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

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
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

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

这曾经是一块被历史特别眷顾的地方,也曾经是一块被历史深深遗忘的地方。这个地方拥有者众多充满色彩和韵律的象征符号,当破译出的这些符号回响着中古时代文明的声音的时候,人们传扬这样一个名字——敦煌。

在现在的中国版图上,敦煌不过是西北边远地区的一个县级城市但在历史上,它却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现象,为我们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敦煌位于中国西部绵延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两千多年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征伐匈奴,派大将霍去病率军进入河西走廊,重创匈奴,使河西归入汉朝版图,随着军事上的胜利,汉王朝在河西先后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敦煌郡设置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敦煌从此成为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基地。为了从经济上保证这一基地的巩固,汉代一方面从内地往敦煌大量移民,一方面又征发军队来此戍守,移民和戍卒在敦煌开荒屯垦,兴修水利,同时也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敦煌,使敦煌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为敦煌逐步发展成为西部的军政中心和商业城市奠定了基础。此后几个世纪,敦煌之所以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基地,除了战略上的重要性之外,与其经济的繁荣是分不开的。敦煌不仅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战略要地,而且也是丝绸之路上

的重镇,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之前,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通往西域中亚的商业贸易通道,一直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则扼其咽喉。从这里,人们把西方的文明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文明传播到西方,随着西汉时期对敦煌地区的开发,汉文化开始进入河西。魏晋时,敦煌涌现出一批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从而奠定了浓厚的汉文化基础;同时,敦煌又敞开胸襟,接纳了来自西方的文化,使敦煌成为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个世界文化体系的汇流之地,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现象。不仅如此,历史上的敦煌,还是多民族杂居之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先后有大月氏、乌孙、匈奴等族繁衍生息,又有鲜卑、吐谷浑、吐蕃、回鹊、党项、蒙古等族统治经营,这使得敦煌历史文化由于少数民族的加入而五彩缤纷,辉煌灿烂。

敦煌,因为历史的钟爱而辉煌,又因历史的冷漠而衰落。13世纪以后,敦煌逐渐沉寂,直到20世纪初,敦煌因为莫高窟的存在和藏经洞的发现再一次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时,于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编第17窟),从中出土了公元4 ——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是20世纪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由于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新的国际显学——敦煌学。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命名的学科。最早使用“敦煌学”这个名词的是史学大师陈寅恪,1930年他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一书所写的序中称,“教煌学者,

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这一名称从此沿用下来,成为约定俗成的专用名词,为全世界所通用。

敦煌学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藏经洞出土的古代写本刻本文书;二是莫高窟、榆林窟等佛教石窟艺术。无论何者,均数量丰富,历年悠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根据各国最近公布的数字统计,世界各地的敦煌文书约近6万卷,多数为六朝隋唐的写本,也有少量的刻本与拓本。宋元刻本的价值已弥足珍贵,敦煌文书多为宋代以前的写本,因此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从文书内容上看,涉及领域极广,故被称为“学术的海洋”与“百科全书”。

敦煌是中古时代著名的佛教城市,敦煌文书中以佛教典籍最多,举凡经、律、论三藏诸种教派的经典应有尽有,约占敦煌文书总量的90% 左右。这些佛教写经,所用底本精良,手写认真,足堪校勘传世佛经。敦煌发现的佛教文献,既有本地的译经、疏释、著录及刻写本,也有大量自外地流入的法物。从一些文献题记可以看出,敦煌早已有了自己的译场,从北魏开始就有了专门的写经生。这些写经生靠替施主抄写佛经而生活。当地僧众学习用的佛经和注疏,以及州县学校发给学生用的课本和学生听讲笔记等物在敦煌也有不少留存。中原的帝王将相、世家豪族,不乏崇信佛教者。他们常常做这种“写经功德”,将写经分送全国各大寺院“供养”。张、曹归义军时期,每当向中原王朝进贡时,常附带有“请经”任务。而朝廷的回赐物中,也常常有佛经。如《沙州乞经状》曰:“沙州先得帝王

恩赐藏教。即今遗失旧本,无可寻觅欠数,却于上都乞求者。”另外,求法的僧侣、东西往来的商人也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一些佛经。从以上两个来源可以看出,敦煌所出佛教文献既体现出本地特色,同时又可视作4至14世纪中国佛教文献史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敦煌地区佛教兴盛,但由于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孔道,连接东西方文明,其它宗教也在敦煌生根植芽,繁衍发展。道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等文书数量所占比例也不少,反映了古代敦煌以佛教为主、多教共融的特征。尤其是后三种外来宗教,在唐代的宗教开放政策下传人中国,一度流行。即使在唐武宗会昌法难的打击下,由于敦煌当时在吐蕃的控制下,未受影响,这些宗教仍然得到发展。现存敦煌本《摩尼教残经》、《摩尼光佛法仪略》、《下部赞》和《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尊经》、《一神论》等都是研究摩尼教和景教的珍贵材料。袄教则在粟特人的积极活动下,在唐五代敦煌得到播扬,敦煌文书中保留了许多袄教活动的记载。由于这些外来宗教在历史上备受迫害,经典无存,中原地区在会昌法难后也趋于灭绝,敦煌文书中保存下来的诸教经典和有关宗教活动的文书,其价值不言而喻。

尤为珍贵的是,在敦煌佛经文书中,还保存了许多藏外佛经,诸如《大乘入道次第》、《大乘稻竿经随听疏》、《佛说延命经》、《诸星母陀罗尼经》、《瑜伽师地论分门记》、《瑜伽师地论手记》等佛教经典,在印度、中国均早已失传,未被收人《大藏经》中。由于敦煌文书的出土,这批古佛佚经是对《大藏经》的有益补充,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敦煌为中原王朝的西部重镇,长期受汉文化的熏染,儒家经典西传至敦煌者也不少。在文书中《论语》、《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孝经》、《尔雅》等儒家典籍均有发现,达数百卷之多,且为六朝隋唐写本,保存了古本儒经的真相,在校勘学和纠正后代注疏家的分歧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敦煌文书中还保存了一些文人的诗词文集和民间文学作品,多数未被《全唐诗》收录,可补其不足。价值较高的如韦庄的《秦妇吟》和《王梵志诗》。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地区还出现了两种新的文学体裁,一是变文,变文是脱胎于讲经文的讲唱文学品种。它同讲经文的联系表现在: 使用押座文;有些变文又名“缘”、“因缘”和“缘起”,以关于佛本生、本行、因缘果报故事为题材;在《破魔变》等作品中,还有“经题名字唱将来”一类讲经文的唱辞痕迹;相当数量的变文作品用于俗讲场合,由僧侣讲唱。变文既然是配合变相之文,是变现、变化之文,那么,转变艺术用来表现世俗生活,便是它题中之义。敦煌写本今存二十一种变文作品,相当数量采用世俗题材,其内容涉及王陵、舜、李陵、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和张义潮、张淮深等现实人物。通过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李贺《许公子郑姬歌》、王建《观蛮妓》诗及《谭宾录》、《酉阳杂姐》等记载可以知道: 在唐代的转变艺术中,最流行的是王昭君故事等世俗题材的作品;它们在“变场”这种专门场所中表演,表演者往往是女性艺人;它说唱结合,拥有“清声委曲怨于歌””转角含商破碧云”等艺术化的唱诵手段。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导致了文本特点的丰富性。敦煌变文往往把

