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

二、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又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由于风湿热累及心脏瓣膜,从而引起瓣膜炎症反应,经过渗出期、增生期和瘢痕期,使瓣膜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局部瘢痕灶。因不断的链球菌感染,风湿热反复发作,以上各期的病理变化往往重叠存在,最终造成瓣膜永久性的病变,导致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RHD在经济不发达国家较常见,部分RHD者无明确的风湿热病史,发生瓣膜病变躲在风湿热首发后2年以上。RHD累及二尖瓣者占95%~98%,累及主动脉者占20%~35%,累及三尖瓣者占5%,肺动脉瓣受累者极少见;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占70%~8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占20%~30%;单纯主动脉瓣病变仅占2%~5%;单纯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病变极少,多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存在。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风湿热的发病率逐渐减少,RHD发病年龄逐渐后移,但个别地区亦有回升的趋势,尤其是不典型风湿热的病例,应予以重视和做好预防工作。

RHD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导致的瓣膜损害,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所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HD者多有风湿热病史,部分呈隐匿经过。在3岁以下的心脏瓣膜病患儿,RHD极少见,绝大多数为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变,要注意鉴别。

(一)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儿童期RHD最常见的瓣膜病,其病变为:①瓣膜因炎变致纤维化和变硬,日久可有钙化;②腱索变粗,粘连及缩短,使瓣膜不能封闭;③二尖瓣环扩大,甚至纤维化,以致左室收缩时不能相应缩小,所以二尖瓣不能关闭弥合。

1.病理生理

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

由于返流血量较多,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明显。

(1)左心房负荷增加:左心房除接受肺静脉回流的血液外,还接受左心室返流的血液,导致左心房扩大,压力增高。在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程中,返流量是缓慢增加的,所以,左心房的压力升高也比较缓慢,因而患儿能长期耐受很大的返流血量而症状不明显。如果是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则左心房突然接受大量的返流血液,导致左心房压力骤然升高,有效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肺静脉压力升高和前向心输出量降低可使血流动力学恶化,引起急性肺水肿。严重畸形而尖瓣关闭不全是临床急症,需要即刻的诊断和处理。

(2)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使左心室腔扩大,长期的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可致左心室功能逐渐减退,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下降。最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大、压力增高,出现左心衰竭的征象,表现为肺循环淤血,体循环关注不足,出现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和全心衰竭。

2.临床表现

(1)症状:轻度关闭不全可无症状。中、重度关闭不全出现的症状多半是与心排血量减低有关,如疲倦、乏力等。当病情进展时,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不能平卧,阵发性呼吸困难,进而可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表现为肝大、水肿、胸水和腹水等。

(2)体征:第一心音减弱,与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返流发生较早有关。心尖部全收缩期杂音,呈吹风样,可伴有震颤。杂音的强度与左心室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如果左心室收缩强而有力,杂音就较响;如果左心室功能差,则杂音会较柔和,经抗心衰治疗,心功能改善后,杂音就变响。心尖部舒张早中期低调杂音,提示舒张期通过二尖瓣口的血流量大,亦表明二尖瓣的返流量非常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提示肺动脉压力增高。心前区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当发生左心衰时,四肢湿冷,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心率快,血压低,当出现右心衰竭时则出现肝大、腹胀、水肿等体征。

3.辅助检查

(1)心电图: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心电图正常,较重者心电图表现为左心房、左心室肥大和心肌劳损,当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右心室肥厚,部分患儿可出现心房颤动。

(2)胸部X线: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无明显异常。较重者以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为主要表现,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时,出现肺淤血和肺间质水肿的X线征象。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的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不明显,但肺淤血和肺间质水肿的征象会十分明显。

(3)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二尖瓣环和二尖瓣叶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瓣叶和其瓣下结构的病变程度和性质。左心室长轴和四腔切面可见二尖瓣口在收缩期不能完全闭合,瓣膜及腱索增厚,回声增强,瓣环扩大,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右心室亦可能扩大。彩色多普勒显像见返流束经二尖瓣口射入左心房,返流程度可用返流面积占左心房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一般可取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返流束面积和同一切面左心房面积,并计算其百分比,返流面积占左心房面积百分比小于20%为轻度返流,20%~40%为中度返流,大于40%为重度返流。

(4)心导管检查及造影:绝大多数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无需进行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因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已能很好的观察二尖瓣形态、病变程度和性质。根据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右心导管检查时可见右心室、肺动脉和非小动脉嵌入压以及肺循环阻力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左心导管检查行左心室造影时,可显示左心室扩张,左心房巨大,收缩期造影剂通过二尖瓣口返流入左心房。

4.治疗

(1)内科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引起心力衰竭常见的基础心脏疾患,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中抗心力衰竭治疗占有重要地位。有心功能不全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药物治疗的

目的是设法减轻心脏的后负荷,使血液返流至左心房减少,同时减轻心脏前负荷,加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功能不全。常用药物有血管扩张剂(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苷和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物。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由于左心房不能适应压力的骤然升高,容易出现急性肺水肿,此时需要静脉滴注作用迅速而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以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大道减少二尖瓣返流、减轻左心房压力的目的。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者,其治疗同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亦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并给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胺碘酮、强心苷、β受体阻滞剂等。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注意防治风湿活动,每月肌注苄星青霉素一次以预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外科治疗: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对心功能影响小,可随诊观察。中、重度关闭不全的患儿要根据心功能受累程度,决定手术时机,对无症状且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EF>0.65)的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应密切随访;有症状患儿,应在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55ml/㎡,左心室EF<0.5时便可作为手术适应症【1】。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应以整形术为首选【2,3,4】,伴有其他心内畸形者应同时予以纠正,对于那些难以用整形方式治疗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才考虑行机械瓣置换术,术后需终生抗凝治疗【5,6】。(二)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叶交界处粘连,瓣膜本身增厚、钙化,腱索和乳头肌粘连、挛缩和融合,使二尖瓣开放受限,导致血液从左心房到左心室受阻,从而产生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成人RHD中,二尖瓣狭窄为常见的瓣膜病,因其病变往往需要多年才能形成明显的狭窄而出现症状,所以单纯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在儿童期少见。

