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详细版)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

八大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丰田人认为要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企业才能保持良性运转,竞争力才会提升。在丰田改善是探入人心的,有个说法就是跟他们谈话5分钟没有听到他们讲3次改善就不算丰田人.改善的对象是浪费,认识浪费是改善的第一步,企业现场林林总总,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浪费,不是一般人可以一目了然的.丰田人在长期作业和改善过程中对于浪费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共七种,被称为七种浪费。它们分别是制造过早(多)的浪费、库存的浪费、不良修正的浪费、加工过剩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动作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共七种。后来人们又加了一种浪费—管理的浪费,合称八种浪费。下面我们从实用性角度剖析这八种浪费.

一、精益生产管理中制造过早(多)的浪费

定义:所谓制造过早(多)就是前制程制造太早/过多,大于客户(或后制程)当期的最小需要量。

制造过早(多)浪费是八大浪费中的首恶,在精益生产中则被视为最大的浪费。福特式思维告诉大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量越多,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企业越赚钱,所以企业自然有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初始动力.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是如此,那么企业内各部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制程较短,关联性较低的企业中,普遍实施计件工资,那么从最基础的员工开始就有多做、早做,甚至偷做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告知企业里所有人早(多)做是罪恶当然得不到掌声回应.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制造过早(多)的浪费.

制造过早(多)浪费的后果主要有三大类.

1.直接财务问题。表现为库存、在制品增加,资金回转率低,制造时间变长,占用资金及利息,会造成库存空间的浪费,在现金流量表上很明显.

2.产生次生问题。会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先进先出的工作产生困难;产品积压造成不良发生,物流阻塞制程时间变长,现场工作空间变小,有滞留在库的风险,有不良品的风险。

3。掩盖问题。为什么“制造过早(多)浪费是八大浪费中的首恶,在精益生产中则被视为最大的浪费"?因为它带给人们一个安心的错觉,掩盖了各种问题,以及隐藏了由于等待所带来的浪费,没有改善的动力,失去了持续改善的时机.

1。制造过早(多)浪费的产生原因.

(1)生产计划方面.

1)信息准确度问题。信息不准,计划失当,信息传递不准确,导致生产计划作业进行盲目,最终导致制造过早(多)浪费的产生。

2)生产计划管控机制方面.让某些制程、生产线、工站甚至作业员有生产伸缩的充分空间和提高产出的利益驱动。比如有的不排班生产计划,也不排日生产

计划,而是排周生产计划,一天内的生产排配权利下放到制程、生产线、工站甚至作业员,这时候如果有多余的产能、人力、设备稼动过剩,则很自然地就会提前安排生产,安排满稼动生产,从而造成制造过早(多).特别是在某些企业中(如玩具),较有可能安排计件生产,多劳多得,那么过量过早生产的积极性就更大了。

除非在实施了拉动生产的精益生产管理企业里面,一般的企业还是用MRP 在做推式生产.这时候生产计划的排配,生产进度的精确控制是企划部门最基础的功能,不能因为制造能力弱,各制程衔接性差就放松对生产计划实施进度的管控。

(2)内部制造能力弱的补偿问题。

制造过早(多)多数时候是出于补偿内部制造能力弱的考虑.制造能力弱,特别是制造中的品质差,换型时间长,在市场信息牛鞭效应的驱动下,为了弥补自身能力不足,而提前过量生产以满足客户需求。

如一个企业制造能力弱,多制程时的合计良品率在50%-70%之间分布,那么面对100K的P/O时,它就需要备143—200K的原料,为了安全起见,这时候一般会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200K,甚至220K,当这220K投到制程中去的时候,造成生产过多就不可避免了。在这里,制造过多是制造能力弱的补偿,同时制造能力提升也是消除制造过多的必要前提。

对于制造过早是补偿制造能力弱的论断,用制造前置时间(L/T)可以清晰地衡量出来。

(3)产能不平衡及流程不顺方面。

1)制造过程中由于各功能制造单位、制程产能不平衡,不可避免地造成加工能力低的制程前在制品(WIP)堆积,同时给后工站的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图1是T公司制造的一个产能平衡图,T公司制造有冲压、清洗、打磨、焊接、组装共五个制程,有一个产品要顺次经过这五个制程,那么这个产能如何计算呢?要看瓶颈制程的加工能力。

在冲压—清洗—打磨—挥接—组装这五个制程中,清洗的加工能力高于冲压,所以清洗处不会造成积压,但下面的打磨制程加工能力明显低于前制程清洗,同时打磨制程是五个制程当中加工能力最低的,如果整个制程的生产计划不是以最弱的打磨为基准线,那么堆积就会在打磨之前出现,这就是制造过多,是浪费。

在这五个制程中,换型(膜具)最复杂的当属冲压。如果顾及到冲压稼动率高、制程能力弱不愿换型,而将同一个料号相隔3天的两批次的生产指令合并到一次生产,那么对于后面的制程来说,也仅仅接到了一个批次的生产指令,另一批次的半成品对于它们是无意义的。这就是制造过早,是浪费。在Lean中,平衡产能,使得各制程、工站按照客户需求的节拍(T.T)而实现一个流线生产是实现及时生产的重要一步。2)由于规划不经济不理想,造成制程路程不流线化,无法实现产品流动,而存在迁回、曲折、往复、停滞现象,使得生产不得已提前或有WIP,这也是造成制造过多过早的重要原因。如图2所示,A公司制程有射出、印刷、组装等,其制程分布如下:

本制程为:1楼的射出完成后,由于后面的印刷效率远远大于输出,所以射出后产品只能先入库,经过印刷后,要先在1楼暂存,等当班结束时再入3楼的仓库,后一个制程—组装需要时来3楼的仓库领取。这个流程中有入存2次,WIP I次,势必造成制造过早的浪费。

(4)其他。当设备比较昂贵时,管理及财务人员有倾向提高稼动率,生产过多的产品。下图是P公司的一个案例,其内部各制程分别是SMT-PTH—老化-FT—组装,其产能分布如下:

图2五个制程中,产能按照制程顺序逐渐增加,理论上是不会有制作过多的。但SMT,设备远远贵于其他制程设备价值,所以当PTH、组装等制程在每周5天每天18小时的时间稼动率水平上慢悠悠生产的时候,SMT很可能要安排尽量

满稼动,很可能是6.5天x 24小时,那么这样在PTH之前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制造过多过早的现象.

2.制造过早(多)浪费的消除方法。

(1)生产计划方面。

1)主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在这方面,应建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弹性生产系统,保证客户需求信息准确传递。

2)在没有实施精益生产,还在用MRP推式生产的企业里,企划部门要负贵任地对生产计划的排配、进度控制负责,不能因为制造能力弱就只排大制程的主计划(MPS),而对于细部的日计划(DPS)放任自流,造成基层各车间、生产线的生产计划脱节.

