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关系

摘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矛盾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教师的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与学起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辩证地看待它们的主次关系在经常发生着转化。任何轻视、排斥、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有害无益的。

关键词:教与学;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04)07-0032-05

一、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教学通常由四个因素组成,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是由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于是便形成了四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这四种关系,也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矛盾。在四个矛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其他则为次要矛盾。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其他矛盾起领导、决定、制约、支配的作用。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过是师生关系的中介,是连接二者之间的纽带。教学内容虽然关系到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会因人而异,会带有主观的、个性化的色彩;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不大,在教学中不会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教学手段,更是受教师的常识和教学能力的制约,受教学内容的制约,在教学中,一般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由此看来,抓住教与学这个矛盾,把它当作主要矛盾来解决,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教与学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再好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教学手段,都不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笑话。

二、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从教师应该如何教看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依据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的确定,还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各个年龄段的特征为依据,任何脱离学生的学习需要,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忽视学生的特征的教学内容都不会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是相一致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既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会起到制约作用。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教与学,不能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如若这样,教学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就会出现盲目的混乱的教学。但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并非是以教师的教为依据,而是以学生学的需要作为主要依据的。因此,教师的教,必须要符合和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特征确定应该如何教。即是说,教师如何教有两个依据,一是教学内容,二是学生。教学内容是已经基本确定了的,而通过教师的教,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的教只考虑教学内容,不考虑或忽视学生的需求,这样的教学就有可能是照本宣科、无的放矢或注入式的教学。现代化生产具有严格划一的操作

程序,操作者只要按照固定的程序操作,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操作者自然是决定性的因素,或者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面对的不是机器,不是仪器,不是容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学生的学,绝非如机器、如仪器、如容器,被动地被他人去操纵、去堵塞。学生的学,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教师只有按其规律进行教的时候,学习的内容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能被学生所吸收和消化。否则,要么受到排斥和拒绝;要么是食而不化。由此观之,教师的教,是受学生的学所制约的,要服从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要以学生的学决定应该如何教。以学定教,正是对教与学关系的最好概括。教无定法,是说教学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从来就不是单一固定的模式;教必有法,这个“法”指的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美结合。通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就是学生的学是教与学这个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看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运动的过程。解决谁的知与不知的矛盾,自然是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就是解决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的矛盾转化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即内因是依据;外因则是第二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既然教学的本质是解决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那么,教师的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都是第二位的原因,都是外部条件,即都是外因;而学生,只有学生才是教与学这一矛盾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即内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师生这种内外因关系的生动写照。

学生对学习的渴求和愿望,持久不断的学习积极性,自学勤奋的学习精神以及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正是学生学习内因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尊重和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很好地开动起来。否则,学生的学习内因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师的外因条件作用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深入进去。深入进去和发挥出来的关系,正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归根结底,学生的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任何人包办不得,替代不得,强制不得。教学中教师的包办、代替、强制,是对内外因关系的颠倒,是违背辩证法的。

综上所述,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认识到这一点,对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乃至正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起积极促进的作用

(一)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师生之间的关系既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考察教与学的关系,不能仅就教与学,孤立地去谈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不是简单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承的关系;也不仅是物与物、事与事、人与物或事之间的关系,它主要体现着、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既有它的特殊性,又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独立存在。其实从本质意义上讲,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我们应该从教与学的关系中,更多看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二)给教与学的关系以更多的人文观照

