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 工资分段纳税问题

小升初  工资分段纳税问题
小升初  工资分段纳税问题

教师姓名学科数学上课时间年月日 ---

学生姓名年级六年级

课题名称分段纳税问题

教学目标重点巩固工资分段纳税问题

教学重点分段纳税问题

教学过程

分段纳税问题

分段纳税问题

1、根据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乐乐妈妈的月收入为5800元,爸爸的月收入为9800元.按规定,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我国现在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为: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张兵的爸爸月收入7800元,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不超过1500元的3%

超过1500﹣4500元的部分10%

超过4500元﹣9000元的部分20%

……

3、2011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 500元,超过的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1500元3%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超过4500元值9000元的部分20%

……

赵宇的妈妈缴纳了36元个人所得税,爸爸缴纳了245元个人所得税,他们各自收入是多少元?

4、2011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收税,超过35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收税;不超过1500元的3%;超过1500元~4500元的部分10%;超过4500元~9000元的部分20%

(1)老王月工资6600元,应缴纳多少元?赵总月工资为12000元,应缴纳多少元?

(2)老张缴纳425元,他的月工资为多少元?

5、我国新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

个人收入3500元以内不纳税;

超过部分在1500元以内按3%征收个人所得税;

超过1500元至4500元,按10%征收个人所得税.

超过4500元至9000元,按20%征收个人所得税;

(1)尹老师本月收入4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张老师本月收入6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陈老师本月缴纳个人所得税90元,他本月应得收入多少元?实得收入多少元?

6、2011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收税,超过35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

的标准收税;不超过1500元的3%;超过1500元~4500元的部分10%;超过4500元~9000元的部分20% (1)老李月工资4700元,应缴纳多少元?赵总月工资为12000元,应缴纳多少元?

(2)老张缴纳125元,他的月工资为多少元?

(3)刘工实领工资为7205元,他的月工资为多少元?

7、已知某人2017年10月最后实得工资是7600元,问他的税前工资是多少?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3500元税率为0%

2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元至4500元税率为10%

3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税率为20%

4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税率为25%

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税率为30%

6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税率为35%

C语言程序设计,纳税工资系统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C语言一直是程序设计语言的主流之一数据类型丰富、齐全。C 语言供了整数、实数、字符、字符串等基本数据类型,还提供数组、指针、结构体等构造数据类型,运算符丰富、齐全,运算能力强。C 语言提供的运算符为常规运算:常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等,这类运算符各种语言一般都具备; 进一步巩固《C程序设计》所学的知识,加强语句类型的应用,熟悉面向过程的结构化和面向对象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基本语言要素和结构的理解,锻炼程序设计的能力,以及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课程设计着眼于知识的运用,把平常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本身就是考察我们知识运用能力。要求熟悉运用一些编程软件,对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的深化。 1.2 课程设计实现的要求 如今公民纳税意识的增强,需要有方便、简单、快速的工具帮助大家解决工资,个人所得收入的纳税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用程序来实现这个功能,在程序设计中,既可以用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也可以用先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对应用程序的要求: 1、该系统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工资数额,得出所需缴纳的税额。 2、得出税后工资;

工资g ;税:t;税后工资m; 3、显示税率 第二章程序设计任务内容 用C语言实现一个工资纳税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在个人工资纳税操作中,其中要求能够准确计算出个人工资或收入的所得税,能够查询到一个人的工资所得税,该系统涉及到的加,减,乘等简单运算,课程设计主要是使用if语句及switch语句实现。 按照国家规定,工资低于1600元时,不用缴纳所得税。当工资高于1600时,需按以下规定缴纳所得税: (税前工资-1600)×税率=个人所得税税额 级数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元的5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7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62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362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962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1662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2462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31625 表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以每月收入额减1600元按公式计算后的余额。 例如:计算为:2500-1600=900

初一工资税收问题(20210304141150)

