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销售问题教案(PDF版)

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销售问题教案(PDF版)
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销售问题教案(PDF版)

6.4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销售问题)

预习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P155~P156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物质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其应用比比皆是.要将实际

问题转化为与一次函数有关的数学问题,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其次是建立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与列方程一样,不同的是

建立一次函数关系时要关注_______的取值范围.

2.利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设定实际问题中的变量.(2)建立一次函数表达式.(3)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保证

函数具有实际意义.(4)解答一次函数问题,如最大(小)值.(5)写出答案.

例1小明家今年种植的“红灯”樱桃喜获丰收,采摘上市20天全部销售完,小明对销售情况

进行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成图象,日销售量y(单位:千克)与上市时间x(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樱桃价格z(单位:元/千克)与上市时间x(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式如图2所示.

(1)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日销售量的最大值;

(2)求小明家樱桃的日销售量y与上市时间x的函数解析式;

(3)试比较第10天与第12天的销售金额哪天多?

例2一水果经销商购进了A,B两种水果各10箱,分配给他的甲、乙两个零售店(分别简

称甲店、乙店)

销售,预计每箱水果的盈利情况如下表:

A种水果/箱B种水果/箱

甲店11元17元

乙店9元13元

(1)如果甲、乙两店各配货10箱,其中A种水果两店各5箱,B种水果两店各5箱,请你计算出经销商能盈利多少元?

(2)在甲、乙两店各配货10箱(按整箱配送),且保证乙店盈利不小于100元的条件下,请你设计出使水果经销商盈利最大的配货方案,并求出最大盈利为多少?

例3小明到服装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装店经理让小明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服装店准备购进甲乙两种服装,甲种每件进价80元,售价120元;乙种每件进价60元,售价90元.计划购进两种服装共100件,其中甲种服装不少于65件.

(1)若购进这100件服装的费用不得超过7500,则甲种服装最多购进多少件?

(2)在(1)的条件下,该服装店在6月21日“父亲节”当天对甲种服装以每件优惠a(0<a<20)元的价格进行优惠促销活动,乙种服装价格不变,那么该服装店应如何调整进货方

案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练习:

1.某校校园超市老板到批发中心选购甲、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乙品牌的进货单价是甲品

牌进货单价的2倍,考虑各种因素,预计购进乙品牌文具盒的数量y(个)与甲品牌文具盒

的数量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购进的甲、乙品牌的文具盒中,甲有120个时,购进甲、乙品牌文具盒共需7200元.

(1)根据图象,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甲、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进货单价;

(3)若该超市每销售1个甲种品牌的文具盒可获利4元,每销售1个乙种品牌的文具盒可

获利9元,根据学生需求,超市老板决定,准备用不超过6300元购进甲、乙两种品牌的文

具盒,且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全部售出后获利不低于1795元,问该超市有几种进货方案?

哪种方案能使获利最大?最大获利为多少元?

2.为了实施教育均衡化,成都市决定采用市、区两级财政部门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为各级中

小学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针对各个学校添置多媒体所需费用的多少市财政部门实施分类补

贴措施如下表,其余费用由区财政部门补贴.

添置多媒体所需费用(万元)补贴百分比

不大于10万元部分80%

大于10万元不大于m万元部分50%

大于m万元部分20%

其中学校所在的区不同,m的取值也不相同,但市财政部门将m调控在20至40之间(20≤m≤40).试解决下列问题:

(1)若某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费用为18万元,求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应各自补贴多少;(2)若某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费用为x万元,市财政部门补贴y万元,试分类列出y关于x的函数式;

(3)若某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费用为30万元,市财政部门补贴y万元的取值范围为

12≤y≤24,试求m的取值范围.

