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4183575.html,

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作者:张阳志常迪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07期

摘要石油树脂加氢前,要依据石油树脂在各种溶剂中溶解程度的实验结果,选择对石油树脂溶解性最好的溶剂。物料进行加氢反应后,试验液体通过减压蒸馏分离出加氢溶剂,用于循环套。最后选取合理的实验分析方法来考察溶剂对石油树脂加氢的性能影响。

关键词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引言

加氢石油树脂主要由双环戊二烯等通过特殊的工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经预处理、聚合、加氢、精制等工序后生产的产品。

1 工艺前处理

1.1 加氢用溶剂

石油树脂加氢溶剂一般采用环己烷、均三甲苯、矿物精油、偏三甲苯等,溶剂本身不参加反应,其作用是便于树脂的输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加氢后的树脂尽快地在催化剂上脱附,以减少结焦,保证催化剂长周期运转。因此,我们在筛选溶剂时,要注意选择对石油树脂有较强溶解能力并在反应条件下能保持液相的溶剂。

1.2 溶剂对石油树脂的溶解度

溶剂对石油树脂的溶解度是指在恒定温度下,树脂和溶剂经2小时搅拌后所能溶解树脂的最大重量百分含量。经过溶解度的比较,一般溶剂对石油树脂的溶解度较小,而偏三甲苯对树脂的溶解度最大,所以本试验选择偏三甲苯作为溶剂。偏三甲苯用作溶剂之前需加氢,饱和其中的部分苯环,使得树脂加氢时溶剂不参加反应[1]。

1.3 加氢偏三甲苯在不同温度时对树脂的溶解度

树脂在偏三甲苯中溶解,温度为25~35℃时溶解得较快,此时偏三甲苯的溶解能力较大。温度超过35℃后,偏三甲苯的溶解能力减小,树脂溶解较慢。所以,我们选择在常温下溶解石油树脂原料。

1.4 原料的预处理及调制方法

国内外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1国内外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2用途 C5石油树脂可与其他石油树脂混合使用,或是作为添加剂使用。由于其对油品油脂类及其它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溶解在许多溶剂中,与其他物 质配合耐水性、耐酸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因而在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表22是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 (一)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国外越60%的C5石油树脂用于胶粘剂,该产业已成为十分兴旺的新兴产业,涉及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热熔胶用增粘剂 热熔胶是加热熔化产生流动性,涂布在被粘接物体上,冷却后固化粘合的一种胶粘剂。热熔胶属工业胶粘剂,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的纸箱封箱;木工家具制作;书本的无线装订;标签、胶带的生产;香烟过滤嘴的制作;服装、粘合衬得生产;其他领域,如电缆、汽车、冰箱、制鞋业等。热熔胶在使用时必须配以 增粘剂才能粘接牢固。 [iv] (2)压敏胶用增粘剂 压敏胶制品主要为压敏胶带、压敏标签等。压敏胶带可作为电绝缘胶带、各种包装密封胶带、印刷标签用胶带、医用外科创伤膏使用。所用胶粘剂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熔胶,不管使用何种粘结剂,均需配以增粘剂。近年来,C5石油树脂以其剥离粘接强度高,快粘性好,价格较低的特点,开始逐步取代交割较高的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而占主导地位。

(二)涂料添加剂 在涂料工业方面,是由树脂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混合,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涂料的光泽、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得以改善。石油树脂通常用来制造增强乳胶涂料,浅色的石油树脂可用于生产油溶性涂料,以提高其光泽和附着力。石油树脂作为尤其添加剂,可加快漆膜俄干燥速度,提高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可用于刚才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等。 道路标志漆是石油树脂的主要用途之一,尤其是熔路标漆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外石油树脂路标漆的用量占路标漆总量的25%~30%。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熔接型交通路标漆已成为路标漆的主流。这种路标漆具有干燥速度快、耐久性好、无溶剂等特点,是由树脂、颜料、反射材料、增塑剂、无机填料等组成。含有10~30%加氢石油树脂的路标漆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随着国内大量建设高速公路的一般道路,用于路标漆的石油树脂将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约为150万千米,根据公路建设的规划,到2020年,多有用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由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网络,公路的总里程数达到300万千米,高速公路达8万千米,而公路漆的用量约为1.0吨/千米,由此可见,C5石油树脂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目前年需求量为1.8万吨,预计每年涂料行业所需的石油树脂将超过2.5万吨。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所用的热熔型路标漆,所用的树脂为C5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7~110℃,色相为2~3,酸值<0.1,价格为1.2~1.3万元/吨[i]。 (三)油墨添加剂 石油树脂能溶于烃类树脂中,且软化点高、性能稳定,因而适用于印刷油墨。它对印刷油墨的流变性和连接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而且在组成中石油树脂只要达到松香的55~60%即可获得最佳的增塑作用。在配方中加入石油树脂能改进印刷油墨的光泽和耐磨性。预计我国用于油墨的石油树脂将超过1万吨/年。(四)合成橡胶添加剂 在橡胶中加入C5是由树脂可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等作用,从而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其用量为15%左右。目前最适合丁基内胎生产,对硫化干扰小,可使105℃热永久变形系数减小,提高丁基内胎的使用寿命。国外已在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中大量使用C5石油树脂,预期将达到1万吨/年。 (五)纸张施胶剂 石油树脂经马来酸酐改性,再经碱化,即可溶于水中。在造纸工业中以前均用松香作为上浆剂,石油树脂与松香相比,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平滑度、疏水性、