(2)关于补偿内部制造能力弱的问题。

内部制造能力弱,品质差,废品率高,制造周期长等问题在生产计划方面的直接体现就是生产计划的不可预知,不知道究竟排多少生产量才可以应付客户交货.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是品质稳定化,保证制程内品质稳定,不制造不传递不接收不良品,只有实现了生产稳定高品质,生产的流线化才有可能实现,才有可能生产平准化以至于后补充生产,所以高品质是精益生产实施的基础。

(3)产能不平衡及流程不顺方面。

1)对于产能不平衡的情况,最终要平衡各制程的产能。

仍以T公司为例(见图1),应首先列出客户需求基准线,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产能调配,其中客户需求是每小时加工能力1800,冲压、清洗、组装产能已经超过客户需求,打磨及焊接产能达不到,为此有必要对前者进行降低,后者提升.经过评估后改动如图3所示。

组装制程的工站是相对柔性的,产能调配最容易,减少组装人员,对操作进行重组,将组装产能从2000降低到1800;对于打磨及焊接在提高单机效率的基础上增加人力及设备配置并将二者产能分别由800,1500提升到1800;对于第三类就是冲压及清洗,因为这两类设备是模块化的,无法像组装一样按可调比例降低产能(就是说,清洗或者1条线产能4500,或者没有生产线,产能为0),所以此二设备人力保持不变,这样经过产能平衡后,图1的产能被改善成了图3的产能。这样基本保证了各制程没有制造过多。对于清洗后产能高过打磨制程的问题,这就要求清洗生产在客户需求基准线基础上不过量生产,进行平准化生产排配或者宁可保持非满稼动。

2)对于流程不顺的情况,应该在最初的设施规划时,就要将流程流线化作为目标,即便因为制程所限无法完全地实现产品流动,也要尽量减少制程及产品的迂回、曲折、往复和停滞,以尽力减少制程内WIP,从而消除制造过多过早浪费.

如上例A公司案例中,可以将制程改善为如下分布(见图3)。

Layout变动,将Layout由设备式布置改为工艺式布置.

射出后暂存,当班产品入到3楼的仓库,由于印刷机非常便宜同时生产效率非常高,在这里将印刷与组装连线,组装需要时印刷才生产,不需要时印刷不生产,这样就减少了1次入库,减少了制造过早的浪费。

(4)当设备比较昂贵时,管理及财务人员确实有增加设备稼动的冲动。

比如SMT和组装比,因为后者设备价格远远小于前者,所以在对工厂进行绩效考核时,没有人会将组装线的稼动率作为考核指标,而几乎大多数企业都会将SMT线稼动率作为考核指标,稼动低时管理者会坐卧不宁,设法提升。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明了一点。高稼动是否会带来后面制程的半成品堆积,也就是本制程制造过多过早,如果是就应该坚决地停止机器,进而放弃对高价机器考核稼动率的绩效考核模式.从源头上讲,在产能规划时,在设备采购时,对于高价机器应以“少数量高稼动”的设计方案来采购,这样既能保证低的采购成本又能保证客户需求,只不过可能增量时的增产速度慢点罢了。

二、库存的浪费

1。定义:库存是生产过程中停滞物料的总称。库存可以按照种类、位置、库存成因、库存用途等分成若干类,但今天我们研究浪费,为简便起见,只把它分为原物料、在制品WIP、成品三大类。

库存确实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库存是:

①量产的必然产物。

福特式思维认为量产可以降低成本,这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现在是不适合的,但对于少数还在批量生产的行业来说,批量生产还是降低成本的方法。这些行业一般为市场需要品种少或者是行业价值链上游企业,如食品、纺织等行业在深加工、终端市场上产品的品种非常多,但在上游粗加工时的品种相对少许多。这些为数不多的行业中批量确实会带来低成本,但同时会带来库存。

②保证整产零销的局部经济性。

当设备快速换线困难(如重化工行业)时,会存在当面对整产零销局面时换线小批量生产的综合效益不及批量生产的局面,这时企业可能会选择整产零销,会产生一定库存。

③市场剧烈增加时的缓冲.

市场突然增加时,如果有一定库存,会缓解企业生产能力快速爬坡的压力,这是部分企业考虑安排库存的原因。这类情况在一些特殊行业表现非常突出。如空调只在夏季销售,月饼只在中秋节前一两个月销售,而圣诞树、礼品、部分POP电子产品会在圣诞节前热销,这都是行业特性决定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定的库存是必要的。但库存的存在确实带来非常大的损失,是恶物,丰田人认为“库存是必要的恶物”。

2.库存损失分类。

在精益生产及丰田生产方式里,库存是浪费,是不该被保有的,而我们认为库存造成的损失,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表面损失。

①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找寻、防护处理等浪费的动作.

②占用过多仓库场地及场地建设的浪费。

③保管费用。

(2)潜在损失.

①占用流动资金,降低资金周转率.

②需要额外承担资金利息。

③市场变动时有销售不出去的风险。

④在库物品劣化变质的风险。

(3)意识方面的损失.

掩盖问题,造成假象。当库存的水位高涨时,管理者就感受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失去了改善的机会.正因为这么多损失,所以精益生产才强调降低库存,以零库存为目标。

3。改善方法。

(1)转变观念。不要认为库存是想当然,不要认为大量库存才保险。也不要用现在的资产负债表来迷惑自己,要认识到库存是企业的负担和罪恶。

(2)系统改善。库存降低可以促进改善。通常通过降低库存来倒通企业内各环节进行改善,我们研究的各种方法工具都是或直接或间接为降低库存这个指标服务的。比如说用精益生产管理看板可以有效控制或大幅降低制造系统内库存,但之前要有5S、节拍生产、一个流、平准化作保证,而要想节拍生产就要先产线产能平衡改善。要想一个流,就要先Cell,而Cell之前要以多能工、设备小型化、标准化的作业及灵活的组织体系作保障。

实际上整个精益生产或者整个丰田生产方式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降低库存来体现问题而谋得改善以臻于完美。

所以降低库存是个系统工程,要从上面说的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改善,体质进行增强,当企业体质增强了,库存自然也会降低。下面是最常见的降低库存改善行动实施步骤:

①观念宣导,让大家认识到库存是罪恶的.

②降低库存目标KPI订定。主要是金额,但对于一些低阶层的执行人员来说,可能库存数量和占地面积比金额更加直观,那么对于他们用数量和仓库面积等都可以。在这时候,启动精益生产管理中的—-目视化管理是很重要的,将库存量、金额、库存周转率、利用率等指标的目标与现状情况用目视化方法明示出来,以利于提醒和监督.

③导入JIT,用一个流和后拉式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库存。

④记得库存管理中的“三不”.

1)不大批量生产。在排生产工令时,尽量排小批量生产,并且不要给现场太多自由生产的权利,比如周工令。

2)不大批量搬运。要加快物流速度,及时小批量搬运.

3)不大批量采购.

另外一种思路,面对林林总总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时,谈什么方法、工具都是低效益的,这时降低库存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强制降库存,等问题浮现出来后,再将问题一个个消灭,库存自然降低。

在上图中,水面代表库存水平,礁石代表问题点,当水面高时礁石在水底,也就是说库存高时,问题都被掩盖.只有当水面低时,礁石才会露出水面,也就是问题点才暴露,这就是库存对于暴露问题的重要意义.

三、不良修正的浪费

1。定义:生产过程中,因来料或制程不良造成的各种损失,需进行处置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不良品是工厂中不可容忍的重大浪费现象。我们客户需要的是合乎规范要求的产品,客户不会负担不良品,不仅仅是不良品这部分,随后可能引起的下游延伸制品不良、检查、返工、报废等损失都由企业自己承担。不良品率的高低是企业制程稳定性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企业体质好坏的直接体现.

