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吕勇刚1,窦科峰1,吴昱彤2,赵爱志1,刘 杰4,陈 刚5,陶开山1,药立波3

(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 710033;2.唐都医院信息科,陕西西安 710038;

3.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4.基础部药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

5.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 扩增人乳腺癌抗体全套可变区基因,将其克隆到T 载体来构建T 载体文库。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外周转移淋巴结30例,TRIzol 法提取总RNA 、纯化mRNA ,行RT 2PCR 扩增,制备T 载体,用于PCR 产物的克隆。结果 总RNA 纯度高,完整性好,mRNA 获得率为1%。经RT 2PCR ,V H 、V λ、V κ的每一条5’端引物均与其相应的3’端引物成功地扩增出了可变区基因片段,轻、重链T 载体库分别为1.7×108和3.5×108。结论 所采用的引物能够

100%扩增目的片段,T 载体过渡能显著提高克隆效率,为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筛选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乳腺癌;抗体基因;T 载体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259(2004)0620558204

Amplif ication of all human V genes of breast carcinoma

from peripheral lymphadens

L üY onggang ,Dou Kefeng ,Wu Yutong ,Zhao Aizhi ,Liu Jie ,Chen G ang ,Tao Kaishan ,Yao Libo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Xijing Hospit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 πan 710033,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mplif y all human V genes of breast carcinoma by R T 2PC R.The p roducts of PC R were cloned int o T 2vect or t o const ruct clone library.Methods Perip heral lymp hadens of 30p atients wit h breast

carcinoma were collected ,f rom w hich t otal RNA was ext racted by TRIzol Reagent ,and m RNA was p urified wit h Oligotex m RNA kit.Then cDNA was derived t hrough reverse t ranscrip tion.PC R p roducts 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 o T 2vect or t o const ruct clone libraries.

Re sults Total RNA was ext racted p urely and intactly ,so was

m RNA w hich accounts f or 1%of t he f or mer.By R T 2PC R ,every p air of p rimers amplified t he V gene efficiently.Rep ert oires of V H and VL were 3.5×108

and 1.7×108

resp ectively.Conclusion The set of p rimers adop ted are

able t o recognize 100%of f unctional V genes wit h high efficiency.T 2vect or will f acilitate t he digestion ,w hich lays

a f oundation f or const ruction and selection of p hage library.

KE Y WOR DS :p 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reast carcinoma ;antibody gene ;T 2vect or

收稿日期:2004204214 修回日期:20042052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371399)通讯作者:药立波,T el :83374547211;E 2mail :bioyao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151747.html, 作者简介:吕勇刚(19742),男(汉族),医师,在读博士.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90年代抗体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能够绕开免疫途径,直接制备全人源化的抗体片段。它将选择能力和扩增能力偶联起来,较好地模拟了体内B 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传统的单克隆杂交瘤技术与之相比,已经显得“迟缓和笨拙”,有被逐渐取代的趋势1。PCR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用一组引物扩增全套抗体的可变区基因,是抗体库技术出现的先决条件之一2。我们采用一组高效引物,以乳腺癌患者的外周淋巴结为原料,扩增抗体的全套可变区基因,并将其首先克隆入T 载

体,构建各自的T 载体文库,有助于提高PCR 产物的酶切和高效克隆,为抗体库的构建打下基础,并在方法学上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

1.1 酶和化学试剂 TRIzol 提取液购自Invitrogen

公司;DEPC 为Sigma 产品;r Taq DNA 聚合酶、dN TP 购自大连宝生物制品公司;mRNA 纯化试剂盒

为Q IA GEN 产品;反转录试剂盒为Promega 产品;DNA 凝胶纯化试剂盒、大提质粒试剂盒购自上海华

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组织总RNA 的提取 术中剥离乳腺癌患者外

周淋巴结30例(标本均经病理证实),迅速冻于液氮,

第25卷第6期2004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 our nal of Xi πan J iaot ong U 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V ol.25N o.6Dec.2004

置研磨器研成粉末,移入匀浆器加入TRIzol研至透亮,按照说明书(Invitrogen)操作得到总RNA,紫外分光光度仪定量并检测其完整性,质量较差者弃用,重新提取,最后30例所得总RNA各取等量混合, -80℃冻存备用。

1.3 mRNA纯化 按照试剂盒(Qiagen)进行,部分改良。按说明加入OEB(第8步)后,仔细吹打完毕, 70℃保温5min,迅速于26℃、16000×g离心2min,取小份定量,测定A260nm/A280nm值。1.4 反转录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Promega),部分改良。取mRNA约0.5μg,70℃保温20min打开二级结构,迅速置冰上。按说明书依次加入各成分,置室温20min,42℃3min后再加入抑制剂和AMV反转录酶,总体系20μL。42℃90min,95℃5min。

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引物设计参见文献3,适当改动和取舍,由赛百盛公司合成,PAGE纯化。我们在所有引物的5’端延长一段保护序列:①VH Back primers:TT A TCA TCG AG C CCG CTC G AG—;②VH Forward primers:G AT TGG TTT G CC CT A G CT AG C—;③Vλand VκBack primers:AG C AAG CGG CG C TTG G CG CG C—;④Vλand VκForward primers: GTT ATG GTC G AA CG C GTC G AC—。下划线依次引入XhoⅠ、N heⅠ、Bss HⅡ、S alⅠ酶切位点,第二轮PCR的引物同保护序列。

1.6 PCR反应 共进行两轮。第一轮以0.5~1μL 反转录产物cDNA作为模板,3′端引物等摩尔混合,分别与5′端各引物反应。反应条件为:94℃5min 热启动,94℃1min变性,55℃1min退火,72℃1min延伸,共30循环。最后进一步延伸7min,反应体系为25μL,将得到的PCR产物按比例混合(V H 混合,VL和V K以1∶2混合),胶回收纯化后100倍稀释,作为第二轮PCR的模板。反应体系同上。最后每管加入0.3μL dA TP继续延伸30min,目的是下一步连入T载体。经胶回收纯化后得到可变区抗体基因。

1.7 T载体的制备 T载体的前身是pSP73,我们实验组赵爱志博士去除相应的酶切位点后命名为pSP732T,转入大肠杆菌TG1,用于制备T载体。挑取TG1菌落转接于500mL培养液,摇过夜后大提质粒,平端酶Eco RⅤ使pSP732T线性化,酚/氯仿、氯仿抽提纯化后在r2Taq酶,d TTP作用下于72℃加温2h,琼脂糖电泳纯化后定量备用。

