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指南-完整版-发布_PDF

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指南-完整版-发布_PDF
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指南-完整版-发布_PDF

核医学分会
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专家共识
前 言
辐射安全是临床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临床核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和关 键内容之一,日常工作中应用较多且备受关注。但目前国内尚缺乏临床核医学辐 射安全指导性文件。为使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开展更为规范,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 会组织编写了《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专家共识》 (以下简称《共识》 ) 。 《共识》编 写参照国际机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进行,编写组参阅大量国内 外权威指南、规范、教材、专著、文献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经核医学、放射医学 及辐射防护专家的反复论证。 本《共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概述( 《共识》范围、规范性引用 文件、基本概念、核辐射的物理基础、辐射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 (2)放 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 (核安全法规体系、 放射性防护的原则、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 ; ( 3) 科室建设 (核医学诊疗工作开展的条件、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工作场所) ; (4)工作场所的防护(工作场所、放射性药物操作、放射性药物治疗、医用放 射性废物) ; (5) 人员的放射防护 (工作人员的防护、 患者的防护、 公众的防护) 。 本《共识》证据明确、逻辑性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我国临床核医学 辐射防护与安全性应用可起到指导和规范化作用。但《共识》仍存在很多不足, 望刊出后能得到有益的反馈与指正,以便日后进一步完善。
一、概述
1. 《共识》范围 本 《共识》 规定了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实践和干预中有关人员以及工作场 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共识》适用于临床核医学应用放射性药物施行诊断与治疗的实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国际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部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共识》的引

用而成为本《共识》的条款。 2.1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是国际原子 能领域的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组织,同时兼管地区原子安全及测量检查,并由世 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由 82 个国家参加的会议于 1956 年 10 月 26 日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而成立一个专门致力于和 平利用原子能国际机构。其宗旨是加速和扩大原子能对全世界和平、健康及繁荣 的贡献,并尽其所能确保由其本身、或经其请求、或在其监督或管制下提供的援 助不用于推进任何军事目的。其重要职能是出版各方面的科技书籍和刊物,涉及 与核有关的多方面内容。 2.2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CRP)成立于 1928 年,是促进辐射防护科学发展的公益性团体,已成为一个有 关放射防护的权威机构, 旨在总结国际放射防护科学研究和经验而形成国际上统 一的放射防护基本标准,提出建议书和出版物,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制定放射 防护标准的基础。 2.3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 1955 年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UNSCEAR) 。目 前有 27 个成员国,秘书处设在维也纳。UNSCEAR 的职责:每年或不定期向联 合国大会提交科学评估报告,评估全球电离辐射的水平与影响,为电离辐射防护 提供科学基础。 UNSCEAR 的使命是依据能搜集到的各种科学技术文献和可信数 据进行评估,包括评估人工和(天然)辐射照射剂量水平、评价各种剂量范围照 射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各有关组织都依赖其评价作为评估 辐射危险和制定防护措施的科学基础。UNSCEAR 自成立以来出版了 20 余份综 合性报告,2008 年报告为最新版,其中 2000 年报告有译文。 2.4 法律法规 放射卫生防护法律法规是我国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评价基础。 其 主要特性表现为规范性、强制性、普遍性和技术特殊性。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以科学、 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 合成果为基础。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是卫生标准的一个分支,具有卫生标准(强制性标准)的共性特征,是卫生监 督执法和卫生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成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分为强制性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GBZ)和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 3. 基本概念 3.1 电离辐射与警告标志 原子核内部能量的聚变和裂变产生的能量释放形成的核辐射。 核辐射可以使 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一般指的是原子外层电子吸收 外界能量,粒子逃离原子核的引力形成的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 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 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radiation precaution sign)在实际或可能发射电离辐射的 物质、材料(及容器)和设备(及其所在区域)上附加的有一定规格和颜色的标 志。包括电离辐射基本标志和附加的文字说明、颜色或标记。警告标志的含义是 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其背景为黄色,正三角形边框及电离辐射标志图形 均为黑色,“当心电离辐射”用黑色粗等线体字。2007 年 IAEA 和国际标准化 组织联合启用“新增加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旨在对广大公众更加形象和醒目 地警示电离辐射的潜在危险。 我国尚未在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中使用这一新的辐射 警告标志。
3.2 天然辐射与人工辐射 按照辐射的来源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及宇生放射性核素、 地壳中天然放射性衰变链中的放

射性核素、空气中的氡及其衰变产物,以及包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 的放射性核素。一方面可造成外照射,另一方面可随空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造 成内照射,其中内照射所致的有效剂量比外照射高。依据 UNSCEAR2000 年报 告及中国 2002 年前的调查数据,天然辐射源对中国和全球居民平均年个人有效 剂量分别为 2.4mSv 和 3.1mSv, 其中室内氡照射 (氡及其子体) 是主要贡献者 (约 占 50%) 。 人工辐射包括医学诊断与治疗程序、大气层核试验的放射性落下灰、事故释 放源、核能发电链排放源、核与辐射技术利用排放源,以及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 辐射增强源。依据 UNSCEAR2008 年报告及中国 2000 年前后的调查数据,人工 辐射源所致中国和全球平均职业照射水平个人有效剂量分别为 2.1 mSv 和 0.8 mSv,医学应用不是主要贡献者,分别处于第 4 位和第 3 位。 3.3 医疗照射 医疗照射(medical exposure) :受检者或患者由于身体健康检查需要和基于 自身疾病的诊断或治疗目的而不得不接受各类诊断、 介入和治疗的过程中受到的 电离辐射照射。知情且自愿护理及慰问医疗照射患者、医学研究志愿者有意识接 受的电离辐射照射均包括在内。另外,照射还包括:职业照射( occupational exposure) :工作人员受到的照射;公众照射(public exposure) :包括除职业照射 和患者的医疗照射之外的其他公众的所有照射,在计算公众的照射时,一般不需 要考虑被排除的上述照射和被豁免的实践或被豁免的源所产生的照射。 3.4 辐射防护概述 辐射防护(radiation protection) :是研究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危害,保 护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 保护公众和环境, 促进核能和核技术发展的实用性学科。 防护和安全(protection and safety) :保护人类免遭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 以及辐射源的安全。 “安全”主要涉及保持对源的控制,而源有不同类型,故有 核安全、辐射安全、放射性废物安全或运输安全等; “防护”则主要与控制辐射 照射及其效应有关, 与保护人类免受照射有关而不论是什么源, 统称为辐射防护。 很明显两者是密切相连的,如果所述的源置于控制之下,则辐射防护即简而易行 了。故 IAEA 将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防护称之为辐射安全(radiation safety) 。

辐射防护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辐射防护基本原理和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 护方法、辐射监测、辐射防护评价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1)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和辐射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及个人剂量限值。 国际上,研究和推荐辐射防护标准的机构是 ICRP 和 IAEA,如 2007 年 ICRP 发 布的第 104 号出版物《放射防护控制措施的范围》 、2011 年 IAEA 发布的《辐射 防护和辐射源安全》 (暂行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颁布国家标准,如《电离辐射 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 (2)辐射防护方法 为达到防护标准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包括技术防护方法和管理防护方法。技 术防护方法分为外照射防护和内照射防护,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缩短受照时 间、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增加屏蔽防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 方法是对放射性物质“包容、隔离”和“净化、稀释” 。管理防护方法包括规章 制度、人员培训、机构设置和经费管理等。 (3)辐射监测 为评价和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所做的测量和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可 分为场所监测、环境监测和流出物监测。①场所监测分为个人剂量监测和工作场 所辐射监测;②环境监测是对工作场所以外的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分为运行 前的调查及运行和退役期间的监测;③流出物监测:其对象是场所和环境的连接 处;其主要任务是检验排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量是否符合管理限值的要求,检验 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的效能,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隐患的事件等。 (4)辐射防护评价 根据辐射防护原则和标准,对防护的质量与效能所做的评价。按所评价人员 的对象,分为职业工作人员辐射防护评价和公众辐射防护评价(或称环境辐射防 护评价) ;按实践工作阶段,分为选址、设计、运行和退役的辐射防护评价。辐 射防护评价内容包括辐射防护管理评价、 辐射防护技术措施评价和人员所受辐射 照射评价三个方面。 (5)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事故应急响应计划是辐射防护纲要的组成部分, 应与正常的辐射防护工作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其内容包括应急状态分类、应急组织、应急设施、事故后果评 价、应急措施。 3.5 辐射防护体系 对于任何辐射照射和辐射源都是适用的,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照射和辐射源都 必须纳入辐射防护体系进行管理。为了达到辐射防护的目的,确定辐射防护体系 的范围需要考虑控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继而引入了豁免、解控和排除的概念, 界定了辐射防护体系的下限和边界。 4. 核辐射的物理基础 4.1 放射性核素 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 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 为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 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放 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 。 4.2 放射性核素衰变方式 放射性衰变的速率及方式取决于放射性核素原子核的内部特征。 放射性核素 衰变的主要方式有:α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及γ衰变等。放射性核衰变时释 放出α射线的衰变称为α衰变;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而发生的衰变称为β衰变 (beta decay) ,β衰变时放射出的β射线分为β-和β+射线(beta ray) ,β-射线 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衰变也叫正电子衰变;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 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称为电子俘获 (electron capture,EC) ;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形式释 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γ衰变。 4.3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量。放射 性活度的国际制单位是贝克(becquerel,Bq) ,1Bq 表示放射性核素在每秒钟内 发生一次核衰变。旧制单位是居里(curie,Ci) ,1Ci 表示每秒 3.7×1010 次核衰 变。其换算关系为 1Ci=3.7×1010Bq(1mCi=37MBq) 。 4.4 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 放射性核素衰变时,放出的射线种类及能量各不相同,其衰变速率也各有快