韵文用作对话,在一些佛教题材的作品中大量援用了诸如接生妇“抱腰”、结彩楼择婚等风俗传说的细节,《刘家太子变》并且用五个对话体故事连缀成组。敦煌写本中的变文作品还有如《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八相变》、《伍子胥变文》等,散韵相间,图文结合,开启了宋明话本的源头;二是曲子辞,曲子辞的简单定义是按隋唐燕乐曲调谱写的歌辞。同谣歌辞相区别,它是具有一定的章曲形式、有调名、能入乐的作品;同大曲辞相区别,它不纳入乐、歌、舞的组合体制,是最小的、有完整音乐结构的、独立的音乐文学体裁;同词文相区别,它用于单纯的歌唱或表演唱,是音乐艺术而非曲艺艺术。在敦煌写本中,这样的曲子辞作品大约有近一千首的规模。《敦煌歌辞总编》所载的作品,绝大部分是曲子辞。《云谣集杂曲子》中的三十首作品,代表了敦煌曲子辞的一种典型形态,即作为歌妓艺术的形态为研究宋词的起源揭开了谜。

除大量的宗教经典和文学作品外,藏经洞还出土了许多隋唐五代的社会经济文书,如户籍、契约、差科簿、便物历、名簿、碟状等,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极有帮助。敦煌文书是由多种语言文字写成的,对研究中古时代流行过的死语言文字价值极大。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距今已历1600 多个春秋在漫长的岁月里,莫高窟虽然不断受到大自然和人为的损毁,但至今仍保存了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个时代的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的洞窟429个,存有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宋代木构窟檐5座。莫高窟石窟艺

术,是在传统的汉晋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外来艺术的营养,创造的具有中国风格的民族民间佛教艺术,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艺术精美的佛教艺术莫高窟因此以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当之无愧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敦煌石窟以佛教为题材,却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因而莫高窟又是一幅古代社会历史的画卷,形象地展示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被誉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敦煌石窟中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1000多条还保存了题名结衔。供养人像和题记,生动、丰富、真实地提供了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如敦煌归义军历史,不同历史时期鲜卑、吐谷浑、吐蕃、回鹊、于闻、蒙古等少数民族在敦煌的活动情况,唐、五代有关的政治制度等。敦煌壁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方面,有耕作、收获、捕渔、家畜饲养、狩猎的场面;手工业方面,有锻铁、酿酒、制陶、纺线、织褐、制鞋等场面,还有皮匠、画匠、塑匠、纸匠、木匠、石匠、金银匠、弓匠、打窟人的形象;商业方面,有酒肆、旅店、屠房、肉坊、金银行、木行、弓行等。在莫高窟第296窟福田经变、第420窟法华经变、第45窟观音经变中,还描绘了中原与西域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相望于道的景象。此外,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涅槃经变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场面,各类壁画中还保存了骑射、射靶、马术、相扑、角力、举重(举象、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等体育活动的场面;建筑方面,敦煌壁画自十六国至西夏描绘了数以万计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画,有佛寺、城垣、

宫殿、阔、草庵、帐、帷、客找、酒店、烽火台、桥梁、监狱、坟莹等,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建筑史;科技方面,有反映农业生产的生产工具,有反映交通往来的交通工具,有酿酒的场面,也有冶铁的场面,至于像隋至西夏的尊像画、药师经变画中佛、菩萨、弟子手中及供桌上所绘的玻璃器皿,表现出西亚萨珊风格或罗马风格,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而且展示了中西科技交流的情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于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民俗风情,更是随处可见。

莫高窟是佛国天地,梵境圣域。彩塑是洞窟中的主体内容,位置显著,塑有佛、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形象,成为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彩塑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早期的彩塑,受西域和印度的影响较大,人物面相一般丰圆略长,鼻梁高隆,神情庄重,造型古拙,以后逐渐受到中原传统的雕塑艺术的影响,不断中国化,出现了汉式衣冠和南朝“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到隋唐时期,出现了丰满圆润的雕塑形象。宋代以后的彩塑则千篇一律,表情呆板,缺乏活力,程式化严重,艺术水平日落西山。

壁画原本是洞窟中的装饰性内容,但因其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逐渐上升为主要的佛教艺术形式。作为宗教艺术的敦煌壁画,大多根据佛教经典绘制而成,但同时还有许多反映生产劳动、商旅交通和世俗人物的画面,对于研究古代敦煌的经济生活和丝绸之路中西交流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供养人画像,描绘的是当时敦煌及周近地区现实生活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一部

形象的历史。在艺术价值上,敦煌壁画举世闻名,在继承汉晋画风与线描技术的基础上,吸收西域印度的佛教艺术风格,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敦煌壁画风格。

敦煌佛教绘画中的人物造型,大概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佛像画,它是以佛祖释迦牟尼为主,有严格仪轨,供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其中包括: 佛、菩萨、罗汉、明王、佛左右的侍从、弟子以及诸天神等。第二类是经变人物画,它是以佛经为依据,用图解形式,由画工创造出的故事画。第三类是图案人物画,是画家为了美化洞窟,亦根据佛经提示创造出来的,具有装饰性的人物造型,如天宫伎乐、飞天、天王、神众、药叉等。飞天即属于第三类。

