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在理论层面上,对翻译过程进行过比较有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别于一般的

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多角度的考察,对翻译过程中所涉及

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为处理这些矛盾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可行的翻译之路。

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

1 选取某一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某种特征进行研究。

2 对翻译过程的全面考察,并借助某种理论,对其进行模式化探索。

3 对翻译过程的理论概括与理性剖析。

通过梳理和总结众多翻译家及翻译研究者对翻译过程的经验性或理论性的认

识,我们对狭义的翻译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尽管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

所借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各有不同,但他们对狭义翻译过程的认识从本质上来

说是一致的。也就是:狭义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将出发语文本转换成最终的目的

与文本的过程,而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在这两个

步骤中,理解总是先于表达,它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前提。对原文本理解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三.试分析“复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文本的生成,传播的生命历程来看,首先遇到的便是“时间”与“空间”。

一个文本的生命,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延续,也有空间意义上的拓展。而无论是

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的拓展,“语言”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语内

翻译所涉及的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主要是时间上的差距,而语际翻译,除了时间

上的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从理解层

面上说,从前不可译的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从表达层面上说,旧译

本的语言可能变得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这一切都召唤着复译的产生,以推

动文本的生命继续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延续的翻译,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复译”

现象。

四.试阐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

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有一句著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此外,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作出定义时,都

把原文的意义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意义”

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

五. 简述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与传统语言意义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索绪尔的

语言意义观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启示。

1. 传统语言意义观

传统语言意义观即“语言为分类命名集”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相当普遍的,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种语言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将语言视作是“分类命

名集”的观点首先强调了指称和概念的一一对应,有一个事物,就有一个与之

对应的名称。其次,这种语言观也暗示着指称和概念。由传统语言观,我们可

以得到以下结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

的差异。正是在这种语言观和语言意义观的影响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内,字对字、词对词的的翻译方法被许多翻译家当做最可信、最可靠且最可行

的翻译方法,当做对原文忠实的根本保证。

2.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

传统的语言意义观及由此产生的翻译观显然是与现实不符的。索绪尔对这种

传统的语言观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认为把语言当做“名词术语表”并且把名

称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当做简单的单向联系是一种天真的想法。为了消除人们对“语言符号”所涉及的多重关系所产生的歧义,他首次提出“用符号这个词表

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影响。”在索绪尔看来,词语不是

象征符号,而是一种抽象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是符号

中表达形音的部分。“所指”即是该符号表达的意义,两者的联系是任意的。

3.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对翻译的影响

指出价值和意义的区别,并揭示价值取决于系统这一深刻道理,索绪尔的目

的旨在摧毁“词的任务是在表现预先规定的概念”这一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意

义观。索绪尔的语言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对于翻译研究,特别是对意义的

传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索绪尔的语言意义和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的翻译观,不再把翻

译当成简单的语言符号转换,而要充分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词的任务

并不在于表现预先规定的概念。

其次,要在系统中去识别差别、确定词或语言其他要素的意义与价值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树立语境和整体的观念,将语义的传达当做一个动态

的行为,要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别语义。

再次,索绪尔将意义与价值作了区别。通过他的对比分析可得出,不同语言在

表示同一个概念的词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不同语言之间也可能存在着

为数不小的缺项情况。

在理论上讲,索绪尔对意义与价值的区分,可以说是对语言意义理论的一大

贡献。他的语言观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探索语言与意义打开了一扇大门。

六. 试述让意义在翻译中得到再生的几点原则

1、去字梏

文本的意义不是每个词意义的简单相加。所以要想让翻译得到再生从原文的

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不去除字存在的情况下,正确把握每个词的意义,细心揣

摩作者意图,全面把握上下文的关系。

2、重组句

除去了原文的字梏,就必然涉及原文的句子,在精读熟读原文,把原文的意义、神韵全部把握住了,再根据不同的语言规律,破除语言的束缚重新组句。

3、建空间

从理论上讲,建空间,是要在去除字梏重组句的基础上,为目的与读者建立

一个新的文本,同时在阅读这个新的文本时,原文的阅读和想象空间尽可能保

持不变。

七.如何认识译者的传统身份?为何同样的“透明”翻译策略在不同的翻译家那

里会导致“异化”与“归化”两种背道而驰的结果?

