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及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

第三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第四条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第五条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第六条未同时满足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第七条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八条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二)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第九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第三章披露

第十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类别。

(二)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

(三)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

1.换出资产为存货,应视同销售处理。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一)不涉及补价的情况

【例1】20×7年8月,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乙家具公司生产的一批办公家具,换入的办公家具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 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35 000元,公允价值为75 000元。办公家具的账面价值为80 000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75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乙公司换入甲公司的设备是生产家具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

假设甲公司此前没有为该项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除支付运杂费1500元外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假设乙公司此前也没有为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销售办公家具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分析:整个资产交换过程没有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因此,该项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例是以存货换入固定资产,对甲公司来讲,换入的办公家具是经营过程必须的资产,对E:z,k司来讲,换入的设备是生产家具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机器,两项资产交换后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显著不同,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条件,因此,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65 000

累计折旧 35 000

贷:固定资产——设备 1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借:固定资产——办公家具 75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6 500

营业外收入 8 5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根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企业以库存商品换入其他资产,视同销售行为发生,应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

换出办公家具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75 000×17%=12 750(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 87 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 75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000

贷:库存商品——办公家具 80 O00

【例2】20×9年6月,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甲冰箱制造公司以其持有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乙冰箱制造公司拥有的一项冰箱无霜专利技术。在交换日,甲公司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670万元,已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为4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50万元;乙公司专利技术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累计已摊销金额为12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50万元,乙公司没有为该项专利技术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原已持有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从甲公司换入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使丙公司成为乙公司的联营企业。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该项资产交换没有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因此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例属于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无形资产。对甲公司来讲,换入无霜专利技术能够大幅度改善产品质量,相对于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来讲,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和风险均不相同;对乙公司来讲,换入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使其对丙公司的关系由既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改变为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可通过参与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等方式,对其施加重大影响,增加了藉此从丙公司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力,与专利技术预计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风险和金额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6 5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700 000

投资收益 200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500 000

累计摊销 1 200 000

营业外支出 300 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8 000 000

(二)涉及补价的情况

1.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例3】甲公司与乙公司经协商,甲公司以其拥有的全部用于经营出租目的的一幢公寓楼与乙公司持有的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交换。甲公司的公寓楼符合投资性房地产定义,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该幢公寓楼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5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乙公司持有的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乙公司对该股票投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由于甲公司急于处理该幢公寓楼,乙公司仅支付了30万元给甲公司。乙公司换入公寓楼后仍然继续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甲公司换入股票投资后仍然用于交易目的。转让公寓楼的营业税尚未支付,假

定除营业税外,该项交易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

分析: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即补价30万元。

对甲公司而言:收到的补价30万元÷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430万元(换入股票投资公允价值400万元+收到的补价30万元)=7%<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对乙公司而言:支付的补价30万元÷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450万元=6.7%<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例属于以投资性房地产换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甲公司而言,换入交易目的的股票投资使得企业可以在希望变现的时候取得现金流量,但风险程度要比租金稍大,用于经营出租目的的公寓楼,可以获得稳定均衡的租金流,但是不能满足企业急需大量现金的需要,因此,交易性股票投资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风险方面与用于出租的公寓楼带来的租金流有显著区别,因而可判断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股票投资和公寓楼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甲、乙公司均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 3 2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0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4 000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25 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 000 000

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3 425 000

其他业务收入 875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4 5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3 000 000

银行存款 300 000

投资收益 1 200 000

二、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然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例4】甲公司拥有一台专有设备,该设备账面原价300万元,已计提折旧220万元,乙公司拥有一幢古建筑物,账面原价200万元,已计提折旧140万元,两项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决定以其专有设备交换乙公司该幢古建筑物拟改造为办公室使用。该专有设备是生产某种产品必须的设备。由于专有设备系当时专门制造、性质特殊,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拥有的建筑物因建筑年代久远,性质比较特殊,其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双方商定,乙公司以两项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基础,支付甲公司10万元补价。假定交易中没有涉及相关税费。

