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江苏省怀仁中学214196 顾晓伟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无论是全国卷,还是上海卷,都屡屡出现。同时本考点又是学生学习机械波时的难点所在。其主要表现在无法正确判断多解问题的原因,从而造成错解。本文将就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源头——产生原因作简要的探讨,并结合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考题说明对应的解题策略。

一、传播方向导致的多解问题

波源起振后产生的波可以在介质中向四周传播。若题中没有特别注明传播方向,则求解时必须讨论其传播方向,从而导致了波的多解问题。

例1.(87年全国高考卷)如图一(甲)所示,绳中有一列正弦横波,沿x 轴传播,a,b是绳上两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a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试在图上a、b之间画出波形图。

图一(甲)图一(乙)

分析:本题没有注明波的传播方向,所以需分波向+x轴,-x轴方向传播讨论。由于a、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因此a、b间不足一个波形,其图象如图一(乙)所示,①为波向+x轴传时波形,②为波沿-x轴传时的波形。

二、波长大小导致的多解问题

因题设中没有给定波长的确切条件,故引起答案的不确定性导致多解问题。

例2.(96年全国卷)如图二(甲)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米,b点在a点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位移达到正向极大时,b点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秒后,a点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向极大,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 .4.67m/s

B .6m/s

C .10m/s

D .14m/s

图二(甲) 图二(乙) 分析:此题虽然已说明了波的传播方向,但满足题设条件的a 、b 两点可以

有无数个可能位置,图二(乙)中的b 1、b 2、b 3……等。只可写出a 、b 间距的

通式:S ab =λλn +4

3(n=0、1、2……),从而波速的答案也是系列解答。经求解可知A 、C 为正确答案。

三、波形周期导致的多解问题

简谐机械波的波形是周期性重复出现的,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形图与原图形重

复,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多解性。

例3.(96年上海卷)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三中实线所示,经2

×10-2S 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v 和频率f 可能是( )

A .v=5m/s

B .v=45m/s

C .f=50hz

D .f=37.5hz

图三

分析:此题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需分向+x 轴和向-x 轴传播两种情况讨论。

另外由于波形的周期性导致了传播波形的不确定性。若波向+x 轴传播,传播的

距离S=λλn +41(n=0、1、2……)。若向-x 轴传播,传播距离S=λλn +4

3(n=0、1、2……),通过求解可知A 、B 、D 答案是正确的。

四、质点振动方向导致的多解问题

例4.(99年上海卷)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 ,沿波传播方向上

有相距为L 的P 、Q 两质点,如图四(甲)所示,某时刻P 、Q 两点都处于平衡

位置,且P 、Q 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 ,Q 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

的可能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图四(甲) 图四(乙) 分析:波从P 向Q 传播,满足P 、Q 在平衡位置且P 、Q 间仅有一个波峰条件

的机械波形图有四种情形,如图四(乙)所示,故正确答案为D 。

五、传播时间导致的多解问题

题目中所给定的时间条件不充分,可能比一个周期长,可能比一个周期短,

从而导致了多解问题的出现。

例5.(85年全国卷)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t 1=0和t 2=0.005秒时刻的波

形分别如图五中实线和虚线所示。

(1) 求这列波的波速;(2)若波速为6000m/s ,求波的传播方向。

图五

分析:本题给定了两时刻的波形图,由于时间间隔与周期关系不确定。Δt>T 、

Δt

波向+x 轴传时,Δt=nT T +41(n=0、1、2……);波向-x 轴传时,Δt=nT T +4

3(n=0、1、2……)。从而可求出全部满足条件的解答。

六、质点振动图象导致的多解问题

例6.(94年上海卷)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在x

1=10cm和x

2

=110cm处

的两点振动图线分别如图六(甲)中实线和虚线所示,试求质点振动周期和简谐波的波长。

图六(甲)图六(乙)

分析:题目只给定了两个质点振动图象,从图象较易得出,振动周期为4S,同时振动图象还揭示了质点的位置关系。x

1

质点在t=0时刻位于正的最大位移

处,x

2质点此时位于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但满足此条件的x

2

位置有许多个。

图六(乙)中的A、B、C……等。因此,机械波的波长有多个答案。x

1、x

2

间距

遵循x

1-x

2

λn

+

4

1

,从而可得λ=m

n1

4

4

+

(n=0、1、2……)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机械波的多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机械波图形的周期性重复。因此我们在求解该类问题时,要充分重视图象的功能。对图象进行仔细分析,挖掘隐含条件,结合传播方向,利用波动知识,把波动问题全面圆满地解决。