氢化石油树脂介绍

氢化石油树脂介绍 一.产品相关介绍 1.石油树脂:英文名称:petroleum resin。石油树脂是石油裂解所副产的C5 、C9 馏 份,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它不是高聚物,而是分子量介于300-3000 的低聚物。 2.氢化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是石油树脂经氢化反应,把石油树脂中的不饱和烃转变成为 饱和烃,改善了石油树脂的色相、气味和耐候性的产品。主要分为C5加氢树脂和C9加氢树脂。 3.C5加氢石油树脂:C5 加氢石油树脂是以乙烯裂解的C5 馏份为原料,由C5 组分中 的双烯和单烯经阳离子聚合而成。密度为 1.0 左右,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各型号溶剂油等,不溶于水。外观为颗粒状固体,外观呈白色或黄色,易碎,易生成粉尘,无毒、无味,属非易燃易爆物品(注:环保)。C5 加氢石油树脂具有良好的增粘性、相容性、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并可以改善胶粘性的粘接性能,是许多胶粘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组份。广泛应用于热溶胶、压敏胶、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热溶性路标漆、彩色沥青等行业。(注:和SBS应用领域基本一样)作为油漆添加剂,可加快漆膜的干燥速度,提高油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耐老化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用于熔接型路标漆,具有干燥速度快,附着力强,耐久性、耐候性、热稳定性好,无溶剂等特点。 作为医用容器及包装材料添加剂(如储血包、液体药物包装袋、输液管等)以改善其耐热性、透明性及柔软性。该产品也用于橡胶、塑料、光学记录材料、等领域。 二.国内C5加氢石油树脂市场介绍 C5石油树脂由于具有酸值低、混溶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耐水和耐化学品等特点,可用作粘合剂、油墨、橡胶增粘剂、纸张上浆剂及各种涂料的添加剂。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新品种的开发、应用领域的扩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石油树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近几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2%。(注:C5加氢树脂属于其中一种)。 目前国外C5石油树脂产能约40万t/a,美国、日本和欧洲分别约占57%、20%和22%。其中美国主要生产厂家有埃克森、伊士曼、Amoco、Picco、Uelsicol等;日本生产厂家有瑞翁、三井石油化学、日本石油化学、富士兴产公司等;西欧(德、法、英、荷等)生产C5石油树脂的公司有4家,产能约8万t/a。 国内石油树脂生产企业约50家,总产能在20万t/a以上(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产能

加氢 制造工艺过程

加氢反应器制造工艺设计 一:加氢反应器的设计背景 工程科学是关于工程实践的科学基础,现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生产实习是工科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兰州兰石集团实习期间,对化工设备的发展前景和各种化工容器如反应釜、换热器、储罐、分液器和塔器等的有所了解和学习。生产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化工设备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应用于实际。因此,过程装备与检测的课程设计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们实习的加工车间正在进行加氢反应器的生产,而加氢反应器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关键设备,其生产工艺和设计制造在化工设备中具有显著的代表性,为此,选择加氢反应器这一典型的化工设备作为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 二:加氢反应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1:引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6654-1996 压力容器用钢板(含1、2号修改单) JB4708-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T4709-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JB4744-2000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JB4728-2000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 GB/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077-1999 合金结构钢 GB/T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JB/T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2 主要技术参数 表一 设计压力 5.75/0.1MPa 设计温度375/177℃ 最高工作压力 4.88MPa 最高工作温度343℃ 容器类别三类容器 容积78.2立方米 腐蚀裕量0 水压试验立式7.47/卧式7.55MPa 盛装介质石脑油、油气、氢气、硫化氢 主体材质15CrMoR 3 结构特点 该加氢精制反应器为板焊结构,其内径φ4000㎜,壁厚98㎜,由2节组成;封头内半径2022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

18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 一、工艺流程选择 1、反应部分流程选择 A.反应部分采用单段双剂串联全循环的加氢裂化工艺。 B.反应部分流程选择:本装置采用部分炉前混氢的方案,即部分混合氢和原料油混合进入高压换热器后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另一部分混合氢和反应产物换热后与加热炉出口的混氢油一起进入反应器。 C.本装置采用热高分流程,低分气送至渣油加氢脱硫后进PSA部分,回收此部分溶解氢。同时采用热高分油液力透平回收能量。因本装置处理的原料油流含量很高,氮含量较高,故设循环氢脱硫设施。 2、分馏部分流程选择 A.本项目分馏部分采用脱硫化氢塔-吸收稳定-常压塔出航煤和柴油的流程,分馏塔进料加热炉,优化分流部分换热流程。采用的流程比传统的流程具有燃料消耗低、投资省、能耗低等特点。 B.液化气的回收流程选用石脑油吸收,此法是借鉴催化裂化装置中吸收稳定的经验,吸收方法正确可靠,回收率搞。具有投资少、能耗低、回收率可达95%以上等特点。 3、催化剂的硫化、钝化和再生 A、本项目催化剂硫化拟采用干法硫化 B、催化剂的钝化方案采用低氮油注氨的钝化方案 C、催化剂的再生采用器外再生。 二、工艺流程简介 1、反应部分

