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转换

对比语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转换
对比语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转换

对比语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转换

[摘要]该论文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剧,以及片名入手,说明识别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双语知识的兴趣,熟悉两种文化,提高文化修养,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健词]双语知识语言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文化是语言流动的大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学习英语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我们鼓励学生积累单词、短语的同时,还必须引导他们熟悉两种文化背景,提高文化修养,否则光有单词量,对理解全文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全面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电影、电视是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观众之多,影响之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望尘莫及的。一部好的影视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与其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有着直接的关系。

片名,是影视片的品牌商标,在众多的影视广告海报上,片名都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它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优秀的影视片名,与文学名著的书名一样,应简洁凝炼地概括影视片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好的片名与好内容的完美统一,能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影视片名的翻译,虽属雕虫小技,但要译好却实属不易。它与书名的翻译一样,译名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观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况且由于影视观众的广泛性,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片名的翻译又有别于书名的翻译,它更需讲求译名的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雅俗共享、文情并茂的译名,不仅要能吸引观众,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而且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精品,令人难忘,耐人寻味。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对其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对其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谈语言对个人与民 族精神的影响 吕庆文 文学院汉教一班201312115119 摘要:洪堡特突破语言研究的框架,从语言内在着手和精神的联系。并以儿童习得语言为等事例为材料分析语言的创造性特征,研究范围从个人延伸到民族,提出了语言类型划分的标准。 关键词:洪堡特语言学精神民族语言创造性特征 洪堡特是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对其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是他作为语言学家的最主要代表作,被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布隆菲尔德誉为“第一部关于普通语言学的巨著”。在这本书里,洪堡特详尽地阐述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使用一种语言的个人与民族的相互关系,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形式等等。在这本书中最大的亮点,是洪堡特提出了语言和人类精神存在关系这一论点。 洪堡特注意到:语言处在人与世界之间,人必须通过语言并使用语言认识世界。他认为,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会把某种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入自己的语言,从而在语言中形成一种特殊的“世界观”,这种语言的“世界观”反过来又可能制约着人们的非语言行动。 现在普遍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或表达思想的工具。然而,当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时,语言是否参与了思想的形成过程?由洪堡特提出的语言“世界观”明确阐明了这一问题。“可知事物的总和是一个有待人类精神耕耘的领域,它存在于所有语言之间,独立于任何语言;而人只能以自身的认知和感知方式,即通过一条主观道路接近这一纯客观的领域。”这里提及的“一条主观的道路”就是指语言。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但它不是简单的自然有机体,而是人类的一种官能,语言具有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并认为认知功能才是语言的本质功能。 从研究目标入手,洪堡特在理论上是一个怀有远大理想的人文主义者,他的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5115895.html,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子结构 【作者简介】张俊娜,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对比分析理论概述 归纳对比分析时Theo Van Els指出:对比分析有助于分析母语和所学外语的异同,从而能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为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材料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强调的重点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上,正如Lado所言: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比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学习重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排除母语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子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实例,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促进英语的学习。 1.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因为英汉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按照汉语逐字翻译为相应汉语。英汉词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词语搭配。英汉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词语搭配,避免两种语言词语搭配的混淆。例如,“看书”的看应翻译成“read”而不是“watch,look”,又如汉语的“开”,通常翻译为“open”,但“开”同时有很多含义:开始,举行,等,如:开门( open the door),开会( hold a meeting),开业( start a business),开公司( form a company)。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义与应用,总结英语的搭配规律,整体记忆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语言学概论试题a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 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 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 2.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 A.功能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认知语言学 D.结构语言学 3.下列关于舌尖元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音时舌面不起主要作用 B.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 C.没有圆唇音和不圆唇音的区别 D.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舌尖元音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组是() 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 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C.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D.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 6.下列各组合成词中,每个词都包含粘着语素的一组是() A.偷袭赠送 B.买 卖肤浅 C.老人初五 D.蔬 菜电器 7.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重叠词的一组是() A.爸爸星星娃娃 B.听听个个次次 C.~乎乎 ~甸甸 ~兮兮 D.姥姥狒狒蝈蝈8.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B.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C.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 D.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 9.英语名词lab(实验室)原来的形式是laboratory,这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A.直接成词 B.变形成词 C.变性成词 D.逆序成词 10.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A.附加 B.屈折 C.异根 D.零形式 11.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 B.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 C.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D.使用虚词来表现语法意义属于词法手段 12.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正词组 B.动补词组 C.动宾词组 D.向心词组 13.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型类是主谓句 B.句式类是把字句 C.功能类是陈述句 D.繁简类是单句 14.“年龄”和“岁数”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感情色彩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 A.音位文字 B.音节文字 C.语素文字 D.意音文字 16.在下面的几种古老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腓尼基文字 B.苏美尔文字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期末考试资料 - 副本