慢,但却遵循共同的衰变规律,即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 半衰期(Half-life)是指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其数量和活度减少一半所需要 的时间;它是实际工作中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率的参数。 4.5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射线通过物质时,受物质原子、分子库仑电场力的影响,与物质发生一系列 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亦称射线的物理效应,是人们进行射线探测、防护和 利用射线进行诊治疾病的基础。 (1)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电离与激发、散射、韧致辐射、湮 灭辐射及吸收等。 ( 2)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包括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及电子对生成等。 5. 辐射剂量 5.1 照射量 照射量(exposure)是表示射线空间分布的辐射剂量,即在离放射源一定距 离的物质受照射线的多少,以 X 射线或γ射线在空气中全部停留下来所产生的 电荷量来表示。 国际制单位是库仑/千克 (C/kg) 。 旧制单位是伦琴 (roentgen, R) , 1R 表示 X 射线或γ射线在 1kg 的空气中全部能量被转换成电能所产生的电荷量 为 2.58×10-4C。照射量除了与放射源的活性大小有关,还与被照物体与放射源 的相对位置有关。离放射源越远,受照的照射量越小。 5.2 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为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国 际制单位是戈瑞(gray,Gy) ,1Gy=J/kg,1Gy 表示 1kg 受射线照射物质吸收射 线能量为 1J。旧制单位是拉德(rad) ,1 rad 等于 0.01J/kg,即 1Gy=100rad。吸 收剂量难于直接测量,一般是通过测定照射量来求得。在放射性核素治疗和放射 治疗决定靶区处方剂量都以吸收剂量计算。 5.3 比释动能 比释动能(kerma)为非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将多少能量传递给所 产生的带电粒子的物理量。国际制单位是 Gy,1Gy=J/kg,即 1Gy 表示由非带电 粒子在该点的 1kg 物质中传递给次级带电粒子(如电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为 1J。

吸收剂量与比释动能的关系极为密切。 非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可视为两 个阶段,首先非带电粒子将能量传递给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比释动能为此时的 能量值) ,其次是次级带电粒子通过电离、激发等过程将能量沉积在物质中(吸 收剂量为此时的能量值) 。 5.4 剂量当量 剂量当量(dose equivalent)是指组织或器官中某点处的吸收剂量、辐射品 质因数和其他修正因数的乘积, 其中品质因数是基于组织中沿带电粒子轨迹的电 离密度,描述辐射生物效能的因数。它是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单位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ICRU)所使用 的一个量。国际制单位是希沃特(sievert,Sv) 。 5.5 当量剂量 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是指某一组织或器官中吸收剂量平均值与不同 类型辐射的相对危害效应大小的辐射权重因子加权后所得的积。 即为经辐射权重 因子加权后的吸收剂量,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制单位 是 Sv,旧制单位是雷姆(rem) ,1Sv=100rem。γ射线、X 射线、β射线,正电 子的辐射权重因子为 1 时,1Sv=1Gy。 ICRP 第 26 号出版物中描述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防护量是剂量当量, 但大量研 究发现,放射防护中应用的是某一组织和器官中吸收剂量平均值(而不是某一点 上的剂量) ,故 ICRP 第 60 号出版物对这些量进行了修正,引用了当量剂量的定 义, 但是在采用外照射运行实际量 (周围、 定向及个人剂量当量) 时, 仍采用 ICRU 的剂量当量体系。 5.6 有效剂量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为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经相应的组织权 重因数加权后所得之积。旨在作为一种建立在参考值基础上的防护量使用,不适 合个体评价。国际制单位是 Sv。 5.7 待积剂量 待积剂量(committed dose)用于估算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后所产生内照射 剂量大小的量。它是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的通称,反映出内照射与外照 射危害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外照射只需远离即可,而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人体

产生的内照射一直伴随至其充分衰变和排出,甚至会终身照射。国际制单位是 Sv。 5.8 集体剂量 集体剂量(collective dose)是群体所受的总辐射剂量的一种表示,定义为受 某一辐射源照射的群体的成员数与他们所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的乘积。 是在线性无 阈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群体所受辐射总剂量, 并不是简单的平均个人剂量与总 人数的乘积。 线性无阈模式是为了便于对随机性效应危害的管理而做出的谨慎假 设。集体剂量主要用于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目的,不能作为流行病学研究工具来评 估辐射危害。国际制单位是 Sv。 6.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6.1 电离辐射损伤的机理及其敏感性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的过程中,各种粒子的能量直接作用于生物分子,引起 生物分子的电离和激发,使蛋白链断裂、RNA 或 DNA 链断裂、酶类失活,破坏 了机体具有生命功能的物质。如自由基(radicals)的继发作用。 辐射敏感性是指生物体、组织、细胞、细胞内含物或生物分子在一定剂量的 射线影响下,在形态上和机能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大小。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辐射 敏感性大致分为高、中、低及不敏感四类。生物系统辐射敏感性与 DNA 的含量 有一定关系。生物进化程度愈高,有机体组织结构愈复杂,其辐射敏感性愈高。 辐射敏感性高多见于:多细胞生物发生初期、细胞分裂旺盛的器官及分裂期细胞 等。 6.2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泛指电离辐射对受到照射的人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组织和 器官出现功能或结构的改变。从轻到重,可称为变化、损伤、损害和危害。 (1)根据出现辐射生物效应个体的不同,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躯体 效应指受照射的个体身上出现的辐射效应, 而遗传效应是指受照射者后代身上出 现的辐射效应。 (2)根据辐射效应和照射剂量的关系,分为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辐 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是研究辐射效应的基础。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 :组织或器官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照射会

导致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细胞丢失, 关键细胞群的辐射损伤超过一定量并持续一定 时间, 就会有临床表现的生物效应。 2011 年 ICRP 发表声明, 改称组织反应 (tissue reaction) 。其特点是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效应的严重程 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小于 100mGy 的照射,无论是单次急性照射还是慢性小剂 量照射均不能引起组织反应。 如急性放射病、 放射性白内障和放射性皮肤损伤等。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s) :起源于单个细胞损伤的生物效应。其特点 是不存在剂量阀值(在辐射防护感兴趣的低剂量范围内) ,包括辐射致癌和遗传 效应,致癌的发生概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辐射效应。 6.3 低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 UNSCEAR1986 年报告提出,就人体照射而言,低剂量辐射( low doses radiation,LDR)是指剂量在 0.2Gy 以内的低传能线密度辐射或 0.05Gy 以内的高 传能线密度辐射,同时剂量率在 0.05Gy/min 以内(实际研究中主要关注照射剂 量范围) 。大量研究证实 LDR 可产生抗氧化剂防止和移去 DNA 损伤减少突变, 可诱导产生抗氧化剂和修复酶减少染色体畸变或癌的危险,可诱导或激活 DNA 修复功能免疫反应、抗肿瘤防御系统和解毒机制形式适应性反应。
二、放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
1. 核安全法规体系 核安全法规体系(nuclear safety regulation system)是国家立法机构和行政部 门颁布的、与核安全有关的法律、法令、条例、部门规章等文件的总称。其目保 证核能研究、开发及利用中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过量的辐射 危害。分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导则和技术文件五大类,有关核安 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和规范也视为体系的一部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 性污染防治法》 (国家法律) 、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 院 449 号令) 、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 《临床 核医学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规范》 (GB 16361-2012)等;并且不断实时修订和 更替版本,如《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20-2006) 、 《临床核医学 卫生防护标准 》 ( GBZ 120-2002 ) 、 《临床 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 》 ( GB 16360-1996)等。 2. 放射防护的原则