1.8 轻、重链T载体库的构建 V H、VL经胶回收定量后各取1.5μg和2μg T载体连接,体系20μL。16h后70℃30min灭活T4DNA连接酶。取1μL 连接产物与50~100μL感受态细胞进行规模电转化(TG1感受态的制备见文献4,电转参数:0.1mm~1.8kV;0.2mm~

2.5kV;电阻、电容均分别为200Ω;25μV),每次电转后用1mL37℃预热的SOC洗出并快摇1h复苏,取小份倍比稀释,铺抗生素琼脂板计算菌量,随机挑克隆双酶切验证阳性率。其余铺氨苄琼脂板,过夜后收获细菌提质粒,即为V H、VL 的T载体库。

2 结 果

2.1 总RNA及mRNA的提取和纯化 总RNA经1 g?L-1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90V4h,0.1 mol?L-1NH4AC浸泡凝胶20min后,在含有0.4 mg?L-1E B的0.1mol?L-1NH4AC中染色30min,紫外透射读胶仪上观察RNA电泳条带并照像。28S带的亮度为18S带的两倍,说明总RNA完整性好,未被降解(图1)。总RNA的量为1mg,mRNA的量为10μg,获得率为:10μg/1000μg=1%,A260nm/A280nm= 2.0。表明mRNA纯度高,

没有污染。

图1 淋巴结总RNA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

Fig.1Total RNA from human lymphadens analyzed by formalde2 hyde denaturing agarose electrophoresis

2.2 cDNA的同位素示踪 反转录后取少量行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经放射自显影,结果表明,cDNA合成为连续拖影,片段大小相似,分布范围较宽,从0.3kb到9.4kb,主要集中在2kb左右,结果证实了模板mRNA的完整性(图2)。

2.3 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 反转录共进行了120管,完毕后所有产物混合,各取一半分别扩增V H和VL。两轮PCR共进行约500管。中间随机抽样电泳,监测产物扩增情况。经过R T2PCR,每一对引物都扩增出了相应的可变区片段(图3),V H、VL分别为375bp和360bp,与文献报道一致3。

2.4 T载体库的构建 复苏后取小份倍比稀释,铺琼脂糖氨苄板计数,V H、VL菌量分别为5×108和2.8×108,随机挑克隆双酶切,V H、VL阳性率分别为70%和60%,故V H、VL T载体库库容分别为

3.5×108和1.7×108。

955

6期吕勇刚,窦科峰,吴昱彤,等.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图2 cDNA 碱性琼脂糖电泳后放射自显影

Fig.2Autoradiogram of first strand cDNA after electro phoresis

3 讨 论

3.1 是否要纯化mRNA 有些人认为直接以总RNA 为模板进行R T 2PCR 即可,可以省略mRNA 的

纯化这一步骤,而且t RNA 和rRNA 的存在对mRNA 有保护作用。我们的体会是如果总RNA 量比较少,可以直接反转录,但是在原材料来源充足,欲构建大容量抗体库的情况下,最好纯化mRNA 。因为,以mRNA 为模板将更加灵敏和高效,至于会失去保护

的问题,可用即时纯化、即时反转录的办法来解决。另外即便有t RNA 和rRNA 的保护,也需要彻底灭活RNAse ,如:金属器械180℃干烤8h 以上,塑料用品

保证初次开封使用或DEPC 浸泡24h 以上,操作中戴好干净的帽子、口罩,并及时更换手套等等。这对

于保证RNA (mRNA )的纯度和完整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后续PCR 操作成败的关键

图3 V 区基因的PCR 扩增

Fig.3PCR amplification of V gene

Lane 1~7:VH ;Lane 9~17:VL ;Lane 19~22:V K;Lane 8:DL2000Marker 3.2 反转录引物的采用 AMV 反转录酶具有RNAse 活性,在反转录时它一方面以RNA 为模板合

成cDNA ,另一方面它会切掉DNA/RNA 杂交体中的RNA 。所以,当目的片段接近于基因的5′端时,用Oligo 2d T 做引物会出现转录不到目的片段或还没有

转录完就被切断RNA 模板的问题。鉴于此,我们选择了随机六聚体引物来合成位于抗体基因5′端的可变区片段。

3.3 关于引物 引物的设计是决定抗体库多样性的

关键,影响着抗体库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原始抗体基因的分布情况,尤其是在天然抗体库中。1995年Tomlinson 等5归纳整理出V BASE 库,1998年Bradbury 等3依此为据设计引物,其设计标准是引

物的3′端至少和V 区基因有16bp 的同源性,总的简并度不超过8,最少的引物二聚体形成。结果可以100%地扩增抗体可变区基因,这一点也为我们的实

验所证实(图3)。其他如Marks 6、Welshof 7、Watkins 8、De Boer 等9设计的引物均在V BASE 公

布之前,对V 基因的扩增效率分别为59.5%、62.8%、62.8%、37%。所以,我们采用Bradbury 设计的

高效引物,这是抗体库多样性的保证之一。

引物的5′端设计长达21bp 的保护序列,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其作用至少有3点:一是便于进行第二轮PCR 扩增,二是引入酶切位点,三是便于下一步PCR 产物的酶切。因为,酶切位点太靠近末端,将使

酶切效率极为低下10。我们在实验中发现,这么长的保护序列是不会影响引物与模板的特异性结合的。

引入酶切位点的依据,一是各酶之间的“合作性”,如:是否能用通用缓冲液,是否能用相同的酶切温度等。此外,还应该避免酶切位点出现在可变区基因之内。Persic L 等11和王琰等12对V 基因段各限制性酶切位点可能出现的频率进行了总结。对比

06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第25卷

可知,我们采用的引物,其引入的四种限制性内切酶在相应的轻、重链V区出现的可能性均为0。避免了抗体库酶切过程中出现“异常重组子”12。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我们所采用的引物是经得起检验的。

3.4 PCR产物的克隆 如上所述,尽管我们在引物的5’端设计长长的保护序列,但我们发现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酶切效率,而且要用加大酶量和延长酶切时间为代价。酶切时间过长又会出现星号活力等问题,会使PCR产物受损或降解,造成后续连接的效率低下。另外,即使酶切充分,也只是在PCR产物两边末端减少了几个碱基,很难用常规的电泳检测出来,往往连接效率低还找不到原因,构建一个大约109的库,要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这对于一般的实验室是难以忍受的。T/A克隆是PCR产物克隆的常用策略,从未有人将其应用到抗体库的构建,其原理是普通r Taq酶扩增得到的PCR产物3′末端带有A,可以和T载体3′端的T连接。

