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作业指导书

FMEA作业指导书
FMEA作业指导书

1.目的

通过产品设计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潜在失效及后果,寻找能避免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的对策措施,从而及时消除实际的或潜在的不合格,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产品、新工艺及其更改,以及由普通变差引起的质量问题对产品设计或工序过程可能造成失效后果的分析和预防。

3.权责

3.1.技术部:负责组织设计、过程FMEA,制订相应对策措施。

3.2.模具设计课、生产部、采购课、品质部及相关部门:参与FMEA分析,并承担对策措施中的相应责任。

3.3.各生产部门:负责对策措施的实施。

3.4.项目副总:负责DFMEA、PFMEA对策的核准。

4.定义:

4.1.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2.DFMEA:设计FMEA

4.3.PFMEA: 过程FMEA.

4.4.RPN: 风险顺序数,RPN=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

4.5.CFT:多功能小组

4.6.CP: 控制计划

5.作业内容

5.1.FMEA流程图:无

5.2.FMEA准备工作.

5.2.1.DFMEA的准备工作.

5.2.1.1.新项目评估时,根据客户要求制定,新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PPT档或DFMEA,由技

术部负责组织,包含模具设计、品质部、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技朮人员成立CFT小组,并指定一人为CFT小组组长,负责主导FMEA并跟进预防措施的施实.

5.2.1.2.制定DFMEA 必须从所要分析的系统、子系统及/或零组件的方块图着手,故在制定

DFMEA之前由项目工程师制定方块图,以做DFMEA分析时使用,此方块图应说明所要分析的各项目之间的主要关系,并建立一套合符逻辑的分析顺序,制定FMEA时,使用的方块图应附在FMEA中;

5.2.2.PFMEA的准备工作

5.2.2.1.由技术部负责组织,包含各生产部门,品质部及相关部门人员成立CFT小组,并指定

一人为CFT小组组长, 负责主导FMEA并跟进预防措施的施实.

5.2.2.2.初始过程流程图已确定,具体参考《产品先期策划与开发控制程序》执行,使用的流

程图应附在FMEA中.

5.2.2.3.特性矩阵图已确定,具体参考《产品先期策划与开发控制程序》执行.

5.2.3.FMEA编号:按照《工程图纸技术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执行。

5.2.4.FMEA抬头栏目(项目,过程责任,编制人,车型/车辆类型,关键日期,FMEA编制/修订日

期,核心小组)的填写参考FMEA手册. 此关键日期DFMEA应为发行工程图前2-3天,PFMEA 应为试产前2-3天.

5.3.找出潜在失效模式.

5.3.1.DFMEA潜在失效模式:

5.3.1.1.CFT小组应使用历史数据,针对相似产品、服务、保证资料、顾客抱怨、及其它可

取得信息,加以定义失效。

5.3.1.2.CFT小组应使用统计推论、仿真分析、同步工程及可靠度工程等以确认及定义失效.

5.3.1.3.CFT小组应根据初始功能、性能、初始材料清单、及其它的相关数据进行失效模式分

析.

5.3.1.4.CFT小组必须将制造/装配需求纳入考虑,可能出现的潜在失效模式和/或其原因.

5.3.1.5.CFT小组应将制造/装配上一些技术的限制纳入考虑,如:必要的模型设计、限定的

表面处理、工模具组装空间/进出、限定的铁材硬度、制程能力/性能。

5.3.1.

6.以往设计的经验;类似产品的设计经验;合理的推测;同行业的经验;CFT小组成员

的经验。

5.3.1.7.潜在失效模式应以「物理的」或技术用语描述,而非以顾客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如:

破碎、变形、松脱、外漏、生锈、断裂、打滑、不能支撑(结构上的)、间歇的信号、没有信号、电磁兼容性/射频干扰偏差等。

5.3.2.PFMEA潜在失效模式:

5.3.2.1.尽可能精确地指出此制程或操作程序的目的。如果特定制程包含多项的操作程序

( 如:组装) 且有不同的潜在失效模式,最好是把这些操作程序列为单独的项目分析。

5.3.2.2.在PFMEA 作业中,会假定进料/零件均为合格,除非FMEA 小组依据历来的数

据显示进料的品质有缺点,则可纳入分析。描述方式不局限于弯曲、毛边、孔偏位、破裂、孔太浅、未打孔、搬运损坏、脏污、孔太深、表面太粗糙、变形、表面太光滑、开放电路、短路、未贴卷标等

5.3.2.3.类似产品的生产经验;合理的推测;同行业的经验;CFT小组成员的经验。

5.4.失效后果分析

5.4.1.CFT小组针对每一种失效模式分析其失效后果.

5.4.2.失效后果的描述应是从客户的感受上进行,如:噪音、粗糙、操作不规则、无法操作、

外观不良、异味、不稳定、操作不良、间歇性操作、热渗漏、校准不符等根据失效后果确定其严重度与级别,严重度评价准则如下:

5.4.3.严重度是针对失效模式有关最严重的后果等级。只有透过设计的变更,才能降低严重

度的等级。小组成员应对评价标准及等级系统有一致的共识,即使针对个别的产品分析有所修订,对其共识亦应该一致。

5.4.4.对于严重度高且属关键特殊特性的应在级别栏中用符“*”符号,对于若会影响后工序或

是客户安全时,即S≥8的则统一在级别栏中用“★” 符号,对于严重度一般则在级别栏中可不填。严重度为1时可不做进一步的分析。

5.5.潜在失效起因/机理分析

5.5.1.DFMEA的潜在失效起因应从以下方面考虑:使用的材料不正确、设计寿命的假设不

足、压力过大、润滑能力不足、保养说明不适宜、计算程序不正确、软件规格不适宜、表面处理规格不足、行程规格不足、所规定的摩擦力材料规格不适宜、过热、所定的公差不适当等方

面;

5.5.2.PFMEA的潜在失效起因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扭力不当(过度或不足)、焊接不当(电流、

时间或压力)、量测不精确、热处理不当(时间或温度)、不当的浇注/空气流通、润滑不足或未润滑、零组件遗失或误置等方面;

5.5.3.DFMEA的失效机理应从:金属疲劳、材料不稳定、变形、化学氧化、磨损、电移、

弯曲、锈蚀等方面加以考虑;

5.5.4.PFMEA失效机理应从:定位装置磨损、工具磨损、定位装置有碎屑、工具损坏、机

器设定不当、程序运作不当等方面加以考虑;

5.5.5.针对每一种失效模式所引起的每一种后果,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列出所有能想象得到的

失效原因.

5.5.

