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的形成

海啸的形成
海啸的形成

海啸的形成

根据海啸形成的不同情况,科学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有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带来的滑坡海啸……

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凌晨3时34分,南美洲智利中部近岸发生了里氏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5千米,震中距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100千米,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千米。它在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还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海啸横扫太平洋,祸及日本东部沿岸地区。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解释,形成智利地震的原因是两个板块碰撞和互相挤压的结果。由于两个板块互相挤压形成隆起,海水受到向上的挤压后被迫向四周扩散,因此诱发海啸。

根据海啸形成的不同情况,科学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有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带来的滑坡海啸。

地震海啸

就像刮风下雨一样,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地壳的两个板块发生挤压时,压力在板块岩石中聚集,使岩层变形。一旦一方岩石不能支撑,便产生断层,岩石恢复原位,发生回跳,巨大的能量释放激发地震。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常伴有火灾、海啸、泥石流、滑坡、环境污染、商业中断、信息丢失和社会功能瘫痪等次生灾害。

海啸是由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者下降而引起的海洋巨浪,其破坏力极大。海啸掀起的惊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甚至几十米,犹如一堵“水墙”。这堵“水墙”内含有巨大的能量,如果涌向海湾内和海港,冲上陆地,往往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海啸的波长很长,可以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正因为能量大、波及范围广,所以海啸的杀伤力极强。

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一定都会引发海啸,但大约95%的海啸都是由地震引发的,主要取决于地震震级、地震断层的错动方式和震源深度。具体来说,震级达到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触发海啸的可能。断层垂直错动方式更易引发海啸,断层强烈的垂直上下运动会带动地面和海面产生强烈的浪涌,致使震荡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方式向远距离扩散。震源深度在40千米至50千米时,地震波的扩散和影响范围都比较大,诱发海啸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科学家指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海啸是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当时,印度洋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剧烈的地壳运动聚集的巨大能量因为超过岩石强度而造成岩石破裂,在苏门答腊岛形成一个纵向1200~1300千米、横向100千米的区域。其中最严重的断层发生在400千米的范围,结果造成海水上下颠簸,形成海啸。它以每小时700~800千米的速度极快地向外扩展,很快殃及到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和孟加拉等东南亚和南亚诸国,甚至远在东非海岸的索马里也未能幸免。这次地震是典型的“逆冲型”地震,即断层的上盘上冲的错动。

由于形成的机制各异,地震海啸分为“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两种。

“下降型”海啸地震发生时,有时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急剧下降。于是海水会首先朝着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随之在下降区域的上方出现海水的大规模积聚。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便会立刻翻回到海面,产生的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迅即向四周传播和扩散。在海岸,异常的退潮现象是这种海啸的最初表现。

“隆起型”海啸和上述情况正好相反,地震有时会使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会跟着隆起区域一起抬升起来,并在它的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的作用下,海

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的巨浪。这种海啸在海岸的最初表现有所不同,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风暴潮

风暴潮又称为“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通常指热带气旋(台风、飓风)和温带气旋(寒流)等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灾害的轻重一方面取决于受风暴增水的大小和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制约,如果与天文高潮相叠,酿成灾难更大。另一方面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等密切相关,如果位置正处于海上大风的正面袭击,海岸呈喇叭口形状,海底地形较平缓,受灾更重。

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几十千米至几千千米不等,时间周期大约1~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风暴潮影响的区域随着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一次风暴潮过程有时甚至可影响一两千千米的海岸区域,时间达数天之久。

风暴潮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台风风暴潮又叫着热带风暴风暴潮,在北美称为飓风风暴潮,在印度洋沿岸称为热带气旋风暴潮。由台风引起,多见于夏秋季节台风盛行的时期,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等特点。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温带风暴潮由温带气旋等引起,主要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有发生。一般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全球有8个热带气旋(即台风或飓风)多发区,西北太平洋是台风最易生成的海区,全球台风有1/3左右发生在这里,强度也最大。在西北太平洋的沿岸国家中,我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历史资料表明,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的风暴潮灾害。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的海岸,呈喇叭口状,面向印度洋,极易受风暴潮的侵袭。美国地处中纬度,它的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濒临大西洋,在夏秋季节时常出现飓风风暴潮;而濒临大西洋的东北部沿岸,则以冬季的温带风暴潮为主。荷兰是一个低洼泽国,极易受风暴潮灾的影响。

火山海啸

火山海啸是因火山爆发引起的海水剧烈扰动的现象,又称“火山津浪”或“火山津波”。海啸在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它是火山活动主要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往往超过火山喷发的直接灾害。

火山如果在海洋的地下爆发,会使海水体积突然增大并且被抬升,然后下降,形成波浪。当能量足够大时,就会在海岸形成破坏力极大的海啸。

位于海洋中的火山岛也会引发可怕的海啸,这些火山岛往往在喷发了几个世纪后突然因耗费完所有的能量而坍塌,并且滑向深深的大海。这个剧烈的过程会引起海水水位的巨变,引发的海啸可以掀起100米高的浪头。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靠近滨岸的火山喷发也能酿成海啸。1883年,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突然喷发,碎岩石、熔岩浆和火山灰向空中飞溅,滚滚的浓烟直冲数十千米的高空。不久,巨大的火山喷发物从天而降,坠落到巽它海峡,随之激起一个30多米高的巨浪,以极快的速度涌向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巨浪犹如发疯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顷刻间就吞噬了3万多人的生命。火山喷发物随高空气流飘移,致使印度洋和大西洋零星小海啸不断发生。

