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髂骨为最常见的取骨部位,尤其是髂骨的前部取骨可靠,可提供单皮质、双皮质或三皮质的血管化或不带血管的移植骨。特别适用于脊柱前路手术取骨。但前路取髂骨部位的并发症率高于后路取髂骨,包括髂骨环骨折,疝,更常见的是血肿、浅表感染、欠美观、取骨处慢性痛及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率高达21%,包括感觉迟钝,一过性或永久性感觉丧失及感觉异常性大腿痛。对于该神经解剖的研究阐明其高并发症率的原因为该神经走向的多样性,且该神经位于髂前上棘外侧增加了损伤的风险,特别是取三面皮质骨时。

为确定取三面皮质髂骨的最大尺寸(宽度和高度),法国雷恩Pontchaillou大学医学院骨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解剖和CT研究,提出了前路安全取最大尺寸的三面皮质髂骨的策略,文章于2014年5月发表在Eur Spine J上。

该研究共解剖了28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女性高加索尸体,研究了其半骨盆和大腿的解剖。平均年龄71岁,身高平均159cm。通过髂-腹股沟切口显露股外侧皮神经,及其骨盆起源,走行,直至分为两支出骨盆(图1)。

图1 解剖的骨盆内部图。1为股外侧皮神经,2为股神经,3为髂动脉。绿色和蓝色的针代表5个点,注意这5个取骨点与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变化。

测量的指标包括:沿髂-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内缘至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mm),髂前上棘处、髂前结节处最厚处、髂前上棘后2cm、3cm处及髂前结节最厚处后2cm处这五点的髂骨厚度,以及上述五点至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表1,图2)。

表1骨盆内髂嵴与股前外侧皮神经的距离和最佳厚度。

图2 测量髂骨厚度的5个点。半公分宽的髂骨块定义为有用的髂骨块。a, b, c, d, e为测量股外侧皮神经至上述5个点的距离。

测量以后,以摆锯取出该骨块,去除肌肉后行CT检测,并进行3D重建,记录髂骨块厚度(大于5mm为有用骨块)及与股外侧皮神经距离,保证所取骨块既不伤皮神经,又有足够厚度。

研究结果显示,28例解剖发现,股外侧皮神经出骨盆处位于髂前上棘内侧平均22mm处(5-50mm),9例股外侧皮神经包裹于髂-腹股沟韧带中。前路髂骨安全、有效的取骨区域定义为髂前上棘后2cm起,至髂前结节最后的点,其最大尺寸为长47mm,深35mm(图3)。

图3 三维CT重建最佳三面皮质髂骨块的尺寸。起于髂前上棘后2cm,止于髂前结节最厚处。

而从髂前结节最厚处后面2cm取骨,一方面厚度不够,另一方面高度不足30mm(图4)。

图4 左侧髂前取骨的三维重建后面观。注意其后下部分的厚度不足,宽度只有25mm。

本研究通过解剖和三维重建,为避免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同时又取到足够厚度的三面皮质骨,确定了前路髂骨取骨的解剖标志。

由于各种手术常需用双面及三面皮质骨来植骨,促使本研究确定安全取骨的解剖标志及尺寸。本研究确定5mm为有用厚度,基于文献中皮质骨厚度和松质骨厚度均为2.5mm。

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针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一、概论 1.概念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皮神经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由于股外侧皮神经受损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的综合征。 股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通过腹股沟韧带的下方穿出,浅行于大腿前外侧。 2.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无菌性炎症、神经受压或外伤等,引起该神经末梢代谢障碍,血供受限而发病。 常由外伤、腰椎退行性病变、强直性脊柱炎、腰大肌压迫、糖尿病、肥胖、妊娠、腹部手术等情况引起。 此外全身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肥胖、风湿热、梅毒、乙醇中毒甚至流感都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发生炎症而致本病的发生。有些多发性硬化、神经根炎等神经系统病变及腹部盆腔的发炎、肿瘤、结石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3.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肌肉痹症范畴,《针灸甲乙经》中有“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的记载,颇似对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表现的描述。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外感风寒湿邪,致营卫不和;或外伤、受压等因素导致经络阻滞,不通则痛;肌肤失养则麻木不仁。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20~50岁较肥胖的男性。大多为单侧性,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大腿前外侧面出现疼痛、麻木、烧灼感、寒凉感、针刺感、出汗减少及沉重感亦可出现,以麻木最为多见。体力劳动、站立过久时可加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查体可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主要是痛觉与温度觉减退而压觉存在。少数患者可有色素减退或沉着。有些患者皮肤可呈轻度菲薄,稍干燥,毳毛减少。本病通常为单侧性,少数双侧发病。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数月至多年不愈。三、诊断: 主要是根据症状诊断。该病以中年男性为多见,发病过程缓慢渐进,病人

