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现状

国内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现状
国内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现状

国内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现状

有机硅材料的研究起始于19世纪中叶,1863年,法国化学家弗里德尔(C.Friedel)及克拉夫茨(J.M.Crafts)从SiCl4与ZnEt2出发,首先制得了含Si-C键的有机硅化合物(单体)SiEt4。1874年,拉登堡(https://www.360docs.net/doc/3417785805.html,denburg)由Hg-Ph2与SiCl4反应制得了有机氯硅烷(PhSiCl3)。1904年,英国化学家基平(F.S.Kipping)应用格利雅法(Grignard)合成了可水解的硅烷R n SiCl(4-n)在此期间,迪尔塞(W.Dilthey)将Ph2SiCl2水解制得Ph2Si(OH)2,并进而缩合制得六苯基环三硅氧烷(Ph2SiO)3,这是产生的第一个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对推动聚硅氧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41年E.G.Rochow发明了直接法合成R n H m SiCl4-(n+m)的技术,此法由于原料易得、工序简单、不用溶剂、时空产率高,且易实现连续化大生产等优点,因而一经面世便很快取代了格利雅法,奠定了有机硅工业化生产的基础。至今它仍是国内外合成甲基氯硅烷的惟一方法;同时在合成乙基及苯基氯硅烷等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1947年,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有机硅部,首先采用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工艺,从此有机硅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甲基氯硅烷合成、单体分离技术、二甲的水解工艺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1饱和酸水解工艺

有机氯硅烷是整个有机硅化学的支柱,其中大部分有机硅聚合物是从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制得的二甲基硅氧烷出发而制得的。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甲基氯硅烷及有机硅聚合物的生产技术成熟,甲基氯硅烷产量进一步扩大,其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由于甲基氯硅烷产量及产品品种的增加,分离纯化技术的进步及聚合工艺的改进、环状及线型聚硅氧烷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了氯硅烷的水解工艺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其中,尤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以下简称二甲)的水解工艺为主,从恒沸酸水解工艺向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

二甲的饱和酸水解工艺是让二甲基二氯硅烷在饱和酸(在反应要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盐酸处于饱和浓度)中闭路循环水解。饱和酸水解所用的盐酸处于一种闭路循环状态,向系统中输入的只是二甲和水,输出物为水解物和气态氯化氢,跟恒沸酸水解工艺相比减少了盐酸输出时水解物的夹带量,故水解物的收率较高;联产氯甲烷时的能耗也大大下降。饱和酸水解反应分多级进行,二甲在一级水解循环系统经过静态混合器反应和相分离器后,得到带压的气相氯化氢,气相氯化氢经过冷却除油、去杂质和干燥后,可以直接用于合成氯甲烷或用水吸收制得工业用盐酸;二甲由于是在饱和酸中水解,在一级水解循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水解,可形成α,ω-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ClMe2SiO(Me2SiO)nSiMe2Cl)],没有充分完全水解的α,ω-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入到后面的水解循环系统继续水解(多级水解),经过多级处理后完全水解,它们进一步发生自身或相互间的缩合反应,得到合格的硅氧烷(线性体、环体),自身的缩合反应得到环体、相互间的缩合反应得到线性体。后面水解产生的稀盐酸作为前一级反应的补充水(稀盐酸浓度在水洗工序逐级下降)。这种水解工艺的优势在于:固定投资少,省去了脱吸氯化氢装置;能耗低,避免了水解时冷却和盐酸脱吸时加热;无废水及废酸外排,进去的水洗水逐级向前输送,最终输送到一级反应循环系统用作二甲的反应补充水,产生的氯化氢直接用于合成氯甲烷或吸收生产工业盐酸;一级反应循环系统中的浓盐酸在水解环路形成闭路循环使用;水解收率高等。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发并申请饱和酸水解工艺的专利,并在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1985年GE最早申请了有关饱和酸水解工艺的专利,1991年道康宁申请了一步法制备硅氧烷中产出无水氯化氢专利;1995年Wacker 申请了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工艺专利,该专利涉及两步水解;1998年罗地亚申请了有机卤硅烷水解制备聚有机硅氧烷的工艺专利,该专利采用三步或更多步水解工艺并且产生带压的气相HCl,2001年罗地亚又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申请专利:采用水煮工艺替代碱中和工艺;2001年日本信越公司申请了“连续的有机氯硅烷水解”专利,该专利连续的有机氯硅烷水解包括至少三段反应,该专利突出了零排放的饱和酸水解工艺。