6.4一次函数解决问题(1)教案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1) 主备:樊新玲审校:周娟日期:2013年12月7日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 2.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一次函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1.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合理地建立一次函数的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一、自主探究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名闻遐迩的玉龙雪山,位于云南丽江城北15km,由12座山峰组成,主峰海拔5596m.海拔4500m处一条黑白分明的雪线蜿蜒山头,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雪线平均每年约上升10m,假如按此速度推算,经过几年,玉龙雪山的雪线将由现在的4500m退至山顶而消失? 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表达式表示,那么就可用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合作 问题1 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已知该工厂正常运转的固定成本为每天12000元,生产该产品的原料成本为每件900元. (1)写出每天的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原料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如果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1200元,那么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该工厂才有赢利? 三、自主展示 在人才招聘会上,某公司承诺:应聘者被录用后第1年的月工资为2000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年的月工资比上一年的月工资增加 300元.

(完整版)复变函数知识点梳理解读

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这一章主要是解释复数和复变函数的相关概念,大部分内容与实变函数近似,不难理解。 一、复数及其表示法 介绍复数和几种新的表示方法,其实就是把表示形式变来变去,方便和其他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二、复数的运算 高中知识,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主要是用新的表示方法来解释了运算的几何意义。 三、复数形式的代数方程和平面几何图形 就是把实数替换成复数,因为复数的性质,所以平面图形的方程式二元的。 四、复数域的几何模型——复球面 将复平面上的点,一一映射到球面上,意义是扩充了复数域和复平面,就是多了一个无穷远点,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猜想应该是方便将微积分的思想用到复变函数上。 五、复变函数 不同于实变函数是一个或一组坐标对应一个坐标,复变函数是一组或多组坐标对应一组坐标,所以看起来好像是映射在另一个坐标系里。 六、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 与实变函数的极限、连续性相同。 第二章:解析函数

这一章主要介绍解析函数这个概念,将实变函数中导数、初等函数等概念移植到复变函数体系中。 一、解析函数的概念 介绍复变函数的导数,类似于实变二元函数的导数,求导法则与实变函数相同。 所谓的解析函数,就是函数处处可导换了个说法,而且只适用于复变函数。而复变函数可以解析的条件就是:μ对x与ν对y的偏微分相等且μ对y和ν对x的偏微分互为相反数,这就是柯西黎曼方程。二、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的关系 出现了新的概念:调和函数。就是对同一个未知数的二阶偏导数互为相反数的实变函数。而解析函数的实部函数和虚部函数都是调和函数。而满足柯西黎曼方程的两个调和函数可以组成一个解析函数,而这两个调和函数互为共轭调和函数。 三、初等函数 和实变函数中的初等函数形式一样,但是变量成为复数,所以有一些不同的性质。 第三章:复变函数的积分 这一章,主要是将实变函数的积分问题,在复变函数这个体系里进行了系统的转化,让复变函数有独立的积分体系。但是很多知识都和实变函数的知识是类似的。可以理解为实变函数积分问题的一个兄弟。 一、复积分的概念 复积分就是复变函数的积分,实质是两个实二型线积分。所以应该具有相应的实二型线积分的性质。复积分存在的充分条件是实部函数和虚部函数都连续。 二、柯西积分定理

最新最新中考二次函数动点问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 1.如图①,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顶点C D ,在第一象限.点P 从点A 出发,沿正方形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40E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相同速度运动.当点P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 (2)当点P 在AB 边上运动时,OPQ △的面积S (平方单位)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②所示),求P Q ,两点的运动速度. (3)求(2)中面积S (平方单位)与时间t (秒)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S 取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 (4)若点P Q ,保持(2)中的速度不变,则点P 沿着AB 边运动时,OPQ ∠的大小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沿着BC 边运动时,OPQ ∠的大小随着时间t 的增大而减小.当点P 沿着这两边运动时,使90OPQ =o ∠的点P 有 个. (抛物线()2 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 -- ??? ,.

