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交汇的东西方文化

在敦煌交汇的东西方文化
在敦煌交汇的东西方文化

在敦煌交汇的东西方文化

摘要:敦煌作为几乎古代所有文明的交汇地,让所有的文明形式都留下了痕迹。无论是中国儒家文明,还是古希腊文明,还是印度佛教文明,抑或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都在敦煌有着各自的痕迹,都书写了自己的特质。甚而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其他古老文明形式,也都在敦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些足迹通过敦煌石窟以及百年前发现的敦煌藏经洞为载体,每个文明形式甚而是亚文明都能够在敦煌找到曾经的足迹。

关键词:敦煌文化文化传播藏经洞乐舞服饰

引言:敦煌不是仅仅把各种文明做了简单的杂糅搅拌,不是简单的东西文化集散地,而是创造出了属于自身的文化形式即敦煌文化,也极大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在敦煌以壁画,彩塑为代表的艺术形式中,反映的不仅仅是佛家的处世理念,而是常见儒家的圣贤、道家的神仙,凡圣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世俗生活与神圣生活统为一体,甚而希腊文明、伊斯兰文明的理念、特质也得到了反映。

在敦煌壁画中,乐舞和服饰的演变最能体现东西方文化在敦煌的交汇。

敦煌壁画中的乐舞从地缘上主要分为西域乐舞和中原乐舞。古代“西域”一词,是对一定地域的泛称,两汉时专指天山南路诸国,隋唐时指北道至拂菻,中道至波斯,南道至印度,到了元代,欧洲、非洲的一部分也被包括在内。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南端,是中国进入西域地区的出口,还是丝路南北道的汇合点,所以又是西域进入中国的入口。据有史料记载,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许多使节、从事商贸活动的商人等开始来往于西域中亚一带,同时西域的文化、乐舞艺术伴随着佛教自西向东的广泛传播,随之源源不断的传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自东向西的传出。藏经洞中有不少互译的文献,如印度古典长诗《罗摩衍那》有藏文译本,也有阗文译本。还有反映出千年前将西波斯的星期引入我国历法的敦煌日历等,这些都留下了中西交流的印记。

在敦煌壁画中能直观的看到受印度影响的-----“荷花座”。在敦煌壁画有菩萨站立或安坐于荷花之上,还有舞姬、童子在荷花上起舞。荷花是印度造物主梵天大神的宝座,传说荷花是从大神毗湿奴的肚脐中长出来的。还有壁画中一头多臂的形象以及多头多臂都源于印度诸神的形象,印度舞赤足的风格在壁画中也是

异曲同工。

据史料记载,印度乐舞是经过龟兹、高昌、疏勒等地直接传入的。龟兹位于今天的新疆库车,是古代自西向东进入敦煌的必经之地。古代龟兹与西方相连有两条大道,第一条从龟兹向西经喀什科尔绿洲到达阿姆河的中游。第二条从莎车或叶城绿洲进山,到达印度河上游地带。这些通道将龟兹与中亚、西亚、印度、波斯、乃至更遥远的西方国家连接在了一起。龟兹地区是通西方、通中原的便利通道,因此受外来文化影响最深,使它成为了中西乐舞交流传播的枢纽。印度乐舞艺术对龟兹地区乐舞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壁画早中期出现的舞蹈形象天宫伎乐,是印度佛教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中供养佛的音乐舞蹈之神,所以,早期的壁画受印度影响最深。

“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称之为胡乐胡舞中的代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盛行于唐代。敦煌是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敦煌壁画中“龟兹乐”呈现并发展流传。公元四世纪新疆克孜尔石窟天宫伎乐图上,舞者亭亭玉立,有半裸上身、有肩披纱丽,丰乳、细腰、圆臀、座跨扭腰,就带有浓厚的印度特色风格。

除了西域乐舞,中原乐舞和本土文化也对壁画的舞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敦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艺术在这里汇集、冲撞、交流、融合。尤其到了汉代,敦煌人口大大增加,经济繁荣,给敦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汉朝时期政府几次从中原移民,许多大姓,如索、阴、翟等陆续来到了敦煌,长期的移民政策给敦煌带来了中原汉民族地区先进的文化。从敦煌壁画满壁风动的飞天伎乐形象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原舞韵浸润其中,飞天伎乐由西域风格向中原风格逐渐演变、交织、融合。如西魏285窟的飞天,身姿窈窕、舞姿柔曼、体态轻盈,她们在天花流云中自由翱翔,动感极强、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中原舞风对敦煌舞姿的影响。

西晋时期敦煌的索靖、张甝、氾衷、索绘、索永,才艺超人,凤毛麟角,被称为“敦煌五龙”。这正说明了中原文化在敦煌的影响力,由于汉名族杰出人才的引领,以敦煌地区本土为基础的文化乐舞艺术与中原的文化乐舞艺术交相辉映、①段文杰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 第42-45页

精彩纷呈、空前繁荣。通过敦煌以及河西地区出土的画像砖或墓室壁画中的记录,都能看到敦煌地区本土乐舞艺术蓬勃发展的印记。

高德祥著《敦煌古代乐舞》中对酒泉丁家闸西凉古墓五号墓中的乐舞壁画作了专门的介绍:“墓主人跪坐在左侧,兴致勃勃的欣赏乐舞表演;前面是一个由四个乐伎组成的乐队,乐伎横列一排,身着时兴的宽袍长袖,头戴特制的演出帽,手中各持一件不同的乐器,自右依次为古筝、阮咸、竖笛、腰鼓。在乐队的前面有两个手持彩扇的女子正在偏偏起舞,这是目前最早见到的扇子舞。另有两个女子身着艳丽的花裙正在表演‘百戏’。”②