2.1 正当性原则 对于一项实践,只有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 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 (1)原则要求 在考虑了可供采用的不涉及医疗照射的替代方法的利益和危险之后, 仅当通 过权衡利弊, 证明医疗照射给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 危害时,该医疗照射才是正当的。 (2)具体要求 (a)诊断检查:应掌握好适应证,正确合理地使用诊断性医疗照射;不得 将核素显像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对育龄妇女腹部 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操作时,应 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 采取防护措施。 (b)放射治疗:应当仔细考虑每一个放射治疗程序的正当性,放射治疗中 患者接受的剂量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也是放射治疗正当性判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在实施永 久性粒籽插植治疗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点所使用的放射性粒籽,防止 在操作过程中遗失;放射性粒籽植入后,必须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认植入部 位和放射性粒籽的数量。 2.2 最优化原则 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后,遭受到照射的可能性、受照射人数以及个人所 受剂量的大小均需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最优化的应用意味着防 护水平在当前的情况下是最优的,使利弊之差最大化。 对于核医学,核医学工作应保证以下几个方面: (1)开具或实施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申请单的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使 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 是在考虑了有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后为达到预期诊断目的 所需要的最低照射,并注意查阅以往的检查资料以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检查。 (2)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针对不同受检者的特点,恰当地选用可供利 用的适当的放射性药物及其用量,使用阻断非检查器官吸收的方法(必要时实施

促排) ,并注意采用适当的图像获取和处理技术,以使受检者受到的照射是为获 得合乎要求的图像质量所需要的最低照射。 (3)除有明显临床指征外,避免因进行诊断或治疗让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 女服用放射性核素。 (4)哺乳妇女服用了放射性药物后,建议其酌情停止喂乳,直到其体内放 射性药物的分泌量不再给婴儿带来不可接受的剂量为止。 (5)仅当有明显的临床指征时才可以对儿童施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并应根 据受检儿童的体重、身体表面积或其他适用的准则减少放射性药物服用量,还应 尽可能避免使用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 2.3 个人剂量限值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了放射性工作人员、公众及 特殊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这里所规定的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 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是指一年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与摄入的放射 性核素在这一年内所产生的累积剂量两者的总和。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应 同时满足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限值: (a)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为 20mSv; (b)任一年内的有效剂量限值为 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限值为 150mSv(在 IAEA2011 年 《国际辐射防 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中,该限值已降为 20mSv) ; (d)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限值为 500mSv。 本限值只适用于年满 18 岁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对年龄不满 18 岁的工作人员 见下面“对特殊工作人员的规定”。 (2)对特殊工作人员的规定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对一些从事放射性工作的特殊人 员(如孕妇、乳妇、及不满 18 岁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也做了规定: (a)用人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条件,以保证为胚胎和胎儿提供与 公众相同的防护水平; (b)孕妇和授乳妇女应避免受到内照射;

(c)年龄 16~18 岁的从业人员,除非为了进行培训并受到监督,否则不得 在控制区工作。他们所受到的照射应不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6mSv;眼 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mSv(在 IAEA2011 年 《国际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 基本安全标准》中,该限值已降为 20mSv)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 量:150mSv; (d)年龄低于 16 岁的人员,不得接受职业照射; (e)孕妇、年龄低于 18 岁的人员,不得接受应急照射。 (3)对公众的剂量限值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了公众的个人剂量限值: (a)年有效剂量限值为 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 5 个连续年的年平均有效 剂量不超过 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 5mSv; (b)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限值为 15mSv; (c)皮肤的年当量剂量限值为 50mSv; (4)患者陪伴者的剂量约束。 对探视慰问体内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医学患者的人员, 应让其知道放射性危害, 如果他们明知会受到照射却自愿帮助、护理和探视、慰问,此时要对其所受到的 照射加以约束,使他们在护理、探视期间所受的剂量不超过 5mSv。若慰问者为 儿童,则将之所受到的照射限制于 1mSv 以下。 3.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 3.1 参照放射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A、总则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 定》的要求,为使本科室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 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B、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与职责 (A)核医学科室成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 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XXX(1 人)
副组长:XXX(1-2 人) 成 员:XXX(2-4 人)

应急处理电话:XXX;XXX(2 个,值班室和组长办公室) (B)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a)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 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医院主管部门(如,院办和预防保健科)并落实 整改措施; (b)发生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应启动本预案; (c)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d)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e)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f)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 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 (g)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 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C、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a)迅速报告原则; (b)主动抢救原则; (c)生命第一的原则; (d)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e)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D、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a)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 上报至医院主管部门; (b)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 案; (c)事故处理必须在科室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 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 ( d) 各种事故处理以后, 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 向上报至医院主管部门。 3.2 放射性核素表面污染的去除

放射性核素表面污染常由于不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或其他人为因素, 引起人员 体表、防护服、工作中使用器材、物品、工作台、地面、墙面以及工作场所的各 种表面受到的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如发生严重污染,不但可能使工作人员遭受外 照射和内照射危害, 而且能增高工作环境的辐射本底, 可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甚至还会通过各种传播途径,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1)表面污染的方式有:放射性核素与表面的结合状态(机械、物理和化 学结合)和再悬浮引起空气污染。 (2)表面去污的原理 (a) 强酸或强碱对放射性核素的溶解作用; (b) 络合剂或螯合剂与放射性核素能生成可溶性络合物; (c) 表面活性剂的清洁作用; (d) 氧化剂的氧化作用; (e) 吸附剂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作用。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洗消方法 (a) 洗消应在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进行; (b) 用毛巾、海绵等蘸温水和肥皂反复进行浸湿——擦洗——冲洗,用表面 污染仪检测去污效果; (c) 去污时手法要轻,避免擦伤皮肤; (d) 宜用温水(约 40°C) 。热水因充血而增加皮肤对污染物的吸收(冷水因 毛孔收缩而将放射性污染物陷在里面) ; (e) 适时、慎重选用含络合剂的洗涤剂,勿用硬毛刷和刺激性强或促进放射 性核素吸收的制剂; (f) 注意反复清洗毛发、眼睑周围、指甲缝等部位,用温水冲洗,必要时可 剃除头发。 (4)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处理方法 (a)胃肠道的吸收 催吐:物理方法刺激咽喉部,或用催吐剂如盐酸阿朴吗啡 5-10mg,皮下注 射;洗胃:温水、生理盐水或苏打水,禁用促进放射性核素溶解和吸收的酸性物 质洗胃;服沉淀剂:如 89Sr 可用硫酸钡、磷酸三钙和磷酸氢二钠;泻剂:口服硫 酸镁 10g,在收到内污染后 4h 内服用。

(b)呼吸道吸收 可用棉签拭去鼻腔内沾染物,剪去鼻毛;向鼻咽部喷血管收缩剂(如 0.1% 肾上腺素或 1%麻黄素溶液) 。然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咽腔。 (c)甲状腺的吸收 用稳定性碘阻止放射性核素在甲状腺的吸收,常用碘化钾 100mg 口服,必 要时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药物如他巴唑。
三、科室建设
1. 核医学诊疗工作开展的条件 1.1 核医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 (2)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 (3)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 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4)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 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5)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2 开展核医学工作的人员配置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 (2)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 医学技师。 1.3 核医学科室的辐射防护仪器及用品 核医学科室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备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 辐射检测仪器和个 人防护用品。应设有专门的放射性核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 设备和存放场所;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1.4 核医学科室应当对下列设备和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1)装有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2)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 文字说明。