国外申请的专利描述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通过饱和酸水解工艺获得带压可以直接用

于合成氯甲烷的气相氯化氢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水解物产品。

2国内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现状

为了控制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的技术,Wacker、罗地亚等公司先后在中国申请了专利保护。近年来,国内主要有机硅厂也相继申请了饱和酸水解工艺专利和与该工艺相关的技术专利。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甲基氯硅烷生产热潮许多省市在扩建、新建60、100、200kt/a规模的甲基氯硅烷生产厂,在浙江、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青海、四川和天津等省市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甲基氯硅烷生产厂,目前国内具有规模、产品牌号较多的甲基氯硅烷生产企业尤以新安化工和江西星火为主。在国内新建的有机硅企业中,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被广泛应用,逐渐取代了恒沸酸水解工艺,饱和酸水解工艺在国内应用也变得成熟。当前国内的饱和酸水解工艺技术路线虽仍有改进之地,但基本上是成熟可行的。有些企业通过从国外引进饱和酸水解工艺技术,而有部分企业的饱和酸水解工艺是通过自主研发出来的,其中大部分已经申请了专利。

1985年4月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申请了有机氯硅烷水解工艺专利:提出了等当量水水解有机氯硅烷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静态混合器为水解反应器,用饱和盐酸循环操作,水解是在压力下进行的;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全部以气态形式回收,回收率达90%-98%;制得的水解物符合以后各工艺的要求。有机氯硅烷连续水解新工艺,它的主体设备是反应器和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是静态混合器,用有机氯硅烷体积的60-100倍(最佳为75倍)的常态下盐酸饱和溶液循环操作,有机氯硅烷水解所需的水以水或盐酸中的水加入,其量与有机氯硅烷中的氯的量之比为1.05-1.1:1,水解反应压力是在9.8-30×10Pa(最佳为16.3-21×10Pa),温度为20-50℃(最佳为35℃±5℃),物料在反应器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0-150s(最佳25s±2s)。

2003年8月,江西星火有机硅厂申请了有机二氯硅烷的连续水解工艺专利:提出了一种有机二氯硅烷连续水解工艺,该工艺包括至少三级的循环水解反应系统。每级水解单元包括混合反应器、内循环反应器(特别在第一级反应器,具有气-液相分离器之功效),外循环相分离器组成;每级水解反应单元相对独立,但各级水解单元之间是连续运行的,即上一级的水解聚有机硅氧烷连续进入下一级的水解反应单元,而下一级的水解盐酸又连续地补充到上一级。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级水解反应单元产生气相的无水氯化氢,该氯化氢可直接用于合成氯代烷烃,而氯代烷烃为合成有机氯硅烷的起始原料。

2006年9月,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有机二氯硅烷的多级连续水解制备聚有机硅氧烷和气相氯化氢的方法专利:该专利是用至少三级的循环水解反应系统对有机二氯硅烷进行连续水解,每级循环水解反应系统又包括两循环单元:内循环单元、外循环单元;每级水解反应系统相对独立,上一级的水解聚有机硅氧烷连续进入下一级的水解反应系统,而下一级的水解盐酸又连续地补充到上一级;在上一级水解反应系统与下一级水解反应系统之间,上一级带压粗水解物L1进入脱气装置除去大量的游离的氯化氢,形成低氯含量的水解物L1′(氯的质量分数<10%)进入下一级反应器。该专利降低了每一级水解反应后水解物中氯化氢气体含量,使生产容易操作、产品质量稳定、收率高,干燥的无水氯化氢气体压力也稳定。

2008年7月,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甲基氯硅烷浓酸水解连续生产水解物的方法专利:该专利提出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是甲基氯硅烷与浓酸在水解反应器中进行水解反应生成HCl和液体水解物,反应体系中水与甲基氯硅烷的量之比为0.12-0.18:1,反应温度35-45℃,操作压力0.2-0.4MPa,甲基氯硅烷与浓酸在水解反应器中停留时间40-60s;二是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从水解反应器释放出来经冷凝器和除雾器处理后,得到用于氯甲烷生产的氯化氢气体;三是水解反应器中的液体水解物先后经一级相分离器和二级相分离器分离,分离出含油的酸性水溶液和酸性水解物;四是上述由一级相分离器和二级相分离器分离出的含油的酸性水溶液混合后经预热器进入水解反应器,进行循环反应操作。分理出的酸性水解物进入蒸汽塔,蒸汽塔蒸汽用量与甲基氯硅烷加入量之比为0.12-0.18:1,进入蒸汽塔的酸性水解物经蒸煮后,分别经三级相分离器、四级相分离器分离,分离出的下层含油微酸性水再泵入二级相分离器循环使用,分离出的上层油相为低聚硅氧烷产物。

2008年12月,浙江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申请了降低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气相氯化氢中杂质含量的工艺方法的专利。

2005年,新安化工与俄罗斯国家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和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15kt/a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生产工艺技术开发项目被杭州市科技局作为2005年首批杭州市国际合作项目之一立项。当时国内二甲基二氯硅烷