敦煌飞天在同类题材中跨越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最集中、数量最多,风格最典型,艺术价值最高,影响也最大。从敦煌建窟伊始,飞天就出现于壁画中。从十六国北凉至元代,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从未间断。由于敦煌地处边陲十分偏僻,远离战火,加上气候干燥,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石窟,绝大多数的飞天壁画完好如初。敦煌为飞天荟萃之地,据统计仅莫高窟画492个洞窟,就有270个绘有飞天图像,共计4500身之多。最大的飞天在130窟大佛殿内。每身约2米之高。最小的飞天只有5——6厘米高。绘制飞天数目最多的石窟是209窟,共有飞天156身,加上敦煌地区的榆林窟、东西千佛洞等,飞天的数目近6000身之多。敦煌之所以为世界瞩目,在于它曾汇集了大量的古代艺术家,用了近千年的时间,完成了宏伟壮观的传世杰作。至今仍为人们惊叹不已! 其中飞天作品,亦居全国之冠。因绘制

时代不同,风格迥异,每个洞窟的飞天,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敦煌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一种风格独特的佛教造型艺术,其中包含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飞天之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造型艺术渐次中国化、民族化进程。飞天在敦煌的出现,宛若锦上添花,为这一文化宝库中平添了一束耀眼的光芒。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窗口。20世纪敦煌文物的外流,既是中国近代的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推动了国际敦煌学的发展,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新纽带。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21世纪的敦煌将继续发挥丝绸之路交通大动脉的功用。人类的敦煌,人类要了解,文明要延续。仅靠学者们的研究是不够的,它只有根植于人民大众当中,才有深厚的根基。因此,在新世纪,敦煌历史文化的普及,仍然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在敦煌文物的展览,通俗读物的出版,文学、艺术的创作,敦煌医学的临床应用,敦煌系列艺术品、工艺品的制作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还应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敦煌历史文化普及工作的队伍,通过积极有效的普及工作,使敦煌历史文化真正为人民大众所了解,让人们从中感受到我们祖先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人们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让敦煌历史文化在新世纪开花、结果。

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

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班级:历史091

姓名:彭丽

学号:20090204050142

闽台文化:往年试卷(2010—2011年)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开放教育(本科)《闽台区域文化》模拟试题 一、填空 1.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狭处只有130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50米至100米。 2.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纹身,是一个善于舟楫的民族。 3. 隋朝时,陈棱从台湾掳回的数千人口,就近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和第一次。 4. 13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5. 泉州自古佛教兴盛,被誉为“宗教博物馆”素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之称。 二、名词解释 1.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 答: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 打尾牙 答:是闽台方言,意为当年最后一次打牙祭,初二、十六以酒肉款待店员为“牙祭”。闽台方言称正月初二的牙祭为“头牙”,腊月十六的最后一次牙祭为“打尾牙”。打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牙祭,便格外隆重。闽台两地各家各户都摆出香案,陈列鸡鸭肉,祭祀土地公,店主祈求财运亨通。老板经理宴请伙伴朋友,欢庆一年的劳动业绩,以示酬谢,并祝愿来年有更大的成果。 3. 禁忌 答:即“忌讳”,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便是禁忌。完整地表述就应该是:由对不洁事物的憎恶和对危险事物的畏惮以及对于神圣事物的崇敬所产生的禁制便是所谓禁忌。 三、论述题 1、概括台湾人与闽南人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 答:闽南人与台湾人的共同文化心理特征是在闽台文化的传承与交融中形成的,闽台文化养育着他们,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塑造并影响着闽台人的心理行为方式,使闽台人的思想、信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大陆内地其他文化的人。受海洋文化和移民历史的影响,闽台人对客观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多以实际行动来检验,不容易受他人的暗示,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但是在务实的同时,往往又听命于神灵,这从闽台两地神灵庙宇之多,闽台人热衷算命当数全国第一,所以闽台人在认知、行为具有矛盾性。多元文化形成闽台

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现状谈文化遗产的保护

敦煌莫高窟的现状谈对莫高窟的保护 【摘要】对古迹而言,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两架马车。虽然敦煌莫高窟现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石窟依然受到威胁,本文将从存在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展开阐述。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保护 一、莫高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1、半数壁画存在病害洞窟石壁局部分离,它是莫高窟壁画最危险、损害最大的疾患。经历 了1000多年的岁月,目前敦煌壁画中约1/3至1/2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莫高窟约有106个洞窟、1246平方米的壁画有白粉层起甲病害。一半以上患有被称之壁画“癌症” 的酥碱病。而颜料层龟裂、霉变、脱落、空鼓等问题也使壁画保护面临巨大挑战。“起甲”是指壁画白粉层及其上的颜料层发生龟裂,进而成鳞片状卷翘,甚至脱落。起甲后的壁画给人的感觉是得了牛皮癣。酥碱从窟脚向上侵蚀,卜面的壁画也就无所依托而脱落。连窟体带壁画的变酥,让人根本无法对其施加外力。 2、游客过多不堪重负。敦煌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始于1979年。20多年来,先后有8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万人次游客来此参观。近年来,莫高窟旅游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每年接待量已超过30万人次,预计未来5一10年内,到敦煌莫高窟旅游的人数还会迅速增加。由于游客身上携带一定的水汽和温度,过多地进入洞窟参观,极易引起洞窟内温度、相对湿度、墙体表面温湿度及窟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样不但会使壁画产生酥碱,也可能会引起壁画颜料变色。除此之外,参观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也是敦煌保护任务艰巨的一个原因。2004年“五一”期间,敦煌研究院对游客参观藏经洞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监测,发现了在18212人的总参观人数中,共有708人触摸了壁画,占参观总人数的3.9%。 3、莫高窟环境的脆弱性。石质性的文物从外表上看它们很结实,但是在环境面前,它们脆 弱,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敏感,尤其是酸雨对它们的影响。当有酸雨降临时,如果不对石刻加以保护,酸雨落到石刻上,石刻就会风化,形成粉末。而它们在人文环境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更是显而易见的。怎么样深刻认识文物环境的脆弱性,并对它加倍保护,就是文物保护的核心问题。 二、莫高窟现状问题的相关对策 1、采用数字技术挽救洞窟 樊锦诗最先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传统的实地临摹在速度和质量上己经不能适应壁画保护和记录的需求,而简单的摄影和录像又难免发生失真等问题,新的数字技术正好弥补这些缺陷。它的真实录入、易于传播和无损复制等特点,将是永久性完整保存珍贵文物信息的最佳手段。从匕世纪9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始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和研究,目前他们在文物图像采集与保存、文物历史复原、洞窟虚拟模拟、壁画图案创作等方面已经取得并掌握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和经验。1998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正式开始了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拍摄。这种采用最先进数字技术拍摄的图像,不但逼真、清晰、质量高,而且抓住了石窟艺术中的许多精妙细节,包括在自然光中看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被背屏和中心柱等阻碍视线的建筑所遮挡的壁画。在研究人l54员的努力F,目前己经完成莫高窟22个洞窟的测量、拍摄和编目工作。数字技术无疑是永久性、无损害保护敦煌遗产的最佳手段。 洞窟的计算机虚拟漫游试验。正在打造的莫高窟虚拟漫游系统中,石窟外景采用了系列照片,支持外景环视和贯穿式漫游,弥补了传统跳跃式漫游的不足;洞窟漫游模型采用混合三维和二维建模技术,图像更逼真,自由度、真实感大大提高;石窟建筑结构采用三维建模