分析: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即补价10万元。对甲公司而言,收到的补价10万元÷换出资产账面价值80万元=12.5%<25%,因此,该项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乙公司的情况也类似。由于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因此,甲、乙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均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 000

累计折旧 2 200 000

贷:固定资产——专有设备 3 000 000

借:固定资产——建筑物 700 000

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000

累计折旧 1 400 000

贷:固定资产——建筑物 2 000 000

借:固定资产——专有设备 7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 000

银行存款 100 000

从上例可以看出,尽管乙公司支付了10万元补价,但由于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均不确认损益。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及账务处理 一、总体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本准则)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对本准则适用范围内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姐里。 本准则明确了非货币性资产速的定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I 本准则明确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确认时点和换出资产的终止确认时点,即换入资产应当在换入资产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时予以确认换出资产应当在换出资产满足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 本准则规定酢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具有商峥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否则应当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其中,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时,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同时,本

准则明确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需要满足的条件。 本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巧口换出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作出了规定还对涉及补价、同时换入或换出多项资产等蹴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 二、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未M介\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收取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的权利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舶勺资产,如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通常情况下,交易双方对于某项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是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从自身的角度,根据交易的实质判断相关交易是否属于本准则定义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如,投资方以一项固定资产出资取得对被投资方的权益性投资,对投资方来说,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换入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发;对联资方来说,则属于接受权益性投资,不属PE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判断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 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不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务解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实务解析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交换的一般原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现金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新准则规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以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 费入账。新准则对于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标准计量换入资产价值规定两 个条件。第一,交换交易且有商业实质。所谓商业实质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 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着不同,或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根据是否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和是 否涉及补价分别处理。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换入资产价值不涉 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新准则规定的条件的,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1、甲公司以其不再用的设备与乙公司作 为固定资产的货运汽车交换。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为此项交换,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设备清理费用1万元;乙公司换出的货运汽车账面原值为14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 假设甲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将作为企业的 固定资产进行使用和管理,且没有对换出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分析:甲公司以其生产经营用设备与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货运汽车进行交换,该项交易

注会会计学习笔记——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相关知识学习笔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 (一)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资产按未来经济受利益流入(表现形式是货币金额)是否固定或可确定,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收取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的权利,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则该资产是货币性资产;反之,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确定的,则该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可以看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企业用货币性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来交换非货币性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的交易最为普遍;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入和流出,而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第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行为。交换,通常是指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惠转让,通过转让,企业以让渡其他资产或劳务或者承担其他义务而取得资产或劳务(或偿还负债)。非互惠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不属于本章所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企业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等。 第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但有时也可能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法规标题:《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文号:财会[2006]18号 发文单位:财政部 发文日期:2006年10月30日 实施日期:2007年1月1日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 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这种情况通常包括下列情形: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获得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相同,但现金流量流入企业的时间明显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时间和金额相同,但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准则的背景 1.准则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准则 课程主要内容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什么是货币性资产? 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及将来对应一笔固定的或可确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什么是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在将来不对应一笔固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如: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 怎么辨别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问题 所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资产。简称以物易物 ●有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理论总结: 当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重小于25%时,该交易仍被定性为非货币性交易。否则,应被定性为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分析1: ●案例资料: A公司、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A公司以库存商品换取B公司的原材