2.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2.1 人员与制度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 安全防护。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2)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 和检查。 (3)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 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4)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5)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2.2 设备与仪表 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 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 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 3)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4)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 有关标准与要求。 2.3 场所检测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 放射性核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 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1)放射性核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当 采取有效的防泄漏等措施,并安装必要的报警装置。 (2)放射性核素储存场所应当有专人负责,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 记和检查的制度,做到交接严格,检查及时,账目清楚,账物相符,记录资料完 整。 2.4 个人剂量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2.5 人员岗前培训与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 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 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 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2.6 正当性判定 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 在保证 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实施检查应当遵 守下列规定: ( 1) 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 保存、 提取和借阅制度, 不得因资料管理、 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2)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3)对育龄妇女进行核素显像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 (4)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 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告知陪捡者将会受到一定的照射。 2.7 核素治疗中的核素管理 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前,应当进行影像学、 病理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严格掌握核素治疗治疗的适应证。对确需进行放射性核 素治疗的,应当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 1) 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 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 (2)在实施永久性粒籽插植治疗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随时清点所使用 的放射性粒籽,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遗失;放射性粒籽植入后,必须进行医学影像 学检查,确认植入部位和放射性粒籽的数量。 (3)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 2 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并密切注视 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 入治疗场所。 2.8 患者管理 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当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规程,防止放射性 核素污染人体、设备、工作场所和环境;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

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 2.9 废物管理 核医学诊疗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 废液及患者的放射性排出物应当单独收 集,与其他废物、废液分开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2.10 应急预案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立 即采取有效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防止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医疗机构发生下列放射事件情形之一的, 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如实记录, 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1)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 50%以上的。 (2)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的。 (3)放射性核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 (4)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引起的其他放射事件。 3. 工作场所 3.1 分级 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非密封 源工作场所的分级的要求,非密闭源工作场所分为甲、乙、丙 3 级。分级标准见 表 1、 2、 3,
表 1: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 级 甲 乙 丙 别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 > 4×109 2×107 ~ 4×109 豁免活度值以上 ~ 2×107
毒性组别 极毒 高毒 中毒 低毒
表 2: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常用核素名称 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99
10 1
89 153
Tc 、
m
131
I、
18
125
I、 Sr、
Sm
0.1 0.01
F、201Tl
注:临床核医学中无极毒和高毒核素的应用。

表 3: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 放射源状态 操作方式 表面污染水平较 低的固体 1000 100 10 1 液体,溶液, 悬浮液 100 10 1 0.1 表面有污染 的固体 10 1 0.1 0.01 气体,蒸汽,粉 末,压力很高的 液体,固体 1 0.1 0.01 0.001
源的贮存 很简单的操作 简单操作 特别危险的操作
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计算公式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 实际日操作量( Bq) ? 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 修正因子
3.2 分类 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CBZ120-2006)和 ICRP 第 57 号出 版物,为便于操作,针对临床核医学实践的具体情况,依据计划操作最大量放射 性核素的加权活度,把工作场所分为Ⅰ、Ⅱ、Ⅲ 3 类。分类标准见表 4、5、6,
表 4:临床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分类标准 分 I II III 类 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MBq > 50000 50 ~ 50000 < 50
表 5:核医学不同操作性质的修正因子 操作方式和地区 贮存 废物处理、闪烁法计数和显像、候诊区及诊断病床区 配药、分装以及施给药、简单放射性药物制备、治疗病床区 复杂放射性药物制备 修正系数 100 10 1 0.1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ICS13.100GBZ C5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GBZ 120-2002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2002-04-08发布 200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 4工作场所的防护要求 5放射性物质贮存的防护要求 6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 7辐射监测 8放射性废物处理 9事故应急救援 10临床核医学诊断时的防护要求 11临床核医学治疗时的防护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面污染导出限值 附录B(规范性附录)无需特殊防护即可处理的含放射性核素尸体的上限值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16360-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第3~11章和附录A、附录B是强制性内容,其余为推荐性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荣。 本标准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 120-2002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核医学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核医学应用放射性核素和药物进行诊断和治疗(不包括敷贴治疗)的单位和工作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33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 3 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 3.1 核医学的开放型工作场所根据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权重活度分为三级,见表1。 表1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1) 分 级 权重活度2),MBq Ⅰ Ⅱ Ⅲ >50 000 50~50 000 <50 注:1)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57号出版物。 2) 操作性质修正系数 核素毒性权重系数计划的日最大操作活度权重活度×=。 3.2 供计算权重活度用的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毒性权重系数见表2。 表2 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毒性权重系数 类别 放射性核素 权重系数 A B C 75 Se,89Sr,125I,131I 11 C,13N,15O,18F,51Cr,67Ge 99m Tc,111In,113m In,123I,201TI 3 H,81m Kr,127Xe,133Xe 100 1 0.01 3.3 依据核医学操作性质而确立的修正系数见表3。 表3 不同操作性质的修正系数 操作方式和地区 修正系数 贮存 100 清洗操作 闪烁法计数和显像 诊断病人床位区 10

核医学检查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

核医学检查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 核素显像不同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它是将放射性核素引入患者体内,体外探测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由于核素引入体内,由此引发了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对“核”的恐惧,那么核素检查到底对患者和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大呢? 核医学检查使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核医学最常用的核素99m Tc为例,其半衰期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最多为2至3个小时。而PET显像显像中常规使用的18F物理半衰期仅为110分钟。常规核素显像总的辐射剂量在较低的水平,范围大概在1~7mSv左右。以使用核素量较大的骨显像为例,常规注射量25mci,辐射剂量约为4.2mSv,明显低于常规胸部CT平扫的剂量(表1)。同时由于放射性药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探测灵敏度,与CT或MR造影剂相比,所需化学量很少,不干扰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通常没有过敏反应。注射核素显像剂以后,不会干扰其他影像检查(如超声、CT、MR等)

那么显像后患者对于周围人群的辐射剂量又如何呢?这也是患者及医护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来自各种射线的辐射无处不在:空气、土壤、电视、电脑、手机、空中旅行等都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原引美国https://www.360docs.net/doc/3217862872.html,数据,美国公众平均每年受到的自然照射本底为3mSv/年。目前国内采取的对于公众的最小年剂量限值为1mSv/年。那么同样以目前用药量相对较大的全身骨显像为例。患者注射25mci骨显像剂后2-5小时进行显像,检查结束后以不同的距离、固定时间测定其对周围的辐射剂量(见下图),可以看出在距患者10cm的距离,接触患者10分钟,需要同时接触600个患者,才能达到1mSv的公众剂量剂量限值。即使护士对于患者取血等近距离操作,一般也不超过10分钟。由此可见尽管我们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当要日尽量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的密切接触,但实际上当患者检查结束之后体内的放射性水平已在相当低的水平,一般不会对与之密切接触的周围人员造成影响。 总 之核医学显像放射性药物的用量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对受检者及周围人员造成辐射损害。正确的认识核医学,避免不必要的恐惧,有利于核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核医学重点归纳.(精选)

绪论 1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2核医学的内容出来显像外还有器官功能测定、体外分析法、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一章 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和127I; 2、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 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 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 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 Tc、99Tc 。 4、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 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5、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 为放射性核素 6、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 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 7、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核外的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 的过程 8、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 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放射性核素衰变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表达式为: N=N e-λt 指数衰减规律: N = N e-λt N 0: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 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 9、半衰期: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 0衰变到N 的1/2所需的时间 10、放射性活度(A) 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Bq=1次× S-1 1Ci=3.7×1010 Bq 1Ci=1000mCi 11、比放射性活度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 单位: Bq/kg; Bq/m3; Bq/l 12、电离当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是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是电子脱离原子轨道 而发生电离 13、激发如果核外电子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其形成自由电子,只能有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 能量较高的轨道 14、散射带电粒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碰撞而改变运动方向的过程 15、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影响,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能量减低, 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 16、湮灭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能在介质中运行一定得距离,当其 能量耗尽是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为 17、光电效应光子同(整个)原子作用把自己的全部能量传递给原子,壳层中某一电子获得动 能克服原子束缚跑出来,成为自由电子,光子本身消失了。

