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

论许地山小说的苦难情结和悲悯情怀

南京大学中文系

2002级陈振中

[指导教师:倪婷婷]

摘要:关于许地山小说的题旨,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分析出发,剖析了许氏小说在小说人物设置和故事情节安排上的一系列特色,以及作品的另类美学风格,由此证明许氏作品从根本上表达的是他的深刻的悲悯情怀。对于主要由此种情怀导致的作品主旨与其时文学主潮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本文亦有较为妥帖的解说。

关键词:许地山悲悯情怀弱者苦难情结

在五四一代新文学作家中,许地山是一个另类;更极致地说,他不仅在当时是独行者,在这之后很多年,也还是一个孤单的类型。对于其人其书的评说,现在已有很多,大多从其作品与宗教的关系立论。其实,就思想方面来说,许氏的思想更接近于一种“大杂烩”的形态。在他的信仰中,佛耶道皆有,而以佛教影响最为深厚;除此之外,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找到五四时盛行的平民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印记。

我们以为,许地山作品从根本上表达的就是他的深刻的悲悯情怀,而这种悲悯情怀来自于他对“人的苦难”的深刻体会和同情。我们在他的身上可以轻易发现强烈的“恋苦情结”,也可以轻易发现他的“扬弃宗教为人生”的写作意图和抒发个人悲悯情感的矛盾两极。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小说[ 1 ]的题材的若干特点,就可以清楚地证明这一点。

除了少数作品之外,许地山的前后期的作品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表现在题材上,首先就是对大多数小说主人公的弱者角色的定位[ 2 ],而且,许氏并不是远距离的描写他们,而是真正从实际处境的方面同情他们。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弱者仅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意义上的,而在许氏更为看重的精神道德层面,这些弱者中的很多人却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许地山的前期小说构架中,这些弱者的精神道德优势大部分来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而且这些人通常有多重宗教或近似宗教的其他类型信仰。这种情况以《商人妇》中的惜官和《缀网劳蛛》中的尚洁最为明显。惜官在被丈夫出卖之前,是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恭顺妇人;但在后来,她先后还受到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又比如,尚洁在救助受伤的窃贼的时候,主要出于基督教的“宽恕”精神;但我们也可以从尚洁说服仆人的话中发现“救苦救难”的佛教用语。有些论者甚至还从尚洁被丈夫刺伤并休弃后隐居棕林的生活中,发现了中国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的影子。

正是这些信仰使得许氏小说的主人公能够承受苦难,甚至进而消解苦难。在这里,许氏有意无意地把宗教的某些思想作为一种道德修养途径和人生态度来提倡。他从佛教的“众生皆苦”、基督教的苦难意识、道教的顺应命运的自然发展等思想出发,努力地思考着人生的价值和对待人生的态度。正如一位研究者指出的那样:

在许地山那里,宗教作为一种“粗俗的形态”已经被扬弃了,它作为一种“有修养的哲学形态”(恩格斯语)深深地沉积下来,成为他思考社会人生和艺术创造的一个特有的视角。[ 3 ]

许地山的这种“扬弃宗教为人生”的写作意图在前期的小说集《缀网劳蛛》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尽管“缀网劳蛛”式的人生态度早在茅盾开始的批评家那里就没有获得很高的评价——多数是认为这种人生态度具有两面性——但是,这作为当时许氏试图在思想上与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写作宗旨靠拢的证据,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在许氏小说主人公的弱者行列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女性的身影。粗略统计,这些女子就有敏明(《命命鸟》)、惜官(《商人妇》)、和鸾(《换巢鸾凤》)、尚洁(《缀网劳蛛》)、云姑(《枯杨生花》)、祖母(《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她”(《归途》)、陈情(《人非人》)、春桃(《春桃》)、玉官(《玉官》)、麟趾(《女儿心》)等11个,占了17篇以弱者为主人公的小说的一大半。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这固然与女性在封建社会所受苦难最深有关,但是许氏在这里看重也许并不在于这其中所包含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意义,而在于这种苦难适合他的描绘,他可以从中挖掘到表达他对人的悲悯和对苦难的体认的契机。换言之,女性的苦难只是许氏心目中的“众生的苦难”的代表而已。同时,女性形象似乎也更适合承载作者赋予的那些比较高洁的情怀节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许氏的写作意图虽然并未直接或明显地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和传统礼教之类,但是他在小说中于发泄悲悯感伤之余流露出的些许怨愤,以及一些左翼评论家的解读,使得他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与五四的“反封建反礼教”的精神也有若干合拍之处。

在小说的主人公的选择方面,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从《缀网劳蛛》中的尚洁和《醍醐天女》中的“我母亲”开始的转向塑造理想人物、并表达作家理想的人生姿态的趋势。这种趋势肇始于《商人妇》,但这篇小说似乎更着重于对苦难的呈现和感叹,宣扬作家理想的人生姿态倒是其次。从尚洁开始,作家摆脱了单纯描绘苦难的写法,开始了转向。这种趋向在后期的小说中表现得甚为明显。

在后期小说人物角色的安排上,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似乎不像以往那样具有宗教文化的素养(玉官除外)。对此,学者陈平原曾有很精到的分析:

主人公不再进教堂,不再布道,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合乎教义。宗教有外在的宣扬变为内在的情感体验,并通过行动自发地表现出来。宗教并没有被扬弃,而是采取了更隐蔽更有效地方式而已。[ 4 ]

实际上,这只是许氏后期塑造理想人物的行动的特点之一。在舍弃了前期的与文学主流思潮过于靠近的构思方式之后,他进一步发展了前期一部分小说中的优秀人物的品质,塑造出一批谀承┏潭壬戏 纤 约喝衔 睦硐虢诓佟⒗嗨朴谧诮淌ネ降娜宋铩W髡呱踔猎谒 巧砩霞脑⒘俗约憾陨缁岷腿诵缘睦硐搿@ 纾 跋壬 愿锩 ㄔ谒 淖炖锞褪恰氨┒ 保┑姆床岛投浴拔拚 饕濉敝髡牛ㄆ涫狄步咏 诟牧贾饕澹┑囊淮蠖涡 玻?br />

“现在人民的毛病,就是预备的工夫既然短少,而又急于实行,那还成么?……凡事不预备而行的,虽然暂得成功,终要归于失败。纵使你一个人在这世界内能实行你的主张,你的力量还是有限,终不能敌过以非为是的群众。所以你第一步的预备,便是号召同志,使人起信,是不是?……

一个救护时世的人,在智慧方面当走在人们的前头;在行为方面,当为人们预备道路。这并不是知而不行,乃是等人人、至少要多数人都预备好,然后和他们同行。……”[ 5 ]

这些明显就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还带有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的某些烙印。在东野先生这个人物身上,有着很重的作者自己的投影。