1.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改变与瓣口狭窄成都密切相关。成人二尖瓣口面积约4~6cm2,当瓣口面积<2.5 cm2时,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根据瓣口面积缩小的程度不同,将二尖瓣狭窄分为轻度(2.5~1.5 cm2)、中度(1.5~1.0 cm2)和重度(<1.0 cm2)狭窄。小儿二尖瓣口面积的大小与年龄有关,需根据不同年龄段并结合瓣口血流速度进行判断。根据狭窄程度所出现相应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将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3期。

(1)左心房代偿期:二尖瓣狭窄使舒张期左心房回流至左心室的血流受阻,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发生代偿性扩大和肥厚以增加收缩力,使左心房于舒张玩起主动排血量增加,延缓左心房平均压升高。

(2)左心房衰竭期:随着二尖瓣狭窄病情进展,左心房的代偿难以客服瓣口狭窄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于是左心房压力逐渐上升,影响肺静脉回流,导致肺静脉与肺毛细血管随之出现压力增高和扩张,肺静脉淤血,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出现急性左心房衰竭的征象。(3)右心受累期:长期肺淤血可使肺的顺应性下降,反射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必然增加右心室的后负荷,最终引起右心衰竭。此时,肺淤血和左心房衰竭症状发而减轻。

2.临床表现

(1)症状:二尖瓣狭窄患儿由于狭窄严重程度、。病情进展速度和代偿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可由很大差别,主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昏厥和心力衰竭等。

(2)体征:第一心音亢进,由于收缩期左心室内的压力迅速升高以及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叶仍处于较低位置使关闭时需要做较大而快速的移动,故音调较响亮。二尖瓣狭窄时,瓣叶间相互粘连,开放后二尖瓣在左心室内突然被拉紧,产生开瓣音,开瓣音在心尖部及胸骨左缘

第4肋间处易于听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用钟式听诊器能听得较为清楚。杂音的强度与二尖瓣狭窄的程度密切相关,严重二尖瓣狭窄的患儿呈全舒张期的杂音。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患儿心排血量降低,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减慢,舒张期杂音会减轻。可有舒张期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轻度二尖瓣狭窄者,第二心音可正常,随着二尖瓣口狭窄加重,肺动脉压逐渐增高,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可以亢进。

可出现面颊发红(二尖瓣面容)、口唇。当发生肺淤血和肺水肿时,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当出现右心衰竭时则有大循环淤血体征,如:肝大、腹胀、水肿等。

2.辅助检查

(1)心电图:轻度二尖瓣狭窄时,心电图可正常。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时,其心电图变化是具有特征性的左心房增大的P波,即P波增宽呈双峰型。随着病情进展,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增大,可出现电轴右偏和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二尖瓣狭窄患儿较常见心律失常,早起可出现房性早搏,当左心房明显增大时往往出现心房颤动。

(2)胸部X线:轻度二尖瓣狭窄,心影可正常。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时,可见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做支气管抬高,并可有右心室增大等征象,心影呈梨状,主动脉缩小,肺部主要表现为肺淤血的征象。

(3)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二尖瓣狭窄的程度,瓣膜的厚度、活动度,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可见二尖瓣回升增强,交界处融合,舒张期瓣口呈鱼嘴状或不规则状,瓣口面积明显缩小,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舒张期湍流信号起自二尖瓣口,并可测量出跨瓣压力阶差。可见左心房及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左心室大小正常,或者甚至缩小。因此,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4)心导管及造影:目前超声心动图已能很好地观察二尖瓣的瓣膜厚度、活动度和估测狭窄的程度,一般不需要行心导管检查。如患儿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则需行心导管检查以了

解肺动脉高压的性质,动力型或梗阻型肺动脉高压。

4.治疗

(1)内科治疗:轻、中度二尖瓣狭窄患儿一般可采用内科的保守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患儿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外科手术治疗。

给与利尿剂以减轻前负荷。血管扩张剂首选以扩张静脉为主的药物,如硝酸甘油,以减少回心血量,改善肺淤血,急性肺水肿的患儿可考虑硝普钠。

在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时,洋地黄的使用要谨慎,不能把强心苷作为首选药物,因为强心苷黄的强心作用可使左右心室收缩力均加强,二尖瓣狭窄时左心室舒张期充盈量较正常少,左心室前后负荷不大,无需要强心苷来加强其收缩力,而有心事加强收缩力,则有可能使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内的血量增多,可导致肺水肿的加重。二尖瓣狭窄合并急性肺水肿如出现快速性心房颤动、明显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可考虑应用强心苷,其目的主要是用来减慢心室率而非增加心肌收缩力。

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以减慢心律,延长心事舒张期,从而增加患儿的活动耐力。

二尖瓣狭窄合并大咯血者,应适当使用止血剂。二尖瓣狭窄合并慢性心房颤动者,宜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凝聚,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胺碘酮、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者,注意防治风湿活动,每月肌注苄星青霉素一次,以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介入治疗:二尖瓣狭窄治疗的跟班问题在于解除二尖瓣口的机械性狭窄,内科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症状,不能根治和控制病情的进展,要解决瓣膜的狭窄,就必须采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或外科手术治疗。