14 核医学科放射安全事件及放射治疗事故应急预案

核医学科放射安全事件及放射治疗事故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HYXK-YJYA-201303014-01 一、目的 为了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中放射安全事件及放射治疗事故应对,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放射安全事件及事故的扩大,减轻造成的后果,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更好的维护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生安全,根据《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及其他有关法律及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科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核医学科突发放射安全事件及放射治疗事故的应急处理。三、应急组织机构 核医学科应急组织分为:正常班(白班)、节假日值班,组长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如果现场组长不在或在事故中受伤及节假日值班时,现场由职称最高人员负责指挥,组织现场人员开展事故处理。 正常班: 组长:边艳珠 成员:魏强、胡玉敬、吴大勇、李金福、张文艳、张旺、田国章、卢亚敏、陈芳、刘光霞 节假日值班: 组长:值班技师 成员:值班医师 四、应急小组职责 发生放射安全事件或放射治疗后,科主任及科室人员,必须积极配合环保、卫生部门及公安机关对事故的调查,提供有关方面的基本情况,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的职责:发生事故时,组织人员实施救援行动,报告预案组长,通知医院委员会。组织或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总结和改进救援经验教训。 领导小组组长:为科室处理的总指挥,全面负责营救受辐射人员及事故处理,做好抢险救助安排,提供事故所需的技术资料。 领导小组成员:事故发生时听从组长指挥,积极参与事故救援及处置,及时查明辐射安全事件中受误辐射的实际人数,对受误辐射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及时向指挥部汇报现场事故情况,配合环保、公安人员作好辐射现场的隔离和警戒工