古代敦煌舞蹈之历史探源

兰台世界2012·9月上旬 20世纪70年代之前,敦煌舞蹈在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未有相关记录,也没有敦煌舞蹈这个名称。直到敦煌壁画被考古学家发现,壁画上众多舞蹈形态为现代舞蹈艺术家们研究中国舞蹈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更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与启发,在现代舞台上创作复活敦煌舞蹈。敦煌舞蹈由内而外、以舞说情,以古代乐舞为原型和基础,结合现代舞元素,既反映了敦煌壁画上的原始舞姿,又具有现代舞的艺术效果,可谓穿越古今、绝妙无比。本文拟对古代敦煌舞蹈进行历史探源,从中探析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与艺术特色,再现这一古老而现代、优美、华丽的舞蹈艺术形象[1]1。 一、古代敦煌舞蹈的文化、艺术渊源敦煌舞蹈顾名思义与敦煌莫高窟有莫大的关系。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朝,是当今世界洞窟艺术中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历史 最悠久的宝库。其中已被发现和修复的敦煌壁画记录了从汉唐至明清的人间百态,令人 眼花缭乱、流连忘返。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聚宝盆。敦煌莫高窟中几乎每一个洞窟内均有壁画,而其中大部分壁画都有舞蹈形象。它们惟妙惟肖、千姿百态,中国舞蹈史自汉唐以来的发展演变历程在敦煌壁画中如画卷般娓娓道来。因此,对中国舞蹈史来说,敦煌壁画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敦煌舞蹈的文化渊源。 古代敦煌舞蹈是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古典舞是历代舞蹈表演者和创作者经过长年累月对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的创作、提炼、加工、整理和实践检验,形成和流传于世的舞蹈典范。通 常而言,世界各地的古典舞都具有程式严谨、动作规范、技巧高超等特点。除此之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古典舞还具有反映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风格特点。中国的古典舞,以汉民族为例,其舞蹈姿态绝大多数寄生于戏曲舞 蹈之中。在出土或被发现的大量古代雕塑、壁画、石砖、陶器、绘画等文物中,汉族古典舞的造型与姿态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生代的舞蹈艺术家们在考古研究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国古典舞进行挖掘整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中国古典舞教材的编 撰工作,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蹈 表演者和创作者。他们的舞蹈作品技艺高超、刚柔并济、圆润细腻、情景融汇,颇具精气神完美合一的艺术感染力和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的艺术表现力。 如前所述,中国古典舞是在传统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基础上经过更加细腻的艺术加工发展而来。它寄生又跳出了传统中国戏 曲的规范范围,按照舞蹈本来的艺术特性,根据舞蹈特有的审美要求与标准,将舞蹈在戏曲中的技术性内涵变换为舞蹈艺术内涵。除了戏曲艺术,武术也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渊源。例如敦煌壁画中画师们刻画了许多神韵各异、体态优美、造型独特的女性飞天姿态,飞天即源自武术中的想象和动作。许多艺术史专家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舞蹈形象视为最高的敦煌艺术成就。飞天作为敦煌舞蹈的主要 艺术形象,使敦煌舞蹈成为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古代敦煌舞蹈的艺 术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即是中国古典舞的艺 术渊源。二、古代敦煌舞蹈与汉唐舞蹈的渊源 从春秋楚舞继承发展而来的汉代舞蹈,以细腰、长袖、折腰、翘袖等当时顶尖技术动作著称。直到今天,细腰、长袖、折腰、翘袖等舞蹈动作依然常见,它们使舞姿更为曼妙,也构成了汉代舞蹈的两个最为主要的特征:一是舞袖。今天所谓的长袖善舞即是源自汉代舞蹈。汉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对舞袖都有着特别的钟爱和喜好。二是扭腰。作为人身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枢纽部位,腰部随节奏变化的舞动,既带动了上半身,又舞动了下肢。汉代舞蹈中的扭腰可以左右倾折,也可以前俯后仰,其善变丰盈的特点加上舞蹈演员们不同 圆曲线条的体态使她们婀娜多姿、引人入胜。汉代舞蹈中的舞袖与扭腰不仅显现出舞者在舞台上的秀美,而且纤腰长袖、翘袖撅臀的她们将S形身形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唐代是中国数千年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唐代舞蹈艺术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也受益匪浅,成为后世历朝历代所膜拜的时代艺术。唐代舞蹈在继承汉代舞蹈精华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新的、反映唐代文化艺术深厚实力的表演形式。众所周知,唐代是以女性的体胖为美,美女的标准是丰腴、丰满和富态。唐代舞蹈表演者们惯用歪头、出胯、冲身等技术动作, 构成了三道弯体态,形成了舞者们曼妙的S形曲线。在舞蹈表演过程当中,表演者们一般不会将手部暴露出来,从而保持了华丽、自成一体的舞衣的整体感和圆润感。舞衣随着舞者的摆动而形成飘逸的弧度,更为舞蹈表演增加了些许美感。唐代舞蹈空前繁荣,是各阶层喜闻乐见、普及广泛的艺术 表演形式和娱乐活动。 敦煌舞蹈继承和发扬了汉唐舞蹈的特色,成为敦煌艺术中不可分割的宝贵部分。敦煌舞蹈较为经典的舞姿即是汉唐舞蹈中都十分注重的S形姿态。在《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大型舞蹈剧中,创作人员基本都是依据敦煌壁画中S形姿态的细节来加工、提炼,最后再现的。此外,创作人员还依据敦煌壁画创作出静态含蓄的不动乐舞造型,于情感嫁接和延续中寻觅流畅淑美、自然平和、流动自如的具有十足艺术表现力的舞姿动作和连接流线。《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舞蹈剧在创作人员的编排下,融入了现代人的真情实感,将敦煌壁画上静止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凸显敦煌舞蹈倾、拧、斜、曲的流动韵律和表演风格[2]131。 三、古代敦煌舞蹈形态特征与艺术特色古代敦煌舞蹈是现代敦煌舞蹈的前生,是源自敦煌壁画和彩塑中历朝历代的舞蹈造 型, 它们后来被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提炼、加工、编排,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舞蹈艺术形式。敦煌舞蹈极具异域风情,它的诸多舞蹈元素来自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时期的中外融合。绝大多数敦煌舞蹈研究者和敦煌舞蹈艺术家认为,敦煌舞蹈所反映的敦煌壁画上的舞姿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是飞天;第二是唐代经变画;第三是金刚力士与天王,即阳刚硬朗的男性舞蹈;第四是北凉至北周的伎乐天;第五是世俗舞蹈,即市井街头流行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舞蹈;第六是莲花童子,即儿童舞蹈;第七是彩塑菩萨,即是以佛教中的菩 萨造型为舞者的舞蹈。敦煌壁画和敦煌彩塑 作为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它古代敦煌舞蹈之历史探源 □易 辛 案博览 档Dang'anBolan 66

