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嗪、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中的使用

氯丙嗪、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中的使用
氯丙嗪、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中的使用

氯丙嗪、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中的使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氯丙嗪和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其他外科系统疾病且需要进行手术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氟哌啶醇进行麻醉,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种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当中都具有显著的效果,氯丙嗪的半衰期是5~9h,氟哌啶醇的半衰期是12~24h。结论临床上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麻醉药物的选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是两种最佳的选择药物,但是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实际病情加以选择,值得最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氯丙嗪;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

在临床医学当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是患者在思维意识、情感表达和行为感知等方面出现了障碍,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而临床上往往还有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其他外科系统疾病,且需要进行手術治疗,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就提出了更新的要求[2]。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和对相关资料的总结,笔者发现氯丙嗪和氟哌啶醇这两种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了更好的分析这两种药物的性能,特对我院在近3年内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这4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其他外科系统疾病且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8.7±

2.6)岁。所有患者的精神分裂症诊断都有其家属提供的市级以上精神病医院的诊断书作为依据,患者择期进行手术,其中急诊手术21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大约为(54.6±14.7)min,患者行全身麻醉7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4例,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11例,行局部浸润麻醉18例,行尿道表面麻醉8例。所有患者有36例处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并伴随有行为异常、兴奋狂躁等症状出现,对这些患者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残留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7例。本研究所选的所有患者都不具备正常的的自控能力。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择期治疗之前均维持原精神分裂症抑制药物,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30min采用肌注方式注射氯丙嗪,药物剂量为50mg,配合0.3mg 的东莨菪碱。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30min肌注5mg氟哌啶醇,配合0.3mg的东莨菪碱。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比较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