原料油从原料预处理装置和渣油加氢裂化装置进入混合器混合后进入原料缓冲罐(D-101),经升压泵(P-101)升压后,再经过过滤(SR-101),进入滤后原料油缓冲罐(D-102)。原料油经反应进料泵(P-102)升压后与部分混合氢混合,混氢原料油与反应产物换热(E-101),然后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F-101)加热,加热炉出口混氢原料和另一部分经换热后的混合氢混合,达到反应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R-101),然后进入加氢裂化反应器(R-10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催化剂床层间设有控制反应温度的急冷氢。反应产物先与部分混合氢换热后再与混氢原料油换热后,进入热高压分离器(D-103)。 装置外来的补充氢由新氢压缩机(K-101)升压后与循环氢混合。混合氢先与热高分气进行换热,一部分和原料油混合,另一部分直接和反应产物换热后直接送至加氢精制反应器入口。 从热高压分离器出的液体(热高分油)经液力透平(HT-101)降压回收能量,或经调节阀降压,减压后进入热低压分离器进一步在低压将其溶解的气体闪蒸出来。气体(热高分气)与冷低分油和混合氢换热,最后由热高分气空冷器(A-101)冷却至55℃左右进入冷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为防止热高分气中NH3和H2S在低温下生成铵盐结晶析出,赌赛空冷器,在反应产物进入空冷器前注入除盐水。 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理出的气体(循环氢),经循环氢脱硫后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分液罐(D-108),有循环氢压缩机(K-102)升压后,返回反应部分同补充氢混合。自循环氢脱硫塔底出来的富胺液闪蒸罐闪蒸。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体(冷高分油)减压后进入冷低压分离器,继续进行气、液、水三相分离。冷高分底部的含硫污水减压后进入酸性水脱气罐(D-109)进行气液分离,含硫污水送出装置至污水汽提装置处理。从冷低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低分气)至渣油加氢装置低压脱硫部分:液体(冷低分油)经与热高分气换热后进入脱硫化氢塔。从热低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热低分气)经过水冷冷却后至冷低压分离器,液体(热低分油)直接进入脱硫化氢塔。 2、分馏和吸收稳定部分

石油树脂C5C9应用区别

馏分为原料,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的一种C5/C9石油树脂是以石油裂解过程中副产物石油树主要功能为提供增黏及润湿效果。热塑性树脂。石油树脂具有调节黏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石油树脂根据原料的不而作为促进剂、调节剂、改性剂和其他树脂一起使用。脂一般不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石油树脂具有共聚石油树脂及加氢石油树脂。石油树脂、C5/C9同分为C5石油树脂、C9 一定的互通性,在某些领域可以互相替代,但在各个应用领域也有其独特性。 石油树脂:软化点低,颜色浅,不饱和度偏低,与其他树脂、橡胶等相容性好;主要应用在压敏C5 胶、热熔胶、路标漆、合成橡胶、子午线轮胎等领域,也用在油漆、油墨等领域。 等相容性较差;主要石油树脂:软化点高,颜色深,不饱和度较高,耐候性较好,与橡胶、SISC9 应用在油漆、油墨等领域,在热熔胶、路标漆、橡胶等领域也有应用。热聚主要用于粘合剂、橡胶、子午线轮胎等行业。冷聚主要用于油漆、油墨、粘合剂/冷聚的价格一般要比热聚的贵上几千块 C5/C9共聚石油树脂:兼具C5C9石油树脂的特性,软化点相对较高,相容性相对较好;主要应用于热熔胶、合成橡胶、轮胎等领域。 加氢石油树脂:不饱和度低,无色,无特殊气味,耐候性、稳定性、相容性较好;主要应用在高档的涂料,彩色油墨、胶黏剂、马路标线漆等行业。 综上所述,C5石油树脂软化点低、气味小,粘结力高,主要应用在压敏胶、热熔胶、路标漆等领域;C9石油树脂气味相对较大、软化点高、相容性较差,主要应用在油漆、油墨和防腐涂料等领域; 经过加氢改性的石油树脂,使原有的双键和苯环饱和,并脱除树脂在聚合过程中残留的卤化物和硫、氮杂质。加氢后可以变成白色或透明,透明性在热熔胶、胶黏剂和PP薄膜改性剂等应用中十分重要,另外,加氢还可以改进粘合性、耐候性及用于热熔胶的EV A的相容性。因此,加氢石油树脂广泛应用于热熔胶、尿布及卫生用品的胶黏剂、新型涂料、油墨、高速公路路标漆等领域。 1 / 2 Petroleum resin is a kind of thermoplastic resin, which is byproducts in oil cracking by the process of pre treatment, polymerization, distillation,etc., The petroleum resi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viscos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main function is to provide the viscosity and the wetting effect.

加氢工艺培训教材

加氢工艺培训教材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汽柴油等石化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原料的性质越来越差,传统的油品加工工艺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美国DuPont公司IsoTherming加氢新工艺,使用新型加氢反应系统,投资成本和操作费用较低。该工艺通过先用氢气使混合进料和先前已被加氢处理的液体循环物流处于氢饱和状态,混合进料和循环物流和反应所需的全部氢气一起进入催化剂床层。当氢气呈液相以溶解氢形式进入反应器时,整个反应只受内在反应速率(催化剂的有效因素和实际反应速率)的控制。加氢时,发生的绝大多数反应为高放热反应。被处理过的流体循环物流不仅可向反应提供大量溶解氢,还可以作为热载体,有助于吸收反应热量,使反应器在更为等温的模式中运行,同时该技术还可大大减少催化剂的结焦现象。 1 加氢技术简介 1.1加氢的作用: 1)脱除原料油中的S、N、重金属等组分,为后续装置做好准备; 2)降低原料油中胶质,残炭值,提高后续装置加工量、产品收率; 3)对催化柴油,焦化柴油,直馏柴油等产品进行精制以提高质量; 4)使油品中的芳烃饱和,降低油品密度; 1.2加氢的种类: 1、石脑油加氢 通过加氢使得S含量<0.5ppm、N含量<0.5ppm。 石脑油加氢的约束条件:

1)反应床层温度不得高于350℃; 2)硅含量需严格控制,以防催化剂中毒; 3)控制砷的含量; 4)辛烷值损失要尽量少; 5)注意控制压力降,不能过大。 2、煤油加氢 通过加氢改善煤油烟点;降硫醇含量;降酸度、环烷烃含量。 煤油加氢的约束条件: 1)温度控制合适,温度过高会使煤油颜色加深,烟点上升; 2)采用钴钼催化剂。 3、柴油加氢 通过加氢使产品质量得以改进,生产产品低硫柴油和超低硫柴油;同时使柴油中的芳烃饱和,改善柴油色泽,稳定性;脱蜡,改善柴油凝固点。 柴油加氢的约束条件: 1)温度限制,随着催化剂活性的降低,为保证产品质量需提高进料油品的温度,但进料温度过高催化剂又易结焦; 2)反应床层温度过高会影响柴油色度;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概述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概述 全装置工艺流程按反应系统(含轻烃吸收、低分气脱硫)、分馏系统、机组系统(含PSA系统)进行描述。 1.1反应系统流程 减压蜡油由工厂罐区送入装置经原料升压泵(P1027/A、B)后,和从二丙烷罐区直接送下来的轻脱沥青油混合,在给定的流量和混合比例下原料油缓冲罐V1002液面串级控制下,经原料油脱水罐(V1001)脱水后,与分馏部分来的循环油混合,通过原料油过滤器(FI1001)除去原料中大于25微米的颗粒,进入原料油缓冲罐(V1002),V1002由燃料气保护,使原料油不接触空气。 自原料油缓冲罐(V1002)出来的原料油经加氢进料泵 (P1001A,B)升压后,在流量控制下与混合氢混合,依次经热高分气/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2)、反应流出物/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1A,B)、反应进料加热炉(F1001)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R1001),R1001设三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急冷氢注入设施。R1001反应流出物进入加氢裂化反应器(R1002)进行加氢裂化反应,两个反应器之间设急冷氢注入点,R1002设四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急冷氢注入设施。R1001反应流出物设有精制油取样装置,用于精制油氮含量监控取样。 由反应器R1002出来的反应流出物经反应流出物/混合

进料换热器(E1001)的管程,与混合原料油换热,以尽量回收热量。在原料油一侧设有调节换热器管程出口温度的旁路控制,紧急情况下可快速的降低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换热后反应流出物温度降至250℃,进入热高压分离器(V1003)。热高分气体经热高分气/混合进料换热器(E1002)换热后,再经热高分气空冷器(A1001)冷至49℃进入冷高压分离器(V1004)。为了防止热高分气在冷却过程中析出铵盐堵塞管路和设备,通过注水泵(P1002A,B)将脱盐水注入A1001上游管线,也可根据生产情况,在热高分顶和热低分气冷却器(E1003)前进行间歇注水。冷却后的热高分气在V1004中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自V1004底部出来的油相在V1004液位控制下进入冷低压分离器(V1006)。自V1003底部出来的热高分油在V1003液位控制下进入热低压分离器(V1005)。热低分气气相与冷高分油混合后,经热低分气冷却器(E1003)冷却到40℃进入冷低压分离器(V1006)。自V1005底部出来的热低分油进入分馏部分的脱丁烷塔第29层塔盘。自V1006底部出来的冷低分油分成两路,一路作为轻烃吸收塔(T1011)的吸收油,吸收完轻烃的富吸收油品由T-1011的塔底泵P-1016再打回进冷低分油的进脱丁烷塔线。依次经冷低分油/柴油换热器(E1004)、冷低分油/减一线换热器(E1005A,B)、冷低分油/减二线换热器(E1014)和冷低分油/减底油换热器(E1015),分别与柴油、减一线油、减二

国内外石油树脂发展态势分析及建议

论坛(287~292) 国内外石油树脂发展态势分析及建议① 李成贵,刘栓祥 (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发展规划处,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介绍了石油树脂的原料资源、国内外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状况,并对我国石油树脂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石油树脂;发展;建议;前景 中图分类号:T Q3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45(2001)05-0287-06 石油树脂是以乙烯装置的副产物C5、C9馏分为主要原料,聚合制得的固态或黏稠状液态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它具有酸值低、混溶好、熔点低、黏合性好、耐水和耐化学品等特点。石油树脂根据原料的不同大致分为五大系列:(1)以C5馏分或C9馏分为基料的脂肪族石油树脂; (2)以C9馏分为基料的芳香族石油树脂;(3)以C5与C9馏分为基料的共聚型石油树脂;(4)双环戊二烯(DCPD)脂环族石油树脂;(5)加氢改性石油树脂。 1 C5和C9馏分的资源状况① 乙烯装置副产的C5(30~70℃)馏分和C9 (150~190℃)馏分因原料油品不同、裂解方法不同和裂解深度不同,其产量会有很大不同。以年产30万t乙烯装置为例,当采用轻柴油和石脑油为裂解原料时,可副产C5和C9馏分约10万t。在我国目前大部分C5和C9馏分被用做燃料烧掉,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1.1 C5馏分 副产C5馏分约为乙烯产量的14%~17%,在C5馏分中含有20多种化合物,其中双烯烃占50%,主要为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环戊二烯等;单烯烃占40%,如1-丁烯、1-戊烯和环戊烯等。它们都是宝贵的有机化工原料。馏分的典型组成参见表1[1]。 表1 副产C5馏分的主要组成 组分质量分数/%组分质量分数/% 总C4 异戊烷 32甲基212丁烯 正戊烷 12戊烯 二甲基212丁烯 22反戊烯 1,42戊二烯 22顺戊烯 22甲基222丁烯 4.20 3.00 2.00 1.13 10.10 4.65 4.80 3.48 3148 2182 环戊烷 22丁炔 1,32反戊二烯 1,32顺戊二烯 环戊二烯 异戊烯炔 总碳 双环戊二烯 总二聚物   1.05 0.20 10.00 6.00 12.45 0.10 3.55 5.43 2100   1.2 C9馏分 C9馏分一代表性的组成列入表2中[2]。 表2 C9馏分的典型组成 组分 质量分 数/% 组分 质量分 数/%环戊二烯 苯 甲苯 乙苯 对二甲苯 苯乙烯 邻二甲苯 丙烯基苯 三甲苯+甲基乙苯 0.08 1.53 5.98 2.26 8.84 13.08 4.25 0.60 4.73 甲基苯乙烯 甲基苯乙烯+甲基乙基苯 乙基乙烯基苯 茚满 茚 不饱和碳 甲基茚 萘 甲基萘 10.59 10.18 3.49 1.08 12.52 6.96 2.85 9.62 1.21 ①收稿日期:2001-08-31;修回日期:2001-09-02 作者简介:李成贵(1964-),男,甘肃灵台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已发表论文7篇,获科技进步奖多项。 第19卷 第5期2001年10月 石化技术与应用 Petrochemical T echnology&Application V ol.19 N o.5 Oct.2001