同时,出于潜在而又强烈的宗教情绪,许氏在某些人物的处理上有些过于理想化,甚至有点超现实。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理解陈情竟然出卖肉体来瞻养烈士家属(《人非人》)。因为她的行为有佛祖“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慈悲大无畏精神和基督的为苦难者背负十字架的博爱情怀。也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理解作家为何会创造出玉官向一伙匪兵布道而打消他们的欲念(恶念)的离奇情节(《玉官》)。因为在这里,这种效果出自作家几近虚幻的梦想。

类似于宗教圣徒的圣迹的情节在这些小说中几乎俯拾皆是。类似于尚洁感化心存调戏之念的采珠工(《缀网劳蛛》),还有东野先生感化他的洋化妻子(《东野先生》)和上述的玉官感化意图为恶的匪兵。另一类类似于细节描写的“收养(收留、赡养)”情节也反复出现:绍慈收养受伤的小羊羔(《解放者》),东野收养烈士遗孤(《东野先生》)、陈清赡养烈士家属(《人非人》),就是在被大多数评论家认为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短篇《铁鱼的鳃》中,也出现了主人公雷先生收留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逃难妇女的情节。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些情节看作同一类型,它们是许氏理想中的宗教思想的拯救/救赎力量的集中展示。略有不同的是,“感化”近于灵魂的形而上的拯救,而“收养(收留、赡养)”更接近于身体和经济,相比之下更偏向形而下的具体生活层面。但两者都是“善”在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来与“恶”抗衡。因此,许氏在后期的这些情节设置有偏向于“道德救世”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许地山在小说里表达了他对弱者遭受苦难的悲悯,也开出了一些“药方”,但是我们很少看到他对压迫者的愤怒和批判。除了在《商人妇》里,他给了惜官的丈夫一点不好下场的“惩罚”之外,他的这种情绪的流露最明显的就是在三个较具讽刺性的短篇《在费总理的客厅里》、《三博士》、《无忧花》中了。但是这种批判也来的温和甚至是肤浅,许氏似乎并不善于将对弱者的怜悯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对强者/压迫者的揭露和批判,这里固然有对素材(如费总理的上层社会生活)不熟悉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出于作者的过于温和宽恕的性格和思想。与其他善于此类写作的作家不同的是,许氏着重的是从道德方面加以揭露和批判,这种立场显然出于以宗教思想为底蕴的人道主义,与主流文学思潮提倡的“阶级分析、社会分析”的手法(茅盾的《子夜》和《林家铺子》式的)相距甚远;同时也与五四时期激进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注重新旧冲突的叙事方式迥然有别。

许地山的大多数小说都带有极其浓厚的悲剧色彩。这里面反映了他的苦难情结。这种情结有许氏自己性格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受多种宗教的影响所致;也正是这种情结造就了他的小说的某些独特的特征。

读他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他为人物安排的结局通常是悲惨的,至少也是不圆满的。即使是一些通过精神修养达到类似“圣徒”境界的理想人物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惜官终于找不到她已经原谅的丈夫,变成了“印度人”,再也无法回到她的故乡了(《商人妇》);尚洁虽然等到了丈夫的忏悔,而丈夫却又因惭愧而出走了(《缀网劳蛛》);而云姑在异地重逢旧日情郎(《枯杨生花》),虽然被某些评论家认为是“基本上是不健康的浪漫主义”[ 6 ],是一个强加上去的光明尾巴,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此时的云姑是饱尝着无子之痛,她虽“生花”,到底还是“枯杨”。就算是在到达了人生事业的顶峰,最接近“圣徒”的玉官,结末还是免不了自己内心的折磨(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杏官),要历经艰苦漂泊重洋却寻找陈廉——那个她曾经为之动情的男子。

有些论者认为许地山有一种“对于离奇情节的偏嗜”[ 7 ],这似乎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事实。但是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许氏之所以会如此热衷于编撰曲折而包含苦难的故事情节,正是为了达到以“曲折”来“动人”的目的。他要仔细地描绘无尽的苦难来感动读者,也宣泄自己。但是读者如果只读故事情节以求猎奇,而不深求作者之思想情感,那么许氏的创作功夫便是白费了。

进一步来说,这种现象里面其实还有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的因素。这一点倒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有论者认为许地山“和沈从文一样,是五四以来最令人着迷的…说故事者?(story-teller)。”[ 8 ]这里把许地山与沈从文并举,大约就是认为许地山的小说有“传奇”色彩,类似于沈从文的湘西传奇类小说。但是,两人的情况并不相同。沈从文的小说有着一种清新刚健、奇谲流动的民间色彩,他的小说素材很大程度上接近原生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许氏的小说很多出于作者自己的精心结构,而在这个结构的过程中,他吸取了民间文学的营养。许地山

曾经翻译《孟加拉民间故事》,对于南方的民间文学样式如“粤讴”等又深有体味,这是毫不为奇的。

比较明显的例证就是在许氏前后期小说都反复出现的“故人异时异地重逢”的情节。在我们此文所论及的21篇小说中,《枯杨生花》、《法眼》、《归途》、《解放者》、《东野先生》、《春桃》、《玉官》、《女儿心》等8篇具有这类情节。这种情节历来为很多小说戏曲所沿用(如京剧《锁麟囊》)。它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时空容量大,易于展现曲折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通过今昔对比,便于抒发人世沧桑之类感喟。另外,这种结构也富于歧义性,容易挖掘出报德报冤、人生无常之类的文化内涵。但是许氏在运用这种情节模式时,却是把“重逢”当作一个体认以前的苦难、面对当前以后的苦难的契机,因此“重逢”在很多情况下是小说人物命运的转折之处,也是人物性格的展现之处。同时,很明显,由于过度使用,许氏笔下的某些故事就未免有雷同之处。比如,《法眼》和《归途》两篇的情节就极为相似。

进入30年代之后,许地山的小说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改变。以前的论者以为这是社会写实风格的加强,认为作者“开始注意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把针砭的锋芒直接指向统治阶级上层极其把持的反动政权”。[ 9 ]但是我们认为远不是这么回事。在后期小说中,混乱时代的背景确实比前期更为明显,但这些只不过是背景而已,并非许氏着力描写和批判的地方——他所着力的仍然是人物的苦难。倒是,此时许氏小说中人物的苦难的具体内容的变化值得注意。小说人物的苦难从前期的主要是婚恋悲剧转为了更为广阔、普遍和深沉的生命、事业遭际悲剧。

要描写这样一种悲剧,许氏的笔端自然要更为深刻和广泛。所以,作者在文本中涉及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比较明显的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这正是了解他此时思想的绝好证据。许地山的笔下涉及了这种社会背景,但是他并没有过多批判。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思想中,有一个极大的困惑。他对弱者固然充满同情,但是他并没有对造成这种苦难的社会原因有深刻而周密的思考结果。他的一些作品只注重描绘人物苦难,过于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对社会背景原因挖掘的不够(或忽略了挖掘),这些故事会使人产生“苦难乃宿命所造成”的错觉。所以就有论者认为《归途》“是没有打击对象的呼号,成为盲目的不知如何是好的愤怒。” [ 10 ]同样的,《法眼》、《解放者》也是如此。