2002.11

专题十四机械运动与机械波高考真题集锦

专题十四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34. [物理-选修3-4](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1)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 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 m、4 m和6 m.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 s时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t=6 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在t=5 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 s D.在4 s”、“<”或“=”), T________T0(填“>”、“<”或“=”). 解析:(1)当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粘胶脱开,a、b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弹簧伸长,对物块有向左的拉力,物块a向右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少,物块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只有物块a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减小,故振幅减小.振动中振子的质量变小,振子的周期变小. 21.(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 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A.2 B.4 C.6 D.8 解析:选B.考虑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干涉.设该同学从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移动的距离为x,则两列波传到该同学所在位置的波程差Δs=(25 m+x)-(25 m-x)=2x,因为0≤x≤10 m,则0≤Δs≤20 m,又因波长λ=5 m,则Δs为λ整数倍的位置有5个,5个位置之间有4个间隔,所以人感觉到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4次,选项B正确.

《机械波》实用教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波的形成-------------------------------------------------------------------------------------->分解传播过程 (1)波的形成过程:(图演示)波源的振动带动周围质点做受迫振动。 (2)波的形成条件:波源+介质 2、波的传播 (1)各质点振动的T、f、A与波源相同,起振时状态相同; (2)离开波源越远,起振越慢开始,相位落后越多(下表);----------------------->相位即“弧度” 时刻P0P1P2P3P4 00———— T/8π/40——— T/4π/2π/40—— 3T/83π/4π/2π/40— T/2π3π/4π/2π/40 (3)机械波传递波源的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不传播质点; ①. 每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②. 波形向传播方向“平移” (4)起振时间相差T的整数倍的质点,运动状态总相同。

3、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①. 特征:波形具有波峰和波谷相间 ②. 实例:绳波,水波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雨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①. 特征:波形具有密部和疏部相间 ②. 实例:声波,弹簧波动 <练习> 1.下列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周期越长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动立即停止 2.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质点要互相做功 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 C、振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它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 D、波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 3.如图所示,是一列沿绳子向右传播的横波,除去第1点,在途中速度最大的点是第()点,加速度最大的点是第()点。 4.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0.25s途中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此后在经过0.75s,P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是() A、位移是2cm,速度为零 B、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方向 C、位移是-2cm,速度为零 D、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方向 5.如图为波沿一条固定的绳子向右刚传播到B点时的情形,由图可判别A点刚开始振动时的振动方向是()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 答案:A;ACD;3,5;BD;D;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机械振动: (一)夯实基础: 1、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 (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特征是:F=-kx,a=-kx/m (2)简谐运动的规律: ①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动量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②在离开平衡位置最远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动量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③振动中的位移x 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加速度与回复力、位移的变化一致,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④当质点向远离平衡位置的方向运动时,质点的速度减小、动量减小、动能减小,但位移增大、回复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势能增大,质点做加速度增大减速运动;当质点向平衡位置靠近时,质点的速度增大、动量增大、动能增大,但位移减小、回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势能减小,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④弹簧振子周期:T= 2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3)振幅A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是标量。 (4)周期T 和频率f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它是标量,单位是秒;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们的关系是:T=1/f. 2、单摆: (1)单摆的概念: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线的伸缩和质量可忽略,线长远大于球的直径,这样的装置叫单摆。 (2)单摆的特点: ○ 1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是一个理想模型; ○ 2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摆球的质量等无关; ○3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方向的分力提供,当最大摆角α<100 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T= g L π 2。 (3)单摆的应用:○1计时器;○2测定重力加速度g=2 24T L π. 3、受迫振动和共振: (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是等幅振动,振动物体因克服摩擦或其它阻力做功而消耗振动能量刚好由周期性的驱动力做功给予补充,维持其做等幅振动。 (2)共振:○1共振现象: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 2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3共振的应用:转速计、共振筛。 4、简谐运动图象: (1)特点:用演示实验证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2)简谐运动图象的应用: ①可求出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 ②可求振幅A :位移的正负最大值。 ③可求周期T :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的时间间隔。 ④可确定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 ⑤可求任一时刻速度的方向。 ⑥可判断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πm K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机械波部分知识点及习题修订版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机械波部分知识点及习题修 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Ⅰ.基础巩固 一、机械振动 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 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 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 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 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 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平衡位置是 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摆到最低点 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 衡状态) 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 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

