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风情画

石库门风情画
石库门风情画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殷慧芬的小说经常出现在一些报章杂志上,读了她的几篇小说,我便读出了一个文笔优雅、描写细腻、叙事流畅、十分谙熟上海市民社会风物人情的女作家的身影。我不是上海人,但从50年代到60年代,我在上海生活了八九年,虽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郊外的校园里,但也免不了有一些到市区探亲访友的机会,对上海石库门(老弄堂)的家居特点,百姓的生活状况和生活品性多少有一些了解。我总觉得,殷慧芬笔下的石库门人家几乎就是生活中的石库门人家的复制——像极了,我想,有这样复制能力的作家,一定是对那种生活熟透了的缘故。殷慧芬创造了一个石库门世界,就其融入上海市民社会,并将市民社会的各色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的情感命运艺术地呈现于世人方面,她的文学成就应该是可以与王安忆、程乃珊等女作家相匹配的。因此,当90年代我主编的《跨世纪文丛》出到第六辑的时候(那已经是世纪末了),我想是应该请殷慧芬在这里亮亮相的时候了,于是,便有了殷慧芬的一本小说集《吉庆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的问世。

在殷慧芬所创造的石库门世界中,悲悯之心和关爱之情几乎无处不在。在她写到那些底层人物的时候,她不是居高临下地俯视他们,而是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们。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对我笔下的人物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善恶观来臧否他们,我总是理解和尊重他们,并努力深入他们的内心寻找他们生存的理由。”她坦言:她自己就来自底层,出生在石库门老街一个很平常的市民家庭,自己也做过工人,“我对这个阶层的人很熟悉也很同情,现在我自己的生活要比他们好,但我的感情天平始终是倾向他们的,这里有我的亲人,也有我的朋友,我觉得没有这样的感情,也就不会有我的小说。”

这些话很朴素也很实在,是理解殷慧芬石库门小说的一把钥匙。殷慧芬把她小说中这种对市民阶层的充盈的感情简称为“市民气息”,“正是这样的市民气息,这样的平常生活构成我人生的基础”。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上海普通市民一种情感上的深深依恋和投入,是决不可能写出像《屋檐下的河流》、《吉庆里》、《焱玉》等这样一些对石库门的风物人情一往情深的作品来的。“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都喜欢我们的弄堂,我们的房子。”——《屋檐下的河流》中的小主人公的这一段内心独白,实际上也是作者本人的心声。在这些弄堂、这些房子里,世世代代住着上海最普通的平民,正是在他们身上,积淀着百年上海里弄文化的精髓。

殷慧芬是一个很善于编织故事的作家,她总是在小说中从容不迫、娓娓动听地叙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读者的胃口吊得高高的。不会讲故事的小说家是蹩脚的小说家,但只会讲故事的小说家却不一定是高明的小说家。殷慧芬的小说之所以高出一筹和耐人寻味,就在于她从来不以编织故事为终极目标,而是以表现人类情感和人性好恶为终极目标。殷慧芬说:“我所有的小说都是探索人类情感的。从少女到老人,从男人到女人,所有的人,他们的情感缠绕着、攀缘着岁月的大楼,装饰着我们的城市,也充盈着我的小说。”

从初期的那些短篇开始,到中期的“苦”恋三部曲,一直到她最后出版的长篇小说《西郊别墅》、《与陌生人跳舞》等,殷慧芬的小说都与“情”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小说,不避讳写情欲和性欲。“苦”恋三部曲已经写得很放松了,但多少还有一点忌讳,因此她运用了一种充盈着优雅的诗意的文体,以区别于言情小说。到了90年代中期的《纪念》,这种忌讳似乎被打破了,她一开始就把故事推到了高潮:“他们先是在地毯上,后来就来到了床上……”不高明的小说家可能把这个故事写成滥俗的三角恋游戏,但殷慧芬却着意于梳理主人公情感的演变轨迹,探寻人类原始的欲望以及这种欲望在现实中最终湮灭的前因后

果。这场欲望和情感角逐的游戏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湮灭的?从这当中又能引发出什么让人思考的问

题?一个通俗的故事当中,却包容着耐人寻味的内涵——这就是殷慧芬的高明之处。

殷慧芬有一部长篇小说《汽车城》,由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获得过好几个奖项,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若就我个人的喜好来说,还是觉得她写石库门底层市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小说,文学成就要更高一些。我甚至觉得,像《屋檐下的河流》、《吉庆里》这样的小说,是可以传世的。如果后世人不知道什么是老上海的石库门的话,让他们看看殷慧芬的这几篇小说,就会有一个形象而具体的了解。现在,殷慧芬的这部系列小说集——《石库门风情画》——就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她所创造的石库门世界也将被更多的读者所认知。这对于因视网膜脱落几乎不能读书写作的殷慧芬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慰藉,

而对于喜爱地域文化风情的文学读者来说,也将是一个喜讯。

最近才发现殷慧芬竟然是49年生人。这个年代,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古旧了,不过她的文字并没有过于古旧的感觉,至少不像是49年人写的,我以为她是六十年代的人。她的回忆清新如昨,因此反让人觉得并不古旧。而《屋檐下的河流》看得令人鼻酸。其实在我们小时候,穷日子也是那样过的,虽然她足足的早了二三十年。但是小孩子并不觉得苦,所以到今天我觉得都淡漠了。而她将文字一一码摆,看下去竟然令人惊心。

穷困,我们曾经都穷困过。少数的生活有富余有保障的,可能是我们很少见到的高官家庭,而在80年代之前,“显赫”这个词显得很遥远,那种靠武力取胜、人性湮灭的威风凛凛,在我看来实在不足以称作“显赫”,那是太没有气质,太没有风度的野蛮。

屋檐下的河流。是从前的回忆,不那么老旧,充满了快乐的童年。小时候,确实是很少去想什么大问题,总是在太阳底下玩得到疯,虽然也有迷惑和难堪,但在到城市之前,在军区生活的时候,是更朴素更简单的欢喜。