PBMV在成人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措施,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推广,可获得较好

的效果,且无证据表明使用这个方法并发症发生率高【7,8】。PBMV能缓解二尖瓣狭窄患儿的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患儿的运动耐量,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基本与外科封闭式分离相仿。但PBMV在儿科病例的应用尚缺乏经验,有待探讨。

(3)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指征为:①明显和日益加重的劳力性气急;②有急性肺水肿的发生;③有阵发性呼吸困难伴有咯血。随着近年瓣膜整形术的经验积累,整形术的疗效不断提高。小儿二尖瓣狭窄的治疗应该以整形术为首选方案,仅在必要时才考虑行瓣膜置换术,因人工瓣膜不能随小儿发育而增大,致使有可能需要再次换瓣,且患儿需要接受终生抗凝治疗。因此,能通过整形术使症状和心功能得到改善者,则尽量推迟至10岁以后才做人工瓣膜置换术【2~4】。

(三)主动脉关闭不全

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往往伴有二尖瓣病变,很少单独存在【9】,主动脉瓣因主动脉瓣瓣膜纤维化短缩和瘢痕形成,而导致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期主动脉瓣不能完全关闭,血液从主动脉返流入左心室。

1.病理生理

根据骑兵情况,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分为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中后者在临床上占多数。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见于急性风湿热。

(1)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舒张期左心室将同时接受来自二尖瓣口的正常前向充盈血流和来自主动脉瓣口的异常返流血流,形成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左心室双入口。因此,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是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儿基本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左心室对此做出的反应时扩张,左心室扩张程度与返流血量成正比。

(2)左心室后负荷增加:由于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继发性高输出量,从而增加了左心室的后负荷,左心室射血必须克服体循环系统的阻力,因而室壁张力增大,左心室

对此做出的反应是离心性肥厚。

(3)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犹豫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容量增加、室壁张力升高、左心室重量增加及左心室射血时间延长等,可导致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

2)主动脉舒张压降低及室壁张力升高使冠状动脉有效灌注不足,造成冠状动脉储备能力降低,心肌供血相对不足。

(4)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生理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既扩张又肥厚,心肌供血不足。随着病情进展,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将进一步增加,室壁张力增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射血分数下降,临床表现为心功能逐渐由代偿状态进入失代偿状态。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返流量增加或左心室收缩力降低所致,与收缩力降低的有关因素有新机纤维化、缺血或细胞凋亡【10,11】。

(5)急性主动脉关闭不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同于慢性主动脉关闭不全。患儿的心室射血能力和心室腔容量都正常,对于因突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增大的容量负荷,左心室不能迅速扩张,以增加顺应性,同时壁层心包也限制了心室腔的扩张,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超过左心房平均压,使二尖瓣提前关闭以减少血流进入左心室,左心房压力上升,进一步加重肺静脉淤血,患儿气促显著,极易诱发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

2.临床表现

(1)症状:轻、中度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儿可无明显症状,重度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刻在病变多年后才会出现症状。

心悸是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儿的早期症状,心悸可能与左心室扩大和左心室强有力收缩以增加每搏输出量有关。心悸明显者可以妨碍其取左侧卧位休息。严重慢性主动脉关闭不全者可出现心绞痛。但发生率远不如主动脉瓣狭窄者高,心绞痛很少作为首发症状,躲在左

心衰出现之后才出现。心绞痛往往发生在休息时,因此时心率减慢,舒张期延长,主动脉瓣返流量增多,使舒张压下降更为明显。

当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单独病变时,左心衰竭症状发生较晚。左心衰竭症状以呼吸困难最常见,一旦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后,其他左心衰竭症状如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随之出现。左心衰竭发展到后期才会引起右心衰竭,表现为双下肢水肿、腹胀、肝脏大以及腹水、胸水等。

急性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儿常有清晰的发病时间和发病的突然性。由于突然出现机型的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以实际向前排出血量减少,患儿出现急性肺水肿、左心衰竭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气短、咳嗽,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儿常有焦虑不安、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增快、低血压,严重者可由大汗淋漓,发绀、极度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2)体征

1)周围血管体征:主要是由于左心室高输出量和舒张期主动脉内压力减低所引起。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周围血管征不显著,在中度至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才有显著的周围血管征,周围血管征主要包括:由于周围动脉的急促充盈和急促陷落造成脉压很大的水冲脉;轻压指甲或玻片稍压唇部,可见受轻压部位交替出现潮红和苍白现象的毛细血管搏动征;由于脉压大,在周围血管可以听到大动脉在收缩期血流通过时响亮的枪击音。

2)心脏体征:轻度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儿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没有显著改变。中等严重程度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而且强烈(呈抬举性)、弥散(超过一个肋间隙)提示病变严重。严重的病例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到舒张期震颤。部分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由于左心室播出量显著增加并伴有主动脉根部明显扩张,即使未合并主动脉瓣狭窄,也可在心底部触及收缩期震颤,需注意鉴别。

