为1MM,副尺第每小格为0.02MM 操作规程:1. 在测量前,首先检查卡尺的校对日期是否在有校日期内及校对的偏差值. 2. 在测量前首先使用干净的檫试纸沾中性的洗涤液,把卡尺左右2个工作面檫试干净,使量爪合龙,检查千分尺框的数值与游标值是否垂直归零,检查表上的指针在0位上,才算OK 。 3. 慢慢的移动尺框,用手感觉卡尺的滑动是否流畅,有没有时紧时松的现象;检查表的指针是否在正常的工作。若有的话,应立即进行校正. 4. 在测量时,要使测微螺杆轴与被测零件的外径或厚度的方向一致,才可以测量。 5. 在测量小尺寸零件时左手拿零件(5MM-40MM)、右手拿卡尺进行测量;在测量大尺寸(50MM-150MM)应双手拿卡尺进行测量,但要注意手与千分尺及被测零件的温度 6. 在测量完毕后读数时眼睛应与检查表上的指针及刻线垂直。 7.读数时,主尺上值代表小数点以前,副尺代表小数点后值. 8.用完后,应当将卡尺放在不会掉落,不会被其它重物压砸,不会浸入液体的地方. 保管保养:1. 在卡尺使用过程中避免防震动,防摔,防潮,防水. 2.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量爪的2个工作面和尺身上有毛刺,损伤,锈斑立即进行校正。 3. 卡尺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与其他金属物品、工具混放在一起,并远离磁性很强的机器,工具的场所。 4. 卡尺在用完之后,要檫试干净,在主尺和副尺的滑轨内涂上专用的量规油进行融滑保护,并把数值进行复位,存放在温度(20度到24度)之间的专用的盒子内面。 5. 卡尺在用完之后尽量水平的平放置,以避免尺身弯曲变形。 五. 注意事项:1. 电子卡尺的正确使用与带表卡尺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读数值时,直接显示出来。 2. 在使用过程中不要用丙酮、乙醚、酒精等化学溶剂去檫试,防止丙酮浸透损坏电子系统。

游标卡尺检定规程知识讲解

质量体系作业指导书 发放标记 游标卡尺检定操作规程 编号: 1目的 对游标卡尺的检定进行规定,使其符合生产使用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游标卡尺的检定。 3职责 3.1仪表室人员:负责本公司内所有游标卡尺的检定工作,使用人员配合。 4作业流程 4.1游标卡尺检定项目和要求 4.1.1外观 游标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他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 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沿。 4.1.2各部分相互作用 卡尺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小于1/4转,使 用和修理后小于1/2转。 4.1.3游标刻线面棱边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 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小于0.2mm,测量上限>500mm,其距离为0.25mm,检定时 用二级.塞尺检定。 4.1.4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比较法检定,要求外量爪测量面小于0.2um,内量爪测量 面小于0.4um,带深度尺的尺身端面小于0.8um。 4.1.5外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 用平晶检定时,在整个测量面上应呈现任意形状的干涉带,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 的间隙情况确定,当所有检定方位上出现的间隙均在中间或两端部位时,取其中 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为平面度.当其中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而有的两端 部位有间隙,则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隙量之和确定.要求用2级平晶或0级 样板直尺,且平面度不超过0.002mm. 4.1.6外量爪两测量面的合并间隙 移动尺框,使两测量爪测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测量面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

