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上册考点强化专训图形的变换与坐标1

数学九年级上册考点强化专训图形的变换与坐标1
数学九年级上册考点强化专训图形的变换与坐标1

数学九年级上册阶段强化专训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知识与技能】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到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之后,点的坐标相应发生变化.探索图形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中,它们

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转化思想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

让学生体悟数学变化中的规律,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图形运动与坐标变换的关系.

【教学难点】

图形运动与坐标变换的具体应用,通过比较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归纳位似放大或缩小图形的规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思考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之后,点的坐标会如何变化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现在我们带着问题来一起探究.

1.平移变换的坐标变化规律

例1 如图,△AOB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之后,得到△A′O′B′,三个顶点的

坐标有什么变化?

【归纳结论】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没有改变,而横坐标都增加了3.

例2 如图,△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4)、(-4、3)和(-1,3),将△ABC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然后再将△A′B′C′沿x

轴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B″C″,试写出现在三个顶点的坐标,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纳结论】经过两次平移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增加了4,纵坐标都减少了3.

【思考】通过以上例1、例2的探究你发现经过平移变换,点的坐标变化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1)左、右平移,它们的纵坐标都不变,横坐标有变化,向右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就增加几个单位,向左平移几个单位,横坐标就减少几个单位.

(2)上、下平移,它们的横坐标都不变,纵坐标有变化,向上平移几个单位,纵坐标就增加几个单位,向下平移几个单位,纵坐标就减少几个单位.

2.轴对称变换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例3 如图,△AOB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是△A′OB,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是

△A″OB″,它们对应顶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归纳结论】(1)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位似变换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例4 如图,将△AOB缩小后得到△COD,

(1)它们的相似比是多少?

(2)△AOB的顶点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坐标用坐标确定位置教案

23.6 图形与坐标 1.用坐标确定位置 1.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方位来表示物体间的位置的意义;(重点) 2.利用坐标表示物体间的位置;(重点) 3.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图所示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是某公园景点的平面图(比例尺为1∶10000),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分别表示各建筑的位置. 解析:根据“利于点的坐标表示”的原则,选广场为原点比较适当,其他各地与广场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都相对较小. 解:如图,以广场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测量出碰碰车距广场的图上距离为 1.5cm,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为150m,以1m为一个单位长度,图中各地的坐标为广场(0,0),打靶场(-150,75),钓鱼台(-75,225),碰碰车(0,150),动物馆(75,225).

方法总结: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描出这些点,确定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注意:在构建直角坐标系时,一般选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或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 探究点二:用方向、距离描述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明家附近的简单地图. 已知OA=2cm,OB=2.5cm,OP=4cm,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O”处表示小明家): (1)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等的是哪些地方? (2)图中商场、学校、公园、停车场分别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 解析:首先根据图形确定方向,然后再在对应射线上确定距离. 解:(1)学校和公园; (2)图中商场在小明家北偏西30°方向2.5cm处,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或东北方向)2cm处,公园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2cm处,停车场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4cm 处. 方法总结:(1)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时必须选定一个统一的参照物,同时也要一对数,这对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方位和距离;(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时要考虑方向在前、距离在后的顺序. 三、板书设计 利用直角坐标系和方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 2.用方向、距离描述位置. 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换--知识讲解(提高)

中考总复习:图形的变换--知识讲解(提高) 【考纲要求】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平移、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及其相关性质.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5.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平移变换 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 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要点诠释】 (1)平移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本讲的平移是指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内 的变换; (2)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图形平移的方向,二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是 图形平移的依据; (3)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改变了位置, 而不改变图形的大小,这个特征是得出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的依据. 2.平移的基本性质:由平移的概念知,经过平移,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 相同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平移具有下列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 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要点诠释】 (1)要注意正确找出“对应线段,对应角”,从而正确表达基本性质的特征; (2)“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个基本性质既可作为平移图形之间的性质, 又可作为平移作图的依据. 考点二、轴对称变换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做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详解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详解数学是被很多人称之拦路虎的一门科目,同学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点方面还很欠缺,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详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

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及答案

2013年图形的变换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1)由①图到②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2)由①图到③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3)把②图向左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把③图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2.(2008?南靖县)(1)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1. (2)将画好的整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画出来. (3)将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3.(2007?惠山区)①画出下面三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将梯形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③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2009?兴国县模拟)(1)以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A. (2)将画好的图形A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B. (3)将图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5.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图形B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C,请在图中画出图形B和图形C. 6.图中,图形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7.请画出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得到的图形.