6.对失效的根本起因不详,CFT小组应建议有关部门/相关方通过检测,设计等方法来确定

起因,检验部门应详细记录检测过程,并提出本项的改进措施报CFT小组。

5.5.7.在PFMEA中使用明确的错误或功能失效用语(如:操作员未安装封口)不要用“操作工

失误”这样的理由作为潜在的失效,应从工艺和系统中寻找失效的根本原因。

5.6.频度评价和分析

5.6.1.针对每一种潜在失效起因/机理,根据现行的设计经验、过程控制(预防/探测)方法,确定

其发生频度(O)及探测度(D);对于所有现行过程控制的预防和探测,都应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的说明。应该说明的是;频度是特定原因/机制在设计中可能发生的机率。频度的评价等级分数是相对值,而非绝对值。只有进行设计变更或过程变更才是降低发生率的唯一方法。

5.6.2.频度评价准则: (FMEA制作时的相对评分,并不一定是反映实际可能的发生率。)

5.7.现行设计/过程控制的预防和探测

5.7.1.现行设计控制应列举预防、设计验收/检验,或其它以设计适用性。现行管制( 如:

设计审查、失效/安全设计,如:压力阀,数学计算、线上/实验室测试、可行性评估、原型测试),都是针对相同的或类似设计所使用的控制预防方法。小组应着眼于改进设计控制;例如:在实验室中创造出系统测试,或创造出系统模式计算程序等。设计控制的预防和探测都是控制方法,预防:预防失效原因/机制或失效模式发生,或降低发生的频度;检测:检测失效原因/

机制或失效模式,可由分析的方法或物理的方法在大批量生产前查出。

5.7.2.过程控制的方式类型:预防:预防失效的原因/机制,或降低发生的机率;检测:检测

失效的原因/机制,或失效模式据以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可能的话,第一种方式(预防管制)是较好的方式。本手册PFMEA 的过程控制有两栏( 意即:分开预防控制及检测控制),以协助小组能迅速以目视区分两种类型控制方式。

5.7.3.探测度评价准则:

5.7.3.1.探测度:是指在零部件、子系统或系统投产之前,用现行设计控制/过程控制方法来

探测潜在失效原因/机理(设计薄弱部分)能力的评价指针;注:在定出探测度评分后,小组应再审查频度,以确定频度是否仍然恰当。

5.7.3.2.以下为DFMEA探测评价准则:

5.7.3.3.以下为PFMEA的探测评价准则.

5.7.4.计算RPN值,RPN=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

(检验类型: A : 防错法 B : 量具测量 C : 人工检验)

5.8.建议并采取措施:

5.8.1.DFMEA建议并采取措施:

5.8.1.1.对每一种/类产品,CFT小组根据客户的要求或现行设计/工艺水平,规定出合适的

RPN目标值, 如无特定的要求,建议所有RPN值≥70都应采取措施。

5.8.1.2.建议措施,应首先考虑高严重度、高RPN 值及其它由小组指定的项目。建议措施

的考虑顺序应为:降低严重度、频度及探测度。

5.8.1.3.建议措施可参考以下措施,但不应局限于以下措施:1. 修订设计几何和/或公差;2.

修订材料规格;3.实验计划法;4.修订测试计划?唯有设计变更,方能降低严重度评价等级。

唯有设计变更消除或管制一项或多项失效模式的原因/机制,方能降低发生率评价等级。增加设计验收/查证等措施,仅能降低侦测度的评价等级。

5.8.1.4.不论RPN 高低,当严重度是9 或10 时,特须注意现行的设计控制或预防/纠正

措施要将该风险列入控制并采取措施。

5.8.2.PFMEA建议并采取措施:

5.8.2.1.对每一种/类产品,CFT小组根据客户的要求或现行设计/工艺水平,规定出合适的RPN目标值, 如无特定的要求,建议所有RPN值≥100都应采取措施。

5.8.2.2.建议措施,应首先考虑高严重度、高RPN 及其它由小组指定的项目。制定建议措施的顺序为:降低严重度、频度及探测度。

5.8.2.3.不论RPN 高低,当严重度是9 或10 时,特须注意现行的设计控制或预防/纠正措施要将该风险列入控制并采取措施。

5.8.2.4.如果要降低发生的机率,必须修订过程和/或设计。还要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过程研究,连同适当的信息回馈,以持续改善及预防缺点发生。

5.8.2.5.只有设计和/或制程修改,方能降低严重度评价等级。

5.8.2.

6.不建议采用提高探测度来纠正/预防措施,增加质量检测的频率不是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只能暂时为之,应以永久性的纠正/预防措施为本,必需强调是预防不良而非探测不良,即纠正/预防措施应以降低不良的发生率作为主体内容(如防呆法),只有通过设计变更方能降低严重度的评价等级;

5.8.3.对需要采取措施的失效模式,CFT小组成员应集思广益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及建议,所有建议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RPN值.对策建议要突出对过程特性的控制.

5.8.4.所有的对策措施都应该将实施的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应部门,并明确预计完成日期(此日期应定在关键日期之前,关键日期一般在确定工程图样或试生产前2~3天).

5.8.5.对策措施由CFT小组负责人填《纠正预防措施单》报副总经理批准,经批准后分发给各责任部门,付诸实施.

5.8.

6.承担FMEA纠正/预防措施的责任部门,在接到《纠正预防措施单》后应严格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应按要求如实填写记录,有关工艺参数,进程效果和存在问题,对实施中发生意外缺陷或不能阻止失效的情况及时向CFT小组反映.

5.8.7.CFT小组应指定专人对执行建议措施的责任部门进行指导、检查和协调,及时处理责任部门的反馈信息,确保纠正/预防措施在关键日期完成.

5.8.8.对于RPN值<70无论其值是多少,如果有比现行过程控制预防和探测更好的建议措施都可提出,如没有任何的建议措施,必需在建议措施栏中注明“无”。

5.9.措施结果及跟踪行动

5.9.1.所有建议措施完成后应对相应评分进行重新评价,如果有必要进一步措施,则应重复

分析。应随时能着眼于持续不断的改善

5.9.2.措施结果跟进负责工程师可使用下列方法确定建议措施已经执行,但不应局限于以下

方法:确认设计要求已达到

确定过程/产品要求已达到;

审查工程图纸、制程/产品规格、和工序流程,确定所有组装/制造的文件变更;

审查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内是否包含建议措施的相关内容。

5.10.重新量化RPN值

5.10.1.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在建议项目试验完成后,将填写完整的《纠正预防措施单》交给CFT

小组,CFT小组应对所完成的FMEA进行验证,并重新测算风险顺序数.

5.10.2.对已获效果的项目,其纠正后的实施措施,工艺参数由技术部纳入正常的工艺规程,作为CP的输入,按《文件记录控制程序》执行,对不足部分应再次进行失效分析,直到RPN值达到要求.