[解] (1)作BF y ⊥轴于F . ()()01084A B Q ,,,, 86FB FA ∴==,. 10AB ∴=. (2)由图②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用了10秒. 又1010101AB =÷=Q ,. P Q ∴,两点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 (3)方法一:作PG y ⊥轴于G ,则PG BF ∥. GA AP FA AB ∴ =,即610 GA t =. 35GA t ∴=. 3 105OG t ∴=-. 4OQ t =+Q , ()113410225S OQ OG t t ? ?∴= ??=+- ?? ?.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运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相关的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二、示标导学:

三、反馈练习: 四、拓展练习 (2014年四川资阳,第22题9分)某商家计划从厂家采购空调和冰箱两种产品共20台,空调的采购单价y1(元/台)与采购数量x1(台)满足y1=﹣20x1+1500(0<x1≤20,x1为整数);冰箱的采购单价y2(元/台)与采购数量x2(台)满足y2=﹣10x2+1300(0<x2≤20,x2为整数)。 (1)经商家与厂家协商,采购空调的数量不少于冰箱数量的,且空调采购单价不低于 1200元,问该商家共有几种进货方案? (2)该商家分别以1760元/台和1700元/台的销售单价售出空调和冰箱,且全部售完。在(1)的条件下,问采购空调多少台时总利润最大?并求最大利润。 【作业布置】 1.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每件衬衫降低多少元时,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

2. 3.某商场销售某种品牌的纯牛奶,已知进价为每箱40元,生产厂家要求每箱售价在40元~70元之间。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销售,平均每天可销售90箱;价格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多销售3箱;价格每升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3箱。 (1)写出平均每天销售量y(箱)与每箱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注明范围); (2)求出商场平均每天销售这种年奶的利润W(元)与每箱牛奶的售价x(元)之间的二次函数表达式;(每箱利润=售价-进价) (3)求出(2)中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并求出当x=40,70时W的值,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的草图; (4)由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当牛奶售价为多少时,平均每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4.(2014?武汉)九(1)班数学兴趣小组经过市场调查,整理出某种商品在第x (1≤x≤90)天的售价与销量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时间x(天)1≤x<5050≤x≤90 售价(元/件)x+4090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教案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y =ax 2的关系式。 2. 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3.让学生体验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的应用,提高学生用数学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或三个点的坐标,分别求二次函数y =ax 2、y =ax 2+bx +c 的关系式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已知图象上三个点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如图,某建筑的屋顶设计成横截面为抛物线型(曲线AOB)的薄壳屋顶。它的拱高AB 为4m ,拱高CO 为0.8m 。施工前要先制造建筑模板,怎样画出模板的轮廓线呢? 分析:为了画出符合要求的模板,通常要先建立 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再写出函数关系式,然后根 据这个关系式进行计算,放样画图。 如图所示,以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以过 点O 的y 轴的垂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这 时,屋顶的横截面所成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 轴,开口向下,所以可设它的函数关系式为: y =ax 2 (a <0) (1) 因为y 轴垂直平分AB ,并交AB 于点C ,所以CB =AB 2 =2(cm),又CO =0.8m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0.8)。 因为点B 在抛物线上,将它的坐标代人(1),得 -0.8=a×22 所以a =-0.2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是y =-0.2x 2。 二、引申拓展 问题1:能不能以A 点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过点A 的x 轴的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让学生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以A 点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过点A 的x 轴的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也是可行的。 问题2,若以A 点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过点A 的x 轴的垂直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你能求出其函数关系式吗? 分析:按此方法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点坐标为(0,0),B 点坐标为(4,0),OC 所在直线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所以有AC =CB ,AC =2m ,O 点坐标为(2;0.8)。即把问题转化为:已知抛物线过(0,0)、(4,0);(2,0.8)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解:设所求的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 =ax 2+bx +c 。 因为OC 所在直线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所以有AC =CB ,AC =2m ,拱高OC =0.8m , 所以O 点坐标为(2,0.8),A 点坐标为(0,0),B 点坐标为(4,0)。