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 disease)或风湿性瓣膜病(rheumatic valvular disease)。由于风湿热造成的关节损害可自行回复,但心脏的损害不可逆,因此有人也以“舔过关节,狠咬心脏”来形容风湿热。 【诊断】 迄今风湿热尚无特异生的诊断方法,临床上沿用修订Jones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具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并有先前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可诊断为风湿热。 【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80~100mg/kg;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6~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1.5~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开始剂量宜大,可用:泼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概念 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护理措施 一、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出常规。 二、注意休息。本病病程长,早期无症状。心功能一至二级可以轻度活动,有风湿活动及并 发症者应卧床休息,并给予安慰。 三、预防感冒。 四、根据病情需要配医生做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洋地黄时禁用钙剂,以免发生协同作用, 导致洋地黄中毒。 五、一旦有风湿活动,如发热、红肿、血沉快,应按医嘱给抗风湿治疗及休息。 六、严密观察体温、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咳嗽及咳痰,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出现。服用

洋地黄或奎尼丁时,密切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在用利尿剂时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低钾或水电解质紊乱症状。 七、单纯二尖瓣狭窄需做二尖瓣球囊扩张的病人,应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八、并发症护理 1、心力衰竭执行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2、心房纤颤给此类病人数脉搏时,按脉搏短绌数计算。服用奎尼丁治疗时,应观察心率 及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并注意休息。电除颤治疗时,要了解电除颤的全过程,密切配合医师成功转复。术后注意神志、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护理病人至清醒、防止坠床。 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执行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4、栓塞后的护理 (1)脑栓塞按偏瘫护理。勤翻身,预防压疮。 (2)协助病人肢体活动。 (3)饮食以流质为主,逐渐改半流质。 (4)用血管扩张剂时应观察疗效。 (5)两周后可行针灸治疗。 (6)观察有无腰痛、血尿和蛋白尿,突然出现的上腹剧痛和脾肿大,突然出现剧烈胸痛、气急、紫绀、咯血、休克、肢体剧痛、动脉搏动消失和局部皮肤苍白、发凉、紫绀甚至坏死等肾栓塞、脾栓塞、肺栓塞、四肢动脉栓塞的症状,绝对卧床预防栓塞大血管而突然死亡。

风湿性心脏病健康教育

风湿性心脏病健康教育 【疾病概述】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病因主要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变累及心脏各瓣膜的发生率不同,据研究结果表明:二尖瓣为100%, 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6.7%,为比例最高,然后依次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单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主要是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并逐渐扩大到瓣膜全部,甚至累及腱索和乳头肌,使瓣膜交界区的瓣叶融合、腱索融合与缩短以及瓣叶的纤维化、僵硬、卷曲与钙化,从而导致瓣膜开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瓣膜狭窄:瓣膜交界粘连,增厚、变硬,不能完全开放,瓣膜口小,阻碍血液正常流动。瓣膜关闭不全:腱索和乳头肌增生、缩短、硬化,瓣膜不能完全闭合,血液返流。 风湿性心脏病累及的瓣膜部位数量可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的一个或几个瓣膜病变。心脏联合瓣膜病变是指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瓣膜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双病变,约占联合瓣膜病的48%-87%。 【临床特点】 风湿热初次发作并不会立即引起瓣膜开口改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才会形成瓣膜开口变化。因此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嗽、咯血,直至心力衰竭,引起生命危险。临床上根据病情进展程度,主要有以下主要变化: (1)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2)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 (3)食欲不振,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吃饭不好,胃肠道瘀血可能消化不好,出现肚子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胀、腹水,肝、脾肿大等。 (4)大部分患者出现两颧及口唇呈紫红色,即"二尖瓣面容"。 (5)心悸常常因为房颤或心率失常所致,快速房颤导致患者自觉不适,甚至呼吸困难或使之加重,从而促使患者就医。房颤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房血拴甚至出现脑卒中的主要原因。 (6)胸痛,单纯瓣膜病导致的胸痛一般使用硝酸甘油无效。 特殊并发症: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 【健康教育】 (一).入院及一般指导 (1)新入院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护士应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生活环境、作息时间、陪伴制度、医生技术水平、责任护士资历,帮助促进病友之间的良好

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常为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发麻症状,常按皮质的功能区扩展。老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常为症状性,脑内常可查到器质性病灶。过去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如癫痫波等),有助鉴别。 2、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先兆期易与TIA混淆,但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见。每次发作时间可能较长。 3、内耳眩晕症:常有眩晕、耳鸣、呕吐。除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外,很少有其他神经功能损害的体征和症状。反复发作后常有持久的听力下降,一般起病年龄较轻(如梅尼埃症)。内耳眩晕症还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 1、脑出血:脑出血常起病于活动时,有高血压病史,起病发展较快,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头颅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 检查不难鉴别。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

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 导语:我们的人体是非常脆弱的,因为我们会受到很多疾病的威胁,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症状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疾病类型,然后进行初步处理很 我们的人体是非常脆弱的,因为我们会受到很多疾病的威胁,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症状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疾病类型,然后进行初步处理很多人知道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但是今天我们主要为大家讲的是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下面就是详细说明。 风湿热的次要表现:临床表现关节痛,发热;实验室检查急性期反应物质增加,细细胞沉降率、CRP升高;P-P间期延长。 风湿热的症状随病期、病程、个体差异而异。风湿热的症状出现之前约2~5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咽喉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轻者可无症状。急性发作期可因累及关节、皮肤、心脏而出现不同的表现。 关节炎是风湿热的症状中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典型的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同时侵犯数个大关节,以膝、踝、肘、腕、肩大关节较常见,髋、脊柱关节及指、趾等小关节较少侵犯。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呈红肿、灼热、疼痛,活动受限。 1、皮下结节。多见于严重心脏炎的儿童患者,结节呈圆形,略硬,无触痛,可滑动,直径约0.5~2.0cm大小,常位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仲侧面,持续数日至数周。 2、环形红斑也是风湿热的症状之一,有较大诊断意义。为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央苍白,不痛不痒,压之退色,其大小变化不一,时隐时现,有时几个红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环形,可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多分布在躯干或肢体的近端,受热加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风湿性心脏病病例

