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日本帝国石油公司

背景资料:日本帝国石油公司
背景资料:日本帝国石油公司

背景资料:日本帝国石油公司

2005年7月14日,日本政府授予本国私营企业在与中国有争议的东海三处天然气田的试开采权后,“帝国石油”公司成了全球注目的焦点。这家敢“吃螃蟹”的日本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靠什么样的手段博得日本政府的格外青睐?该公司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不顾中国强烈抗议赫然为气田改名

据日本《产经新闻》2005年7月16日报道,继向本国企业“帝国石油”公司授予与中国有争议的东海三处天然气田的试开采权后,日本经济产业省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又给这些气田起了日本名称:将在其主张的所谓“专属经济区”对华警戒线附近的由中国开发的春晓气田,命名为“白桦”,将“断桥”和“冷泉”分别命名为“楠”和“桔梗”。

而作为东海油气勘探具体实施者的“帝国石油”,也在内部开始为自己的勘探地点研究取名事宜。

数月后“实质勘探”急着寻求“安全保护”。“帝国石油”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日本媒体,他们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庆祝”了,因为在未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它要准备的事实在太多。

首先,办理登记手续和调拨相关设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真正的勘探要几个月以后才能实施。

另外,“帝国石油”深知东海勘探行动的意味,因此,在勘探之前,它正在极力寻求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安全保护”。

日本海保厅属于准军事部门,它的船只也拥有准军队的装备。分析人士认为,日本海保厅肯定已经开始研究“帝国石油”勘探船只在东海勘探时,如何“强力对抗”的具体预案。

日本石油的活历史二战时的“能源命脉”

在东海油气勘探申请中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帝国石油”。那么,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堪称日本石油界老大的企业,对自己的历史却言之甚少。在其网站上,1941年至1945年间居然是空白,而这一时间恰恰是公司业务最为繁忙的阶段——为日本军队提供石油。

看来,“帝国石油”同样“不擅长铭记历史”。1941年,美国开始禁止出口航空汽油,日本军方迫于形势,将与石油有关的勘测队伍和人员全部征用,把他们派往东南亚寻找自己能控制的石油来源。

随后,日本政府根据《帝国石油株式会社法》,将各大石油矿业部门进行整合,成立了一家半官半民的所谓的“国策企业”——“帝国石油”公司,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日本战时的能源需求,确保日本陆海空三军的“能源命脉”。

所以,虽然由于记载历史“有方”,“帝国石油”在二战时的“出色表现”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时的“帝国石油”,是日本陆海空三军最重要的石油提供商之一。

“帝国石油”全球抢油亚非拉南美都有据点

“二战”结束后,《帝国石油株式会社法》于1950年被废止,“帝国石油”随即以“民间企业”的身份出现,但实际上“官制开发”色

彩相当浓厚。

上个世纪90年代起,“帝国石油”悄然启动了“全球抢油”计划,特别是近几年,它更是成为了抢夺海外能源的急先锋:

2004年11月,“帝国石油”宣布拿下委内瑞拉的两个成熟油田,并称在2005年至2012年间投资2亿美元,将其产量达到天然气1.2亿立方英尺/天,石油5000桶/天。

2004年7月,“帝国石油”还获得了埃及2个潜在油田的勘探权,勘探时间为3至3半。

自1980年以来,“帝国石油”就在苏伊士湾生产石油,日产量超过5000桶。该公司时下还在北非国家里进行勘探作业,每年的投资大约在2300万美元。

此外,“帝国石油”还成功地介入了阿尔及利亚和马来西亚的油气开发,与当地油气企业建起了油气开发公司,并开始了油气生产。

窥觑东海油气30年悄然染指南海能源

在全球“攻城掠地”的“帝国石油”,自然没有放过近邻。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帝国石油”就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在日本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日方一侧,开采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资源。

2005年1月,该公司再提出同样的主张,这次获得了支持。日本共同社报道说,“帝国石油”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并非仅仅因为这是多年的梦想,更是由于认为这里存在着举世罕见的矿区。该公司在对周边海域进行反复勘探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区域发现油气田

的几率“比通常要高得多”。

“帝国石油”的野心不只限于此,其实际动作还涉及到了南海。早在1978年7月,日本就与越南达成协议,就南海海底石油开发进行合作。到2004年10月,“帝国石油”终于成功地与越南合资,开始共同开发海上油气田。(都市快报综合报道)

最新向新同学作一个自我介绍(精选多篇)

向新同学作一个自我介绍(精选多篇) 第一篇:向新同学作一个自我介绍 大家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时,面对着众多的陌生同学,如果要想尽快地认识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就要向他们来作一个自我介绍,请看下面一则例子。 大家好,我叫stm,毕业于青山区任家路中学。我从小便喜好文学,对我而言,相比理科中奇妙的符号数字和多变的几何图形,我更喜爱文学中的那一片人文气息。无人时,我喜欢静静的看书,沉浸甚至沉醉于那一部部文学名著中。书中那片浓郁的人文气息,沁人心脾,让我不由的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知当年老残听到王小玉那犹如天籁般的说书声时,是否也有着这般感受呢? 不过由于过于以书为友,反而让我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交流,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时,我会由于茫然不知所措而显得过于沉默乃至沉闷,这也算是我最大的一个缺点吧。 当然像雏田一样,我也一直在试着改变这样的自己,虽然很难,但我会尽力。因此在今后的三年里,我希望在收获好成绩的同时,也能收获到数份珍贵的友谊! 在此先谢过大家了!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多指教,同心协力,共同取得进步。 此文章来源于自我介绍欢迎大家继续浏览