料,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原材料的公允价值为90万元,经协商,由B公司支付含增值税的补价11.7万元,即价款补价10万元,增值税差价1.7万元。 ●分析: A公司收取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0/100=10%<25%,站在A公司角度,此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B公司支付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0/(90+10)=10%<25%,站在B公司角度,此交易也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注意:补价能够明确分拆价税,则必须以价款部分的补价认定所占比重。 案例分析2: ●案例资料: A公司、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无形资产适用增值税率为6%、销售机器设备和存货等动产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A公司以库存商品换取B公司的专利权,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专利权的公允价值为106万元,经协商,由B公司支付补价11万元。 ●分析: A公司收取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1/100=11% <25%站在A公司角度,此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B公司支付的补价占整个交易额比重=11/(11+106)=9.4%<25%站在B公司角度,此交易也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如果补价的增值税无法明确分拆,则以含增值税的补价计算所占比重。 知识准备与铺垫 二、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核算与账务处理 ●什么时候适用公允模式?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账务处理一般原则 通过例题,分析总结。 1.公允模式的适用条件 ●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①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甲公司:乙公司: 存货设备 ②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甲公司:乙公司: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分录及计算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 (一)、2022年9月1日,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换入的产品作为存货管理。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100万元。产品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00万元,产品的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乙公司换入的设备作为生产用固定资产管理。 假设甲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除支付设备的清理费用 10000元外,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从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角度做会计分录。 ✧ 甲公司: 换入产品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0(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应计入损益的相关税费 =100-(150-40)-1 =-11(万元) 会计分录:(转出设备) (1)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0000 累计折旧 400000 贷:固定资产——设备 1500000 (2)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 乙公司: 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0(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100-60 =40(万元) 会计分录:(转出产品) (1)借:固定资产—设备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O0O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0 贷:库存商品 600 000 (二)、 X 公司以其持有的交易目的的国库券换入Y 公司的一幢房屋以备出租。国库券的账面价值为 50000元,公允价值为500000元;房屋的原值为 80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5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Y 公司向X 公司另外支付银行存款 100000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没有发生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从X 公司和Y 公司的角度做会计分录。 ✧ X 公司: 入账价值=公允价值- 补价+相关税费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ASBE 7)是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准则,它规定了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的会计处理和报告要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通过交换非货币性资产来获取其他非货币性资产或服务的行为。 ASBE 7强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被确认。这些条件包括:1)交换是以交换双方之间公允的市场价值为基础进行的;2)交换涉及的资产或服务能够被可靠地估计;3)交换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初始确认。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确定,就应当使用交换涉及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确认依据。 准则还规定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续计量的原则。交换获得的资产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原有资产在交换时的账面价值则应当被调整为其公允价值。这样可以确保交换后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其真实价值。 此外,ASBE 7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具体规定。例如,如果交换涉及现金流量的调整、交换涉及多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到具有金融要素的资产等,准则提供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报告要求。

