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

验方法检验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

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

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

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

暴露5 min。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菌落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 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a) 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

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以上菌

落计数。

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

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间卫生

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不合格

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a) 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

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b) 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

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3)采样注意事项:

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对每个擦拭点应详细记录所在分场的具体位置、擦拭时间及所擦拭环节的消毒时间

细菌·大肠菌群的检测培养:

样液稀释:将放有棉棒的试管充分振摇。此液为1:10稀释液。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ml 1:10样液加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

细菌总数:

(1)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48 h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

大肠菌群:

(1)平板法:

a) 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

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去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待琼脂凝固后,再覆盖一层培养基,约3-5 ml。

b)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24h后计数。

c) 结果计算:以平板上出现紫红色菌落的个数乘以稀释倍数得出。

d) 结果报告: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

(2)试管法:

a) 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BGLB肉汤培养基中,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b) 置BGLB肉汤管于36℃±1℃培养48±2h。记录所有BGLB肉汤管的产气管

数。

c) 结果报告:按BGLB肉汤管产气管数,查MPN表报告每25cm2食品接触面中或

每只手的大肠菌群值。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1)定性检测

a) 取1ml稀释液注入灭菌的平皿内,倾注15-20ml的B-P培养基,(或是吸取

稀释液,用L棒涂布于表面干燥的B-P琼脂平板),放进36±1℃的恒温箱内培养48±2小时。

b) 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作血浆凝固酶实验。

c) 结果报告:B-P琼脂平板的可疑菌落作血浆凝固酶实验为阳性,即报告手(工

器具)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

(2)定量检测

a) 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含10﹪氯化钠胰蛋白

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b) 置肉汤管于36±1℃的恒温箱内培养48小时。划线接种于表面干燥的B-P琼

脂平板,置36℃±1℃培养45~48小时。

c) 从B-P琼脂平板上,挑取典型或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接种肉汤培养基,

36℃±1℃培养20~24小时。

d) 取肉汤培养物做血浆凝固酶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e) 报告结果:根据凝固酶试验结果,查MPN表报告每25 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

只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值。

工厂环境中病原体的检测计划与方法

检测计划: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工厂应该对生产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和评估,检测项目包括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微生物,化验室应该按照一定的计划对生产场所环境中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其中包括地面、下水道、排水沟、墙壁、天花板、设备框架、运输的支架,冷藏装置、速冻机、传送带、设备的螺丝、维修工具等部位。当某个点检测到病员微生物时,应该对环境中的相似点加大检测频率;在把所有的预定点检测完后,应该对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在下一次环境检测循环过程中加强检测容易出现病原体的环境点,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检测频率: 每月两次,每次每个区域至少选取5个检测点,分别进行检测。

环境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3M TM Petrifilm TM环境李斯特菌的测试片)

用涂抹棒,海绵或者其他采样设备收集环境样本。

将收集的样本添加10毫升灭菌的缓冲蛋白胨水,将样本与缓冲蛋白胨混合1分钟,将样品置于室温(20-30℃)1小时,最久不超过小时,以修复损伤的李斯特菌。

将测试片放在平坦处,掀起上层膜。

用移液器垂直滴加3毫升样品到下层膜中央,将上层膜缓慢盖下,以免产生气泡。

轻轻将塑料压板放在位于接种区上层膜上,不要压,扭转或者滑动压板。提起压板等至少十分钟,以使胶体凝固。

将测试片透明面朝上,可叠放至十片,在37℃±1℃培养26-30小时,可以用标准菌落记数器或者其他光学放大器判读,不要记数圆形轮廓上的菌落,因

为他们不受选择性培养基的影响。

对于定性检测,根据紫红色菌落是否存在,结果记为检出或者未检出。

环境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采样地点: 选取采样点时因尽量选取微生物容易滋生的地方