第二篇:一个高中生的同学介绍 才子才文 一中球队最垃圾的后卫!但二班负责任的班长 ~~~~小喝***.*大史楼的一个五大三粗的有着原始兽性的爱没事唱歌放屁的纪律委员~~~~旭旭***传说中有着三世之恋会御剑的属山大弟子~~~~昌清**具有帝王大范有其名无实权的…新中国尚在的唯一的皇上~~~~留记巨野首富具有全亚洲最大玻璃厂的全部股份以及老郭庄的所有权被称为郭少郭老板西老板传说天上人间也有其股份身价不菲!郭少尚未结婚望二班女生考虑一下郭少~~~西杰****巨野四大花魁之一有着风情的明静妹妹无比开放据说经常去张神医那探讨心扉!其人心太高被中国石油大学录取未去!继续过着她那醉生梦死的生活~~~~明静****安史之乱失败后安路山被道路旁的一条狗救了于是为报救命之恩安路山收他为坐骑取名安道狗~~~~~道剑****高中绯闻不断具有妻管严之称来自大城市牡丹区的帅气小伙~~~帽顺****散发着臭味吃着比较香的东西是啥啊是豆腐他半夜出去找了好几个女的然后打电话问我们那里有宾馆传奇吧~~~鲁子****二班的开心果没事上课玩玩老师在二班兼有要职垃圾委员没事调戏一下胖妇女天天爱喝酒吸烟看小说无恶不作~~~之文****未来的局长徐局是个重量级人物据说被江西科技的主席聘请走了前途不可限量未来政坛有多了个贪官~~~~徐冲****整天说说中高调宣布爱情的当代社会小青年有着不平凡的恋情一在引起二班风暴的龙哥~~~~丛龙****

日本各部门称谓

日本各部门称谓 日本的省相当于我们的部,省的长官可以称“大臣”,相当于“部长”;厅的级别比省低,相当于我们的总局。 还有,防卫厅已经升格为防卫省。 内阁官房:(日文:ないかくかんぼう;英文:Cabinet Secretariat)相当于我们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综合职能,但职权更大些。是日本内阁所置的行政机关,负责整理阁议(内阁会议)事项、内阁的庶务,以及对各部门的施政做出总合调整。内阁官房长官兼国务大臣,是首相的左右手,往往会参与首相的组阁过程。 国家公安委员会:相当于我们的公安部。警察厅只不该委员会下属的一个部门。 总务省:(そうむしょう、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其主要管理范围包括了行政组织、公务员制度、地方行财政、选举制度、情报通信、邮政事业、统计等。 厚生劳动省:是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厚生劳动省设有11个局,主要负责日本的国民健康、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提供、药品和食品安全、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等职责。以及7个部门,在卫生领域,其涵盖了我们的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劳动社保部的医疗保险、民政部的医疗救助、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境卫生检疫等部门的相关职能。 国土交通省:(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Tourism)其业务范围包括国土计划、河川、都市、住宅、道路、港湾、政府厅舍营缮的建设与维持管理等。相当于我们的国土资源部、交通部、水利部、铁道部等部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日本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你能注意到这两者提法上的这种细微的差异,说明你是个思维慎密的人。其实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两种提法是有区别的,下面谈谈我的理解同时希望各位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着眼于俄、日两国垄断产生和进入帝国主义

日本文化特性浅谈

董叶飞(1041051009)5.对日本文化的一点认识 日本文化特性浅谈 摘要:基于中日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了解日本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释日本文化的特点以及中日文化的异同,旨在深入剖析日本的民族性格,了解日本文化特征。 关键词:日本文化文化特性文化比较日本文化双重性 中国、日本一衣带水,千百年来恩怨相系,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着各自相通而又迥异的文化。我们曾以天朝上国的姿态睥睨东方的小小番邦,我们也曾背负东亚病夫的耻辱忍受近代数次战争的欺凌。时至今日,多极化的世界中,两大国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矛盾的状况更是纷繁复杂。近来,围绕钓鱼岛问题中日矛盾升级,一度走向缓和平稳的外交关系又陷入僵局,在成都也出现了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的号召。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无论是怎样反对他攻击他,总而言之,非晓得他不可。” ----戴季陶 无庸置疑今后中日间将有更多的摩擦与碰撞也会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可无论怎样我们都有必要了解日本熟悉日本文化。下面是我对日本文化特性的一些认识。 日本文化中包含对等级制的绝对信仰。 日本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保持着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即使在明治维新后走向资本主义等级制也是组织社会结构的主导形式;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现代文明和西方民主传统的影响和冲击下,旧时代那种金字塔式的鲜明的阶级划分已不复存在了,但等级观念在其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性格中是难以磨灭的。 对等级制的绝对信仰从根本上促使日本形成了与西方民主国家完全不同的战争观。即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国家体系,让落后国家和外部强国各得其所。基于这种观念,日本认为二战的动机是合理而纯洁的,因此堂而皇