滑波海啸

海底滑坡指较浅或较深的海洋地区的滑坡,产生海底滑坡有两个原因:一是海底大量不稳定泥浆和沙土聚集在大陆架和深海交汇处的斜坡上,产生“滑移”;二是由于海底蕴藏的气体喷发,导致浅层沉积海底坍塌,出现水下“崩移”。由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称为滑坡海啸。

科学家强调说,对海底滑坡不可掉以轻心。在很多时候,海底滑坡的过程很平缓,海底沉积物只是缓慢地移动着,它们的体积也不大。但在另外一些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像大山一般的土层会突然崩塌,其移动的速度超过每小时100千米。1998年7月,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的一次海底地震引发了一次海底滑坡,而这个滑坡又带来了一次海啸,海啸掀起高达15米的浪涛,蹂躏了这个岛国20千米的海岸线。

研究发现,大约在7500年前,一块相当于冰岛国土面积的不稳定海底滑行了800 千米,在挪威西北部海岸“落户”。这次海底滑坡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地质运动之一,引发了海啸。它所产生的海浪高10~20米,不仅袭击了挪威海岸,而且波及到苏格兰东部沿岸。科学家是在找到海底滑坡后沉淀的岩屑和贝壳之后,才得出海底滑坡引起海啸产生的结论的。

1929年11月,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致使27人丧生。最初,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海啸,系地质运动造成海底板块上升或下沉,产生水墙冲击海岸。然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纽芬兰岛上的13条海底越洋电报电缆受海啸影响而中断。通过自动观测仪,研究人员对每次中断时间进行了精确记录。在分析了电缆每次中断的时间和位置之后,科学家最后得出结论,是海底液态沉积物受到震动影响变得松散,随后以每小时95千米的速度沿着海底倾泻,最终以500千米的时速涌入大西洋,才造成了这次海啸。

提前预警可减灾

海啸的破坏极为严重,虽然人类还不能控制它,但可以加以预防。利用地震波和地震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之差,建立海啸预警机制,对海啸的到来提前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数小时预警,是完全可能做到的。提前发布预报,可以赢得提前撤离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是完全能够提前预报的,理由有两条:

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海啸波传播的速度更快,以智利发生的海啸为例,传到夏威夷需要经过13个小时,大约20个小时之后才会到达日本沿岸。利用海啸监测网获取到的地震波记录,就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海啸警报,为有关地区赢得时间。

地震引发的海啸在登陆之前,会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宏观前兆现象——海水出现异常,退潮和涨潮的时间与平常不一致,海水退、涨的速度比平常快得多,而且海水退、涨的幅度大,常常能退到最低的潮线以下,或涨到最高的潮线以上。上述现象在震后出现的时间因各地距震中的远近而有所差异,有的紧随主震,有的在主震后10~20分钟。从海水暴退、暴涨到海啸登陆,间隔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仅有几分钟,长的可达到几十分钟。

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深蓝色海面会突然变成白色,并在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究其原因,在于海水越深,海啸波速度越快;海水越浅,海啸波速度越慢。当海啸波从远离海岸的深海区进入海岸附近的浅海区后,波速便急剧降下来。而后面的波速依然很快,追上了前波,两者相叠加,便使波浪的高度倍增,形成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巨浪。

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突然从海上传来巨大、惊人、可怕的异常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

这一切都是海啸临近的标志,是灾难预警信号。它们向人们发出警示:海啸即将登陆,赶快往高处逃跑才能生存下来;否则,长则十几分钟,短则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就会被巨浪无情地吞没而丧命。

海啸是如何产生的 How Tsunamis Work

海啸是如何产生的How Tsunamis Work?(TED-Ed)In 479 BC, when Persian soldiers besieged (包围) the Greek city of Potidaea, the tide retreated (撤退) much farther than usual, leaving a convenient invasion route. But this wasn’t a stroke of luck(运气). Before they had crossed halfway, the water returned in a wave higher than anyone had ever seen, drowning the attackers. The Potiidaeans believed they had been saved by the wrath of Poseidon(海神波塞冬的愤怒). But what really saved them was likely the same phenomenon that has destroyed countless others: a tsunami. Although tsunamis are commonly known as tidal waves, they’re actually unrelated to the tidal activity caused by the gravitational forces of the Sun and Moon. In many ways, tsunamis are just larger versions of regular waves. They have a trough (/tr?f/ 波谷) and a crest (波峰), and consist not of moving water, but the movement of energy through water. The difference is in where this energy comes from. For normal ocean waves, it comes from wind. Because this only affects the surface, the waves are limited in size and speed. But tsunamis are caused by energy originating underwater, from a volcanic eruption, a submarine landslide(海底滑坡), or most commonly, an earthquake on the ocean floor caused when the tectonic plates of the Earth's surface slip(地球板块滑动), releasing a massive amount of energy into the water. This energy travels up to the surface, displacing (排开) water and raising it above the normal sea level, but gravity pulls it back down, which makes the energy ripple outwards horizontally. Thus, the tsunami is born, moving at over 500 miles per hour. When it's far from shore, a tsunami can be barely detectable since it moves through the entire depth of the water.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发生在哪里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发生在哪里 智利大海啸 智利大海啸应该是历史上的最大的海啸1960年5月23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一次接连不断的大地震,构成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破坏性极大的地震群。这次地震最大震级为里氏8.4级,引起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场,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5.5亿美元,造成900多人丧生。同时,这次海啸产生的能量波及整个太平洋,海啸波以每小时700多公里的速度在太平洋传播,海啸经过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在美国夏威夷希洛湾内,海啸波把堤坝的10多吨重的玄武岩块抛出百米以外,一座钢质铁路桥被推离桥墩200多米,毁坏建筑物500多座,成61人死亡,伤282人,损失近亿美元。在地震22小时以后,海啸波传至日本造成巨大灾害。这次引起海啸的智利大地震是本世纪罕见的地壳变动,它将海底一块约5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块一下子上升了将近10米,汹涌的海浪一个星期后才逐渐平息。 日本是多地震同家,也是世界上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之一。自有记载以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受到猛烈海啸袭击达30多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896年6月15日的三陆,三陆位于日本本岛北部濒临太平洋东部,当地震发生后不久,三陆沿海出现海水

