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生病。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为此,家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2.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C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C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4.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5.保持大便通畅。

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科学退烧巧护理

方法1.小儿发烧的物理降温法:a 35%酒精擦浴;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b 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c 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d 冰袋冷敷;e 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最易发生的症状。年轻的新妈妈没有经验,一看到宝宝的小脸红红的、摸摸手心热热的、额头烫烫的,用体温计一量:38℃,就带着宝宝急匆匆地赶往医院。下面教你几个及早发现宝宝发烧的小方法,让你在处理宝宝发烧的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1摸: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烧,你就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2看: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3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烧。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TIPS: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情况

发现宝宝发热时,不要手足无措,应先弄清宝宝是病理性发热还是生理性发热,再做出正确的处理,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是:

* 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宝宝。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 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

* 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暖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

* 如果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注意观察即可。

小提醒: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宝发烧别吃荤,多吃素: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唾液分泌,胃肠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所以当儿童发烧时,父母不要给他们准备肉、蛋类等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物理降温的方法

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

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3.发烧的吃药方面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最好不要滥用消炎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小儿发热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病除的效果;

4.发烧的饮食

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诚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5.家庭需常备的发烧的药品

小儿泰诺林、美林——都是强生的,这2种诚宝都用过,退烧效果好,吃完后出很多汗从而退烧,但是吃的次数不能多,吃多了副作用大,一定要按照说明进行服用;

退热帖——帖子额头或者后颈上,退热效果也很好;

退热栓——塞在屁股上,退热效果也很好,个人感觉很麻烦,塞进去后宝宝用力哭就出来了,诚宝发烧时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

新稀宝片——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发烧发热,这产品在目前市场反馈还是挺不错的

家庭治疗措施:

●不要急于降温

如果医生确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药。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补充液体

当你发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

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入果汁,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烧的孩子欢迎。

●适当服用止痛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先经医师同意。

●切勿让孩子服用阿司匹林

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千万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使发烧的儿童爆发雷氏症候群,这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疾病。儿童可以用扑热息痛代替。以每磅体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计算服用量,每4小时服用一次。记住,增加使用频率或超过适当剂量,都有危险,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你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颤,则说明衣物太少,应该增加,直到不冷为止。

如果患者是小婴儿,则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还不会表达他们的感受。其实,给小孩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起发烧。

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同时,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

[编辑本段]小儿发热食疗

西瓜水:西瓜瓤挤汁饮用。荷叶粥:白米煮粥,粥好放荷叶微煮即食。

绿豆粥:绿豆25克,米15克,白糖适量,煮绿豆和白米成粥,煮好后放糖食之。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服。生芦根粥: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芦根加水煎至一半纳米于汁中煮粥食之。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和匀凉服,也可炖温服。海参粥:海参10克,白米25克,煮粥食之。精品文档,安心下载,放心使用

最后就是在配合一下医生,呵呵。

(完整版)如何提高婴幼儿免疫力

如何提高免疫力——谈婴幼儿免疫力种种 免疫力是在机体与各种致病因子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加强的,婴幼儿阶段容易生病是很正常的,没必要过于紧张。 不少学龄前孩子的家长经常问我:“我的孩子体质很差,气候稍微有些变化就要生病,几乎每个月都要病一场。可以给我的孩子吃点什么药物来增加他的抵抗力吗?”也有的家长问我:“您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我的孩子免疫力可以增强?”每次遇到妈妈们提出这些问题,我都要详细解释一番。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活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的,其中包括: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周围免疫器官,如脾脏、全身淋巴结、淋巴小结、弥散的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粒细胞系、红细胞、肥大细胞以及血小板等,还包括一些免疫分子,它们共同担负起捍卫人体健康的责任。骨髓和胸腺负责不断生产和分化免疫细胞,脾脏、淋巴结、淋巴小结及弥散的淋巴组织负责支撑大量稠密的免疫细胞。脾脏中含有的大量巨噬细胞,不但可以直接吞噬外来异物,还可以直接加工、传递信息给淋巴细胞,使之产生抗体。一旦抗体生成,其他免疫组织很容易把具有抗体包裹的抗原杀灭。像呼吸道、肠道黏膜、口腔、阴道、乳腺包括皮肤都有相关的淋巴组织。大家熟知的扁桃腺就是其中的一员,它忠实地守护着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大门。每个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平时都各负其职,一旦有被机体认为的异常物质进入人体,各个免疫组织就会立即作出反应。同时,免疫系统还担负着清除自身产生的畸变、不健全或退化细胞的任务。 免疫力就是指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免疫力的强弱反映了机体内免疫系统的强弱。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组织。 二、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人们一般认为医学上谈的免疫就是大家俗称的“抵抗力”,其实不然,免疫应该包括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三大功能。 防御就是指防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对机体的侵袭,免患感染性疾病。 自身稳定就是机体组织、细胞在不停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用新生的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并及时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器官、组织的稳定和安全。 免疫监视功能就是具有监视、识别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因此,体内的免疫系统应首先具备高度的辨别力,能精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能接受、传递、扩大、储存和记忆有关免疫的信息,针对免疫信息发生相适应的应答并不断调整其应答性。 免疫系统功能失调会引发很多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会造成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机体处于无保护状态,没有能力监视和辨认健康或致病因子,人体就要生病了,例如感染性疾病、肿瘤形成。如果免疫系统反应过度,错误地将正常有用的物质当成异物反应,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甚至严重到休克、死亡;如果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作出反应,就会引发自身免疫疾病,诸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小儿的免疫系统生理状态与成人显著不同,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而且不同年龄段免疫水平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生的疾病也有所差别。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到12岁时全身的免疫系统发育到最高水平。 目前,一些专家认为:孩子出生时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以相当完善,但是为什么出现越小的孩子表现出的免疫能力越低呢?主要是免疫系统没有经验,因为没有机会接触抗原,

