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七种方法

审计的七种方法

审计是对一个组织、项目或过程进行系统化和独立的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目标和法规,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并提供改进措施。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评估所审查的对象。

1. 文件审计:审计师检查与项目或过程相关的各种文件,包括合同、账单、发票、收据等。此方法适用于确定是否有不当操作或欺诈行为。

2. 回顾审计:审计师回顾过去的数据、记录、程序或控制,以确定实践中是否符合标准,并确认是否有错误和漏洞。

3. 测试控制审计:审计师通过测试控制来评估是否有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以保障系统和过程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4. 观察审计:审计师观察过程或项目中的运作方式,并记录是否有不当或意外的行为或情况。

5. 采访审计:审计师与项目参与者、团队成员、管理人员等进行采访,以获取相关信息和回答疑问,以帮助评估是否遵守标准,以识别问题和风险。

6. 统计学审计:审计师通过采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来了解项目或过程。这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区域,进而可以开展更深入的审计。

7. 分析审计:审计人员通过数据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来发现异常和规律性。这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问题和机会。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以实现综合审计。相比于单一方法,综合审计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项目或过程的风险水平,并提供更全面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审计师应该在工作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评估财务和业务风险,确保对待审计对象进行深入审核。

审计的方法

审计的方法 审计方法(Audit method) 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而不只存于某一审计阶段或某几个环节。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开始,直至出具审计意见书、依法做出审计决定和最终建立审计档案,都有运用审计方法的问题。 审计工作不是毫无规律可言,审计方法有自己的体系,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规划方法 审计规划方法,是指对全部审计活动或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时所采用的各种措施和手段。其目的在于确定审计目标,合理分配各种审计资源,以保证审计工作经济而有效地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制定方法、程序确定方法、方案设计方法等。计划制定方法,涉及如何设计审计总体目标以及对审计活动长、短期安排;程序确定方法,主要指对一般审计步骤的设计问题,包括对审计准备、实施与结束工作的具体安排;方案设计方法,涉及对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审计的要点、审计顺序、审计时间、人员分工等部署问题。 二、审计实施方法 审计实施方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进行具体审计时所采用的各种程式、措施和手段。其目的在于证实审计目标,搜集充分有效的证据,以保证审计结论和决定有可靠的依据。审计实施方法是审计最基本的方法,既包括了一定的程式,又包括了各种技术手段,在其中可

分为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一)一般方法 就审计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审计工作的范围或详简程度而进行划分的某种方法。如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样法。 顺查法和逆查法 ➢按照审计工作顺序和会计处理程序的关系 1、顺查法 ❖优点:审查工作细致、全面、完整,不易发生疏忽、遗漏等弊病。 ❖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适用范围: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账目比较混乱,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采用顺查法较为适宜。 2、逆查法 ❖优点:节省审计的时间和人力,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成本。 ❖缺点:此法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工作经验,否则在审阅报表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或分析判断不正确,以致影响审计的效果。 ❖顺查法和逆查法由于各有不足之处,不同的报表认定(如存在与完整认定)要求不同的方法,因此,应当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 详查法与抽样法 1、详查法 ❖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全部会计资料(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以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 ❖优点:容易查出问题,审计风险较小。 ❖缺点: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 ❖适用范围:只对有严重问题的,非彻底检查不可的专案审计,以及经济活动很少的小型企事业单位采用此法。 ❖需要注意的是,详查法与全面审计不同,全面审计是按审计范围大小和内容多少而划分的一种审计类型,详查法是按检查手续不同而划分的一种审计方法;全面审计既可以进行详查,也可以进行抽查,且大多数为抽查。

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一)

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一) 审计取证的基本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审计取证已成为保证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 方法一:文件取证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审计人员可以依法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文件和记录,如财务报表、凭证等。 •审计人员需注意保持文件的完整性和原始性,确保可以追溯到源头。 方法二:物证取证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实地查看和观察,获取与审计对象相关的物质证据。 •物证取证可以包括对生产设备、存货、固定资产等进行检查,以确保这些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与财务报表相符。 方法三:询证取证 •审计人员可以与第三方进行询证,以获取独立的证据支持。

•询证对象可以包括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等,通过询问他们的观点和证明材料,来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方法四:计算机取证 •在数字化时代,审计人员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取证的方法,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计算机取证包括对数据库、内部系统、电子邮件等进行审查,以发现潜在的违规行为和财务造假。 方法五:证人取证 •审计人员可以与相关的证人进行面谈,了解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证人取证是获取直接口述证据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了解到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处理规范等情况。 方法六:比对取证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比对不同数据源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 •比对取证可以包括对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表的核对,以及与行业数据和市场行情的对比分析等。 结论 审计取证是确保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本手段。上述提到 的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以形成全面的审计取证程序。在执行审

