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的秘密

悬铃木(Platanus)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约7种植物的通称。分布于东南欧、印度和美洲,中国引入栽培的有3种,供观赏用和作行道树。常见的有二球悬铃木(学名:P.acerifolia(Ait. )Willd.)。落叶乔木,幼枝和叶被星状茸毛;叶大,掌状分裂,叶柄基部扩大而罩着幼芽;托叶膜质,早落;花单性同株,密聚成单性球形的头状花序;花萼缺;花药极多数,每一个承托以一个小鳞片,药隔盾状;头状花序于成果时扩大而硬,每一小坚果的基部围绕以长毛。悬铃木树形雄伟,枝叶茂密,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植物悬铃木

悬铃木,即可专称“三球悬铃木”,也是悬铃木属植物的通称,俗称法国梧桐,包括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二球悬铃木(英国梧桐)、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三种。

悬铃木俗称"法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悬铃木科,科下仅有一属即悬铃木属,属下约7种,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原产从欧洲中部巴尔干半岛到亚洲西部伊朗。也有植物学家认为其产地西到西班牙,东到喜玛拉雅山脉东麓。目前世界各地有人工引种栽培。

但我国引入栽培的仅3种,即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也称英桐和该杂交种的亲本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又称美桐、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又称法桐。现在我们通常把这三个种统称"法桐"。

据文献记载悬铃木(三球)在我国晋代时即从陆路传入我国,被称为祛汗树、净土树。相传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入我国宣扬佛法时携入栽植,西安市西南户县鸠摩罗什庙曾有两株大树,直径达3米,上世纪50年代尚有一株成活,其寿命已达一千六、七百年(在原产地土耳其有四千年的古树),虽然传入我国较早,但长时间未能继续传播。近代悬铃木(指一球即美桐和二球即英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法租界内,故称之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其实既非法国原产亦非梧桐。我国目前普遍种植的以杂种“英桐(即二球)”最多。

悬铃木生态习性

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分三种,分别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俗称分别是美国梧桐、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不同的地区,由于俗

名是由引进地点的不同来命名的,因此有点紊乱,大部分是按上述所述[1]。(法国梧桐也叫悬铃木)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5米。枝条开展,树冠广阔,呈长椭圆形。树皮灰绿或灰白色,不规则片状剥落,剥落后呈粉绿色,光滑。柄下芽。单叶互生,叶大,叶片三角状,长9—15厘米,宽9—17厘米,3—5掌状分裂,边缘有不规则尖齿和波状齿,基部截形或近心脏形,嫩时有星状毛,后近于无毛。花期4-5月,头状花序球形,球形花序直径2.5—3.5厘米;花长约4毫米;萼片4;花瓣4;雄花(4—8个雄蕊);雌花(有6个分离心皮)。球果下垂,通常2球一串。9-10月果熟,坚果基部有长毛[1]。

栽培技术

悬铃木悬铃木的繁育通常采用插条和播种育苗两种形式。

1、插条育苗落叶后及早采条,选取10a生母树林发育粗壮的1a生萌芽枝。采条后随即在庇荫无风处截成插穗,长15~20cm,上端借口直径1~2.5cm,有3个芽,上端剪口在芽上约0.5cm处,剪口略斜或平口;下端剪口在芽以下1cm左右,剪成平口或斜口。苗圃地要求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熟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切忌积水,否则生根不良。深耕30~45cm,施足基肥。扦插行距30~40cm,株距20~30cm,一般直插,也有斜插的,上端的芽应朝南,有利生长,便于管理。

2、播种育苗每kg头状果序(俗称果球)约有120个,每个果球约有小坚果800~1000粒,千粒重4.9g,每kg小坚果约20万粒,发芽率10%~20%。①种实处理:12月间采果球摊晒后贮藏,到播种时捶碎,播种前将小坚果进行低温沙藏20~30d,可促使发芽迅速整齐。约播种15kg/667m2。②整地施肥:苗床宽1.3m左右,床面施肥2.5~5kg/m2。③在荫雨天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最好,3~5d即可发芽。④及时搭棚遮荫,当幼苗具有4片叶子时即可拆除荫棚。苗高10cm时可开始追肥,每隔10~15d施一次。 害虫防治

危害悬铃木的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星黑点蠹蛾、美国白蛾、褐边绿剌蛾等害虫。

病害悬铃木防治上多采用人工捕捉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杀卵、剪除虫枝,集中处理等方法。大量发生时在成虫及初孵幼虫发生期,可用化学药剂喷涂枝干或树冠,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90%敌百虫晶体、25%溴氰菊酯乳油等100~500倍液。用注射、堵孔法防治已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对于多数天牛、木蠹蛾幼虫可采用:用注射器或用药棉沾敌敌畏、氧化乐果、溴氰菊酯等1~50倍液塞入虫孔;用磷化铝片或磷化锌毒签塞入虫孔,外用黄泥封口,效果均很好。法桐霉斑病是主要病害,防治可采用换茬育苗,严禁重茬;秋季收集留床苗落叶烧去,减少越冬菌源; 5月下旬~7月,对播种培育的实生