2结果

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10-04-30T01:08:32.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郭朝霞 [导读]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其攻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郭朝霞 (新安县精神病医院 471800)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075-02 【摘要】目的探索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问题。方法 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按有无攻击行为分为有攻击行为的研究组76例,无攻击行为的对照组117例。两组分别从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发病年龄、精神症状、诊断类型、脑电图和病前性格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文化程度、诊断分型、脑电图和病前性格方面差异明显。结论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和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应多加关注。 【关键词】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首发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questions i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s Methods:193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aggressive behavior. There are 76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 (control group) and 117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non aggressive behavior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y analyzed in sex、education level、family history、the age of falling ill、psychiatric symptoms、diagnosis type、personality before illness and EEG (Electroencephalogram).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education level、family history、the age of falling ill、psychiatric symptoms、diagnosis type、personality before illness and EEG . Conclusion: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patients with non aggressive behavior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Key words】aggressive behavior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危害严重,难以预料,且发病率较高,攻击行为直接威胁着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对社会、家庭造成许多麻烦。近年来受到精神科临床普遍关注[1,2,3]。本文通过1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和相关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元月至2003年12月,对前来本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93例,按有无攻击行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攻击行为者76例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者117例为对照组,入组病人诊断符合CCMD-3。首发标准为首次发病、未经系统治疗。攻击行为是从病史及临床表现观察到的。男102例,女91例,年龄12~54岁,平均25.35±8.43岁。 1.2资料分析有攻击行为者76例,占39.38%,男48例,女28例,年龄12~46岁,平均2 2.63±5.68岁,对照组117例,男54例,女63例,年龄13~54岁,平均26.12±6.30岁,两组年龄经统计学处理,t = 3.96,P <0.05,有显著差异。 1.3研究方法使用自拟临床资料调查表,项目包括首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临床症状、脑电图检查、病前性格和诊断分型,对两组病人对照分析。其结果采用一般统计学处理,并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男48例,女28例;对照组男54例,女63例,两组性别卡方处理 =6.50,P<0.05,存在显著差异。有攻击行为者男性多。 2.2 文化程度本调查以高中文化程度为分界,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者共68例,研究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例,占15.79%;对照组高中以上者56例,占47.86%,两组文化程度方面经卡方处理 =19.06,P<0.05,差异明显。文化程度低者攻击行为多,文化程度高者攻击行为少。 2.3 家族史两系三代有类似病史者为家族史阳性,共52例,研究组18例,占2 3.68%;对照组34例,占29.06%,两组卡方处理=0.67,P >0.05,无差异。 2.4 精神症状阳性精神症状主要指幻觉、妄想和兴奋状态,共121例,研究组有阳性精神症状者73例,占96.05%,对照组48例,占41.03,卡方处理 =59.65,P<0.05,存在显著差异。有阳性症状者攻击行为多。 2.5 病前性格孤僻、少语、怕羞、敏感等为本研究的内向性格共86例,研究组23例,占30.26%,对照组66例,占56.41%,卡方处理 =12.68,P<0.05,差异显著。病前性格内向者攻击行为少。 2.6 脑电图异常本调查中的脑电图异常多为θ节律轻度异常,共49例,研究组28例,占36.84%,对照组19例,占16.24,两组卡方检验 =10.62,P<0.05,差异显著。有攻击行为者脑电图异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2.7 诊断分型研究组76例中偏执型36例,占42.36%,青春型19例,占26.17%,对照组偏执型38例,占32.48%,青春型1例,占0.85%,两组卡方处理值分别为:4.32和294.76,存在显著差异,有攻击行为者青春型和偏执型多。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其攻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直接威胁着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2 攻击行为[4] 是指伤害或试图伤害另一个体的心理、躯体状态或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国内有关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研究也有不少报道[5],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研究不多。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发病率高,尤其是攻击行为对社会、家庭、医院带来许多麻烦和危害,本调查显示,青春型主要表现为兴奋话多,思维行为紊乱,知、情、意互不协调,本型攻击行为多缺乏目的性,随时随地都有发生的可能。偏执型攻击行为目标明确,常是受幻觉及妄想的支配,本调查也显示以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攻击行为多。这些都与既往报道[2,3]相符。 3.3 性别和年龄方面本研究显示发病年龄早者,攻击行为发生率高,在有、无攻击行为方面,两组年龄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年龄越少其自控能力较差有关,性别方面男性攻击行为较女性多,女性发生率低,这与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男女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有关。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听幻觉 B.视幻觉 C.触幻觉 D.嗅幻觉 E.味幻觉 2.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感不稳 B.情感不协调 C.情感高涨 D.情感低落 E.情感脆弱 3.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主题多为:() A.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 C.疑病妄想 D.影响妄想 E.贫穷妄想 4.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病人出现忐忑惶恐,坐力不安,精神十分紧张。这个症状为() A.易激惹 B.情绪不稳 C.恐惧 D.焦虑 E.情感低落 5.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有意义的一组症状是:() A.思维迟缓,情绪低落,企图自杀 B.情绪高涨,思维活动加速 C.思维散漫,思维破裂 D.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症状 E.思维敏捷,动作增多 6.注意增强常见于:() 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E.未分型精神分裂症 7.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幻听 B.幻视 C.幻触 D.幻嗅 E.内脏幻觉 8.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主题为() A.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 C.自罪妄想 D.疑病妄想 E.嫉妒妄想 9.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主要是:() A.假性幻听 B.言语性幻听 C.幻视 D.内脏幻觉 E.幻嗅 10.问一女病人年龄时,病人答到:“二十二,二月初二生,二八月乱穿衣,衣服脏了没人洗,洗衣机是我买的,我属猴”你认为这个回答说明病人有下列何症状:() A.思维散漫 B.病理象征性思维 C.音联意联 D.强制性思维 E.思维破裂 11.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依据:() A.幻觉突出 B.无自知力 C.思维情感不协调 D.青壮年 E.妄想 12.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谵妄状态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C疲劳D以上都对 13、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中,目前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精神因素 D 性格因素 14.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A 思维障碍 B 记忆障碍 C 意志障碍 D 行为障碍 15.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错误的是() A 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好 B 病前性格健全预后较好 C 无明显发病诱因预后较差 E 病程长、发病迟、未及时治疗效果差 16.下列不属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关的是() A 焦虑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癔症 17.有关精神分裂症,下述错误的是() A 多起病于青壮年 B 常缓慢起病,病程多迁延 C 具有思维、意识等多方面障碍 D 在重性精神障碍中患病率最高 18.下列不属于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的是() A 被控制感 B 情感障碍 C 幻听 D 智能障碍 19.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维持治疗是() A 较长时间住院 B 坚持服药 C 坚持服药并参加工作 D 渐减药并参加工作