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4183575.html, 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作者:张阳志常迪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07期 摘要石油树脂加氢前,要依据石油树脂在各种溶剂中溶解程度的实验结果,选择对石油树脂溶解性最好的溶剂。物料进行加氢反应后,试验液体通过减压蒸馏分离出加氢溶剂,用于循环套。最后选取合理的实验分析方法来考察溶剂对石油树脂加氢的性能影响。 关键词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引言 加氢石油树脂主要由双环戊二烯等通过特殊的工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经预处理、聚合、加氢、精制等工序后生产的产品。 1 工艺前处理 1.1 加氢用溶剂 石油树脂加氢溶剂一般采用环己烷、均三甲苯、矿物精油、偏三甲苯等,溶剂本身不参加反应,其作用是便于树脂的输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加氢后的树脂尽快地在催化剂上脱附,以减少结焦,保证催化剂长周期运转。因此,我们在筛选溶剂时,要注意选择对石油树脂有较强溶解能力并在反应条件下能保持液相的溶剂。 1.2 溶剂对石油树脂的溶解度 溶剂对石油树脂的溶解度是指在恒定温度下,树脂和溶剂经2小时搅拌后所能溶解树脂的最大重量百分含量。经过溶解度的比较,一般溶剂对石油树脂的溶解度较小,而偏三甲苯对树脂的溶解度最大,所以本试验选择偏三甲苯作为溶剂。偏三甲苯用作溶剂之前需加氢,饱和其中的部分苯环,使得树脂加氢时溶剂不参加反应[1]。 1.3 加氢偏三甲苯在不同温度时对树脂的溶解度 树脂在偏三甲苯中溶解,温度为25~35℃时溶解得较快,此时偏三甲苯的溶解能力较大。温度超过35℃后,偏三甲苯的溶解能力减小,树脂溶解较慢。所以,我们选择在常温下溶解石油树脂原料。 1.4 原料的预处理及调制方法

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与发展分析

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与发展分析 摘要:乙烯工业中产量的13%左是碳五馏分,这种副产品主要用来裂解碳五,不但充分有效的利用了石油资源、降低了乙烯的生产成本,同时促进了碳五石油树脂的广泛应用,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它主要以碳五馏分为生产加工的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工艺,最终合成无凝胶碳五石油树脂。碳五石油树脂可以作为粘合剂、橡胶增粘剂和各种涂料的添加剂,且随着工艺的逐步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主要讨论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介绍其原料来源、加工工艺等,而且对我国碳五石油树脂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并分析其在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碳五石油树脂合成技术发展阳离子聚合 碳五石油树脂(图一)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产物。它的形态为或固态或液态(粘稠状),其分子质量低于2千,其特点为:色泽较浅,熔点较其他化学物低,耐水性好,酸值也低,粘结性超强等。我国对碳五石油树脂的开发研究起步比国外要晚很多,但是凭着新技术和创新,发展速度并不慢,目前在一些省份已经建立了碳五石油树脂的生产公司。并且与国外先进的化学公司合作建厂,使得我国石油树脂的发展更上一层。 一、碳五石油树脂的简单分类 碳五石油树脂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根据原料的不同而划分的,具体有:脂肪族碳五石油树脂,一般色泽较浅,耐热性能较好,其原料为浓缩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脂环族碳五石油树脂,一般有臭气,稳定性较差点,原料为DCPD;共聚树脂系列,一般与极性和非极性聚合物都相容,原料为DCPD等;加氢改性石油树脂,一般无臭,价格比较昂贵,稳定性比双环戊二烯脂环族要好。 1.碳五石油树脂的合成技术 1.1第一步——聚合 聚合是一个连续操作过程,它以脱环碳五为原料,催化剂为无水三氯化铝,以此进行阳离子催化聚合,然后再进行中和水洗,把催化剂去掉。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按照一定比例将原料和溶剂放到容器内,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打开聚合釜进行搅拌,并且同时注入冷却水,当溶剂在聚合釜中达到一定量时,再加催化剂,等到温度上升达到一定时,加入戊二烯单体。当聚合液洪的催化剂完全中和后就停止搅拌,此时,聚合液与水形成分层,将废水排除,然后加入一定冷水再继续搅拌,大约几十分钟左右,再次将废水排除,再重复一次水洗,将之后的聚合液再次分层。 1.2第二步——后处理单元

关于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工艺技术

关于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工艺技术

关于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工艺技术 一、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概况 当今世界,石油资源逐渐变劣、变重,使轻质油品收率下降,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轻质油品的需求却日益增长。如何合理利用和深度加工劣质或重质原油,是炼油工业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国内,原油资源满足不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进口中东原油以增加我国的能源供给势在必行。中东原油加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高硫原油的合理利用,从当今炼油技术水平来看,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是合理利用含硫渣油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渣油加氢处理过程的化学反应及催化剂 1、渣油加氢处理过程的化学反应 在重油加氢处理过程中,主要的化学反应有: 加氢脱金属(HDM); 加氢脱硫(HDS); 加氢脱氮(HDN); 加氢裂化(HC); 不饱和键的加氢(如芳烃饱和-HDA)等。 针对这些反应,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主要包括渣油加氢保护剂,脱金属催化剂,脱硫催化剂和脱氮催化剂四大类。 2、减压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FZC-XX系列) 该系列催化剂自1986年开始研制以来,现已研究开发成功四大类共十六个牌号的催化剂。研究开发过程中共申请国内外专利六十余项,有效地保护了我国自力更生开发的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简称S-RHT技术)。