操作步骤

采样应在生产开始后进行,用已浸润过的棉拭在选定的被测表面旋转涂抹约100cm2的面积,然后将棉拭放回涂抹试管并盖紧。

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每5个点混合成一个样品, 登记编号,按照SN0170-92标准及时检测,若有阳性结果出现,应逐步对所混合的每个点分别检测。

(完整版)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

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 1原理 食品接触面分为人员手、设备、器具等食品直接接触,其表面存在有微生物,为更好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为主要检测指标。 2检验材料 虎红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无菌棉球、无菌水、酒精棉球、酒精灯、镊子 3检验方法 3.1人员手检验(发酵法) 3.1.1样品采集 被检人双手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 3.1.2细菌菌落总数的检测 将已采集的样品在6h内送实验室,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l样液,放入灭菌平皿内,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样品平行接种两块平皿,置36±1℃培养48小时,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Y=A*10(Y为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只手;A为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3.1.3大肠菌群的检测 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l样液,分别放入10ml乳糖胆盐发酵管中,每个样品平行接种3管,置36±1℃培养24小时。如所有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 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1.4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用接种环分别以划线法转接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取出观察菌落形态。 3.1.5证实试验:在每个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紫黑色或淡紫红色,有或略有 或没有金属光泽的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24±2小时进行复发酵试验,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食品微生物之检验方法-阪崎肠杆菌之检验

附件 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阪崎腸桿菌之檢驗 1 適用範圍〆本方法適用於一般食品及奶粉中阪崎腸桿菌之檢驗。 2 檢驗方法〆 2.1 工作環境〆工作平台須寬敞、潔淨、光線良好,操作平台光度為100呎燭光以上,密閉室內換 氣良好,儘可能沒有灰塵及流動空氣。每15分鐘落菌數不得超過15 CFU/培養皿。 2.2 器具及材料〆 2.2.1 乾熱滅菌器。 2.2.2 高壓滅菌釜。 2.2.3 攪拌均質器(Blender)或鐵胃(Stomacher)〆適用於無菌操作者。 2.2.4 天平〆可稱量到2000 g者,靈敏度為0.1 g々可稱量到120 g者,靈敏度為1 mg。 2.2.5 冰箱〆能維持5 ±3℃者。 2.2.6 吸管或吸管尖〆已滅菌,1 mL吸管應有0.01 mL之刻度々5 mL及10 mL吸管應有0.1 mL 之刻度。 2.2.7 吸管輔助器(Pipette aid)或微量分注器。 2.2.8 稀釋瓶〆160 mL,玻璃、聚乙烯(polyethylene)、鐵弗龍(Teflon)或其他能耐121℃濕熱滅 菌20分鐘以上之塑膠材質,附螺旋蓋。 2.2.9 培養皿〆已滅菌,內徑約9 cm,深度約15 mm,底皿之內外面應平坦,無氣泡、刮傷或其 他缺點。 2.2.10 增菌用容器〆附螺旋蓋之125 mL、250 mL、2 L三角錐瓶或廣口瓶々玻璃、聚乙烯、鐵弗龍 或其他能耐121℃濕熱滅菌20分鐘以上之塑膠材質。 2.2.11 pH測定儀。 2.2.12 培養箱〆能維持內部溫度在±1℃以內者。 2.2.13 溫度計〆量測溫度範圍1~55℃,最小刻度0.1℃。 2.2.14 水浴〆加蓋,具水流循環系統,能維持水溫溫差在±0.2℃以內者。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 举例一: 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 空气质量标准: 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 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 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 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 将无菌规格纸(5×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2.2致病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 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 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 5.关键点:细菌总数≤10个∕cm2 一般区域:细菌总数≤100个∕cm2 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 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3.1.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

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a) 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 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 以上菌落计数。 3.2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 3.2.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 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不 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a) 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 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 验方法检验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 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 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 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 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3.1.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 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 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 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a) 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 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以上菌 落计数。 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 3.2.1样品采集: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间卫生 清扫消毒情况。