迅速倒退的异常现象,常年被海水淹没的岩礁滩地突然都显露出来,退走的海水顷刻重返,犹如一堵高耸的水墙冲向岸边,这次海啸引起的最大波高达25米,卷倒房屋1.4万多间,流失船只3万余条,死亡27000多人。这次海啸是距岸200多公里处的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还波及到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最大波高为10米,在太平洋的美国西岸旧金山也记录到20厘米的波高。 历史上其它主要海啸有 1498年9月20日日本北海道曾出现最大波高20米的地震海啸,并侵入内陆2公里,造成2万人丧生;1792年5月21日日本有明海附近的山崩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达50米以上,死亡15000人;1883年8月27日印尼冀他海峡因火山喷发引起海啸,最大波高35米,死亡36000多人;1933年3月3日日本三陆外海地震海啸,最大波高24米,死亡3000人,海啸横越太平洋直到南美的智利均受到影响;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湾因大面积海底运动引起海啸,最大波高达30米,海啸波及加拿大和美国沿岸,死亡150人;1992年9月1日,在太平洋发生的一次地震,陆地上几乎没有震感,只有地震仪测量记录下来,可是十几小时以后,在远隔万里以外南美洲的尼加拉瓜沿海一个小镇,海湾里的海水突然下降,露出罕见的海滩,一会儿波高2米的海浪突然涌来,冲击了海滨毫无准备的休闲度假的人群,同时,在附近沿岸地段上,十几米高的浪头汹涌而至,使170人丧生,1.3万人流离失所。从以上海啸发生的地点看,太平洋沿岸是海啸灾害的多发区,据该区域1300多年来海啸记载,有14—20万人丧生于海啸灾害之中。 为防范灾害性海啸的突然袭击,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用于监测

在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

在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 海啸撞击海岸时形成翻滚的巨浪,给沿岸地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如果你的家、学校或工作地在沿海区域,而且海拔与海平面平行或低于海平面,那么就存在着遭遇海啸的危险。人们只能预防或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害,却不能阻止海啸的发生。那么在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呢?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都有哪些呢? 在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 1、远离海岸。不要去任何靠近海滩的地方或者进入任何靠近海滩的建筑里。即使你看到的是非常小的海啸,也要立刻离开。海啸的波浪不断变大并持续撞击海岸,因此下一个巨浪也许就要接踵而来。通常来讲,如果你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海浪,你已经距离海啸太近,逃离的时间已经太晚了。然而不管怎样,你都要努力逃离。 2、跑向内陆或者更高的地方。要尽可能跑向内陆,离海岸线越远越好。如果你的时间有限或已身处险境,选择高大、坚固的建筑物并尽可能往高处爬,最好能够爬到屋顶;海边钢筋加固的高层大楼如酒店,是从海啸中逃生的一个安全场所;不要选择低矮的房子或者

建筑材料对海啸没有抵抗力的建筑物;岛屿链、深度浅的海岸和红树林可以分散和减弱海啸,但是无法抵挡非常强劲的海浪。 3、爬到粗壮的树上。如果你已被困,上述所有选择你都没办法实行,那就寻找粗壮、高大的树并尽可能往高处爬。当然会存在树被海啸摧倒的风险,但这是所有办法都不起作用时唯一的求生路径。 4、抓住漂浮物。如果你由于一些原因被卷进水中,抓住一些漂浮物:如救生圈、门板、树干、钓鱼设备等。 5、把船驶向开阔海面。如果海啸预警时你正在船上,一定不要将船只开回港湾,要尽量将船只开到开阔的海面上。 6、放弃你的财产和其他物品。你的生命比你的玩具、书籍、日常用品或其他物品更重要,携带它们会缩短你的求生时间,应果断扔下它们并努力跑到安全的地方。

海啸

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海啸自救 地球的终极毁灭者,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海啸Tidal Wave 海啸图片集萃(20张)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智利地震引发海啸过后一片狼藉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1]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海啸抓拍(14张)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编辑本段海啸的起因 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

