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园林植物学实验实训指导书共9页文档

园林园林植物学实验实训指导书共9页文档
园林园林植物学实验实训指导书共9页文档

《园林植物学》课程实验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课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相结合,而且也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本要求如下:

一、目的与要求:

1.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 并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方法及特征。

2..能熟练地实验的基本技能 , 如徒手切片、生物绘图等。

3.基本掌握植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各大类群的区别和适应性特征。

4.植物标本鉴定、植物方法,会使用工具书;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二、对实验实习报告的要求: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应作好实验报告的预习,实验操作中应作好记录,完成实验后将实验结果按统一书写格式详细写入实验报告或作好生物绘图作业,并作实验总结,按时上交任课教师批阅。

三、考核(考试)内容和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针对园林植物学课程的特点,计划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并将该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拟占总成绩的30%。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式;期终考核,评分 100 分制,其中理论部分 50 分,操作 50 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 30% ;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第一学期的考核内容:显微镜的使用及绘图。其中绘图占10分,显微镜的使用占20分。

考核方法:

绘图成绩为本学期实验报告成绩的总评。显微镜的使用考核办法为: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在2分钟之内找到教师所指定的物象为20分,每超时半分钟扣1分,超过6分钟按0分计。如操作不正确按以下标准扣分:显微镜的取出方法及摆放位置不正确扣2分;对光太明亮或太暗扣2分;直接使用高倍镜扣2分;调焦方法不正确扣5分;在转换物镜时如扳动物镜扣2分;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及取放切片扣2分;在收显微镜时,未关闭电源或未将反光镜直立扣2分,未将物镜偏离通光孔扣2分;实验完成后,未将实验台清理干净扣1分。

第二学期的考核内容:植物的识别和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其中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占10分,植物的识别占20分。

考核方法:

实习结束前每人交5份压制好的标本,具有代表性,符合质量要求的每份加1分。

实习结束前每人制作一份腊叶标本,整体美观1分,缝制方法正确2分,标签位置合理1分,标签内容填写完整1分

在实习结束前抽取常见的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各10种,进行单独考核,要求在10分钟之内写出科名、种名,每项0.5分。

四、主要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实体显微镜

五、说明

园林植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由形态解剖、系统分类两部分组成。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将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和实习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验证性实验,共12个,24学时,由教师将解实验内容和原理,由学生动手做切片观察。第二部分实习共3个,30学时(不计入课程总学时),由教师提供有关材料,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和理论教学同步在第一学期完成,实习在本课程结束后,第二学期植物生长旺季节进行。

六、实验实习内容

(一)实验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

目的和要求:认识显微镜的构造,掌握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保养技术。

仪器、用品:生物显微镜、擦镜纸、植物细胞永久切片等。

内容及方法:

1.讲解、演示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2.每2人一组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3.讲解、演示显微镜保养技术。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目的和要求:进一步熟练显微镜的使用,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学会简易临时装片制作,熟悉生物绘图规则及方法。

仪器、用品:显微镜、擦镜纸、盖玻片、载玻片、镊子、剪子、双面刀片、滴瓶、碘液、蒸馏水、吸水纸等。

内容及方法:

1.每2人一组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2.讲解、示范洋葱表皮简易临时装片法。

3.每2人一组制作洋葱表皮简易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4.讲解、示范生物绘图法。

5.生物绘图:绘制并标注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目的和要求:认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及其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法。

仪器、用品:洋葱表皮纵切永久装片(示有丝分裂)、显微镜、擦镜纸、盖玻片、载玻片、镊子、剪子、双面刀片、滴瓶、碘液、蒸馏水、吸水纸、培养皿、吸管。

材料:洋葱鳞茎或葱、蒜鳞茎等。

内容及方法:

1.讲解、示范用洋葱鳞茎或葱、蒜鳞茎制做徒手切片。

2.每2人一组练习徒手切片法。

3.观察洋葱表皮纵切永久装片,认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及其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4.生物绘图:按顺序绘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个时期分裂相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四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

目的和要求:进一步熟练徒手切片法;识别并掌握保护组织,维管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了解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特征与在植物中的位置作用的关系。

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擦镜纸、玉米茎横切片、南瓜茎横切片、南瓜茎纵切片等组织的永久切片。

材料:洋葱幼根、玉米茎、冬青嫩茎等。

内容及方法:

1.每人一组练习练习徒手切片。

2.每2人一组练习观察各种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

3.生物绘图:绘图并记录各种组织特征:初生保护组织,次生保

护组织,韧皮纤维;绘玉米茎横切面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说明维管束的特点及组成;绘制保护组织,维管组织的形态特征。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五种子的形态结构

目的和要求:了解不同类型种子形态结构,认清并区分各类种子的胚、胚芽、胚轴、子叶、胚根的形态位置。

仪器及用品:实体显微镜、手持放大镜、刀片、镊子,碘一碘化钾。

材料:大豆、菜豆、蓖麻、玉米、小麦、松树种子。

内容及方法:

1.每2人一组在目视下对所给植物的种子(事前浸透)进行解剖观察。

2.每2人一组在实体显微镜下观察小麦粒纵切片,了解其内部的结构特征(特别注意胚的结构及糊粉层和盾片,还有退化的另一片子叶)。

3.生物绘图:绘图并注明蓖麻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的各部名称;绘图并注明大豆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内部胚的各部分构造名称;绘出松树种子剖面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4.课外观察常见植物的种子类型及结构特点。

5.课外观察大豆和玉米(或小麦)幼苗的类型。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六根的形态与解剖结构造

目的和要求:识别根尖部位细胞构造特点,了解根是怎样从初生构造、发育为次生构造的。

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洋葱根尖纵切片、蚕豆幼根的横切、槐树老根的横切片、蚕豆(或棉花)根尖根毛区横切片、小麦根尖根毛区横切片等。

材料:直根系、须根系及变态根的材料。

内容及方法:

1.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

2.实际观察直根系、须根系及变态根的材料,了解其特点。

3.生物绘图:绘根尖纵切细胞图;绘双子叶植物根初生及次生构简图。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七茎的形态与解剖结构造

目的和要求:观察枝条的外部形态,识别不同分技形式的枝条及其分枝的特点,了解芽的类型;熟练掌握显微镜的变倍和光线使用,观察双子叶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

仪器及用品:手持放大镜,生物显微镜、。

材料:几种植物的枝条;蚕豆(或棉花)幼茎横切片、三年生白杨茎横切片、小麦幼茎横切片、玉米幼茎横切片等;变态茎的材料(块茎、鳞茎、根状茎等)。各种茎、叶橫切的永久切片。

内容及方法:

1.每人一组在目视下对枝条外部形态的观察。

2.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变化。

3.生物绘图:绘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简图并标示各部分名称。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八叶的形态与解剖结构

目的和要求:观察叶的组成部分,掌握一般叶的形态特征及植物学术语;比较双子叶植物叶和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构造,观察比较等面叶和异面叶的横切面构造。

实验器材

2、仪器及用品:显微镜、叶的下表皮、横切面等永久装片。

材料:蚕豆叶、小麦叶、玉米、松叶等各种类型植物的叶子。

内容及方法:

1.每人一组实际观察叶的基本组成,叶的形态、叶序。

2.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叶片下表皮、植物叶的横切面永久装片装片,比较双子叶植物叶和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构造;观察等面叶和异面叶的横切片,了解其内部结构特点。

3.生物绘图:绘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简图并标示各部分名称。

4.课外观察水生植物叶片、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离层;叶的变态(鳞茎,叶卷须,叶刺,捕虫器)等。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九花的基本形态构造及花序类型

目的和要求:掌握描述花的各种名词术语;掌握各种类型花冠名称、雄蕊类型、子房位置及胎座类型;掌握不同类型花序结构及其开放顺序等特点。

仪器及用品:放大镜、实体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

材料:油菜花及花序、豌豆或刺槐花、小麦花及花序、月季花、牵牛花、菊花、一串红的花、向日葵、桃、车前花序、苹果或梨花序、大葱花序、蒲公英花序、杨树花序、丁香花序、绣线菊花序、牡丹花、夏至草花、蓖麻花、木槿花、蜀葵花、草莓花、蕃茄花。

内容及方法:

1.每人一组用放大镜观察所给植物花的组成。

2.每2人一组在实体显微镜下对所给植物的花进行解剖观察。

3.实际观察花序类型。

4.根据观察内容填表(见实验、实训指导)。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十花药、花粉粒的发育

目的和要求:掌握花药的结构和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仪器及用品:实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百合幼嫩花药横切制片、百合成熟花药横切制片。

材料:豌豆花或刺槐花、一串红的花、油菜或白菜的花、菊花等材

大地测量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XXX大学土木工程系测绘工程教研室 2010年7月

第一部分:实验与实习须知 控制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其实验与实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与实习,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并为深入学习测绘专业理论和有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的基本规定,了解仪器的借还手序及仪器的保护、保养等知识,做到爱护仪器,达到实习之目的,防患于未然。 实验与实习规定 1.在实验或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指导书,以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和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或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和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或学习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该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每项实验或实习,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或实习记录,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工作。 6.在实验或实习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环者应予赔偿。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指定的地点凭学生证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园林树木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园林树木》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是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造景设计、园林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通过园林树木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能够编制简单的分类检索表。 2.掌握园林绿地中常见的100~150种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3.学会使用植物分类工具书,正确检索和鉴定树种,编制检索表、拼读拉丁学名以及采集植物标本等基本技能和方法。 4.掌握园林观赏、绿化树种调查与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议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观赏树木的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熟悉观赏树木的作用,掌握常见观赏树木的形态特征、观赏习性、生态习性和园林用途,使学生能根据所学的树种知识分析树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观赏树木物候期记载方法。 2.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规划、配植应用等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贡献。 2.2知识目标 2.2.1 了解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2.2 掌握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植物群落知识。 2.3素质目标

