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教案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和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 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的性质。
3、 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 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6、会求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
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郎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多元函数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1、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2、 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
3、 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4、 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
5、 隐函数的偏导数;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求法;
6、 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教学难点】
1、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
2、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3、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4、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5、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6、 拉格郎日乘数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课时分配】 (18 学时)
第 1 次课 §1 第 2 次课 §2
第 3 次课 §3
第 4 次课 §4
第 5 次课 §5
第 6 次课
§6
第 7 次课 §7
第 8 次课 §8
第 9 次课
习题课
【参考书】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下)》,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9 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平面点集 n 维空间
1.区域
由平面解析几何知道 当在平面上引入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后 平面上的点 P 与有序二元
实数组(x y)之间就建立了一一对应 于是 我们常把有序实数组(x y)与平面上的点 P 视作
是等同的 这种建立了坐标系的平面称为坐标平面
二元的序实数组(x y)的全体 即 R2 R R {(x y)|x y R}就表示坐标平面
坐标平面上具有某种性质 P 的点的集合 称为平面点集 记作
E {(x y)| (x y)具有性质 P}
例如 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r 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点的集合是
C {(x y)| x2 y2 r2}
如果我们以点 P 表示(x y) 以|OP|表示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 那么集合 C 可表成
C {P| |OP| r}
邻域
设 P0(x0 y0)是 xOy 平面上的一个点
是某一正数 与点 P0(x0 y0)距离小于 的点 P
(x y)的全体 称为点 P0 的 邻域 记为 U (P0

U(P0, ) {P|| PP0 |} 或U(P0, ) {(x, y)| (xx0)2 (y y0)2 }
邻域的几何意义 U (P0 的点 P (x y)的全体
点 P0 的去心 邻域
)表示 xOy 平面上以点 P0(x0 y0)为中心、 >0 为半径的圆的内部
记作U(P0, ) 即
U(P0, ) {P| 0 | P0P|}
注 如果不需要强调邻域的半径
则用 U (P0)表示点 P0 的某个邻域 点 P0 的去心邻域
记作U (P0)
点与点集之间的关系
任意一点 P R2 与任意一个点集 E R2 之间必有以下三种关系中的一种
(1)内点 如果存在点 P 的某一邻域 U(P) 使得 U(P) E 则称 P 为 E 的内点
(2)外点 如果存在点 P 的某个邻域 U(P) 使得 U(P) E
则称 P 为 E 的外点
(3)边界点 如果点 P 的任一邻域内既有属于 E 的点 也有不属于 E 的点 则称 P 点为 E
的边点
E 的边界点的全体 称为 E 的边界 记作 E
E 的内点必属于 E E 的外点必定不属于 E 而 E 的边界点可能属于 E 也可能不属于 E
聚点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 0 点 P 的去心邻域U (P, ) 内总有 E 中的点 则称 P 是 E

的聚点
由聚点的定义可知 点集 E 的聚点 P 本身 可以属于 E 也可能不属于 E
例如 设平面点集
E {(x y)|1 x2 y2 2}
满足 1 x2 y2 2 的一切点(x y)都是 E 的内点 满足 x2 y2 1 的一切点(x y)都是 E 的边界
点 它们都不属于 E 满足 x2 y2 2 的一切点(x y)也是 E 的边界点 它们都属于 E 点集
E 以及它的界边 E 上的一切点都是 E 的聚点
开集 如果点集 E 的点都是内点 则称 E 为开集
闭集 如果点集的余集 E c 为开集 则称 E 为闭集
开集的例子 E {(x y)|1闭集的例子 E {(x y)|1 x2 y2 2}
集合{(x y)|1 x2 y2 2}既非开集 也非闭集
连通性 如果点集 E 内任何两点 都可用折线连结起来 且该折线上的点都属于 E 则称
E 为连通集
区域(或开区域) 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或开区域 例如 E {(x y)|1 x2 y2 2}
闭 区 域 开 区 域 连 同 它 的 边 界 一 起 所 构 成 的 点 集 称 为 闭 区 域 例 如 E {(x
y)|1 x2 y2 2}
有界集 对于平面点集 E 如果存在某一正数 r 使得
E U(O r)
其中 O 是坐标原点 则称 E 为有界点集
无界集 一个集合如果不是有界集 就称这集合为无界集
例如 集合{(x y)|1 x2 y2 2}是有界闭区域 集合{(x y)| x y 1}是无界开区域
集合{(x y)| x y 1}是无界闭区域
2 n 维空间
设 n 为取定的一个自然数 我们用 Rn 表示 n 元有序数组(x1 x2 构成的集合 即
xn)的全体所
Rn R R
R {(x1 x2
xn)| xi R i 1 2
n}
Rn 中的元素(x1 x2 xn) 当所有的 xi (i 1 或 O 在解析几何中
xn)有时也用单个字母 x 来表示 即 x (x1 x2
2
n)都为零时 称这样的元素为 Rn 中的零元 记为 0
通过直角坐标 R2(或 R3)中的元素分别与平面(或空间)中的点或向量建
立一一对应 因而 Rn 中的元素 x (x1 x2
xn)也称为 Rn 中的一个点或一个 n 维向
量 xi 称为点 x 的第 i 个坐标或 n 维向量 x 的第 i 个分量 特别地 Rn 中的零元 0 称为 Rn 中的
坐标原点或 n 维零向量
二 多元函数概念
例1 圆柱体的体积 V 和它的底半径 r、高 h 之间具有关系 V r2h
这里 当 r、h 在集合{(r h) | r>0 h>0}内取定一对值(r h)时 V 对应的值就随之确定 例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 p、体积 V 和绝对温度 T 之间具有关系

p RT V
其中 R 为常数 这里 当 V、T 在集合{(V T) | V>0 T>0}内取定一对值(V T)时 p 的对应
值就随之确定
定义 1 设 D 是 R2 的一个非空子集 称映射 f D R 为定义在 D 上的二元函数 通常记为
z f(x y) (x y) D (或 z f(P) P D)
其中点集 D 称为该函数的定义域 x y 称为自变量 z 称为因变量 上述定义中 与自变量 x、y 的一对值(x y)相对应的因变量 z 的值
处的函数值 记作 f(x y) 即 z f(x y)
也称为 f 在点(x y)
值域 f(D) {z| z f(x y) (x y) D}
函数的其它符号 z z(x y) z g(x y)等
类似地可定义三元函数 u f(x y z) (x y z) D 以及三元以上的函数
一般地 把定义 1 中的平面点集 D 换成 n 维空间 Rn 内的点集 D 映射 f D R 就称为定
义在 D 上的 n 元函数 通常记为
u f(x1 x2 或简记为
xn) (x1 x2
xn) D
u f(x) x (x1 x2 也可记为
xn) D
u f(P) P(x1 x2
xn) D
关于函数定义域的约定 在一般地讨论用算式表达的多元函数 u f(x)时 就以使这个算
式有意义的变元 x 的值所组成的点集为这个多元函数的自然定义域 因而 对这类函数 它
的定义域不再特别标出 例如
函数 z ln(x y)的定义域为{(x y)|x y>0}(无界开区域)
函数 z arcsin(x2 y2)的定义域为{(x y)|x2 y2 1}(有界闭区域)
二元函数的图形 点集{(x y z)|z f(x y) (x y) D}称为二元函数 z f(x y)的图形
二元函数的图形是一张曲面
三 多元函数的极限
与一元函数的极限概念类似 如果在 P(x y) P0(x0 y0)的过程中 对应的函数值 f(x y) 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 A 则称 A 是函数 f(x y)当(x y) (x0 y0)时的极限
定义 2 :设二元函数 f(P) f(x y)的定义域为 D P0(x0 y0)是 D 的聚点 如果存在常数
A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总存在正数
使得当 P(x, y)DU(P0, ) 时 都有
|f(P) A| |f(x y) A| 成立 则称常数 A 为函数 f(x y)当(x y) (x0 y0)时的极限 记为
lim f (x, y) A 或 f(x y) A ((x y) (x0 y0))
(x, y)(x0, y0)
也记作
lim f (P) A 或 f(P) A(P P0)
PP0
上述定义的极限也称为二重极限