最新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FDA与ISO对比) 内容提要: ●菌落总数检测 ●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沙门氏菌检测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 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的概念 ●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于某种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菌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测定——卫生学意义 ●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 ●及时反映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为被检食品卫生学评价提供依据。 ●通常认为,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则可考虑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FDA BAM 菌落总数测定流程 检样xg/mL+9xml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 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选择2~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 各取1mL分别加入灭菌平皿内 (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行) 每皿内加入适量平板计数琼脂(PCA) 35 ℃48 ±2h 菌落计数 FDA BAM 菌落计数方法 ●选择25~250CFU之间的菌落进行计数,计算公式如下:N=∑C/(1*n1+0.1*n2)*d ●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不足25CFU,报告EAPC/ml(g)为<25*1/d。EAPC:estimated aerobic plate count ●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超过250CFU,但不足100/cm2,报告EAPC/ml(g)为最接近250CFU的平板菌落数的估计值,乘以相应的稀释度。 ●所有平板的菌落数都超过100/cm2,计算平板的面积(直径为90mm的平板面积为65cm2),估计最高稀释度每cm2的菌落数,乘以相应平板面积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计数结果,报告EAPC/ml (g)为>65*100* 1/d。 ●无法计数的平板报告LA(Laboratory Accident)。 ●最终结果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按照4舍6入,5是奇进偶不进。

食品接触面、空气微生物检验

环境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XYSP-YC-006 版本号 A 生效日期 编制2011年 3月 21 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用红色“受控章”, 其他颜色均为非受控状态 本文件资料属于XX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

文件更改历史 序号修改内容简介修改方式页码修订次生效日期

一、目的: 为监控生产过程中环境、人员、器具的微生物,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制定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检验人员对环境中空气沉降菌以及操作人员手部、生产器具接触面微生物检测过程的指导 三、内容 (一)、空气沉降菌的检测方法 1、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室内面积超过30m2,分别在四个角以及四个角的对角线交叉点采样,采样时,将含灭菌凝固后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置采样点,放置时需离地0.8m、离墙1.2m,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n,盖上皿盖。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2、菌落培养: (1)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6℃±1℃培养48±2h做空白对照试验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6℃±1℃培养48±2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1)、记录平均菌落数,用“cfu/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

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2)、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4、标准要求: (二)、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1、采样方法: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包装袋等内包材; (1)棉签涂抹法: A 、将生理盐水以10ml 分装入试管中连同包好的装入干燥平皿内的棉花团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B 、用经75%酒精棉擦拭消毒后的不锈钢镊子夹住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湿的棉花团反复在内包装材料、生产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 作业区 包括场所 标准要求 清洁作业区 生产车间、无菌室、无菌室缓冲间 ≤30cfu/平 皿 准清洁作业区 配料间、缓冲间、原辅料库房、成品库 房 ≤50cfu/平 皿 一般作业区 办公室、化验理化室、厕所、餐厅、更 衣室等 ≤100cfu/平皿;

食品微生物之检验方法

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肉毒桿菌之檢驗 101年5月16日署授食字第1011901882號公告第一部份:肉毒桿菌及其毒素之檢驗 1. 適用範圍:本方法適用於食品中肉毒桿菌及其毒素之檢驗。 2. 實驗室生物安全措施: 2.1. 生物危害標幟應懸掛於實驗室入口處,並管制人員進入,以及將該實驗區之人數維持至最低需求。 2.2. 備有治療用肉毒桿菌抗毒素之醫療院所緊急連絡電話號碼應張貼在明顯處。 2.3. 實驗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操作櫃進行。 2.4. 應有洗眼用噴水器及腳踏或自動式洗手設備。 2.5. 絕不可以用口吸取任何檢體,應以機械式吸管輔助器操作。 2.6. 工作前、後應以1%次氯酸溶液擦拭工作檯。 2.7. 實驗後,工作人員應將所使用過之器材及廢棄物,立即滅菌處理。 3. 檢驗方法:檢體經前處理後,經增菌,續以選擇性培養基培養,配合肉毒桿菌毒素檢測與型別鑑定之方法。 3.1. 工作環境:工作平檯須寬敞、潔淨、光線良好,操作平檯光度為100呎燭光以上,密閉室內換氣良好,儘可能沒有灰塵 及流動空氣。每15分鐘落菌數不得超過15 CFU/培養皿。 3.2. 器具及材料: 3.2.1. 生物安全操作櫃(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BSC):第二等級(class II)(含)以上者。 3.2.2. 高壓滅菌釜。 3.2.3. 乾熱滅菌器。 3.2. 4. 冰箱:能維持5 ± 3℃者。 3.2.5. 培養箱:能維持內部溫度溫差± 1℃以內者。 3.2.6. 天平:可稱量到2000 g 者,靈敏度為0.1 g ;可稱量到120 g 者,靈敏度為5 mg。 3.2.7. 旋渦混合器(Vortex mixer)。 3.2.8. 加熱板(Hot plate)。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 度(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版)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职责 2.1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卫生条件