2。不良修正的影响.

(1)产品报废。报废的产品不仅仅浪费了材料,它还包含了制程中付出的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以及管理、财务费用,这些产品价值本来可以计入营业额的,但现在报废了,成本还白白付出了,利润直接下降,对于企业的损失之大是让我们怎么尽力弥补都值得的。

(2)挑选、检查、维修带来的损失.产品不良了,在宣布报废之前,我们可能要处理、挑选、检查、维修,把部分不良品转成良品,这一过程中的全部付出都是浪费,因为客户不会为我们的上述作业负担一分钱,这其中包含我们的时间、人力、设备、场地、辅材等。

(3)信誉的影响.不良品出现会引起交货延迟,有时会产生去客户处换货,或者在客户处随线维修的情况。而如果客户用了我们的问题产品做成下游成品出了状况,那问题就更严重了,所有这些都会引起客户不便进而是抱怨,再进一步就是订单的减少、取消或流失。

(4)延伸的复合损失.出现不良品造成的复合损失是致命的,可能要产品召回,可能要面临赔偿诉讼,可能会引来公众的质疑抱怨,可能会引起主管部门的干预,比如停产、吊销执照、限制出口权等。

2007年发生的利达玩具厂老板张数鸿自杀事件,就是由于油漆供应商的20kg色粉含铅超标而最终造成年产值3亿元,在当地玩具界举足轻重的公司的破产。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三鹿奶粉事件,频见报道的汽车、笔记本召回事件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品质问题的残酷和重要性。

3.不良修正的产生原因.

(1)设计问题。这里的设计问题是指源头问题,包括产品外观、尺寸、功能、可靠性、可制造性、兼容性等产品设计内容;也包括加工路线、加工方式、检验手段、品质控制点等工艺设计内容;也包括来料选择,供应商控制,包装/存储/运输方式等制造系统方面的设计内容。

之所以要把上面的内容合并在一起,原因就是和生产过程中的执行力及稳定性相比较,上面这些源头问题影响着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的品质问题。

(2)制造系统体质问题。即制造阶段的管理影响产品质量--无谓的频繁换线带来生产不稳定,人员稳定度低,作业员熟练度不高,标准作业欠缺,人员技能欠缺等。

(3)生产过程执行力及临时性问题。如操作不标准,执行的检验手段有限,货商质量控制不力,来料检验遗漏,对于发生的不良处理不当,原因追查不彻底,选用了非规定的设备及工艺路线等。

4。不良修正浪费的改善方法。

(1)设计方面.从源头上做到无缺陷,可制造性强,这是我们的目标.但实际上往往达不到,现在的开发设计是个系统工程,会涉及开发部门、工程部门、供应链、品质为主的几乎所有企业内部门。市场是客户左右的,设计方案是客户或者开发部门决定的,能够达到关键设计要求是需要参与的所有部门的努力,而进度不可能整齐划一,在有瑕疵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很可能客户就要求量产了,这时候只能带着缺陷生产,而这会带来无穷后患。这些问题可能包括:

①可能一个产品300个尺寸,实际上只有150个不错,而客户认为其中巧15个是关键的,认可了,所以生产了,但某一天另外的120个尺寸中的一个被发现了问题,被重新认定增加为关键尺寸,所以客户退货.

②验证中的制程稳定性差,Cpk值只有0。9,没有达到规定的图5的标准,但客户急需产品,所以量产了,但随后的问题也来了。

③产品量产了,制程也稳定,但因为只考虑交货能力,所以设计时超过正常水平30%的人力、设备、场地及检验环节,后来降低成本改善时要去掉这30%的

人力、设备、场地,需要跟客户沟通,这沟通中需要验证内容太多,几乎等于重新开发一个新产品,得不偿失最后只能浪费着生产。

上面三个问题分别是设计时候的规格隐患、制程隐患、制程浪费,都是很典型的设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好的设计是消除不良修正浪费的首要保证。

(2)制造系统体质方面。

①标准化管理.

企业制造系统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标准化的内容应该包括技术层次的设备、模具、材料、环境、技术参数的标准化,应该包括基础执行层面的5S推动、人员培训、标准化动作、物流规范、模具保养规范等人、机、物料、工艺文件、环境维持、测量系统等方面的标准化,应该包括管制执行层面的计划控制、制造流程、品质管控、产品开发过程的标准化,也应该包括组织系统方面的组织切分、在各制造模块中的部门职责、KPI管理、绩效评定等方面的标准化.在标准化的状态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公开的、互通的、执行面可替换的、稳定的.在这里,当一个产品停产一年后再恢复生产时,不必在人、机、料、技术参数、文件、环境等参数方面调试很久才可以正常运转,而是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

管理标准化是制造系统体质优良的一个基本要求。

②TQM活动及品质系统的良性运行.

为了减少不良修正浪费,开展全员性的TQM活动是有必要的。在实施TQM 的企业里,每人都参与品质改善,对品质的关注是全过程的,是源头性的,同时对品质的理解是全方面的,不仅仅是品质报废类的狭义理解。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品质的TQM推动同时,逻辑性强、强制性强的品质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从

客户需求定义、检验标准制定、供应商认证、来料检验、制程品保、品质工程保证、出货检验、问题解决及反馈机制等都应该纳入系统范围强制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的产生,从而减少不良修正浪费的水平。

③TPM。

为了减少不良浪费,设备的良好保养是必须的,应该保证设备100%的可动率,不会出现设备原因出现的报废.

(3)生产过程执行力及临时性问题.

要想保证品质,减少不良修正浪费,在强化企业体质,健全系统,明确责任人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执行力度和问题解决速度。没有执行力上面的一切都是空谈.

四、加工过剩的浪费

1.定义:加工过剩的浪费也叫过分加工的浪费,是指在品质、规格及加工过程上的投入主动超过客户需求从而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的情况.加工过剩浪费分四种情况:过分精确品质带来的浪费(过剩品质)、过分加工带来的浪费(过剩加工)、过分检验带来的浪费(过剩检验)、冗余设计带来的浪费(过剩设计)。

加工过剩四种情况的解释:

(1)过剩品质

即超过客户需求的甚至超过规格的过分精确的品质要求带来的浪费。

比如一个产品的尺寸公差按照客户需求是±0.05mm,但企业内部出于种种原因(一般原因为部门隔阂,过分自保)自己定义为,±0。03mm,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加工设备由普通射出机变成电动射出机,设备成本及折旧摊销提高到原来的2。5倍。

一个产品的外观面杂质客户要求是3 x0.15mm,而企业自行规定是Zx0。08mm,这项变动的结果可能是加工线要搬入无尘室,需要多余花费几百万元。

除此之外,类似的举措带来的后果还有需要多余的加工时间、需要多余的加工人力、需要多余的模具治具,以及多余的水电气场地投入.同时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本来合格但因高标准报废的产品。

产生过剩品质的原因有:

①部门隔阂,增加安全系数的自保行为。

市场及工程开发人员在开发阶段负责沟通客户,接受客户标准并转化为内部标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时候它们有加严内部标准以规避自己部门责任风险的倾向,而制造部门不知内情,只能盲目遵循开发工程部门制定的标准。