病例汇报 患者姓名辛志强性别男年龄60岁入院日期 2008-3-11,10:00 主诉反复发作劳累后心悸、气急、浮肿22年余,加重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1972年至1976年间常宿营野外及经常发热、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关节游走性酸痛,但无红肿及活动障碍。1968年起,发现晨起时双眼睑浮肿,午后及傍晚下肢浮肿。未经特殊治疗。1980年起于快步行走0.5km后,感胸闷、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缓解。1986年后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气急;同时易患“感冒”,偶于咳嗽剧烈时痰中带血。1983年起,多次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1小时左右渐趋缓解,无粉红色泡沫样痰,仍坚持工作。1988年以后则经常夜间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时出现上腹部饱胀、食欲减退,持续性下肢浮肿,尿少,活动后感心悸、气急,不能坚持一般工作。1990年以后浮肿明显加重,由小腿发展至腰部,尿量明显减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剂效果亦差,腹胀回升重,腹部渐膨隆。无尿色深黄及皮肤瘙痒感。休息状态下仍感胸闷、心悸、气急。于1970年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1976年发现有“房颤”,此后长期服用地高辛,同时辅以利尿剂,近来增用扩血管药物,病情仍时轻时重,并多次出现洋地黄 过量情况。近2月来一直服地高辛,每日0.25mg。于一月下旬再次出现胸闷、气急、心悸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轻度咳嗽,咯白色粘痰,自觉无发热,无咯血。今日入院治疗。 过去史平时体质较差,易患感冒。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未作预防接种已近30年。 系统回顾:无眼痛、视力障碍,无耳流脓、耳痛、重听,无经常鼻阻塞、流脓涕,无牙痛史。 呼吸系:1974年起经常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每日30~50ml,冬季加重,偶发热时咯脓痰,无胸痛、咯血史。 循环系:除前述病史外,1976年起发现血压增高,20.0~21.3/13.3~ 16.0kPa,间歇服复降片等药治疗.1986年后血压正常。 消化系:无慢性腹痛、腹泻、嗳气、反酸、呕血及黑便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排尿困难史。 血液系:无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耳鸣、晕厥、抽搐、意识障碍及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运动障碍、脱位、骨折史。其余见现病史。 外伤及手术史:1982年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无外伤史。 中毒及药物过敏史:无。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1952年入伍,经常在野外宿营,曾去过广州、福建、东北等地,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1956年转业来上海工作,已病休10年。吸烟40年,每日20支,近10年已少吸,戒烟2年。喜饮酒,每日100ml,近2年已少饮。30岁结婚,生育二女一男。妻健。

心内科风湿热试题集答案

第十四章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单选题 1. 可见于风湿热心内膜炎的杂音是:(A) A. Carey-Coobms 杂音 B. Graham-Steell 杂音 C. Austi n-Fli nt 杂音 D. 二尖瓣收缩期杂音 E. 海鸥音 2. 不属于风湿热关节炎的特征的临床表现是:(B) A. 游走性 B. 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C. 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D. 大关节受累 E. 对称性 3. 二尖瓣重度狭窄的瓣口面积是:(D) A. v 3.0cm2 B. v 2.0cm2 C. v 1.5cm2 D. v 1.0cm2 E. v 0.5cm2 4. 单纯二尖瓣狭窄心脏腔室会发生的变化是:(E) A. 左房大右房大 B. 左室大左房大 C. 右房大左室大 D. 左室大右室大 E. 左房大右室大 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早期喷射样咯出大量鲜红色血的原因是:(D)

A. 支气管粘膜微血管破裂 B. 肺梗死 C. 急性肺水肿 D. 侧支循环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 E. 合并肺部感染 6. 不属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体征的是:(C) A. 水冲脉 B. 毛细血管搏动征 C. 奇脉 D. Duroziez双重杂音 E. 枪击音 7. 风心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B) A. I度房室传导阻滞 B. 心房颤动 C. 室性早搏 D. 心室颤动 E. 房性早搏 8. 最易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心血管疾病是:(巳 A. 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房颤动 B. 主动脉瓣狭窄 C. 高血压动脉硬化 D. 心力衰竭 E. 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多选题 1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包括:(ABE A. 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 B. 心界向两侧扩大 C. 第一心音增强 D. 多无心律失常

