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校主体班的办学模式

创新党校主体班的办学模式
创新党校主体班的办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356291.html,

创新党校主体班的办学模式

作者:吴映岚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1期

摘要:党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决定,对基层党校来说既是个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增强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特别是主体班培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新颖性,是关系到党

校科学发展的大问题。笔者结合在党校工作的实践,从主体班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形式和

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关键词:党校干部培训模式创新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肩负着为党培训轮训各级领导干部的重任。县级党校处在最基层,培训对象是我国最基层的干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领导干部队伍,是面向21世纪党的领导干部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学府,党校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决定了其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和理论素质方面,提高干部用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抓好县级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重大。笔者结合在党校工作的实践,就党校主体班教学如何增强

实效性、新颖性,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党校主体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党校主体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未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思想观念,对干部培训的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关心不够,甚至在工作忙的时候,不安排干部培训。二是有些干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只是应付的态度。没有静下心来抓学习,很被动的参加学习。三是干部调训不科学。因为体制的原因,有些干部兼职和分管的工作较多,而导致重复调训,使人感到厌烦,可是有些干部多年,甚至10年从未参加过培训。所以,在干部调训上,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调训,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坚持办学方针,又要体现地

区政治经济的特点。要科学规范,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让参训人员感到满意,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同时对不服从调训的,应该给予批评教育。四是有一些干部调训漏训。据了解,有个别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工作忙为由,多次调训都不参加培训。这些单位工作忙是事实,但每一次调训都工作忙,笔者认为,这个不是主要问题,而是思想认识和学风问题,说重一点,这些干部没有领会到

十七大强调的:“全面学习、终身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思想。你既然是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就要对工作科学安排、合理布局,自己尽量抽出时间来参加培训。通过学习新的科学理论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群众服务。五是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不到位。由于主客观原因,存在着干训经

费未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的问题,影响了干部培训的正规化、制度化进程。

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摘要: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研修方式、德育教育、教师管理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创新德育理念,提高德育实效 四、创新管理理念,增强教师幸福感 内容: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发展。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2002年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教学在升学和素质教育的夹缝里寻找着自己的出路,教学管理工作繁杂而且责任重大,一方面要承担升学率的压力,学生、家长、政府主管部门、社会舆论都非常关注高中升学率和实际录取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十余年来,我们付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你真正进入校园,却发现学校不大,有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教师多数还是以考为纲,填鸭式教学,可以说教师士气依然低迷,学生负担仍旧沉重。因此,只有创新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的前提下,实现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成为有感情、有激情、有热情的高效课堂。当今社会环境变化很大,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现在的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那种盲目接受,绝对俯首帖耳的学生已经不多见。如果教学活动没有感情、激情和热情,就不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也会抵触的心态来上课,以懈怠的态度对待学习,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就会做很多无用功,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学校要筹划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推行高效课堂。具体操作方法是,规范教学流程,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规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如教师讲授时间、学生探究活动时间,课堂练习时间等。探索实验“五个一”激情课堂,即在一堂新授课上要有一次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真正与学生的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次学生探究活动、一次深度思维、头脑风暴(给学生一次深度思考的机会),一次师生共鸣的课堂教学高潮(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解决疑问实现,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实现)、一次欢声笑语。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开展激情课堂教学竞赛和评课活动,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将激情课堂教学模式贯彻下去。 提高教学效率,讲、训、练三个环节相结合。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对考试范围内知识点进行梳理、汇编,确定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分为难、中、易三个程度)。组织学科教师搜集整理习题,针对每个知识点形成点对点习题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习题。 二、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党校教学方法创新

党校教学方法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各行各业正掀起了改革创新的高潮。近年来全国各级党校为适应新形势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建构“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其中,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级党校在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研究式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CASE STUDY)肇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后来在我国党校系统干部教学培训中被普遍应用。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在路径和方式上恰恰相反:案例教学是从实践到理论,传统教学是理论到实践;案例教学主要靠学员讨论,传统教学主要靠老师讲授。案例式教学的目的不是给大家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通过对特定案例的讨论甚至争论,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提供给学员讨论的案例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关键是要有讨论空间,即最好是开放性问题,而非封闭性问题,“1+1=2”的问题无法让学员进行深入讨论;案例还要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重点在于讨论,必须