精神分裂症到底能不能根治

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经常遇到许多病人家属提出这样的问题:“精神分裂症是 否断得了根。”病人家属所说的“断根”,意指经治疗病愈后,终身不再复发。郑州 精神病医院专家指出,家属的这种顾虑可以理解,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精 神疾病,很多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后病情仍旧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仍旧反复发作,很多患 者因此放弃治疗。精神分裂症到底能不能根治?下面我们请郑州精神病医院专家杨俊国主任为我们做详细介绍。 【专家解读】精神分裂症能不能根治? 精神分裂症要“断根”确实不容易。但是,要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提 高缓解率还是有可能的。一般来讲,起病急者预缓好,缓慢、隐匿性起病的,预缓较差;起病年龄越小,预缓越差;有精神文明病家族史的病人,预缓较差,无遗传史的病人,预缓较好;临床症状中情感色彩丰富者,预后较好,情感淡漠者,预后较差;已婚、家庭融洽者,预后较好,虽已结婚但家庭关系紧张者,预后较差;独身、分居、丧偶、离异、生活自理能力差者预后较差,虽独居,但生活自理能力强,适应能力强者,预后较好;工作能力较强者,较工作能力差者预后好;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预后较好,反之,则差。 从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来看,紧张型和偏执型的病人,较青春型和单纯型者预后好。病程越长,越容易复发,发病的最初3年是治疗的重要时期。若3年后再治疗,会明 显降低治愈率,同时增加了疾病复发率。由此可见早期治疗的重要。不少家属虽已发 现病人不正常,却碍于面子,不去正规医院治疗,结果,转为慢性,给治愈带来了难度。提高治愈率,药物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措施,若结合家庭关怀和社会功能训练,可使不复发率提高到75%;若单独用药,不复发率仅为38%,只有及时治疗,采取综 合性康复措施,才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精神分裂的危害不可轻视 郑州精神病医院专家指出,精神分裂的患者常出现情绪波动大,喜悦、悲伤、兴奋、抑郁、焦虑等,遇事容易激动,或烦躁易怒,或易于伤感。久而久之,会产生其 它并发症,如眼花、耳鸣、胸闷、气短等。精神分裂的孩子会记忆力下降、精神疲惫,脑力迟钝,常常感到身体疲劳乏力,行为懒散,心烦意乱,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思维 能力下降,对学习造成破坏作用。

如何判断精神分裂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分裂症也成了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一部人人不了解精神分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纳闷该怎样判断是否得了精神分裂症呢?对此,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室王颖主任给出了一下几个观点: 一般来说,人们如果出现了身体和心理不适,如头痛、发烧、焦虑、恐惧、失眠等,都有自知之明,主动要求治疗。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却与此相反,90%以上的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了精神失常的表现,根本不承认自己精神不正常,都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这叫无自知力。一个人如果出现了精神失常的表现,却矢口否认、讳疾忌医,家人应该重视,考虑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就是无中生有的知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等。幻觉以幻听最常见 幻听就是现实中没有人说话,患者却会听到有声音。可以说出是几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声音,说话的声音是自己熟悉的人还是素不相识的人的声音。内容多种多样,有命令性幻听、评议性幻听等。其内容常常是对病人不利的,如漫骂等。这些声音可以互相谈话评论病人、侮辱病人,或者命令病人做什么事情。有的患者在自己想到什么时,就会听到有个声音把它说出来,叫思维化声。 感知和思维形式的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病时间越长,病人情感表现的越淡漠,从开始对对亲人稍微冷淡,逐渐发展到对家庭成员没有一点感情。甚至对于那些与患