例 4.

f
(x,
y)
(x2
y2)sin
x2
1
y2
求证 lim f (x, y) 0 (x, y)(0,0)
证 因为
|
f
(x,
y) 0 || (x2
y2)sin
x2
1
y2
0|
|
x2
y2
||sin
x2
1
y2
|
x2
y2
可见 >0 取 则当 0 (x0)2 (y0)2 即 P(x, y)DU(O, ) 时 总
有 |f(x y) 0|
因此
lim f (x, y) 0
(x, y) (0,0)
必须注意
(1)二重极限存在 是指 P 以任何方式趋于 P0 时 函数都无限接近于 A (2)如果当 P 以两种不同方式趋于 P0 时 函数趋于不同的值 则函数的极限不存在 讨论
函数
f
(x,
y)

xy x2 y
2
0
x2 y2 0
在点(0
x2 y2 0
0)有无极限
提示 当点 P(x y)沿 x 轴趋于点(0 0)时
当点 P(x
lim f (x, y) lim f (x, 0) lim 0 0
(x, y)(0,0)
x0
x0
y)沿 y 轴趋于点(0 0)时
lim f (x, y) lim f (0, y) lim 0 0
(x, y)(0,0)
y0
y0
当点 P (x y)沿直线 y kx 有
lim
(x, y)(0,0)
xy x2 y2
lim
x0
k x2 x2 k2x2
k 1 k
2
ykx
因此 函数 f(x y)在(0 0)处无极限
极限概念的推广 多元函数的极限 多元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与一元函数的情况类似
例 5 求 lim sin(xy) (x, y)(0,2) x

lim sin(xy) lim sin(xy) y lim sin(xy) lim y 1 2 2
(x, y)(0,2) x
(x, y)(0,2) xy
(x, y)(0,2) xy (x, y)(0,2)

四 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定义 3 设二元函数 f(P) f (x y)的定义域为 D P0(x0 y0)为 D 的聚点 且 P0 D 如果
lim
(x, y)(x0, y0)
f
(x, y)
f
(x0, y0)
则称函数 f (x y)在点 P0(x0 y0)连续
如果函数 f (x y)在 D 的每一点都连续 那么就称函数 f (x y)在 D 上连续 或者称 f (x
y)是 D 上的连续函数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概念可相应地推广到 n 元函数 f(P)上去
例 6 设 f(x,y) sin x 证明 f(x y)是 R2 上的连续函数
证 设 P0(x0 y0) R2
0 由于 sin x 在 x0 处连续 故
0 当|x x0| 时

|sin x sin x0| 以上述 作 P0 的 邻域 U(P0 ) 则当 P(x y) U(P0
|f(x y) f(x0 y0)| |sin x sin x0| 即 f(x y) sin x 在点 P0(x0 y0) 连续 由 P0 的任意性知 连续
)时 显然 sin x 作为 x y 的二元函数在 R2 上
类似的讨论可知 一元基本初等函数看成二元函数或二元以上的多元函数时 它们在各
自的定义域内都是连续的
定义 4 设函数 f(x y)的定义域为 D P0(x0 y0)是 D 的聚点 y0)不连续 则称 P0(x0 y0)为函数 f(x y)的间断点
例如
如果函数 f(x y)在点 P0(x0
函数
f
(x,
y)

xy x2 y
2
0
x2 y2 0 x2 y2 0
其定义域 D R2 O(0 0)是 D 的聚点 f(x y)当(x y) (0 0)时的极限不存在 所以点
O(0 0)是该函数的一个间断点
又如
函数
z
sin
1 x2 y2
1
其 定 义 域 为 D {(x y)|x2 y2 1} 圆 周 C {(x
y)|x2 y2 1}上的点都是 D 的聚点 而 f(x y)在 C 上没有定义 当然 f(x y)在 C 上各点都不
连续 所以圆周 C 上各点都是该函数的间断点
注 间断点可能是孤立点也可能是曲线上的点
可以证明 多元连续函数的和、差、积仍为连续函数 连续函数的商在分母不为零处仍
连续 多元连续函数的复合函数也是连续函数
多元初等函数 与一元初等函数类似 多元初等函数是指可用一个式子所表示的多元函
数 这个式子是由常数及具有不同自变量的一元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复合运
算而得到的
例如 x x2 y2 1 y2
sin(x y)
ex2 y2 z2 都是多元初等函数

一切多元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域内是连续的 或闭区域
例 7 求 lim x y (x, y)(1,2) xy
所谓定义区域是指包含在定义域内的区域
一般地 求 lim f (P) 时
PP0
在点 P0 处连续 于是
lim
P P0
f
(P)
f
(P0)
如果 f(P)是初等函数
且 P0 是 f(P)的定义域的内点
则 f(P)
例 8 求 lim xy 11 (x, y)(0, 0) xy
五、多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性质 1 (有界性与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在有界闭区域 D 上的多元连续函数 必定在 D 上有界 且能取得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性质 1 就是说 若 f(P)在有界闭区域 D 上连续 则必定存在常数 M 0 使得对一切 P D 有|f(P)| M 且存在 P1、P 2 D 使得
f(P1) max{f(P)|P D} f(P2) min{f(P)|P D} 性质 2 (介值定理) 在有界闭区域 D 上的多元连续函数必取得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任 何值
小结
1. 区域的概念; 2. 多元函数的定义; 3. 多元函数的极限及其求解; 4. 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区域的定义和多元函数的定义,多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的理解是本节
的重点,要结合实例,反复讲解。
师生活动设计
课后习题:7,8,9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作业 P63: 5(2)(4)(6),6(2)(3)(5)(6)
§9 2 偏导数

一、偏导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法
对于二元函数 z f(x y) 如果只有自变量 x 变化 而自变量 y 固定 这时它就是 x 的
一元函数 这函数对 x 的导数 就称为二元函数 z f(x y)对于 x 的偏导数
定义 设函数 z f(x y)在点(x0 y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 当 y 固定在 y0 而 x 在 x0 处有增
量 x 时 相应地函数有增量
f(x0 x y0) f(x0 y0)
如果极限
lim f (x0 x, y0) f (x0, y0)
x0
x
存在 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z f(x y)在点(x0 y0)处对 x 的偏导数 记作
z
x
x x0 y y0
f
x
x x0 y y0
zx x x0
y y0
或 fx(x0, y0)
例如 类似地
fx(x0,
y0)
lim
x0
f (x0 x, y0) x
f (x0, y0)
函数 z f(x y)在点(x0 y0)处对 y 的偏导数定义为
lim f (x0, y0 y) f (x0, y0)
y0
y
记作
z
y
x x0 y y0
f
y
x x0 y y0
zy xx0
y y0
或 fy(x0 y0)
偏导函数 如果函数 z f(x y)在区域 D 内每一点(x y)处对 x 的偏导数都存在 那么
这个偏导数就是 x、y 的函数 它就称为函数 z f(x y)对自变量 x 的偏导函数 记作
z x
f x
zx 或 fx(x, y)
偏导函数的定义式
fx(x,
y) lim
x0
f
(xx, y) x
f
(x,
y)
类似地 可定义函数 z f(x y)对 y 的偏导函数 记为
z y
f y
zy
或 f y(x, y)
偏导函数的定义式
f y (x,
y)
lim
y0
f
(x,
y y) y
f
(x,
y)
讨论 下列求偏导数的方法是否正确