a)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卫生指标的规定; h)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卫生预防措施 a)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

《食品微生物检验》习题库

习题库 项目一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检验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食品微生物检验: 3、食品变质: 4、腐败: 5、酸败: 6、菌落总数: 7、大肠菌群: 8、MPN: 二、填空题 1、食品中的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是、和。 2、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有、、和 等方面,其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因素是。 3、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4、分解糖类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5、分解脂肪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6、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和。 7、微生物指标一般分为、和三项。 8、食品微生物检验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土壤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放线菌 3、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A、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B、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 C、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D、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 E、每5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4、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E ) A、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0个 B、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C、每1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D、每5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E、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个 四、判断题 1、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2、MPN是指可能产气的数量。() 3、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可以检验出少量的病原微生物() 五、问答题 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有哪些? 2、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任务是什么? 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每一个方面的检验项目是什么? 4、食品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并具体解释之。 5、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6、食品中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7、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项目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条件与设备 一、名词解释 1、分辨力: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1 菌落总数 1.1 培养基和试剂 ⑴、营养琼脂培养基:按GB/T4789.28-2003中4.7规定 成分: 蛋白胨10克、牛肉膏3克、氯化钠5克、琼脂15~20克、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除琼脂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15%氢氧化钠溶液2ml校正PH至7.2-7.4.加入琼脂,加热煮沸,使用权琼脂溶化.分装烧讧,121℃高压灭菌15分钟. 注:此培养基可供一般细菌培养之用,注平板或制成斜面.如用于菌落计数,琼脂量为 1.5%;如作成平板或斜面,则应为2%. ⑵磷酸盐缓冲液:按GB/T4789.28-2003中3.22规定. 成分:磷酸二氢钾34克、1mol/l氢氧化钠溶液175ml、蒸馏水825ml 、PH7.2 制法: 先将磷酸盐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校正PH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 稀释液: 取储存液1.25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或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 ⑶明胶磷酸盐缓冲液 成分:明胶2克、磷酸氢二钠4克、蒸馏水1000ml、PH6.2 制法:加热溶解,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分钟. ⑷0.85%灭菌生理盐水 ⑸75%乙醇 1.2 设备和材料 ⑴冰箱:0~4℃ ⑵恒温培养箱36℃±1℃ ⑶恒温水浴锅46±1℃ ⑷均质器或灭菌乳钵 ⑸架盘药物天平:0~500克,精确至0.5克. ⑹菌落计数器. ⑺大镜4× ⑻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⑼灭菌锥形瓶:500ml ⑽灭菌玻璃珠:直径约5mm ⑾灭菌培养皿直径约90mm ⑿灭菌试管16mm×160mm ⒀灭菌刀、剪子、镊子等。 1.3 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1.4 操作步骤 ⑴检样稀释及培养 a.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克(ml)剪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均质器中以8000r/min~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b. 用1ml的灭菌吸管吸取1:10的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