者本人利益切身利害有关的事情,病人的态度也会无所谓,漠不关心。病人脸上缺乏表情,言语十分平淡,对亲人十分冷淡,形同陌路。有的病人情感不适切、情感倒错,他们遇到十分高兴的事,却没有高兴的表情,在十分悲伤的场合,反而笑容满面。严重时,他们往往意志减退,睡觉上床根本不脱衣服鞋子、衣服很脏也从来不主动换洗,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婚姻、前途,除了吃饭,每天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干,令家人十分无奈。 这些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的一些症状表现,所以,精神分裂症也是我们生活中的额一个隐患,我们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让自己压力过大,但是,如果一旦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家人或者自己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一定要到相关的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精神分裂症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psychosis)是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临床相多以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持久的功能损害。在这一组障碍中,最为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第一节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3.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假说:(1)多巴胺(DA)假说: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3)5-羟色胺(5-HT)假说:6.社会心理因素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学中仍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前述的精神分裂症与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有关外,临床上发现,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多表现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很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生活事件。国内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精神因素者占40%~80%。当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因素就是病因,但精神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诱发作用。 三、临床表现 (一)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如两个声音议论患者的好坏;或评论性的,声音不断对患者的所作所为评头论足。其它类型的幻觉虽然少见,但也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见到。如一位患者拒绝进食,因为她看家盘子里装有碎玻璃(幻视);一位患者感到有人拿手术刀切割自己的身体,并有电流烧灼伤口的感觉(幻触)等。 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动,也可以是朦胧模糊,但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显著的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如有的患者在幻听的影响下辱骂甚至殴打亲人,有的患者为了躲避幻听的“骚扰”而频频上访,要求有关部门拆除安装在自己脑子里的“播音器”。曾有一位老年妇女,因为总是听到声音讲水里有毒,为了喝上“干净”的水,提着暖瓶走了二十多里,路上花了4个小时。 (二)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也许在疾病的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某些明显不合常理的想法还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 最多见的妄想是被害妄想与关系妄想,可见于各个年龄层。涉及的对象从最初与患者有过矛盾的某个人渐渐扩展到同事、朋友、亲人,直至陌生人。他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暗有所指,寒暄问候、家常聊天都别有深意。严重者甚至连报章杂志、广播电视的内容都认为与己有关。 妄想的内容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如一位在化工行业工作的工程师认为自己喝水的杯子被人做了手脚,每天都会释放出定量的毒药,造成自己慢性中毒;一位老护士认为自己在上次住院时被人注射了艾滋病病毒;一位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称自己丢了块价值“5万元”的罗马表,是让邻居偷走送给了国家领导人。 2.被动体验正常人对自己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有着充分的自主性,即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运动,并在整个过程中时刻体验到这种主观上的支配感。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表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表现 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很多人由于接受不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项所以精神承受能力就会到来极限,这样也就容易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了解到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在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帮助自己降低这种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这种疾病的具体症状,所以我们今天就专门请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为我们讲解一下。 1、类神经衰弱状态。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做事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遗精、月经紊乱、倦怠乏力虽有诸多不适但无痛苦体验且又不主动就医。 2、情绪反常无故发笑。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不理发,不刮脸,衣服已穿得很脏而病人自己还认为很干净。病人的情感反常,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使他突然暴怒,他对于一件很大的事,却无动于衷。 3、意志减退。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甚至旷工;学习成绩下降,逃学;或生活变得懒散,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常日高三竿而拥被不起。 4、性格格改变。向来温和沉静,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都跟过不去;见到有讲话就怀疑议论自己,甚至别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 5、思维破裂。思维破裂是指病人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一个念头和第二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没有条理。有时突然言语中断。有的病人讲话没有中心,别人听不懂他要说明什么问题(写文章也同样没有中心,别人看不懂)。有的病人整日叫喊不停,有的独自对空说话…… 6、幻觉妄想。幻觉中心以幻听为多,病人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他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他。病人的行为常常受到幻党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命令做出一些危险的行动来,例如当他听见“声音”在命令他“打碎玻璃窗,逃出去”,他就可以不加思索,不顾危险地去执行。 我们不要认为精神分裂症离我们很远,其实这种疾病很有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掌握一些相关的症状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有朋友在生活中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伴随着情绪的反复无常,性格的改变,那么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上了这种疾病,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

氯丙嗪、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中的使用

氯丙嗪、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中的使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氯丙嗪和氟哌啶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麻醉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其他外科系统疾病且需要进行手术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嗪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氟哌啶醇进行麻醉,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种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当中都具有显著的效果,氯丙嗪的半衰期是5~9h,氟哌啶醇的半衰期是12~24h。结论临床上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麻醉药物的选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是两种最佳的选择药物,但是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实际病情加以选择,值得最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氯丙嗪;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 在临床医学当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是患者在思维意识、情感表达和行为感知等方面出现了障碍,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而临床上往往还有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其他外科系统疾病,且需要进行手術治疗,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就提出了更新的要求[2]。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和对相关资料的总结,笔者发现氯丙嗪和氟哌啶醇这两种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了更好的分析这两种药物的性能,特对我院在近3年内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这4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其他外科系统疾病且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8.7± 2.6)岁。所有患者的精神分裂症诊断都有其家属提供的市级以上精神病医院的诊断书作为依据,患者择期进行手术,其中急诊手术21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大约为(54.6±14.7)min,患者行全身麻醉7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4例,行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11例,行局部浸润麻醉18例,行尿道表面麻醉8例。所有患者有36例处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并伴随有行为异常、兴奋狂躁等症状出现,对这些患者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残留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7例。本研究所选的所有患者都不具备正常的的自控能力。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择期治疗之前均维持原精神分裂症抑制药物,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30min采用肌注方式注射氯丙嗪,药物剂量为50mg,配合0.3mg 的东莨菪碱。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30min肌注5mg氟哌啶醇,配合0.3mg的东莨菪碱。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比较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 2结果