对免疫系统的认识

对免疫系统的认识 一、基本功能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1.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这种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功能被称之为免疫防御。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2.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这种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功能被称之为免疫监视。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病毒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3.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使免疫系统内环境保持稳定。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 二、组成结构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和法氏囊)。 骨髓: 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因此,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人体的重要中枢免疫器官。其功能如下: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 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阑尾。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研究显示盲肠和扁桃体内有大量的淋巴结,这些结构能够协助免疫系统运作。 胸腺位于胸骨后、心脏的上方,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胸腺的大小和结构随年龄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胸腺于胚胎20周发育成熟,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到出生时胸腺约重15~20g,以后逐渐增大,至青春期可达30~40g,青春期后,胸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退化,到老年时基本被脂肪组织所取代,随着胸腺的逐渐萎缩,功能衰退,细胞免疫力下降,对感染和肿瘤的监视功能减低。胸腺具有以下3种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3.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脾: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1、单核/巨噬细胞:新生儿单核细胞发育已完善,但因缺乏辅助因子,其趋化、黏附、吞噬、氧化杀菌,产生G-CSF、IL-8、IL-6、IFN-γ、IL-12和抗原呈递能力均较成人差。新生儿期接触抗原或过敏原的类型和剂量不同,直接影响单核/巨噬细胞,特别是DC的免疫调节功能,将影响新生儿日后的免疫状态。 2、中性粒细胞:受分娩的刺激,出生后12小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72小时后逐渐下降,而后逐渐上升达成人水平。由于储藏库空虚,严重新生儿败血症易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新生儿趋化和黏附因子Mac-1(CD11b/CD8、CD10、CD3和CD33)表达不足,以未成熟儿和剖腹产者为著。未成熟儿中性粒细胞FcRⅢ表达下降,出生后2周才达到成人水平。中性粒细胞功能暂时低下是易发生化脓性感染的原因。 3、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1)成熟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80%,因此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T细胞数量。出生时淋巴细胞数目较少,6-7个月时超过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6-7岁时两者相当,此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至老年低水平。 (2)T细胞表型和功能:绝大多数脐血T细胞(97%)为CD45RA+“初始”(“na?ve”)T细胞(成人外周血为50%),而CD45RO+记忆性T细胞极少。新生儿T细胞表达CD25和CD40配体较成人弱,辅助B细胞合成和转换Ig、促进巨噬细胞和CTL的能力差。 (3)TH亚群:新生儿TH2细胞功能较TH1细胞占优势,有利于避免母子免疫排斥反应。 (4)细胞因子:新生儿T细胞产生TNF和GM-CSF仅为成人的50%,IFN-γ、IL-10和IL-4为10~20%。随抗原反应刺激,各种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如IFN-γ于生后175天即达到成人水平。 (5)NK和ADCC:NK的表面标记CD56与出生时几乎不表达,整个新生儿期亦很低,NK活性于生后1-5个月时达成人水平。ADCC功能仅为成人的50%,于1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4、B淋巴细胞及Ig (1)B细胞表型和功能:胎儿和新生儿有产生IgM的B细胞,但无法出产生IgA和IgG的B细胞。分泌IgG的B细胞于2岁时、分泌IgA的B细胞于5岁时达成人水平。由于TH细胞功能不足,B细胞不能产生荚膜多糖细菌抗体。 (2)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类别,其转运过程为主动性。大量IgG通过胎盘发生在妊娠后期。胎龄小于32周的胎儿或未成熟儿的血清Ig浓度低于400㎎/dl,而足月新生儿血清IgG高于母体5-10%。新生儿自身合成的IgG比IgM慢,生后3个月血清IgG将降至最低点,至10-12个月时体内IgG均为自身产生,8-10岁时达成人水平。IgG亚类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IgG2代表细菌多糖的抗体,其上升速度在2岁以内很慢,在此年龄阶段易患荚膜细菌感染。 (3)IgM:胎儿期已能产生 IgM,出生后更快,男孩于3岁时、女孩于6岁时达到成人血清水平。脐血IgM水平增高,提示宫内感染。 (4)IgA:发育最迟,至青春后期或成人期才达成人水平。分泌型IgA于新生儿期不能测出,2个月时唾液中可测到,2-4岁时达成人水平。 5、补体和其他免疫分子 (1)补体:母体的补体不传输给胎儿,新生儿补体经典途径成分(CH50、C3、C4和C5)活性是其母亲的50%-60%,生后3-6个月达到成人水平。旁路途径的各种成分发育更为落后,B因子和备解素仅分别为成人的35%-60%和35%-70%。未成熟儿补体经典和旁路途径均低于成熟儿。 (2)其他免疫分子:新生儿血浆纤