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并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证取证的完整性、可信度和合法性。 方法七:数据分析取证 •数据分析取证是指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工具等技术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以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错误。方法八:随机抽样取证 •随机抽样取证是指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法和原则,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合适的样本进行审计。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统计学原理,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以减少取证工作的复杂度,同时保证抽样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方法九:预防取证 •预防取证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管理等工作,对审计对象的运营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和预防。 方法十:审计证据保管 •审计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证据需要进行妥善的保管。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

八种内部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是指在组织内部对经济利益问题进行独立评价和鉴定的一种 管理活动。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价,帮助组织达到 经济效益、风险控制、合规性和内部控制目标。下面将介绍八种内部审计 方法。 1.工作底稿审计法: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事前制定的审计程序、档案和 证据,通过实地考察和记录来审计组织的活动。这种方法对于了解组织内 部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非常有用。 2.抽样审计法: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组织内部的人员、活动、过 程和文件等进行抽样,从而推断整个组织的状况。这种方法可以在比较短 时间内对组织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相对准确的了解。 3.风险管理审计法:通过评估组织内部的风险,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这种方法对于提升组织的风险意识和控制能 力非常重要。 4.统计分析审计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组织内部的数据,发现问 题和趋势,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解释。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组织做出准确的决策。 5.问题解决审计法:通过对组织内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 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改进组织的运 作和提高效率非常有帮助。 7.环境审计法:通过评估组织的环境风险和环境绩效,提出相应的管 理建议。这种方法对于提高组织的环境保护能力和社会声誉非常重要。

8.合规审计法:通过评估组织的合规性,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并提出相应的合规措施和建议。这种方法对于确保组织的合法性和诚信度 非常重要。 总之,内部审计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结合审计目标和 需求进行。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和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 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 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 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因对委托的审计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审计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审计的有偿性往往会使最终发表的审计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 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

律,也是提高审计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行为有的放矢。 其必要的审计路径为:利用审计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 审计线索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知情者,因为舞弊的最终结果是在使得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侵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或是国家利益或是社会公众利益,这些都会促使知情者在安全的情况通过第三者(如审计组)予以遏止的愿望,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对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国家审计所面对的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是多样化的,在审计人员处于信息掌握的劣势地位去揭示审计客体舞弊问题往往如大海捞针。 一方面,国家审计成本与审计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审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审计任务。 另一方面,审计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巨大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难以揭示,导致审计工作事倍功半或审计失败。

审计的8种方法

审计的8种方法 审计的8种方法 审计是一种检查和评估财务报表和业务操作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公司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8种常见的审计方法。 一、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公司内部员工进行的审计。它们通常由专门受过培训的内部审计员执行,以确定公司是否遵守法规和政策,并确保其业务运营有效和高效。 二、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会计事务所或专业团体进行的审计。这些机构通常会审核公司的财务报表,以确定其是否准确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 三、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审计是一种检查公司是否遵守法规和政策的过程。这些审核通

常包括税收、环境、安全等方面。 四、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一种评估公司业务运营有效性和高效性的过程。这些审核 通常涉及到对公司流程、制度和人员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能够实 现预定目标。 五、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种识别和减少风险的过程。这些审核通常涉及到对公司 的业务操作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 决方案。 六、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检查公司信息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过程。这些 审核通常涉及到对公司的IT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进行评估。 七、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一种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过程。这些审核通常涉及到对 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程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

要求。 八、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是一种检查公司环境管理措施是否有效的过程。这些审核通常涉及到对公司环境政策和实践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总结: 以上8种方法都是常见的审计方法,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目标和应用场景。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审计方法,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实用的审计方法13种

实用的审计方法13种 审计项目的质量是由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审计方法)、持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保证的,而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的约束。因此,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为了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制定一个高效率的审计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尽可能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揭示和提供审计客体舞弊的不对称信息。因此,一个审计项目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采用也往往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下面就审计方法作如下介绍和探讨: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因对委托的审计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审计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审计的有偿性往往会使最终发表的审计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审计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行为有的放矢。其必要的审计路径为:利用审计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

审计的7种方法

审计的7种方法 审计是一种评估组织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方法,其目的是发现错误和欺诈行为,并提供改进建议。审计员通过严格的程序和方法来评估组织的运作,以确保其财务报告准确无误。以下是审计的七种方法。 1.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审计的第一步,它旨在识别可能影响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风险。审计员需要了解组织的运作,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评估这些风险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2. 内部控制评估 内部控制评估是审计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评估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员需要了解组织的内部控制程序,并评估这些程序是否足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证据收集 证据收集是审计的核心步骤,它旨在收集证据以证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计员需要了解组织的业务和财务活动,并根据其了解的信息收集证据。 4. 测试 测试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评估组织的财务报告是否准确