医学鉴别诊断

1.肺栓塞:表现为胸闷、胸痛、伴气促,大面积栓塞示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可伴有血气 析异常,行肺动脉CTA可鉴别。 2.反流性食管炎:可表现为上腹部烧灼样疼痛,伴有返酸、嗳气等表现,行胃镜检查有助鉴别。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表现为黑朦、晕厥症状,可有短暂神经定位体征,多于24小时自动恢复,结合病史及脑血管检查可明确。 4.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悸伴胸闷,出现血流动力血障碍时可出现晕厥,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可以明确。 5.老年瓣膜退行性心脏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伴有心脏杂音,行心脏彩超检查可鉴别。 6.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无明确病因,有心脏扩大,进而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可有心脏杂音,行心脏彩超可鉴别。 7.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反复阵发性心悸,与房性心动过速鉴别,但该病发作时多为逐渐加重,逐渐缓解。心内电生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患者反复阵发性心悸,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鉴别。发作时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9.主动脉夹层:表现为胸背部痛,呈撕裂样痛,两侧肢体血压及脉搏多不对称,主动脉CTA 可资鉴别。 1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血压持续性增高,伴顽固性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抽血查电解质,醛固酮,B超、CT可资鉴别。 11.嗜铬细胞瘤:表现为血压持续性或阵发性升高,血压升高时查儿茶酚胺,B超、CT可资鉴别。 12.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胃镜检查并同时取活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最可靠方法。 13.消化性溃疡: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多为灼痛,亦可为钝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多为于中上腹,可偏右或偏左。部分患者无症状,而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胃镜检查可确诊。 14.心绞痛:患者有胸痛症状,呈压榨性,持续时间几分钟左右,休息后症状缓解,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可鉴别。 15.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长期吸烟病史、咳嗽、咳痰等症状,出现双下肢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行心脏彩超及胸部CT等检查可鉴别。 1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女性,出现胸痛,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鉴别,行冠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中老人,有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呈逐渐性加重,可并发肺心病。查体:桶状胸,两肺可及干湿啰音。结合肺功能和胸部CT可以进一步明确。 18.急性支气管炎:急骤起病,表现为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可发热,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偶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胸片检查提示支气管纹理增粗,肺内未见实变渗出影,结合病史、胸片等可鉴别。 19.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出现头晕症状,应注意脑出血可能,入院后已行头颅CT 检查排除脑出血,故暂不考虑。 20.脑梗塞:患者反复出现头晕,且既往有脑梗塞病史,故应排除,择期可行头颅MRI检查排除。 21.肾性高血压:患者无泌尿系症状,查体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可行肾动脉彩超、肾功能,尿分析等鉴别。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ICD-10︰I35.100)行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ICD-9-CM-3︰35.2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病史:风湿热病史。 2.有明显症状体征:心绞痛,晕厥,活动后乏力,呼吸 困难,胸闷,典型心脏杂音。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冠 状动脉造影(年龄大于50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临床技术操作规-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 1.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 2.无其他严重科疾病;

3.患者选择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35.100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编码。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心功能≤III级或左室EF值≥45% 4.左室舒末径≤70毫米 5.患者选择主动脉瓣膜置换 6.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评估)不超过6天。 1.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术前感染疾病筛查、风湿活动筛查、血型+术前配血;(2)胸片或胸部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肺部病史者)、冠状动脉造影(年龄≥50岁); (2)有其他专业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完整版儿科题库儿科习题风湿热

风湿热、麻疹复习题 单选题 1.10 岁男孩,因发烧,关节肿痛,皮肤呈现环行红斑,心率快呈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 需继发性预防的方法是D A. 禁止关键关键毁伤 B.忌海鲜 C.裁减体育活动 D.长效青霉素肌注 E.激素吸入维持2.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 主要累及大关节 B. 呈游走性和多发性 C. 局部可呈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D. 经治疗后可治愈 E. 但常留有畸形 3. 治疗风湿性心肌炎的首选药是E A?阿司匹林B.维体舒C.消炎痛D.布洛芬E.肾上腺皮质激素 4. 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表现是E A.猩红热样皮疹 B.荨麻疹 C.结节性红斑 D.多形红斑 E.皮下小结 5. 关于风湿热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 抗链“ 0”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 B.20 %病人抗链0 不增高 C. 舞蹈病患儿抗链0 一定增高 D. 血沉增快是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E.C 反应蛋白可提示风湿活动 6. 下列哪项不是诊断风湿热的主要表现C A.心脏炎 B.舞蹈病 C.关节酸痛 D.皮下结节 E.环形红斑 7. 以下哪项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皮疹的特征(E ) A. 一般在高热时出现 B.皮疹随体温升降出现或隐退 C.多呈淡红色斑点,可融合成片 D. 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 E. 皮疹多见于面部 8. 急性风湿热抗链“ O'增高与下降的时间是C A. 链球菌感染后7 天增高,持续2 周下降 B. 链球菌感染后l0 天增高,持续4 周下降 C. 链球菌感染后I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 D.链球菌感染后4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 E. 链球菌感染后2 周增高,持续l 个月下降 9. 有关风湿热的预后下述哪项有错误E A. 舞蹈病的预后一般良好 B. 首次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较差 C. 反复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不良 D. 并发心功能不全者预后不良 E. 伴发心包炎者预后良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病理改变是( D ) A.急性化脓性滑膜炎 B.慢性化脓性滑膜炎 C.急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D. 慢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E. 一过性关节损害 11.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受累的瓣膜为( A ) A.二尖瓣 B.主动脉瓣 C.肺动脉瓣 D.三尖瓣 E.二尖瓣及三尖瓣 12. 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不包括C A.发热 B.关节疼痛 C.皮下结节 D.血沉加快 E.有风湿热既往史 13. 急性风湿热青霉素治疗至少需要( 1 )周时间。 14. 风湿热舞蹈病系由于风湿病变累及( 锥体外系)所致。

风湿性心脏病小常识

风湿性心脏病小常识 是指急、慢性风湿热所致的心脏瓣膜损害,主要为瓣膜增厚、粘连。风湿热的反复发作,可使瓣膜病变加重,甚至纤维化和钙化。 一、病因 主要是患者机体对溶血性链球菌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其特征是全身各部分的胶原组织发生多发性、非化脓性损害,尤以心脏和关节为显著。风湿性瓣膜病中,以侵犯二尖瓣最为多见,主动脉瓣其次,三尖瓣受损极为罕见。 二、临床表现 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和紫绀为肺淤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端坐呼吸,并可有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患者两颊多呈紫红色,称为二尖瓣面容。二尖瓣狭窄的症状可开始于心房颤动引起的心悸和急性呼吸困难,但作为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症状是渐渐发生的,并发症以心房颤动、肺梗塞、肺水肿、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多见。 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症状为感到疲倦、无力,肺淤血时可有呼吸困难、气急等,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咯血的情况较二尖瓣狭窄者少。 主动脉瓣狭窄:早期有易疲倦、无力,肺淤血时可有呼吸困难、气急等。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咯血的情况较二尖瓣狭窄者少。 主动脉关闭不全:早期无症状或仅有心悸及头部搏动感,心前区不适,随心功能降低,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肺水肿,随后可发生左心