出于人道主义的思想背景,许地山在这些小说中只管发表他对弱者苦难遭际的同情。这样,他对一切的战争和革命就抱有抵触(至少也是不欢迎)的态度。许地山对革命不满,而更倾向于改良主义的态度(以上文提及的东野先生的代言最为明显),细细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从人道主义立场和悲悯情怀出发,他所看重的是人们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当中所受到的苦难,而相对忽视了争斗双方的谁是谁非(也就是政治上的道义优势在哪一方)。因此,在《法眼》的开头,他便借着两位囚犯(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谈论“反革命军和正革命军开仗”的一段话说明了以下的观点:

“两军的旗号是一样的,实力是一样的,宗旨是一样的,甚至党纲也是一样的。不过,为什么打起来?双方都说是为国,为民,为人道,为正义,为和平……为种种说不出来的美善理想,所以打仗的目的也一样!依据什么思想家的考察,说是“红马”和“白狗”在里头作怪。……白狗和红马打起来,可苦了城里头的“灰猫”!“灰猫”者谁?不在前线的谁都不是!……”[ 11 ]

所以,用小说里面的话来说,许地山是不主张那种“毁家灭宅的民死主义”的。换言之,就是不欢迎任何暴力革命。基于这种观点,他甚至在《解放者》中认为,“现在世间的领袖”要么像“狼的领袖是带着群狼去抢掠”,要么就是像“羊的领袖是领着群羊去送死”。而这两种领袖,都是戕害无辜生灵,为深怀人道主义悲悯的许氏所不欢迎的。这种把“反动派”与革命者“各打五十大板”的愤激言辞,显然将人道主义加诸一切政治道义之上。这种议论使得许氏在后

来的评论家那里颇受诟病。[ 12 ]

除却人道主义的立场,我们还认为许地山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见闻是极重要的一个因素。那时,他可能还没有受到西方基督教的博爱和人道主义的影响,但出自佛教熏陶的怜悯之心使得他不忍正视革命中人的种种苦难和罪孽。这些事件在他的脑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辛亥革命的“换汤不换药”、煮成一锅“夹生饭”的结局也使得他对革命产生了极重的怀疑心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一贯温和的许地山在《换巢鸾凤》、《解放者》、《东野先生》、《女儿心》诸篇中写及辛亥革命时,也总是没有赞扬,甚至隐含着批评。这也使得他对后来的一切革命都作如是观。出于对人的悲悯和对革命的泥沙俱下的不满,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解放者》、《女儿心》中一再描写辛亥革命对满族官僚的残暴不仁。在这里,许氏只注意把以前的满族官僚当作一个“人”来看,他并不关心其他。

许地山将笔墨集中于描写弱者、苦难和抒发自己的悲悯情怀,成就了一种另类的风格,迥然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相近类型作品。但这个论断只适用于他的部分小说。事实上,许地山的小说风格是多样的;但是出于他独特的思想路线,他的某些可能走向别的方向的写作尝试(最明显的是《黄昏后》和《街头巷尾之伦理》),都被有意无意地自我压抑了。

相比于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写实派小说,许氏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舍弃了对社会背景和时代风云的刻画和分析。许地山的这种特点使得他不可能写作出具有“史诗格调”的长篇小说来。而实际上,像《换巢鸾凤》、《东野先生》、《春桃》、《玉官》、《女儿心》具有“故人异时异地重逢”的情节,并且时空跨度也比较大的小说,如果换了左翼作家来写,必定不会写成如此思想和内容容量的中短篇。可是许氏的做法旨在借苦难以抒悲悯,他的抒情气质太过浓厚,他不可能有深刻细密的心思去作全景式的社会图景素描。

同时,假如把许氏的这种题材处理方法与以张恨水、刘云若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家作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许地山的“讲故事”也是粗线条、有重点的勾勒,他的抒情也是择时而发、中心明确的。如果上述题材在张刘等人的笔下,必定也会是一部缠绵悱恻的长篇说部。许地山毕竟是受过西方文学的熏陶,他的故事总是从现在切入,类似希腊的古典悲剧,使得一部中短篇波澜起伏,各种激荡均聚集在极短小的时空内。这种情况以《东野先生》、《春桃》最为典型。《换巢鸾凤》、《玉官》、《女儿心》的小说故事虽然也是从头道来,但是许氏并不精雕细刻而是有所侧重。这也使得他的作品虽具有传奇性而又区别于那些写及社会风云的通俗小说。

许地山的小说具有抒情气质,但他并不同于郁达夫式的自我宣泄。相比之下,许氏的抒情在有些时候似乎更接近传统的“怨而不怒”的风格。他的抒情来自于对别人(以女性为代表的弱者)的苦难的怜悯,这种怜悯经过了佛学等思想的净化,近乎默默的感伤;而郁达夫所要表达的却是自我的各种苦闷,其中饱含着火山似的怨愤。就是《黄昏后》这一篇,曾被论者认为接近于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体小说[ 13 ],其中的男主人公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也经过了宗教的熏陶,而变得异常的澄澈清静,与郁达夫式的“涕泪交流”迥然不同。这篇作品被认为是作者以自己对早逝的原配妻子的思念为原型的[ 14 ],所以作品的抒情都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完成的,并没有通过叙述者的点染。但就是这样的自我抒情倾向,许氏也没有继续下去。

在许地山的小说表达悲悯情怀的背后,他也放弃了对一些其他的思想倾向的挖掘。与鲁迅那种批判国民性的写作方式相比,他与他作品的人物的距离太近了。他没有像鲁迅那样站在更高的思想层面来审视人物,因而他的作品多数是做到“以情动人”,却没有给人更深层次的思想启示。

在《街头巷尾之伦理》这一篇中,他用了类似街头素描的方法,描绘出一幅北京下层民众的生活画卷。此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用的正是摄像机式的移步换景手法,颇类似鲁迅的名

篇《示众》。而且更具比较意味的是,许氏在这里一反以前的弱者代言人的叙述位置,对下层民众的贪婪、愚昧等“国民劣根性”也有所批判(甚至还出现革命者被示众的场景)。但是与鲁迅的手术刀式冷静的剖析手法不同,许地山还是忍不住在文中跳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议论。这说明他对民众的姿态还没有鲁迅那样具有思想上的“居高临下”,还是满怀着悲悯之情。同样,这样的趋势,许氏也没有继续下去。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解放者》一篇。从这篇中,我们可以读出对辛亥革命和革命者隐隐的批判,也可以找出鲁迅的《药》式的“解放者”和“被解放者”的互动结构。如果按照国民性批判的写法来写,完全可以写出更深层的思想含义,比如完全可以写出“革命者与民众到底谁是谁的解放者”这样的疑问。但是许氏只专注于塑造绍慈的理想形象,完全不顾及与其相对的“被拯救者”陈邦秀的深层思想挖掘。陈的革命活动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根本没有得到全面的利用,而只是作为一个反衬绍慈的人道主义救赎的后台背景。