5.11.在FMEA完成后,CFT小组应对FMEA进行检查,当发现FMEA有不符合的内容时,应给出意见/措施,并对FMEA进行修订,除非不适用。

5.12.当有下列情况时,应对FMEA进行修订:

5.12.1.功能、性能发生更改.

5.12.2.产品不良率明显上升.

5.12.3.工程变更.

5.12.4.客户重复投诉或退货.

5.12.5.新材料,新技术或新工艺投入.

5.12.

6.主要原材料变更.

5.13.FMEA必需具备:

5.13.1.确认已知及潜在失效模式

5.13.2.确认每一失效模式的后果和原因

5.13.3.确定风险顺序数(包括严重度、频率及探测度)

5.13.4.制定纠正措施和跟进

5.14.FMEA的持续追踪

5.14.1.FMEA 的持续追踪是非常重要的,其相关措施应推广到各相关作业。负责工程师应确

保所有建议的措施均已有效执行。FMEA是动态的文件,应在整个产品的生产前期或纵使在生产中不断的利用并更新,并在提交PPAP时应是最新版本。

5.14.2.FMEA不仅是填表的工作,而是以FMEA的方法来消除风险及策划适当的控制来达到

顾客的满意,在制作FMEA时应尽可能的记录全部的分析过程。

6.相关文件:

6.1.《产品先期策划与开发控制程序》

6.2.《文件记录控制程序》

7.使用表格:

7.1.《设计/过程FMEA》

DFMEA严重度评估标准

PFMEA 严重度评估标准

DFMEA频度评估标准PFMEA频度评价标准

DFMEA探测度评估标准

PFMEA 探测度评价标准

FMEA作业指导书

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文件编号:KH/Z07-GD-024-2015 批准:刘丽 FMEA作业指导书 2015年4月28日发布 2015年5月1日实施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定是根据TS16949:2009程序文件对产品质量体系要求制定。本规定由质保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质保部负责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庄显坤

1. 目的。 确定过程/产品潜在失效模式;确定设计、制造或装配过程中失效的起因,以减少失效发生或找出失效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编制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对策。 2. 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修改产品、设计变更以及应用环境发生变更时的设计、试生产和批量生产。 3. 职责 3.1 技术部为过程/产品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的归口部门。 3.2 质量部、设备部、各制造部为配合部门,参与过程/产品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的制订及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定义 FMEA是一种分析方法,它确保了产品与过程开发(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的过程中,考虑并且处理了潜在的问题。它是将跨职能小组的集体知识文件化。 4.2 在项目策划过程中,由技术部组织项目工程师、设备部、质量部和制造部相关人员成立FMEA小组进行分析。它贯穿于设计和制造开发过程的每一阶段,并且也可以用于问题解决。 4.3 FMEA小组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产品的设计失效模式分析,编制《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在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依据过程流程图,分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每一工序(工位)动作(操作),评定过程(工序)的风险,填写《过程流程/风险评定表》,并确定需执行PFMEA的中、高风险的过程(工序)。 4.4 FMEA小组的开发是一个涉及整个产品实现过程的多方论证的过动,它的有效实施依赖于良好的策划。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对所需资源的承诺至关重要。FMEA小组开发的关键就是过程所有者以及技术部经理的承诺,因此技术部经理负有开发并维护FMEA 的责任。 4.5 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设计DFMEA 4.5.1 FMEA表格附后,填入表格的信息说明如下: A FMEA编号

(精选)工艺文件编制控制作业指导书

文件更改记录 1.目的 工艺文件的编制是根据设计输入及设计输出文件的要求制订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以满足规定要求,并使工艺文件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在生产中使用有效版本的生产图样及工艺文件。 2.范围 适用于工艺部工艺人员制定生产部各岗位作业指导书、产品补充工艺,对图纸的工艺更改、工艺装备图样,工艺验证的申请、审查、批准,过程记录表,镀锌产品制作工艺点检表,WPS的制作。. 3.引用文件 《生产过程控制》 《质量策划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4.职责 工艺部工艺人员负责工艺文件的制订,组织工艺验证及其实施。 工艺部主管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审核。 工艺部主管负责对补充工艺、工艺更改、过程记录表、镀锌产品制作工艺点检表、WPS进行批准。 生产部经理负责对工艺验证进行批准。 生产部经理负责对作业指导书、SOP文件进行批准。 5.规定及要求 5.1 作业指导书编制及更新 作业指导书编制更新条件:

导书。另外根据领导部门的要求进行编制。 b)作业指导书每年进行更新,根据这一年内作业指导书所涉及的内容变化进行更新,更新内容要求包含所有长期使用的补充工艺内容。 c) 更新作业指导书不受次数限制,也可以更新需求随时更新。 下发更新填写《作业指导书签收单》。 下发和更新作业指导书要求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培训上报到HR统一安排进行,并填写培训签到表。 作业指导书应根据需求发放到涉及的所有部门,可能包括的部门有生产部、质量部、仓库、采购、订单计划部等,发放的数量由相应部门管理人员提出需求数量,统一由工艺人员发放,各部门负责人需要负责保管和使用这些文件。 作业指导书在建立和更新过程中需要填写《文件更改审批单》。审批通过后建立更新。 5.2 补充工艺和工艺更改的编制控制 5.2.1 编制 对于常规产品,工艺评审确认是否需要下发补充工艺,如果作业指导书内容可以覆盖产品的制作,则不需要下发补充工艺,如果不能覆盖需要下发。 对公司非常规产品,按《质量策划程序》进行质量策划后,工艺人员根据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确定工艺流程,并在二天时间内编出《补充工艺表》。将补充工艺下发。 当生产图纸及工单下发后,工艺人员负责核实图纸的相关信息,负责编程的工艺人员复核零件的工单和图纸,工程师负责定位焊接工单和图纸的复核,并把主要信息记录在《工艺质量重点关注点》每天更新在晨会中心,工艺员负责车间三个区域看板上的《工艺质量重点关注点》的更新。工艺人员发现图纸技术要求超出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内容,或其它认为重点的要求,也必须编制《补充工艺表》,签字后交工艺部主管审批并下发。 《补充工艺表》首次编制版本号标识为“A”,如需作修改则则继续下发新的补充工艺表,对上一个补充工艺表进行补充说明。 一套补充工艺由工艺部存档保管。 按照生产图样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需增加工艺装备和自制测量工具,工艺部工艺人员必须根据图样结构,工艺方案要求,设计工艺装备图样、自制测量工具图样,并填写《额外用料申请单》或《采购申请单》,签字后交工艺部主管和生产经理审批。额外用料申请单签字完成后交由日计划排产,采购申请单交由采购员采购。 补充工艺根据需要注释跟随订单或者长期使用,如针对单独订单的补充工艺在文件上标明“订单结束后自动报废,与订单图纸一起回收”;长期使用的补充工艺注明“长期使用”,或根据需求定期更新到相关作业指导书中。 5.2.2 审批 工艺部主管负责对工艺人员所编写的工艺进行审批,核对工艺是否能满足生产图样、技术标准的要求。 a) 若不满足,则提出修改意见或指出不妥之处签名后交工艺人员进行修订,必要时记录不妥之处,作为工艺人员业绩考核的统计数据,并督促其总结提高改进。 b) 若满足要求,则在审批栏内签名后下发。 5.2.3 下发 补充工艺下发时要进行培训,接受培训人员须在工艺部留档的一份上进行确认签字,签字完成后的版本扫描发送给所有工艺部人员,补充工艺下发时填写《补充工艺签收单》。另外工艺人员将经审批同意的补充工艺下发至生产助理手中,并根据实际需求生产助理张贴在现场相应看板。