最后,ASBE 7还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充分的披露。这些披露应当包括交换涉及的资产、交换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交换交易的商业实质、交换后续计量的基础等信息,以提供给利益相关者充分的了解。 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获取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构筑物等长期资产为主要目的的交易行为。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即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2)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同时考虑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如果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5、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下,如果换入多项资产,应以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及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及会计处理 随着经济、市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公司所持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如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发生交换。这种交换可以是一 笔现金与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对于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一直是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 变化更是对公司会计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会计准则的统一化。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普及,国内的会计准则逐步向IFRS相近的方向进行调整,这种趋势也在影响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例如,IFRS 3规定,在商业合并时,公司应根据公允价值确定收购成本,而不是采用账面价值来计算,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商业合并的真实价值。这一规定也逐渐 被国内的会计准则所接受,并被应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中。 第二,会计准则的详细化。在国内的会计准则中,没有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做出详细 的规定。因此,在实际会计处理中,公司常常采用经验判断的方式来处理这类交换业务。 但是,在IFRS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更为具体,例如,IFRS 5规定,公司处置资产或处置部门所得到的回报超过其账面价值时,应认为是盈余,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这 种规定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使得会计处理更为规范和标准化。 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根据IFRS的规定,应根据公允价值计量交换成本。如果无法信赖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公司应采用其他方法计算交换成本。具体操作时,期初 的非货币性资产应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并在期初设定公允价值作为对后续交易的基准。当 发生交换时,应根据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计算交换成本。特别是,如果交换中涉及现金支付,则应将现金支付额作为交换成本的一部分,并将剩余差异作为资产的账面价值。交换 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应通过账面记录来反映。 总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随 着国内外会计准则的更新和完善,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变化,使得公司在处理这些 业务时更加依据规范性的指引,从而更好地反映出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及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X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与或只涉与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与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 第三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一〕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第四条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第五条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第六条未同时满足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 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在会计处理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以非货币形式进行的资 产交换,即通过资产互换来实现财务活动。本文将介绍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资产交换的特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点在于,企业通过交换非货币性资产来获取 其他非货币性资产,而非通过货币支付。这种交换方式常见于企业合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情况下。相比较于货币交易,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还存在以下特点: 1. 资产交换的公允价值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企业必须确定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允 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换和清楚交换条件下,交易双方会同意的资产交换 价格。通过确定公允价值,可以准确反映资产的交换成本和价值。 2. 资产交换的互补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常常涉及到互补性的资产。互补性资产指的是两 个或多个资产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资产交换,企业可以获得更加完整和有利的资产组合。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参考《企业会计准则》(以 下简称“会计准则”)第五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资产交换公允价值确定方可确认交易 当交换双方能够公允确定被交换资产和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且交换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时,企业可以确认交易。 在确认交易时,企业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会计处理: (1)将被交换资产和取得资产分别按照其公允价值计量,并以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计量基础; (2)确认交易差额,即被交换资产和取得资产之间的差额。如果交易差额为正值,将其纳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交易差额为负值,则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2. 资产交换公允价值无法确定时的会计处理 当交换公允价值无法确定时,企业可能无法确认交易。此时,会计准则规定了以下两种情况的处理办法: (1)资产交换差额能够靠其他可靠的市场价格确定 当交换差额能够靠其他可靠的市场价格确定时,企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 首先,将交换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将被交换资产和取得资产按照其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计量基础。 (2)资产交换差额无法靠其他可靠的市场价格确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首先,大家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构架要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接下来,开始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础知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之前我们要知道非货币性资产是什么?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里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收到补价: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 支付补价: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 (注意:分子分母均不包含增值税。) 下面做几道题,看看你对非货币性资产认定的理解程度。

【多选】 1、下列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固定资产换入股权 B.以银行汇票购买原材料 C.以银行本票购买固定资产 D.以无形资产换入原材料 E.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无形资产 2.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有() A.以市价400万元的股票和票面金额200万元的应收票据换取公允价值为750万元的机床 B.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140万元 C.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专利技术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支付补价16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200万元 E.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交付市价为120万元的债券 【答案】 1.ADE 【解析】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属于其他货币资金,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故选项BC 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BCE 【解析】选项A:200/750×100%=26.67%,大于25%,不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选项D:200/600×100%=33.33%,大于25%,不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已经进入学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重要阶段了,集中精神啊!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下,不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一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还是多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换入资产的成本都有两种计量基础,一种是公允价值,一种是账面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否则采用账面价值。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会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例如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这些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对企 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按照相关的会计 准则进行规范处理。本文将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会计规定。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进行的,以非货币 性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为支付手段的交易。在非货币性 资产交换中,交易双方通常会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因 此需要对交易涉及的资产进行准确的估值和确认。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原则 1. 公允价值确定原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当以资产的公 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交换的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买 方愿意支付的价格或者卖方愿意接受的价格。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时,应当充分考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保交易价格合理。 2. 交换差价处理原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交换双方的 资产价值不相等,就会产生交换差价。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交换差 价应当作为资产交换的价值进行确认,并计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交换 差价的处理方式取决于交易双方资产的公允价值差异,可能会导致资 产账面价值的调整。