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

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 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啊?相信这个每个患者和家人的心声,吃药、打针之事,是每位患者都不情愿的事情,可是当真的患上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后,为了及早康复,我们又不得不咬着牙吃药治疗。所以,每个患者和家人就都想知道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到底要多久? 中医专家发现也有些家属或患者本人总是打听有没有根治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遗憾的是迄今还没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是阻断受体,也就是暂时堵截过乱的信息传递,因此可以说并非治本。 中医专家认为如果没有适当量的药物作长期维持,往往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这个道理,就与治疗高血压相似: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就正常了,一旦停药,暂时还看不出变化,但不消几个月,血压就又上去了。精神分裂症要医多久?从这一点看来,维持量必须服用9年、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直到有更新发明。 中医专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药几天至十几天后,病情就会明显好转。此时应该继续服药治疗剂量1-2月,然后逐渐减少,在以后的1-2月内减到原来治疗剂量的1/3到1/4左右,作为维持量。 此外,药物在体内要达到一定浓度后才会见效。但是,身体也会破坏和排泄一定份量的药物,为此必须每天予以补充,这就是‘维持量’。由于排泄药物的能力,人各不同,所以每天应该补充的药量(维持量)也不相同;也就是说,维持量有大有小,因人而异。 由上可知,想要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最好的办法是长期吃药,如果患者随意换药或减药、断药,势必引发精神症状的复发,导致病情恶化。所以,为了能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希望。另外,中医专家提醒大家如果患者在康复期间出现了某些不良症状或者出现服药后的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在他们的诊断和指导下做进一步的调整治疗。 精神病的食疗法有哪些? 在对精神病的治疗上,传统祖国医学特别注重应用食疗法。这是因为通过饮食,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达到调节疾病、控制病情的目的,做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也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尽量掌握一些精神病的食疗的办法。 对于不同的精神病症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起到控制和缓解病情的作用。 1.精神狂乱:精神病人出现精神狂乱可用白雄鸡一只,煮以五味,和作羹粥吃,又方:用白雄驻只,如常法洗治,加入真珠四两、薤白四两,再加水三升,煮成二升,食鸡饮汁。 2.精神病治疗偏方:对于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的患者,用预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远志、山药、黄精(蒸熟)、朱砂(水飞),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发芡子大,每嚼服一丸,人参汤送人。 3.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4.神智狂乱:意识不清,可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5.安神: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团,蜂蜜调服,一天服三次,可起到很好的安神效果。 以上是通过饮食来治疗精神病患者病情的防范,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治疗精神病的办法,在这里仅是说明了一些比较好的治疗办法。如果想对于精神病的饮食有更多的了解,可咨询在线专家寻求更好的帮助。 吃什么可以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护理精神分裂患者成为了患者家属最头痛的问题.有很多精神分裂患者病情 不复的发时候还是相对正常的.但是一旦病情发作,后果是很严重的,因此预防精神分裂患者复发特别 重要,下面我们就从饮食上给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首发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朱文明