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JH-GL-GC-046编制工程部批准黄剑1.目的 根据《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里的要求,特制定潜在失效模式作业指导书,本指导书规定了潜在失效模式报告的编制要求及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FMEA的编制和实施,包含设计、打样、试生产和批量生产阶段。 3.术语 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 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 4.职责 4.1 研发部负责牵头与设计或变更有关FMEA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4.2 工程部负责牵头过程或工艺改进有关的FMEA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4.3 研发部、生产部、工程部、质管部等都参与到过程与设计FMEA的讨论、制作和修改。 5. 编制和修订FMEA的时机 5.1设计过程中需编制设计FMEA,避免出现以往的失误和设计可能出现的误区,以便使设计过程最佳,节约设计成本。 5.2 试生产时需要编制过程FMEA,借鉴以往的最优控制经验,使试生产过程风险可控。 5.3 在试生产结束后升级试生产过程FMEA到量产过程FMEA,总结试生产遇到的问题,增加或优化到量产的过程FMEA中。 5.4 量产中遇到质量问题时或客户投诉质量问题时需不断完善过程FMEA。 5.5产品更改、过程更改、顾客反馈的信息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对FMEA有影响时,需重新进行FMEA 分析与修订。 6. FMEA的分析对象 FMEA的优先分析对涉及风险系数较大的工艺过程的工序。 7. FMEA 的编制 7.1明确设计/过程FMEA表中各栏目的含义: a) 设计/过程功能要求:工序号、工序名称和该工序主要的工作内容。 b) 潜在失效模式:可能出现不满足要求的缺陷形式。 c) 潜在失效的后果:通过分析缺陷形式给下道工序带来后果,推至最终顾客,首先确定给最终顾客带来的后果,然后是给下道工序带来后果。 d) 潜在失效的起因:造成缺陷形式的原因。 e) 现行设计/过程控制:现行对设计/过程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包括防错、过程控制和检验。 f) 建议措施:经过RPN,认为现行过程控制不足以控制过程,而提出的新的控制方法,包括防错、过程控制和检验。

作业指导书编制制度

重庆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土建5109标作业指导书编制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土建5109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 作业指导书编制制度 一、总则 1.作业指导书是详细规定某项活动如何进行的文件。主要针对

某个特定的岗位、工作或活动规定完成此项工作或活动必须达到的要求和方法。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作业指导书位于第三层次,用于支撑第二层次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所描述的对象主要是过程作业,包括设计、采购、生产、安装和服务等过程。 从这一意义上讲,作业指导书实际上是对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的细化和补充。为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制定本细则。 2.作业指导书对于具体的岗位、操作和活动来说具有现实的指 导意义,它为组织产品或服务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具体而言,作业指导书可以使各项质量活动和各个产品实现过程有章可循,使过程控制规范化并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作业指导书能够确保过程和活动的质量,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就能实现产品或活动的质量特性。此外,作业指导书也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和证据。对内可以有效的指导各项质量活动的具体开展,对外则可以提供文件化的体系运行证据,这就为了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可能。 二、机构和职责 作业指导书由各分部工程部编写,分部总工审核批准,工程部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作业指导书实施情况。 三、内容、程序、时间 1.作业指导书的基本内容: (1)与该作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2)作业内容的描述,包括加工的产品及其工序、操作步骤、 过程流程图; (3)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材料型号、规格和材质;设备 名称、型号、技术参数规定和维护保养规定; (4)作业所使用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要求,过程能力的要求, 判定质量符合标准所依据的准则; (5)检验和试验方法,包括计量器具要求、调整和校准要求 (6)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安全和水环保方 面的要求。 2.作业指导书的版面格式要求包含的内容有:

FMEA分析作业指导书

FMEA分析作业指导书

PFMEA分析作业指导书 1 PFMEA的概念 PFMEA是在铸件试生产前主要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述,FMEA以最严密的方式总结开发一个产品时开发小组的一种思想,其中包括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这种系统化的方法体现了一个工程师在任何策划过程中正常经历的思维过程,并使之规范化。 2PFMEA的目的 (a)发现和评价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失效后果; (b)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 (c)将上述整个过程文件化。它是对设计过程的更完善化,以明确必须做什么样的设计和过程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 3 PFMEA分析的要求 (a)人员要求:在FMEA的编制工作中,负责人员被预期的能够直接地和主动地联系所有部门的代表。但是FMEA的输入还是应该依靠小组的努力。小组应该由知识丰富的人员所组成(如:对铸造工艺、机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工程人员)过程FMEA应该成为促进不同部门之间充分交换意见的催化剂,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工作小平。 (b)适时性要求:FMEA是一个“事发前”的行为,而不是“后见之明”的行动。为达到最佳效益,FMEA必须在过程失效模式被无意地纳入过程之前进行事先花时间适当地完成FMEA 分析,能够更容易、低成本地对过程进行修改,从面减轻事后修改的危机。 4 PFMEA中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的评价准则 后果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这级别导致当一个潜在失效模式 造成了在最终顾客和/或制造/组装 工厂的缺陷,应该随时首先考虑到 最终顾客。如果在两者都发生缺 陷,则采用较高一级的严重度。 (顾客后果)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这级别导致当一个潜在失效模式造成了 在最终顾客和/或制造/组装工厂的缺陷, 应该随时首先考虑到最终顾客。如果在 两者都发生缺陷,则采用较高一级的严 重度。 (制造/组装后果) 级 别 无警告的危害严重级别很高。潜在失效模式影响 车辆安全运行和/或包含不符合政 府法规的情形。失效发生时无警 告。 或,可能危及作业员(机器或组装)但 无警告。 10 有警告的严重危害严重级别很高。潜在失效模式影响 车辆安全运行和/或包含不符合政 府法规的情形。失效发生时有警 告。 或,可能危及作业员(机器或组装)但 有警告。 9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升级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生产按操作规范作业,辅料、工具、物料的合理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顺畅,和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和管理。 2.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中心现场管理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其它二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4.定义 4.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4.2全过程控制 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制造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4.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 5.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1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和反 措要求等内容;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5.2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