儿童免疫力

儿童免疫力 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强固,据估计,幼儿每年伤风感冒的次数是6~10次。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免疫机能逐渐成熟,3岁以上孩子体内免疫血清的抗体浓度即接近成人;8岁后,整个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当。 免疫系统负责保卫身体,免受细菌、病毒等传染病原的侵害,可说是体内的保全人员。无须靠药物或健康食品,以下10招便能捍卫孩子的免疫系统,使其发挥最佳功效。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80磅(约36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天应喝的水量是每10磅体重对应250cc(也就是体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该喝1000cc的水)。 为了确保健康,应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学、外出时让孩子背着水壶,车上随时放一瓶水,规定吃晚饭时每个人都要喝水,让喝水成为一个好习惯,而你也会发现水的另一个好处: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会弄脏衣物。 2、不必过于干净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透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警告,抗菌清洁用品会使微生物抗药性问题更严重;而美国医学会也呼吁大众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洁用品,因这些产品可能是抗药性微生物的来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达清洁的效果。 3、教孩子洗手 虽然太抗菌、干净无益健康,但仍要培养孩子基本的卫生习惯,尤其在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足够的睡眠 睡眠不良会让体内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的T细胞数目减少,生病的机率随之增加。专家建议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时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片刻。 5、和孩子讨论身体自我治疗的能力 让孩子了解身体具备的自愈力,当孩子感冒或擦伤,一起留意他复原的速度,如此孩子将学会相信自己的身体本能,不致过于依赖药物。一项发表在2000年美国风湿病学年会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经常和孩子讨论疾病,强调他们的虚弱,将会让他们更焦虑不安。 6、多和其它孩子接触 根据200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1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幼小时即和较年长的手足,或托育机构里的小朋友相处,日后罹患气喘的机率减少一半。 研究主持人怀特博士指出,透过接触其它孩子,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反应,增强他的免疫系统,降低对过敏原起反应而引发气喘的机会。 7、减糖 有些专家认为摄取糖分过高的饮食,会干扰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8、补充必需脂肪酸EFAs(essential fatty acids) EFAs能提供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决定细胞膜的流动和弹性,对免疫细胞非常重要。人体无法自行合成EFAs,只能从天然食物包括海鲜、蔬果等摄取,如鲑鱼、鲱鱼、沙丁鱼等深海鱼;胡桃、杏仁等坚果;亚麻仁油、葵花油、红花籽油内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亚麻仁油需避免高温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9、减压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生病。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为此,家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2.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38.5°C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C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3.病儿的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4.要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水果。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选择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烧的时机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 5.保持大便通畅。 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科学退烧巧护理 方法1.小儿发烧的物理降温法:a 35%酒精擦浴;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b 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c 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d 冰袋冷敷;e 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发烧是婴幼儿最常见、最易发生的症状。年轻的新妈妈没有经验,一看到宝宝的小脸红红的、摸摸手心热热的、额头烫烫的,用体温计一量:38℃,就带着宝宝急匆匆地赶往医院。下面教你几个及早发现宝宝发烧的小方法,让你在处理宝宝发烧的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1摸: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烧,你就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如何提高小儿免疫力