这幅壁画生动的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彩的演出场景,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和乐舞艺术发展的真实写照。

壁画中的音乐舞蹈几乎无窟不有,但世俗舞乐并不多见。世俗舞乐一般都表现在一些生活场景中,显示出生活的欢乐情绪。如297窟北周的俗舞,在一排树荫下,乐工们有的吹笙,有的弹箜篌,两个舞姬,穿胡服作胡舞,双手高举头上,举脚腾踏,扭捏作态,互有呼应,表现了河西胡舞鲜明的节奏和激烈的情感。445窟盛唐《嫁娶图》中有表示欢庆有小型舞乐。在结婚特设的青庐里,傧相陪侍,新郎新妇在行幛中交拜,乐工演奏着苼、笛、拍板,一个“束装似男儿”的歌姬,挥袖叉腰,作“六么”之舞。宾客们凝神观赏,表现了婚礼中严肃又欢愉的气氛。156窟《宋国夫人出行图》最前头是歌舞百戏,一人头顶长杆,双腿作骑马式,双臂张开,小心谨慎地注视着长杆的重心。竿上四个着犊鼻裤的小儿,有的张开双手以脚攀缘;有的在山木上作双臂举身,单手悬挂,翻身倒垂等惊险动作。虽然画中人物已眉目不清,而惊心动魄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敦煌壁画与彩塑描绘的是人和神的形象,神的形象也来源于人,出现人就必然出现衣冠服饰。因此,敦煌壁画与彩塑不仅是一千年前的人物形象宝库,也是从十六国到元代我国各民族衣冠服饰史珍贵的形象资料。

敦煌石窟创建于十六国时代,当时西北居住着汉、氐、羌、匈奴、鲜卑等民族,河西走廊相继出现了五个凉国,直接统治过敦煌的就有四个。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北方才为鲜卑贵族所统一。由于统治者的变动,民族的迁徙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早期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也是“胡风国俗,杂相揉乱”,汉装胡

②高德祥 《敦煌古代乐舞》 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第32-33页

服同时并存。

华夏民族生活在北温带,十分重视衣冠服饰,认为衣冠服饰是伦理纲常的一种体现。因此,封建社会对任何人的袒裼裸裎都十分反感,认为裸体是反常越轨的行为,在艺术表现上衣冠文明是一项重要准则。穿着宽袖大袍,梳戴云髻高冠,并不是忽视人体美,而是突出当时被视为人体最优美的一面。从现存的汉晋以来的彩绘塑像艺术品来看,衣冠是人体风度与格调的表现:曹子建在《洛神赋》里形容“洛神”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用“惊鸿”与“游龙”来譬喻洛神-------女性的动态美,这种动态除了说明人体的轻盈、婀娜外,作为具体形象应该如何表现呢?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描写了洛神出水凌波之美,充分表现她的体态和服饰的关系,长曳的裙袖,飘扬的蔽膝,峨峨高髻,颤颤步摇,还有她手中挥动的尘麈尾,都是她具有“惊鸿”、“游龙”般动态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彩塑的服饰,在敦煌学研究中是一个不应忽视的方面。一龛塑像能激动观众心灵的东西是它的性格描绘和质感表达,有了这个境地,雕塑艺术所追求的人性与感情才能用泥塑造出来。

塑像身上的服饰,如结跏趺坐的佛像,北朝前期作质地较薄、缠缚贴体的袈裟,还保存着一些南亚、中亚的原意;西魏以后,无论结跏、善跏,西龛坐佛均着双领下垂的重裳,袈裟以内,僧祗支以上出现多层衣服,使原来在东亚赤身裸体、腰围薄裙,在中亚多袒肩露胸、挥臂说法的佛像,进入葱岭,到达敦煌后,衣服就越穿越多。十分明显,敦煌地方汉晋传统的儒礼风俗,崇尚衣冠文明的习惯比自然气候更为严峻;“释迦摩尼”进了玉门关、阳关,在没有影响汉族信众的思想之前,现在形象上改变了自己。③

隋唐时代,佛袈裟的穿着款式、衣料质地都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物质生活的繁荣,那种象征粪扫衣的赭红色袈裟,上刻水波纹或皱起条纹,寓意清寂、苦行的袈裟被一举淘汰,而变为轻柔细滑的丝绸法衣。

除了彩塑中的僧服佛服之外,敦煌壁画中也出现了许多世俗服饰。隋唐时代的壁画里出现了大量的“胡服”,但内容不同于前代,多系吸收西域各族及中亚、西亚各国服式与中原汉装结合的新形式。幞头靴袍便是其中之一。281窟隋大业年间的供养人,大都督王文通即着窄袖黄袍,革带,乌靴。

③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第127-130页

壁画中还出现大量西北少数民族的服装,如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吐蕃族,回鹘族,蒙古族等,从十六国到元代都有。以最晚一个朝代元代而论,它在“近取金宋,远法汉唐”的原则下,指定了服制。除了汉族一套礼服外,蒙古族的民族服装也同时并用。335窟的男供养人戴宝顶笠帽,穿“氁衫”、六合靴。