(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 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振动图象. (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①是标量;②表示振动的强弱; (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 ②二者互为倒数;T=1/f; ③当T和f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 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 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疑点:波传播的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能力目标: (1)通过波动模型的建立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根据对机械波模型的分析判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观察波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体验大自然各种波动的自然美感。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法。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观看四个事先拍成录相的演示实验现象课件(水波、随风飘的旗、绳波和电磁波等四种波动情景),让学生观看后对波有个初步印象。并提出两个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1)波是如何形成的?

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江苏省怀仁中学214196 顾晓伟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无论是全国卷,还是上海卷,都屡屡出现。同时本考点又是学生学习机械波时的难点所在。其主要表现在无法正确判断多解问题的原因,从而造成错解。本文将就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源头——产生原因作简要的探讨,并结合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考题说明对应的解题策略。 一、传播方向导致的多解问题 波源起振后产生的波可以在介质中向四周传播。若题中没有特别注明传播方向,则求解时必须讨论其传播方向,从而导致了波的多解问题。 例1.(87年全国高考卷)如图一(甲)所示,绳中有一列正弦横波,沿x 轴传播,a,b是绳上两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a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试在图上a、b之间画出波形图。 图一(甲)图一(乙) 分析:本题没有注明波的传播方向,所以需分波向+x轴,-x轴方向传播讨论。由于a、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因此a、b间不足一个波形,其图象如图一(乙)所示,①为波向+x轴传时波形,②为波沿-x轴传时的波形。 二、波长大小导致的多解问题 因题设中没有给定波长的确切条件,故引起答案的不确定性导致多解问题。 例2.(96年全国卷)如图二(甲)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米,b点在a点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位移达到正向极大时,b点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秒后,a点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向极大,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 .4.67m/s B .6m/s C .10m/s D .14m/s 图二(甲) 图二(乙) 分析:此题虽然已说明了波的传播方向,但满足题设条件的a 、b 两点可以 有无数个可能位置,图二(乙)中的b 1、b 2、b 3……等。只可写出a 、b 间距的 通式:S ab =λλn +4 3(n=0、1、2……),从而波速的答案也是系列解答。经求解可知A 、C 为正确答案。 三、波形周期导致的多解问题 简谐机械波的波形是周期性重复出现的,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形图与原图形重 复,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多解性。 例3.(96年上海卷)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三中实线所示,经2 ×10-2S 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v 和频率f 可能是( ) A .v=5m/s B .v=45m/s C .f=50hz D .f=37.5hz 图三 分析:此题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需分向+x 轴和向-x 轴传播两种情况讨论。 另外由于波形的周期性导致了传播波形的不确定性。若波向+x 轴传播,传播的 距离S=λλn +41(n=0、1、2……)。若向-x 轴传播,传播距离S=λλn +4 3(n=0、1、2……),通过求解可知A 、B 、D 答案是正确的。 四、质点振动方向导致的多解问题 例4.(99年上海卷)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 ,沿波传播方向上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教学教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机械振动 (一)机械振动 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 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 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振动的周期T跟频率f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忽略线的伸缩和质量,球的直径远小于悬线长度的装置叫单摆。单摆做简谐振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小于5°,单摆的回复力F是重力在 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由公式可知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固有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只与L和g有关,其中L是摆长,是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g是单摆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在有加速度的系统中(如悬挂在升降机中的单摆)其g应为等效加速度。 (五)振动图象。 简谐振动的图象是振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所建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图象是正弦或余弦函数图象,它直观地反映出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要把质点的振动过程和振动图象联系起来,从图象可以得到振子在不同时刻或不同位置时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等的变化情况。 (六)机械振动的应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的分析 (1)物体在周期性的外力(策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在振动稳定后总是等于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2)在受迫振动中,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声音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 2机械波中的应用问题 1. 理解机械波的形成及其概念。 (1)机械波产生的必要条件是:<1>有振动的波源;<2>有传播振动的媒质。 (2)机械波的特点: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运动,各质点的周期、频率及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 (3)机械波运动的特点:机械波是一种运动形式的传播,振动的能量被传递,但参与振动的质点仍在原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迁移。 (4)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关系:v T f ==? λ λ 注:各质点的振动与波源相同,波的频率和周期就是振源的频率和周期,与传播波的介质无关,波速取决于质点被带动的“难易”,由媒质的性质决定。 2. 会用图像法分析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振动图像,例:波的图像,例: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区别横坐标表示质点的振动时间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表征单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 表征大量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于平衡位 置的位移 相邻的两个振动状态始终相同的质 点间的距离表示振动质点的振动周 期。例:T s =4 相邻的两个振动始终同向的质点间的距 离表示波长。例:λ=8m

