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5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自然秩序

重农学派对自然秩序做出了解释: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说来是最优良”的规律。

而斯密所说的自然秩序,就是一种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各种事物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听其完全自由,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利和竞争自然会把经济事物搞得井井有条。

2、纯产品

魁奈认为,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魁奈指出,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3、阶级划分

魁奈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把社会分为三个阶级:(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其中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

(2)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这个阶级以地租和租税的形态从农业阶级取得“纯产品”。

(3)不生产阶级,魁奈又称之为不结果实的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

4、资本划分

魁奈将农业资本划分为两个部分:

(1)“年预付”,即每年预付的资本,如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

(2)“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部分,如房屋、仓库、耕畜、家具等。

1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解答 2

考试专用版 第一章 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 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 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6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7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相对抗. 认为利息相对现在财物和未来财物的主观评价的差额。从需求的角度.认为同样数量的现在物品比未来物品更有价值,价值时间差的存在使放弃现在换取未来价值必须给予利息补偿。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即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耗费的时间较长,利息就是这种时间的间隔。(他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同,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庞巴维克的理论所依据的都是主观价值论,比较简单和粗陋,只分析利率形成的表象。) 8新历史学派?

外国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重点

外国经济学说史 一、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作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者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2、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设计: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第二等级是战士;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他认为,大土地所有者应亲身料理农庄,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 4、公平价格:公平价格的概念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5、自然价值:自然价值的高低决定于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的人手的多少,实际上就是指的是价值。 6、自然价格:自然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自然价值。 7、货币数量论:休谟对货币数量论的观点作了出色的发挥。他把金属货币理解成铸币,又把金属铸币理解为单纯的价值符号,认为货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只是单纯的价值符号。货币对劳动和商品的关系,也不过是一种数量关系。休谟对早期货币数量论作了明确的表述,包含三点结论:(1)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2)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代

名词解释75462

一、名词解释题 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参见教材P3) 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参见教材P4)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参见教材P4)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参见教材P8) 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参见教材P11) 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参见教材P16) 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参见教材P16) 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参见教材P17) 9.非均衡分析: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参见教材P17) 10.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8)11.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参见教材P18)12.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9) 13.结构分析: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参见教材P19) 1.需求: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基础。(4)地租发展的趋势。地是农产品增加了,才能使衣着、家具、装饰品等手工业发展起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租有不断上涨的趋势。来。相反,农业衰落,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各行各业6、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内在同时,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也就会衰落。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2前者把大自然)价值观。矛盾?他力地追求货币增殖。图从经常变动的市场价格背后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寻找“真正的价值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取得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2.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实际就是交换价值。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劳动和资本交换规律之间的矛财富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3.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揭示了盾;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4.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后者的目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5.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真正的价有限的,合乎自然的。值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间的矛盾。”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危布问题:对外贸易;开采银矿6.无限的、违反自然的。7阿吉尔贝尔在配第之后,机论的必然性的?阐述了对货币的一些独到的见 2、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虽然不是有意识地,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解,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是,达到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但是事实上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从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的关而提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3)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产生经济危机。系。货币理论。布阿吉尔贝尔否认货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2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重工主义:、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即生产超币是财富,甚至主张保存商品交过了消费,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观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换的同时废除货币。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财富,财这个观点说明他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所以又把晚期重认为财富的直接源富就是货币,收入不足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的工场手工业,社会性质缺乏认识,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国内贸易不能增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也不知道商泉在流通领域。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货币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3、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然秩序思 是客观规律。商品生这个观点也是由于4.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能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他把以供给社会消费的目的为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商品生产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象。必要手段,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 混同了。5.秩序”的观点。“自然秩序”是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12、斯密的价值理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3、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的主要“所有的人,内容是“坚定不移斯密在回答商品的真实价格义内在矛盾的结果。力”必须遵守的,或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构成,不可破坏的,1.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2.讨而且一般来说8、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即什的,么是交换价格的真实尺度时,是最优良”的规律。提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并西斯蒙第继承了斯密的观点, 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规定:配第的价值论远不是生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每个人4、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的关系;3.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决定商品的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乃至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对自己提供的产品耗费的劳动科学的,价值和商品所能支配、和时间进行估计,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他也要把别人所能购买错误。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给自己的物品耗费的劳动或时4、《经济表》的贡献与缺陷是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先看第一种价值的规定,间和自己的商品进行比较,斯密认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什么?每个为,人们要取得物品,这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人都认为用这种方式取得自己必须经历《经济表》的创见一定的“辛苦”和“麻烦”就是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需要的东西比自己亲自生产更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品”。交换才能实现。对本方便时,同时西生产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产品的代价是劳动,斯蒙第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5、斯密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对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斯密不仅确定了决定价值的源泉是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析研究。而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且注意到劳动的“困难程度”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关系,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式,和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经济表》“精巧程度”而取决于工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即复杂程度对价值更明确地提出要从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学派的传统,决定的影响。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斯密不懂得劳动为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 什么要采取价值量的形式,、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9看做再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在他入”看来,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是生值。容。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生产过程,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而是”)两个重要“公理:食物为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1:自由竞争,他6、看不见的手(一切生产劳动的具性。两性间的情欲往往使他能比追求自己的利益,人类生存所必需;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13、斯密的分配理论?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两个假定:2()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人口是必然的。是即劳动工资、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是价值规资本利润及土地增加在没有妨碍时,的,受生产制约。以几何级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资本和所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律的作用。率增加;生活资料在同样情况亚当斯密指出,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得的交换,尽管雇主拥有抑制工资三3萨伊的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下,()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以及农业与工业,的消费,即生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个命题: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三分法分,这就是所谓“”。只要生活资料增长,限制;人口够维持基本生活,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除非、萨伊效用价值论7:物品的效假定社会工人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非常显缺点和错误工资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渊将高于最低水平。著的抑制的阻止;就另一角度言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这些抑制,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和之,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部门,那些遏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一形态。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共同创造的,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工资上涨则促 进人口增加。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与年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动、平的抑制,资本利润之高低就”原预付“只把资本划分为如同劳动工资,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预付”马尔决定于社会财富)(的节制、,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罪恶和贫困。4之增减,萨斯认为抑制人口的方式有两因此,本的区分,不能正确地分资本增加因可促使工资:萨伊否认资本主、萨伊定律8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一种是积极的抑制,析剩余价值的来源。种:一种是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认为能性,预防的抑制。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 业,求”。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因为彼此相互竞争,10、如何理解马歇尔的均衡价自然致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使利润率降低。格?一种产品一卖者同时也是买者。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类,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马歇尔认为,就给价值与经产出,从那时起,均衡价格就是供给工业两个部门。亚当斯密认为,在工业他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价格同需求价格一致时的价格,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这种均衡是由供求双方相互冲而没有萨伊的销售理论曾被西方经济