如何提高小儿免疫力 你可以结合孩子的情况以及下面的内容来做一个好的计划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还有家人的免疫力。 我建议你能不吃药就不要吃,只要通过食物中的营养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任何的营养如果脱离了食物而单独提取出来都不会对人体有益的。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它的完整性。举个例子来说吧。 维生素A是对人体有益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维生素,但如果你每天吃的量多了就会中毒。胡萝卜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人每天只要吃一根一般大小的胡萝卜,那每天维生素A的需求量也就达到了,但如果你每天吃上10根胡萝卜,维生素A 的量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人体的需求量了,你却不会中毒。为什么呢?因为胡萝卜里含的维生素A是有完整的结构,它不会因为量多了而使人中毒。要知道胡萝卜是神造的,而维生素A的任何药剂都是人造的,人造的当然比不上神造的。所以任何营养都要从完整的食物中取得,不要把它提取出来,这样会使它失去它原有的作用。下面有一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你可以看看。应该会有帮助的。 1、营养 (1)、要有正常的饮食习惯。正常的饮食习惯就是肉类、动物性质的东西都要减少。比如:以前是一盘肉旁边有一点蔬菜点缀一下,现在反过来,一盘蔬菜旁边放几片小小的肉来点缀一下。这样对你的免疫系统就很好了。 (2)、营养代表着它必须富含抗氧化剂、植物营养素、多糖体。种类一定要多,种类越多对你的免疫系统越好。每天你的蔬菜水果最起码要有5个种类以上,最最健康是10个种类以上。所以种类越多,颜色越多对免疫系统越好。 免疫系统不要等到疾病来临,才开始惊慌。你的免疫系统是要你每天去维护的。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免疫系统会恢复到一个很正常、很健康的状态。为会么要三个月呢?因为与免疫系统健康有关的红血球的寿命是120天。当你的红血球不健康的时候,你补充的营养也没办法使它变成健康的红血球。但你可以使你再生的红血球是健康的。所以你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来淘汰掉不健康的红血球,给免疫系统一点时间来恢复健康的状态。 2、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 你要每天高高兴兴的,多笑笑保持一个很平稳的心情。当你很生气,很愤怒紧张的时候,悲哀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分泌出一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会使你的抵抗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当你吵架的时候很生气,很紧张,很伤心的时候,你身体里产生大量的这种荷尔蒙,它使你身体里的免疫细胞睡自动破裂、消失掉80%,也就使你的免疫能力下降80%。但你的免疫系统是快速生长的,当你恢复愉快平稳的心情,三个小时后,免疫力就会恢复回来。如果你喜欢生气,那你生气多长时间,你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多长时间。你有没有发现你生气的时候会很容易得感冒,而且还不容易好。 3、适当的休息和运动 (1)、当你白天的时候因各种情况而损耗掉免疫细胞,只有利用晚上睡觉的时候补充回来。睡觉的时候免疫能力非常好。当你感冒的时候,有时好好的睡一觉,感冒就好了。 (2)、运动。深呼吸可以促进淋巴循环,进而提升免疫能力。运动不表示每天跑步,只要每个星期抽出几天,每天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走路时间,就可以提升免疫能力,这样你得到感冒的次数就会降低一半。而躺在病床上不能走路的人可以通过深呼吸来提升免疫能力。 只要做到以上的三点你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也就能抵御任何疾病的侵袭。这些我都是在优酷网上的陈昭妃博士的营养讲座上学到的,你也可以去看看,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的。通过陈博士的讲座,能学到很多的知识,都是对怎样提升免疫能力有用的知识。陈博士就是营养免疫学的创始人,她就是专门研究怎样通过营养来提升免疫力以及与免疫力有关的因素的科学。 怎样提高儿童免疫力? 许多孩子反复感冒,家长都认为孩子免疫力低下。因此,在门诊上,不少家长都向我讨教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我想,在我的《小儿感冒的预防》及《孩子为何反复感冒》一文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解说。但是很多家长不能理解。上周六门诊,一位东营的哮喘儿童来复诊,本来经过两周的治疗,哮喘已不发作,因服用胎盘,又导致哮喘复发。问及家长“为何服用胎盘?”,答曰“某医告诉她说:胎盘可提高免疫力,防止哮喘”,悲乎?怜乎?真正应了“人参死人无过,大黄活人无功”。因此,有必要再把提高免疫力的正确方法与常见误区详细阐述。 免疫力是人体免除灾疫、疫病的能力。《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说体内正气充足,外邪(致病因素)不可能侵袭人体、导致人体发病,如果外邪能够侵袭人体、致人发病,必定是人体的正气不足、不能化解、抵抗外邪。许多医生就此理解:小儿之所以反复感冒,必定是正气亏虚,

免疫系统

第九章免疫系统 一、概念题 1.中枢淋巴器官2.胸腺小体 3.血—胸腺屏障4.副皮质区 5.淋巴小结6.髓索 7.皮质淋巴窦8.边缘区 9.动脉周围淋巴鞘10 .脾小体 11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二、填空题 12 .免疫系统由 __________ 、其它器官内的 __________ 以及分布于全身的 __________ 等组成。 13 .淋巴组织分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两种形式。 14 .中枢淋巴器官指 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 ,周围淋巴器官包括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15 .淋巴结的实质分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皮质由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组成。 16 .髓索内主要含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17 .淋巴液在淋巴结内的通路是,先经过 __________ 导入 __________ ,然后经过小梁周围的 __________ 进入 __________ ,最后经 __________ 流出淋巴结。 18 .淋巴小结周边为密集的 __________ 中央部分为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19 .脾脏主要由 __________ 构成,无 __________ ,有许多 __________ ,其实质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部分。