fx(x0, y0) fx(x, y) xx0
y y0
f y(x0, y0) f y(x, y) xx0
y y0
fx(x0,
y0)
[
d dx
f
(x,
y0)] xx0
f
y(x0,
y0)
[
d dy
f
(x0, y)] yy0
偏导数的概念还可推广到二元以上的函数 例如三元函数 u f(x y z)在点(x y z)
处对 x 的偏导数定义为
其中(x
fx(x,
y, z)
lim
x0
f
(xx,
y, z) x
f
(x,
y, z)
y z)是函数 u f(x y z)的定义域的内点
它们的求法也仍旧是一元函数的微分法
问题
例 1 求 z x2 3xy y2 在点(1 2)处的偏导数
例 2 求 z x2sin 2y 的偏导数
例 3 设 z xy(x 0, x 1) 求证 x z 1 z 2z y x ln x y
例 4 求 r x2 y2 z2 的偏导数
例 5 已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pV=RT(R 为常数)
求证 p V T 1 V T p
证 因为 p RT V
p V
RT V2
V RT V R p T p
T pV R
T V p R
所以
p V
V T
T p
RT V2
R p
V R
RT pV
1
例 5 说明的问题 偏导数的记号是一个整体记号 不能看作分子分母之商 二元函数 z f(x y)在点(x0 y0)的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fx(x0 y0) [f(x y0)]x 是截线 z f(x y0)在点 M0 处切线 Tx 对 x 轴的斜率 fy(x0 y0) [f(x0 y)]y 是截线 z f(x0 y)在点 M0 处切线 Ty 对 y 轴的斜率 偏导数与连续性 对于多元函数来说 即使各偏导数在某点都存在 也不能保证函数在 该点连续 例如

f
(x,
y)

xy x2 y
2
0
x2 y2 0 x2 y2 0
在点(0 0)有 fx(0 0) 0 fy(0 0) 0 但函数在点(0 0)并不连续 提示
f (x, 0) 0 f (0, y) 0
fx(0,
0)
d dx
[
f
(x,
0)]
0
f y (0,
0)
d dy
[
f
(0,
y)]
0
当点 P(x y)沿 x 轴趋于点(0 0)时 有
lim f (x, y) lim f (x, 0) lim 0 0
(x, y)(0,0)
x0
x0
当点 P(x y)沿直线 y kx 趋于点(0 0)时 有
lim
(x, y)(0,0)
xy x2 y2
lim
x0
k x2 x2 k2x2
k 1 k
2
ykx
因此
lim f (x, y) 不存在 故函数 f(x y)在(0 0)处不连续
(x, y)(0,0)
类似地 可定义函数 z f(x y)对 y 的偏导函数 记为
z y
f y
zy
或 f y(x, y)
偏导函数的定义式
f y (x,
y) lim
y0
f
(x,
y y) y
f
(x, y)
二 高阶偏导数
设函数 z f(x y)在区域 D 内具有偏导数
z x
fx(x,
y)
z y
f
y
(x,
y)
那么在 D 内 fx(x y)、fy(x y)都是 x y 的函数 如果这两个函数的偏导数也存在
是函数 z f(x y)的二偏导数 按照对变量求导次序的为同有下列四个二阶偏导数
如果函数 z f(x y)在区域 D 内的偏导数 fx(x y)、fy(x y)也具有偏导数
则它们的偏导数称为函数 z f(x y)的二阶偏导数 按照对变量求导次序的
不同有下列四个二阶偏导数
则称它们

x
(xz )
2z x2
fxx(x,
y)
y
( xz )
2z xy
fxy(x,
y)
x
(z ) y
2z yx
f yx (x,
y)
y
(yz )
2z y2
f yy(x,
y)
其中
y
(z ) x
2z xy
f xy (x,
y)
x
(z ) y
2z yx
f yx(x,
y)
称为混合偏导数
x
(
z ) x
2z x2
(z ) 2z y x xy
(z ) 2z x y yx
y
(
z y
)
2 y
z
2
同样可得三阶、四阶、以及 n 阶偏导数 二阶及二阶以上的偏导数统称为高阶偏导数
例 6 设 z x3y2 3xy3 xy 1
求 2z 、 3z 、 2z 和 2z x2 x3 yx xy
由例 6 观察到的问题 2z 2z yx xy
定理 如果函数 z f(x y)的两个二阶混合偏导数 2z 及 2z 在区域 D 内连续 那么在 yx xy
该区域内这两个二阶混合偏导数必相等 类似地可定义二元以上函数的高阶偏导数
例 7 验证函数 z ln
x2
y2
满足方程
2z x2
2z y2
0
证 因为 z ln x2 y2 1 ln(x2 y2) 所以 2
z x
x2
x
y2
z y
x2
y
y2
2z x2
(x2 y2) x2x (x2 y2)2
y2 x2 (x2 y2)2

2z y2
(x2 y2) y2y (x2 y2)2
x2 y2 (x2 y2)2
因此
2z x2
2z y2
x2 y2 (x2 y2)2
y2 x2 (x2 y2)2
0

8.证明函数
u
1 r
满足方程
2u x2
2u y2
2u z 2
0
其中 r x2 y2 z2

u x
1 r2
r x
1 r2
x r
x r3
2u x2
1 r3
3x r4
r x
1 r3
3x2 r5
同理
2u y2
1 r3
3y2 r5
2u z2
1 r3
3z2 r5
因此
2u x2
2u y2
2u z2
(
1 r3
3x2 r5
)
(
1 r3
3y2 r5
)
(
1 r3
3z2 r5
)
3 r3
3(x2
y2 r5
z
2)
3 r3
3r 2 r5
0
提示
2u x2
x
(
x r3
)
r3
x
x
r6
(r3)
r
3
x3r r6
2
r x
小结
1.偏导数的概念及有关结论:定义,记号,几何意义,偏导数的存在与连续性; 2.偏导数的计算方法:求导的先后顺序。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偏导数的定义以及偏导数的求法,特别是求导先后顺序问题是本节的重 点,要结合实例,反复讲解。
师生活动设计
x
1.设 z f (u) ,方程 u (u) p(t)dt 确定 u 是 x, y 的函数,其中 f (u),(u) 可微, y
p(t),(u) 连续,且(u) 1,求 p( y) z p(x) z 。
x
y
2.课后习题:5,6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作业 P69: 1(4)(6)(8),4,6(3),8
§9 3 全微分及其应用
一、全微分的定义
根据一元函数微分学中增量与微分的关系 有
偏增量与偏微分
f(x x y) f(x y) fx(x y) x
f(x x y) f(x y)为函数对 x 的偏增量 f x(x y) x 为函数对 x 的偏微分
f(x y y) f(x y) fy(x y) y
f(x y y) f(x y)为函数)对 y 的偏增量 f y(x y) y 为函数对 y 的偏微分
全增量
z f(x x y y) f(x y)
计算全增量比较复杂 我们希望用 x、 y 的线性函数来近似代替之
定义 如果函数 z f(x y)在点(x y)的全增量
z f(x x y y) f(x y)
可表示为
z AxByo() ( (x)2 (y)2 )
其中 A、B 不依赖于 x、 y 而仅与 x、y 有关 则称函数 z f(x y)在点(x y)可微分 而 称 A x B y 为函数 z f(x y)在点(x y)的全微分 记作 dz 即
dz A x B y 如果函数在区域 D 内各点处都可微分 那么称这函数在 D 内可微分 可微与连续 可微必连续 但偏导数存在不一定连续