麻醉解剖神经阻滞定位

1. 三叉神经节阻滞麻醉 从颧弓后1/3 下方,口角外侧 2.5cm 稍上,正对第2 磨牙处进针。沿下颌支内面刺向后内方,进针 至翼突基底部,到卵圆孔的前方,用X 线证实针位,再退针,改向后上刺入卵圆孔,到三叉神经节内,注射麻药。 2.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稍张开口,在颧弓下方下颌切迹处垂直刺入,进针至翼突基底部时,退针转向前上,经翼突外侧板前缘刺入翼腭窝,上颌神经经过此处(深度约4.5cm ),注入麻药。 3.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稍张口,在颧弓下方下颌切迹处垂直刺入,进针至翼突基底部时,退针转向后上,经翼突外侧板后缘至卵圆孔,下颌神经经此处出颅(深度约4cm),注入麻药。 4. 下牙槽阻滞麻醉 从口内下颌第3 磨牙后,相当于下颌支前缘内侧的颊粘膜处刺入,与下颌磨牙咬合面平行,沿粘膜及下颌支之间缓缓进针~, 当下颌磨牙与舌前部出现异感,即可注入麻药。 5. 面神经阻滞麻醉 在乳突前缘和下颌支后缘的中点或乳突尖前方0.5cm 处,即在外耳道下方垂直刺入,触到乳突前缘后转向内上,沿骨面推进1.5cm ,即达茎乳孔,注入麻药,治疗面神经痉挛。 第 1 段:是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长1~ 1.5cm, 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此段虽被腮腺所遮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可在此处显露面神经主干,面神经阻滞即可在此处进行。 第 2 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主干与腮腺后内侧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通常分为上下两干,再发出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颧,颊,下颌缘,颈五组分支。 第 3 段: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部分。面神经的五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 6. 舌咽神经阻滞麻醉 在外耳门下方,乳突前缘稍前方垂直刺入,进针~ 2.5cm ,达茎突部位,过茎突后方继续进针~ 2.25cm,针尖至颈静脉孔下方,注入麻药。 7. 颊神经阻滞麻醉 在上颌第3 磨牙后方的磨牙后窝表面黏膜进针,刺中时可有颊部电击样感觉,稍退针后注药。 8. 耳颞神经阻滞麻醉 在外耳道与颞下颌关节之间或近耳部的颧弓上缘约1cm 的发际处,也可在颧弓中点下1cm 处,触 到颞浅动脉的搏动。在颞浅动脉搏动点的同一水平处进针,刺入深度约0.5cm. 9.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经眶外缘至上唇上缘重点做一连线,再经瞳孔中心做一垂直线,两线的交点即为进针点;进针方向应朝外上,稍偏后,穿刺针与面部中线夹角平均约为30 度。 10. 颏神经阻滞麻醉 经瞳孔中心垂直线,与下颌骨上下缘中位线的交点为穿刺点,进针方向应向前内下,稍偏后,与该处皮肤表面的角度约45 度。颏孔的开口方向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在临床实施阻滞定位时应予考虑。