19.2.2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教案- 第4课时

第4课时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 1.根据问题及条件找出能反映出实际问题的函数;(重点) 2.能利用一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重点) 一、情境导入 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套餐每月话费为y1(元),B套餐每月话费为y2(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 (1)分别表示出y1与x,y2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月通话时间为多长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 (3)什么情况下A套餐更省钱?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 【类型一】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 广安某水果店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售价如表所示: 进价(元/千克)售价(元/千克) 甲种58 乙种913 (1)若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则这两种水果各购进多少千克? (2)若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应怎样安排进货才能使水果店在销售完这批水果时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元? 解析:(1)根据计划购进甲、乙两种新出产的水果共140千克,进而利用该水果店预计进货款为1000元,列出等式求出即可;(2)利用两种水果每千克的利润表示出总利润,再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得出最大值即可. 解:(1)设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则购进乙种水果(140-x)千克,根据题意可得5x+9(140-x)=1000,解得x=65,∴140-x=75(千克). 答:购进甲种水果65千克,乙种水果75千克; (2)由图表可得甲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3元,乙种水果每千克利润为4元.设总利润为W,由题意可得W=3x+4(140-x)=-x+560.∵该水果店决定乙种水果的进货量不超过甲种水果的进货量的3倍,∴140-x≤3x,解得x≥35.∵-1<0,∴W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解答方法技巧(含例解答案)

函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 ⑴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ax2+bx+c=0中a,b,c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 中a,b,c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 坐标.或已知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2+bx+c﹙a≠0﹚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总结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二、 抛物线上动点 5、(湖北十堰市)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CM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②.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 注意:第(2)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 坐标----①C 为顶点时.以C 为圆心CM 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M 为顶点时.以M 为圆心MC 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③P 为顶点时.线段MC 的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 第(3)问方法一.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大值(涉及二次函数最值); 方法二.先求与BC 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再求面积。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一次函数知识,灵活运用变量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有机地把各种数学模型通过函数统一起来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建立函数模型. 2.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做一件事情,有时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比较这些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作为行动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方案选择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书写起来比较麻烦,事实上这类问题用一次函数来解决会更好理解,书写起来也更加简捷,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如何运用一次函数选择最佳方案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例1一种节能灯的功率为10瓦(即0.01千瓦),售价为60元;一种白炽灯的功率为60瓦(即0.06千瓦),售价为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也相同(3000小时以上).如果电费价格为0.5元/(千瓦×时),消费者选用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 分析:1、指出问题中的常量、变量? 2、变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总结:要考虑如何节省费用,必须既考虑灯的 售价又考虑电费.不同灯的售价分别是不同的常数,而电费与照明时间成正比例,因此,总费用与灯的售价、功率这些常数有关,而且与照明时间有关,写出函数解析式是分析问题的关键. 解:设照明时间为x小时,则: y=60+0.01×0.5x; 节能灯的总费用为 1 y=60+0.005x 即: 1 y=3+0.06×0.5x 白炽灯的总费用为 2 y=3+0.03x 即: 2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解答方法技巧分析

函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 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ax 2+bx+c=0中a,b,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b,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与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本身就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 >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 抛物线上动点 5、(湖北十堰市)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与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就是否存在点P ,使△CM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②,若点E 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 、CE ,求四边形BOCE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 点的坐标.

注意:第(2)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坐标----①C为顶点时,以C为圆心CM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M为顶点时,以M为圆心MC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③P为顶点时,线段MC的垂直平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第(3)问方法一,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大值(涉及二次函数最值); 方法二,先求与BC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再求面积。 ①特殊四边形为背景; ②点动带线动得出动三角形; ③探究动三角形问题(相似、等腰三角形、面积函数关系式); ④求直线、抛物线解析式; ⑤探究存在性问题时,先画出图形,再根据图形性质探究答案。 二次函数的动态问题(动点)