而正是这些,让许地山成为了独特的“这一个”,而非“这一类”中的“某一个”,具有了独特的文学价值。他的那些具有深刻悲悯情怀的作品,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众声喧哗的文学图景上,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也为我们观察其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怀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乙酉年仲春

作于江南石头城

注释:

[ 1 ] 许地山的小说,除了收在《缀网劳蛛》《危巢坠简》两个小说集中,还有集外的一篇《女儿心》,合计有26篇。在这些小说中,《无法投递的邮件》和《危巢坠简》两篇是书信体小说的尝试之作,有别于其他作品,另当别论;而《海世间》《海角的孤星》《慕》等篇近似于寓言或说理散文,故本文亦不论。所以这里所指的“代表性作品”就是其他21篇小说。

[ 2 ] 在我们所论的21篇小说中,除了三个较具讽刺性的短篇《在费总理的客厅里》、《三博士》、《无忧花》和类似街头素描而无主人公的一篇《街头巷尾之伦理》之外,其他17篇都属于这种情况。

[ 3 ] 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第9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 4 ] 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辑。

[ 5 ] 引自《东野先生》,乐齐主编《神秘奇特异域情韵·许地山小说全集》,第259-260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5月版。省略号为笔者所加。另外,该书把许地山散文集《空山灵雨》中一些带有较强叙事性特征的作品也当作小说收入,这是否合适,值得考虑;因为与本文所论无关,故置之不论。

[ 6 ] 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许地山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 7 ] 徐明旭:《许地山评传》,原载《中国现代作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4月版;转引自周俟松、杜汝淼编《许地山研究集》,第8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 8 ] 杨牧:《〈许地山小说选〉(台湾版)导言》,《许地山小说选》,台湾洪范书店,1984年7月版;转引自周俟松、杜汝淼编《许地山研究集》,第22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 9 ] 鲍霁:《台湾作家许地山的创作道路》,原载《昆明师院学报》,转引自周俟松、杜汝淼编《许地山研究集》,第278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 10 ] 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许地山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7月版。

[ 11 ] 引自《法眼》,乐齐主编《神秘奇特异域情韵·许地山小说全集》,第202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5月版。

[ 12 ] 例如徐明旭在《许地山评传》第三节《稳健平和的中年》中说:“他在《法眼》、《东野先生》、《玉官》等小说里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作了歪曲的描述。这一方面说明他对党和革命极不了解,因而轻信了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另一方面又说明广泛深入的阶级斗争震坍了他玄想的七宝楼台,迫使他对严峻的政治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引自《许地山评传》,原载《中国现代作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4月版;转引自周俟松、杜汝淼编《许地山研究集》,第8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 13 ] [ 14 ] 徐明旭:《许地山评传》,原载《中国现代作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4月版;转引自周俟松、杜汝淼编《许地山研究集》,第8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参考书目:

乐齐主编《神秘奇特异域情韵·许地山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5月版。周俟松、杜汝淼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辑。

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许地山代表作

许地山(1894 年 2 月 3 日-1941 年 8 月 4 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 生 (古时“华”同“花”, 所以也叫落花生) ,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五四”时期新文学 运 动先驱者之一。许地山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1917 年考入燕京大学 文学院,1920 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 积极宣传革命。 “五· 四”前后他从事文学活动, 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 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 年,许地山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许地山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 蛛》、《危巢坠筒》等。
中文名 国 籍
许地山 中国 台湾台南 1941 年 8 月 4 日 燕京大学 《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 《道学史》《印度文学》《落花生》
别 民
名 族
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汉 1894 年 2 月 3 日 作家、文学家、教授 基督教 徐闻县 作家、文学家、教授
出生地 逝世日期 毕业院校 代表作品
出生日期 职 信 故 职业 业 仰 居
故居
徐闻县
1 人物经历
许地山 (1893~1941 年) 名赞堃, 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 台湾台南。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 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 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 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 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 年 12 月,许 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 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 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 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 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

论路遥作品中的乡土情结

论路遥文学作品中的乡土情结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詹兴雷) 内容摘要:路遥是来自农村的一位作家,是一个传统农民的儿子。他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生活的艰苦、落后有着深刻体验和体会。后来又从农村进了城,对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的艰辛、困惑以及生活在城市的农村青年的艰难、心酸更是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在路遥的作品中着重表现了在城市物质文明冲击下农村青年想在城市里面奋斗的愿望和追求。没有过农村生活体验的人,很难理解路遥的世界。即使是在农村生活的人,如果没有那份真挚燃烧的爱也无法理解路遥。对于那曾经养育过他的广袤贫瘠的陕北黄土地,在苦难的生活中曾经给过他爱和温暖的父老乡亲以及兄弟姐妹,甚至包括那在夕阳中暮归的老牛,傍晚袅袅的炊烟以及小沟里潺潺的流水,牧童悠扬的笛声和信天游等充满温馨的生活情调和氛围,都成为作者一生中难以忘却的情感记忆。 关键词:乡土情结;农村生活;氛围;情感 在路遥的小说中,乡恋、乡情、乡思成为其重要的审美内容。他把自己整个生命和故土融为一体,把土地、家庭和亲人联系在一起,这种“乡土情结”渗透在他创作的每个角落,在不同的人物形象身上反映出来,是路遥作品中笔墨最为浓重的一部分。路遥对于农民的生活和困境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始终把自己当做是农民的儿子来看待。他称自己“像个农民”,“生活习惯像个农民”,他的根是深深地扎在土地上的。因此,在路遥笔下的无数个小说世界里,那种与土地恋恋不舍的情意洋溢于每一个角落,因而构建了他作品鲜明的乡土风格。读路遥的作品,总有这样一种感受,他所有的小说背后似乎总有一颗不平静的心灵在急切地寻找什么,探索什么。 一、形成路遥“乡土情结”的因素 1.童年经验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影响

路遥小说模式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城乡二元对立模式 (2) (一)对传统乡土的眷恋 (2) (二)对城市文明的渴望 (4) 二、“归乡”模式 (6) (一)城市的抗拒 (7) (二)土地的召唤 (8) 参考文献 (9)