机械波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和机械波的传播特点(规律); 2.掌握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速、周期、波长; 3.正确区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并能运用两个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波的特性:波的叠加、干涉、衍射;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重点:机械波的传播特点,机械波的三大关系(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空间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波形图、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波的图象及相关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机械波 2.机械波的分类 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1)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如:绳上波、水面波等。 (2)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叫纵波,如:弹簧上的疏密波、声波等。 分类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关系形状举例 横波垂直凹凸相间;有波峰、波谷绳波等 纵波在同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有密部、疏部弹簧波、声波等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3.机械波的传播 (1)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机械波的传播是匀速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满足公式:v=λf。 (2)介质质点的运动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的简谐运动,是变加速运动,介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3)机械波转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4.机械波的传播特点(规律): 5.机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 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特别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 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 至于“波峰和波峰叠加得到振动加强点”,“波谷和波谷叠加也得到振动加强点”,“波峰和波谷叠加得到振动减弱点”这些都只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点评: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振幅,而振幅不是位移。每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是在不断改变的,但振幅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振动最强的点无论处于波峰还是波谷,振动始终是最强的。 点评:关于波的干涉,要正确理解稳定的干涉图样是表示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相对稳定,但加强区和减弱区还是在做振动,加强区里两列波分别引起质点分振动的方向是相同的,减弱区里两列波分别引起质点分振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发生变化的是振幅增大和减少的区别,而且波形图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前进。 (2)衍射。 ①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②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简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D.水平弹簧振子朝左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A开始计时,则[ ] A.当振子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B.当振子再次经过A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C.当振子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一定又到达位置A D.一定还有另一个位置跟位置A有相同的位移 3.如图1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4.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单摆的振动跟原来相比 [ ] A.频率不变,机械能不变B.频率不变,机械能改变 C.频率改变,机械能改变D.频率改变,机械能不变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质点在哪两段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A.0~0.3s和0.3~0.6s B.0.6~0.9s和0.9~1.2s C.0~0.3s和0.9~1.2s D.0.3~0.6s和0.9~1.2s

6.如图3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此振动系统[ ] 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 B.在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势能和动量 C.在t1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D.在t2和t5时刻振子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 7.摆A振动60次的同时,单摆B振动30次,它们周期分别为T1和T2,频率分别为f1和f2,则T1∶T2和f1∶f2分别等于[ ] A.2∶1,2∶1B.2∶1,1∶2 C.1∶2,2∶1 D.1∶1,1∶2 8.一个直径为d的空心金属球壳内充满水后,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起来形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若在摆动过程中,球壳内的水从底端的小孔缓慢泄漏,则此摆的周期[ ] B.肯定改变,因为单摆的摆长发生了变化 C.T1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最后又变为T1 D.T1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最后又变为T1 9.如图5所示,AB为半径R=2m的一段光滑圆糟,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AB弧长20cm。将一小球由A点释放,则它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 ]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机械振动 (一)机械振动 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 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 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 a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 b 、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 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 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因此简谐振动也 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 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 即F= — kx ,其中 “一”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 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 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 一种周期性运动, 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 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 A ”表示,它是标量,为正 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 在振动过程中,动 机械振动;:!振动在媒质中传递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教学设计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机械波》是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讲述波的基本知识。波是一种比较重要而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后续电磁波、光波的基础。《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是《机械波》的第一节,学好这一节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波的描述、波的图象、波的各种特性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波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运动形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学生能想象出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波的(空间传播)情景。 教学重点:横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教学疑点:波传播的是什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能力目标: (1)通过波动模型的建立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根据对机械波模型的分析判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从波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个体动作要服从整体动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观察波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体验大自然各种波动的自然美感。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实验观察法。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及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化的动态情景并提出相关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研究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能回答相关问题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渗透问题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观看四个事先拍成录相的演示实验现象课件(水波、随风飘的旗、绳波和电磁波等四种波动情景),让学生观看后对波有个初步印象。并提出两个问题以引入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1)波是如何形成的?