九年级数学上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二课时教案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体验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体会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有关拱桥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问题 为满足市场需求,某超市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临前夕,购进一种品牌粽子,每盒进价是40元.超市规定每盒售价不得少于45元.根据以往销售经验发现;当售价定为每盒45元时,每天可以卖出700盒,每盒售价每提高1元,每天要少卖出20盒. (1)试求出每天的销售量y (盒)与每盒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每盒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天销售的利润P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为稳定物价,有关管理部门限定:这种粽子的每盒售价不得高于58元.如果超市想要每天获得不低于6000元的利润,那么超市每天至少销售粽子多少盒? 答案 解:(1)由题意,得()7002045201600y x x =--=-+. (2)P =()()()2 2402016002024006400020608000x x x x x --+=-+-=--+,∵x ≥45,a =-20<0,∴当x =60时,P 最大值=8000元,即当每盒售价定为60元时,每天销售的利润P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8000元. (3)由题意,得()2206080006000x --+=.解得150x =,270x =. ∵抛物线()220608000P x =--+的开口向下,∴当50≤x ≤70时,每天销售粽子的利润不低于6000元.又x ≤58,∴50≤x ≤58.∵在201600y x =-+中,20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58时,y 最小值=-20×58+1600=440,即超市每天至少销售粽子440盒. 二、探索新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教案

教案

教学步骤(2)若该商场获得利润为w元,试写出利润w与销售单价x 之间的关系式。 [解析]已知y=kx+b,将x、y两组值代入此式,组成方程组,求得k、b,最终得到一次函数关系式;而利润=(销售单价-成本)×销售量,可求得w与x之间的关系式。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函数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关键是构建数学模型 2、解决含有多个变量的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间的关 系,选取其中某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中的 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备用习题: (1)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0L,如果拖拉机每小时耗 油6L,求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L)与工作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工作2.5h后的剩余油量. (2)某电信公司推出甲、乙两种收费方式供手机用户选择:甲种 方式每月收月租费25元,每分钟通话费0.2;乙种方式不收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为0.45元,请你根据通话时间的多少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 五、拓展延伸 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在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在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暂时不解决问题,可让学生仔细阅读,分析题中的数据) 想一想:如果你是作为本次负责运输肥料的调度者,应该如何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调度方案,进行合理安排?问题设置: (1)影响总运费的变量有哪些? (2)由A、B城分别运往C、D乡的肥料量共有几个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2复变函数基本概念

§1.2 复数函数 授课要点:区域的概念,闭区域,复变函数的极限,连续的概念。 难点:极限概念及其与实变函数中相关概念的区别 1、 邻域:以0z 为圆心,以任意小ε半径作圆,则圆内所有点的集合称为0z 的邻域。 注意,这里说的是“圆内”,“圆边”上的不算。 内点、外点和边界点: 设有一个点集E ,若0z 及其领域均属于点集E ,则称0z 为E 的“内” ,若0z 及其邻域均不属于E ,则0z 为外点,若0z 的每个领域内,既有属于E 的点,也有不属于E 的点,则称0z 为E 的边界点,边界点的全体称为E 的边界线。 区域:(1)全由内点组成 (2)具有连通性,即点集中任意两点都可以用一条折线连起来,且折线上的点全都 属于该点集。 闭区域:区域B 及其边界线所组成的点集称为闭区域,用B 表示。 练习: 下面几个图所示的,哪个是区域? 答:(a),(b)皆为区域,(a)为单通区域,(b)为复连通区域,(c)不是区域. 例子: ||z r <代表一个圆内区域 ||z r <代表一个圆外区域 12||r z r <<代表一个圆环区域 将上面三个式中的 < 换成 ≤, > 换成 ≥,则变成闭区域。 注意:区域的边界并不属于区域,闭区域和区域是两个概念 2、复变函数 定义:形式和实变函数一样,()w f z =