抗体库的多样性取决于如下条件:首先是标本的用量。从国内外发表的大量文献看,最少有1~213

例标本已经能建库并成功筛选到特异性抗体。收集的标本当然越多越好,考虑到取材的时间和难度,我们共收集淋巴结30例,这是抗体基因多样性的最初来源。外周转移的淋巴结体积较大,便于操作失败时重新提取。另外,要取用富含B细胞的皮质部分。体内抗体重链的多样性约107,所以单克隆B细胞的多样性也应该达到这个数量级,才能保证抗体基因的多样性。从我们总RNA的量推算,B细胞的数量应该在108以上;其次是高效引物的采用;再次是PCR 产物的高效克隆。它们将为大容量抗体库的构建和筛选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Sheets MD,A mersdorf er P,Finner n R.Efficient const ruction

of a large noni mmune p hage a ntibody library:The p roduction of high2affinity huma n single2chain a ntibodies t o p rotein a ntigens 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8,95(11):6157-6162.

[2Willia ms SC,Fri ppiat J P,Tomlinson IM.Sequence a nd evolu2 tion of t he huma n ger mline V la mbda repert oire J.J Mol Bi2 ol,1996,264(2):220-232.

[3Sblattero D,Bradbur y A.A definitive set of oligonucleotide p ri mers f or a mplif ying huma n V regions J.I mmunotech2 nology,1998,3(4):271-278.

[4Zabarovsk y ER,Winberg G.High efficiency elect rop oration of ligated DNA int o bacteria J.Nucleic Acids Res,1990,18

(19):5912.

[5Cook GP,Tomlinson IM.The huma n i mmuno globulin V H repert oire J.I mmunol Toda y,1995,16(5):237-242.

[6Mar ks J D,Triste m M,Kar pas A,et al.Oligonucleotide p ri mers f or p 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 mplification of huma n

i mmunoglobulin variable genes a nd design of f a mily2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 robes J.Eur J I mmunol,1991,21(4):985-991.

[7Welschof M,Ter ness P,Kolbin ger F.A mino acid sequence based PCR p ri mers f or a mplification of rearra nged huma n heavy

a nd light chain i mmunoglobulin variable region genes J.J I m2

munol Met hods,1995,179(2):203-214.

[8Wat kins BA,Davis A E,Fiorentini S.V2region a nd class specif2 ic R T2PCR a mplification of huma n i mmunoglobulin heavy a nd light chain genes f rom B2cell lines J.J I mmunol,1995,42

(4):442-448.

[9de Boer M,Cha n g S Y,Eichinger G,et al.Design a nd a nalysis of PCR p ri mers f or t he a mplification a nd cloning of huma n i m2 munoglobulin Fab f ragments J.Hum A ntibodies H ybridomas, 1994,5(1-2):57-64.

[10Kauf ma n DL,Eva ns GA.Rest riction endonuclease cleava ge at t he ter mini of PCR p roducts J.Biotechni ques,1990,9(3): 304-306.

[11Persic L,Roberts A,Wilt on J.A n inte grated vect or syste m f or t he eukaryotic exp ression of a ntibodies or t heir f ragments af ter selection f rom p hage display libraries J.Gene,1997,187(1): 9-18.

[12]王琰,王刚,化冰.人噬菌体抗体库中异常重组子的分析J.细

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18(1):63-66.

[13Clar k MA,Hawkins NJ,Pa paioa nnou A.Isolation of huma n

a nti2c2erbB22Fabs f rom a lymp h node2derived p hage display li2

brary J.Clin Ex p I mmunol,1997,109(1):166-174.

(编辑 韩维栋)

165

6期吕勇刚,窦科峰,吴昱彤,等.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人乳腺癌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吕勇刚1,窦科峰1,吴昱彤2,赵爱志1,刘 杰4,陈 刚5,陶开山1,药立波3 (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陕西西安 710033;2.唐都医院信息科,陕西西安 710038; 3.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 4.基础部药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 5.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 扩增人乳腺癌抗体全套可变区基因,将其克隆到T 载体来构建T 载体文库。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外周转移淋巴结30例,TRIzol 法提取总RNA 、纯化mRNA ,行RT 2PCR 扩增,制备T 载体,用于PCR 产物的克隆。结果 总RNA 纯度高,完整性好,mRNA 获得率为1%。经RT 2PCR ,V H 、V λ、V κ的每一条5’端引物均与其相应的3’端引物成功地扩增出了可变区基因片段,轻、重链T 载体库分别为1.7×108和3.5×108。结论 所采用的引物能够 100%扩增目的片段,T 载体过渡能显著提高克隆效率,为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筛选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乳腺癌;抗体基因;T 载体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259(2004)0620558204 Amplif ication of all human V genes of breast carcinoma from peripheral lymphadens L üY onggang ,Dou Kefeng ,Wu Yutong ,Zhao Aizhi ,Liu Jie ,Chen G ang ,Tao Kaishan ,Yao Libo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Xijing Hospit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 πan 710033,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mplif y all human V genes of breast carcinoma by R T 2PC R.The p roducts of PC R were cloned int o T 2vect or t o const ruct clone library.Methods Perip heral lymp hadens of 30p atients wit h breast carcinoma were collected ,f rom w hich t otal RNA was ext racted by TRIzol Reagent ,and m RNA was p urified wit h Oligotex m RNA kit.Then cDNA was derived t hrough reverse t ranscrip tion.PC R p roducts 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 o T 2vect or t o const ruct clone libraries. Re sults Total RNA was ext racted p urely and intactly ,so was m RNA w hich accounts f or 1%of t he f or mer.By R T 2PC R ,every p air of p rimers amplified t he V gene efficiently.Rep ert oires of V H and VL were 3.5×108 and 1.7×108 resp ectively.Conclusion The set of p rimers adop ted are able t o recognize 100%of f unctional V genes wit h high efficiency.T 2vect or will f acilitate t he digestion ,w hich lays a f oundation f or const ruction and selection of p hage library. KE Y WOR DS :p 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reast carcinoma ;antibody gene ;T 2vect or 收稿日期:2004204214 修回日期:20042052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30371399)通讯作者:药立波,T el :83374547211;E 2mail :bioyao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151747.html, 作者简介:吕勇刚(19742),男(汉族),医师,在读博士.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90年代抗体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能够绕开免疫途径,直接制备全人源化的抗体片段。它将选择能力和扩增能力偶联起来,较好地模拟了体内B 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传统的单克隆杂交瘤技术与之相比,已经显得“迟缓和笨拙”,有被逐渐取代的趋势1。PCR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用一组引物扩增全套抗体的可变区基因,是抗体库技术出现的先决条件之一2。我们采用一组高效引物,以乳腺癌患者的外周淋巴结为原料,扩增抗体的全套可变区基因,并将其首先克隆入T 载 体,构建各自的T 载体文库,有助于提高PCR 产物的酶切和高效克隆,为抗体库的构建打下基础,并在方法学上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 1.1 酶和化学试剂 TRIzol 提取液购自Invitrogen 公司;DEPC 为Sigma 产品;r Taq DNA 聚合酶、dN TP 购自大连宝生物制品公司;mRNA 纯化试剂盒 为Q IA GEN 产品;反转录试剂盒为Promega 产品;DNA 凝胶纯化试剂盒、大提质粒试剂盒购自上海华 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组织总RNA 的提取 术中剥离乳腺癌患者外 周淋巴结30例(标本均经病理证实),迅速冻于液氮, 第25卷第6期2004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 our nal of Xi πan J iaot ong U 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V ol.25N o.6Dec.2004

