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饲料大宗原料的质量控制

常见饲料大宗原料的质量控制
常见饲料大宗原料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配方技术、加工设备与工艺上的差距越来越小,从而使饲料成品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原料质量的优劣。原料质量是饲料企业产品质量的源头,若原料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生产出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几种大宗饲料原料玉米酒糟(DDGS)、豆粕、鱼粉等的质量控制要点,为饲料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1 玉米酒糟(DDGS)

DDGS是玉米等谷物生产酒精中的一种副产物。根据干燥浓缩蒸馏废液的不同可分为干酒精糟(DDG)、可溶干酒精糟(DDS)和干酒精糟液(DDGS)。DDGS质量受酒精的生产工艺流程、谷物的发酵方法及副产品干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用粗蛋白质、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等常规指标来检测DDGS的质量,并不能真实反映DDGS质量情况,尚需考虑到以下几点:

1.1 外观颜色

DDGS的颜色有金黄色和暗褐色,金黄色最好,不应含黑色小颗粒,应有发酵的气味,尝之微酸。DDGS颜色和气味与其营养成分密切相关,深颜色的DDGS 营养价值低于浅颜色的DDGS,并且发现深颜色的DDGS通常伴有糊焦味或者烟熏味,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这可能是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加热过度引起的。加热过度容易发生美拉德发应,降低赖氨酸的利用率。Whitney等研究表明,高质量金黄色玉米DDGS的赖氨酸回肠消化率为53.6%,而深颜色赖氨酸消化率为0。

1.2 热变性指标- 中性洗涤纤维(NDF)

国内众多酒精厂采用110℃进行烘干,加热过度时,DDGS中的赖氨酸、糖分含量明显降低。吕明斌等研究表明,加热过度,赖氨酸含量由烘干前的0.82%降

低到0.3%左右,并且发现NDF与赖氨酸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NDF可以作为饲料厂日常检测DDGS热过度的指标。一般要求NDF≤32%为合格,NDF≤35%为最低质量要求。

1.3 霉菌毒素指标

霉菌毒素含量过高,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对动物危害最大的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全价配合日粮中两种霉菌毒素不能超过1mg/kg。发酵过程并不能破坏霉菌毒素破坏,反而使其得到浓缩。因此,要密切检测DDGS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对于毒素超标的DDGS应作退货处理。

表1 DDGS 霉菌毒素检测结果(郭福存)

2 豆粕

豆粕不仅要检测蛋白质、氨基酸、水分等指标,其他如尿酶的活性、蛋白质溶解度等也需检测。

2.1 尿酶活性

通常以尿酶活性来表示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的破坏程度。尿酶活性高,说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没有得到有效的破坏;尿酶活性太低,说明豆粕受热过度,豆粕中的赖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等因受热过度而遭到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尿酶活性定义为在30℃和pH为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豆粕制品分解尿素后,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升数。美国饲料工业协会建议豆粕尿酶值为0.05~0.2,巴西为0.01~0.3;我国GB/T-2004饲用大豆粕标准规定,尿素酶活性≤0.3。

2.2 蛋白质溶解度

蛋白质溶解度是指大豆粕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可溶于0.2%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占样品中总粗蛋白质量的质量百分数,这是评估大豆加工过度或不足的有效方法。高温能使豆粕中的氨基酸与还原性化合物发生美拉德发应,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我国GB/T-2004饲用大豆粕的国家标准规定0.2%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70%。

3 鱼粉

鱼粉因原料的来源、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市场上掺假物的存在、以劣充好也影响了鱼粉的质量。因此,除常规成分析外,选用适宜指标判定鱼粉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蛋白质新鲜度指标——组胺和挥发性氨基氮

组胺是鱼粉中组氨酸经微生物脱羧反应转变而成的一种胺类物质。鱼粉中组胺含量越高,表明受微生物污染越严重。挥发性氨基氮是指鱼粉由于细菌的作用,在腐败的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及胺类含氮物质。鱼粉中组胺与挥发性氨基氮含量之间有相应的对应关系:即组胺含量越高,则挥发性氨基氮的含量就越高;反之组胺含量越低,挥发性氨基氮的含量就越低。我国GB/T19164-2003

鱼粉国家标准规定特级鱼粉组胺含量≤300mg/kg,挥发性氨基氮含量

≤110mg/kg;一级鱼粉组胺含量≤500mg/kg;挥发性氨基氮含量≤130mg/kg。

3.2 脂肪新鲜度指标——酸价

酸价是评价鱼粉脂肪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鱼粉的水分、脂肪含量高及保存条件差等因素都将加快脂肪氧化酸败,导致产生不良气味,酸价升高,影响鱼粉质量。酸价越高,表明鱼粉脂肪水解程度越严重。我国GB/T19164-2003鱼粉国家标准规定特级鱼粉酸价≤3mg/g,一级鱼粉酸价≤5mg/g。

3.3 胃蛋白酶消化率

胃蛋白酶消化率是评价鱼粉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可被胃蛋白酶分解的蛋白质与粗蛋白的比例。测定这项指标能鉴别鱼粉中是否掺入其他高蛋白而不容易被动物吸收的原料如羽毛粉、皮革粉等。掺入这些原料的鱼粉,其粗蛋白质、真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但胃蛋白酶的消化率往往较低。我国GB/T19164-2003鱼粉

国家标准规定特级鱼粉胃蛋白酶消化率88%~90%,一级鱼粉为86%~88%;秘鲁鱼粉标准中规定优质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应为94%~95%。

3.4 氨基酸含量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掺假物的存在,粗蛋白质含量高的鱼粉品质不一定好。使用氨基酸分析仪可以准确分析鱼粉各种氨基酸含量,从而判定其质量。优质鱼粉氨基酸总量在60%~68%,所含的11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17种)的51%~55%,且氨基酸组成相对稳定。掺入水解羽毛粉,丝氨酸含量明显提高,可由正常的1.6%提高到3%,而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掺入皮粉,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掺入血粉后,变化最明显的是亮氨酸,其次为组氨酸。

1鱼粉中掺入植物质的检测

凡植物来源的掺假物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掺假物。检测方法:①取被检鱼粉1~2g放入试管中,加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以浸出淀粉。冷却后,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g加入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g碘,溶解后摇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立刻出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鱼粉中掺入淀粉。②取被检鱼粉少许平铺入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液(2g间苯三酚溶入100ml90%乙醇中)浸湿,放置5~10min,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试样中出现散布的红色点,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含木质素物质。

2鱼粉中掺入血粉的检测

血粉中含有铁质,该铁质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作用,能分解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使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出现蓝色环、点。根据环、点的有无,即可判断出鱼粉是否掺入血粉。检测方法:取少许被检鱼粉,放入白瓷皿或白色滴板中,加联苯胺-冰乙酸混合液数滴(1g联苯胺加入100ml冰乙酸中,加150ml