一引入 1.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谈谈自己的想法并举两个例子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1989: 27) 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奥德林 Keen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L learning. 对两种语言相似与相异点的敏锐意识能促进外语学习。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Morphological transfer (词形迁移)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在汉语中,名词和动词都没有形态变化。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Collocation transfer (搭配迁移)The noun renkou,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Population的汉语对应词“人口”在汉语中可以用前置数词来修饰。 3.中文的竹式结构,英文的树式结构能够举例说明 从前这里有一个渔村,村里住着十户人家,这十户人家全靠打鱼、种地为生,生活艰苦,但很安宁。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得了绝症后,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The chunks of a sentence seem to be connected and yet separated, like sections of a bamboo linked by the joints and ye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ained.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China plays in world affairs a role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Jimmy Carter Branches and sub-branches : Adverbials and attributes Trunk line: S + V + (O)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 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 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

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 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 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从研究目的来看, 应当以汉语为主体,即以解决汉语本土问题、创立现代汉语语言理论为主, 象早期的马建忠、赵元任、王力一样。因为汉语的特征阐述清楚了,其他诸如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语言学体系来看, 汉语应当借鉴英语语言理论和语法体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先汉语而建立语言理论体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从语言的发生学或语言哲学来看, 英汉语的同大于异。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直接建立在人类思维本质的基础即逻辑上的[7]。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到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最早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ries和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以“各种语言是可比较的”这一假设为基础,以发现两种语言中二值对立(对比)的类(typologies)为其研究目标。对比分析可以归属为中介语研究、语言应用研究以及双语研究。对比分析即属于理论语言学,又属于应用语言学,以后者为主。对比分析的心理基础是迁移理论、学习理论中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14商贸英语2班15 吴楚楚摘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1、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2、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3、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构向线形结构的转换可初步归纳为一种句子结构的“分散”,即从有主干变为无主干,焦点变为散点,由层层相扣(内包)变为句段相承的疏散铺排。汉译英则相反,是一种句子结构的“聚合”,即变松散为紧密,分主次,抓焦点,将铺排的句读纳入一定的构架之中。[4]

2003级语言学概论试题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试卷 一请解释下列术语(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语文学2语流音变3形态4语法的递归性5仿译词二请用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本题共10分):(选自贾岛《寄李存穆》)闻道船中病,似忧亲弟兄。 信来从水路,身去到柴城。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汉语中的“房子坏了”中“房子”一词可以用“道路、轮胎、衣服”替换,这几个词之间的关系是() ①组合关系②对立关系③聚合关系④互补关系 2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的是()。 ①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②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③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④萨丕尔的《语言论》 3幼儿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形成是在()。 ①成人句阶段②电报体阶段③双词句阶段④单词句阶段 4以下对辅音[ts]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②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③舌尖前、不送气、浊、塞擦音④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5语言符号的本质是()。 ①任意性②线条性③约定俗成④简便化 6汉语拼音ɡuāi中的韵腹ɑ是()。 ①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②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③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④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7汉语普通话中的“xióngwěi”(雄伟)所含音素的数目是 ①5个②6个③7个④8个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产生()的语言内部的原因。 ①社会方言②地域方言③独立语④孤立语 9藏语、维吾尔语、法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 ①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②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