最新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神经系统 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神经纤维nerve fiber :轴突+神经胶质灰质gray matter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在大、小脑表面者称为皮质cortex 白质white matter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髓鞘)在大、小脑深部者称为髓质medulla 神经核nucleus 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神经节ganglion 周围神经系统内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纤维束fasciculus 中枢神经系统内 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体 神经nerve 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体 脊髓spinal cord * 椎管内45cm 枕骨大孔—L1 下缘末端变细-脊髓圆锥 * 颈膨大(C5-T1)腰骶膨大(L2-S3) *CTLSCo 484844 0 -1-2-3 脊髓的内部结 构:灰质:*前角内躯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梭内肌 * 后角边缘固有胶胸核 *后角固有核其轴突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降联络 不同节段。 *侧角T1-L3 交感神经S2-4 副交感神经。白质:* 前后侧三索 *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S1* 后索薄束T5 下楔束T4 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楔束核*传导同侧躯干、四肢 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内T外侧骶T腰T胸T颈。 S2* 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脊髓丘系*侧束传导痛 觉和温度觉前束传导粗略触觉 *均是传导对侧内T外侧与上相反 S3脊髓小脑后束同侧胸核T小脑下脚T小脑皮质 S4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后角基部T小脑上脚T小脑皮质 S3 S4 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X1* 侧索、前索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前角运动神经元*侧束交叉管 理同侧四肢肌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 *内T外侧与S2同 X2 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 X3 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脊髓功能:传导反射脊髓半横断布朗—色夸综合征前角损伤---------------------------------- 脊髓灰质炎脑brain 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为脑干brain stem 12 对脑神经修饰演化茶盏免听设宴秘府舌下第四脑室:* 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部菱形窝 *向上T中脑水管T第三脑室 向下T脊髓中央管 向后、外侧T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T 蛛网膜下隙 滑车神经是唯一附着于脑干背面的脑神经。 脑干的内部结构灰质:脑神经核见P299 非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 *ZN 1 上下丘视听2 红核调节屈肌张力3 黑质调节随意运动帕金森病 *NQ 1 脑桥核沟通大小脑2 上橄榄核 *YS 1 薄束核与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2 下橄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两个部分。中枢神经主管分析、综合、归纳由体内外环境传来得信息,周围神经主管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病学,就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疾病与骨骼肌疾病得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得一门学科。 神经系统损害得主要表现:感觉、运动、反射障碍,精神、语言、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详细得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定位诊断:(根据神经系统检查得结果)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得解剖部位。(总论症状学得主要内容。) 定性诊断:(根据病史资料)联系起病形式、疾病得发展与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得病因性质(即疾病得病因与病理诊断)。(各论各个疾病单元中学习得内容、)辅助检查:影像学有CT、MR、SPECT、PET、DSA等;电生理有EEG、EMG、EP等;脑脊液检查。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得解剖生理 1、感觉得传导径路: 一般感觉得传导径路有两条: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它们都就是由三个向心得感觉神经元连接组成,但它们在脊髓中得传导各有不同。 第一神经元: 均在后根神经节 第二神经元: (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 ⑴痛觉、温度觉:后角细胞 ⑵深感觉: 薄束核、楔束核 ⑶触觉: 一般性同⑴,识别性同⑵ 第三神经元: 均在丘脑外侧核。 感觉得皮质中枢:在顶叶中央后回(感觉中枢与外周得关系呈对侧支配) 2.节段性感觉支配: (头颈)耳顶联线后C2、颈部C3、肩部C4; (上肢)桡侧C5-7、尺侧C8-T2; (躯干)胸骨角T2、乳头线T4、剑突T6、肋下缘T7-8、脐T10、腹股沟T12-L1; (下肢)大腿前L2-3、小腿前L4-5、下肢后侧S1—3、肛门周围S4-5、 3。周围性感觉支配:了解周围性支配得特点。 4。髓内感觉传导得层次排列:有助于判断脊髓(髓内、外)病变得诊断。 三、感觉障碍得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 对刺激得感知能力丧失、 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 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她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刺激阈升高):

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取髂骨保护股前外侧皮神经方法 髂骨为最常见的取骨部位,尤其是髂骨的前部取骨可靠,可提供单皮质、双皮质或三皮质的血管化或不带血管的移植骨。特别适用于脊柱前路手术取骨。但前路取髂骨部位的并发症率高于后路取髂骨,包括髂骨环骨折,疝,更常见的是血肿、浅表感染、欠美观、取骨处慢性痛及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率高达21%,包括感觉迟钝,一过性或永久性感觉丧失及感觉异常性大腿痛。对于该神经解剖的研究阐明其高并发症率的原因为该神经走向的多样性,且该神经位于髂前上棘外侧增加了损伤的风险,特别是取三面皮质骨时。 为确定取三面皮质髂骨的最大尺寸(宽度和高度),法国雷恩Pontchaillou大学医学院骨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解剖和CT研究,提出了前路安全取最大尺寸的三面皮质髂骨的策略,文章于2014年5月发表在Eur Spine J上。 该研究共解剖了28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女性高加索尸体,研究了其半骨盆和大腿的解剖。平均年龄71岁,身高平均159cm。通过髂-腹股沟切口显露股外侧皮神经,及其骨盆起源,走行,直至分为两支出骨盆(图1)。 图1 解剖的骨盆内部图。1为股外侧皮神经,2为股神经,3为髂动脉。绿色和蓝色的针代表5个点,注意这5个取骨点与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变化。 测量的指标包括:沿髂-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内缘至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mm),髂前上棘处、髂前结节处最厚处、髂前上棘后2cm、3cm处及髂前结节最厚处后2cm处这五点的髂骨厚度,以及上述五点至股外侧皮神经的距离(表1,图2)。