FZC-XX系列催化剂特点和作用 类别第一代第二代特点作用 保护剂FZC-10FZC-10Q大孔容(>1.0ml/g),大孔 径(有400nm以上大孔) 脱金属杂质及垢物,保护下游催化剂,防 止床层压力降快速升高 FZC-11FZC-11Q FZC-12FZC-12Q FZC-13FZC-13Q FZC-14FZC-14Q FZC-15FZC-10U FZC-16FZC-11U FZC-17 FZC-18 脱金属剂FZC-20FZC-23大孔容(≥0.7 ml/g),大 孔径(有100nm以上大孔) 最大限度地脱镍、钒FZC-21FZC-24 FZC-22FZC-25 FZC-26 FZC-27 脱硫剂FZC-30FZC-33较强的酸性,较小的孔径, 较大的比表面积 脱硫、部分脱氮FZC-31FZC-34 FZC-32FZC-35 FZC-36 脱 氮剂FZC-40FZC-41 强酸性,小孔径,大比表面 积,高金属含量 高活性脱氮、转化 3、常压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FZC-XXX系列)

浅议C5石油树脂的用途和工艺

浅议C5石油树脂的用途和工艺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C5石油树脂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一颗新星,C5 石油树脂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发展最快的一个产品系列,近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本文主要介绍了C5石油树脂的用途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C5石油树脂现状发展前景方向用途工艺 1 C5 石油树脂用途 C5 石油树脂除了单独的使用外,也可以和其他的树脂共同使用。C5 石油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能和很多的石油树脂融合在一起,同时,它的耐水性、耐酸性非常好,而且熔点非常的低,具有良好的粘合性,正因如此在许多方面它的用途非常的广泛。 1.1 用作胶粘剂 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胶粘剂。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业中,可以用作结构的建筑与装饰中,在汽车行业中,可以用作汽车零件的组装和轮胎上,当然还有更多的领域,在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2 用作涂料添加剂 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涂料的添加剂。C5 石油树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增加涂料的光泽度、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新家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C5 石油树脂可以加快漆的干燥速度、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漆的水性、抗酸碱的能力和油漆的硬度。经济的发展,国内高速公路在不断的兴建,C5 石油树脂可以用作道路标志漆。 1.3 用作油墨的添加剂 C5 石油树脂用作油墨的添加剂。C5石油树脂具有软化点高、性能稳定的特点。C5 石油树脂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油墨流变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同时,C5 石油树脂还有一定的增塑性。C5 石油树脂可以再一定的情况下加强油墨的光泽度和耐磨性。 1.4 用作橡胶合成添加剂 C5 石油树脂用作橡胶合成添加剂。C5石油树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改变橡胶的性能,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的作用。在目前的市场上主要用在丁基内胎的

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2014调查报告

1.1.1.1C5石油树脂现状与发展 1.1.1.2用途 C5石油树脂可与其他石油树脂混合使用,或是作为添加剂使用。由于其对油品油脂类及其它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溶解在许多溶剂中,与其他物质配合耐水性、耐酸性好,熔点低,粘合性好,因而在许多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表22是典型的石油树脂的一般特性和用途。 (一)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国外越60%的C5石油树脂用于胶粘剂,该产业已成为十分兴旺的新兴产业,涉及建筑业的结构与装饰、汽车组装、轮胎、木材加工、商品包装、书刊装订、卫生用品、制鞋业等领域。石油树脂是许多胶粘剂,特别是新型胶粘剂如热熔胶、压敏胶必不可少的增粘剂。 (1)热熔胶用增粘剂 热熔胶是加热熔化产生流动性,涂布在被粘接物体上,冷却后固化粘合的一种胶粘剂。热熔胶属工业胶粘剂,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妇女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的纸箱封箱;木工家具制作;书本的无线装订;标签、胶带的生产;香烟过滤嘴的制作;服装、粘合衬得生产;其他领域,如电缆、汽车、冰箱、制鞋业等。热熔胶在使用时必须配以增粘剂才能粘接牢固。 [iii] (2)压敏胶用增粘剂 压敏胶制品主要为压敏胶带、压敏标签等。压敏胶带可作为电绝缘胶带、各种包装密封胶带、印刷标签用胶带、医用外科创伤膏使用。所用胶粘剂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熔胶,不管使用何种粘结剂,均需配以增粘剂。近年来,C5石油树脂以其剥离粘接强度高,快粘性好,价格较低的特点,开始逐步取代交割较高的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而占主导地位。