蒸馏水稀释)浸湿被检鱼粉,再加3%过氧化氢液一滴,若掺有血粉被检样即显深绿色或蓝绿色。

3鱼粉中掺入双缩脲的检测

该法依据双缩脲在碱性介质中可与Cu2+结合成紫红色化合物的原理,检测鱼粉中是否掺有双缩脲。检测方法:称取被检鱼粉2g,放入2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取4ml滤液倒入试管中,加6mol/lNaOH 溶液1ml,再加1.5%CuSO4溶液1ml,摇匀后立即观察,溶液显蓝色表示未掺,显紫红色说明掺有双缩脲,且颜色越深,掺入比例越大。

4鱼粉中掺入鞣革粉的检测

鞣革粉中的铬经灰化后部分可变成6价铬,6价铬在强酸溶液中能与均二苯胺基脲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水溶性铬--二苯硫代偕肼腙化合物。该反应极为灵敏,微量铬即可检出。检测方法:取被检鱼粉1~2g入瓷坩锅中,炭化后入茂福炉灰化。冷却后,加入少许蒸馏水将灰分湿润,加2mol/lH2SO4溶液10ml 使之呈酸性,再加数滴均二苯胺基脲溶液(0.2~0.5g均二苯胺基脲溶入90%乙醇中),片刻后若出现紫红色,即证明有鞣革粉掺入。

5鱼粉中掺入羽毛粉的检测

5.1取2份各1g左右被检鱼粉倒入两只500ml三角瓶中,一瓶加1.25%H2SO4溶液100ml,另一瓶加5%NaOH溶液100ml。然后煮沸30min(微火,并不断添加蒸馏水以保持煮沸的酸碱浓度),静置,弃去上清液,用接种棒蘸取两瓶中残渣少许,分别置两个载玻片上,要求薄层摊开。在50~100倍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可见,经1.25%H2SO4处理的残渣,掺入由浅色羽制得的水解羽毛粉,颜色呈金黄色;掺入由深杂色羽制得的水解羽毛粉,颜色是深褐至黑色。其镜下主要特征是:完全水解的羽毛粉呈半透明微粒状,像松香颗粒,颜色以黄为主,夹有灰色、褐色或黑色颗粒,光照时会反光;水解不完全的羽毛粉,羽干像半透明塑料管(有时为空心竹节状),呈黄、白至褐色,长短不一,表面光滑、透明,羽毛脱落处多有锯齿边,加热过度者消失。羽支呈长、短碎片,蓬松,半透明,光泽

暗淡,呈白色或黄色,若加热过度呈黑色。羽小支呈粉状,呈白色或奶油色,40倍显微镜下为小而松脆的碎片,有光泽并结团。羽根呈圆扁管状,黄至褐色,粗糙、坚硬,有光滑的边。一般优质水解羽毛粉的上述结构特点往往多被破坏,呈碎玻璃样小粒,所以镜检时应仔细搜索未水解羽毛或水解不完全羽毛,以利鉴别。然而经5%NaOH处理的被检样,因全部被溶,故无法见到任何羽毛痕迹。

5.2取被检鱼粉10g倒入100ml烧杯中,加入四氯化碳80ml,搅拌后静置沉淀。将漂浮层倒入滤纸过滤,滤物用电吹风吹干。取少许风干滤物置载玻片上,于30~50倍显微镜下观察,除见有表面粗糙,具纤维结构的鱼肉颗粒外,掺有羽毛粉者尚可见或多或少的羽毛、羽干和羽管(中空、半透明)。经水解的羽毛粉,有的形同玻璃碎粒,质地如塑胶,呈灰褐或黑色。 1.6鱼粉中掺入棉籽饼粕的检测先将20目和40目分样筛叠放在一起,然后取被检鱼粉200g放入分样筛,摇筛3~5min,即将被检样分成粗、中、细3部分。观察中层40目筛上物,若见筛中央散布有细短绒棉纤维,相互团絮在一起,呈深黄或棕黄色,筛四周有不少深褐色棉籽外壳碎片,可初步证实鱼粉中掺有棉籽饼粕。为进一步证实,可在30~5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中央部分样品散布有细短棉绒纤维,该纤维卷曲、半透明、有光泽、白色,并混有少量深褐色棉籽壳碎片(厚、硬、具弹性),碎片断面有浅色或深褐色相交叠的色层。有时可见一些棉纤维仍附着在外壳上或埋在棉饼中。此外,有经验的质检员可以通过显微镜发现和判断大部分的掺假物。在显微镜下肌纤维较粗、颜色较深的,说明可能掺有肉骨粉;如显微镜下看到松碎的香块状物则可能为角质蛋白或水解角质蛋白(如水解羽毛粉、水解蹄角粉等);沥青块状物可能为血粉。细丝状、少骨头的鱼粉多掺有皮粉、皮革粉。有黑褐色块状物,并且一面粘附有白色丝状物,可能掺有棉籽饼粕。发现成粒菜籽或菜籽壳的说明鱼粉中掺有菜籽饼粕。如果鱼粉中掺入菜籽饼、棉籽饼,为使蛋白质含量不致过低,常同时掺入血粉、水解羽毛粉或角质蛋白粉。镜下所见的血粉和角质蛋白粉均呈红褐色和紫黑色的颗粒,边缘较锐利。鱼粉中掺入未经水解的羽毛粉,因其羽毛已卷曲成团粒不易观察,故需用蒸馏水浸润样品,放置10~30min后进行镜检,即可看到小羽梗上已经伸展的羽毛,水解不够完全的羽毛粉,也能看到小梗上少量残留的羽毛,完全水解的羽毛粉呈条状和各种粒状,呈无色、浅黄透明或黑褐色,质硬,而鱼肉纤维相对较软。用显微镜进行检测具

有方便、简单、直观等特点,因此应该加强原料质检员的显微镜检测技术培训。通过显微镜检测,对鱼粉的掺假鉴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乳清粉

乳清是生产干酪或干酪素时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有乳糖、乳清蛋白、矿物质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乳清粉是制作高档仔猪料的优质原料,可通过以下指标判定乳清粉的品质:

4.1 乳糖

乳清粉中的乳糖是乳猪优质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乳清粉中乳糖的检测非常重要,必需对乳清粉中乳糖进行检测,以防掺假存在。在生产中一般使用比色法测定乳糖的含量,其原理为乳清粉样品经沉淀剂澄清后,无蛋白滤液中的乳糖在苯酚、氢氧化钠、苦味酸和亚硫酸氢钠的作用下生成橘红色的络合物,在520nm 处有最大吸收,但测定结果易受葡萄糖、蔗糖等的影响。为避免其他糖的影响,可采用液相色谱法准确测定乳清粉中乳糖含量。

4.2 溶解性

乳清粉应该非常容易溶解于温水中,溶液透明,没有残留物。有残留物或浑浊的,表明乳清粉加工过度或者掺假。

5 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是食品工业中用玉米加工淀粉的副产物,其粗蛋白质含量达到50%以上,富含蛋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并且富含叶黄素。对蛋黄及肉鸡肤色着色效果非常好。目前,市场上玉米蛋白粉常常掺入皮革粉、染料、尿素等,不仅影响内在品质,而且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因此,除常规成分析外,选择适宜指标判定玉米蛋白粉质量非常重要。