20 .脾索和边缘区有大量的巨噬细胞,能及时清除血液中的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衰老的 __________ 。 21 .动脉周围淋巴鞘主要是由 __________ 围绕 __________ 构成。 22 .笔毛动脉末端大部分开口于 __________ ,小部分直接开口于 __________ 。 23 .脾血窦腔面是由 __________ 平行排列构成,其外面有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24 .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是 __________ ,细胞的两种免疫应答方式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25 . T 淋巴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即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 26 . T 淋巴细胞 A .又称 ADCC 细胞 B .占淋巴细胞的 30% C .是淋巴小结的主要细胞 D .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75% E .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15% 27 .胸腺的特征性结构是 A .有网状细胞 B .胸腺实质有许多完全分隔的小叶 C .有 T 淋巴细胞 D .有胸腺小体 E .有巨噬细胞 28 .能分泌胸腺素的细胞是 A .T淋巴细胞 B .上皮性网状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内皮细胞

会影响免疫系统的九大因素

会影响免疫系统的九大因素 病毒和细菌并不是破坏免疫系统功能的唯一原因,从家中的便利用品到某些特定的情绪困扰,都有可能成为免疫系统的破坏者。对这些“杀手”进行了总结归纳。 会影响免疫系统的九大因素 1.吃外面买的爆米花。 爆米花的包装袋通常被涂上了一层全氟碳化合物,这样油脂才不会穿透包装袋。近期发表在《环境卫生》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这一涂层对儿童健康极为有害,会扰乱免疫系统的功能。体内全氟碳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人在被注射疫苗之后,疫苗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预防措施:在炉子上直接烤制爆米花能减少与这种化学物质的接触。 2.孤独寂寞。 免疫细胞也希望进行交际。T细胞会扫描出人体的疾病,并像蜜蜂一样分享信息。如果你不善于社会交往,就会影响到抵抗疾病的能

力。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近期发现,如果交流少,慢性应激源也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预防措施:多参加社交活动。 3.缺乏睡眠。 缺乏睡眠会降低体内抗感染细胞的数量。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每晚只睡4个小时会导致参与者体内对抗流感的抗体数量减半。预防措施:每晚保证7~9个小时不间断的睡眠。 4.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减少人体内细胞活素的含量。在生病期间,免疫系统会依赖这种激素信使来发挥作用。预防措施:按时、足量、全程服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此外,食用低糖含量的酸奶和发酵食品来补充肠道菌群。 5.罐装食品。 双酚A被用来涂装大部分罐装食品的内衬。2010年,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发现,体内双酚A含量较高的成年人,巨细胞病毒抗体水平也较高,这表明免疫系统出现了故障。预防措施:多吃

新鲜食品。 6.糖。 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食用100克的白糖就能让白细胞杀灭细菌的能力显著降低5个小时。预防措施:少吃糖,也少吃甜食。 7.脱水。 液体有助于将人体内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的毒素冲刷出来,并将营养物质携带到任何被感染的部位。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就是,很多人在一天内都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他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预防措施:如果你的小便在早晨呈暗黄色,入睡前最好多喝些水。小便呈淡黄色才正常。 8.抗菌皂。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儿童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使用抗菌皂的儿童容易对食物和环境过敏。尿液中抗菌药物含量较高的儿童其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含量也较高。研究人员认为,是抗菌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一、幼儿身体发育 幼儿身体发育是按照一个可以预期的顺序进行的,它比较严格地受到时问的制约。身体发育则是指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化演变过程。 (一)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就是大多数正常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 1.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幼儿发育从幼稚到成熟是个连续的过程,不是间歇式、跳跃式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研究和保健,又可将其分为若干阶段,这些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发育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发育的延续,如果前面阶段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后面阶段的发育。如婴儿动作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民间总结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两个月抬头,四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会滚,八个月会爬,一周岁会走。抬头、翻身、坐、滚、爬、走这些动作是婴儿动作发育连续过程所分的几个阶段,如果没有让婴儿在爬的阶段得到锻炼,婴儿就较难掌握走路的方法,走路时容易摔倒。 2.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个是匀速的,也不是加速度的,而是有快有慢。呈波浪式的。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这两个高峰期称为生长发育的突增期。第一个突增期在两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 胎儿中期(4~6个月)身长增长最快,3个月约增长275厘米,约为出生身长的55%,是一生中身长增长最快的时期。胎儿后期(7~l0个月)体重增长最快,3个月约增加2300克、约为出生体重的77%,是一生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生时身长为50厘米,体重为