蒙古妇女多着袍衫,331窟、榆林窟第四窟均有缬染团花大袖长袍、长裾曳地的蒙古贵族妇女,身后有僮仆提携衣服,头戴并形高冠,两耳饰珰。

敦煌壁画与彩塑既反映了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本土文化,是多元文化共同孕育出来的的奇葩,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奇迹,是为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提供的珍贵形象史料。

参考文献:

[1] 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研究[M].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 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M]. 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3] 裴智勇、孙铁大梦敦煌——一个文化圣地的辉煌与伤心史[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 叶文玲敦煌守护神——常书鸿[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 高德祥敦煌古代乐舞[M]. 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最新冀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教案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分析石窟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石窟的设计特点和文化由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石窟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的了解。 难点:对于石窟艺术是我们古代艺术宝库的理解。 关键:对佛教文化的简单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敦煌这个地方吗?有没有同学知道敦煌在哪里,以什么最著名呢? 自由汇报:今天我们就来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敦煌的知识探讨一下。首先把你们已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有关知识说说。 自由汇报后,预习的时候,你们发现了哪些你不甚了解和想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教授新课 肯定同学们所做的努力,并赞扬学生找的内容很丰富,但你们能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石窟文化的内涵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猜猜或想想它们的由来和制作,便引出探究质疑的过程。 在欣赏敦煌石窟的相关图片之中,以开阔学生眼界为基础,有选择地激发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分出教学的侧重点。允许学生自由,无拘束地在探究质疑过程中,在小组成员的交流下,大胆地发现和评论。 讨论 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的佛教艺术。它源于印度,本是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在山岩间开凿的。印度的石窟艺术通过我国西北的丝绸之路和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约公元2世纪)传入我国。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极为兴盛。菩萨是地位仅次于佛的第二类尊神。敦煌莫高窟中唐代的菩萨像,面形丰圆,肌肤结实丰腴,体

现了唐代人物造型的共同特征。同时,宗教人物的世俗化倾向十分明显。 莫高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中最重要的一处。它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过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代,历时一千多年,现存洞窟492个(近几年又有新的发现),窟内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躯。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 赏析 具体欣赏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佛教中所说的“西方净土”是指佛教居住的地方,佛经中说那里没有痛苦,只有欢乐,故俗称极乐世界。虽然它并不存在,但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和向往。图版中表现的只是这一幅壁画的一个局部。它着重表现所谓极乐世界其乐无穷的景象。六个人组成的乐队分列两旁,中间一舞伎反弹琵琶,边弹边舞,姿态十分优美。整个画面用线简练、流畅、色调柔和,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唐代的音、舞蹈和服饰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指导教师:张群 姓名:梁晨 专业:美术教育 准考证号: 年月日

内容摘要 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提及敦煌,人们就会自然想到神奇的飞天。飞天可以称作是天人,是一种俗称,而非佛教的专用名词。它是一个善奏乐、能飞舞,满身异香美丽飘逸的形象。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可以说,飞天是印度的佛教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融为一体的集合形象。 关键词:敦煌壁画飞天构图色彩灵动美

目录 一、引言 (4) 二、敦煌壁画飞天概说 (4) (一)“亁闼婆”和“紧那罗” (4) (二)“飞天”的广义、狭义之说 (4) 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与飞天色彩 (4)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 (4) (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色彩 (5) 四、敦煌壁画飞天艺术美的表现 (6) (一)灵动美 (6) (二)色彩美 (6) 五、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 一、引言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原始的飞天,其实是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 敦煌飞天的时代特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史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停建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等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都在不断的变化,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兴起时期-创新时期-鼎盛时期-衰落时期。 二、敦煌壁画飞天概说 (一)“亁闼婆”和“紧那罗” 在古代印度佛教中,飞天是“天龙八部”护法神中的“亁闼婆”和“紧那罗”。作为护法神,他们皆受佛的教化,其职责是保护众生,常出现在壁画的佛陀上方、本生故事画和藻井中,多呈现出飞行的姿态,后随时间迁移演变成了飞天的形象。“亁闼婆”因周身散发香气,所以有“寻香主”和“香音神”之称,他的职能是撒花奏乐。佛经《尸毗王舍身救鸽》记载:“诸神亁闼婆,歌颂作音乐,美音轻重声。”而关于其形象,说法众多,《百道焚书》中称其风采甚美;《梨俱吠陀》中描述其为卷发,持武器,说法各异。在壁画飞天的形象也受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紧那罗”的形象和人的形象十分相像,但不同之处在于其头上长有一角。《一切经音义》记载:“真陀螺,古作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此次天女,多与亁闼婆为妻室也。”又说:“甄陀螺:甄,之人反,又作真陀螺,或作紧那罗。”因而“紧那罗”有“人非人”之称,而不管哪种形象,都能歌善舞。 段文杰先生在《飞天——亁闼婆与紧那罗》中认为,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八部侍从中之两类,即佛经中的亁闼婆和紧那罗。他们有特殊的只能的‘天人’而不是泛指六欲诸天和一切能飞的鬼神。” (二)“飞天”的广义、狭义之说 广义的“飞天”是指护法、天龙八部等飞行的诸神。狭义的“飞天”专指“亁闼婆”和“紧那罗”等礼佛赞佛、歌舞散花的天神。谭树桐《敦煌飞天艺术初探》中提出:“不论是广义的飞天还是狭义的飞天,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最为丰富,正是因为其包括了诸天形象,才会是丰富多姿的。” 关于“飞天”,我认为它是一个多元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专属名词。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可以知道飞天不仅是“亁闼婆”和“紧那罗”,传入中国后还受到密教、道教等影响。因而对“飞天”的研究应涵盖众多飞行的护法天人和供养天人等。 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与飞天色彩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 “装饰”一词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地区,开始之初代表的是对艺术的渲染,之后逐渐演变为“装饰艺术”、“装饰派艺术”等更丰富的内容。利用艺术的装饰可以对艺术进行升华,使得艺术作品能够更加的赏心悦目。通过敦煌莫高窟中多姿多彩的壁画艺术中看到形形色色不同肢体动作的各类飞天壁画,使人叹为观止。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家用曲折蜿蜒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美丽、舒展、飘逸、灵动的飞天形象,配合丰富的色彩和超高