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4.1.1 教材选用 《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陈秀波,张百川,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1.2 参考资料选用 《园林树木》,卓丽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园林树木学》,陈有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中国树木志》,郑万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园林树木1000种》,张天麟,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90 《陕西树木志》,牛春山,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植物配置与造景》,苏雪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2教学建议 4.2.1教学条件和环境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充分利用校园教学实践基地—树木园及园林植物实训室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到各园林绿地中参观考察识别,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应用。 4.2.1教学方法 运用情景式和对比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级工程施工图识读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

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12级工程监理专业 工程施工图识读实训任务书及指导书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工程施工图识读实训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制图规则,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图方法和步骤,读懂图纸的具体内容等,从而能 够使学生达到熟练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 的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给定的资料 一套饭堂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图12张,结构施工图15张。 三、完成内容及成果要求 1、绘制一框架梁的配筋大样:包括一纵向钢筋大样图,若干支座和跨中 横断面配筋大样。纵向配筋大样图中要求表示出箍筋加密区范围,梁支 座负筋的长度,梁支座筋的锚固长度等,如梁侧有构造钢筋、扭筋或梁 中有吊筋都需要表示出来。 2、绘制一根柱的纵向配筋大样图(至少画两层),要求表示出箍筋的加密 范围,纵筋的根数、直径及位置,以及节点处的钢筋连接。 选取合适的比例,绘制在一张A2图纸上。 四、时间安排 本次实习时间为一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一天;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两天; 绘制建筑结构大样两天。 五、参考数目 1、相关各科目教材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2、11G101-3)。

施工图识读与翻样实训指导书 一套房屋的全套设计图纸包括的内容有:图纸目录;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一般识读施工图纸的方法是:先粗看后细看,先整体后局部、细部,先建筑后结构、水、电,相互对照发现问题、记录问题。 读图的步骤:1、了解工程概况,首先查找图纸目录,根据图纸了解全套施工图纸的总量,初看各种施工图总说明,了解本工程各工种所用标准图集。2、熟悉图纸,可先组略地看一遍图纸,重点放在建筑图地阅读,目的是对本工程有一概略的了解。3、认真细致阅读图纸,一般按照“建施”、“结施”、“水施”、“电施”的顺序阅读,应特别注意对照阅读,如平面图与立面图、平面图与剖面图对照阅读,墙身大样图与立面图对照阅读,结构图与建筑图对照阅读,设施图与建筑图对照阅读,设施图与结构施工图对照阅读,只有反复对照、思考、核对,才能发现图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要点 建筑施工图由建筑总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建筑详图六大部分组成。 一、建筑总说明 建筑总说明主要说明:建筑工程概况,建筑物所在位置,建筑的面积、结构形式、层数、耐火等级。建筑±0.000所对应的绝对高层;设计依据;工程的内外装修做法、设计所采用的有关标准图集及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二、建筑总平面图的识读要点 1、先看图样的比例、图例及有关文字说明; 2、了解新建房屋的基本情况、用地范围、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环境。(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如不以毫米为单位,应另加说明。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了解新建房屋的位置、朝向、地势高低等。 三、建筑平面图的阅读要点 1、熟悉建筑配件图例、图名、图号、比例及文字说明。 2、定位轴线所谓定位轴线表示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位置的点划线。 3、房屋平面布置,包括平面形状、朝向、出入口、房间、走廊、门厅、楼梯间 等的布置组合情况。 4、阅读各类尺寸。房屋总长及总宽尺寸,各房间开间、进深、细部尺寸和室内 外地面标高。 5、门窗的类型、数量、位置及开启方向、 6、墙体、构造柱的的材料、尺寸。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〇七年三月六日

测量实习须知 一、测量实习规定 (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实验。 (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一)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人箱内。仪器箱上严禁坐人。 5.人不离仪器,必须有人看护,切勿将仪器靠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 6.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 7.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 8.各制动螺旋勿扭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 9.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 10.使用仪器时,对仪器性能尚未了解的部件,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11.仪器装箱时,要放松各制动螺旋,装人箱后先试关一次,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后关箱上锁。