日本帝国海军战列舰大全

金刚Kongo 比睿Hiei 榛名Haruna 雾岛Kirishima 扶桑Fuso 山城Y amashiro 伊势Ise 日向Hyuga 长门Nagato 陆奥Mutsu 大和Y amato 武藏Musashi “金刚”号(Kongo) “金刚”号(こんごう)是日本海军战列巡洋舰金刚级的1号舰。经过2次大幅度改装后变成高速战列舰,并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活跃。也是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使用唯一的外国制造的主力战列舰。舰名的出处是按照巡洋舰命名方式以大阪府的金刚山来命名。日本海军命名惯例是参照日本舰船命名惯例的。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7年决定建造,最初计划是装甲巡洋舰。但有鉴于英国1906年计划的革命性设计的战列舰无畏号战列舰完成,及其后1909年比無畏級更强的超级无畏級戰艦猎户座級动工,因此于1911年金刚改为建造成战列巡洋舰。而当时日本海军于1907年计划的國産战列巡洋舰河内级正在建造中,但在构想和技术上的均落后于欧美海军列强建造的战列舰,因此金刚建造过程中同时有引进英国技术和设计的目的,日本日后还依据随金刚引进的设计图自力建造了3艘同级舰。原本是作为轻防御的巡洋戦舰,但在第一次改装时虽然强化了防御力但仍并不充分。而在日德兰海战以后、面对远距离炮战中大口径炮弾呈大角度落下的状况,防御更明显薄弱。亦因为其他日本战列舰为舰体的主要部分作重点的防御,而显得金刚级不论甲板的全体防御、装甲都是普遍薄弱(简单来说,由于吸取了需强化金刚级水平防御的教训,所以其后在其他的日本战列舰中开始设置有效的水平防御)。 但是,本级在改装后成为日本战列舰中唯一能超过30节的高速,因而最适合成为空母机动部队的随伴舰,4只同级舰亦是在参战中以舰龄最老的战列舰身份活跃。金刚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与与同级舰榛名共同执行南方攻略部队的支援任务,并与进出新加坡的英国海军最新锐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对峙但没有交战的机会。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攻防战中与日本战列舰榛名初次炮击亨德森机场飞行场,令飞行场一时间不能正常运作。在马里亚纳海海战以作为机动部队的护卫出击,而在莱特湾海战中在萨马耳岛遭遇敌舰队并向其攻击,当中其最大贡献是击沈护卫空母甘比尔湾号。由于在莱特湾海战有所损伤,因而回航日本,但在台湾海峡被美国潜艇海狮号的鱼雷攻击沈没。当时金刚舰龄己有30数年且不断老化,而为了高速回避潜艇(引擎损害轻微),令水中铆钉铆接破损部分的裂痕慢慢伸延,结果仅仅2枚鱼雷就令岛崎利雄舰长、铃木义尾司令及以下1300名乘员与舰一起沉没。在日本战列舰中唯一被潜艇击沈。(但,有说武藏亦是因潜艇而沈没)。其慰灵碑位于长崎县佐世保市的旧海军墓地东公园。

日本海军舰艇一览

大日本帝国海軍艦艇一覧移動: 案内、検索 大日本帝国海 軍 海軍省 軍令部 艦政本部 航空本部 外局等一覧 鎮守府 警備府 要港部 連合艦隊 艦隊編成 海上護衛総司 令部 海軍航空隊 海軍陸戦隊 学校一覧 日本海軍の歴 史 日本海軍の軍 服

階級一覧 艦艇一覧 兵装一覧 表示?ノート?編集? 履歴 大日本帝国海軍艦艇一覧(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かいぐんかんていいちらん、List of Japanese Imperial Navy Naval ship)は、明治維新から太平洋戦争(大東亜戦争、第二次世界大戦)終結の間に、大日本帝国海軍が保有または、保有を計画した艦艇の一覧である。現段階で、この一覧は全艦艇の網羅には程遠いものである。この一覧はウィキペディア内に記事があるかを確認する便宜のためにあり、新規記事が到着したときにはここに追加される。 なお、陸軍船舶兵が保有していた船舶は大日本帝国陸軍兵器一覧#船舶を参照 なお、艦種類別及び等級については、基本的に竣工時とする。終戦までに廃止された類別についてはその限りではない。また特記すべき変更がある場合はより重要と思われる類別に分類し、航空母艦への改造など変更前後の両方とも重要な場合は両方に分類する。日本海軍の艦種類別の変遷、大日本帝国海軍艦艇要目解説については、別稿で記述する。 目次 ? 1 黎明期 o 1.1 軍艦 o 1.2 運輸船 o 1.3 練習艦 o 1.4 御召艦 ? 2 艦艇 o 2.1 軍艦 ? 2.1.1 戦艦 ? 2.1.2 巡洋戦艦 ? 2.1.3 航空母艦 ? 2.1.3.1 商船改造航空母艦 ? 2.1.4 巡洋艦 ? 2.1.4.1 等級制定以前 ? 2.1.4.2 装甲巡洋艦 ? 2.1.4.3 防護巡洋艦 ? 2.1.4.4 一等巡洋艦