为学员提供充分的讨论时间,最好是每个人都有发言时间,讨论时要做好记录;在讨论时不要担心争执,有时候争执恰恰说明了案例存在讨论空间。为了能够使讨论更加充分,在案例讨论前最好还要给学员熟悉案例的时间。案例教学关键在于点评,教师点评必须既要概括学员讨论的要点,又要能够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不亚于传统课堂上的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还要具备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理论功底。 二、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因其灵活方便,形式多样。一是课堂研讨,主要形式有:“1.5+0.5”(1.5小时教师讲授, 0.5小时课堂讨论)、“1+1(1小时教师讲授、1小时课堂讨论)”、“2+0.5”(2小时教师讲授, 0.5小时课堂讨论)、“0+2”(课前将讲稿发给学员阅读,并提出问题让学员思考,课堂2小时教师与学员一起讨论)。二是课后研讨,包括双向交流、专题论坛、学员论坛、经验交流、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有的党校探索了结构化研讨方法,其突出特点是以学员为中心,教员做催化,注重输出、成果和实效。研讨中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交替运用“头脑风暴法”、“团体列名法”、“六副眼镜法”,在各个阶段进行发散、聚焦,各种观点相互激荡,最后达成小组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这些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教与学、学与学的共同提

对党校管理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对党校管理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抚宁二中赵秀云在县委组织部和县党校全体教职工的关心和指导下,2013年中青班于7月12日顺利完成了近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和考察任务。 全班78名后备干部学员在培训期间,刻苦学习、团结协作、发挥特长,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在学习中提高了丰富了理论知识,在培训中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了集体观念,在考察中增强了忧患意识,坚定了发展的决心。 班主任关心学员,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重视和关心,以诚相待,平易近人,热情帮助,尊重学员,用真诚情感和实际行动去感召我们,真正掌握我们的思想脉搏,从而有的放矢,做好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我们来党校学习,有许多困难和矛盾,如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等,我们要处理好这些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班主任理解和关心我们,设身处地的为我们着想,关心我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学习,尽可能为我们排忧解难,比如,与学员单位领导沟通,使他们同意学员参加面授学习,使学员抛弃因工作忙、家务过重、精力不足而放松学习的思想,专心搞面授;做好学员家属工作,请他们支持学员学习;对因公或因病未能及时参加面授的,抽空将任课教师发的学习辅导材料、自测题、复习提纲等送到学员单位或其亲属手中,叫其尽快转交学员,或安排其他学员定期帮助辅导,以及帮助打扫教室卫生,准备好开水等等。班主任用热情、真心、真诚、直率的人格力量去教育、鼓励、感化学员,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服务。 任课教师讲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精心设计课堂环节,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员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员体会到与实际工作的联系。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员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员在活动中学习、提升。老师能从学员特点出发,让学员在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经常组织学员讨论,通过学员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员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老师在课堂中充分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教给学员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员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老师语言优美、精练,仪表大方,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当然,中青班也不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干部培训工作中要逐步落实“整合教学资源、推进自主选学、增加案例分析、严格考勤考核、完善登记管理和奖惩”等措施,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主体班党校培训工作的重心确认

主体班:观察党校核心功能的重要“窗口” 公共管理教研部赵勇 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校是党委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内部培训班次有“主体班”和“非主体班”的区分。“主体班”是党校内部一个独特的称呼,是具有党校特点的、有深刻意涵的一个重要概念。分析“主体班”概念的缘起、设置的意义,了解“主体班”运作的特点和规律是观察党校在政治体系中地位和功能的重要“窗口”。 “主体班”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这些班次是党校的主体,对“主体班”学员进行培训是党校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党校培训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地是反映了党校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理论武装、党性锻炼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和灌输对学员进行“主体性”塑造,将党的干部塑造成为制度的“主体”、“行动者”、“行为者”,并且通过战略思维、世界眼光、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作为制度“主体”的“行动者”、“行为者”的行动、行为能力。“主体班”明确了党校工作的重心,也体现了党校的核心功能和价值。 一、概念溯源:“主体班”的缘起 考察历史可以发现,“主体班”这个称谓起源于1983年的《中央党校今后教学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培训班是今后中央党校的主体,培训班主要培训地级和省级领导干部,学制二年。当时的培训班主要是负责所谓“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训练。从这时开始,“主体班”成为党校内部的一个重要设置。中国共产党1995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党校的主体班次是进修班、培训班和理论班。2008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主