城市的贫困,是另一种不可思议的风景线。它确实存在,但我却记忆模糊了。小时候在汉口奶奶家里,那里差不多算贫民窟吧,永远是黑漆漆看不清楚的客堂,狭窄的阁楼,但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别一种格调的生活。

殷慧芬所写的是上海市民,上海市民永远是精神抖擞的,小奸小坏,不像武汉人。最近的一部《人在囧途》,里面是粗声粗气的武汉人、湖北人,看得令人捧腹,那是一种声高气壮的粗鲁,不像上海人,永远是叽叽啾啾的小麻雀,数不完的唠叨,不像武汉人一声吼就结束了。在《屋檐下的河流》里也是那样,上海人,上海的穷人,但总是理直气壮地纠结不完,个个有诉不完的苦恼,又说不清个是非曲直。那个老太太,包括他的子女,个个都显得坚硬凌厉,但骨子里却是一种走向不归路的悲苦。80岁的老太太,还独自含辛茹苦地带着小孙子,帮着几个子女,尤其是不争气的,但她又不是大慈悲的那种祥和老太,也是不断地抱怨,又不断地逞强好胜,最终在半埋怨半满足中从容地过世了。

悲伤的人,大概是普通人不可避免的。像里面的第一人称的“孙子”,乌虫跑街所说的:我们永远在伤害最爱的人。

很喜欢殷慧芬的这部小说集,特别是读了描写老石库门弄堂生活的那几篇作品,勾起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对童年生活的点滴回忆。比如当时大人们一清早去排队买菜,家里的孩子经常是几个人分吃一块冰砖,那时的夏天,如果能一个人吃一个冰淇淋纸杯,那将是一种无上的享受。通观殷慧芬的这本小说集,我更喜欢她描写老石库门生活的作品,象《虹口轶事》以及《哥哥的罗曼史》,可能作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对当时的生活有深刻地了解。对于作者描写的新石库门生活,自己觉得没有产生什么共鸣,这大概是跟我自己的生活不大相同的缘故吧。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旅游线路设计作业

台湾8天7夜自由行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线路特色:台湾自由行。赏最美台湾胜景,品地道台湾美食。 出游时间:5月 行程安排: 第一天: 早上8:55,北京乘坐早班豪华客机HU7987航班,飞往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办理出境手续。12:05到达桃园机场。13:30前往【故宫博物院】,院内收藏有超过六十五万件历史文物,与美、英、法(罗浮宫)公认并列为世界四大博物馆。然后搭乘捷运到【淡水】,食用淡水名产:鱼丸、阿给、虾卷、阿婆铁蛋。欣赏淡水老街、日落,搭船到渔人码头看夜景。 住宿:淡水 交通:豪华客机HU7987航班,豪华大巴,捷运

门票:NT$160 第二天: 8:00出发,搭乘捷运去【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台北101】。参观中正纪念堂和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国父纪念馆。稍后前往台北101商圈,在此处可自由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名牌产品。如时间允许还可到附近的土特产店购买台湾伴手礼,到免税店享受购物的乐趣。傍晚乘车前往【台中】。逛台中逢甲夜市,号称台湾最大的夜市,特色小吃号称全台第一,多元丰富。台湾第一家金桔柠檬﹝四合一﹞、章鱼小丸子﹝日船﹞、起司洋芋、可丽饼、冰镇糖葫芦等,都是在此发源。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最地道的台湾风情。 住宿:台中逢甲夜市附近 交通:捷运,豪华大巴 门票:免费 第三天: 6:30,前往台湾南投的【日月潭】。日月潭为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的唯一的天然湖泊。四周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每当夕阳西下,新月东升之际,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优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8:40到达日月潭后,以日潭收费站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游览:依次是【文武庙】、【孔雀园】、【日月村(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 娱乐:在日月潭玩有三种方式a)坐船在湖里玩,船会前往各主要景点;b)租计程车;月潭共有7辆计程车,司机以中老年居多;c)徒步。 住宿:日月潭附近酒店 交通:捷运 门票:免费 第四天: 7:00从【日月潭】前往【阿里山】,先乘车到台中,再乘车去嘉义,从嘉义乘登山火车约4小时可达阿里山风景区。阿里山为东南亚最高峰玉山的支脉,阿里山以五奇着称,即登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上山途中经历和观赏热、暖、温、寒四带风景,漫步森林享受森林浴,游览【阿里山神木】、【三代木】,【姐妹潭】,途中可以品尝由茶园为贵宾们精心准备的高山茶,茶叶的洄甘之美可让贵宾体会高山茶叶的与众不同。阿里山神木、樱花都是不能错过的美景。 住宿:阿里山附近。 交通:阿里山森林火车 嘉义-阿里山线:非假日9:00、13:30,假日加开8:00 阿里山-嘉义北门站:非假日13:18、13:40,假日加开12:35

小学音乐宜兰童谣(片段)教学设计

宜兰童谣(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赏管弦乐曲《宜兰童谣》,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感受台湾童谣的魅力。 2.引导学生感受《宜兰童谣》的风格特点,熟悉音乐主题,体会音乐形象,提高学生的音乐 感受、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整首乐曲的情感体验,感受台湾童谣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 赏能力。 教学难点: 有层次有效的引导学生听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听音乐,排火车进教室。 老师演唱《丢丢铜》 2. 介绍作者、作品,出示作者简介 3.师:今天我们将跟随着着他的音乐走进台湾。 4.学唱《丢丢铜》,教师范唱 师:是不是很有趣,我们来学一学吧! (出示歌单) 1学歌词:教一次,加上(依都),有节奏念一次 2 带歌词唱 3跟琴轻声哼唱 介绍歌曲背景,加深情感体验 师:谁来说说歌词表达什么意思?(生)两百多年前,顺水路运送木材的工人在返回宜兰 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衬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 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通到宜兰,木材改用火车运送。这首歌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 跟唱《丢丢铜》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唱唱吧。(播放伴奏音乐,师带领律动) 三、听赏《宜兰童谣》 1. 分部欣赏 呈示部 是啊!旧式火车的车轮声、车铃声和汽笛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嬉闹,合着轻快的节拍,爽朗的旋律,进入了作曲家的管弦乐。 2.听辨主题(课件播放呈示部音乐)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丢丢铜》的曲调在音乐中出现几次?每次都有什么变化?通过 这些变化,作曲家想表达什么?(生) 师小结:作曲家通过将主题音乐一次次加强加快,烘托出了快乐热烈的气氛。 3.体悟音乐形象 师:你听到乐曲中有模仿火车的声音吗?这是由下面哪件乐器演奏的?(出示四种乐器的图 片)乐曲中还有哪些你熟悉的乐器?它们模仿了什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边听比想象。(课

