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铅分离技术

铜铅分离技术

铜铅分离技术

铜、铅分离技术一般为铜铅的混合精矿分离,先脱药,再优先浮选。脱药方法:机械法,再磨脱药,搅拌洗涤脱药,Na2S脱药,活性炭吸附脱药,加温,焙烧等。1、抑制铅浮铜适用于次生铜矿,Cu2+离子溶解较多不易抑制的情况。抑制铅:诺克斯试剂(K2CrO4+KCrO2)和Na2S配合使用;或氧硫法:1)SO2(或亚硫酸)+淀粉;2)亚硫酸,硫化钠;3)硫代硫酸钠+三氯化铁或硫酸亚铁;4)碳酸钠十硫酸亚铁。2、抑制铜浮铅适用于原生铜矿。捕收剂:黄药、黑药,PH值9~9.5,用CaO调整。抑制剂:氰化物及其替代抑制剂。或加温脱药抑制铅40~70℃(PH值≤7)。

铜硫分离技术

铜硫分离技术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铜硫分离技术 一、石灰法 石灰是抑制黄铁矿的常用抑制剂。采用石灰法进行铜硫分离时,矿浆pH值或矿浆中的游离的CaO含量能明显地影响分离效果。一般规律是,处理含黄铁矿量多的致密铁矿。对含黄铁矿少的浸染矿,pH值在9左右就能浮铜抑硫。 二、石灰+氰化物法 对于浮游活性大的黄铁矿,用石灰加氰化物法抑制是有效的。但由于氰化物有剧毒,会污染环境,因此人们力图用别的方法如石灰加亚硫酸法取代之。 三、石灰+亚硫酸法 这种方法是广泛使用的无氰抑制黄铁矿的方法。对于原矿含硫、含泥高或黄铁矿浮游活性较大不易被石灰抑制的铜硫矿石,可采用石灰加亚硫酸(或SO2)抑制黄铁矿进行铜硫分离。此法的关键是要根据矿石性质控制合适的矿浆pH值及亚硫酸(SO2)的用量,并注意适当的加强充气搅拌。有实验研究指出,在pH=~7的弱酸性介质中,采用石灰加亚硫

酸法抑制黄铁矿较有效。此法与石灰法比较具有操作稳定,铜指标好,硫酸等活化剂用量低等特点。 四、加温氧化法 对于比较难处理的铜硫混合精矿可用此法。此法可分为加石灰或不加石灰的蒸汽加温法,都可以加速黄铁矿表面的氧化,使黄铁矿受到抑制。如某公司加石灰调整pH=11,再用蒸汽加温到60~70℃,获得了良好分选效果。 在铜硫分离浮选中,有人还做过石灰加腐殖酸钠的研究,也取得了显着的分选效果。另外,采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或捕收剂的混合用药,不仅可以减少抑制剂和活化剂用量,而且操作稳定。如某选矿厂用丁基黄药加丁胺黑药或丁基黄药加OSN-43的混合用药,其结果大大提高了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 被抑制的黄铁矿活化时,为了节省硫酸、硫酸铜、碳酸钠或二氧化碳气体等活化剂的用量,浮铜尾矿可先用水力旋流器浓缩,脱除一部分高碱度泥浆水,然后再加新鲜水稀释。

硫化钠在铜铅分离中的应用

黄铜矿和方铅矿常常伴生,且可浮性相似,分离难度大,因此在铜铅等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分离中,通常对硫化铜铅矿物进行混浮,得铜铅混合精矿,再对其进行脱药、抑制、浮选分离。脱药的方法主要有机械脱药、化学及物理化学脱药以及特殊脱药法;铜铅分离的有效抑制剂主要有重铬酸盐(抑铅浮铜)、氰化物(抑铜浮铅)等;捕收剂通常用Z-200。在本试验中,对经过黄药浮选的铜铅混合精矿采用硫化钠进行脱药,以低毒混合药剂DW 为抑制剂,Z-200为捕收剂对矿物进行浮选试验,最终实现铜铅分离。 目前,铜铅分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高效、低毒(甚至无毒)抑制剂以及抑制剂与矿物作用的机理上,对脱药过程理论研究很少。本试验采用紫外吸光光度法和溶液化学的方法对硫化钠的脱药机理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矿样 试验所用的黄铜矿和方铅矿分别取自湖南辰州矿业和广东凡口铅锌矿,矿样破碎后经手选除杂、瓷球罐磨碎、振动筛筛分,取-200目粒级矿样做单矿物试验和配矿试验。试验所用矿样纯度方铅矿为92.35%、黄铜矿为72.65%,主要杂质萤石和方解石对矿石性质影响很小。 (二)试验药剂及设备 试验用2#油、Z-200为工业级,丁黄药、Na2S为分析纯,试验中采用NaOH做pH 调整剂。混合药剂DW是由一种分析纯的无机药剂和两种工业级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三)试验方法 1、单矿物浮选试验 浮选试验在XFG型挂槽浮选机上进行,由捕收-脱药-抑制-捕收4个步骤组成。每次称取2.0 g矿样,用超声波处理15 min后,澄清,倒掉上层液体,按图1流程进行单矿物试验。泡沫产品和槽内产品分别经过过滤、烘干、称重并计算回收率。