在古代学校教育中,教师是统治阶级在学校的代表和工具,并拥有和垄断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学校的权威和尊严的地位。学生在这种专制教育的学校里,必须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和需要,服从于学校种种强制性的教育和规定,学生永远处在受制于教师和向教师乞求知识的被动和屈从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在学校的地位都很明确,且深信不疑。师生之间无平等而言。人们从来都在讲师道尊严,师道尊严的起初意义是师严道方尊,演变至今,却完全成了教师的尊严,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讲过学道尊严。学生只有尊重教师的义务,稍有不从便被视为大逆不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种师尊徒卑的意识是那样深入人心,并在不断得到强化,学生的意志、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尊严,则无从谈起,古人云,这样的教育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社会的变化,社会思想和社会面貌的变化,往往首先表现为伦理思想的变化,这是一个社会进步或衰退的重要标志。今天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讲得更多是人文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对人的尊重。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的人格和情感理应受到社会和教师的尊重。因此,师生关系就有了新的定位,就有了新的概念。师道尊严,学生应该尊重教师,这是对的,但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只讲了问题的一方面;学道同样也是尊严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只有既讲师道尊严,也讲学道尊严,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才是全面的。

(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重在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理特征的尊重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首先应该体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上,但是仅有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是不够的。因为教师和学生毕竟还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即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本质是解决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教师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外,还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不是抽象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十分具体、生动的。可以这样说,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因此,教师必须以他们的教学手段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征,才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把学生的认识比作一条长河的话,教师的作用无非是千方百计打开河水的闸门,使其在向前奔流的过程中,既不分流泛滥,亦不断流干涸,并使其自然而顺畅地流入大海。

知识有难易之分,在教学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做这种难和易的转化工作。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教师既可以使知识由难变易,也可以使知识由易变难或难上加难。有一次,听一位教师指导学生第一次学习写命题作文的教学。一上课,教师就以极严肃的口气讲,命题作文很难。并对如何难做了大量的渲染。教师的这一开场白似乎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因为他讲的是事实。命题作文对学生来说确实比较难,对刚刚接触命题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就更难。教师这样讲的本意是强调命题作文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有一点他忘记了,他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如果教师在后面的教学中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会了如何写命题作文,倒有可能冲淡教师开场白给学生造成的恐惧心理,然而,结果恰恰相反,由于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导致了不良的教学效果。更为严重的是不良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验证命题作文确实难的作用。由于这位教师缺乏对学生特征的了解,使学生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教师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做着使知识难上加难的工作。成年人在希望孩子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时候,为省事起见或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时,便常常用“狼来了”之类的话借以吓唬孩子。“狼”虽然始终没来,但是却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教师如果经常向学生有意无意地夸大或渲染学习的困难,则是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极大伤害,极易给学生造成对学习的恐惧感。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意志的调节能力还比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因为环境会引起人的心境的变化,尤其是小学生,受环境的影响更大。良好的环境往往会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境,即舒畅、振奋的心境,而积极的心境,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勇于克制困难意志的培养和学习信心的建立。

从以上两个事例不难看出尊重和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和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所取得的教学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与学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功的教学,不仅可以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任务的完成等方面找到原因,还可以从师生关系上找到原因。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敞开教与学的一扇大门,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一条快速、宽敞、平坦的大道。

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讲的学生就爱听,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教师粗心大意、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关闭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大门。如果学生带着与教师对立的情绪,那么他们在学习中的积级性以及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知机能就会受到阻抑。如果把整个教学比做一架机器的话,教师和学生就是机器上两个互相咬合的部件,融洽的师生关系则是这两个部件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有一位教师曾经这样说:我用尊重和信任赢得师生关系的融洽,我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赢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要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还告诉我们,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和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教师的教会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独立意识较差,自控能力较弱,认识能力较低,生活经验较少,知识水平有限,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不知、不能,或知之甚少、能之甚少的时候,教师的教应该是起决定作用的;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说得符合辩证法。在徒弟未入门之前,要靠师傅去领,去引导,就入门而言,师傅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能让徒弟在门前绕来绕去,感到无路可走,无门可入。在课堂教学中,任何轻视、排斥、否定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廉洁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有害无益的。当前教学改革中,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但是新理念的提出,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这里就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因为新的观念不是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的,新的观念的建立是对旧的观念的否定,但否定的只是旧观念中的错误的观念。新与旧,并不完全等于正确与谬误。实践是检验趔与谬误的唯一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因地制宜,根据教与学的规律,实事求是,才有可能使教学改革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浅谈教与学的关系

