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560519.html,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万梦君

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7年第04期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民办高职院校现有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过分强调特色,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理念的非规范化,人才培养偏离社会需求,办学效益堪忧。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创新路径: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自身的积累和提炼办学特色;民办高职院校需要深入研究办学理论,找准办学定位;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市场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国家财政力度的支持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转变人才招聘观念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民办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08-0055-04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依照国家制定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面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等学历教育学校。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民办高职院校大多选择董事会作为学校的决策机构。董事会成员包括出资办学者、校长、专家等。二是民办高职院校课程及专业的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发展战略和以竞争为手段的专业发展机制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成长的最有力保障。三是民办高职院校师资聘任的灵活性。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境况并不乐观,其办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正严重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是推进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关键。

一、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对于办学模式概念的认知呈现非标准化,各学者还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和界定。潘懋元和邬大光把办学模式定义为:以历史条件为前提、办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创办学校而逐渐形成的较规范化结构形态和办学运行机制。董泽芳从要素的角度出发,将办学模式界定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与一定办学理念支配下形成的,包括办学目标、投资方式、办学方式、教育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内的具有某些典型特征的理论模型或操作式样”。田玉兰等人认为,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它是有关办学体制、投资机制、管理体制与高校之间形成的相对问题的权力结构和关系”。杨辉从学校办学体制和机制的举办、管理和经营着眼定义办学模式。另外,就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而言,唐林伟认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指为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充分了解职业教育内涵特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在一定办学理念指导下,对职业教育实施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做的特色性、系统性归纳与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