敦煌文化艺术

敦煌文化艺术概论鉴赏 对文老师的评价 敬爱的文化老师: 首先,我就您给我们上课提一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老师给予指正和教导。我上大学以后才知道我们学校老师大多是外聘的,当然外聘的都是好老师,在上大二的时候听师大包老师挺起过您的名字,在师大名气很大,我早就想听您的课了。在这学期开学知道您要为我们上敦煌文化艺术概论课非常兴奋,第一次见到您印象是您很时尚有带有古典色彩的感觉,有内涵高修养的艺人。第一次听您的课就像一场演说,精彩。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非常的得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您的性格很开朗,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也爱学习了,虽说是大学了同学们自学能力都非常强了,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我们就是不爱学,也许大多都是我们的原因吧,上您的课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在教学方面:1您对学生负责认真,态度好。2对学生负责认真,教学一丝不苟3课堂活泼有趣,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4老师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对学生极其负责。5工作认真,上课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学习敦煌文化知识,对我们甘肃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研究。 说起老师的缺点我基本没有发现,在讲课的时候非常的尽力,就是在最后的几节课上看了几次《敦煌》视屏教学,老师没有很好的解说一些我们没有看懂的,毕竟我们几乎没有去过敦煌对有些事物不太了解。当然也不都是您的错,我们没能主动提出问题。 在教我们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等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我深有体会。 敬爱的文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会铭记于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我们的时间还很长,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您与您交流学习。 最后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就关于学习敦煌文化艺术认识写一些心得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保护、研究工作。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敦煌是全人类的敦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之前,这里居住着月支、鸟孙等民族。西汉初,漠北的匈奴赶走月支,占领敦煌。元狩二年(前121)西汉军队打败河西匈奴,敦煌与河西走廊归入西汉王朝版图。元鼎六年(前111)西汉在敦煌设郡,与酒泉、张掖、武威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之北修筑了长城,在西部设立了阳关、王门关。从此,敦煌成为西域进入河西走廊与中原的门户和军事重镇。为了巩固敦煌的战略要地,政府从内地移民来此定居,调遣士兵屯田戎守。西汉王朝对敦煌的经营与开发,确立了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经过东汉王朝与曹魏政权的继续经营与开发,敦煌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491 2.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藏传佛教 3.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90 4.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 对 5.“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顺治皇帝 第二章 1.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掐丝珐琅 2.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框架结构 3.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建福宫花园、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4.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斗#拱#翘、昂#木方 5.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对 第三章 1.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错 2.收藏大家张伯驹,捐的是以下哪副作品。 《平复帖》#《游春图》# 3.乾隆皇帝对宗教画进行了编目,叫《石渠宝笈》。 错 4.皇家的家谱叫玉牒。 对 5.陶瓷、玉器这两种藏品必须存放再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错 第四章 1.下面哪些是国画的分类方式? 画科#技法#装潢# 2.平远和平视属于绘画的哪个要素? 构图 3.清亡时,紫禁城藏有多少书画? 6万余件 4.《苦瓜鼠图卷》表现的内容为: 明宣宗庆贺“三十”得子 5.《千里江山图》表现的内容为:宋徽宗鄱阳湖看庐山

第五章 1.关于殷墟妇好墓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殷墟妇好墓没有被盗掘过,保存非常完整 2.楚王问鼎的故事中,王孙满的答词表明了什么态度?() 周王室依旧是正统 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青铜器器类丰富,各有用途 4.“国之重器”指的是这个器物的尺寸大,重量大。 错 5.周代时,九鼎只有王侯贵族可以使用。 错 第六章 1.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思想。 五行思想 2.以下吉祥图案的寓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牡丹寓意富贵、桃子寓意长寿、鹿寓意福寿= 3."五大名窑”瓷器和唐、宋官窑瓷器堪称故宫博物院所藏陶瓷器中的强项。 错 4.孙瀛洲先生主张坚持的“三心”和“三多”分别指() 虚心、恒心、信心#多看、多比、多问 5.2008年“陶瓷馆”改陈完整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陶瓷发展历史。 对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佛教一大旅游的艺术圣地,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一道绝美的景致,在敦煌莫高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几乎它里面的每个洞穴都有飞天壁画,人们不由被轻衣飞舞,体态俏丽的飞神所吸引,驻足欣赏它的美。敦煌飞天,又是中西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从十六朝就已经开始,有着渊源的历史。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凭着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的佛教文化,独特美学意蕴和艺术美感,让无数中外友人所神往。 关键词:飞天艺术文化背景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欣赏价值保护与传承 On the value of Flying Art 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Synopsis: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s one of the most sacred places in the tourism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flying image is a beautiful view of Mogao Grottoes in Dunhuang, which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gao Grottoes of Dunhuang. Almost every cave inside it has a flying mural, people can not be seen by the light clothing, the body of the beautiful fly attracted, stop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Flying in Dunhuang, but also from the birt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sixteen dynasties has begun to have a history of orig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flying with the romantic color and mysterious Buddhist culture,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artistic beauty, so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friends fascinated. Key words:flying art ,cultural background,historical value,aesthetic value,appreciation value,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敦煌文化艺术