这是因为
如果 z f(x y)在点(x y)可微 则
z f(x x y y) f(x y) A x B y o( )
于是 lim z 0
0
从而
lim f (xx, yy) lim [ f (x, y)z] f (x, y)
(x,y)(0,0)
0
因此函数 z f(x y)在点(x y)处连续
定理 1(必要条件)
如果函数 z f(x y)在点(x y)可微分 则函数在该点的偏导数 z 、 z 必定存在 且函 x y
数 z f(x y)在点(x y)的全微分为
dz z x z y x y
证 设函数 z f(x y)在点 P(x y)可微分 于是 对于点 P 的某个邻域内的任意一点 P
(x x y y) 有 z A x B y o( ) 特别当 y 0 时有
f (x x y) f(x y) A x o(| x|)
上式两边各除以 x 再令 x 0 而取极限 就得
lim f (xx, y) f (x, y) A
x0
x
从而偏导数 z 存在 且 z A
x
x
同理可证偏导数 z 存在 且 z B 所以
y
y
dz z x z y x y
简要证明 设函数 z f(x y)在点(x y)可微分 于是有 z A x B y o( ) 特
别当 y 0 时有
f (x x y) f(x y) A x o(| x|)
上式两边各除以 x 再令 x 0 而取极限 就得
lim f (xx, y) f (x, y) lim [A o(|x|)] A
x0
x
x0
x
从而 z 存在 且 z A 同理 z 存在 且 z B 所以 dz z x z y
x
x
y
y
x y
偏导数 z 、 z 存在是可微分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x y
例如

xy
函数
f
(x,
y)

x2 y2
0
x2 y2 0
在 点 (0
x2 y2 0
0) 0 穷小
但函数在(0
0)不可微分
即 z [fx(0
这是因为当( x y)沿直线 y x 趋于(0 0)时
0) 处 虽 然 有 f x(0 0) 0 及 f y(0 0) x fy(0 0) y]不是较 高阶的无
z [
fx(0,
0)x
f y (0,
0)y]
x y (x)2 (y)2
xx (x)2 (x)2
1 2
0
定理 2(充分条件)
如果函数 z f(x y)的偏导数 z 、 z 在点(x y)连续 则函数在该点可微分 x y
定理 1 和定理 2 的结论可推广到三元及三元以上函数
按着习惯
x、 y 分别记作 dx、dy 并分别称为自变量的微分 则函数 z f(x y)
的全微分可写作
dz z dx z dy x y
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等于它的两个偏微分之和这件事称为二元函数的微分符合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也适用于二元以上的函数 例如函数 u f (x y z) 的全微分为
du u dx u dy u dz x y z
例 1 计算函数 z x2y y2 的全微分
例 2 计算函数 z exy 在点(2 1)处的全微分
例 3 计算函数 u xsin y eyz 的全微分 2
小结
1.全微分的定义; 2. 可微、可导、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全微分的定义,可微、可导、连续性之间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要结合
实例,反复讲解。
师生活动设计
1.函数 z f (x, y) 在 (x0 , y0 ) 可微的充分条件是()
( A) f (x, y) 在 (x0, y0 ) 连续 ;

(B) fx(x, y) , f y(x, y) 在 (x0 ,在y0()x0 , y0 ) 的某领域内存在; (C) z fx(x, y)x f y(x, y)y 当 (x)2 (y)2 0 时是无穷小量;
(D) z fx(x, y)x f y(x, y)y (x)2 (y)2

(x)2 (y)2 0
2.课后习题:5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作业 P75: 1(1)(3),3
时是无穷小量
§9 4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 z f(u v) 而 u 设 z f(u v) 而 u
(t) v (x y)
(t) 如何求 dz dt
v (x y) 如何求 z 和 z x y
1 复合函数的中间变量均为一元函数的情形
定理 1 如果函数 u (t)及 v (t)都在点 t 可导 函数 z f(u v)在对应点(u
续偏导数 则复合函数 z f[ (t) (t)]在点 t 可导 且有
dz z du z dv dt u dt v dt
简要证明 1 因为 z f(u v)具有连续的偏导数 所以它是可微的 即有
dz z du z dv u v
又因为 u (t)及 v (t)都可导 因而可微 即有
du du dt dv dv dt
dt
dt
代入上式得
dz
z u
du dt
dt
z v
dv dt
dt
(uz
du dt
z v
dv)dt dt
v)具有连

从而 dz z du z dv dt u dt v dt
简要证明 2 当 t 取得增量 t 时 u、v 及 z 相应地也取得增量 u、 v 及 z
v)、u (t)及 v (t)的可微性 有
z z u z vo() z [du t o(t)] z [dv t o(t)]o()
u v
u dt
v dt
(z du z dv)t (z z)o(t)o() u dt v dt u v
z z du z dv (z z) o(t) o() t u dt v dt u v t t
令 t 0 上式两边取极限 即得
dz z du z dv dt u dt v dt
由 z f(u

lim
t 0
o( ) t
lim
t 0
o()
(u)2 (v)2 0
t
(du)2 (dv)2 0 dt dt
推广 设 z f (u v w) u (t) v (t) w (t) 则 z f[ (t) (t) (t)]对 t
的导数为
dz z du z dv z dw dt u dt v dt w dt
上述 dz 称为全导数 dt
2 复合函数的中间变量均为多元函数的情形
定理 2 如果函数 u (x y) v (x y)都在点(x y)具有对 x 及 y 的偏导数 函数
z f(u v)在对应点(u v)具有连续偏导数 则复合函数 z f [ (x y) (x y)]在点(x y)
的两个偏导数存在 且有
z z u z v z z u z v x u x v x y u y v y
推广 设 z f(u v w ) u (x y) v (x y) w (x y) 则
z z u z v z w z z u z v z w x u x v x w x y u y v y w y
讨论
(1)设 z f(u v) u
提示 z z u x u x
(x y) v
(y)
则 z x
z y
z z u z dv y u y v dy

(2)设 z f(u x y) 且 u (x y) 则 z z x y
提示 z f u f z f u f x u x x y u y y
这里 z 与 f 是不同的 z 是把复合函数 z f[ (x y) x y]中的 y 看作不变而对 x 的偏导
x x
x
数 f 是把 f(u x y)中的 u 及 y 看作不变而 对 x 的偏导数 z 与 f 也朋类似的区别
x
y y
3.复合函数的中间变量既有一元函数 又有多元函数的情形
定理 3 如果函数 u (x y)在点(x y)具有对 x 及对 y 的偏导数 函数 v (y)在点 y 可
导 函数 z f(u v)在对应点(u v)具有连续偏导数 则复合函数 z f[ (x y) (y)]在点
(x y)的两个偏导数存在 且有
z z u x u x
z z u z dv y u y v dy
例 1 设 z eusin v u xy v x y 求 z 和 z x y
例 2 设 u f (x, y, z) ex2 y2z2 而 z x2 sin y 求 u 和 u x y
例 3 设 z uv sin t 而 u et v cos t 求全导数 dz dt
例 4 设 w f(x y z xyz) f 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 求 w 及 2w x xz
例 5 设 u f(x y)的所有二阶偏导数连续 把下列表达式转换成极坐标系中的形式
(1) (u)2 (u)2 x y
(2)
2u x2
2u y2
解 由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式得 u f(x y) f( cosθ sinθ) F(
其中 x cosθ y sinθ x2 y2
应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得
θ)
arctan y x
u x
u
x
u
x
u
x u
y 2
u
cos
u
ysin
u y
u
y
u
y
u
y
u
x 2
u
sin
u
cos
两式平方后相加 得