文文的爸爸现在每月的工资是4400元,按照规定,每月工资超过3500元的部分要 缴纳3%勺的个人所得税,文文的爸爸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______________ 元. 李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是3500元,按规定超过3000元的部分需要缴纳5%勺个人 所得税,李老师缴纳税后实际得到工资多少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个人月工资收入超过 3500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个人月工资收入超过 3500元 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马莉每月工资 4200元,超过的部分按3%缴纳个人 所得税。 (1) 马莉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 2012年1月,她把节余的1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 5.05%。 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 根据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 月收 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 3500元,超 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乐乐妈妈的月收入为 4600元,爸爸的月收 入为9500元.按规定,他 们各应缴纳个人 所得税多少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 3500元 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35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 段累计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3 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1) 某人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是 4500元,那么他应缴纳税款是多少? 2)某人当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是 x 元(3000元w x < 8000元),应交税款 为y 元,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3) 已知某人一月份应交税款303元,那么他这个的工资、薪金所得是多少? ?-总舞过巧叨兄韵娜分 3% ] L 趣述1500^450()元的部分 I 曲< 卜趙过4500-9(W 比的部冷 20%

最新工资缴税方法

最新工资缴税方法 最新工资缴税方法如下: 一、工资扣税标准 工资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二、工资交税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三、工资纳税税率表 2015年实行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 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35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具体表格如下: 四、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什么是劳务报酬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包括哪些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装潢、设计、安装、化验、制图、医疗、测试、法律、咨询、会计、讲学、广播、新闻、翻译、书画、审稿、影视、雕刻、录像、录音、表演、演出、展览、广告、技术服务、经纪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 得的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个税适用范围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 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三、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不超过20000元部分20 2超过20000至50000元部分30 3超过50000元部分4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分段计算税率问题作业

分段计算税率问题作业 班级:姓名: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奖金所得不超过1600元的不必纳税,超过16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纳税分段累计计算: (1)不超过500元部分,税率5%; (2)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税率10%;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税率1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部分,税率20%。 试求:(1)某人月收入为3800元,则他应该纳税多少元 (2)某人纳税275,则他的月收入是多少元 (3)某人税后收入为2700元,则他的税前工资是多少? 2.、《个人所得税条例》规定,公民工资薪水每月不超过800元者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按超过金额分段纳税,详细税率如下图,某人12月份纳税80 A. 1900元 B. 1200元 C. 1600元 D. 1050元 3.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办法是:⑴稿费高于800元的不纳税;⑵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应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稿费14%的税;⑶稿费高于4000元,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某老师获得了2000元稿费,他应纳税元。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奖金所得不超过2000元的不必纳税,超过20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纳税分段累计计算: (1)不超过500元部分,税率5%; (2)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税率10%;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税率1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部分,税率20%。 请问(1)王经理月收入5500元,应交纳多少税 (2)某先生每个月纳税199元,则他的税前月收入是多少 某病人住院治疗后在保险公司报销了得到1560元,那么此人的住院医疗费是多 少元 六.解下列方程: 1.111121212121=? ?? ???-???? ??-??? ??-x 2。023 424231=---- -x x x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技巧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技巧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它要按照九级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越高,要纳的税也就越多。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有效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自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具体技巧有很多,在此笔者向大家披露几种通用的技巧:一、提高公共福利支出,间接增加职工收入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办法,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职工免费用餐;等等。企业替员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企业可以把这些支出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在实际工资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了应由个人负担的税款,可谓一举两得。 二、工资分摊方法 特定行业(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其税负合理化。其他行业纳税人遇到每月工资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时,也就可以借鉴该项政策的做法。 三、实行双薪制 个人取得的“双薪”,根据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实行“双薪制”(指按国家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1个月的工资)后,个人因此而取得的“双薪”应该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双薪”所得原则上不再扣除必要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是如果纳税人取得“双薪”当月的工薪所得不足800元的,应该以“双薪”所得与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除800元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公司税务总监2003年12月获得工资所得5000元。因该年纳税管理和纳税筹划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公司当月拟发放年终奖25000元给他。为合法节税,该公司采取将年终奖中5000元作为“双薪”,其余20000元作为奖金。 (1)纳税筹划前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800)×15%-125=505(元); ②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25%-1375=487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505+4875=5380(元)。 (2)纳税筹划后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800)×15%-125=505(元); ②“双薪”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5%-125=625(元); ③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375=362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505+625+3625=4755(元)。 以上两方案比较,后者比前者少纳个人所得税625元(5380-4755)。 四、奖金均衡发放方法 奖金属于工资的范畴,应该按工资所适用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是企业是按月份发放奖金,还是按季度、半年或全年发放奖金,在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上是不同的。根据国税发[1996]206号文件,如果是按月发放奖金,应该将发放的奖金与当月的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集中数月发放奖金,按税法规定不能平均到