衰。 三、治疗原则: 积极预防和治疗风湿活动。风湿热期内绝对卧床休息是必要的,适当的休息期限是治疗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的重要关键。风湿活动症状完全消失去后,患者特别是有明显心肌炎者仍需卧床休息2-4周,恢复期需持续数月,体力活动应渐渐地增加。二尖瓣狭窄较轻无症状者,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主动脉瓣病变者,应适当限制体力活动,以防晕厥及心绞痛发生。遵医嘱选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 四、预防及保健措施: 1、可在医生地指导下适当活动,但症状较重者应卧床休息。 2、限制钠盐和高热量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钾盐。 3、患者有腹痛、肢体疼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4、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预防感冒。 5、应用洋地黄制剂的病人一旦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头晕、失眠、黄 绿视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护士。 6、应用利尿剂的病人,如出现乏力,倦怠、腹胀等症状时应报告医生、护士。

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 2.急性传染病早期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需结合病史流行病资料,病程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3.过敏性鼻炎一般无发热,无脓性鼻分泌物,常持续打喷嚏,鼻发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鼻拭子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肺炎鉴别诊断: 1.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与轻型肺炎相似,但前者发病缓慢,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反复咯血,病灶常位于肺尖,X线检查其病灶有特征性。干酪性肺炎多有长期发热、乏力和消瘦,X线呈大片密度增高阴影,其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薄壁空洞,对侧肺常有播散病灶。痰结核菌阳性,病程长,抗结核治疗有效。 2.克雷白杆菌肺多见于年老体弱者,起病急骤,中毒症状重,咳棕色胶冻样痰;严重者可有谵妄、黄疽、肺水肿、休克、呼吸衰竭等;X线表现为肺叶实变,其中有蜂窝状透亮区,叶间隙下坠,痰涂片或培养可找到克雷白杆菌。 3.肺癌患者年龄多较大,起病缓慢,常有刺激性咳嗽和少量咯血,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血自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若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迟迟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又复出现者,应密切随访,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等,以免贻误诊断。 4.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 三、慢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啰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 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可以鉴别。 3.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 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肺癌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痰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影或阻塞性肺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经纤支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四、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 1.喘息性支气管炎好发于1~4岁,临床先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随症状加重而出现喘息,一般伴有发热,喘息随炎症控制而消失。临床虽可闻喘鸣,但呼吸困难多不严重,非骤然发作和突然停止,病程约持续一周左右;随年龄增长和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喘息次数亦减少,程度随之减轻。但近年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实质即是哮喘。 2.支气管淋巴结核本病可引起顽固性咳嗽及哮喘样呼气困难,但无显著的阵发现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胸片显示肺门有结节性致密阴影,其周围可见浸润。个别患儿肿大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2014年5月关于风湿性心脏病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57岁住院号:13050269 时间:2014年5月30日7PM地点:内一科护士值班室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参加人员: 主讲人:xxx 责任护士xxx进行病情介绍:病例特点: 1?中老年女性患者,病程急,起病长,因"反复喘累14年,双下肢水肿9年,腹胀1年,加重2天"入院。 2.1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休息后稍缓解,无胸闷、胸痛,于大足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间断输液治疗后缓解。9年前,患者于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双下肢水肿,间断治疗。1年前,患者在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腹胀,右侧肝区疼痛不适。 2天前,患者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喘累、腹胀较前明显,门诊以"风心病"收治入院。 3?既往史:13年前因腹痛于永川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诊断为慢 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年。1年前于我院住院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4查体:T:367C, P:111 次/分,R:24 次/分,BP:119/92mmHg。端 坐呼吸,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咽充血,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语颤无增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湿啰音。

心率125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双下肢无水肿。5?辅助检查:心电图:心房纤颤;轻度的ST-T异常;胸导低电压;心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初步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W 级;2、腹腔积液;3、心源性肝硬化;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慢性胃炎;6、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1、风湿性心脏病;1.1心房纤颤;1.2二尖瓣关闭不全; 1.3前间壁梗塞? 1.4心功能皿级依据:(1)老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喘累"为主要表现;(3)查体:P:111分,心率125 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5)辅查:心电图支持,故诊断。2、腹腔积液依据:(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故诊断。 3、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依据:(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喘累、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4)既往有风心病病史14年。(5)既往诊断已明确,故诊断。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依据:(1)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1年,故诊断。 5、慢性胃炎依据:患者以中上腹胀痛为临床表现,既往曾诊断。 6、