(u x
)2
(u y
)2
(u
)2
1 2
(u
)2
再求二阶偏导数 得
2u x2

( u ) x x

( u ) x x

(u
cos
u
sin
)cos

(u
cos
u
sin
) s in
2u 2
cos2
2
2u
sin cos
2u 2
sin 2 2
同理可得
u
2sin cos 2
u
sin2
2u y2
2u 2
sin2
2
2u
sin cos
2u 2
cos 2 2
u
2sin cos 2
u
cos2
两式相加 得
2u x2
2u y2
2u 2
1
1 2
2u 2
1 2
[

(
u
)
2u 2
]
全微分形式不变性
设 z f(u v)具有连续偏导数 则有全微分
dz z du z dv u v
如果 z f(u v)具有连续偏导数 而 u (x y) v (x y)也具有连续偏导数 则
dz z dx z dy x y

(z u z v)dx(z u z v)dy u x v x u y v y
z (u dx u dy) z (v dx v dy) u x y v x y
由此可见
z du z dv u v
无论 z 是自变量 u、v 的函数或中间变量 u、v 的函数
它的全微分形式是一样
的 这个性质叫做全微分形式不变性
例 6 设 z e usin v u x y v x y 利用全微分形式不变性求全微分
解 dz z du z dv e usin vdu e ucos v dv u v
e usin v(y dx x dy ) e ucos v(dx dy)
( ye usin v e ucos v)dx (xe usin v e ucos v )dy
e xy [y sin(x y) cos(x y)]dx e xy [x sin(x y) cos(x y)]dy
小结
1.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分段用乘,分叉用加,单路全导,叉路偏导”; 2. 全微分形式不变性。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分段用乘,分叉用加,单路全导,叉路偏导”, 全微分形式不变性,要结合实例,反复讲解。
师生活动设计
1.
已知
f
(x,
y)
| yx2
1,
f1 (x,
y)
| yx2
2x
,求
f
2
(
x,
y)
| yx2
2.
设函数 z
f (x, y) 在点 (1,1) 处可微,且
f (1,1)
1 , f x
|(1,1)
2 , f y
|(1,1) 3 ,
(x)
f (x,
f
(
x,
x))
,求
d dx
3
(
x)
|
x
1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作业 P82: 2,4,6,9,10

(完整版)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期末复习题高等数学下册(上海电机学院)

第八章 偏导数与全微分 一、选择题 1.若u=u(x, y)是可微函数,且,1),(2==x y y x u ,2x x u x y =??=则=??=2x y y u [A ] A. 2 1 - B. 21 C. -1 D. 1 2.函数62622++-+=y x y x z [ D ] A. 在点(-1, 3)处取极大值 B. 在点(-1, 3)处取极小值 C. 在点(3, -1)处取极大值 D. 在点(3, -1)处取极小值 3.二元函数(),f x y 在点()00,x y 处的两个偏导数()()0000,,,x y f x y f x y 存在是函数f 在该点可微的 [ B ] A. 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B.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4. 设u=2 x +22y +32 z +xy+3x-2y-6z 在点O(0, 0, 0)指向点A(1, 1, 1)方向的导数 =??l u [ D ] A. 635 B.635- C.335 D. 3 3 5- 5. 函数xy y x z 333-+= [ B ] A. 在点(0, 0)处取极大值 B. 在点(1, 1)处取极小值 C. 在点(0, 0), (1, 1)处都取极大值 D . 在点(0, 0), (1, 1)处都取极小值 6.二元函数(),f x y 在点()00,x y 处可微是(),f x y 在该点连续的[ A ] A. 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B.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7. 已知)10(0sin <<=--εεx y y , 则dx dy = [ B ] A. y cos 1ε+ B. y cos 11ε- C. y cos 1ε- D. y cos 11 ε+ 8. 函数y x xy z 2050++ = (x>0,y>0)[ D ] A. 在点(2, 5)处取极大值 B. 在点(2, 5)处取极小值 C.在点(5, 2)处取极大值 D. 在点(5, 2)处取极小值 9.二元函数(),f x y 在点()00,x y 处连续的是(),f x y 在点()00,x y 处可微的 [A ] A. 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B. 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多元函数微分学知识点梳理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内容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知道:多元函数的一些基本概念(n 维空间,n 元函数,二重极限,连续等);理解:偏导数;全微分. 2、重要定理 (1)二元函数中,可导、连续、可微三者的关系 偏导数连续?可微???函数偏导数存在 ?连续 (2)(二元函数)极值的必要、充分条件 二、基本计算 (一) 偏导数的计算 1、 偏导数值的计算(计算),(00y x f x ') (1)先代后求法 ),(00y x f x '=0),(0x x y x f dx d = (2)先求后代法(),(00y x f x '=00),(y y x x x y x f ==') (3)定义法(),(00y x f x '=x y x f y x x f x ?-?+→?),(),(lim 00000)(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偏导数) 2、偏导函数的计算(计算(,)x f x y ') (1) 简单的多元初等函数——将其他自变量固定,转化为一元函数求导 (2) 复杂的多元初等函数——多元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画树形图,写求导公式) (3) 隐函数求导 求方程0),,(=z y x F 确定的隐函数),(y x f z =的一阶导数,z z x y ???? ,,,(),,y x z z F F z z x y z x F y F x y x y z ''???=-=-?''????? 公式法:(地位平等)直接法:方程两边同时对或求导(地位不平等) 注:若求隐函数的二阶导数,在一阶导数的基础上,用直接法求。 3、高阶导数的计算 注意记号表示,以及求导顺序 (二) 全微分的计算 1、 叠加原理

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习题课

第十七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习题课 一 疑难问题与注意事项 1.(,)z f x y =在),(000y x P 可微的等价定义: 1)0000(,)(,)()z f x x y y f x y A x B y o ρ?=+?+?-=?+?+,0 () lim 0o ρρρ →=; 2)00000 [(,)(,)] lim 0x y z f x y x f x y y ρρ →?-?+?=; 3), y x y B x A z ?+?+?+?=?βα()() ()() ,0,0,0,0lim lim 0x y x y αβ??→??→= =. 2.求(,)f x y 在00(,)x y 处的偏导数方法小结: 答 1)利用定义求(主要适用于分段函数的分段点处的偏导数): 0000000 (,)(,) (,)lim x x f x x y f x y f x y x ?→+?-=?, 0000000 (,)(,) (,)lim y y f x y y f x y f x y y ?→+?-=?. 2)转化为一元函数的导数: ()0 000,(,)x x x df x y f x y dx ==,() 000,(,)y y y df x y f x y dy == . 例如,2(,)(f x y x y =+-(1,1)x f . 解 () ()211 ,1(1,1)2x x x d x df x f dx dx ==== =. 3)先求偏导函数,在代值,即 ()0 00(,)(,),x x x y f x y f x y =,0 00(,) (,)(,)y y x y f x y f x y =. 3.求(,)z f x y =(初等函数不含分段点)的偏导函数方法小结: 答 1)求 z x ??,把y 当常数,对x 求导,求z y ??,把x 当常数,对y 求导. 2)运用轮换性,若在(,)z f x y =中,把x 换成y , y 换成x ,(,)z f x y =不变,则称(,)z f x y =关于x 和y 具有轮换性.若已经求出 z x ??,只要在z x ??把x 换成y , y 换成x ,

数学分析教案_(华东师大版)第十七章__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教学目的:1.理解多元函数微分学的概念,特别应掌握偏导数、全微分、连续及 偏导存在、偏导连续等之间的关系;2.掌握多元函数特别是二元函数可微性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全微分的概念、偏导数的计算以及应用;难点是复合函数偏导数的计算及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 教学时数:18学时 § 1 可微性 一.可微性与全微分: 1.可微性:由一元函数引入. 亦可写为, 时. 2.全微分: 例1 考查函数在点处的可微性 . P107例1 二.偏导数: 1.偏导数的定义、记法: 2.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P109 图案17—1.