水解直接产生水解物和干燥氯化氢气体工艺技术还处于空白阶段。合作项目于2006年8月建成投产。目前,该工艺技术在新安化工已经运用成熟,水解收率和HCl的得率均接近理论值,无废酸和废水产生,既经济又环保,符合国家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时代要求。2008年,该项目通过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在这之后,新安化工运用该工艺技术在其控股子公司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饱和酸水解工艺,取代了恒沸酸水解工艺;目前新安化工在公司本部正在建立饱和酸水解工艺Ⅱ期项目,计划于2009年7月建成投产,投产后新安化工的水解工艺全为饱和酸水解工艺,恒沸酸水解工艺在新安化工正式宣布退出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虽然各个企业申请的专利描述内容不近相同,但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水解反应都由多级反应循环系统组成,每级水解反应系统相对独立,二甲在一级水解循环反应系统在饱和盐酸中与水进行反应生成水解物和氯化每,其核心设备装置是二甲静态反应混合器、相分离器和HCl气体净化器。核心技术是一级反应循环系统为带压的,控制反应器中的盐酸在反应要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处于饱和浓度;二甲带入的氯元素全部以气态氯化氢形式外出;在一级反应循环系统没有完全水解的二甲进入后面反应系统继续水解;一级反应循环系统分离出来的HCl气体进行除油和除杂质;控制每一级反应循环系统中水解物带出的HCl量尤为关键,水解物带出的HCl量逐级降低,且每一级都有一个具体的控制参数,偏离此参数意味着水解反应失控;最后除去水解物中的Cl-。二甲基二氧硅烷水解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3结束语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关键技术的掌握和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尤其最近几年,我国有机硅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许多地方掀起有机硅投资热潮,有机硅工业在国内迎来高速发展期;但是国内有机硅企业自有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国内有机硅行业要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赶超先进水平,不但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研究;而且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不断完善和壮大自身技术。例如,采用先进的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替代现有的恒沸酸水解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与国外大公司的同台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生命长青。

硅氧烷键(Me-O-Si)的形成与性质

硅氧烷键(Si-O-Si)得形成与性质yd13607 全文转载:杜作栋,有机硅化学,第七章207- 自然界中有许多无机物如玻璃、石英、陶瓷等都含有Si-O-Si键,但没有有机基团,因此属于无机聚硅氧烷类。本章就是讨论在硅原子上联有有机基团(R)得硅氧烷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有机硅化学中就是精髓,无论就是低分子物还就是高分子物(特别就是后者)都占有十分重要得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有机硅氧烷(Siloxane)或聚硅氧烷(polysiloxane)就没有现代有机硅工业。 第一节有机硅氧烷类化合物得制备 含硅氧烷链最少得化合物为二硅氧烷,其中只含有一个Si-O-Si链。更多得话,可以用(Si-O)nSi表示、n=2,3,4,…,称为三硅氧烷、四硅氧烷、多硅氧院成聚硅氧烷。硅氧烷键可以直链型、环型.网状交链等形式存在。在制备时,由于使用得原料或反应条件得不同,所获得得多硅氧烷含有不同数量与类型得硅氧烷键。 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解法与非水解法。水解法就是指含硅官能基有机硅烷水解形成Si-O-Si键化合物得方法;非水解法就是指含有相同官能基或不同官能基硅比合物之间通过相互缩合形成Si—O-Si键,以及某些含硅—碳键化合物,通过硅-碳键得断裂而形成Si-0-Si键得方法。 一、水解硅官能有机硅烷 这一制备方法与硅醇得制备方法有密切得关系,凡就是不稳定得硅醇,都能缩合成硅氧烷化合物。硅官能有机硅烷得水解首先经过硅醇,因此硅醇就是由硅官能有机硅烷经过水解法制备有机硅氧烷得中间体、几乎所有硅醇都有某种程度得自发地缩合成为硅氧烷得倾向。由此瞧来,水解就是硅烷变成硅氧烷工序中小得一个特别重要得步骤。 硅官能有机硅烷能水解以制取SiOSi化合物得大致有下列几种: Si—X(X=F、C1、Br、I、CN、SCN等);SiOR;SiOCOR;Si-N;Si-S;Si-H等。其中以Si-C1化合物水解最有实用意久,Si-OR次之,SiOCOR,Si-N,Si—H又次之、在此我们将详细地讨论一下Si-C1得水解。 (一)有机硅烷得水解有机氯硅烷最简单得水解形式就是将有机氯硅烷加入过量得水中进行反应、水得过量通常就是使生成得盐酸浓度控制在不超过20%为宜、该反应由于生成得HCl溶于水而放热、盐酸溶液及生成得热都加速了中间体硅醇得自发缩合反应。因此其水解产物主要为硅氧烷如三甲基氯硅烷水解生成六甲基二硅氧烷: 2(CH3)3SiCl+H2O→(CH3)3SiOSi(CH3)3+2HCl 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时,依操作方法与条件得不同,会生成各式各样得化合物,其中主要产物,包括20—50%得环型硅氧烷与80-50%得线型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二醇。 水解缩合过程大致如下