②企业为了增加安全系数的自保行为。或者为了与竞争对手拼客户,或者想讨好客户,盲目地提出“想客户之所想"、“比客户需求还要高"等口号,结果增加了自己的成本。

③企业制程能力弱,加工中品质波动大,为了减少波动带来的客户投诉,在源头提高品质标准以抵销制造成本波动带来的风险。

④企业本身加工能力强,资源配置高,标准本来就高,并且降低不下来。

就好比在东北林区用优等原木烧火做饭,而我们买的高档家具都不是原木材料的道理一样,许多企业是本身标准高了。比如20世纪如年代很多军工厂转民品生产时,这些平时习惯拿军用高速合金钢下脚料DIY做锤子梯子的人们突然发现民品的加工要求比军品低很多。比如一个加工齿轮、连接器的射出厂突然接了批订单要生产电熨斗甚至洗脸盆,那两者间巨大的品质要求差异是那个系统暂时无法适应的,包括制造、品检等各部门。

(2)过剩加工

即多余的加工,是为了达到最终的产品规格而进行的加工中存在的超过最经济加工的浪费.

比如一个模具加工要经历下料—粗铣—精铣—热处理—研磨-EDM—装配—检测,在下料时候的毛坯要比精铣时候尺寸大,但可以大3mm,也可以大15mm,然而后者浪费的材料远远大于前者,这部分就是浪费,加工的浪费。

再比如电路板在SMT后进入PTH段后,需要在插组件位置喷助焊剂,过波峰焊时候喷头喷助焊剂.作业中可以对着整个载具面喷洒,也可以只在有效面积喷洒.而后者可以节约至少60%的助焊剂。如果用前一种方法喷洒那无疑就造成了助焊剂的大量浪费,这就是加工的浪费.

加工浪费直接浪费材料,间接会浪费设备、人力、时间、辅材等,从而提升产品成本。

(3)过剩检验

即在企业内部自行添加的客户不付费的检验造成的浪费。造成过剩检验的原因一般是企业自身制造系统稳定度低,企业对自己制造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把握,而又要满足客户需求所以只能靠增加检验。这实际是补偿企业自身系统稳定度差的表现。比如,管理者不清楚现行检验方法是否能保证出货品质,而面临上述情况时企业又不能成功导如精益生产,也不能成功导入自动化以及TQM时,企业会选择临时性的最笨也是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多检验,从而产生过剩检验。这其中包括局部的全检和制程内增加检验工序两种。

比如图1。14中A公司制程是射出—烤漆-印刷—预组装.如果制程能力强,Cpk值为1.3,那么在制程中间的3个点是不必要全检的(详见下图)。但如

果制程能力弱,cpk值为0。5,甚至超规,同时没有精益生产的观念,也没有丁业工程的观念,或者同时四个部门间没有很强的组织统筹而是各自绩效管理考核的话,那么大的制程不可避免地滑向实际制程流程图的模式--各自为战,加严来料检查甚至全检,这势必会带来检查的浪费。

这种情况下应该从源头上找原因,才能提升整体制造水平。

(4)过剩设计

也叫冗余设计,是指在产品、技术规格、组织等方面的设计上给予充分的安全系数.

比如人事组织上,招募更多的人以应付突然离职.

比如一场足球赛前,很多时候会准备三名守门员以防不测。

比如军用飞机设计上为了保证起落架安全落下,会设计三套放下机构,液压系统首先启动,如果失效则启动电动系统,如果还失效则还有靠后备降落伞拉动为动力的半手动放下模式。这些都类似冗余设计。

举个工厂里面的例子:一个机器外壳分两部分,原先设计时这两部分是螺丝连接,后来改成插接连接方式.但为了防止在外壳受严重外力变形时候插接连接脱开,还是采用了插接连接+螺丝连接,这也是冗余设计。

比如本来可以用通用件或标准件,但却设计成非标的,无谓提升了成本。

比如一个螺栓固定两个零件,就强度而言,3圈就够了,但螺栓一定设计成10圈,徒然增加了劳动强度而无价值。

有时候过剩设计是必要的,可以提升安全系数,但无谓的提升安全系数则会产生加工过剩,提升制造成本,这在新产品开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2.加工过剩浪费的消除方法

(1)对于过剩品质

①对于部门自保的情况.

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客户需求,打破部门间的隔阂。消除增加安全系数的自保行为,特别是不能让工程及开发部门故意加严内部标准以规避自己部门的责任.

②对企业自己增加安全系数竞争市场的行为。

企业需要正确地进行市场定位,正确地理解客户需求,不要为了与竞争对手拼客户,或者想讨好客户,盲目地提出高于客户需求的标准,增加自己的成本。

③对于企业制程能力弱的问题。

企业需要增强制程能力和稳定性,可以用导入TQM或者六西格玛的办法,从而减少加工中的品质波动。

④对于企业本身加工能力强的问题。

本问题应该一分为二看待,高精度企业加工低精度产品实际会降低企业的品质习惯,所以对于这类客户订单,或者不接,或者在企业内单独开辟一个部门(单

精益生产现场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现场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最小化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在精益生产中,有八大浪费被广泛认可 为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浪费。这些浪费分别是:过多生产、等待、运输、加工过程中的浪费、库存、运动、不合格产品和不合理人力分配。下面将详细解释每种浪费,并提供如何减少这些浪费的方法。 1. 过多生产:过多生产指的是在没有确切需求的情况下,生产了超过标准的产品数量。这会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占用生产线和仓储空间,并增加了产品报废的风险。为了减少过多生产的浪费,可以通过及时的市场调研和预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生产过多的产品。 2. 等待:等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的停工和等待的时间。例如,等待原材料到达、等待机器维修或调试等。等待不仅浪费了生产线的时间和资源,还导致了生产周期的延长。为了减少等待的浪费,可以通过更好的供应链管理,提前准备好原材料和零部件,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生产线平稳运转。 3. 运输:运输浪费是指在物料运输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移动和搬运造成的浪费。这不仅浪费了人力和时间,还增加了物料丢失和损坏的风险。为了减少运输浪费,应当优化物料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和不必要的搬运。同时,也可以考虑在生产现场设置物料存放区域,方便员工取料,减少搬运和移动。