海啸的形成

海啸的形成 根据海啸形成的不同情况,科学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有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带来的滑坡海啸…… 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凌晨3时34分,南美洲智利中部近岸发生了里氏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5千米,震中距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100千米,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千米。它在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还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海啸横扫太平洋,祸及日本东部沿岸地区。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解释,形成智利地震的原因是两个板块碰撞和互相挤压的结果。由于两个板块互相挤压形成隆起,海水受到向上的挤压后被迫向四周扩散,因此诱发海啸。 根据海啸形成的不同情况,科学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有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带来的滑坡海啸。 地震海啸 就像刮风下雨一样,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地壳的两个板块发生挤压时,压力在板块岩石中聚集,使岩层变形。一旦一方岩石不能支撑,便产生断层,岩石恢复原位,发生回跳,巨大的能量释放激发地震。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常伴有火灾、海啸、泥石流、滑坡、环境污染、商业中断、信息丢失和社会功能瘫痪等次生灾害。 海啸是由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者下降而引起的海洋巨浪,其破坏力极大。海啸掀起的惊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甚至几十米,犹如一堵“水墙”。这堵“水墙”内含有巨大的能量,如果涌向海湾内和海港,冲上陆地,往往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海啸的波长很长,可以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正因为能量大、波及范围广,所以海啸的杀伤力极强。 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一定都会引发海啸,但大约95%的海啸都是由地震引发的,主要取决于地震震级、地震断层的错动方式和震源深度。具体来说,震级达到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触发海啸的可能。断层垂直错动方式更易引发海啸,断层强烈的垂直上下运动会带动地面和海面产生强烈的浪涌,致使震荡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方式向远距离扩散。震源深度在40千米至50千米时,地震波的扩散和影响范围都比较大,诱发海啸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科学家指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海啸是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当时,印度洋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剧烈的地壳运动聚集的巨大能量因为超过岩石强度而造成岩石破裂,在苏门答腊岛形成一个纵向1200~1300千米、横向100千米的区域。其中最严重的断层发生在400千米的范围,结果造成海水上下颠簸,形成海啸。它以每小时700~800千米的速度极快地向外扩展,很快殃及到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和孟加拉等东南亚和南亚诸国,甚至远在东非海岸的索马里也未能幸免。这次地震是典型的“逆冲型”地震,即断层的上盘上冲的错动。 由于形成的机制各异,地震海啸分为“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两种。 “下降型”海啸地震发生时,有时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急剧下降。于是海水会首先朝着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随之在下降区域的上方出现海水的大规模积聚。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便会立刻翻回到海面,产生的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迅即向四周传播和扩散。在海岸,异常的退潮现象是这种海啸的最初表现。 “隆起型”海啸和上述情况正好相反,地震有时会使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会跟着隆起区域一起抬升起来,并在它的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的作用下,海

海啸来时的自救方法技巧

海啸来时的自救方法技巧 如果居住在海边或者到海边旅行,应留心地震信息,因为海啸往往是由地震引起的。在海边玩时一旦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应立即 离开,并做好预防海啸的准备。虽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引起海啸,但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若发现海水有反常的涨落,如海平面突然下降,或巨浪突然滚滚而来,水面上有大量水泡冒出,就应尽快离开。 动物的警觉性比较高,要留心海边动物的表现,如果出现反常行为,就要提高警惕。 在撤离的时候要尽量往高处撤离,在巨浪卷来时,如果周围有抗击力强的坚固建筑物,应立即进入并关严门窗。 如果不幸被海浪卷进海中,要尽量冷静,然后设法抓住树枝或木板之类的漂浮物,让自己浮在水面上。 当在水面上漂浮时不要使劲儿挣扎,不要举起手,要保持体力,争取生存的机会。 如果身边有其他落水者,要互相靠拢,这样不仅有助于自救,也容易被救援者发现,大大增加生存机会。 在漂浮时,如果正巧被浪推到岸边,就应及时抓住地面上牢固的物体,防止再次被卷入海中。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 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 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5.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作好防海 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 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不过,由于海啸的能量传 播要作用于水,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就 为那些有相关知识的人留下了逃生的时间。 海水会突然下沉,并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 海滩出现大量深海鱼类。由于深海环境和水面有巨大差别,深海鱼类绝不会自己游到海面,只可能被海啸等异常海洋活动的巨大暗 流卷上浅海。因此,深海鱼类出现在海面上,是海啸等海洋异常活 动的预报。 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到来前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 动物有异常行为。科学家认为,地震影响到地下水的流动、地球的磁场、温度和声波。动物比人类更敏感,因此它们能够比人类先 感觉到变化。 猜你感兴趣:

印度洋海啸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印度洋海啸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印度洋海啸也称为南亚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很多人都想知道形成这一自然现象的原因。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印度洋海啸形成的原因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印度洋海啸形成的原因 印度洋海啸是地震引发的,而地震是地壳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在目前的情况下,人的活动还不能对地壳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海洋当中就更不可能了。震源: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板块断裂导致大地震.是太阳,太阳黑子大 爆发,太阳黑子大爆发是有周期性的,每当太阳黑子大爆发对地球有很大影响,常有地震,(海啸是地震所至)洪水,气候异常发生。 印度洋海啸的地震级数 当地地震局测量到的规模为6.8,但香港、中国大陆 及美国量度规模8.6,其后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修正规模为9.0,此差距可能导因于测量误差。这是自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 的地震。历史上最强的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震级为 地震矩规模9.5。 震源位于3°19′N95°51.24′E / 3.317°N 95.854°E / 3.317; 95.854,苏门答腊岛西160千米水下30 千米深处,这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频发区域。地震本身(排除海啸)传遍到孟加拉、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 科学家重新检测地震结果发现规模实为里氏规模9.3