XX食品厂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批: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GY-004 版本号: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空气微生物》GB/T 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用具微生物》GB/T 18204.4-2013 3、取样频率: ⑴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⑵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⑶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月两次。 4、监控指标: 4.1消毒效果验证 ⑴内包装工作台、不锈钢漏斗菌落总数≤2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 ⑵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5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 ⑶员工手部≤100个/只手;大肠菌群阴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 ⑷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5cfu/平皿(包装间、凉冻间);次清洁区:≤25cfu/平皿(返砂间); ⑸包装袋、托、盒、等内包材;菌落总数≤20个/cm2,大肠菌群(MPN /50cm2):阴性 4.2生产过程中 ⑴内包装工作台、不锈钢漏斗菌落总数≤5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 ⑵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 ⑶员工手部、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200个/每只手;大肠菌群阴性; ⑷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30cfu/平皿(包装间、凉冻间);次清洁区:≤50cfu/平皿(返砂间); ⑸包装袋、托、盒、等内包材;菌落总数≤5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 5、接触面的采样方法与检测: 5.1采样方法 5.1.1工器具: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 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5.1.2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采样注意事项: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1、标准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 阴性; ●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 平皿; ●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2、检验方法 2.1菌落总数 2.1.1:涂抹法 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 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锥形瓶。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 2.1.4.1样品采集 2.1.4.1.1将生理盐水以50ml分装入锥形瓶中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滤纸浸沾生理盐水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 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25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锥形 瓶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 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 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25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2.2 自然沉降法 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 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2.4 操作 2.2.4.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2.4.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高出地面1.2m~1.5m),室内面积> 30㎡设3个以上采点,室内对角线交叉处的中点及与中点等距离的四角的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一、定义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特别是致病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性质,从而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 卫生指标菌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细菌检验 大肠菌群数测定 致病菌检验 霉菌、酵母菌数测定 真菌检验 产毒霉菌检验 霉菌毒素测定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 1、具有法规性 2、检验的范围广 3、杂菌含量多,要检验的菌少。 (1)需要增菌(2)抑制杂菌 4、检验结果具有数量界限 5、需要采样后尽快检验,快出结果 四、意义: 检出有害微生物,避免食物中毒,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五、食品卫生细菌常规检验项目 卫生指标菌 菌落总数测定 大肠菌群测定 沙门氏菌检验 u 致病菌 志贺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六、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 1、食品加工原料的污染 2、产、储、运、销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3、从业人员的污染 4、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第一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生理生化实验 设计生化实验的原则:在实验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使细菌代谢途径中分解代谢产物与加入<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某些变化或出现某种特征。 一、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实验原理 1、2H 2O 2 过氧化氢酶 2H 2O+O 2 阳性 2、过氧化物酶: RH 2+H 2O 2 过氧化物酶 R+2H 2O 阳性:细菌变为黑褐色; 阴性: 不变色。 阳性 阴性 二、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原理 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氧化酶 氧化型细胞色素C +对苯二胺 + --奈酚 靛酚兰(蓝色) 阳性: 2分钟内生成蓝色为阳性; 阴性:无变化。 三、氰化钾实验 阳性: 不抑菌,变混浊 阴性:抑菌 无 蓝 四、硝酸盐还原实验原理 KNO 3 还原酶 KNO 2KNO 2 +对氨基苯磺酸+ a -萘胺 红色化合物(立刻或数分钟内)红色 无色 五、糖发酵实验 分解糖产酸,PH 值下降,使 培养基的 酸碱指示剂发生变化。 阳性:产酸产气 六、氧化发酵实验(O/F 实验 有些微生物分解葡萄糖 必须有氧参加,此种细菌菌称为氧化型; 阳 阴 有些细菌有氧无氧均可分解葡萄糖,称发酵型; 有些细菌任何条件都不能分解葡萄糖,称产碱型。 灭菌琼脂(厌氧) 七、甲基红实验(MR 实验)和V-P 实验 1、MR 实验原理: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 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被进一步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和琥珀酸而使培养基的PH 值下降到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出现红色反应 2、V-P 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进一步脱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乙酰丁二酮,进而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所含的精氨酸的胍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实验结果同MR 实验) 阴 八 、柠檬酸盐实验(枸橼酸盐实验)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铵盐作为唯一 的氮源,以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的碳 源,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 解柠檬酸盐生成碳酸盐,使培养基 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色 九、丙二酸钠实验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丙二酸钠 作为唯一碳源,分解丙二酸钠生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色。 十、马尿酸盐实验 一些细菌可以水解马尿酸生成苯甲酸和甘氨酸,苯甲酸和Fe3+反应生成有色的苯甲酸盐沉淀。 十一、明胶液化实验 一些细菌可产生胞外酶,使明胶蛋白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明胶的凝固能力。 十二、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 一些细菌有苯丙氨酸脱氨酶, 可以脱氨 生成苯丙酮酸, 其与FeCl 3反应产生绿色 。 十三、氨基酸脱羧酶实验 一些细菌可以产生氨基酸 脱羧酶使氨基酸脱酸,产生胺类物质,使培养基