1.受传统观念及翻译工作形式影响,中西方翻译学对译者的定位是服务于作

者(或原作)及读者的“仆人”,这一角色定位历史地形成,并为译者本人及

众多翻译家所接受。结合杨绛及杨武能的观点,译者要服务作者与读者,在翻

译过程中一切听从主人,不能加入个人主张,就算是体现在文学翻译中有再创造,也是在原著给定的范围乃至线路中进行,只许尽可能地遵循和贴近,不得

随意偏离、自由放任,要做到顺从、谦卑、忘我,对读者负责。就译者而言,

作为仆人面对作者时,他的基本任务是要正确理解并传达作者所言,而面对读

者,则要让读者理解他所传达的作者之言。

2.“透明”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中完全遵循原作者或原作,不流露个人

主观色彩及主张,让译文不留痕迹地毕现原著精神,让读者感受不到译者的存

在。“透明”翻译策略之所以会导致“异化”与“归化”两种不同结果是因为

不同的翻译家对“透明”的理解不同。有的翻译家理解的“透明”就是翻译中

不要留译者的个性和主观色彩,因此在翻译中,他们一切以原文为依归,试图

调动一切手段,努力把原文的形式价值与精神风云都“原汁原味”地传达给目

的语读者,这就有了“异化”说和“克己”论。而另一些翻译家理解的“透明”

着重于译文中不留生硬牵强的痕迹,让译文读上去不像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

写作,译者则不得不“以纯粹的母语”去处理原作中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

避免翻译腔,于是在理论上便导向了译者在语言转换上的“创造性”,将原文

“化为我有”,于是出现了“归化”。

八. 论述意大利谚语“翻译者即反逆者”在译者主体性确立过程中的作用与意

义。

“翻译者即反逆者”的观点与“翻译是仆人”的观念构成了译者身份的两极:一极是仆人,一极是反逆者;仆人的品质为忠实,而反逆者的特点为背叛。以

客观的目光去看待翻译活动,以清醒的头脑去分析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可能遇

到的各种困难,则需承认翻译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而这种局限又不可避免地

会造成所谓的“叛逆”。

第一,“翻译者即反逆者”这一谚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翻译活

动在本质上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

第二,“翻译者即反逆者”这一谚语以其揭示的朴素真理,给人们提供了理

论的思考空间。一方面。由于翻译固有的局限,说明要求译者像仆人一样绝对

地忠实原文只能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理想。另一方面,绝对地忠实原文,非但不

能达到将原文的意义与神韵客观地传达给译文读者的目的,反而会导致原作的

貌离神散,造成对原作本质的不忠,译作难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

受心理,引起读者不满。由此悖论,引发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索:承认翻译局

限的客观存在,根据这些局限提供给译者的活动空间,以看似不忠的手段,即

对原文语言的某种“背叛”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接受空间里以另一种语言使原文

的意义获得再生,达到另一层次的忠实。

第三,对“翻译者即反逆者”这一谚语的重新认识为译者主体性的觉醒提供

了可能。如果说翻译固有的局限和不可避免的“背叛”在理论上昭示了译者盲

目忠实与绝对跟着原文走的负面后果,说明了纯语言层面转换的障碍,那么译

者在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迫使译者去思考一个问题:译者的忠实与客

观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对原作的忠实,而面对翻译活动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

因素,译者不能不从被动的忠实中去设想自己到底应持何种立场,应采取何种

方法去处理各种矛盾。于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便有可能由被动走向主动,由

消极的服从走向积极的参与,由“照模照样”的“复制”,走向赋予原作以新

生的再创造,并为翻译主体性和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的最终确立提供了理

论基础。

九. 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

着直接的影响,这在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1)社会的发展呼唤翻译。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而人类社

会越发展,越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在人类社会走出封闭、走向交流

和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翻译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部翻译史,就是

一部生动的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史。

(2)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社会的风尚对译者选择原文本及处理原文本也起着重要作用。处于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即便翻译同一作品,译

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3)社会的开放程度影响翻译。解放以来,中国的翻译事业与社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翻译作为跨文

化交流的信息传播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社会的价值观影响翻译。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有可能给翻译带来消极或积极的影响。以追名逐利为特征的倾斜的价值

观是造成当今译坛之风不正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就本质而言,翻译文本本身就是原文本在新的

文化语境中的生命的延续与拓展。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无不在一

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

(1)一个国家所处的文化空间或一个时代的文化环境影响翻译。历史研究

表明,文化与翻译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的关系。一方面,翻译影响着文化(尤

其是译入语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制约着翻译。

(2)文化立场影响翻译。一个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作品,具有

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文化立场。而态度与立场不同,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必然有

别。

(3)文化心理影响翻译。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这些特

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而文化心理对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有着直接

的影响。

十. 试从“翻译什么”和“怎样翻译”两方面,举例说明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

译观念对翻译构成的影响。

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是翻译的主题因素,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

响作用。

20 世纪80 年代,德国的两位翻译理论家弗美尔和赖斯创立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他们提出的目的论,强调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

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目的论强调的连

贯原则,即语篇内部的连贯,就是指译作所体现的意愿与目标读者社会文化环

境中的意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备这样条件的翻译,就可以被视作成功的翻

译。

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来说,只有明确了“为什么翻译”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翻译什么的选择,而这两个问题一旦找到明确的答案,如何翻译的问