3.求偏导数: 例2 , 3 , 4 . P109—110例2 , 3 , 4 . 例5. 求偏导数. 例6. 求偏导数. 例7. 求偏导数, 并求. 例8. 求和. 解=, =. 例9 证明函数在点连续 , 并求和. 证 . 在点连续 . ,

不存在 . 三.可微条件: 1.必要条件: Th 1 设为函数定义域的内点.在点可微 , 和存在 , 且 . ( 证 ) 由于, 微分记为 . 定理1给出了计算可微函数全微分的方法. 两个偏导数存在是可微的必要条件 , 但不充分. 例10考查函数 在原点的可微性 . [1]P110 例5 . 2.充分条件:

Th 2 若函数的偏导数在的某邻域内存在 , 且和在点处连续 . 则函数在点可微 . ( 证 ) P111 Th 3 若在点处连续, 点存在 , 则函数在点可微 . 证 . 即在点可微 . 要求至少有一个偏导数连续并不是可微的必要条件 . 例11 验证函数在点可微 , 但和在点处不连续 . (简证,留为作业) 证

第七章 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第七章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一、多元函数微分学网络图 二、内容与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5.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6.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 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 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重点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难点多元复合函数二阶偏导数的求法。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三、概念、定理的理解与典型错误分析 1.求多元函数极限的方法 (1)利用初等多元函数的连续性,即若是初等函数,在的定义域中,则 注:所谓的初等多元函数就是用一个数学表达式给出的解析式. (2)利用多元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 (3)转化为一元函数的极限,利用一元函数的极限来计算. (4)对于证明或求时,感觉极限可能时零, 而直接又不容易证明或计算,这时可用夹逼定理,即而 由夹逼定理知从而 2.判断多元函数极限不存在的方法 (1)选取两条特殊的路径,而函数值的极限存在,但不相等,则不存在。

注意: 与的区别,前面两个本质是两次求一元函数的极限, 我们称为求累次极限,而最后一个是求二元函数的极限,我们称为求二重极限。 例1 而知不存在. 例2 在原点的两个累次极限都不存在,但是 由于,因此. 由例1知两个累次极限存在,但二重极限不存在,由例2知两个累次极限不存在, 但二重极限存在,但我们有下面的结论。 定理7。1 若累次极限和二重极限都存在,则三者相等。 (2)推论。若存在且不相等,则不存在。 3.求多元函数的偏导数

多元函数微分法word版

§5.3 多元函数微分法 一、复合函数微分法――链式法则 模型1. ()()()z f u v u u x y v v x y ==,,,,=, z z u z z z u z x u x x y u y y νννν??????????=?+?=?+???????????; 模型2. ()()u f x y z x y =,,,z=z , x z y z u z f f x x u z f f y y ???''=+????? ???''=+???? 模型3. ()()()u f x y z y y x z x ===,,,,z ()()x y z du f f y x f z x dx '''''=++ 模型4. ()()()w f u v u u x y z v v x y z ===,,,,,,, u v u v u v w u v f f x x x w u v f f y y y w u v f f z z z ????''=+????? ????''=+? ????????''=+????? 还有其他模型可以类似处理。 【例1】 设()u f x y z =,,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又函数()y y x =及()z z x =分别由 下列两式确定2xy e xy -=和0sin x z x t e dt t -= ?,求du dx 。 解 根据模型3. x y z du dy dz f f f dx dx dx '''=++

由2xy e xy -=两边对x 求导,得0xy dy dy e y x y x dx dx ???? +-+= ??????? 解出 dy y dx x =-(分子和分母消去公因子()1xy e -) 由0 sin x z x t e dt t -= ? 两边对x 求导,得()()sin 1x x z dz e x z dx -??=- ?-?? 解出 ()() 1sin x e x z dz dx x z -=- - 所以 ()()1sin x e x z du f y f f dx x x y x z z ??-???=-+-?? ??-??? 【98】设1 ()()z f xy y x y x ?=++,f ,?具有二阶连续导数,则 2________z x y ?=??。 答案:()()()yf xy x y y x y ??'''''++++ 注:①混合偏导数在连续的条件下与求导次序无关; ②此题中f 和?均为一元函数。 【05】设函数(,)()()()d x y x y u x y x y x y t t ??ψ+-=++-+? ,其中函数?具有二阶导数,ψ 具有一阶导数,则必有( ) (A )2222u u x y ??=-??;(B )2222u u x y ??=??;(C )222u u x y y ??=???;(D )222 u u x y x ??=??? 答案:B 全微分形式不变性 例:利用全微分形式不变性求sin u z e v =,u xy =,v x y =+的偏导数。 【06】设函数()f u 在(0,)+∞内具有二阶导数,且z f =满足等式 2222 0z z x y ??+=??

高数多元函数微分学教案 第五讲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第五讲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授课题目: §8.4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会求隐函数(包括由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求由一个方程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难点:求隐函数(包括由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讲授内容: 一、一个方程的情形 隐函数存在定理1 设函数F (x , y )在点P (x 0, y 0)的某一邻域内具有连续偏导数, F (x 0, y 0)=0, F y (x 0, y 0)≠0, 则方程F (x , y )=0在点(x 0, y 0)的某一邻域内恒能唯一确定一个连续且具有连续导数的函数y =f (x ), 它满足条件y 0=f (x 0), 并有 y x F F dx dy -=. (2) 公式(2)的推导:将y =f (x )代入F (x , y )=0, 得恒等式 F 【x , f (x )】≡0, 等式两边对x 求导得 0=???+??dx dy y F x F , 由于F y 连续, 且F y (x 0, y 0)≠0, 所以存在(x 0, y 0)的一个邻域, 在这个邻域同F y ≠0, 于是得 y x F F dx dy -= 例1 验证方程x 2+y 2-1=0在点(0, 1)的某一邻域内能唯一确定一个有连续导数、当x =0时y =1的隐函数y =f (x ), 并求这函数的一阶与二阶导数在x =0的值. 解 设F (x , y )=x 2+y 2-1, 则F x =2x , F y =2y , F (0, 1)=0, F y (0, 1)=2≠0. 因此由

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教案

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和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6、会求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郎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1、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2、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 3、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4、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 5、隐函数的偏导数;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求法; 6、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教学难点】 1、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 2、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3、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4、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5、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6、拉格郎日乘数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课时分配】 (18学时) 第1 次课§1第2 次课§2 第3 次课§3 第4 次课§4 第5次课§5 第6次课§6 第7次课§7 第8次课§8 第9次课习题课 【参考书】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下)》,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5复合函数微分法

§8.5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 复习:一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x f y ?=是由)(u f y =和)(x u ?=复合而成,则)()(x u f dx du du dy dx dy ?'?'=?=。 8.5.1全导数 定理1 若函数)(x u ?=及)(x v ψ=都在点x 可导,函数)v ,u (f z =在对应点)v ,u ( 处可微,则复合函数)](),([x x f z ψ?=在点x 可导,且 x d v d v z x d u d u z dx z d ? ??+???=(全导数公式)。 ① 证明:给x 以增量x ?,则u 、v 得相应的增量u ?、v ?, 从而)v ,u (f z =有全增量) ,() ,(v u f v v u u f z -?+?+=?, ∵)v ,u (f z =在)v ,u (处可微, ∴)(ρ+???+???= ?o v v z u u z z ,其中22)()(v u ?+?=ρ。 ∵)(x u ?=、)(x v ψ=都在点x 可导, ∴)(x u ?=、)(x v ψ=都在点x 必连续, 即当0→?x 时,0→?u ,0→?v ,从而0lim 0 =ρ→?x 。 ∵ x o x v v z x u u z x z ?ρ+????+????=??)(, 而x o o x x ?ρ?ρρ=ρρ→?→?)(lim )(lim 00])()([lim )(lim 220 0x v x u o x x ??+??±?ρρ=→?→? 0])()([022=+±?=dx dv dx du , ∴ x o x v v z x u u z x z x x x x ?ρ+????+????=??→?→?→?→?) (lim )(lim )(lim lim 0000, 即 x d v d v z x d u d u z dx z d ? ??+???=。