食品微生物检验(大肠杆菌全部)

第三章大肠菌群测定 一、大肠菌群检验 (一)检验方法 (二)培养基 (三)检验时应注意事 二、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及温血动物粪便,一般多用来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过去我国在大肠菌群的检验方面经验不多,对该菌群的认识也不够充分。1974年全国修订食品卫生细菌检验方法座谈会和1976年全国食品卫生标准会议建议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并提出进行有关大肠菌群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对犬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包括快速检验方法)及其卫生学意义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制订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这次修订l976年版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的过程中,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又于1983~1985年对大肠菌群检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作了对比观察,同时对国常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也进行了研讨,为这次修订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中的大肠菌群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提出来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有些科学工作者又用靛基质、甲基红、V~P、柠檬酸盐、硫化氢、明胶、动力和44.5℃乳糖分解等试验,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不论分法如何,对大肠菌群的判定,均应以上述定义为基础。 一、大肠茵群检验 (一)检验方法 1.乳糖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采取样品,采取量及稀释倍数,依据国家或当地卫生标准要求及样品污染情况而定。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在l m J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lm1及1mI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36±l℃温箱,培养24±2小时,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2.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l℃温箱,培养18~24小时,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3.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l~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

食品微生物控制验证计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要求以及验证计划。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控制的验证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3职责 工厂品管部对车间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定期开展微生物验证,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车间卫生进行管控,必要时,委托化验室抽样检测。 4 术语与定义 4.1食品接触面 指生产过程中与所生产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器具、人、水、空气、包材等;或间接接触的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5 验证计划 5.1工厂应按照GB 14881等相关国家规定,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 5.2验证内容应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人员、生产环境等)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清洗、消毒措施、提高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等)。 5.3 微生物控制标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具体要求见附表1。 5.4 可通过以下环节的检测进行微生物控制效果验证 5.4.1 生产用水、冰 1)采样时间:生产过程中 2)生产用水取样:选定取样点,打开水阀门,5min后用灭菌的无菌塑料袋取约200mL水样,立即送检。3)生产用冰取样:直接取约200g的冰装入灭菌的无菌塑料袋中,立即送检。 5.4.2工作人员手 1)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进入车间之前消毒后或加工过程中消毒后采样。 2)采样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签,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签投入10mL 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立即送检。 5.4.3 工作人员工作服 1)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上班换工作服之前或生产过程中采样。 2)采样方法: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在最可能接触产品的工作服的地方(如:袖口、门襟处)用10cm×10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签,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签投入10mL 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立即送检。 5.4.4设备、工器具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生产过程中进行采样。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 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 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

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3)菌落计算: a)记录平均菌落数,用“个/皿”来报告结果。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 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可遗漏。 b)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个 以上菌落计数。 3.2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 (1)取样频率: 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 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 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 a) 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 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b) 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 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