铜硫矿的浮选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硫矿的浮选 铜硫矿是我国主要的铜矿类型之一,其矿床属多含铜黄铁矿床和含铜矽卡岩矿床,分布较广。如安徽铜陵、甘肃白银、湖北大冶及江西永平等地区。 铜硫矿有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和浸染状含铜黄铁矿两种。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的特点是,矿石中主要是黄铁矿,脉石矿物很少;浸染状含铜黄铁矿中,铜和铁的硫化物含量都低,而且是以浸染状分布于脉石中。一、铜硫矿的浮选流程(一)优先浮选:一般是先浮铜,然后再浮硫。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矿石中黄铁矿的含量相当高,常采用高碱度(pH=11~12,CaO 含量=600~800g/m3)、高黄药用量的方法浮铜抑硫,其尾矿中主要是黄铁矿,脉石很少,所以尾矿便是硫精矿。浸染状含铜黄铁矿,浮铜后的尾矿还要浮硫,为了降低浮硫时硫酸的消耗,浮铜时应尽量在低碱度的条件下进行。(二)混合浮选:对于原矿含硫较低,铜矿物易浮的铜硫矿石选用这种流程较有利。一般先在中性介质(pH=7 左右)中进行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加石灰在高碱性矿浆中进行铜硫分离。(三)半优先混合-分离浮选:此种流程的特点是以Z-200、OSN-43 等选择性好捕收剂,先浮出易浮的铜矿物,得到部分合格铜精矿,然后再进行铜硫混合浮选,所得铜硫混合精矿再进行铜硫分离。该流程优点是避免了高石灰用量对易浮铜矿物的抑制,达到能收早收的目的;同时也大量不需消耗大量的硫酸活化黄铁矿。当然,对难选铜硫矿,从磨浮流程来说,采用阶段磨浮流程更为有利。如采用粗精矿和混合精矿再磨再选,中矿再磨返回或单独处理等方法,已在国外许多选厂所采用。二、铜硫分离对铜硫矿石无论采用哪一种浮选方案,都存在一个铜硫分离的问题,分离的原则一般是浮铜抑硫。(一)石灰法:石灰是抑制黄铁矿的常用抑制剂。采用石灰法进行铜硫分离时,矿浆pH 值或矿浆中的游离的CaO 含量能明显地影响分离效

铜硫分离技术

铜硫分离技术 一、石灰法 石灰是抑制黄铁矿的常用抑制剂。采用石灰法进行铜硫分离时,矿浆pH值或矿浆中的游离的CaO含量能明显地影响分离效果。一般规律是,处理含黄铁矿量多的致密铁矿。对含黄铁矿少的浸染矿,pH值在9左右就能浮铜抑硫。 二、石灰+氰化物法 对于浮游活性大的黄铁矿,用石灰加氰化物法抑制是有效的。但由于氰化物有剧毒,会污染环境,因此人们力图用别的方法如石灰加亚硫酸法取代之。 三、石灰+亚硫酸法 这种方法是广泛使用的无氰抑制黄铁矿的方法。对于原矿含硫、含泥高或黄铁矿浮游活性较大不易被石灰抑制的铜硫矿石,可采用石灰加亚硫酸(或SO2)抑制黄铁矿进行铜硫分离。此法的关键是要根据矿石性质控制合适的矿浆pH值及亚硫酸(SO2)的用量,并注意适当的加强充气搅拌。有实验研究指出,在pH=6.5~7的弱酸性介质中,采用石灰加亚硫酸法抑制黄铁矿较有效。此法与石灰法比较具有操作稳定,铜指标好,硫酸等活化剂用量低等特点。 四、加温氧化法 对于比较难处理的铜硫混合精矿可用此法。此法可分为加石灰或不加石灰的蒸汽加温法,都可以加速黄铁矿表面的氧化,使黄铁