波的多解问题专项练习

波的多解问题专项练习 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 AB 传播,已知A 、B 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 3m ,且在某一时刻, A 、 ■ rZem 图5 B 两质点的位移均为零, A 、B 之间只有一个波峰,则这列横波的波长可能是( y/cm 图6 A 、 3m B 、6m C 、2m D 、4m 2、如图所示,绳中有一列正弦横波,沿 x 轴传播, 是绳上两点,它们在x 轴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 振动到最高点时,b 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试在 图上门、b 之间画出波形图。 上,b 占 八、、 3、如图甲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 一列简谐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 点位移达到正向极大时, 经过1 . 00s 后,^点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 的波速可能等于: 二、b 两点,相距14. 0m 。b 点在*点右方,当 b 点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 b 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向极大,则这列简谐波 7.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有a 、b 两点相距 14m ,b 点在a 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 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 点的位移达到正极大值时,b 点的位移恰为 0,且向下运动.经过 1s 后,a 点的位移为 0,且向下运动,而b 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极大值.则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 等于( ) A . 4.67m/s B. 6m/s C. 10m/s D . 14m/s &一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轴上 x 1=0和x 2=1m 两处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 9所示,又知 此波的波长大于1m ,则此波的传播速度 v= _______ m/s .(取整数) A . 4. 67m /s B . 6m /s C. 10m /s D. 14m / s 4 ?一列机械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 1中实线所 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波形图象变成图 大小为1m/s .那么这段时间可能是( A . 1s B . 2s C. 3s 1中虚线所示, ) D . 4s J 厂 x/m 波速 9.一列波以速率v 传播,如图2所示,t 1时刻的波形的实线,t 2时刻的波形为虚线,两时刻之 差t 1-t 2=,且小于一个周期 T ,有下列各组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5、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经 0. 02s 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 频率f 可能是( B. i = 45m / s 图1 C . f = 50Hz D . f = 37. 5Hz A. T = 0. 12s , v =100m /s B. T =, v = 300m /s C. T =, v = 300m / s D. T = 0. 04s , v =100m /s ( ) 6 .图5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 . v 25cm/s ,向左传播 C. v 50cm/s ,向左传播 t=20s 时的波形图,图6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 ) B . v 25cm/ s ,向右传播 D. v 50cm/ s ,向右传播 10 .如图所示,图3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 20秒时的波形图,图4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 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 . v = 25cm/s ,向左传播 B. v = 50cm/s ,向左传播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答案

衡水学院 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B 》机械振动 机械波 习题解答 命题教师:杜晶晶 试题审核人:杜鹏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4cm ,周期T =2s ,其平衡位置取坐标原点。若t =0时质点第一次通过x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2cm 处的时刻为23 s 。 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 ,振幅为A 。 (a )若t=0时质点过x=0处且朝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cos(2//2)x A t T ππ=-。 (b )若t=0时质点过x=A/2处且朝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cos(2//3)x A t T ππ=+。 3、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 0.5 m 。。 4、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4.0100(2sin 02.0SI x t y -=π,则振幅是 0.02m ,波长是 2.5m ,频率是 100 Hz 。 5、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有 波源 和 连续的介质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C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周期是T ,当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1/2最大位移处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为( ) (A )T /12 (B )T /8 (C )T /6 (D ) T /4 ( B )2、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1所示,振动曲线1的相位比振动曲线2的相位( ) 图1 (A )落后2π (B )超前2 π (C )落后π (D )超前π ( C )3、机械波的表达式是0.05cos(60.06)y t x ππ=+,式中y 和x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 ,则( ) (A )波长为5m (B )波速为10m ?s -1 (C )周期为13s (D )波沿x 正方向传播 ( D )4、如图2所示,两列波长为λ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点的振动初相是1?,点S 1到点p 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振动初相是2?,点S 2到点p 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点p 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 (A )21r r k π-= (B )212k ??π-= (C )()21212/2r r k ??πλπ-+-= 图2