核医学重要考点必备

凋亡显像:细胞凋亡显像可直观地检测机体组织器官内细胞凋亡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动态观察细胞凋亡诱导前后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借以评价肿瘤放疗和化疗效果。 不可逆性缺损:表现为201Tl 负荷或静息早期显像心肌局部放射性分布缺损,4小时或24小时延迟显像或再注射201Tl 后缺损部位仍无放射性分布。99Tcm-MIBI 心肌显像则表现为负荷显像时心肌局部放射性分布缺损,而在静息心肌显像时放射性分布无明显改变。多见于梗塞、心肌瘢痕和少部分冬眠心肌。固定性缺损:201Tl 延迟或再注射后,以及静息99Tcm-MIBI 显像,负荷时放射性分布呈现缺损部位的心肌其放射性增加大于等于15%,但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见于:技术性操作误差;缺损后部分心肌存活;缺血再灌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部心肌功能损伤。反向性再分布:可见于201Tl 延迟或再注射后,或静息99Tcm-MIBI 早期-延迟显像,以及99Tcm-MIBI 负荷-静息显像。表现为延迟或再注射后,或静息心肌显像时,心肌缺损的放射性减少大于等于15%。多见于:急性心梗再通后功能损伤的心肌;冠心病冠状动脉完全或几乎完全阻塞伴侧支循环开成的心肌;PTCA 或冠脉搭桥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心肌;④也可见于负荷试验后,包括顿抑和凋亡心肌。乏氧显像:肿瘤细胞的乏氧程度越高,对放射治疗及某些抗癌药物的敏感性越差。乏氧显像由于能在活体水平上整体、无创伤性评价肿瘤的乏氧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肿瘤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因此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受体显像:分子核医学的概念首先是从受体显像开始的,受体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标记的配体或配体类似物与靶组织高亲和力的特异受体结合的原理,显示受体空间分布、密度和亲和力的大小,是集配体--受体高特异性和示踪技术高灵敏度于一身、无创伤的体内功能性显像方法。 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药品。放射性药品与放射性药物有其不同的含义,在我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放射性药物称为放射性药品。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能直接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又称为不稳定性核素,它能够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同时可放出某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位素isotope :凡属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同的位置而中子数不同,称为元素的同位素。物理半衰期Tp :放射性活度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物理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Tb :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时间。有效半衰期Te :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时间。三者关系:1/Te=1/Tb+1/Tp 前哨淋巴结:是指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中最易被肿瘤侵犯的淋巴结。 冬眠心肌:是指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引起室壁运动障碍,但心肌并未完全坏死,恢复血流灌注后,心功能可恢复。 放射性活度:是用来描述放射性物质衰变强弱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国际单位:贝可(Bq )。1Ci=3.7*1010Bq,1Bq=2.703*10-11Ci 。 γ照相机 (γ camera)是核医学最基本的显像设备。它由准直器,闪烁晶体,PMT ,预放大器,放大器,X 、Y 位置电路、总和电路和脉冲高度分析器,以及显示或记录器件。 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 ):简称ECT ,是γ照相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进一步发展的核影像装置,它既继承了γ照相机的功能,又应用了计算机断层的原理,较γ相机增加了断层显像的能力,是核素显像技术继扫描机和γ相机之后又一重大进步。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的临床应用是核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PET 是目前所有影像技术中最有前途的显象技术之一。 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活体内正常和病变组织的血流、功能、代谢等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 阴性显像:是以病变组织对特定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指标的显像方法。功能正常的脏器组织能选择性摄取特定的显像剂而显影,而病变组织因为失去正常功能故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明显减少,而表现为放射缺损或减低的影像,故又称“冷区”显像。 阳性显像:是以病变组织对特定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指标的显像方法。由于病变区域的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 单光子显像:是指采用发射单光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探测单光子的显像仪器进行的显像。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核医学显像方法。 正电子显像(PET 显像):是指采用发射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显像剂,用PET 、符合线路SPECT 或带有超高能准直器的SPECT 进行的显像。主要用于心、脑、肿瘤等的代谢研究以及神经递质受体的显像。 血池显像:99Tcm-RBC 随血流从动脉进入相应脏器的血管床,可获得相应脏器的动脉灌注影像,称血池显像。 X--CT :X 线CT 是将高度准直的X 线束围绕靶器官作断层扫描,记录下的大量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计算出靶器官内不同部位和深度的各个点的X 线吸收系数值,用不同的灰阶表示,形成靶器官的横断层解剖结构图像,其分辨率和灵敏度比普通X 线片又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增强扫描还可进一步提高某些病变组织的对比度。 特征值: 灵敏性即真阳性率;表示所有受检患者中阳性结果的比例。特异性即真阴性率;表示所有受检健康人中阴性结果的比例。准确性也称真实性,表示所有受检者正确结果的比例。阳性预测值即阳性结果事后概率;表示所有阳性结果受检者患病的概率。阴性预测值即阴性结果事后概率;表示所有阴性结果受检者未患病的概率。 阳性试验似然比是患者实验结果真阳性比例与健康人实验结果假阳性比例的比值,即:敏感性/(1-特异性)。表明结果阳性时,患病与不患病几率的比值。比值越大,患病的概率越大,实验越好。 阴性试验似然比是患者实验结果假阴性比例与健康人实验结果真阴性比例的比值,即:(1-敏感)/特异。表明结果阴性时,患病与不患病几率的比值。比值越小,不患病的概率越大,实验好。 正确指数又称约登指数,是综合评价真实性的指标,表示实验方法确定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体能力。指数越接近1,诊断效能越好。 PET 特点:以解剖图像方式、从分子水平显示机体及病灶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血流细胞增殖和受体分布状况。 PET-CT :将CT 和PET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显像仪器。原理是在一个仪器的前部安装CT 成像装置。后部安装PET 成像装置。这种精密融合的图像解决了PET 显像解剖位置定位不清和CT 检查缺乏代谢信息的矛盾。两种检查方法间相互取长补短,密切结合,其意义远远大于单独的CT 和PET 检查。 SPECT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突出特点:反映人体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变化。 18 F-FDG :葡萄糖类似物,可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过程。 原理:静脉注射18 F-FDG 后,在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帮助 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细胞内的18 F-FDG 在己糖激酶作用下磷酸化,生成6-PO4—18F —FDG ,由于6-PO4—18F —FDG 与葡萄糖的结构不同,不能进一步代谢,而且6-PO4—18F —FDG 不能通过细胞膜而滞留在细胞内达几个小时。在葡萄糖代谢状态下,6-PO4—18F —FDG 滞留量大体上与组织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一致,因此18F-FDG 能反应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 适应症:1、评价肿瘤侵犯范围,恶性程度,临床分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2、良恶性肿瘤的鉴别3、对了解肿瘤的全身累及范围具有独特价值4、示肿瘤病灶的活性决定方案5、放化疗的监测与评价6、肿瘤放疗后或手术后复发与瘢痕组织的鉴别7、愈后判断8、探查肿瘤原发病灶。 131 I 的临床意义(全身显像,甲状腺癌)临床意义:(1)异位甲状腺及先天性甲减的诊断(2)甲状腺结节和颈部肿块(3)甲亢的鉴别诊断(4)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的 判断:131 I 全身显像:主要用于寻找分化较好的甲状腺 癌的转移灶。当131 I 全身显像在甲状腺外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应考虑为分坏较好的甲状腺癌的转移灶,但转移灶摄131 I 功能多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在正常甲状腺组织 存在时,131 I 大部分被摄取,转移灶常不显影。 核素显象的原理及特点?原理:把放射性核素或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引入体内,通过核医学显像仪器在体外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经光电转换及计算机处理后获得图像。 特点:1功能性显像:核素显像与CT 、MR 及超声成像的区别在于根据脏器的功能状态而显示其形态或结构异常,固有功能显像之称。2定量显像:对核素显像图的分析,一方面通过目测器官或病灶组织的放射性分布来进行诊断,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病灶局部的一些数据,获得定量或半定量诊断参数。3代谢显像:正电子显像由于使用11C 、15N 及18F 等放射性药物,不仅反映局部血流、细胞功能和放射性浓集的改变,而且反映组织细胞内分子水平的化学剂代谢改变,从分子水平的角度解释图像和诊断病变. 癫痫的发作期、间歇期PET 、SPECT 反映脑功能和代谢改变与癫痫关系方面常用的方法为脑血流或18F-FDG 代谢显像。癫痫在发作期,脑组织的生理和生化出现明显的变化,脑血流和氧代谢率增加,对氧和葡萄糖的需求亦增加。癫痫发作间期r CBF 降低,局部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发作期间呈低血流和低代谢是因为神经元的缺失和皮质萎缩,发作期病灶呈高代谢,血流灌注明显增加,其原因是发作期对能量需求增加。当发作期的高灌注、高代谢与发作间期低灌注、低代谢为同一部位时,定位更加准确。同时,两者结合分析可以排除非癫痫性低灌注与低代谢。 核医学显像:是将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实现脏器、组织,病变的功能性显像方法,也称放射性核素显像。基本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示宗剂体内正常和病变组织的血流、功能、代谢等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不同示踪原理:1细胞选择性摄取,2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3特异性结合4微血管栓塞5生物区通过和容积分布6排泄速度或时间差别特点:1能提供脏器或病变的代谢、血流、功能2组织特异性3可进行全身显像及双核素同时显像4能提供功能的定量参数5无创性、安全、简便 嗜鉻细胞瘤显像剂:131I-MIBG 显像是一种对嗜鉻细胞组织高度特异的功能显像,而且可进行全身显像,对异位的嗜鉻细胞瘤或嗜鉻细胞瘤术后残留病灶,复发病灶进行探测,因此在影像学检查中,是特异性定位诊断嗜鉻细胞瘤的首选方法。但是以下情况可以出现假阴性:1,无功能嗜鉻细胞瘤。2瘤体过小,中央坏死液化。应用123I-MIBG 显像复查,特别是断层显像,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减少误诊。3肾上腺髓质肿瘤伴有皮质肿瘤,此时可见健侧肾上腺显影,而患侧不显影4肝脏放射性过高,掩盖了右侧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显示或膀胱的放射性浓聚掩盖了位于膀胱的异位嗜鉻细胞瘤的显示。5肿瘤组织功能性极强,使得显像剂从肿瘤组织释出速度大于其摄取与贮存,而难以浓聚致使不显影。 心肌灌注显像类型断层心肌图像分析,在二个不同方向的断面,同一心肌节段上连续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层面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定为异常。大致分为五个类型:1、心肌缺血(可逆性稀疏缺损型):负荷心肌显像表现为局部心肌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静息图上表现为明显或完全填充。2、心肌梗死(不可逆性缺损型):负荷与静息心肌显像图上,同一部位均呈放射性缺损区,形态大小基本一致。3、混合型(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负荷图像上的放射性稀疏缺损区,在静息图像上有部分填充。4、“黑洞征”型(室壁瘤特征性改变):(1)心肌形态不规整;(2)心肌影像上呈大范围放射性稀疏缺损;(3)好发部位为心尖,前壁;(4)长轴断层图像呈倒八字改变。5.补钉型缺损:与冠脉不一致,表现为多处小范围的放射性稀疏.见于心肌病,心肌炎. 肺灌注显像及显像剂肺灌注显像原理经肘静脉注射粒径大小约为10-60微米的显像剂随肺动脉血流均匀地暂时栓塞嵌顿于肺毛细血床内,其在肺毛细血管的分布可反映肺内动脉血流灌注状况。当肺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时,显像剂在该区域的分布则相应减少或缺如,肺影像的相应区域出现显像剂分布减低或缺损。应用感兴趣区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可对肺局部及分肺血流和功能进行评估和预测。 肺灌注显像显像剂肺血流灌注显像剂为99TCm 标记的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99TCm-MAA ),或人血清白蛋白微球(99TCm-HAM ),以前者最为常用。 肺栓塞应用肺动脉栓塞典型的肺灌注显像表现为多发肺段性显像剂分布减低或缺损区,而同期的肺通气显像和胸部X 线检查正常。栓子较小时,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主要分布于肺的周边区。栓子较大时,显像剂分 布减低或缺损区多为节段性、叶性或全肺性的减低或缺损区。约2/3的肺栓塞分布于双肺下叶。肺灌注显像可观察到直径在1mm 以上的血管发生栓塞产生的显像剂分布改变。与肺通气显像相结合可以提高其特异性。 肺栓塞显像剂肺栓塞显像剂为99TCm 标记的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99TCm-MAA ) PET 肿瘤显像特点、临床适应症及其应用价值 显像特点:1,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或合成相应的显像剂,2核素衰变过程中发射正电子,这种正电子在组织中运行很短距离后,与周围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发生湮没辐射,发射出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两个光子。3采用一系列成对的互成180 °排列并与符合线路相连的探测器来探测光子,获得图像。4显示病变位置,形态,大小,代谢和功能,对肿瘤进行诊断。 临床适应症:1,评价肿瘤侵犯范围,恶性程度,临床分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2,良恶性鉴别。3,探测转移灶。4,灶内活力状态,辅助制定放疗计划。5,肿瘤放射治疗后或手术后复发与瘢痕组织的鉴别。6,放化疗疗效监测与评价 7,预后判断 8,探测肿瘤原发病灶。 应用价值:1.肺癌:孤立性肺结节(SPN )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不原因的恶性胸腔积液或肿瘤标志物增高或发现转移性肿瘤等欲寻找其原发病灶;肺癌精确的临床分期(TNM ):PET 全身显像一次可提供肺、纵隔淋巴结、肝、肾、肾上腺、骨骼、脑等部位有无转移的信息;肺癌治疗后有无残余的肿瘤活性病灶;评价肺癌放疗、化疗的疗效。 2.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以指导制订临床治疗方案;结直肠癌术后CEA 水平升高而常规检查阴性的患者;直肠癌放疗后局部肿瘤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淋巴瘤; 3.淋巴瘤:更准确的临床分期;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评价;淋巴瘤化疗、放疗疗效评价和临床缓解评价; 4.头颈部肿瘤:头颈部肿瘤隐匿性病灶及浸润范围的诊断;头、颈部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病灶;头颈部肿瘤的临床分期;头颈部肿瘤放、化疗疗效评价,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早期诊断,与纤维化鉴别诊断。5.颅内肿瘤:恶性脑肿瘤和其他炎症等良性病变的鉴别;脑肿瘤放疗后改变与复发的鉴别; 6.食道癌:食道癌术前的临床分期,指导制订临床治疗方案;食道癌放疗后局部肿瘤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食道癌治疗后再分期。7.乳腺癌:乳腺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乳腺癌术后,协助指导制订临床治疗方案;乳腺 癌放疗后局部肿瘤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8.胰腺癌: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的PET-CT 是能更早提示胰腺癌的有力保证。早期发现,更明确的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9宫颈癌:更清晰的分期,从而为更好的全面治疗提供了途径。10.其他肿瘤:如黑色素瘤、骨肉瘤、甲状腺癌、卵巢癌、精原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分期。 肿瘤阴性现象和肿瘤阳性现象原理:肿瘤阴性现象是利用现象剂能选择性聚集于体内特定脏器和组织实质细胞,肿瘤组织细胞丧失或降低了正常脏器组织细胞的功能,不能摄取或很少摄取显像剂,现象图上肿瘤部位显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也称冷区,属于非特异性检查方法。阳性现象是利用显像剂能被肿瘤细胞摄取和聚集,而正常组织细胞摄取很少或不摄取显像剂,现象图上肿瘤部位呈现异常放射性浓聚区,也称热区,而正常组织不能显影或显影很淡。肿瘤阳性现象包括亲肿瘤现象,放射免疫显像及肿瘤代谢显像。 消化系统:肝血池显像: 肝血池显像原理与显像剂:当静脉“弹丸”式注射99Tcm-RBC 后,立即启动显像仪器连续快速采集肝动脉血流灌注显像,肝血流灌注显像30分钟后,受检者与肝血流灌注显像相同的位置进行肝血池显像。肝血池显像影像:平面像,除了肝脏大血管显像较高外,肝内显像剂分布均匀,肝影不及心脏、脾脏和大血管影明显。异常显像 1、无填充:在交体显像显示的异常放射缺损区,血池显像无显像剂填充放射性分布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2填充:交体显像显示的放射缺损区,血池显像有显像剂填充,放射性分布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相同。3、过度填充:交体显像显示的放射缺损区内有过度的显像剂填充,表现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临床应用:1、肝血管瘤 2、原发性肝癌 3、转移性肝癌 4、肝囊肿 消化系统: 1.肝脾胶体显像:原理--显像剂静脉注射后,流经肝脏时,被肝脏内具有吞噬功能的星状细胞吞噬。肝实质功能受损时,显示为放射性缺损或减低区;显像剂-- 99m TC-植酸钠、 99m TC-硫胶体 2.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 1)肝动脉灌注显像:原理--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流供应,正常肝脏75%的血液来自门静脉,其余25%来自肝动脉。--正常不显影;--肝区域放射性增高,肝影清晰;--肝脏恶性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故在动脉相即可见病变部位有放射性充盈。显像剂: 99m TC-RBC 2)临床应用: 方法(阳性率90-100%)。 常见的肾图图形特点及临床意义?答:①持续上升型:a 段基本正常,b 段持续上升不降,单侧者多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同时出现,多见于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和下尿路梗阻;②高水平延长型:a 段基本正常,b 段上升较差,以后呈一水平延长线,不见明显下降的c 段,多见于上尿路梗阻伴明显的肾盂积水;③抛物线型:a 段正常或稍低,b 段上升缓慢,峰时后延,c 段下降缓慢,峰型圆钝,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能受损、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④低水平延长线型:a 段低,b 段上升不明显,呈一水平延长线,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和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也可见于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偶见急性上尿路梗阻;⑤低水平递降型:a 段低,无b 段,c 段缓慢下降,健侧肾图基本正常,见于单侧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肾缺如或肾切除;⑥阶梯状下降型:a 、b 段基本正常,c 段呈阶梯状下降。见于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致的输尿管不稳定痉挛;⑦单侧小肾图:较对侧正常肾图明显缩小,但其峰时、半排时间和肾图形态正常,可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 肾图形各段意义、答:正常肾图曲线分为a 、b 、c 三段。静脉注射示踪剂后10 s 左右出现陡然上升的a 段,反映肾血流灌注的情况;b 段是继a 段之后的缓慢上升段,峰时多在2~3 min ,主要反映肾功能和肾血流量;c 段为达到峰值后的下降段,正常时呈指数规律下降,其下降快慢与尿流量和尿路通畅程度有关,在尿路通畅情况下也反映肾功能。 肾性高血压:99Tc m -DTPA 肾动态显像已成为诊断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常用方法,其影像学表现为患侧肾血流 灌注减少而延迟,肾实质影小而淡。肾图可以作为本病的首选筛选方法。凡高血压患者,肾图程两侧对比异常,即提示有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可能,应进一步明确诊断。该类病人患侧肾图多为抛物线型,部分成典型的小肾图改变,巯甲丙脯酸试验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利尿介入实验:99Tc m -DPTA 利用在利尿情况下肾图的不同改变来鉴别机械性尿路、梗阻与非尿路扩张。给予利尿剂后,可短期内增加尿液生成、肾盂内压力增加,尿液流出明显增加,从而排出淤积在单纯扩张的上尿路内的显像剂,在肾图上表现为出现c 段或原有c 段下降增快。而机械性梗阻性虽然尿量增加,但由于梗阻未解除,显像剂无法加速排出,在利尿肾图上仍表现为梗阻型曲线。 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瘤和骨肿瘤的应用a 、转移性骨肿瘤:可比X 线早3——6个月或更长时间发现骨转移灶,同时能发现X 先,CT ,及MRI 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是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有些骨转移可表现为显像图上放射稀疏区,稀疏区的两端或四周放射性浓集,形成“炸面圈”影像b 、原发性骨肿瘤:恶性肿瘤的动脉供血和成骨或向高于良性肿瘤,在静态显像上可见摄取的骨显像剂高,在血流血池相恶性肿瘤部位血供丰富。c 、 核素治疗骨转移瘤的评价: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能有效缓解骨痛,控制骨转移灶的发展,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适应症:1,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有“热区”,2,白细胞总数大于4x10 9/L ,血小板总数大于100x10 9/L 骨显像在良性病变的应用a 早期诊断急性骨髓炎b 骨折c 骨无菌性坏死d 代谢性疾病 骨关节疾病a 类风湿性关节炎 b 滑膜炎 c 强直性脊柱炎 d 骨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炎 e 人工关节显像f 膝关节病 g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指南-完整版-发布_PDF