体班”这个概念,但是它规定党校的班次主要包括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师资培训班等,同样也大致体现了“主体班”的范围和要求。 与“主体班”相对应的是“非主体班”。“主体班”和“非主体班”的划分标准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员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是否属于党的组织部门和党校“计划”培训的范围。其中学员性质是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学员的性质决定了是否纳入党的组织部门和党校“计划”培训的范围。当前,党校的学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领导干部”,即已经取得领导职务,掌握了一定权力的干部;2、“中青年干部”,也就是所谓的“后备干部”,即进入待晋升序列、有可能获得更高职位的干部;3、少数民族干部,主要是新疆、西藏地区的民族干部;4、基层党校的教师;5、将来有可能进入“权力精英”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与此相对应,党校的班次就有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师资培训班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班次。目前,党校“主体班”的范围有所扩大,上述班次除了研究生教育以外,其他的都属于“主体班”。 党校的“主体班”都是围绕统治“权力”的维系和生产以及“合法性”的保持和延续而设立的,被纳入党校“主体班”培训范畴说明这些班次学员在中国共产党权力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体现了他们是党的权力再生产体系的重要环节。党校系统的培训是分层次、分类别的,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种分层次和分类别主要是以“职级”作为基础的。例如,中央党校主要负责省部级、厅局级和县委书记等职务层次的党的干部培训。当然,也有一些培训班次由于自身在权力体系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相对较少考虑“职级”。前面提及的少数民族干部班和师资培训班就是如此,

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日常工作,每天都在做,因此很容易让人形成思维定势。但墨守成规的管理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更谈不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只有坚持创新才有突破、有创新才有发展,因此要以创新的理念为引领,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开展教学工作。“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力争高效率,实现高质量。采取静态的制度管理和动态的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探索出“动”与“静”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创新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成为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 1.全员参与教学研究与管理,营造支持教学工作的氛围 教学不单是教研部门的事,而是各部门的工作均要服从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党政领导都要重视教学工作、要经常研究教学工作,领导承包教研组,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研组,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2.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岗位管理体系 学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人制度,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主任是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各任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理顺三级治理网络(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导处要加大平时教学工作监控的力度,作好平时情况的指导与记载,学校将教师教学工作实施情况作为对教

师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稳步提高平时的教学工作。 3.创新规范教学制度,实施动静结合管理 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章可循、有矩可守。学校要破旧立新,进一步规范教学制度,实施动静结合管理,从而优化教学秩序,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静态管理方面,就是用“不说话”的制度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一是严格执行“不说话”的课表:在安排课表时,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各种课程及课节量,要求老师不准占课、不准送课,一些易被挤占的科目(如信息、体育、音美等),还要求班干部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汇总,对挤占的课节要求补上。这样大大改变了过去只重主科不重副科的偏斜认识;二是严格执行“不说话”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对教师执行的各项内容都重新进行详细的规定。例如备课(改变书写备课簿的传统模式,实行“活页备课”即批注+卡片式备课),上课(践行新课改精神,构建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渗透最新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体现自身教学特色)、作业批改(拓新作业形式、如教师作业本、学生错题集、自选作业本,倡导新的批改评价方法)、辅导(延伸辅导内容、改革特殊学生辅导方式)等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三是制定下达“不说话”的质量目标。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制定各年级各科质量目标及奖惩制度,对各级各科优秀率、及格率、提高率都做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毕业班专门制定《毕业班管理办法》、《毕业班质量奖励办法》,落实了教学质量分析

新时期党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52356291.html, 新时期党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胡健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8年第01期 摘要:党校是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 大熔炉。党校教学作为党校的工作重点,始终处于党校工作的核心地位,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培训效果与质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实对党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党校教学需要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思想修养,适应新时期党校教学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党校;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党校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学习基地,对其党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渠道。在党员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校教学作为党校工作的重点,在党校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1党校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方法,只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实施,它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须要进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方法合适,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想教学的高效化,教学方法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与时代步伐相统一,满足当下党校教学的发展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进入到了历史关键时期,党校教学也与之前存在很大不同,现如今党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有了很大改变。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全国上下都在积极进行深化改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向着小康社会大力挺近,与此同时对党的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一支党性基础强,作风优良,工作水平精干,政治觉悟较高的党员干部队伍显得越发重要起来。这就需要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作为指引。目前党校的教学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党校教学,只是看中工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将其设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党的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执政能力上,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使其满足当下党校教学的发展需要。同时当前党校在教学内容上也不同于过去。如此情况下,再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则明显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在党校教学中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变得越来越迫切,通过先进教学方法的引入,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员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党校教学的不断发展。 2新时期党校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校教师如何上好主体班的专题课