题便能在原则上得到解决。在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家的翻译动机对他们选择什

么文本来译,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进行翻译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的翻译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

19 世纪末,梁启超曾在变法通义中专辟一章,详论翻译,把译书提高到“强

国第一义”的地位。梁启超的翻译动机是强大而明确的。

翻译观的确立不仅仅对拟译文本与翻译策略有着重大的影响,对译者的具体

的翻译方法和处理原则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从红与黑的各个译本中我们看到,在不同的翻译观的指导下,译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出现了不同的

实践,产生了风格殊异的译文。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是直接起作用的因

素,是决定性的因素。

十一. 请结合自己学习翻译或从事翻译实践的经历,举出翻译中的一些状况和

矛盾。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在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个矛盾,给译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难题。同时翻译活动

会因时代的不同、涉及的语言不同和译者的条件不同而出现不同形式的困难和

障碍。无论在哪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对所有进行翻译活动的人来说,都

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和矛盾。20 世纪70 年代,徐渊冲在(翻译中的几对矛盾)一文中明确提出并逐一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三对矛盾,即理

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以及直译与意译之间的矛盾。

①可译与不可译之矛盾

在各种语言中,共性是广泛存在的。语言之间的共性构成了可译性的基础

语言是思维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和外壳,但是思维的基础是现实,思维是统

一的,思维的规律是一样的,不管人们所利用的语言如何不同,它们总是

反映出实际生活,这就是说,各种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出同样的实际。因

此,人们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也是可以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的,

这就是可译性的依据。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某些语言现象在译文中无法表达,属不可译性。不

可译是语际转换中永远存在的一种现象.原因为任何语言都带有很大的实

在性和局限性,它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如何翻译其他文化的问题。应该说翻

译中语言本身出现不可译现象是完全正常的和客观的

A: What makes a road broad?

B: The letter B.

②异与同之矛盾

“异”性对于“同”可理解为“不同”,没有“异”就没有翻译的必要性。“异”

既指语言层面的差异,又指语言差异之后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在语言中所沉

淀的文化差异。

在这个意义上,翻译是因语言之“异”而产生的,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克服

语言之“异”造成的障碍,以进行思想的沟通与交流

“异”与“同”导致了“异化”与“归化”之争。归化”与“异化”是翻译

中常面临的两种选择。所谓“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

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异化”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

的味儿。钱锺书相应地称这两种情形叫“汉化”与“欧化”。归化和异化,一个要求“接近读者”,一个要求“接近作者”,具有较强的界定性;相比之下,直译和意译则比较偏重“形式”上的自由与不自由。有的文中把归化等

同于意译,异化等同于直译,这样做其实不够科学。归化和异化其实是在忠

实地传达原作“说了什么”的基础之上,对是否尽可能展示原作是“怎么说”,是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的特有风味上采取的不同态度。两对

术语相比,归化和异化更多地是有关文化的问题,即是否要保持原作洋味的

问题

《红楼梦》第六回有这样一个句子“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大卫霍克斯

译为:“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out of flour”

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其译为“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③形与神之矛盾

所谓形似,是指在翻时尽量保持译文在用词、句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比喻

手段等方面与原文一致;所谓神似,是指在翻译时要着力保持原作的神韵和

风姿,达到原作的艺术效果。“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灵魂,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离。但鉴于两种语言在形式层面以及文化内涵的相异

性,要达到“形”“神”兼备浑然一体的境界并非易事。

十二. 傅雷“神似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是“异”?请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谈一谈翻译时对待“异”与“同”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1.首先,“异”相对于“同”,可以理解为“不同”,这一释义强调“异”

与“同”的对立性。对于翻译研究来说,翻译是因语言之“异”而产生,翻译

的根本任务便是“克服”语言之“异”造成的障碍,以进行思想的沟通与交流。

然而,这种对立性,不仅存在于语言层面,也存在于思维与文化层面。因此,

既要克服“差异”,又要表现“差异”成为翻译所面临的一个难以克服的悖论。

其次,“异”与“同”也可以分别理解为“他者”与“自我”,这一释义强调

两者的互存性。翻译研究所面临的“异”,从根本上说,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

而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存这些“异”的同时,让这些“异”直接不隔绝,

而是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以达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

2. 总的来说,译者在面对不同文化的“异”与“同”时,需要以不偏不倚

的态度,努力促进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首先,在观念和态度上,译者要要摒弃两种极端,既不能目空一切、唯我独

尊,也不能盲目崇洋媚外、丧失自我。译者应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一部分,协调

好自己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承认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互通有无、互

相尊重、平等对待文化差异。

其次,在语言上,对于目的语而言,既需要接受“异”,通过对语言的转换,

对异性因素进行加工、改造,使其融入新的环境,也需要利用“异语”改造和

丰富自己。“灭异为同”或“以同害异”都是不可行的。要用尽可能多的“同”

来显示尽可能多的“异”,用两种语言相互重叠的部分来显示不重叠的部分。

(P195-6 傅雷“神似学说”的内容第187 页 from 倒数第9 行开始到本页最后~)

十三.在世界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关于维护“文化多样性”,“语言多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你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翻译应该或者能够起到怎样的作

用?