无误。审计员需要对组织的财务报告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通过分析组织的数据来评估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计员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分析数据,并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6. 问询和确认 问询和确认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向组织的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询问问题,并确认其回答的准确性。审计员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并确认其回答的准确性。 7. 报告 报告是审计的最后一步,它旨在向组织提供审计报告,概述审计员对组织运作的评估。审计员需要准备详细的报告,解释其发现和建议,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计是一种评估组织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方法,其目的是发现错误和欺诈行为,并提供改进建议。审计员使用严格的程序和方法来评估组织的运作,以确保其财务报告准确无误。以上是审计的七种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估、证据收集、测试、数据分析、问询和确认以及报告。通过这些方法,审计员可以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计的检查方法

审计的检查方法 一、背景介绍 审计是指对组织、机构、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经济业绩、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关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种专业活动。审计的检查方法是审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所采用的各种检查手段和工作方法,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审计的检查方法。 二、现场检查法 现场检查法是指审计师通过实地观察、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与负责人员交流等方式,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检查的方法。在现场检查中,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进行核对,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支出等进行逐一核实,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 三、抽样检查法 抽样检查法是指审计师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风险程度,选取代表性样本作为检查对象,通过对样本的检查和分析,推断出整体的情况,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并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在抽样检查中,审计师需要根据统计学原理确定抽样的样本量和抽样方法,然后对样本进行详细的检查,最后将结果推广到整个被审计单位。 四、比较检查法

比较检查法是指审计师通过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业绩与同行业、同类型单位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异常情况,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绩效和合规性。比较检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财务指标比较、业务规模比较、成本效益比较等,通过比较分析,审计师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五、确认检查法 确认检查法是指审计师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方进行联系和确认,获取第三方提供的证据和信息,以增加审计结果的可信度。确认检查可以包括与银行确认账户余额、与供应商确认应付款项、与客户确认应收款项等,通过第三方的确认,审计师可以进一步核实和验证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和业务活动。 六、系统检查法 系统检查法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检查,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系统检查可以包括对内部控制流程的审核、对财务制度的评估、对风险管理制度的测试等,通过对系统的检查,审计师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合规行为,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随机抽查法 随机抽查法是指审计师在进行检查时,随机选取一部分数据或业务进行检查,以验证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随机抽

审计方法的种类

审计方法的种类 审计是指对企业或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的一种管理工作。为了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审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需求,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审计方法。 1. 文件审计 文件审计是指对企业的财务文件、报表和相关记录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审计人员会仔细核对文件的编制过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以发现潜在的错误或违规行为。 2. 抽样审计 抽样审计是指以代表性样本作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营活动等进行检查和评估。审计人员会根据统计学原理,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抽查,并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判断,推断出整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同时又能够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3. 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会通过分析企业的风险状况,确定关键风险领域,并将审计资源集中在这些领域进行深入检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4. 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效率进行评估和审查。审计人员会通过对企业的业绩指标、成本控制、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企业的绩效水平,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5. 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等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和评估。审计人员会仔细审查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包括财务报告、人事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以确保企业的行为合法合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避免法律风险。 6. 审计采样方法 审计采样方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根据统计学原理和抽样理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抽查和检验。审计人员会根据抽样方法的要求,确定样本的大小、抽取的方式和抽样的目标。这种方法可以在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省时间和成本。 7. 现场检查法 现场检查法是指审计人员亲临企业现场,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和检查。审计人员会观察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使用情况、库存管理等方面,并与文件记录进行核对和比对。这种方法可以直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机构内部利用自身资源和人员进行的一种监督、检 查和评估工作的过程。它旨在通过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 流程,提供有关组织机构运作情况的独立意见和建议。以下是十种常见的 内部审计方法: 1.风险评估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通过确定和评估风险,确保组织对潜在风险有所 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 2.控制环境审计:对组织机构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审计,包括管理层的 承诺、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通过评估控制环境的有效性,有效地产生 和维护良好的内部控制。 3.流程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和高效。通过审查组织机构的业务流程,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并提供建议 以优化流程。 4.资金审计:对组织机构的资金使用进行审计,包括预算编制、资金 流动和报销过程。通过审计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法规和组织机构 的政策,并提供合理的报告。 5.信息系统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安全、 完整性和可靠性。通过审计信息系统,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状况,发现潜 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6.遵从性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遵守法规和内部政策进行审计。通过审 计组织机构的遵守性,确保组织机构遵守法规和内部政策,并采取适当的 措施进行纠正。