浅谈如何上好主体班的专题课 党校是教育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而主体班教学又是教学的中心,它集中地体现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怎样搞好主体班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党校教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深感上好专题课之难,现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实践,总结名家、大家的经验,就如何讲好党校主体班专题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提高知识积累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厚重的知识积淀,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是讲好专题课的基础。目前,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曾有人说,在农耕时代,读几年的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用受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作为吃"知识饭"、与知识终生相伴的党校老师,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使我们的信息量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拓宽,才能始终保持知识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才能适应新世纪高素质大规模干部教育与培训的需要。 知识的获取是多途径的,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要善于从书本上上获取知识,读书是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书籍是文化知识成果的结晶,党校教师虽然书本知识较多,掌握理论较为系统,但不应该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力争成为当地的理论权威、才识出众的教学工作者除了读专业书籍和相关的学科书之外,为了拓宽知识视野,每年都应该泛读一些书籍,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

尤其是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做到宏观宇宙,微观生物,三皇五帝,当今热点,都略知一二。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讲课时,做到“思接千载,祝通万里”;也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毛泽东要求的“遇到屠夫谈猪,遇到秀才谈书”的境界。同时 每年也要能精读两本书,用心攻读,潜心钻研,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要敢于打破他人和前人的思维定势或思想框架,力争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建立起自己新的观点。 2、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对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善集优者成大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应该打开门户,一个人也是如此,为此,一要多向同行的名家学习,学习他们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他们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技巧,学习他们对理论和现实真灼独到的见解;二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要注意学习周围有理论见底的同行,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备课时拿不准、弄不懂的地方,平时和他们多讨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多听他们的见解和观点,多听听他们的课,在听中多体会、多领悟、多琢磨,从中发现党校教学的规律。三是向优秀的青年教师学习,他们有新思想、新观点、新创意,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聚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将会使你在课堂上更加耀眼。目前,我校二五讲台就是互学博采的方式 3、向到党校学习的学员学习。学员是流动的智力资源库,这是党校的一大优势,主体班学员一般都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自实践第一线,是各行各业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余小晓宗 ——社坛镇中心校创新理念提质增效工作交流材料 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的生命线,而科学、完善的监控和管理体制则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学校一直坚持“让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得到发展”的理念,发扬“用勤奋经营自己”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创新教学常规管理运行机制,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的内部管理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机制是否合理、管理渠道是否畅通、管理举措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益的高低。为此,我校实行处、科室领导分管制、年级组长负责制。年级分管领导负责分管年级教师的常规考核、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年组长负责指导本年级的学科教学、集体备课等工作。学校教导处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协调、控制和评估。管理中心的下移,减少了管理环节,更好地适应了各个年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激活了年级的活力和创造性。 另外,我校还注重打造团队精神,打好集体协作战,变“个人创优”为“集体创优”。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场集体协作战,必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我们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推行“捆绑式”考核奖惩制度。具体做法是:推行两个责任制,即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和以学科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目标责任制。班级责任体实行导师制,每月召开一次学情分析会,分类会诊,因材施教,让任课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由原先的一人独管变为现在的多人齐管;有效分解班级协作组整体目标,使每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特定的承包学生群体,增强了责任体成员的责任感,密切了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了班风、学风、教风。 二、创新教学管理,向课堂要质量 (一)从严治教,精耕细作,优化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看常规,常规看落实,细节定成败。只有常规抓实抓细,才能优化教学管理,质量提升才能水到渠成。为此,我们加大了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推行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抓薄弱、抓具体、抓细微,做到细致入微的研究,精益求精地雕琢,实实在在地改进,力求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注重抓反复,反复抓,对一些解决之后容易复发的问题,增强工作的韧劲,揪住不放,狠抓不松,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取得成效。比如,我们针对老师们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劳动,专门制定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规范、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坚定不移地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益明显提高。 (二)把握年级特点,明确教学目标思路,努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所以,我们确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为课堂教学原则,把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低年级,依据起始年级的特点,提出“小台阶、稳步走”的教学原则,做好知识衔接自然、平稳过度;研究学情,调整教法,使教学适应新生;中年段,依据该年级教学任务、进度的特点,提出以精练、精讲为突破口,重基础、降难度,提高学生求知信心,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练习效率最大化。六年级毕业班,临近毕业的有效时间段,我们以单元知识为单位,整体设计单元复习方案,单元复习教学采用“五环节”、“四课型”、“一检测”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学、助学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追求复习课教学最大效率。