水解酸化与厌氧- 好氧工艺及两相厌氧处理的比较

水解酸化与厌氧- 好氧工艺及两相厌氧处理的比较根据有机物在厌氧处理中所要求达到的分解程度,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酸发酵(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前者以有机酸为主要发酵产物,而后者则以甲烷为主要发酵产物。酸发酵是一种不彻底的有机物厌氧转化过程,其作用在于使复杂的不溶性高分子有机物经过水解和产酸,转化为溶解性的简单低分子有机物,为后续厌氧处理中产乙酸产氢和产甲烷微生物或好氧处理准备易于氧化分解的有机底物(即提高废水的BOD5 / COD ,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因而,它常作为生物预处理工序或厌氧-好氧联合生化处理工艺中的前处理工序。 厌氧-好氧工艺是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适宜工艺。这是因为: 1.厌氧法多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能有效地降解好氧法不能去除的有机物,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优点,但其出水综合的指标往往不能达到处理要求; 2.厌氧法能耗低和运行费便宜,尤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厌氧法要比好氧法经济得多; 3.好氧法则多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对于高浓度且水质、水量不稳定的废水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不如厌氧法,尤其当进水中含有高分子复杂有机物时,其处理效果往往受到严重的影响。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可大大改善水质及运行的稳定性,但由于厌氧段实现了甲烷过程,因而对运行条件和操作要求较为严格,同时因原水中大量易于降解的有机物质在厌氧处理中被甲烷化后,剩余的有机物主要为难生物降解和厌氧消化的剩余产物,因而尽管其后续的好氧处理进水负荷得到大大降低,但处理效率仍较低。此外,该工艺须考虑复杂的气体回收利用设施,从而增加基建费用。而水解酸化工艺则将厌氧处理控制在产酸阶段,不仅降低了对环境条件(如温度、p H、DO等)的要求,使厌氧段所需容积缩小,同时也可不考虑气体的利用系统,从而节省基建费用。由于厌氧段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经水解后原水中易降解物质的减少较少,而原来难以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则被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物质,从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及降解速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其后续好氧处理可在较短的HRT下达到较高的处理率。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即是将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以便获得各自最优的运行工况。与水解酸化过程相比,其产酸段对产物的要求是不同的(以乙酸为其产物)。 水解酸化、混合厌氧和两相厌氧由于各自的作用不同、对产物要求及处理程度的不同,对各自的运行和操作要求也不同: 1. Eh不同。在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中,由于承担水解和酸化功能的微生物与产甲烷菌共处于一个反应器中,整个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电位Eh须严格控制在- 300mV以下以满足甲烷菌的要求,因而其水解酸化菌也是在此Eh值下工作的。两

甲基二氯硅烷性质

甲基二氯硅烷性质

甲基一氯硅烷: 国标编号21051 CAS号993-00-0 分子式CH5ClSi;CH3SiH2Cl 分子量80.6 无色气体或液体,具有强烈的气味;闪点13℃;沸点9℃;溶解性:不溶于水;密度;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于制取硅橡胶、硅油和发泡灵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遇潮气易水解并放出有毒和腐蚀性氯化氢气体。本品对眼、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可致皮肤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生产甲基氯硅烷澄清桶馏分的气相色谱分析[刊,俄]/Troitskaya N.N.;Los' E.V.;Bochdarev V.N.//Ж.aHaЛ.XИM.-1989,44(1).-115~119 《分析化学文摘》1990.7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用水柱和泡沫。