敦煌文化艺术概论鉴赏 姓名:马海鑫 班级:08艺术设计2班 学号:200891310212 指导老师:文化

敦煌文化艺术概论鉴赏 对文老师的评价 敬爱的文化老师: 首先,我就您给我们上课提一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老师给予指正和教导。我上大学以后才知道我们学校老师大多是外聘的,当然外聘的都是好老师,在上大二的时候听师大包老师挺起过您的名字,在师大名气很大,我早就想听您的课了。在这学期开学知道您要为我们上敦煌文化艺术概论课非常兴奋,第一次见到您印象是您很时尚有带有古典色彩的感觉,有内涵高修养的艺人。第一次听您的课就像一场演说,精彩。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非常的得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您的性格很开朗,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也爱学习了,虽说是大学了同学们自学能力都非常强了,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我们就是不爱学,也许大多都是我们的原因吧,上您的课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在教学方面:1您对学生负责认真,态度好。2对学生负责认真,教学一丝不苟3课堂活泼有趣,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4老师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对学生极其负责。5工作认真,上课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学习敦煌文化知识,对我们甘肃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研究。 说起老师的缺点我基本没有发现,在讲课的时候非常的尽力,就是在最后的几节课上看了几次《敦煌》视屏教学,老师没有很好的解说一些我们没有看懂的,毕竟我们几乎没有去过敦煌对有些事物不太了解。当然也不都是您的错,我们没能主动提出问题。 在教我们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等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我深有体会。 敬爱的文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会铭记于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我们的时间还很长,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您与您交流学习。 最后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就关于学习敦煌文化艺术认识写一些心得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保护、研究工作。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指导教师:张群 姓名:梁晨 专业:美术教育 准考证号: 年月日

内容摘要 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提及敦煌,人们就会自然想到神奇的飞天。飞天可以称作是天人,是一种俗称,而非佛教的专用名词。它是一个善奏乐、能飞舞,满身异香美丽飘逸的形象。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可以说,飞天是印度的佛教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融为一体的集合形象。 关键词:敦煌壁画飞天构图色彩灵动美

目录 一、引言 (4) 二、敦煌壁画飞天概说 (4) (一)“亁闼婆”和“紧那罗” (4) (二)“飞天”的广义、狭义之说 (4) 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与飞天色彩 (4)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 (4) (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色彩 (5) 四、敦煌壁画飞天艺术美的表现 (6) (一)灵动美 (6) (二)色彩美 (6) 五、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 一、引言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原始的飞天,其实是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 敦煌飞天的时代特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史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停建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等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都在不断的变化,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兴起时期-创新时期-鼎盛时期-衰落时期。 二、敦煌壁画飞天概说 (一)“亁闼婆”和“紧那罗” 在古代印度佛教中,飞天是“天龙八部”护法神中的“亁闼婆”和“紧那罗”。作为护法神,他们皆受佛的教化,其职责是保护众生,常出现在壁画的佛陀上方、本生故事画和藻井中,多呈现出飞行的姿态,后随时间迁移演变成了飞天的形象。“亁闼婆”因周身散发香气,所以有“寻香主”和“香音神”之称,他的职能是撒花奏乐。佛经《尸毗王舍身救鸽》记载:“诸神亁闼婆,歌颂作音乐,美音轻重声。”而关于其形象,说法众多,《百道焚书》中称其风采甚美;《梨俱吠陀》中描述其为卷发,持武器,说法各异。在壁画飞天的形象也受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紧那罗”的形象和人的形象十分相像,但不同之处在于其头上长有一角。《一切经音义》记载:“真陀螺,古作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此次天女,多与亁闼婆为妻室也。”又说:“甄陀螺:甄,之人反,又作真陀螺,或作紧那罗。”因而“紧那罗”有“人非人”之称,而不管哪种形象,都能歌善舞。 段文杰先生在《飞天——亁闼婆与紧那罗》中认为,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八部侍从中之两类,即佛经中的亁闼婆和紧那罗。他们有特殊的只能的‘天人’而不是泛指六欲诸天和一切能飞的鬼神。” (二)“飞天”的广义、狭义之说 广义的“飞天”是指护法、天龙八部等飞行的诸神。狭义的“飞天”专指“亁闼婆”和“紧那罗”等礼佛赞佛、歌舞散花的天神。谭树桐《敦煌飞天艺术初探》中提出:“不论是广义的飞天还是狭义的飞天,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最为丰富,正是因为其包括了诸天形象,才会是丰富多姿的。” 关于“飞天”,我认为它是一个多元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专属名词。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可以知道飞天不仅是“亁闼婆”和“紧那罗”,传入中国后还受到密教、道教等影响。因而对“飞天”的研究应涵盖众多飞行的护法天人和供养天人等。 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与飞天色彩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 “装饰”一词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地区,开始之初代表的是对艺术的渲染,之后逐渐演变为“装饰艺术”、“装饰派艺术”等更丰富的内容。利用艺术的装饰可以对艺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案1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案 课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产生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让学生在欣赏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深切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的产生离不开生活和创造性构思和技巧。 难点:如何理解美术是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视频。 学具准备:课本,搜集的图片资料,笔和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朗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_雪》,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诗词中出现的场景。 2、欣赏本课中《江山如此多娇》作品,比较一下和你想象中的景象有何不同? 综合诗词图片,讨论比较异同点。 3、(板书)课题:富有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二、讲解新课:

1、分析《江山如此多娇》美术作品的内容,让学生讨论研究作品里面有哪些祖国美景。 总结:美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 2、教师介绍《江山如此多娇》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创作经历。 中国画。傅抱石、关山月合作。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毛泽东主席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整个画面要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周总理看了画稿以后,指示说,画面还要画上红太阳,体现“东方红,太阳升”之意。周总理说:“画上红太阳,也是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 特敬请毛主席您老人家来挥毫落款。毛主席高兴地笑着又说:‘好好!’这时周总理在傍插话说:‘主席呀,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毛主席站起来了,傅老忙把醮饱浓墨的笔,送到毛主席手中。毛主席稍一沉思,便挥毫题上‘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具有十七帖体又是毛主席自己风格的行草大字。 3、欣赏中国的雪山,云海,日出,长城,山岳等图片,讨论,艺术家是如何让这些景色融入一体的? 总结:美术作品不是照相写实,是需要作者的创造性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三、作业: 谈一谈自己是怎样理解“富有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的? 收集具有家乡特色的景象,进行创作。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壁画艺术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敦煌彩塑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敦煌石窟形制 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关于敦煌石窟的形制及其造型,在相关传世文献及考古文献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直接说明,仅仅有如“大像窟”、“涅槃窟”之类以外形特征而命名的记载。今人研究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同样采用了这一做法。其分类大致如下: 一、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庙窟。因窟之后半部有立地撑顶的柱子(其中有些柱为塔形)而得名。主要出现于北魏、西魏、北周时期。中心柱窟源于印度的支提窟,该窟型盛行于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印度,经过新疆传入敦煌及北方中原地区,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敦煌中心塔柱窟的出现除受印度、新疆造窟形式影响外,还与当时佛教徒修行时绕窟巡礼、坐禅观像的习俗有密切关系。莫高窟现存中心塔柱窟有二十八个,其中北魏十一个(第 254、263、257、251、260、265、435、437、248、431、246 窟)、西魏两个(第288、432窟)、北周三个(第428、442、290窟)、隋代四个(第302、303、427、292 窟)、唐至元代八个(第448、332、39、44、9、14、22、95 窟)。其典型者如北魏第254、第248窟,北周第428窟等。 倒塔窟是中心柱窟之异型形式。中央开凿一连顶的须弥山中心柱,柱座上小下大,山作上大下小之倒圆锥形,所以又称须弥山形中心柱窟。平面为方形,中心柱下部为方坛,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窟顶,塔刹四龙环绕,以象征须弥山,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后部为平棋。莫高窟隋代第302、303窟属于此类。

幼儿园大班艺术欣赏《敦煌飞天》

大班艺术欣赏《敦煌飞天》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敦煌壁画的由来,懂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2、欣赏飞天的软盈、飘逸的身姿,迎风飘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所呈现出的动感美。 3、尝试用肢体表现出飞天的柔美姿势。 活动准备: 影片《飞天》,音乐,以及若干飘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影片,导入主题 1.这是哪里?(从06:37开始播放) 2.教师小结:这个地方叫敦煌,是我国甘肃省的一个地方。 3.沙漠里有一座古时候的宫殿,里面非常的黑,我们一起点着火把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01:05) 二、重点欣赏一幅飞天图 1.刚才我们从宫殿的墙壁上看见了什么?(有图案)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是壁画,是一千多年前古时候人们雕刻在石壁上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宝藏。 2.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幅。(打开大图05:20) 3.她在干什么?(飞)从哪里看出来她在飞?(引导幼儿观

察衣裙和彩带所呈现出的动感美)她飞的姿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感知飞天肢体的柔美)。 4.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她飞的姿势。 5.她身上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料子做的?从哪里看出来?(引 导幼儿感知古人的高超技艺) 6.教师小结:这幅画的的名字叫“飞天”,是在敦煌壁画中的 一种,所以也叫做敦煌飞天。 7.你觉的她在想什么?为什么要飞起来? 8.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飞? 三、欣赏敦煌壁画的影片 1.让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宫殿里其他的飞天图。 2.看了那么多的飞天图,发现都用了哪些颜色?(什么颜色 都有) 3.那这么多的颜色放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 4.你在影片中还看见了什么?(很多人在唱歌跳舞) 5.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唱歌跳舞呢? 6.教师小结 古时候人们的生活不好,于是他们希望有一个神仙,他整天唱歌跳舞,十分快乐,也会把这种快乐带给人们。人们很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实现,于是把这种画刻在石壁上,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这些神仙在佛教里就叫飞天,飞天的意思就是神仙在天上歌舞。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