高桥镇石库门建筑样式

高桥镇石库门建筑样式 一、石库门门头 石库门门头是石库门住宅最有特色的部分,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近代高桥镇上数量较大、普及面较广的居住建筑的显著符号。 石库门门头由木门、门框、门套和门楣及门环等组成。木门采用5——8厘米厚的实木制作,对开双门,门宽为1.4米左右,门高约2.8米,用木摇梗启闭,门面均漆黑色,门上有一对铜环或铁环。 早起石库门门框用南及一带运来的石料,后期石库门门框改用水泥或汰石子。门套有水泥砌筑的、西式半圆壁柱和砖砌壁柱。有的石库门不做门套,仅在门框处上方两侧和上方中央做些砖砌,使石库门显得简练典雅。 门楣是石库门门头装饰重点,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采用半圆形或三角形山花图案装饰,后来逐渐改为长方形的门框。 石库门门头是石库门住宅最有特征的符号,它印刻着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我们必须要保护好镇区域的这些石库门住宅建筑又要提高他的品味。 二、客堂 推开石库门漆黑大门,穿过天井迎面而来即是客堂。客堂是江南民居的厅堂演变过来的,在今日浦东周边的高桥古镇还可以看到厅堂的原貌。走进落地长窗,见方正的厅堂屏门前,摆着八仙桌和“太师

椅”,两侧摆着茶几和椅子。这样的摆设显然是接待宾客的地方。而石库门客堂在建筑面积和设上较为精简一些。 客堂一般建筑面积在15——20平方米左右,侧门连着厢房,后门连着楼梯间,是整幢房屋交通的“枢纽”。大户人家的客堂是几代人聚会、就餐和会客的公共空间,长辈将这里当“客堂”教诲子女。信仰佛教的人家,客堂的供桌上还供奉着菩萨和贡品,有的在屏门墙上挂着关公神像,小户人家只是摆设八仙桌,主要功能是“穿堂”。有学问的人家客堂是展示主人才华的地方,在客堂的墙上可以欣赏到主人亲笔的水墨画好书法作品。 三、厢房 厢房乃是客堂和前楼的左右两侧部位称厢房;有前厢房、厢房、后厢房。厢房的称呼源自我国古代的古宅建筑,早在元代王实甫文学作品《西厢记》中,描写已过相国女儿莺莺夜奔西厢房探望生的爱情故事里面,就出现厢房名字。厢房即是卧室,除了放床和衣橱外,还兼梳妆和书房,所以在进深较大的厢房中做飞罩及挂落,起着隔断空间的作用。为了美观和保留传统习惯,用实木浮雕或透雕图案。早期石库门厢房一般都做飞罩和挂落,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很少保留。后期石库门趋于简介,不再做飞罩及挂落。 四、前楼 位于客堂上面,最初的早期老式石库门前楼称为客堂楼,相等于起居室功能,后来由于房屋紧缺,房地产商将客堂楼改为卧室,所以前楼即是二楼正房卧室,正因为卧室处在正中,按照中国的传统,主

02上海石库门设计说明091113-gg-h

绿地石库门项目设计说明 建筑篇 一、项目背景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拉开帷幕,向全球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精彩主题。为契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我们提出以上海老里弄文化为基础,取其精华创造一个有个性的新型社区,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有品味生活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上海独特的居住文化。 上海里弄文化是上海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里弄是中西近代居住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是反映上海自身中西文化交融特征的重要载体,里弄生活的记忆也成为上海人的特殊文化基因。尊重历史,传承文化,我们力求里弄生活的复兴与再生,向宝山区展示最有价值的优秀传统建筑。 二、工程概况 1、概况:本次规划的地块位于宝山区顾村,规划范围北至水产路,南至A20高架,东至富长路,西至天极盛宅花园。该地块位于上海中心城外,东距蕴川路和轨道交通1号线约1200米,南临A20外环线,交通条件较好。相邻道路均为区级道路。 2、用地性质和面积:总用地面积约为102985㎡,商业、办公、住宅混合用地,其中住宅 占总建筑面积的49%;商业占总建筑面积的20%,办公占总建筑面积的31%。 3、建筑退红线要求:退用地红线按照宝山规划部门要求进行退让。高层公共建筑长边退道 路红线12米,短边退道路红线10米,多层退道路红线6米。 4、容积率为1.25。 5、建筑密度不大于38% 6、绿地率不低于30%。 7、限高60米。 8、停车配置:符合《上海市停车场(库)设置标准》的要求,且规划要求住宅应不小于 0.72辆/户,其中住宅小户型以地面停车为主,大户型考虑地下停车;商业办公应不小 于0.5辆/100平方(建筑面积)。 三、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方案设计任务书 2、基地周边项目简介 3、电子地形图 4、关于同意《宝山区顾村镇上海新格金属厂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沪府规(2009)100号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住宅设计标准》 7、国家及上海市其他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四、总体规划及布局 项目总体定位 住宅定位:——高品质联排别墅 商业定位:——社区会所,社区配套商业;石库门风情商业区(街) 办公定位:——小户型办公楼,公寓式办公楼 规划布局 本项目用地分为住宅区和公建区, 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为63078平方米。在保留传统里弄住宅规划特色基础上,以里坊为单位,将整个规划划分为若干个里坊组团,组团之间为公共活动区域,在延续传统里弄尺度的前提下,选择主弄6米、支弄4.5米,保持里弄场所感的同时,满足消防等需要。组团结构明晰,空间形态强调归属性,组团的规划布局将每个区域尺度缩小使其更具亲和力,利于交流。发挥主弄支弄作为“公共起居室”的作用,充分挖掘里弄中的原有邻里结构、充满活力和亲和力的公共生活。 公建区:公建区总建筑面积为65616平方米,分为商业、办公和公寓式办公楼。规划结构清晰,尊重商业区、办公楼和公寓式办公楼不同的使用需要。规划道路清晰、明确,