基因克隆、假病毒操作步骤

实验名称:基因克隆 实验器材:荧光定量PCR仪、摇床、离心机、生工PCR产物纯化试剂盒、恒温加热器、 NEB连接体系、灭菌纯水、JM109感受态、冰、LB培养基、酒精灯、涂棒、氨苄、氨苄抗性平板、甘油等; 操作步骤: 1、可通过PCR进行拼接获得目的基因的,过柱纯化(生工试剂盒根据说明书进行纯化, 在最后一步的洗脱可以用预热的灭菌纯水洗脱,在加灭菌纯水洗脱的时候一定要加在纯化柱子的膜中间); 2、选择合适的载体(EZ-T)用连接酶进行连接,NEB体系,16℃过夜连接 T4lages 1.0 10×T4buffer 2.0 EZ-T 1.0 目的基因8.0 DdH2O 8.0 _________ 20ul 3、取100μl摇匀后的JM109感受态细胞悬浮液(如是冷冻保存液,则需化冻后马上进行下 面的操作),加入10μl连接产物,轻轻摇匀,冰上放置30min后,于42度水浴中保温90s,然后迅速在冰上冷却2min; 4、加入500μl LB液体培养基,混匀于37℃振荡培养45min使受体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并 使转化体产生抗药性; 5、将恢复培养的菌体5000rpm离心3min,移去上层LB培养基,用余下的200μl重悬菌体, 并用灭菌玻璃推子(酒精灯上烧后冷却),均匀涂布于琼脂凝胶表面(氨苄抗性),37℃倒置培养12~16小时; 6、挑取多个单克隆菌落分别接种到1ml含有抗生素(氨苄)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 荡培养3h; 7、培养1-2小时即可以利用PCR(定量或定性)进行鉴定; 8、选取初步鉴定阳性的菌液送测序,测序正确后甘油保存(甘油的浓度为30%-50%),充 分混匀,-80℃保存;

黑色素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B8760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黑色素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B8760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王字玲 邓健蓓 韩 骅 陈梅红 苏成芝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西安710033) 摘 要 目的:克隆黑色素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B8760可变区基因.方法:从培养的可分泌人黑色素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HB8760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 DNA,用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从中扩增了抗体可变区基因,并克隆入pU C19,挑选出阳性克隆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所克隆基因分别长360bp和330bp,编码120个和110个氨基酸,含三个CDR区和四个FR区,并含有维持抗体结构所必需的两个半胱氨酸.计算机分析与已发表的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结论:所克隆基因可编码小鼠抗体可变区.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单克隆抗体 基因 克隆 核苷酸序列 中图号 Q78 Am p lificati on,clon ing and sequencing of the variab le regi on genes of a hum an m elanom a sp ecific m onoclonal an tibody W ang Z iling,D eng J ianbei,H an H ua,Chen M eihong,S u Cheng z h i D ep artm en t of B i ochem istry and M o lecu lar B i o logy,Fou rth M ilitary M edical U n iversity, X i’an710033 Abstract Objective:C lon ing of the variab le regi on genes of a hum an m elanom a specific monoclonal an ti-body.M ethods:To tal RNA w as iso lated from a cu ltu red hyb ridom a cell line HB8760w h ich secretes hum an m elanom a specific monoclonal an tibody,and fo llow ed by reverse tran scri p ti on in to c DNA.T hen PCR w as u sed to amp lify the i m m unoglobu lin variab le regi on genes of the an tibody.T he PCR p roduct w as cloned in to pU C19p las m id and sequenced.Results:T he cloned genes con sist of360bp and330bp respectively and en2 code120and110am ino acids.T here are th ree CDR s,fou r FR s and the charicteristic cystein residues w ith in the genes.T he genes are homo logues to the mou se Ig genes pub lished in E M BL gene bank1995.Conclu2 sion s:T 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cloned genes encode the variab le regi on of the mou se an tibody. Keywords m elanom a an tibody gene nucleo tide sequence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L evy等[1]建立了一株人黑色素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XMMM E2001(商品名HB8760).该抗体可特异结合携有黑色素瘤相关抗原的肿瘤细胞,而不与对照的成淋巴细胞系或缺乏黑色素瘤相关抗原的瘤细胞结合[1],这对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抗体为鼠源性,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而基因工程抗体则有免疫原性低,不被细胞受体结合,在体内成象定位检查时本底低,图象清晰,能进入实体瘤周围微循环,在治疗实体 王字玲,女,29岁,博士生瘤时比完整抗体分子效能高等优点[2],我们从HB8760中克隆了这一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测定了其核苷酸序列,为其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系 小鼠杂交瘤细胞系HB8760为本校免疫学教研室保存并培养,该细胞可分泌抗人黑色素瘤特异性小鼠IgG2a. 1.1.2 克隆载体及菌种 为本室保存.所用试剂除特殊提到外均为德国Boeh ringer M annhei m公司和华美公司产品. 1.2 方法

DNA分子克隆技术(也称基因克隆技术)