翻译有助于发展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元化, 而文化多样性、语言多元化则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文化的建设。韦努蒂认为,在翻译所起的作用中,最重要的

是对文化身份的塑造。一是翻译以其对异域文化的再现、对异域形象的制造,

是异域文本脱离赋予其意义的文学传统;二是翻译以文本和策略的选择为切入

点,对异域文本加以改造,甚至改写,使其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主潮;三是通过

对异域文本的改造,使目的语文化形成一种对异域文化的基本态度:基于我族

中心主义、种族歧视或爱国主义至上的尊重或蔑视。孟华认为,在文化交流中,

翻译具有传递“相异性”的功能,即翻译“可在一国的文化传统中,亦即在一

个民族的身份认同中植入相异性因素。”

韦努蒂是从反面提醒翻译在对文化身份塑造中可能起到的不同作用,孟华则

是从正面论述翻译在维持文化多样性中的积极功能。此外,孟华认为,越是本

土化的,就越容易被接受。在文化交流中只要翻译策略得当,相异性因素就可

能转化为身份认同。只有本土化了的相异性,才有可能被植入接受者文化体系;

同时,这一本土化的相异性也就以其携带的异国因素丰富了本土文化,为更新

目的语文化作出贡献。以目的语文化的认同性来激活相异性,达到更新目的语

文化传统、丰富目的语文化的目的。

十四. 翻译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哪些翻译标准?它们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1 严复的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是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

2 鲁迅: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

作的风姿。

3 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傅雷明确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把神似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傅雷的神

似论应当理解为神与形的辩证统一,在重视形似,肯定形似基础上,突出神似

对于文学翻译作品审美的重要性,所谓'依形写神,以形出神,神形统一'。

化境说以'化'为核心,强调翻译的忠实性,人化的翻译'对原作忠实的以至

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读起来绝对不会像翻译出的东西'。

4 许渊冲提出优势竞赛论,其核心观点是文学翻译是艺术,是两种语言文化

的竞赛,并明确指出在竞赛中取胜的方法是'发挥译文优势,或者说再创造'。

十五. 何为翻译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于翻译研究的发展有何意义?

1. 翻译文化意识的日益觉醒与翻译文化关的逐步确立,将翻译理论与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和深度,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形成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

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转向”。

2.①德国的弗美尔在对翻译活动的历史及内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之后指出:“总之,翻译是以中跨文化的转换。译者应精通两种或多种文化,由于语言是文化内部不可分割的部分,译者也就相应的精通两种或多种语言。其次,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行为。换句话说它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

②根茨勒指出:“研究表明,翻译在全世界的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它表明了文化演变与其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

③在国内,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中,也以醒的文化意识,在翻译史,翻译基本理论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王克非的《翻译的文化

史论》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研究著作。他认为:“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价

值,又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的特征,因此不同文化需要沟通。这种沟通离

不开翻译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

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自觉的文化意识

和明确的翻译文化关使王克非的研究以一种新的角度对中国的翻译史进行了有

相当深度的考察与研究。

④刘宓庆则的《文化翻译论纲》则从翻译学视角的文化、语言中的文化信

息、文化翻译新概念、文化与意义、语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翻译

与文化心理、文化翻译的表现原则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对文化翻译理论构架的基

本范畴、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了文化视界中的翻译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翻译概论 重点整理

卡特福德英国《翻译的语言学概论》篇章等值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话语材料用另外一种语言的等值话语予以替代 行文对等形式对应 尤金·奈达美国 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动态对等功能对等 巴尔胡大罗夫苏联《语言与翻译》 意义不变 尽可能完备的传达原文各种类型的语义,包括所指意义、实用意义和语言内部意义 彼得·纽马克英国 表达功能------ 语义翻译 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交际翻译 卡瑟琳娜·莱斯,汉斯·威密尔,克里斯蒂安·诺德。德国功能学派 功能翻译理论 以原语为取向:竺法护西晋,尼古拉斯·封·维尔德国,赛珍珠美国 以译入语为取向:支谦康僧会唐朝,鸠摩罗什东晋,西塞罗贺拉斯古罗马 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标准威密尔德国 泰勒特“翻译三原则”严复“信达雅” 翻译标准:主观向客观、散论到系统、静态向动态、单一向多元发展 第三章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语言方面: 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在语法方面,汉语受佛经翻译的影响也不少 文学方面: 印度寓言故事神话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题材内容有影响;对我国文学的思想情趣产生影响;汉译佛典对我国文学文体方面有巨大影响 哲学方面: 佛教对道教的影响;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沿用了佛学的辩证逻辑思路 翻译传递的是文化信息;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得以流传的载体,是文化的镜子。