5.1 铅

纯正的玉米蛋白粉含铅量很低,因为玉米从土壤中吸取大约0.2~0.3mg/kg 的铅。正常情况下,几乎检测不出。王贵满等检测了市场上的8个样品,其中有5个铅含量在85.67~156.43mg/kg,这表明其中掺入含铅高的皮革粉、羽毛粉等。

5.2 灰分

灰分也是衡量玉米蛋白粉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NY/T685-2003规定,玉米蛋白粉灰分含量在2%~4%。若超过4%就要引起注意。灰分高的玉米蛋白粉,其灰化产物为灰色,正常颜色为黑色粉状。灰化产物加硝酸滴定发生剧烈的发应,表明有石粉的存在。

5.3 溶解水溶液颜色

玉米蛋白粉是黄色粉状物质,纯的玉米蛋白粉在热水中不溶解,蛋白质受热变性,成絮状下沉,其水溶液是无色澄清透明的(叶黄素不溶于水),伪劣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悬浮,沉淀很慢,其水溶液呈浑浊状,甚至呈黄色(掺水溶性色素或黄色染料)。因此,通过溶解水溶液颜色可以判定玉米蛋白粉中是否掺有色素或者黄色染料。

各专业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5.2.2 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原材料质量和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和工序质量,同时必须加强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和重点部位工程质量的控制,这是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重点。 5.2.3 对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⑴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原则、方法和程序。原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要把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作为重中之重。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原材料、构配件等的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在实施原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按照“强制性条文”中的有关规定,了解设计对材料所提出的规格、品种和质量要求,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供应情况及价格,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原材料的组织、订货、运输、存放、验收进行审查,同时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有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见控制程序图。 ⑵原材料质量控制的监理措施: ①认真执行建设部于2000年9月26日发布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 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用于承重结构或重要设备基础(提升绞车、排水泵、变电所、扇风机等设备)的混凝土试块; ——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砌筑砂浆或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试块; ——用于承重结构的钢(板)型材、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用于提升或悬挂的钢丝绳特别(如提升绳); ——用于承重结构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如防水剂、减水剂、速凝剂,矿渣等); ——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 见证取样送样的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施工开始前,项目监理机构要督促承包单位尽快落实见证取样的送检试验室。对于承包单位提出的试验室,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实地考察。试验室一般是和承包单位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第三方。试验室要具有相应的资质,经国家或地方计量、试验主管部门认证,试验项目满足工程需要,试验室出具的报告对外具有法定效果。 ——项目监理机构要将选定的试验室,到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并得到认可,同时要将项目监理机构中负责见证取样的监理工程师在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承包单位在对进场材料、试块、试件、钢筋接头等实施见证取样前,要通知负责见证取样的监理工

《采矿学》习题集23页word

《采矿学》习题集 (徐永圻主编. 采矿学.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总论 1. 《采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井田内的划分?阶段与水平的基本概念?采区、盘区、带区的基本概念? 3. 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4. 何谓采煤方法? 5. 我国较广泛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哪几种?应用及发展概况如何? 6. 简要说明《采矿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向。 第一篇长壁采煤工艺 第一章长壁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1. 解释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伪顶,直接顶,基本顶,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的概念。 2. 什么叫支承压力?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如何?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简述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的一般规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的估算方法是什么? 4. 试述工作面来压预报的机理和方法。 5. 简述直接顶、基本顶、底板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指标。 6. 采高、控顶距、工作面长度、推进速度、倾角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如何?

7. 简述长壁工作面覆岩移动的一般规律。为什么要研究裂隙带岩体的移动结构? 8. 试述压力拱结构、砌体梁结构、传递岩梁结构、悬梁结构、假塑性梁结构的异同点及适用条件。 第二章破煤、装煤原理及装备 1. 简述影响破煤的煤层物理机械性质有哪些? 2. 简述爆破落煤的炮眼布置及其适用条件? 3. 试述采煤工作面的装药结构和爆破工艺? 4. 试述截齿破煤过程?刀形齿和镐形齿的优缺点? 5. 什么是左、右螺旋滚筒?其旋转方向为什么是固定的? 6. 螺旋滚筒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它们对装煤效果的影响如何? 7. 薄煤层采煤机有何特殊要求?为什么? 8. 刨煤机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适用条件如何? 9. 试述采煤机选型原则。影响采煤机选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煤的运输及装备 1. 简述刮板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运送煤炭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2. 简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3.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转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哪些? 4. 试述桥式转载机的转载原理。 5. 简述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的储带与伸缩原理。 6. 胶带输送机在运行中为什么会跑偏,跑偏时应如何调整,怎样防止跑偏?

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0引言 随着工业饲料每年超越GDP增速的高速增长,国内饲料原料相对比较紧张,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自2012年5月1日起,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国家进一步提高了饲料原料的使用要求和规范,并对添加剂和药物做出了许多限制。要保证饲料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1通过采购程序控制 目前市场上原料掺假事例屡见不鲜,掺假造假的手段、方法越来越高明,参假的物质也越来越复杂,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对此防不胜防,给饲料质量和畜禽及水产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购置气相、液相等仪器进行检验,技术要求高、费用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普及运用。探讨源头的控制程序,把好原料质量关,对于有效控制饲料质量尤为重要和必要。 1.1原料采购计划和质量控制指标的制订 企业首先根据生产计划议定原料采购计划和备选供货商,制订原料质量企业控制标准和检验项目。玉米应重点控制水分、容重、霉粒比例和杂质比例;小麦控制水分、容重;糠麸控制新鲜度和蛋白质成分;豆粕重点是粗蛋白质、蛋白溶解度、尿酶活性和掺假成分;棉、菜粕重点是粗蛋白质和掺假成分;鱼粉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盐分和掺杂成分;其他动物性饲料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和微生物。 1.2供货商资质审定 备选供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其生产、经营范围应包括饲料、添加剂等项目。非动物源性单一饲料应取得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饲料审查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动物源性原料产品应取得省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源性产品卫生合格证。 质量体系认证情况:包括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HACCP认证情况等,并提供相应证书。现场考察:对于新供货企业,采购人员应深入现场考核生产、经营条件;必要时现场取样检测。 信誉度调查:向当地饲料、工商管理部门咨询,了解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情况,索取质量抽检报告,调查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评估企业及产品的市场信誉度。 综合拟供货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审定,确定是否列入供货企业。对无证、无照、管理部门挂牌督查的企业坚决排除。对新供货企业首次必须认真审定,老供货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2次评审。 1.3原料质量评估 对大宗原料应索取产品检测报告和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产品应索要产品批准文号的批件、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首次采购非常规原料的应索取产品说明及相关资料,对产品安全、营养水平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试用;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进行送检。 1.4采购评议和协议 采购、品管、财务等部门对供货商资质、市场信誉、原料质量、同行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拟定采购方案,报送企业负责人批准。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每批进行;辅料应定期进行。签订购销协议,协议应明确质量标准、数量、价格、供货时间、供货方式、付款方式、违约

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现代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节饲料企业原料质量控制过程 一、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原则问题: 1、公司技术人员应高度认识到向所有客户提供高度量的饲料产品是自身的责任,通过履行健全的质量控制步骤,向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设质量产品。