小升初工资分段纳税问题

教学过程 分段纳税问题 分段纳税问题 1、根据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 标准征税?乐乐妈妈的月收入为5800元,爸爸的月收入为9800元?按规定,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我国现在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为: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张兵的爸爸月收入7800元,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不超过1500元的3% 超过1500 - 4500元的部分10% 超过4500元-9000元的部分20%

3、2011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 3 500元,超过的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1500元3%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超过4500元值9000元的部分20% 赵宇的妈妈缴纳了36元个人所得税,爸爸缴纳了245元个人所得税,他们各自收入是多少元? 4、2011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收税,超过35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 的标准收税;不超过1500元的3% 超过1500元?4500元的部分10% 超过4500元?9000元的部分20% (1)老王月工资6600元,应缴纳多少元?赵总月工资为12000元,应缴纳多少元? (2)老张缴纳425元,他的月工资为多少元? 5、我国新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 个人收入3500元以内不纳税; 超过部分在1500元以内按3%征收个人所得税; 超过1500元至4500元,按10%征收个人所得税. 超过4500元至9000元,按20%征收个人所得税; (1 )尹老师本月收入4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张老师本月收入6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陈老师本月缴纳个人所得税90元,他本月应得收入多少元?实得收入多少元?

个人工资缴税标准计算

个人工资缴税标准计算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

额20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20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个人工资缴税标准计算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缴税还是浇水,你 们看着办) 默认分类2009-11-04 16:47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 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 额20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济 45%勺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20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X 20%375=905 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 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X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 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

关于薪酬发放中的合理避税技巧

关于薪酬发放中的合理避税技巧 2011 合理避税不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还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纳税优惠政策合理避税,为职工减轻纳税负担,不失为一种较为现实的做法。本文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法》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法规文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合理避税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绩效工资均量发放避税策略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其适用的税率也随之攀升,因此某个时期的收入越高,其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比重就越大。如果某个纳税义务人的工资、薪金类收入极不平均,相对于工资、薪金收入非常平均的纳税义务人而言,其缴纳税收的比重就大得多。这个时候,对工资、薪金的筹划就可以采用平均分摊的方法。 案例1:某公司实行业绩提成制度,底薪为1200元,提成奖金为销售额的1%,每年5~8月为销售旺季,销售员小王在销售旺季每月提成额约为1万元,4个月累计为4万元,小王在销售旺季每个月纳税=[10000+1200-2000]×20%-375=1465元,全年纳税约5860元。 若小王的销售提成在5月至次年4月分摊,则小王每月纳税额=[(1500+40000÷12-2000)×15%]-125=300(元),全年纳税约3600元,两者比较,节税2260元,相当于淡季两个月的工资,节税效果相当可观。 在某些受季节或产量等方面因素影响的特定行业,如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规定的其他行业,对于其职工工资收入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合理调节奖金发放的时间,能为员工节税,提高实际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年终奖的发放时间与发放比例调整避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

【薪酬管理)个人工资缴税标准计算

(薪酬管理)个人工资缴税 标准计算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缴税仍是浇水,你们见着办) 默认分类2009-11-0416:47阅读7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和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20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仍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20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壹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个人取得全年壹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全年壹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俩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取得全年壹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壹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