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 .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 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能讲话的农具—奴隶;()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无声的农具—马车。 4,公平价格: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 相符的价格。 三.问答题 .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答:()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之中。 ()《经济论》中,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整理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作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者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 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2、柏拉图的“理想国” 公元前404年,柏拉图写成《理想国》,以对话的形式提出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途径。 他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腐化、堕落与不安定。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永无太平之日。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第二等级是战士;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 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牛马属第2类,马车属第3类,奴隶属第1类。他认为,大土地所有者应亲身料理农庄,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 4、公平价格 公平价格的概念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中。 (一)经济论 约写作于公元前387—前371年之间,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职业;然后又讨论了人们应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自己的家产。在第二部分中,色诺芬提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二)雅典的收入 写作于公元前355年,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而自谋增加收入的方法。 (1)他讨论国家财政问题,其中包含对货币问题的见解。他已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 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1. 公平价格 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将交换双方耗费的相等的劳动作为商品交换的平等基础的中世纪教会学者关于价值和交换法则的一种解释。 2.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将货币看做价值符号,并按照价值符号的流通规律认定商品价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即“流通中的货币与市场上的商品之间的比例决定着物价的贵贱”。 3. 纯产品 纯产品是扣除用于耕作的劳动费用和其他必须支出后多余的土地生产物,它构成国家的收入和获得或购买地产的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4. 水、钻石悖论水、钻石悖论指有些东西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很小,有的东西具有使用价值却没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只有极小的使用价值却忽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者之间的联系的理论。 5. 斯密教条 斯密教条指构成一国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价格,必然由工资、地租、利润三部分构成,而且作为劳动工资、土地地租或资本利润,在国内不同居民间分配。 6.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指在国家法律维持的正常秩序中,由于人们都在不伤害、不破坏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形成作为总体的社会利益的增进从而对资本主义市场与市场经济的自行调节机制。 7. 三分法 三分法是指萨伊将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 8. 三位一体公式 三位一体公式是以萨伊的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其中生产三要素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产品的效用,其所有者得到相应的报酬,从而使得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了自己独立的源泉,即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 9、萨伊定律意思是说,每个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生产活动,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慾望,就是为了想将其所生产的物品与他人换取物品或服务。 简答: 1、早晚期重商主义异同相同: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 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 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 4,公平价格: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 相符的价格。 三.问答题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答:(1)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之中。 (2)《经济论》中,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1. 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价值论”: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力价值论。他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劳动对价值的决定作用,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卡尔·马克思是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家,他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剩余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这是剥削的本质。这一理论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 3.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刺激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不足的有效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他的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的取值范围从0到1,数值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少数人占有了更大比例的财富和收入,而大多数人的收入较低。 5. 隐形手: 亚当·斯密提出的“隐形手”是一种市场机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由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社会最大福利。他认为,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然会为社会

利益做出贡献,就像是被一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 6.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的是在一定限制下,最后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当消费者获得的物品或服务越多时,对每一单位的边际效用感受逐渐减少。这一理论为解释消费者行为和效用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7.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经济学说史名词和解释。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学说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 (第五章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第一节概述 名词解释: 1.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继布阿吉尔贝尔之后的法国古典经济学派,它出现在布阿吉尔贝尔后约50年的18世纪50—70年代。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杜尔哥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以农业生产作为研究对象,最早系统的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产阶级的视野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马克思称重农学派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2.自然秩序:①“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②重农学派提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③自然秩序是上帝为人类社会幸福安排的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既支配自然界,又支配人类社会。一个国家按照自然秩序发展,才会富强;否则就将进入病态。“自然秩序”是“所有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说来是最优良的”的规律。 简答题: 1.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重农学派的理论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外貌? 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 (1)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实质,他们要求建立的社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2)他们的分析也是从资产阶级的视野对