复变函数的定义域不再限于实轴上某个区间,而是复平面上的某个区域. 函数的值域也可以对应复平面上的某个区域(也可能不是): 变量:z x iy =+ 函数:()(,)(,,)w f z u x y iv x y ==+ 复变函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一个二元函数(实函数),关于二元实变函数的很多理论都可用于复变函数中(形式可能有所变化) 极限: 设函数f (z )在0z 点的领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复数A ,对于任意的0ε>,总能找到一个()0δε>,使得:当0||z z δ-<时,恒有|()|f z A ε-<,则称0z z →时f (z )的极限为A ,即 0lim ()z z f z A →= 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段话略显晦涩,一个不太严格但直观的表述是: 当z 以任意方式逼近0z ,()f z 都逼近A 不会因为z 逼近方式之不同,而导致()f z 逼近不同的值,或者发散 举例:(1)222()()xy f z i x y x y =+++ 222(,)xy u x y x y =+ 2222 lim 22(,)010 kx k u x y x x ky k y ==→++→ 结果将因k 之不同而不同,故极限不存在. (2)实变函数例子1()f x x = 0lim ()x f x +→=+∞, lim ()x x f x -→=-∞ 连续:0 0lim ()()z z f z A f z →== 因为()(,)(,)f z u x y iv x y =+,所以,复变函数的连续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二元实变函数的连续问题。 几个简单的复变函数 (1) 多项式:2012n n a a z a z a z +++ (其中n 为整数) (2) 有理分式:20122012n n n n a a z a z a z b b z b z b z ++++++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解答方法技巧(含例解答案)33935

函数解题思路方法总结: 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ax 2+bx+c=0中a,b,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b,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 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 2+bx+c ﹙a ≠0﹚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a >0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总结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二、 抛物线上动点 5、(湖北十堰市)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a ≠0)与x 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②,若点E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BE、CE,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 注意:第(2)问按等腰三角形顶点位置分类讨论画图再由图形性质求点P坐标----①C为 顶点时,以C为圆心CM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M为顶点时,以M 为圆心MC为半径画弧,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③P为顶点时,线段MC的垂直平 分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所求点P。 第(3)问方法一,先写出面积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大值(涉及二次函数最值);方 法二,先求与BC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点的坐标(涉及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再求面积。

人教版第2套人教初中数学九上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知识 和 能力 1.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y=ax2的关系式。 2. 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过程 和 方法 让学生体验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的应用,提高学生用数学意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教学重点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或三个点的坐标,分别求二次函数y=ax2、y=ax2+bx+c的关系式 教学难点已知图象上三个点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 如图,某建筑的屋顶设计成横截面为抛物线型(曲线AOB)的薄壳屋顶。它的拱高 AB为4m,拱高CO为0.8m。施工前要先制造建筑模板,怎样画出模板的轮廓线呢? 分析:为了画出符合要求的模板,通常要先建立适 当的直角坐标系,再写出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这个关系 式进行计算,放样画图。 如图所示,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以过点O的y 轴的垂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这时,屋顶的横截面 所成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开口向下,所 以可设它的函数关系式为: y=ax2 (a<0) (1) 因为y轴垂直平分AB,并交AB于点C,所以CB=AB 2 =2(cm),又CO=0.8m, 所以点B的坐标为(2,-0.8)。 因为点B在抛物线上,将它的坐标代人(1),得-0.8=a×22所以a=-0.2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是y=-0.2x2。 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函数关系式,画出模板的轮廓线。 二、引申拓展 问题1:能不能以A点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A的x轴的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让学生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以A点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过点A的x轴的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也是可行的。 问题2,若以A点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过点A的x轴的垂直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你能求出其函数关系式吗?