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原因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日本“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特征。日本为何能在19、20世纪势力迅速壮大,成为一个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国家。本文试从资本主义的确立、天皇制的确立与变形,思想领域和政治结构等方面来阐述。 甲午战争后,日本国家预算规模逐年膨胀,其中军费所占比例,只有1902年不到百分之三十,奇特年度通常均为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五十。国家预算的膨胀使得政府不断地增税和发行公债,因此帝国议会曾反对增税和扩军,而从民间搜刮到政府手中的货币再向以特殊资本家为中心的大资本家、大商人、大地主回流,成为企业资本。这样,有国营企业和同政府结合的特权资本的企业作为先导,资本主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确立的主要标志在于机械制造大工业的发达。 日本资本主义同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寄生地主制结合在一起,相互依存,于1900年前后确立起来,它同地主制结合的基础结构,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军事意义非常大,可以通过出口产品来赚取外汇,以便进口军舰、武器及其制造所需要的钢铁和机器等。第二,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一起并形成在产业各部门占据了垄断地位的金融垄断体制,以四大财阀的形式形成。三是日本资本主义一方面不得不在金融上依靠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具有掠夺朝鲜和中国的强烈要求。

天皇在奴时代是最大的奴隶主,在封建社会是大农奴主和封建领主。自公元12世纪末,随着幕府统治的形成,天皇大权日渐衰落,成为王权的一种象征。到明治维新前,改革派武士为了推翻幕府统治,提出“尊王攘夷”等口号,重新打出拥戴天皇的旗号,经过激烈的国内战争(戊辰战争),重新建立了天皇制的明治政府,近代天皇制基本确立。 资本主义一经确立与发展起来,资本家阶级的政治势力也就必然增大。日本资本主义是在专制天皇制的培育下,同半封建式的寄生地主制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因此,虽说资本主义已经确立,但资本家阶级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来取代天皇制而掌握国家政权。 1900年一年之中,日本相继修改了选举法和制定了治安警察法,创立了陆海军大臣现役将官制和政友会。这表明日本的阶级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其基本结构是:天皇制在保持其独立性的同时,与资本家、地主阶级结成同盟,来对抗工人阶级。而且,这种阶级结构是同日本派遣部队充当帝国主义联军的主力去镇压中国义和团反帝斗争这一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日本的帝国主义行径相呼应的。 随着这种政治结构的逐渐形成,在意识形态领域,美化、巩固这种政治结构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占了上风。甲午战争前,以通过国内民主革命的深入来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使日本能与欧美大国并驾齐驱的“绅士君”在日本民间很有影响力;而另一种思想即团结亚洲国家来反抗欧美的民主主权革命思想,由于民权运动遭到挫折以及欧美列强侵略东亚的愈演愈烈,国权主义逐渐压倒民权主义。随着甲

日本文化论文

中日文化认识的差异 摘要: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被遗忘了,被西洋节日入侵了。大多数人没有想着去过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特别是青年人都不愿意过传统节日。而日本人却用他们的灵活性把东西方的两大文明有机的融合、吸收、消化,最终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文明。 关键词:中国日本茶胡服节日 正文: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向西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面与库页岛、西伯利亚隔海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能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与亚欧大陆国的交流也变的更加方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自从日本国对外开放以来,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再吸收提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保存自己原有的文化基础这种社会制度。 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个大国,自中国而来的东西历来都是受到重视的,因为他们坚定的认为中国这个大国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所以有时候,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笃信甚至超过了中国人自己,在日本有一个江户医学,把中国传入的医书几乎本本奉为经典,尤其是对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真的是奉为圭臬,已经到了一个字研究的地步,这也是受了清代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影响,可以说日本人恪守中国学问准则的程度几乎天下第一。很多中国古籍的保存和整理都得益于他们,这一点是历代中国人都应该惭愧的。但是这也是日本人求真的结果,同时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做事很认真。 日本人的席地而坐,木屐、踏踏米、和服什么的都是由中国传入的,其原产地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而喝茶的习惯则是在纪元前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大约是前汉的时代,而茶的兴盛大约是在唐朝,日本人好多风俗习惯都是仿照唐朝的:日本人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了他们的文字,日本当时的都城平城京,城市建造布

大日本帝国陆军联队列表

大日本帝国陆军联队列表为以总结大日本帝国陆军联队编制单位列表。 目录 [隐藏] 1 步兵联队 1.1 独立步兵联队 1.2 近卫步兵联队 1.3 台湾步兵联队 1.4 支那驻屯步兵联队 1.5 机动步兵联队 1.6 后备步兵联队 1.7 近卫后备步兵联队 2 战车联队 3 骑兵联队 3.1 捜索联队 4 炮兵联队 4.1 师团野?山炮兵 4.2 机动炮兵联队 4.3 师团迫击炮联队 4.4 独立野炮兵联队 4.5 独立炮兵联队 4.6 独立山炮兵联队