核医学分会
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专家共识
前 言
辐射安全是临床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临床核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和关 键内容之一,日常工作中应用较多且备受关注。但目前国内尚缺乏临床核医学辐 射安全指导性文件。为使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开展更为规范,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 会组织编写了《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专家共识》 (以下简称《共识》 ) 。 《共识》编 写参照国际机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进行,编写组参阅大量国内 外权威指南、规范、教材、专著、文献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经核医学、放射医学 及辐射防护专家的反复论证。 本《共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概述( 《共识》范围、规范性引用 文件、基本概念、核辐射的物理基础、辐射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 (2)放 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 (核安全法规体系、 放射性防护的原则、 放射事件应急处理) ; ( 3) 科室建设 (核医学诊疗工作开展的条件、 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 工作场所) ; (4)工作场所的防护(工作场所、放射性药物操作、放射性药物治疗、医用放 射性废物) ; (5) 人员的放射防护 (工作人员的防护、 患者的防护、 公众的防护) 。 本《共识》证据明确、逻辑性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我国临床核医学 辐射防护与安全性应用可起到指导和规范化作用。但《共识》仍存在很多不足, 望刊出后能得到有益的反馈与指正,以便日后进一步完善。
一、概述
1. 《共识》范围 本 《共识》 规定了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实践和干预中有关人员以及工作场 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共识》适用于临床核医学应用放射性药物施行诊断与治疗的实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国际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部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共识》的引

核医学考试 分章重点总结

K L M N 原子核结构: X为元素符号 Z为质子数 N为中子数 A为质量数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 和127I; 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 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eg 131i 127i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基态:能量处于量低的稳定能级状态称之为基态。