译者的责任: 微观上,正确处理文字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宏观上,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责任 译者在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既不能对不起原作者,也不能对不起译文,往往也就是译者自己的国文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内 译者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责任: 要对社会负责;要有稳定的立场 译者的素质: 彼得·马克:本国语方面,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句型;精通外语;能顺利用本国语表达原著意义 尤金·奈达:熟悉原语;精通译语;充分了解所译题材;具备“移情”本领;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第六章 纽马克《翻译教程》交际翻译 将原语文本的语境意义以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准确地传递出来 汉斯·威密尔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功能学派)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施莱尔马赫德国将翻译方法归为两类 1、尽量不动读者而将原作者拉过来,即归化 2、尽量不动原作者,而将读者推过来,即异化(施莱尔马赫本人推崇) 雅各布逊从符号学的角度将翻译分成三类: 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 总结:翻译不仅仅是纯语言间的文字转换,而首先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为了达到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特定交际目的 第七章 翻译活动的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边翻边译) 文体分类: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 活动方式分类:笔译、口译

英文翻译练习作业

英文翻译练习(一) The status of Philosophy in Chinese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religion in other cultures. In China, Philosophy is the concerned field by each educated one. Long time ago in China, a person would firstly accept enlightened education in Philosophy if he could be given education. Children should read the Analects, Mencius,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mean once they entered school. The Four Books wer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documents after Song(regarded as “new Confucianism”in west).When children began to learn words, the commonly used textbook is Three Words, in which every three words a group, every six words one sentence, and the even sentence rhyme has rhyme, easy to read aloud and easy to remember. In fact, this book is used to learn words for Chinese childre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ree Words “Man’s nature is good at birth.” Is the basic idea of philosophy of Mencius.

英语翻译作业

Americans are much more likely than citizens of other nations to believe that they live in a meritocracy, i.e. Government by people selected according to merit. But this self-image is a fantasy: America actually stands out as an advanced country in which it matters most who your parents were, the country in which those born on one of society’s lower rungs have the least chance of climbing to the top or even to the middle. And if you ask why America is more class-bound in practice than the rest of the Western world, a large part of the reason is that our government falls down on the job of creating equal opportunity. The failure starts early: in America, the holes in the social safety net mean that both low-income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are all too likely to suffer from poor nutrition and receive inadequate health care. It continues once children reach school age, where they encounter a system in which the affluent send their kids to good, well-financed public schools or, if they choose, to private schools, while less-advantaged children get a far worse education. 美国人可能比任何其他国家的人都更相信他们生活在一个精英制度之下,人们推选的政府也是据其优势。然而,这个自我形象是一种幻想:作为先进国家,实际上美国的突出特点是出身至关重要,在这个国度里,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几乎没有机会爬到社会中层,更不用说社会顶层。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实际上美国比其他西方国家都要阶级分明,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政府在创造公平机会方面的失败。 这种不公平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在美国,由于社会安全网存在漏洞,这就意味着低收入的母亲和他们的孩子完全有可能存在营养不良,得不到足够的医疗服务。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这种情况也不会得到改观,他们所遇到的体制是富人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到资金充足的好的公立学校上学,如果愿意,还可以从送到私立学校上学,而穷人孩子接受的教育却非常差。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1. 基本概念(互译) 补偿compensation 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le) 达/ 易懂intelligibility/expressiveness 等效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等值翻译equivalent translation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reader-centered for translation 对等物(词语)equivalent 对应(部分对应/ 完全对应)(partial /full )correspondence 翻译程序/步骤translation procedures 翻译体/翻译腔translationese 翻译学translatology/Translation Studies 风格style 佛经Buddhist Scriptures/sutra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改变说法rewording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归化domestication/naturalization/adaptation/endogenization/target-accommodating translation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解码decode 可译性translatability(translatable)理解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流畅fluency 乱译/ 胡译excessively free translation 明析化explicitation 模仿imitation 目的论skopostheorie 诗学poetics 视点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 释义法/解释法explanation/paraphrase 死译/ 硬译mechanical translation 套译/ 仿译/仿拟imitation 通顺smoothness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透明(度)transparency 歪译(意义扭曲)distortion 伪译pseudotranslation 文本text 文本等值textual equivalence 文本为中心的翻译标准text-centere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文化沟(空缺/ 非对应)cultural gap 误译mis-translation 信/ 忠实faithfulness/fidelity 形合hypotaxis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 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 雅/ 优美elegance/gracefulness 异化foreignization/alienation/exoticization/ exogenization/source-oriented translation 译本/ 译著translated text/translational work 译借(语义转借)calque(loan translation) 译文target text, translation, target version, rendering, rendition 译语/ 译入语target language(TL), receptor language, receiving language 译语读者target-language reader/TL reader/receiving audience 译语文化target-language culture/target culture/receiving culture 译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translator-centere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译者隐形translator ' s invisibility 意合parataxis 意识形态ideology 意译free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semantic translation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翻译概论术语整理