7.绩效审计:对组织机构的绩效进行审计,包括目标设定、绩效测量和绩效报告。通过审计绩效,评估组织机构达成目标的能力,并提供改进绩效的建议。 8.品质管理审计:对组织机构的品质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包括品质策略、目标和流程。通过审计品质管理,确保组织机构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改进品质管理的建议。 9.供应商审计:对组织机构的供应商进行审计,包括评估供应商的合规性、能力和稳定性。通过审计供应商,确保组织机构与合规、可靠的供应商合作,并提供改进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10.项目审计:对组织机构的项目进行审计,包括项目计划、执行和监控。通过审计项目,评估项目的效果和进展,并提供改进项目管理的建议。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的方法可以涵盖风险评估审计、控制环境审计、流程审计、资金审计、信息系统审计、遵从性审计、绩效审计、品质管理审计、供应商审计和项目审计等。这些方法的目的是评估和改进组织机构的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为组织机构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审计技术方法

名词解释 1.制度根底审计是以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与评价为根底,以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有效性评价和实质性测试为其审计程序;重点采用抽样审计技术,并结合使用判断抽样技术的一种审计模式。 2.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资料某些重要反映失实未予发现的风险。 3.直查法是相对于顺查和逆查而言的,它是指直接从有关明细账的审阅和分析开始的一种审计方法。4.逆查法是相对于顺查法而言的,是指与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完全相反的方向依次进行的检查。 5.重制法是在对被审单位应审经济资料进行整理和重记的根底上,根据需要而进行的检查。 6.盘存法是指通过对财产物资的清点、计量,证实账面反映的财物是否存在的一种常用审计技术。7.调整法是指审计人员在通过审核检查以后,对发现的有关不符之处所作的符合实际和规定的纠正的技术。8.不相容职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职务中不分开执行就会发生作弊的职务。 9.健全性测试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与描述,评价其应有控制环节是否业已规定齐全,有无欠妥之处。 10.制度根底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与评价,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实际存在的强点和弱点,来确定进一步实施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方法和数量的一种审计模式。 11.审计结论的保证制度是指在采用统计抽查法的情况下,有多大的把握保证其结论是正确无误的。 12.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系统未能及时预防或发现经济业务中的某些错误或不法行为,以致使财务会计报告失真的可能性。 13.风险根底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根底,综合分析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14.风险识别就是对各种风险发生之前对这些风险的类型及发生原因作出判断,以便实现对风险的估价和处理。 15.重要性是指会计资料的遗漏或表述不当,其程度从总体上足以改变或影响某一依靠此项资料的正常决策者的判断。 16.弊端是指利用账务上的处理技巧到达窃取公共财物或粉饰非法行为的目的的造假行为,也即是在财务上造假,通过会计上的伪装,掩盖造假事实,以到达财产所有权不正当转移的目的。 17.指数分析法是指利用经济现象中某些经济指标在两个不同时期〔基期、报告期〕可比数值的值,揭示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开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技术。 18.经济批量分析法就是指在保证生产供给连续性与均衡性的前提下,确定总费用最低时的合理采购量

内部审计方法汇总

内部审计方法汇总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常使用不同的审计方法,有时同时结合几种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方法有多种,现总结整理如下: 一、询问法也称为访谈法,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谈,以了解有关情况、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询问法的使用范围包括:在计划阶段中了解情况,实施阶段时收集证据,报告阶段相互沟通情况等。内审人员在实施时要注意同时要有两名审计人中在场。 二、审核法审核法是指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章进行审阅与核对,这方面占审计工作的比重比较大。它主要在查阅会计资料、预算、计划、会议记录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资料使用。 审核法的使用范围:主要审阅 1、原始凭证要素有无作弊,包括签字,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合规等; 2、记账凭证要素是否规范完整,复核签字等,附件是否完整和处理得当; 3、账簿各项记录是否规范完整,反映内容是否真实合法; 4、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编制要求,内容:反映是否全面、对应,勾稽关系正确,报表充分披露财务状况 5、其他书面:验证会计资料的正确.主要核对文档: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表表核对、账实核对。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以获取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 观察法的使用范围包括:审计的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相关岗位设、职责分离和业务规程执行等。 使用时注意事项:1、可以严格观察和较随意进行;2、事先通知配合或突击暗访;3、形成工作底稿,必要时有关人员签字;4、观察取证可独立进行或与监盘、询问结合。 四、函证法函证法是为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载事项而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函询证,要求第三方就业务和相关金额确认,如果函证结果不满意,应当实施必要的替代程序,以获得相应的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 函证法的使用范围包括:资产类:如银行、应收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代销存资产、长期投资、债权和股票等;负债类:如应付款、应付票据等;或有类:如财产担保、抵押、租赁、重大交易、异常. 函证法所采用方式:积极函证:无论相符均回复,不回复再催发一次,手续麻烦,用于长期拖欠、金额大、余额长期不变。消极函证:确认相符不回,使用金额小、审计的一般事项未收到回函:采取的替代程序,以应收账款为例: 1、查看结账日后的现金银行账,是否为达账项已经收回 2、被函证单位财务困难或破产,走访有关政府部门,看收回的可能性 3、如果编造发生额,可通过查看合同、发票、发货单等了解真实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