首发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朱文明 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利培酮片与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 治疗方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使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将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 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采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将两组患 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临床上应用利培酮片与利培酮联合心理 社会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恢复的种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治疗的方法和模 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维思通;综合治疗;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78-02 1.实验内容 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采用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对 患者进行治疗是否更有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恢复。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的 治疗方式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有着不同的影响的时候,将根据实验的实 际情况不断地改进治疗方式,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治 疗服务。 2.实验对象 本实验选取近期入院的5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 试验的患者都同意接受跟踪调查,并且配合医生治疗。实验研究的患者的年龄段 在24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岁,将观察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共50名患者,其中25名患者 采用传统的利培酮片作为主要药物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另外的25名患 者采用的是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的实验组组。 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之前的PANS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3.实验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3.1 变量界定 因变量:不同的治疗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自变量:采用 何种治疗方式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前置变量: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 3.2 实验数据的收集 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初期注射利培酮初始的时候每天1mg,连续注射三天,在第四天的时候增加到2mg。一星期后加至3mg,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主治医 生应该要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调整剂量,以个体最适宜剂量维持治疗为原则,如 果实验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医生可以对患者加用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补 救治疗。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除了与利培酮组一 样给药外,加以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功能康复训练和心理治 疗等综合干预治疗,这些综合性的治疗方式每月进行一次,持续六个月。所有入 组患者在治疗第1、3、6个月末以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其副 反应;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其生活质 量和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哪些明显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哪些明显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哪些明显症状?精神分裂症是生活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精神疾病,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行为异常、歪曲观念、错误推理、多疑、被害妄想等明显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伤害,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哪些明显症状呢?下面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张可斌专家针对此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被害妄想:精神分裂症是因为右脑执行或接收了左脑的错误指令,出现的异常行为。妄想在病理基础上出现歪曲观念、错误推理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思维障碍。发作初期,病人会敏感多疑,逐渐发现成成关系妄想。而关系妄想内容会越来越广,慢慢形成被害、嫉妒、夸大及疑病妄想等。 幻觉:精神分裂症以妄想及幻觉为主。妄想包括了被害、关联、宗教、自大及政治妄想等。幻觉又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和嗅觉幻觉,还有味觉幻觉、触觉幻觉以及体幻觉等。精神分裂症发作晚,发病时的表现和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相比,比较符合社会规范。想其他类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会出现吃大便、当众自慰等症状。但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很少出现这些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通常表现为多疑,抗拒治疗等,病人总是有足够的能力来掩饰自己的异常表现。如果不是症状特别明显的话,很难会被发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可能会涉及到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和认知等方面。而且,患者间的症状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即便同一个患者在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者多表现出意志坚定地想要做到普通人认为是无意义或无价值的目的努力,患病前后精神状况明显不同。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到处防备别人,常常认为别人要害他,和身边的人拉开距离。有疑似精神分裂症的人总是怀疑自己患病,四处求医、诊查。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认为自己变成某个富豪、发明家等等,对别人夸耀自己的智慧和财富等等,夸大的内容多种多样,这种情况实质是一种病态的思维,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以上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表现出哪些明显症状的具体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建议各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精神分裂症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多缺乏自知力,对住院常持敌视态度,对周围持有怀疑或抵抗态度,对工作人员警觉性高。护理人员应掌握与不同患者接触的技巧,与其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2、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要前提 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沉浸于幻觉、妄想症状之中,顾不上料理自己的生活,蓬头垢面,衣不遮体,甚至一部分发展为精神衰退、懒散、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做好患者饮食、卫生、睡眠等基础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要前提。 3、强化安全护理,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保证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对自己行为控制的能力,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能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逃跑等危险行为。因此,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一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有效指标。 4、针对症状护理,是提高护理效果的有效办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但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在不同的类型或同一类型的不同时期以某些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对这些主要精神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使护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5、加强药物治疗的护理,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系统地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服药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药物在治疗精神症状的同时,又有着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加强护理。 