4.8 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联队 4.9 要塞重炮兵联队 4.10 炮兵情报联队 4.11 骑炮兵联队 4.12 其他炮兵系联队 5 高射关系部队 5.1 高射炮联队 5.2 防空联队 5.3 其他 6 工兵联队 6.1 独立工兵联队 6.2 铁道联队 7 辎重兵联队 7.1 近卫辎重兵联队 7.2 独立辎重兵联队 7.3 自动车联队 8 混成联队 8.1 独立混成联队 9 电信联队 10 船舶部队

10.2 船舶炮兵 10.3 船舶通信联队 11 航空部队 11.1 航空联队?飞行联队 11.2 航空通信联队 11.3 航空情报联队 11.4 其他 ?12 空挺部队 ?13 特设联队 ?14 其他联队 ?15 关连项目 ?16 注释 ?17 参考文献 ?18 外部链接 步兵联队[编辑] 1~100 ?步兵第1联队?步兵第2联队?步兵第3联队?步兵第26联队 ?步兵第27联队 ?步兵第28联队 ?步兵第51联 ?步兵第52联 ?步兵第53联

?步兵第5联队?步兵第6联队?步兵第7联队?步兵第8联队?步兵第9联队?步兵第10联队?步兵第11联队?步兵第12联队?步兵第13联队?步兵第14联队?步兵第15联队?步兵第16联队?步兵第17联队?步兵第18联队?步兵第19联队?步兵第20联队?步兵第21联队?步兵第22联队?步兵第23联队?步兵第24联队?步兵第30联队 ?步兵第31联队 ?步兵第32联队 ?步兵第33联队 ?步兵第34联队 ?步兵第35联队 ?步兵第36联队 ?步兵第37联队 ?步兵第38联队 ?步兵第39联队 ?步兵第40联队 ?步兵第41联队 ?步兵第42联队 ?步兵第43联队 ?步兵第44联队 ?步兵第45联队 ?步兵第46联队 ?步兵第47联队 ?步兵第48联队 ?步兵第49联队 ?步兵第55联 ?步兵第56联 ?步兵第57联 ?步兵第58联 ?步兵第59联 ?步兵第60联 ?步兵第61联 ?步兵第62联 ?步兵第63联 ?步兵第64联 ?步兵第65联 ?步兵第66联 ?步兵第67联 ?步兵第68联 ?步兵第69联 ?步兵第70联 ?步兵第71联 ?步兵第72联 ?步兵第73联 ?步兵第74联

自考日语专科日本国概况 第四章 简答及论述

第四章 与大日本帝国宪法相比,日本国宪法具有哪些特点。 日本国宪法的特点是:(一)明确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的原则。新宪法提出国民享有的一切基本人权不能收到妨碍,比本人权作为不可侵犯的永久权利,受宪法保障。这与民治宪法规定的主权属于天皇,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有着根本的不同。(二)明确规定天皇只是国家的“象征”。新宪法否定了天皇专权制和封建的“主权在君”原则,把天皇从总揽一切统治权的国家元首地位,改为“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统一日本国民的象征”。(三)明确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和议会内阁制。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交给国会、内阁和法院,防止国家权力像战前和战时那样独裁化。(四)明确规定放弃战争权。新宪法规定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以及诉诸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此,不允许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军事力量,没有交战权。 皇室会议 皇室会议室皇室机构之一,它由内阁总理大臣、国会两院正副议长、最高法院院长、宫内厅长官、皇族2人等共18人组成。内阁总理大臣担任议长。皇室会议负责审议和决定皇位继承、摄政等皇室重大事项。 皇室经济会议 皇室经济会议是皇室机构之一,它由内阁总理大臣、国会两院正副议长、大藏大臣、宫内厅长官、会计检查院长官等8人组成。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议长。皇室经济会议负责审议和决定皇室的经济事项。 厚生省 厚生省是主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及公共卫生等事务的国家机关。 劳动省 劳动省市主管工会组织、调整劳资关系、规定劳动标准等事务的国家机关。 自治省 自治省市主管地方自治事务,负责指导和监督各级地方政府,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负责全国的选举事务的国家机关。 建设省 建设省市负责制定国家综合建设计划,统一管辖各种基本建设、计划、资金、资财、人力的国家机关。 邮政电讯通信省 邮政通信省市负责邮政、汇兑、电信等事务,并办理邮政储蓄和人寿保险以及邮政年金收入的国家机关。 农林水产省 农林水产省是主管农、林、畜、水产业的发展与改进,保证国民食粮的稳定供应以及与农林有关的事务的国家机关。 运输省 运输省市主管国内外陆、海、空交通运输事务,负责管理运输工具的制造、交通设施及旅游事业等的国家机关。 通商产业省 通商产业省是主管日本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资源能源、中小企业、工业技术、专利权等项工作的中央行政机关。 宫内厅 宫内厅直属总理府,负责掌管皇室及有关天皇国事行为的事务,并保管国玺。 全日农 “全日农”是全日本农民协会联合会的简称。全日农成立于1958年3月,是由日本农民协会全国联合会、日本农民协会新农村建设派和全国农民协会第三个农民团体联合组成的。全日农只是三个农民团体的联盟,允许会员保有支持不同政党的自由。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成立于1950年7月,是日本最大的全国性工会组织,由50个行业工会组成,大部分是政府、地方自治体机关及国营公共企业的工会。 全日本劳动总同盟 全日本劳动总同盟成立于1964年11月,是日本全国第二大工会组织,由全日本工会会议、日本工会总同盟和全日本关公厅工会协议会等三个全国性工会联合组成,有二十多个下属行业工会。同盟是日本工会运动右翼代表,提倡议会民主、劳资合作、在劳资共存中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人地位。 天皇行使的国事行为有哪些? 天皇行使的国事行为包括:根据国会的题目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根据内阁的题目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公布条约、法律、政令、宪法修正案;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公告国会议员选举;认证大臣和重要官员的任免;认证外交文书和国书;认证大赦、特赦、减刑、免刑、复权;授予荣誉称号,接见外国大使、公使;举行仪式等。天皇的所有的国事行为都必须在内阁的建议或同意下进行,天皇不能直接干预国政。 新产别 “新产别”是全国产业工会联合会的简称。新产别成立于1949年12月,是由1948你那成立的产别民主化同盟发展起来的全国性工会组织。它提倡工会的独立自主。 简述日本法院组织系统的构成。 日本法院的组织系统分为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两大类。其中,下级法院又分为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四种。日本全国有1所最高法院,8所高等法院、50所地方法院,50所家庭法院和多所简易法院。违宪审查权 “违宪审查权”是日本最高法院拥有的权力之一。按照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原则,日本最高法院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和市政机关发布的政令、省令、规则等法规以及处