园林树木学实验树种

园林树木学树种 1.峨眉含笑 木兰科含笑属 常绿乔木,小枝绿色,芽锈褐色,叶革质,叶矩圆形或倒披针形,全缘,老叶背面粉绿色,作行道树或庭园绿化树 2.栀子皮依桐 大风子科栀子皮属 常绿乔木,灰白色树干不开裂,幼枝叶柄叶背密被茸毛,单叶互生,叶 较大,长椭圆形,柔软纸质,边缘具锯齿 3.山玉兰滇玉兰 木兰科木兰属 常绿小乔,小枝粗壮,小枝叶柄叶背被灰白色茸毛,有环状托叶痕,苞 芽托叶要脱落,叶大,长卵形,厚革质,背面粉绿色 顶端花芽膨大,单生枝顶,作庭园绿化及行道树 4.杏梅 蔷薇科杏属 落叶小乔木,小枝红褐色,叶卵形,先端长尾尖,叶柄顶端有腺体,观 花,先花后叶 5.天竺桂 樟科樟属 常绿乔木,叶近于对生,叶长卵形,离基三出脉,全缘,叶背多少粉绿 色,单被花,雄蕊基部有两个腺体,花药瓣形,常被用作行道树或庭园 树种栽培。同时,也用作造林栽培 6.绵毛石楠 蔷薇科石楠属 常绿乔木,小枝叶柄密被灰白色茸毛,叶倒卵披针形,先端急尖,边缘 有细锯齿,花白色,果红色用作造林栽培 7.腊梅 蜡梅科蜡梅属 落叶丛生灌木,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长卵状,叶表面粗糙,花蜡黄,花 托形成聚合果,剥开花托里面有瘦果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广泛 地应用于城乡园林建设 8.木香花 蔷薇科蔷薇属 常绿藤本,无皮刺,托叶叶柄离生,小叶3-5片,叶形状变异较大,卵 圆形或披针形,作花廊花架绿化,,在园林上可攀援于棚架,也可作为垂 直绿化材料,攀援于墙垣或花篱 9.雪松 松科雪松属 长短枝,叶针形,作行道树,孤植树,或庭园绿化树 10.牡丹 毛茛科芍药属

落叶灌木,二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先端分裂,主要用于庭院观花!11.茶梅 山茶科山茶属 鳞芽有毛,作庭园观花 12.山茶 山茶科山茶属 叶大,枝叶芽无毛,花萼鳞片状,作庭园观花 13.红继木 金缕梅科檵木属 常绿灌木,广泛用于绿篱! 14.水杉 杉科水杉属 独特在于枝叶芽均对生,落叶时叶羽片一起落,条形叶柔软,用于行道 树,独赏树! 15.圆柏 柏科圆柏属 叶以刺形叶为主,同时有圆形叶,刺形叶三叶轮生,叶基下延,老树分 枝大,螺旋状分枝,作风景区栽植! 16.楠木桢楠 樟科楠木属 树皮黄褐色小片块状开裂,叶倒披针形,淡黄绿色,叶背叶脉显著突起,单叶互生,全缘,是著名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树种 17.罗汉松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 叶较小,且窄,作庭园树或作盆景 18.灯台树 山茱萸科灯台树属 落叶乔木,大枝分枝平,单叶互生,叶柄长,叶卵形,叶背粉白粉绿色,花瓣4 ,雄蕊4,核果,作行道树,庭荫树 19.皂荚树 豆科苏木亚科皂荚属 一回偶数羽状复叶,分枝刺,芽叠生,小叶圆矩形,边缘有锯齿,叶基 部不对称,短枝叶簇生,长枝叶互生,树形树冠优美,作庭荫树或风景 区树木 20.二球悬铃木 悬铃木科悬铃木属 幼枝幼叶有脱落的星状毛,柄下芽,2到3个果序,可做行道树 21.金银忍冬金银木 忍冬科忍冬属 落叶灌木,花先白后黄,观花观果 22.小叶楠木细叶楠木 樟科楠木属 叶较小,倒披针形,背面叶脉无显著突起,叶脉较楠木更纤细,树形树 冠同楠木,是著名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树种

工程识图实训指导书

《识图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标 1、深入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掌握本专业工程图表达的特点,强化阅读实际工程图的能力。 3、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后对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 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二、实训资料准备 1、图纸:每组交专机加工中心图纸2套、11、12公寓楼图纸1套 2、教材:《建筑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等 3、规范: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03/04G101系列图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T 2-86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083-97 4、复习题库:每组两套 三、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现有的校园建筑读解工程施工图,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识读施工图,讲解工程节点构造做法及结构。 四、实训时间安排

五、实训步骤及要点 (一)复习制图的基本知识 明确投影的基本概念,三面投影图的表达方法,剖面图、断面图的形成及绘制方法,明确专业制图有关标准规定的图示特点、视图名称和配置,比例、图线、尺寸标注、材料符号、图例、编号等的意义。 (二)建筑施工图的阅读内容 1、根据图纸目录了解整套图纸的组成 图纸目录说明该套图纸有几类,各类图纸分别有几张,每张图纸的图号、图名、图幅大小;如采用标准图,应注出所使用的标准图的名称、所在的标注图集和图号或页次 2、阅读施工总说明 施工总说明主要用来说明图样的设计依据和施工要求。 1)了解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依据性文件、批文和相关规范。 2)项目概况:一般应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设计标高:本项目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4)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墙体、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面、勒脚、散水、台阶、坡道等部位。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和做法,用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 验指导湖南工学院20XX年3月 实验六深度知觉测定实验八记忆广度测量实验 实验九动作速度测定实验 实验七手指灵活性、手腕动觉方位能力测定实验六深度知觉测定实验目的 深度知觉测试是测试人的视觉在深度上的视锐程度,通 过测试可以了解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也可以比较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 实验仪器简介 采用EP503A深度知觉测试仪。主要技术指标: 1比较刺激移动速度分快慢二档: 快档50mm/s慢档25mm/s 2比较刺激移动方向可逆。±200mm 3比较刺激移动范围:400mm 4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的横向距离为55mm 5工作电压