3000克。一岁时,身长约75厘米。体重约9000克。一年中身长增长约25厘米,体重增长约6000克。是出生后发育最快的时期。出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l0厘米,体重增长2500~3500克,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比较快。两岁以后,生长发育的速度下降,每年身高增加4~5厘米,体重增加1500~2000克,直到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再次加快。 3.幼儿身体发育是具有程序性的 0~6岁幼儿的发育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头尾律,一个是正侧律。在胎儿时期,头颅最先发育。出生时,头围已达成人头围的65%。出生以后,头颅继续快速发育,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四肢。这种从头部到下肢的发育规律称为头尾律。从“二拾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的动作发育程序来看,也能发现这一规律。所谓正侧律是指从人体中部到人体边缘的发展;婴儿开始拿东西时是满把抓,然后是几个指头拿东西,后来可以用两个指头拿,最后能用指尖拿东西。这就是发育的正侧律。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人体各部的增长具有这样的规律:头颅增长一倍,去干增长两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经过这样的增长,新生儿从一个巨大的头颅,较长的躯干,短小的四肢的不均衡体型发育成为一个较小的头颅,较短的躯干,较长的四肢,体型较为均衡的成人。 4.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 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存在四种模式,一般称为四种生长模式。由于是全身各系统发育的基础。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时期和出生后一直是领先的。这是生长模式之一。由于儿童时期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免疫细胞的功能较差,淋巴系统通过自己的迅速发育以提供更多的淋巴细胞,弥补免疫细胞功能的不足,保护机体。随着身体器官的成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加强,淋巴系统在10岁以后又逐渐退缩到较低水平。因此,淋巴系统的发育趋势是最初几年发育较快,后又逐渐萎缩至成人水平,这是生长模式之二。一般系统的发育,包括身体外形以及内脏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肌肉等)的发育,存在两个发育的