日清日露戦争と日本帝国主义

日清?日露戦争と日本帝国主義 1894年、朝鮮での甲午農民戦争と呼ばれる大規模な反乱が発生したのを契機にして、日清両国が朝鮮に出兵し、日清戦争が起こった。次ぎに義和団の乱が起こると、日本を主力とする8カ国連合軍は、1900年、北京に進駐した。続いて、満州を占領していたロシアが韓国に勢力を伸ばすや否や、日本は日英同盟を結んでロシアに対抗し、 1904年にはついに日露戦争が勃発した。明治末期には日清?日露という大きな戦争が起こったが、その勝利を通じて日本は歴史上初めての海外植民地を手に入れ、帝国主義国に転化していったと言える。 みなさんは、福沢諭吉という人を知っているだろうか。現在の慶応大学の創立者なのだが、一万円札に載っている人物と言った方がわかるかも知れない。この諭吉は「天は人の上に人を造らず、人の下に人を造らず」という有名な人間平等宣言を記すとともに、西洋文明を学ぶことによって「一身独立、一国独立」すべきだと説いた学者で、明治を代表する思想的指導者であり、近代教育の祖とも言われる人物である。その諭吉でさえ、1985年には「脱亜論」を展開し、アジアを蔑視し、「朝鮮?中国と接する時は、ヨーロッパの国々が接するのと同じやり方で接すればいいのである。」と侵略を肯定するようになった。そして日清戦争に当たっては、「これは文明と野蛮の戦争であり、文明国日本にとって、清との戦いは正義の戦いである」と新聞に書くに至ったのである。日清戦争に対する日本国内の反応は「好戦気分」の洪水であった。 日露戦争は薄氷の勝利であったとはいえ、アジアの小国日本が世界の大国ロシアを破ったというニュースは、日本人は言うまでもなく、19世紀以来、ヨーロッパの列強の侵略に悩まされてきたアジア諸国の人々を驚喜させた。独立後最初のインド大統領となったネルーも「日露戦争での日本の勝利は、アジアの民衆に民族独立への大きな希望を与えた」と書いている。ところが、日韓併合など、日本がその後にとった行動は、ことごとくアジア民衆の希望を裏切るものだった。日本はヨーロッパ列強諸国と手を結び、アジア支配に加わったのである。まさに「脱亜入欧」である。これを知ったネルーは、「しかし、気がつくと、それは希望を与えたのではなく、飢えた狼をもう一匹増やしただけであった。」と書き添えている。 日本政府は日清戦争で得た賠償金をもとに金本位制を確立し、1901年に鉄鋼生産のために官営の八幡製鉄所が操業を開始し、兵器、造船など諸産業発展の基礎を作り上げた。こうした産業革命の展開の中で、三井家、岩崎家(三菱)などの政商が巨大な産業資本家となり、二つの戦争を通して財閥を形成するようになった。 1912年明治天皇が没し、大正の世となった。1914年に第1次世界大戦が始まると、日本は日英同盟を口実にして参戦し、翌年には中華民国の袁世凱政権に中国の主権を侵す「二十一カ条要求」をつきつけ、その大部分を強引に認めさせた。この第1次世界大戦はかつてない好景気を日本にもたらし、戦争成金が続出した。日本の輸出は1914年から1919年までの5年間で4倍以上に増加