表1骨盆内髂嵴与股前外侧皮神经的距离和最佳厚度。

图2 测量髂骨厚度的5个点。半公分宽的髂骨块定义为有用的髂骨块。a, b, c, d, e为测量股外侧皮神经至上述5个点的距离。 测量以后,以摆锯取出该骨块,去除肌肉后行CT检测,并进行3D重建,记录髂骨块厚度(大于5mm为有用骨块)及与股外侧皮神经距离,保证所取骨块既不伤皮神经,又有足够厚度。 研究结果显示,28例解剖发现,股外侧皮神经出骨盆处位于髂前上棘内侧平均22mm处(5-50mm),9例股外侧皮神经包裹于髂-腹股沟韧带中。前路髂骨安全、有效的取骨区域定义为髂前上棘后2cm起,至髂前结节最后的点,其最大尺寸为长47mm,深35mm(图3)。 图3 三维CT重建最佳三面皮质髂骨块的尺寸。起于髂前上棘后2cm,止于髂前结节最厚处。 而从髂前结节最厚处后面2cm取骨,一方面厚度不够,另一方面高度不足30mm(图4)。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13513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两个部分。中枢神经主管分析、综合、归纳由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周围神经主管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的一门学科。 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感觉、运动、反射障碍,精神、语言、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定位诊断:(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总论症状学的主要内容。) 定性诊断:(根据病史资料)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即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诊断)。(各论各个疾病单元中学习的内容。) 辅助检查:影像学有CT、MR、SPECT、PET、DSA等;电生理有EEG、EMG、EP等;脑脊液检查。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的解剖生理 1. 感觉的传导径路: 一般感觉的传导径路有两条: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它们都是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连接组成,但它们在脊髓中的传导各有不同。 第一神经元:均在后根神经节 第二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 ⑴痛觉、温度觉:后角细胞 ⑵深感觉:薄束核、楔束核 ⑶触觉:一般性同⑴,识别性同⑵ 第三神经元:均在丘脑外侧核。 感觉的皮质中枢:在顶叶中央后回(感觉中枢与外周的关系呈对侧支配) 2.节段性感觉支配: (头颈)耳顶联线后C2、颈部C3、肩部C4; (上肢)桡侧C5-7、尺侧C8-T2; (躯干)胸骨角T2、乳头线T4、剑突T6、肋下缘T7-8、脐T10、腹股沟T12-L1; (下肢)大腿前L2-3、小腿前L4-5、下肢后侧S1-3、肛门周围S4-5。 3.周围性感觉支配:了解周围性支配的特点。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有助于判断脊髓(髓内、外)病变的诊断。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对刺激的感知能力丧失。 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刺激阈升高):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方法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炎都不太陌生,我们可能都见过一些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这种疾病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很多股外侧皮神经 相信大家对于股外侧皮神经炎都不太陌生,我们可能都见过一些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这种疾病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很多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因为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实,从而引起病情恶化,引起一系列炎症,更有甚者,恶化严重者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使很多人出现皮肤问题,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苦恼,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这种疾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股外侧皮神经炎最佳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神经炎,大多是由于损伤(急性开慢性)诱发了肋间神经的慢性的炎症而发病.其表现为疼痛沿着肋间神经的走行分布,有时可表现为沿肋间隙传导的放射性.病程长的患者可有肋间皮肤的触觉减退及肌肉发僵,痉挛或挛缩的体征.除此之外所能得到的阳性体征不多.治疗应明确原发病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用药物,理疗,针灸,推拿等.推拿临床上治疗由胸椎损伤或退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疗效较好.这类患者往往有胸椎关节的位置异常,通过胸椎复位手法纠正后,疼痛就能明显缓解.胸椎部位的疾病要即时治疗,以免继发肋间神经痛.坐位工作者要注意姿势,避免劳累 2.神经炎神经痛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如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神经阻滞定位

常用神经阻滞 ▲额神经阻滞: 定位:眶上缘内侧1/4处额孔或切迹。 药量:消炎镇痛液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眶上神经阻滞: 定位:眶上缘内侧1/3处额上孔。 药量:消炎镇痛液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眶下神经阻滞: 定位:眶下缘下1cm,距鼻中线3cm处的眶下孔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1-1.5ml。 注意:用示指保护眼球。 上颌神经阻滞: 操作:颧弓中点和下颌切迹两点中点作一连线,取连线内1/3作为穿刺点,用10cm长、7号腰麻针垂直穿刺进针3.5-5cm到翼突外板,将标记距离皮肤1.5cm处,再将穿刺针退至皮下,调整穿刺针角度对准瞳孔方向进针1-1.5cm滑过至翼突外板至标记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2ml。 注意:多压,以免出血。 下颌神经阻滞:

在上颌神经阻滞定位的下1/3。其它同。 ▲耳颞神经阻滞: 定位:外耳道与下颌关节处,颞动脉搏动处外侧。 药量:消炎镇痛液3ml。 颏神经阻滞: 定位:第一磨牙前下方,嘴角稍下部颏孔处。 药量:消炎镇痛液1ml。 面神经阻滞: 定位: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在乳突前缘外耳道下方。 药量:消炎镇痛液3ml。 ▲枕大、枕小神经阻滞: 定位:枕骨大粗隆与乳突连线分三等份,从内向外依次为枕大、枕小神经。 药量:消炎镇痛液各3ml。 ▲星状神经节阻滞: 定位: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3-4cm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临床上最好选择颈中神经节阻滞以策安全(定位在环甲膜外侧气管旁,胸锁乳突肌肉内侧缘) 药量:1%利多卡因8-10ml。 注意:1).过深将局麻药注入椎动脉可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性抽搐; 2).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 3).注入过浅进入气管-食管沟阻滞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吞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8), 1773-1776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53019683.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53019683.html,/10.12677/acm.2020.108266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Anterolateral Femoral Perforator Flap in the Repair of Limb Soft Tissue Guoxin Ouyang, Chengpeng Mao, Jinghong Xu, Zhihui Tang, Ming Li Xinjiang Bingtuan First Division Hospital, Aksu Xinjiang Received: Aug. 3rd, 2020; accepted: Aug. 20th, 2020; published: Aug. 27th, 20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ree anterolateral femoral perforator flap in the repair of limb soft tissue defect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9, 12 patients with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of limbs were repaired with free anterolateral femoral perforator flap. Results: In the 12 cases of skin flap, 9 cases survived completely, skin flap necrosis was ob-served in 3 cases; 6~36 months after follow-up, the skin flap survived well, and the sensation was partially recovered. Conclusion: Transplantation of free anterolateral femoral perforator flap is an ideal treatment for repairing soft tissue defect of limbs. Keywords Free Anterolateral Femoral Perforator Flap, Repairing, Tissue Defect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欧阳国新,毛成鹏,许景红,汤志辉,李铭 新疆兵团一师医院,新疆阿克苏 收稿日期:2020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20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27日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肢体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2016年2月至2019