回归 ——路遥小说模式论 摘要:当认真去研究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时,其实不难发现,构成这两部作品的基本模式为城乡二元对立模式与“归乡”模式。在此两种模式中,反映的是作家路遥对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潜心思考。本文主要针对城乡二元对立模式与“归乡”模式展开论述。城乡二元对立模式主要分析了一方面深情地依恋着自己的家乡故土以及另一方面又深深的渴望着现代的城市文明,其中,“归乡”模式探讨的是抗拒城市文明和土地对其心灵深处的热切召唤。本文意欲通过以路遥的代表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为例,对路遥先生的小说模式和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而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分析作者的创作模式仍具有十分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归乡”模式;思想内涵 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s, Lu Yao has a unique research value and significance. Currently, Lu Yao's research, the main themes from the novel and the novel's characters talk about the image of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ir works. Here attempt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at is, from Lu Yao fiction novel structural model of this unique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deep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Lu Yao hidden in the novel. This article will be two of the most famous works of Lu Yao - "Life" and "Ordinary World", as a model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explore Lu Yao novel mode of urban and rural opposition and "Homecoming" mode. Explore this novel model, in today's literary creation, still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Opposition Mode; "Homecoming" Mode; The Meaning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11草原藏香练习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四单元直面挑战超越自我 11 草原藏香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缜.密(zhěn)应.届(yìnɡ) 溘.然长逝(kè)忧心忡.忡(chōnɡ) B.落.枕(luō)谛.听(dì)蚍.蜉撼树(pí)博闻强识.(zhì) C.行.家(hánɡ) 青荇.(xìng)数见不鲜.(xiǎn)严惩.不贷(chénɡ) D.重创.(chuānɡ) 拘泥.(nì)咬文嚼.字(jiáo)俯首帖.耳(tiē) 答案D 解析A项,“应”应读yīnɡ;B项,“落”应读lào;C项,“鲜”应读“x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 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 ....,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②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 ....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 ③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 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 ④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而不校 ....,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⑤近几年,叙利亚国内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 ....,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⑥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答案B 解析①釜底游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境地的人。不符合语境。②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极端贫穷。符合语境。③金玉满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符合语境。④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不合语境。⑤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不合语境。⑥开门揖盗: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来危害自己。符合语境。

张炜小说的语言风格

张炜小说的语言风格 张炜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位重要作家,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表作品开始,他至今已在文坛辛勤耕耘近四十年。他曾说过:“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即使面对仅有的三个听众也要倾注满腔热血。”他以一支笔加上无限的精力创作了《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十部)和散文《融入野地》《夜思》及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张炜不停迸发着的热情和奔跑不息的追寻。其中,他的小说更以朴素明快的语言熔铸了广阔的诗性和厚重的心灵思索,给人以激荡灵魂的叩问。 我读的第一本张炜的小说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你在高原》,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文学上重要的纯文学著作。这十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小说。第一次,我向往了他笔下的那片平原和山地,渴望了广阔的大海和高大的橡树,我走过了条条溪流座座山川,我看到了明亮的鹿眼和雪白的李子树,一切的一切,不知道哪里有着故事的源头。之后,我阅读了他的其他作品,如《古船》《九月寓言》《蘑菇七种》等。正如张炜所说的:“优秀的作家必须是有个性的。”张炜的小说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思考和人文关怀,小说中的语言本身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独特享受。他的语言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朴素,而即使朴素,也以一种沸腾的激情凝结了高层次的诗意。 许多人都认为张炜的小说过于朴素,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朴素的实质是更接近表达意义的本身。张炜说:“作家最要紧的是要诚恳,要质朴。作家嗓子比不上播音员,思辩比不上哲学家,漂亮比不上影星,作家只有一份质朴的感情。”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质朴的情感能使这种情感更加深刻,也更加能打动人。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朴素的语言可以表达质朴,华丽的辞藻也可以,不过却多了一层铺垫,不是那么的直接。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感人,因为它们是经过了心灵过滤的。最常见最普通最不时髦的词汇也许是最恰当最真诚最不褪色的。 在张炜看来,汉语中最有力量的词是名词和动词,它们是语言的骨骼。语言的虚浮臃肿,主要原因是形容词之类的用多了。句子像人一样,要减肥,要干练,这才出线条,才帅气。比如一些对环境的描写,“走在园子里,一抬头是灌木枝条围成的篱笆墙,上面爬满了豆角秧,它们长得像过去一样,黑乌乌肥胖胖的垂挂下来。”“风沉落在遥远的沙岭雪冈后面。一天的星星清亮洁净,夜空真好啊,这是即将告别好迎接的许多夜晚中的一个。我长久的伏在窗上。两只麻雀在干枝上跳动,另一只猫一样的动物在矮墙上倏地跑过。似乎有咕咕的叫声,有哑哑的低鸣。”等,简单直白中描绘了真实宁静的场面。 张炜小说语言的质朴还体现在方言的使用上。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方言才是真正的语言。因为语言要传神要贴切永远离不开地方个性。有些时候只有用当地人的话才能表达出某些特定的微妙的含义,才更真实和传神,才是与文学贴的最紧密的“连血带肉”的泥土文学。他的小说中多口语词、方言词、粗俗语、谚语和歇后语,少文言词和成语。比如“说什么化成水的银币,呸,传说的瞎话。”“龙眼妈,你这条不死的母狗。”“那个家伙,到底是个武将,认识我姐姐的第二天,就把她给‘毙了’。”“有过一腿”“旱魃”等等,这些词的使用使他的小说变得明快,通俗,不呆板,不晦涩,有点诙谐的意味。 张炜小说语言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的语言呈现出一种诗化、散文化的倾向。他的许多小说似乎更像是散文或者诗歌。我觉得这个特点和他的创作理论息息相

人教版选修《礼拜二午睡时刻》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品味情感节制背后的东西 3、体会悲悯情怀: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 教学重点: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教学难点:理解“悲悯”情感和分析小说手法中节制的力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明确:叙述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坐火车去拜祭误当“小偷”而被打死的儿子的故事。】(注:此处学生会轻易地将“儿子”定义为小偷,可提醒学生关注第54段,“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如若去了一个“吃”,意味有什么变化?第55段“‘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都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其实,不管他是不是小偷,他都罪不至死,儿子的“鼻子被打得粉碎”的结局对任何一位母亲来讲都是莫大的悲剧,更何况,周围的居民更是认定了他是小偷。) 二、教学设计: 这篇小说涉及的母题是什么? 【明确:母爱】 这是一份怎样的母爱?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明确:克制、坚忍、伟大、镇定,超越了道德的限制……】 (幻灯1)余华说:“马尔克斯的叙述简洁而不动声色,人物和场景仿佛在摄影作品中出现,而且他只写下母亲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 你在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这种无比的悲痛?(提示:一方面来自于人物的内部,比如语言、行为、神态、心理;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于自然环境,可供参考的资料:马尔克斯是一个对时间非常痴迷的作家,他的名篇《百年孤独》就是用时间命名的,并且用时间描述了一个迷人的开头。《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同样以时间命名的小说,时间在其中的重要性显得列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交代了天气的变化。“酷热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世界里已成为一种经常出现的、随时即来的东西。”当然,由此形成的不仅仅是叙事的时间顺序和天气的变化,它们也共同暗示了人物心情的变化和情感的燥烈程度:越走近小镇,天气越热,情感也越燥烈,所需要的对情感的控制力也越强,而外在的表情却越发的冷。) 这所有的悲痛其实都源于宽广的爱!不管是悲,是痛还是爱,不管是怒,是哀还是恨,母亲都将它们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孤独,也是马尔克斯作品中使人常常能体会很深的一种味道。(幻灯2)节制胜于放纵。这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一个感情处理方法,这是作家一种非常高超的审美眼光,他不带情绪,不带怨恨,而只有哀伤,这当中有一双眼睛在慈爱地看着,但正是这种眼光能揭示人性在冷漠时代的悲苦与尊严。 这位母亲在重重重压之下,也一再克制,但会不会出现不堪重负的情况? 【明确:会,第48段】 齐读。作者为什么要用“胡乱”这个词?它的背后是什么? 【明确:这可能就是唯一一次女人的情感出现波动,胡乱就可以看出她此时所经历的煎熬。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编号2011062155 毕业论文(设计) (2013届本科) 论文题目:试论张炜《古船》的 艺术成就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作者姓名:张俊莉 指导教师:张存孝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4 月 28 日