DNA分子克隆技术(也称基因克隆技术):在体外将DNA分子片段与载体DNA片段连接,转入细胞获得大量拷贝的过程中DNA分子克隆(或基因克隆)。其基本步骤包括:制备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和连接,制成DNA重组→导入宿主细胞→筛选、鉴定→扩增和表达。载体(vecors)在细胞内自我复制,并带动重组的分子片段共同增殖,从而产生大量的DNA分子片段。主要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NDA片段的大量拷贝,有了这些与亲本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克隆,就可以深入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引入的DNA片段不同,有两种DNA库,一种是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另一种是cDNA库。 载体所谓载体是指携带靶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工具。 细菌质粒是一种细菌染色体外小型双链环状结构的DNA,分子大小为1-20kb,对细菌的某些代谢活动和抗药性表型具有一定的作用。质粒载体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人工改造拼接而成。最常用的质粒是 pBR322。 基因库的建造 含有某种生物体全部基历的随机片段的重组DNA克隆群体,其含有感光趣的基因片段的重组子,可以通过标记探针与基因库中的重组子杂交等方法而筛选出来,所得到的克隆经过纯化和扩增,可用于进一步的研。其主步骤包括:(1)构建基因库迅速的载体;(2)DNA片段的制备;(3)DNA片段与载体DNA 的连接;(4)包装和接种。 cDNA库的建造 是指克隆的DNA片段,是由逆转录酶自mRNA制备的cDNA。cDNA库包括某特定细胞的全部cDNA克隆的文库,不含内含子。 特异基因的筛选 常用的方法有:(1)克隆筛选即探针筛选法;(2)抗体检测法,检测其分泌蛋白质来筛选目的基因;(3)放射免疫筛选法,查出分泌特异抗原的基因;(4)免疫沉淀法,进行特异基因的筛选。 核酸序列测定 DNA的碱基序列决定着基因的特性,DNA序列分析(测序,sequencing)是分子生物学重要的基本技术。无论从基因库中筛选的癌基因或经PCR法扩增的基因,最终均需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可藉以了解基因的精细结构,获得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基因的突变及对功能的影响,帮助人工俣成基因、设计引物,以及研究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等。测序是在高分辨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Maxam-Gilbert的化学降解少和Sanger的双脱氧法等,近年来已有DNA序列自动测定仪问世。化学降解法是在DNA的片段的5`端标记核素,然后用专一性化学试剂将DNA特异地降解,在电泳和自显影后,可得到从标记端延伸的片段供测读序列和进行比较。一般能读出200-250个核苷酸序列。双脱氧法是采用核苷酸链终止剂,如: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如ddTTP、ddTTP、ddGTP和ddCTP中的一种)掺入到DNA链中以终止链的延长,与掺入4种正常的dNTP的混合物分成四组进行反应,这样可得到一组结尾长衙不一、不同专一性核苷酸链终止剂结尾的DNA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可读出合成的DNA核苷酸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可推算出模板DNA分子的序列。

植物基因的克隆|植物基因克隆的基本步骤

植物基因的克隆 08医用二班姚桂鹏0807508245 简介 克隆(clone)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生物个体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群体。通常所说的基因克隆是指基于大肠埃希菌的DNA片段(或基因)的扩增,主要过程包括目标DNA的获取、重组载体的构建、受体细胞的转化以及重组细胞的筛选和繁殖等。本文主要介绍植物基因的特点、基因克隆的载体、基因克隆的工具酶、基因克隆的策略以及植物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 植物基因基因克隆载体工具酶克隆策略分离克隆方法 Plant gene cloning Introduction Cloning (clone) refers to a cell or an individual organisms asexual reproduction produced offspring. Usually said cloning genes means

based on escherichia coli segment of DNA (or genes), including the main course target DNA, restructuring of the carrier, transformation of receptor cells and reorganization of screening and reproductive cell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gene and gene cloning and carrier, gene clone tool enzyme, gene cloning and plant gene strategy of separation cloning method, etc. Keywords Plant gene cloning tool enzyme gene cloning vector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cloning strategy 一、植物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gene)是核酸分子中包含了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一般来说,植物基因都可分为转录区和非转录的调控区两部分。 (一)植物基因的启动子 启动子(promoter)是指在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决定基因转录起始的区域,植物积阴德启动子包括三个较重要的区域,一时转录起始位点,而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40bp的区域,三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75bp处或更远些的区域。 (二)植物基因的增强子序列

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功能验证

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验证(一般性方法) 一、基因克隆 ★事前三问 a.克隆这个基因干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b.这个基因在哪种材料中扩增? c.材料需要怎么处理? ◎实验前准备工作 a.设计引物,准备材料, b.购置试剂:Taq酶、反转录试剂盒、凝胶回收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连接试 剂盒 c.实验试剂及用具:枪头、离心管、培养皿、滤纸灭菌;Amp+ 、Kan+等抗生素准 备 ※基本流程 提取和纯化RNA—cDNA第一条链合成—PCR—凝胶电泳—胶回收—连接—转化—涂平板—挑单菌落—摇菌—提质粒—测序 1.总RNA的提取、纯化及cDNA第一链合成 1.1叶片、根总RNA的提取 Trizol是一种高效的总RNA抽提试剂,内含异硫氰酸胍等物质,能迅速裂解植物细胞,抑制细胞释放出的核酸酶,所提取的RNA完整性好且纯度高,以利于下一步的实验。 1)实验前准备 预先配制0.1%的DEPC水(ddH2O中含0.1%DEPC,V/V,37 ℃过夜处理12 h),高温灭菌后,用DEPC水配制75%乙醇,研钵、量筒、试剂瓶等需200℃灭菌至少4 h,所用枪头和枪盒均去RNA酶处理(直接购买)。 2)Trizol 法(小麦)叶片或根的总RNA实验步骤如下: (1)提前在1.5 ml离心管中加入1 mlTrizol,然后将200 mg样品液氮中研磨成白色粉末,