上海石库门之最

上海石库门之最"逸盧"面临搬迁 图片说明:2015年5月21日,上海济南路185弄17号石库门逸庐门头,有专家称它是上 海石库门保存最好的门头。 上海黄浦区济南路上有座名为“逸盧”的石库门,有专家称它的门头是全上海石库门之最,其中牌匾最大,雕花最饱满,属于精品,应明示保护。这里,曾是外国人驻足留念的地方,也曾是诸多电影中唯美片段的背景。 然而2015年1月,“逸盧”所在的济南路185弄整体开始搬迁。目前,老弄堂里还剩下七八十户人家,其中就有“逸盧”的一大家子。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在探访济南路185弄(又名景安里)时发现,部分房屋已经开始拆除工作,不少已经搬走的居民回到弄堂重观纪念,对“逸盧”的命运也表示担忧。从事石库门研究多年的相关专家再次大声呼吁:“逸盧”属于上海建筑瑰宝,必须保护。 上海市政协“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研究”课题组近日专程赴石库门集中的虹口区调研,在考察了瑞康里、永安里和丰乐里后,课题组呼吁上海石库门申遗要保护生活习俗,并让民间力量参与进来。 5月25日上午,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逸盧”不会轻易被拆除,已经在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如何予以保护。 官方:今年1月开始整体搬迁,还剩下七八十户 5月21日下午,景安里前后200米长的弄堂过道,不时有人穿梭。居民胡阿姨称,自己在今年1月就已经搬到了嘉定,最近抽空回到弄堂走走。“住了几十年,趁拆光前再看看。”

据一名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济南路185弄及其附近几条弄堂原先共有1600多住户,自今年1月开始整体搬迁,目前百分之八十五都已经搬走了,还剩下七八十户。其中,17号“逸盧”与7号是私房,专家正在鉴定怎么保护,所以还没搬。 走进景安里,不少房门前已经砌起了灰色砖墙。现场有工人称,185弄的房子全部都会被拆,无一幸免,包括“逸盧”。至于拆完建造什么,工人并不清楚。大门保安赵师傅说,该片老弄堂在拆迁后将建造新的商品房。“以前很多老外还进来拍照呢,有的房子还拍过电影。” 当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从黄浦第五房屋征收事务所了解到,目前没搬走的住户是就搬迁地址或赔偿补贴等相关方面未签协议。但事务所只执行房管局的方案,是否会保留17号等,事务所称目前暂未收到文物局给出的保护通知。 之后,黄浦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称,在景安里搬迁工程启动后,就已经及时组织专家对17号进行鉴定,暂时还未得出结果。 5月25日上午,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透露,区文保部门等一直在关注“逸盧”,不会轻易拆除它,已经在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如何予以保护。 专家:把原居民都搬走,石库门风情将不再有 对于相关部门正在对“逸盧”价值鉴定,多年从事石库门研究的娄承浩教授坐不住了,他先后多次在微博上发帖称,“逸盧”的门头是“全上海石库门之最”,其中牌匾最大,雕花最饱满,属于精品,应明示保护。他甚至在一条微博中写道:“2012年9月的济南路185弄,炎热的夏天,邻居们在弄堂里乘风凉、拉家常,这种情景只有石库门里弄独有。虽身居市中心,里弄幽静,支弄更是静得掉下一根针也听得见,是安居乐业好地方。现在把原居民都动迁了,开始拆屋了,风情不再会有,我去了几次都很伤感。” 5月24日,娄承浩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17号逸盧,原是虞景记营造厂老板私宅,1921年建造时共建八幢石库门,最大最好的一幢名为逸盧。建筑体量特大,两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清水青砖墙墙体工整,尤其石库门头十分精致堪称上海之最,山花浮雕立体性很强,图案完整,门楣上的石匾也是上海最大。这里天井超大,楼层走马廊栏板有木雕板和木格窗。在室内,客厅船轩和西式线条吊平顶,为中西合璧典型;厢房木窗菱形图案和彩色凹凸玻璃很精致。由于是高先生兄妹一家居住,建筑保留基本完整。该宅是上海建筑瑰宝,应予保护。 而景安里门口的7号,原是开化工厂老板张幼臣以工厂名义买进的石库门,三开间,公私合营时该宅归工厂所有,分租厂里职工居住,所以原貌基本保留。该宅是江南民居演变为石库门的典范。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木雕腰线,客厅、前楼、厢房都有完好雕刻木窗,上面人物和花草栩栩如生,雕刻刀法洗练,实属精品。厢房两扇木门似西方教会建筑门,客厅石膏吊平顶和彩色地砖、木窗上异形凹凸玻璃都很精致。该建筑曾为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台湾风情画

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 《台湾风情画》 《台湾风情画》 教学目的 1、欣赏聆听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2、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3、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 教学难点 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教学工具 教材、钢琴、音响、课件。 教学内容 1、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2、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每个学一个动作) 3、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4、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5、(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 教学总结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总体清晰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台湾风情画》 教学目的 1、欣赏聆听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2、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3、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 教学难点 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教学工具