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好,各位老师,你们看到了吧,今天上午的课程是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育婴师职业教育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1、建立在心理成熟度的基础上。2、建立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例如:一个1岁的孩子他说不出他不舒服、别扭、难受,你非要给他上课,让他玩这个游戏玩那个游戏,他又表达不出来,你的所谓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对于0-3岁的孩子整个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今天上午我们请来了疾病最权威的机构,北京儿童医院,我们请到的是儿保中心的刘晓军主任(已退休)来给我们讲课。 好,我们今天上午要讲一下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什么叫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呢?就是和成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孩子的特点。比如说我们都知道许多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没几天就开始出现黄疸,为什么有的孩子在3岁以内的时候特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过了3岁这种经历就慢慢的减少了。为什么我们有的预防针必须按月份来注射,不到那个月份我们就不能给他注射,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孩子生理发育特点决定的。今天上午我就想用这个时间把孩子整体生理发育特点让大家心理有个数,在这当中我可能会讲到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那你们会说我们也不是学医的,别给我讲的太深了,其实我是想让大家知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你就听,我最终会归结到你应该怎么做。所以当你听到一些基础的东西,挺费解的,没有关系的,那么我最后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那么今后你去给其他人讲的时候不会只会说孩子黄了,不要给他多喝糖水,要让他多吃奶。别人会问你为什么呀,你就说不上来了,所以今天我就会告诉大家一些为什么。 我们说孩子他在整个的小儿阶段一直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孩子的年龄越小,他和成人的差别也就越大,而且切记孩子不是成人的一个缩影,也就是孩子他出生的时候也就是50公分左右,等到他长成人一个男孩子起码长到1.70米以上的个,他不仅仅是一个形体的改变,而是他各个器官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从不成熟到走向成熟这么一个过程。 今天我是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们小孩生理发育的特点。新生儿,孩子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我想这些东西在你的课件上都有,可能我讲到的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希望你们都能记一下,这些东西就成你的了。我真正写在课件上的东西都是很原则的东西,你在任何书上都能找到。我先说多大的孩子叫新生儿呢?从脐带一结扎的刹那间到成活的刹那间。那我们说一个孩子出生时的身高是多少、身长是多少呢?一般是46-53公分,平均50-51公分。体重一般是在2500克到4000克之间,我叫足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最新资料推 荐…………………………………………………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1、单核/巨噬细胞:新生儿单核细胞发育已完善,但因缺乏辅助因子,其趋化、黏附、吞 噬、氧化杀菌,产生G-CSF、IL-8、IL-6、IFN-γ、IL-12和抗原呈递能力均较成人差。新生儿期接触抗原或过敏原的类型和剂量不同,直接影响单核/巨噬细胞,特别是DC的免疫调节功能,将影响新生儿日后的免疫状态。 2、中性粒细胞:受分娩的刺激,出生后12小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72小时后逐 渐下降,而后逐渐上升达成人水平。由于储藏库空虚,严重新生儿败血症易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新生儿趋化和黏附因子Mac-1(CD11b/CD8、CD10、CD3和CD33)表达不足,以未成熟儿和剖腹产者为著。未成熟儿中性粒细胞FcRⅢ表达下降,出生后2周才达到成人水平。中性粒细胞功能暂时低下是易发生化脓性感染的原因。 3、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1)成熟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80%,因此外周血淋巴细 胞计数可反映T细胞数量。出生时淋巴细胞数目较少,6-7个月时超过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6-7岁时两者相当,此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至老年低水平。 (2)T细胞表型和功能:绝大多数脐血T细胞(97%)为CD45RA+“初始”(“na?ve”)T细胞(成人外周血为50%),而CD45RO+记忆性T细胞极少。新生儿T细胞表达CD25和CD40配体较成人弱,辅助B细胞合成和转换Ig、促进巨噬细胞和CTL的能力差。 (3)TH亚群:新生儿TH2细胞功能较TH1细胞占优势,有利于避免母子免疫排斥反应。 (4)细胞因子:新生儿T细胞产生TNF和GM-CSF仅为成人的50%,IFN-γ、IL-10和IL-4为10~20%。随抗原反应刺激,各种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如IFN-γ于生后175天即达到成人水平。 (5)NK和ADCC:NK的表面标记CD56与出生时几乎不表达,整个新生儿期亦很低,NK 活性于生后1-5个月时达成人水平。ADCC功能仅为成人的50%,于1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4、B淋巴细胞及Ig (1)B细胞表型和功能:胎儿和新生儿有产生IgM的B细胞,但无法出产生IgA和IgG 的B细胞。分泌IgG的B细胞于2岁时、分泌IgA的B细胞于5岁时达成人水平。由于TH细胞功能不足,B细胞不能产生荚膜多糖细菌抗体。 (2)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类别,其转运过程为主动性。大量IgG通过胎盘发生在妊娠后期。胎龄小于32周的胎儿或未成熟儿的血清Ig浓度低于400㎎/dl,而足月新生儿血清IgG高于母体5-10%。新生儿自身合成的IgG比IgM慢,生后3个月血清IgG 将降至最低点,至10-12个月时体内IgG均为自身产生,8-10岁时达成人水平。IgG亚类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IgG2代表细菌多糖的抗体,其上升速度在2岁以内很慢,在此年龄阶段易患荚膜细菌感染。 (3)IgM:胎儿期已能产生 IgM,出生后更快,男孩于3岁时、女孩于6岁时达到成人血清水平。脐血IgM水平增高,提示宫内感染。 (4)IgA:发育最迟,至青春后期或成人期才达成人水平。分泌型IgA于新生儿期不能测出,2个月时唾液中可测到,2-4岁时达成人水平。 5、补体和其他免疫分子 (1)补体:母体的补体不传输给胎儿,新生儿补体经典途径成分(CH50、C3、C4和C5)活性是其母亲的50%-60%,生后3-6个月达到成人水平。旁路途径的各种成分发育更为落后,B因子和备解素仅分别为成人的35%-60%和35%-70%。未成熟儿补体经典和旁路途径均低于成熟儿。 (2)其他免疫分子:新生儿血浆纤连蛋白浓度仅为成人的1/3-1/2,未成熟儿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较成人低,生后10-20周达到足月新生儿水平。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免疫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抵抗各种细菌、病毒、污染物及疾病对人体造成的攻击。 清除新代谢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 修补受损的组织器官,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免疫系统是一个由免疫细胞和有机器官构成的网状系统,它遍布整个人体,能自动对抗外来的有害物质,清除坏死细胞,并毁灭可能致癌的突变细胞。免疫系统的结构是繁多而复杂的,其主要的免疫器官有骨髓、扁桃体、胸腺、脾脏、盲肠、骨髓、淋巴结、淋巴管。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 扁桃体位于咽部,是制造淋巴球与产生抗体的地方,人的淋巴球会对由口腔(食物及空气)进入的细菌产生反应。 胸腺属于中枢淋巴器官,位于胸腔顶部,是系统发展功能的中心,它负责训练免疫细胞让它们知道自己的责任。能供应具有免疫力的细胞到所有周边淋巴组织,也是淋巴干细胞增生并分化成T淋巴球之处。 脾脏位于腹腔内,近似卵圆形或指形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血液的过滤器。脾脏常会因疾病而肿大,没有脾脏者,较易受到病菌的感染。 骨髓为白血球、红血球衍生与形成的主要器官,能产生定型与成熟的淋巴球,并将其释放进入其它淋巴器官及血液循环系统,进行特定免疫功能。 盲肠最明显的特征是有大量的淋巴小结,它们会在此互相融合并伸入粘膜下层。 淋巴结为体内重要的防御关口。沿着淋巴管的途径分布,具有过