性清单,防错计划书等工艺文件内容和技术标准内容,应施行刚性管理,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做到作 业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5.4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5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5.6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 5.7每工序的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5.8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5.9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XXXEQ)的要求。 5.10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统一。 5.11每工序的作业任务应体现工程操作所需时间,应含宽放时间的设定体现。 5.12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IE),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1、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技术标准编制现场的作业指导书。 6.2.在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冻结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范围一般在3-7天内完成。 7.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7.1应用 7.1.1 各单位按照本导则,参照范本,结合现场实际,具体编写现场作业指导书。 7.1.2 作业指导书须进行专题学习,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 7.1.3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指导书,逐项打勾或签字,并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7.1.4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编写方法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编写方法 一、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 (1)程序文件必须是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逻辑上的独立部分或活动 由于程序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某项质量活动实施内容、方法和顺序要求的规定,因此程序文件所描述的应该是能够构成一个逻辑上独立的质量活动,这种逻辑上的独立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条款的一部分,或涉及多个相关的条款。 程序文件对质量活动应规定目的和范围,实施的具体步骤,实施结果的处理、反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与各部门的关系等,形成一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 (2)程序文件应简练、准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程序文件编写应力求简明,用词要准确,避免赘述。要清楚地规定整个质量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和环节,相关部门的责任及其义务。即使是没有从事过此项工作的人通过程序文件也能清楚地了解此项质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并能很快地明确按其流程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要求。 (3)程序文件不涉及到纯技术性的细节问题 程序文件是质量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在实施某项质量活

动时,会涉及到一些技术细节和工作细节,这些细节一般情况下由工作文件来确定。 二、程序文件编写规则 1.目的 2.范围 3.职责 4.程序 5.附表或记录 6.相关程序文件 三、程序文件编写的要求 1.人员要求 编写程序文件要落实好编写人员。选择合适的编写人员对程序文件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件编写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该是本部门能胜任的代表 a.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上是自己的部门编写自己的文件,并且编写人员应该是本部门能够胜任的代表。有些组织在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专职编写人员编写某些责任部门的程序文件,这样的程序文件难以得到实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实施部门的认可。 b.若条件不具备,本部门无胜任编写者而要由其他人员代为编写时,所编写的程序文件在定稿之前,必须经过本部门的讨论通过和认

过程FMEA作业指导书

过程FMEA作业指导 书

过程FMEA作业指导书 1.0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制程品质,减少浪费,确保客户要求,减少潜在的危险,特作此作业指导书。 2.0.适用范围 产品模具设计后,正式量产前制作此文件。 3.0.概述 3.1.确定与产品相关的过程潜在失效模式。 3.2.评价失效对顾客的潜在影响。 3.3.确定潜在制造或装配过程失效的起因,确定减少失效发生或找出失效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 3.4.编制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然后建立考虑纠正措施的优选体系。 4.0责任 4.1制造部PE工程师选取项目并进行分析及根据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确定纠正措施的优选项目. 4.2.制造部模具制造科根据新确定的优选项目进行纠正的实施。 4.3.制造部PE工程师将制造或装配过程的结果编成文件。 5.0过程FMEA表格 5.1.FMEA编号 填入FMEA文件的编号,以便查询。 5.2.项目

填入所分析的系统、子系统或零件的过程名称、编号。 5.3.过程责任 填入部门和小组,如果知道,还应包括供方名称。 5.4.编制者 填入负责准备FMEA工作的工程师的姓名、电话及所在公司名称。 5.5.年型/车型 填入将使用和/或正被分析过程影响的预期的年型及车型(如果已知的话)。 5.6.关键日期 填入初次FMEA预定完成日期,该日期不应超过计划开始生产日期。 5.7.FMEA日期 填入编制FMEA原始稿的日期及最新修订的日期。 5.8.核心小组 列出有权确定和/或执行任务的责任部门和个人姓名。 5.9.过程功能/要求 简单描述被分析的过程或工序,尽可能简单地说明该工艺过程或工序目的。如果工艺过程包括许多具有不同失效模式的工序,那么能够把这些工序作为独立过程列出。 5.10.潜在失效模式 所谓潜在失效模式是指过程可能发生的不满足过程要求和/或设计意图的形式,是对某具体工序不符合要求的描述,它可能是引

FMEA作业指导书

1.目的 通过产品设计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潜在失效及后果,寻找能避免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的对策措施,从而及时消除实际的或潜在的不合格,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产品、新工艺及其更改,以及由普通变差引起的质量问题对产品设计或工序过程可能造成失效后果的分析和预防。 3.权责 3.1.技术部:负责组织设计、过程FMEA,制订相应对策措施。 3.2.模具设计课、生产部、采购课、品质部及相关部门:参与FMEA分析,并承担对策措施中的相应责任。 3.3.各生产部门:负责对策措施的实施。 3.4.项目副总:负责DFMEA、PFMEA对策的核准。 4.定义: 4.1.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2.DFMEA:设计FMEA 4.3.PFMEA: 过程FMEA. 4.4.RPN: 风险顺序数,RPN=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 4.5.CFT:多功能小组 4.6.CP: 控制计划 5.作业内容 5.1.FMEA流程图:无 5.2.FMEA准备工作. 5.2.1.DFMEA的准备工作. 5.2.1.1.新项目评估时,根据客户要求制定,新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PPT档或DFMEA,由技 术部负责组织,包含模具设计、品质部、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技朮人员成立CFT小组,并指定一人为CFT小组组长,负责主导FMEA并跟进预防措施的施实.