浅谈石库门建筑

几个世纪以来,各种类型建筑的建设始终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系统下,没有任何对过去的关注。如何使现代新建筑的创造与历史遗址的保护相和谐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的文明不仅革新了建筑技术和材料,而且在城市的规划和结构上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就在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遗产保护的同时,才发现这种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导致了纪念碑和遗址的大规模破坏。同时,新材料(钢、混凝土和玻璃)也带来了与我们以往所接触到的完全不同的建筑物。显然这些新建筑不可能是完全孤立于老城之外,它必然要与传统发生交集,并且可能造成对传统的冲击,因此也带来了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新课题:不只是要保护古建筑的问题,还有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问题,以及城市发展和保护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规律的,历史保护就是要保持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因此它不仅应侧重于历史古迹的保护,还要保护那些表面似乎破旧,但反映城市过去的旧城部分。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而城市是时间的艺术。一个没有旧建筑和旧城区的城市,如同一个没有记忆的人一样。城市记忆也反映着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历史的真实。 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数千年历史逐渐形成的,形成难,毁坏却容易;一朝毁坏,数十载难以恢复,甚至根本不能恢复。而且每个城市的特色又是不能移动和相互代替的,它是各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是由市民从感知、认识到认同的过程。 在国外,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很多,针对现代化所提出的城市建设的新的课题,产生了几种不同的态度: 1、特定的遗迹、纪念碑或是建筑群必须被看成是极为神圣的,任何明显的现代性宣言都是不能容忍的。(例如凡尔赛,华沙中心区的重建) 2、在遗址内或是附近建造任何建筑物,都必须模仿已有的建筑形式,形成完全一致的风格。 3、不仅如此,要告诉其他人,我们应该努力探求一种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对话。 4、则是以布鲁塞尔、伦敦和巴黎为代表的,完全漠视其已经对城市主要街景造成的巨大破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进入开发建设的黄金时代,建设性的破坏导致大量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城市特色不见了,城市的记忆也被打断了。老北京的四合院在今天的首都已难得一见了,即使已有无数的专家学家呼吁过了,但也只剩下古老的故宫包围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 就在这种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旧城改造形式下,真正的古建拆的差不多了,古城的文化差不多也消失殆尽了的时候,人们的怀旧思潮却空前的泛滥起来。九十年代我国对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探讨也乐于停留在仿古与复建的层次上,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老街”、历史名楼名城的复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不少精品,但更多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简单的、甚至是粗糙的模仿。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很多观念上的原因,也有资金、技术等问题,还涵盖了社会制度、思想方面的因素,显然不是建筑师个人或是单纯建筑行业可以解决的。然而建筑师对于传统与现代在中国大地上的对话的追求也不乏许多积极的范例,吴良镛先生在北京的菊儿胡同是一例,正在上海进行的“新天地”工程也是如此。 旧石库门:华洋杂居的开始弄堂文化的起源 有人说,上世纪上海有四大象征:外滩万国建筑群、商店积聚的南京路、古

旧住宅改造案例分析

旧住宅改造应以人为本 ——上海旧住宅区改造关键字:旧住宅,改造,以人为本,和谐改造 前言: 上海旧住宅有各种难处,是全国出了名的。上海是个大都市,可很多居民居住的房屋小得挤的无法想象。 不过,近年来上海旧房改造工程搞得轰轰烈烈。上海市各级政府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市内各式旧住宅进行改造。其初衷定是好的。然而在改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居民需要改造什么?怎样的改造方式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对比一个正在改造中的小区和一个已经完成改造的小区,虽然这两个小区离得很近,但由于改造进度与改造方式等的不同,两个小区的居民对“旧住宅改造”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小区改造过程与结果的比较分析,找出旧住宅区改造的问题症结,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 案例调研: 鞍山四村二区(59-79号)、鞍山四村三区(80-116号) 小区区位图 小区简介: 这两个小区同属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分属不同的居委会。它们在1999年改造前

的历史沿革大体上是一样的。 鞍山四村始建于1954年,建于著名的上海“两万户”建成之后,为三层砖木结构。当时国家正处于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当时的上海居民普遍居住在石库门之类的旧式里弄里,非常拥挤,公共设施条件也相当差。而鞍山四村之类工人新村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小区设计标准低、间距宽、占地广。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的进步,居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上海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也要求政府对这片小区进行改建。改建主要在原本三层的砖木结构房屋上加建了两层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并在小区内加建了一些公共设施,在小区外加建了菜场。户型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另外也加建了一些混合结构的住房,为四至六层。 1999年,上海市开始大规模的“平改坡”旧房改建工程,改造重点为环境改造、房屋改造及配套设施改造。据居民讲,由于二区内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改建难度较大,第一次大规模改建中并没有进行到这里。而三区则从房屋,到环境,再到配套设施良都进行了良好的整改。 调研情况: 1.居民和社会结构 两个小区的居民大都为中低收入者,上海本地人占大多数,年龄成份偏老龄化。这两个小区建造得比较早,有些居民从小区建成起就居住在这里,更有许多居民就出生在这里。尤其在一到三层,有很多“看着小区成长起来”的居民。 这里的住房条件不大好,年青一代有能力的都搬了出去。致使这里老龄化程度重。 三区也是同样。黄昏时分,小区活动广场和公共绿地里,随处可见散步锻炼、下棋聊天的老人。他们在小区里的生活自由而安全。 2.小区住房的户型、面积 两个小区在“平改坡”改造前,都为不成套的住宅,为上海典型的“新工房”。两户为一个单位,共用一间厨房(8.5m2)、一个卫生间(1.2 m2)。每户拥有一间卧室,有大小间之别(大间20.4m2,小间15.3m2)。 三区在改造后大部分房屋成了外楼梯连廊式。 而二区正在改建的住宅将要改为“独门不独户”的住宅。 3.改造重点和方式 三区改造重点:建造独门独户,独立卫生间和厨房,平改坡,外楼梯。 三区从2000年起进行旧房改造,历时两年多,对小区内几十幢工房进行了

上海新天地改造工程案例分析

上海新天地改造工程案例分析 项目简介 ?太平桥地区重建项目以石库门旧建筑区为基础 ?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政府实施城区改造工程,计划拆除大量旧 房,为配合卢湾区的开发,这一区域的老式弄堂也列入改造范围 ?1999年,瑞安集团取得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土地,开始新天地 改造项目 ?瑞安集团斥资6.7亿人民币,用于新天地地区近万人的动迁安置 ?土地面积:约52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 ?物业构成:零售(14.1万平方米) 酒店/服务式公寓(6.1万平方米) 办公楼(39万平方米) 公寓(51.4万平方米) 人工湖绿地 ?动工日期: 1999年初 ?开发周期: 15年分期开发,预计到2012年完工 ?开发商:瑞安集团