1.Source-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研究趋势有两个维度,一个方面就是坚持面向原文本的程度,另一方面聚焦于语言和产生的译本。以原文本为导向的是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的显著特征。从原文本的视角分析翻译,把翻译视作语言文字间的转化,却忽视了文化语境。书中有提到一个三角图,三角图的底线最左端代表原文本,最右端代表目标文本,左侧边代表原文本导向,右侧边代表目标文本导向。最左端角过度强调原文本,以至很难区分翻译和直译的区别。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不常发生。图中显示Catford的形式对等,Nida的动态对等,Koller的语用对等,Beaugrande 基于文本的对等,以及Venuti的异化和对等都属于面向原文本的翻译研究。 2.Formal equivalence Catford把翻译界定为“用目的语(TL)中对等的文本材料取代原语(SL)的文本材料,并把追求原语的等值成分视作翻译的中心问题,从而提出翻译理论的使命就是在于确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形式对应指任何译语范畴在译语的“机体”中尽可能占有与该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占有同等地位。例如:用一个形容词翻译另一个形容词。形式对应涉及原文本的语言形式,将原语中的结构形式原封不动地照搬入目的语,以原语为中心,最大限度显示原文中的形式与内容。 3.Translation shifts 当无法遵守原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操作时,文本对应通过Catford所述的翻译转换所形成。当这两者概念发生分歧时,翻译转换尤其重要,其指从原语到译语的过程中偏离形式对应。设计两种主要的转换:层次转化和范畴转换。在层次转换中,位于一个语言层次的原语文本在译语的另一个层次中找到翻译对等。翻译中唯一的层次转换是语法-词汇转换。例如,原文本的文字游戏可能是通过利用目标语词汇层面进行翻译从而在语音层面得以实现,。范畴转换是通用术语,指翻译偏离形式对等。其分为四类:结构,类别,系统,单元转换。例如,原文本的形容词短语在目标文本变成副词短语。 4.Dynamic equivalence 动态对等指将原文本信息翻译成接受者语言时,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的心里反应要极为相似。主张翻译不必受原语中语言形式的各种束缚,在接受语中要考虑读者的反应,翻译要在内容上与原语内容对等,主张翻译就是意译,旨在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并非原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语读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动态对等包括以下程序:1.用更适合的目标语言文化材料替代较难接近的原语项目。2. 引用原文本中含蓄地内容使其在目标语言中更加明确3. 为便于理解控制表达的冗长。 5.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指翻译研究的趋势转向于以目的文本为导向的翻译研究,焦点在语言和译本,且随着研究的进程研究范围会越来越广。具体可以体现在将翻译研究作为整体的一个三角图,在这个三角图中,自下而上的研究研究范围会越来越狭窄,然而自上而下的研究所涉及领域则越来越广。因而,不再是以往的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本类型和功能,以目的文本为导向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转向目的语的文化领域,其中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价值,意识形态,组织惯例的研究。

英语翻译作业1

一、改译 宰客slaughter customers(cheating customers) 自学self learn(study on one’s self) 彩票colorful tickets(lottery) 救火save a fire(Firefighting) (电脑)死机systerm dead(computer crash) 吃食堂eat the canteen(eat in the canteen) 风凉话cold word(sarcastic remark) 太平门safe door(emergency exit) 三角债triangle debts(chain debts) 扣帽子put a hat on(put a label on) 文化程度cultural degree(education level) 抓紧时间grasp time firmly(hurry up) 来信写道the latter writes(the letter reads) 提高英语水平raise the level of one’s English(Improve one’s English) 胸有成竹have a bamboo in one’s stomach(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二、直译 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ocean 猫哭耗子假慈悲Cat cry for mouse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Marry a chicken with chicken married dog follows dog 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 易如反掌As easy as to turn one's hand 打草惊蛇To 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 呆若木鸡Dumb as a wooden chicken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Every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 瑞雪兆丰年A timely heavy snow promises a good harvest .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Run a monk can not run the temple 三、重点翻译 她经常在邻里之间搬弄是非 She always makes mischief between neighbors. 她毛遂自荐来这所学校当老师 She recommending herself to be a teacher in this school. 正真的好朋友应该是雪中送炭 True friend is who provides you timely help. 我要有个三长两短,你给我娘捎个话 If something happens to me, please give my mother a massage.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As long as the green mountains are there, one need not worry about firewood. 你这人真的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他对你的许诺不过是个空头支票而已 His promise to you just a blank check. 我喜欢那套房子,但美中不足的是离上班的地方太远 I like that house,but the fly in the ointment is too far away from the work place.