移入管内,用力摇15 s,在15-30℃温育5 min,使核酸蛋白复合物完全分离。 (2)4℃,12000g离心10min,取上清,离心得到的沉淀中包括细胞外膜、多糖、高分子量DNA,上清中含有RNA。 (3)吸取上清液加0.2 ml氯仿,盖好盖,用力摇15 s,15~30 ℃温育2~3 min。(4)在≤12000g,4℃离心10 min,样品分为三层:底层为黄色有机相,上层为无色水相和一个中间层,RNA主要在水相中,水相体积约为所用TRIzol试剂的60%。 (5)将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的1.5 ml离心管中,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RNA,室温静止30 min。 (6)在≤12000g,4℃离心10 min,离心前看不出RNA沉淀,离心后在管侧和管底出现胶状沉淀。 (7)用≥1 ml的75%乙醇洗RNA,涡旋振荡样品,在≤7500g,4℃离心5 min,弃上清。(8)室温放置干燥或真空抽干RNA沉淀,大约晾5-10分钟,加无RNase的水100μl用枪头吸几次,55~60℃温育10 min使RNA溶解。 (9)配制以下体系: 10×DNase buffer 5 μl DNase I (RNase-free)(40 μg/μl) 1 μl RNasin Inhibitor(40 μg/μl) 1 μl Total RNA 70 μg 加去RNase水至总体积为50 μl (10)37 ℃水浴1h,加DEPC处理的水至总体积为100 μl,加入等体积氯仿抽提一次。(11)取上清,加入10 μl的3 mol/L NaAC溶液,200 μl的无水乙醇,-80 ℃沉淀30 min。 (12)2~8 ℃,12000g离心10 min,弃清液,干燥后取50μl无RNase的水溶解RNA。3)RNA的质量及纯度检测 (1)电泳检测取2ul RNA 与1 ul 10×Loading buffer上样缓冲液混合均匀在1% 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RNA 条带并记录实验结果。 (2)分光光度计RNA纯度检测 取1ul RNA液,以DEPC水为空白对照,测定A260/ A280 比值,估测RNA质 量。 4)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按照以下体系将提取的总RNA反转录成第一链cDNA: 1)在Eppendorf管中配制下列混合液:

整个基因克隆实验流程(完整)

一、组织总RNA的提取 相关试剂:T rizol;氯仿;苯酚;异丙醇;75%乙醇;RNase-free水 相关仪器:制冰机;液氮&研钵/生物样品研磨仪;高速离心机;移液器(1ml、200μl、100μl/50μl);涡旋振荡仪;恒温金属浴。 相关耗材:解剖工具,冰盒,离心管,离心管架,吸头(1ml,200μl/300μl),一次性手套,实验手套。 实验步骤 1.取暂养草鱼,冰上放置一段时间,然后解剖,剪取肠道50~100mg,放入研钵中,加入 液氮迅速研磨,然后加入1ml 预冷TRIzol试剂,充分研磨至无颗粒物存在。 2.转移到离心管中,室温放置5min,使细胞充分裂解; 3.按1ml Trizol加入200μl氯仿,盖上盖子,迅速充分摇匀15s,然后室温放置3min; 4.4℃,,12000g 离心15min; 此时混合物分为三层,下层红色的苯酚氯仿层,中间层和上层无色水相;RNA存在于无色水相中; 5.小心吸取上清液,千万不要吸取中间界面,否则有DNA污染;转移至一个新的离心管, 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混匀; 6.室温放置10min;4℃,,12000g 离心10min; 7.弃上清,加入1ml 75%乙醇洗涤;涡旋,悬浮沉淀;4℃,,12000g 离心5min; 8.弃上清;可以再次用75%乙醇洗涤沉淀; 9.弃上清;用移液器轻轻吸取管壁或管底的残余乙醇,注意不要吸取沉淀;室温放置5min 晾干沉淀;(RNA样品不要过于干燥,否则极难溶解) 10.沉淀中加入30μl RNase-free水,轻弹管壁,使RNA溶解。 RNA质量检测 相关试剂:溴酚蓝,TEB/TAE电泳缓冲液,溴乙锭(EB) 相关仪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移液器(2.5μl 或2μl 规格,10μl规格),电子天平,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仪,微波炉,制冰机) 相关耗材:(无菌无绒纸,吸头,离心管架,PCR管,PCR管架,锥形瓶,烧杯,一次性手套,实验手套,冰盒) (1)RNA纯度的检测:测定其OD260和OD280的值,根据其OD260/ OD280的比值,当其比值在1.9~2.1之间,说明提取的总RNA纯度比较高,没有蛋白质和基因组的污染。 (2)RNA完整性的检测:取2μlRNA,与2μl溴酚蓝混匀,用1%的琼脂糖进行凝胶电泳,20min后,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效果。当28S与18S条带清晰,且亮度比大约是2:1时,5S条带若隐若现,而且没有其它条带时,说明完整性不错,可以用于下游逆转录实验。

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_钟军

第6卷第4期(专辑) 2002年12月 生命科学研究 Life Science Research Vol.6No.4(Suppl.) Dec.2002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X 钟军,李,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为能快速而准确地克隆目的基因,综述了一些基因克隆常用技术,包括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同源序列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应用潜力,并对其作了简要的评价. 这些技术有利有弊,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技术. 关键词:基因;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同源序列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 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847(2002)S1-0148-05 Advances in Gene Cloning Technique ZHONG Jun,LI Xun,GUAN Chun-yun (T he Oil Crop Institute of H 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 gsha410128,H unan,China) Abstract:To clone candidate gene quickly and correctly,advances about gene cloning included map-based cloning, transposon tagging,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expressed sequence tagging methods and som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clone method are introduced and appraised.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 ges of those techniques,various technique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special purpose and level. Key words:gene;clone;differentially e xpressed gene clone method;transposon tagging;map-based cloning;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e xpressed sequence ta gging method (Li f e Science Research,2002,6(Suppl):148~152) 克隆基因的途径有两种,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途径.前者是依据目标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为基础,通过鉴定其产物或某种表型突变而进行的;后者则着眼于基因本身,通过特定的序列或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近几十年来,许多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植物基因的克隆,到1992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因的克隆一般采用下列技术: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和同源序列技术等. 1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 1.1扣除杂交技术 扣除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用有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目标样提取mRNA经逆转录形成cDNA探针,与无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参照样的过量mRNA或cDNA杂交,经两轮充分杂交后,移去杂交分子和过量的无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参照样mRNA或cD-NA,将不形成杂交体的有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目标样cDNA纯化富集、扩增,建立相应cDNA文库即为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此技术最早是由Lamar和Palmer于1984年提出[1],他们先用超声波打断雌性小鼠的DNA,用Mbo1完全消化雄性小鼠DNA;将两者一起变性、复性,再将产物克隆入表达载体的Bam H I位点中,只有那些两端有GATC序列的基因才能被克隆入载体,这样就达到了扣除两者共有序列的目的,并得到雄性小鼠 X收稿日期:2002-06-11;修回日期:2002-10-14 作者简介:钟军(1973-),女,湖南沅江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分子遗传学研究.Tel:+86-0731-*******,E-mail:zhhjp@s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151747.html,