3. 交易成本处理原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除了资产的公允价值外,还需要考虑交易的相关成本,如评估费用、律师费用等。这些交易成本应当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确认,并计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者在交易发生时进行费用支出。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 1. 资产置换交易:在资产置换交易中,企业通过交换一项或多项非货币性资产来获取其他非货币性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交易的价值,并根据交换差价的情况进行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 2. 资产部分置换交易:在资产部分置换交易中,企业可能会以非货币性资产和货币的组合方式进行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将非货币性资产和货币的价值分别确认,并按照各自的公允价值确定交易的总价值。 3. 资产交换中的现金流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涉及到现金流量的支付或者收取,企业需要将现金流量的金额按照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假设企业A和企业B进行了一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A以市场价值100万元的固定资产与企业B以市场价值80万元的无形资产进行交换。根据公允价值确定原则,企业A应当以100万元的价值确认固定资产,企业B应当以80万元的价值确认无形资产。由于交换双方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知识点汇总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则是以物换物,一般来说就是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损益。 口诀:付出和收入(意思是:支付补价方和换出资产是一对;收到补价方和换入资产是一对) 1、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区别: 货币性资产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金额是固定或可确定(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反之则为非货币性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1)如果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比例低于25%,则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作为一般的购入和出售交易进行处理。 (2)收补价方的判断标准:补价额/(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整体也可以替换成换出资产的公允价 (3)付补价方的判断标准:补价额/(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25%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整体可以替换成换入资产公允价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三方面至少有一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提示】上述两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一即可认定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原则

(1)以公允价值计量:需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②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处理原则:①以公允价值和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为基础计算换入资产的成本; ②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以账面价值计量:不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为基础计算换入资产的成本;对于换出的资产,不确认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1)不涉及补价: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涉及补价:①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补价+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 支付的不含税补价=支付的银行存款-(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不含税补价+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 收到的不含税补价=收到的银行存款-(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 【提示】一般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二、相关税费的处理 (1) 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和出售资产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相同,计入当期损益。例如:换出固定资产发生的清理费、营业税等计入营业外收支。 (2)与换入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例如:为换入资产发生的运杂费和保险费等,应计入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 【提示】如果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换入资产支付的手续费等

新准则下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及所得税纳税调整

新准则下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及所得税纳税调整 引言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非货币资产交换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在过去,企业通 常将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式视为简单的互换,不会对交换涉及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然而,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特别是新准则的实施,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会计准则的变化也有可能对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产生影响。本文将就新准则下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纳税调整进行探讨。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在新准则下,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具体来说,交换涉及的非货币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且在交换完成后继续保持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交换交易中涉及的差额应被视为交换的价值增值或减值,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1.初始识别阶段:企业应根据交换涉及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初 始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可参考市场价格、专业评估、类似交易等方法。 2.交换阶段:在交换过程中,企业应继续保持交换涉及的非货币资产的 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如果交换涉及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企业应相应调整该资产的会计价值。 3.差额处理阶段:交换涉及的差额应被视为交换的价值增值或减值,并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会计处理。例如,当差额被视为交换的价值增值时,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其为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新准则对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要求企业以公允价值进 行计量。这一要求与过去企业通常对交换涉及的非货币资产进行初始成本计量的方式有所不同,需要企业对交换涉及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准确的估计和计量。 此外,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还应注意与相关准则的要求相一致,做到准确 和全面披露交换涉及的信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所得税纳税调整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式的变化,也有可能对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产生影响。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在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时,可以选择将差额视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并根据相关税法规定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归纳总结