翻译概论读书报告

从中西翻译大家看译者素养 -----《中西翻译简史》读书报告 《中西翻译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谢天振等著,这本书共包括十五个章节---翻译与宗教,翻译与知识传播,翻译与民族语,翻译与当代各国的文化交流,可见本书把中西翻译发展的历史放在一起进行描述,既强调中西发展史的共同点,也展示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各自的独特性。 在编写原则上,本书强调“三抓”:一抓主线,即抓住中西翻译史上的主要事件;二抓主角,即抓住中西翻译史上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三抓主题,即中西翻译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翻译思想和理论。我的心得体会便是从第二条主线入手的,即中西翻译史上的主要代表性人物。 我想着重从翻译大家的身上总结一下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翻译专业的学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算合格甚至是优秀。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所处的时代背景。罗马帝国时期的翻译家如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哲罗姆等都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从翻译大量的希腊文化典籍到翻译圣经。中国的翻译思想出现的时间虽然晚得多,但是也是从宗教典籍---佛经开始的。无论中西方翻译大家翻译宗教典籍的目的是出于政治统治,还是为了劳苦大众的信仰服务,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他们的翻译工作正是因为顺应历史的要求才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其次,再来看翻译大家各自的出身情况。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是在他任教皇达马苏一世的秘书时完成的。而我国著名僧人中诸如彦琮,玄奘虽所处朝代不同,但都是奉召主持翻译佛经的。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傅雷,上海市南汇县人,1927年赴法学习,主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而恰恰在1931年回国后,他便开始了穷其一生的法国文学工作,且译作丰硕,共30余种,且风格独特,备受好评。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翻译成就,和他几年的赴法经历不无联系 最后,个人因素。看了著名翻译家的详细介绍之后,还有两点共性不难被发现。一是他们对母语以及至少一门语的熟练应用。二是他们的博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国著名学者和作家钱钟书先生,他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卓著,其长篇小说《围城》被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其学术巨著《管锥编》以及诗论《谈艺录》,论文集《七缀集》等都是中国学界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一些列的史实,现在让我们听一下关于译者素养的问题,翻译大家们的看法是怎样的。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对译者该具有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概括,认为译者应该在语言和相关的知识方面是行家,这样才能满足翻译的要求。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彦琮在他的翻译专论《辨证论》中对历代译经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和评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者所必须具备的八个条件,即“八备”说:“诚心爱法,益人,不殚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诠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於道术,淡於名利,不欲官衔,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彦琮的“八备”说是我国翻译史上较早论及翻译主体译者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在理论层面上,对翻译过程进行过比较有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别于一般的 经验总结,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多角度的考察,对翻译过程中所涉及 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为处理这些矛盾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可行的翻译之路。 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 1 选取某一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某种特征进行研究。 2 对翻译过程的全面考察,并借助某种理论,对其进行模式化探索。 3 对翻译过程的理论概括与理性剖析。 通过梳理和总结众多翻译家及翻译研究者对翻译过程的经验性或理论性的认 识,我们对狭义的翻译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尽管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 所借鉴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各有不同,但他们对狭义翻译过程的认识从本质上来 说是一致的。也就是:狭义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将出发语文本转换成最终的目的 与文本的过程,而译者的理解与再表达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基本步骤。在这两个 步骤中,理解总是先于表达,它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前提。对原文本理解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三.试分析“复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文本的生成,传播的生命历程来看,首先遇到的便是“时间”与“空间”。 一个文本的生命,既有时间意义上的延续,也有空间意义上的拓展。而无论是 时间上的延续还是空间的拓展,“语言”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现出来。语内 翻译所涉及的原语与译入语之间主要是时间上的差距,而语际翻译,除了时间 上的差距之外,还要面对不同空间或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从理解层 面上说,从前不可译的因素在新环境下可能变得可译,从表达层面上说,旧译 本的语言可能变得不可理解甚至不可接受,这一切都召唤着复译的产生,以推 动文本的生命继续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延续的翻译,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复译” 现象。 四.试阐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 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有一句著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此外,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作出定义时,都 把原文的意义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意义” 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 五. 简述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与传统语言意义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索绪尔的 语言意义观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启示。 1. 传统语言意义观 传统语言意义观即“语言为分类命名集”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相当普遍的,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这种语言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将语言视作是“分类命 名集”的观点首先强调了指称和概念的一一对应,有一个事物,就有一个与之 对应的名称。其次,这种语言观也暗示着指称和概念。由传统语言观,我们可 以得到以下结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 的差异。正是在这种语言观和语言意义观的影响下,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内,字对字、词对词的的翻译方法被许多翻译家当做最可信、最可靠且最可行 的翻译方法,当做对原文忠实的根本保证。 2. 索绪尔的语言意义观