(二)涂料添加剂 在涂料工业方面,是由树脂常用于与其他物质混合,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使涂料的光泽、硬度、防水性和耐化学性得以改善。石油树脂通常用来制造增强乳胶涂料,浅色的石油树脂可用于生产油溶性涂料,以提高其光泽和附着力。石油树脂作为尤其添加剂,可加快漆膜俄干燥速度,提高漆的耐水性、耐酸碱性以及表面硬度和光泽,可用于刚才的防锈漆、船底漆以及一般的家具漆等。 道路标志漆是石油树脂的主要用途之一,尤其是熔路标漆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外石油树脂路标漆的用量占路标漆总量的25%~30%。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熔接型交通路标漆已成为路标漆的主流。这种路标漆具有干燥速度快、耐久性好、无溶剂等特点,是由树脂、颜料、反射材料、增塑剂、无机填料等组成。含有10~30%加氢石油树脂的路标漆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随着国内大量建设高速公路的一般道路,用于路标漆的石油树脂将大量增加。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约为150万千米,根据公路建设的规划,到2020年,多有用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由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网络,公路的总里程数达到300万千米,高速公路达8万千米,而公路漆的用量约为1.0吨/千米,由此可见,C5石油树脂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目前年需求量为1.8万吨,预计每年涂料行业所需的石油树脂将超过2.5万吨。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所用的热熔型路标漆,所用的树脂为C5石油树脂,软化点为97~110℃,色相为2~3,酸值<0.1,价格为1.2~1.3万元/吨[i]。 (三)油墨添加剂 石油树脂能溶于烃类树脂中,且软化点高、性能稳定,因而适用于印刷油墨。它对印刷油墨的流变性和连接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而且在组成中石油树脂只要达到松香的55~60%即可获得最佳的增塑作用。在配方中加入石油树脂能改进印刷油墨的光泽和耐磨性。预计我国用于油墨的石油树脂将超过1万吨/年。(四)合成橡胶添加剂 在橡胶中加入C5是由树脂可起到软化、补强、增粘等作用,从而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其用量为15%左右。目前最适合丁基内胎生产,对硫化干扰小,可使105℃热永久变形系数减小,提高丁基内胎的使用寿命。国外已在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中大量使用C5石油树脂,预期将达到1万吨/年。 (五)纸张施胶剂 石油树脂经马来酸酐改性,再经碱化,即可溶于水中。在造纸工业中以前均用松香作为上浆剂,石油树脂与松香相比,有利于提高纸张的平滑度、疏水性、