6、进行有效的社会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由于病程迁延,缓慢进展,有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患者表现为生活懒散,社会能力欠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对此,当患者情绪稳定后,可与患者共同制定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交技巧训练计划,鼓励患者自理,参加各项工作娱乐活动,多与病友接触交谈。对极度懒散的患者,除督促外,还可对患者进行行为治疗,通过正性激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生活劳动技能的恢复,延缓精神衰退的进展。 7、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疾病知识 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致残的、反复发作的终身性精神疾病,复发次数越多,精神缺损也越严重。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仅依靠治疗控制单次发作是不够的,应重视和强调全程治疗,甚至终身治疗,以降低复发率,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恢复原有的工作能力,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加强对恢复期患者的有关治疗、预防和保健知识宣教很重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处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处理 有研究报道到2020年,全球精神疾病患者将达到总人口的1.4%!有预测精神疾病将是二十一世纪影响人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手术病人会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大,小的可以是刚出生的,大的可以是超过100岁以上的。另一方面,手术病人的合并症会越来越多。我们除了要非常认真的关注病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几大系统的疾病之外,病人的精神状态也逐步成为影响麻醉安全的重要因素。这里我提出这两个病例,旨在抛砖引玉,让大家进行讨论,为此类病人的麻醉提供经验。 病例摘要: 病例一:患者,男性,38岁。主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半月余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咳血,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当地CT结果提示:右肺下叶阴影。入院时诊断为:右肺下叶肿物,不除外周围型肺癌。患者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8年(为抑郁型,平时不爱言语。目前口服“思维通”,病情控制良好。入院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心电图及化验检查无异常。肺功能检查提示:通气储备功能正常,弥散功能轻度下降。 拟施手术为:右侧开胸探查,右肺下叶切除术。 病例二:患者,男,27岁。主因车祸致右肩肿胀、疼痛8天入院。患者于乘车时不慎翻身受伤,伤及右肩部,右肩关节受限。受伤时无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等症状。X 片示:右肩胛骨骨折。初步诊断为:右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锁骨骨折。 患者既往有“抑郁症“10年。长期口服碳酸锂,效果好。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术前检查无特殊。 拟行手术:右肩胛骨骨折、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讨论: 一、此两例手术的麻醉处理意见和围术期应注意的问题。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处理特点及常用治疗药物对麻醉的影响。 此病例一患者较胖,可能与服用的药物有关。另外肿瘤的发生可能也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术前访视病人时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患者在进手术间及麻醉诱导时非常配合。选用静吸复合平衡麻醉,吸入七氟醚,异丙酚、瑞芬太尼及爱可松维持。术中双腔管隔离良好,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后送恢复室,耐管好,能配合。待患者意识肌力恢复后,拔管,安返病房。术后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佳。术后访视病人无特殊,一周后出院。 我认为围术期考虑至少应考虑如下两个问题: 一、抗精神病药物对麻醉药物的影响;二、围术期患者精神病症状突然发作。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起效时间较慢,一般需要2周以上,故围术期是否停药不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抗精神病药物多与单胺氧化酶系统相关,故一方面,患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另一方面,患者可能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会有较大的差异。 从我们这两病例看,患者对麻醉药的耐药性似乎要差点。如果没有好的条件,围术期给药一定要从小剂量起。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术毕良好镇痛可能是预妨围术期患者精神病发作的重要因素。 我在进入麻醉科前,在精神安宁科工作过2个多月。谈一点关于精神病人的麻醉注意事项: 1、精神病人有一部分是家属无法照顾,放置在相对封闭的精神病院里管理。那里的饮食相当的不如人意,因此术前应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我就遇见过不少低蛋白血症,浮肿的病例,按营养不良的麻醉处理。 2、长期服用精神药品,术前应了解重要脏器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情况,部分病人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心率失常及血小板低下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自杀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自杀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采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行为,这主要是指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和忽然出走。这些危险行为是受特定的精神症状支配的.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什么情况下会自杀呢?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病人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病人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对象,即:病人以为是谁要害他。假如病人的妄想对象是某个家里人,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阔别病人,至少不要让他与病人单独在一起。 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特别需要留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自杀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复期实施自杀行为的。病人在精神病症状消除以后,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婚姻等现实问题,感到走投无路,因此选择了轻生。对此,家属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尽早发现病人的心理困扰,及时疏导。 对已经明确表示出自杀观念的病人,家属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躲躲闪闪,要主动与病人讨论自杀的利弊,帮助病人全面、客观地评估现实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另外,这种病人在自杀之前,是经过周密考虑,并且做了充分预备的,例如写遗书、收拾旧物、向家人离别、选择自杀时间、预备自杀工具等。这类病人的自杀方式也是比较温顺的,多数是服药自杀。因此,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攒足足数目的药物,这时就能看出由家属保管药品的重要性了。只要家属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是不难早期发现病人的自杀企图的。 药源性焦虑: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无措,并伴有心慌、出汗、恐惧等。这些表现多是发作性的,多数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分,也有的病人在打长效针以后的2?3天内出现上述表现。这种时间上的规律性,有助于家属判定病人的焦虑情绪是否由于药物所致。病人急于摆脱这种强烈的痛苦,会出现冲动伤人或自伤,这些行为只是为了发泄和解脱,并不以死为终极目的。家属可以在病人发作时,给他服用小剂量的安定类药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或品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人的焦虑发作。 极度兴奋:病人的精神症状表现为严重的思维紊乱、言语杂乱无章、行为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也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毁物。由于病人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预备,一般比较轻易防范。家属要保管好家里的刀、剪、火、煤气等危险物品,但最根本的办法,是使用大剂量的、具有强烈镇静作用的药物来控制病人的兴奋。假如在家里护理病人确有困难,则可以强制病人住院治