工资交税计算方法

工资交税计算方法 2011-10-17 15:57:04| 分类: 知识天地|字号订阅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比如你是4000元,用4000-3500 等于500 属于不超过1500元,用500直接乘以3%就可以了。如果是6000,用6000-3500 等于2500 属于超过1500至4500 用2500*10%-105 等于145。 工资交税计算方法 工资交税计算方法--速算扣除数法 <速算扣除数法> 说明: 1工资超过1600元时才交税。 2.应交个人所得税数额为:“所得工资”减去“1600元”之后“剩余的金额” 乘以“剩余金额”在下表中“不同范围”时的“百为比”,“得到的数”再减去“最后一位给出的数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法(元) 1-------不超过500元的----------------------- 5%---------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20工资纳税怎么计算

2020工资纳税怎么计算 2016工资纳税怎么计算 目前我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受到广泛的诟病,穷人和中产阶层成为了纳税的主力军,富人反而有各种方式免于交税。而且尽管 要求改革的声音提了很久,却一直没有实质的改变。 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 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 3500元。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为“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所得税”。那么个人所得税究竟是怎么计算的呢?这里有个计算公式: 1、工资: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 3、起征点:自2011年起,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4、税率: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 的应纳税额对应 5、速算扣除数: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 率相对应: 举例: 假设您的月工资为6000元,工作地点是广州(这个城市的三险一金标准是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8%)。 那么: 应纳税额=6000-6000x(8%+2%+1%+8%)-3500=1360(元) 查上表可知,与136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此:个税=1360x3%-0=40.8(元)

也就是说,在广州月工资6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8元。虽然最后实际到手只有4000多元,但至少现在知道了,“少了的钱”几乎都用来缴纳五险一金了,只有极少一部分用来缴纳个税而已。 你一辈子要交多少税?(这八种必知) 1、个人所得税 2、印花税 3、车辆购置税 4、关税 5、房产税 6、城镇土地使用税 7、土地增值税 8、契税

每月的工资超过多少要交税

每月的工资超过多少要交税 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其中调整 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之前的每月3500元提高到了每月5000元。也就是说,如今,劳动者的月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的,那么对于超过的部分就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超过多少要交税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 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1、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 所得额。 2、起税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 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 征税。 3、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 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如下,明细查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 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 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 1

生活中的纳税问题

生活中的纳税问题 小学的学科不多,但丰富多彩,十分有趣,而我却对数学情有独钟。数学问题不仅仅只存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同样也有他的身影。 去年九月,姑姑发现工资卡上的工资比上个月增加了,一打听,才知道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调整了。就让我上网查看了有关资料:2008年3月1日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2000元,超过的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5%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 2011年9月1日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超过的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1500元的3%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 姑姑看了资料后对我说:“杨阳,我每个月的工资是4600元,按照新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应缴纳多少元,比原来增加了多少收入?”我知道只是姑姑对我的考验,便埋头算了起来:九月份之前,应该用应得工资减去2000元,然后再按标准征收。用4600-2000=2600(元),因为2600元+500元+1600元,所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0*5%+1600*10%=185(元),税后工资就是4600-185=4415(元)。 现在,姑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该从应得工资见去3500元后,再按新标准征税,用4600-3500=1100(元),因为1100元低于1500元,所以姑姑现在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100*3%=33(元),税后工资就是4600-33=4567(元)。那收入就比原来增加了4567-4415=152(元)。我将算出来的答案汇报给了姑姑,姑姑听后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将上面新、旧两种征税标准进行对比后发现:国家新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对中、低人群来说,是减少了税收,增加了收入。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案例解析大全,纳税不求人!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案例解析大全,纳税不求人! 说起工资薪金大家一定不陌生,可你是否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也不陌生了呢,我想你一定不敢肯定的回答我,原因是工作实践中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今天昌尧讲税就来和你讲讲这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看完了,你纳税也就可以不求人了。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一、是“工资”还是“稿酬” 实践案例: 小王在丰达集团公司担任会计工作,丰达集团公司有内部报刊《发展报》,小王2016 年5月份,在《发展报》上发表文章取得稿酬收入500元。 那么小王的稿酬所得是并入当月“工资、薪金”征收个人所得税还是按“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呢? 政策解析: 根据国税函〔2002〕1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批复》,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小王的稿酬所得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税,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