目录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1)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2) 中文摘要 (2) 一、引言 (2) 二、小说结构分析 (3) (一)、历史层面 (3) (二)、精神层面 (3) 三、人物形象分析 (4) (一)、隋抱朴 (4) (二)、隋含章 (5) 四、小说意象分析 (6) (一)、古船 (7) (二)、老磨屋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英文摘要 (10) 致谢 (11)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亲笔签名) 二O一年月日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张俊莉 (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古船》是一部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比较独特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古船》回溯四十年当代民族历史、深入探究民族的灵魂的去旧迎新、并达到巨大的历史深度和开阔的视野,成就突出,内涵深刻。本文通过对《古船》思想与艺术的相互贯通,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深入解读作家张炜的作品《古船》。 关键词:艺术成就;《古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意象 一、引言 当代文学在1985年前后开始自觉地以文化视角对人的生存状态作理性的审视。这一视角的确立,使文学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民族(地域)意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强化,对各种文化的特殊性的认识也较以往的阶级学、社会学的表现更贴近人的深层内容。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作者,一个有沉重的道德感,苦难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在《古船》中,以对历史血腥的真实还原与对现实苦难的直面相结合,在主人公抱朴的最终抉择中寓含了自己的期望:改革时期的民族文化人格亟待整合,民族发展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民族要振兴,必须作出新的文化选择。 《古船》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动为契机,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史作背景,展开了镇上隋、赵、李三个家族间的恩怨以及以三个家族为代表的三种社会力量的消长和变化。这是一段刚刚逝去的历史,带着几千年的深刻印痕,与现实紧紧交织。这段历史中,三家族间的恩怨与历次政治运动相互纠葛:隋、赵、李三家人的命运浮浮沉沉,仁厚的、刚毅的、怨毒的、伪善的、怪诞的灵魂不断地轮回和重现。而其中,作者最想凸出的,是历史进程中两股相互较量的力:一股能够顺应和推动历史与人类的发展,另一股则会死死地拽住历史的行进步伐。历史在这种较量中艰难行进,这才是作者真正为民族忧虑的。现实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死人紧紧地拖曳着活人,《古船》中每一声沉重的叹息、痛苦的呐喊都扣击着人们的心弦。把笔触探及作为传统文化心理的母体与原型的农民文化意识、农村人际结构的深层,张炜的思考已提升到人类文化意识的哲学高度。 胶东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日里夜里牵扯着一个胶东青年的心灵,基于深切

论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

论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常与人 生感悟融为一炉,带有深刻的哲理性。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是许地山 创作的主要目的,而对人生现象与问题的哲学思考则是他解读人生的 根本方法论。许地山一生作品虽少,却不失新意,对东西文化、多种宗教的兼容使其小说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许地山终其一生 都在文学中探究着正确的人生观,以此来实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建构。宗教与文学皆可直击人们的心灵,许地山从宗教教义中汲取养料企图 为新文学寻觅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宗教与文学的相互渗透与完美融 合为许地山传递其人生哲学搭起了桥梁。为此,学者大都喜欢以宗教 为切入点去阐释许地山的小说文本,宗教确实是探析其思想的一个路口,但却并非唯一,若一直受限于宗教的框架,则容易忽视其小说中除 宗教之外的其它哲学意蕴,一定程度上会丧失部分研究价值与意义。 许地山塑造的文学世界是一个感情真挚、包罗万象的世界,他对人生 哲学的书写虽独到而深刻,却不免显得驳杂、零散。针对这些现状, 本文将研究的重心放到了许地山小说的人生哲学上,试图从多个方面 深入挖掘其小说蕴藏的丰富哲理,并对许地山文本中的人生哲学进行 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将从绪论、正文、 结语三大部分展开讨论。绪论主要通过对研究许地山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类,并结合如沈从文、茅盾、老舍等对其作品的评价,去探讨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生哲学。不同学者的研究为本论文观点的阐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理论支持,本文自始至终以茅盾关于许地山人生观独树一

帜的评价为基础,从爱之哲学、善恶观、苦乐观、生死观对小说中的人生哲学展开具体论述。本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许地山小说中相知相守的爱情与情深义重的大爱,以爱抒情、以情感人是许地山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不拘一格的爱正是许地山自我情感的流露,故追随爱之哲学这条线索可以使人们发现其自身心理变化的真实过程。第二部分则以善恶观为切入点,对小说中人物的善恶行为与道德观念进行了评判与分析。文学具有惩恶扬善的使命,许地山将对人性善恶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强调善恶于人身上是一种共存的矛盾姿态,人们应持慈悲心看待一切善恶行为,辩证地去批 判所有人与事。同时,许地山对人们为善作恶的行举进行了归因,在他看来没有规矩的人生异常可怕,而借助宗教劝人归善是许地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第三部分着重探讨苦乐观在许地山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文学是人们言说苦难的方式,而对苦难的关注与消解是文学家的使命,“生本不乐”正是许地山对漂泊生活的感悟与总结。许地山在小说中生动地描写了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的人生苦难,并指出了“中和”思想与“普渡济世”的消解之法。第四部分围绕生死问题,对小说展开了全面论述。各式各样的创作方法、变幻不一的小说结构、巧合离奇的故事情节使许地山小说中的生死现象呈现出别样的姿态。本文通过对许地山多种死亡叙事模式的划分和解读,探讨了儒释道生死观与许地山生死观的异同,并从“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了小说人物应对蹇涩人生的生存之道。许地山在文本中时刻引导着人们“以死观生”,呼吁人们从哲学层面去思考生存的意义并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特色范文