8.按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子中画出图①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将图②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9.按要求画图. (1)将图形A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2)以横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A对称的图形. (3)以竖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C对称的图形. 10.先画出图形: (1)向下平移3小格后的图形 (2)再画出图形①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

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集_新课标_推荐

第22章 二次根式 22.1 二次根式(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 ≥=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 ≥=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已知x 2 = a ,那么a 是x 的______; 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 a 一定是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 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 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提出问题 1、式子a 表示什么意义? 2、什么叫做二次根式? 3、式子)0(0≥≥a a 的意义是什么? 4、)0()(2 ≥=a a a 的意义是什么? 5、如何确定一个二次根式有无意义? (三)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2页例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0(3≥a a ,12 +x 2、计算 : (1) 2 )4( (2) 2 )3(4

(3)2 )5.0( (4)2)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0()(2≥=a a a 的意义是 。 3、当a 为正数时 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 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中,字母a 必 须满足 , 才有意义。 (三)合作探究 1、学生自学课本第2页例题后,模仿例题的解答过程合作完成练习 : 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①43-x 223x + ③ 2、(133a a --a 的值为___________. (2)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为( )。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四)展示反馈 (学生归纳总结) 1.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a (a ≥0)叫做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从形式上看,应含有二次根号;二是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有限制:被开方数a 必须是非负数。 2.式子)0(≥a a 的取值是非负数。 (五)精讲点拨 1、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a )2 =a 成立的条件是a ≥0,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求二次根式 的平方,如(5)2=5;也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如5=(5)2 . 2、讨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实际上是解所含字母的不等式。 ________ )(2=a x -- 21x -

初三数学旋转坐标与图形变换

图形的旋转 坐标与图形变换 1、(2018武汉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点P (4,-3)绕原点旋转90度得到1P ,则1P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情况旋转,1P 的坐标为(-3,-4)或(3,4) 2、(2018洪泽县模拟)已知点P 的坐标为(1,1),若将点P 绕着原点逆时针旋转45度,得到1P ,则1P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1P 的坐标为(-1,1) 3、(2018杜丹江二模)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OAB ?边长为2,点B 在第一象限内,AB//x 轴,若将OAB ?绕点O 旋转120度,再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O B A 11?,由点1A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情况旋转,),3,1(1 --A 或),0,2(1A 4、(2018杜丹江三模)等边ABC ?如图放置,A (1,1),B (3,1),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是点D ,若将点D 绕点A 旋转90度后得到点、D ,则、D 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331,2(+ D 顺时针旋转得到)0,331(+、D ,逆时针旋转得到)2,331(-、D

5、(2018杜丹江)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1,-1),B (2,-2),C (4,-1),将ABC ?绕着原点O 旋转75度,得到111C B A ?,则点1B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由点B (2,-2),则OB=2,且OB 与x 轴、y 轴夹角为45度,当点B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75度后,与x 轴正向夹角为30度,则点1B 到x 轴y 轴距离分别为6,2,则点)2,6(1B ,同理,当点B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时,可得)6,2(1--B 6、(2018邵阳期末)如图,已知A (2,1),现将A 点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1A ,则1A 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2,1(1-A 7、(2018沙坪坝区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 (-3,2),若将ABO ?绕点O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O B A 11?,则点B 的对应点1B 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3,2(1B