5.2.1.2.制定DFMEA 必须从所要分析的系统、子系统及/或零组件的方块图着手,故在制定 DFMEA之前由项目工程师制定方块图,以做DFMEA分析时使用,此方块图应说明所要分析的各项目之间的主要关系,并建立一套合符逻辑的分析顺序,制定FMEA时,使用的方块图应附在FMEA中; 5.2.2.PFMEA的准备工作 5.2.2.1.由技术部负责组织,包含各生产部门,品质部及相关部门人员成立CFT小组,并指定 一人为CFT小组组长, 负责主导FMEA并跟进预防措施的施实. 5.2.2.2.初始过程流程图已确定,具体参考《产品先期策划与开发控制程序》执行,使用的流 程图应附在FMEA中. 5.2.2.3.特性矩阵图已确定,具体参考《产品先期策划与开发控制程序》执行. 5.2.3.FMEA编号:按照《工程图纸技术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执行。 5.2.4.FMEA抬头栏目(项目,过程责任,编制人,车型/车辆类型,关键日期,FMEA编制/修订日 期,核心小组)的填写参考FMEA手册. 此关键日期DFMEA应为发行工程图前2-3天,PFMEA 应为试产前2-3天. 5.3.找出潜在失效模式. 5.3.1.DFMEA潜在失效模式: 5.3.1.1.CFT小组应使用历史数据,针对相似产品、服务、保证资料、顾客抱怨、及其它可 取得信息,加以定义失效。 5.3.1.2.CFT小组应使用统计推论、仿真分析、同步工程及可靠度工程等以确认及定义失效. 5.3.1.3.CFT小组应根据初始功能、性能、初始材料清单、及其它的相关数据进行失效模式分 析. 5.3.1.4.CFT小组必须将制造/装配需求纳入考虑,可能出现的潜在失效模式和/或其原因. 5.3.1.5.CFT小组应将制造/装配上一些技术的限制纳入考虑,如:必要的模型设计、限定的 表面处理、工模具组装空间/进出、限定的铁材硬度、制程能力/性能。 5.3.1. 6.以往设计的经验;类似产品的设计经验;合理的推测;同行业的经验;CFT小组成员 的经验。

FMEA作业指导书

FMEA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了解本公司产品在故障、寿命、安全、效率、可靠性等方面的潜在的失效模式,评估 其风险序数,寻找预防失效发生的方法, 并采取改善措施减少高风险的失效模式产生, 以及透过FMEA的实施持续改进产品设计从而降低质量成本满足顾客要求。 1.2在制造过程策划阶段对产品的工艺流程或更改的工艺流程进行早期的评审和分析,以 便预测、解决或监控潜在的过程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2.1 DFMEA适用于新设计、新技术以及对现有设计的修改; 2.2 PFMEA适用于新工艺流程以及对现有工艺流程的修改。 3 职责 3.1技术部产品设计工程师负责主导设计FMEA的策划(DFMEA); 3.2工程部工艺开发工程师负责主导过程FMEA的策划(PFMEA); 3.3项目小组成员(包括:项目主管、设计开发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试产 主管等)共同参与FMEA策划和制作。 4.定义 4.1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2 DFMEA: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 析); 4.3 PFMEA: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 析)。 5 作业流程: 5.1设计FMEA作业流程 5.2过程FMEA作业流程 6 相关文件 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2《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7 相关表单 7.1 《设计FMEA资料收集表》7.2 《<设计FMEA表》 7.3 《过程FMEA表》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按照集团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要求各项目部仔细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点编制的详细的、可操作的作业文件。质量控制点主要是指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其设置要求视质量影响大小、危害程度及质量控制的难度而定。 选择质量控制点至少应包括:灌注桩、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群桩土体开挖、深基坑降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湿接头浇筑、混凝土地下结构防水、坡屋顶屋面防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张拉、粗钢筋连接、钢筋焊接、后浇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大型特殊钢结构焊接等。 项目部应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进行专项方案确认,在其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其编制应以操作要点和工艺为核心内容。现对其编制内容及审批程序做如下规定: 1、编制内容 1.1、适用范围,明确编制目的,列出编制依据。 1.2、施工准备 1.2.1材料:所用材料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需经过试验合格,符合现行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在其有效期内使用。特殊材料还应要求有当地准用证明文件,如外加剂的使用。 1.2.2人员条件:各岗位人员上岗均需满足公司制定的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尤其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上岗条件应与工程特点相适应。 1.2.3施工机具:需经校验合格,并按公司《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维修保养,其性能、参数、数量应满足施工组织的要求。 1.2.4作业条件:上道工序已施工完毕,能充分满足下道工序的作业要求。 1.3、施工工艺 1.3.1施工工艺流程:强调工序操作的先后顺序,使操作者明白

施工作业程序。 1.3.2操作要点:根据工程特点逐条详细说明,要求具体、有可操作性,防止空洞、无针对性及重复罗列。 1.4、施工措施的编制内容 1.4.1技术措施:从技术角度应充分考虑工序间歇和“四新”技术应用。 1.4.2质量通病防治:结合工程特点,对容易出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及使用功能的部位进行预控。 1.4.3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1.4.4成品防护:采取封、盖、护等措施,保护作业环境,以及保证工序的合理安排等内容。 2、编制、审批管理 2.1、编制、审批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公司总工程师初审,填写《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初审记录表》,初审完毕后交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后将初审表报送质量管理中心备案。 2.2、发放 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发放,并填写“文件发放记录”,其发放范围为各单位、项目部、质量管理中心,项目部保留一份指导施工,并列入文件清单。其他需要增加份数的情况经批准后,再进行加印。 3、管理办法 经上述程序完成后的作业指导书,如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换版,履行审批手续。 1)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设计封皮设计参见附表1 2)《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参见附表2 3)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封皮、《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编号说明

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

五、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 1 总则 1.1作业指导书是详细规定某项活动如何进行的文件。主要针对某个特定的岗位、工作、工序或活动规定完成此项工作或活动必须达到的要求和方法。为加强成绵乐客运专线管段工程质量控制,制定本办法。 1.2 作业指导书对具体岗位、操作和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为组织产品或服务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可以使各项质量活动和各个产品实现过程有章可循,使过程控制规范化并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 机构和职责 作业指导书由各项目部或作业架子队编写,由各项目部总工审核批准,指挥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作业指导书实施情况。 3 内容、程序、时间 3.1基本内容: 3.1.1与该作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3.1.2 作业内容的描述,包括施工的产品及其工序、操作步骤、过程流程图; 3.1.3 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材料型号、规格和材质;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规定和维护保养规定; 3.1.4 作业所使用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要求,过程能力的要求,判定质量符合标准所依据的准则; 3.1.5 检验和试验方法,包括计量器具要求、调整和校准要求; 3.1.6 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安全、职业健康、环保水保方面的要求。 3.2版面格式要求