激发态:原子获得能量时,即具有较高的能级状态时称为原子的激发态。 退激:处于激发态时电子不稳定,非常容易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释放出来而回到基态的过程称为退激。 一、核衰变方式 1. α衰变:α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 α衰变:241Am(镅)→237Np(镎)+4He α衰变:射程短、能量大、破坏力强、屏蔽用低原子序数物质即可 2. β衰变 ?β-衰变:3215P → 3216S + β- + Ue + 1.71MeV(富中子)β-衰变:3H→3He+ β- ? ?正电子衰变:137N → 136C + β++ υ + 1.190MeV(贫中子)正电子衰变:11C→11B+ β+ ? 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β衰变:射程、能量适中适合治疗、显像、屏蔽首先低原子序数物质再用高原子序数物质 γ衰变 γ衰变往往是继发于α衰变或β衰变后发生,这些衰变后,原子核还处于较高能量状态,由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原子核释放出γ射线。 ?99Mo → 99m Tc + β-→ 99Tc + γ (T : ①66.02d; ②6.02h) 1/2 ?131I → 131Xe + β- +γ :8.04d) (T 1/2 γ衰变:99m Tc→99Tc γ衰变射程长、能力低、适合显像屏蔽用高原子序数物质 γ衰变特点: 1.从原子核中发射出光子 2.常常在α或β衰变后核子从激发态退激时发生 3.产生的射线能量离散 4.可以通过测量光子能量来区分母体的核素类别 P26 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但其衰变数目与原子核数目的比率是固定不变化,这个的概率称之为衰变常数(λ)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α,β) Ionization 电离 Excitation 激发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2009讨论稿)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素治疗学组 【概述】 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发展很快,常用的放射性粒子为125碘、198金及 103 钯。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一个多学科 技术,治疗时应有相关临床科室的医师、技师和物理师参加。【临床表现】 参见不同肿瘤的临床表现的章节。【诊断要点】 参见不同肿瘤的诊断要点的章节。【适应证】 1. 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局部肿瘤,且为实体病灶。 2. 需要保留的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及重要脏器的肿瘤 3. 拒绝进行根治手术、无法手术或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肿瘤患者 4. 预防术中(后)残留肿瘤病灶的局部扩散或区域性扩散 5. 转移性肿瘤或术后孤立转移灶已失去手术机会者 6. 局部进展期肿瘤需粒子植入与外照射综合治疗。 7. 局部进展期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但局部有严重症状者,为 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 【禁忌症】 1. 一般情况差,恶液质或不能耐受治疗者 2. 肿瘤并发感染和有大范围溃疡、坏死者 3. 估计病人寿命不能等待疗效出现【治疗原则】 1. 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2. 粒子植入前应通过近期CT、MRI或B超了解病灶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 3. 治疗前应对10%放射性粒子进行测定,允许测量结果偏差在〒5%以内。 4. 应有放射粒子植入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 5. 治疗后应拍CT片进行验证了解粒子重建和剂量分布情况,如发现有稀疏或遗 漏应拟定计划择期补种,以期与植入前治疗计划相符。 6. 放射性粒子植入之后,如果需要配合外照射或化疗者,应在第一个半衰期内给 予外照射的相应生物学剂量或化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亲属。 【操作方法及程序】 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粒子植入治疗有不同的具体方法,首先要明确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因此植入治疗前或术中应用CT、MRI、超声或PET/CT影像学确定靶区;由于粒子种植在三维空间进行,每种放射性粒子物理特性不同,对每种核素需要特定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进行模拟粒子种植的空间分布。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前计划(preplan),确定植入导针数、导针位置和粒子数;选择粒子种类及单个粒子活度,计算靶区总活度,预期靶区剂量分布,包括肿瘤及及周围危险器官的剂量分布,指导临床粒子种植。 常用粒子植入治疗有三种方式。①模板种植;②超声和CT引导下种植;③外科手术中种植。具体程序如下: 1. 同患者签知情同意书。 2.术前麻醉及使用镇静剂。 3.固定体位及重要器官, 4.应用CT、超声、MRI、模拟机观察肿瘤位置。 5.应用模板固定肿瘤在体表的位置或用相应的器械确定肿瘤在体表的位置。 6.用模板、超声、CT等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根据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缘密集、中心稀疏的布源方法。植入放射性粒子时,根据术中具体情况用TPS进行剂量优化,要求如下:⑴正确勾画实际肿瘤靶区。⑵重建核算植入针及粒子数。⑶计算靶区放射性总活度。⑷调整粒子位置,纠正不均匀度,保护靶区相邻的重要器官。

《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专家共识》要点

《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专家共识》要点 一、前言 辐射安全是临床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核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和关键内容之一,日常工作中应用较多且备受关注。但目前国内尚缺乏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指导性文 二、概述 《共识》规定了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实践和干预中有关人员及工作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适用于临床核医学应用放射性药物施行诊断与治疗的实践。《共识》条款主要引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等。 辐射防护原则包括正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及个人剂量限值。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及宇生放射性核素、地壳中天然放射性衰变链中的放射性核素、空气中的氡及其衰变产物,以及包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人工辐射包括医学诊断与治疗程序、大气层核试验的放射性落下灰、事故释放源、核能发电链排放源、核与辐射技术利用排放源,以及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辐射增强源。数据显示,天然辐射源对中国和全

球居民平均年个人有效剂量分别为3.1mSv和2.4mSv,其中室内氡照射(氡及其子体)是主要贡献者(约占50%);人工辐射源所致中国和全球平均职业照射水平个人有效剂量分别为2.1mSv和0.8mSv,医学应用不是主要贡献者,分别处于第4位和第3位。 三、工作场所的防护 1. 工作场所。依据标准,临床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分为Ⅰ、Ⅱ、Ⅲ3类;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为甲、乙、丙3级;辐射工作场所分为3区:控制区(如制备及分装放射性药物的操作室、给药室、显像室、治疗患者的床位区等)、监督区(如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实验室、诊断患者的床位区、放射性核素或药物贮存区、放射性废物贮存区等)和非限制区(如工作人员办公室、电梯、走廊等)。临床核医学诊断及治疗用工作场所(包括通道)应注意合理安排和布局,应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应备有收集放射性废物的容器,容器上应有放射性标志;诊断用给药室与检查室应分开,如必须在检查室给药,应有防护设备;诊断用候诊室应靠近给药室和检查室,应有受检者专用厕所。 2. 放射性药物操作 (1)通风橱。必须为铅为主的防护材料,同时应具有紫外光杀菌功能;工作中应有足够的风速,排气口应高于所在建筑屋脊,并酌情设有活性炭

核医学重点总结

第一张绪论 核医学概念: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研究疾病机制和诊断疾病的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制品进行内照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的学科。 第二章核医学物理基础、设备和辐射防护 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ˉ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影响,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能量减低,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 电子俘获:质子从核外取得电子变为中子。由于外层电子与内层能量差,形成的新核素的不稳定常产生:特征性X射线-能量转化;俄歇电子:能量 使电子脱离轨道。 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原子数随时间以指数规律减少。指数衰减规律 e-λt N = N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 N 0: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 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作用、激发作用)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 辐射防护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总之是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非随机效应有阈值正相关; 随机效应无阈值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基本原则: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外照射防护措施:1.时间2.距离3.屏蔽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对机体变化: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为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及遗传效应(genetic effect)。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为近期效应(short-term effect)及远期效应( long-term effect)。按效应发生的规律,分为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及非随机效应( non-stochastic effect)。 2、正电子显像常用标记核素 11C、13N、15O和18F 18F-FDG半衰期:110分钟 第四章放射性示踪与显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制备1.核反应堆制备。 2.医用回旋加速器制备。3.放射性核素发生器(长半衰期核素产生短半衰期核素)。应用最广的是99Mo(钼)66h-99mTc

临床核医学应用范围

【核医学系列】: 核素显像在骨关节系统的临床应用 优点: 1.*灵敏度高 ------多用于骨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2.全身骨显像一次检查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病理改变 3.能反映各个局部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变化 4.能显示骨骼的形态学改变 缺点: *非特异性: 显示骨组织结构性变化不如X线、CT 、MRI精细、准确 解剖与生理基础 骨依形态可分为以下4类: 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短骨(如腕部和足后半部的骨) 扁骨(颅的顶骨、胸骨、肋骨等) 不规则骨(如髋骨、蝶骨) 按其在体内的位置划分为2类: 中轴骨:颅骨、脊椎骨、胸骨、肋骨、骨盆 附肢骨:肩胛骨、锁骨和四肢骨 骨组织的基本成分是骨细胞、骨胶纤维和骨基质

骨细胞包括成 骨细胞(由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形成骨胶纤维的有机基质) 骨细胞(生成骨的无机基质) 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 成人骨大约由1/3的有机质和2/3的无机质构成 有机质的主要成分是骨胶原,约占90% 无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钙盐,包括羟基磷灰石晶体 显像剂: 99mTc-MDP 显像原理 通过化学吸附与羟基磷灰石晶体表面结合 与有机质结合,与未成熟的骨胶原结合较强 显像剂在骨骼中聚集 与骨骼代谢活跃程度有关 其局部血流状况有关 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 99mTc-MDP在体内稳定,血液清除快,骨骼摄取快 2-3小时被骨摄取的百分比约50%-60% 99mTc-MDP主要由肾脏排出 3小时经尿排出30%-40%,24小时内排出50-75%

基本不经肠道排泄 99mTc-MDP给药剂量 成人:20-30 m Ci 因不同仪器和显像条件而异 显像方法 动态骨显像(Bone Dynamic Imaging)三相骨显像(3 Phase Bone) 四相骨显像(4 Phase Bone) 静态骨显像(Bone Static Imaging) 局部骨显像(Regional Bone) 全身骨显像(Whole Body Bone Scan)断层骨显像(Bone Tomography) 骨显像的影响因素 显像剂的质量 全身治疗 饮水状态 肾功能 散射物质 伪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