允许里端出现蓝光, 即间隙小于0.006mm。 4.1.7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在其他任意方向测 量所得之值于基本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平行度在内量爪 距外端2mm处开始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 之差确定.要求尺寸偏差在±0.01mm,平行度应小于0.01mm 4.1.8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将一块为10mm的3级量块长边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该量 块应能在量爪测量面间滑动而不脱落。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 尺身方向检定,尺寸偏差以测得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在其他任意方向测量所 得之值于量块尺寸之差,应不超过量爪尺寸偏差的上偏差。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 沿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刀口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确 定.要求尺寸偏差在0.005~0.02mm之间(新制造或修理),及-0.01~0.02mm(使用 中),平行度应小于0.01mm。 4.1.9零值误差 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用目力观察或用放大镜观察.要求零刻线重合度在± 0.005mm,尾刻线重合度±0.01mm。 4.1.10示值误差 用3级或6级量块检定,受检点的分布,对于尺寸范围在300mm内的卡尺,不 少于均匀分布3点,对于尺寸范围大于300mm的卡尺,不少于均匀分布6点, 受检点可适当增加。检定时,每一检点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位置检定,量 块工作面长边和卡尺测量面长边应垂直。量块和测量面应能正常滑动,各点示 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示值误差要求:尺寸范围0~300mm,示值误差为0.02mm,300~500mm,示值 误差为±0.04mm,尺寸范围500~700mm,示值误差为±0.05mm, 尺寸范围700~900mm,示值误差为±0.06mm,尺寸范围900~ 1000mm,示值误差为±0.07mm 。 每受检点里端与外端尺寸之差要求:尺寸范围0~200mm,尺寸之差为0.01mm, 尺寸范围200~500mm,尺寸之差为0.02mm,尺寸范围500~1000mm,尺寸之差 为0.04mm。 4.2 检定规则 4.2.1 卡尺要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2.2 在使用的卡尺要按照《量值传递及检测设备检定周期及计划》的规定进行检定 和保养。 4.2.3 每次检定要认真填写检定及修理记录,对检定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将

卡尺的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使操作者能正确使用卡尺测量工具,减少测量误差确保其读数值能最大限度的反映被测工件真实值,规范使用者操作动作。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卡尺的操作使用及保养。 3.职责 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卡尺的操作、保养. 3.2品管部负责卡尺的外校申请工作。 3.3供应部负责卡尺的外校工作。 4.操作程序 4.1 游标卡尺的操作程序: 4.1.1使用前先检查卡尺是否完好无损,刻度是否清晰。 4.1.2.用手指轻轻推动游标,使其沿尺子来回移动,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 4.1.3拧松固螺钉,将游标推到最左边位置,检查游标的主尺“0”刻度线与副尺“0”刻度线是否对齐, 如果以上两零点刻度线不对齐,不能用其作为测量工具,并按规定送外校部门处理。 4.1.4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测量方式:外爪、内爪或深度杆。 A)测外径:将被测物放于大卡口之间,并卡住,使产品与卡尺平衡。 B)测内径:将卡尺的小卡刀伸入孔内,拔开卡尺并卡住,使产品与卡尺平衡。 C)测孔深:将卡尺的探针伸入孔内及底,滑动游卡使卡尺尾端与产品口重合。 4.1.5游标卡尺的读数: A)在主尺上读出副尺零线以左的刻度,该值就是最后读数的整数部分。图示33mm。 对齐线 主尺 副尺 B)副尺上一定有一条与主尺的刻线对齐,在刻尺上读出该刻度线距副尺的格数(“0”条的刻度线除外),将其与刻度间距0.02mm相乘,就得到最后读数的小数部分。图示为0.24mm。 C)将所得到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相加,就得到总尺寸为33.24mm。