滤免疫反应、再循环的功能,还具有清除淋巴异物的功能。细菌进入淋巴结后,约有99%会陷在其中,并受摧毁。 淋巴管为淋巴液在体内特定部位循环的管道,负责将淋巴液由组织带入血液中。 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但T细胞形成于胸腺,它的主要 功能是消灭外来侵袭物。 成熟且经过启发的T细胞将演变为以下各种细胞: 辅助细胞:确认入侵者,发送讯号,召集B细胞及巨噬细胞进入备战状态; 抑制细胞:随时观察战况,发送停战信号,避免免疫系统因工作过度而杀死自身成员; 自然杀手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另一重要成员。是人体对抗癌症及肿瘤最强的防御武器。虽然自然杀手细胞较之其所对抗的癌细胞小很多,但它却能够粘附在癌细胞上,将癌细胞连根拔起。 昭妃博士说:“我虽然研究了许许多多的化学药品对付癌症,可是 到如今,我只能说唯一只有靠我们自身的免疫细胞才能把癌细胞毁灭掉。我发现免疫细胞具有这样的功能,我们称它为自然杀手,它不会毁灭我们身体里面任何一个好的细胞,它单单只会毁灭掉癌细胞。当自然杀手

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免疫系统发育特点 小儿免疫系统总的来说是发育尚不够完善,但由于IgG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于是出生后6个月以内小儿有母体来的IgG以及自身产生的IgG等,此段时间患麻疹等传染病较少,主要是被动免疫在起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主要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胎儿期开始发育,至出生后可达8~13×109个/L(8000~13000个/mm3),72小时后下降至 0.4×109/L(400个/mm3),维持一定低水平,2~3周后再度上升达正常。小儿时期血清中的促吞噬因子功能比成人低,使中性粒细胞的游走能力及吞噬功能差,但其直接杀菌功能与成人相似。另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还有清除血中微血栓的作用。 2.屏障作用:小儿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尤其是新生儿期,易因皮肤粘膜感染而患败血症。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易患颅内感染。其它如胎盘屏障的发育也较差,尤其是前三个月,此时若孕妇患病毒感染,均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先天性病毒感染,常见者有风疹、疱疹、巨细胞病毒等。3.体液因素:正常体液中有多种非特异性抗微生物的物质,如补体、溶菌酶、乙型溶解素、备解素及干扰素等均处于一种低水平,因此抗病能力较差。 二、特异性免疫系统 1.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的物质基础。

⑴IgG:IgG是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者,也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10~12周胎龄可自身合成IgG,含量甚微,但因母体IgG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且其含量也随着胎龄增长而不断增加,胎龄8个月时为成人的56%,9个月时为88%,足月新生儿脐血IgG含量可超过母体,而早产儿IgG含量较足月儿低的多。出生后IgG逐步消耗,而自身合成能力尚不足。至1~3岁相当于成人的60%,10~12岁后基本达成人水平。 ⑵IgA:胎龄30周左右开始合成极少量IgA,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的IgA来自母亲初乳。生后一个月含量仅成人的2.6%左右,10岁左右达成人水平。分泌型IgA于新生儿、至晚6个月可接近成人水平。对保护婴儿免受损害起着一定的作用。 ⑶IgM:胎儿10~12周开始合成IgM,出生时约为成人的10%,以后逐渐上升,1~2岁达成人水平,IgM不能通过胎盘,宫内感染时IgM含量升高。因此,脐血IgM升高,则提示宫内感染。 ⑷IgD:胎龄31周开始出现,其自身合成较少,生后脐血含量仅为成人的1%,1岁为10%,2~3岁达成人水平。 ⑸IgE:胎龄11周开始合成,7岁左右达成人水平,合胞病毒感染及哮喘患儿均有IgE升高,推测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2. 细胞免疫:胎龄15周时,T细胞即随血流从胸腺迁移至全身周围淋巴组织,并参与细胞免疫反应,但其功能尚欠成熟,出生时,T细胞功能已近完善,但因从未接触过抗原,因而须较强抗原

儿科免疫系统疾病鉴别

1.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偶可累及脑、皮肤、血管、胸膜、肺及肾等组织器官。好发年龄为6-1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次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痛、血沉增高、CRP阳性、P-R间期延长,咽拭子培养、抗链球菌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 2.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可造成小儿致残和失明。病因至今不明确,被认为与免疫、感染及遗传等有关。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轻度肝功能异常等。活动期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血常规可有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血小板正常或增高。根据以上临床症状、体征,目前暂不考虑该病。 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推测与感染、免疫反应、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患儿持续发热5天以上,可有球结合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鲜红、皲裂出血或结痂、草莓舌、多形性红斑以及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等表现。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可见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有助于鉴别。 4.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目前认为是一种以IgA介导的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药物、食物过敏,虫咬,花粉吸人等因素有关。多发于2-8岁的儿童,四季发病,春、秋季多见,少数病儿迁延反复。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等。血、尿、便常规以及血沉等有助于鉴别。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主要由EB病毒(EBV)引起,分布广泛,多散发,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10%)等为其特征。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和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有助于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