简谐运动 机械波多解问题

简谐运动、机械波的多解性 简谐运动是质点运动的一种基本模型,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周期性和对称性.在解答某些 问题时,如果能充分利用其对称性,不仅物理过程简单明了,而且解答也很简洁. 波的传播和介质各质点的振动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求解此类问题时,如果质点振动或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和波的传播时间不确定等,就容易出现多解现象.解题时往往人为地选定某一方向为波的传播方向或是质点的振动方向, 造成漏掉一个相反方向的可能解.如果解题中又不能透彻分析题意,合理使用已知条件,就会造成解答不完整,或用特解代替通解现象. 简谐运动的多解性 简谐振动的多值性 :作简谐振动的质点,是一个变加速运动,质点运动相同的路程所需的时间不一定相同.简谐振动是周期性的运动,若运动的时间与周期存在整数倍的关 系,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唯一的,若运动时间为周期的一半,运动的路程具有唯一性.若不具备以上条件,质点运动的位移是多值的. 情形一:简谐振动的对称性引出的多值 例1.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振动,当质点从O 点向某一侧运动时,经3s 第一次过P 点,再向前运动,又经2s 第二次过P 点,则该质点再经 s 的时间第三次过P 点. 分析与解: 由题意“从 O 点”出发,“过 P 点继续” 运动知,P 点不是平衡位置和位移最大的特殊点,做出示意图, 题中未明确质点第一次从 O 到P 的路径,因此需多向思维, 考虑到可能的两种情况. 若质点沿图14-1中①的方向第一次过 P 点 ,历时3s ; 由P 到b ,再由b 到P 共历时2s ,则由其对 称性知P 、b 间往返等时,各为1s ,从而可知4 T =4s ,周期 T =16s ,第三次再过 P 点,设由P 向左到a ,再返回P ,历时一个周期 T 减去P 、b 间往返用的 2s ,需时t=(16—2)s=14s . 若沿图1中② 的方向第一次过 P 点,由对 称性可知,从 O 到P 的时间与从P 到O 的时间相等,设为t ’ ,则有:'3'22'4T t t -=+= 由上式解得1'3t =s,163T =s ,质点第三次过 P 点历时10''23t T =-=s ,故此时的答案为:14s 或103 s . 情形二:运动方向性引出的多值性 例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0.5s 在位移最大处发现该质点,则此简谐运动的周期可能是( ) A.2s B.2s 3 C.1s 2 D.1s 4 解: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时,是先向发现点运动还是背离发现点运动,题目中并未说明,故分析时应考虑两种情况: 若质点先向发现点运动,设周期为T 则,t =T n )4 1 (+,且n=0、1、2、3…… 图 14-1

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导读: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重要知识点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⑴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⑵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 ⑶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 波的干涉和衍射 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产生显著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使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稳定的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加强区的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和,减弱区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差。 判断加强与减弱区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画峰谷波形图,峰峰或谷谷相遇增强,峰谷相遇减弱。二是相干波源振动相同时,某点到二波源程波差是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增强,是半波长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高中物理选修3-4重要知识点 相对论的时空观 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牛顿物理学的绝对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是绝对的,空间与时间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相对论的时空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相对时空观):空间和时间都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相对论的时空观更具有普遍性,但是经典物理学作为相对论的特例,在宏观低速运动时仍将发挥作用。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长尺短) 1.同时的相对性:指两个事件,在一个惯性系中观察是同时的,但在另外一个惯性系中观察却不再是同时的。 2.长度的相对性:指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物体,在其运动方向的长度,总是小于物体静止时的长度。而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其长度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 1.简谐运动 (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