外地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深入解放思想,掀起投资热潮,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动员会”的精神,结合市人大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5月25日至2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有关工委负责人,赴省市科技产业园和市出口加工区,就加快园区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地园区的基本情况 科技产业园。该科技产业园是年11月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于经济走廊中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截至年底,共引进创新型科技企业290家,其中世界500强9家,跨国公司18家,总部型研发型大中型企业86家,国家级、省级大中型研发机构32家,中小科技开发企业148家,其中包括华为、中国无线、易事特等知名企业。年园区工业生产总值135亿元,税收总额13亿元。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亿元。初步实现了市通过创办该园区加快全市产业升级、推进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图,该园区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出口加工区。该园区于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年4月正式运作,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最靠近国家的出口加工区,也是广西唯一的出口加工区。园区位于市西侧,距市中心仅2公里,城市功能配套齐全,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和万吨级港口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快捷的交通运输平台。该园区现有企业18家,其中13家为外商投资企业。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其中,耗能低、污染小、价值高的机电产品占了年进出口总值的%。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亿美元,一举跃居中西部地区18个出口加工区的第2位。 二、外地园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坚持解放思想是园区发展的前提。考察地园区无论是上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还是管委会干部职工及属地群众,上上下下的思想非常开明。他们对客商提出的要求、园区新的创新举措,都能从不同角度寻求能办的理由和支持的办法。市政府大胆投资33亿元,将7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一次性全部,居民成建制异地安置。高起点招商,入驻企业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高标准建设,整个园区建设得宛如大公园。其职能部门围绕“亲商、安商、富商”,遵循“程序服从效率、规矩服务效果”的原则,大多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模式,先建厂后补办相关手续,突破条条框框限制,真诚地为企业服务,营造适宜企业发展的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是园区发展的动力。在政策优势日渐退化的今天,体制优势成为了园区最大优势。两地都能遵循开明开放、共建共荣的理念,针对各个时段的特点,不断推进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沿海发达地方的园区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开发区直接管村,配备各职能局,整体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第二种模式:由园区托管村过渡到成建制托管乡镇,其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交由乡镇政府负责,市区部门安排、布置、检查社会事务直达乡镇,园区管委会只负责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园区对各镇实行人、财、物的统一领导与调配。江浙和珠三角地区有部分的开发区是这种模式。第三种模式:迁出开发区所有农民,集中还建,设立管委会管理。如开发区就实现了72平方公里范围无镇村、无农民。 打造优质服务平台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各园区牢固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面向企业与市场接轨,以客商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全力以赴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科技产业园建有高规格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实行职能部门合署办公,立足提高效率、效能,再造服务流程,缩短办结周期,做到了“审批程序零障碍、上门服务零距离、优质服务零投诉”,不允许对客商提出的要求说不,只能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标题: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信息中心 出版日期:2002-5-29 资料类型:免费资料 销售价格:0 资料信息: 加入WTO是一个关系到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入方式和程度、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安全确立的战略问题。进入WTO以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不仅由中国自己来开发,而且还必须有条件地开放给世界,让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开发。分析"入世"影响,研究探讨加入WTO对中国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提出对策措施建议,是当前举国上下所关心的问题。 机械装备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体现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起着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发电设备产业,包括火电、水电、核电,是我国机械装备工业的重中之重,对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求不断

发展的电力工业至关重要。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的技术实力,为装备我国电力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含量更高的高效、先进、大容量、高参数、环保性能好的发电设备方面更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存在诸如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相对不强。我国加入WTO以后,发电设备企业将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正确分析、估量加入WTO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家和企业怎样主动采取措施,尽早防范,趋利避害,引导、促进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民族工业健康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发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建立起实力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基本具备了向我国电力工业提供重大装备的能力,同时还能为军工、船舶、石化、环保等提供重大装备,为我国社会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发电设备制造业是我国机械行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浓酸水解技术的原理及其工艺简述

目录 1.浓酸水解方法简介 (2) 2.生产工艺流程 (2) 2.1水解反应系统 (3) 2.2稀酸洗调系统 (3) 2.3碱中和系统 (4) 2.4水煮系统 (4) 2.5氯化氢处理系统 (4) 2.6碳酸钠溶液系统 (4) 2.7放空系统 (5) 3.操作方法 (5) 3.1开车操作 (5) 3.1.1反应系统开车操作: (5) 3.1.2稀酸水洗系统操作: (7) 3.1.3碱洗系统操作: (7) 3.1.4三级水洗系统操作: (8) 3.1.5氯化氢处理系统操作: (8) 3.2停车操作 (9)

3.2.1正常停车操作 (9) 3.2.2水解反应系统停车操作: (10) 3.2.3稀酸水洗系统停车操作: (10) 3.2.4碱洗系统停车: (11) 3.2.5三级水洗系统停车操作: (12) 3.3紧急停车操作: (12) 3.4停车操作步骤操作 (12) 4.机泵操作 (14) 4.1机泵启动 (14) 4.2泵的停运操作: (15) 5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15) 6安全技术及注意事项 (16) 7.总结 (16) 8.致谢 (17) 9.参考文献 (18)

浓酸水解技术的原理及其工艺简述 李y (黄石理工学院,应用化工技术, 435000) 摘要: 关键词:氯化氢;二甲基二氯硅烷:浓酸:水解工艺;硅氧烷;第二环路Concentrated acid hydrolysis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outlined Liao Jun (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pplication chemical technology, 435000) Abstract: Keywords:Hydrogen chloride; Dichlorodimethylsilane: concentrated acid: hydrolysis process; siloxane; Second Circle 引言 有机氯硅烷是整个有机硅化学的支柱,大部分的有机硅产品(如硅油、硅橡胶、硅树脂)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制得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础聚合物),再与调节剂、交联剂、封头剂等加工制成,被认为是有机硅的正规产品。聚硅氧烷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耐高低温性能、耐辐射性、耐氧化性、高透气性、耐候

二甲基二氯硅烷

二甲基二氯硅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和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肺炎、肺水肿而致死。接触本品的工人可有眼痛、流泪、咳嗽、头痛、恶心、呕吐、喘息、易激动、皮肤发痒等症状。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491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急性毒性:LC 50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四甲基二氨基二苯甲酮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烘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面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国内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现状