渣油加氢工艺流程

2 P R O C -2-b 第一节 工艺技术路线及特点 一、工艺技术路线 300×104t/a 渣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CLG 公司的固定床渣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满足操作周期8000h 、柴油产品硫含量不大于500ppm 、加氢常渣产品硫含量不大于0.35w%、残炭不大于5.5w%、Ni+V 不大于15ppm 的要求。 二、工艺技术特点 1、反应部分设置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可以单开单停(单开单停是指装置内二个系列分别进行正常生产和停工更换催化剂)。由于渣油加氢脱 硫装置的设计操作周期与其它主要生产装置不一致,从全厂生产安排的角度,单开单停可以有效解决原料储存、催化裂化装置进料量等问题,并使全厂油品调配更灵活。 2、反应部分采用热高分工艺流程,减少反应流出物冷却负荷;优化换热流程,充分回收热量,降低能耗。 3、反应部分高压换热器采用双壳、双弓型式,强化传热效果,提高传热效率。 4、反应器为单床层设置,易于催化剂装卸,尤其是便于卸催化剂。 5、采用原料油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系统,滤除大于25μm 以上杂质,减缓反应器压降增大速度,延长装置操作周期。 6、原料油换热系统设置注阻垢剂设施,延长操作周期,降低能耗,而且在停工换剂期间可减少换热器和其它设备的检修工作。 7、原料油缓冲罐采用氮气覆盖措施,以防止原料油与空气接触从而减轻高温部位的结焦程度。 8、采用炉前混氢流程,避免进料加热炉炉管结焦。 9、第一台反应器入口温度通过调节加热炉燃料和高压换热器旁路量来控制,其他反应器入口温度通过调节急冷氢量来控制。 10、在热高分气空冷器入口处设注水设施,避免铵盐在低温部位的沉积。 11、循环氢脱硫塔前设高压离心式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液体烃类,减少循环氢脱硫塔的起泡倾向,有利于循环氢脱硫的正常操作。 12、设置高压膜分离系统,保证反应氢分压。 13、冷低压闪蒸罐的富氢气体去加氢裂化装置脱硫后去PSA 回收氢气。 14、新氢压缩机采用二开一备,每台50%负荷,单机负荷较小,方便制造,且装置有备机。 15、分馏部分采用主汽提塔+分馏塔流程,在汽提塔除去轻烃和硫化氢,降低分馏塔材质要求。 分馏塔设侧线柴油汽提塔及中段回流加热原料油,降低塔顶冷却负荷,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小分馏塔塔径。 16、利用常渣产品发生部分低压蒸汽。通过对装置换热流程的优化,把富裕热量集中在温位较高的常渣产品,发生低压蒸汽。 17、考虑到全厂能量综合利用,正常生产时常渣在150℃送至催化裂化装置。在催化裂化装置事故状态下,将常渣冷却至90℃送至工厂罐区。 18、催化剂预硫化按液相预硫化方式设置。 三、工艺流程说明 (一)工艺流程简述 1、反应部分 原料油自进装置后至冷低压分离器(V-1812)前的流程分为两个系列,以下是一个系列的流程叙述: 原料油在液位和流量的串级控制下进入滤前原料油缓冲罐(V-1801)。原料从V-1801底部出来由原料油增压泵(P1801/S )升压,经中段回流 油/原料油换热器(E-1801AB )、常渣/原料油换热器(E-1802AB 、E-1803AB )分别与中段回流油和常渣换热,然后进入原料油过滤器(S-1801)以除去原料油中大于25μm 的杂质。过滤后的原料油进入滤后原料油缓冲罐(V-1802),原料油从V-1802底部出来后由加氢进料泵(P1802/S )升压,升压后的原料油在流量控制下进入反应系统。 原料油和经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E-1805AB )预热后的混合氢混合,混合进料经反应流出物/反应进料换热器(E-1804)预热后进入反应进 料加热炉(F-1801)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进入第一台加氢反应器(R-1801),R-1801的入口温度通过调节F-1801的燃料量和E-1804的副线量来控制,R-1801底部物流依次通过其它三台反应器(R-1802、R-1803、R-1804),各反应器的入口温度通过调节反应器入口管线上注入的冷氢量来控制。从R-1804出来的反应产物经过E-1804换热后进入热高压分离器(V-1803)进行气液分离, V-1803底部出来的热高分液分别在液位控制下减压后,进入热低压分离器(V-1804)进行气液分离,V-1803顶部出来的热高分气分别经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热高分气蒸汽发生器(E-1806)换热后进入热高分气空冷器(E-1807),冷却到52℃进入冷高压分离器(V-1806)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 为了防止铵盐在低温位析出堵塞管路,在热高分气空冷器前注入经注水泵(P-1803/S )升压后的脱硫净化水等以溶解铵盐。 从V-1806顶部出来的冷高分气体(循环氢)进入高压离心分离器(V-1807)除去携带的液体烃类,减少循环氢脱硫塔(C-1801)的起泡倾向。 自V-1807顶部出来的气体进入C-1801底部,与贫胺液在塔内逆向接触,脱除H 2S ,脱硫溶剂采用甲基二乙醇胺(MDEA ),贫胺液从贫胺液缓冲罐(V-1809)抽出经贫溶剂泵(P-1804/S )升压后进入C-1801顶部,从塔底部出来的富胺液降压后进入富胺液闪蒸罐(V-1810)脱气。富液脱气后出装置去溶剂再生,气体去硫磺回收。 自C-1801顶不出来的循环氢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V-1808)除去携带的胺液,V-1808顶部出来的循环氢分成两路,一路去氢提浓 (ME-1801)部分,提浓后的氢气经提浓氢压缩机(K-1804)升压后与新氢压缩机(K-1802A.B.C )出口新氢汇合,释放气去轻烃回收装置;另一路进入循环氢压缩机(K-1801)升压,升压后的循环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与新氢压缩机来的新氢混合,混合氢去反应部分;第二部分作为急冷氢去控制反应器入口温度;第三部分至E-1807前作为备用冷氢和K-1801反飞动用。循环氢压缩机选用背压蒸汽透平驱动的离心式压缩机。 从两个反应系列的冷高压分离器底部出来的冷高分液分别在液位控制下减压混合后,进入冷低压分离器(V-1812)进行气液分离,冷低分液体 在液位控制下从罐底排出并进入热低分气/冷低分液换热器(E-1809)、柴油/冷低分油换热器(E-1811)、常渣/冷低分油换热器(E-1812)换热后进入汽提塔(C-1803)。V-1812顶部出来的冷低分气去轻烃回收装置脱硫。 冷高压分离器底部的含H 2S 、NH 3的酸性水进入酸性水脱气罐(V-1823)集中脱气后送出装置。 两个反应系列的热低分油在液位控制下从V-1803底部排出去分馏部分。热低分气体经E-1809换热后进入热低分气空冷器(E-1810)冷却到54℃, 然后进入冷低压闪蒸罐(V-1811)进行气液分离,为了防止在低温位的地方有铵盐析出堵塞管路,在E-1810前注水以溶解铵盐。V-1811顶部出来的富氢气体直接送至加氢裂化装置进行脱硫,然后去PSA 装置回收氢气;从下部出来的冷低压闪蒸液进入到冷低压分离器。 新氢从全厂氢网送入,进入新氢压缩机经三段压缩升压后分两路分别与两个系列循环氢压缩机出口的循环氢混合,混合氢气分别返回到各自的 反应部分。新氢压缩机设三台,二开一备,每一台均为三级压缩,每台的一级入口设入口分液罐,级间设冷却器和分液罐。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工程科技)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 定义:加氢精制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原料油、氢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作用下,把油品中所含的硫、氮、氧等非烃类化合物转化成为相应的烃类及易于除去的硫化氢、氨和水。提高油品品质的过程。 石油馏分中各类含硫化合物的C—S键是比较容易断裂的,其键能比C—C或C—N键的键能小许多。在加氢过程中,一般含硫化合物中的C—S键先行断开而生成相应的烃类和H2S。但由于苯并噻吩的空间位阻效应,C-S键断键较困难,在反应苛刻度较低的情况下,加氢脱硫率在85%左右,能够满足目前产品柴油硫含量小于2000ppm 的要求。 柴油馏分中有机氮化物脱除较困难,主要是C-N键能较大,正常水平下,在目前的加氢精制技术中脱氮率一般维持在70%左右,提高反应压力对脱氮有利。 烯烃饱和反应在柴油加氢过程中进行的较完全,此反应可以提高柴油的安定性和十六烷值。 当然,在加氢精制过程中还有脱氧、芳烃饱和反应。加氢脱硫、脱氮、脱氧、烯烃饱和、芳烃饱和反应都会进行,只是反应转化率纯在差别,这些反应对加氢过程都是有利的反应。但同时还会发生烷烃加氢裂化反应,此种反应是不希望的反应类型,但在加氢精制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有不可避免。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

调整反应温度和采用选择性更好的催化剂。 下面以我厂10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工艺流程: 6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 F101D201 D102 D101 SR101 P101P102E103E101 R101 K101 D106 E104 D103D104 D105 D107 P103 P201 E201A202 P202 A201 K101 E101E102E103A101 产品柴油 循环氢 低分气 C201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醇技术(RSDS技术)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醇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拖出催化汽油中的硫含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汽油执行国三标准,硫含量要求小于150ppm,烯烃含量不大于30%,苯含量小于1%。在汽油加氢脱硫的过程中,烯烃极易饱和,辛烷值损失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石科院开发了RSDS技术。本技术的关键是将催化汽油轻重组分进行分离,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轻组分碱洗脱硫。采取轻重组分分离的理论基础是,轻组分中烯烃含量高,可达到50%以上,通过直接碱洗,辛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