谈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我看日本 大和民族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民族。无论是《菊花与刀》还是《樱花与武士》 ,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似乎都想靠着二手三手的资料和几年的旅日经历, 清晰的描述日本社会的演进, 但这似乎太难了。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也好, 民族的劣根性也罢, 似乎不是旁观者能够准确体会的, 也不是身在其中的该国国民所能准确概括的。就我个人而言, 日本, 是一个让我敬佩让我愁的国家。 之所以敬佩。原因有三。 其一,日本人好学。谁强跟谁学,学得也很灵活,见风使舵,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古代中国强,那跟中国人学。学制度,大化改新;学宗教,弘扬佛法;学文化,文字、服装、舞蹈、饮茶。但是有一点他没学好, 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没学, 这给日本后来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没科举意味着官职是世袭罔替的,这也是导致日本天皇式微,幕府强大的原因之一。到了近代,中国不行了,美国鬼子找上门了,那人家就跟美国学。人家不耻“上学” ,不惜一切代价的学,学最好的,哪个国家的好东西都藏着掖着想垄断是吧,那我“偷师” 。比如说, 德国啤酒最好是吧, 那人家就派个人去德国慕尼黑的啤酒工厂里工作, 那哥们也忠于天皇, 成天下了班没事就往厂子门口等着, 等着往总经理的汽车上撞, 只为了尽快结识总经理, 进入管理层,拿到配方。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这种不择手段的“学习”真的是让我大受刺激。我个人认为这种学习精神值得全世界学生、学徒发扬光大。可是感觉中国的传统总是在宣扬“不耻下问”的难能可贵,历史书上动不动就说古代多么多么辉煌,什么什么领先,不知是适度的民族自豪感还是过度的民族自卑感。 其二,日本人能创新(但不是原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学生考试一样,我刚开始抄你的是吧, 但是全盘照抄之后我再自己琢磨琢磨, 稍微一改进就把你超越了, 考出来的分数比你还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起点高,发展快啊。刚开始不知道怎么造汽车、造电视吧,但我几年之后就比你强,东芝、松下、索尼、夏普……带电的、顶级的全是日本货。我质量比你好,款式比你新,用料比你少,价钱比你高,就是卖得好!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日语一年级一班崔蕊学号13100722 日本的茶道缘起于中国,却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的以“饮”为主。中国人将饮茶融入生活,没有任何仪式,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当疲惫于劳乏的都市生活后,静下心来,沏一壶茶,或携二三友,在个安静淡雅的地方小聚闲谈。中国茶讲意境,却也是人们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一部分。而日本的茶道虽承袭中国茶文化的种种,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中国茶艺影响颇深。但日本茶道追求的是更加极端的境界。赋予给茶道更繁杂的过程,及更庄重的意义。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历史与发展是从唐代开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主要是由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的。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最澄和尚赴天台山国清寺留学返回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经典,也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载于近江的台麓山地区。最澄成为了日本植茶技术的开拓者。 与最澄同一时期来华的弘法大师在长安青龙寺学习密宗教义,回国后在高野山金刚寺创真宗言,成为开创“东密”的大师,并从中国带回了制茶的石臼和制茶技术。中本平安朝的时候,弘法大师上了一份《空海给奉献表》于嵯峨天皇,其中道:“……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这是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 嵯峨天皇巡幸韩崎之地经过崇福寺来到梵释寺时,留唐归来并兼任两寺大僧都的永忠和尚亲自烹茶献给天皇,天皇很喜欢,当场赐衣,这是日本正史中有关天皇饮茶的最早记载。 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15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领悟出“佛法存于汤茶”的道理。村田珠光以此开创了独特的崇尚自然朴素的茶风——草庵茶。将军义政的推崇使草庵茶在京都附近普及开来。继村田珠光后武野绍鸥对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将和歌理论注入茶道中。千利修则将茶道推向平民。之后又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茶道的形式样态。 二.日本茶道的规程 日本的茶道仪式繁杂而且庄重。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为体现茶室中人人平等,在过去要把象征阶级地位的如宝剑,佩刀,珠宝等物品留在室外。茶室不仅讲究室内布局与装饰,也要室外有幽雅环境。室内布有古董玩物等,典雅大气。茶客进入茶室后要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受教。茶人要身着和服跪在榻榻米上,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杯,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献茶前先献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之位,然后接着献茶。 献茶的礼仪很讲究:茶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然后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饮茶时嘴要发出吱吱响声,以表对茶的赞扬。饮毕,客人要说吉利话,特别要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布局的优雅及感谢主人款待。这就是普通茶道的全过程。 当然在茶道的最高礼待中,献茶前请客人吃丰盛美味的“怀石料理”,即用鱼,蔬菜,海草,竹荀等精致菜肴。 三.日本茶道的精神 日本茶道精神主要与禅的思想相联系。总结起来即“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