4.1.6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以毫米为单位的,小数后面应保留两位。 4.2数显卡尺的操作程序: 4.2.1左手大拇指轻轻按住“ON/OFF”键,开启数显电子卡尺电源。 4.2.2松开紧固螺丝右手轻轻用力移动尺框,检查显示屏和各按键工作是否正常。 4.2.3右手握住尺身,拇指压住尺框,使测量爪重合。 4.2.4右手大拇指轻轻按住“ZERO”键使显示数值归零,即可进行正常测量;如未归零,不能用其作为 测量工具,并按规定送外校部门处理。 4.2..5查看产品所要求的数值单位,按下mm/inch键选择(毫米/英寸)。 4.2.6左手拿住检测的产品放入卡尺的测量爪内。 4.2.7右手轻轻推动尺框,使测量爪的平面接触到待检产品的点上(力度要适中)。 4.2.8此时读出的值为检测产品的数值。 4.2.9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小数后面应保留两位。 4.2.10使用结束后,将测量爪重合,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按一下“ON/OFF”键,关闭电子数显卡尺电源。 4.2.11检测完毕将仪器放入盒内并按规定摆放整齐。 5卡尺的保养 5.1测量完成后,将游标推到左边零点刻度线,再拧紧紧固螺钉。 5.2卡尺应轻拿稳放,勿使其甩落、磕碰、受重压、受高温或受冲击,不要使用游标卡尺尖角画线、紧固螺丝螺母等。 5.3避免卡尺受到不洁物的污染,如有沾水或其他污物,应立即用干净抹布轻轻擦净。 5.4主尺滑动的位置须日常加润滑油,保持滑动顺畅。 6校准和鉴定 6.1卡尺由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周期鉴定,并出具合格有效的鉴定证书。 6.2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校准与鉴定周期为1年。 7.相关文件 7.1《计量仪器管理程序》

游标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游标卡尺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使用卡尺的测量准确度,实现量值统一与溯源,规范卡尺的校准程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AML内测量范围≤500mm的卡尺。 3 计量标准 经外校合格的量块,外径千分尺及配套装置。 4 校准条件 温度: 22±3oC;相对湿度: 10%RH~70%RH。 5 校准周期 三个月 6 校准过程及方法(参照国标JJG30-2002) 6.1 准备 校准前,先清洁量具,卡尺、量块及千分尺应平衡温度1~2小时。 6.2 外观检查 6.2.1 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 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均等影响测量准确性和读数准确性的外观质量其他缺陷。 6.2.2 卡尺上的标识完整:制造商,CMC及序列号等。 6.3 各部分相互作用 6.3.1 尺框在尺身上顺畅地滑动, 无阻碍。 6.3.2 制动螺丝作用可靠。 6.3.3 尺框与尺身配合良好, 无明显间隙。 6.4 内爪的示值误差. 两个外量爪及两个内量爪能很好地并拢, 游标上的第一刻线及最后一刻线均能与尺身上的相应刻线对齐。 放一个10mm的量块在卡尺的外量爪中间, 锁紧制动螺丝,量块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 在此时沿着卡尺身方向测量两个内量爪之间的距离,测量三个点, 其中有最大偏差的读数即为测10mm 量块时的误差值,最大误差不超过±0.02mm, 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内量爪的平行度,不可以超过下

表规定。 测量范围(mm) 内量爪平行度 0-150 0.015 0-200 0.015 0-300 0.020 6.5 外量爪的示值误差 用外量爪测量量块, 记录卡尺上的示值。 下表列出了外量爪的测量点及允许测量误差: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mm) 测量点(mm) 数显式0-150 0.01 ±0.02 10 20 51.2 121.5 0-200 ±0.02 20 51.2 121.5 191.8 0-300 ±0.03 51.2 121.5 191.8 243 游标式 表盘式0-150 0.02 ±0.03 10 20 51.2 121.5 0-200 ±0.03 20 51.2 121.5 191.8 0-300 ±0.04 51.2 121.5 191.8 243 0-500 ±0.05 75 150 250 313.3 416.8 468 对于每一测量点,用外卡测量时应使用两个位置,靠内的位置及靠外的位置;用内爪测量时使用中间位置2.(图见下页) 6.6 深度尺校准 深度标尺, 检查20mm处的深度值.将20mm的量块放在一级平台上, 用尺身端部与量块接触, 滑动深度标尺与平台面接触, 卡尺的示值误差不能超过下面中的列出值: 卡尺类型测量范围(mm) 分度值(mm) 允许误差(mm) 数显式0-150 0.01 ±0.02 0-200 ±0.02 0-300 ±0.03 游标式 表盘式0-150 0.02 ±0.03 0-200 ±0.03 0-300 ±0.04 7、结论 校准结果在合格范围内,卡尺为合格,贴上合格标贴并填写校准报告,否则为不合格,不合格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维修和报废处理,维修后须再做校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