220V 50HE 工作原理: 1 EP503A深度知觉测试仪结构如图2所示: 图 2 EP503A深度知 觉测试仪结构移动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三点成一直线,在 实验 过程中,可测出被试者视觉在深度上的差异性。 2遥控键如图3所示: 图3 EP503A深度知觉测试遥控器面板示意 3面板布置如图4所示: 图4 EP503A深度知觉测试面板示意三实 验步骤 1、被试在仪器前,视线与观察窗保持水平,固定头部, 能看到仪器内两根立柱中部。2、以仪器内其中根立柱为 标准刺激,距离被试2米,位置固定。另一根可移动的立柱为变异刺激,被试可以操纵电键前后移动。 3、正式实验时,先主试将变异刺激调至任意位置,然 后要求被试仔细观察仪器内两根立柱,自调整,直至被试认为两根立柱在同一水平线上,离眼睛的距离相等为止。被试 调整后,主试记录两根立柱的实际误差值,填入下表中 4、正式实验时,先进行双眼观察20次,其中:有10吃是变异刺激在前,近到远调整; 有10次是变异刺激在后,远到近调整。顺序和距离随 机安排。

心理测量学实训指导书

《心理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心理测量学实验 学时:10 学分:1 适用专业:心理学、心理保健与咨询、社区康复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作为心理测量学的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心理测量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学生通过学习,能进一步深刻认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现象的基本活动规律,提高对研究心理现象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验技能,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二、教学基本要求:心理学实验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主动参加实验环节的实践训练,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心理实验实际操作,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验技能,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本课程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 四、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 实验报告人: 被试姓名: 主试姓名: 实验时间:

实验原理简介: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 list,90,简称SCL90)由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氏引进修订。临床应用证明,该量表的评估有比较高的真实性,而且具有内容广,反映症状丰富。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心理咨询门诊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适用于一般来询者,也适用于神经症患者。 问卷包含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1)无: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2)轻度:自觉有该项症状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不严重;(3)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4)相当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中到中严重;(5)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频度和程度都十分严重。 90个项目中包括10个因子:(1)躯体化;(2)强迫症状;(3)人际关系敏感;(4)忧郁;(5)焦虑;(6)敌对;(7)恐怖;(8)偏执;(9)精神病性;(10)睡眠及饮食状况 通过对总分和各因子的分析,可以判断被测者症状分布特点及自感不适的程度,为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 (一)目的:学习和掌握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或测验文本、记录纸、打印纸。 (三)方法与程序: (1)主试按照测验的指导语要求向被试讲解或呈现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测量目的、如实作答、消除顾虑、承诺保密等。 (2)主试指导被试按照测验的要求具体作答,及时消解被试作答过程中出现的疑虑,但要避免给被试以诱导或暗示。 (3)被试作答完成后及时回收问卷或在电脑上保存测试数据。 (四)结果: 1.运用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或手工计算及时处理被试个体的测量数据,分别计算(1)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2)10个因子的分别得分; 2.分别计算全体被试、男、女被试的测试结果,并进行男、女被试的比较、全体被试与正常成人常模的比较。 (五)讨论: 1.根据自己所测试成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你认为男、女被试、全体被试与正常成人常模的比较有无显著差异,为什么? 实验二:自评抑郁量表(SDS)测量 实验报告人: 被试姓名: 主试姓名: 实验时间: 实验原理简介: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并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性格内向孤僻、多疑过虑,不爱交际,生活中遇到意

建筑设备与识图实训指导书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实训(实习)指导书 系别:建筑工程技术系 专业:2011级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建筑设备与识图实训 指导老师:曾澄波黄文水白大茹 所属教研室: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编制课程负责人审核 曾澄波曾澄波曾澄波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 2012 年 9月

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基本信息 二.实训任务和目标 项目1. 建筑设备实训室给排水系统的组成、运行、识图及安装训练、2号水泵房实训:使学生掌握给排水设备及附件的构造、特性及适用范围、给排水的运行,进行识读给排水系统施工图,编制给排水系统施工方案与组织管理。 项目2. 凯旋宫热水供应主机房实训:使学生具备运用锅炉热水供应系统原理识读施工图,能够进行锅炉热水供应设备、管道及附件的施工安装。 项目3. 凯旋宫中央空调主机房实训:使学生具备运用中央空调系统原理识读施工图,能够进行中央空调设备、管道及附件的施工安装。 项目4. 配电房实训、学院十二号楼的建筑防雷实训、实训中心D电气照明系统安装实训:使学生掌握防雷等级、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的类型,使用和安装要求,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和各自使用范围,照明电气的设备、光源的特性及其工作原理,照明线路敷设方式与要求,进行编制照明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管理。 三.实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四.实训考核 项目1. 建筑设备实训室给排水系统的组成、运行、识图及安装训练、2号水泵房实训一.实训目的 1、通过建筑给排水设备、附件、配件的展示,加深了解各系统的主要设备、附件、配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掌握这些设备及附件的构造、特性及适用范围,此为复杂的建筑设备安装建立初步基础; 2、通过建筑设备最基本的一个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演示,进一步掌握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供水方式、运作原理;从而掌握给排水系统的设备、附件、配件作用、安装程序; 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结合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让学生通过对实际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图的学习、识图,获得一定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知识和审图方法、审图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巩固、加深、扩大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实习、就业顶岗打下必要的基础; 5、提高团结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观念。 二.实训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训内容: 1、建筑给水系统的设备、附件、配件认知; 2、给排水系统运行演示区的系统的组成、特性、原理、运行形式; 3、结合我院正在运行的2号水泵房实物,做出2号水泵安装方案。 基本要求: 1、教师演示正确,讲解清楚; 2、学生操作正确、安全。 三.实训方法和具体步骤