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与国际敦煌学项目

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与国际敦煌学项目 孙利平 (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 林世田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 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是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创建的,是中国三个敦煌资料中心之一,也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个。资料中心于1988年8月正式成立,现属于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资料中心成立之初的主要工作是系统搜集、整理、入藏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为敦煌学界提供阅览和咨询,编辑出版有关目录和论著。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资料中心入藏 《英藏敦煌文献》、《敦煌宝藏》、《俄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等敦煌吐鲁番学书籍、期刊13000 余册,每年接待国内外学者 2000余人次。同时资料中心自1994年开展建立学者档案工作,为一百多位学者建立档案,专架存列,与所藏书刊资料相互补充,服务于学界。资料整理工作也初见成效,目前出版有《敦煌吐鲁番学论著目录初编·日文专著部分》、《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研究论著目录索引》等敦煌文献研究论著目录。可以说,敦煌资料中心很好地完成了创办时期敦煌学界对中心的要求,对于资料中心今后工作的开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随着国内外敦煌写卷的相继公布,以及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提供敦煌文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为学界服务,2001年3月,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签署五年合作项目,加入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促进敦煌写卷的研究与保护的国际敦煌学项目。在保证敦煌写卷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资源共享,揭示秘藏,由此拉开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的序幕。国际敦煌学项目是由大英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新德里国立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东方研究院、柏林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倡议成立的,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以促进敦煌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合作的国际敦煌学项目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乃至敦煌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制定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即:以国际敦煌学项目为契机,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资料信息中心,提高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在学术界的地位;以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的基础业务工作支持国际敦煌学项目的发展,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此我们草拟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规划,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 一、馆藏敦煌文献数字化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重见天日,1907年、1908年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先后闻讯来到敦煌,骗得大批敦煌遗书及其它文物,捆载而归。1910年,在罗振玉等学者的呼吁下,清政府学部咨甘肃学台,令将洞中残卷悉数运京,移藏京师图书馆,亦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于经办的官员敷衍塞责,留在当地的遗书也不在少数,1911——1912年日

敦煌石窟简介

敦煌石窟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1924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其中一些贪官私藏了一些,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最后只剩下八千多件了 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石窟中以莫高窟建窟最早,内容最丰富。其余石窟,均系莫高窟的分支,西夏和元代的作品还可补莫高窟之不足。敦煌石窟上起十六国,下迄清1000余年间连续不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 莫高窟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塑像和绘画。这里的塑像是泥塑,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的石像。这主要是因为三危山石质较粗,不能凿成佛像,所以工匠们才用泥塑。相传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而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年代应为北凉(5世纪初),此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由历代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累积完成,因而也呈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北魏时期的塑像,体格高大,额部宽广,鼻梁高隆,眉眼细长,头发呈波浪状,袒露着上身,留下了印度艺术的浓重印记。隋代的塑像,面相丰满,鼻梁相对稍低,耳朵相对加大,脸部线条柔和了,整个身体比例虽然还不尽相称,但已中国化了,体现出一定的民族风格。唐代,莫高窟的雕塑达到了顶峰。这些雕塑完全抛弃了模仿痕迹,面容温和慈祥,神情庄严从容,服饰华美。天王像表现了男子的健美,让人感到威严、正直、勇猛、坚毅;菩萨像身段秀美,面庞圆润,嘴角带着微笑,胸臂袒露,衣裙轻薄,形象酷似现实中的妇女。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举世闻名的佛教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东向三危山。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十四世纪,边续千年凿窟造像不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各个朝代,形成南北全长1680米的石窟群,共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莫高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史最久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遗址。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综合构成。洞窟建筑形式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故事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七类,是古代社会历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与壁画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四至十四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4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敦煌文书的发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的重要资料。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本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门显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44年,在莫高窟设立了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四部籍与中古后期社会的文化情境