国内二甲基二氯硅烷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现状 有机硅材料的研究起始于19世纪中叶,1863年,法国化学家弗里德尔(C.Friedel)及克拉夫茨(J.M.Crafts)从SiCl4与ZnEt2出发,首先制得了含Si-C键的有机硅化合物(单体)SiEt4。1874年,拉登堡(https://www.360docs.net/doc/3417785805.html,denburg)由Hg-Ph2与SiCl4反应制得了有机氯硅烷(PhSiCl3)。1904年,英国化学家基平(F.S.Kipping)应用格利雅法(Grignard)合成了可水解的硅烷R n SiCl(4-n)在此期间,迪尔塞(W.Dilthey)将Ph2SiCl2水解制得Ph2Si(OH)2,并进而缩合制得六苯基环三硅氧烷(Ph2SiO)3,这是产生的第一个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对推动聚硅氧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41年E.G.Rochow发明了直接法合成R n H m SiCl4-(n+m)的技术,此法由于原料易得、工序简单、不用溶剂、时空产率高,且易实现连续化大生产等优点,因而一经面世便很快取代了格利雅法,奠定了有机硅工业化生产的基础。至今它仍是国内外合成甲基氯硅烷的惟一方法;同时在合成乙基及苯基氯硅烷等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1947年,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有机硅部,首先采用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工艺,从此有机硅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甲基氯硅烷合成、单体分离技术、二甲的水解工艺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1饱和酸水解工艺 有机氯硅烷是整个有机硅化学的支柱,其中大部分有机硅聚合物是从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制得的二甲基硅氧烷出发而制得的。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甲基氯硅烷及有机硅聚合物的生产技术成熟,甲基氯硅烷产量进一步扩大,其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由于甲基氯硅烷产量及产品品种的增加,分离纯化技术的进步及聚合工艺的改进、环状及线型聚硅氧烷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了氯硅烷的水解工艺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其中,尤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以下简称二甲)的水解工艺为主,从恒沸酸水解工艺向饱和酸水解工艺发展。 二甲的饱和酸水解工艺是让二甲基二氯硅烷在饱和酸(在反应要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盐酸处于饱和浓度)中闭路循环水解。饱和酸水解所用的盐酸处于一种闭路循环状态,向系统中输入的只是二甲和水,输出物为水解物和气态氯化氢,跟恒沸酸水解工艺相比减少了盐酸输出时水解物的夹带量,故水解物的收率较高;联产氯甲烷时的能耗也大大下降。饱和酸水解反应分多级进行,二甲在一级水解循环系统经过静态混合器反应和相分离器后,得到带压的气相氯化氢,气相氯化氢经过冷却除油、去杂质和干燥后,可以直接用于合成氯甲烷或用水吸收制得工业用盐酸;二甲由于是在饱和酸中水解,在一级水解循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水解,可形成α,ω-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ClMe2SiO(Me2SiO)nSiMe2Cl)],没有充分完全水解的α,ω-二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入到后面的水解循环系统继续水解(多级水解),经过多级处理后完全水解,它们进一步发生自身或相互间的缩合反应,得到合格的硅氧烷(线性体、环体),自身的缩合反应得到环体、相互间的缩合反应得到线性体。后面水解产生的稀盐酸作为前一级反应的补充水(稀盐酸浓度在水洗工序逐级下降)。这种水解工艺的优势在于:固定投资少,省去了脱吸氯化氢装置;能耗低,避免了水解时冷却和盐酸脱吸时加热;无废水及废酸外排,进去的水洗水逐级向前输送,最终输送到一级反应循环系统用作二甲的反应补充水,产生的氯化氢直接用于合成氯甲烷或吸收生产工业盐酸;一级反应循环系统中的浓盐酸在水解环路形成闭路循环使用;水解收率高等。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发并申请饱和酸水解工艺的专利,并在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1985年GE最早申请了有关饱和酸水解工艺的专利,1991年道康宁申请了一步法制备硅氧烷中产出无水氯化氢专利;1995年Wacker 申请了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工艺专利,该专利涉及两步水解;1998年罗地亚申请了有机卤硅烷水解制备聚有机硅氧烷的工艺专利,该专利采用三步或更多步水解工艺并且产生带压的气相HCl,2001年罗地亚又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申请专利:采用水煮工艺替代碱中和工艺;2001年日本信越公司申请了“连续的有机氯硅烷水解”专利,该专利连续的有机氯硅烷水解包括至少三段反应,该专利突出了零排放的饱和酸水解工艺。 国外申请的专利描述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通过饱和酸水解工艺获得带压可以直接用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状况分析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近年来,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基地、助推器和加速器的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呈现出井喷之势。 在2015年4月10日起开始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中,将生物医药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的范畴之内。外资准入门槛的松动有望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钱荒”,同时将加快产业市场化竞争的进程,提升企业开放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事实上,从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至今,国家连续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监管、审批、市场准入机制及创新的支持等配套政策不断成熟,为产业发展扫清了政策障碍。 随着政策刺激的逐步深化,各级政府及企业对生物医药领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量的资本投向了生物医药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生物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0%,在相关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而这一领域也被业内视为利润回报最为丰厚的投资领域之一。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共设立2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14家国家高新区,其中很多园区都涉及生物医药领域,而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数量则超过400个。 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区域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园区及企业形成了向经济发达地区、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发展的态势。 以上海、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山东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研发技术、金融支撑、人才储备优势,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也是后发园区进行定向产业招商的重点区域。 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化趋势加快 我国海洋生物产业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甲基氯硅烷生产技术的若干讨论