资本主义的分析: ①从他们对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的分析来看,他们所说的社会生产方式唯一的生产部门——农业,实质上是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合的大农业,它包含的阶级主要是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生产工人,他们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存在的阶级。 ②从他们对社会阶级地位来分析来看,处于核心地位的农场主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不仅指导农业生产,生产纯产品,而且指导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从他们对政策主张的分析来看,主张只对土地所有者征税,给农场主充分的自由,实际上是体现了维护资本家的利益这一实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外貌: ①从重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所处的地位来看:魁奈和杜尔哥都是封建高官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维护封建主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生产部门认定来看:仅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而忽略了工业等其他生产部门。 ③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资本对立关系来看:重农学派描写的劳资关系仅将土地所有者当作真正的资本家,它才是占有“纯产品”的唯一阶级,而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却成为一个阶级,都受雇于地主阶级。 ④从对剩余价值、地租、利润的关系来看:重农学派否认利润的存在,把剩余价值归结为地租,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为自然力的作用。忽略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工资的那一部分价值。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答案

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一种是家务管理,即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他们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他们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瓦罗的《论农业》:被保存下来的研究当时奴隶制庄园经济的重要资料.他认为农业在一切经济部门中试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公平价格: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重金主义: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学说.强调一国应使贸易输出超过输入,形成有利的差额,即顺差,才能增加本国的金银财富.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X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配第的价值论和地租论: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配第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的剩余产品.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引起同样的结果——价格的起伏.商品增加,价格就便宜;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反之,商品减少或货币减少也都具有相反的倾向. 诺思和马西的利息论:正如土地所有者出租他的土地一样,这些资本所有者常常出借他们的资金;像出租土地得到的地租一样,他们从中得到叫作利息的东西,所谓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既然借债人为所借货币支付的利息,是所借货币能够带来的利润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利息总是要由这个利润决定. 比例价格:不仅能使生产不亏本,还能继续经营而且盈利的价格. 坎蒂隆的价值观:任何东西的内在价值都可以用在它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土地的数量以与劳动的数量来度量. 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与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阶级划分: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其中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土

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一种是“货殖”, 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 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 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2、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 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 主义。 3、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然秩序思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的观点。“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 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4、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 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 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5、斯密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 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 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6、看不见的手:自由竞争,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 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萨伊的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所谓“三分法” 。 7、萨伊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和 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8、萨伊定律: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 品创造需求”。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者同时也是买者。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他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萨伊的销售理论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 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它称为“萨伊定律”。 9、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 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 10、年预付:即每年要预付的投资,如种子、原料、工资等 1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

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绪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经济学说史 经济学说史是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1)经济学说史是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在其发展中会经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历史阶段就会出现和它相应的各种经济学说。 (2)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 各种经济学说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统一的经济学说。在每一个历史时代中,统治阶级的经济学说便构成那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说。不同阶级的经济学说不断地发生矛盾和斗争,从而推动了经济学说向前发展。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方法。 2、经济学说史的发展阶段 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经济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奴隶制时代的经济学说和封建时代的经济学说。 (1)奴隶制时代的经济学说 典型的奴隶制产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说是奴隶主的经济学说。在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 (2)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说: 1.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古典政治经济学。 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魁奈等。 2.19世纪初期至60年代——庸俗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代表人物有马尔萨斯、约翰﹒穆勒、萨伊等。 3.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奥地利、英国和法国的边际效用学派和剑桥学派;德国和美国的新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俄国的列宁主义。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等 4.20世纪20—30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学家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不少修改与补充,企图解决新出现的各种问题。 代表人物有凯恩斯等。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 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这个词最初由法国重农主义者米拉波在1763年创造的。它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16~17世纪的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魁奈、米拉波、杜尔阁等等。 3、古典经济学:又称“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17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4、“纯产品”:它是魁奈经济学的核心。魁奈认为,真正的财富并非如重商主义所言的货币,而是为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中,所增加的农产品就是纯产品。它表现为农业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扣除同期内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的剩余。用货币计算,就是生产者出售农产品所得货币量扣除了各种费用(包括生产资料和工资)后的余额。 5、“斯密教条”: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6、李嘉图恶习:李嘉图擅长把复杂的经济现象高度抽象成很少的变量,然后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解释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作进行诠释。熊彼特把李嘉图这种将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型直接应用于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倾向称为“李嘉图恶习”。 7、“萨伊定律”:萨伊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于1803年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观点。他认为商品的买卖只是商品和商品的交换;在交换中,货币只是在一瞬间起了媒介作用,卖主得到了货币,马上又会购买商品,所以卖主同时也就是买主,供给者就是需求者。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都不会出现过剩,至多只是暂时的积压,社会上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是相等的。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