③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④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10汉藏语系诸语言表示语法关系多用(),这是它们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之一。 ①声调②重音③词序和虚词④词的形态变化11在北京话中,“土改”念成“涂改”,这种语流音变现象叫做()。 ①弱化②同化③异化④脱落 12对《儿女英雄传》的语言进行研究,属于()。 ①历史语言学②历史比较语言学③共时语言学④社会语言学 13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 ①语系语族语支语群②语系语族语群语支 ③语族语群语系语支④语族语系语支语群 14英语中的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写作swollen,后来写作swelled。这是由( )造成的。 ①人为因素②类推作用③误写④别字 15下列汉语句子中,具有“进行体”意义的是()。 ①他们喝了酒。②他们喝过酒。③他们吃酒。④他们喝着酒。四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汉语的“徘徊”是()。 ①一个语素②两个语素③单纯词④复合词⑤联绵词 2以下发音器官属于口腔中的主动发音器官的是 ①上齿②上腭③小舌④声带⑤软腭 3有些语言的动宾结构的语序是宾语在动词前面,属于这种情况的语言有 ①汉语②日语③法语④德语⑤彝语 4语言学的发源地有()。 ①中国②埃及③印度④英国⑤希腊—罗马 5以下语言都来自日尔曼语的是() ①丹麦语②西班牙语③葡萄牙语④挪威语⑤英语 五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空1分): 1波兰医生于1887年创造的是比较成功的国际辅助语。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 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

内容 一、引言 二、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2.综合语与分析语 3.刚性与柔性 4.形合与意合 三、课堂篇 四、疑惑篇 五、结语

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 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词根语词根语又称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词根语,如“我喜欢他”中“我”是主语,“他”是宾语,主要取决于词序;“买菜”是述宾结构,“买的菜”是偏正结构,主要取决于虚词。除汉语外,数词根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语言的模糊性】所谓模糊性,是指类与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过渡的。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都是逐渐过渡的。日常语言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都普遍存在着模糊性。其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假如不使用模糊词语,只使用明确词语,语言交际肯定难以顺利进行。【语言的生成性】所谓语言的生成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语言符号的这种生成性特征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动物的“语言”就没有这种生成性。语言的生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类推性,二是递归性。 【音位】音位是某种语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音位前后一般用斜线//标记,如/a/。 【音节】音节是一种语言中的音位和音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自然单位。人们可以凭借听觉很容易地把一段语流的发音划分成若干音节。在一个音节内部,哪一种音位在前,哪一种音位在后,在不同语言里相差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音节结构的音位配列规则。 【语义的类型】语义包括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大类。语言意义又可分成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语汇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类。概念意义分为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认知意义和指称意义;附加意义分为评价意义、形象意义、文化意义、语体意义。 【语素及其分类】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最基本的作用是构词,所以又叫词素。语素可从各种不同角度分类。从语音形式上,可分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从语义上,可分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实语素和虚语素;从功能上,可分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如结构范畴、功能范畴、情态范畴。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范畴。词的形态变化是用附加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等方式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体,简称词形变化。 32、韵律特征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语调。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 33、语系语系是按照“谱系分类”的方法,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所分成的不同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反之则属于不同的语系。(2)比如汉语、藏语、壮语、傣语、苗语等是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3)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毘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九大语系。 34、文化局限词语文化局限词语: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京剧”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很多民族中没有相应的事物对应词,只得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气蒸的面包)”把京剧叫做“Peking Opera(北京歌剧)”。而很多外来语如“hot dog(热狗)”、“沙拉(salad)”、“芭蕾(ballet)”等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只好采用直译或音译。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语”。 35、中介语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而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例如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虽然已经可以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但外国人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外语“不地道”,这是因为学习者所用的“外语”只不过是较为高级的中介语。