英语翻译作业

AC500kV Substation Design In China Transmission and Substation Department,CPECC Abstract:Some brief informations about AC500kV substations in China,historical data of their design and essential design principle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Some 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 problems of AC500kV subst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It is emphasized to introduce the500kV substation scales,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s,selection of equipment and apparatus,insulation coordination,distribution switchyard,control and protection etc.Here we also discuss the policy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at present time and a prospective view of China AC substations in future. 1.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500kV substations in China were started in1977,and the first substation was put into operation in1981.From that time,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demand in China,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500kV substations have a great development.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increase of capital investment for power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State Government,500kV power system has developed even faster.Till1998about55substations(500kV)were already put into operation,in which217transformers were installed,and the total capacity reached60410 MVA.At present,there are30substations(total capacity26500MVA)under construction.In addition,it has been planned to construction/extends30substations(33transformers,24750 MVA)in accordance with the power delivery from Three Gorges Power Plant. A complete design system of AC500kV substation 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as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and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This system includes design procedures,design standards,rules and regulations, design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 essential design principles are safe and reliable,technically advanced,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and good quality. 2.Size of Substations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broad territory.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ne region to another.In accordance with this fact,the500kV substation size i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time and for different region.

翻译概论总结

多项选择: 1. Roman Jakobson’s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rewording),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oper), and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transmutation) 2. text types: technical, institutional, literary translation 3. outline of major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1) Chronologically (by the time of their birth or occurrence): the philological, hermeneutic, linguistic, communicative, sociosemiotic, skopos, manipulative, norm, post-structuralist, postcolonial (2) topologically (by the particular approach adopted or focus directed by their proponents): thei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ay be grouped into the philological, linguistic, functionalist, semiotic, cultural, philosophical. 重要概念: 1. translation studies: (1). The paper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written by James Holmes in 1988, marks the birth of the discipline of TS.

英语翻译作业

第二单元翻译:1、A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is an online course aimed at unlimited participation and open access via the web. MOOCs are a recent development i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have now become a surging trend in higher education. These classes are aimed at expanding a university's reach from thousands of tuition-paying students who live in town, to millions of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course materials, MOOCs provide interactive user forums to support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MOOCs can encourage communication among participants who bring a variety of viewpoi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the course; inspire people to "try on" subjects that they wouldn't otherwise pursue or even try on education itself; provide multiple ways to engage with course material, encouraging multimodal (多模式的) learning that can address the needs of learners with a variety of learning styles; and inspire better teaching and use of technologies for face-to-face courses. 慕课是一种网络课程,它旨在通过网络实现广泛参与和开放接入。慕课是远程教育迈出的最新一步,现已在高等教育领域迅速引领潮流。通过这些课程,大学可以扩大影响的范围,从影响成千上万住在城里付学费的学生,扩展到惠及全球上百万的学生。除了拥有传统的课程资料,慕课还给使用者提供互动论坛,支持学生和讲师之间的交流。慕课能够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使得多种观点、知识和技能涌现到课堂上来;它鼓励人们尝试之前不可能尝试的课程,甚至是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它提供多种学习课程资料的方式,鼓励多模式学习,以各种学习风格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另外,慕课促进教学的改善,使技术在面对面授课中得以更好地应用。 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数字化教学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数字化教学使教学资源得以全球共享;另一方面,它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学习。这使得人类从接受一次性教育走向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Many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their own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s, and digital teaching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eaching, the digital way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On one hand, digital teaching makes global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it expands the learner's study time and space to learn, allowing people to get access to the digital virtual schools through the Internet anytime and anywhere. These advantages mak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shift from one-time learning to lifelong learning.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1. 基本概念(互译) 补偿compensation 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le) 达/易懂intelligibility/expressiveness 等效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等值翻译equivalent translation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reader-centered for translation 对等物(词语)equivalent 对应(部分对应/完全对应)(partial /full )correspondence 翻译程序/步骤translation procedures 翻译体/翻译腔translationese 翻译学translatology/Translation Studies 风格style 佛经Buddhist Scriptures/sutra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改变说法rewording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归化domestication/naturalization/adaptation/endogenization/target-accommodating translation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解码decode 可译性translatability(translatable) 理解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流畅fluency 乱译/胡译excessively free translation 明析化explicitation 模仿imitation 目的论skopostheorie 诗学poetics 视点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 释义法/解释法explanation/paraphrase 死译/硬译mechanical translation 套译/仿译/仿拟imitation 通顺smoothness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透明(度)transparency 歪译(意义扭曲)distortion 伪译pseudotranslation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_考点归纳_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 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cc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 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 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 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意 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 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 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