应包括作业指导文件的名称、统一的标准编号、编写依据、发布和实施日期、编制人、审核人、部门负责人签字、正文等。 3.3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遵循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原则,以及以下列原则和要求: 3.3.1 确定性:作业指导书的重点内容应该是解决如何作业的问题,应列出具体操作的详细过程,包括每一步骤所使用的原材料、仪器设备以及过程作业的结果和判定标准等。 3.3.2 实用性: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形式应以实用为原则,尽量简洁、易懂,而且要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以文字叙述作业过程时,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表达,方便各个层次人员的理解和领悟。同时尽量多采用图表、图示、流程图和照片等形式,或图文并茂,更容易为使用者接受。 3.3.3 必要性: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活动的复杂性、事实活动的方式、完成活动所需的技能、人员和资源要求等,以便确定需要规定的内容及其详细程度。 3.3.4 协调性: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认真分析现有文件的特点和适用性,以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作为编写依据,以确保作业指导书以这此文件协调一致。 3.4 作业指导书编写注意事项 3.4.1 协调好作业指导书和程序文件之间的关系: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以程序文件为依据,程序文件一般都用于管理层,主要规定实施某一相活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步骤等,而工作步骤所涉及到的具体的纯技术性的细节则要在作业指导书中加以细化和展开,因此,处理好作业指导书和程序文件之间的接口关系非常重要。 3.4.2 形式多样而写法各异:有的作业指导书可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的岗位、产品或加工工序,而有的则可能只针对设备、工装或检验试验活动,控制的对象不同就导致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形式和方法不同,因此,在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根据欲控制的对象,决定控制的内容和要求,并选取相应的表达方式。

FMEA编制管理规范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阶段引进了提供研究失效原因及其影响途径的这种早期的预防经管及改进分析方法、评定每种质量故障失效的严重程度和出现的频率,以及这种故障失效对汽车装配和使用的影响程度,也可以用在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提高产

品在顾客使用中的满意程度。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为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有助于为顾客服务确定初期的规范;为未来工作提供历史性资料。 3 相关文件 AIAG FMEA手册 4 职责 4.1技术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经管部门。负责组成多功能小组,多功能小组负责FMEA的编制工作,并在生产过程中应用FMEA,使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公司产品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4.2 在接到新产品之后,技术部负责组成多功能小组,根据新产品的特点编制相应的 FMEA表。 4.3 当产品发生失效模式时,由技术部牵头成立工程小组,负责找出具体失效的原因。 4.4 当产品发生失效模式,并找到具体的失效原因时,具体的预防或改进措施由生产部负责贯彻和执行。 5工作程序 5.1风险顺序数(RPN)是严重度(S),频度数(O)和探测数(D)的乘积。 5.1.1风险顺序数将决定工作中的优先选定,这个值可用于采取对过程中那些担心的事项进行排序。RPN取值范围是“1”到“1000”之间。 RPN=(S)*(O)*(D)当RPN值大于100或严重度数大于8时,必须采取措施。 5.1.2严重度数(S)的评定准则:

5.1.3频度(O)的分级规范 5.1.4探测度(D) 过程设计组对评价准则和分级规则应意见一致,即使因为个别过程的分析作了修改也应一致。

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及要求

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与要求 一. 作业指导书编制总则: A、外行人也能明白加工要求; B、离开图纸也能生产; C、格式统一,但要知道变通; D、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E、文件看起来要漂亮、整洁; 二、适用范围:用于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检查; 三、作业指导书类别 1. 金工作业指导书,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1.1 金工设备操作规程,由生产部设备组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1.2 金工工作中心的标准工序作业指导书,由工艺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1.3 针对零件的工艺路线的工序作业指导书,由工艺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主要是受控的产品,且经常生生产品,由工艺部会同技术部,生产部,质管部确认需制作的产品清单. 2.总装作作业指导书,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2.1 总装工具操作规程,由工艺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2.2总装通用装配规范,电气通用装配规范,由工艺部或技术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 2.3针对产品类别及终产品的的总装作业指导书,由工艺部或技术部负责制作,更新,完善,主要是受控的产品,且经常生产产品,由工艺部会同技术部,生产部,质管部确认需制作的产品清单 四、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基本步骤与检查: 5、附件注意事项: 1)、填写标题栏时:在料号后加上正确编码, 2)、来料检查:突出检查前工序要点/零件的基本质量要求。 3)、突出加工重点,重要的方向、尺寸与图示相结合,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在遇到复杂零件,整体与局部图示相结合,灵活运用。 4)、明确加工要点,对加工步骤的描述应简明扼要,加工过程用图片来演示,有特殊点也可就在图片周围标明,在操作时,一些重要的、特殊的参数应当指明。 5)、检具:所用检具填写完全,也可以用相匹配的辅料作为检具。 6)、在首件加工完后应全检尺寸,合格后做为比对样板, 7)、不能错填信息,包括代码、材质、参数、尺寸大小、方向、重要的文字信息等

FMEA作业指导书

长春一汽富维高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FMEA 工作指导书 第一版 2010年4月15日发布 2010年4月15日实施 批准: 审核: 拟制

1目的 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阶段分析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后果和产生该失效模式的原因/机理,评价其风险程度,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失效发生的措施,对风险顺序数大的和严重度大的失效模式,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以预防实际生产时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过程设计开发阶段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 3术语 失效:指一个部件或产品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a) 产品在工作范围内,导致零部件的破裂、断裂、卡死、损坏现象; b) 在规定条件下,(环境、操作、时间)不能完成既定功能; c) 在规定条件下,产品参数值不能维持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 失效模式:某部件或产品不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功能与要求不相符)。风险顺序数(RPN) 风险顺序数是严重度(S)、频度(O)、和探测度(D)的乘积。RPN=(S)×(O)×(D) 在单一FMEA范围内,此值(1-1000)可用与设计中所担心的事项的排序。 4职责 产品工程部和各车间是FMEA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产品工程部负责样件PFMEA和试生产PFMEA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生产车间负责批量生产PFMEA改进措施的实施和跟踪; 在接到工艺过程设计及过程更改时,根据产品的特点编制过程FMEA表; 样件、试生产、批量生产PFMEA相关记录的保管和分发由各车间工艺人员负责; 当产品批量生产时发生失效模式,由制造工厂牵头成立相关项目小组,负责找出具体失效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或改进措施实施整改。 5工作程序 工作内容和控制要求 5.1.1在最初的PFMEA过程中,由项目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采用多方论证方法针对(但不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作业指导书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作业指导书 (FMEA) 1 FMEA简要说明 1.1 它是一种严密的策划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 1.2 它是一种在问题还未发生之前或设计早期进行的分析技术,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结构化方法。 1.3 它是将失效模式数据化,将感性的认识变成数据,使APQP小组人员一看就明了。 1.4 它是一个动态文件,不仅体现了最新的设计水平,还体现了最新采用的有关措施。 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的质量活动是一次性的,设计活动也一样,如果不进行先期策划或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就可能将不当的或错误的设计写入文件中。在汽车行业,FMEA分析,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应主动直接地与相关部门联系,使FMEA成为大家交换意见的催化剂,从而提高整个集体工作的水平。 做好FMEA,设计人员应具备:先知先觉的能力;经验丰富,收集以往资料的能力;借助以往问题报告,通过头脑风暴(思考)达到共识的能力。 FMEA分析前,应建立APQP小组,利用工艺流程图、产品/过程的特殊特性等信息。 2 设计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DFMEA) 2.1 分析对象: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产品)。 2.2 典型的设计失效模式有:裂纹、变形、松动、泄漏、粘结、短路(电器)、氧化、断裂等。潜在失效模式要使用规范化、专业性术语。 2.3 典型的设计失效后果有:噪声、工作不正常、不良外观、不稳定、运行中断、粗糙、不起作用、异味、工作减弱等。失效后果是下一道工序或客户的感受。 2.4 DFMEA从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三个方面进行定级,并计算RPN风险顺序数,RPN值高的定义要明确。 2.5 严重度评估分1-10个等级,严重度评价准则如下表: 后果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严重度 无警告的严重危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失效形式,是在没有任何失效预兆的情况下影响到 行车安全和/或不符合政府的法规。 10 有警告的严重危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失效形式,是在具有失效预兆的前提下所发生的, 并影响到行车安全和/或不符合政府的法规。 9 很高车辆/项目不能运行(丧失基本功能)。8 高车辆/项目可运行,但性能下降,顾客非常不满意。7 中等车辆/项目可运行,但舒适性/方便性项目不能运行,顾客不满意。 6 低车辆/项目可运行,但舒适性/方便性项目的性能下降,顾客有些不满 意。 5 很低配合和外观/尖响和卡嗒响等项目不舒服。大多数顾客(75%以上)能 感觉到有缺陷。 4 轻微配合和外观/尖响和卡嗒响等项目不舒服。50%的顾客能感觉到有缺 陷。 3 很轻微配合和外观/尖响和卡嗒响等项目不舒服。有辨识能力的顾客(25%以 下)能感觉到有缺陷。 2 无无可辨别的后果。 1