最新2019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测试题-《第二章图形的变换》完整考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图形的变换 一、选择题 1.观察下面的图形,由图甲变为图乙,其中既不是通过平移也不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图案是() 答案:A 2.如图所示的虚线中,是对称轴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 答案:D 3.如图所示,△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①△ABC≌△A′B′C′; ②∠BAC=∠A′B′C′; ③l垂直平分CC′; ④直线BC和B′C′的交点不一定在l上.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B 4.已知∠A=56°,把么A先向左平移2cm,再向上平移3 cm,则∠A的大小()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答案:B

5.将如图所示的图形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的图形是() 答案:C 6.下列图案,能通过某基本图形旋转得到,但不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答案:A 7.将如图①所示的火柴棒房子变成如图②所示的火柴棒房子,需要旋转两根火柴,请你指出按逆时针旋转的火柴棒是() A.a,b B.b,c C. b,d D.C,d 答案: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圆的直径 B.正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C.线段的对称轴是线段的中点 D.任意一个图形,若沿某直线对折能重合,则此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D 9.如图,用放大镜将图形放大,这属于() A.相似变换B.平移变换C.对称变换D.旋转变换 答案:A 10.将一个三形平移后得到另一个三角形,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三角形的大小不同

B.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C.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D.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答案:A 11.如图,将四边形AEFG变换到四边形ABCD,其中E、G分别是AB、AD的中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变换是相似变换 B.对应边扩大原来的2倍 C.各对应角角度不变 D.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答案:D 12.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答案:A 13.如图,AC与BD互相平分于点O,则△AOB至少绕点O旋转多少度才可与△COD?重合() A.60°B.30°C.180°D.不确定 答案:C 14.下列各图中,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A.B.C.D. 答案:B 15.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的度数为() A.30°B.50°B.90°D.100° 答案:D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形平移的方向只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B.图形平移后,它的位置、大小、形状都不变 C.图形平移的方向不是唯一的,可向任何方向平行移动 D.图形平移后对应线段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九年级中考数学图形与坐标专题练习题

九年级中考数学图形与坐标专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点P(m,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点P(-2,5),Q(n,5)且PQ=4,则n的值为() A.2 B.2或4 C.2或-6 D.-6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B(4,0),点N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N的坐标为() A.(1,2) B.(4,2) C.(2,4) D.(2,1) 4.小明和小丽下棋,小明执白子,小丽执黑子,如图是在直角坐标系中棋子摆出的图案,若再摆放一白一黑两枚棋子,使9枚棋子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两枚棋子的坐标分别是() C.黑子(2,3),白子(4,0) D.黑子(4,0),白子(2,3) 5.若点A位于x轴上方,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5,则 点A坐标为() A.(2,5) B.(5,2)或(-5,2)

C.(5,2) D.(2,5)或(-2,5) 6.已知点A (2m -2,m 5+4)在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则m 的值为( ) A.6 B.-1 C.2或3 D.-1或6 7.如图,ABO Rt ?和CBD Rt ?中,=∠=∠CBD ABO 90°,若=∠CBA 60°,BD BO =,点A 坐标为( 32,-2)则点C 的坐标是( ) A.(2,32) B.(1,3) C.(3,1) D.(32,2) 8.如图,⊙1O 与x 轴相交于点A (2,0),B (8,0),与y 轴相切于点C ,则圆心1O 的坐标是( ) A.(3,5) B.(5,3) C.(4,5) D.(5,4) 9.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2,BC =1,点A 和点C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当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点C 随之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 到原点O 的最大距离为( ) A.5 B.6 C.1+2 D.3 10.若A (-2,0),B (1,2),点P 为直线y =4上一动点,且PAB ?的面积为6,则点P 的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二次根式知识点 考点1、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叫做无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 1、π以及π的有理数倍数。 2、、、; 3、2.01001000100001………… 考点2、二次根式的概念 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1、被开放数a是一个非负数; 2、二次根式是一个非负数,即≥0; 3、有限个二次根式的和等于0,则每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必须是0. 考点3、移因式于根号内、外的方法 移因式于根号外 1、当根号外的数是一个负数时,把负号留在根号外,然后把这个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 2、当根号内的数是一个正数时,直接把这个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 移因式于根号内 1、当根号内的数是正数时直接开方移到根号外 2、当根号内的数是负数时开方移到根号外后要添上负号 考点4、最简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知识特点: 1、最简二次根式中一定不含有分母; 2、对于数或者代数式,它们不能在写成a n×m的形式。 考点5、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二次根式的化简,实际上就是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通过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a+b=(a+b),(m≥0);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a≥0, b≥0);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a≥0, b>0);