人机工程学实验

实验一:双手调节器 1.实验目的 2.实验介绍和实验思路: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它是通过双手的操 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上下移动,左手完成目标的左右移动。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3.实验过程:分两项实验 第一种:自变量:同一个人的被实验次数即练习遍数。(每人四次,左右单程各两次)因变量:走完单程过程中个出错次数和时间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中的被试者完成实验的时间及错误次数数据统计分析如下: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练习曲线如下,用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做出示意图为: 4.实验结论: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每遍练习中的错误次数随着练习遍数的增加总体趋势 偶尔也会错误次数和时间略有增加。 实验二:瞬时记忆 1.实验目的:证实瞬时记忆的现象及其性质。 2.实验(方案一)思路:恒定变量设为1,自变量为设定秒数,因变量为报对码数目。 方案一数据:

根据图表可知,在设定时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答对的图码数目不断减少。 (方案二)实验思路:恒定变量为时间(0.4秒),自变量为图码行数不同,因变量为记忆图码正确数量。 方案二数据:

根据图表可知,当被测试者接收一行图码信息时,思路清晰,记忆较快,当被测试者接收两行图码信息时,记忆速度不如一行图码快。 3.实验总结:1. 在设定时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答对的图码数目不断减少。 2. 瞬间记忆在0.4秒情况下,记忆的合理码数在 3.2—3.5之间。 实验三:记忆广度 1.实验目的:学习测定光简单反应时的程序,比较光简单反应时的个体差异,通过测定闪光融合领率.学习使用阶梯法测定感觉阈限 2. 实验介绍和实验思路: 影响短时记忆广度的因素很多,组块的大小,熟悉性,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设自变量为计位数,因变量为正确个数,测试正确率: 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 随着计位数的不断增加,实验者按对的个数不断减少,正确率越来越低, 这说明人的记忆广度有限,所以在适当的记忆时间内,应设计相应的可记忆的内容,严防记忆过载。从另一方面讲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方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个人记忆的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模板

《测量学》 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 XXXXXXX 撰写人: 刘正才 审核人: 湘潭大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测量学》实验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 重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关于工程测量上的测、算、绘等基本技能。《测量学》实验教学共包括十二个实验, 其中验证性实验8个, 演示性实验2个和综合性实验2个, 涵盖了《测量学》课程的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及GPS的使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建筑施工测量等知识面的主要的实验性教学环节, 是实习前必须的教学过程。 二、适用专业年级 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第二年级( 第4学期) 的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数学等。 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五、实验环境 根据我校招生规模, 每届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6个班, 约200人。以分2个批次进行测量学实验为原则, 需配备: DJ6级光学/或电子经纬仪30台, 其中实时可用的20台, 备用10台; DS3级水准仪30台, 其中实时可用者20台, 备用10台; 供演示用的全站仪多套, GPS接收机一套; 应配备带空调和抽湿机等电器设备的仪器室和仪器维修室, 还应有其它配套工具和设备等。 六、实验总体要求 经过实验教学, 达到以下几点总体要求: 1、让学生掌握常见测量仪器( 经纬仪、水准仪等) 的使用、记录和手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常见测量仪器的检验校正方法; 3、让学生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地形测量等基本方法、操作程序和限差要求; 4、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物轴线交点的放样的基本方法、操作程序和限差要求。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 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见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本课程实验的难点: 经纬仪的操作、地形测量和建筑物轴线的测设。 教学方法建议: 1、加强实验室建设, 增加一些现场常见的仪器, 如全站仪、GPS接收机等;

《园林树木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树木学》 实验指导书 编者王玲玲 主审欧祖兰 师学院生命科学系 2011年2月

前言 《园林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是按照《园林树木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与有编的《园林树木学》教材配套使用,适合于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 全书共分七个实验,其中实验七为综合性实验。本指导书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园林树木的基本形态特征观察识别为主,同时还附带了部分重要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的指导。每个实验附有思考题、作业以及课外调查。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按照指导进行,以帮助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为了增强本指导书的普适性,在实验材料一项中,编写了较多的种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可按照专业、学时的不同,根据教学计划选择使用。