FMEA报告编制作业指导书

FMEA报告编制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防止发生缺陷,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更好地指导FMEA报告的编制,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FMEA的时机 1、产品设计时,需编制DFMEA,以便使产品设计最佳; 2、过程设计时,需编制PFMEA,以便使过程设计最佳; 3、对原有稳定生产的过程,需编制PFMEA,以便不断完善。 三、FMEA的分析对象 1、DFMEA的分析对象主要为产品的特殊特性的设计参数; 2、PFMEA的分析对象主要为涉及特殊特性的工序。 四、DFMEA的编制 1、DFMEA的编制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参加部门应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设计、装配、制造、材 料、质量、售后服务; 2、DFMEA是一份动态文件,应在一个设计概念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而且,在产品开 发各阶段中,当设计有变化或得到其它信息时,应及时、不断地修改,并最终在产品图样完成之前全部结束; 3、明确DFMEA表格中各栏目的含义 1)FMEA编号:按《技术文件编号方法》42QS5.2.1规定,一般由综合工艺员给号; 2)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的名称及编号:注明适当的分析级别并填入所分析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的名称、编号。系统、子系统可空白,只填入所分析的零件名称和零件号; 3)设计责任:填入技术开发部; 4)编制者:填入负责FMEA编制工作的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 5)年型/车型:填入零件适用的车型,若不知,此栏空白; 6)关键日期:填入FMEA初次预定完成的日期; 7)FMEA日期:填入编制FMEA原始稿的日期及最新修订的日期; 8)主要参加人员:填入主要参加人员的姓名及其部门; 9)项目/功能:填入被分析项目要满足设计意图的功能,包括该系统运行的环境信息(如说明温度、压力、湿度范围),如果该项目有多种功能,且有不同的失效模式,应把所有功能都单独列出; 10)潜在失效模式:对一个特定项目及其功能,列出每一个潜在失效模式。前提是这种失效可能发生,但不是一定发生。潜在失效模式指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有可能未达到设计意图的形式; 11)潜在失效的后果:填入失效的后果对系统功能或顾客的影响; 12)严重度数(S):指发生潜在失效模式对下序零件、子系统、系统或顾客影响的严重程度。 评估分为1到10,可参照附表取值; 13)分级(重要程度):填入产品特性分级符号(如关键、安全、重要等); 14)潜在失效的起因/机理:填入发生潜在失效模式的原因,典型的失效起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规定的材料不对、设计寿命估计不当、应力过大、润滑不足、维修保养说明书不当、环境保护不够、计算错误等; 15)频度数:指具体的失效起因/机理发生的频率,评估分为1到10,取值可参照附表。通过设计更改来消除或控制一个或更多的失效起因/机理是降低频度数的唯一途径; 16)现行设计控制:现行所采用的预防、设计确认/验证等活动,如道路试验、设计评审、计算研究、参加/ 实验室试验、可行性评审、样件试验等; 17)不易探测度:用现行设计控制方法来探测潜在失效起因/机理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估分为

fmea作业指导书.doc

FMEA 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为了确定与设计和过程相关的潜在失效模式,评价潜在失效对顾客产生的后果,编制一个潜在失效模式的分级表,以便建立一个考虑预防 / 纠正措施的优选体 系。 2.0 范围 适用于客户要求的所有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3.0 定义 3.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在产品的设计策划阶段对产品的各部份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鉴定失效的原因,评估其风险程度( RPN)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失效的危害,提高产品 / 过程质量,确保顾客满意的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包括设计 FMEA(DFMEA)和过程 FMEA(PFMEA)。 3.2 潜在失效模式:是指过程有可能不能满足过程功能 / 要求栏中所描述的过程和/ 或设计意图。 3.3 失效的潜在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产品功能的影响,就如顾客的感受一样。 3.4 严重度(S):严重度是指失效模式发生时对产品的功能/ 产品的生产过程或顾客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3.5 失效的潜在起因:是指失效是怎样发生的,并应依据可以纠正或可以控制 的原则予以描述。

3.6 频度( O):指某一特定的起因 / 机理发生的可能性。 3.7 探测度( D):是指产品在投产之前,利用现行控制方法来探测失效的潜在 起因 / 机理的能力评价指标。 4.0 职责 4.1DFMEA小组:负责组织编制设计FMEA。 4.2PFMEA小组:负责组织编制过程FMEA。 5.0 过程 FMEA的编制 5.1 编制过程 FMEA的时机 5.1.1 在可行性阶段或之前进行; 5.1.2 在生产用工装到位之前; 5.1.3 建立或修改 PMP(质量管理计划)之前应进行。 5.2 编制过程 FMEA的基本要求 5.2.1 负责的工程师要有一定的FMEA和团队工作推进经验。 5.2.2过程FMEA假定所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5.2.3过程FMEA不依靠改变产品设计来克服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但是它要考虑与计划的制造或装配过程有关的产品设计特性,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能够满 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5.2.4应考虑从单件部件到总成的所有的制造工序。 5.3 编制过程 FM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