二次根式的乘方运算:=a,( a≥0); 二次根式的开方运算:= 考点6、与的异同点 1、不同点:与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表示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而表示一个实数a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2、相同点:当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即时,=;时, 无意义,而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 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 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 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 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初三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初三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全册精品教案 证明 .你能证明它们吗?3课时 .直角三角形2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课时 .角平分线1课时 你能证明它们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 .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区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即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探索证明的思路与方法。能运用综合法证明问

题. .难点:探究问题的证明思路及方法. .关键:结合实际事例,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寻找证明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给出公理和定理: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延伸. 二、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B+∠c=180°, ∠D+∠E+∠F=180° ∴∠c=180°- ∠F=180°- 又∵∠A=∠D,∠B=∠E ∴∠c=∠F 又∵Bc=EF ∴△ABc≌△DEF 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随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4页第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 基础作业:P5页习题1.11、2。 你能证明它们吗 教学目标: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篇一】 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方法。 不等式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说明: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

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图形的相似23.6图形与坐标1用坐标确定位置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12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图形的相似23.6图形与坐标1用坐标确定位置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12 1.用坐标确定位置 1.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方位来表示物体间的位置的意义;(重点) 2.利用坐标表示物体间的位置;(重点) 3.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图所示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是某公园景点的平面图(比例尺为1∶10000),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分别表示各建筑的位置. 解析:根据“利于点的坐标表示”的原则,选广场为原点比较适当,其他各地与广场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都相对较小. 解:如图,以广场为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测量出碰碰车距广场的图上距离为 1.5cm,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为150m,以1m为一个单位长度,图中各地的坐标为广场(0,0),打靶场(-150,75),钓鱼台(-75,225),碰碰车(0,150),动物馆(75,225).

方法总结: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描出这些点,确定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注意:在构建直角坐标系时,一般选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或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 探究点二:用方向、距离描述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明家附近的简单地图. 已知OA=2cm,OB=2.5cm,OP=4cm,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O”处表示小明家): (1)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等的是哪些地方? (2)图中商场、学校、公园、停车场分别在小明家的什么位置? 解析:首先根据图形确定方向,然后再在对应射线上确定距离. 解:(1)学校和公园; (2)图中商场在小明家北偏西30°方向2.5cm处,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方向(或东北方向)2cm处,公园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2cm处,停车场在小明家南偏东60°方向4cm 处. 方法总结:(1)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时必须选定一个统一的参照物,同时也要一对数,这对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方位和距离;(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时要考虑方向在前、距离在后的顺序. 三、板书设计 利用直角坐标系和方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 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 2.用方向、距离描述位置. 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点: a≠0 和a=0 方程两个根的取舍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 . 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4)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2)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