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思考

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思考 当今时代迅猛发展,党校作为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如何创新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坚持继承发扬与时俱进、坚持以学员为主体、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及坚持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原则。创新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可以开展互动式教学、情感型教学及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有机结合。 标签: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552356291.html,ki.16723198.2016.30.084 1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当今时代迅猛发展,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互通频繁的文化交流、发达便捷的媒体网络以及不断增强的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如何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动态、不受其它错误思潮的蛊惑和吸引,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党校是我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承担着帮助领导干部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了解中国社会现实、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和执政能力等重要任务。作为党校最重要的主体课程,党校政治理论课理应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放眼当前党校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政治理论课在各级党校都有开设,但由于政治理论课本身内容抽象,再加上教师没有把握住党校学员的特点,大多以讲授知识为目的,采用简单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与学员之间的深入交流与互动,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仅沦为学员眼中索然无味、毫无兴趣可言的课程,制约了其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同时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很难发挥补足学员精神之钙、帮助其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社会发展动态、提升其执政素质等功能。近些年来,各级党校在公共管理等课程遇到授课瓶颈时通过大胆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反响,如何创新党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收获较好的教学反响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2创新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应坚持的原则 创新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也不能简单地移花接木,照搬照抄其它学科门类成功的教学方法,而应在掌握党校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的基础上,在坚持以下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2.1坚持政治性

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理念

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理念 隋中民 1、减轻学生负担,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重视教学常规的培养,精心备课、上课、辅导,精选习题,分层布置作业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通过考核机制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实现科学育人,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2、改革课堂教学,开展改革实验,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特点,重视综合心智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科研兴教,争创优质教学品牌。 (1)推进课程改革,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有 创新、有价值的校本课程。(有自编教材、有教学大纲、有课程管 理与课题管理班子、有实验基地与推广步骤、有可喜成果的高水准 的校本课程)。 (2)利用北师大教育优势组建贴近中考高考、贴近课堂教学的科研 队伍,并以此为龙头,形成拳头产品。 (3)着力锻造名优教师,着力形成优势学科,发现和培养特长学 生。 (4)以教育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推进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5)启动探究性学习活动,增强教学竞争力与吸引力。(6)积极推进课题研究,以科研指导教研。 4、努力创新,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力争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创办精品名校,以省市级重点名校为参照系,按照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设施一流的标准,建设具备多方面可持续发展条件的、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校,全市著名的中华名校。创办精品名校的深远意义在于:第一,通过它可以树立起学校别具特色、别具优势、别具魅力的教育品牌;第二,通过名校效应,整合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市教育事业作贡献。

对提高党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几点认识

对提高党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几点认识 农四师党校谢伊苹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教育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党校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因此,党校不仅要深入研究和积极传授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而且也应该认真研究党校自身建设的科学化问题。特别是围绕教学中心工作,认真研究、准确把握自觉运用党校教育规律,真正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党校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提高党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提出:“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 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党校教学布局要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党校要切实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教学实施和运行机制”,“党校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 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这些要求的 提出,即反映了党校在教学改革中总结出的新经验,也反映出提高党校教学管理水平,发挥党校在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意义重大。 二、镇江市委党校教学管理之成功经验 1、各级部门高度重视 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李源潮部长指出,要让我们的干部成为“ 干部”。眼界宽,才能看得远、想得深,才能懂大局、顾大局,才能宽思路,宽胸襟。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让党校教学更加有开放度,讲台不仅需要有高端的专家来传道,更需要有高层次领导来解惑。 “十二五”期间,镇江市委提出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镇江市“加快转 型升级,实现强市富民”的目标。要完成这些目标和规划,急需各类优秀的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镇江市委市政府对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给予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围绕镇江发展要求准备不同的课题,到党校授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走进党校课堂,反映的是市委对干部培训工