甲基氯硅烷生产技术的若干讨论 陈其阳 (中国蓝星化工集团江西星火有机硅厂) 1前言 有机硅材料以其防水、耐高低温、耐气候老化、电气性能好、环境友好等独特优异性能倍受人们青睐,在各个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因其优越性能和在国民经济及尖端科技方面的卓越贡献,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有机硅产业的发展。有机硅产业的技术支柱是甲基氯硅烷(俗称甲基单体)生产,2005年全球甲基氯硅烷产量达到225万吨,其技术水平高低是其竞争力的体现,直接影响有机硅产业的兴衰,因此,世界各大公司给予特别的关注。上世纪40年代,由E.G.Rochow发明的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技术,至今仍是工业生产该单体最成功的方法,即采用硅粉与氯甲烷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甲基氯硅烷系列单体。国外各大了公司经过数十年研发,至上世纪90年代,工业化生产技术已相当完善成熟,单台反应器能力达十万吨以上,生产技术经济指标水平高(见表)。近年来,重点在亚洲地区扩建单体生产装置,加大开发亚洲市场的力度。各大公司对单体技术高度保密,予以垄断。 我国有机硅技术研发起步于1952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产品应用由军用向民用拓展,促进了有机硅产业的发展,1997年蓝星公司星火有机硅厂国内第一套万吨级单体装置生产成功达标,1999年改扩为两万吨装置;2001年又建成国内第一套五万吨装置,2005年,经过“填平补齐”配套设施上述两套装置又提升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三万吨和七万吨。今年年底,新建十万吨装置将投入生产,届时,星火厂单体产能达二十万吨。国内同行在“十一五”期间,新建多套单体生产装置,预计期末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将接近一百万吨。 国内同行多年持续技术攻关,并以研究成果产业化支撑了我国有机硅单体民族工业的发展,在造“大”的同时如何造“强”,本文仅就若干技术与化工同仁交流探讨,期望专家给予指导并在感兴趣的技术领域予以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水平,增强有机硅产业在全球同业中的竞争力。 2 技术概况 直接法反应示意式: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水解酸化池工艺详解 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是回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水解酸化池的两个最基本作用是:一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本岗位的水解酸化池采用下进上出的翻流运作型态,上升流速取0.765 m/h,有效水深为6.5m。设计进水流量为900m3/h,水力停留时间按8.5h,总有效容积为7600m3。水解酸化池共4座,每座9格,共36格。每格水解酸化池设置有4个梯形泥斗,在泥斗下部采用水平喷射布水方式能使布水均匀。每格池顶部沿四周池壁设置集水槽,用于产水导流,以及排泥。每格水解酸化池内除了一根布水管外,还设有一根排泥管和供气管,其采用负压气提排泥方式,可使泥排至水解酸化池出水槽,与水解酸化池出水一起流至接触氧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了立体弹性组合填料,填料高度3m,上部1m保护区,底部2.4m布水区,每座池子组合填料为972m3。池内采用的立体弹性填料的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地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 填料的作用事实上就是给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微生物附着再填料上可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效率。简单的说填料就是细菌的附着床,就是增加生物量和提高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 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在不同的工艺中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也不同。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而在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可以将其视作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或者说是使较大的难降解的物质开环断链的反应过程。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解酸化池实属兼氧池。 水解酸化池在当前调试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污泥的培养,活性污泥培养采用间歇式培养方式,设定了临时进水管,根据需要以及营养物质投加设施或人工投加培养,进水采用前段污水处理厂预培养的污泥液,进水量按照池容积负荷递增投加。因为水解酸化池的污泥培养比较慢,所以要保证营养物质的均衡。由于该岗位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站SBR的,而污水站SBR的污泥是外接其他厂家的。虽说这种方法可以缩短污泥的驯化周期,但如果不及时检测,使得池内营养物质匮乏,很可能造成微生物不能适应环境或饿死。因此要及时分析COD、氨氮、总磷的含量,低于要求值时要及时投加营养剂。而且每天进行两次提气污泥循环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总的来说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在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酸化就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了。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05AA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05AAA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未来产业园的发展必然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同时,现代产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对产业园区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如实地反映了产业园区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揭示了产业园区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3417785805.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 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坚持强力推进工业立县中心战略,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服务、园区平台建设三大工作重点。当前,园区经济坚持快速发展势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具体提速,园区发展潜力逐渐加强,园区逐渐成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十二五期间是工业园区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时机,完成弯道逾越,不断提高园区经济实力的关键期间。超前经营工业园区下一步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思路、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速园区发展、引领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在全市领先完成小康社会具有主要意义。 一、准确掌握十二五期间园区发展的近况。