多元函数微分法

第十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一、学习要点 1.关于二元函数 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和相应的函数值。求二元函数定义域及函数值的方法与一元函数的方法相似。 2.关于二元函数微分 (1)熟练掌握一阶、二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和复合函数、隐函数一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形如z=f (x 2-y 2 ,e xy )等的复合函数的偏导数。能熟练地求全微分。 偏导数的定义、计算公式基本与一元函数导数公式相同。求偏导数时,对一个变量求导时,将另一变量视为常数。如求函数32ln z y x u ++=的偏导数 32121z y x x u ++=??(y ,z 为常数),32221z y x y y u ++=??(x ,z 为常数) 复合函数求偏导数是难点。一般用链式法则,即z=f (u ,v),u=u(x ,y),v=v(x ,y),有 y v v z y u u z y z x v v z x u u z x z ????????????????????+=+= 具体情况有两种: (一)全部函数关系都给出:这时可按前边方法求偏导数,如求二元函数 )ln(2v u z +=,xy e v y x u =+=,22. 的偏导数y z x z ????,,可以把u ,v 代入z 中,再求偏导数,即 z=ln(x 2+y 2+e 2xy ),求偏导数有 xy xy e y x ye x x z 222222+++=?? xy xy e y x xe y y z 222222+++=?? (二)部分函数关系没有给出:此时只有用链式法则。如求函数z=f(xy ,x 2+y 3),

的一阶偏导数,则不能用如上方法求解.正确求法是记u=xy ,v=x 2+y 3,用链式法则 x v f y u f x v v z x u u z x z 2??????????????+=+=,23y v f x u f y z ??????+= 上例也可以用链式法则,有 xy xy xe v u v y v u y z ye v u v x v u x z 2222221,221+++=+++=???? 求隐函数的偏导数,是复合函数求偏导数的应用,方法仍然同一元隐函数的求导. 如求函数32ln z y x u ++=的偏导数. 32121z y x x u ++=??(y ,z 为常数),32221z y x y y u ++=??(x ,z 为常数) (2)知道函数连续、可微、偏导数存在的关系。 3.关于偏导数的几何应用 掌握求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的方法. (1)设空间曲线方程为x =x (t),y =y (t),z = z (t),在t=t 0处的切线方向为 ))(),(),((000t z t y t x l '''=ρ,则在t 0处曲线的 切线方程为 )()()()()()(000000t z t z z t y t y y t x t x x '-='-='- 法平面方程为 )())(()())(()())((000000t z t z z t y t y y t x t x x '-+'-+'-=0 (2)曲面F (x ,y ,z)=0(或z=f (x ,y)),在曲面上的点P(x 0,y 0,z 0)处的法方向为)}1,,{(},,{),,(),,(000000z y x y x z y x z y x f f F F F n -'''''=或ρ,则在点(x 0,y 0,z 0)处的 切平面方程为 0)()()(000=-'+-'+-'z z F y y F x x F z y x 法线方程为 z y x F z z F y y F x x ' -='-='-000

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第8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参考解答 1、设22 , y f x y x y x ??+=- ??? ,求(),f x y ,(),f x y xy -。 解:()()()()2 21, 1y y x y x f x y x y x y x y x y y x x y x - -??+=+-=+=+ ?+? ? + ,故得 ()2 1,1y f x y x y -=+,()()21,1xy f x y xy x y xy --=-+ 2、求下列各极限: 2242222 2220000 cos sin 1(1) lim lim lim sin 204x r r y x y r r x y r θθθ→→→→===+ 注意:在利用极坐标变换cos , sin x r y r θθ==来求极限时,θ也是变量。本题中,0r →时,2r 为无穷小量,而2 sin 2θ为有界变量,故所求极限为零。 ()00sin sin (2) lim lim 1x t y a xy t xy t →→→== 3、证明极限2 2400 lim x y xy x y →→+不存在。 证明:当2 y kx =时,()2242,1xy k f x y x y k ==++,故2 22420 lim 1y kx x xy k x y k =→=++与k 有关。可见,(),x y 沿不同的路径趋于()0,0时,函数极限不同,故极限不存在。(两路径判别法) 4、讨论下列函数在()0,0点处的连续性: (1)()()()222222 22 ln , 0 ,0, 0 x y x y x y f x y x y ?+++≠?=?+=?? 解: ()() ()()() ()()()2 222,0,0,0,0 lim ,lim ln lim ln 00,0x y x y t f x y x y x y t t f →→→= ++=== 故原函数在()0,0点处连续。

最新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A) 1.填空题 (1)若()y x f z ,=在区域D 上的两个混合偏导数y x z ???2,x y z ???2 ,则在D 上, x y z y x z ???=???22。 (2)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处可微的 条件是()y x f z ,=在点()00,y x 处的偏导数存在。 (3)函数()y x f z ,=在点()00,y x 可微是()y x f z ,=在点()00,y x 处连续的 条件。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x z -=;(2)2 2 arccos y x z u += 3.求下列各极限 (1)x xy y x sin lim 00→→; (2)11lim 0 0-+→→xy xy y x ; (3)22222200)()cos(1lim y x y x y x y x ++-→→ 4.设()xy x z ln =,求y x z ???23及2 3y x z ???。 5.求下列函数的偏导数 (1)x y arctg z =;(2)()xy z ln =;(3)32z xy e u =。 6.设u t uv z cos 2+=,t e u =,t v ln =,求全导数 dt dz 。 7.设()z y e u x -=,t x =,t y sin =,t z cos =,求dt du 。 8.曲线?? ???=+= 4422y y x z ,在点(2,4,5)处的切线对于x 轴的倾角是多少? 9.求方程122 2222=++c z b y a x 所确定的函数z 的偏导数。 10.设y x ye z x 2sin 2+=,求所有二阶偏导数。

高数多元函数微分学教案 第一讲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第一讲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授课题目: §8.1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极限和连续的概念. 讲授内容: 一、平面点集 n 维空间 1、平面点集 平面上一切点的集合称为二维空间, 记为R 2 即 R 2=R ?R={(x , y ):x , y ∈R } 坐标平面上具有某种性质P 的点的集合, 称为平面点集,记作 E ={(x , y ):(x , y )具有性质P }. 例如,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r 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点的集合是 C ={(x , y ):x 2+y 2

如果不需要强调邻域的半径δ, 则用U (P 0)表示点P 0的某个邻域, 点P 0的去心邻域记作)(0P U .. 点与点集之间的关系: 任意一点P ∈R 2与任意一个点集E ?R 2之间必有以下三种关系中的一种: (1)内点:如果存在点P 的某一邻域U (P ), 使得U (P )?E , 则称P 为E 的内点. (2)外点:如果存在点P 的某个邻域U (P ), 使得U (P )?E =?, 则称P 为E 的外点. (3)边界点:如果点P 的任一邻域内既有属于E 的点, 也有不属于E 的点, 则称P 点为E 的边点. E 的边界点的全体, 称为E 的边界, 记作?E . E 的内点必属于E ; E 的外点必定不属于E ; 而E 的边界点可能属于E , 也可能不属于E . (4)聚点: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δ>0, 点P 的去心邻域),(δP U 内总有E 中的点, 则称P 是E 的聚点. 由聚点的定义可知, 点集E 的聚点P 本身, 可以属于E , 也可能不属于E . 例如, 设平面点集E ={(x , y )|1