党校主体班上的讲话

党校主体班上的讲话 党校主体班上的讲话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xx发展新跨越--xxx同志在市委党校2006年秋季主体班上的讲话20060905 各位学员: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共xx市委党校2006年秋季主体班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市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向来校参加学习的县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长培训班、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183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想就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问题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充分认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担负起带领广大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关键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首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干部队伍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是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组

织者和领导者,担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重任。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的领导骨干和宏大的干部队伍。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党才能够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其次,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挑战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能力面临着各种新的考验和挑战。从总体上看,当前干部队伍素质与治国理政的要求是相适应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理论素质不高、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善于治国理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也是改变干部队伍素质状况、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 第三,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奋力推进xx发展新跨越的现实需要。市委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要突破85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5万元以上;科技城建设上台阶,gdp达到600亿元,人均gdp达到

学校管理创新与现代教育发展

学校管理创新与现代教育发展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深层次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倡导管理创新,谋求学校发展,就要求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不断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搭建现代教育平台,提升学校教育品位,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人文校园。 理念创新是学校发展与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学校发展是学校生命力的体现,管理创新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将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学校发展与管理创新,首先体现在校长与领导班子的理念更新,体现在办学思想的先进与鲜明上。 理念更新是学校改革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的发展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学校教育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形成能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现代教育发展使命、指导新学校教育构建的观念体系。 新的人才观,要将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在“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注重人才培养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特征,

倡导终极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新的学校观,服从和服务于师生的成长需要,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美好情感生发、自身价值体现的精神家园。 新的学习观,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陶冶,强调学习的个体意义和合作对话,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的活动观,注重在动态的师生活动中共同发展,满足师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关注教育活动的情境生动性,在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中体现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生命本原。 科学论证是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通过一些优化的方案来调适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改善办学绩效,是通过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加强校本管理,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我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必须秉承我校的培养“最富创新激情的现代中国人”办学思想,秉承我校“和风惠畅,办好省级重点中学;再铸辉煌,争创国家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在“以人为本、主体创新”的管理理念和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下,以学校近百年历史文化底蕴为载体,以现代教学改革要求和周边教育形势的发展为支撑,构建以文化型见长的学校发展规划。我校的“九五”“十五”学校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完成创建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两大步,近十年来,我校办学