段文杰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这个地区曾经居住过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在境内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为中西使者、商贾、僧侣东来西去必经之地,因而敦煌自古便是“华戎所交”的都会,也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石窟艺术传自印度,途经中亚、西域,从内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种因素和风格的特点。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之中而呈现出新的风彩。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筑的中国特色 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传到西域。每传一地形制都有所变化,原来印度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离印度更远。敦煌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并完全模仿了库车苏巴什的禅窟形制,而且规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与廊柱佛塔式大厅更不一样,它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尔逐渐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楼阁式塔,绕塔观像的作用与支提略同,但后室有平綦顶、前厅是人字形、硬山顶,南北壁有汉式阙形龛。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壶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为浓厚。 (二)从印度飞天到中国飞仙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安琪儿——臂长翅膀的儿童或少女;中国有羽人,臂长羽毛,奔腾于空,世称飞仙;印度有头顶圆光、身托云彩的飞天,也有双翼天使。敦煌飞天来自印度。当其进入龟兹石窟后变为圆脸、秀眼、身体短壮、姿态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云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风格。进入敦煌后,遂渐与羽人相结合,五世纪末转化为飞仙,条丰脸型、长眉细眼、头顶圆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头无圆光、风姿潇洒、云气流动,这就是敦煌式中国飞天。隋代帝王宠爱飞天,暗造机关令木制飞天上下飞舞为帝王卷帘启户,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间。①因而隋代飞天发展到了顶峰,千姿百态,成群结队,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飞天群。特别是天宫,阁中的伎乐天也腾空而起,化为绕窟一周的伎乐飞天。 唐代飞天,不长翅膀,不依托云彩,就靠一条长巾,展卷飞舞,便轻盈飘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国诗人李白咏飞仙诗所说:“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②这就是中国飞仙(即飞天)典型的艺术形象。 (三)菩萨的女性化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体比例、姿态动作、面部表情都比较写实而又合于理想;在男女性别上,特征分明,圣众中男女生理特征非常明显。男者面相丰圆、唇有胡须、肩宽腰壮、强健有力;女者脸圆、眼尖、眉长、唇厚、丰乳、细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阴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 龟兹石窟继承了这一传统,但裸体像已大为减少。进入高昌地区,菩萨圣众性别大多不明,佛陀身后的天龙八部也多为同一形象,没有男女长幼之分,裸体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经的说法:佛国世界的圣众“非男非女”,同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认为赤身裸体有伤风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现男女生理特征。隋代以后,明显地出现了女性菩萨,面相丰润而妩媚,唇上虽然有绿须,胸前亦无乳房,但温静娴雅、姿态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说,造菩萨象:“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

艺术概论第六章 造型艺术s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六章造型艺术 第六章造型艺术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的思路:对造型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与把握。首先应弄清这样几个基本概念,如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书法等,然后着重掌握这几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及赏析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3课时,欣赏讨论1课时 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课程重点与难点: 中国画的特点、西方雕塑史上四个高峰期、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 本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学会运用具体的赏析方法欣赏造型艺术作品。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 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 教学内容: 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一)绘画及雕塑艺术 1.造型艺术的概念: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 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浅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浅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内容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敦煌飞天在各个朝代飞天的艺术特征,并分析各个时期形成特点的原因。 关键词:敦煌飞天乾闼婆紧那罗壁画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古代为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随着岁月流逝,敦煌成了许多重要历史遗迹与文物的承载体。莫高窟位于敦煌城的东南,为佛教的中心圣地,洞窟南北通连,上下重叠,层层如蜂房,与西千佛洞、安西东万佛峡,合称敦煌石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佛教艺术宝库。洞窟始建于公元366年,经历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不停的营建,反映了一千年间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各种活动与艺术风格特点,以及佛教美学思想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交融、传承、演变。至今为止,莫高窟保存洞窟735个,其中包括45000平方米壁画和两千多身彩塑。每个洞窟,都有着独特的时代艺术特色,牵涉到宗教、历史、科技、艺术等多方面学科的知识。其中,飞天作品亦居全国之冠,仅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就有270多个窟绘有飞天。 一、关于“飞天”的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开展了敦煌石窟分类研究,目的是为了把石窟艺术所反映的敦煌文化全面地公诸世人,以促进敦煌学的深入发展。在初步拟定的22个专题中,“敦煌飞天”入列专题研究之一①,这也推动了敦煌飞天研究的发展,迄今为止有关此方面的论著的出版、发表已有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再加上敦煌学发展己有近百年历史,出版物研究成果丰富,也为敦煌飞天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敦煌飞天》②中常书鸿、李承仙的文章《敦煌飞天》是研究敦煌飞天较早的作品,把飞天定义为印度佛教众神之一键达婆,说出了飞天的狭义概念,此文章还简要概括了敦煌飞天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之后,国内学者纷纷针对飞天这一形象展开了研究,内容涉及飞天艺术形象、飞天艺术审美、飞天艺术研究等方面。段文杰在《飞天—乾阔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③,一文,对各个时期飞天的特点做了概况。《中国飞天艺术》④一书,从飞天艺术溯源谈起,还包括飞天艺术形象、飞天艺术审美、飞天艺术研究等内容,全书文字 ①段文杰:《开发敦煌石窟文化的丰富宝藏》,《敦煌研究》,1990.1。 ②中国旅游出版社著:《敦煌飞天》,中国旅游出版社,1980。 ③段文杰:《飞天—乾阔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敦煌研究》,1987.1 。 ④郑汝中、台建群著:《中国飞天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