级。这代表着地震强度为原先预估的2倍以上,成为史上第二大地震。周四出刊的英国《自然》周刊,科学家分析地震仪低频率资料发现,地震规模实际为9.3。由于里氏规模规模是以 对数计算,9.3的规模为9.0的2.5倍。 本次地震成为史上第二强震,仅次于1960年智利的9.5大地震。此外,中国科技大学地震学家倪四道领导的团队,也侦测发现,南亚大地震持续达500秒,智利大地震则只有 340秒。科学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南亚大地震,将海洋板块由苏门答腊往北切出长达1600千米的裂缝,是原先预估的4倍。 美国西北大学地理学家史坦因和欧卡尔表示,由于地震释放出强大压力,理论上,此区域在400年内都不会再出现相同震度的地震,或是海啸。然而在印度洋南部,又是另一个故事。在2005年苏门答腊地震和2007年苏门答腊地震前,这群科学家即已精准的预测,此区域仍有发生大地震和海啸的机率。 印度洋海啸的地质影响 转速变快 地球形成后由于月球等星球引力作用下,转速不断减慢,地核在地球内部受外部引力影响要小,地核的外核又是流体态,所以地核的转速要比外部地球体快得多。地壳、洋壳底部的金属层就相当于线圈(前文中地磁的生成与磁极反转),由金属构成的地核与地壳底部相当线圈的金属层相互运动,产生了地磁。地球磁场对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有保护作用,它阻挡太阳风、宇宙射线等带电粒子的辐射,将其引向两极,形成极光。 那么为什么大地震会使地球转速加快呢?因为固体内 地核的外部是流体状的外核,没受到震动时滑动阻力很小,速

海啸来临前的预兆

海啸发生一般是由于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底地震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地球的磁场、温度、振动波和声波发生变化,而动物比人类敏感,它们能够比人类先感觉到异常的变化,表现出种种反常的行为。总的来讲,在全世界几乎有地震发生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出现有震前动物宏观异常的现象。 地震之前,海水忽然迅速褪落,露出了从来没有见过天日的海底,鱼虾蟹贝等海洋动物纷纷在海滩上挣扎。这是海洋地震,也是发生大海啸的前兆。海啸发生前有深海鱼类浮上海滩等异常现象。 2004年12月26日印尼8.9级地震,是近四十年间全球发生的最大震级的地震,也是本世纪初继伊朗巴姆地震后地球上发生的最惨重的地震灾难事件,地震造成的海啸所到之处,南亚和东南亚数国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惨不忍睹。目前,海啸造成逼近3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的惨剧。梦呓般的记忆至今在人们的心头留下深深的烙印和揪心的伤痛。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回顾震前的种种现象,有大量的事实充分表明,地震及海啸是有预兆的,如果抓住震前动物的宏观前兆异常,及时进行短临预限,把人员疏散到高处,死亡的数目肯定会大大降低。 大震之前,海水忽然迅速褪落,露出了从来没有见过天日的海底,鱼虾蟹贝等海洋动物纷纷在海滩上挣扎。一些有经验的人迅速跑到高处,幸免于难,但是,更多的人却魂归大海。地震使斯里兰卡失去了三万多生命,但是就在离海岸三公里远的国家公园也是其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几百头野生大象、狮子和一些美洲豹狂躁不安,海啸到来前15 分钟,这些动物冲出了动物园,然后向周围的高处迁徙,海啸引发的滔天洪水使国家公园周围变成了一片泽国,动物却安然无恙;同样在斯里兰卡,海啸到来前 500多只鹿快速的冲出聚居的地方,拼命逃向旷野,结果海啸丝毫没有伤害到鹿的生命,海啸过后到处是人的尸体,但是没有一具动物的尸体,不能不说是奇迹。斯里兰卡野生动物保护局副局长说:“没有大象丧生,甚至野兔都活得好好的,我想动物可以感觉到灾难即将来临,它们有第六感觉,能预知海啸发生的时间。” 在印尼地震发生前几天,在海上打渔的渔民每天打的鱼数量剧增,卖的价钱是平日的数十倍,而他们自己浑然不觉这是海洋地震,也是发生大海啸的前兆。海啸发生前有深海鱼类浮上海滩等异常现象,如果当时把这些征兆反馈给科学家,及时进行临震预报,灾难造成的损失就可以大大减轻。在海啸发生前,当地的孩子在沙滩上看到很多奇怪的鱼类,这些鱼就是深海鱼,它们大多生活在2000 米以下的深海中,由于深海环境和水面有巨大差异,深海鱼绝不会自己游到海面,很可能被海啸等异常海洋活动的巨大暗流卷上浅滩。一旦突然到了浅海或海滩,深海鱼会出现血管破裂等特征,很快死亡。因此,深海鱼出现在海面,是海洋地震及海啸等异常活动的预警,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积极的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 每当火山爆发或地震发生前,动物的行为就会发生许多异常,野生动物似乎更能够感知某些特殊现象。比如,鸟类会迁徙、狗会狂叫、牛羊逃离圈棚、蚂蚁搬家等。

海啸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海啸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1.借助动物来预防海啸 海啸的发生对于人类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这次海啸中没有发现一具动物尸体。 据英国广播公司日前报道,亚拉国家野生动物公园是斯里兰卡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公园里生活着大象、鹿、狼和鳄鱼等动物。海啸袭来时海水迅速抬升,淹没了近3.5公里的陆地。海水冲毁了公园内的建筑,游客和工作人员不幸遇难。出人意料的是,公园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却安然无恙。 难道动物真有“第六感”,能预知危险?斯里兰卡负责野生动物事务的官员拉特纳亚克说:“没有一头大象死亡,甚至没有一只野兔死亡。我认为动物能够感知灾难。它们有‘第六感’,它们知道灾难何时发生。” 印尼苏门答腊岛野生老虎保护区工作人员戴比?梅尔特认为,野生动物对自然灾害天生敏感。梅尔特说:“动物的听觉极其灵敏,它们极有可能提前察觉海啸将至。另外,海啸引起的振动会导致气压变化,而气压变化又能起到预警作用,并提醒动物向安全地带迁移。” 也有一些专家指出,动物拥有“第六感”的说法目前尚缺乏科学依据。南非约翰内斯堡动物园的动物行为专家马修?范?利罗普说,火山爆发或地震发生前,有狗会狂叫、鸟类会迁徙等许多说法,“但是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因为你不能在实验室或者在旷野中对此做出验证。” 此次印度洋海啸中发生的事例为动物有“第六感”提供了新的证据。专家们说,随着人类对动物的了解逐渐深入,未来也许可以更好地借助动物行为变化来进行灾害预警。