敦煌文献中包含大量中古时代(魏晋至五代)的典籍写本残卷。依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统计,经部的儒典大约有二三十种261卷[1];史部大约有六七十种[2];子部大约有七八十种;集部大约有三四十种。四部合计大约有二百种左右。敦煌文献的主体佛教典籍,不下千种(近三百种见于大藏经著录),道教典籍大约数百种(道藏著录、未著录各半),属于子部。此外,在古藏文等文种的敦煌文献中,也有典籍文献。 敦煌典籍写本尽管基本上是些残卷,但它们却可能是印刷术出现以前,我国手写本(含少量刻印本)典籍的最大一批遗存,无论在文献学意义上还是在文化史以至中古史意义上,都堪称国之瑰宝。从这批典籍写本产生的时代看,有六朝本,有北朝本,有隋唐本,有五代宋初本,时间跨度长达五六百年;从文本的性质看,有白文本,有注疏本,有音隐本,有略出(辑要)本等;从写本的功用看,有读本,有生活实用本(如药书、历书等),也有的像是著述者的工作用本。不少写本后面有著作者或抄写者、持有者留下的题记。用现代学术眼光看,典籍写本包含的诸如此类情况,都是重要的学术信息。可以说一卷卷敦煌典籍写本,犹如浓缩的历史化石。它的字里行间凝聚着历史文化的多样情境,蕴含着前所未知的文化变迁过程。九十多年来,前辈学者筚路褴缕辛勤探讨这批典籍,揭示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地增进人们对敦煌典籍及相关情境的认识。我们这部书稿,是想在前贤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整合性的归纳与梳理;并对典籍宝藏蕴含的各类学术信息(特别是深蕴其中的历史文化情境),试做一些新的探索和表述。 这批典籍卷子经历了唐朝五代宋初时期。这个历史时期属于我国中古时代的后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我国又一次大的社会变革启动的时代。这次社会变动发轫于隋朝末年。在当时席卷全国的农民战争中,士族大土地占有制受到冲击,延续了三百多年的门阀制度走向衰落。中古农奴制的主要形式覆客制趋于废弛,依附大族田庄属于贱口身份的众多农奴,摆脱了贱口依附关系,许多人转化为均田民(良口身份)[3]。到开元天宝之际,“恣人相吞,无复畔限”[4],均田制亦告瓦解,地主大土地占有制急剧发展,贫富分化再度加剧。“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5]发生在社会底层(广大农村)的结构性变动波及到政治领域,撼动着传统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社会风俗等多个层面,在唐宋之际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地促动着这些层面的变革。作为传统文化的文本载体,中古四部典籍的形式和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并不随同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动荡而变化;但是在社会渐进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典籍文本的著述、注疏、节辑、读用、保存和流传,毕竟都同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相关联,有关的人事、风尚和趣向,或多或少地在典籍文本上留下各式痕记。这类“痕记”是历史的“雪泥鸿爪”式记忆。对它加以解读分析,就会从这些“痕记”中或隐或显、或直接或曲折地呈示出同变革时代的启动相关的某些史相脉络;有的还会带有中古向近古转进时代的特征。 导论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描述或勾勒这些史相脉络: 一、敦煌先唐典籍及其文化意涵。 二、社会文化变迁在敦煌典籍中的“痕记”。 三、敦煌典籍所见敦煌地区的学术与文化。 一、敦煌先唐典籍及其文化意涵 敦煌四部籍的文本显示,中华传统典籍文化经过长期流传筛洗,至隋唐之际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主流与核心部分。它大致包括以诸经(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孝经、尔雅等)、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诸子及某些文学总集为代表的典籍文本。到唐五代时期,这些典籍基本上仍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而存在,并稳定地传承着。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是唐代以前撰写的各类典籍注本的先唐抄本、唐初抄本,一直在敦煌行用着,一直

敦煌文化传承的价值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一位已在敦煌参加工作半年的大学生,我深爱着这片热土,作为敦煌的儿女无时时刻刻关注着敦煌的变化和发展。 我在大学读的是城乡规划专业,由于这个原因我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大量敦煌历史变迁的知识。我们不仅拥有极具文化魅力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而且在保护和发展敦煌石窟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专家、学者甚至是群众。时至今时今日,他们和他们的后人仍然不辞辛苦的奋斗在敦煌石窟保护和发展的前线。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一种精神,一种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精神无疑增加了敦煌石窟的文化精神内涵和魅力。 近几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敦煌党校举办的“敦煌文化讲座”,主讲人马进驰先生对敦煌文化讲述让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作为一个口口声声说热爱家乡的学生,我发现我多家乡的认识竟是如此缺乏。连自己的家乡都不了解,何谈热爱家乡? 我们有举世瞩目的文化瑰宝,我们有让世人赞叹的精神财富,作为敦煌人民的一份子,我们有历史的责任去发扬它,传承它,但这一发扬和传承如何体现在敦煌人民身上,我们需要深思,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敦煌学概论课,课程时间安排在升国旗后的第一节课。

二课程内容应浅显易懂,既方便教学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让历史老师或者语文老师做好相应的准备就能授课。 三在期中和期末和其它课程一同考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并与升学挂钩。 四每学期给学生安排一次敦煌文化的游学,并配备讲解员,去敦煌文化的载体(比如莫高窟)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接受敦煌文化的熏陶。 敦煌文化的魅力的继承和发扬不应该局限在一小部分社会群体身上,他是我们青年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敦煌的少年和青年们在敦煌学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对个人来说是种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教育,也是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乃至升华。其次对这座旅游城市而言是城市内涵和魅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因为我们的学子大部分要都要去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学府求学,他们走出敦煌就是外界认识敦煌的窗口,是这座城市最实在的名片,他们是素质影响着敦煌的形象,也间接影响着敦煌的旅游业。最后,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我们要认识到敦煌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将敦煌文化和精神千秋万载的传承下去。 在倡导科学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响应着深化改革开放的精神,若能实现这一愿望,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对得起创造这一切灿烂文化的先贤们,也没辜负一代又一代在艰苦卓