【最新精美08】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业应聘简历求职信自荐书信封面(打印版)

姓名:您的大名 电话:12345678901 邮箱:123xxx@https://www.360docs.net/doc/df1407440.html, 学校:北京大学

??基本资料 姓名:您的大名 年龄:25岁 电话:12345678901 邮箱:123xxx@https://www.360docs.net/doc/df1407440.html, 求职意向:销售代表 ??职业技能 熟练掌握PHOTOSHOP 、OFFICE 、Illustrator 等软件 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 ??工作经验 20xx 年xx 月-20xx 年xx 月 xx 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代表 负责与客户进行业务联络和沟通,深度挖掘客户价值; 利用公司资源负责联络潜在客户群,推介公司公众号,积极拓 展新客户,介绍公司的产品及服务; 定期与合作客户进行沟通,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每月按时完成团队经理制定的销售目标。 ??自我评价 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组织、沟通和协作能力; 工作主动积极,能吃苦耐劳,富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生箴言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PERSONAL RESUME SKILLS Word PPT PS EXCEL CERTIFICATES ?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计算机二级 ? 英语六级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我十分诚挚的递上我的个人求职自荐信,期望在贵公司体现我人生的第一笔价值。 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是湖北师范学院XX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取,我十分想到贵单位供职。期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期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四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炼,进校时天真、幼稚的我现已变得沉着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自我的事业成功,四年中我不断努力学习,不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学期间获得XX年度院单项奖学金,英语到达国家四级水平,计算机过国家一级,并透过了全国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考试。同时在课余,我还注意不断扩大知识面,辅修了教师职业技能(中学数学教育),熟练掌握了从师的基本技能。利用课余时光自学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office2002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学习固然重要,但潜力培养也必不可少。四年多来,为提高自我的授课潜力,积累教育经验,从大二开始,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光用心参加家教实践活动,为多名数学“跛腿”的初中和小学学生进行数学补习,使他们的数学成绩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好评。为进一步积累系统的数学教育经验,我到武钢大冶铁矿一中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初中数学教育实习工作,在两个月的实习时光,我用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注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自我的教学风格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透过自我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潜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潜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此刻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自荐材料。 此致敬礼! 求职人:XXX

艺术欣赏题库

16春、16秋 测验一 1、属于造型艺术的艺术种类有: A. 建筑雕塑工艺美术 B. 建筑舞蹈工艺美术 C. 建筑雕塑舞蹈 D. 舞蹈雕塑工艺美术 2、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划分,艺术可分为: A. 时间艺术实用艺术空间艺术 B.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C.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表现艺术 D. 空间艺术时空艺术表演艺术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的美的价值是一致的 B. 艺术风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格调和气派 C.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D. 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 4、艺术的创作背景包括: A. 时代背景创作者的生活状态作品中的时代风貌; B. 创作者的生活状态作品中的时代风貌作者的心境; C. 时代背景创作者的生活状态作者的心境; D. 创作者的生活状态作者的心境作品中的时代风貌。 5、要理解作品的情感意蕴,必须把握住: A. 题材审美形态 B. 艺术形象表现手段 C. 艺术形象题材 D. 艺术形象体裁 6、“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欣赏它的人运用他的想象力所领会、意识到的总体活动。”这句话说明了艺术欣赏的实质是: A. 艺术欣赏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有关 B. 艺术欣赏要了解创作者的个性和背景 C. 艺术欣赏要领悟作品的情感意蕴 D. 艺术欣赏要充分发挥欣赏主体的艺术想象力 7、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洞穴里发现了不少反映原始人狩猎的壁画,它是绘画起源说中哪一种学说的有力证据: A. 模仿说 B. 巫术说 C. 游戏说

D. 表现说 8、属于汉代绘画艺术形式的是: A. 岩画帛画漆画木板画 B. 岩画山水画帛画壁画 C. 木刻画漆画帛画墓葬壁画画像石等 D. 山水画帛画墓葬壁画画像石 9、在宫廷设立“翰林图画院”培养绘画人才的是哪个朝代: A. 北宋 B. 南宋 C. 唐朝 D. 元朝 10、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最早兴起的是哪个朝代: A. 北宋 B. 南宋 C. 元朝 D. 明朝 11、清末民初兴起的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有: A. 居巢居廉高剑父石涛 B. 高奇峰居巢居廉高剑父 C. 居巢高剑父高奇峰石涛 D. 高奇峰高剑父石涛董其昌 12、关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美术艺术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表达形式 B. 这种艺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 C. 往往采用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段 D. 这个时期的绘画对形体的把握比较准确 13、欧洲新古典主义绘画中的“古典”是指哪个时期的艺术: A. 古希腊古埃及 B. 古希腊古罗马 C. 文艺复兴时期 D. 古罗马古埃及 14、对印象派绘画表述正确的是: A. 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 B.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 C. 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 D. 创作中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和感受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