人工湖 + 绿地 企业天地 翠湖天地 二期 一期 北里 南里 上海新天地 — 整体开发规划 ? 两栋五星级豪华酒店 ? 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 预计2008年8月竣工 ? 由瑞安开发,引入国际知名 ? 酒店管理集团 ? 目前已经动工 ? 翠湖天地三期以及新天地二 期 ? 住宅+零售的模式 ? 为顶级时尚品牌度身定做的 ? 新天地二期,将沿马当路建成 ? 商业配套面积约13900平方米 ? 翠湖天地三期约400套公寓, ? 82000平方米。 ? 预计2008年竣工 ? 目前已经动工 ? 企业天地二期(三号楼和四号楼) ? 办公部分建筑面积每栋50,000平方米 ? 下设顶级品牌旗舰店50,000平方米 ? 预计2010年竣工 ? 将延续国际甲级写字楼的高标准,吸 引国际知名租户 ? 目前正在实施动迁 ? 68层超高写字楼一栋 ? 浦西又一标志性建筑 ? 造型为市花“白玉兰” ? 瑞安集团总部大楼 ? 办公部分建筑面积170,000sqm ? 商场部分建筑面积50,000sqm ? 预计2012年竣工 ? 动拆迁尚未启动 ? 三四个不同规模的剧场 ? 类似美国百老汇 ? 丰富太平桥地区的功能 ? 尚未动迁 新天地

研究老建筑改造与再生的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8040628.html, 研究老建筑改造与再生的要点 作者:傅劼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13期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13-0080-02 摘要:老建筑的改造与再生问题是现代化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只有在仔细 分析老建筑本身及周边的具体情况后,针对其特点设计合理的改造方案,才能在赋予老建筑新生命的同时,保证老建筑的历史文脉,兼顾经济、合理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重庆雾都宾馆的改扩建项目设计及施工全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了符合现代化城市要求的、合理的老建筑改造方式,以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老建筑;改造与再生;重庆雾都宾馆;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348040628.html,ki.kjycx.2016.13.080 老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的见证,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老建筑,甚至原有地标性建筑被拆除,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污染和城市文脉断裂。这就要求政府不能盲目地拆除老建筑,而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用行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庆雾都宾馆建成于1989年,位于重庆市曾家岩,周围建筑均为20世纪80—90年代的居民区。重庆雾都宾馆曾是与重庆人民宾馆、渝州宾馆等齐名的老牌酒店,是20世纪80年代重庆第二座超过50 m的高层酒店。当前,面临时代的考验,如何用经济、合理的手段使老建筑焕发新的光彩是我们的攻关目标。图1所示为改造前重庆雾都宾馆的立面。 1 老建筑平面改造与再生的理性思考 为了使老建筑的功能为现代化城市所用,必须对老建筑平面功能进行必要的改造。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老建筑改造与再生的策略。 1.1 丰富老建筑功能 很多老建筑都带有很深的历史印记,但是受当时技术和设计思路的局限,没有将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必须为老建筑增加新的服务功能。例如,上海新天地本来是石库门建筑的旧区,通过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增加了商业娱乐功能,现在已经成为集娱乐、餐饮、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步行街,吸引了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1.2 拆除老建筑并适当新建

建筑改造论文

浅谈建筑的改造 摘要:大型枢纽铁路工程交通换乘方式复杂,改造工程程设计要同时考虑既有、改造、新建、规划等问题,以及不同阶段各种交通设施及交通方式的衔接与换乘,同时还要在复杂的控制因素条件下解决既有建筑中滞留的问题,以满足现在以及远期规划的铁路运输流线组织需求。 abstrac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ransfer options of large-scale railway projects, various transfer options, combined with all transport facilit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ll possibilities of design, including preservation, reconstruction, new construction and new planning. in the meantime, the remaining problems of existing buildings should also be solved in the context of complex controlling factor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organizing railway transport circulation in both current and further planning phases. 关键词:铁路客运车站,改造,旅客流线 key words: railway station, reconstruction , passenger circulation 中图分类号:f560.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改造这个词汇在当今的建筑发展上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并且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比如上海的新天地改造,一时成为一种时尚。新天地的改造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

上海传统民居-石库门的发展变迁研究

上海传统民居——石库门的发展变迁研究 7月初,我和课题组同伴先后两次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馆。通过观看馆内的石库门专题资料,大家萌生了研究上海传统民居——石库门的大致意向。这一想法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认可,于是微课题研究逐步展开。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选择石库门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两个主要原因: 1、对石库门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缩影的责任感 刘易斯·茫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石库门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生动演绎,更是上海150多年历史与文化的缩影。丘吉尔也曾说:我们塑造了自己的房屋,而房屋又塑造了我们。石库门“刻录”了上海人生动的世风民情,影响着上海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上海学生,我们理应传承石库门所代表的上海文化,并为保护石库门建筑而做出努力。 2、因石库门生活体验缺乏而导致的好奇心 我和同学们大都居住在上海的第一座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中,老工人新村的建设体现了社区整体规划的先进思想,但住房结构以及由此而营造的生活氛围完全不同于石库门里弄。因此,同学们对这一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建筑式样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对石库门里弄中邻里亲情的真切体验。所以,对“石库门生活好不好玩”的好奇,对“为什么石库门能够成为海派文化象征”的困惑,成为尝试探