浅析敦煌舞蹈的产生过程及其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7071103.html, 浅析敦煌舞蹈的产生过程及其艺术特色 作者:张馨月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以敦煌舞蹈的产生过程及其艺术特色为重点研究内容,论述了敦煌舞蹈的动 作原型是以敦煌壁画为基础,以及在敦煌壁画的基础上使用特定的编创方法创作而成。敦煌舞蹈的独特艺术性,为后世的中国舞蹈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敦煌舞蹈;产生过程;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97-01 一、敦煌舞蹈的动作原型 在舞剧《丝路花雨》问世之前,中国还没有敦煌舞这个说法,敦煌莫高窟内的历经数十个朝代上千年的壁画中,那些灵动飘逸,千姿百态的舞姿造型,点燃了舞蹈创作者的创作激情。敦煌舞蹈的原形主要是以敦煌壁画为基础,在众多的佛教题材壁画中用作舞蹈原型的主要有天宫伎乐、飞天伎乐、化生伎乐、护法神伎乐以及供养人等伎乐。天宫伎乐指一切从事乐舞活动的菩萨、神众;飞天伎乐是对佛的礼赞、供献、歌舞和散花;凡是在莲花上的乐伎都可以称为化生乐伎;护法神乐伎有天王、金刚、药叉、迦陵鸟等。有这么多壁画的舞蹈形象但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墙壁上的舞蹈“复活”?于是编导们开始用铅笔描摹下壁画的线描,可是这些单体的线描就像是一个单独的字或者词语,而舞蹈要求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个时候怎么办,使用怎样的舞蹈语汇让它组成能够叙事,能够表情达意的舞蹈语言,舞者们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在不断的摸索中舞者们试着把线描上的舞姿模仿出来,从如何形成舞蹈,舞蹈的开始,变化到结束,中间的过程如何体现,通过舞者们的聪明智慧,在反复的尝试和摸索中,编者们终于找到了隐藏在这些舞姿背后的玄机,这些精致的敦煌壁画中的舞姿竟都是一个个“S”形构成。①这个发现是一个质的突破,舞者们根据这个发现进行着模仿和尝试,在敦煌舞蹈中,我们所要表现的不仅是“复制”壁画造型的身体动作,更主要的是上升为意识形态的精神境界。 二、敦煌舞蹈的创作方法 在前面模仿的基础上就是用编导基础技法对壁画做“造型连接”。素有“流动的雕塑”之称的舞蹈艺术可以充分体现出敦煌壁画的优美,他能用肢体直接呈现出壁画中的造型、动态。在仔细观察后便可发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保持身体对抗的状态下,两个末梢(手与脚、手与头等)最大限度的分离,形成拽、扯、拧的方式和感觉,同时配合运用头与腮(倒头、腆腮)。它还具有独特的“三道弯”,这既不同于“顺势”、“协调”的古典舞,又不同于地域风情浓厚的民间舞。

敦煌书法

敦煌书法 一、概述 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自从一九 OO 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敦煌书法范围教广,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 4 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的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种。有欧阳询书《化度寿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甚至还有王羲之 17 帖临本 3 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敦煌遗书中关于书法理论的写本有三叶残卷,颇令人注目。其一是论述写字方法的,对笔划的比例关系,粗细、长短、宽狭、字与字的大小关系都有详尽和精辟的论述。其二和其三为王羲之书论,"笔势论"残卷,为民间传说中的王羲之书论抄件。

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这里所谓硬笔,当时为木笔或苇笔。从甘肃出土的实物来看,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完全与今日的蘸水钢笔尖相同。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有之。 由于敦煌在历史上曾被多民族占据过,因此,在遗书中还保存了许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卷。有梵文、蒙古文、回鹘文、西夏文、吐蕃文等等。其中以吐蕃文(古藏文)数量最多。这些写卷均系毛笔或硬笔书写,相当工整流利,富有节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书成艺。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在敦煌莫高窟 492 个洞窟内的壁画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墨迹。一为佛画榜题,一为供养人题记,均为创作壁画的画工书写。这些墨迹题记虽数量很多,但工拙不等,除少数精良外,大部分为画工信手之作,多有错别字。但书体具有古朴稚拙的乡土气息。 敦煌地区遗存有唐代至清代许多碑碣。其刻写的时代不同,书法的格调也各有干秋。其中唐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为碑中精品。其碑虽为楷书,但有魏碑风格,结体及用字怪异,为后世罕见之碑。敦煌地区的汉代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约 17480 多枚汉代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代简牍是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最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两汉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和成熟过程。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开启了后世的楷、行、草书。

谈谈敦煌文化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 谈谈学习敦煌文化 学院:旅游学院学生:张麟磊学号:021 摘要:敦煌莫高窟历史悠久,它以佛教文化精髓为主,期间经过了近千年的开凿,有近五百个洞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三大艺术特色。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传入、发展的重要的基地,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佛教文化、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要道。 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今甘肃省敦煌市,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位于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中心位置。被接天山、准格尔盆地,南接青藏高原、祁连山脉,西接塔里木盆地、中亚。东接河西走廊、关中、中原、黄河长江流域。因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交通要冲。且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对中西贸易、文化交融起到了桥梁作用。 历史上的西域,生态环境很好。虽处内陆地区,但塔里木内河网密集,树木丛生、气候温和湿润,绿洲也就随处可见。可见,当时的西域是一个非常适宜人居的地方。加以位置处于东西贸易的十字路口,发展起诸多的小国也就不足为奇。例如:楼兰古国;精绝国;古格王国等等。所以,敦煌莫高窟的出现就是一个必然了。 随着汉武帝时期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的屏障。史学家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逐渐古印度文明也伴随着路上丝绸之路这条路线无声的传入到了我国,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属佛教了。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我国。时至东汉,从西域回来的一匹白马驮着佛家经文《四十二章经》来到了首都洛阳,就地就修建了一座白马寺。白马寺的建成标志着佛教正式的在我国暂稳了脚跟,佛教从此也开始了它在我国的地方化、民族化。“永平求法”,佛经大量译出,佛教也就在我过广为流传。 敦煌莫高窟最早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直至清康熙四十年(1701),期

闽台区域文化形成性考核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形成学作业(第1—3 章) (一、名词解释 1、东山陆桥“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40 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 米。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大约在距今32000 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12000 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左镇人1971 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 3 万至 2 万年。“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 万多年。 3、台湾文化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以儒学“开化”台湾、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 4、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影响源,只有了解闽南文化才能全面认识闽台文化。闽台移民往来,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融,形成闽台文化共同的地域属性。闽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闽南方言、口传文学、民俗、生活文化、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民间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以及闽南学术著述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 二、简答 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敦煌诗歌写本的传播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精选文档

敦煌诗歌写本的传播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现存的敦煌诗歌写本为四百多个,在敦煌文献中所占比例很小。敦煌学研究中,敦煌诗歌也不算热门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集中于:王国维、潘重规等对《秦妇吟》的考订与研究;王重 民、潘重规、孙望、童养年、陈尚君等对《全唐诗》的补编、校订工作;黄永武、徐俊等对敦煌诗歌的整理校辑;胡适、戴密微、张锡厚、潘 [法]重规、朱凤玉、项楚等对王梵志诗歌的研究;王重民、潘重规、柴 剑虹、陈国灿等对陷蕃诗的研究。总体来看,文字校订和内容解读方面的成果较突出。 本文所依据的敦煌诗歌写本材料,主要基于徐俊的《敦煌诗集残卷辑考》。 、敦煌诗歌写本的传播特征 探讨敦煌诗歌写本的传播特征,至少要包含下述问题:唐代敦煌,人们如何获取和复制诗歌文本?这些文本是如何编集的?文字抄写、版式安排有何特征? 传播意味着要有复制。敦煌诗歌写本的复制方式为手抄。这种抄写复制行为,称为“传写”或“传抄”,汉唐史料中常见 传写”一词,此类事例更是俯拾皆是,读者传写是汉唐时期文 本传播的主要方式。敦煌诗歌写本就是这样形成的。 从存在方式看,敦煌诗歌写本可分两类:诗集和单篇。其主体是诗集。单篇指一件写本只抄一首诗作,如《秦妇吟》,此类