机械波多解问题考点

机械波多解问题专题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历来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无论是全国卷,还是上海卷,都屡屡出现。同时本考点又是学生学习机械波时的难点所在。其主要表现在无法正确判断多解问题的原因,从而造成错解。本文将就机械波多解问题的源头―――产生原因作简要的探讨,并结合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考题说明对应的解题策略。 1 传播方向导致的多解问题 波源起振后产生的波可以在介质中向四周传播。若题 中没有特别注明传播方向,则求解时必须讨论其传播方向,从而导致了波的多解问题。 例1.(1987年全国高考题)如图所示,绳中有一列正弦横波,沿x轴传播,α,b是绳上两点,它们在x轴上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当α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试在图上α、b之间画出波形图。 分析:本题没有注明波的传播方向,所以需要对波向+x轴,-x轴方向传播讨论。由于α、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因此α、b间不足一个波长,其图像如图乙所示,(1)为波向+x轴传播时的波形;(2)是波沿-x轴传播时的波形。 2 波长大小导致的多解问题 因题中没有给定波长的确切条件,故引起答案的不确定性导致多解问题 例2 (1996年全国卷)如图甲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α、b两点,相距14.0m。b点在α点右方,当一列简谐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α点位移达到正向极大时,b点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s后,α点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向极大,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4.67m/s B、6m/s C、10m/s D、14m/s 分析:此题虽然已说明了波的传播方向,但满足题设条件的α、b两点可以有无数个可能位置,图乙中的b1、、b 2、b 3……等。只可以写出α、b间距的通式; λλαn S b += 43(n=0、1、2……)。从而波速的答案也是系列解答,经求解可知A、C为正确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机械振动 (一)机械振动 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得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得力即回复力。回复力就是以效果命名得力,它可以就是一个力或一个力得分力,也可以就是几个力得合力。 产生振动得必要条件就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 1、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就是指向平衡位置得回复力作用下得振动叫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就是最简单,最基本得振动。研究简谐振动物体得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得坐标系,把物体得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得位移。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就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得回复力作用下得振动,即F=-k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简谐振动得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得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得回复力作用。 3、简谐振动就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得概念与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得特点在于它就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得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与势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得物理量,简谐振动就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得整体得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振幅:振幅就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得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表示,它就是标量,为正值,振幅就是表示振动强弱得物理量,振幅得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得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周期与频率,周期就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得时间,频率就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得次数。振动得周期T跟频率f之间就是倒数关系,即T=1/f。振动得周期与频率都就是描述振动快慢得物理量,简谐振动得周期与频率就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得,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与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得单摆就是典型得简谐振动。 细线得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忽略线得伸缩与质量,球得直径远小于悬线长度得装置叫单摆。单摆做简谐振动得条件就是:最大摆角小于5°,单摆得回复力F就是重力在圆弧切线方向得分力。单摆得周期公式就是T=。由公式可知单摆做简谐振动得固有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只与L与g有关,其中L就是摆长,就是悬点到摆球球心得距离。g就是单摆所在处得重力加速度,在有加速度得系统中(如悬挂在升降机中得单摆)其g应为等效加速度。 (五)振动图象。 简谐振动得图象就是振子振动得位移随时间变化得函数图象。所建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图象就是正弦或余弦函数图象,它直观地反映出简谐振动得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得规律。要把质点得振动过程与振动图象联系起来,从图象可以得到振子在不同时刻或不同位置时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等得变化情况。 (六) 机械振动得应用——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得分析 (1)物体在周期性得外力(策动力)作用下得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得频率在振动稳定后总就是等于外界策动力得频率,与物体得固有频率无关。 (2)在受迫振动中,策动力得频率与物体得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声音得共振现象叫做共鸣。 2机械波中得应用问题 1、理解机械波得形成及其概念。 (1)机械波产生得必要条件就是:<1>有振动得波源;<2>有传播振动得媒质。 (2)机械波得特点: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得运动,各质点得周期、频率及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 (3)机械波运动得特点:机械波就是一种运动形式得传播,振动得能量被传递,但参与振动得质点仍在原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迁移。 (4)描述机械波得物理量关系: 注:各质点得振动与波源相同,波得频率与周期就就是振源得频率与周期,与传播波得介质无关,波速取决于质点被带动得“难易”,由媒质得性质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