索的内驱力。 二、研究思路 研究刚启动时,我们曾提出了比较“高大上”的研究方案。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我们毫无经验,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诸多任务,于是就尝试降低课题研究的要求。我们删除了“感受石库门的建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目标,调整“了解石库门维护、保全工作现状”为“实地走访1—2处代表性建筑,了解石库门的内部结构”。最终,我们的研究目标是:首先,通过参观城市规划馆内的石库门专题资料,了解石库门建筑的兴起、发展和变迁过程。其次,通过实地寻访1—2处现存石库门代表性建筑,了解石库门的内部结构。第三,通过个别访谈和文献学习,形成对改进“石库门文化”教育的若干建议。 还要提及的是,考虑到论文资料的专业性太强,明显超出了六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指导老师决定先自己进行学习,然后向我们讲解石库门相关知识。 三、研究内容 1、石库门的发展变迁 通过规划馆参观和文献资料学习,课题组成员对石库门的兴起、发展及内部结构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由于研究周期短,我们未能针对石库门功能、石库门史实等专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1)石库门的兴起 ●兴起

石库门

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19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承重砖墙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故称“石库门”。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至今还有近40%的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大门采用二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现在,上海注意保存老建筑,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库门里弄被作为近代优秀建筑整组保存。 上海民居有“弄”的称法,其他城市的人甚至读不准这个字的音,其实,“弄”只是有别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称。早期的石库门大多叫弄、里,就是我们常说的“里弄”,又叫“弄堂”。弄堂常用弄、里、坊、村、公寓、别墅等名号,级别逐次提高。后几种又称为新式里弄,居住条件已明显优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配有欧式壁炉、屋顶烟囱、通风口、大卫生间等。 新式里弄住宅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租界内,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构,注重使用功能。新式里弄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库门。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石库门住宅正在逐步消失,替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 上海的住宅石库门文化如果说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上海的民居更广泛的代表了上海的数千年的上海人的住宅文化,他与这座城市一起见证了人世间的沧桑轮回,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沦陷和辉煌从上海南汇、松江、川沙、青浦等地保留的历史上各个朝代各种风格的民居,他向人们展示了他曾经有过的风采,同时揭开了上海民居文化的奥秘。 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移民城市,所以他在民居建造风格上,明显存有南北各地的痕迹,上海的民居从其座落造型更象北京的四合院,其中那些富贵人家的风格布局更接近于江南园林,其内在结构与宙宇宫廷也有相似的地方,门前石狮、石鼓、石麒麟,园内石松、石笋、石锁、石敢当室内客堂(大厅)更是雕梁画柱一派富丽堂皇。如果点上一柱香,再来点江南丝竹那真是烟雾绕梁仙乐满堂。 上海的民居按房间的多少分别用数字来表示一般只称单数,有三间堂、五间堂、七间堂、九间堂也有按坐落造型称的如四合院式U字型的上海人叫做绞圈,也有按坐落进深称的一字

新天地,田子坊改造

卢湾石库门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新天地、田子坊 一、改造背景 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的背景下,上海的旧城改造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纵观上海过去和当前的旧城改造,从小规模渐进式成套改造到成片拆旧建新式改造,到注重城市历史风貌、局部保留改造,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改造模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的加深,旧城改造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上海,历史风貌的保护是上海旧城更新改造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发展是一个过程,应该让后来者看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烙印,这是不能割裂的城市文脉。在上海,保存着大片石库门街区,既是上海建筑文化的代表和城市建设的一笔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难题之一。石库门曾经庇护了六成的上海人,浓浓的“石库门情结”,凝结的是上海的风俗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石库门居住区已成为城市中居住环境较差的部分,成为上海老城区改造的主要对象。正是石库门这样的特色建筑的改造,也让上海的城市更新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模式,让城市的形态更加丰富和多彩。新天地和田子坊就是在城市更新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相结合的两个典型代表。 新天地 一、石库门建筑的简介 石库门建筑因其最外之门选用石料为门框,故称石库门。石库门布局和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洋建筑的特征,它选用黑色厚重的木料为外门扇,单体平面及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院落式住宅,有天井、客堂、厢房、灶间、晒台。石库门门框上欧式的花纹,欧式的屋顶,排联式的结构,都是西洋建筑的特征。石库门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也是华洋混居的开始,这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地方文化,上海石库门的生活方式引出了弄堂文化,也影响了上海人的群体性格。海派文化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石库门上。 二、上海新天地的改造背景 太平桥地区是卢湾区历史上发展较早的地区,房龄较长,环境较差,该地区从“九五”时期开始就列入了卢湾区的重点改造地区。太平桥总体开发项目规划占地51公顷,上海新天地位于太平桥规划改造地区,项目于1998年正式启动,范围在黄陂南路以西、马当路以东、太仓路以南、自忠路以北,占地约3万平方米。 上海新天地原有的旧石库门里弄建于20世纪20—30年代,为中共“一大”会址保护区的控制范围,根据“一大”会址的保护要求,周围建筑环境严格控制,以使“一大”会址周围原有的历史风貌、街坊格局得以保留,街坊内的建筑高度与容量得到严格控制。“新天地”的名字包含着独特的理念,其中“天”为“一大”合字,又意味老石库门穿越岁月成为明天的新天地。有一句话很贴切地涵概“新天地”这个理念,即让昨天和明天相会在今天。 三、“新天地”项目的保护和利用改造情况 2001年上海新天地建成后,以兴业路为界,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里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从整体上体现新旧建筑对照,中西文化结合,形成“昨天、明天相会在今天”的风格,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内涵和个性。上海新天地旁太平桥公园绿地和人工湖的建成,缓解了上海新天地的车流和人流压力,同时也使上海新天地的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上海新天地在“保护与改造”、“新旧结合”、“中西合璧”等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分类保护和改造。对于既不属于优秀历史建筑又不属于危棚简屋的石库门里弄,规划和建设者创造性地保留石库门建筑外貌,规划增加了新建筑、新空间和新景观,创造了富有时代动感的特色,使历史环境与现代特色相得益彰。上海新天地建成后,石库门建筑内的空间从私有变为公共空间,从而使更多人能感受石库门文化的过去、参与它的现在、见证它的未来。 四、传承历史,走向未来—新天地的改造模式分析