2.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来预防 按照地形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避难设施。 如果在距离海边不到10米的地方,一座小山被削成平台,作为 紧急避难地。斜面上建造了避难台阶,台阶入口处设置了引导避难 的标志,平台高12米、面积600平方米,都用水泥固定。如果海上 地震忽然发生,来不及逃远的人们30秒内就可登上这里,观察情况 后再想办法求救或者转移。 可以在离海边3公里以内的地方建立临时避难地,这里建有社区防灾中心。中心用钢筋水泥建造的,设有防灾仓库、厨房和残疾人、老人护理室等设施。防灾仓库应该应有尽有,帐篷、抽水机、发电 设备、简易厕所、太空食品,可供来不及或者无力撤离的居民在此 生活一周。 设立梯形潮堤一般呈梯形,目前防潮堤长达50公里,高3.6米,全为钢筋混凝土建造,能够抵抗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它能在3 分钟内关闭,抵御海啸。 在海啸发生时,人们应该尽量往高处跑,一搬来说在高处受到的海啸的影响太大。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 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 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 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 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海啸中的物理知识

海啸中的物理知识 陈 建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这次海啸因其波及面之广、造成的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数之众,被联合国称之为“近几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时间海啸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自然现象。本文就海啸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作简要分析。 1.海啸的形成 海啸是大规模的水波运动,在物理学上属于特长的长波能量传递,它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突然迅速位移所造成的。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这次印度洋大地震是在印度洋底部所谓“俯冲带”发生的,这一俯冲带是位于印度洋海面下约10000米深处的印度板块与缅甸板块发生上下错位运动构成的。印度板块原来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12月26日,印度板块的大约1000千米长的一块向缅甸板块下方“俯冲”,造成印度洋洋底局部先向下再往上的运动,断层处数百立方千米的岩石陷落,出现一狭长空间;当海水填充这个空间时,产生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海浪陡然升到几十米高,结局就是灾难性的大海啸。需要注意的是,海啸不同于风浪和潮汐:微风吹过海洋,泛起波浪,它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啸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潮汐产生的海流能深入海洋底部,这与海啸一样,然而它是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的,而海啸则是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造成的波动。海啸中所含的能量惊人,震源断层倾滑的垂直差异运动越大,相对错动速度越大,面积越大,则海啸所含的能量就越大。 海啸要经历三个部分交叉却又有显著差异的物理过程:由某种搅动水体的力产生海啸,然后海啸从爆发源附近的深海处传到浅海地区,最后以波冲击和水淹没的方式产生与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从能量方面看,海啸是海底地震能量通过地壳和海水等介质向海岸传递的过程。由于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所以这次印度洋地震震中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但距离震中很远的斯里兰卡却受灾最严重,连4500千米外的非洲国家索马里也产

海洋地质灾害 ---以海啸为例

海洋地质灾害---以海啸为例 海洋灾害地质就是对各种海洋工程具有直接危害或者潜在性危害的,或者能够产生障碍的各种地质因素(包括地貌因素)。伴随着物探技术和工程地质调查技术的迅速发展,伴随着油气资源的快速开发的需要,海洋地质学中对海洋灾害地质的研究应运而发展起来,并作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登上了现代海洋地质科学的殿堂。 海洋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伤害,甚至对整个地球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对灾害地质的研究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海洋地质灾害类型分类 1.1按照空间分布分类 按照空间分布的划分原则,海洋地质灾害主要分为海底表面地质灾害和海底以下浅地层中的地质灾害。海底表面的主要包括各种活动的水下沙波、潮流沙脊群、强烈的海底侵蚀与堆积、大面积的滑动和崩塌、各种沟谷地貌等,海底以下浅地层中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古河道、古湖泊、浅断层及活动性断层、浅层气、力学性质极不均衡的地质体。 1.2按其产生灾害的程度分类 按照其产生灾害的程度原则划分,海洋灾害地质包括产生危险性因素的灾害和限制性因素的灾害。危险性因素是指直接对工程产生危害的,如高压浅层气、海底滑坡等;限制性因素是指对海洋工程产生一定限制的因素,不会产生直接危害,在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就可避免的,如古河道、不平坦的海底等。 1.3按触发机理分类 按照触发机理不同的原则,可分为水动型、地动型和人工触发型。水动型是指与海洋水文气象条件特别是与风、浪有关,强风浪使水体产生异常运动,使海底沉积物发生大面积运动;地动型指与地震及火山爆发有关而引起的地质灾害;人工触发的就很多了,比如高压浅层气。 当然,对海洋灾害地质的划分,还有很多种标准,在此不一一列举。 2 常见的海洋地质灾害 2.1海洋地质灾害的列举 常见的海洋地质灾害有活动性断层、工程软弱层、海底滑坡、土体性质动态变化、浅层气、埋藏古河道、海底活动沙波或沙丘、海底冲淤、地震与海啸、海平面升降、海岸侵蚀、咸水入侵等等,下面,我就海啸作一详细叙述。