2、高质量产品是我们技术部全体人员的直接职责。 二、原料购买的质量控制 1、公司采购各种饲料,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 2、原料供货方要提供担保书,声明该原料适合作配合饲料,并且原料中不含污染物和掺杂物。 3、对供货方的设施进行现场考察,再检查原料的标准规格。 4、要供货方提供原料的试验室资料和用作分析的代表性样品。 三、原料的接收质量控制 1、接收原料之前,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评估并与公司质量标准相比较: ①原料产品的颜色 ②原料产品的气味。 ③是否存在任何异物。 ④是否有昆虫侵扰的存在。 ⑤颗粒大小和质地。 ⑥水份含量。 2、任何一种原料不符合标准规格,技术部应该与采购部取得联系,有权拒收该批原料。 3、收原料须标明接收日期、送货者、并根据检验制度和留样观察制度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查。 第二节现代饲料企业原料质量管理制度 1、凡进厂的原料必须质检,符合标准方可入库。 2、质检员须凭采购物料价格通知单或采购合同书或委托加工合同或计划进行质检。 3、质检员必须按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取样质检,以感官鉴定为主,以仪器对照为准。 感官鉴定和仪器对照相结合 4、感官鉴定水份误差不准超过±0.5%,纯粮率或容积重等项误差不差等级,其他各项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 5、卸车时质检员必须监检,杜绝不符合标准的原料混入,发现异常立即停卸,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必须退回。 6、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退货时必须做好记录,经品管员复检后退货。 7、凡进厂的原料质检员必须按规定项目真写《质量监定证》。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一、识别饲料原料掺假的基本常识 1、采用闻、摸、看、尝四法来分辨。 1.1 闻:特定的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有的芳香气味,如有异味、怪味、霉变味或无味(掺假可掩盖芳香味)就说明饲料为假劣原料。 1.2 摸:因为人体带有生物电,可用手反复插入饲料原料中,再抽出抖落,如果细小物质不易抖落,就说明有假。 1.3 看:①色泽是否一致。特定的饲料原料具有其固有的光泽,如果同一批原料中有颜色不同和光泽度不一样的物质就说明有假;②粒度是否整齐。看较细小粒度的原料中是否有较整齐的细小颗粒或是否有超细物质存在,而且有一定的数量。如果有可将其破坏和特定的原料做对比,一比便知。 1.4 尝:特定的原料都有固定的味道,如甜、酸、涩、苦、香等,如果经常尝,就会知道不同;特别是石粉、沸石、砂石等一尝便知。 二、部分常见饲料原料掺假的识别实例 1、豆粕经销商常用大片麸片、稻壳、米糠等和磨细的黄土玉米面混合制成细小颗粒,然后着上色做成“豆粕料”,也有单用磨细的黄土制粒着色的,掺在豆粕内,致使豆粕粗蛋白含量降至30%以下。 识别:①闻,掺有“豆粕料”的豆粕由浓香变为淡淡的香或根本无香味。②看,豆粕颜色淡黄,加热温度高的深黄,不掺假的光泽非常明

显,整齐划一,而掺有“豆粕料”的豆粕整体光泽度降低,特别是“豆粕料”基本没有光泽度;把粒度整齐,偏大的取走后,剩下细小的,然后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起,使劲一搓,一看便知,真正的豆粕,即使是再细小的颗粒,用两个手指是搓不细的。③尝,真豆粕有豆香味,而掺假的无味(玉米面、石粉等)或有泥土味(掺黄土、泥沙等)。④水浸,取适量样品放入大玻璃杯中,用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一小棒轻轻搅动,若有分层现象的,上层为豆粕、中层为玉米面(饼)、下层为黄土、钙粉、石粉等。⑤滴碘洒,取少量样品放于载玻片中,在样品上滴几滴碘洒,1分钟后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就证明掺有玉米、麸皮、稻皮等。 2、棉粕主要掺有红土、膨润土、褐色沸石粉或砂石粉的,也有用钙粉、各色土、麸皮、米糠、稻壳经加工制粒、首色制成“棉粕料”的。识别:棉粕因产地不同,加工的工艺流程不一样,导致生产的棉粕颜色、质量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感观检查配合水浸法鉴别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 3、鱼粉经常掺羽毛粉、血粉、皮革粉、玉米蛋白粉、小麦次粉、鱼油、骨粉、贝壳粉、尿素、铵盐等。 识别:①闻,质量好的鱼粉有淡淡的鱼香味,无鱼腥味、怪味或刺鼻的氨味。②看,随产地(秘鲁、日本、俄罗斯、我国近海)和鱼种(秘鲁诺贝沙丁鱼、日本沙丁鱼、俄罗斯白鱼、我国近海鯷鱼等)及加工工艺不同而不同,但颜色和光泽是一致的,颗粒大小是一致的,可看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少量的鱼眼、鱼刺、鱼鳞。③尝,好的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 料补充料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 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第四条企业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规范执行情况和生产经营 状况,认真履行年度备案和饲料统计义务。 有委托生产行为的,托方和受托方应当分别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原料采购与管理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 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以下简称原料)的采购管理,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以下简称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 量保障能力,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填写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 (一)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应当规定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记录等内容; (二)从原料生产企业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评价单一饲料、饲料添 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原料通用名称 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三)从原料经销商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经销商名称及注册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注册号、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四)合格供应商名录应当包括供应商的名称、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供应商为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 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评价日期 等信息。 企业统一采购原料供分支机构使用的,分支机构应当复制、保存前款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说明 为适应饲料原料市场质量不断变化、品种不断增加的需求,为规范公司饲料原料的采购、验收,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有关规定,重新修订了这套《饲料原料验收标准》。现对编制与使用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 1、相关的饲料工业标准 2、市场饲料原料的供应情况 3、公司的产品标准 二、使用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其中:★★为安全指标等,必须检测;★为推荐检测指标; 无标示者为参考指标;大部分物理指标为验收原料时必须检测但不需借助仪器,用眼、舌、鼻、口、手等可直接检测的指标,故不再列为必须检测指标; 2、本标准规定的安全指标等必须全部检验。 3、本文件规定的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或片区配方师,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4、原料验收工作要尽量前移,查看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信誉评估,从源头控制不合格原料进厂。 5、根据实际操作编制检验单或报告单,如实记录检验结果,并经品管员审核签字后保存3年。

目录 一、谷物与块根类 1.1玉米 (1) 1.2小麦 (2) 1.3皮大麦 (3) 1.4裸大麦 (4) 1.5燕麦 (5) 1.6稻谷 (6) 1.7高粱 (7) 1.8木薯干 (8) 1.9甘薯干 (9) 二、谷物加工副产品 2.1全脂米糠 (10) 2.2脱脂米糠粕 (11) 2.3粗糠 (12) 2.4碎米 (13) 2.5次粉 (14) 2.6麸皮 (15) 2.7大麸皮 (16) 2.8小麸皮 (17) 2.9粉头 (18) 2.10小麦胚芽粉 (19)