浅滩教与学的关系 作者:杨丰杰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他们两者之间的新型关系。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认知和态度等,它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体验愉快情绪,产生工作和学习的愉快感;同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愉快的关系,有助于建立相互之间信任和了解的关系,令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使教师的工作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可见,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内容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对它进行考察。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关系。由于教师相对于学生在知识、经验、智力、品行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些优势,通过“教”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学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进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这样在“教”和“学”的双向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便产生了特定的工作关系。正因为如此,这种关系一般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所左右,如并不因为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喜爱,或学生对某个教师的喜爱而产生这种工作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 (二)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具有当然的权力和权威,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然而,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观点指导下,乃至教师不同的教育修养和个性品质影响下,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有的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具有至上无比的权威,有的则重视学生的个性解放,力求限制教师的权力。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成为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根本特征。 (三)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彼此心理沟通的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它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彼此需要正确的认知,这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之间的认知和评价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也如此。这种反馈的信息,既可以形成师生间认识上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教师对学生正确、公正的评价和良好的期待,易于赢得学生对教师的肯定认识和理解,从而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失望,而这又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看法,增强工作热情。如此良性循环,使教育不断取得效果。

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矛盾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教师的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与学起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辩证地看待它们的主次关系在经常发生着转化。任何轻视、排斥、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有害无益的。 一、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教学通常由四个因素组成,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是由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于是便形成了四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这四种关系,也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矛盾。在四个矛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其他则为次要矛盾。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其他矛盾起领导、决定、制约、支配的作用。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过是师生关系的中介,是连接二者之间的纽带。教学内容虽然关系到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会因人而异,会带有主观的、个性化的色彩;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不大,在教学中不会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教学手段,更是受教师的常识和教学能力的制约,受教学内容的制约,在教学中,一般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由此看来,抓住教与学这个矛盾,把它当作主要矛盾来解决,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教与学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再好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教学手段,都不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笑话。 二、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从教师应该如何教看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依据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的确定,还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各个年龄段的特征为依据,任何脱离学生的学习需要,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忽视学生的特征的教学内容都不会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是相一致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既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会起到制约作用。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教与学,不能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如若这样,教学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就会出现盲目的混乱的教学。但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并非是以教师的教为依据,而是以学生学的需要作为主要依据的。因此,教师的教,必须要符合和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特征确定应该如何教。即是说,教师如何教有两个依据,一是教学内容,二是学生。教学内容是已经基本确定了的,而通过教师的教,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的教只考虑教学内容,不考虑或忽视学生的需求,这样的教学就有可能是照本宣科、无的放矢或注入式的教学。现代化生产具有严格划一的操作程序,操作者只要按照固定的程序操作,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操作者自然是决定性的因素,或者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面对的不是机器,不是仪器,不是容器,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学生的学,绝非如机器、如仪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a)孔子的师生观:一是以“道”为凝聚力,形成政治理想至上的独特的师生关系。二是以“礼”界定“仁”,严格恪守上下尊卑的伦理道德。 (b)布贝尔的师生观:一种纯粹的十足的“我—你”关系,亦即“对话”、“包容”和“共享”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平等的、民主的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教与学的关系具有多向性、相互性、自主性等特征。教与学的关系不是高级与低级的关系,而是教服务于学。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不能完全割裂的内在联系。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过来,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相互联系的,间接经验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发现、实验、操作等形式获取知识;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听课、读书等方式,从教师(等他人)、从书本那里获得的知识经验。 5、动力与操作的关系:相互配合完成教学活动(既要有动力来发动和维持,又要有一定的程序、方法、形式来具体操作)。 6、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主义教育观在教育目标上重视人的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上,重社会、轻个人,重物质、轻精神;在教育内容上提倡科学教育;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上重理轻文。人文主义反对科学主义教育对人性、对人的价值的忽视,主张教育教学要关注人,弘扬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尊严,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人和具备创造性才能的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教学的最终理念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观应该建立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理整合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需要融合在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这是有关师生在教学中关系的最简单的表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在知识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有学生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这个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动发展的人出来。另一方面,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寒意义上的教学存在。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习的标准、道德的标准、价值的取向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整个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多元化。我们不可能期望在学校里教授的东西能使学生受用终生。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所以,有关"授受关系"的提法是有局限性的,只是最初级的表述。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 1.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等级制度,推演到师生关系上就是师为生纲。在封建的师生关系看来,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真理和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所谓"师严乃道尊"之谓也。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今天影响仍在。不彻底消除这种影响,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论的主要关系是教师活动(教)同学生活动(学)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摘要:在现代教育史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观,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这两种教学观都狭隘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导致教学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教与学各有特点,但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看,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主导与主动,主要矛盾 教与学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乃至正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为此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长期的探讨,有较大影响力的是“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由于这两种教学观念各有优劣,在近现代教育史上,二者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为了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我们有必要对这两派观点作一番分析。 一、“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提出的“教师中心论” 赫尔巴特坚决反对18世纪启蒙时期出现的“自然教育”思想,他认为学生的身心智力的成长全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加工和固定模式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他十分重视和强调教师权威的发挥以及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 (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提出的“学生中心论” 这种理论与“教师中心论”的观点完全相反,提倡教学重心应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他们首先把学生的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认为教师是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是“自然仆人”。同时他们还认为,学生的发展仅仅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和迎合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甚至认为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进步与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