4. 加工过程中的浪费:加工过程中的浪费包括很多方面,例如,不必要的额外加工、过度加工、加工错误等。这些都会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同时也会造成不合格品和废品。为了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浪费,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工艺和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水平,减少加工错误和废品产生。 5. 库存:库存浪费是指过多的产品、物料或半成品的库存。这不仅占用了生产线和仓储空间,还增加了物料报废和货物滞销的风险。为了减少库存浪费,应当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生产计划,避免生产过多的产品。另外,也可以采取Just-in-Time (JIT)生产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时生产和交付产品,减少 库存积压。 6. 运动:运动浪费是指生产过程中无意义的移动和动作。这包括工人不必要的移动、寻找工具或材料、重复的操作等。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增加了生产线的混乱程度和错误的发生率。为了减少运动浪费,可以进行作业分析,重新设计工作站和工作流程,以便减少工人的不必要移动和动作。 7. 不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次品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这不仅浪费了生产线的时间和资源,还可能造成客户投诉和品牌声誉受损。为了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浪费,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8. 不合理人力分配:不合理人力分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分配不合理,导致某些岗位过多拥挤,而其他岗位人手不足。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 生产系统。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高效地利用每一项资源,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生产质量和降低成本。而在精益生产中,有八大浪费被认为是必须要消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内容。 1. 过度生产浪费 过度生产指的是比客户实际需求更多地生产,这会导致 一些产品无法售出,这样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在精益生产中,应该尽量根据市场需求量来规划生产计划,避免过度生产浪费。 2. 提前制造浪费 这种浪费指的是在需要之前提前生产产品,这也会导致 一定量的存货加入到系统中,从而消耗大量时间和空间。解决这种浪费的方法是尽量在需求出现后立即进行生产。 3. 不必要的运输浪费 这种浪费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重复搬运或移动货品。如 果在生产过程中一次转运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那么就不应该将货物进行多次移动或运输。 4. 不必要的库存浪费 这种浪费指的是存储、管理、维护和更新过多的库存。 这样会浪费大量的空间和时间,并可能导致货物损失或过时。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库存计划,精确确定所需库存量。 5. 处理浪费

这种浪费指的是由于质量问题、制造错误、材料瑕疵等 原因出现的不良品,这些不良品将需要额外的处理和做法才能变成合格品,从而浪费时间和金钱。 6. 不必要的动作浪费 这种浪费指的是无需进行的操作或动作,或者反复检查 和修整,这会使生产时间更长。在精益生产中,必须精心规划工作流程,防止不必要的操作和动作。 7. 等待浪费 这种浪费指的是由于安排不当、信号异常或者其他不可 预见的原因,导致某些工作必须拖延。在精益生产中,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严格按计划完成,避免在等待中浪费时间和资源。 8. 未充分利用员工浪费 这种浪费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员工的能力、创造力和产生的价值。为了比较好地利用员工,工作的安排和分配必须依据员工的特长和能力。在更广义的意义上,未使用员工作为生产改善的驱动力,也可以看作一种浪费。 通过了解、检查和减少这些浪费,可以提高生产质量、 提高生产总量、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并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优势。 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是企业不断发展、纵横业界 的重要前提,而消除浪费则是精益生产体系中的一项关键特征。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中,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并处理浪费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生产率和创意的先锋。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总结汇报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总结汇报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通常被称为“精益生产”的八大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挥霍和无效的活动。这些浪费包括:等待时间、运输浪费、过度加工、库存浪费、运动浪费、瑕疵品、过度生产和无用的人才。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这些八大浪费,并探讨如何消除它们以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等待时间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浪费之一。等待时间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周期,因此需要尽量避免。可以通过流程再设计、加快工序和材料配送等方法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运输浪费是指在产品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所产生的浪费。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是运输环节中存在着不必要的环节,例如频繁搬运、多次装卸等。为了减少这种浪费,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合理规划运输计划、减少货物搬运次数等方法来提高运输效率。 第三,过度加工是指对产品进行了不必要的工序或者过度精加工,这会导致生产时间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过度加工,可以通过精细化生产计划、设立合理的工序标准等方法来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库存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产品和半成品等的过度积压。库存浪费会增加库存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并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为了减少库存浪费,可以通过进行准确

的库存管理、精确预测客户需求、与供应商加强合作等方法来优化库存。 第五,运动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动作和运动所产生的浪费。简化生产操作、优化工作布局、提高工作效率等方法可以帮助减少运动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第六,瑕疵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和不合格品,这会增加生产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为了减少瑕疵品,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加强生产线检测和培训员工等方法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第七,过度生产是指生产超过实际需求的产品,这会导致额外的成本和资源的浪费。通过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制定适当的库存控制措施等方法可以避免过度生产,降低资源浪费。 最后,无用的人才指的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员工,这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和资源的浪费。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员工参与持续改进等方法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精益生产的八大浪费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浪费。通过消除这些浪费,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持续改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管理者需要思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质量管理、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能源浪费和解决方法(详细版)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能源浪费和解决方法 (详细版)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其中,能源浪费是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是八大能源浪费及其解决方法: 一、运输浪费 车间内物料或成品的运输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为了减少这种浪费,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 布局优化:使车间内不同工作站之间的距离最小化。 - 流程改善:对物料或成品的流向进行改进,尽量减少运输距离。 - 自动化:采用输送带等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输。 二、库存浪费

制造过程中过多的库存会浪费大量能源和资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 - 精准计划:用数据和软件来精确计算出需要的物料数量,实现库存最小化。 - 拉动生产:采用“按需生产”的方法来减少库存,并实现更高效的生产。 - 平衡流程:通过在生产线上建立维修计划等来保持生产线平衡,避免过多的库存和等待时间。 三、过剩生产 生产过多的产品是一种浪费,会浪费大量能源和成本。为了避免过剩生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按需生产:根据订单量和需求量来计算出所需生产的数量。 - 应用JIT:采用“及时制造”的策略,根据客户需求及时生产,减少过剩产量。 - 优化产能:通过优化产能来保持和客户需求的平衡,不过多生产。

四、等待浪费 生产线上等待是一种浪费,会浪费大量能源和时间,人员的效率也会降低。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流程改进:通过优化生产线的流程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 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来减少等待时间。 - 增加工作人员:通过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来减少等待时间。 五、过度加工 生产过程中过度加工不仅会浪费时间和能源,还会增加生产成本。为了避免过度加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精确测量:通过精确的测量来避免过度加工。 - 在制品检查:对在制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生产质量,避免过度加工。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高效利用资源为中心的生产管理理念,旨在最 大程度地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在精益生产中,有八大浪费被认 为是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从这八大浪费展开讨论,并探 讨如何解决它们。 首先,第一大浪费是过度生产。过度生产指的是生产过多的产品,而没有及时销售出去。这会导致产品积压,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为了避免过度生产,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精确的生产计划,实 时调整生产量。 第二大浪费是库存积压。库存积压指的是过多的产品存放在仓库中。库存积压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并且增加了产品损坏和过期的风险。解决库存积压问题的关键是管理物料和库存的流动性,确保供需平衡。 第三大浪费是运输等待。运输等待是指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浪费 的时间。运输等待增加了产品的交付时间,降低了客户满意度。为了 降低运输等待的时间,企业需要优化物流规划,提高运输效率。 第四大浪费是加工等待。加工等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 原因导致的生产线停滞。加工等待增加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减少加工等待的时间,企业需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线的稳 定性。 第五大浪费是生产瑕疵。生产瑕疵指的是生产中出现的缺陷或错误。生产瑕疵会导致产品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为了减少生 产瑕疵,企业需要实施质量管理措施,包括质量检查和员工培训。 第六大浪费是过度加工。过度加工指的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被过 度处理或加工,而没有带来附加值。过度加工会浪费资源和时间。为 了避免过度加工,企业需要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仅经过必要的加 工过程。 第七大浪费是员工低效。员工低效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 低效率。员工低效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为了提高员工效