河北师大《语言学纲要》自测试题2套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纲要》自测试题(A卷) 本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从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初叶建立起来的语言学科是(③)。 ①结构主义语言学②历史比较语言学③实验语言学④认知语言学 2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的是(②)。 ①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②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③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④萨丕尔的《语言论》 4以下不属于中国“小学”范畴的是(③) ①文字②音韵③修辞④训诂 5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①)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 ①1888 ②1945 ③1889 ④1887 7汉语普通话中的“qiūtiān”(秋天)所含音素的数目是(④)。 ①5个②6个③7个④8个 8“甜头”这个词采用的构词方式是(①)。 ①词根加词缀②前缀加词根③后缀加词根④词根加词根 9俄语、朝鲜语、彝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②)。 ①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②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③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④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10汉藏语系诸语言表示语法关系多用(③),这是它们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之一。 ①声调②重音③词序和虚词④词的形态变化 11英语“Mary broke the cup (玛丽打碎了杯子)”和“The cup was broken by Mary〔杯子被玛丽打碎了〕”两句中动词“break(打碎)”的词形变化反映了语法上的哪一种谓词性范畴④ ①人称②时③体④态 12在我国北魏时期实现语言融合的少数民族是② ①匈奴族②鲜卑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 13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① ①语系语族语支语群②语系语族语群语支 ③语族语群语系语支④语族语系语支语群 14一种方言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时,决定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下面方言中,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是(③)。 ①多斯岗方言②北方方言③伦敦方言④四川方言 15下列汉语句子中,具有“进行体”意义的是(④)。 ②他们喝过酒。③他们吃酒。④他们喝着酒。 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在下列对元音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135 )。 ①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不受阻碍②元音都是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音 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 ④发元音时,气流比发辅音时要强⑤发元音时,声带振动 2以下发音器官属于口腔中的主动发音器官的是( 345 )。 ①上齿②上腭③舌根④声带⑤软腭 4词的组合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 12345 )。 ①主谓②联合③偏正④述宾⑤述补 5以下语言都来自拉丁语的是(235 ) ③葡萄牙语④挪威语⑤意大利语 10分,每空1分): 1语音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2 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是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 3 20世纪下半叶,转换生成学派的奠基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4汉语口语不能随着封建社会的统一而统一的主要原因在于语言的渐变性。 5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和词形变化。 6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借用。 7在确定方言身份时,要同时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即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 不属于单纯词的是刚刚(2个词根合成词)。

对比语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转换

对比语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转换 [摘要]该论文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剧,以及片名入手,说明识别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双语知识的兴趣,熟悉两种文化,提高文化修养,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健词]双语知识语言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文化是语言流动的大环境,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学习英语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我们鼓励学生积累单词、短语的同时,还必须引导他们熟悉两种文化背景,提高文化修养,否则光有单词量,对理解全文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全面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电影、电视是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观众之多,影响之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望尘莫及的。一部好的影视片之所以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绚丽多彩的画面外,与其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有着直接的关系。 片名,是影视片的品牌商标,在众多的影视广告海报上,片名都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它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优秀的影视片名,与文学名著的书名一样,应简洁凝炼地概括影视片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好的片名与好内容的完美统一,能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影视片名的翻译,虽属雕虫小技,但要译好却实属不易。它与书名的翻译一样,译名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观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况且由于影视观众的广泛性,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片名的翻译又有别于书名的翻译,它更需讲求译名的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雅俗共享、文情并茂的译名,不仅要能吸引观众,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而且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精品,令人难忘,耐人寻味。

《语言学纲要》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和()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15、()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构成的。 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

[f]-[v] [ts]-[t§] [n]-[l] [y]-[i] [y]-[u] 三、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质 3、音素 4、音标 5、半元音 6、音位 7、音位变体 8、条件变体 9、自由变体 10、典型变体 11、超音质音位 12、音高 13、音强 14、音长 15、区别性特征 16、二合元音 17、复辅音 18、语流音变

英汉句法构造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摘要]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翻译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