基因克隆技术攻略:让更多的新手迅速走出基因克隆的阴霾

基因克隆技术攻略:让更多的新手迅速走出基因克隆的阴霾 一直以来都想把自己在基因克隆方面的心得写出来,让更多的刚刚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人受益,因为自己刚开始做克隆时也遇到过各种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总结和实践,我的题组现在的基因克隆都是一次到位的,基本不需要重复做。其实我只是一个只有几十万科研经费的小青椒,不过我对科研非常热爱,我喜欢买实验用的各种酶啊,好用的耗材之类的东东超过我对自己的衣服鞋子的热爱,所以我看起来穿的及其普通,可是我的实验花费有点奢华,呵呵,可能像我这样的人不多吧,哈哈,反正无所谓开心就好。下面言归正传 (1)是酶切位点的选择。我的实验室有Takara、Promega以及NEB三种公司的常用的酶,这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选择,所以在设计PCR产物的酶切位点之前首先要看看哪两个酶之间是可以进行同时酶切的。因为这三家公司的双酶切表的组合完全不同,最佳的方案是我们能够按照需要去选择合适的酶。有人说这得花很多钱吧,其实不然,Takara几乎每年9月都有一次促销活动,在他们七折的时候我一下买了三千块钱的酶,这一年来有用之不尽的感觉。Promega的酶也非常好用,而且长期五折,我也是常用的酶买了一批放在实验室里。至于NEB的实在是有一点贵的,我一般不批量买了,在NEB买的一般都是不常用的酶,比如FseI、AscI等等。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吆。 (2)PCR引物的设计这一点我不想多说,虽然有很多的攻略里面讲到了PCR引物设计的原则等等,大家设计的时候要参考各种原则,我认为不然,因为做过实验的战友都清楚,有的时候很多PCR引物的选择是没有选择的,比如我要扩增一个完整的基因的ORF框,那么它的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部分都要克隆出来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一个碱基,即使起始部位或者终止部位的AT含量很高,高到你难以忍受,那怎么办呢,基本我们没有选择,如果实在是没办法的条件下,只能在PCR引物的5端加入人为设计的碱基而把引物的扩增部分后移或前移来避开难以扩增的部位,我不知道说清楚没有,如果引物序列OK,可以忽略上句话。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引物我们是没得选择的,那么我们只能从PCR扩增条件上下功夫。(3)PCR扩增对于PCR扩增其实不同的基因可能策略不同,我来说几点相同的。首先很多新手会忽略引物的浓度问题,我在最开始做PCR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基因非常容易扩增,所以其实我的条件并不是最佳的,但当时把基因扩出来了我也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我需要在基因的5端加入3个HA标签,这样的PCR引物长度差异很大,一支引物100多bp,一支引物只有30bp,于是当我还有以前的条件时我扩不出任何的基因。当时扩了几次都不成功,各种温度都试过了也不成。于是我静下心来,把PCR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全方位优化,在PCR 反应体系中,把引物调整到各种浓度的,把模板调整到各种浓度的,有的加Mg2+,有的加BSA,还使用梯度PCR的条件,试了各种扩增温度的,结果让我很开心,最后我的基因被扩增出来了,而且好亮好亮的那种。记得当时自己高兴地跳了起来。也许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吧!在这次试验中我找到了最佳的PCR条件,这是三年前的事了,这个条件让我在三年中屡试不爽,几十个基因的扩增从未失手过。其实体系很简单,50ul体系中buffer 5ul、Mg2+ 1mM、dNTP 0.2mM、引物每支1ul(配成10umol/L浓度)、PCR酶一般是0.5ul、其余部分用水补平,混匀,离心一下,进行PCR扩增。其中引物从公司拿到干粉后我一般用水溶解至100umol/L浓度保存,吸取少量稀释十倍后用于PCR反应,这个浓度是最佳的。所以PCR 体系中引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同样的模板的量也很关键,一般我都在10ng-100ng之间,太少或太多都会抑制PCR反应。当然,不同的基因其退火温度差异较大,建议第一次做直接做梯度PCR,设置的温度范围宽些,总会有扩出来的。反正把反应体系加好,把温度控制好应该就万事大吉了,如果这样仍然扩不出来,那就直接调整DNA模版的量吧,其他的因素应该不是原因(当然得保证引物,以及酶的质量得前提下)。 (4)PCR产物的酶切,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一般我都是酶切过夜的。因为我认为PCR产物切得尽可能的充分对克隆很重要,毕竟保护性碱基只有几个。

单克隆抗体原理

单克隆抗体原理 抗体主要由B淋巴细胞合成。每个B淋巴细胞有合成一种抗体的遗传基因。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系,含遗传基因不同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当机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该细胞的子孙,即克隆由许多个被激活B细胞的分裂增殖形成多克隆,并合成多种抗体。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单克隆细胞将合成一种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但在体外不能进行无限分裂; 而瘤细胞虽然可以在体外进行无限传代,但不能产生抗体。将这两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性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1).提取合成专一性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但这种B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生长。 2).应用细胞杂交技术使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既具有B淋巴细胞合成专一抗体的特性,也有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永存的特性 3).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选出所需要的细胞群,并进行克隆化培养,得到稳定的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大规模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提纯 工业发酵主要类别,乙醇发酵、食品发酵、微生物发酵 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准备阶段;第二,发酵阶 段;第三,产品的分离提取阶段。 为什么说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之间存在着交叉渗透现象? 1. 比如想获得某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蛋白酶——这种酶的制备、纯化等过程就属于酶工程。 2. 这种蛋白酶是某生物的某基因的产物,把这个基因克隆构建到载体上——这就属于基因工程。 3. 把基因整合到细胞里面表达,得到这种酶——这就属于细胞工程。 4. 把细胞放到发酵罐中大规模生产——这就属于发酵工程。 利用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的优点有很多: ①酶成份可以重复利用; ②适合于连续操作; ③产品中不会掺杂入酶; ④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催化过程; ⑤酶的稳定性得到改善或提高; ⑥可发展成多酶反应系统; ⑦减少了下水排放的问题;