苗喷1∶2∶200倍波尔多液2~3次,有防病效果,药液要喷到实生苗叶背面[1]。

园林用途

悬铃木树形雄伟,枝叶茂密,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悬铃木(在此是悬铃木属的统称)是郑州市的市树。

法国梧桐、悬铃木的花语:才华横溢

产地分布

悬铃木引入我国栽培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从北至南均有栽培,以上海、杭州、南京、徐州、青岛、九江、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栽培的数量较多,生长较好。悬铃木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生长迅速,繁殖容易,叶大荫浓,树姿优美,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城市和农村“四旁”绿化树种。相传原产我国,后由英国引种后经杂交培育而成,现广植于世界各地。

悬铃木悬铃木是阳性速生树种,抗逆性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很耐重剪,抗烟尘,耐移植,大树移植成活率极高。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

繁殖

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悬铃木可采用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

用途

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 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果可入药 。

药用

性味:甘、平,无毒。

成分:法桐子含咖啡因、树胶。

功用:补气养阴,明目平肝,乌须发。

头癣秃疮 (瘌痢头):法桐花鲜品捣烂涂患处。

脱肛:法桐树皮煎浓汁温洗,一日2-3次。

高血压:法桐树嫩叶,一日30克,煎汤代茶喝。

口、舌炎:法桐子烧存性,研细末,蜂蜜调涂,一日数次。

外伤、火伤、丹毒:鲜法桐花捣汁涂患处,一日数次。

象征意义

正宗梧桐树也叫凤凰树,取“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由于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地高贵了。比如在我国的诗经里,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在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奉奉(奉有草字头)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奉奉(奉有草字头,音beng)萋萋,是梧桐的丰茂;雍雍喈喈,是凤鸣之声。

在庄子的秋水篇里,也说到梧桐。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宛(右鸟旁)雏,子

知之乎?夫宛(右鸟旁)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在这篇文章里,也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这里的“宛(右鸟旁)雏“就是凤凰的一种。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可见梧桐的高贵。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由于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所以现在的人们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因此在以前的殷实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种梧桐,不但因为梧桐有气势,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

当然,这里凤凰树的传说仅指的是梧桐树,和法国梧桐没有关系,实际梧桐和法国梧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除了名字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相近的名字也是因为人云亦云的讹传才形成的。

几种“梧桐”的区别

梧桐是梧桐科的落叶乔木,它和同名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参科的泡桐、法国梧桐(悬铃木科)没有亲缘关系。

梧桐树高大魁梧,树干无节,向上直升,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树皮平滑翠绿,树叶浓密,从于到枝,一片葱郁,显得清雅洁净极了,难怪人们又叫它“青桐”啦。“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这两句诗,把梧桐的碧叶青干,桐荫婆娑的景趣写得淋漓尽致。

梧桐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叶掌状,裂缺如花。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李白也有“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的诗句。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古书上说:梧桐能“知闰”、“知秋”。说它每条枝上,平年生12叶,一边有6叶,而在闰年则生13叶。这是偶然巧合演绎出来的,实际没有这种自然规律。至于“知秋”却是一种物候和规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学,又有诗意。

诗人们观察到落叶的飘零景象,借景抒情,发出无穷的惋惜和感慨,来咏叹自己的身世。“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梧桐叶落秋已深,冷月清光无限愁”。其实,落叶并非树木衰老的表现,而是树木适应环境,进入耐寒抗干的休眠时,准备着新春的萌发。

梧桐产于中国和日本。它喜光,喜深厚湿润土壤,生长快。果实分为5个分果,分果成熟前裂开呈小艇状,种子生在边缘。我国产两种梧桐,一是梧桐。一是云南梧桐。云南梧桐树皮粗糙,呈灰黑色,叶缘一般三裂。

梧桐树木质紧密,纹理细腻,可制作乐器和家具。树皮纤维可造纸,制绳索。种子可食用,也

可榨油。叶入药或作农药。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我国公园和行道旁也常常见到。其实,这是以讹传讹误传了。我国园艺学家陈植确定它名叫“悬铃木”。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为什么悬铃木叫“法国梧桐”呢?原来,这种树木,初无名,叶子似梧桐,人们就叫它“法国梧桐”。当然不能人云亦云,就把它当作梧桐树,而“法国梧桐”也并非产在法国。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美洲悬铃木和东方悬铃木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伦敦大叶树”。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