高等数学教案ch 8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和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6、会求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郎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1、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2、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 3、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4、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 5、隐函数的偏导数 6、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7、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求法。 教学难点: 1、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 2、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3、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4、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5、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6、拉格郎日乘数法; 7、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8. 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平面点集n 维空间 1.平面点集 由平面解析几何知道, 当在平面上引入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后, 平面上的点P 与有序二元实数组(x , y )之间就建立了一一对应. 于是, 我们常把有序实数组(x , y )与平面上的点P 视作是等同的. 这种建立了坐标系的平面称为坐标平面. 二元的序实数组(x , y )的全体, 即R 2=R ?R ={(x , y )|x , y ∈R }就表示坐标平面. 坐标平面上具有某种性质P 的点的集合, 称为平面点集, 记作 E ={(x , y )| (x , y )具有性质P }. 例如, 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r 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点的集合是 C ={(x , y )| x 2+y 20为半径的圆的内部的点P (x , y )的全体. 点P 0的去心δ邻域, 记作) ,(0δP U , 即 }||0 |{) ,(00δδ<<=P P P P U . 注: 如果不需要强调邻域的半径δ, 则用U (P 0)表示点P 0的某个邻域, 点P 0的去心邻域记作)(0P U . 点与点集之间的关系: 任意一点P ∈R 2与任意一个点集E ?R 2之间必有以下三种关系中的一种: (1)内点: 如果存在点P 的某一邻域U (P ), 使得U (P )?E , 则称P 为E 的内点; (2)外点: 如果存在点P 的某个邻域U (P ), 使得U (P )?E =?, 则称P 为E 的外点; (3)边界点: 如果点P 的任一邻域内既有属于E 的点, 也有不属于E 的点, 则称P 点为E 的边点. E 的边界点的全体, 称为E 的边界, 记作?E .

(完整word版)(整理)数学分析教案(华东师大版)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教学目的: 1.理解多元函数微分学的概念,特别应掌握偏导数、全微分、连续及偏导存在、偏导连续等之间的关系; 2.掌握多元函数特别是二元函数可微性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全微分的概念、偏导数的计算以及应用;难点是复合函数偏导数的计算及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 教学时数:18 学时 § 1 可微性 一.可微性与全微分: 1.可微性:由一元函数引入. 亦可写为, 时. 2 .全微分: 例 1 考查函数在点处的可微性. P107 例 1 二. 偏导数: 1.偏导数的定义、记法: 2.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P109 图案17 —1.

3.求偏导数: 例 2 , 3 , 4 . P109 —110 例 2 , 3 , 4 . 例 5 . 求偏导数. 例 6 . 求偏导数. 例7 . 求偏导数, 并求. 例8 . 求和. =. 例9 证明函数在点连续, 并求和. . 在点连续.

三. 可微条件 : 1. 必要条件 : Th 1 设 为函数 定义域的内点 . 在点 可微 和 存在 , 且 . ( 证 ) 由于 , 微分记为 定理 1 给出了计算可微函数全微分的方法 例 10 考查函数 2. 充分条件 : 不存在 两个偏导数存在是可微的必要条件 , 但不充分 . 在原点的可微性 [1]P110 例 5 .

Th 2 若函数的偏导数在的某邻域内存在, 且和在 点处连续. 则函数在点可微. (证) P111 Th 3 若在点处连续, 点存在 则函数在点可微. . 即在点可微. 要求至少有一个偏导数连续并不是可微的必要条件. 验证函数在点可微, 但和在点处不连续. (简证, 留为作业) 证

多元函数微分学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多元函数微分学复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复习题及解答 一、选择题 1. 极限lim x y x y x y →→+00 242= (提示:令22 y k x =) ( B ) (A) 等于0 (B) 不存在 (C) 等于 12 (D) 存在且不等于0或1 2 2、设函数f x y x y y x xy xy (,)sin sin =+≠=? ????1100 ,则极限lim (,)x y f x y →→0 = ( C ) (提示: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 (A) 不存在 (B) 等于1 (C) 等于0 (D) 等于2 3、设函数f x y xy x y x y x y (,)=++≠+=??? ? ?22 2222000 ,则(,)f x y ( A ) (提示:①在220x y +≠,(,)f x y 处处连续;②在0,0x y →→ ,令y kx =, 2222 2 lim lim 0(0,0)1x x y kx kx f x k x k →→→===++ ,故在220x y +=,函数亦连续.所以, (,)f x y 在整个定义域内处处连续.) (A) 处处连续 (B) 处处有极限,但不连续 (C) 仅在(0,0)点连续 (D) 除(0,0)点外处处连续 4、函数z f x y =(,)在点(,)x y 00处具有偏导数是它在该点存在全微分的 ( A ) (A)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B)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5、设u y x =arctan ,则??u x = ( B ) (A) x x y 22 + (B) - +y x y 22 (C) y x y 22 + (D) -+x x y 22 6、设f x y y x (,)arcsin =,则f x '(,)21= ( A ) (A )- 14 (B )14 (C )-12 (D )1 2

多元函数微分学总结

多元函数微分学总结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基本知识点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熟练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熟练掌握多元隐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7.了解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熟练掌握它们的方程的求法。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基本题型及解题思路分析 题型1 与多元函数极限、连续、偏导数和可微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有关的题 1.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及二元函数极限的计算。 (1)基本概念

①二元函数极限的定义:设()(,)f P f x y =的定义域为D ,000(,)P x y 是D 的聚点.若?常数A ,对于?0ε>,总?0δ>,使得当0(,)(,)P x y D U P δ∈时,都有 ()(,)f P A f x y A ε-=-<成立,则称A 为函数(,)f x y 当00(,)(,)x y x y →时的极限,记 作 000 (,)(,) lim (,)lim ()x y x y P P f x y A f P A →→==或。 ②二元函数的连续:设()(,)f P f x y =的定义域为D ,000(,)P x y 为D 的聚点,且 0P D ∈.若 0000(,)(,) lim (,)(,)x y x y f x y f x y →=,则称(,)f x y 在点000(,)P x y 连续。 (2)关于二元函数极限的解题思路 注意:在二元函数0 lim ()P P f P A →=存在的定义中,0P P →方式任意,正是由于这 一点致使二元函数有与一元函数不一样的性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总结和体会二者之间的不同。 ① 证明二元函数的极限不存在:若0P P 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趋于时,()f P 的极 限不同,则0 lim ()P P f P →一定不存在(见例1)。 ②求二元函数的极限:可以应用一元函数求极限方法中的适用部分求二元 函数的极限,比如:极限的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四则运算法则、夹逼准则、两个重要的极限、变量代换法则、等价无穷小代换、分子分母有理化、无穷小量与有界变量的乘积仍为无穷小量、连续性等(见例2) 例1证明:2 24(,)xy f x y x y =+在原点0,0()的极限不存在。 【分析】观察分子、分母中变量,x y 的各次幂的特点,可考虑选择路径 2x ky =。 证明: 22 24242442000lim (,)lim lim 1y y y x ky x ky xy ky k f x y x y k y y k →→→=====+++, k ∴不同,极限值就不同,故 (,)(0,0) lim (,)x y f x y →不存在。

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教案

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和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 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的性质。
3、 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 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6、会求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
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郎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多元函数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1、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2、 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
3、 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4、 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
5、 隐函数的偏导数;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求法;
6、 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教学难点】
1、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
2、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3、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求法;
4、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5、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
6、 拉格郎日乘数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课时分配】 (18 学时)
第 1 次课 §1 第 2 次课 §2
第 3 次课 §3
第 4 次课 §4
第 5 次课 §5
第 6 次课
§6
第 7 次课 §7
第 8 次课 §8
第 9 次课
习题课
【参考书】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下)》,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