写本很少。诗集又包括别集(个人诗集)和集抄(集合数种诗作或数个诗人的选集)两种类型,以集抄为多。 从传播的角度看诗集,至少要知道它的名称、作者、编者、编选思想等信息。以此来看敦煌诗歌写本,立刻会发现,此类信 息几近缺失。“既无书名又无编者,也无编例可寻的诗歌选本所在着相当大差异”。这种现象的产生,部分可能与敦煌诗集写本均为残卷有关,但总体来看,即使将残卷因素考虑在内,依然会一头雾水。 占比例最大。敦煌诗歌写本与传统意义上的‘诗集'概念存1诗集名称、作者、编者信息缺失严重 先看诗集名称。现存敦煌写本,极少数残卷上保留有集名如 故陈子昂集”、“珠英集”、“王梵志诗集”等。绝大部分今人熟悉的《唐人选唐诗》、《高适诗集》、《李峤杂咏注》、《白香山诗集》等敦煌写本集名,其实并非残卷上原有的题署,而是罗振玉、王重民等早期整理研究敦煌文献的学者们根据集子内容推测或拟定的名称,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集名已证明并不准确②。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多以“唐诗丛抄” “诗钞”等为名,一方面更符合敦煌写本原貌,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诗集的名称实在无从查考。 再看作者。在徐俊统计的63 种诗集中,只有《伦人王克茂诗抄》、《杨满川咏孝经十八章》、《李矫杂咏注》、《李翔涉道诗》、《释玄本五台山圣境赞》、《高适诗集》、《张祜诗集》、

2011电大闽台地域文化作业全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课程作业与评价★ 闽台区域文化作业 1 Array(第1—3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东山陆桥 依照海底地形数据,台湾海峡中有一条浅滩,从福建省东山岛向东偏南延伸, 经台湾海峡至澎湖列岛,最后连接到台南。它曾是连接两岸的“桥梁”,被人类 学家称为“东山陆桥”。 2、左镇人 左镇人1971 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 化石,其年代距今约3 万至 2 万年。“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 万多年。 3、台湾文化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以儒学“开化”台湾、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 4、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影响源,只有了解闽南文化才能全面认识闽台文化。闽台移民往来,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融,形成闽台文化共同的地域属性。闽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闽南方言、口传文学、民俗、生活文化、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民间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以及闽南学术著述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 二、简答(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不到200 千米,狭处只有130 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50 米至100 米。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在1.5 万年以前,东海海面 比现在低130 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

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形成分析

Yi Shu Ping Jian 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形成分析 陈韵旭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摘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敦煌飞天形象是具有丰富的中华艺术文化的。飞天形象融合了历史与民族,独具魅力,值得我们去继续研究。本文分析了敦煌舞蹈中的飞天形象的基本内容,展示了飞天形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以及飞天舞蹈形象的审美价值,给广大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感受。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关于飞天形象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并且把它和商业社会进行结合,既而让它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其生命力更加的强大。 关键词:敦煌舞影响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7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054-02 古典舞在现代社会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飞天这个艺术形象出现在敦煌壁画中,随着历史的发展,飞天形象融入到了现代艺术之中,成为了艺术表达的一个特殊形象。从目前来看,敦煌舞的飞天形象具有较好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敦煌舞飞天形象的内容 古典舞蹈的敦煌形象和创意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形象,那就是“飞天”。这一形象来自敦煌的壁画,而且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古典舞之间有较大的差异。飞天形象经常是以轻快而优美的动态,飘逸的舞姿来传达一种理念。在日本就有学者提出了关于飞天这一形象,在1949年,他从佛经角度去阐述了“飞天”这类形象,在整个描述中,它强调了飞天艺术与歌舞、音乐等方面的关系,借助佛学的特殊性来介绍了飞天艺术。从壁画中我们看到的飞天形象基本上是在穹顶或者壁画中,一个单位内成组的或者担任的欢乐腾飞的姿态。在舞蹈中,飞天的形象一般是通过飘逸的丝带、绵软的身姿、灵动的动作来表现的。这些动作和一般的舞蹈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人们只要看到了就能够区分出来。 二、敦煌舞飞天形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敦煌壁画 在敦煌石头窟中,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都非常的婀娜,画中人舞衣带飘飘,其中还持有乐器、花卉,整个画面看起来优美且精致。在不同的时期,壁画的飞天形象出现了不同的表达,但是整体上仍能看出一种祥和而安宁的意境。敦煌壁画中的形象比较特殊,色彩大胆,线条粗犷,带着一种人类蒙昧时期的气息。飞天形象中不管是简单的线条,还是后期灵动而完整的形象,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飘逸和优美。飞天形象的衣饰突出,在飞舞过程中出现了衣带当风的美妙感受。而且在飞舞的过程中伴随着流云和花朵,能够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整个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可以说是既严肃又活泼,动静结合。这一独特的艺术形象逐步的融入到舞蹈之中,进而成为一项比较突出的表演艺术。 (二)传统舞蹈 总的来说,飞天形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本身受到了传统舞蹈的影响,虽说飞天形象跨越的时间比较长,但它的形象却保存得很完整。目前我们可见的飞天形象数量最多,而且风格最为典型,其中研究价值也非常高。在飞天舞蹈中传承了夸张和理想化的内容,展示出美学中的飘逸、洒脱与和谐的美。而且其中还含有传统舞蹈的重要元素。比如飞天形象飞天的过程不是像西方的翅膀,而是借助云彩和衣裙来产生一种凌空翱翔的姿态。这与中国传统的水袖舞、宗教舞蹈和宫廷舞蹈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值得一提的是飞天形象中还包含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比如敦厚、自然等特点。 (三)民族融合 舞蹈艺术中的飞天形象不仅是特殊的艺术形象,而且还承载了多种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就包括了民族内容。在古老的印度,飞天形象就存在了,在漫长的发展中,飞天形象也把中原和印度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下,让敦煌的壁画更具有特色。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