二球悬铃木的亲本三球悬铃木,又叫裂叶悬铃木、鸠摩罗什树。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到中国传播佛教,携带这种树,种植于西安附近的户县古庙前,至今尚存树干得有4人才能合抱。这是我国最早引种的悬铃木了。可惜,这种三球悬铃木在西安也没推广,西安的行道树是从上海引种的二球悬铃木。

另一个亲本一球悬铃木,原产北美洲,上海、南京、北京、青岛等地已引种栽植,生长良好。

现在,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青岛、西安、郑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树的是二球悬铃木。

正宗梧桐身很象白杨,很直(这也是用来做古筝琴身的原因之一),叶片呈三角星状,树干一般不粗。秋天里,叶子变成淡黄色,很富诗意。果实是球状的实心果,直径约4-5毫米,有一层薄薄的壳,可生吃,也可炒来吃,非常香,时令季节时,北京农贸市场有卖,但浪费时间,当然比你们浙江的山核桃好些,有如石榴,石榴真是好看吃起来浪费时间。中国梧桐却不宜遮荫。

而悬铃木则树干粗大(也不是很粗,比梧桐粗),叶片亦呈三角星状,只是大得多。果实非常小,不能吃。叶子在秋天变成褐黄色,肯定没有梧桐的叶子好看。树冠很大,且因叶子很大,几乎完全遮住了树冠上面的阳光,所以最是适合做人行道遮荫树。

泡桐属速生强阳性树种,喜温暖、喜肥、喜湿润而怕水淹,气温在38℃以上生长受抑制,绝对最低温度-20℃时受冻害,低洼积水地造林不易成活,春夏开芬芳的紫喇叭花。土壤微酸性至中性为宜,石灰性土壤生长不良。故种植泡桐树的土地呈碱性时不易存活。


辑本段悬铃木硬枝扦插繁育及管理

悬铃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均气温6℃~25℃、年降水量500毫米~12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悬铃木是阳性速生树种,抗性强,能适应城市街道透气性差的土壤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在湿润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长最盛,在微碱性土壤也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叶病。

悬铃木使用播种、扦插方式均可进行繁殖,但以扦插为主要繁殖方式。现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对悬铃木的大田扦插繁殖及管理技术作如下介绍。

采集插条 在秋末冬初采条,以实生苗干或生长健壮的母树干处萌生的1年生枝条为好,树冠处1年生的萌条也可用。为保证种条供应,还可以用实生苗建立采穗圃。

插穗剪取及处理 种条采回后,立即截成15厘米~20厘米长的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个节3个饱满芽苞,因为枝条节上的养分较节间多。下切口要靠近节下,一般离芽基部约1厘米左右,以利愈合生根,上切口距离芽先端0.5厘米~1.1厘米左右,以防顶芽失水枯萎。插穗每50根~100根捆成一捆,然后在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处挖一个深60厘米~80厘米、宽80厘米的坑,坑长以插穗多少来确定。坑底铺一层虚土,将插穗大头朝下,直立排放在虚土上,最后覆土掩盖成圆球形,以防雨水渗入,待第二年春季取出进行扦插。春季也可随采随插,据试验,用实生苗干春季随采随插成活率也较高。

扦插 扦插前要选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深厚肥沃的地块,进行深翻、消毒、整平后做成扦插床。待3月上、中旬将扦插床大水漫灌一遍,等水渗完后,整床覆地膜。此时,取出沙藏的插穗,置于TDZ生根剂1000倍液中浸泡2天~3天,每24小时换生根液一次。浸穗完成后,按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进行扦插。插前先用与插穗粗细一致的硬棍打孔深约10厘米,然后进行扦插,插穗露出地面约5厘米左右,整床插完后用细土封堵插穗周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

育苗管理 悬铃木插穗上主芽的两侧有副芽和潜伏芽,有时叶芽在未生根前萌发,形成假活现象,但抽出的新枝不久就会枯死,约经10天左右,副芽又会萌发,这标志着新的幼根已经长出,插穗已经成活。生根后,萌芽条高6厘米~10厘米时,留一个强壮枝培育主干,其余均剪除。如发现有萎芽现象,可摘去1片~2片叶,或摘去主芽条,保留副芽条。生长期间,枝叶过密时要适当剪去二次枝,摘除黄叶,保持通风透光。

在此期间的水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也很重要。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以利插穗生根。插穗生根后,在6月~8月间适时施速效肥,以尿素为主。除草对保苗也很重要,不要等杂草长

高再除,尽量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生长期的病害较少,但要注意防治蚜虫,发现蚜虫后可喷洒2000倍~3000倍液的阿维菌素或2000倍液的吡虫啉溶液。若精心管理,当年苗高可达1.5米以上,一年后可以定植大田,6年生时可以出圃用于城市绿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