上海居住建筑传统和特色

上海居住建筑传统和特色 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是十分独特的,它在中国近代城市建筑发展史中扮演了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角色,它使得中国近代建筑丰富多彩,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上海城市建筑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可以 说是中外文化的融合,这一点在素有“万国 建筑博览”之称的外滩上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 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大厦 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风采。 谈到上海传统居住建筑,我认为一定有 几个关键词,那就是里弄,里弄建筑,石库 门等等,每一幢独具神韵的老房子都是一道 道美不胜收的风景。 里弄是上海城市历史的最佳记忆,是上海所独有的产品,里弄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在它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绝大部分的上海百姓生与斯长于斯,它是上海市民聚居的基本生活单位,是上海人都市生活的独特背景,是上海人心目中极具生命力的“家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上海租界出现了里弄建筑,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升华和变异,但它没有摒弃传统,而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特色,里弄建筑充分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中中西方文化互相交融的性格特征,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这些里弄建筑的出现和一个世纪前上海的殖民地历史背景有着深切的关联。 里弄建筑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1860年后,太平军 向上海推进,苏南,浙西的难民大批流入租界避难, 致使租界的人口急剧增加,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为解 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租界当局动员发展商尽快兴建住 宅,里弄建筑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低层院落式住宅在 资本主义新条件下的变种,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在小 块的私有土地上建造一些密集的、低层的、独门独户 的出租住宅,逐渐由原来的三合院住宅演变成联立式 住宅。设计师将欧洲的简易联立式住宅和具有中国传 统民居形式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相结合,在一条纵轴上 依次展开,前后排排伸展,创造出这种中西合璧的新 建筑样式的里弄住宅,一般规模不大,在十到二十个单元。这种住宅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里弄建筑的“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为迎合居民追求安全、气派的需求,租界内的中外开发商在住宅的“门”上大做文章,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既坚固、又显身份,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缀一对铜制门环,以显不可侵犯之势;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深得上海人青睐,这种里弄建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石库门”了,这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

“台湾省”教学实录-模板

“台湾省”教学实录 〔引入〕 1、出示小黑板,问:这是我国哪个岛屿?学生回答后(板书:第5节台湾省)。 2、大家看台湾面部轮廓象不象只香蕉?学生回答。 3、这只香蕉形岛屿,以美丽富饶闻名于世,它到底美在哪里、富在何处呢?这一节课,就由我来给大家当导游,带领大家去神游台湾,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和富饶。通过这四十五分钟短暂的游览,希望大家对台湾自然资源和物产的名称及其分布、台湾人口、民族和主要城市有所认识。 〔讲授新课〕 〔在出发之前,我们来作点准备工作,先了解一下台湾的概况〕 〔板书〕一、概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台湾省的肌体构成〕 〔板书〕1、范围 在小黑板空白图上边讲边填: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处在东海与南海航线的要冲,位置重要)、钓鱼岛等岛屿,个儿不大,3.63万平方千米,仅占全国总面积的0.4%,而台湾岛就占3.58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显然,应当是我们游览的重点。 〔过渡句〕那台湾岛到底家安在哪里的呢? 〔板书〕2、位置 (1)读教材85页图,抽学生讲,教师在空白图中填:东——太平洋;西——台湾海峡(大陆上——福建省);北——东海;南——南海。 (2)抽学生回答读图题第3题,然后教师总结:台湾岛家安在我国大陆东南100多海里的海面上,太平洋与台湾海峡之间,与福建省翘首相望,离大陆很近(板书——近)。 (3)抽学生回答读图题第4题,教师总结: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其纬度低(板书——低)。 〔过渡句〕我们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两方面了解了台湾岛的家住地,下面我们再来察看一下台湾岛的地形。 〔板书〕3、地形

(1)从教材第85页台湾地形剖面图上看,哪一种地形最多?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多山),在空白图上边画边讲:画中央山脉,这是台湾的“背脊梁”、“屋脊”;画玉山,其最高处玉山峰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北回归线经过这里(画▲符号);画阿里山,拥有森林、云海、日出三大奇观;画台东山,书上称海岸山,是因为它处在东部沿海。这四列山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第3册给大家讲的我国东北——西南走向山的最东边一列,叫台湾山脉(学生回答)。 (2)除了山地,台湾还有几种地形呢?——西部是平原、丘陵。 (3)大家再观察一下,台湾岛东西两面谁高谁低?学生答后教师总结:西高东低(板书),这刚好与大陆地势特征相反。 〔过渡句〕旅游出发前,大家肯定都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衣服是多穿还是少穿?带不带雨伞?这就很有必要让我们了解一下台湾的气候。 〔板书〕4、气候 (1)北回归线横穿,纬度低,得到的热量多,气温高,因此具有暖的特征(板书——暖)。 (2)四周邻海,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降水丰沛,因而又具有湿的特征(板书——湿)。这里有我国的“雨极”——火烧寮(学生回答)。 (3)可见,台湾既暖且湿,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大家用不着带太多的衣服,到是很有必要拿上一把小雨伞。 〔过渡句〕由上观之,台湾岛自然条件优势,环境舒适,在这舒适的环境中,又有哪些资源呢? 〔板书〕二、宝岛 1、台湾被称为宝岛,它到底有哪些宝呢?学生速看书回答后教师边讲边板书(林、粮、糖、茶、矿、水力、水产、海盐)。 2、打出幻灯片,对照小黑板图和书P86图逐个剖析。“森林宝库”——重要林区“樟脑之乡”——世界第一“海上米仓”——水稻“中国甜岛”、“东方糖库”——甘蔗、蔗糖“水果之乡”——香蕉、菠萝“茶叶之乡”——茶种多矿产——金、铜;煤、石油、天然气;硫磺水力——河短流急,水力丰→日月潭水电站水产——渔场优良海盐——“东南盐仓” 3、林:台湾岛上一半以上的地盘为植被覆盖,是我国植被覆盖率最高的省,拥有大片原始森林,树种繁多,林区中随处可见2000——3000岁高龄的树爷爷,身材魁梧,要十多个你们这样的小少年才能围抱起来,这里有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是我国东南部的“森林宝库”,重要林区。 林中樟树最多,是世界罕见的最大樟树带,是我国樟脑的主要产区,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