论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关系

论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关系 摘要: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整个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得以实现。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过程,因此教育中的“教”与“学”统一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该文主要分别通过对“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地位进行分析,借鉴教育界对于“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统合,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师生的双主体地位与师生互动,并注意“教无定法”,才能实现在教育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教育活动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过程。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实践的主体,相应地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便构成了一对矛盾。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整个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教,学生学而得以实现。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在教育史上主要有两个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以德国学者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所持的“教师中心论”,其主张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中

心地位,积极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教导完全是教师;认为只要顺从教师的教导,学生就能顺利地学到知识。这种观点注意到教师的主要引导作用、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方向性,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过于弱化学生的积极性、个人主动性,实际上是对学生作为个人学习主体地位的否认,否认“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不承认学生应占有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是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前提,因而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忽视学生积极性与主体性的发挥,使教学过程纯粹变为教师外在灌输的过程,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提出的“学生中心论”。持“学生中心论”的学者坚决地站在“教师中心论”的对立面,主张进行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的革命,力倡把学生变成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的一切措施都是围着学生转,而教师只作为“自然仆人”,其作用仅在于引导学生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不能对学生多加干涉。这一理论肯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有利于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把握与内化,因而有其合理性;但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甚至凌越于教师地位,这无形中否认教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这就是有关师生在教学中关系的最简单的表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教育与教学的主导地位,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就是传授者,学生就是接受者。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 的水准与质量。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瞧,在知识上,教师就是较多者,学生就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就是较发达者,学生就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师就是较丰富者,学生就是欠丰富者。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这一过程并不就是单项传输过程,它需要有学生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就是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就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与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 动发展的人出来。另一方面,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就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就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寒意义上的教学存在。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就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就是永远牵着她们的手。社会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习的标准、道德的标准、价值的取向也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整个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就就是多元化。我们不可能期望在学校里教授的东西能使学生受用终生。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所以,有关"授受关系"的提法就是有局限性的,只就是最初级的表述。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就是平等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就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对教育 工作者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 1.学生虽然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就是平等的。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等级制度,推演到师生关系上就就是师为生纲。在封建的师生关系瞧来,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真理与权威性,学生服从教 师就是天经地义的。所谓"师严乃道尊"之谓也。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今天影响仍在。不彻底消除这种影响,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独立的社会地位与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时代下的师生关系