近50年历史上大的海啸事件

近50年历史上大的海啸事件 1960年5月22日15时12分,智利中部的太平洋沿岸发生8.6级强烈地震,造成海底下降,从而引起大海啸。海浪高达25米,近乎垂直的水墙冲向岸上,紧接着又退回大海,这样进退反复几次,卷走了沿海地区无数房屋,摧毁了码头,轮船被海浪推到陆地搁浅,1000人死亡。与此同时,海浪以每小时650公里速度横跨太平洋。 菲律宾海啸 1976年8月17日0时13分,菲律宾群岛南部棉兰老岛以南的苏拉威西海中,发生8级强烈地震,这是菲律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由此引起了该岛南部沿海地区猛烈的海啸。5米多高的海浪席卷上岸,冲垮了几百栋建筑物,正在熟睡的人们被海水卷走,死者中有许多是儿童。这次海啸发生一周后,官方宣布在南部的这次地震和海啸中,已证实死亡4000人,失踪4000人,无家可归者达17万人之多,损失小渔船4000只。 希腊塞萨洛尼基海啸 又称萨洛尼卡海啸。1978年6月20日1时5分塞萨洛尼基发生6.8级地震,引起海啸。近6米高的海浪冲击到南斯拉夫的亚得里亚海岸,把一些渔船卷上海岛,许多房屋被淹,造成几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海啸波及到地中海东部地区,使得8名黎巴嫩游泳者被海浪卷走而丧生。

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海啸 1992年12月12日5时29分,该地由于发生6.8级强烈地震而引起海啸。高达25米的海浪,侵入陆地达300米远,摧毁了港口和滨海区,沿海岸地区所有村庄全部被冲毁。这次海啸使该岛1584人丧生,500人受伤。与此同时,海啸还袭击了毛梅曾镇海湾的4个岛屿,共有763人被海浪卷走。这些岛屿全遭海水淹没,只有人口最稠密的巴比岛上一间寺庙的顶部露出水面。 日本北海道大海啸 1993年7月12日晚10时17分,北海道西南海岸发生7.8级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向四周推进,袭击了北海道及本州岛沿岸,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是距北海道本土20公里的奥尻岛。地震发生后仅5分钟,海啸就在避暑胜地奥尻岛登陆,海浪高达10米,在藻内地区海浪最高竟达30.5米。在该岛南部青苗地区居民,还来不及逃离现场,凶猛的海水越过防波堤扑面而来。据目击者回忆说,海啸形成的巨浪“就像一扇巨大的黑色屏风压了过来”,无情地将人们、房屋和汽车一并吞噬。 海啸退后,近海到处都漂浮着房屋的椽、梁和家具什物。海上巡逻艇在14日晚寻找到13具尸体,其中最远的已漂到距海岸27公里的地方。该岛230多栋民房被海水卷得了无踪影,渔船被冲上了岸。据16日统计,由于这次地震及震后的海啸、火灾而造成146人死亡,117人失踪。海啸引起的海峰,波及到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韩国就有约60只渔船沉没,11只渔船被毁坏。

海啸分类

海啸分类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本地海啸两类。 遥海啸:遥海啸是指横越大洋或从很远处传播来的海啸,也称为越洋海啸。海啸波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源地生成后,在无岛屿群或大片浅滩、浅水陆架阻挡情况下,一般可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衰减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公里之遥的地方也遭受海啸灾害。如2004年底发生在印尼的大海啸就波及到几千公里外的斯里兰卡,1960年智利海啸也曾使数千公里之外的夏威夷、日本都遭受到严重灾害。

本地海啸:海啸的大多数均属于本地海啸或称为局地海啸。因为本地海啸从地震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相距较近,所以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也较短,只有几分钟,多者几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海啸预警时间则更短或根本无预警时间,因而往往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

海啸的防范与自救方法

海啸的防范与自救方法 海啸的防范 一种能预防海啸方法缓解海啸冲力的方法,它是在已有的海岸边用水坭修建大堤来予防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水袋墙,放在离海滩50-80米外海水中,用孔布网组成一面防海啸墙,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的水气袋,上小半是气袋在水面上,下大半水,浮在海水上的部分可以设计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艺术等景观,牵引绳弹簧减缓冲力,以上装置用金属倒叉固定在海底下,留出船通行的距离,用一种测试海底地震震动装置,用外套隔离海水装置腐蚀,将有线网信号传送给地面装置进行分析,快速传送海滩警报器,警报信号分三种,提前预报海啸,让游人有安全感。 1、地面强烈震动。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不久可能发生海啸,因为地震波先于海啸到达近海岸,人们有时间及时避险。 2、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袭来时,必须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海啸的自救 1、室内“三角空间”相对安全:高层居民遇地震时,应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地点。还可以迅速逃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不要