【虽然我还没有看过这部作品。不过有许多好朋友对我推荐过这部书。所以一直以来对它的感觉都很不错。便将此文献在这里了!!】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文学新潮迭起,各种全新的创作理念扑面而来。但举目文坛,你会发现颓败、绝望、平庸、无奈、商业炒作充斥其中,很少有能深深打动读者.震撼读者的文学作品出现。是文学远离了读者,还是读者远离了文学?应该说,都不是。人们照样在读作品,在读“依然神圣”的那些值得读的作家的作品,这其中就包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这部小说在发表和播讲以后,接到过成千上万封感奋的读者来信,尤其在农村、工矿、学校、基层单位的青年中激起了波澜,形成了文学的社会反应相对沉寂时期里的一个少见的高潮。而且时至今日,《平凡的世界》依然是广大读者,尤其是出身底层的年轻人最喜爱的作品。这从近年来各种畅销作家排行榜上赫然前列的路遥和近年来反复印行的各种版本的《路遥全集》,《路遥中短篇小说选》,《平凡的世界》以及连带出现的大面积的路遥作品盗板书中不难看出。尽管路遥之于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坛不容忽视,《平凡的世界》名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榜首,但批评界对于路遥及这部小说仍然有太多的误解及由此导致的漠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遥被评论界淡忘了,他的名字已难得再从评论家的笔下出现,甚至我们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为高校中文系教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竟然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从这之中更可折射出学者们对路遥的关注和研究处在一种

什么样的程度。80年代以来的文坛上几乎找不到像《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读者之多,影响之广的作品,但是在理论研究上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极度的反差恰恰验证了路遥的名言:“作家的劳动决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 回到路遥,回到《平凡的世界》——是我们无可回避的事实。而本文将从创作特色方面对这部作品加以解构和分析。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联系作者自身状况和他的其他作品,意在解构出《平凡的世界》的独特价值和个性风采,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和永久的魅力。 一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空间,而成功的作家往往从自己较熟悉的环境着手来刻画人物。路遥曾经说过:“我是一个血统的农民的儿子,一直是在农村长大的,又从那里出来,先到小城市,然后又到大城市参加了工作。农村可以说是基本熟悉的,城市我正在努力熟悉着。相比而言,我最熟悉的却是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因为我曾长时间生活在这个天地里,现在也经常‘往返’于其间。” “我较熟悉身上既带有‘农村味’又带有‘城市味’的人,以及在有些方面和这样的

悲悯情怀,人性光辉——《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悲悯情怀,人性光辉——《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中学语 文论文 悲悯情怀,人性光辉——《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一、课前导入 我们学习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老人桑地亚哥为了保住大马林鱼,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海浪已经平息,战斗已经结束,但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宣言还回荡在我们耳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另一篇关于老人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是这篇小说关注的对象。 二、整体感知 教师:浏览课文,梳理情节。小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致写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小说1、2两段交待主人公和环境。主人公是老人和“我”,“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在尘土中踯躅的农夫”暗示了社会环境:战争即将来临。第3段到第35段,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我”和老人的对话。最后一段交待故事的结局,老人没有走。 三、研读文本 (一)品对话 教师:下面我们来赏析小说的主体部分,品读“我”和老人的对话,揣摩老人

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主旨。“我”和老人的对话基本上是“我”问老人答。“我”主要问了老人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生(齐):问故乡,问政治态度,问动物。 师:嗯。问政治态度包含在问动物里面,所以总体上可以视为两个问题:问故乡和问动物。下面我们就逐一梳理吧。 1.问故乡 师:老人提到故乡后“高兴、微笑”,从这一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最后一个离开”说明了什么? 生1:老人提到故乡便不由自主地“微笑”了,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可见,老人是多么热爱他的故乡,故乡是老人最温暖的回忆。 师:老人呆在那儿照料动物,是最后一个离开故乡圣卡洛斯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生2:说明他对故乡十分眷恋!战争来临,他“只得撇下”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动物,他心中很舍不得,不愿意离开。 师:让动物被炮火摧残,老人的内心又是多么苦涩,多么悲哀!(板书:眷恋故乡) 2.问动物 师:除了对故乡的眷念,我们还能读出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6段至第35段,从中找出老人唠叨动物的句子。从这些句子里你能读出些什么?请大家讨论探究。(学生分角色朗读、讨论) 生3:我找到了第17段中的“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从这个句子中,我读出了老人的孤苦无依。老人的晚年生活很凄凉,他没有家,只有几只

论张炜小说的苦难性

论张炜小说的苦难性 摘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炜是重要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创作,众多的作品,张炜小说深刻地描写了女性的苦难,社会的苦难,文革的苦难,张炜对苦难的描写真实而生动,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张炜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了人物的悲剧,发现他的作品深藏于其中的苦难。 关键词:张炜苦难女性社会文革 1 女性的苦难 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承受了了身体的苦难。张炜的作品中,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凶残与丑陋,对女性的身体所承受的苦难做了淋漓尽致而生动详细的描写,尤其是女性身体遭受暴力的侵犯。“后来那些狗娘养的还不是把人家儿媳妇给糟蹋了。其实早就糟蹋了。她忍着羞辱,因为要活着侍奉公爹。”一个女性被生活所逼,成了裸体模特。“再后来又有人提出给她画裸体素描,她扭扭捏捏,还是答应了。就这样,关于她的裸体画不知怎么落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关部门追查起来,就找到了她。那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差点儿把这个姑娘从根上毁了。当时她气愤地提出给自己做个体检,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姑娘。可是这种检查不但没有给她带来更好的名声,反而使她的誉一落千丈。在街道上,她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一走向街头,人们就尾随她,有的还对她做出各种淫荡的手势。” 女性不仅承受了身体的苦难,还承受了精神和心灵的苦难。张炜通过女性形象的描写,尤其是女性既没有财产权又失去尊严的生存状况,她们只能在社会中动荡浮沉,受尽非人的侮辱,却没有任何出路。 2 社会的苦难 张炜以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广阔地描写了当今社会,再现了当今社会的黑暗。“其实人家倒极有可能是新贵,是传统农民蜕变而成的第三代,是孙子,这些孙子一旦进了城,做高官做大买卖,或者更有甚者,敢组织黑市社会贩毒走私,收藏吓人的艺术品。” 张炜尤其描写了农场的工人的生活,农场的工人的工作环境的恶劣。去年的这时候,一个人比你还年轻呢,只伤了一个小脚趾,后来先把两根脚趾截去,再后来又是截取脚掌。这里条件太差。张炜用第一人称“我”,更加直接地真实地揭露当今社会的苦难。当父亲好不容易结束了牢狱之灾,欢天喜地与荒原上的一家人会合是,怎么会想到更漫长的苦役在等待他?不久就被押到南山的水利工地上了,编在了一些由释放的罪犯组成的二队。民工春夏秋一律住在简陋的工棚里,冬天则搬到深入地面二分之一的地窖子,”以几个段落的描写了当今社会的苦难。张炜无情地揭露了社会的苦难,“于是他们重新找来一副脚铐,是刚刚让铁匠锻出来的,还没有凉透就硬套到你父亲脚上。那时他脚踝上的皮立刻掉下来,满街

许地山的资料

许地山的资料 (一):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许地山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用心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他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许地山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许地山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等。 (二):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台南。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持续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必须影响,之后,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齐谈论时政,寻求真理,