新时代下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 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创建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创建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交往、联系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而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就是师生之间的活动,即师生互动过程。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并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1、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教师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社会生活经验,都要比学生丰富。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丰富社会经验。而这一过程,并非只靠教师单方面行为就能完成,而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过程。 从教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而从社会角度看,师生关系更是深层意义上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师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心灵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思想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道德、精神上的影响,是人格力量的感化,而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位教育工作者真正的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做出反应,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做出反应。他们会用各种形式进行评价或表示不同态度,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和挑战。它促使教师严于律己,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这样,师生间便形成良性循环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2、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友好的关系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着独立人格的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正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虽然身体、智力尚不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反应在师生关系上就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而不同的师生关系也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不同的要求。 封建的等级制度,反应在师生关系上是严重的师生不平等。教师对学生而言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服从教师。这就是所谓“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是典型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学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不与学生协作,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因此,导致学生学习沒有兴趣,态度消极,师生关系紧张。这种不平等的师生观,影响至今,甚至在某些教师头脑中仍然存在。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创建的障碍,应该予以彻底清除。 19世纪末以后,出现了以强调“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儿童主动性、创造性。这对改变传统师生关系紧张、对立的状态有着进步意义。但在管理上师生关系出现放任性。此所谓“放任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任其自然,不给予必要的引导,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不信任心理,甚至鄙视教师,导致班级秩序混乱,教学效果差。显然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和谐、友好的。 当代,人们呼吁建立一种朋友式新型师生关系,即“民主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素质高,能力强,有威信,教学方法灵活,能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课程进度。学生能进行积极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学习,兴趣爱好广泛,有独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问:请解释说明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1、这里所说的“教”,就是狭义上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过程; 2、所谓“学”,就是广义上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参加到社会活动中去而进行的认知过程。 3、“教”与“学”是辩证关系:( 1)“教”是为了学,而不是为了教;( 2)教是主导作用,学是基础地位;( 3)学中有教,教中有学。 4、教与学在实践中是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 第一句: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原理:主张“教”与“学”对立的哲学家是墨子。他在《墨子·兼爱中》中说:“古者圣王既以为人之性恶,其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其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残贼之所生也,然而顺是,故有争夺;争夺之所生也,然而顺是,故有辞让。”他主张兼爱,即爱人如己。我们从《孟子·尽心下》中可以看到,墨子极力反对儒家所说的富贵利禄,强调做任何事都要“舍生取义”。 最后他又把道德与利害相提并论,指出“义”是比“利”更高的准则,如果放弃“义”,便会受到别人的谴责,甚至“刑戮之罪”。但是,如果因“义”受罚而死去,那么,“大丈夫之遇患难,必死而不辞”。墨子还批判了“厚葬久丧”等不合礼仪的风俗。在他看来,“义”是天下国家的根本,离开了它,不仅什么都没有,连人都做不成。人们违背“义”,不论犯什么罪,都可免于惩罚。然而一个人如果以为“义”只存在于书本上,死记硬背,那

么他将成为一个“言伪而辩,行伪而坚”的人。当时的墨家除了宣传“兼爱”和“非攻”外,还特别重视逻辑学和几何学方面的研究。例如《经上》就是专门讲几何学的,《经下》专门讨论名学。《墨经》是中国科技史上最早的名学著作。第二句: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原理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教学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格;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首创精神,认真学习,刻苦实践,努力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论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

论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教和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学习的目的是获得知识。 教与学的关系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系。前者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者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的特点 1.从性质上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在对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学生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具有指导性和计划性等特点;而学生学习活动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实践活动。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同时,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为了应付考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