躲避在阳台、窗边等不安全位置,不要乘坐或躲到电梯里,不要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不要跳楼逃生。 2、室外选择开阔地避震: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该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要避开玻璃幕墙、塔吊、烟囱等高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广告牌等物。避开危险品工厂、仓库以及狭窄的街道、破旧房屋、危墙、砖瓦木料堆等场所。避开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各种桥梁及隧道。在野外遇到地震,应避开山边危险地带,如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方。 3、乘车途中应伺机停车转移::在乘坐火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背朝行车方向坐时,应用双手护住后脑,将身体紧紧缩在一起。要等地震过后,车停下来再下车。 4、乘坐公共汽车时发生地震,乘客应紧紧抓住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用衣物护住头部。地震过后,乘客在司机指挥下有序从车门下车; 5、乘坐地铁时发生地震,如果由于地震而停电,乘客应在有关人员指挥下撤离,以免地铁隧道里架设的高压线破损而发生危险。当发出防水警报时,应立刻通过车站的排水道和防水堤进行防御。 6、在驾车时如果发生地震,要把车移到远离道路的地方,越远越好。不要在地震中开车逃生,不要紧急刹车,不要在桥上和桥下停留,不要在树木、灯杆、电线杆、广告牌下停留。 海啸分类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

如何在海啸中逃生

有用!如何在海啸中逃生 2011-03-28 11:25:02|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海啸逃生预警海岸应急|字号大中小订阅 你听说过一个十岁的英国小女孩在泰国海啸中拯救全家和其他人的故事吗?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当时与父母在普吉岛度假的缇丽斯发现大海出现泡沫后,便立马要求父母和周围的人迅速离开沙滩,使得数百人死里逃生。正是缇丽斯在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海啸的常识,挽救了生命。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再次唤醒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御意识。与地震一样,海啸的危害性也是巨大的。如何在地震、海啸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生存下来,是人与自然相处中必须学会的生存法则。 知道海啸是什么,以及海啸发生时应该怎么做,对于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在海啸中逃生吧。警信号。 2004印尼大海啸 海啸预警信号 海啸是一系列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波浪群。很多人都误以为海啸是潮汐波。事实上,海啸与潮汐波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由地震、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海底滑坡、陨石撞击等地质活动引起的波列。海啸比汽车的行驶速度要快得多,可以达到每小时800公里。海啸形成的波浪可以高达几十米,以水墙的形式冲向海岸,而且愈是靠近海岸,波浪愈大。也就是说,海啸在海洋中心时可能只是一个小波浪,然后越来越大,直到撞击海岸时形成翻滚的巨浪,给沿岸地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如果你的家、学校或工作地在沿海区域,而且海拔与海平面平行或低于海平面,那么就存在着遭遇海啸的危险。人们只能预防或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害,却不能阻止海啸的发生。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海啸呢?其实大自然向我们发出了很多清晰的预警信号:

海啸如何形成

海啸如何形成? 海啸是海下地震、山崩或者火山喷发引发的一系列巨大海浪。巨型流星撞击海洋也能引发海啸,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曾发现小行星撞击痕迹的科学家表示,35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引发的大海啸曾经吞噬整个地球,除了最高的山脉外,巨浪淹没了地球上的一切。受大海啸影响,大陆海岸线发生巨变,陆地上的几乎所有生物都走向毁灭。 如果拥有足够能量,地震能够导致海底发生位移,进而引发大量海水的突然移动,制造海啸灾难。海啸的英文单词“Tsunami”源于日语,在日本,海啸实际上非常普遍。最近几个世纪,死于海啸的日本人多达数千名。海啸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海浪,而是一系列海浪,也被称之为“波列”。在海啸灾难中,最初的海浪并不一定最具有破坏性。值得一提的是,海啸并不是潮汐。 海啸波的长度可达到60英里(约合100公里),最长相隔时间可达到一小时。海啸能够在不损失大部分能量情况下席卷整个海洋。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向非洲方向推进了3000英里(约合5000公里),抵达非洲时的能量也足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科学家表示太平洋西北地区曾于1700年发生9级大地震,强震引发的海啸导致可怕洪水,给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造成巨大破坏。 速度相当喷气机 海啸能够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以每小时500英里(约合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迅速抵达海面,不到一天之内便可席卷整个海洋。根据有关海水深度、距离以及引发海啸的事件发生的时间,科学家能够计算出海啸何时抵达地球上的不同地区。 在开阔海域,海啸在海面上的高度可能不到1英尺(约合30厘米),这也就是为什么水手很难意识到海啸发生。但强大的冲击波能够快速穿过海洋,速度有时与一架商用喷气式客机不相上下。一旦抵达海岸附近的浅水域,海啸的速度便会减缓。海啸在海面上的速度超过海底,导致海平面戏剧性上升。 暗礁、海湾、河流入口和海下构造等地理特征能够分散海啸的能量。在一些区域,海啸只会导致海平面垂直上升几英寸或者几英尺。其他区域,海啸则可导致海平面垂直上升100英尺(约合30米)。绝大多数海啸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幅度不超过10英尺(约合3米)。根据新闻报道,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在一些区域的高度达到30英尺(约合9米)。在其他地区,目击者称海平面快速上升。海啸引发的洪水可向内陆推进1000英尺(约合300米)以上,卷走巨石、汽车并摧毁房屋。 在最后抵达内陆地区时,海啸并不一定以一系列巨浪的形式出现。它们可能更像是快速上升的潮汐,同时伴随海下区域剧烈涌动,将人卷入海底,撕碎沿途的物体。整个海滩都会被海啸掀翻。很多目击者称海啸的声音就像是货运列车。 导致巨大伤亡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是有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大的海啸,共导致20多万人死亡,很多人被大海无情吞噬。在2004年之前,破坏性最大的海啸发生在1782年,由南中国海发生的地震引发,估计共造成4万人死亡。1883年,南爪哇海发生的由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