浅谈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浅谈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摘要: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以其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其作品中,他是在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向读者展示现代道德观念的。他赞扬具有传统美德的人物,也热烈地歌颂那些既具有传统美德又能够追求个性自由和纯真爱情的人物。对于传统道德观念中存在一些糟粕问题的人,路遥没有完全给予否定,而是让他们在传统美德的感召下自责、自罚,让他们在自责中回归到善良的本质。总之,在作品中,路遥始终是以道德是否完善作为评判人物的标准的。 关键词:路遥小说道德意识传统美德现代观念交叉 一位优秀的作家的意识世界应该有着广泛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以致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感受等等,无不包含在其中。这些多多少少都能在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足踪。 路遥是一位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有他的独特看法的作家,他的小说是乡土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因为他受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所以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政治意识、苦难意识和道德意识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读者。本文试图对其小说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加以论述。 一、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决定了路遥始终“是一个血统农民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1]他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农村度过,他从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乡亲那儿得到的不仅仅是创作素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营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传统道德意识。作者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自觉地流露出对传统美德的欣赏和眷恋,即使后来他受到现代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没有改变他对传统美德的崇敬之情。在面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道德观念冲突时,作者进行的是冷静客观的分析,力图使两者达到最完美的协调。 纵观路遥的所有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传统道德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传统美德,例如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等等;一层是传统道德中落后保守的思想,例如对个性的扼杀,对婚姻爱情的门第观念等。而路遥对现代道德意识观念的理解则是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纯真的爱情生活。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作者体现出的是在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向读者展示现代道德观念。 二、农村传统的文化和苦难的生活经历使路遥一生都对传统美德富于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创作中总是表现出对这种感情的向往和追求。路遥曾经在评价刘巧珍、德顺爷爷时说过:“通过这两个人物寄托了我对养育我的父亲、兄弟、姐妹的一种感情。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这种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路遥对传统美德的热衷追求,他试图使他笔下的人物在传统美德的滋补下,显得更加成熟完善。正因为如此,“在路遥的情感世界中,是非判断的标准往往是以传统的道德观念为依据。”这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孙少安可谓是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者,他是作者笔下普普通通的、最真实的农民。他善良、能干、头脑又好,本来读书很好,很有发展前途,但是为了帮助父母,供养弟妹,他十三岁毅然辍学种田。即使后来生活富裕了,分家的时候他仍然痛苦不堪,“他已经习惯于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保护人的角色:一旦没有他,其他人怎么办。”这是传统的长子长兄的道德观念,路遥对此持赞扬的态度。孙少安善良地对待村民,为了维护乡亲的利益,他冒着极大的危险“扩大自留地”,为此,他招来了处分,但毫无怨言。富裕后,他首先想到的仍然是村民,“作为同村邻舍,怎能自己锅里有肉,

论路遥小说《人生》

论路遥小说《人生》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主题鲜明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路遥的小说文本大多呈现的是“城乡交叉地带”的变迁与冲突,路遥以现实主义手法勾勒了一方有地方特色的小说世界。作家将当下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呈现在了小说的创作里,体现了作家对我国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独特、深刻的思索与探寻。中篇小说人《生》凸显了作家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关注与思考。路遥认为这种优良的传统道德是美的、好的,他在《关于 (人生)的对话》里就曾说:“……不管发展到任何阶段,这样一种美好的品德,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基本的保证。”J但是,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人正悄然远离这份美好的传统道德,作家为此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与忧郁。作家在呼唤传统的回归,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固守这份民族传统美德。小说《人生》的男主人公高加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成功,在挣脱黄土地的贫苦与艰难时,看不到乡村农民身上的传统人性美和传统道德美的宝贵,作家是坚决否定的。因此,每当高加林试图远离那份传统美德时,他必将为自己选择的错误受到惩罚、付出代价。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散文两篇》

《散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严文井作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善于把深刻的哲理讲的简单,《我为什么而活着》就是最好的代表作。文中,作者将支配自己一生的三种信念——对爱情额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充分体会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哲理散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章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学展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感受罗素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品味本文语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理性色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产生自己的思考。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冰心说,生命像一棵小树,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伸展,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土而出。那么,在作家严文井笔下,生命又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求答案吧! (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闫文井,原名严文锦,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3、背景介绍: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三、分段学习 1、第一段末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情丝

许地山作品风格

题目: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文学院 对外汉语6班 杨馨玉 20081150010029

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 摘要:在现代作家中许地山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他以注重“人生问题”而走上文坛,由于他对宗教,印度哲学方面造诣很高并且身兼学者,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笔端充满了宗教的智慧和哲学的趣味,这一点在后面其散文集《空山灵雨》分析中将更详细的介绍。他的早期创作虽离现实主义较远,但其小说取材独特,想像力奇特,情节曲折力气,感情真挚,充满浪漫气息及浓郁的南国风味异域情调,后期虽保持清新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具有写实倾向,如《危巢坠间》 关键词:宗教、哲学、浪漫主义、《空山灵雨》 前言:本篇论文主要从许地山对于宗教及哲学的感悟以及他的生平,从而分析他的作品艺术风格——浪漫色彩与写实骨骼的独到之处。 一、许地山的生平铸就其独特艺术魅力 初识许地山这位作家是大学文学课上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他的作品《空山灵雨》,初听这个四个字一种诗情画意朦胧美的感觉涌上心头,读过这部作品之后很欣赏他,查了一下他的资料才发现,这样一位意蕴深刻的作家果然很不简单。 许地山出生于台湾台南的一个爱国家庭,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1917年考入燕山大学,1922年留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期间他便呀扭宗教与哲学,我认为正是由于他对宗教(佛教、基督)的内在感情的体验使他成为区别于其他乡土回忆者的浪漫主义传奇风格的小说家。 许地山对哲学和文字改革也有深入研究。许地山被喻为现代文坛上的“奇才”,他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成为“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上不可复得的化石”,浪漫主义风度下写实,写实主义色彩下浪漫的风格一直贯穿着他写作的始终。 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作家,在新文学上具有一定好评,1921年1月他与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人在北平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创办了《小说月报》,从他20年代末以后写的小说,以《在费总理底客厅里》为标志,虽格调仍旧清新,但已转向

论路遥笔下的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论路遥笔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摘要:论文拟对路遥笔下中奋斗着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剖析,探讨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们在理想的追求过程中面对的现实的挫 折与磨难表现出的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优良品质,同时也传达出青年知识分子 追求独立、自由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深深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的强烈的自 卑心理和自尊需求。论文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关键词:青年知识分子;精神特征;独立;社会责任感;文学史意义

Theory of Lu yao's Works in the Image of Young Intellectuals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ovel Lu yao struggle with the image of young intellectu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characters, explore the reality of frustration and suffering these young intellectuals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the ideal face to represent them in a difficult hardships demonstrated an unyielding fighting spirit. This paper also convey the youth intellectuals pursue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the valuable spirit and deep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ir strong inferiority complex and self-esteem needs. This paper also from the side reflects some realistic problems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Key words:Youth intellectuals; 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depende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