实用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玉米 1.产品描述:谷物的一种,其含量大部分是玉米淀粉,具有能量高,纤维和蛋白含量低,且 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的特点,黄玉米含有较多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及丰富的 叶黄素,对蛋黄、脚色及肤色的着色有很好的效果,适口性好,易消化,是 畜类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 2.质量标准 2.1感观性状:色泽:呈淡黄色或金黄色 目测;无鼠类污染及金属杂质,无肉眼可看见的菌体 粒度:籽粒整齐均匀 杂质:≤0.5%(非玉米物质) 气味;香甜 2.2化学指标:水分≤14.0% 粗蛋白质≥8.7% 粗纤维≤2.0% 粗灰分≤2.6% 2.3卫生指标:黄曲霉素B1≤50ppb(霉菌生长条件:水分>14.0%。温度>20℃。相对湿度:70%-80%) 霉菌总数(1000个/g)<40 3. 验收标准 3.1水分 4-10月份标准≤1 4.0% 14.0%≤水分≤14.5% 按照超出部分的从重量上扣除。>14. 5.0%拒收 11-3月份标准≤14.5% 14.5%≤水分≤15% 按照超出部分的从重量上扣除。≥15%拒收 3.2杂质:视杂质多少从重量上扣除,>2.0%拒收。 3.3霉变:黄曲霉素B1不符合标准或发现2%的颗粒霉变拒收。 膨化玉米 1.产品描述:玉米粉碎后经快速挤压,剪切后瞬间喷出而成,其富含油脂,能量高,适口性 好。 2.质量标准 2.1感观性状:色泽:呈金黄色 粒度:均匀整齐 杂质:≤0.5%(非玉米物质) 2.2化学指标:水分≤10.0% 粗蛋白≥8.5% 粗纤维≤4.0% 粗灰分≤1.5% 3. 验收标准 3.1水分≤10.0% 10.0%≤水分≤11.0% 按超出部分从重量上扣除,>11.0%拒收 3.2杂质视杂质多少从重量上扣除,≥1.0%拒收。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

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控制阶段控制环节控制要点主要控制内容 主要 控制人 工作依据 工作 见证 施工准备工作1 审图 1 图纸会审 图纸的完整性、合 法性、合理性 项目 工程师 施工图及技术 文件 会审 记录 2 制定施 工工艺 文件 2 施工组织 设计 合理性、先进性、 可行性,对工期、 质量 有保证 技术科 企业施工能 力、技术水平、 图纸 施工组织设 计 3 分项施工 工艺 对分部、分项工程 要有其可行先进 的工艺文件 技术科 施工组织设 计、图纸 工艺 文件 3 技术交 底 4 每个分项工 程均有 内容齐全,有交接 人签字 技术科 图纸、工艺文 件 交底书 4 机具、材 料进与 发 5 计划进场 验收 有计划、质量合格 方可进场 材料、机 械科 材料预算、进 度计、质量标 准 合格证证实 6 保管与发放 按要求保管,按定 额发料 库管员用料计划 定额 领料单 5 人员资 质审查 7 施工队伍 素质审查 有无持证上岗、有 无施工执照、施工 能力、技术资质 项目 经理 有关上级 文件 资质 证书等8 焊工、试验 特殊工种资 质 特殊工种必须持 证上岗 项目 经理 有关上级 文件 操作 许可证 6 材料检 验、试验 9 材料检验 及试配 各种原材料必须 进行复验与试配 试验员 材料、试验标 准 复验报告、试 验报告 7 开工报 告 10 确认施工 条件 查“三通一平”情 况,准备工作情况 项目 经理 企业标准 开工 报告

8 轴线标 高垂直 度 11 楼层 定位放线、标高引 测 测量员控制点线 放线 记录 施工阶段9 基础 工程 12 钢筋制作 绑扎 钢筋连接合格,规 定、尺寸准确,布 筋合理 钢筋 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试件试验合 格 13 基础混凝土 拌料计量,浇筑密 实 混凝土 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试块试验合 格 10 主体 结构 施工 14 模板组装 组装正确、模板刚 度一致 项目技术 负责人 模板设计方案技术复核 15 柱模施工控制垂直偏差 项目技术 负责人 施工组织设计 有关技术资 料 16 梁板模板 支撑是否牢靠,标 高是否正确 木工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隐蔽 验收 17 楼梯斜度、踏步级数木工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技术复核 18 钢筋绑扎 钢筋配料单准确 无误,焊接原材和 绑扎质量 钢筋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隐蔽验收 19 砼配制与 浇筑 砼原材料质量控 制,控制凝结时间 和浇筑顺序,外加 剂掺量控制。 混凝土 工长 图纸、技术交 底 合格证、复试 报告 11 屋面防 水 20 防水层施工 基层含水率,防水 层符合要求,防水 材料质量控制 防水专业 队长 图纸技 术交底 试验检查报 告 12 装饰工 程 21 楼地面面 层、门窗安 装 粘结牢固,线条顺 直,颜色协调 装饰专业 队长 图纸、技 术交底 质检单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1.煤田、井田、井型的基本概念。 2.井田内的划分方式?阶段与水平的基本概念?采区、盘区、带区的基本概念? 3.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4.绘图表示说明下列井巷名称: (1)立井,暗立井;(2)科井、暗斜井; (3)平硐、岩石平巷、石门;(4)采区上山、下山。 5.阶段内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各适用于何种条件? 6.绘图说明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 第二章采煤方法的概念和分类 1.简述壁式体系和柱式体系采煤法基本特征和适用性。 2.采煤方法的含义是什么?采煤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我国较广泛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哪几种?应用及发展概况如何? 第三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 1.长壁采煤法有那几种主要采煤工艺?说明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 2.什么是普采工艺系统?普采工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3.什么是综采工艺系统?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4.说明综采双滚筒采煤机割煤、进刀方式有哪几种?有何优缺点?及其实用条件? 5.综采面有哪几种移架方式?及时支护与滞后支护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6.简述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几何尺寸配套及生产能力配套的基本原则? 7.试分析影响综采面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8.简述大采高、大倾角综采的工艺特点及煤壁防片帮、设备防止下滑的措施。 9.简述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措施。 10.简述机采工作面开机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1.试分析工作面的合理长度及影响合理长度的技术因素。12.熟悉并掌握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3.绘图说明炮采面单体支架布置形式,并解释以下各词: 正悬臂支架,排距,柱距,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全部落垮法,采空区处理。 14.简述炮采,机采,综采选择依据。 第四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1.绘图说明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的采区巷道布置、掘进顺序和生产系统。 2.不同采煤工艺对区段平巷的坡度和方向各有什么要求? 3.说明区段平巷单巷布置和双巷布置的特点及应用。 4.说明单工作面布置和双工作面布置的特点及应用。 5.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回采顺序的几种方式及应用。 6.绘图说明采场通风的几种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7.受构造影响时区段平巷布置的特点有哪些? 第五章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

饲料厂品质管理.