最新苏科初中数学八年级上《6.4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word教案

6.4 一次函数的应用(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数量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 2、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一次函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 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与预习: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1,2),(—1,4)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直线m上有两点A(—2,—3),B(—5,-9),求直线m的关系式。 预习:1、某校办工厂现年产值是30万元,如果每增加1元投资,一年可增加2.5元产值。那么总产值y(万元)与增加的投资额x(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为。 2、某市电话的月租费是20元,可打60次免费电话(每次3分钟),超过60次后,超过部分每次0.13元。 写出每月电话费y (元)与通话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 二、新授 1、导入: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 2、新课讲解: 活动一 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了35km后,驶入高速公路,然后以105km/h的速度匀速前进。 1、你能写出这辆车行驶的路程s(Km)与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吗? 2、若从上高速公路开始记时,行驶了4小时到达目的地,则该车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路程有多远呢? 3、高速公路上里程表显示行驶了175km,问车在高速公路上行了多长时间? 问题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与哪些量有关系? 问题二:车内里程表上记录的数据是汽车行驶在哪几段公路上的路程? 活动二、 某班同学秋游时,照相共用3卷胶卷,秋游后冲洗3卷胶卷并根据同学需要加印照片,已知冲洗胶卷的价格是3.0元/卷,加印照片的价格是0.45元/张, (1)试写出冲印后的费用y(元)与加印张数x之间的关系式。 (2)如果本班共有学生40人,每人加印照片1张,共需费用多少元? (3)如果秋游后尚结余49.5元,那么冲洗胶卷后还可以加印多少张照片? 问题冲印合计费用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变式1:已知冲洗胶卷的价格是3元/卷,加印不超过100张,0.5元/张;加印超过100张可进行优惠,前100张按0.5元/张收费,超过部分按0.4元/张收费。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二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2)过点P作PF垂直AB,垂足为F 因为AQ=t,所以QB=8-t,PB=t 由图可知,PF//CE,所以PF CE = PB BC , 即PF 4 = t 5 , PF= 4 5 t, 所以S=1 2 QB?PF= 1 2 ? 4 5 t(8-t)=- 2 5 t2+ 16 5 t =-2 5 (t-4)2+ 32 5 故,当t=4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2 5 . (1)解:过点C作CE垂直AB,垂足为E 求得CE=4,BE=3,BC=5, 所以,当t=5时,P、Q两点停止运动。 (3)当PQ=PB时,过P作PF垂直AB,垂足直为F,则有BF=1 2 BQ, 由PF//CE可得,BF BE = BP BC ,即 BF 3 = t 5 ,BF= 3 5 t, 所以3 5 t= 1 2 (8-t),t= 40 11 . 当BQ=BP时,有8-t=t,t=4.

当QB=QP 时,过Q 作QG 垂直BC ,垂足为G ,则BG=12BP=12 t.此时,ΔBGQ~ΔBEC ,所以BG BE =BQ BC ,即,12t 3=8-t 4,t=245 .所以,当t=4011或4或245 时,ΔPQB 为等腰三角形. (2)1.当 EFG 在梯形内部,重叠部分面积就是ΔEFG 的面积, ∴y=12x 2. 2.当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2(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6.4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教案2 (新版)苏科版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一次函数),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应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一次函数图像中读信息,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结合一次函数表达式及其图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结合一次函数表达式及其图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类 教学过程 一、例题 问题2 甲、乙两家公司的月出租汽车收取的月租费分别是 1y (元)和2y (元),它们都是用车里 程x (千米)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1)每月用车里程多少时,甲、乙两公司的租车费相等? (2)每月用车里程多少时,甲公司的租车费比乙公司少? (3)每月用车里程多少时,乙公司的租车费比甲公司少? 观察图像,可知x =2000时,两个图像相交于一点,即此时两个函数的自变量相同,函数值也相同,所以,每月用车里程为2000km 时,两家公司的租车费相同.当x <2000时,1y <2y ,所以每月用车里程小于2000km ,甲公司的租车费较少.当x >2000时,1y >2y ,所