精益生产和工厂常见的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和工厂常见的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和生产理念,其目标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浪费现象,这些浪费对工厂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严重影响。本文将介绍八大常见浪费,并提供相应的改善措施。 1. 过产量:过产量是指生产超过了需求,导致产品积压和库存增加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会引发其他浪费,如缺料和过程中断。解决该浪费的关键在于改善生产计划和调整产能,在确保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减少过度生产。 2. 库存:过多的库存会占据资源,增加储存和管理成本,并且存在过期和损坏的风险。通过优化供应链、实施“Just-in-Time”生产和采购管理,可以减少库存,实现及时交付。 3. 运输:不必要的物料、产品和零部件的移动和运输会消耗时间、能源和资源,并增加风险。采取工作站的合理布局、材料配送的优化以及内部运输的精简等措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提高生产效率。 4. 过度加工:过度加工是指超过产品质量要求的制造工序和操作。这会导致不必要的工序、材料消耗和能源浪费。通过优化制程、标准化工艺和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过度加工。 5. 等待:等待包括员工和设备因为缺乏材料、问题解决或其他原因而处于闲置状态。这会导致生产周期延长、浪费资源和影响员工动力。通过改进生产计划、提高设备维护和加强人员培

训,可以缩短等待时间。 6. 不良品:不良品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因为质量问题而被废弃或需要返工的产品。不良品不仅浪费了原材料和劳动力,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质量风险。通过提供员工培训、改进工艺控制和强化质量管理可以减少不良品数量。 7. 运动:运动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没有价值的移动和动作。这会导致体力和精力的浪费,影响效率和工作满意度。通过优化工作站布局、提供足够工具和培训以及简化工艺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动。 8. 不正确的生产计划:不正确的生产计划会导致过量或不足的生产,增加库存、运输和等待时间。通过改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 总结起来,精益生产的目标是减少八大常见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优化生产计划、管理库存、减少运输、精简加工工序、缩短等待时间、控制不良品、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和改善生产计划,可以实现精益生产并降低浪费。这将有效提高工厂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接上文,以下是进一步讨论精益生产和工厂常见的八大浪费的相关内容。 9. 过度加工:工厂常常存在着因为追求过度精确度而进行过度加工的情况。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能源,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可以进行工艺研究,确定最佳加工精度,并制定相应的标准以避免进行不必要的过

消除八大浪费的方法

消除八大浪费的方法 八大浪费是指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浪费,包括物料 浪费、时间浪费、能源浪费和人力资源浪费等。这些浪费不仅会导致 成本的增加,还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消除八 大浪费成为了企业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介绍消 除八大浪费的方法。 消除第一大浪费:过产出 消除过产出的方法主要包括: 1.根据需求进行精准生产。通过合理的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确定产品的生产量,避免过量生产。 2.优化生产计划。根据订单的紧急程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 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生产过剩和积压库存。 3.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通过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维护保养,确 保设备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消除第二大浪费:等待

消除等待的方法主要包括: 1.优化生产流程。对生产流程进行细化和优化,减少操作环节和等待时间。 2.提高协同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工人、工序和工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利用。 3.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利用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消除第三大浪费:库存 消除库存的方法主要包括: 1.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供需平衡的供应链模式,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采购和储存物料,避免过多库存。 2.提高物料管理效率。通过自动化仓储设备和物料管理系统,实现物料的准时和准确供应,减少库存积压。 3.加强物料质量控制。从供应商选取和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升物料的质量,降低库存报废率。

消除第四大浪费:运输 消除运输的方法主要包括: 1.优化物流规划。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减少运输时间和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2.加强运输管理。通过合理分配运输资源和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空运和中转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3.采用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选择绿色运输方式,如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共享运输工具,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消除第五大浪费:过程性浪费 消除过程性浪费的方法主要包括: 1.建立精益生产系统。通过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优化生产流程和组织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和周期。 2.持续改进生产工艺。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精益生产及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及八大浪费 1. 简介 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它最初由日本汽车 制造商丰田引入,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精益生产的核心概念是消除浪费,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利用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在精益生产中,八大浪费是关键概念之一,它们被认为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瓶颈和效率障碍。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及其与八大浪费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精益原则来减少浪 费并提高生产效率。 2. 精益生产的原则 精益生产有几个核心原则,包括价值流分析、流程优化、持续改进和人员参与。以下将介绍这些原则的基本概念: 2.1. 价值流分析 价值流分析是精益生产中的重要概念,它旨在识别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 骤和活动,以及每个步骤和活动的价值。通过对价值流进行分析,生产商可以确定并消除不必要的步骤和活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2. 流程优化 流程优化是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之一。它包括通过减少非价值添加活动、提高 资源利用率和优化工艺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流程优化可以通过标准化工作流程、实施自动化和使用有效的设备来实现。 2.3.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之一,它强调不断寻求改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 过程。持续改进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分析、质量管理和员工培训来实现。 2.4. 人员参与 人员参与是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性。通过鼓励员工参与生产决策和问题解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八大浪费 八大浪费是精益生产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代表了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浪费和低效率。以下是八大浪费的详细介绍:

3.1. 运输浪费 运输浪费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运输活动。这可能包括将产品从一个 工作站传送到另一个工作站时的材料搬运和运输。运输浪费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布局,以最小化材料或产品的运输距离来减少。 3.2. 库存浪费 库存浪费是指过多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库存。过高的库存不仅占用了有限 的资源,还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和资金浪费。通过使用准时制造和库存控制技术,可以减少库存浪费并提高流程效率。 3.3. 过度生产浪费 过度生产浪费是指在没有订单或需求的情况下过度制造产品。这种浪费可能导 致库存积压和资金浪费。通过采用按需生产和精细调度的方法,可以减少过度生产浪费并提高生产效率。 3.4. 等待浪费 等待浪费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延迟或停顿而造成的时间浪费。等待时间可能是 由于设备故障、缺乏材料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实施合理的调度,可以减少等待浪费。 3.5. 过度加工浪费 过度加工浪费是指对产品进行超出需求或规格的处理。这种浪费可能会导致额 外的时间和资源消耗。通过确定并满足产品和客户需求的最小标准,可以减少过度加工浪费。 3.6. 在制品移动浪费 在制品移动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或在制品的错误位置而导致的浪费。这可能包括材料丢失或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寻找材料或在制品。通过优化工作站布局和使用可视化管理技术,可以减少在制品移动浪费。 3.7. 不良品浪费 不良品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或废品。这种浪费可能由于材料缺陷、操作错误或设备故障引起的。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和员工培训,可以减少不良品浪费并提高产品质量。

精益生产培训之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培训之八大浪费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消除浪费,实现生产流程的最佳化。在精益生产中,有八大浪费被认为是应该避免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1. 过度生产:生产过多超出需求,造成产品库存积压。这不仅会占用大量资金,还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过期。精益生产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计划,以避免过度生产。 2. 库存:过多的库存会占用仓储空间、增加物流成本,还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精益生产强调及时交付,减少库存过程中发生的浪费。 3. 运输: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频繁搬运和运输会增加时间和成本,并且容易导致物料损失或损坏。精益生产追求流程化和单元作业,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 4. 过程中的等待:等待时间会引起生产线停滞,降低生产效率。精益生产鼓励实施连续流水线作业,以减少等待时间。 5. 过度加工:过度加工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进行不必要的加工或处理,导致成本和时间浪费。精益生产倡导最小精度原则,避免不必要的加工。 6. 应急补救:由于计划不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精益生产