针灸治疗学精华

第一章内科病症 第一节痹症 肩部:肩髃肩髎臑俞 肘部:曲池天井尺泽少海小海 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 髀部:环跳居髎秩边 股部:伏免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 膝部: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加减:行痹:膈俞、血海痛痹:肾俞、关元着痹: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各部位:均可加阿是穴 附股外侧皮神经炎 处方:风市环跳伏兔血海阿是穴 加减:腰椎病变或腰大肌压迫引起者:腰夹脊、大肠俞。 第二节腰痛 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 加减:寒湿腰痛:灸大椎;瘀血腰痛:隔俞; 肾虚腰痛:灸命门 第三节坐骨神经痛 ⑴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⑵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 加减:有腰骶部疼痛者: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 与天气变化有关者:灸大椎、阿是穴; 气滞血瘀者:膈俞、合谷、太冲 第四节痿证 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颈、胸夹脊 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丰隆风市阳陵泉三阴交腰夹脊 加减:肺热津伤:鱼际、尺泽、肺俞; 湿热浸淫:阴陵泉、中极;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章门、中脘; 肝肾亏虚:肝俞、肾俞、太冲、太溪 附神经末梢炎 上肢:曲池合谷手三里外关八邪 下肢:伏兔足三里丰隆环跳风市阳陵泉八风加减:早期:太冲、膈俞; 后期:血海、三阴交、太溪 第五节中风 ⑴中经络: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加减: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太溪、风池口角歪斜: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足内翻:绝骨、纠内翻、丘墟透照海 足外翻:中封、太溪、纠外翻 足下垂:解溪、胫上便秘: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 ⑵中脏腑: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加减:闭证:十宣、合谷、太冲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呼吸衰竭:气舍 第六节面瘫 处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加减:风寒证:风池;风热证:曲池 抬眉困难:攒竹鼻唇沟变浅:迎香 人中沟歪斜:水沟;颏唇沟歪斜:承浆 恢复期:足三里 附面肌痉挛 处方:翳风攒竹太阳颧髎合谷 加减:风寒阻络:风池风热袭络:曲池、内庭虚风内动:太溪、三阴交 第七节三叉神经痛 处方: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内庭太冲加减:眼支痛:丝竹空、阳白 上颌支痛:颧髎、迎香; 下颌支痛:承浆、颊车、翳风 风寒:列缺风热曲池、外关 气血瘀滞:内关、三阴交 第八节头痛 ⑴阳明头痛: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合谷内庭 ⑵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和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不是同一个病。该病的特点是大腿前外侧的皮肤疼痛及感觉异常,也被称为Roth综合征。 什么原因可以导致股外侧皮神经炎?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股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和分布,只要是股外侧皮神经的任何一段受到损伤均可引起本病,如脊椎增生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病变可压迫刺激该神经引起本病。此外全身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肥胖、风湿热、梅毒、乙醇中毒甚至流感都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发生炎症而致本病的发生。有些多发性硬化、神经根炎等神经系统病变及腹部盆腔的炎症、肿瘤、结石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由此可见,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诊断治疗时应仔细找寻原发病因。 如何诊断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主要是根据症状诊断。该病以中年男性为多见,发病过程缓慢渐进,病人自觉大腿前外侧皮肤呈针刺样疼痛,同时伴有异常感觉,如蚁走感、烧灼感、寒凉感、麻木感等。开始发病时疼痛呈间断性,逐渐变为持续性,有时疼痛可十分剧烈。衣服摩擦、动作用力、站立或行走时间过长都可使感觉异常加重。查体时大腿前外侧皮肤的感觉、痛觉和温度觉减退甚至消失,有的伴有皮肤萎缩,但肌肉无萎缩,腱反射正常存在,也无运动障碍。 如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首先在于探明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原发病,解除对该神经的刺激。此外可对症治疗给予维生素B1、B2、B12或皮质激素以营养神经,消除炎症。疼痛剧烈的也可给予镇痛剂或局部封闭。对病情严重难以缓解且病因不明者可施行手术切断神经或实行神经松解术。 中医怎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中医疗法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有较好的疗效。如针刺治疗、梅花针疗法、拔罐疗法,结合使用有较好的效果。治疗取穴以病变局部为主,结合发病原因也可选用腰夹脊穴、气海穴等。针刺宜浅刺、补法为主。针刺后或梅花针叩刺后以拔罐吸出少量血,干净棉球擦拭干净即可,对缓解症状有效。也可使用中药熏洗疗法。将中药以大盆煮开后,以热气熏蒸患部,水温稍低后以毛巾沾药水湿敷患部,或将中药放入缝好的布袋内,放入盆中煮沸,薰蒸后,待温度合适可将药袋敷于患部,亦有良效。中药熏洗方可用散风活络、养血荣筋之药,如鸡血藤30g ,秦艽30g,独活30g,白芍30g,川乌30g,草乌30g,红花10g,青木香10g,牛膝20g等。 - 股外侧皮神经炎- 【概述】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大腿外侧皮肤有蚁走感、麻木或疼痛,站立或步行过久可加重;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但无肌萎缩或运动障碍。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五、六十年代不多见,至七十年代始有多病例观察的文章,发现用穴位注射之法有较好的效果[1]。近十余年来,临床资料迅速增加,穴位刺激方法包括电针,皮肤针叩刺、艾灸、拔罐及芒针等,其疗效大致相似。有学者曾将电针和芒针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后者效果更佳。但就目前临床情况而言,应用最多的为刺络拔罐法。 【治疗】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二)治法:

皮肤科词汇中英文对照翻译

皮肤科词汇中英文对照翻译 病毒性皮肤病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水痘varicella; chicken pox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kaposi水痘样疹Kaposi's varicelliform eruption 幼儿急诊exanthema subitum 挤奶人结节Milker's node 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 跖疣plantar wart, verruca plantaris 扁平疣flat wart, verruca plana 丝状疣verruca filiformis 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verruca filiformis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infantile papular acrodermatitis 麻疹measles 风疹rubella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传染性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畸病) Kawasaki disease

细菌性皮肤病 脓疱疮impetigo 毛囊炎folliculitis 须疮sycosis 须部假性毛囊炎pseudofolliculitis barbae 秃发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decalvans 疖与疖病furuncle and furunculosis 痈carbuncle 蜂窝织炎cellulitis 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猩红热scarlatina 丹毒erysipelas 臁疮ecthyma 下疳样脓皮病chancriform pyoderma 脓疱性细菌疹pustular bacterid 化脓性甲沟炎pyogenic paronychia 麻风leprosis 皮肤结核病tuberculosis cutis 硬红斑erythema induratum, Bazin's disease 游泳池肉芽肿swimming pool granuloma 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 皮肤炭疽cutaneous anthrax;pustula maligna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超级实用) 天民针刀王莹提供 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对软组织引起的下肢疼,有较为明显的指导意义。臀部肌肉较多,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4个区域,即上内、上外、下内及下外4区 1臀部上内区疼痛的常见软组织损害特点为 疼痛在臀上内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①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2-5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 ②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内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