饲料厂品质管理 LH/ZB-IN-0901-2003 饲料厂品质控制作业办法 一、目的 为使公司品质控制作业标准化,以预防及处理异常状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包括: 一)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管理 二)原料的品质控制 三)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 四)成品的品质控制 五)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的管理 一)设定: 由技术服务部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公司要求制订。 二)修订: 由各分公司收集各种变动因素(如机械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制程改善、市场需要及用户反映等)提出修订建议案,呈技术服务部参酌办理修订,并呈上级核示。

三)检验手册: 基于实际作业需要,由技术服务部订定“化验手册”及“原料验收标准”以作为作业的依据。 四、原料的品质控制: 一)控制标准(附原料验收标准) 二)控制作业内容: A 、 30%取样与检验: 1. 原料进厂后由品管人员按30%取样检验。 2. 袋装原料取样宜平均分部于卡车周围与上、中、下方。 3. 散装原料取样以大型取样棒取样,并须视上层原料是否掺杂异物或雨淋现象。 4. 货柜取样:袋装原料以取样棒于货柜口处每包取样,并分别以外观、嗅觉来判定取样点的品质;散装原料以大型取样棒于货柜口45度角插入取样。 5. 液态取样以适当的玻璃管自油罐车上方开口取样,并以取样袋自油罐车下方开口取样。 6. 进口大宗原料的验收,原则上只抽验第一辆卡车,但如品质不稳定,或提供厂商变更或改变提货船名、码头时,仍须照常抽验(品管人员与作业承办人员需于船靠码头卸货时,到船舱上取样或实地了解品质以解决提货安排)。 7. 两厂调拨的原料、进口大宗原料、在夜间进厂时,如无检验员在厂执行验收工作时,由生产部予以签收,次日再由检验人员检验。

四个质量控制点

四个质量控制点 四个质量操纵点的操纵程序 1、目的为了对生产质量进行有效操纵,是所有过程均处于受控状 态,制定本程序。 2、范畴本程序规定了从投粮到成品酒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适用于 实施部门及人员进行过程操纵治理。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门对全公司生产过程质量负责,负责编制、修订操作规程的工艺技术文件及生产过程操纵程序,指导监督实施过程的技术方法,协助车间及时采取计策,解决过程操纵中的咨询题;组织和要求生产过程各实施部门对生产过程质量进行有效操纵并相互配合;对生产所需要的资源进行综合调配和保证,并对关键过程操纵的相关部门进行直截了当或间接的监督、检查、考核,直至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为止。 3.2各车间对过程操纵和生产质量负责,要求班组和操作者按操作过程对过程实施有效操纵,车间工艺员负责要求过程操纵的现场指导和监督。 4措施和方法 4.1过程操纵和治理 4.1.1本公司生产过程有一样过程和关键过程。关键过程为:配料、润料、基础酒的生产入窑、发酵、伫存、勾兑调配过程,其他过程均为一样过程。 4.1.2一样过程的治理:

A.各车间组织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学习工作操作规程,熟练把握操作技能。 B.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C.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操作程序作业,工艺员监督检查过程操作执行情形,进行奖惩教育,严格工艺纪律。 D.过程操纵中所用各种计量检测仪器,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要按计量要求使用,及时记录检测结果,计量部门进行校准,保证其准确。 E.检验工按照检验和试验程序对半成品化验,各生产车间负责组织各班组进行生产过程操纵。 4.1.2关键过程操纵:除按一样过程4.1所列五项进行操纵外,关键过程还应实施下列操纵: A.配料、润料、基础酒质量要达到公司颁发的感官、理化考评标准。 B.过程显现专门波动,进行过程分析,找出主导性因素,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纠正。 C.工艺参数按照基础酒生产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参数和要求进行操纵,车间每月召开过程分析会,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和长期积存起来的体会,操纵好要紧参数的范畴。 D.半成品的质量考核:每月检验结果与过程操作者的工资相挂钩,公司感官品评小组和检验室,每月对半成品的质量考核出据感官、理化、卫生评判汇总结果,上报技质科、企管科按规定标准予以奖惩。 E.因外界气温、原料等要素发生变化,关键过程的工艺参数不能操纵在工艺文件承诺界限内,按技术文件要更换程序办理,重新调整或更

饲料原料掺假

饲料原料掺假检测(华中农大)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形式与检测程序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 国产鱼粉100%掺有植物质,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不同程度地掺有血粉或羽毛粉。甚至进口鱼粉,也有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掺有皮革粉。销售时多以“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看样订货”及“回扣”等手段迎合人们心理,而大宗发货时,却以假充真,面目全非。当前饲料原料掺假不仅在鱼粉、豆粕、油脂等一些价格昂贵原料上,也向其它原料扩展,而且掺杂物种类繁多,手段五花八门,多不易用常规法检出,故更加加大了原料品质检测的难度。 (二)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与形式 1.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 (1)掺假: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可饲物质,以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使杂: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不可饲物质,以达以杂增重。 (3)伪造:指以伪代真,名实不符。 2.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形式 (1)掺兑:在原料中掺兑非原料物,出售时冒称原物者。 (2)替代:以它物部分或全部替代原物者。 (3)着色:以染料着色于非原料物,掩饰掺杂真相者。 (4)伪造:出售与商标完全不符的物质者。 (三)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程序 确定原料是否掺杂、伪造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因为检测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品质优劣和是否掺杂的关键。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前(地)原料掺杂、伪造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以达缩小检测范围, 做到心中有数。 2.购入或送检原料时,首先应采用感观法、筛分法、容重法等确定是否掺 杂。根据检测结果和经验,初步划定掺杂物范围。 3. 根据初步划定的掺杂物范围,可采取显微镜检和快速滴定进一步确定掺假的范围,最 后再用化学检测的方法确认掺假的种类以及掺假物的含量。 二、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一)一般鉴别法饲料品质的一般鉴别法,是指用视觉、嗅觉、触觉等鉴别原料品质的一些方法,故又称感观法。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原料形态、颜色、虫害及霉变的一种方法。如观察时若发现原料结块,可能是水分含量过高或发生了霉变。粉碎、过筛时若发现粉料呈球块,一捻又成粉末时,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与脂肪含量较高,有粘性物质存在有关。正常豆粕应呈黄或金黄色,若呈褐、棕褐色或棕黑色,可能加热过度。要确切判断,尚需通过脲酶活性等方法进一步确定。 2.嗅觉法:原料因发酵、腐败,可导致蛋白质分解,人为添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也可产生挥发性氨气味;脂肪酸败和过热焦化可产生焦臭味等,都可通过嗅觉判断。如发现鱼粉有刺激性氨味、哈喇味、霉味,即可判定该鱼粉已发生腐败、霉变或脂肪酸败。 3.触觉法:指原料水分含量可通过手摸、耳听来判断。如手插入料堆感觉湿凉,表示原料含水量超标。青干草手触无湿凉感,手摇有沙沙响声,表明品质优良。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饲料原料验收 标准 二零零六年

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行业通用标准GB10647-89 2.价值评估原则 3.产品标准 4.市场供应状况 二、指标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2.本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3.水分指标必须严格控制,确因市场原因不能满足时,由技术部确定允收标准,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使用。 4.玉米霉变粒必须按标准要求操作,不允许放宽。 三、检验方法 1.加大对原料的抽样检验力度,特别是对中间商及零星玉米客户、零星辅助原料客户的抽样必须进行30%、100%抽样检验。 2.对本标准规定的指标项目在检验能力内全部检验。 3.制定检验单或报告单,填满检验项目与数据由检验员签字。