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2.从内容上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课堂教学程序和具体方法等教学方案及其实施步骤和方法等;而学生学习活动则包括课前预习准备(如阅读课本)、课堂听讲(如老师讲解或自己看书)以及课后复习巩固等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评价等方面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中学阶段,教师可采取问答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获得知识。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3.从形式上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同:前者主要采用讲授式、谈话式或讨论式等方式进行;后者则主要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如果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可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如果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掌握较好,可采用合作交流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表观点,共同探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学生认识客体的活动过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才 能顺利进行。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他们的认识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又必须而且只有经过他们自觉的、积极的努力才能做到,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的;学生固然 有学习的需要,但要使这种要求得到持续而充分的发挥,也需要教师有效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关系,是教学认识过程区别于其 他任何认识的基本特征。教学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是推动教学过程 不断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习惯的看法是值得商讨的。这就是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决定着教学的目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规定作业的形式和顺序,领导 整个教学活动并予以检查和评定。学生只是在教师的要求、指导下,按一定指令参与一些教 学活动。显然,这种看法并没有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主体,是生动活泼的、具有独特个性、 富于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探索者,而只是把他们看成是缺乏主动积极性的、被动的知识的 接受者,他们只能在服从外来要求的情况下行动。这种教学的后果是,学生虽然能获得一些 知识,但却严重地抹杀了他们的个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登山活动,教师就是向导,而学生则是登山运动员。向导当然熟悉登山 的过程和到达山峰将会遇到的种种险阻和困难等。但他作为向导,可以为登山运动员准备适 当的条件,指出方向和克服困难的方法等,但决不能代替运动员登山山顶,也不应把他们抱 在怀里登山。 从理论上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一定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说教师 的作用是外因,并不是不重要。我们知道,外因是促使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有时可以起很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起决定作用。教师 要充分发挥外因的作用,就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看成生动活泼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富有 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探索者。还要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与学、已知与未知、学习与研究统一于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探求知识 的过程,同科学家探求未知事物的认识过程在本质上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两 者是等同的,也不是要学生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去观察、实验、记录、整理、比较、归纳、分析,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 血有肉的、有实质意义的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意志品格等才能得到切实而充分 的发展。 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统一起来呢?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参与”的活动 过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不能光是教师讲、学生听。科学知识不是教师讲 懂的,而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悟懂的。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好探索 知识的引路人,而不要当保姆,抱着学生走,包办一切。 第二,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充分发表意见,课堂气氛才会活跃,为此需要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不同意见,特别是要正确对待片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意见和想法,避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指在教学活 动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的学习活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知识,而要 做到这一点,仅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学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关系-最新文档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关系 一、建立民主平等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1、要克服传统习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认为“师者”、“长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有些教师的这种传统观念和封建礼节思想尤为严重,滋生了一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比如我上小学时老师就是讲台上的主讲人,我们只能是听众者。就这样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不能重合的距离。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要转化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支持者,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研究的过程,建立新型的互动合作关系。 2、要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和学生由于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可能产生观念、意识、 行为上的不同。为师者,应该有能力认识和应对这种差异,分析 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在师生关系中取得主动地位,调节自 己的行为,克服因年龄差异同学生关系的隔阂,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其特性,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知 心人。 3、师生关系是“新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 的重要内容 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对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的健全;对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积

极的作用。总之,和谐是矛盾对立面的高度统一。倡导和谐,追 求和谐。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1、要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手段是多样的,利 用图表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通过音乐,镜头、音响等创设情 境,还可以运用学生的模拟行为创设情境。通过各种手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想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为此,我在教学的预习环节中,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占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此,我让学生上网查阅白莺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生找到的资料和我制作的课件,使学生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作者抓住白莺外形、生活习性的特点描写事物的写法,探求本文的写作目的。 (2)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诸要素组成。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确立新型的师生观,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这种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核心就是贯彻教学民主。 2、授之以法,得之以效 (1)传统的语文教学程式大多是由老师讲、板书,学生听、