矿受到抑制。如某公司加石灰调整pH=11,再用蒸汽加温到60~70℃,获得了良好分选效果。 在铜硫分离浮选中,有人还做过石灰加腐殖酸钠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分选效果。另外,采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或捕收剂的混合用药,不仅可以减少抑制剂和活化剂用量,而且操作稳定。如某选矿厂用丁基黄药加丁胺黑药或丁基黄药加OSN-43的混合用药,其结果大大提高了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 被抑制的黄铁矿活化时,为了节省硫酸、硫酸铜、碳酸钠或二氧化碳气体等活化剂的用量,浮铜尾矿可先用水力旋流器浓缩,脱除一部分高碱度泥浆水,然后再加新鲜水稀释。

铜硫矿的浮选方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硫矿的浮选方案 常用的浮选流程有三种: (1)优先浮选。一般是先浮铜然后浮硫,对于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常采 用高碱度(矿浆中游离CaO 含量高达800~1000g/mportant; word-wrap: break- word !important;”>3)高黄药用量的方法浮铜抑制大量的黄铁矿,其尾矿就是黄 铁矿精矿。对于浸染状铜硫矿石优先浮铜后的尾矿还要再浮硫。为降低浮硫时 活化剂硫酸的用量及保证安全操作优先浮铜时尽量减少硫化铁矿的抑制剂(石 灰)的用量,即尽量采用低碱度工艺条件。 (2)混合浮选流程、铜硫矿物在弱碱性(游离CaO 含量100~150g/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3)矿浆中进行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加石 灰在高碱性矿浆中进行铜硫分离。对于原矿含硫较低,铜矿物易浮的矿石采用 此流程较有利。 (3)半优先混合分离浮选流程,是采用选择性好的Z200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酯105 等药剂作为半优先浮铜作业的捕收剂,先浮 出易浮的铜矿物,得到部分合格精矿,然后再进行铜硫混合分离浮选。这种流 程的优点是不需要石灰来抑制黄铁矿,防止了高石灰用量对易浮铜矿物的抑 制,选硫时亦不需要大量硫酸来活化黄铁矿。药剂及流程结构合理,操作稳 定,生产指标比前两种流程均好。 对于难选铜矿石,采用阶段磨浮流程较有利,如粗精矿再磨再选,混合精矿 再磨再分离浮选,中矿再磨单独处理等方法广为利用。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国内铜硫浮选分离研究现状_李宗站