目录(CONTENT) 原料名称页次玉米 (1) 小麦 (2) 大豆粕 (3) 脱皮大豆粕 (4) 鱼粉 (5) 国产鱼粉 (6) 肉骨粉 (7) 葵花粕 (8) 棉籽粕 (9) 菜籽粕 (10) 花生粕 (11) 芝麻粕 (12) 麸皮 (13) 次粉 (14) 玉米蛋白粉 (15) 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16) 玉米胚芽饼 (17) 全脂米糠 (18) 脱脂米糠 (19) 碎米 (20) 乳清粉 (21) 乳糖 (22) 麦芽根 (23) 磷酸氢钙 (24) 磷酸二氢钙 (25) 石粉 (26) 贝壳粉 (27) 食盐 (28) 玉米油 (29) 精炼鱼油 (30) 动物油脂 (31)

玉米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指标 1

饲料原料感官检测

1 范围 适用于能通过人的味觉、嗅觉、触觉、视觉等进行感观检查的动、植物性饲料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原料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管理职责 4.1 品管部收货组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对公司进货原(辅)料进行检验。 4.1.1 视觉:观察原料或辅料的形状、粒度、色泽、霉变、虫蛀、结块或杂质等。 4.1.2 嗅觉:通过嗅觉来鉴别原料或辅料具有的特殊气味。 4.1.3 味觉:通过舌舔或牙咬来检查原料或辅料的味道、硬度及口感等。 4.1.4 触觉:用手指头捻取原料或辅料,通过感触来判定其水分、硬度、粘稠性等。

5 管理内容和要求 5.1 玉米 a) 观察其颜色:较好的玉米呈黄色且均匀一致,无杂色玉米。 b) 随机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无异味,粗略估计(目测)饱满程度、杂质、霉变、虫蛀粒的比例,初步判断其质量。随后,取样称重,测容重(或千粒重),分选霉变粒、虫蛀粒、不饱满粒、热损伤粒、杂质等异常成份,计算结果。玉米的外表面和胚芽部分可观察到黑色或灰色斑点为霉变,若需观察其霉变程度,可用指甲掐开其外表皮或掰开胚芽作深入观察。区别玉米胚芽的热损伤变色和氧化变色,如为氧化变色,味觉及嗅觉可感氧化(哈腊)味。 c) 用指甲掐玉米胚芽部分,若很容易掐入,则水分较高,若掐不动,感觉较硬,水分较低,感觉较软,则水分较高。也可用牙咬判断。或用手搅动(抛动)玉米,如声音清脆,则水分较低,反之水分较高。 5.2 豆粕 a) 先观察豆粕颜色,较好的豆粕呈黄色或浅黄色,色泽一致。较生的豆粕颜色较浅,有些偏白,豆粕过熟时,则颜色较深,近似黄褐色(生豆粕和熟豆粕的脲酶均不合格)。再观察豆粕形状及有无霉变、发酵、结块和虫蛀并估计其所占比例。好的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豆皮较少,无结块、发酵、霉变及虫蛀。有霉变的豆粕一般都有结块,并伴有发酵,掰开结块,可看到霉点和面包状粉末。其次判断豆粕是否经过二次浸提,二次浸提的豆粕颜色较深,焦糊味也较浓。最后取一把豆粕在手中,仔细观察有无杂质及杂质数量,有无掺假(豆粕主

检修质量控制点一览表

检修质量控制点一览表 控制 阶段 控制环节主要管理内容主要控制人工作依据工作见证 施工准备阶段1 审图图纸的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审核使之适宜施工工艺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会审记录 2 编制施 工工艺 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性、先进性,对工期及质量有 保证 项目技术负责人 企业施工能力、技能水 平、图纸等技术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文 件 2 分项施工工艺 对分项要有可行、先进的施工工艺 文件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设计、图纸等工艺文件 3 技术 交底 内容齐全,有交底人签字项目技术负责人图纸、工艺文件交底记录 4 机具材 料进场 与发放 1 计划、进场、验收 有计划、进场及时,质量合格方可 进场 项目副经理 材料使用计划、进度计 划、质量标准 合格证书 2 保管发放按要求保管,按实际用量发放项目副经理用料计划领料单 5 人员资 质审查 1 施工队伍素质审查施工能力、技术素质、持证上岗项目经理有关上级文件资质证书等 2 特殊工种资质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项目经理有关上级文件操作许可证 1 汽机 专业 小机本体检修 揭缸和扣缸、拆卸和紧固螺栓顺序、缸体中分 面间隙测量、拆前和回装各部位数据测量、主 油泵转子晃度和中心、高调门拆前和回装行程 测量、高调门和操纵座间隙测量 专业负责人及质检 员 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方 案 施工记录、检验及 实验记录转机设备检修 拆前各部间隙和中心测量、各零部件检查无 损坏、泵轴晃度和弯曲度测量、回装各部间 隙和中心测量 专业负责人及质检 员 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方 案 施工记录、检验及 实验记录辅机设备检修 容器内干净无杂物、各部件无堵塞无破损无 变形、结合面密封良好无泄露 专业负责人及质检 员 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方 案 施工记录、检验及 实验记录

煤层按倾角分类

煤层按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8 缓(倾)斜煤层 8 ~ 25 中(倾)斜煤层 25 ~ 45 急(倾)斜煤层> 45 按厚度分类: 薄煤层< 1.3m 中厚煤层 1.3 ~ 3.5m 厚煤层> 3.5m 稳定性分类: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评价煤质的常用指标:水分( W )、灰分( A )、挥发分( V )和固定碳( FC )、发热量( Q )、胶质层厚度( Y )、粘结指数( Gr.l )、含矸率。 中国煤的分类。 工业储量,可采储量,远景储量,设计损失煤量的概念。 A 、 B 、 C 、 D 级储量,煤炭储量分类表。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常用的采掘工程图。 2. 煤田的划分 煤田、井田的概念。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及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井田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以及三者之间关系: 我国各类矿井服务年限的要求。储量备用系数 K 的含义及取值。井型的概念。 井型分类。 大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20 、 150 、 180 、 240 、 300 、 400 、 500 万 t/a 及 5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 3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为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45 、 60 、 90 万 t/a 。 小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9 、 15 、 21 、 30 万 t/a 。 3. 井田内的再划分 常用井巷名称及含义。阶段、水平、开采水平的概念。 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式和带区式划分。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的确定。阶段再划分为带区的条件。采区和带区的开采顺序。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 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的概念及范围。 4.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及开拓方式的概念。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立井开拓: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立井单水平分带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分带式开拓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斜井开拓: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斜井井筒的布置及适用条件,底板穿层斜井和顶板穿层斜井。 平硐开拓:平硐的形式:走向平硐和垂直走向平硐。两者的适用条件。 三种开拓方式比较和综合开拓。 5. 井田开拓中几个问题分析 上、下山开采的概念。上、下山开采在掘进方面、运输方面、排水方面通风方面的不同特点及其优缺点。下山开采的适用条件。 水平高度的概念。影响开采水平高度的主要因素。开采水平高度的确定。 开采水平大巷包括阶段运输大巷和阶段回风大巷。根据煤层数目和间距不同,阶段运输大巷有分煤层运输大巷、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及集中运输大巷。各种大巷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井筒位置确定原则。