推崇错误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方法,避免应急补救。 7. 人员不当利用:未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和技能,或安排不当的工作任务,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精益生产强调员工参与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责任感。 8. 无用的动作:一些无效的动作或不必要的步骤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精益生产倡导精简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以减少无用的动作。 综上所述,精益生产中的八大浪费是企业应该避免的,通过消除这些浪费,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进行精益生产培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精益生产是一种以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消除浪费,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价值流的流畅性,即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的质量和价值。 精益生产强调的是“价值”和“浪费”的概念。在生产活动中,价 值是指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愿意为之付费的活动,而浪费则是指无法增加价值的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生产,我们需要了解并避免以下八大浪费。 1. 过度生产:过度生产是指生产超过市场需求或客户要求的产品数量。这会导致库存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仓储和物流成本,并增加产品变质或过期的风险。精益生产倡导按需生产,避免过度生产。

常见八大浪费和消除方法

常见八大浪费和消除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各种浪费现象,这些浪费不仅 消耗了资源和时间,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下是常见的八大浪 费和相应的消除方法。 1.非必要生产浪费:这种浪费包括过度生产、生产次品或废品、生产 多余工作和指令等。消除该浪费的方法是实施精益生产原则,分析生产过 程中的不必要步骤和环节,优化生产流程,并监控和控制生产指令的发布。 2.库存浪费:库存浪费指储存成品、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费用。库存浪 费的消除方法包括实施小批次生产,提高生产柔性和响应能力,通过供应 链管理减少库存,并将库存量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运输浪费:运输浪费包括物料在生产、仓库和供应链中的多次搬运。减少运输浪费的方法包括优化生产布局,减少生产线上的传送带长度,提 高运输设备的效率,以及优化仓储管理和运输路线规划。 4.过度加工浪费:过度加工浪费指超过产品规格或顾客需求的加工。 减少过度加工浪费的方法包括明确产品规格和顾客需求,设立合理的加工 标准,避免不必要的加工步骤和环节,以及提高员工技能和意识。 5.等待浪费:等待浪费指产品或工作在生产或供应链中等待的时间延误。减少等待浪费的方法包括优化生产调度和物流流程,减少生产环节的 停机时间和设备故障,以及提高生产和供应链的反应能力。 6.移动浪费:移动浪费指不必要的物料和人员移动。减少移动浪费的 方法包括优化工作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移动距离,提高物料存放和工具的 易取性,以及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7.不必要的工艺浪费:不必要的工艺浪费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步骤和工艺。消除不必要的工艺浪费的方法包括分析生产环节,识别和优化不必要的工艺和步骤,以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冗余操作。 8.缺陷浪费:缺陷浪费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和返工造成的资源和时间浪费。减少缺陷浪费的方法包括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以及设立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流程。 总结起来,消除浪费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改善供应链管理、提高员工技能和意识、加强质量控制等。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车间八大浪费及解决方法

车间八大浪费及解决方法 车间八大浪费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包括过度生产、等待、运输、库存、不良品、过度加工、不必要的运动和设计不良。这些浪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降低,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来减少或消除这些浪费。 首先是过度生产。过度生产是指生产超出需求的产品或数量,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过度生产。同时,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避免过度生产。 其次是等待。等待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停工等待时间,造成了生产效率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避免因为某一环节的停工而造成整个生产线的等待。通过合理的排程和协调,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是运输。运输指的是物料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环节,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优化物料和产品的运输路径,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同时,可以采用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设备,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第四是库存。库存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产品的储备量,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占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通过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及时的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水平,提

高库存周转率,减少资金和资源的占用。 第五是不良品。不良品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或废品,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减少次品和废品的产生。同时,可以加强产品检验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品,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 第六是过度加工。过度加工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过多的加工和处理,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工艺和工序,减少不必要的加工环节,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可以进行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七是不必要的运动。不必要的运动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工人的不必要的移动和操作,造成了时间和能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进行工作岗位的布局和优化,减少工人的不必要的移动和操作。同时,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运动。 最后是设计不良。设计不良指的是产品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加强产品设计和研发,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和可制造性,避免设计上的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可以与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的优化。

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

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 一、时间浪费 时间浪费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社交媒体上的无谓浏览、排队等待以及没有计划的工作等。要解决时间浪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明确的计划:制定每日、每周或每月的计划,设定清晰的目标 和时间安排,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2.管理社交媒体使用:限制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并且合理选择使 用的时间段,避免沉迷其中。 3.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避免重复劳动或低效率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二、能源浪费 能源浪费是指人们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浪费,例如电力浪费、 汽车尾气等。要解决能源浪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能源管理: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制度,优化能源供应体系,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2.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 少能源浪费。 3.提倡节约能源生活方式:鼓励人们采取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例如 降低室内温度、科学使用家电等,减少能源浪费。 三、粮食浪费

粮食浪费主要包括粮食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环节中的浪费。要解决粮食浪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推行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业技术 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完善粮食储存和运输设施:加强粮食储存设施建设,完善冷链运输 系统,减少粮食损失。 3.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人们对粮食珍惜 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四、水资源浪费 水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水的滥用、污染等方面。要解决水资源 浪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推行节水措施:鼓励人们采取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例如减少浴缸 用水量、修复漏水等。 2.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控和 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提倡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人们对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的 认识,减少水污染和浪费。 五、资金浪费 资金浪费主要指的是在投资、购物等方面的不理性使用和浪费。要解 决资金浪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理性消费: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避免盲目消费和奢侈浪费。

精益生产之现场八大浪费培训

精益生产之现场八大浪费培训 精益生产是一种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方法。在精益生产中,有八大浪费需要被消除,包括无价值的等待、库存过多、过度加工、不必要的运输、不必要的运动、物料浪费、工序不配套以及不必要的修正。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公司进行了一次现场培训,重点讲解了这八大浪费。 首先,无价值的等待是企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生产速度下降,权衡生产成本增加。员工需要明白,等待是一种浪费,需要寻找方法来减少等待时间或者利用等待时间进行其他有价值的工作。 其次,库存过多是企业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和场地,同时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员工应该学会通过精确的生产计划以及及时的调度,控制库存的数量。 过度加工也是一种常见的浪费,它指的是超过要求的加工过程,这不仅增加了加工时间和成本,还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员工应注意合理分析产品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工序和加工操作。 不必要的运输是指物料或者产品在生产流程中进行多次不必要的搬运。这种浪费不仅浪费了时间和劳动力,还容易造成物料的破损和丢失。员工需要学会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物料搬运计划,减少不必要的运输。 不必要的运动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的不必要的动作,这

会浪费时间和能量。员工应该认真分析工作过程,找出可以简化和优化的操作流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 物料浪费是指材料的浪费,它可能包括废料、瑕疵品等。员工需要学会正确使用原材料,避免产生过多的废料,同时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瑕疵品,从根源上减少物料浪费。 工序不配套是指生产工序之间的不协调,这会导致生产线停滞,产生等待和浪费。员工应该学会通过精细的生产计划和适当的调度,保证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 最后,不必要的修正是指由于错误或者疏忽而导致的产品修正或者返工。员工需要认识到修正或者返工是一种浪费,应该从源头上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工作品质。 通过这次现场培训,员工对于精益生产中的八大浪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概念。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运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精益生产是一种追求最佳运作效果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精益生产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方法。而在精益生产中,八大浪费被认为是需要被消除的。 首先,无价值的等待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未准备好、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导致的等待时间。这种等待既浪费了员工的劳动时间,也使得生产节奏变得缓慢,从而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在进行无价值等待的分析时,需要全面查明