抗CD3单链抗体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抗CD3单链抗体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鉴 定 【关键词】单链抗体 【关键词】CD3分子;单链抗体 【Abstract】The genes encoding antibody heavy and light chain variable regions (VH and VL) were cloned by RTPCR from OKT3 hybridoma cells, which produced antiCD3 moleclonal antibody. The VH and VL genes were fused and become a single chain Fv (scFv). The scFv gene was cloned into pCANTAB5E vector and expressed on bacterial phage surface. By three panning rounds, we have obtained two singlechain antibodys that specific for CD3. The antiCD3 scFv will be a reagent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immunodisorder 1 实验资料 杂交瘤细胞OKT3来自ATCC.质粒pCANTAB5E,大肠杆菌TG1和HB2151,内切酶SfiI和NotI, 可变区引物均购自Pharmacia公司.Taq DNA聚合酶,mRNA磁性分离试剂盒购自Promega公司.以分泌抗CD3单克隆抗体的鼠杂交瘤细胞OKT3为原始材料,采用Promega公司试剂盒,从大约107细胞中分离和纯化mRNA,合成cDNA 第一链.通过RTPCR分别扩增出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 为了加强抗体轻、重链可变区(Fv)的稳定性和更好地维持抗体分子内结合抗原区的空间构象,在VH和VL基因之间用一段编码(Gly4Ser)3的DNA序列把二者连接起来, 构成抗体可变区单链融合基

基因克隆的四大要素(Four Elements for Gene Cloning)

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使该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和表达,整个操作称为基因重组技术。要实施该技术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工具酶、载体、基因和受体(宿主)细胞。 22楼 一、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工进行基因的剪切、拼接、组合。基因是一段具有一定功能的DNA分子,要把不同基因的DNA 线形分子片段准确地切出来,需要各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要把不同片段连接起来,需要DNA 连接酶(DNA ligase);要合成基因或其中的一个片段,需要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等。因此,酶是DNA 重组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酶统称为工具酶。 工具酶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大类: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修饰酶,其中限制性内切酶为一大类酶(达上千种)。基因重组正是利用了这些工具酶对DNA 分子进行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才得以在体外实现DNA 分子的切割和连接。因此,工具酶的发现为基因操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首先重点介绍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restriction enzyme),其他酶在相关内容中再一一介绍。 从分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看,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应用对该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首先使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克隆的实验是在1973 年完成的,Stanley Cohen,Herbert Boyer(见补充资料2.1)正是利用了限制性内切酶这一分子手术刀才得以实现。 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是原核生物中的一类能识别双链DNA 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原核生物的限制和修饰系统犹如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依靠一对识别相同序列的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活性来对抗外来DNA 的入侵:当自身的基因组在复制完成下轮DNA 复制尚未开始前就被甲基化酶修饰(使某特定序列 甲基化), 避免了被对应的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水解,而入侵的噬菌体由于未来得及修饰而被破坏,从而保护细菌不受噬菌体的感染。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顺序专一的核酸内切酶。这些酶的功能就是通过特异性序列的识别后进行DNA 的切割,来限制外源性DNA 侵入自身的细胞内,所以称这种核酸内切酶为限制酶。 根据酶的识别切割序列的特性、催化条件以及是否具有修饰酶的活性而分成三类:I、II、III类: 第I 类限制性内切酶是双功能酶,具有修饰活性(甲基化)和内切酶活性,作用时需要消耗ATP,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距离识别点大约1000 个核苷酸对处切割DNA 分子中的双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 第II 类限制性内切酶只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识别专一的具有回文结构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该顺序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作用时不需要水解ATP 提供能量。 第III 类限制性内切酶也同时具有修饰活性和内切酶活性,具有专一的识别顺序,但不是对称的回文顺序。它在识别顺序旁边24-26 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但这几个核苷酸对则是任意的。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题库2-2-10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题库2- 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人-鼠嵌合抗体是() A.鼠IgV与人IgV区重组 B.人IgC区与鼠IgV区连接 C.人IgV区与鼠IgC区连接 D.人Ig与鼠Ig重组 E.以上都是 人-鼠嵌合抗体是将人IgC区与鼠IgV区连接,导入细胞内表达制备而成的抗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有关杂交瘤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本原理是通过融合两种细胞并保持两种细胞的主要特性 B.采用的细胞是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 C.小鼠脾细胞需预先经抗原免疫 D.选择性培养基为HAT培养基 E.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为聚乙二醇 杂交瘤技术采用的细胞分别是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应用不包括() A.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 B.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C.细胞因子的测定 D.亲和层析 E.沉淀或凝集反应 单克隆抗体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肿瘤抗原的检测,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激素测定,细胞因子的测定,亲和层析中的配体。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反应。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151747.html,/ NBA赛程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单克隆抗体纯化法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 A.盐析法 B.凝胶过滤 C.离子交换 D.辛酸提取 E.亲和纯化法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选择培养基要选择融合的是() A.脾细胞-瘤细胞 B.瘤细胞-瘤细胞 C.脾细胞-脾细胞 D.细胞多聚体 E.单倍体细胞

抗CD5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和表达

!"卷#期#$$!年%月生物工程学报 !"#$%&%’()*$+,(-.#(/%0"$(,(12 &’()!"*’)# ! !!!!!!!!!!!!!!!!!!!!!!!!!!!!!!!!!!!!!!!!!!!!!!!!!!!!!!!!!!!!!!+,-./#$$! 收稿日期:#$$$0$10#2,修回日期:#$$$0!#0$3 。"联系作者。45(:260!$0661%!2$2;7,8:260!$062#!9"#!;:0;,<(:;,=> !?<.)@;<),.).?抗!"9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和表达 王菲马清钧"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摘要 以分泌抗A B 9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 ’(D (E );F *E 为模板,通过F 40G A F 扩增出抗A B 9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H )和轻链可变区(&I ) .B *E 片段组装出抗A B 9单链抗体(J .7K ).B *E 片段。该J .7K 片段被克隆到C A E *4E L 9:载体上,以340(,#4M !为宿主,进行噬菌体表面呈现。通过+’(N 03细胞表面分子A B 抗原,对噬菌体表面呈现的J .7K 进行免疫亲和富集筛选。经细胞0:I O J E 鉴定,得到3株高亲和力克隆。B *E 序列分析 得知,单链抗体全长"%#碱基,其中&H 为%%1碱基,&I 为%$$碱基。抗A B 9J .7K 在340(,#H L #!9!中以可溶形式分泌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周质之中,占周质中总蛋白的#$P 。 关键词 单链抗体,A B 9抗原,克隆,表达 中图分类号Q "2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0%$6!(#$$!)$#0$!%!0$3单链抗体(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