③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2-5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内上斜向外下。 ④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2-3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症状影响范围也不一样,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按上述情况比较,鉴别不难,由于二者的治疗手法也不同,故应将其辩明,避免误诊误治,影响疗效。 2臀部下内区疼痛的软组织损害的特点为 ①臀下部的疼痛,若其位置在下外区较靠座标的交叉,垂直座标稍外侧处,首先要考虑坐骨神经痛的可能性,先沿大腿后侧,坐骨神经行径检查有无压痛,注意其疼痛应是在大腿后侧(不应该出现在大腿的内侧或外侧),且下肢的其他症状也与之相符时,初步可作坐骨神经损伤来诊断,若要诊断成立,还应进一步寻其根源,判断是根性还是干性,根源在腰椎还是在梨状肌。 ②若疼痛的位置稍靠外下方,在大转子之内侧时,需注意是否为股方肌损伤(检查及鉴别方法可参考前面有关股方肌损伤部分)。有时其痛点在股方肌上方,则可能为深部臀小肌的损伤,临床少见。 ③若疼痛的位置在髋关节,特别是在大转子处时,若是慢性疼痛,需注意髋有无慢性损伤或炎症,若关节活动时还有响声者,要注意弹响髋;若为急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则应注意排除股骨胫骨折或髋关节脱位,二者均是伤后起病,大转子上移,活动障碍,前者局部尚可触得骨擦音,铁钻试验阳性等,X线照片可鉴别、确诊。 ④疼痛的位置若在臀的下内侧区,接近于臀皱折处应查其与坐骨结节的关系。 ⑤若疼痛在坐骨结节,要注意有否坐骨结节囊肿、股屈肌群附着区损伤,甚至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多见于少年、儿童)等。 3臀部下外区肌疼痛的软组织损害特点为: 临床常可见到臀髋部的慢性软组织损害可以引起膝关节痛,其主要是臀小肌受闭孔神经受到刺激或激惹通过隐神经支配膝关节,对主诉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要注意检查同侧臀髋部是否有病,以防误诊。[/注意:疼痛若在臀部上内侧缘,则需注意臀大肌附着缘的损伤。这种损伤,除局部压痛外,常可触及小纤维索等改变。除臀大肌附着缘损伤外,还需注意有无[/B]骶髂关节半脱位。可通过检查髂后上棘是否对称,“4”字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等加以鉴别,必要时X线照片检查,加以确诊。总之,腰腿痛虽然较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腰的疾患可引起臀、腿痛;而臀、腿不同部位的疼痛,也可给我们提供腰病的线索: ①臀部的放射痛:由外向内,依次对应为腰3腰4腰5、骶1处的病损; ②大腿放射痛:内、前、外侧,对应腰3、腰4横突尖部,后侧则对应腰4、腰5、骶1椎板处病损; ③小腿放射痛:内外侧对应于腰3、腰4横突尖处,后侧对应于腰4、通过对腰、臀、腿解剖的了解,将复杂的疼痛更能明确找到原发点的问题。也可以鉴别出激发点和原发的的相互联系关系。 4臀部下内区肌疼痛的软组织损害的特点为: 这个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发生软组织损害的就是臀中肌和梨状肌;臀中肌由内上斜向下,其内侧端在臀部上内区,有的患者表现为肌腹痛者,则其检查所得如前所述;有的患者主要是附着区损伤者,其疼痛的位置在臀的上内区中部,故在此查到压痛点时,要注意到臀中肌损伤的可能。若痛在臀中肌下方,坐标交叉稍内侧处,必须注意到梨状肌损伤的可能。梨状肌起于2-4骶椎前面,肌束穿坐骨大孔而出,斜向外下达股骨大转子,它的损伤是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由于此肌被臀大肌所覆盖,准确的体表定位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准确治疗。对其体表定位有很多不同方法,只要掌握肌群的投影关系,不难掌握。大腿5个方位疼痛的意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较大的的臀部通过“4分法”来规范疼痛区域以便于了解各个区域疼痛所代表的部位,这样就会更加直接的诊断出软组织损害的部位,对治

外周神经阻滞

外周神经阻滞 解剖 一、颈神经丛的解剖 1.颈丛:C1~4前支组成 二、臂丛解剖 1.臂丛:C5~T1前支组成 臂丛各根穿出前、中斜角肌间隙后,形成上(C5、6)、中(C7)、下(C8、T1)三干三干穿过第一肋和锁骨下后,组成臂丛的三个束(外侧束、内侧束、后束)外侧束和内侧束汇合形成正中神经 后束延续形成桡神经 内侧束延续形成尺神经 腋神经和肌皮神经在腋窝上部出鞘

2.上肢浅表周围神经分布 3.上肢神经的功能 1)肩部外展——腋神经 2)屈肘——肌皮神经、桡神经 3)屈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4)屈曲手指——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三、腰丛+骶丛解剖 1.腰丛:T12部分+L1~3+L4部分(均为前支) 腰丛位于腰大肌和腰方肌之间的腰大肌间隙内 2.骶丛:腰骶干+S1~3 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 3.下肢浅表周围神经分布 1)股外侧皮神经(L1~3)——大腿外侧、臀部 2)股神经(L2~4)——大腿前内侧、膝关节周围、髋关节守卫 3)闭孔神经(L2~4)——大腿内侧 4)坐骨神经(L4~S3)——在腘窝出分为胫神经、腓总神经 5)股后皮神经——大腿后侧、臀部 6)隐神经——股神经主干的延续,支配小腿内侧 7)胫神经——足底、足内侧 8)腓总神经——小腿外侧、足背、足趾 9)腓肠神经——足外侧

操作要点 一、颈丛阻滞 1.颈浅丛: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在皮下注入5~10ml局麻药。 2.颈深丛:由乳突尖至第6颈椎横突(chassaignac结节)作一连线,在此连线上乳突下约4.5cm为第4颈椎 横突,以此为进针点。 二、臂丛阻滞 1.肌间沟:适于锁骨、肩部、肱骨近端 2.锁骨上:均可 3.锁骨下:不适于肩部 4.腋路:不适于肩部、上臂、肘部 三、腰丛、骶丛阻滞 1.下腹部手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2.髋部手术:经腰大肌间隙阻滞要神经丛 需麻醉出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以外的全部腰神经 3.大腿手术:二合一阻滞(腰大肌间隙腰丛阻滞+坐骨神经阻滞) 需麻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 4.大腿前部手术: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 5.下肢手术止痛:股外侧皮+股神经+坐骨神经 6.膝关节开放手术:二合一阻滞(腰大肌间隙腰丛阻滞+坐骨神经阻滞) 需麻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 7.膝远端手术:坐骨神经+隐神经