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什么总是失眠?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有些轻度的可能会有失眠的发生,但是对于中度及中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就是常事了。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解释,若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就会导致失眠,而失眠后睡不好会加重精神分裂症。所以它们是相互簇生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的一种,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经常会有胡思乱想的表现,甚至是想到脑袋都疼。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什么总是失眠?本来睡觉是对人体能量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平缓人体白天各项活动对人的影响。若是能够入睡,那么对恢复健康是较为有帮助的。但是若是不能入睡,那么精神分裂症将越来越严重。 精神分裂症一般会走两个极端,可能会封闭自我,自己抑郁狂躁。而有些患者则可夸夸其谈1到2个小时,可是别人无法了解病人想要说的究竟是什么。由于病人思维紊乱,逻辑性和自控力失去自我支配能力,所以,他们的脑子里会不时浮现出一些古怪的想法,以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还有的患者半夜容易惊醒,然后继续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以至于无法继续入睡。这都是由于身体的各项机能出现了问题,若是不及时治疗,那么病情将越来越糟糕。 由于精神分裂症产生的失眠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长期下去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也容易患其他各种疾病,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更是迫在眉睫。如今很多都是采用西医的药物治疗,但是对于药物治疗的弊端也逐渐明了,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对肝肾会有严重影响,且容易产生依赖性,并且若是长期服用可能最后会严重损伤大脑,变得痴呆傻。如今中药调理精神分裂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建议找经验充足的老中医治疗。 那么以上是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什么总是失眠的相关解答,通过以上了解相信您已经了解精神分裂症与失眠之间的关系,它们产生的互利共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也可以使患者病情更加恶化,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两手抓,相互促进可以使病情好转。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10-09T15:03:36.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4期供稿作者:伍光辉刘顺发覃艳惠[导读]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广西龙泉山医院 545005)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075-02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1.7%,显效率65.0%,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比较适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用药。【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是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有多篇报道认为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疗效,且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好。为了解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开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初次发病,未曾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年龄16~60岁;病程≤5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及X线胸透等均正常;排除神经系统及其他精神病、明显的躯体疾病、酒或药物滥用、妊娠、哺乳妇女及药物过敏者。入组对象全部取得知情同意。共入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6~60岁,平均(32.6±12.8)岁;病程1个月~60月,平均(24.7±13.9)月;偏执型36例,其他型24例。 1.2 方法 阿立哌唑初始剂量为5mg/d,此后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最大剂量30mg/d,平均(22.5±7.5)mg/d。疗程8周。如有需要可酌情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及抗胆碱能药。采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各评定1次;同时用副反应量表(TESS)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疗效评定按PANSS减分率评定,≥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8周后痊愈14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6例,无效5例,显效率65.0%,有效率91.7%。 2.2 PANSS评分变化可见,治疗第2周时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分均有明显下降,至第4周时PANSS总分及3个分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P<0.01)。 2.3 安全性及依从性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8周的治疗。有22例现入睡困难,2例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但较轻。其他不良反应有便秘、头昏、嗑睡各4例,直立性低血压2例,坐立不安2例,心电图异常2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轻度升高4例,在46U/L~79U/L之间,但无相关症状和体征,继续治疗又有好转。 2.4 合并用药情况 22例患者因失眠或焦虑合并使用了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2例因锥体外系反应合用了苯海索。2例因坐立不安合并普萘洛尔。 3 讨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喹啉类衍生物,具有部分激动多巴胺(D2)和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活性,被誉为“多巴胺-5-羟色胺系统稳定剂”,国内外文献认为其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2,3]。本研究结果提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显效率为65.0% ,有效率为91.7%,与potkin[4]报道基本相符。本研究结果还发现,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时阳性症状最先改善,阳性症状评分在治疗2周末已显著下降,而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在治疗4周末才显著改善。 本研究结果发现,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安全性好,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4,5]。这可能是阿立哌唑主要对突触前D2受体和5-HT1A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同时对5-HT2A受体起拮抗作用,它可根据内环境中相关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来调节它的激动和拮抗作用,从而达到系统平衡状态,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低毒副作用的基础。对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少,对血常规和肾功能也无影响。 总之,阿立哌唑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都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好,比较适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用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5. [2] Kane TM,Carson WH,Saha AR,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ipiprazole and haloperidol versu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02,63(9):763-771. [3] 吴仁容,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177-179. [4] Potkin SG, Saha AR, Kujawa MJ ,et al..Aripiprazole,an antipsychotic with a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with psy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 Arch Gen psycheiatry,2003,60(7):681-690. [5] 俞东山.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04,14(5):304-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