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但由于小张的稿酬未达到起征点,所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此“津贴”非彼“津贴” 实践案例 2016年9月郑州市首批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公示名单揭晓,省会首批4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创业创新人才入选。按照规定,市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者每人可一次性获得1.6万政府特殊津贴。其中丰达公司的技术员老张就受到了此荐嘉奖,在回到企业后,财务的小王就在想,老张的奖金要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政策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四十八号,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三项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免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00号,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税法第四条第三项所说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因此,老张取得的郑州市首批市政府特殊津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奖励该“加”处罚该“扣” 实践案例 嘉诚公司为了便于员工日常劳动纪律的管理,对不服从管理的员工进行罚款,并将罚款用于奖励给表现好的员工。那么支付罚款的员工,其罚款是否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而取得奖励的员工是否需要将奖励并入当月的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工资纳税标准

工资纳税标准------个人所得税 税前工资-1600)×税率=个人所得税税额 级数含税级距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好了,可能看的不明白,举例来说: 例1:某人缴完四金后工资为800元,还没超过1600,不用缴税 例2:某人缴完四金后工资为1800元,应纳税部分=1800-1600=200,属于第一级,纳税200*5%=10元 例3:某人缴纳完四金以后工资为2800元,应该纳税部分=2800-1600=1200,属于第二级,纳税500*5%+(1200-500)*10%=95元 嘿嘿,看出分段的意思来了吧。 但是这样计算麻烦,所以有个快速公式,就是速算扣除数,1200*10%-25=95元,嘿嘿,一样吧,以后就不用这么麻烦的分段计算了,直接应纳税部分*税率- 速算扣除数就可以了。 例4:某人缴纳完四金以后工资为3800元,应该纳税部分=3800-1600=2200,属于第三级,纳税2200*15%-125=205元

您的月收入:10000 按照累进税率,计算如下: -------------------------------------------------------------------------------- (1) 1600元-2100元部分(500)[5%] 纳税25元 -------------------------------------------------------------------------------- (2) 2100元-3600元部分(1500)[10%] 纳税150元 -------------------------------------------------------------------------------- (3) 3600元-6600元部分(3000)[15%] 纳税450元 -------------------------------------------------------------------------------- (4) 6600元-10000元部分(3400)[20%] 纳税680元 ------------------------------------------------------------------------------ 以1600元作为起征点取代过去800元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已施行。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扣除标准实施细则表明,除1600元之外,税前扣除的项目还包括三大类。 一是国家规定的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二是单位给予的5种补助费用,即个人取得的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市内交通费、书报费和洗理费; 三是退休职工的工资和两院院士津贴等特殊津贴。 其中的书报费和洗理费等几种补贴,一定要在北京市财政规定的费用标准之内才能免税,如果单位超额发放、超出的部分一样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实计算个税非常简单。一是要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即所有收入减除上述三类免税项目再减除1600元;计算出应纳税部分后,查看下表,这个数额属于应该按照哪级缴税标准,如为2999元,即在第3级,要按照15%的标准计算,计算结果再减除(速算扣除数),得到的即为应缴纳税额。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各项免税项目-1600元

初一数学关于工资个人所得税应用题

1、某商场规定营业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营业工资两个部分,其中基本工资为500元/月,销售工资是按营业员当月的营业总额的千分之五来计算的。营业员甲为测算自己的营业工资,自己记录了11月份连续七天的营业情况,以2000元为标准,超过的记正数,不足的记负数,记录如下:400、300、-100、200、-300、500、-300;又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每月个人所得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需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 (1)请你帮助营业员甲测算出11月份的工资。 (2)该商场营业员乙到银行取工资时发现他10月份的工资比测算的工资少了89元,他先愣了一下,又知道是由于上缴了个人所得税,聪明的同学们,你能求出营业员乙10月份的工资吗? (3)该商场经理出台一奖励办法,办法规定:若月营业总额不超过6万元的按原来规定计算当月营业工资,若月营业总额超过6万元但不超过10万元,则超过6万元的部分另加千分之二来计算当月营业工资,若月营业总额超过10万元,则其中的10万元按上面的两个规定,超过10万元的部分另加千分之五来计算当月的营业工资,出台了这一奖励办法之后的某个月营业员丙上缴个人所得税51.4元,那么他这个月的营业总额为多少万元?2、杂技演员李明参加演出,税后收入是192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演出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20% 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此次演出,税前应发李明多少钱? 3、公民每月工资、薪金等个人收入所得不超过800元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进计算: 某人一月份应交纳个人所得税26.78,那么他当月的工资、薪金或其他收入的总额介于: (1)800~900元之间(2)900~1200元之间(3)1200~1500元之间(4)1500~2000元之间(5)2000~5000元之间(6)5000元以上