教与学的名词解释

教与学的名词解释 教育是每个社会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育中,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概念。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教与学则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教与学进行解释。 一、教的含义及意义 教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将知识、技能、价值观等传授给学习者的过程。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教育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者的引路人和启蒙者。教育者通过教育的过程和方式,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培养才能,塑造品格,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而教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发展潜能。教育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者的引领者和启发者。教育者的教导和指导,可以帮助学习者认识自己,发现兴趣,培养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二、学的含义及意义 学是指学习者在接受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和思考,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学习,可以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智力和品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不断追求知识和能力的完善。学习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勤奋学习,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个人发展的目标。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认知活动,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学习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注重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不仅要接受教育者的指导和教导,还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自我提升。

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新的教学理念是:教是为了不教,如何科学的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是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又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与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与互动。现如今,在这个要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教育学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存有或未发生教学,那些仅仅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教师支配控制学。 在这样的形式下,教学应该发生变革,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持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有,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来说,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但是一种理解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说,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但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动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动者。 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前苏联教育思想影响颇深,相当绝大部分学校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一幅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的传统模式。通常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它注重于教师“教”的技艺,较少地顾及学生“学”的规律;偏重于传授知识,较忽略学生智能的发展,教师主要凭借个人经验、个人专业知识;以口授方式去组织教学内容,写出讲授教案,而且基本上是讲稿或提纲形式。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自我表演的天地,较少有学生参与的机会。 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一定水准上具有个人经验、不确定性、主观性等色彩,因而存有着很多弊端: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媒体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较低,教学信息反馈弱,师生双向交流不足,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状态,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例如在会计教学中,讲到帐簿内容时,单在黑板上画一至二个总帐或明细帐就占用差不多一节课时间,教学效率较低。这种局面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是不相称的,与当今科学知识,以指数形式递增、甚至形成知识爆炸的形势是不协调的,也与适合未来人才知识与水平结构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非常有必要。 课堂教学需要改革,有的学者提出了高接受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的主张;有的提出了自学辅导法,主动教学法、问题引导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改革教学内容;有的则强调展开电化教学,甚至有一段时间人们过度夸大了电化教学的作用,认为其能够取代教师的面授。

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

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 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这样的理念要求下应该怎样创造好的课堂教学,怎样评价课堂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争议很大的问题,本文只是笔者个人的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 一、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约略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认识。 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例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关于教学的第一个描述性定义,即主张“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或技能”,《不列颊百科全书》也把教学定义为“进行教授工作的行业,尤指在小学、中学、大学中。从事教学的人, 通常必须符合某种要求。标准因国而异,但通常包括,受过正式的教育或训练,具有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取得从事这种工作的证明或许可,并保持不断更新和扩充的业务水平。”虽然《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者也承认在不同文化背景及学生面前教师的角色并不相同且相互冲突, 但知识传授仍然是基本要求。 第二种认识, 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主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可供教学的教材。因此, 构成教学的基本成分是:(1)教授——教师的活动;(2)学习——学生的活动;(3)教材。”并特别解释说:“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复

杂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所有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起以教材为媒介,在现实中探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认识活动。”(钟启泉编著《现代教学论发展》)。这种认识再一步发展,就走到了后现代教育学、教育阐释学的主张,形成了第三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疏”,是“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 第一种看法是比较传统的看法,所谓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就是定义教学为特殊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认识社会、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前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即所谓“间接经验说”。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学习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主要认识成果,所以他们无法重复人类的全部发现过程,只能从前人的转述中,从教师有目的、有选择的实践案例中,掌握这些前人的发现、发明。这是儿童、少年认识世界的特殊性,也是儿童、少年认识有效性、高效性的保证条件。既然是传授、传递或者培养,掌握主动权的必然是培养、传递、传授计划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必然是掌握着系统的社会经验,掌握着传递、传授或培养内容的教师。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讲述、说明、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表,成为学生效法与模仿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一一听”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在没有教材甚至书籍的古代社会,实际上是“师之所存”即“道之所存”,离开了教师就没有学习,没有教学。一切有“道”的人,有知识的人,都是有教师身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