第五章 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第五章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植物性原料的掺假识别 一、豆粕的掺假识别 豆粕主要掺假有:玉米粉、玉米胚芽粕、豆饼。识别方法如下:(一)掺玉米粉的检查 取碘0.3g、碘化钾1g溶于100ml水中,然后用吸管滴1滴水在载玻片上,用玻璃棒头沾取过20号筛的豆粕,放在载玻片上的水中展开,然后滴入1滴碘-碘化钾溶液,再显微镜下观察。纯豆粕的标准样品,可清楚的看到大小不同的棕色颗粒,含玉米粉的载玻片上,含有似棉花状的蓝色颗粒,随玉米粉含量的增加,蓝色颗粒增加,棕色颗粒减小。 标准样品的制备:取通过20号筛的纯豆粕0.95g、0.96 g、0.97 g、0.98 g、0.99 g,依次通过20号筛的玉米面0.05 g、0.04 g、0.03 g、0.02 g、0.01 g各自混匀,五种标准品分别含5%、4%、3%、2%、1%玉米的豆粕,按照上述步骤制成五个标准样片,以便半定量比较观察用。 (二)掺玉米胚芽粕的检查 豆粕中掺玉米胚芽粕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检查。镜下观察豆粕可见豆粕皮,且豆粕皮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可见明显凹痕和针状小孔,内表面为白色多孔海绵状组织,并可观察到种脐,豆粕颗粒形状不规则,一般硬而脆,不透明,奶油色或黄褐色而玉米胚芽粕镜下观察具油腻感,黄棕色,同时可见玉米皮特征,玉米皮镜下薄并

且半透明。所以,二者在镜下很容易区别。 (三)掺豆饼碎的检查 豆粕中掺豆饼碎也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进行镜检。因豆粕与豆饼碎加工工艺不同,镜下状态不规则,一般硬而脆,子叶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奶油色或黄褐色,豆粕碎子叶因挤压成团,这种颗粒状团快质地粗糙,颜色外深内浅。二者感官也可以大致区分,豆粕一般为碎片状,而豆粕碎成团快,颜色比豆粕深/ 二、豆粕碎的掺假识别 豆粕碎掺假,目前仅限于玉米粉,具体检查方法可以见豆粕中掺玉米粉的检查。 三、菜子粕的掺假识别 菜子粕掺假主要掺杂一些低廉的原料,而且较重,如泥土、沙石等,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官检查 正常的菜子粕为黄色或浅褐色,具有浓厚的油香味,这种幽香味较特殊,其他原料不具备。同时菜子粕有一定的油光性,用手抓时,有蔬讼感觉。而搀假菜子粕油香味淡,颜色也暗淡,无油光性,用手抓时,感觉较沉。 (二)盐酸检查 正常的菜籽粕加入适量的10%盐酸,没有气泡产生,面掺假的菜籽粕加入10%的盐酸,则有大量气泡产生。 (三)粗蛋白质的检查

原料掺假检验方法汇编文档

原料掺假检验方法汇编 第一章 物理方法检验 第一节 感观检验 平摊样品,在光线充足的自然光下以感观(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检查原料。 a) 嗅觉检查,样品应具有品种本身特有的气味,无哈味、酸味、霉味、焦糊味。 b) 用手抓起样品感觉有无发热,同时手捏样品感觉水分高低。 c) 抽样时用手感受流动性和粘性,判断水分,应干燥而无受潮现象。 d) 手持样品感觉比重,应具本品种正常的比重。 e) 用眼检查有无结块、霉变(粒)、虫害、色泽、均匀性及光泽度。 f) 用手翻动样品检查有无夹杂灰尘、金属、砂粒及其它外来物质,有无鸟粪、虫。 g)鱼粉有无苦味、焦味及其他异味。 第二节 显微镜检测 一、显微镜检测原理 饲料显微检测是以动植物形态学、组织细胞学为基础,将显微镜下所见物质的形态特征、物化特点、物理性状与实际使用的饲料原料应有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鉴别方法。 二、饲料显微检测所需设备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离心机、烘箱、抽滤器、分析天平、分样筛(10目、20目、30目、40目)、电热板、载玻片、盖玻片、探针、镊子、镜头纸、滤纸、漏斗、滴管、烧杯、试管。 三、饲料显微检测的基本步骤 1、被检样品的检前处理 取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10~15克,进行以下工作: (1)记录外部特征

将取好的待测样品平铺于纸上,仔细观察,记录颜色、粒度、软硬程度、气味、霉变、异物等情况。观察中应特别注意细粉粒,因为掺假、掺杂物往往被粉得很细。 (2)筛分处理 镜检之前应对样品进行筛分,通常用20目~40目筛子将样品分成三组,然后观察。此过程对熟练的检测人员可以省略。 (3)脱脂 对高脂含量的样品,脂肪溢于样品表面,往往粘上许多细粉,使观察产生困难。用乙醚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脱脂,然后烘箱干燥5~ 15min或室温干燥后,可使样品清晰可辨。 2、被检样品的体视镜观察 将筛分好的各组样品分别平铺于纸下或培养皿中,置于体视显微镜下,从低倍至高倍进行检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粒观察,先粗后细,边检查边用探针将识别的样品分类,同时探测各种颗粒的硬度、结构、表面特征,如色泽、形状等并作记录。将检出的结果与生产厂家出厂记录的成分相对照,即可将掺假、掺杂、污染等质量情况作出初步测定。 3、被检样品的物镜观察 当某种异物掺入较少且磨得很细时,在体视显微镜下很难辨认,需通过生物镜进行观察。 (1)样品处理 生物镜观察的样品,一般采用酸与碱进行处理。对于不同的原料,所用酸碱浓度和处理时间也不同,动物类原料多用酸处理,植物类和甲壳类需酸碱处理。对于动物中的单纯蛋白,如鱼粉、肉骨粉、水解羽毛粉等只需用1.25%的硫酸处理5~15min,面对含角蛋白的样品,如蹄角粉、皮革粉、生羽毛粉、猪毛等需用50%的硫酸处理,时间也稍长,动物中的甲壳类和动植物中的玉米粉、麸皮、米糠、饼粕类等先用1.25%硫酸再用1.25%的氢氧化钠处理,时间约10~30min。稻壳粉和花生壳粉等硅质化程度高和含纤维较高的样品需分别用50%硫酸和50%的氢氧化钠处理,对这种样品的处理进间可根据经验而定。 处理步骤如下: 过筛(粒大10目,粒小20目)→酸处理(加热)→过滤→蒸馏水冲洗2~3次→必要时还需碱处理(加热)→过滤→蒸馏水冲洗2~3次→制作。 (2)制片与观察 取少量消化好的样品于载坡片上,加适量载液并将样品铺平,力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