以,每月用车里程大于2000km 时,乙公司的租车费较少. 引导学生先求函数表达式,再求交点,画图像,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发现:两条直线上升的速度存在差异,它们有一个交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决策性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案,进而理解一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联系. 交流 某蔬菜基地要把一批新鲜蔬菜运往外地, 有两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主要参考数据如下: 运输 方式 速度 /(千米/时) 途中综合费用 / (元/时) 装卸费用 / 元 汽车 60 270 200 火车 100 240 410 (1)请分别写出汽车、火车运输总费用y1(元)、 2y (元)与运输路程x (千米)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你认为用哪种运输方式好? 独立思考:怎样从表格中提取信息? 分别写出汽车、火车运输总费用 1y (元)、2y (元)与运输路程x (千米)之间的函数表达 式, 1y =200+4.5x , 2y =410+2.4x . 根据函数表达式求出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 讨论:(1)x 为何值,y1= 2y . (2)x 为何值, 1y >2y . (3)x 为何值,1y <2y . 合作讨论、分析探究、寻求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活动. 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分别计算两种运输方式所需要的费用,然后再对相同的运输里程比较费用的大小.这就需要分别写出汽车、火车运输总费用1y (元)、2y (元)与运输路程x (千米)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对同一自变量的

学习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心得

学习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心得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门课程,虽然它同概率统计一样也是考查课,但它的应用及延伸远比概率统计广,复杂得多。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上课也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魅力及授课老师的精彩的讲课。 每周二都很空闲,除了体育课就没课了,又因为这门课程是公共考查课,是四个班级在一起上课,所以有时候经常想逃课,但自从上了梁老师的一堂课,就感觉到了他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他每次来教室都来得很早,他很喜欢点名,上课上的也很生动,他经常会叫同学上黑板做题目,来检查学生学得怎么样,他不希望同学带早餐进教室。以后的星期二基本上都没逃过课,我深深地被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门课程给吸引住了。 关于这门课程,首先,它作为一门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它与工程力学、电工技术、电磁学、无线电技术、信号系统和自动控制等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其理论方法应用广泛。同时,作为一门工程数学的课程,它主要是以工程背景为依托来展开讨论和研究的,其前提就是为了服务于实际工程。其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作为一门工程数学课程,概念晦涩难懂、计算繁琐和逻辑推理不易理解。它既具有传统数学的一些特点,又具有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才能理解的特点。传统数学主要注重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理论的讲解,要求理论推导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不太注重其实际应用。而工程数学在推导定理或概念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不完全符合严密逻辑的推理,但在现实中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单位脉冲函数,对于集中于一点或一瞬时的量如点电荷、脉冲电流等,这些物理量都可以用通常的函数形式来描述。 复变函数是在实变函数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中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数学的许多后续课程如数理方程泛函分析多复变函数调和分析等课程的基础,而且在其它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信号处理以及流体力学电磁学热学等的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各高校普遍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作为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科来开设,尤其作为电子、机电自动化等电力专业的学生而言,该课程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类必修课,它为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以及自动控制原理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案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1课时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2.会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矩形面积”、“销售利润”等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情感态度】 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模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问题||,掌握如何应用二次函数来解决生活中的最值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从中构建出二次函数模型||,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上升高度h (单位:m )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 (单位:s )之间的关系式是2305h t t =-(0≤t ≤6).小球运动的时 间是多少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少? 提问 (1)图中抛物线的顶点在哪里? (2)这条抛物线的顶点是否是小球预定的最高点? (3)小球运动至最高点的时间是什么时间? (4)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小球运行轨迹的顶点坐标是 什么? 二、探索新知 探究1 用总长为60m 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 随矩形一边长l 的变化而变化.当l 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 最大? 分析:先写出S 与l 的函数关系式||,再求出使S 最大的l 值. 矩形场地的周长是60m||,一边长为l m||,则另一边长为 ||,场地的面积S= .化简得S= .当l= 时||,S 有最大值 . 探究2 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1)设每件涨价x 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 随之变化.我们先来确定y 随x 变化的函数解析式.涨价x 元时||,每星期少卖10x 件||,实际卖出()30010x -件||,销售额为()60x +· ()30010x -元||,买进商品需付()4030010x -元.因此||,所得利润 ()()()60300104030010y x x x =+---||,即2101006000y x x =-++||,其中||,0≤x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