精益生产与八大浪费

大纲: 一、制造过早多的浪费二、库存的浪费 三、不良修正的浪费四、加工过剩的浪费 五、搬运的浪费六、动作的浪费 七、等待的浪费八、管理的浪费八大浪费简要版请点击 八大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丰田人认为要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企业才能保持良性运转;竞争力才会提升..在丰田改善是探入人心的;有个说法就是跟他们谈话5分钟没有听到他们讲3次改善就不算丰田人..改善的对象是浪费;认识浪费是改善的第一步;企业现场林林总总;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浪费;不是一般人可以一目了然的..丰田人在长期作业和改善过程中对于浪费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共七种;被称为七种浪费..它们分别是制造过早多的浪费、库存的浪费、不良修正的浪费、加工过剩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动作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共七种..后来人们又加了一种浪费-管理的浪费;合称八种浪费..下面我们从实用性角度剖析这八种浪费.. 一、制造过早多的浪费 定义:所谓制造过早多就是前制程制造太早/过多;大于客户或后制程当期的最小需要量.. 制造过早多浪费是八大浪费中的首恶;在精益生产中则被视为最大的浪费.. 福特式思维告诉大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量越多;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企业越赚钱;所以企业自然有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初始动力..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是如此;那么企业内各部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制程较短;关联性较低的企业中;普遍实施计件工资;那么从最基础的员工开始就有多做、早做;甚至偷做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告知企业里所有人早多做是罪恶当然得不到掌声回应..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制造过早多的浪费.. 制造过早多浪费的后果主要有三大类.. 1.直接财务问题..表现为库存、在制品增加;资金回转率低;制造时间变长;占用资金及利息;会造成库存空间的浪费;在现金流量表上很明显.. 2.产生次生问题..会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先进先出的工作产生困难;产品积压造成不良发生;物流阻塞制程时间变长;现场工作空间变小;有滞留在库的风险;有不良品的风险..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详细版)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详细版)

精益生产管理八大浪费与解决方法 八大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丰田人认为要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企业才能保持良性运转,竞争力才会提升。在丰田改善是探入人心的,有个说法就是跟他们谈话5分钟没有听到他们讲3次改善就不算丰田人。改善的对象是浪费,认识浪费是改善的第一步,企业现场林林总总,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浪费,不是一般人可以一目了然的。丰田人在长期作业和改善过程中对于浪费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共七种,被称为七种浪费。它们分别是制造过早(多)的浪费、库存的浪费、不良修正的浪费、加工过剩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动作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共七种。后来人们又加了一种浪费-管理的浪费,合称八种浪费。下面我们从实用性角度剖析这八种浪费。 一、精益生产管理中制造过早(多)的浪费 定义:所谓制造过早(多)就是前制程制造太早/过多,大于客户(或后制程)当期的最小需要量。 制造过早(多)浪费是八大浪费中的首恶,在精益生产中则被视为最大的浪费。福特式思维告诉大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量越多,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企业越赚钱,所以企业自然有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初始动力。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是如此,那么企业内各部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制程较短,关联性较低的企业中,普遍实施计件工资,那么从最基础的员工开始就有多做、早做,甚至偷做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告知企业里所有人早(多)做是罪恶当然得不到掌声回应。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制造过早(多)的浪费。

制造过早(多)浪费的后果主要有三大类。 1.直接财务问题。表现为库存、在制品增加,资金回转率低,制造时间变长,占用资金及利息,会造成库存空间的浪费,在现金流量表上很明显。 2.产生次生问题。会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先进先出的工作产生困难;产品积压造成不良发生,物流阻塞制程时间变长,现场工作空间变小,有滞留在库的风险,有不良品的风险。 3.掩盖问题。为什么“制造过早(多)浪费是八大浪费中的首恶,在精益生产中则被视为最大的浪费”?因为它带给人们一个安心的错觉,掩盖了各种问题,以及隐藏了由于等待所带来的浪费,没有改善的动力,失去了持续改善的时机。 1.制造过早(多)浪费的产生原因。 (1)生产计划方面。 1)信息准确度问题。信息不准,计划失当,信息传递不准确,导致生产计划作业进行盲目,最终导致制造过早(多)浪费的产生。 2)生产计划管控机制方面。让某些制程、生产线、工站甚至作业员有生产伸缩的充分空间和提高产出的利益驱动。比如有的不排班生产计划,也不排日生产计划,而是排周生产计划,一天内的生产排配权利下放到制程、生产线、工站甚至作业员,这时候如果有多余的产能、人力、设备稼动过剩,则很自然地就会提前安排生产,安排满稼动生产,从而造成制造过早(多)。特别是在某些企业中(如玩具),较有可能安排计件生产,多劳多得,那么过量过早生产的积极性就更大了。 除非在实施了拉动生产的精益生产管理企业里面,一般的企业还是用MRP在做推式生产。这时候生产计划的排配,生产进度的精确控制是企划部门最基础的功能,不能因为制造能力弱,各制程衔接性差就放松对生产计划实施进度的管控。 (2)内部制造能力弱的补偿问题。 制造过早(多)多数时候是出于补偿内部制造能力弱的考虑。制造能力弱,特别是制造中的品质差,换型时间长,在市场信息牛鞭效应的驱动下,为了弥补自身能力不足,而提前过量生产以满足客户需求。 如一个企业制造能力弱,多制程时的合计良品率在50%-70%之间分布,那么面对100K的P/O时,它就需要备143-200K的原料,为了安全起见,这时候一

八大浪费与改善方法案例

八大浪费与改善方法案例 八大浪费是指在生产和业务流程中常见的浪费现象,也被称为“七种浪费”或“七大浪费”,包括过度生产、等待、运输、不合格品、过度加工、库存、运动和不必要的人才。下面我将从每个方面给出一个改善方法案例。 1. 过度生产,过度生产会导致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解决方法是采用精益生产原则,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生产,避免过度生产,实现“按需生产”。 2. 等待,员工或设备因等待而导致生产周期延长。改善方法包括优化生产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交接时间等,以减少等待时间。 3. 运输,不必要的物料运输会增加成本和时间浪费。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中间环节,采用“Just-In-Time”等方法来减少运输浪费。 4. 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会导致重复加工和资源浪费。改善方法包括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全员质量意识培训,优化生产工艺,减少

不合格品产生。 5. 过度加工,指超出产品要求的加工步骤,增加了成本和时间。改善方法是重新评估生产流程,简化加工步骤,精简生产工艺。 6. 库存,过多的库存会增加资金占用和风险。采用精益库存管理,通过精确预测和准确订单管理来降低库存水平,避免过多库存。 7. 运动,指员工不必要的移动或动作,增加了生产时间和疲劳。改善方法包括优化工作站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8. 不必要的人才,指员工的潜力未得到充分利用。改善方法包 括进行员工技能培训,激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通过以上改善方法案例,可以有效地减少八大浪费,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这些改善方法也体现了 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