《神经精神病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神经系统总论 1.霍纳(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面部少汗。P11 2.阿?罗瞳孔:表现为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常见于神经梅毒。P12 3.亨特综合征(Hunt,s syndrome):多见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周圉性面神经麻痹,同时有耳后部剧烈疼痛,鼓 膜和外耳道疱疹,可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 4.P19 5.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痪或中枢性瘫痪,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肉萎缩,但病程长者可出现失用性肌肉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瘫痪或周围性瘫痪,特点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无病理反射。 6.锥体朿不同部位损伤的瘫痪的定位诊断:P24 ①单瘫:一个肢体的瘫痪。病变可位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周围神经或脊髓前角。 ②偏瘫:一侧上、下肢体瘫痪,常伴有同侧中枢性面瘫和舌瘫。病变多在对侧大脑半球内囊附近。(内囊损伤一一三偏综合征:对 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性偏盲,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P38) ③截瘫:双下肢瘫,常伴有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及尿便障碍。多由脊髓的胸峻段病变引起,如病变在胸段呈痉挛性截瘫,在腰段呈弛 缓性截瘫。 ④四肢瘫:四肢均瘫痪。见于双侧大脑及脑干病变、颈髓病变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⑤交叉瘫:病灶侧脑神经周朗性瘫痪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偏侧感觉障碍。由脑干损害引起。P43

7. 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P28 ① 脊髓丘脑束(传导浅感觉):由内向外依次为来自颈、胸、腰、舐的纤维。 ② 薄束和楔束(传导深感觉):位于后索,薄束在内,楔束在外,由内向外依次由來自紙、腰、胸、颈的纤维。 & 感觉障碍的分型及临床特点: (一) 神经干型感觉障碍 神经干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害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如侥神经 麻痹、尺神经麻痹、腓总神经损伤和股外侧皮神经炎等单神经病。 (二) 末梢型感觉障碍 末梢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温、疝、触觉和深感觉),呈尸套一 袜套样分布,远端重于近端,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性神经病等c (三) 后根型感觉障碍 后根型感觉障碍为单侧节段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范|韦I 与神经根的分布一致。常伴冇剧烈 的放射性疼痛(神经痛),如腰椎间盘脱出、髓外肿瘤等。 内侧丘系 II 内侧丘系 脊體丘脑束 丘系交义 0 许曲丘脑询束 模束 竹戲丘脑侧束 薄束 三叉丘系- ?二叉丘系? 符閥丘脑柬 祥體丘脑束 三 叉丘系. 楔束核 曲束孩 /<< ? ???■???? '■九 \勺 古一^ X 内侧丘系一左 (G 图?46浅感觉传导通路 图2-47深感觉传导通路

神经损伤的症状

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 (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痹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痹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氏综合征; (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痹,上肢感觉全部丧失,上肢各种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8.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9.胫神经损伤:(1)踝关节不能跖屈和内翻;(2)足趾不能跖屈;(3)足底及趾跖面皮肤感觉缺失;(4)小腿后侧肌肉萎缩;(5)跟腿反射丧失。10.坐骨神经损伤:(1)膝以下受伤表现为腓总神经或胫后神经症状;(2)膝关节屈曲受限,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无收缩功能;(3)髋关节后伸,外展受限;(4)小腿及臀部肌肉萎缩,臀皱襞下降。11.股神经损伤:(1)大腿前侧,小腿内侧皮肤感觉缺失;(2)膝腱反射减弱或丧失;(3)膝关节不能伸直,股四头肌萎缩。12.闭孔神经损伤:(1)大腿内侧下1/3皮肤感觉缺失;(2)内收肌群麻痹萎缩,不能主动架在健腿上。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 令狐采学 导读: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神经系统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见,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特别是大脑皮层不仅进化成为调节控制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而且进化成为能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 因此,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神经系统由中枢部分及其外周部分所组成。 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脑部 脑干脑室系统 大脑供血动脉3D扫描CT成像磁共振成像&人脑模型对比人脑区域图 神经分布图 小脑皮质结构 小脑 脑岛 基底核 海马和穹窿 各种剖面图 12对颅神经各自对应的脑区 形象记忆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几种常见致死性脑病的CT表现 脑损伤 不同部位脑病的瞳孔变化 常见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 各种颅内出血 几种类型脑出血的CT表现 急性颅内高压所致脑疝的分型

颅顶层次面神经——一巴掌就能记住 神经病变时瞳孔对光的反射 脑脊液循环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损伤的鉴别 头痛困扰,你属于哪一种 脊柱 外周部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它们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分布于全身,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输感觉信息),又能调节体内各种功能(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以保证人体的完整统一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而神经元的活动和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输则表现为一定的生物电变化及其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