目录前言 实验一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实验二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实验三常见裸子植物观察 实验四被子树种观察 实验五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与设计 实验六古树名木及珍稀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实验七校园树种调查与规划 主要参考文献 实验一、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

一、实验目的 了解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特征,正确理解和掌握主要植物形态学术语的含义,为学习各论部分打好基础。 二、材料与用具 各种新鲜植物材料及腊叶标本、液浸标本、记录板、扩大镜、镊子、解剖针等。 三、实验观察容 (一)根 1.观察菠菜、小葱的根系,理解和掌握定根、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 2.观察胡萝卜、大丽花、凌霄花、池杉、榕树等的变态根,指出分别属于哪一种根的变态类型。 (二)茎及枝条 1.分别观察3-5种木本(乔、灌、藤各选1-2种)和草本植物,比较它们茎的不同特点。 2.观察大叶黄、枫、悬铃木等的芽,指出属于何种芽。 3.任选一种树木的枝条,观察它的节、节间、叶痕、叶迹、托叶痕、芽鳞痕、皮孔、髓心等。 4.观察侧柏、水杉、雪松、桃花、梨、梅花、毛泡桐、金银木、木本绣球等,画出它们的树形,之出它们属于哪一种分枝方式。 5.观察皂荚、葡萄、仙人掌、蟹爪兰、洋葱、土豆、莲藕等,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地上茎或地下茎的变态。

棒框仪实验报告

棒框仪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人机工程学 报告书 姓名:董思洋 班级:工业设计10-3班学号: 二零一二年

棒框仪实验指导书 陈亚明编 艺术与设计学院 二0一二年二月

棒框仪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仪器可测量一个倾斜的框对判断一根棒的垂直性影响的程度。被试的判断受倾斜的框的影响,相当于周围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所以此 本仪器可以通过被试的认知方式来测量人格特性。 二、实验方法 两人一组,正确使用棒框仪进行测量: 1、一个放在平台上的观察筒被试观察面为圆白背景面板上有一个黑色正方形框和黑色棒。棒的倾斜度可由被试通过旋钮调节。 2、主试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刻度,圆弧内指针指示框的倾斜度,中央指针指示棒的倾斜度。主试调节面板上旋钮改变框与棒的倾斜度。 3、在平台上有一个水平仪,可通过旋转平台下面的螺丝将平台调整到水平的位置。此棒框仪的优点在于没有电源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三、测量器具 人体形体测量尺350×165×215mm的棒框仪 四、实验内容 (1)将平台调到水平位置。 (2)根据实验的要求,主试将框和棒调到在一定的倾斜度。 (3)要求被试通过观察筒进行观察,并根据自己感觉将棒调整得与地面垂直。(4)从刻度上读出的棒的倾斜度,即记录下误差的度数和方向。 (5)主试调节不同的方框的倾斜度,即不同的场条件下,重复实验。由被试调整出的棒倾斜度总结出框对棒的影响,从而研究被试的场依存性。 五、实验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参与测量、被测量过程; 2.记录数据以度为单位 3.测量数据要准确,测量精确;

《测量学》经纬仪实验指导书 2018(1) (1)

《经纬仪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课仪器使用及安全须知 1、严格遵守“1米原则”、“一臂原则”! 2、严禁在道路中间安置测站! 3、严禁坐仪器箱子及其他实验器材! 4、长距离搬运仪器应装箱,短距离搬运严禁扛在肩上、不加任何防护!装 箱仪器拿起前,务必检查箱盖是否紧闭! 5、严禁将水准尺靠着树干、路灯或墙柱上!水准尺不用时,应顺着放在路 边。 6、仪器取用及装箱,严禁在手托或怀抱仪器箱的情况下进行!仪器装箱前 务必将所有制动螺旋松开,光学经纬仪须将竖盘指标补偿器关闭。 7、仪器安置前,务必检查三脚架是否安装稳固!在光滑地面上,必须做好 相应防护措施! 8、安置仪器时,在旋紧连接螺旋前绝对不能松手! 9、使用钢尺严禁遭车辆碾压!钢尺使用完毕应做擦拭处理。 10、三脚架、仪器上所有螺旋的使用宜用力适度,严禁用力过猛!严禁用手、 手帕等物擦拭目镜、物镜等光学部件! 11、实验/实习完成后,收工时务必清点仪器和工具,以防丢失!尤其是测 钎、尺垫等工具,应派专人负责看守与携带。

经纬仪实验1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根据测角原理掌握经纬仪的构造特点。 2、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轴系关系。 3、学会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认识DJ6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熟悉经纬仪各螺旋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2、了解经纬仪上主要轴线的名称及应满足的条件。 3、练习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 三、实验步骤 1、认识DJ6光学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掌握其使用方法。 将经纬仪三脚架架腿张开安放在地面上,使架头大致水平,三个脚尖插入地面使之稳定。开箱取出经纬仪放在架头上,一手扶住经纬仪,一手旋紧脚架中心连接螺旋,将经纬仪与三脚架稳固连接。逐一认识经纬仪的各操作部件,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2、掌握经纬仪的基本操作。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可分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 1)对中和整平——光学对中、整平 (1)目估法对中、整平(未放仪器的情况) 使三脚架的中心位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丢石子);目估法使架头保持水平 (2)前后左右移动两个脚法对中(已安放仪器的情况) 固定三脚架一脚;双手持脚架另二脚并不断调整其位置;同时观测光学对点器十字分划,使对点器十字分划基本对准测站标志,踩实脚架