九年级数学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十六) (图形与坐标)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1、点A (3,-2)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是_____。 2、P (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_____。 3、P (-2,3)到 轴的距离是_____。 4、小红坐在第 5 排 24 号用(5,24)表示,则(6,27)表示小红坐在第__排__号。 5、以坐标平面内点A (2,4),B (1,0),C (-2,0)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 6、如图1,△AOB 的顶点A 的坐标为_____。 7、如图1,△AOB 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A'O'B',则点A'的坐标为___。 8、如图2,矩形ABOC 的长OB =3,宽AB =2,则点A 的坐标为____。 9、如图3,正方形的边为2,则顶点C的坐标为_____。 10、如图4,△AOB 和它缩小后得到的△COD 。则△AOB 和△COD 的相似比为___。 11、小东要在电话中告诉同学如图5的图形,他应当怎样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6,一个机器人从O 点出以,向正东方走3米到达A 点,再向正北方走6米到达A 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 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 4点,再向正东走15米到达A 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 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_____米。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 1、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m ,n),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名象限 D 、第四象限 2、若P (m ,2)与点Q (3,n )关于 轴的对称,则m 、n 的值是( ) A 、-3,2 B 、3,-2 C 、-3,-2 D 、3,2 3、A 在B 的北偏东30°方向,则B 在A 的( ) A 、北偏东30° B 、北偏东60° C 、南偏西30° D 、南偏西6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等腰三角形必是位似图形 B 、位似图形必是全等图形 C 、两个位似图形对应点连线可能无交点 D 、两个位似形对应点连线只有一个交点 5、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纵坐标乘以-1,横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 、关于 x 轴对称 B 、关于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 D 、原图形向 轴负方向平移1个单位 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对于A 、B 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下移 2 个单位与 A 重合 y y y y …………………………密……………………封……………………装……………………订…………………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 座号:____ 1 2 3 4 A A' O 1 2 3 4 y x B B' (1) A C B O x y (2) A C O B y x (3) 北 东 南 西 A 1 A 5 A 3 A 2 A 4 (6) A B D y C 1 2 3 x (4) 1 2 3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 2015年2月2日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 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0(2≥=a a x 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a x a x -=+=21 . (2)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p x =2或 )0(2≠=+m p a mx )(形式的方程,如果 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 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 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精)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

活动1 复习旧知 1.什么是方程?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 2.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1)2x -1 (2)mx +n =0 (3)1x +1=0 (4)x 2 =1 3.下列哪个实数是方程2x -1=3的解?并给出方程的解的概念. A .0 B .1 C .2 D .3 活动2 探究新知 根据题意列方程. 1.教材第2页 问题1. 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大小由什么量决定?本题应该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2)本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能利用这个数量关系列方程吗?怎么列方程? (3)这个方程能整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吗?请说出整理之后的方程. 2.教材第2页 问题2. 提出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量?由这些量可以得到什么? (2)比赛队伍的数量与比赛的场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5个队参赛,每个队比赛几场?一共有20场比赛吗?如果不是20场比赛,那么究竟比赛多少场? (3)如果有x 个队参赛,一共比赛多少场呢? 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0,求这两个数. 提出问题: 本题需要设两个未知数吗?如果可以设一个未知数,那么方程应该怎么列?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2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活动3 归纳概念 提出问题: (1)上述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给这一类方程取一个什么名字? (3)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坐标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相似图形难题素材新版华东师大

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相似图形难题 所谓分类讨论思想就是根据问题可能存在的多种情况进行讨论,防止出现漏解的一种数学思想.它能使同学们的思维日趋严谨。它的应用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1)确定分类对象;(2)合理进行分类;(3)逐步进行讨论;(4)归纳讨论结果,得出正确结论.下面举几例说明分类讨论思想在相似图形中的应用. 例 1 已知a 、b 、c 为非零实数,且满足k b c a c b a a c b =+=+=+,则一次函数)1(k kx y ++=的图象一定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象限 D 第二象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一次函数图象性质的灵活应用,但如果思维不周的话,就容易漏掉0=++c b a 的情形,因此可按0=++c b a 和0≠++c b a 两种情况讨论. 解:(1)当0=++c b a 时,1-=-=+= b b b c a k ,此时x y -=,图象过第二、四象限; (2)当0≠++c b a 时,应用等比性质可以得出: 2=+++++++=b c a b a b a c b k ,此时32+=x y 的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结合两种情况,函数图象一定过第二象限,故选D. 例2 已知线段cm c cm b cm a 3,2,1===,若第四条线段与它们成比例式,则这样的线段有几条? 分析:因为第四条线段大小不定,所以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把分类点定为让第四条线段分别与三条线段相乘,既可得到正确答案. 解:设第四条线段为d,让d 分别与1、2、3相乘,得 ,312,6,321?=?=?=?d cm d d ,213,5.1?=?=d cm d cm d 32= ,所以这样的线段有三条,分别为.3 2,5.1,6cm cm cm 例3 三角形一条高分这个三角形为两个相似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