Ser i a l N o .491M arch .2010 现 代 矿 业 M ORDEN M I N I NG 总第491期 2010年3月第3期 李宗站(1984-),男,硕士研究生,255000山东省淄博市。 #综合述评# 国内铜硫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李宗站 刘家弟 王振玉 朱仁峰 (山东理工大学) 摘 要:叙述了铜硫矿石特性和铜硫浮选分离工艺的现状,结合国内的工业应用情况,阐明了铜硫浮选分离在流程和药剂方面的研究,指出了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难点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铜硫矿石;铜硫分离;浮选 中图分类号:T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82(2010)03-0012-04 D o m estic R esearch St atus on F lot ation Separation of Cu -S Li Zongzhan L i u Ji a di W ang Zhenyu Zhu Ren feng (Shandong U niversity o fTechno logy) Abst ract :The characteristi c s o fCu -S o res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 fCu -S fl o tation separa ti o n techno-l ogy are descri b ed ,and the research on fl o w and reagen t of Cu -S flotation separation are clarified co m bine w it h do m estic industry application situati o n ,research difficulties and d irection ofCu-S flotati o n separation are po i n ted ou.t K eyw ords :Cu -S ore ;Cu -S separation;F l o tation 目前我国生产的铜主要取自黄铜矿,其次是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这些铜矿石中铜硫共生是 普遍的结合形式。而铜硫矿石的浮选是获取铜金属的重要加工环节,它主要是将硫化铜矿物与硫化铁矿物及脉石分离。因此,铜硫分离成为铜硫矿石浮选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1 铜硫矿石特性 铜硫矿石系指可供选矿回收的目的矿物有硫化铜矿物和硫化铁矿物的矿石。铜硫矿石主要产于含铜黄铁矿矿床,少数在矽卡岩铜矿床中。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铜蓝、辉铜矿等,其次为闪锌矿、胆矾、铅矾及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其次为绿泥石、石膏、碳酸盐类矿物。矿石产于矽卡岩矿床时,脉石矿物则以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矽卡岩造岩矿物为主。矿石中的铜含量及铜矿物组成与矿床的氧化程度关系密切:氧化带含铜低,次生带含铜较高,原生带含铜最高。 按照矿石结构,铜硫矿石可分为块状含铜黄铁 矿和浸染状铜硫矿石两大类。块状含铜黄铁矿的有用矿物含量很高,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矿石。其特点是铜矿物和黄铁矿的集合体呈无空洞的致密状,矿物无方向的紧密排列,有用矿物的集合体含量达70%以上,铜矿物在黄铁矿中粗细不均匀分布。矿石中除铜和硫外,还有可综合利用的锌、镉、铅、硒、锗、金、银等。浸染状的铜硫矿石含黄铁矿较少,一般是10%~40%,铜矿物和黄铁矿粗细不均匀地浸染在脉石中,部分铜矿石与黄铁矿紧密共生,并呈粒度较大的集合体产出 [1] 。 2 铜硫浮选分离方案、流程及药剂2.1 铜硫浮选分离主要方案 铜硫浮选分离方案主要有3种:1石灰法:在石灰造成的强碱性介质中抑制黄铁矿,多用于黄铁矿等比较容易抑制的矿石;o石灰+氰化物法:适用于黄铁矿活性较大,不易被石灰抑制的矿石,对抑制后的黄铁矿,可采用降低p H 值及添加硫酸铜的方法来活化;?加温法:用于难分离的铜硫混合矿石,加温可加速黄铁矿表面氧化,抑制黄铁矿[2] 。 2.2 铜硫浮选分离流程 铜硫浮选的原则流程可归结为以下5种。

铜硫分离技术精选文档

铜硫分离技术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铜硫分离技术 一、石灰法 石灰是抑制黄铁矿的常用抑制剂。采用石灰法进行铜硫分离时,矿浆pH值或矿浆中的游离的CaO含量能明显地影响分离效果。一般规律是,处理含黄铁矿量多的致密铁矿。对含黄铁矿少的浸染矿,pH值在9左右就能浮铜抑硫。 二、石灰+氰化物法 对于浮游活性大的黄铁矿,用石灰加氰化物法抑制是有效的。但由于氰化物有剧毒,会污染环境,因此人们力图用别的方法如石灰加亚硫酸法取代之。 三、石灰+亚硫酸法 这种方法是广泛使用的无氰抑制黄铁矿的方法。对于原矿含硫、含泥高或黄铁矿浮游活性较大不易被石灰抑制的铜硫矿石,可采用石灰加亚硫酸(或SO2)抑制黄铁矿进行铜硫分离。此法的关键是要根据矿石性质控制合适的矿浆pH值及亚硫酸(SO2)的用量,并注意适当的加强充气搅拌。有实验研究指出,在pH=~7的弱酸性介质中,采用石灰加亚硫

酸法抑制黄铁矿较有效。此法与石灰法比较具有操作稳定,铜指标好,硫酸等活化剂用量低等特点。 四、加温氧化法 对于比较难处理的铜硫混合精矿可用此法。此法可分为加石灰或不加石灰的蒸汽加温法,都可以加速黄铁矿表面的氧化,使黄铁矿受到抑制。如某公司加石灰调整pH=11,再用蒸汽加温到60~70℃,获得了良好分选效果。 在铜硫分离浮选中,有人还做过石灰加腐殖酸钠的研究,也取得了显着的分选效果。另外,采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或捕收剂的混合用药,不仅可以减少抑制剂和活化剂用量,而且操作稳定。如某选矿厂用丁基黄药加丁胺黑药或丁基黄药加OSN-43的混合用药,其结果大大提高了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 被抑制的黄铁矿活化时,为了节省硫酸、硫酸铜、碳酸钠或二氧化碳气体等活化剂的用量,浮铜尾矿可先用水力旋流器浓缩,脱除一部分高碱度泥浆水,然后再加新鲜水稀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