论党校教学方式创新

论党校教学方式创新 发表时间:2013-06-13T14:51:00.560Z 来源:《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3年5月供稿作者:乔博[导读] 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从校领导到授课教师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乔博(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党校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党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的模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菜单式教学成为了党校教学方式变化的新趋势。其开放、互动、现代和教学结合等特性是党校教学方式创新的原则。党校教学方式创新必将硕果累累,前途光明。 【关键词】开放性;互动性;教学相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干部教育也呈现出了多方面的需求,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校教育,其教学方式也得到了改革和创新。 1.党校教学的新趋势 1.1模拟式教学;针对当前的实际需要,一些党校积极探索模拟式教学,以应对地震、洪水、爆炸、卫生和群体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作为主要培训项目,开展情景模拟演练,激发学员的参与主动性,把握突发事件处理原则,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1.2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从校领导到授课教师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中央党校及一些地方党校积极总结案例教学模式,建立主体班案例库,并迅速推广。具体形式有讨论式案例教学、辩论式案例教学、讲授式案例教学等。 1.3体验式教学;目前体验式教学正在各级党校深入地开展。一方面,各级党校都较好地开展了以异地现场教学为主导的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教学,如采用现场教学、社会考察、模拟法庭、庭审观摩、媒体采访、破冰活动、拓展训练等形式。另一方面,各地坚持开放办学,“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教学形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4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这一理念贯穿于不少党校教学的全过程。各级党校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能力为目标,开展课中和课后研讨,使各种观点相互激荡,达成共识,建构以研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 1.5菜单式教学;近几年不少党校坚持探索和发展菜单式教学,开设了“选修专题课”、“电视选修课”和“网上选修课”,目的是为了扩展学员的学习空间,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选修课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各个方面,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建立菜单式课程管理机制,确保菜单式教学的健康发展。 2.要力避教学创新中的几个误区 2.1教学评估误区;党校实施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以学员打分的方式作为对教学评估的一种手段和参考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以学员的打分评价为唯一标准。判断教学优劣的关键要看是否反映了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需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者去实际听课,并且倾听学员反映,才能下结论,并进行信息反馈。 2.2教学内容误区;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党校教学的一项创新。不少党校根据学员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将课程要求和建议的选择权交给学员,具有积极意义,应该肯定,但是必须得有限度,不能喧宾夺主,宗旨是要为党的核心教育服务。否则就失去了教学创新的意义,步入教学改革的误区。 2.3师资利用误区;党校利用社会师资来取长补短,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党校的教育品牌和特色只能靠党校自身的努力来创建,不能自我矮化和自我否定。外部师资可能救急于一时,但决非长久之计,努力提高党校自身的教学水平,才是治本之策。否则就会造成党校师资的浪费和闲置,增大教育成本。 3.党校教学创新要坚持的几个原则 3.1教师主导和学员主体相结合原则;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员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作用,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3.1.1突出教师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表现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从开始到结束,教师充分组织和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员积极性和能动性,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必须要先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大致的策划,包括熟悉教学对象,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等。第三,教师及时了解学员对教学的评价,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要素的合理配置,以期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以互动式教学为主,兼顾多种现代教育方式,使观念交锋、思想碰撞、经验反思、互动共享熔于一炉,喷发出绚丽的教育之花。 3.1.2明确学员主体性;党校教育为各级学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提高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员这个主体,解决他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要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这要求党校教育,要有科学合理的班次设置和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员的层次化、差别化和个性化,使学员真正成为党校教育的学习主体,完成教学内容的内化,提高学员辩证思考问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主要是指党校教育的开门办学,它既是教育氛围的开放同时也是教学创新的开放。紧紧围绕党校教学实际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和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打破学员的思维定势和缺陷,健全其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把课堂培训、社会调研、现场教学、基地培训等方式结合起来,扩展党校教育的广度;让党校教师走出去,了解社会,对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拓展党校教育的深度。 3.3互动性原则;党校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是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要积极推进包括体验式、情景模拟和研讨式等在内的各种互动式教学形式,针对学员特点,充分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要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员走上讲坛,通过其主题发言、自由发言、角色扮演和教师总结点评等环节,充分调动教师与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其次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同学员进行互动交流,以观察教学效果,及时调整。第三,在课堂教学中除教师讲授教学内容以外,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使教师和学员进行双向交流。学员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或课堂讨论。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尊重了学员的主体作用,既解决了学员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增进了教师对现实问题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4现代化原则;广泛运用数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课件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党校教学创新的现代化原则,是党校教育近几年取得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深刻变化。

党校教学管理制度

党校教学管理制度

党校教学管理制度 为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特制定《同心县委党校教学管理制度》。 一、集体备课制度 1、教务室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师自主备课的基础上,适时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 2、集体备课主要是研讨确定年度教学专题,以求专题设置满足上级党组织需求、学员需求、岗位需求;针对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学员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讨,以求提高备课、授课的针对性与时效性;针对每位教师的备课、授课开展研讨,以求取长补短、学学相长。 3、集体备课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参加,非经分管副校长批准,不得缺席。每缺席一次扣岗位责任制2分,一年累计三次以上不参加者,年终考核为不合格。 4、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由教务室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自主申报专题情况,确定研讨专题。针对确定的研讨专题,由教务室指定教师或教师自主申报主讲该专题,然后由主讲教师备课。 5、全体教师针对备课和试讲开展集体研讨,根据研讨情况确定最后主讲人。 二、新课试讲制度

试讲范围:首次授课的新引进教师、初次担任主体班次专题课的任课教师和主体班次新开专题课必须进行试讲。 试讲前准备:撰写教案,编制课件,上交教学首页(包括专题名称、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相关案例及教改课的环节设置、思考题、参阅书目等)试讲内容:为保证主体班次教学质量,我校实行全程试讲,即按照正式授课的要求对课程的全部环节和内容进行满课时试讲。 试讲评议:学校将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校领导和教务室主任组成考评小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兼职教师参加听课,课后由考评小组和专兼职教师参加的评议会,从观点、重点、难点、针对性、联系实际、教态教法等方面对试讲专题课进行综合评价,由教务室主任负责评议会意见汇总,并形成初步意见上报考评小组,由考评小组研究决定是否经过,最终结果及改进意见及时通知试讲教师。 三、教师听课制度 为促进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坚持专兼职教师互相听课制度。主管校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类班次教师授课情况,专兼职教师要按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教学观摩活动,平时则要根据自身授课需要积极听外课、讲座和远程课。专兼职教师在校内听课互评要在听课前一周到教务室主任处登记,领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