一是园区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工业园区自年3月以来,依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治理的要求,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持、以项目为载体、以招商为手段,逐渐构成以环鸣凤城区为中心,以化学工业园、江北化工产业园、石头店建材工业园为支持的一区多园的园区格式。7个工业园总面积达7000余亩。制订了《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年-2020年)》、《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完成了《工业园戋戋域环境影响申报书》、石头店建材工业园、汪家工业园、城南工业园节制性详规的编制。化学工业园、城北农产品工业园、万里化学工业园、汪家工业园、石头店建材工业园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首要基本设备建设基本完成,园区基本设备建设的投入超历史。紧紧抓住第二轮土地修编的时机,实时调整园区工业用地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节制面积到达10000亩。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园区承载才能进一步加强,园区堆积效应日益彰显。 二是园区发展潜力逐渐加强。推进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曾经构成,为园区发展供应了强有力的指导保证和组织保证。在县委、县县政府强有力的指导下,在乡镇、县直各部分的关怀、支持和参加下,招商引资的合力不断加强。经过不断总结招商引资的经历和经验,招商引资的思路更加明晰,招商引资的重点更加突出,招商引资的成效更加分明;经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企业的质效,落户的企业更加坚决在发展的决心和决计,企业做大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882年,英籍商人等人招股筹银5万两,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安装1台16马力蒸汽发电机组,装设了15盏弧光灯。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在中国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于日本。 从1882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其间67年电力发展基本状况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百孔千疮的破烂摊子,电厂凋零,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维艰,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甲基氯硅烷的物化特性

甲基氯硅烷的物化特性 1、主要的物理性质(16) 1) 直接法合成的甲基氯硅烷的单体混合物,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因含杂质、有时是浅黄色或深褐色的液体)。 2)遇火易燃烧,发出大量黑烟,留下白色固体残渣。 3)遇水极易水解,放出氯化氢气体,留下白色,胶状固体残渣。 4)比重:d254 1.05~1.1 5)沸程:40~72℃ 2、重要甲基氯硅烷的物理化学常数 1)三氯硅烷(HSiCl3):(7)、(4) 名称单位数据 分子量 比重 熔点 沸点与蒸汽的关系 汽化热31.8 ℃液体比热 蒸汽比热25℃生成热气态25℃临界压力 临界温度 d204 ℃ 蒸汽压mmHg 1 mmHg 5 mmHg 10 mmHg 20 mmHg 40 mmHg 60 mmHg 100 mmHg 200 mmHg 400 mmHg 758 mmHg 760 mmHg 千卡/公斤 千卡/公斤·℃ 千卡/公斤·℃ 千卡/克分子 大气压 ℃ 135.45 1.340 -126.5 沸点, ℃ -80.7 -62.6 -53.4 -43.8 -32.9 -25.8 -16.4 -1.8 14.5 31.6 33.3 47 0.252 0.163 107.6 48.3 209 (2) 四氯化硅(SiCl4)

名称单位数据分子量 比重 熔点 沸点 沸点与蒸汽的关系 汽化潜热57.6℃ 熔化热-70℃ 生成热气态25℃ 液态25℃ 标准熵气态25℃ 液态25℃ 比热固体-220~-80 液态 气态25℃ 临界压力 临界温度 d204 ℃ ℃ 蒸汽压mmHg 1 mmHg 5 mmHg 10 mmHg 20 mmHg 40 mmHg 60 mmHg 100 mmHg 200 mmHg 400 mmHg 760 mmHg Kcal/Kg Kcal/mol Kcal/mol Kcal/mol Kcal/mol Kcal/mol Kcal/mol Kcal/Kg·℃ Kcal/Kg·℃ Kcal/Kg·℃ atm ℃ 169.9 1.483 -70 57.57 沸点, ℃ -63.4 -44.1 -34.4 -24.0 -12.1 -4.8 5.4 21 38.4 56.8 40.4 6.86 1.84 -145.7 -153.0 79.2 57.2 0.237 0.222 0.1685 42.6 239 (3)一甲基一氯硅烷(CH3SiH2Cl):(17) 名称单位数据分子量 熔点 沸点 沸点与蒸汽的关系 ℃ ℃ 蒸汽压mmHg 1 mmHg 5 mmHg 10 mmHg 20 mmHg 40 mmHg 60 mmHg 100 mmHg 200 mmHg 80.59 -134 8 沸点, ℃ -95 -79.2 -70.1 -62.0 -53.7 -45.2 -36.4 -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