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

英汉语言文化比较期末重点

《英汉语言文化比较》讲义 第1讲语言与文化概述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y intertwined. (1) La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 (2) Language is a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Culture manifests itself both in patterns of language and thought, and in forms of activity and behavior.) (3) Language is the stimulus of culture (A flourished languag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2.English speakers are good at abstract thinking while the Chinese are apt to think in terms of images. 3.English speakers prefer analytical thinking while the Chinese prefer comprehensive thinking. 4.English speakers think more in a linear way while the Chinese think more or less in a curving way. 5.According to Whorf hypothesis, “The language that an individual speaks facilitates particular ways of thinking.” 第2讲英汉语发展简史1 1.Based on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形态分类法), English belongs to inflected language (屈折语), while Chinese belongs to isolating language (孤立语). 2.Based on 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结构分类法),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analytic language (分析语). 3.Based on genetic classification (谱系分类法), English belongs to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and Chinese belongs to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4.English is a West Germanic (西日耳曼语支) language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Anglo-Frisian dialects brought to Britain by Germanic invaders. 5.English is a phoneme language (表音文字) and Chinese is an ideographic language (表意文字). 6.The first people in England about whose language we have definite knowledge are the Celts. 7.After the Norman Conquest, English entered the period of Middle English. 8.The period from 450 to 1150 is known as Old English. From 1150 to 1500 the language is known as Middle English. The language since 1500 is called Modern English (1500-1700, early Modern English, 1700 until now, later Modern English). 9.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words and English words: a) Letters in English are like strokes in Chinese. b) Morphemes in English are like radicals in Chinese. c) Chinese associative compounds (会意字) are like English compound words. 第3讲英汉语发展简史2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语法结构上均有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英汉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两种语言背后的中英文化差异。 1、中英文语言结构的语法差异 1.1语篇差异 中文语言结构趋向于意合,思维方式呈螺旋型,不强求于语言形式;英文语言结构趋向于形合,思维方式呈直线型,力求结构上的严谨。中文较少使用连接词,各部分之间靠意思连接,所以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目了然。而英文讲究层次,多在词、短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和关系词,使英语句子、文章更具层次感[1]。中英文两种语言结构在语篇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章策略的差异。 篇章策略(text strategy)是指篇章生产者根据交际目的对组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数(decision parameters) 所作的权衡。中国人写作倾向于采用堆积和重复论断、引用典故和权威、套用成语和谚语的策略;而西方人则强调使用数据和细节、引述个人和常人经历,运用成语、习语则采用掐头去尾、添枝加叶的推陈出新策略。 ⑵语篇模式的差异。 汉民族由于受重综合的思维习惯影响,语篇模式属于典型的东方“螺旋型”(circular/ spiral) [2]。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篇章的主题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曲折起伏、隐喻含蓄方式来阐述。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英语通常“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先概括,后细节”。换句话说,英语语篇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linear) ,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它们把话题、观点、态度从一开始就引入文章,然后用事实说明,先有主题句,后接例证句,而后结尾,语篇模式属于演绎型。 ⑶语篇主题的差异。 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民族通常把主题句(topic sentence) 置于句首, 主题突出,观点清晰,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他们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的作用,突出主观见解,强调主观对客观的判断和态度。因此,英语段落往往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点题,其后内容按直线展开,紧扣中心思想,层层深入,先陈述中心思想,后分点论证说明,展开主题句的内容。与英语不同,汉语的思维模式呈螺旋型, 其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 ⑷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篇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英语是形合式(hypotactic) 语言[3],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短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衔接(overt cohesion) ,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而汉语是意合式(paratactic) 语言,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衔接手段,注重隐性衔接,注重逻辑事理顺序、功能和意义。 ⑸语篇结尾的差异。 汉语式的主体思维主观性强,表现在写作上往往是作者本人给出结论或提出呼吁,结尾强调使用战斗性语言:we must (我们必须) ,we should / should not (我们应该/ 不该) 等。而英语民族强调物我分离,其思维客观、公正,信奉事实胜于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