工资纳税系统的C课程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问题描述 (3) 1、课程设计题目 (3) 2、设计任务要求 (4) 二、总体设计 (4) 1、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 2、程序设计流程图 (4) 三、详细设计 (6) 1、设计思想 (6) 2、函数说明 (6) 3、程序代码 (7) 四、程序运行结果测试与分析 (12) 1、程序调试运行后 (12) 2、输入工资1500的运行结果 (13) 3、输入工资1600的运行结果 (13)

4、输入工资2500的运行结果 (13) 五、结论与心得 (13) 六、参考文献 (13)

一、课程设计问题描述 1、课程设计题目 工资纳税系统:个人所得税每月交一次,底线是1600元/月,也就是超过了1600元的月薪才开始计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不超过500元的--------------------------5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 表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1600元后的余额。

工资税率水电费分段问题 (整式或一次函数分段)

工资税率水电费分段问题 (整式或一次函数分段) 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征收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是分段计算的:总收入不超过2 000元的,免征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超过2 000元部分需征税,设全月纳税所得额(所得额指工资、薪金中应纳税的部分)为x,x=全月总收入-2 000元,税率如表所示: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部分5% 2 超过500元至2 000元部分10% 3 超过2 000元至5 000元部分15% .... .... .... 9 超过100 000元部分45% (1)若应纳税额为f(x),试用分段函数表示1~3级纳税额f(x)的计算公式; (2)某人2008年10月份工资总收入为4 200元,试计算这个人10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列表累计积攒。 工资金额税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 不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超过2000至5000元的部分15% 按此规定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某人10月份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10800元,设其10月份工资、薪金所得为x元,10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y元,请写出y 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含有x的整式) 3.为了节约水资源,自来水公司今年收取水费作出了新的规定,但小红同学只了解到水价是按用水量分段收取,其图象如图(其中m1,m2的具体数字因破损看不清);按新规定的第1个月,小红家用去水30吨,缴约水费83.20元,第2个月小红家用去水25吨,缴纳水费64元. (1)请你帮小红同学计算出水价m1和m2的值(要求列方程解答); (2)为了节约开支,小红家对部分生活用水进行了二次利用,结果当月缴纳水费54.40元,那么这个月小红家用来自来水公司多少吨的水? 4..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电费:居民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度时,按每度0.6元计费,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时,其中的100度仍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元计费.若12月份张老师家用电量为a 度(a>100),那么张老师应缴纳电费()元. A.60+0.50(a-100) B.60+0.50a C.0.60a D.1.10a 5、随着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某品牌服装专卖店一款服装按原售价降价a元后,再次降价20%,现售价为b元,则原售价为()

工资税收比例一般是多少

合同订立原则 平等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的规定,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论所有制性质,也不问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当事人所取得财产、劳务或工作成果与其履行的义务大体相当;要求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另一方的财产,侵犯他人权益;要求禁止平调和无偿调拨。③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 自愿原则:

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的规定,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包括:第一,订不订立合同自愿;第二,与谁订合同自愿,;第三,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第四,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变更有关内容;第五,双方也可以协议解除合同;第六,可以自由约定违约责任,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公平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第一,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

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善良风俗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指的就是善良风俗原则。包括以下内涵:第一,合同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精神和原则。第二,合同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上被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准则。 工资税收比例一般是多少 作为我国公民,每个人都应纳税,一般个人所得税会在工资发放时自动扣除,再扣税务时,工资税收比例一般是多少?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