《明治宪法》体制的四大支柱机构

《明治宪法》体制的四大支柱机构 摘要:1889年日本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明治宪法》。明治宪法下设众多的国家机构,这些国家机构根据《明治宪法》的规定划分职权,各自依照职权的性质和范围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在众多的国家机构中,内阁、帝国议会、枢密院和军部处在国家政治权力中心,属于宪法体制的四大支柱。本文欲通过对四大支柱机构的介绍,加深我们对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明治宪法》内阁帝国议会枢密院军部 《明治宪法》即《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首部宪法。这部宪法公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 《明治宪法》体制下,天皇居于该宪法的核心地位,掌握国家大权。其下有内阁、帝国议会、枢密院和军部这四大支柱机构,辅弼天皇,代天皇行使其立法、行政、军事大权。 一、内阁 日本于1885年末废除了太政官制,建立起了内阁制度。1885年12月22日,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基于《内阁职权》组成了第一任内阁。 (一)内阁的性质和地位 内阁是天皇制下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代天皇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执行机关。内阁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系列的行政管理活动,贯彻天皇的意志。明治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凡法律、敕令及有关国务之敕诏,须有国务大臣之副署”。从字面上看,内阁对于法律、敕令等决策有批准权,如果内阁不希望某个决策通过,可以不副署。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明治宪法第十条规定“天皇规定行政部门之官制及文武官员之俸给,任免文武官员”,而内阁中的国务大臣都是该条所述的文武官员,因此,第五十五条第二款可以说是摆设。由此可见,相对于天皇的绝对统治权,内阁处于从属地位。 (二)内阁的组成和任期 根据1885年12月颁布的《内阁职权》和1889年12月颁布的《内阁官制》规定,内阁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各省大臣以及书记官长、法制长官组成。内阁的直属机关包括内阁书记官局、记录局、内阁文库、会计局、官报局、修史局、法制局和赏勋局。内阁下辖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递信等省。 内阁并无固定任期。《明治宪法》中并未提到“内阁”、“内阁总理大臣”等词语,只在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提到“国务大臣”的内容。这种情况是由于《明治宪法》规定了天皇对文武大臣的任免权,内阁的更迭是天皇的权力事项。这种权力机制使得内阁固定任期制度变成不可能。宪法制定者在解释这一情况时说:“大臣对国法负有责任,而裁制其责者乃君主而非人民,因为君主拥有国家的主权……故大臣对君主负直接责任,而对人民负有间接责任……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的战略方针;汪精卫亲日派集团投敌叛国建立伪政权;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及奴化政策;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种种罪行,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日本首相平沼所说的一段话的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将第一个子目内容加以整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 2.通过小结时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的归纳,可以将本课内容加以整理,形成整体认识。 3.注重音乐及影像资料的运用,尽量让枯燥的历史通过现代化的媒体生动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汪精卫集团投敌卖国,成为可耻的汉奸卖国贼,汪伪政权也就成了日本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汪精卫等人是历史的罪人,他们的行为将受到中国人民永远的谴责和唾骂。 2.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暴的法西斯统治,给沦陷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发学生坚决地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情感;同时对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应该倍感珍惜。 3.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打击和动摇了日伪的统治。正是因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不断反抗,我们才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及其后果;日本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 难点:日本对沦陷区掠夺的内容、方式和手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包括 .影像资料:《铁道游击队》片断。 2.音乐资料:歌曲《在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 3.图片资料:《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等相关图

日本文化论文 我眼中的日本

论日本文化 本学期有幸选到了老师的“日本历史”公选课。就我所知,这门课有很多同学都想选。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选呢?我认为首先是日本这个民族和我们中国有着很复杂的关系,不论是古代的日本向中国学习,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等,还是近代日本发动了令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苦难的侵华战争。都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集的一部分。就我个人而言,是怀着对日本的极大的兴趣来选这门课的。诚然大部分时间,说对日本感兴趣会让人觉得是亲日,是卖国倾向。但是最近越来越发现,作为中国,想在与日本的交流,合作和竞争中处于一个上风的位置或者有利可图;作为一个中国人,想正确全面地认识日本。觉必须抛弃心中的偏见和痛恨,以一个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来学习日本和日本的文化。我个人对日本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小时候总是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时怎么样怎么样,就十分的反感日本或者说是畏惧日本也不为过。后来上学了,通过书本或是电视上放的抗日电影,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努力战胜了小日本。便又变得十分自豪,但是对日本的讨厌却是未曾改变。知道后来看了一些关于日本的书籍、电影和动漫之后才对日本的看法有所改观。以下是我的一己之见,谨供参考,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一.日本战国 此词汇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条中出现的“天下战国之上(天下戦国の上は)”一句。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从室町幕府时代爆发了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因此有的人说日本没有战国,但就我而言,不论战国与否,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是不会改变的。今川义元、北条早云、北条氏康、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斋藤道三、松永久秀,毛利元就、伊达政宗、上杉谦信等名字只要是玩日本战国系列游戏的人都耳熟能详。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也称作征夷大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日本的这段历史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何其相似。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无义战”,但日本的战国时期也不例外。总结起来就是“下克上”三个字。整个日本战国时代都充斥着重臣杀害主公然后自立的事。以织田信长来说,他从西方购买了火枪的武器,可见日本当时的割据势力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们虽然忙于国内战争,但并未一味排外,反而懂得引进先进事物,虽然这些是为了征战。但是我们也不能磨灭他的历史眼光。说到日本战国,武士道精神是不能忽视的。这种精神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了。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以及孔孟之道和亚洲甚至世界各国文化。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奥义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