园林植物栽培管理

园林植物栽培管理实验指导书 (适用园林本科专业)编写:姜华年 2008年9月

前言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园林艺术设计的专业选修课。它以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学、花卉学等学科为基础,进一步阐述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栽培和养护管理的基本理论的技术,其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园林植物栽植点的状况和植物的选择原则,园林植物的栽植与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为园林建设提供品质优良的绿化材料及绿化施工、养护管理先进技术。 由于该课程实用性强,同时由于我国地理跨度大,各地的气候相差较大,进而各地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植物品种也相差较大,为此,各学校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地方的园林植物作为教学实习对象,选定实训项目。 本实习指导书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将综合性的实践项目进行比较合理的分解,一般以两课时作为一个单位时间。有条件者可将其结合进行。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工作经验不足,所编项目有不足之处,请各位给予指正。 姜华年 2008年9月

实训一带土球大苗的起掘 一、实训的目的意义 园林植物的栽种工程是园林工程的核心内容(项目),而园林植物的栽植包括苗木的起掘、搬运和种植三个过程。为使园林植物种植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必须要重视苗木起掘环节的质量控制。本次实训,要求学生了解带土球大苗起掘的基本程序,掌握带土球苗起掘的基本技术要领,同时掌握绑扎、修剪的基本技能。 二、材料工具 铁锹、锄头、羊角锄、起苗钞、手据、小斧头、测径尺、修枝剪、草绳等。 三、操作步骤 1.苗木的选择与土球直径的确定。以苗木胸径的8-10倍确定土球直径。 2.起宝盖。将根部划圆内的表土挖起至苗床空地,开挖深度据土层的深浅确定,一般不超5cm。 3.挖土球。先在土球直径外围开挖操作沟,沟宽30-40cm;遇细根可直接切断,粗根应以手据和枝剪剪断。土球高度为直径的2/3。当挖起土球深度的1/2~2/3时,暂停开挖,须打好腰箍,并对树木作必要的支撑。尔后向内切根掏底,使土球呈苹果状。底部有主根暂不切断。 4.包装、绑扎。两人合作拉绳,边用木棒敲打草绳,以橘子包式

(完整word版)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实验指导书20131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杨轶芙编 实验学时:6学时

目录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 ................................................................... - 1 -实验二动觉方位辨别能力的测定 ..................................................... - 3 -实验三暗适应测试实验 ..................................................................... - 5 -实验四明度适应测试 ......................................................................... - 8 -实验五选择、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 - 10 -实验六听觉实验 ............................................................................... - 15 -实验七动作稳定性测试 ................................................................... - 22 -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 『实验目的』 测定手指、手、手腕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实验仪器』 采用EP707A型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该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手指灵活性测试100孔 2、指尖灵活性测试M6、M5、M4、 M3螺栓各25个 3、计时范围0~9999.99秒 4、电源电压220V 50HZ 5、消耗功率10W 6、外形尺寸505×310×48 7、重量3.5千克(净重) 『实验内容』 (一)手指灵活性测试(插孔插板) 1、使用者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即全部显示为0000. 00。然后插上手指灵活性插板(有100个φ 1.6mm 孔),按复位按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 2、被试用优势手拿住镊子钳住φ1.5针,插入开始位,计时器开始计时 3、依次用镊子(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钳住φ1.5针插满100个孔,最后插终止位,计时会自动结束,记录下插入100个棒所需要的时间; 4、每次重新开始需按“复位”键清零。 (二)指尖灵活性测试 1、使用者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即全部显示为0000. 00。然后插上指尖灵活性插板(M6、M5、M4、M3螺栓各25个),按复位按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 2、当被试用优势手放入起始点第一个M6垫圈起,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

《测量学》实训指导书(精)

《测量学》实训指导书 第一部分实训与实习注意事项 一、实验注意事项 (1)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如有违反,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 (2)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做好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以及有关的原理、计算公式和注意事项。 (3)实验课上必须认真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 (4)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内容明确分工,做到有条不紊。 (6)实验中,要认真操作,如实记录各种实验数据,仔细观察、记录各种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分析。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明确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人身与设备的损伤事故。 (8)实验中遇到异常情况或仪器设备的损坏,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凡损坏的仪器设备等均应检查原因,填写报告单,并视具体情况,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 (9)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仪器设备及桌椅。 (10)实验数据须由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凭学生证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陷,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或实习结束后,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2.仪器的安装 * (1)在三脚架安置稳妥之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前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正确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三角脚架连接牢固。 (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3.仪器的使用 (1)仪器安装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搬弄或行人车辆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