--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归纳总结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考情分析 本章近三年均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分值在2分左右。本章知识点既可以考客观题,也可以考主观题,本章属于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章。 内容介绍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其中,公允价值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是本章的重点。 内容讲解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一、非货币性资产的界定 1.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债券投资等。 注意:这里的“债券投资”指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2.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注意:股权投资,将来收到的金额是不确定的,所以不属于货币性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注意: 考点1:强调“互惠转让”。不涉及:非货币性资产发放股利(即发放财产股利)、自政府部门无偿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属于政府补助)、企业合并中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债务重组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等。 考点2:当交换涉及到补价时,如何来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通常情况下,当交换双方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不等时,会涉及到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补价一般为双方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技巧:补价/较高一方资产的公允价值<25%。 注意:要善于根据补价的收付方向判断哪一方换出的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高。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一般是收到补价一方换出的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高。 【例题1·单选题】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100万元的应收债权换取生产用的设备 B.以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公司债券换取一项长期股权投资 C.以一批存货换取一台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设备并支付50万元的补价 D.以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房产换取一台运输设备并收取24万元的补价 [答疑编号15190701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判断的标准。应收债权、持有至到期投资均属于货币性资产。选项C,补价比例=50/100=50%,大于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D,补价比例 =24/200=12%,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一、总的处理原则和思路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模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公允价值模式,另一种是账面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模式下总的处理思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则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注意: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摘要: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一种不以货币为媒介、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业务。非货币性交易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减少货币性资产流出、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等问题,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利润操纵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 1.1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含义非货币资产交换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互惠转让。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根据新准则规定,在资产交换中,使用的非货币资金占整个资产交换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的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2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意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特殊交易行为,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方面可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出。例如,某企业需要另一企业的设备,另一企业需要上述企业生产产品做为原材料,双方就有可能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行为。 2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2.1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会计计量的确认新准则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确

认损益。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且不确认损益。 2.2以公允价值计量 2.2.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公允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例1:2008年5月,甲公司将一台原价为100万元,累计折旧为15万元的设备,换入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钢材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设备与钢材的公允价值均为80万元。 2.2.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公允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原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的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会计处理主要依据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这两个条件时,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步骤 1.确定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2.确定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3.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4.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案例

甲公司和乙公司决定进行一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以其一台账面原价为200万元,累计折旧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160万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一辆账面原价为250万元,累计折旧为7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万元的货车。除此之外,甲公司还需支付乙公司20万元的补价。假设交换过程中不涉及其他税费。 1.分析:此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可靠计量。因此,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 o甲公司换入货车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换出设备的公允价值+ 支付的补价 = 160万元+ 20万元= 180万元 o甲公司应确认的损益= 甲公司换出设备的公允价值- 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 160万元- (200万元- 50万元) = 10万元 3.会计分录: 甲公司: 借:固定资产——货车180万元 贷:固定资产——设备150万元(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20万元(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10万元(确认的损益) 乙公司:

【实用文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教材例18-2改编】甲公司与乙公司经协商,甲公司以其持有的一项专利权与乙公司拥有的一台机器设备交换。交换后两公司对于换入资产仍供经营使用。在交换日,甲公司的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90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1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乙公司拥有的机器设备的账面价值原价为1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755万元,甲公司另支付了35.35万元给乙公司(增值税差80.35,公允价值差-45)。假定两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7%和6%上述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税法规定可抵扣且已得到认证; 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甲公司换出专利公允价值与增值税合计=800+800×6%=848(万元),乙公司换出设备公允价值与增值税合计=755+755×17%=883.35(万元),甲公司支付补价=883.35-848=35.35(万元) 分析:该项资产交换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即公允价值相关补价45万元。 补价45万元÷最大资产公允价值800万元=5.6%<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题属于以无形资产换入机器设备。专利权这项无形资产和机器设备这项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风险、金额、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因而可判断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专利权和机器设备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因此,甲、乙公司均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损益。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7 5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283 500 累计摊销 1 500 000 贷:无形资产 9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80 000 银行存款353 500 资产处置损益 500 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7 000 000 累计折旧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10 000 000 借:无形资产 8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80 000 银行存款 353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283 500 资产处置损益550 000 【例题·单选题】经与乙公司商协,甲公司以一批产品换入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技术,交换日,甲公司换出产品的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700万元(等于计税价格),甲公司将产品运抵乙公司并向乙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日双方办妥了专利技术所有权转让手续。经评估确认,该专项技术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免增值税),甲公司另以银行存款支付乙公司81万元,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是()。(2015年) A.641万元 B.900万元 C.781万元 D.819万元 【答案】B 【解析】入账价值为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900万元。或入账价值=换出产品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补价=700+119+81=9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