风湿性心脏病

执行委员会EB141/4第一四一届会议2017年5月1日临时议程项目6.2 风湿性心脏病 秘书处的报告 1.风湿性心脏病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以及高收入国家边缘化社区(包括土著人群)中一个可预防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该疾病系因一或多次风湿热发作导致心脏瓣膜损伤所引起,是对咽部A族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性咽炎)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该病最常发生于儿童期,可能导致死亡或终身残疾。有效的早期干预可以防止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过早死亡。 3.目前估计约有3300万人受到风湿性心脏病的影响1。2015年,风湿性心脏病估计造成了305 000人死亡,损失了1150万残疾调整生命年。这些死亡中,60%为时过早(即死于70岁以前),不过这些数字由于很多国家数据不完整而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尽管目前已具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但2000年至2015年期间,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在全球总死亡中所占比率几乎没有变化2。 4.世卫组织所有区域都存在风湿性心脏病。非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所受影响最严重,占2015年现患病例总数的87%,以及估计的风湿性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80%1。印度位于东南亚区域,患病率全球最高,约占全球病例总数的40%。在西太平洋区域,风湿性心脏病负担尤其集中于中国以及居住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国家的土著人群中。在东地中海区域,风湿性心脏病在某些国家,诸如于埃及、苏丹和也门等持续存在。但是,总体而言,大多数区域缺乏良好可靠的数据,这意味着风湿性心脏病的区域负担可能被低估。 1全球卫生数据交换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338393157.html,/(2017年3月31日访问)。 22015年全球卫生估计: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

鉴别诊断(常用病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年以上患者,若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无其他原因者必须考虑冠心病和心肌病。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易患因素,室壁活动呈节段性异常者有利于诊断冠心病。近年来,对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脏长期广泛缺血而纤维化,发展为心功能不全的情况称之为“缺血性心肌病”,若过去无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与心肌病颇难区别,再则心肌病亦可有病理性Q波及心绞痛,此时鉴别须靠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多见于糖尿病、高血压多年的中老年患者,患者可反复胸闷、胸痛,一般无特异体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螺旋CT可予以诊断。 心绞痛:多发生于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多因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胸骨后侧或心前区等出阵发性疼痛,一般以闷痛、压榨性痛为主,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有效。发病时,一般可发现心肌缺血。 不稳定性心绞痛: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可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可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胸痛、胸闷,压榨性,持续数分钟不等,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时可自行缓解。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肌缺血,查冠脉造影可明确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可类似于心肌梗死,但胸痛性质轻,持续时间短,硝酸甘油效果好,无心电图动态演变及心肌酶的序列变化。 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热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均引起心绞痛,要根据其它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 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前臂放射痛,心电图:示ST-T段异常,冠脉造影:可见血管狭窄或闭塞。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于有反复心绞痛发生的中老年冠心病者,患者多数有高血压病史,突发性出现胸痛,并呈压榨性胸闷,胸痛,胸痛时间长,一般超过半小时,疼痛性质剧烈,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无缓解,发病后查心电图、心肌酶或冠脉造影等明确诊断。心电图:见动态改变,心电图中面向梗塞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心肌酶学异常升高,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急性心肌梗塞:坚持性胸痛、放射痛、大汗等症。本病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有发热,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心电图见动态改变,心电图中面向梗塞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心肌酶学异常升高,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急性肺动脉栓塞:常有突发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紫绀和休克,多有骨折、盆腔或前列腺手术或长期卧床史。右心室前负荷急剧增加,P2亢进,颈静脉怒张、肝大等。心电图肺性P波、电轴右偏、呈S1QⅢTⅢ型,即I导联出现深S波,Ⅲ导联有明显Q波(<0.03s)及T 波倒置。X线胸片:示肺梗塞阴影。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可见放射性稀疏或缺失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发病突然。临床表现:

2011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1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风湿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RF)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和心脏炎为主,可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病等。本病发作呈自限性,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其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 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因。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为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极为少见。男女患病概率大致相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并且感染途径也至关重要,链球菌咽部感染是本病发病的必要条件。发病率的高低往往与生活水平有关,居室过于拥挤、营养低下和医药缺乏有利于链球菌繁殖和传播,多构成本病的流行。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风湿热发病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发达国家,但近20年风湿热发病率开始回升,且城市中产阶级、比较富裕家庭的儿童发病率高,说明急性风湿热的流行病学规律在发生改变。而且随着流行病学的变化,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也发生变异,暴发型少,隐匿型发病较多,轻度或不典型病例增多。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与体征 2.1.1 前驱症状 在典型症状出现前1~6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50%~70%的患者有不规则发热,轻、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脉率加快,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但发热无诊断特异性,并且临床上超过半数患者因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能主诉此现病史。2.1.2 典型表现 风湿热有5个主要表现: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并可产生许多临床亚型。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表现不常见,通常只发生在已有关节炎、舞蹈病或心脏炎的患者中。 2.1.2.1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有时有渗出,但无化脓。关节疼痛很少持续1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炎发作之后无变形遗留,但常反复发作,可继气候变冷或阴雨而出现或加重,水杨酸制剂对缓解关节症状疗效颇佳。轻症及不典型病例可呈单关节或寡关节、少关节受累,或累及一些不常见的关节如髋关节、指关节、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胸肋间关节,后者常被误认为心脏炎症状。 2.1.2.2 心脏炎:患者常有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主诉。二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上感 1. 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粘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查体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 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X线正常。 肺炎 1. 肺结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传播。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2. 肺癌: 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 若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 急性肺脓肿: 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 线显示脓腔及气液平,易与肺炎鉴别。 4. 肺血栓栓塞症: 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病史,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 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 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支气管扩张 1. 慢性支气管炎: 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咳痰明显,多为白色黏液痰,感染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脓性痰,但无反复咯血史。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罗音。 2. 肺脓肿: 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空腔液平。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完全吸收消退。若为慢性肺脓肿则以往多有急性肺脓肿的病史。 3. 肺结核: 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毒性症状,干湿罗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